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精选8篇)
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 篇1
第四章生产和经营的目的范围和规模
第六条目的合资双方希望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从事第七条所规定的经营活动,……(根据具 体情况写),为投资双方带来满意的经济利益。
第七条合资公司生产和经营范围(略)
第八条合资公司生产规模(略)
第五章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第九条总投资
合资公司的总投资额为________人民币。
第十条注册资本
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_____人民币,其中:
甲方_____元,占_____%;
乙方_____元,占_____%。
第十一条双方将以下列作为出资:
11.1.甲方:现金_____元
机械设备_____元
厂房_____元
工地使用费_____元
工业产权_____元
其它_____元共_____元
11.2.乙方:现金_____元
机械设备_____元
工业产权_____元
其它_____元共_____元
第十二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由甲、乙方按其出资比例分_____期缴付,每期缴付的数额如下:(略)
第十三条贷款
总投资和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向银行贷款。可首先考虑向合资公司所在的国内银行或其它渠道借贷。甲、乙方按在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各自负责贷款担保。
如果合资公司董事会认为,除了第十一条规定的双方投资额和上述贷款外,合资公司的经营需要流动资金和其它资金,双方应按各自在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为上述借款作担保。
如果不能按上述方式获得借款,董事会将按合同双方各自在合资公司中的资本比例向合同双方另外征集资金。除非合同双方另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同意,任何一方都没有义务再增加注册资本成为第三方借贷给合资公司的款项作担保。
第十四条资本转让
除非得到另一方的同意并经审批机关批准,合同任何一方都不得将其认缴的资本股份全
部或部份转让给第三方。
如果一方将其认缴的资本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则另一方具有优先受让的权利,受让的条件不得苛刻于转让给第三方的条件。另一方特此表示,如果自己不行使优先受让 权,即为同意上述转让。
第十五条抵押和担保
未经董事会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得将其认缴的资本股份全部或部分用作抵押,也不 得用作担保。
第六章合资双方的责任
第十六条甲、乙方应各自负责完成以下各项事宜:
16.1甲方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写:)
16.2乙方责任:
第七章董 事 会
第十七条合资公司注册登记之日,为合资公司董事会成立之日。
第十八条董事会由_____名董事组成,其中甲方委派_____名,乙方委派 _____名。董事长由甲方委派,副董事长由乙方委派。董事、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任期3 年,经委派方继续委派可以连任。
第十九条董事会是合资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资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1.修改合资公司的章程;
2.终止或解散合资公司;
3.与其它经济组织合并;
4.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
5.采纳、更改或终止集体劳动合同、职工工资制度和集体福利计划等;
6.分红;
7.批准财务报表,……(略)
第二十条董事会的所有决议均需全体董事的多数表决方能通过,但第十九条_____款所列事项需全体董事一致同意后方能通过。
第二十一条董事长是合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董事长不能行使其职责,应书面授权副董事长代理。
第二十二条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会议。经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提议,董事长可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纪要归合资公司存档。
任何一名董事如不能出席会议,应以书面委托的形式指定一名代理出席会议和行使表决权。如果董事既不出席会议也不委托他人参加会议,应视作弃权。
第八章经营管理机构
第二十三条合资公司设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一人,由_____方推荐,副总经理_____人,由甲方推荐_____人,乙方推荐_____人。总经理、副总经理由董事会聘请,任期_____年。
第二十四条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会议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合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总经理、副总经理有营私舞弊或严重失职的,经董事会会议决议可随时撤换。
第九章劳动管理
第二十六条合资公司职工的招聘、处罚、辞退、合同期限、工资、劳动保险、生活福 利等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董事会研究制定方案,由合资公司和合资公司工会组织集体或个别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订立后,报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外籍职工有关的劳动事务详细规定见附件。
第十章税务、财务和审计
第二十八条合资公司应按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支付各类税款。
第二十九条合资公司职工应按税法支付个人所得税。
第三十条合资公司的会计与公历年相同,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第三十一条合资公司的财务帐册应每年一次由一个在注册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费用由合资公司承担。合同各方有权各自承担费用自行指定审计师审计合资公司的帐目。
第三十二条每一营业的头三个月,由总经理组织编制上一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书和利润分配方案,提交董事会会议审查。
第十一章保险
第三十三条合资公司在经营期内为保护公司不因各类灾害而受损失,应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的险别,投保的价值和期限等应由董事会作出决定。发生的保险费由合资公司承担。
第十二章合资公司的期限及正常终止
第三十四条合资公司的期限为_____年。合资公司的成立日期为合资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第三十五条合资期满或提前终止合资,应按可适用法律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清算。
第十三章合同的修改、变更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对合同及其附件所作的任何修改,须经合同双方在书面协议上签字并经原
审批机构批准后方能生效。
第三十七条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是由于合资公司连年亏损,无力继续经营,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并报原审批机构批准,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第三十八条由于一方不履行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或严重违反合同、章程的规定,造成合资公司无法经营或无法达到合同规定的经营目的,视作违约方片面终止合同,对方除有权向违约方索赔外,并有权按合同规定报原审批机构批准终止合同。
第十四章违约责任
第三十九条如果任何一方未及时缴纳第十二条规定的注册资本金额,则每拖欠一个月该方即应支付相当于出资额_____%的违约赔偿金。如逾期3个月仍未提交,除累计支付出资额的_____%作为违约金外,守约一方有权按本合同第四十九条规定终止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第四十条由于一方违约,造成本合同及其附件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违约,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
第十五章不可抗力
第四十一条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以及其它不能预见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遇有上述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15天内,提供不可抗力详情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此项证明文件应由不可抗力发生地区的公证机构出具。按其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第十六章争议的解决
第四十二条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则任何一方均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在诉讼过程中,除双方有争议正在进行诉讼的部分外,本合同应继续履行。
第二十三章合同生效及其它
第五十七条按照本合同规定的各项原则订立的如下附属协议文件,包括: ……,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五十八条本合同及其附件,自审批机构批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十九条双方发送通知,如用电报、电传时、凡涉及各方权利、义务的,应随之以书面信件通知。合同中所列双方的法定地址为收件地址。
第六十条本合同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由双方指定的授权代表在_____签署。
__公司代表__公司代表
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 篇2
一、承包经营合同的概念、法律特征
(一) 承包经营合同的概念
承包经营合同是指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 采取由发包方将特定的财产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交给承包方、承包方上交利润或承包金给发包方的形式, 由此所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中, 发包方指将自己的财产交给对方经营管理的一方, 承包方指占有对方财产及由此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一方。
发包方将财产交给承包方经营管理,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一个方面, 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静态分离;承包方利用承包财产进行经营活动, 完成各项承包任务并获得盈利,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又一个方面, 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动态分离;伴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切实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义务, 同时有权享有承包合同所赋予的权利, 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时都应承担违约责任, 这是构成承包经营合同的第三个方面, 三者的结合, 便形成了承包经营合同。
(二) 承包经营合同的法律特征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包方与发包方存在着特殊的关系。例如, 在国有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中, 一方面, 国家同承包方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隶属关系;另一方面,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因此, 合同的各方当事人, 不论其经济实力和所有制性质如何, 不论其是否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也不论其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作为所有权的主体, 国家同企业一样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的民事关系。在签订、履行承包经营合同的过程中, 国家同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 双方同样要坚持自愿原则, 平等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 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职能, 两种职能应适当分开, [2]在研究承包经营合同主体时, 应着重关注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关系。
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应为发包方的总体财产。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 是指在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承包经营合同的客体应为发包方的总体财产, 理由是:承包经营本质上是一种营业, 是作为活动的营业和作为组织的营业的统一体。作为组织的营业是集合多数的物和权利的一定的有机组织体, 其中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 积极财产包括物、权利和商业秘密、企业声誉、地理位置等;消极财产包括营业上的各种债务。[3]承包经营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以发包方的营业财产 (总体财产) 为基础的。
