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024-07-24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精选10篇)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1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网络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本文先分析了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然后阐述了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运用实践,以提高美术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美术资源;运用

一、网络美术资源的优势

网络美术资源是现代教育网络化发展的一种体现,其中的图像、声音、影像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使得美术教学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更加丰富,能充分体现出教材包含的诗情、音乐、意境等艺术美学,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二、网络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选用

目前,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站很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美术中国和中华美术网等,这都是教师获取和运用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包括教学研究、教材参考、图片频道、下载中心、视频课堂、教研论坛等,教师进入网址,就能看到所有板块的标题和动态的图片;中华美术网主要为美术爱好者、艺术家们提供美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平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网上出现了很多鱼龙混杂的美术教育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教师没有合理地选择和过滤,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

2.适当编辑

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具有情境性,即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和迁移美术知识,教师需要适当地编辑网络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需要统一版式、设计风格、字体、明暗色调以及均衡方式,并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实现变化和协调的高度统一。但是,如果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插图过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要适当地留白,不但能起到强调作用,还能使网络美术资源呈现出明快的色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建立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运用、累积美术教学资源,为学校之间共享和共建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势在必行。第一,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总体框架。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网络美术资源库的安全管理、用户管理及系统设置;第二,获取网络美术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美术资源和信息,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了解美术教育的相关信息;第三,进行美术资源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个人美术网页的制作,并与学生共享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中发表自己的美术教育成果,定期与优秀的美术教师、艺术家等开展沟通与交流。

三、建立网络美术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由相关要素构成并实现相应教育功能的整体及其组织形式。这里的相关要素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素间的关系和联系形式通常被称为具有组织系统特性的教学结构,网络教学系统,即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辅助教学媒介,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教学,并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整体及其组织形式。将互联网引入美术教学,通过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使网络与美术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部分,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网络美术教学系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交互功能,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并把他们的各类作品、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习资源等纳入电子学习档案管理中。通过这一教学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展示网络辅助美术教学的良好效果。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把网络资源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能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拓宽美术教学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也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2

关键词:人文内涵,美术资源,实践平台,文化传承

托·卡莱尔说过:“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 即使不灭亡, 也会变得荒诞。”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 不能仅仅止步于绘画技巧的传授, 更多的应以历史悠久、富含文化气息的地域性资源为载体, 为学生构建可观、可触、可想的美术空间, 从而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主动去发现美、创造美。

一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地域性资源的必要性

1. 营造美术氛围, 发展课堂延展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在美术教学上普遍存在偏重技能训练、忽视个体发展的问题, 而这种长期脱离实际美术环境的教学方式, 也导致了很多学生陷入了毫无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千篇一律的恶性循环。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地域性资源以其自身富含的独特性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 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展示着它特有的艺术气息。因此,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应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结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当地的地域性资源为学生营造极具地方特色、新奇多变、文化氛围浓厚的美术氛围。这不仅能有效地挖掘当地地域资源的潜在美学价值, 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 宣扬美学价值, 促进民族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如何在激励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 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是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

俗话说:一地方水土, 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地域性资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因此,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所学的美学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当地的地域性资源中承载的美学符号,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 发现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 激发其学习民族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地域性资源的措施

1. 探寻地域资源美感, 丰富课堂内容

石涛曾说过“天地以生气成之, 画以笔墨取之”, 这说明美术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 在日常美术授课中, 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框架, 应采取灵活多样、全方位、多层次等教学手段来丰富美术课堂, 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一味追求绘画技巧的陋习, 更能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当地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戏曲故事等, 而后选取一个绘画难度适中的题材,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 并以小组赛的方式评选出优秀构思奖。此外, 教师还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野外写生, 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独特的风貌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真实性的绘画素材, 这样在为学生创作一个可观、可触、可想的真实创作环境的同时, 也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 进而促进了其健康、独立价值观的形成。

2. 改变传统理念, 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这些在网络、动漫、文艺节目中随处可见的西方文化, 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当代青少年审美趣味、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和家长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 学生们乐此不疲地接受新事物、感受新文化的行为, 在某种程度上也左右了教师和家长的审美倾向, 这导致了某些国人盲目崇外, 而忽视了对地域性资源中所蕴含的民资文化的继承。因此, 为了使地域性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首先, 我们应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域资源, 组织学生围绕“地域资源与美术关系”的辩论赛, 邀请家长参加, 从而提高人们对地域资源的重视程度。此外, 我们还可以举办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民俗艺术展出, 例如:举办陶瓷、泥瓷、年画等展会。这样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 也为国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培养构建了优质的平台。

