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2024-08-15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共10篇)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篇1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摘 要:以往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把全体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在同一种教材下采用统一的要求,同一种方法来授课,这样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分层教学这种方式正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何分层教学,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在实践中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分享

所谓分层探究,即在探究教学中,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并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个别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使各类学生在探究教学中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一、物理教学分层教学的基本类型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探究的前提,怎样对学生分层呢?由于对事物的探究,需要基础知识作保障,也要依赖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发挥。首先要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把学生划分成A(学习优等生),B(一般学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此层次是动态的)。然后把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组内搭配、组间平衡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一A、二B、一C),从中选出一名知识、能力较强的作为小组长。整个分层过程是隐性的,这有利于消除“标签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同时,这样的分层方法,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促使他们相互借鉴、相互激励、互助合作以达到最后的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2.教学目标分层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导向作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一般要求,是基本目标。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要制定出分层要求的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分层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定位作用,能够保护好各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B层目标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要求,可以确定为基本层目标。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这一节,B层目标:知道比热的概念,能计算有关比热的问题,能利用比热解释相关现象。C层目标低于基本层,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度要求。在《比热容》中C层目标:能复述它的概念,知道它的单位、单位的物理意义,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A层目标高于基本层,相应提高教学难度,重点落脚到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是以上节为例:学生能灵活利用比热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如何在热天为顶楼降温,如何鉴别不同物质等这一类问题,能计算比热与其它知识相综合的题目。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事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每堂课重点训练的探究环节,这是全班学生必须都完成的探究任务,再确定另外两个层次的学生应完成的探究环节。一般而言,C层次学生应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能尝试着应用一般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尝试着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纳,能复述结论。B层次学生要能够提出问题,能够利用常规方法顺利的进行科学探究,能够总结概括实验结论,能够倾听反馈意见,能够利用结论解释简单现象。A层次学生应能提出较为专业的物理问题,能够利用与他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能够较为科学的总结结论,能够对他人的探究作出客观的评价,能够创造性的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探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实施的环节。在分层探究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集中导学、分组探究、个别辅导”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有效控制“分”与“合”的时机和节奏。“合”时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作适当的知识铺垫和方法指导,分层布置各探究环节的探究任务,评价各小组的探究活动。

二、物理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分类建组

分类建组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各自知道自己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按层次教学,也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中,共同奋发进取。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A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B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C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讲“压强”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压强的意义,会运用压强公式,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这样做,不仅能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基础差的C层学生,要求其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B层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最优秀的A层学生,在课标上进行拓展深化。如在“凸透镜成像”教学中,C组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活动;B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A组学生能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科学规律,发现新问题。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以上是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分层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实践。希望这些浅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用于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篇2

我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分层教学探究,取得了明显成效。分层教学是在教学中按照大纲要求,立足于不同学生发展实际,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开展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进行不同层次的课后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学习考察,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成效。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开展探究。

一、充分调查,了解差异,合理进行分层

在分层之前,我对全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调查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学生的智力能力、心理发展、学科成绩、校内表现、家庭情况等,并对调查汇总的有关数据资料开展研究分析,进行科学分类,将班级全体学生分别编入A、B、C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里,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消除“分层即分等级”的错误思想,使学生理解分组是为了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我对学生进行正确分层后,对学生的座位进行了科学调度,主要按照优差搭配的原则进行,因为这样有利于组织合作探究,优良生可以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巡回检查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紧扣要求,兼顾全体,科学确定要求

我在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一刀切”的不合理做法:对后进生采取放低起点,放缓速度,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几个相关联的分目标,引导后进生依照自身实际状况,分步开展学习活动,最终实现物理大纲的教学要求;对优秀生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潜力,超大纲、超进度开展学习活动。在制订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时,科学实际,符合发展规律:既不过分拔高,使学生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对学习缺乏兴趣;又不过低,随意降低大纲的要求,过于放缓进度,使学生的学习任务打折扣。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处理好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下”之间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开展教学

1. 备课时全盘考虑。

在设计物理教学过程时,教师要从目标要求、新授内容时间安排、步骤设计、教法选取到实验准备等环节,全盘考虑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等各类群体的实际情况。如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差异,在课堂提问上设计不同的类型;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在课堂思维引导方式上区别对待。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针对性,在保证“面向全体”的同时,充分兼顾到“提优”与“补差”等多项工作。