承包经营合同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法律确认书。《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 “承包经营责任制, 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 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使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 并获得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成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又称承包经营合同的成立, 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使各方的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承包经营合同因条款繁多、权利义务关系复杂, 为了能够通过文字凭据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也为了在纠纷发生时有据可查, 合理地分配当事人的责任, 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即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第22条规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协商同意的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 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 依照《合同法》第二章的规定, 应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一)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要约
在承包经营合同中, 要约就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承包经营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即要约人须对成立合同所必需的各主要条款都提出自己的意思, 受要约人通过要约不但能明白地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愿, 而且还能知道未来订立的合同的一些主要条款, 如果要约人发出的条款不足以成立, 则不构成要约。同时要约的意思表示还应当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即要约一经到达受要约人, 在法律或者要约规定的期限内, 要约人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其要约。
承包经营合同中, 要约送达须到达受要约人才生效。由于要约的送达方式不同, 其到达的方式也不同:采用直接方式发出要约的, 记载要约的文件交给受要约人即为到达;采用普通邮寄方式送达的, 以受要约人收到要约文件或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的信箱的时间为到达时间;采用数据电文形式发出要约的, 电文进入收件人的指定的系统的时间或者在未指定接收信息的系统情况下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作为要约到达的时间。如果要约人向受要约人发出的要约没有到达受要约人, 则要约不生效。
承包经营合同的要约可以撤回, 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要约也可以撤销,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受要约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承包经营合同的要约失去其效力: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要约失效后, 对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无法律约束力。要约失效后, 若要约人还想与承诺人订立合同, 只能重新发出新的要约。
《暂行条例》第26条规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一般应当采取公开招标办法通过竞争确定企业经营者或者经营集团。也可以按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确定企业经营者。”《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第13条规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企业所有者应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经营者, 不具备条件的, 也可以采取招聘、推荐等方式选用经营者。”从以上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可以看出, 公开招标是我国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签订的主要方式。
实行公开招标, 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第一, 组织招标委员会。《暂行条例》第28条规定:“由发包方组织有承包企业职工代表参加的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 对投标者进行全面评审, 公开答辩, 择优选定。”第二, 拟定招标方案, 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成立后, 应对发包方的企业财产进行测算、评估, 根据发包方要达到的经济目的, 拟定招标方案, 发布招标公告。第三, 投标。投标人根据招标公告的要求,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定投标方案, 填写投标书进行投标竞选。第四, 开标。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在公证人员的主持或监督下, 开启投标书, 宣布投标人名称和报出的承包指标。第五, 初评和公开答辩。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应对所有的投标人及其方案进行初评, 筛选掉不符合投标要求和投标方案相差悬殊的投标人, 确定中标候选人。然后组织中标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 回答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及职工的提问, 展开公平竞争。第六, 评标和确定中标人。招标委员会 (或小组) 应对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方案和在公开答辩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择优确定中标人。最后, 主管部门考核。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重要的企业, 招标委员会确定的中标人, 还要报经主管部门及上级党组织考核后通过的, 才是最后的中标人, 成为企业经营者。
(二) 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包经营合同中的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若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如承包标的、数量和质量、承包金及其交纳期限和方式等作出实质性变更, 则为新要约, 不构成承诺。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 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除外, 该承诺有效, 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 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以招标投标的方式缔约, 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 在学术界存在着二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 招标投标活动中, 发出中标通知书时双方当事人已经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 应当认为合同已经成立。[4]第二种观点认为, 招标投标签订的书面合同, 是合同的生效要件, 影响合同的效力, 但不影响合同的成立, 合同书是合同关系成立的有效证据。笔者认为,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 中标通知书到达投标人时, 应当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因为我国对承诺的生效采到达主义, 而《合同法》第25条明确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15条规定, 招标公告属于要约邀请行为, 因此招标人发出招标公告和有关文件只是发出要约邀请, 而投标人投标则是一种要约行为。根据《合同法》中对要约性质的认定, 一旦投标人将其投标书送达招标人处, 该项要约便已实际生效。投标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撤销其要约, 否则, 对因其过失造成对方的信赖利益损失, 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当然, 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
一方在投标以后, 另一方接受其投标, 但并非投标的内容都自然转化为合同条款, 在中标以后, 双方还应当继续协商, 签订正式的合同条款。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投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 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双方签订的正式书面合同经常会改变投标书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 双方的权利义务就应当由正式的合同来确定。
参考文献
[1]郭明瑞, 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8.
[2]屈茂辉.中国国有资产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23.
[3]王保树.中国商事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61.
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 篇3
2003年,绿风荷公司与程某订立特许加盟合同,约定:绿风荷公司向程某授予“绿风荷茶楼”特许经营权、传授加盟店知识等,期限为5年,程某应支付加盟费15万元(无论何种情况均不退还),特许保证金10万元(非定金性质,在程某违约等情况下绿风荷公司有权没收),并按月支付特许使用费、特许广告费等。合同还约定如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解除合同,违约金为30万元,程某以该特许加盟合同参与设立的公司对程某的上述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合同签订后,程某缴纳了加盟费15万元及保证金3万元。程某与他人共同出资设立了海通餐饮公司,由海通餐饮公司作为经营“绿风荷茶楼”加盟店的载体。之后,因程某长期拖欠特许使用费和特许广告费等,绿风荷公司经催讨未果于2004年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解除特许加盟合同;程某支付特许广告费、特许使用费4171.28元、违约金30万元、特许保证金3万元;程某设立的海通餐饮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程某反诉称因绿风荷公司未履行员工培训、广告制作等合同义务,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由绿风荷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同时,程某认为特许加盟合同中违约金过高,请求法院予以调整。海通餐饮公司同意程某的意见,并对承担连带责任没有异议。
法院审判
原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绿风荷公司已依约履行了相关义务,程某拖欠相关费用的违约行为已构成合同解除条件,绿风荷公司有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应对该合同的后果一并进行处理。遂判决解除双方的特许加盟合同,程某支付绿风荷公司特许广告费、特许使用费4171.28元并支付违约金15万元,海通餐饮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绿风荷公司返还程某特许加盟费12万元、特许保证金3万元。绿风荷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称其不应返还加盟费及保证金、程某应全额支付违约金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特许加盟费是被特许人为获得特许经营权而向特许人支付的一次性费用,系合同中关于该费用不予退还的条款符合该费用的性质及行业惯例,且合同系因程某违约致解除,故加盟费不应退还。综合本案实际履行情况,因绿风荷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具体损失,原审判决的违约金显属过高,应酌情减少。系争保证金不具有定金性质,应予退还。遂改判撤销原审判决书中关于绿风荷公司退还程某12万元加盟费的条款,同时变更程某支付违约金金额15万元为3万元。
法理评析
特许经营是特许者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或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经营方式。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特许加盟合同,提前解除后,双方对合同解除的后果不能达成一致的认识,这在当前的特许经营纠纷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以下结合本案的争议焦点,就其反映的法律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同类纠纷提供参考。
一、特许加盟费是否应退还
加盟费一般是在特许经营合同签订后,由加盟方一次性支付。商务部发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将加盟费定义为“被特许人为获得特许经营权而向特许人支付的一次性费用”,虽然《办法》属于行政规章,效力层次不高,但该定义仍可作为本案审理时的一个参考。
实践中,特许双方往往并不清楚加盟费的性质,只是约定加盟费“一次性支付”,有的把加盟费看作是合同中特许使用费的一部分或预付款,也有的把加盟费理解为合同保证金。因此,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解除合同时,特许双方对加盟费应否返还产生争议。