3. 结合地域性资源, 积极拓展美术课堂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地域性资源的运用, 不应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 还应采取机动灵活、形式多样、性质多变的课余活动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从而达到在延伸美术课堂的同时, 充分探究当地地域性资源的美学价值。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为其布置不同的美术任务。如:擅长绘画的可以去野外写生;擅长书写的可以去搜集当地的历史典故, 通过简单的图稿演示向同学们讲述故事;擅长布置的可以将教室的“美术文化角”重新装饰一番。此外, 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 开展以地域性资源为题的绘画竞赛, 从而创造你追我赶、积极主动学习美术的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 地域性资源是民族历史、道德、法规、信仰、习俗等信息的记载者, 同时, 也是独具特色、富含人文美术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 美术教学过程中引进地域性资源变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利用地域性资源这以鲜活的美学教案, 为学生们营造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灵活多变的美术学习环境, 进而在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 使地域性资源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提升。

参考文献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3

关键词:网络 美术资源 运用

一、网络美术资源的优势

网络美术资源是现代教育网络化发展的一种体现,其中的图像、声音、影像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使得美术教学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更加丰富,能充分体现出教材包含的诗情、音乐、意境等艺术美学,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二、网络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选用

目前,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站很多,如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美术中国和中华美术网等,这都是教师获取和运用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民美术出版社教育资源网包括教学研究、教材参考、图片频道、下载中心、视频课堂、教研论坛等,教师进入网址,就能看到所有板块的标题和动态的图片;中华美术网主要为美术爱好者、艺术家们提供美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平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网上出现了很多鱼龙混杂的美术教育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教师没有合理地选择和过滤,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

2.适当编辑

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具有情境性,即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和迁移美术知识,教师需要适当地编辑网络美术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需要统一版式、设计风格、字体、明暗色调以及均衡方式,并在统一中寻找变化,实现变化和协调的高度统一。但是,如果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插图过多,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设计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网页时,教师要适当地留白,不但能起到强调作用,还能使网络美术资源呈现出明快的色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建立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运用、累积美术教学资源,为学校之间共享和共建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势在必行。第一,建立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总体框架。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网络美术资源库的安全管理、用户管理及系统设置;第二,获取网络美术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美术资源和信息,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了解美术教育的相关信息;第三,进行美术资源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个人美术网页的制作,并与学生共享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库中发表自己的美术教育成果,定期与优秀的美术教师、艺术家等开展沟通与交流。

三、建立网络美术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由相关要素构成并实现相应教育功能的整体及其组织形式。这里的相关要素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素间的关系和联系形式通常被称为具有组织系统特性的教学结构,

网络教学系统,即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辅助教学媒介,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教学,并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整体及其组织形式。将互联网引入美术教学,通过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使网络与美术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部分,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网络美术教学系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交互功能,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电子学习档案,并把他们的各类作品、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习资源等纳入电子学习档案管理中。通过这一教学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充分展示网络辅助美术教学的良好效果。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4

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曾 英

保靖县毛沟小学

摘要

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对民俗艺术的实地考察,认识到湘西民族民间美术是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湘西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在湘西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并未得到重视和运用。美术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美术教学中对当地地域资源也没有很好利用。基于上述认识,以期引起大家对民族民间美术教育重视,从而加强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价值及种类、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构想、民族民间美术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为达成研究目的,解决其中的问题,该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湘西;小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

I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言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现代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发展,还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运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区不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具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这既构成了湘西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又拓展了湘西美术教育的新领域,为湘西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湘西民族民间美术是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是湘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使受教育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也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相互之间的民族团结,唤起人们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之自发地参与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因此,民间美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的,民族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法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二、民族民间美术的概念、文化内涵及种类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形态各异的灿烂文化,人们习惯于把表现各种文化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和“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是指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多数直接被它的创造者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民间美术以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各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源流,它的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图3 木雕窗花)

(图4 根雕老头儿)(图1 剪纸作品)

(图2 纸扎狮子头)