2. 上课时统筹兼顾。

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改进教法,在确保一节课内有兼顾所有学生的“合”环节的同时,又考虑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分”环节。按照分类自学、集中讲解、分层探究、分类指导、分类巩固、集中总结的程序开展教学,做到“分”而不乱,“合”而不僵,将课前预习、课堂新授、自学质疑、课后辅导、巩固提高等各个程序囊括其中,并且有效解决了各个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矛盾。教师在课前要及时揭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结束后认真组织检查是否达标,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教学进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课堂提问的艺术:一般在讲解新知时对中等生进行提问,针对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全面开展探究,进行知识的教学;在实施重、难点突破或进行知识总结时,提问优秀生,启发学生进行深刻领悟;在复习巩固时,着重检查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效。

3. 布置作业时分类要求。

我在布置课内作业时坚持所有学生一样的标准要求,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则进行分层设计:一是设置提高题,主要是针对优秀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本内容设计要求高、难度大的题型;二是设置巩固题,主要针对中等生实际情况设计,主要相当于课本后习题的难度;三是设置放缓题,主要针对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剖成几个小题并给予点拨提示,适当缓和后进生学物理难的困境,切实减轻了后进生课业负担,有效保护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4. 辅导时区别对待。

我在开展课后辅导时,对后进生采取教师个别辅导、优秀生结对辅导等方法。辅导内容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运用和思维方式拓展等,使学生能够在启发下学会独立思考,完成学习目标,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逐步增强学习能力。对中等生运用分组探究、教师点拨等方法,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优生适当提高要求,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解决较大难度的物理问题,在课外采取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物理竞赛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物理学习潜能。

5. 考查时分层开展。

我在过关考查时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各个层次学生发展实际,实行分类命题考查。设计的物理试卷包括基础知识、提高训练与深化探究三大种题型。基础知识题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提高训练题是让后进生选做,中等生与优秀生必做的;深化探究题是让中等生选做,优秀生必做的题型。三种类型题分值分别为85%、10%和5%。在开展分类考查后,我根据考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对暂时没有过关的学生,通过集体讲解、课后辅导、建立帮学对子等形式进行补救,确保各类学生最终实现达标。

我在科学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固定2—3次集中对学生开展分析评价,依据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具体情况,对分层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进步明显、达到或基本达到上一层次学习要求的学生,及时予以提高层次;对那些有退步迹象的学生,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原因,树立上进信心。这样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及时对自身发展的目标进行规划与调整,及时发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激情。

刍议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物理;分层;教学

当前,各个学校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老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肯定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的问题,而新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欲解决这个教学问题,很多老师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从当前的教学形势看,真正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笔者借此机会谈谈个人的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班级里的学生有几十名,他们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差别很大,如果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势必造成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层现象。因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兼顾各种类型的学生,从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学习标准,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并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甚至组织不一样的检测,从而是各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全面的提高各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我们知道教学行动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有助于实施分层教学,如果目标不明确,具体的教学行为也没有针对性,势必造成分层教学从一开始就踏上失败之路。同时,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分层的教学目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制定最基本的目标,对于中等生来说,就将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作为他们的目的,对于优生来说,要提高标准,尤其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要将重点放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上。比如,在进行比热容教学的时候,对于学困生来说,能知道比热容的概念,会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了。对于优等生来说,要求他们能灵活的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鉴别不同的物质,解决如何防热、隔热的实际问题。在培养学习方法方面上,也要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学会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问题探究,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对于中等生来说,要能灵活的使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归纳出实验的结论;对于优生来说,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提出独到的见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培养各类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区分对待,对于中等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习惯的养成,使他们乐于学习;对于学习不怎么样的,没有学习信心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学习信心的建立,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恐惧感;对于优等生来说,要培养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并善于观察生活现象,乐意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逐步使他们产生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的分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欲取得良好分层教学的效果,关键看课堂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霸占了整个课堂,从知识的引入到知识的归纳、运用,都承包了下来。很多老师认为,在讲课的时候,也注意到分层教学的,讲了基础题,也讲解了拓展题,但最后的结果却很不使人如意,学困生是越来越差,优生也并不优异,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老师分层次讲解了,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呢?其实,学习的最终结果是由学生自我构建的,它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再通过主动的探知,最终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老师的讲解多少知识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也是老师为什么讲解的很透彻,学生学习并没有好起来的原因。其实,任何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消化才能让学生掌握。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呢?尤其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分,也要注意合。比如,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肯定是要合的。在分组探究的时候,此时的分表现在不同的分工上,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在讨论的阶段,要先让学困生发言,再让中等生进行补充,最后让优等生发表看法,统一本组的思想。假如让优生先发言,再让学困生发表看法,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起不到锻炼他们思维的作用。

