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文本解读

2024-09-28

女娲补天文本解读(通用7篇)

女娲补天文本解读 篇1

——教材解读女娲补天

周美慧

2014年4月19日

女娲补天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从思想内容上看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是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它和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这个神话故事改编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由此可以看出,课文只是选取原文若干片段,经过改编再创造而成的。

2、语言表达上看

描写天塌的情景,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女娲炼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十分生动传神。“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彩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看似写的随意,实则非常抒情、流畅,余味深长。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

本单元的人文专题是“神话故事、传说”,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从单元整组教学的角度思考,整组课文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学习了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后,要求学生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还要求学生去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完成这两个任务既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做铺垫。四篇课文学习结束后,编者安排了“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开放性很大,学生既可以写神话、传说如何引人入胜,也可以写神话、传说对自己的影响,还可以写古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对自己的启发。等等。

2、训练重点

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

一、相关的已知领域

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和课文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时,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二、相关的未知领域

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应,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相关的难知领域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立足语言习得,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故事的神奇。【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练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4.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感受传统文化。

1.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都是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上课前,我们来一个知识抢答,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

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考虑到这些知识抢答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事先出示图片,以做提示。)

二、揭题导入,升腾神奇的色彩。

1.揭题导入。(板书)女娲。你对女娲你了解哪些?(预设: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女娲造人,女娲是雷神和极乐国王的女儿生的,女娲哥哥是伏羲。等等。)再写“补天”。生活中,你见过补什么东西?(预设:补锅、补衣服、补轮胎、补课。等等)你见过补天吗?师总结:多么神奇呀!神话故事连题目都透着浓浓的神话色彩。2.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31课《女娲补天》 3.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

②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

三、检查朗读,初步感知内容。1.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熄灭

喷火

冶炼

液体

金光四射

云霞

2、指导书写“冶炼”。

冶炼一般指用火或其它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指导书写“冶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先认真看老师写一遍。请同学们也写一遍。)

3、检查朗读课文。

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概括、批注。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五个词语。现在你能用上这五个词说说女娲补天的前因后果吗?)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

四、围绕“可怕”,读出情讲出味。

1.师:天地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天塌地陷,人们被洪水、大火围困的句子。(学生汇报)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①师:轻轻地读一读这几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②读了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可怕、恐怖、难受、难过)师:是啊,所以这四句话的前面说:天哪,太可怕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出感情,有个好方法就是学会想象,这四个句子,哪句话描写的情景最让你感到可怕,请你选择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等会儿请你用朗读表现出可怕。(学生自由朗读。)

师:这四句话都是围绕可怕来写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可怕的?(天、地、人)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朗读(略)。

③师: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④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可怕?(让学生先发表意见。)2.用自己的话描述女娲补天之前“可怕”的情景。

① 师:你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这一幕可怕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吗?(学生自由说。)

②在学生说得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推出词语支持:天塌

地裂

山冈

熊熊大火

田野

洪水

围困

挣扎

③借助词语帮助讲述“可怕”。要求做到语句通顺有感情;有想象空间。

④学生准备。准备两分钟,轻声自言自语。⑤讲述“可怕”,适当评价。

五、展开想象,感受女娲形象。

1.女娲首先做了什么?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一心为民)2.品读描写女娲找五彩石的句子。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的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①读一读,划出女娲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女娲找得很辛苦,很着急。)

②女娲白天找,晚上找,找了几天几夜,找得心情焦急,找得身心疲惫。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女娲的这份焦急,这份疲惫读出来吗?

③聚焦“找啊找啊”。从这个词语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女娲找得辛苦,还能感受到?

(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女娲找了很多地方。)

师:女娲她又找啊找啊,她走了许多路,爬了许多山,去了许多地方,她来到了高高的山上,来到了清清的小溪边,来到了茂密的树阴下,来到了(),来到了(),又来到了(),还来到了()。她踏遍了千山万水,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3.通过引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4.师:据说女娲找五彩石找了几天几夜,五彩石炼了五天五夜。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多么勇敢善良啊。5.想象说话(写话)练习。

师:天上的大窟窿补好了,天空不仅不会喷火,还()。大地上又恢复了(),人们(),女娲看到这一切,也高兴地笑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彩,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六、默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神奇?把自己认为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

七、复述故事,训练学生讲故事能力。

1.同桌互相练习。

2.抽取个别学生讲故事,进行现场指导,引领学生讲故事。3.再次练习,全面提高。

板书:

女娲补天

找石

坚强

女娲

炼石

勇敢

补天

无私奉献

《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因为带着集体智慧的结晶,再加上多次磨课与熟练的背诵,所以今天去上课时轻松且自信。然而,课至后半,越来越觉得学生的难以调控。回来后反思,课不是仅仅背出就可以了。备课,更要备学生。

一、对学生要有灵敏的感觉。

老师还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一颗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心,这样才能从学生的突发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善于观察,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观察学生的神情变化,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

现在回想自己在上课前跟学生的课前谈话,只要自己敏锐点,从课前谈话就可以察觉到这班孩子不是自己曾接触过的,他们很活跃,有时有些习惯比较随意,这也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同学出错,他们不是举手指出而是坐着自己随意讲。针对这样的孩子我如果不光只是自己“背教案”,而是多注意去调控他们的纪律,那么在教学中会稍微顺利一些。

二、老师自己要当学生。

“教”服务于“学”。以前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对于备课时自己设计的问题,非要自己先想想答案。现在深有体会,假如自己都回答不了又叫学生如何回答。假如自己都没有考虑答案,又怎么去启发、引导学生。

三、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想法与自己预计的不相吻合,打乱了原有思路,使教学任务无法按既定的方案实施。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备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更显出“备学生”的重要性了。

今天在让学生演“女娲求雨”这一幕时,没有想到在自己铺垫了女娲是怎么打动女神时,有一桌孩子上来表演还是说“雨神不同意”,于是,这里又多了一个“求”的环节,使课堂气氛显得有些散,孩子们似乎也没有沉浸入女娲的“苦苦哀求”反而成了一场随意的表演。自己在这里少了教学机智,如果针对孩子的随意性,立刻调整为自己当女娲来感染他们可能效果会不一样。

教学完《女娲补天》,深深觉得教学的深远,决非一日之功,而是终身备课。

女娲补天文本解读 篇2

(1) 文中的父亲“有长远的生活目标, 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师教学用书》)

(2) 其实《台阶》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说, 描写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 (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读李森祥《台阶》 (王亚桥)

(3) 父亲造台阶“是父亲一生中最灿烂、最动人、最华丽的生命过程”。父亲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永不停息地同命运、同人生抗争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一种文化符号”。 (陈文宏)

对于《台阶》的解读还有很多, 分歧巨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感觉是源于作品“生活的真实”。不是作品太复杂了, 而是生活太复杂了。我的解读与以上解读均有不同。

教学思路 (主题:苦和命运) [怎样“苦”?]

(1) 找相似的人。从学过的文章里或者看过的书里、电视里找和文章里的父亲相似的人。从自己的周围人里找和父亲相似的人。既然有相似的人, 就要有相似点。总结父亲特点:A.善良勤劳;B.一生辛苦;C.地位卑微。

(2) 从我们对全文的理解我们知道, 有一个东西和父亲的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它伴随了父亲的一生, 见证了父亲的追求, 见证了父亲的辛苦, 也见证了父亲的失落, 它就是———台阶。

默读全文, 用“父亲、台阶、一辈子”三个词语说一段完整的话。 (3) 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概括父亲的一生。 (苦)

造台阶之前欲望之苦准备造台阶的过程生活之苦造台阶之后失落之苦分别从原文找出句子和依据。[为什么“苦”?]