(图5 棕榈编的公鸡)

(图6 竹编背篓)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竹编、棕榈编织

湘西土家苗家的竹编代代相传,记忆高超的竹编艺人可以编织出各种精美实用的器具,如背篓、箩筐、饭篓、簸箕、凉席等;也可以编织各种玩具、装饰品。棕榈编织也是特别好看的,可以编织实用美观的扇子、草鞋;技艺高超的艺人几分钟的功夫就能编出栩栩如生的蜻蜓、蚂蚱、鸟、公鸡、蛇等等。老人经常编织一些小动物来逗小孩儿。3.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制型,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图7 苗族儿童服饰

图8 苗族儿童服饰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4.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以五彩线或面线为伟,完全用手织成的工艺品。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品种已达1000多种,表现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原有的西兰卡普(被面花)以外,根据时代的变化织出了各种图案的壁挂、服饰、香袋、坐垫、桌布等工艺品。目前湘西还有许多古镇还继承这这种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制作。

图9 土家织锦

图10 土家人正在织锦

三、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构想

(一)湘西民族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

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丰富的民间艺术积淀以及淳朴的艺术风格,可直接为美术教育提供参照。由民间艺人所创造的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可以带上学生去拜访当地那些纯朴的老艺人,走进他们的家中,与老艺人一起织布、编织竹具、编织小动物、摆弄根雕,亲身去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我们还可以把当地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让他们来给学生上一堂真正的民间美术课。我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孩子们一定是兴趣十足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主动的走进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真善美,同时拉近了孩子们与民间美术的距离,增加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激对民间美术学习及创作的热情。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能是历代艺人穷其一生精力研究的结果。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度很大的,而且现在的小孩对民间美术了解甚少。我们小时候会编织的各种玩具现在的小孩很少有人会了。

(图12 民间娃娃)

(图13 民间娃娃)

(图13 纸仿陶艺)

(图13 纸仿陶艺)

1.材料上的创新

民间美术大多用的是普通的竹、纸、木、泥、石等,这些都是湘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改变课本上的一贯要求使用的材料,笔、纸、橡皮泥等,而是把原生态的资源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而且能节约教育成本。如把芭茅、松果、棕榈、玉米棒子、风化石„„。孩子们在学习民间美术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2.内容上的创新

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鹤寿延年”“龙凤呈祥”等等。然而生活在现代的儿童对理想生活有自己的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在了解认识传统民间美术的同时,选择表现儿童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注入自己对理想生活和审美价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值的取向,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一派生机和活力。3.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湘西美术种类繁多有的做工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在此类美术教学中,可以在欣赏和了解的同时,改用其他形式进行制作和学习。如木雕面具改用撕纸、泥塑、陶艺制作。银饰、服饰、刺绣等改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蜡染、扎染、印染可以改有水彩颜料或者墨水和纸学习。在张老师关于民间美术的讲座中讲到一些实用的例子如:用纸、墨、和笔芯颜料做的仿古面具和一些器具;用纸、笔芯颜料、锡箔纸 做的银饰,银光闪闪,难辨真假;用超轻泥和纸做的“瓷娃娃”等等。

图14 锡箔纸仿制的苗族头饰

图15 锡箔纸仿制的苗族头饰

图17纸制仿古器具

图17纸制仿古器具

图18纸制仿银饰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的美术创作体现出较强的生活性,既具艺术性,又富有生命力。

(四)民间美术的适用能够弥补教科书的局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教具学具少。大多数的美术课都变成了简单的简笔画课,单调乏味;有些甚至就上了自习课。但在调查的过程中惊喜的发现有几个老师已经开始把民间美术带进课堂了,李老师在美术课上教学生用芭茅编枪,王老师在美术课上教学生用棕榈编蜂窝、蟋蟀、蜻蜓、栩栩如生。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幸福的,甚至有些自豪。他们看来把随处可见的材料变成各种动物、玩具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从中受到启发,在马王小学也上了一堂美术课,用棕榈编玫瑰花,全班18个学生,学的特别认真,连男孩子都编的很漂亮。在下课前,我把所有的玫瑰花扎成一束带走的时候,学生对我说:“老师,别把花弄坏了啊”那一刻我觉得好幸福。我确信,孩子们是非常喜欢、乐于接受和学习民间美术的。可一把农村美术教学条件由劣势转化成优势。民间美术在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利用有了充分的地域资源,如将其用于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课堂,使之一方面弥补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好地丰富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从而保证基础美术教育的质量。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http://tese.hnvc.net.cn/Article/xiaoxue/135.html [2]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 [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 [3] 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中原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27 [4] 李鼎.试论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http://wq.zfwlxt.com/blog/blogshow.aspx?user=155328&itemid=57b44066-b699-46aa-847c-9e9501808cca [6] 徐静秋.倾听传统艺术的声音——浅谈民间美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应用 [J].大众文艺.2011(17)

