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文

2024-08-22

叙事文(精选11篇)

叙事文 篇1

端午街看龙舟赛

“咚”“咚”“咚”„„浑厚有力的鼓点声破空而来,坐在婶婶家吃端午团圆饭的我心早已飞到划龙舟的现场。一吃完饭,我、弟弟拉着妈妈和奶奶赶紧往云浦路跑。

可一出来就傻眼了,一路的河边早已被看龙舟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堵得水泄不通,有的人甚至爬到树上,有的站到车上。我试着挤进去,但马上又被挤了出去,只好边走边寻找空隙。

“咚咚咚咚咚”„„鼓声更紧密了,呀,肯定是有龙舟开始比赛了,我还没找到位置,只好跟着鼓声边走边跑。路上,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跟我一样,虽然没有看见龙舟,听到龙舟的鼓声,高兴地喊着“加油加油”,仿佛他已经看到龙舟比赛的精彩场面,逗着路旁的人哈哈大笑。后来,妈妈把我们带到了乐成街道的龙舟指挥台,我和弟弟舒服地坐在凳子上观看。

这时河面上,一条橘黄色龙舟一马当先,队员们桨频一致,龙舟劈浪前行,后面一条白色的龙舟紧追不舍。“加油!加油!”两岸观众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庆祝的鞭炮也不时冲向云宵,为赢的龙舟祝贺。

我们看完了乐成街道水域的龙舟,接着又去了城南街道的龙舟指挥台。这里水域比乐成宽敞许多,龙舟数量明显比乐成街道少一些,但两旁观众依然很多,路旁停满了车,有多人打着伞坚守着一年一度与龙舟的约会,等待着龙舟的自由角逐,终于河面上热闹起来,上下游汇集过来的龙舟争相追逐起来„„

看了整整一个下午,看到有的龙舟开始回家了,我和弟弟在妈妈的催促下才 恋恋不舍地离开。

难忘的中秋节

我喜欢张灯结彩的春节,也喜欢快乐无比的儿童节,还喜欢秋高气爽的国庆节,但我最喜欢合家团圆的中秋节。

天空湛蓝如洗,太阳的脸红了起来。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奇斗艳,枫叶红的就像火一样。

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来到人声鼎沸的游乐园玩。这里有快乐无比的荡秋千,有好玩刺激的碰碰车,还有精美别致的滑梯„„我到这里玩一会,又到那里玩一会,高兴极了。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把早以准备好的月饼拿了出来。有香甜可口的五仁陷,还有清香爽口的草莓陷„„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明亮。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

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中秋节是快乐的节日,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我爱中秋!

恐龙博物馆

假期,我去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去的路上,我问舅妈:那些化石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舅妈还没有开口,弟弟就抢着回答:肯定是真的。我一听,心里更高兴了,我能见到真正的恐龙化石,我真想赶快赶到博物馆。

到了恐龙博物馆,我们走进大厅,身上感觉一阵凉快。舅妈郑在买票的时候,我看见架子上摆了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恐龙骨头。我以为那是化石,舅妈走过来说:这个恐龙是假的,真的恐龙化石在后面。我笑了笑,迫不及待的向早点见到真的恐龙化石。

到了化石参观厅,我向四周看了看,到处都有各种形状的恐龙化石:四川龙在打架、翼龙在空中飞舞 速龙在跑步........。我们来到中厅,看见一个食肉恐龙正在吃一个食草的恐龙。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食草恐龙的牙齿是平平的,而食肉恐龙的牙齿是尖尖的。我在旁边看到一个以多欺少的景象,两个恐龙打一个食草恐龙,娜两只恐龙是霸王龙。那两只霸王龙左右攻击,食草恐龙也只有做最后的挣扎了。

我一转眼又看到了一副以大欺小的景象,一只四川龙吃掉了一只很小的速龙。化石的形状在四川龙把速龙叼在嘴里,那是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阵心酸。下面的恐龙化石看完了,我们又到楼上看植物化石和动物化石。我看到动物和植物的化石都是在板子上,我还以为是假的呢,舅妈走过来说是真的。哪天,虽然看的不够,但是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所以我的收获是很大的。