可以说, 父亲一生都生活在“苦”之中, 有心灵的煎熬, 有肉体的劳累。父亲造高台阶本来为了摆脱地位卑微的痛苦, 但是经历了漫长的生活煎熬痛苦之后, 父亲得到的依然是痛苦。为什么会这样呢?

A.追求目标的虚幻 (父亲的悲剧在于他用了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式追求他想得到的, 他连自己生活想得到什么及应该怎样得到都没弄明白)

B.痛苦源自欲望 (太多, 太不切实际) [怎样才能“不苦”?]

父亲的一生非常苦, 抛开时代、社会大背景的因素, 我们想一想, 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 你怎样才能使一生不痛苦?不要虚荣, 享受天伦之乐, 把占有变成给予。

[改变命运。]

减少欲望只是父亲改变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父亲真正想要的, 是改变命运。父亲的命运为什么这样艰难?怎样才能改变命运呢?《台阶》把中国人的命运写透了。

我曾经问我的同事和学生一个问题:《台阶》中的父亲一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有三个。

错误之一: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也许有人笑了:帽子太大了吧?一点也不大。父亲认为尊重来源于高台阶, 很可笑, 也很可悲。但是细想一想, 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很显然这个社会是势利的。高台阶的背后是财富和权势。人们崇拜的也是财富和权势。高台阶是遮羞布而已, 父亲没有看透这一层。再者, 父亲真是不值得尊重的人吗?从文章里看, 父亲勤劳、朴实、本分, 他的身上有着中国人最美好的品质, 有着最能让人尊重的品德, 父亲没有看到, 别人也没有看到。这说明什么?社会的集体潜意识是势利的。于是, 父亲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居然是错误的虚无。

错误之二:父亲没有改变自己的创造财富的方式。

父亲一年在干什么?12个月里有7个月种田, 4个月砍柴, 半个月捡屋基卵石, 半个月过年、编草鞋。他什么时间思考呢?也许有人说当时的社会就是那样, 但当时的社会是不缺乏思考者的。我不是在吹毛求疵, 我也知道本文的题材是小说, 人和事都是虚构的, 但我也知道文学是生活的真实, 它反映了一个时代。反观一下我们的周围, 哪里是一个时代, 从古至今中国的老百姓不都是在这么干吗?!今天, 我周围的渴望财富的人们, 依然没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创造财富的方式。

错误之三:父亲没有抓好下一代的教育。

别笑, 父亲劳碌一生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小时候蹦蹦蹦, 长大了了帮父亲挑水。可以看出来两点: (1) 父亲没有怎么教育我; (2) 我和父亲一样在家干活, 没什么“出息”。儿子没出息, 老子出人头地的愿望又落空了。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的家长, 光是口头重视孩子的教育, 有几个看相关理论著作的?一说就是自己不会, 你一家子的最大的希望不付出去做, 却每天干活挣角票, 孰轻孰重?我们周围的人, 大多数都在重复着相似的故事。

因为父亲的命运和我周围的人命运太相似了, 所以我说:《台阶》把中国人的命运写透了。

怎样改变命运?把以上的错误改正就行了。

我以为《台阶》写的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悲剧”命运。我的解读是否距离文本太远了?是否有太多的牵强附会?也有很多同事认为我走得太远了, 上课能给学生这样讲吗?学生听得懂吗?

我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文本解读的目的是什么?文本解读的目的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深的解读不能保证吗?浅一点就能保证吗?那么如果浅一点的是错误的呢?其二, 文本解读的对错标准是什么?是合情合理。只要解读的合情合理, 就应该是对的。我的解读是合情理的, 之所以显得深一点, 是因为我把《台阶》放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中。其三, 我们要和学生一起解读文本的什么?解读语言, 解读情感, 解读思想, 解读生活。其四, 什么叫作超越文本?我以为: (1) 文章思想、内涵的解读超越了由文字和内容所固定的深度和广度; (2) 文章的语言或表述或行文出现了错误。

当文本解读超越文本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既然超越了, 就分享超越, 只要分享的过程是充分的, 就是有效教学。当然, 这个分享不是无限的, 它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语言的时间之后。

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 篇3

【关键字】女娲补天;女娲形象;五色石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女娲补天的由来

人类产生的最初,社会安定和谐,生活过得其乐融融,但是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和灾害接踵而来,而最让人类感到恐慌和无助的一次就是天破了一个洞,人类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秩序也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在此时,人类的母亲女娲,亲眼看见了自己的子民所经历的一切,她感到非常痛心,为了使人类免受灾难的威胁,下定决心,把天填补完整。关于女娲补天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说法:

(一)人为战争的破坏

女娲补天这一神话传说属于中国古代传说之一,至今已流传了几千年。就补天缘由,众说纷纭,而流传甚为广泛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由此可以看出,共工曾与祝融交战,而共工以失败告终,极度的愤怒,才头触不周山,导致了天地混沌一片的局面。人类早期,氏族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导致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然而天灾源于人祸,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渴望出现一个伟大的人物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女娲这一角色就满足了人们所有的幻想,这便有了“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二)自然灾害的威胁

上古时期的人类,经常会遭受饥饿、寒冷、疾病甚至于重大自然灾害的威胁。《淮南子·览冥篇》 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远古时候,天崩地裂,万物不能被天地覆盖和承载,火势凶猛不熄灭,水势浩荡而不止,猛兽吃掉了善良百姓,恶鸟抓老弱病残的人。女娲通过炼五色石来填补天的窟窿,斩断鳌的四只脚当作支撑天空的柱子,置黑龙于死地而安定天下,收集芦灰用来避免洪水泛滥。天恢复完整,四极也立正了, 黑龙也死了,天下平稳了,凶兽猛禽没有了,民众得以生还。从文中就可以看出,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人类感到束手无策,无力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因而就迫切地希望出现一种神奇的力量来改变艰难的现实。基于人们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女娲的形象便顺应而生了,女娲出现以后,炼石补天人类遇到的困难逐一得到了解决。

二、女娲补天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在天地开辟的最初,人类是不存在的,女娲觉得世界过于冷清,便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捏出人,并赋予人生命,世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女娲因此就成了人类的母亲。女娲造人的传说是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一种探索,人类无法解释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为是自然界的神力创造了他们。也正是人类的出现,大地热闹起来了,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了。神话故事不是无端的猜测,而是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万物存在的一种猜想,同时也是古代人简单朴素的哲学思辨的产物。从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中,我们就会明白,要完成补天任务会遭受重重挫折,不仅要运用智慧掌握一定的补天技巧,还要坚持不懈勇于对抗各种困难。女娲补天的整个过程就体现了古人类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时代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

(一)原始的女性崇拜

补天之事由女娲来完成,就足以看出女娲的重要性。女娲要承担补天的重任,就要在智慧和体能方面超越普通人,而事实的确如此,古书《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曾记载过,女娲出生非凡,长得是人面蛇身,一天中还能变化多端。此处可见,女娲并非平凡之人,她是一个神女,她与其他人类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她本身具有人的面孔蛇的身躯,还能在一天之中变换70多次,有这样的本领,女娲就是一个不凡女性的代表者。而在母系氏族社会,一般把年长的妇女推选为氏族长,来担任管理生活、养育子女、决定有关氏族发展计划的责任。女娲作为女神,拥有过人的神力,如此看来,女娲承担补天的义务则是众望所归。《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此处不难发现,女娲出生尊贵,是杰出女性的代表,她的出现焕发了大地的生机和活力,她能化生万物的本领也能够说明她能够担当起补天这一重任。