[7] 陈启鹃.谈谈黔东南民族民间美术走进美育课堂[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6)[8]谢 雱.小学美术教学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131)

[9] 彭瑶.民族地区小学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为研究个案[D].云南: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 董春雷.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J].文艺研究,2005 [11] 李勇.高等艺术教育中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应用——以新疆少数民族民

间美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0 [1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26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致 谢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5

[关键词]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教学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积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过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死抱住西欧与苏联的一套训练方法,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这种教学已太过时了。现在世界美术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时代的精神尺度,美术教学必须向前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学的现代审美品位。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谈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育哲学的区域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又侧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释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学习教材,教材对学生有作用,而学生同时也对教材有作用,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追求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在理论学习上,探索三维度的关系(即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提倡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教学的着眼点是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三是学科教学的注意中心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台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包括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技能,使他们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观点、能与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意识。具体有以下五个入手点:

1、从备课准备入手

策划课堂40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过去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现在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各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如:各《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去设计服装效果图,因为学生不懂服装设计的知识,即使有好的构思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是为学生们准备了多种彩色纸和塑料布,让他们在小组里挑选一人做模特,其余同学为他设计“时装”。这样,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把抽象的设计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把他们的一些金点子和巧妙的构思直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从教学活动入手

“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一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一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在教《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其主要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境。首先从欣赏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进行有个性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自己设计服装的热情,再让学生从本组中选一名“模特”并共同为他“设计”一套服装,引导学生们进入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情境之中。

②产生问题。学生们看着老师提供的一堆彩色纸、塑料布和其它一些废旧材料时,不禁产生疑惑:这“服装”到底该怎样设计?随即就自发地开始了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自主探究;这样的讨论,为学生们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③观察、选择资料。这时,老师出示了一些“穿”了纸服装的洋娃娃。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经过再次的讨论,选择了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④解决问题。在小组取得一致的意见后,立即分工,为这位“模特”设计起来。“模特”也不会闲着,也参与其中。遇到难题,大家再共同磋商、共同解决。

⑤应用检验。各组设计完成之后,组织“模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全班同学投票评奖,以此检验各组设计的作品是否优秀。

3、从教师引导入手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虽然简洁,却非常有效。将本来深奥晦涩的服装设计通过为真人模特设计而变得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从评价过程入手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评比的策略,学生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这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实施以上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平板电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6

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当代的教育手段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平板电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更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并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能活跃课堂氛围,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灵活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平板电脑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集游戏、视听于一体,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时抓住学生的心理,运用平板电脑教学,可以迅速提高小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现在的美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作业往往千篇一律,而平板电脑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搜索美术教学中的一些素材及知识,这样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如苏少版《会说话的手》这一课,目标是让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在自主、开放、快乐的e课堂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利用iPad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组合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我借助平板让学生欣赏手影视频资料。在欣赏过程中孩子会发出惊叹声:哇,好多有趣的小动物呀。在孩子们的疑问与议论中我告诉他们是手影戏。孩子的兴趣别提有多高,立马自己尝试做起了简单的手影,我马上利用平板拍摄并屏幕播放出来,并且进入猜手影游戏,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又再次被调动起来。在上陶艺课时,由于有些学生忘带材料工具的局限,利用平板中的一些陶艺制作小游戏让学生感受,这样学生兴趣一下就调动了,并且也从模拟制作中感受了陶艺教学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兴趣。