一般情况下,特许双方一经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即要求加盟者交纳加盟费,特许人才可能把特许经营权授予加盟者,加盟者也才有可能开展特许经营业务。正如《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所规定的,被特许人(加盟方)交纳加盟费是为了获得特许经营权。加盟费可以说是加盟者获取特许经营资格的对价,有了这种特许经营资格,加盟者才得以借鸡下蛋、快速实现资本的积累。然而,取得特许经营资格并不意味着经营活动能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我们知道,特许经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特许人首先应有自己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资源;为将这些经营资源授权给被特许人使用,必须对被特许人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以使其顺利开业;在被特许人开业后,特许人仍需与其保持密切联系,继续提供支持与帮助,并在经营过程中与特许人持续合作,达到加盟的目的。在特许经营中,加盟者支付的费用除加盟费外还应包括特许经营使用费,即“在使用特许经营权过程中按一定的标准或比例向特许人定期支付的费用”。后者才是合同履行中,使用特许人经营资源的对价。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风险随时存在,而特许经营恰恰具有低风险、低成本扩张,迅速广泛占领市场的特点,加盟者正是通过交纳加盟费获得特许经营资格,从而降低经营风险。美国有关商业立法中规定加盟费是加盟者必须交纳的风险金,其原因就在于加盟者交纳该费用后即可直接享受他人成功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创业风险。因此,在合同开始履行后,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中途解除时的处理原则,而特许方又切实履行了收取加盟费所应承担的义务,将特许权授予了加盟者,那么,即使中途解约,加盟费也不存在退还问题。
本案中,特许双方实际上约定了加盟费的处理,即“无论何种情况均不退还”,程某因此认为该条款属可撤销条款,一审法院也根据合同实际履行期限,判决绿风荷公司返还部分加盟费。对于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条款,在当事人提出请求时,人民法院有权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但此项权力的行使必须恰当,须顾及合同性质与行业惯例等因素。本案的具体情形下,约定是否可撤销还要看导致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既然一审法院已查明因程某违约而构成绿风荷公司解除合同的条件,那么绿风荷公司对于合同的解除没有任何过错,绿风荷公司按约收取加盟费并授予程某特许经营权,在解除合同时不予返还加盟费,并无不当,二审法院予以改判是正确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割裂实际情况,孤立地认识合同条款,本案双方关于加盟费的约定,在特许人未履行相关义务而导致合同解除时,如特许人的特许经营权本身有瑕疵、特许人未协助加盟者正常开业,就可能因为显失公平而被撤销。
二、特许保证金是否应退还
关于特许经营中的保证金,《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的定义是“为确保被特许者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特许人向被特许人收取的一定费用。合同到期后,保证金应退还被特许人。”显然,收取保证金的目的是担保合同的履行,但这种担保形式与通常所说的定金有所不同,差别在于不能适用“定金罚则”:一方违约时,另一方不能扣除或要求双倍返还保证金。
本案中,虽然双方约定被告违约时,绿风荷公司可以没收保证金,但同时明确该保证金不具有定金性质,且绿风荷公司可将保证金用于抵充程某拖欠的债务,因此,合同中特许保证金的实质是一种以金钱作为质押标的的担保形式,双方关于保证金不具有定金性质的约定,系真实意思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的规定,对于程某交付的特许保证金,绿风荷公司不得主张定金权利,绿风荷公司关于不予退还保证金的请求无法律依据,只能主张以保证金抵扣程某应支付的债务或违约金。也就是说,特许保证金虽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但当合同因一方违约而提前解除时,因立法未明确规定,特许保证金不具有定金那样的惩罚功能,类似功能的承担在本案中主要是通过违约金来实现的。
三、违约金如何确定
按照《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适当减少。一般而言,约定的违约金兼具补偿性和惩罚性功能,合同双方在签约时,对于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无特别不当,法院不宜介入对违约金的调整;但如违约金超出实际损失太多,或者一方依据其强势地位而迫使对方接受不公平的违约金条款,则法院也应予以干涉。
本案中,双方约定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相当于加盟费两倍的违约金,即30万元。因绿风荷公司起诉时,程某仅仅经营数月,对绿风荷公司造成的损失有限,故法院对程某减少违约金数额的请求予以考虑。但在这个问题上,两审法院的具体认识并不一致。
原审判决中,将绿风荷公司的损失确定为其在程某未来经营期间可向程某收取的特许广告费、特许使用费以及特许加盟费,按合同约定,前两项费用的损失,需根据营业额计算,因程某违约而不能确定,只能酌情判断;关于特许加盟费,因原审判决部分返还,故就返还的部分构成绿风荷公司的损失。综合考虑绿风荷公司的损失,原审判决程某偿付违约金15万元。二审法院则认为:合同解除后赔偿的范围不应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因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合同恢复到订立之前的状态,而可得利益只有在合同完全履行时才可能产生,绿风荷公司选择了解除合同,故不应得到在合同完全履行情况下所应得的利益;二审同时认定鉴于绿风荷公司无需返还特许加盟费,故无加盟费损失;至于绿风荷公司上诉所称其损失还应包括品牌、商誉、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因未能提供证据,也未予认定,最终判决程某支付绿风荷公司违约金3万元。
合资购铲车经营合同 篇4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相互自愿、信任,本着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以诚信和谐经营为本,共同出资购买铲车两台,为切实做好规范经营,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资金组成合资经营的前提是共同出资,购车资金及正式经营的费用由双方均摊,其中包括每月所打的车款、司机工资、两人出差及招待费等均统一支付使用。
二、经营效益测算与合资分配方案
1、收入计算:测算铲车平均每月的收入为18000元;
2、支出计算:估计每月交车款为12000元,司机工资为3000元,其它约为3000元。
三、合同补充事项
1、原定双方所购两台车,但根据目前情况,先购一台经营,时机成熟再购第二台。
2、购第二台车有关事议,与第一台车合资协定相同,如所剩资金不足购第二台车,双方均负责筹资,两车正式经营后每人分一台车,第一台车所产生的费用均摊,结清第一台车所产生的账务后,车的产权、经营权归各自名下,互不干涉,各项开支各自负责。
3、甲方所借乙方的资金与车的经营各项事务无关,由所打借条为据。
四、未尽事宜,另行协商,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购车后签字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篇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外合营者根据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而中外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法律文件就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以下简称合营企业合同)
合营企业合同属于我国涉外经济合同的一种,但由于这类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设立企业,所以它与其他的涉外经济合同有所不同。对于这类合同的基本内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件》第14条作了规定,所以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营企业合同时,一定要根据法律的规定。下面我们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4条的规定,参照本章合同格式对这类合同的主要条款加以说明。
(二)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合营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在合营企业合同中,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明确的问题,而据此,合营企业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即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股东承担债务责任的最高限额。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是合营各方所认缴的出资额之和,作为合营者来说,其最基本的义务就是缴纳出资。因而合同中的这一条款是合同的主要内容,是形成合营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在这一条款中,我们要注意明确以下问题:
1.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定二者的比例关系是为了明确企业自身资产与企业借款之间的比例,在这一问题上,合营双方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如1987年3月国家工商局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同时双方当事人还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企业的正常负债比率等,协商确定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关系,以尽可能多地引进外资,发展合营企业。
2.出资方式,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件》第25条的规定,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主要有四种。(1)货币出资,以货币出资时,要明确规定货币币种、数额,以及人民币及外币的折算方法等。(2)实物出资,实物出资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包括厂房、设施、工具、原材料、运输工具等等,多为中方合营者所采用,为外方采用时多是为合营企业提供一些先进的设备。在这种出资方式下,当事人双方一定要明确规定作价方法,原则,计价依据,以做到公平合理,对外方以设备出资时,要规定好条件,如其设备必须达到一定先进水平,价格不能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等,以防外方借此机会用一些质量低劣的设备欺骗我方。(3)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出资,对这种出资方式,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8条明确规定了以此种方式出资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合营各方约定作为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只有符合该法规定的条件,才能作为出资标的。以这种方式出资时,合营各方必须约定技术作价的方法,这非常重要,中方当事人一定要注意以免高价引进外方一些过时的技术。(4)土地使用权出资,这种方式往往是中方合营者最主要的出资方式。以这种方式出资时,要注意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且要依法作价。另外对于土地使用费在合营期内是否要调整及如何调整作出规定。
(三)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
在这一条款中,合营各方依其自身经济利益之需确定其在组织机构中的管理权。在草拟签订这一条款时,必须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必须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所以合营各方只能有此约定,而不能有其他不同约定。另外,该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基本内容作了许多强制性规定,如规定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的权限范围某些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等等,这些规定合营各方必须遵守,在合同中不能加以改变,这是合营各方在签订这一条款时必须加以注意并加以遵守的。当然,这一条款中仍有许多内容是由合营各方以协商形式加以确定的,如董事长、副董事长由何方担任,董事名额的分配,经理的人选确定,以及经理的职权范围,等等。但在约定这些内容时要注意不违反法律规定。
(四)物资购买及产品销售
这是合营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对于物资购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此也有规定,合营各方一定要加以遵守。具体说来,合营各方应首先明确所需物资在国内工国际市场购买,再约定购买的方式以及所涉及的一些问题。
对于产品销售,也要首先明确是在国内市场亦或国际市场销售,在订立这一条款时,要注意我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如产品在国内、国际均有销售,则要规定内、外销比例。再者就是关于销售的价格、商标等问题。尤其在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合营企业的中方当事人一定要注意商标问题,要注意利用合营企业创造出自己的商标。
(五)外汇管理
合营企业的外汇管理是合营企业合同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实际严格的外汇管制,所以合营企业的外汇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合营企业的外汇管理中,保持外汇收支平衡是其重要内容。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有三种法律途径,一是合营企业多出口创汇,二是合营企业依法在国内销售一部分产品并收取外汇,三是由国家有关部门调剂,其中第一种最为有效。当然合营各方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适于自己的途径。
(六)结算条款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八) 篇6
中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 总则