(二)补天工具

人类早期,受限于不发达的生产力,生存相当困难,而石器的发明,则让人类摆脱了完全凭借体力进行生产的处境。古老的石器作为一种生产工具,使人类便于捕食猎物,攻击野兽,对抗外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同时,石器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并且在人类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人类对石头充满了膜拜之情。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就给男主人公设置了一个十分巧妙地开头,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前身是一块充满灵气的石头,人类对石头的崇拜之情不言而喻。而比清代还要久远的上古时期,石头是拥有多种神力的工具,人类通过石器的帮助,获得了更多的食物,完成了生产任务,从而适应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何选用五色石补天,王金寿先生在《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五色石”之“五”当为汉代阴阳五行之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基本元素。女娲炼的石头也正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的组合,具备了某种能够补天的神力,因而选用五色石来补天,显然要比用其他材料更加牢固和持久,也更符合上古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的思维方式。

三、女娲补天的现实意义

女娲补天这一神话传说,实际上反映的是古人类对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现象的思考,早期,大地震使天崩地裂、洪水泛滥,与之俱来的还有暴雨的袭击,这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成了上古人类的心头之谜。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他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自然地就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解释原因。“四极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塌下来的意思,暴雨天经常会雨雾缭绕、阴云密布,天空的能见度很低,这时候看到的天则是灰蒙蒙的一片,天看起来像是要塌下来的感觉。而“九州裂”则跟地震有关联,早期的人类根本无法预测大地震到来的时间,大地裂开以后,人们会十分恐慌,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面对地震人们仍然感到无力对抗。因此笔者认为,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实际就是人们解释自然灾害原因的一种原始思维方式,对于无力改变的现实,他们祈祷出现一位英勇无比、法力无边的人物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创造了人类的女娲则是拯救人类的最佳人选,而女娲补天的工具并非人们凭空想象而来,五色石、鳌足及芦灰具有某种代表性,应该与人类早期的生产方式有关,同时也是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人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对抗自然灾害的最直接的方式。

中国的神话传说,记载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外表和超群的本领,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而这些神话人物并不是凭空存在的,有些是有原型人物的,他们身上的品质可能是众多人物品质的集合,通过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他们的形象才逐渐高大了起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将他们神化,使得他们的功绩为后人所熟知。透过历史的长河,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的出现,使我们感受到上古人类对大自然怀有一种十分质朴的情感,在他们的观念里,自然界是非常神奇的,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着非同寻常的规律。人们将女娲尊称为人类的母亲,赋予女娲超乎寻常人的本领,这正体现了特定时期内我国古代先民对于人类产生的较为朴素的认识,也是早期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昉.太平御览(全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刘安.淮南子[M].顾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张国华.女娲形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2.

[4]赵云芳.“女娲补天”与《红楼梦》新解[J].红楼梦学刊,2007(1).

[5]林野.女娲神话传说的历史学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4).

[6]叶舒宪.女娲补天和玉石为天的神话观[J].神话·图像,2011.

[7]徐祝林.红楼梦以女娲补天开篇的结构内蕴[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

如何解读文本 篇4

一、解读文本——视角多维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然而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只想到了我们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教者,该如何把你理解到的知识点教给学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从多个视角出发。

1、读者视角,陌生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首先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一个读者,要沉下心来细读文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形象、想进去、走出来、细品味,通过品析词句,让文章荡涤我们的心灵。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文本,首先要先问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一定要用语文教师的敏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

2、作者视角,智慧阅读,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情操,也可以是一种理解、理念、理论;可以是一种直白,也可以是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是一己有限的心得,也可以是济世博大的胸怀……

‚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一定在文本的本身。教参,只能是‚参阅‛。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来解读教材文本来自作者的规定性。

3、教者视角,立体阅读,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

教师在进入教学之前,必须充分、细致地阅读教材文本,每个教师的个性都成为解读文本的一种别样体悟。教师对教材文本其实在进行着再创造。

在这个意义上,‚超越教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教师的解读规定,一定只能由文本所包含的意蕴生成,而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持之有据,这个‚据‛,就是文本意蕴的本来、本源、本质。

4、学生视角,个性阅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教材文本教给儿童,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遵循教学最基本的规律。

低年级识字课教学,有的老师备课时(尤其是公开课)煞费苦心琢磨出来的方法新颖别致,可却根本不适合孩子们,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延续始终。没有遵循规律的教学一定是低效的。

二、解读文本——细读是关键

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专家观点:对教材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教师操作是课堂教学形之所在,神形兼备方乃成功。

所以,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生成。一句话: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

解读文本的过程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那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细读文本。

(一)何谓‚细读‛

‚细读‛的字面意义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古今中外,一切负责的、敬业的文章批评家都会赞同并实践细读;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学教师,都要求学生细读。因为关于课文的一切独到的见解、高深的理论或教学的看似神奇的预设,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基于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的理解。如果说,一般的人,非中文专业的人阅读文本,可以是随便翻翻,可以是大致浏览,人们很难也不会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那么对语文教师就不能这样,而是语文教师需要细读。

细读,是无数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的共同经验。撰写《三国志》的晋代学者陈寿和,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先后都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圣杜甫有‚读书破万卷‛的名句,大文学家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又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美国的麦肯迪说:‚读几十遍后,味道才漫漫跑出来。‛

所以,所有细读的前提都是慢读、多读和认真读。细读之后,一定要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落实语文教学本体目标。

(二)涵咏文本,捕捉信息,感悟语文魅力

‚涵咏‛指‚沉浸‛,指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拈量比较,浇灌心田。

解读文本就是要‚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

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由此我们不难悟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价值。

1、沉入词句,关注细节,品味语言艺术。

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1)抓住关键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尤其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就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文中的三个故事来看,蔺相如确实有一张厉害的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请您为赵王击缶。‛‚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如果教学时抓住了蔺相如的这些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

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四年上册的《白鹅》,课文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高傲‛,如果我们在解读时抓住这个‚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上就可以引导学生纷纷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

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全篇课文。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解读一个‚笑‛字的魅力。

师: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这里有个提示语‚笑着说‛。你读读这话,想想诸葛亮在笑谁?

生:笑曹操。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的?

生:从‚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看出的。师:是啊,诸葛亮知道曹操的性格,知道曹操多疑,就把曹操玩于手掌之中,这是轻蔑之笑,讽刺之笑。谁能把这种味道读出来。

指名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还认为在笑谁?

生:在笑鲁肃,我是从‚鲁肃吃惊地说‛中体会出来的。

师:他看鲁肃这么担心,是在笑鲁肃还没明白自己的意图,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大家试着把这种味道读出来,让鲁肃放心。

生试读——指名读(生读时,师是以鲁肃的身份来点评的,如:‚我的心没放下‛,‚我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放下,怎么办?‛,‚你以为嗓门高,效果就越好吗?我刚放下一半的心有提起来了‛

‚我的心总算放下了‛)

师:还在笑谁?

生:在笑自己。因为他心里很有把握。

师: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胸有成竹的笑。大家自己读,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

师:再想想,还笑谁?

生:在笑周瑜。

师:从哪里看出?