在一般性教学的时候,老师要预设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围绕某个知识的台阶性的问题,目的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借助这些问题的解决,实现对中心问题的最终解决。比如学习欧姆定律后,如何让学困生正确的理解R=U/I,电阻是不会与电压、电流成比例关系的问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坡度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导体上没有电流通过,或者两端没有电压,能不能说导体的电阻就是零了呢?这些小问题回答出来了,就能引导学困生理解这个欧姆定律变形公式了。

四、辅导的分层

分层辅导是落实分层教学,提高分层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抽出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辅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避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物理。对于优生来说,主要辅导他们如何掌握思考物理的方式,引导他们发挥想象,解决物理问题要用创新精神。

总之,分层教学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必要举措,它是相对于“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分的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能取得进步,分的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我们老师能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视每个学生的进步为教学的出发点,就一定能探索出好的教学方法来。

【参考文献】

[1]蒋立耘.《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2]杨文尧.《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篇4

李志岐

(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

摘 要:初中教育是学生重要的教育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是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相承的桥梁。学生在经历小学教育后,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不要急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急于将学生的特点整齐划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与“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后进行分层教学。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中有竞争,有合作,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合作前进,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初中教学;物理教学;分层合作教学

初中教学中,物理学科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难点,这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而初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差异更是十分显着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决定的,但是也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生活的社会环境、接触的时代气息、教师的教学方法、家长的教育方法等,如果教师用统一的方法与内容来教授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可能会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吃不消,学习好的学生缺乏探索的劲头,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采用分层式的合作教学。在本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来浅谈一下分层教学的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教学是一个有秩序的过程,它包括制订教学目标、编写教学方案、掌握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实施教学评价。分层教学要将全部内容进行分层,不能单一地改变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在制定分层合作教学计划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点,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沟通时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划分,将全班学生分为一部分一部分进行因材施教。注意分层的时候,不要以学生的成绩和智力水平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这样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学生的自卑情绪,也避免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这样的划分名称,尽量以甲乙丙丁来作为分层名称。

二、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层

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过程,由多个内容组成。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进行分层,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达到何种教学目标,尽量让学生达到目标时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在撰写教案时教师也要有分层考虑,同一内容以不同方式传授给不同的学生,也可依据学生特点传授其他内容,内容要实用,方式要灵活,将教材变活,融入时代气息,不让教案成为教材的说明书,而是成为教材与学生灵活沟通的桥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分层学生进行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共同前进。课堂中要有问有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改变其单一性,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布置,让学生真正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初中物理分层合作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合作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水平与交际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能够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刍议论文 篇5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依据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宋代学者朱熹也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也就是强调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平等教育,不追求平均发展”这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差异、有层次的教学,把某些水平相当的学生划为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

1教学对象和内容分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承认和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层次,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做到对症下药。我院教师选择了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级信息工程系中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两班(各45人)和电厂化学(48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在考虑了专业课程安排,人数和学生入学的平均分数也比较接近(不考虑入学考试的途径和难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控制一些变量;实施了分层考试,考试包括了听、说、读、写、译五部分,基本上能反映出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及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综合考试的成绩,并并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将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为60分以上,B班为60分以下。

从教学内容上,学院采用的是最新推出的高职高专英语精品教材《当代高职高专英语》,A层班的教学内容为:以六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进度学完全册书八个单元的内容;犹豫大多数学生听说能力较弱,教师适当地增加了听说内容,以“校内自编教材”和《凯恩国际英语听说教程》为补充教材,由教师灵活选择内容,每两周安排两节课进行听说训练并了解英语文化。