1.1 _________公司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的,并在法律上获准从事经济活动的,其总公司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省_________(以下简称中方);_________公司是遵照_________国法律成立的,其总公司设在_________(以下简称外方)。
1.2 中方和外方(以下简称双方)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及其有关法律的规定,共同成立一个合营企业。双方同意抱着诚挚的态度遵守本合同。
第二条 合资企业名称和地址
2.1 合营企业的中文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合营企业的英文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商投资企业除中文名称外,也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外文名称。合营企业的名称应符合下列要求:
(1)要有字号或商号;
(2)要标明所属行业或经营特点;
(3)组织形式;
(4)不得与国内同行业的另一企业名称混同。
2.3 合营企业和注册的地点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合营企业的宗旨和经营范围
3.1 合营企业以公正及合法的平等互利的商业原则为基础进行经营,并以销售其产品和提供服务而获得合营企业满意的利润为指标。
3.2 合营企业应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取得经济效益,并根据国际商业贸易实务惯例,使合营企业的效率、产量、价格、及交货时间方面应具有竞争能力。
3.3 合营企业生产的_________产品并提供服务,面向中国国内市场和指定范围的国际市场及有关的合营企业和企业销售并履行合营企业确定的有关业务。
3.4 设立服务合营企业,经营合营企业所需的多项生活服务业务。
第四条 注册资本与资金
4.4 合营企业为有限责任合营企业。双方对合营企业的责任以双方确认的投资额为限。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以人民币表示,也可以用合营各方约定的外币表示。
4.5 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为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元),中方出资_____%计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元)、外方各出资______%计_________(大写:__________________元),双方将按上述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其中外方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25%。
4.6 合营企业各方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以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为出资的,其作价由合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者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的第三者评定。
4.7 外方出资的外币,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或者套算成约定的外币。中方出资的人民币现金,需要折算成外币的,按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折算。
4.8 外方作为投资的技术和设备,必须确实是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如果有意以落后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欺骗,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4.9 中方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方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4.10 外方以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出资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能显著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
(2)能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的。
4.11 外方以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作为出资,应当提交该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的有关资料,包括专利证书或者商标注册证书的复制件、有效状况及其技术特性、实用价值、作价的计算根据、与中方签订的作价协议等有关文件,作为合营合同的附件。
4.12 全部投资在合营企业成立(获得营业执照签发日)_______年内完成。第一次投资(中外方各投资_________元)在合营企业成立后1个月内完成,其余部分投资的时间,根据实际的需要,由董事会决定。
4.13 双方在各自交纳其投资额后,应由一个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验证,出具验证书,由合营企业据此发出由正、副董事长签署的投资证明书,证明书应载明下列事项:合营企业的名称;合营企业成立的年、月、日;合资双方的名称和投资数额,投入资本的年、月、日,发给投资证书的年、月、日。投资证明书是非流通性的证据。双方确认的注册资本总额在合同期内不得减少。
4.14 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股权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违反规定的,其转让无效。
4.15 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应当由董事会会议通过,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16 合营的任何一方,逾期未缴付或未缴清合同规定的出资额,该违约方应当按合同规定支付迟延利息或赔偿损失。另外,守约方还可要求违约方赔偿因其违约造成的可预见的损失。
4.17 延期出资或不出资应承担支付延迟利息或者赔偿损失的责任。出资货币的折算应以缴款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为准,“缴款当日”是指合同所规定的出资日,而不是实际缴款日。
第五条 董事会及组织机构
5.1 合营企业设董事会,其人数组成由合营各方协商,在合同、章程中确定,并由合营各方委派和撤换。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合营各方协商确定或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中外合营者的一方担任董事长的,由他方担任副董事长。董事会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决定合营企业的重大问题。
(1)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营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
(2)董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董事名额的分配由合营各方参照出资比例协商确定。
(3)董事的任期为4年,经合营各方继续委派可以连任。
(4)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由董事长负责召集并主持。董事长不能召集时,由董事长委托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负责召集并主持董事会会议。经1/3以上董事提议,可以由董事长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5)董事会会议应当有2/3以上董事出席方能举行。董事不能出席的,可以出具委托书委托他人代表其出席和表决。
(6)董事会会议应当在合营企业法定地址所在地举行。
5.2 需经董事会一致通过的事项包括:
(1)合营企业章程的修改;
(2)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与转让;
(3)合营企业期限的延长、终止、解散和其清算及结业工作;
(4)合营企业的合并、分立;
(5)合营企业的发展规则和贷款计划;
(6)合营企业的工作计划,生产经营方案;
(7)合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决算与年度会计报表;
(8)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合营企业发展基金的提取方案和年利润分配方案;
(9)合营企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任免及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提名的各部门的负责人的任免;
(10)合营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
(11)合营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职工工资、奖励、福利等实施办法;
(12)合营企业的人员培训计划;
(13)其他有关双方权益的重大问题。
5.3 董事长是合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当授权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代表合营企业。
5.4 总经理执行董事会会议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合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总经理对外代表合营企业,对内任免下属人员,行使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5.5 总经理、副总经理由合营企业董事会聘请,可以由中国公民担任,也可以由外国公民担任。
5.6 经董事会聘请,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可以兼任合营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职务。
5.7 总经理处理重要问题时,应当同副总经理协商。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不得兼任其他经济组织的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不得参与其他经济组织对本企业的商业竞争。
5.8 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有营私舞弊或者严重失职行为的,经董事会决议可以随时解聘。
第六条 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6.1 中方和外方,应尽力以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合营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目标并在现行法律和允许的营业范围内双方选派有资格、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合营企业勤勉地进行营业。
6.2 中方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合营企业办理下列事宜:
(1)协助合营企业向中国有关主管部门办理申请批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等事宜;
(2)根据中国有关法律,协助合营企业申请获得可能范围内的税收减免待遇;
(3)协助合营企业收集有关中国市场需求,产品竞争能力和销售机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4)协助外籍工作人员申请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入境签证和提供在中国境内的公务旅行方便;
(5)协助合营企业安排工作人员的办公、住宿、膳食、交通、医疗等事项;
(6)协助合营企业聘请中国籍职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和翻译人员;
(7)协助合营企业向中国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意的银行申请开立外币和人民币帐户;
(8)协助合营企业联系在中国境内的物资运输、进出口报关等手续;
(9)中方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合营企业的请求对其他需办的事情应予以协助。
6.3 外方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合营企业办理下列事宜:
(1)指导和协助合营企业解决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经验,从而为获取最大限度的经营效益,为争取其产品的优质并承担其技术责任;
(2)为合营企业制定并提供有关制造工艺、设备保养、安全、物资储存等工作细则及规定;
(3)经和中方协商后,协助合营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在外方所属工厂及双方都能接受的地点,培训中方人员,使中方人员在培训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有关技术工艺和专门技能;
(4)协助合营企业收集与合营企业业务有关的、适用的技术、工艺、经济信息及法律资料。
第七条 筹建工作
7.1 董事会应在合营企业成立之日起__________天内委派筹建小组(以下简称筹建组)。筹建组工作计划由董事会决定,筹建组由_________名组员组成,由各方提两名组员,包括一名组长及一名副组长。董事会应指派由双方提名的组员,并从提名组员中选出组长和副组长,但董事会有权随时解任任何组员。任一方提名的组员被解任时,该方应提名一位接任人选,该名参与筹建组的接任人选需经董事会批准。
7.2 新厂房的建筑,筹建小组负责联系建筑设计的批准,监督设备及材料采购,制订建筑工程时间表,提供技术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进度,妥善保管其报告、图纸、档案及其他资料。筹建小组在日常工作方面积极合作,并在新厂房建筑期间至少每星期开会一次,商讨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此会议应做记录并由组长和副组长签署。
7.3 至少有_________名筹建小组组员(包括组长)予以建议时,总经理方可代表合营企业与承建企业签订建筑合同和其他有关合同。每份建筑合同规定的工程应在中国有关单位允许承建该工程范围之内。一切工作应按照合同内载明的时间表执行。全部建筑及有关成本费不得超出该合同内载明的数额。
第八条 引进技术
8.1 引进技术,是指合营企业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从第三者或者合营者获得所需要的技术。
8.2 合营企业引进的技术应当是适用的、先进的,使其产品在国内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