一个辛苦的星期天

吃过营养丰盛的早饭后,我们回到家里,今天早上该我洗衣服了。

我走进了卫生间,妈妈早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妈妈教我怎么洗衣服。“首先,要把衣服泡进水里弄湿,然后把裤子放在地上,把肥皂涂抹在裤子上。”妈妈顿了顿又说:“涂抹肥皂的时候要多涂抹一些,抹均匀,之后用刷子使劲刷!刷干净一面后,翻过来再涂抹肥皂,再刷。全部都刷完了,放在清水里清洗3遍就可以了。”

妈妈说完就出去了,我开始洗衣服了。我把肥皂涂抹上后,就一下一下的用力刷起来。一个个白色的泡沫冒了出来,不一会儿,白色的泡沫变成了带泡沫的脏水,有污渍的地方,刷几下就没影了。终于一条裤腿刷完了,我长长的叹了口气,接着开始刷洗第二条裤腿......我正在聚精会神的刷裤子,突然感觉到脚下很凉,我低头一看,原来脏水已经流到我的脚边啦!我居然还没有发现,直到水把我的袜子弄湿了才注意到,可能我太用功了,没有发觉。

哦!蹲了老半天了,脚都蹲麻木了,不高高兴的是裤子终于刷洗完了。我把它用清水冲过3遍后,挂在衣架上,裤子就像新的一样。

今天洗衣服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最重要的是我的衣服是我自己洗的。今天我只洗了一条裤子,就感觉到很累,很辛苦。妈妈每周都要洗那么多的衣服,可是妈妈从来没有喊过累,以后我要多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像夜中空的点点繁星一样,多得数不清。有的让你非常感动;有的让你感觉非常后悔;有的让感觉到非常惊喜;甚至有的让你感觉到非常悲伤。这些事当中,有一件事使我最感动,最难以忘记。那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个让全世界都难忘记的痛苦日子。大地在呜咽,山川在哭泣,为什么本还是明媚的天在瞬间就变得黑暗。我禁不住要问:“苍天,你是开玩笑吗 ?” 152字

那时的我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灾区卫视直播,每看到有生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逝去,我的心就无比疼痛。然一幕幕救人凯歌却正在谱响,为了废墟中一息尚存的人们,我们最可爱的人,那疲惫的身影还是奔在最前沿,他们不管有多苦多累,只想快点、快点、再快点,一 线希望就是他们的动力。我为那些可爱的子弟兵们骄傲,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只为能早解救一些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跪在地上痛哭大喊,一直还想往摇摇欲坠的房屋里冲进去的战士(余震让他们不能再进去救人)。他在喊:“让我进去,我还能再救一个。”他的那种悲痛欲绝,让人感觉到那里就像正掩埋着他最至亲的人,他正在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是“超人”。那是怎么样的场面呀!

这让我相信,虽然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私的爱可以是生命的延续

叙事文 篇2

我们可以通过作文方法网络图来揭示叙事文的写法。画作文方法网络图是掌握作文规律的一个好办法,它将某类作文中体现规律的要点、层次、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网络,把作文方法浓缩化、要素化、系统化、形象化,变厚为薄、变繁为精、变难为易。下面是叙事文的方法网络图:

一个钥匙圈

几个月前,分到我们班来实习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男老师。一个月接触下来,我们觉得这位老师谈吐幽默,真诚坦率。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老师有好几把钥匙,却从来不用钥匙圈,宁愿走起路来让钥匙哗哗作响。这一点,我们觉得很有趣,曾多次向他提出过,可他笑笑说:“习惯了!”

一转眼,两个月的实习任务结束了,老师要走了。在欢送会上,我代表全体同学送他两件小礼物:一件是由我们全班同学签名的一个笔记本,另一件是一个鸡心钥匙圈。钥匙圈是我受全班同学之托去买的。

欢送会进入了高潮,我半开玩笑地说:“根据您的实际需要,我们决定送给您一件礼物——鸡心钥匙圈。”说完,我便把手放进裤子口袋。呀,天哪,里面怎么会是空的?我记得早晨上学时已经把它放进口袋了。我摸遍了全身,还是没有。全班几十双眼睛盯着我,教室里一片寂静。我尴尬极了,呆呆地站在那里。

可谁知,老师却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鸡心钥匙圈,笑着问道:“是这个吗?”我惊讶地望着他,连忙点了点头。他又说:“这是我在教室门口捡到的,我想会后让失主来认领,没想到这竟是送给我的礼物,真是太巧了 ! 我喜欢它,谢谢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呼……”我长出了一口气。幸亏是这样,不然我多难堪哪!