B层:以每单元八课时的进度学完全册书的内容;每次课适当地增加十分钟的听说训练。加强对语音语调,基本语法和基本句型的讲解和训练。让许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对所学知道有充分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2分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学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实施好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准备好教学内容以及例题,做到由浅入深,教学内容弹性化。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发言、听教师讲解,和教师的鼓励,赏识和引导,学生既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又提高了其求知欲望,同时还增强了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团结合作精神。

A层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好,主动性强,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因此教师在讲解课程的同时采用讨论法与研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并且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各种电子与网络资源,实行开放式的教学,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B层学生语言使用能力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有兴趣,但是学习相对比较被动,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也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对于这层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督促和检查;教学形式与手段要灵活多样,尽可能多的安排有趣的学习活动,创建轻松快乐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语言学习活动。比如让学生将课文以话剧形式表演出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语言和演出的潜能,让他们真正地学习语言并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并加之赏识教育,和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使一些同层次中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被带动起来,小组成员互助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作业分层和测验分层

教师有区别的对学生作业和考试进行分层。为学生布置作业不可“一刀切”,“一锅烩”,要根据学生水平能力有的放矢。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由老师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做部分练习,老师再根据不同学生水平补充部分练习,从而达到不让A层学生觉得作业过于简单和B层的同学觉得望尘莫及。同时教师在安排测验和考试的过程中,也要以分层学生为基本,可以采取多种测验形式,如口语测验,作文测验,单词听写测验,阶段式测验等形式进行。进而更了解学生情况,以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设定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

4,我院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我院英语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优点

1)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分层教学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班级整体水平难以上升的问题。分层教学将学生按层次分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差生进步,优生更优,中间学生向前走”的局面。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最大的进步。

2)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增多,提高了成就感和自信心。给学生带来了愉快的心理体验,在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下产生了追求更大成功的强烈愿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得到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分层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编制分层学案和反馈练习题,使教师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而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促使教师关注学生多个方面的情况,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更为了解,有效地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我院分层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把握

在本次分层中,我们没有严格限定分层的条件。这样做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消除对分层教学的抵触心理。因此我们在按考试成绩分班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因此,如何分层能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有一个相对科学、客观的分层原则和方法值得讨论。

2)如何客观地进行分层评价

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占60%,形成性评价占40%的综合评价形式。尽管这种评价能使教学更注重过程,加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形成性评价涉及的面比较广,既考查学生课内表现又考查课外情况,考查他们的作业、能力、态度、情意等多方面内容,我们很难设计一个量化标准,评价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观察,学生本人及同学的评价和反映,主观性比较大。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有没有真正的参考价值,值得商榷。

另外,对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终结性评价标准,对于处在同一年级的学生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为A层学生有可能分数会比B层学生低,尽管事实相反。应该在实验中采用附加难度值的办法来平衡这种情况(即A层学生的成绩为卷面分乘以难度系数1.1),但难度值的设定却并不轻松,我们并不能知道难度值确定在什么水平对各层才是公平的。也许,只有采取学分制才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

分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它是对传统教育管理的挑战,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学生分层上课时流动性较大,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认真督促学生,掌握学生的动态。为了能够有序而科学地实施分层教学,最好的办法是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差异较大,以同一个目标进行教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加以改变以适应这种状况,分层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院将在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篇6

顾建秀

“和谐互助,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我校提出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经过学习、反复思考以及上学期学生特点,基础较薄弱,再加上计算能力很差,学好物理难上加难,所以我对自己提出先进行分层教学的设想。物理分层教学这种方式正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那么如何分层教学,值得我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前期实践时,先把学生分组,采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或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授课,发现由于基础参差不齐很难实施,后来想到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所谓分层教学,即在教学中,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个别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使各类学生在教学中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分层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做扎实的工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制定分层的课堂教学目标:A层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目标;B、C层目标则面向中、优生,立足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我设计了以下分层教学目标-A层目标: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活动。B层目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并熟练记忆凸透镜成像特点。C层目标: 在前两层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以上分层目标可看出,首先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力争使目标设计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的递进性。在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梯度: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阶梯,保证中等生或学困生能“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阶梯,使优等生“吃得透 ”;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阶梯,满足优生“吃得饱”。