8.3 在订立技术转让协议时,必须维护合营企业独立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并参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要求技术输出方提供有关的资料。
8.4 合营企业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应当报审批机构批准。
8.5 技术转让协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使用费应当公平合理;
(2)除双方另有协议外,技术输出方不得限制技术输入方出口其产品的地区、数量和价格;
(3)技术转让协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XX年;
(4)技术转让协议期满后,技术输入方有权继续使用该项技术;
(5)订立技术转让协议双方,相互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应当对等;
(6)技术输入方有权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来源购买需要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
(7)不得含有为中国的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不合理的限制性条款。
第九条 场地使用权及其费用
9.1 合营企业使用场地,必须贯彻执行节约用地的原则。所需场地,应当由合营企业向所在地的市(县)级土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通过签订合同取得场地使用权。合同应当订明场地面积、地点、用途、合同期限、场地使用权的费用(以下简称场地使用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反合同的罚则等。
9.2 合营企业所需场地的使用权,已为中方所拥有的,中方可以将其作为对合营企业的出资,其作价金额应当与取得同类场地使用权所应缴纳的使用费相同。
9.3 场地使用费标准应当根据该场地的用途、地理环境条件、征地拆迁安置费用和合营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1)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地的5年内不调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需情况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期应当不少于3年。
(2)场地使用费作为中方投资的,在该合同期限内不得调整。
(3)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合营企业,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可以按合营企业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向所在地的土地主管部门缴纳场地使用费。
(4)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从事开发性的项目,场地使用费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同意,可以给予特别优惠。
(5)合营企业取得的场地使用权,其场地使用费应当按合同规定的用地时间从开始时起按年缴纳,第一日历年用地时间超过半年的按半年计算;不足半年的免缴。在合同期内,场地使用费如有调整,应当自调整的年度起按新的费用标准缴纳。
第十条 购买与销售
10.1 合营企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配套件、运输工具和办公用品等(以下简称物资),有权自行决定在中国购买或者向国外购买。
(1)合营企业需要在中国购置的办公、生活用品,按需要量购买,不受限制。
(2)合营企业在合营合同规定的经营范围内,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燃料,凡属国家规定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每年编制一次计划,每半年申领一次。外方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物料,可以凭审批机构的批准文件直接办理进口许可证进口。超出合营合同规定范围进口的物资,凡国家规定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的,应当另行申领。
10.2 合营企业有权自行出口其产品,也可以委托外方的销售机构或者中国的外贸合营企业代销或者经销。
合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自主经营出口,凡属国家规定需要领取出口许可证的,合营企业按照本企业的年度出口计划,每半年申领一次。
10.3 合营企业在国内购买物资的价格以及支付水、电、气、热、货物运输、劳务、工程设计、咨询、广告等服务的费用,享受与国内其他企业同等的待遇。
10.4 合营企业与中国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往来,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和双方订立的合同承担经济责任,解决合同争议。
10.5 合营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中国利用外资统计制度的规定,提供统计资料,报送统计报表。
第十一条 利润分配及税务
11.1 合营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合营企业的职工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合营企业进口下列物资,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
(1)按照合同规定作为外方出资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其他物料系指合营企业建厂(场)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下同);
(2)合营企业以投资总额以内的资金进口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
(3)经审批机构批准,合营企业以增加资本所进口的国内不能保证生产供应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
(4)合营企业为生产出口产品,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物料。
11.2 上述减税、免税进口物资,经批准在中国国内转卖或者转用于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应当照章纳税或者补税。
11.3 合营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中国限制出口的以外,依照中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减税、免税或者退税。
11.4 外方将分得的净利润用于在中国境内再投资时,可申请退还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
第十二条 劳动管理与工会
12.1 合营企业有权:
(1)可以独立经营自己的企业,可以雇用外籍人员担任技术和管理工作;
(2)雇用中国职工,由合营企业自行招聘,按择优原则考核录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经采用的职工,可试用3个月至6个月;企业因生产、技术条例发生变化而多余的职工,经过培训不能适应要求而在本企业内又无法改调其他工种的职工,可予以解雇;对违反合营企业规章制度,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职工,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减薪、直至开除的处分;
12.2 视合营企业经营的需要,自行确定采用计件或计时、计日、计月工资制;
12.3 雇用的外籍职工、华侨职工、港澳职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和其他正当收入,可按外汇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中国银行或其他银行汇出;合营企业在缴纳合营企业所得税后的合法利润,可按外汇管理的规定,通过中国银行或其他银行汇出;
12.4 合营企业因故中途停业,经向有关部门申报理由,办理清债手续,其资产可转让,资金可汇出。
12.5 合营企业对于因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多余的职工,经过培训不能适应要求、也不宜改调其他工种的职工,可以解雇;但是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由企业给予补偿。
12.6 合营企业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一定后果的职工,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12.7 合营企业职工因有特殊情况,按照劳动合同规定,通过工会向企业提请辞职时,企业应予同意。
12.8 合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奖励、津贴等制度,由董事会讨论决定。合营企业提取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必须用于对职工的奖励和集体福利。合营企业必须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支付中方职工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合营企业必须执行中国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中国政府劳动部门有权监督检查。
12.9 合营企业职工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
12.10 合营企业董事会会议讨论合营企业的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活动等重大事项时,工会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12.11 董事会会议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奖惩、工资制度、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和保险等问题时,工会的代表有权列席会议,董事会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取得工会的合作。
12.12 合营企业应当积极支持本企业工会的工作。合营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为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房屋和设备,用于办公、会议、举办职工集体福利、文化、体育事业。合营企业每月按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2%拨交工会经费,由本企业工会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工会经费管理办法使用。
第十三条 会计与审计
13.1 合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合营企业的情况加以制定,并报当地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备案。合营企业设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负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必要时,可以设副总会计师。
13.2 合营企业设审计师(小的企业可以不设),负责审查、稽核合营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会计账目,向董事会、总经理提出报告。
13.3 合营企业会计年度采用日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13.4 合营企业会计采用国际通用的权责发生制和借贷记账法记账。一切自制凭证、账簿、报表必须用中文书写,也可以同时用合营各方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
13.5 合营企业原则上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经合营各方商定,也可以采用某一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13.6 合营企业的账目,除按记账本位币记录外,对于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款项以及债权债务、收益和费用等,与记账本位币不一致时,还应当按实际收付的货币记账。
13.7 以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合营企业,其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13.8 因汇率的差异而发生的折合记账本位币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账。记账汇率变动,有关外币各账户的账面余额,于年终结账时,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3.9 合营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原则如下:
(1)提取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企业发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会确定;
(2)储备基金除用于垫补合营企业亏损外,经审批机构批准也可以用于本企业增加资本,扩大生产;
(3)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提取三项基金后的可分配利润,董事会确定分配的,应当按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13.10 以前年度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利润分配。
13.11 合营企业应在财务年度内,每季终结_________天内编制季度财务报表,并将该财务报表的副本分送中、外方及各董事。财务报表应包括该会计期间终结时有关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并以中英文编制。由合营企业主管财务的职员签署是真实正确无误的。
13.12 合营企业应在财务年度终结后_________天内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并将财务报表的副本分送中、外方及各董事。年度财务报表包含截止该财务年度终结时有关资产负债表及损益报表。财务报表应以中英文编制并由董事会委托的经中国政府注册的一家会计事务所予以审计并证明是真实、正确无误的。
13.13 中方和外方有权随时在合营企业每个财务年度终结后_________个月内自费派审计师审查合营企业的经营帐目及记录。
第十四条 外汇管理