回到家,我忽然看见一个鸡心钥匙圈仍放在我的桌上。啊,原来早晨上学时我并没有带去。我明白了:老师的钥匙圈并不是“捡到的”,而是他自己早已买好的。他为了替我解围,撒了个友善的谎。

我永远忘不了他的微笑,忘不了那个场面,更忘不了他用行动证明的一句话:“让别人保住面子,比送一件珍贵的礼物还重要 !”

“我”来找一找:

叙事文 篇3

写作与阅读其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写作固然需要理性的思考,但理性往往停留于写作的表面,即分析主题、构思篇章和文章修改的层面上。记叙文尤其如此,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所写出的是将自身置于事件情景中时的所思、所“见”、所感,写作只是这些体验的记录。福楼拜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时描写过这种状态:“包法利夫人在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情怀推动下满腔热情的恋爱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并终遭抛弃之后,无路可走的绝望使她只剩下了退出”。福楼拜说,当爱玛吞下砒霜最后中毒而死时,他自己也难受得全身抽搐,感觉自己“满嘴砒霜的味道”,好像中毒的是他。无独有偶,巴尔扎克写到高老头之死时,也痛苦不堪地卧在地板上,以至被来访的朋友误以为“不行了”。推动写作绵延不止的往往不是理性,而是想象和体验。

而在批评阅读活动中,虽然也要伴随着想象,但此时活跃着的是理性,辨析、反思、评判等等理性认知无时无刻不穿行其间。没有理性认知,批评也就无从发起。由此,如果作文,尤其是叙事文的教学侧重于想象力的激发、情感的引导等方面,则阅读理解更应该将重点放在事件展开过程的具体考察与分析上。

一篇文章涉及到作者、社会及知识和道德语境,阅读教学固然可以通过这些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模糊的印象,但这些工作做得无论怎样细致深入,毕竟不是文章本身。从消极方面说,它还可能会造成一种已经先入为主的经验从而限制学生阅读时的自由思考,甚至导致理解上的单一或千篇一律。一切文史知识之类的外围工作都替代不了文章自身,从功能上来说,它们倒是可以放在初步阅读之后用来调整、校正理解的过度或者偏颇。阅读,首先要面向文本。

一篇文章包含了事件和对事件的叙述。一个事件不会专属于某位作者,但作者却拥有事件叙述文本的专有权。这其中为作者所专有的,是在隐含或者直接连缀于叙述过程中叙述者的讲述艺术、情感反应和价值取向,也即叙述话语。学生要在事件、结构、修辞、情感、意义等方面对文章予以条分缕析的阅读理解以把握作者的取向,这种结构决定了教学只能通过对叙述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内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即阅读教学的设计应该面向这几个层面展开。

从叙述层面来说,文章包括对事件的讲述、讲述者的感受与评价两个层面。事件讲述需要故事逻辑,作家必须遵循这样的逻辑才能赋予故事发展的合理性,使读者接受其所讲述的故事,否则就会遭到不合理乃至胡编乱造的批评。同时,作家也有安排讲述顺序的自由裁量权,通过预叙、倒叙等手段颠倒、错合、揉碎事件的线性进程,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乃至迷雾重重。但无论顺序怎样调整,事件毕竟有其自身的结构。人物有“施-受”两方,事件有产生发展变化之类,分析这一层面可以使学生明察一个事件的组织结构。法国文论家托多罗夫将这种结构归约为叙事的“普遍语法(句法)”:一个叙事作品可以视作一个句子的扩展。一个句子即一个命题,由人物和行动构成。人物或者施动者所使用的词汇只是一种命名,这样的词汇只有同谓语结合后才能获得意义,因此,分析作品本质就变成分析谓词。因此一篇作品可以视作由以动词谓语(即人物行动、故事情节)为中心的命题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句组成的命题序列,分析一篇作品首先可以找出这样的序列。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社戏》和《初航》为例:将鲁迅的小说《社戏》压缩成一个句子,则可以说是讲了一个“我看戏”的事件。在“看”这个动词之下,我们看到了“去赵庄—不能去—可以去—看到戏—返回”这样一个序列,在这个序列之下,又有去的路上、戏台上下、归途中及归来后几个二级序列。如此层层离析,一篇故事的结构也就清晰了。同样《初航》也是由“遭遇风暴”这个命题之下统摄着“下锚—砍桅—弃船—登岸”等一系列的二级叙事所结构。