二、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平板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学生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会说话的手》这一教学过程中,若是让学生凭空根据手形联想绘画存在较大难度。于是我让学生利用平板自己搜索手形、手影图片,进行联想,进一步借用paper?L画软件在手影手形上直接绘画,学生由一种手形进行多种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手形更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联想。再比如在苏少版美术课《漂亮的房间》这一课中,让学生绘画空间感以及立体感的家具较有难度,利用平板中的软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风格,然后自由移动家具进行布局。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作业难度,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目标,降低了学习难度,还拓宽了学生思维。平板的利用,把美术课变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给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能更自主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优化教学结构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幕后的“导”,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在《会说话的手》这一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绘画形式,可以是用印手形、描手形、平板paper软件、3D打印笔绘制等方法自由选择。学生可以借助平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教师在平板中提供每一种绘画形式的素材以及范画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平板电脑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平板电脑,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四、能更广泛地传授学习知识点,开阔学生视野

美术教学中,只要教师把存有的美术欣赏资料共享至每一台平板,伴随着图像、视频、音乐、游戏的操作,学生主动性就更强了。当你欣赏作品时,学生便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欣赏,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若是名画家的作品,还可以立即搜索名画家的简介以及绘画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绘画风格。至于欣赏美术教学中的雕塑、工艺美术等,同样是丰富而生动的。平板电脑的应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同时,也更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科技日新月异,平板电脑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了无限乐趣。平板电脑的加入,这是一种全新的快乐的体验式学习,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打造了更加高效灵动的美术课堂做出了贡献。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7

一.把握学科特点, 分清主次

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的共享和资料的搜集、检索、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然而, 要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勾、画、议、读、听、说、写、演”的时间必然会有所减少。如何处理网络与语文教学本身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与“从”之间的关系, 是“被服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 是“学科”与“工具”之间的关系。语文是主, 是被服务者, 是学科, 而网络是从, 是服务者, 是工具。适合运用网络这个工具为语文教学服务, 就选择它, 不适合, 就舍弃它而选择更适合的工具。网络教学模式的选择, 是为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决不能把网络教学用来代替语文教学, 甚至在某些方面它也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二.留住语文传统, 体现“语文味”

在网络资源支持下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要求学生整合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甚至模拟现实环境进行自主探究, 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但决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传统。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在网络资源支持下的语文教学中, 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更要在这样的课堂中, 留住“语文味”, 弘扬“语文味”。因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意识的交流。教师应该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 以形象唤起美感, 以情景领悟主旨, 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文的阅读、写作习惯。网络资源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 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体现“语文味”的教学才是主要的。只有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引导学生在纷繁的资源中主动与文本对话, 感悟文学作品的内在美, 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转变教师角色, 有的放矢

在网络资源支持下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扮演了导师的角色, 学生是追随者, 教师的行为、学习方式、情感表达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道德魅力、人格魅力、专业知识、教学艺术来营造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 积极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而不是放任学生去所谓的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得到多种层面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去做探究式的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如下几种角色:1.问题情景的创设者。教师设计好学习研究的问题情景, 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用探索研究的方法, 自主参与学习, 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的目标。2.研究探索的引导者。教师提出研讨交流的相关要求, 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并且目的明确。3.教学资源线索的提供者。教师必须展示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或者告知学生相关的搜索路径, 让学生按要求搜索, 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 学生难分主次, 很容易造成无的放失, 既浪费学生的时间, 又收获不大。4.交流评价的参与者。教师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进行之前, 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制定本次活动的评价方法, 以免学生无所适从, 从而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和学习效率的降低。有效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资源支持下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由此可见, 教师在网络资源支持下的语文教学中扮演好以上四种角色, 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才能带领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整合。

四.选择网络资源, 因材施教

网络资源具有知识的丰富性,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但在语文教学中, 要因材施教, 合理选择。第一、当身边资源匮乏, 无法实践时而选择网络。城镇乡村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 有各自不同的资源可以利用。实际教学中, 身边资源和网络资源要优势互补。如在教学《观沧海》时, 作为中西部偏远地区大多数没有看过海的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和想象诗人的胸襟和气魄, 这就可借助网络资源的有关介绍和图片资料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帮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当然, 对于沿海地区的学生, 我认为应尽量参加观大海的实践活动, 进行实地感受, 更能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更能理解作者感情,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 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实践学习, 避免用网络代替实践。第二、学习关于历史事件的文章时, 可借助网络资源来呈现和了解。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 就可按需选择网络资源的背景资料和影音资料, 再现情景。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对文章课文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第三、知识性较强的, 需要学生大量搜集资料的常识性课文和介绍旅游景点的文章, 无疑是最适合在网络环境中来进行教学的。例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象》《琥珀》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迷人的张家界》《拉萨古城》《五彩池》《索溪峪的“野”》等关于景点介绍的文章。而一些故事性、感悟性的文章和一些写景的散文, 就不一定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 例如像《山雨》《理想的风筝》等。第四、根据教学实际, 因势利导。需不需要用网络, 在什么时候用网络, 采用什么形式, 要根据学生理解课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我在教《拉萨古城》这一课时, 有一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 生活的河”时?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想这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这时就顺势要求大家利用网络帮忙, 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 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还发现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西藏的知识。