生联系第二自然段说理由。

师:这叫胜利的笑,自豪的笑。读出诸葛亮的这种感觉来。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你怎么体会的,就怎么读。生齐读。

好的文章语言明晰,绝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如:《倔强的小红军》,原来的题目是‚马背上的小红军‛,‚马背上‛让人琢磨不透,是小红军骑在马背上,生病了,走不动,还是让人抱在马背上,令人费解,显然表意不明。‚倔强‛,做到了‚意明‛(题意明确),‚眼明‛(题眼清楚),‚情明‛赞颂了小红军倔强的性格。

《画杨桃》: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为什么看似废话爸爸要如此叮嘱?起初这对读者是一种期待,而通过文章的具体描述我们领悟到它对作者一生受用,那爸爸、老师只是在叮嘱这样画画吗?还在叮嘱什么?你看抓住‚叮嘱‛一词就把文章读活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结尾段:‚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教导‚我‛的,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父亲的教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和帮助?这样由‚一个结语‛入手牵出‚一个场景‛‚两件事‛,在学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这种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用心另辟蹊径的可贵精神,还有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动笔的勤奋品质。接下来再延展文本:经历作者所为,联系自身实际想想父亲的教导有没有给你怎样的启示?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抓住关键句从读到悟到联想再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三年上册《秋天的雨》,有位教师是这样抓中心句的。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如:,有位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这样安排,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学生接着读后面的内容,然后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三年级的学生在降低难度后很快找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就是每段的中心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的设计很高明,符合三年级学情。训练是初步的,带有过渡性质,因此要求不能过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2)揣摩细节词句,细读品析,品味语言特色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最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精华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或是结构特色方面的,或是表达方法方面的,或是语言风格方面的,教师应该走进细节,遵循课标要求,、细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将相和》是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文本蕴含的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如廉颇主动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文中的叙述是:‚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我们常常以‚负荆‛来说明廉颇请罪的诚意,而忽略了‚脱下战袍‛这一细节。针对这一细节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驰骋沙场,杀敌无数;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大败齐国,攻取阳晋;这身战袍曾陪伴着廉将军固守长平,逼退秦兵……这一身战袍,对于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荣誉、地位、名利……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又意味着什么?放下了自己的荣誉、名利、地位!细细咀嚼‚脱下战袍‛这一细节,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准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

生动的语言往往并不华丽,但它却能通过细微处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内涵,使人产生联想。如《燕子》一课:‚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这里的‚痕‛用得好,刚下过雨,电线细而高,天空淡蓝,‚痕‛显得那么朦胧淡远,若有若无。如用几‚根‛,则显得坐实,缺少韵味。

六年上册《唯一的听众》第二自然段‚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感觉慢慢的、舒缓的如果把‚沙沙‛改成‚沙沙沙‛或‚登登‛还像‚悠悠的小令‛吗?把句子放在段里读还只是写景吗?是不是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感情?所谓景语皆情语。

《凡卡》)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外围化、繁琐化,却不得要领,抓不住要害,是较普遍现象。比如教学《凡卡》,教师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找出有哪些修辞方法,概括凡卡的痛苦生活,全是一些跟作品内涵没有多少关系的东西。实际上这篇小说是借小男孩凡卡的不幸遭遇来揭示人生的一种无可求告的悲剧性。凡卡在绝境之中写信向他唯一的亲人——乡下爷爷——求救,但他却不知道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的地址。故事的悲剧性集中在这个细节上。或者说,这个细节是全篇的‚文眼‛。教师的解读如果只在信的内容上大做文章,这等于是把作品最精华的东西给扔掉了。鉴赏这篇小说,也要抓住小说的结尾这个细节,‚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睡得越安心,读者越是感到悲哀。小说的艺术震撼力在小说的结尾表现得最为强烈。

《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为什么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读时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像看电影一样,看到了佝偻的、疲惫的、困倦的背影。‚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为什么一连用了几个‚立刻‛?你是不是体会妈妈‚动作特别迅速,特别抓紧时间‛,读后你的心是不是悬了起来?。

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诗虽小,却妙,却好。大部分文学作品不及《静夜思》这样朴素单纯,可为何这样单纯的一首小诗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细究起来,缘自诗人捕捉到了几个近乎常态的朴素细节:从月光洒地到秋霜的联想,由皓月悬空到思乡情结。而这些细节恰恰是谁都可能有过亲身体验的。找到这些细节,走进作品的境界,自由体验,从而就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并与作家产生心灵的共鸣。

六年级下册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我们的心就能跟作者慢慢融合,就可以真切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一定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词句来感悟文本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

2、把握文章结构,揣摩表达规律,品味精妙构思

文本细读,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从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1)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结构。

先以记叙文为例,咱们大概梳理一下常见的结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纵式顺序: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如:《草船借箭》《将相和》《七颗钻石》等,这种结构好处是情节完整,脉络分明,故事性强,便于突出人物性格。;(2)横式结构:按照地点、人物或材料性质安排材料,正所谓‚花开数枝,话分几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方位‛的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再如《翠鸟》从外形、捕鱼和住处三方面安排材料。再如《再见了,亲人》按人物变换安排,(3)综括式结构:A:按思想感情把所表述的内容综合概括起来安排材料,如:六年上册《老人与海鸥》,四上的《母鸡》就是典型的按感情的变化由‚讨厌‛到‚赞美‛来写的,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B:横纵结构交错运用,既从横的方面剖析人物或事物的各个特点,又从纵的方面表现这些特点的连贯性或变化发展过程.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事件不同来安排材料,而每件事情又按发展过程来描述。

说明文也有它独特的结构。如:《新型玻璃》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

引导学生感悟一些文本的结构特色,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如常见的总分结构,六年上的《林海》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作者采用总起(第一自然段)分述(后六个自然段)的结构形式,先写对大兴安岭的总的印象,接着从‚岭、林、花联想到木材,联想到‘兴安’‛这五个要点具体地分述,条理分明地记叙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想。如前后呼应结构,四下的《麦哨》,课文两次写了麦哨,‚‘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采用前后呼应的结构编排,构成形式上的美。所以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也采用前后呼应形式,既让学生体会到文本形式美,同时又在对麦哨声的反复吟读中体会到麦哨本身所具有的暗喻意义:表达的是孩子们的欢快,表达的是孩子们童年美好的生活。

如五年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曲转‛式脉络可谓独具匠心:一个场景、两件事、一个结语。很好地运用了‚转‛的技巧,开头描述了父亲领我到广场玩的情景,突出父亲的一句话,接着笔峰一转,开始写自己设计服装,开服装店、办服装展的两件事,跟广场毫无相关,最后又一转,回到父亲的话,转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给人一种自然,耐人寻味,文章处处皆生活之感悟。

(2)深度研究语言组织结构。

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或风趣幽默,或恬淡明丽,或清新隽永,或凝练含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而且要力求系统的归纳。解读文本时,需要教师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有感动,教师首先要感动。这样你才能品悟到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耳濡目染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

十二册教材《匆匆》一文,朱自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而且大多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而轻灵,‚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朗读中体会朱自清先生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

五年级上册首篇《窃读记》语言非常有特点:①自语式独白,留驻真态细节。如:‚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让读者体验到作者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②抓住细致动作,精写动情一瞬。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如运用修辞表达方式的语言。《课标》要求,教师不必系统地讲授修辞知识,但一定要引导随文学习一些常见的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表达方式,四下的《桂林山水》排比的表达方法,如应让学生体会排比的表达方法,再进行仿写排比句这样的小练笔。

再如说明文中一些常见的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四上的精读课文《长城》让学生体会用熟知的事物做比照的表达方法,‚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鲸》语言组织上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颐和园》让学生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在单元习作中学习采用这些表达方法。

五年级下册《桥》的‚设悬‛式结构,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臵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凡卡》的‚断续‛式结构,《鸟的天堂》的‚动静‛式结构,《落花生》《母鸡》的‚抑扬‛式结构,《静夜思》的‚白描‛手法(鲁迅的文章善用此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疏密‛式结构等。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就不至于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当然,做到这一点,除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外,还需要教师深厚的积淀与眼光.3、立足编者意图,联系为文处境,品味文本主旨。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我们一定依据教材选编意图,再联系作者为文的处境潜心研读,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价值取向,品味文本主旨。