然而,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并非止于其叙事,人们阅读作品也不会满足于仅仅知晓了一个虚构的新闻事件。文学传递给人们的,除了开始—转换--(再转换)--平衡的事件发生过程外,更重要的是生命的经验,是作者寄于叙述者的丰富的感受、反思或评价。由此,叙事就需要两种性质不同的谓词:一是标志事件“平衡—不平衡—平衡”种种转换过程的谓词,原则上这类谓词在叙事只出现一次;二是呈现事件发生状态的的谓词,可以频频出现。这类谓词被托多罗夫归入形容词序列中,包括状态、属性、人物身份等,用以伴随动词序列的环环陈述,赋予动词多彩的形态。“动词和形容词的对立不是特定的行动和品质的对立,而是不同体的对立,可能就是反复体和非反复体的对立。叙述‘形容词就是描写平衡或不平衡状态的谓语,叙述‘动词就是描写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谓语。”[1]动词当然也可以具有描写性,但主要承担的是陈述功能;形容词首先是描写性的,可能独立于讲述,更多的情况则是融合于讲述过程,使讲述本身含有对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情感及情态展现。需要提醒的是,托氏所说的动词和形容词与语言学中的词性划分是不同的,他依据的是叙事中所承担的功能,所以特别强调其为叙事作品语法中的词性。如下表:

表1《初航》

主词 语言学动词序列

船员 泊 下锚 砍桅 祈祷 求救 弃船 获救

我 (风大得)可怕、呆、难过、吓坏了、恐怖、晕了过去

表2

主词 语言学形容词序列

风 紧 大 (大到)无以复加 小

船员 恐怖和惊奇

《初航》这篇叙事文可以概括为“航船遭遇风暴”,另一方面也同时是“生命遭遇危险”这样的陈述。其中风暴是导致事件由平衡向不平衡转换的叙事推动元素,因此,对船员自救过程的陈述与风暴变化过程的陈述完全一致。叙事语法方面来看,文章的动词就是“遭遇<危险>”,标志航行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如此则表1的动词序列其实与表2的形容词序列一样都应该被划入描写不平衡状态的形容词序列(当然如果将表1的动词视作“遭遇(危险)”的次级叙述,也可以将其看成航行者自救过程的陈述性话语序列)。endprint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篇课文其实不是在报告一个遭遇风暴的事件,而是对生命遭遇危险时的活动状态的展示,因而可以容纳大量的行为、心理和对话等等修辞性的话语。表1和表2的对比也使我们发现“我”和水手们的不同。水手们对危险的感觉是随着风暴的逐渐升级由不在乎到恐惧逐步加重,而“我”的感觉则是始终停留于恐惧层面,没有水手们的感受从轻到重的变化过程。从水手方面看,这些词语系列暗示了风暴的前所未有或不多见,表明风暴的危险性。就“我”而言,则表明“我”是一个没有航行经验的航海者。

比较复杂的是《社戏》,这篇小说固然是讲述“我去赵庄看戏”这件事,文中分成“找船——航行——看戏——返航”四个部分讲述,最后追加看戏后的议论。托氏所谓的形容词部分制表如下:

表3《社戏》

叫不到船(受挫) 急得要哭 不钓虾、少吃饭 外祖母很气恼 少年叹息同情

去赵庄(突转) 轻松舒展 飞一般 (豆麦、草)清香 月色朦胧

到戏场(失望) 视若仙境 (表演平淡)打哈欠、忍耐、(不再忍耐)走

返回(再转) 月光皎洁 渔夫喝彩(快) 偷罗汉豆 双喜的骄傲 母亲候望

看戏之后 看了好戏 豆很中吃 晚餐(不中吃) 再看不到

罗兰·巴特把叙事中的事件称作标记,“……无论谁阅读文,都要在情节的某些一般名目下(漫步、谋杀、约会)来积聚一定的信息,正是此类名目造就了序列;我们可赋予序列某个名目。”[2]这里所谓的“名目”也就是“标记”,它可以说是行动的类型。将“标记”统一到托多罗夫的的命题序列中来,则可以将命题分成不同的层次等级。如“灾难”属于事件的类别,在这个类别之下,我们可以联想到争吵、破产、战争、地震、洪水等等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形。如果在《社戏》里使用这种标记,则“去赵庄”下统摄了“叫船”、“失望”、“生气”、“获得同情”等,“看戏”下可以列举“远看”、“介绍演员”、“困”、“支撑着”、“担心”、“吁气”、“回转”等等,继后的“返回”标记集合同此。从小说题目来说,叙述者应该将注意力聚焦于看戏,标记也应该沿着看与戏展开序列,然而文中并没有遵循这样的常规,而是插入了许多与看社戏几乎无关的枝节。比如行动展开前花了很长的篇幅讲述北京的两次看戏,使三个统一在“看戏”名称下的事件构成了横向上的对比关系,潜在形成对故乡看戏一事的情感态度。在讲述看戏过程中,又插入返回途中的“偷豆”事件,构成套嵌叙事,而这个嵌入的叙述在篇幅比例上甚至超过了主体事件的叙述,不但夜里偷豆、烧豆不厌其烦,还要继续次日的议论和晚餐的送豆。依照托多罗夫的句法,则这些动词叙事其实都可以被划入形容词序列,其展示的是看戏的情态和感受,与看戏本身只构成了隐喻或转喻关系,而不是事件的推进元素。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终于可以推断出,作者讲述的目的并不在于展开看戏的事件,而在于展示看戏所引出的故乡情态,这样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看戏叙事的意义,即,它只是被叙述者用来作为一个容器,里面倒出的其实是对故乡人情物态的美好记忆。

当然,这里所做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分析。如鲁迅讲述的看社戏时间上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次日。早上叫不到船,外祖母为此很气恼,母亲安慰外祖母,并约束“我”不得闹情绪。夜里返回又嵌入偷蚕豆的情节,都是对事件的丰富,可以视作对看戏动作的情态化叙述。而正是在这样的情态化中,我们才看到了小说中的“我”对童年经验的美好记忆与怀念。

这样,利用叙事学的语法理论将叙事作品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逐层剥离,一篇叙事文的结构、情感和价值取向就可以脉络清晰地显现出来。作为文本细读方法的教学,它比直接知识化、概念化地介绍和论证文章的主题、价值等等更能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和缜密,提升文本分析能力。解读如果悬浮于意义或价值的直接认定,也许它不会影响学生的考分,但对训练学生实际的文本分析能力来说,则很难说不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劳动。

注释:

[1]兹维坦·托多罗夫.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见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父亲叙事文 篇4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都是严厉的,也不多话,每天板着一张国字脸,好似谁欠他一百万似的。

记得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刚好开家长会,由于成绩不错,所以不怕老师告状。我叫了爸爸去开家长会。在教室上,老师表扬我成绩不错,让我爸爸给其他家长说说是怎样督促孩子学习的。大家都鼓掌让爸爸说几句,爸爸急忙的站了起来,可还是板着一张脸,说了句:就是让孩子自觉学习。说完,爸爸就尴尬的坐下了,班主任轻轻咳嗽一声缓解尴尬,看爸爸还是板着脸,班主任瞬间扶额了,感谢笑笑爸爸的演讲,下面有请这让坐在他旁边的我苦笑不得。

其实爸爸也挺可爱的。记得还有一次,我们一家正在吃晚饭。我把我面前的芹菜移走,妈妈不给我移走,她跟我说要多吃点芹菜,就做多点家务。爸爸听后把带有蒜头的那盘菜移到我面前,说:那还是吃多点蒜头吧,你数学比较差。于是爸爸把蒜头移到我面前。我心里暗暗为爸爸点个赞,因为这菜是我最喜欢吃的。爸爸也太可爱了点吧!