14.1 合营企业的一切外汇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14.2 合营企业凭营业执照,在境内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由开户银行监督收付。
14.3 合营企业在国外或者港澳地区的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应当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或者其分局批准,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者其分局报告收付情况和提供银行对账单。
14.4 合营企业在国外或者港澳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其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年度利润表,应当通过合营企业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或者其分局。
14.5 合营企业根据经营业务的需要,可以向境内的金融机构申请外汇贷款和人民币贷款,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国外或者港澳地区的银行借入外汇资金,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者其分局办理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14.6 合营企业的外籍职工和港澳职工的工资和其他正当收益,依法纳税后,减去在中国境内的花费,其剩余部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汇汇出。
第十五条 协议的生效和合资期限
15.1 本合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部门批准后,合营企业收到批准书后的1个月内应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主管审批部门批准之日,即为本合同生效之日。本合同生效日以前双方所签署的一切意向书与其他文件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自动失效。
15.2 本合同有效期限是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期满之日止,合营企业的合资期限为_________年。若合营企业业务有发展,注册资本需增多,则合资期限可延长。延长期限届时将另行商定。
15.3 当期限届满前_________个月,双方同意终止合同之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合营企业的期限可继续作每次为期_________年的延长。
15.4 若因任何原因或任何一方造成终止合同,均需报原合同批准之机构批准。
第十六条 转让
合营企业的任何一方未经董事会一致通过及中国主管审批部门的批准,不得向第三者转让、抵押、出售或其他方式处置其全部或部分股份。若一方要转让股份,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合营企业的一方希望转让其在合营企业的全部或部份股份时,合营企业他方有优先购买权;
(2)为优先给受让方,在转让方提出书面转让要求后_________天内作出答复,否则转让方有权向第三者转让;
(3)合营企业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其全部或部份投资时,第三者的资格和信誉必须获得他方的书面认可,转让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企业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转让方应将其受让方关于转让的相应部份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两份副本,提交给合营企业他方;
(4)合营企业营业,不得使合营企业的工作受到妨碍或组织机构受到影响;在批准转让后,合营企业应在_________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七条 解散和清算
17.1 合营企业在下列情况下解散:
(1)合营期限届满;
(2)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
(3)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4)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
(5)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同时又无发展前途;
(6)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经出现。
17.2 合营企业宣告解散时,应当进行清算。合营企业应当按照《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的规定成立清算委员会,由清算委员会负责清算事宜。
(1)清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般应当在合营企业的董事中选任。董事不能担任或者不适合担任清算委员会成员时,合营企业可以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担任。审批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派人进行监督。
(2)清算费用和清算委员会成员的酬劳应当从合营企业现存财产中优先支付。
(3)清算委员会的任务是对合营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提出财产作价和计算依据,制定清算方案,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执行。
(4)清算期间,清算委员会代表该合营企业起诉和应诉。
17.3 合营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合营企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17.4 合营企业解散时,其资产净额或者剩余财产减除企业未分配利润、各项基金和清算费用后的余额,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应当依法缴纳所得税。合营企业的清算工作结束后,由清算委员会提出清算结束报告,提请董事会会议通过后,报告审批机构,并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17.5 合营企业解散后,各项账册及文件应当由原中方保存。
第十八条 保险
18.1 在合同期内,合营企业总经理与第一副总经理拟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业务共同提出合营企业投保的项目。在价格、服务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向中国保险合营企业投保。
18.2 合营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在中国人民保险合营企业投保。
第十九条 适用的法律
19.1 合营企业的建立、经营、管理、税务、进出口物资、劳动管理、土地使用、人员出入境及其他活动应遵守经颁布的________的有关法律、规章及条例。在此法律、规章及条例中尚无规定时,合营企业应遵守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令、规章及条例。合营企业亦应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19.2 合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和外方的投资、利润分成,根据本合同规定外方应得的数额及外方的一切合法权益,应受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广东省经济特区的法律、法令、规章及条例的保护。
第二十条 争执的解决和仲裁
20.1 在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执,首先应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20.2 由于本合同引起中方与外方之间的任何争执,首先应由董事会以互相信任的精神协商解决。若于三十(30)天内未能解决时,中方和外方可选择第三方进行调解。
20.3 若调解于_________天内不能解决时,其争执应由仲裁作最终裁决。仲裁小组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中方指派一名,外方指派一名,第三名仲裁员由中、外方指派的两名仲裁员共同商定。若被指派的两名仲裁员,意见分歧,则第三名仲裁员应由_________仲裁院指派,并任仲裁小组主席,仲裁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 仲裁的裁定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仲裁费由败诉方负担或由仲裁机构裁定。
第二十一条 不可抗力
21.1 双方遇有无法控制的事件或情况,应视为不可抗力事件,但不仅限于火灾、风灾、水灾、地震、爆炸、战争、叛乱、暴动、传染病及瘟疫。若由于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任何一方不能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应把本合同规定的履行义务的时间延长,延长的时间应与遭受不可抗力事件所延误的时间相等。
21.2 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任何一方应立即以电报或电传把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通知另一方,并随后于_________天内用航空挂号信经政府有关当局或部门确认的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证明书寄给另一方。若因遭受不可抗力引起的延误超过_________天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确定,为仍继续执行协议或提前终止协议。
第二十二条 合同文字和语言
22.1 本合同包括主件和附件,其附件和主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附件条款与合同主件的相应条款发生矛盾时,应以合同主件为准。
22.2 本合同修订须经双方讨论通过,形成正式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后的文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2.3 本合同内书写的标题,仅为醒目所列,不影响条款的意义和解释。
22.4 本合同及附件用中文、英文书写,而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2.5 合营企业全部重要文件,一律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两种文字本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2.6 双方同意以汉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
第二十三条 文本
本合同的中文本、英文原本一式肆份,每种文本双方各执两份。
第二十四条 其他
24.1 本合同生效日起,双方以前签订所有与本合同有关的文件,即告作废。
24.2 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文件的任何条款除对适用法律有违背的,不合法的或不可强行的条款外,余下的、凡有效的、合法的,可强制执行合同中的任何条款应予以执行,不得受到影响或削弱。
24.3 本合同经双方授权之代表于首页写明的日期签订,特此证明。
第二十五条 通知
25.1 合营企业双方的任一方向对方递送通知文件(包括电传、电报、信件等),按下列地址发出,在收到之日起被认为已送达
中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 本合营企业生效期间,双方有权随时更改各自地址,但更改时应提前_________个月以书面通知对方。
中方(盖章):______________外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附件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是指中外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它是在协议的基础上,经中外双方反复磋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并经过我国政府批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文件。
二、对于有损于中方利益的限制性条款,中方应坚决予以抵制,不得列入合同当中
三、此外,合营合同也不得含有约束第三方或约束主权行为的条款。作为合营一方的经济组织,其活动范围不能超越权限,无权代表政府或政府部门对外作出任何承诺,也无权在合同中变更中国法律的规定。合营各方只有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享有自由订立合同的权利。
四、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合营各方只以各自认缴的出资额对合营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各方按其出资额在注册资本中的比例分担风险及亏损和分享利润。
五、合营企业一般允许合营各方在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合营各方也可以不约定合营期限。但如果属于下列行业或情况的,合营各方应当在合营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
1.服务性行业的;
2.从事土地开发及经营房地产的;
3.从事资源勘察开发的;
4.国家规定限制投资项目的等。
5.约定的依据是,基本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收益率、股本利润率的高低以及国家的税收政策。此外,还应对延长合营期限作出安排。
六、合营企业中,中方由于缺少国际贸易的经验和销售渠道,为了省事和保险,常常选择放弃外销权,要求由外方包销合营企业的出口产品,从而使外方垄断了合营企业的出口权,这严重损害了合营企业及中方的利益。由外方包销产品,一方面,外方常常进行压价包销,企业无形中蒙受损失。另一方面,还导致了外方对合营企业的事实控制。
七、签订合营合同时,中方不能轻易放弃外销权,而应明示外方包销的期限及中方参与外销的安排,同时还应争取在合同中规定有关培训销售人员的条款,以及培训的具体标准和期限等。合营合同的销售条款应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分析,详细确定产品内外销比例。应考虑如下因素:
1.确定内外销产品的出售价差;
2.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程度;
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 篇7