总之, 网络资源支持下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要根据需要, 合理选择使用。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脚踏实地, 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坚持语文性的基础上, 扬长避短, 实现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 从而使网络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 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8

【关键词】动画资源 小学美术 教学运用

一、引言

动画具有强烈的拟人、夸张等色彩。其中,将动物、植物予以拟人化是动画的基本形式,而对于动物中的人物形象,则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段赋予动画人物强烈的人物个性。现代动画产生的历史在电影产生之后。动画利用了人体的视觉原理,利用画面的变化,在观看动画的人们的眼中产生出视觉效应。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启蒙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小学生美的画面的培养,到了现代,随着动画资源越来越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动画资源成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本文接下来将对此予以阐述。

二、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教材中,文字和图片都是让加强小学生理解美术、欣赏美术的基本形式。文字可以让小学生透过抽象思维理解美术,图片则可以让小学生透过形象思维理解美术。但是传统的小学生美术教学主要通过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去展示美术,这种方式无法较为完整的阐述美术的。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动画市场也越来越广阔,动画资源也越来越多。那么,动画资源就颠覆了传统的静态的美术表现形式,而具有了动态的效果。动画资源对于协助小学生准确理解美术,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不可言喻的效果。具体来说,现代小学生美术在动画资源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别样的视觉效果,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十分好奇的阶段,别样的视觉效果,可有引发小学生的猎奇心理,让学生觉得课堂新奇有趣不枯燥;二是多方位的感觉刺激,由于动画资源的丰富多样,使得学生能够对动画所展示的内容加深印象,并最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三是具有鲜明的主题,动画资源往往经过了精心的制作,其制作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主题,可以较为有效地对文字予以形象的说明,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发散性思维;四是强烈的儿童心理色彩,动画资源的受众主要是儿童(虽然在国外有些国家,成人也是动画的基本受众),动画由于脱离了现实物理世界的羁绊,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

动画资源通过上述要素把握住了儿童的心理,因而用动画资源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种工具,有着必然性。但是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一是利用动画资源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很少,需要由教师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源,二是目前已有的动画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动画资源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了有效地运用动画资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效果,有必要优化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三、加强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1.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动画资源教学模式实验

通过实验教学模式,发现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发展创新性思维方式,改善教学美术教育教学环境,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动画资源成为了可能。当前,小学生上网的数量呈现出剧增的趋势,通过整合动画资源,掌握数字制作技术,着重提供小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夯实美术基础,为未来培养更多的更優质的美术人才。在实验室中,应该注重测验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根据学生们掌握的程序,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实验室教学的模式,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到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目的得到了实现,是一种三赢的模式。

2.将动画故事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广大的小学生都处于智力尚未成熟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于动画电影、动画片有着不可遏制的偏好,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单纯的通过纸质的教材,以静态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显然不够。动画资源具有良好的叙事功能,因而利用动画资源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将会比单纯的文字刺激、语言刺激要来的更加深刻。动画故事尤以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我国有着丰富的动画资源,例如《花木兰》、《宝莲灯》等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教师再进行引导,将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将动画声音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动画资源包括声音、语言和画面等三个部分组成,动画声音有别于一般的电影、电视剧的声音,动画声音侧重于满足小学生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动物绘画课程时,可以播放动画,教师再对动画里面的动物的形态、声音进行引导,让小学生对于这些声音有一定的认识,为绘画动物打下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动画资源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对绘画有更深刻的认识,还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建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5期.

[2]庄丽娜.浅谈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3]刘银丹.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名画欣赏[J].学周刊,2011年09期.