父爱永恒叙事文 篇5

今年的父亲节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什么礼物也没有送,什么祝福的话也没有跟爸爸说。我和爸爸对“父亲节”只字未提,在爸爸的车上,从收音机中听到有关“父亲节”的报道,我默默地听,爸爸也默默地听。仿佛“父亲节”根本不存在,可我心中百感交集,却不知如何表达……

从小,妈妈就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印象中的爸爸只是给我煮美味的饭菜、是我撒娇的对象、和我一起练习古筝。每次要写“感恩父母”的文章,这个机会非妈妈莫属,爸爸则在一旁笑咪咪地为我修改文章。

真正理解到爸爸深藏不露的爱,是在爸爸出差期间。

爸爸一出差,我和妈妈可忙坏了:每天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买菜、做饭;吃完饭又有一大堆碗筷等着洗;过几天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洗衣服;晚上没人陪我练琴,我弹得一团糟;妈妈不会开车,出门就得挤公交或等出租……

终于熬到爸爸要回来了。妈妈带上购物卡去商场买东西欢迎爸爸的归来,我陪同妈妈一块去。我们东逛西逛买了大包小包的物品,费力地提着去等出租车。下了出租车,我和妈妈又得吃力地把它提回家。我一会儿把商品提到左手,身体向右倾;一会儿又把商品换到右手,身体向左倾。这样摇摇晃晃,好不容易回到了家,此时,我全身的骨头似乎都要散架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对于我们家是多重要。他总是把自己对家庭所有的爱藏在买菜、做饭、洗碗、提重物等一件件小事之中,让人难以发觉。

爸爸对我是温柔、慈爱的,在我看来,他还是傻傻的。一次,因为连续数日酷热,学校放高温假,要家长下午2:00来接学生回家。2:00钟,我们冒着骄阳来到大门口,发现爸爸早已等在门口了。我连忙跑过去,爸爸微微一笑,说:“很热吧,喝点水。”说完,递给我一瓶矿泉水,拉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到爸爸的手是汗津津的,便知道他肯定搞错了时间。我问:“爸爸,你等了多久啊?是不是搞错时间了?”爸爸用手擦擦额头上的汗珠,苦笑着说:“是啊,我还以为是12:00呢,等了两个多小时,还从“麦当劳”买了一份午餐给你呢,原来是2:00啊。”我听了,顿时有一股暖意涌进心里。

爸爸对我也是宽容大度的。每当我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只是温柔地拍拍我的头,叮嘱一句:“下次注意哦!”便不再多说什么。尽管只是这一句话,我却深深感受到了爸爸对我的爱。

初中作文叙事文 篇6

我感觉我的骨头散架了,一书包瘫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全身上下也软绵绵的,像大漠里虚脱的一个人,一个昏厥的世界。我感觉到一股力量,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歌唱:“睡吧,睡吧!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放心的睡吧!”我的脑子里闪现出许许多多的画面:

我手持一本数学书,卷成筒,胆怯的向我们班好强的一个男生打去:难道他以为自己是霸主吗?我也不要输,我的大脑里可没有被骂被吓四字;最要好的同学和班上最有权势的女生闹起来,我一个愣样杵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充满疑惑与愤怒的眼睛:我不敢得罪“权贵”,但却仵逆了友情;我没把作业交齐,老师冷淡的面容像冰川一般冷酷,直戳我的心,那么在老师心目中,我究竟是个怎样的英语课代表呢?我陷入了无止境的深思。

我醒了,我竟是一趴趴到天亮的,睁开眼睛,我感觉得到头剧烈的震颤着,眼前恍恍惚惚的,此时桌子上整齐地摆着一张小纸条:

阿清,你昨晚睡得太沉了,我没来得及叫你洗澡,冰箱里有我买回来的水果还有一些饭,你要记得吃哦,还有以后放学早点回家,妈妈出去做钟点工了,你要好好把作业写完,回来我检查。