解读文本的时候可以借助文本外的材料或知识,比如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等去解读文本,但要注意不能用文本外的材料去证明文本中的观点,一定要立足于文本自身,立足于编者意图。

课文《去年的树》开头有这样的内容: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r筺g)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墩子树根留在那里。

读了这一段我们能够想到什么?我们只能够想到友情和诚信,有的老师问:为什么不能想到环保呢?不是不能想到环保,而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环保。我们要能以作品为依据,不能凭感觉。

四年级下册的《鱼游到了纸上》,文中有一个细节,‚我的目光落在他的胸前‘福利工厂’,我的心咯噔一下,没想到他竟然是个聋哑人‛,你抓住这个细节,联系他高超的画质,你确实可以读出他如何的‚身残志坚‛,但这只是文本的局部而已,只是一个细节而已,你必须对文本有个整体的观照,那就是青年那种境界,用诸葛孔明的话说‚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人说功到自然成,‚心静‛才是文本的主导价值,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

解读文本的时候应注意,有些文章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如果不知道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就可能有难度甚至造成错误理解。

再看《江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质疑: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帮他?

生2: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生3: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生4: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拿去卖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生1:(一脸茫然)。

生5:(突然站起来提问)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6:那可将冰凿破呀!把冰凿开可以捕到许多鱼。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我看到电视里介绍爱斯基摩人就是这样捕鱼的。

师:你真不错,在看电视的时候还注意学习语文。同学们明白了吗?

此教师的处理方法不可取,教师固然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但没有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没有引导学生反思刚才的理解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想一想?(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及作品的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和作者对话,进行理性反思,得出作者借渔翁寒江独钓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这才是文本的主导价值,是我们教师首先要把握的,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孤帆‛是孤零零的一片帆吗?

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些书籍和老师把后面两句解释为:‚孤零零的一片船帆逐渐远去,越来越小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中,只看见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滔滔流向天边。‛

‚孤帆‛是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片帆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江南三月,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开始;黄金水道,九省通衢,商旅之人熙熙攘攘;烟花之地,人头攒动,繁华更胜京都。这样的大商埠,江面上难道会仅仅只有一片船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结合作者的心情来理解:江面上千帆竞发,可是他心中只想着老朋友,眼里只看见老朋友的船帆。因此,‚孤帆‛是心中的孤帆,而不是现实的孤帆。在千万船帆之中,只见‚孤帆‛,可见作者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已尽而心不离。对老朋友离别的怅惘,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美景之中,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可见,借助于时代背景,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就能够把这首诗读懂、读好。

‚山一程,水一程‛到底是啥意思?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是一程山一程水吗?‚风一更,雪一更‛是一风更雪吗?上片描写千军万马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声势甚盛。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下片写作者思乡心切,感到孤单落寞。夜已深,帐外风雪阵阵,使人无法入眠,归梦难成,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有些老师简单地把‚山一程,水一程‛理解为一程山一程水;把‚风一更,雪一更‛理解为一更风一更雪,是不恰当的。

古诗文写作中,有一种方法叫做‚互文见义‛,两样事物分开写,但是其含义是互相包含的。就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朝的明月照着汉朝的边关,这是不可能的。利用互文见义的方法,应当理解为:‚明月还是秦朝汉朝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朝汉朝的边关(可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变了)。假如我们还有像龙城将军霍去病和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将领,一定不会让敌人越过阴山,侵犯我们的家园。‛明月和边关分开说,但是意思是互相包含的。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只有把文本还原到特定的现实情境中去思考,方能‚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细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还要思考如何处理个性理解和价值取向的关系。教学《狐狸和乌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如果教师能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就不至于措手不及。我们可以明确这一点: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细想之后便可得知:对小乌鸦应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应产生激愤。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狐狸的‚聪明‛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乌鸦的可怜,让人怜悯的教育价值更大。如果学生从中学会了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意义也就更为深远。因此,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我们应择优而行。

例《美丽的丹顶鹤》,师出示中国地图,指:丹顶鹤从哈尔滨飞往黄海,师问:你想不想对丹顶鹤说点什么?如果你在解读文本预设这个问题时,没有从学生视角来解读,那旦学生的想法偏激,完全不靠谱时,你怎么办?要么生拉硬引,要么胡乱肯定,要么臵之不理。我们看这位教师是怎么处理的,提问后生答:快乐、自由等,说偏了,学生说了真话,可却与教师的预定目标相抵触,与文本的正确价值导向相抵触,怎么办?他没有生拉硬引,更没有臵之不理,而是用动情的语言描述丹顶鹤不辞劳苦的飞行,最后他说:孩子们,享受快乐和自由是要有资格的,那是怎样艰苦的飞行,多么艰辛的经历呀!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习是苦,但就像丹顶鹤飞行一样,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4、抓住问题细读文本。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过:‚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

‚疑为知之始‛,‚读书贵在有疑‛,可见提问也是较重要的文本解读方式。

有价值的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不仅可以取代教师的分析,而且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飞夺泸定桥》课题中‚飞‛指什么?‚夺‛指什么?红军战士是怎么‚飞‛的?又是怎么‚夺‛的?在学生充分的读、感受的基础上,用‚‘飞’出了什么?‘夺’出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些问题来升华课文主题,引领学生揣摩这篇课文题目的优点,实现对文本如何表达的解读?

案例:由问题切入引导学生逐层感悟(领教王崧舟提问解读)

生:(齐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在作者眼中,被烈火烧身的邱少云就是一块千斤巨石啊!那么,同学们,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生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甚至都感觉不到他的呼吸。

生2:而且他的意志像千斤巨石一样坚定。

生3:邱少云当时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也与千斤巨石一样。

生4:我觉得巨石是固体,用巨石来比喻邱少云,可见邱少云当时是一动不动,意志坚定。

生5:我觉得巨石是稳定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像巨石一样稳定。

师:是呀!你们说得没错!邱少云,千斤巨石,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在被烈火焚烧时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但是,同学们,请不要忘记,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呀!而邱少云是什么?

生:是人。

师:他是一个人啊!一个活生生的人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呢?同学们,你们有谁曾经被火‚烫‛着过?当被‚烫‛着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

师:是的,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可是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竟然被熊熊烈火整个儿包住了呀!大家请看——

播放电影片段中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镜头。随着画面的呈现,老师动情地解说:‚这就是烈火中的邱少云。你们看他的眼睛,你们看他的嘴唇,你们看他抠进泥土中的十根手指。这就是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这就是千斤巨石一般的邱少云!这就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的邱少云!‛

师: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

师:你们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大声地告诉我们?

生:(大声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画出这一段中表现邱少云行为的句子。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板书:像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

师: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呢?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

师:那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呢?这个‚千斤‛和‚巨‛字各突出了什么呢?