网络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9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观生动无可替代;减负增效无与伦比;情景创设无所不能;网络带来无限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

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信息技术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课程一定会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学生的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普通小学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信息技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小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为个性发展扩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学走入学校、课堂、教室的地域范围。它可以让我们的每个学生感知无限的信息,学习知识和实践新的科技成果,让知识成为我们的共同财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1直观生动无可替代。

因为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以视觉为主,而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离开了视觉的直观传达,美术教学将无法进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无论教师表达能力有多强,缺少了对画作的直觉感受,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乏味可陈。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原本单调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易学、乐学、爱学。借助计算机放大画面局部,引导学生研读其皴法特点,这种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形式应运用于教学以后,对于较难讲授的概念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效果非常好。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知性、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能提高学生参与艺术实践、艺术讨论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学会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新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视觉传达是教

师无法用语言讲解来取代的。

2减负增效无与伦比。

计算机辅助教学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具有信息容量大,转化快,易操作等特点,减少了教师板书、悬挂挂图等教学程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美术知识的难点突破方面,因其直观性,学生一看即会,其减负增效之能无与伦比。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会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利用信息技术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驰骋于古今中外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库和信息源。

3情景创设无所不能。3.1 设置动感场景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平面物象立体化、动态化,非常符合美术学习的认知规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 等软件把平面图片转化成动感场景,引人入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2 创设声像情景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把美术教学与音乐、戏剧等姊妹艺术融合起来,使知识立体化,营造美的氛围。特别是音乐、诗词朗诵等与美术画面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全方位地感受艺术美。3.3 再造虚拟时空

利用计算机对各类视频进行剪辑,可以创设出亦真亦幻、引人入胜的虚拟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 的。结论与建议:

网络带来无限可能。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本校乃至国内、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因此说,基于网络的美术教学模式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而网络恰恰为学生创造了进行新的学习方式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发展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网络导航和技术服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二是基于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就在于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为学生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表现自我提供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可以说,网络的确为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建立在适合教学内容基础之上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不能为用而用,画蛇添足。总之,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仍需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

浅谈美术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运用 篇10

摘要:现如今,美术不是单一的学科了,而成为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已经进入了语言康复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提倡“以美术的形式来带动语言的发展,并将所学语言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影响着聋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学习状况。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帮助聋生解决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问题,将有利于聋生的学习、发展、沟通、交流。那么,如何运用美术教学对聋生的语言进行康复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美术 康复 语言 一.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由于听障儿童缺乏自然丰富的语言刺激,所以在语言发展方面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指着“灯”或“门”问孩子“这是什么?”很多听障儿童会回答为“开灯”或“关门”。

2.句子不完整,以单词堆积的形式来表达

听障儿童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会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不通顺。如,“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3.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

这种现象在听障儿童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会把“小白兔怕老虎”说成“小白兔老虎怕”;把“我家有”说成“我有家”。4.对语言的掌握死板、不灵活

听障儿童在复述故事时经常只会一字不差地背诵,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5.词汇贫乏

很多听障儿童进入小学后,往往在造句和作文上出现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贫乏”。例如,只知道“高兴”,而不会使用“愉快、兴奋、开心”等同义词语。6.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不少听障儿童学习语言却不会使用,对话理解水平很低。虽然有些听障儿童能背儿歌,讲故事,也能与人进行正常地沟通交流,但是这样学习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例如,孩子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但是当别人对他说“对不起”时,他不会说“没关系”,而是机械地模仿“对不起”,难以把学习的语言和生活进行联系,语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困难。二.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1.观察中发展语言

有一位名人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聋生的美术活动内容大部分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帮助聋生通过观察这一渠道去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看话能力,促进手、眼、脑并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生活里的圆形物》一课中,这是介于美术与语言的整合课,我准备了钟、灯笼、苹果、罐子等圆形物,首先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知这些圆形物,其次在观察这些圆形物的特点中发展语言。句式: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圆形物?为什么?“苹果”、“杯子”、“钟”、“红色的”、“我最喜欢苹果”,让他们边说边观察,锻炼聋生语言的同时,使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培养了聋生完整表达句子的良好习惯。2.动手中发展语言