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就是由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企业内部制度对涉及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合同所进行的具体管理活动。它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提高, 企业经营风险的规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这样的能源生产企业中, 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影响权重最大的几类合同包括, 燃煤采购合同、重大机器设备采购安装合同、基建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合同等, 上述几类合同标的占企业生产经营总成本的75%以上, 对这些合同管理的成效如何对我们企业意义重大, 这类合同的管理是我们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 以上述几类合同管理为中心, 全面细致地搞好企业内部合同管理, 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 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的种类及管理
企业各类合同载明了其对内和对外各种不同主体间的许多经济, 法律关系, 明确了各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并对各方围绕合同标的开展相应活动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企业合同可分为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企业内部各个主体之间的合同。企业与外部实体签订的合同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订购与安装、大型设备更新、基本建设、劳务、各类服务项目采购、辅助材料、生活日用品的采购合同等等。内部合同包括与二级法人单位签订的各类生产、加工、运输、服务合同, 与企业内部各生产及经营部门签订的各类目标责任制 (合同) 等。
企业各类合同的管理主要由企业内设的业务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 通过管理者个体、组织或相关部门协同来完成, 合同管理的实施的过程实行业务部门对企业主管领导负责的体制。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具有其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较均匀, 责任、权力和义务分配平均, 可以充分发挥各内设部门的特长,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调配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包括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合同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风险意识不强, 风险规避、风险转化或利用机制不够科学, 效率低下等, 这些潜在的缺陷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2 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绩效的策略
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是一个相对繁杂的系统工程, 它的责任和义务决定了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影响程度, 它也是责任性很强的专业技能、经济业务, 法律素养、社会经验、管理技能综合运用的复杂活动。因此, 要求从事合同管理的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的专业技能, 也要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的较高技能和素养, 更要具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基本素养。
提升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水平是企业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的重要问题, 我们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 在不断提高内部合同管理水平, 全方位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方面, 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多年参与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实践, 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企业内部合同管理, 一是要通过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提高合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三是要培养提高有关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以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它的建设, 是在企业制度管理基础上在更高层次上的企业管理方式的构建, 它更为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自我、鼓励上进、目标一致的原则,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充分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忠于职守, 依靠企业、热爱企业的意识, 从而将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员工的利益和荣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最大限度将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转化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无穷无尽的动力, 使全体员工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切实履行合同义务。把自己的每项工作和企业生存发展壮大这个根本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努力形成不仅作到优质高效完成本职岗位的任务, 也要为其他岗位其他部门履行合同提供条件和便利的优良传统, 形成浓厚的履约、诚实、守信、团结上进的企业内部氛围, 形成全员遵守合同, 管理人员认真管理合同的良好局面, 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生产经营风险带来的损失, 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安全、高效。
大量事实证明, 管理者综合素质与管理绩效呈正向相关的关系, 这一特性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反映得更为明显。因此, 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充分提高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合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对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显尤为重要。管理者的素质结构是由其品德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组成的。品德结构的形成与个人成长阶段接受的各种教育、培养、自身的修养和历练有关, 但进入企业后各种必要的培训、进修、锻炼、培养也必不可少, 这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和企业人转变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也是培养高素质企业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 培养管理人员从思想深处建立活到老, 工作到老, 提高到老的坚定信念是必不可少。知识结构是每个人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接受各种学历教育、自修、培训等所形成的指导自身工作和生活的知识体系。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对企业管理水准的提升、工作技能的提高非常重要、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工作后在职阶段的学习, 从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积极性等方面来讲更胜于学校阶段的学习。因此, 在企业中落实全民受教育, 终身受教育的国策显得更具实际意义。技能结构是指有关人员在本职岗位的实践中通过知识转化和实践积累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方法、技巧、能力和成效这一综合体的统称。通过它可以更为客观地将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显现出来, 它也是最直观和为企业所最为需要的素质, 它也是和企业合同管理和其他日常管理结合最紧密的素质, 它的高低取决于合同管理者的责任心、悟心、上进心知识结构、工作阅历和成长的环境条件等。
企业合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过程、绩效的重要因素。上述几种意识的加强和提高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意义非凡。管理者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要靠企业制度建设来提高, 另一方面也依赖企业的文化建设来加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学习和提高, 通过竞争环境的营造, 通过不断的进修和锻炼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而达到提高从事合同管理者整体素质的目标。
3 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绩效的措施
(1) 通过多种宣传活动, 在企业内部形成绝大部分员工认同的价值观、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作到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 用先进的理念感召人, 形成争当先进, 择优上岗、优质优酬的氛围, 使全体员工和企业同生死、共命运心连心, 这是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任务和目标。
(2) 选择各级各类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各种不同工作岗位参与企业各种管理活动, 选派有上进心的在职管理人员采用到各类院校以“充电”的形式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活动, 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对相关业务领域所涉及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结合本企业实际, 选择国内外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分析研讨, 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通过模拟各种合同类型、合同条件、让有关人员参与合同文件编制、参与合同谈判过程、合同履行过程的实施、培养和提高管理者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例如, 以合同形成前的广告发布、招标、合同条件的形成, 要约和承诺, 反要约, 合同谈判和洽商, 合同文件的形成与完善, 合同的执行、合同标的物的管理、价款支付、合同索赔、合同的风险管理等等分别为专题, 一边进行理论讲解, 又同时开展实际操作, 通过对本企业内外合同管理成功与失败两方面案例的讲解、分析和研讨, 提高有关人员从事合同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加强与完善, 提高企业全员尤其是合同管理者履行合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 形成传帮带的好传统。通过企业内部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使企业合同管理的经验作为企业的资源, 使其能够得到继承发展和共享, 使其为全面而长远地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绩效持久发挥作用。
(3) 建立企业风险预警制度。通过定期及时发布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产业政策, 产业制度和产生动向、产生竞争态势的信息和情报, 对可能影响本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针对性提出预先警告,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整顿治理活动, 把企业发展中可能产生的合同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竞争上岗制, 实行优胜劣汰的制度, 督促管理者提高合同管理的积极主动性, 把自己的岗位风险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水平和成效, 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确保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的良好绩效, 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做好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是企业稳步发展的根本。
摘要: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影响很大。本文对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绩效的策略和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绩效的措施探讨, 说明了通过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管理, 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思路方法, 对企业进行合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合同种类,合同管理,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杰.《经济合同基本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9.