再比如学习《比热容》这一节,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B 层目标:知道比热的概念,能计算有关比热的问题,能利用比热解释相关现象。A 层目标低于基本层,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度要求。在《比热容》中 A 层目标:能复述它的概念,知道它的单位、单位的物理意义,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C 层目标高于基本层,相应提高教学难度,重点落脚到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

分层教学,采取的方针是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的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研究 篇7

一、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定义和原则

定义:我们知道, 在人类漫长发展史中, 在时代、家庭以及遗传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 人类在各自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差异, 既包括心理差异也包括生理差异, 而这些差异也最终导致了个体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而我们所讲的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 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进行有针对性和有区别的课堂教学, 同时进行有区别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指导, 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学习进步, 实现个体和整体的全面发展。

原则: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和主体性原则。前者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关键, 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充分掌握学生认知能力和物理学习状况, 时刻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确保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有效帮助和启迪;后一原则是当今素质教育贯彻的现实需要, 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实需要, 可以说,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对科学的认知和探究, 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 全面调动学生教学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构建初中物理知识体系,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施

学生分层:这是分层教学的第一环节, 相关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之上。所以,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前, 务必要做好调查, 充分掌握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心理动态、学习表现以及家庭状况等因素, 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然后以此为根据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最后优差生合理搭配进行学生分组, 对小组结构进行整合优化, 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等生带头学习的作用, 创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值得一提的是, 在进行学生分组时, 教师尽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进行及时开导, 让他们意识到分组只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学习进步, 为了全班的物理成绩能够提高。切不可因分层而刺激学生, 特别是那些差等生的自尊心, 避免出现挫败差等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现象, 所以学生分层后的心理疏导也成为该环节的核心所在。

目标分层:这里的目标分层主要是指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实施要求立足于教学现状, 充分掌握和了解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各个教学目标。并精心制订全班学生的共同目标, 最后结合每一位学生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 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深度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分层:教学分层属于分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关注, 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分层的难度最高, 在分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课堂教学无疑属于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因此, 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对全班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之后, 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如此才能让全班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有所获。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为那些优等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发挥机会, 促使他们尽快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培养和提高他们物理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对于那些中等生, 教师要在教学之余, 加强对他们的教学指导和启发, 引导这些中等生自主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而对于那些差等生, 教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及时了解他们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指导。

作业分层:要想顺利实施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教师必须进行课后作业布置分层, 针对优等生, 要适度加强作业难度, 以思考性较强的习题作为他们的主要作业范围, 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初中生的物理求知欲, 调动物理学习积极性;针对中等生, 在进行作业安排的时候, 教师要将教材上的课后习题作为主要内容和布置范围, 如此才能让中等生在有效巩固已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差等生, 教师必须降低作业难度, 将简单知识的巩固题作为主要内容, 让他们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 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 在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性格爱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分化问题, 针对此, 初中物理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晖.如何实施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J].科学教育, 2011 (03) .

[2]袁万忠.“分层教学”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1 (01) .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思考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是毕业后立刻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第二层次的是毕业后参加升大考试的学生。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应以专业课为主,文化课则以“双基”为主。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层次复杂的教学群体。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也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试图在班级教学与因材施教之间找到一个契和点,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者中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本人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对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与学习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和小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的方法指导,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教师要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层分组,以便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我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并選出各层次的组长,由各组的组长收作业。我经常鼓励他们,只要努力,都能学好数学,树立他们的信心。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把学生调换到适合的层次,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二、课堂教学目标分层

在同一班级内采用相同的大纲与教材实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设计梯度教学方案的评价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成功感和喜悦感。而且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一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把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组、B组、C组。教学目标分层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制定这样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A 组学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实际能力入手,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使 B、C 组学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掌握的程度,开展适应有差异的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动静结合,学生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并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做法如下:

1.讲课分层次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内容兴趣上的差异,将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层面对知识的理解。鉴于此差别的存在,教学中可采取:1、基础知识整体讲,以保证全体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教学方式采用集体讲解;2、特征知识个别讲,对 A组学生详细讲,并降低难度,C 组学生听教师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补充扩展新的内容,在给每个组讲解的时候,其他的组做相应的练习。