美术那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有利于促进聋生手、眼、脑并用和思维的同步发展。聋生通过不断感知、探索中发展语言,培养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小就对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美的熏陶,这是培养聋生美感的重要途径。重视聋生的课堂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使聋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与提高。在低年级认识颜色时,我们可以让聋童进行涂色练习,如给水果涂上颜色,给手帕和格子布涂上颜色等,通过涂色活动,聋童很快掌握了几种颜色的名称。在绘画时,我们经常让聋童说说所画的内容以及自己添画了什么,如:小桥下面有什么?小河里有什么?天空中画了什么?聋童对于这些兴致很高,在活动中既动手动脑动口,同时也掌握了语言,可谓一举多得。美术活动本身就具有美感,在活动中,聋童美感的激发使他们得到一些愉快学习的情感体会,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聋生学习兴趣和语言的形成。当聋生饶有兴趣地从事绘画、折纸、剪纸、撕贴、捏橡皮泥等活动时,必将调动各种器官的功能,使注意力更加集中,态度更加认真,一旦作品完成,尽管十分粗糙,但十分珍惜它。有的作品需聋童合作完成如:小组作画、制作玩具、环境布置等。这样,在美术活动中,既发展了聋生的语言,又使他们形成了克服困难、团结合作以及集体主义等良好的意志品质。⑴心理策略

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括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年级的聋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拨响学生学习后的“琴弦”。学生动了情,继而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共频共振的情趣。如在四年级第七课《创作画--我的家》时,由于我们学校的聋生只放旬假,对家有一种特别依恋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景交融,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氛围,使聋生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互相交流关于家的情况:你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他们的外貌特点?他们都做什么工作?让他们根据互相之间的交流结果进行绘画创作《我的家》,进一步激发了聋生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⑵环境策略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师讲生听,这种“填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闷、压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讨厌上美术课。心理研究成果早已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向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面对同学,聋生都敢于大胆争论,没有怕说错的顾虑,使学习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可以说既培养了聋生的动手参与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⑶提问策略

“多看、多问、多说、多画”是提高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比如我上《你能画几种蔬菜》这一课时,课前搜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图片让学生欣赏,以图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蔬菜?简简单单的提问,聋生们说了很多。有的说喜欢大白菜,有的说喜欢西红柿,还有的说喜欢黄瓜、南瓜等。然后我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图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聋生回答问题多采用口语、书面语形式,手语补充,这些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应用。在与聋生交谈中,要注意他们在语言语法运用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最后,让聋生把所观察到的形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由“会说”、“敢说”,变成了“能说”,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与健全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欣赏中发展语言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电脑教学已经走入我们的课堂,电教媒体以其自身的绝对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借助电脑使语言康复课更加生动、鲜活,真正实现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理念。例如:《鸡的一生》图片:小鸡有妈妈吗?这时同学告诉我说没有,这就是我们这些有着听力障碍的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可以获得语言的途径过于狭窄。这时我们打开课件,播放动画(1)母鸡孵蛋图、图上是谁?它是鸡妈妈!课件:(2)小鸡破壳而出的动画,这时幼儿看的惊呆了,小鸡是从哪里出来的?小鸡是从鸡蛋出来的。课件:(3)鸡爸爸、鸡妈妈、小鸡一起去觅食,鸡爸爸帮小鸡找虫、找米,通过这种实景动画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情绪。电教设备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美丽的彩虹》一课时,学生总是不明白,彩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起到关键作用,大屏幕上播放雨后彩虹的场景。下雨啦、雨停啦、出现彩虹啦!以及彩虹那漂亮的颜色,吸引了全部聋生孩子们的目光,这节课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并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语言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不仅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

三.美术对听力语言康复的意义

培养聋生的语言能力,是聋生美术课堂中不容忽视的任务,因为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美术课程中在训练人的语言知觉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它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视觉得以激活,变得灵敏,由此可以快捷、有效地形成语言交流,使学生可以分辨的音节变得丰富,从而使学生从具象中获取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但是,聋生的语言康复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的、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特教工作者认真思考,聋生的教育教学能否回归主流,能否有效地促进聋生回归社会,聋生语言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美术与语言的结合对聋生的语言康复有着积极地作用,充分表达了聋生眼中和心中的世界。通过这样的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使聋生对语言的学习更具有灵动性和直观性,语言康复教育也全面的进入科学、规范的专业化发展轨道,有助于聋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上一篇:形容人多的的词语下一篇:怎样做一个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