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中大量存在的挂靠经营现象进行探讨,通过对挂靠经营行为的分析,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揭示其违法性;并进一步揭开实际施工人的诉讼地位以及实际施工人在诉讼过程中利用相关法律规避管辖的手段。通过对挂靠经营性质的分析寻找相应的规避措施及方法,从而规范施工合同签订,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法律风险。
关键词:挂靠经营 实际施工人 请求权 管辖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基建投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建筑施工的热潮,但是在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配套的人机物却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导致很多施工企业都采取了分包形式进行施工,然而更多的是一些本不具备相关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挂靠某一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由被挂靠单位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出借资质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这种行为不但容易产生纠纷,而且会使得作业层的农民工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滋生不稳定的社会因素,更会使得国家基建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应予以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
1 挂靠经营与实际施工人
1.1 挂靠经营的定义 组织或个人(以下简称“挂靠方”)挂靠有施工资质的企业(以下简称“被挂靠方”)向其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利用被挂靠方资质承接经营业务,并作为工程的实际施工人,进行工程管理,收取工程款并承担相应的合同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施工界被称之为“挂靠经营”。这里的实际施工人即可以是法人、组织、或是自然人(包工头)。挂靠经营行为实质是承包承租经营行为,属于《民法》中界定的非法转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笔者将挂靠经营界定为“挂靠方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施工生产经营活动”。
1.2 承建方、分包方、实际施工人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图中A为工程的承包人,B为被挂靠人,C为挂靠人代表即工程的实际施工人。一般由甲方从业主处承接到施工任务,挂靠人C因不具备对应的施工资质,便借用乙的资质从甲处承接该项工程,并向乙支付一定的管理费,C则作为B派驻该项目的负责人履行甲乙之间的合同。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和工程施工合同的性质,AB应为合同双方,并互有权利义务的经济关系,此时双方合同是成立且有效的(本文并不考虑非法分包及转包),但在挂靠经营中,其承包承租经营行为的性质上是属于非法转包;B与C之间,因C为实际的施工人,实际施工中由其具体负责该合同从招投标到具体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前期资金等。同时究其实质二者之间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非委托代理关系。根据《解释》第一条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可以认定此类合同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B和C的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违法行为。
2 《解释》与挂靠经营
结合《解释》第二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实际施工人只要工程质量合格,并不需要由合同对方B出面,就有权直接要求承包人A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价款。该条目的立法本意旨在保护既已完成的交易,保证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实际施工人所属的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但是在运用结果也使得实际施工人的违法转包行为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并同时赋予了挂靠方针对该合同的请求权。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解释》赋予了实际施工人在工程质量得到验收后的合法债权请求权,间接助长了挂靠经营非法转包行为气焰,从而危及工程质量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承包人来讲,该《解释》从一开始便其陷于不利的境地:一是签订合同之时,鉴于被挂靠人与代理人C之间的关系(职务关系抑或是经济关系),作为承包人无从区分和辨别,以致违背承包人意愿签订了无效合同;二是出现纠纷后,若纠纷的处理不利于实际施工人,则会以被挂靠人的代理人身份(依职务身份)隐于合同,若纠纷的处理不利于承包人,则会以其实际施工人身份对承包人主张权利,增加了承包人应对纠纷时的难度;三是《解释》赋予了实际施工人合法合同主体的债权请求权。
3 《解释》赋予实际施工人的诉讼地位
3.1 《解释》赋予了实际施工人合法的诉讼主体资格 实际施工人在施工合同中只是体现为合同签订的代理人或作为被挂靠人履行合同的项目经理,根据代理制度,代理人行使的授权范围内的一切事项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同时不具有独立的诉讼权的,然而在出台了《解释》之后,挂靠人只需要证明其为工程的实际施工人,那么便享有独立的诉讼请求权,且无需通过被挂靠方行使权利。对于其实际施工人身份的证明,因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在挂靠经营中的故意,所以对C而言,证明其实际施工人的身份并不难。从而实际施工人可以抛开被挂靠人直接对承包人进行诉讼,使原本不具备诉权的C享有当事人的权利。
3.2 挂靠经营对诉讼管辖的影响 作为施工合同中约定的纠纷管辖地:仲裁管辖或法院管辖,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都可以在合同中具体明确,且无论合同是否有效,该纠纷处理条款对合同双方都具有约束力。那么在挂靠经营中C为实际施工人,合同中的管辖条款是否对C也同样适用?显然, C并非该合同形式上的权利义务主体,因此合同中的纠纷处理条款无法对C进行约束。当合同中的管辖约定对C无效时,C对A的诉讼应在A住所地或工程所在地,但在现实中出现纠纷后,挂靠人通常是将被挂靠人和承包人列为共同被告的方式,将诉讼管辖地选择为被挂靠人所在地,从而达到规避管辖的目的,使施工合同中的管辖约定流于形式。(在笔者接触的实际案例中无一例外均是采用这种方式规避合同中约定的管辖)
4 防止挂靠经营的应对措施
①作为承包人要以长期合作、利益共享为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一大批有资质、有施工能力、善于管理的中小建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②施工合同无效的认定,取决于B与C之间为经济关系而非职务关系,因此从诉讼技巧上讲,作为承包人应从证明其属于职务关系入手。例如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对方法定代表人签字;签订合同时要求合同对方提供授权人经过公证后的劳动合同、人事任命通知或参保信息;在日常的签认,账务处理上避免出现实际施工人并尽可能减少与挂靠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等使其无法成为合格的诉讼主体。③在合同中约定禁止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并束以高额的违约责任的条款。④建立合格(不合格)供方台账,对于发现挂靠经营的,一经公布永不录用,压缩其生存空间。
5 结语
在当前施工企业大环境如是的情况下,并基于我国当前的诉讼环境,企业的法律工作应当从施工合同的签订之始即行介入,规范合同签订,约束合同对方,并在合同履行的全过程中加强监督与控制,注意收集合同对方的各种证据资料,全力狙击非法转包和挂靠经营等各种违法活动,在因挂靠经营施工发生纠纷后,也应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对其实际施工人的非法身份给予有力还击。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贝力.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直接起诉发包人必须满足法定条件.中国建设报.
[3]樊鹏程.正确理解“实际施工人”.黄河律师事务所.
【经营合同 :合资经营合同】推荐阅读:
中外合资经营公司合同06-16
合资经营合同协议书10-08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金融)11-08
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饭店类)08-0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技术服务合同09-28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和章程审批办事指南10-09
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10-22
承包经营合同07-07
合伙经营合同06-28
经营企业合同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