2.分类指导

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反应到教学中应体现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比如说在低层次的水平上,有的学生之所以处于此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动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只需要通过交流、讲解、鼓励等方法使其明确学习目标,一旦此方法奏效学生将很快提到高一层次;有的学生处在低层次可能是由于兴趣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指导时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学、爱学;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是由于概念不明确、学习方法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不断总结尝试,从而达到教学艺术化的境界。

3.问题设计分层

课堂提问要结合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较简单的问题让A组学生来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如果是稍难一点的问题,就让B组的同学回答;C组同学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粮店运来大米15吨,面粉30吨,提问A组学生的问题是“大米的重量是面粉重量的几分之几?面粉的重量是大米重量的几倍?”;B组学生的问题是“大米的重量比面粉少几分之几?”;C组学生的问题是“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学生可以各显所能,各取所需。总之,有真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让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力所能及地回答问题,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必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可以让学生“情绪高涨”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中去。

四、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就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数量不等的课后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大都能通过回忆课堂学习、独立思考后,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教师的教学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明确规定哪个学生必须完成哪一层习题,鼓励学有余力的低层次学生向高一层的习题挑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更关注A、B 组学生的作业,认真仔细的批改,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低层次学生不断进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走向成功。

五、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承认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应在测试和考核中有所反映,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教与考的脱节,导致学生积极性遭受挫伤。评价分层要注意:对低层次学生以表扬为主,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对高层次学生可以采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评价分层重在指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与问题,而不宜以排名次为手段。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能生,《重视个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陈爱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国人是出版社1999.6第一版.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篇9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通过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进度,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加大学习效率,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别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能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一、实施的原则

迄今为止,在高中阶段的众多科目当中,物理属于比较难接受且难掌握的学科,无论是从这门学科的实质性学习来说,还是从这门学科的操作性目标来看,都是相对抽象且难以理解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古至今流传着一条教学法则:因材施教。意思是说,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来制定与其相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即将“以人为本”为首要原则。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发现学生水平相差悬殊,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备课难题,还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和调节内部矛盾的能力。作为学校来说,按照比例相对匀称的原则将学生整体划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这种方案利弊皆有,从根本上说解决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难题,但是终究治标不治本。这种现象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智能差异的存在,可见,采取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将“以人为本”作为分层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因为其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素养,挖掘学生的内在能力,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终极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人价值,都能展现自我,发展综合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其通过自我渗透和发展而理解的知识层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非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现在试举一例:

如图所示,现在有一个斜面A,它的倾角是α,该斜面以固定的形式安排在水平面之上,再以线将其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利用滑轮同木块B相连接,B保持静止状态。另外,滑轮右边线和斜面相平行,左边线处在水平状态,且A与B同等质量。在去掉固定A装置后,A和B均处在直线运动的状态,如果剔除摩擦因素,则在A处于固定状态之际,A对B的支持力为多少?在A处在滑动状态之际,B位移、速度同A的关系是怎样的?

本题两问均有一定难度,尤其第二小问难度更大,其中包括了位移与速度的不同理论知识,为了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分层教学模式得到落实,教师应当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运动情境认识不清晰,让本题所具有的竞赛意味得到突显,从而让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解决该问题。最为合理也最常见的做法是从力的角度出发,对题目里面所呈现的不同部分加速度进行分析,并借助隔离手段给予处理,保证不同学生能从不同思路出发,实现对问题的真正处理。

二、实施条件和具体模式

在对高中生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实施条件。首先,教师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差异性的,无论是对教师讲解的专业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还是认知结构都是参差不齐的。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对知识感兴趣的程度也不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其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其次,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物理学科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对基本现象的了解水平。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弱点寻求相应的方案,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构造出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学习模式,在有了一定收获后,还能够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双赢的目标。

在作业检测过程中,为了落实“不同纬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两个题目: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2m、m的三个小球A、B、C,用两根长为L的轻绳相连,置于倾角为30?紫、高为L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球恰能从斜面顶端外竖直落下,弧形挡板使小球只能竖直向下运动,小球落地后均不再反弹。由静止开始释放它们,不计所有摩擦,求:

(1)A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C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丰富和完善教学环境,就无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对高中生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好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首先,应该使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内知识,教师要适当地加入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其次,可以将物理教学与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最后,将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成社会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三、实施过程

要想实现教学水平质的提升,就应该遵循先提问、后探究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一无二的特点进行基本划分,使每名学生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在确定教学理念之后就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应该通过“问题―探究”的进一步实施对教学理念进行升华,进一步加深影响,寻求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

例如,教师在“力学和物理学”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来进行进一步论证,首先应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在力学中,如何评价省力杠杆的利用价值,如何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都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有一个过渡,从而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知识。之后再过提出问题再探究的途径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又如,当学习到动量守恒定律相关内容时,对其进行验证是必然的选择。教师可以基于“问题―探究”原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觉体会到分层教学模式的精髓。教师要求学生各自准备一个空易拉罐,再加上一段细线,把空易拉罐的上部位置开口,并在易拉罐的底部钻出5个小孔,使其沿同一方向下压,然后在上部边缘打出3个小孔,用细线穿到小孔里面,把它悬挂起来,在易拉罐里面注满水并将其放到水桶之上。接下来,学生便可以观察到水在不同小孔里面喷洒的过程,会同时看到易拉罐向反方向旋转。在教师不同程度的提示之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先后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易拉罐初装满水时,处在静止状态,其总动量为零,由于压力作用造成小孔喷水……在符合分层教学原理的基础上,纷纷得到动量守恒结论。

在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这一主体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分层,作为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这是决定分层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内在条件。了解学生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上课提问、课下与学生交流等。其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例如,在“光学”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丁达尔效应的简单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神奇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基本原理,再进一步延伸。这一步不仅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还对课堂效率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可以从根本上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篇10

一、背景、目的、依据、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如按传统的班级授课方法,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必然妨碍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再加上我们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制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久而久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日趋严重。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使语文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人、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近阶段的有关“因材施教”“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论学习与研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总体目标是:“面向全体,隐性分层,分类指导,动态跟上,全面提高”。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首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从而安排进度内容、作业及辅导,做到教学内容有梯度,教学方法有向度,教学考核有区分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大致做法是,尖子生侧重教学难点,中等生解决中等程度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先夯实基础,获得自信并随时做好向上一层跃进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之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并产生逐层推动效应,实现最后的共同进步与整体提高。所谓“隐性”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成功感而采取不公开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所谓动态跟上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变化,而不断地动态跟进,进行重新分层和预设,定期进行调整。分层完毕后,要建立学生档案,及时做好记录,加强与每位学生的个别交流、沟通,以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眼光,充分运用对学生的良好的期望效应,对学生进行赞扬、激励,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帮助其递进。

二、实施的方法、步骤与措施(一)分析学情,明确目标

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精心分层、设组。分层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按照学生的入班测试分数、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等因素动态地把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以后发展情况随时调整);然后再根据学生性格、座次等因素按异质同组原则(即每组成员需包括 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一人,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及全组同学尤其是差生的学习帮助工作。(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是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A层学生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顽强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

B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C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二)面向全体,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1.分析教材,备课分层。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 A、B 两层的标准,C 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面向全体,授课分层。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因人而异,练习、检测分层。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 B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 A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 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加强合作,辅导分层

分层施教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课堂上学生除了个体自主听讲、自主练习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许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学习小组内进行。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互相受到启发。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则要对各语文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介绍先进小组经验,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

(四)分层评价,动态跟进

教学评价运用的好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高低,为此,我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首先要求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A、B、C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A类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B类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此外,对学生评价还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我们不能以近期显性的效果和单一的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更应从态度、情感、知识,能力诸方面,采用书面、口头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检查,还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阅读量,习作量等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这也是我研究的课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呈现上升趋势,教师在课堂分层与预设时就要做出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比如一个学生开始是差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变成中等生,我们就要按照中等生的要求对他进行辅导、提问和关注。让其循环跟进,动态调控,使其不在原地徘徊。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自己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进步,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 施 方

陶 唐 峪 乡 中 学

上一篇:高中化学全套笔记下一篇:班级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