生:‚千斤‛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巨‛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

师: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行为的伟大。

研读文本的思考题。在每一片文章的面前,或中间,或后面都会有思考题。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也应该像学生一样,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想一边读。多琢磨几个为什么,比如编者的编写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这个问题在文中为什么会起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抓住问题解读文本,要处理好重要问题和一般问题、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真问题和假问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教师对重要问题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关键是对于一些一般问题,尤其是假问题如何处理,不注意,则会造成‚满堂灌‛,多注意,则会造成‚满堂问‛,表面上热闹非凡,实质上游离于文本之外。当然,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好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主体——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这也是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必要功能与任务。

5、精选学点,目标有效分解,方法指导最重要。

文本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的解读,但这并代表解读出的知识点要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带给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精细反被精细误‛就是细读辩证法的一个生动体现。但问题在于,我们凭什么断定、文本的关键学点呢?事实上,文本的关键学点只能存在于细读之中。并非先有一个贴着标签的关键学点,然后供你来慢慢地细读。所以,话应该倒过来说,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关键学点。

我们是读者又是教者,要教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要依据课标、编者意图、孩子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汉语言文字特点来浓缩知识点。都说我的课堂我做主,可有时是不能做主的,不可能一节课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围绕‚语言文字训练‛来精选关键学点。

备课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内容挖透,任务明确,目标有效分解,方法指导最重要

案例:

画杨桃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1)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2)想当然,画走了样。‛(3)(为什么看似废话爸爸要如此叮嘱?这对读者是一种期待,可谓写作技巧)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要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角星的什么东西。我(4)认认真真地看,(5)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6)很准确。(拿杨桃让学生看——五个角——五个角大小不同——有一个角要坏了……以此理解‚认认真真‛)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7)‚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8)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9)严肃了。半响,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10)‚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11)‚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12)‚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12)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13)这一段老师所说的话有难度,区分出几层意思就可以,至于如何运用于生活,别涉猎太多。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14)相似。(‚相似‛不同于‚相同‛)他们的(15)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不是画画,而是做人)

教什么内容确定了,这么多内容讲不完,那就根据孩子特点、教材目标、学段目标等去掉一半,教什么把握住,怎么教迎刃而解。

例李卫东执教《七颗钻石》出示生字后,问:哪个字最难写,学生说‚瞬‛,师:此字难写,但不会写错,指导写‚罐‛,问:明天听写,谁会写‚罐‛,前提是回家不许写,接着:不是说‚瞬‛难写吗?自己练习写,他强调:写几遍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遍比一遍好,有时写三遍比写十遍还要好。

如何体现方法指导最重要:李卫东执教《七颗钻石》把概括课文内容放在课堂最后,与众不同,考虑到这项训练对三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太大,待学生说不出来时再指导方法。

指名说(先想后说,学生概括不好),师指导:

原因:天气干旱,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有了水后……

经过(屏幕出示):

她把水让给小狗喝

她把水让给妈妈喝

一句话概括

她把水让给过路人喝

结果:水罐发生的变化

也用一句话概括。

精彩的不是说对了,而是学会了

三、积极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细读文本之‚根‛

也许学习是老生常谈,但学习正是每一个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门。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谁就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什么时候放弃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失去了读书学习的兴趣,觉得没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开始固步自封了。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老一批特级教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而文本解读能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

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解读文本存在四种状态: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最高境界是:深入浅出。最糟糕的状态是:浅入深出。如何高质量地解读文本,力求课堂上披沙拾金,深入浅出。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需要教师不懈地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正确处理应试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关系。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趋向单一化、绝对化、简单化、概念化,解读得很单一,很绝对。或因为课程改来改去由原来的热闹到如今的返扑归真,弄得教师有时不知该怎么教了。

一线教师考虑,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暂时的高分,一辈子要掌握的方法,大火烘烤,追求快,慢火烘烤,追求透。切合点:轻负担,高质量,有后劲儿。

考试前要快速训练,两条腿走路,应试也是中国人具备的一项很重要能力,不能为了得分而牺牲学生对语文的一种热爱,得不偿失。

丰富语文专业知识结构水平。

对基础学科如语言学、文章学的一些知识学得比较少、比较浅,以后系统接触少,造成应对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捉襟见肘。比如语文课文涉及到很多文体,如通用文类: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艺类、故事类、场面类)、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每一种文体因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像记叙文的技法如:白描、波澜(抑扬、张弛、曲折、断续、动静、疏密)文脉、意境等,这些我们知道多少呢?尽管小学阶段我们不需要让学生了解技法术语,但我们教师还是要了解的。再如理解人物形象的两种思路:演绎法和归纳法。《读写教法荟萃》(东北师大刘积琳)《小学语文教学全书》

多向名家学习。

名家课堂异彩纷呈,一线教师学什么:学习时仰望星空,平视环宇,俯视脚下。有些个体的东西是学不来的(个人教学风格)

看课,看名师课就像看模特走模特步,我们不期待所有的老师都走到T型台上,但你永远也不会排斥他们带给你服装的变化和欣赏的快乐。

特级教师都是从不同角度找到突破口,研究语文教学,形成教学风格,多听多掌握就能提炼出接近于真理的概念。(例说课)

积累写作经验。

解读作品表面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语文教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缺少写作经验,自身写作素养不高,是很难看出作品的堂奥的。解读一个文本,必须把握住‚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看不到作品的好处妙处,解读只能是泛泛而谈。例:小学语文优秀科研成果论文评选。让我感到教师写作最基本的能力令人担忧。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写作文空洞无内容,那我们呢?(平时善于积累,勤于写作)(例:论文评选)

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不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这是无法追回的遗憾。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的,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仍可期待。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素养也是,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只要我们有心学习用心积累,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总之,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文本越深入,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就会越加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文本解读的方法 篇5

回民区铁六小 扈 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

于永正老师对解读文本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的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来。他还反复强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要博览群书,特别是文学书籍,尤其是文学评论方面的书。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游刃有余。“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有灵气。” 那么,如何深入地解读文本,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解读文本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以多元身份解读文本。

1、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解读文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读文本,读懂文本所表达的意思,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懂文本的价值取向。这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读懂文本的语言文字,并去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表层和深层的意思;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作文本的具体用意,思考他的情感世界;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思考评判文本透露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以教师的身份来解读文本。这就要求教师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材的范文来解读,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取舍等角度来解读思考文本。在解读的同时思考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预设怎样的教学流程等课堂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读才能为教学服务。

3、以学生的身份来解读文本。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看文本,学会用儿童的目光来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阅读文本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疑惑点。正如著名教师闫学老师所说:“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的确,只有以儿童的眼光去解读,才能找着适合儿童学习的有趣而简单有效的途径。

二、整体把握教材,深入解读文本。

1.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阅读。所谓整体把握,首先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涵泳沉潜于作品之中,凭借直觉,对文本整体作灵感式的体悟。如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孤立地看词中每一句话,并没有独特之处,但整体联系起来看,这是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图。这个普通的农家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幸福和快乐的。老人们恬淡和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所产生的愉悦之感。因此阅读作品时,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在每一词、每一句的意义,而要加强整体阅读,将局部和细节与主题有机联系起来,透过文字表层读懂文章的意蕴和意境,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作品的妙处。

2.找准有效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或其他体裁的文章,读者首先获得的是对整个作品总体印象,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寻找阅读的最佳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选择得准否、好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整体性教学的效果。

如五年级上册《梅花魂》:先点睛“魂”,梅花有什么魂?读全文找到课文13自然段,这是课文的中心段:“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之后就要引入关键问题,即“梅花魂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相似之处?”得出梅花魂即民族魂。那么民族魂是由多少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英雄气节凝成的?由此联想到英雄戚继光、杨靖宇„„联想到笑对人生的千古名言,激起身为中国人的豪迈之情。在激情中深深地理解外祖父虽身在异国他乡,但他却始终不忘梅花魂,始终怀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3.将文本的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从单元和整个教材系统来看,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单元整体和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这就要求教学时对单元整体进行把握,把文本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否则就会出现 “偏读”文本的现象。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将相和》,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中国名著之旅,目的是通过几篇经典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中国名著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考虑到这一点,把一篇课文置于整个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而不是孤立地去讲解一个历史故事,就不会出现“偏读”文本的现象。我是这样设计的:

开始环节:联系单元主题,复习导入。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位。现在就让我们马上启程,继续我们的中国名著之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将相和》。

结束环节:回归单元主题,激发读书兴趣。

将相和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但同学们的中国名著之旅才刚刚开始。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整体把握教材,深入解读文本。这是避免“散读”和“窄读”文本,避免“断章取义”“肢解文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好办法。

三、多元解读,把握基本内涵。

如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主要是讲友情和守信。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但课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它的解读是多元的。如,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无私奉献;乐观态度;为光明正义而牺牲是伟大的;为朋友的光荣献身而感到骄傲等等。不少教师把重点放在环保意识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点思想,该有点辩证法的意识,首先保证达到基本解读,然后才考虑多元解读,甚至有时要尽量过虑掉那些牵强附会的解读。

四、把握文本价值,呈现教学厚度。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只能是字词句训练,认为把握住了语言文字也就把握住了语文的本原。因而语文课堂较少强调思维含量和思想深度。仅仅把文本定位在“言语层面”,将文本视为储藏着“语文知识”的仓库或某一语文知识点的例证。这样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和学生屈从于语文知识,而无视于那些文本作者的思想,无视于鲁迅、茅盾、朱自清、老舍、托尔斯泰、泰戈尔等文学大师的精神世界。教学只是关注温度,而没有深度,光有技巧而没有内涵。而课堂的温度是表面的,唯有深度才能让教学具有永恒的力量。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借助文本中的注释,动用自己习得的语感能力,对诗意的理解是不在话下的。如果仅是常规的解读,就不可能预约课堂的精彩。当教学有了深度探寻时,课堂也变得深刻了。一位教师在学生们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情之后,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柳宗元他真的是在钓鱼吗?”这么看似不经意的、随心所欲的一问,不知不觉中把文本引向了纵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散心。”“他可能很痛苦,借风雪来磨练自己。”“他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他因为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处于如此的冰天雪地之境,所以,就独自一人冒雪在江中垂钓。”„„而最终当有一个颇有灵性的学生石破天惊地说了一句“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时,老师也一下子有如神灵附体,接口一句雪莱的诗:“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语文教学,我们难道说不美妙吗?深度,给予课堂活力。

深度的语文教学是培植学生的思想。“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苏霍姆林斯基一语如醍醐灌顶。

五、明确历史背景,深入解读文本。

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时,教师适时的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腐败无能才招致了外敌的肆无忌惮。更能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事实上由于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缺少了对文本所处时代的把握,缺少对人物的认识和把握,致使对文本的解读处于平面化,对课文的理解浮于表面,教师都没走进文本而让学生去做,不会有太深的感悟,不能感动自己怎能感动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类文章认知缺少深度,完全是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解读历史类文本,如执教《草船借箭》,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把握人物的品质。只有老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真正解读文本,还文本以生命,还文本以本来面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多读书,读一些历史书,增长自己的历史知识。

四、走近作者内心,深入解读文本。

作家生平介绍、写作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等,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如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一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于一体,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好文章。文章通过“飞蛾求生”“瓜秧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即“虽然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充满光彩,充满活力。作者杏林子,自12岁起就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残而不废,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修,笔耕不辍,著有散文、小说和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有一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正是她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在充分读书,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句,教师相机介绍作家生平事迹及她的名言,既可以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他们对“生命”这一厚重的话题有新的感悟,又可以使学生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句话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考。

深入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得文本的信息,更要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悟中陶冶情操。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我们教师自身的深入钻研开始。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好教参、课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才能真正丰满课堂,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只有扎扎实实地练好这门基本功,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根深叶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得以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10

文本解读美学渗透研 篇6

——文本解读之美学渗透研究

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

彭聪慧

胡适提出了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文学用艺术语言构筑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而语文文本是这个世界中充满美的魅力一角。语文含有包罗万象的美质,同美学渊源深厚,文本中75%以上选入的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精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多种途径,但我认为挖掘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就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有重要途径。

由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潜到文本内部构筑的审美世界中去发掘、提炼文本蕴含的强烈的美感,在对美文、美景、美情的品味和感悟中,充实自己的审美底蕴,实现审美心理的建构和积淀。

一、咀嚼词句,体会语言美

“语言是最美的!” 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从文字中捕捉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与意义,把学生带入唯美的语言学习的意境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欣赏语言美,既要学习文章运用的技能技巧,又要学习作者锤炼语言的严肃认真的精神和严谨不苟的写作态度。语言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多种多样,在阅读活动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准确,优美而富有表现力。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绿”,把看不见的春风变成春风拂煦、百草始发,千里江岸一片绿的视觉形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更开拓了诗的美妙意境。但在教学中,不能因为传统“绿”字用得传神,而专注于“绿”字的解义,忽略了对整首诗诗情的把握。“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才是真正的诗眼。“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心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还”是贯穿全诗的一条主线,是这首诗的诗眼。把诗眼定在“还”字上,这首诗定位为抒情诗;诗眼定在“绿”上,这首诗就成了写景诗了,显然,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思念家乡的诗,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把准了。

再如:在《观潮》一课中引导学生感受潮来时的壮观场面时,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和句子,圈画出描写潮来时的词语: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一类是“入耳”,一类是“入目”,通过咀嚼词语,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壮观的景象。接着,选出相应的词送入课文的语段中,边读,边形象地体会到“听中有看,看中有听”“一路听潮,一路赏奇观”!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课件演示,让词语从课文中来,并结合课文理解,体会它们的意思。当学生对这些词语有了感觉,再将它们送回到课文中去。送回的时候,教师利用对听觉、视觉的激发,不断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段文字“一路听潮,一路赏奇观”的动态美感。此时,学生再读这段文字,词语便有了厚度,语言便有了乐感,眼前便浮现了画面。这样,阅读教学也就实现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了。

二、涵咏文字,品味情感美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和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落在一词一句之中。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沉浸文本之中,将自我生命与情感的体验与文本融合,探寻文中情感的文眼,去破解作者的内心隐情。从而深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领悟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情感美,获得更深刻真切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文本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

如:《搭石》一课,在深入解读文本后,以“走搭石”为切入点,先了解什 2 么是搭石,再抓住2-4自然段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回旋复沓、层层深入地去叩击文本,深化对“一道风景”的理解。从看得见的景美,到看不见的情美、人美,到抒写心中的美,整堂课教学的主线就是“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在教学中,抓住关键句中的重点词“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无论、只要、一定”等等,层层剥笋,精设训练:从查字典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如“人影绰绰”的“绰”到判断词语的语境含义;从透过词语“理所当然”想象人物的内心;从“无论 只要 一定”抓住关键词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句子训练;从观察画面理解“清波漾漾”到反复诵读表达各自的体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走过了一个认识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情感上由无情到动情的发展过程。教师又引导学生运用“师生合作朗读”、“想象朗读”的方法,在入情入境,反复涵咏中进一步体悟到了乡亲们助人美、和谐美、谦让美、敬老美的美好心灵。此处的文本解读使语言文字在反复涵咏咀嚼中富有了生命力。可见,涵咏无疑是一种审美鉴赏的自觉行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在教师有意创设的情境中精神得以滋养,情感得以熏陶,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三、启迪思维,绽放意境美

意境是经作家的主观思想感情而创作出来的,是比“形象”“情感”更高一级的美学范畴。思想感情一定要通过想象、形象思维,把内心和外物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意境,然后才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蜀道难》意境的险峻美,《荷塘月色》意境的静态美,《望庐山瀑布》意境的动态美。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把学生带进文本的美的艺术境界中,去发现文本的艺术意境美。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只有在阅读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让自己沉浸到作者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融为一体而营造出的想象世界里面去,才能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文本的意蕴,进入文本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获得畅神悦志的审美快感。因此,在文本学习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驰骋想象的风帆,去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开拓最美的意蕴,置身于美好境界之中,体验文本的意境之美,接受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大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们透过这样的诗句,在头脑中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想象。如: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基于语言文字的想象,使教学展现的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丽画面:

师:文章开篇便说“伯牙善鼓琴”,既然是“善鼓琴”,他的琴声一定不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生:还会表现春雨绵绵的景象。

(落叶飘飘、白雪皑皑、杨柳依依、果实累累、秋风习习、烈日炎炎、芳草萋萋„„)这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些画面从文字引发,在脑海中描画。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注解。接下来,还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想象化作语言表现出来。于是,又有了下面的环节: 师: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志在炊烟,钟子期曰—— 生:善哉,袅袅兮若炊烟!师:志在流水——

生:善哉,潺潺兮若流水!师:志在霞光——

生:善哉,灼灼兮若霞光!„„

师: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 生:知音!

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这是以文言学文言,以心灵悟知音。而这一切,都是缘于美丽而自由的想象。语文课,不能没有想象。“没有美,语文空无一物。”

四、放眼整体,感受风格美

文本解读要遵照文体的特点,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小学主要的文体也就几种吧?——记叙文侧重写人的,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詹天佑》;侧重写事的,如《画杨桃》;侧重写景的,如《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就是说明文,如《鲸》;再就是古诗文、神话故事类、寓言类了。以记叙文为例,常见的结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纵式顺序。如:《将相和》,这种结构好处是情节完整,脉络分明,故事性强,便于突出人物性格。(2)横式结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方位”的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3)综括式结构。如:《母鸡》就是典型的按感情的变化由“讨厌”到“赞美”来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事件不同来安排材料,而每件事情又按发展过程来描述。

再如:《桥》的“设悬”式结构,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尊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到这里,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震撼。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整体,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细读文本,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就不至于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才能深入品味文本谋篇的巧妙和构思的精妙。

五、剖析形象,欣赏人格美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刘叔成在《美学基本原理》中也指出:“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5 只是图解某种政治思想或道德观念,那么,不论他表达的思想观念多么正确、深刻,也不能是美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去剖析,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

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读着文本,“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时,两个明晃晃的词语跳入了眼帘──坚定、淡泊。真是柳暗花明,“坚定、淡泊”不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吗?不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吗?不就是“美丽”最本质的含义吗?它们既可以承接对第一部分的学习,又可以串连起后面两部分的对话。如此由厚到薄,以“坚定”与“淡泊”为课堂抓手,通过读读、画画、批批、说说、议议等等,来挖掘居里夫人的“美丽”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于是,“回味定格历史的美丽──品味坚定的美丽追求──咀嚼淡泊的美丽人生──继承跨越百年的美丽”四大板块一挥而就。这个真正的科学巨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别说跨越百年,就是千年、万年,她的美丽也不会被磨灭——美丽永恒!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煮,文本

没有对文本的全面解读, 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然而, 怎样细煮文本才能使课堂更高效呢?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

《庸言》有曰:“学而不化, 非学也。”说的是读书不能浮光掠影, 匆匆一瞥, 而一定要在“化”上下工夫, 深入领会其含义, 细致追究其底蕴, 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 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行。薄书能读厚, 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厚书能读薄, 着意培养自己的概括力, 只有创造性地“煮书”,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得心应手, 左右逢缘。这样的读文通俗点说就是“细煮”, “煮”出味道来, 用智慧的双眼去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笔者认为, 细读文本就应做到“四煮”:即围绕面、线、体、点去细煮文本。

一、煮“面”———整体把握教材, 让文本细读走向全面

要整体把握课文, 不仅要抓需要理解的每段具体内容, 而且还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 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全面。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煮, 一煮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即文章写了什么?二煮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技巧来表达这一内容的, 即作者是怎样写的?三煮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理想的风筝》一文为例, 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采用倒叙的写法, 触景生情, 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细读时可以追问:作者写了什么?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 爱学生, 爱工作, 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怎样写的?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 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 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 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善于用典型事例,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 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 互为例证, 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课文为什么这样写?作者选取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写刘老师, 把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 更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写出了他的完美人格。

二、煮“线”———深层领悟主旨, 让文本细读走向整体

把握整体不仅要煮面, 也要煮线, 这是纵向地整体把握, 是深层地整体把握, 犹如穿糖葫芦, 要抓住穿糖葫芦的竹签。 (1) 结构线。要善于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结构特点, 去皮肉见其骨。 (2) 主旨线。不仅要准确地归纳出主旨, 而且要悟出体现主旨的层次, 去其骨见其魂。 (3) 情感线。表情达意是语文的特点。煮文要悟情, 悟出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 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为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 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根据这个重点, 我们再次回读这两件事后, 不难理出文章的线索:“着迷—迷恋—痴迷”, 正是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迷”, 才把他引向了科学的殿堂。

三、煮“体”———了解写作背景, 让文本细读走向厚重

教师只有掌握全面性、整体性、生活性、客观性的写作背景, 把握好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心境和态度, 才能找准突破口与切入点, 准确定位作者, 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字—作者—读者”三个层次的有效解读, 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

比如, 读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 如果这个故事我们只读出一个“爱”是不够的, 它所弘扬的是一种伟大的“博爱”, 而这一文本的价值, 需要通过文章的写作背景去获得———大旱之年,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在这个时候, 水就是生命, 让水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 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小姑娘的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在生与死的关头做出这样的抉择, 才是最伟大的爱。这个童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木水罐变成银水罐, 银水罐变成金水罐, 金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 涌出巨大的水流, 透过写作的背景, 我们就会知道托尔斯泰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每一份爱心都会得到回报。

四、煮“点”———聚焦关键词句, 让文本细读走向深远

文章整体与局部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 整体是由局部组成, 局部又离不开整体。所以, 从整体中抓局部, 从局部中悟整体, 应善于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 钻研反映整体的字、词、句、段……通常煮“点”有七要素:音、形、意、道、境、情、采。

还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 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的“着迷”, 这在文章记叙的第一件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你看, 已经是傍晚时分, 暮色笼罩了田野, 爸爸妈妈已经要回家了, 可是法布尔却不见了———他去找令自己“着迷”的小虫子去了, 也许夜色的朦胧在小法布尔的心中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昆虫的“着迷”。再看, 文中写道:“三天前, 法布尔就告诉她, 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 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在这段中, 两个平淡无奇的词语:“三天前”和“终于”。如果我们加以细细品味, 其中该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一个孩子, 三天前就开始关注这个会唱歌的“歌唱家”了, 又是在三天后才找到的。细细想想, 在这短暂的三天中, 这个孩子是怎样地在此倾听、寻找、等待呢?有了这样的“着迷”, 他还会在意天色已晚吗?有了这样的“着迷”, 他怎能不在“三天后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时兴奋地喊出:“妈妈, 我在这儿呢!瞧, 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其中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读着这样的文字, 我们的耳旁似乎响起了小法布尔爽朗的笑声, 我们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小法布尔灿烂的笑容。

总之, 备课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 是理智与情感滤化后的结晶, 是一种转化、一种升华、一种超越。因此,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与课标对话、与教材对话, 努力做到细煮文本、精心钻研、深刻领悟、熬出精髓, 只要我们潜心研究, 坚持不懈, 就一定会探索出有效备课的新路, 进而创设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素英.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J].新华教育导刊, 2010, (8) .

[3]宋庆彬.小学语文备课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 (综合) , 2008, (8) .

上一篇:风小作文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足浴店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