我糊里糊涂的读完了那张小纸条,感觉心里暖洋洋的,我的母亲给予了我全新的动力,我的动力为了给我的母亲。

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差异 篇7

“图像”一词的来源, 可以追溯到汉代, 主要是指一种象征意义的刑法。严师古注引《白虎通》:“画像者, 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 犯劓者以赫着其衣, 犯髌者以墨其髌, 象而画之, 犯宫中扉, 犯大辟者布衣无领。”严师古的注释说明画像是一种刑罚, 可以称之为“象刑”。原来是形容舜帝时的贤明政治。到汉代“象刑”成为贤明政治国家大治的一种追求。画像具有“形象”“图画”“图形”等多层含义。使用所谓的汉画像的语言其实包含许多汉化图像的引用和沟通, 呈现这些图像的表面语言, 如何被想象、如何被观看, 都要详细、细致地表达出来。《易经》上记载, 河从图中而出, 洛从书中而显现, 圣人把它当做事情的准则。因为图和书在古代都是一样被看重的, 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郑樵在《通志·总叙》中说:“河出图, 天地有自然之象, 图谱之学由此而生;洛出书, 天地有自然之文, 书籍之学由此而生。图成经, 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成文。”可见图像在古人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 后来的汉画像艺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汉代的图像资料, 给我们研究历史、文学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信息。图像是以整体直觉思维审视文学现象, 当然不仅止于取得印象与传达印象, 也要进一步思考创作的动机。然而也不是脱离艺术直觉的纯理性思辨, 而是在整体直觉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范畴、概念以形象之语进行描述, 保持艺术赏鉴的直接性和具体性。“图像叙事是一种现象直觉式的规定。”图像看上去明白易解, 也易于领会和应用, 但是图像容易思考不深入, 不甚了了。这些特征都是立足于图像叙事的基础上。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有许多, 如山东沂南北寨村, 嘉祥武氏祠, 江安一县石棺石刻, 渠县王家坪无名阙石刻, 米脂县汉画像等。对于这些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 学者早就指出, 汉代《荆轲刺秦王图》描绘的是荆轲掷出匕首, 误入铜柱, 整个故事最紧张的时刻。基本上大家的注意力一齐集中在画像如何表现故事的高潮, 很少有人留意画工以怎样的技巧去呈现发展以及其中可能包含的“时间差”和“时间幅度”。按照《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见秦王时荆轲亲自捧着盛有樊於期头的盒子, 秦舞阳捧着都亢的地图, 匕首藏在地图里, 秦舞阳在殿下害怕, 荆轲受命代为献上地图, 图穷匕首见, 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 右手以匕首刺秦王, 随侍在旁的夏无且以药囊击荆轲, 秦王因为左右的人叫嚷提醒, 才拔剑还击, 断荆轲左腿, 荆轲失去行动能力, 不得已掷出匕首, 匕首击中铜柱。秦王复击荆轲, 荆轲知道事败露, 倚柱大骂。按照情节时间的顺序, 武氏祠三幅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汉画像所描绘的至少包括先后五个时间段落: (1) 秦舞阳害怕, 匍匐在地上; (2) 荆轲挥匕首, 仅断秦王衣袖, 秦王慌忙奔逃; (3) 荆轲欲追, 却遭到阻拦, 被人拦腰抱住; (4) 荆轲投出匕首, 匕首洞穿铜柱; (5) 持盾握剑, 武士前来救秦王, 从前后包抄荆轲。不论故事的哪个版本, 画像中有一个已经打开、露出头颅的盒子, 又有一截已经断了的衣袖, 清楚地交代出故事较早的情节。根据《史记》的情节, 荆轲掷出匕首的时间应该在左腿断掉之后, 而画像中的荆轲还能站立, 还能追秦王, 但是被人拦腰抱住。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抱住荆轲的人手中并没有药囊, 不能确定他是夏无且。单单从画像上我们无法确定荆轲的腿已经断了, 只能看到画像中匕首穿过铜柱, 匕首尾巴上的穗子还处在飘飞的状态。这个时候秦王的卫士持盾、剑而上, 最终取得荆轲性命。这个情节无疑是故事的最后一幕。图像叙事的缺点就是可能没有办法说清楚情节的顺序, 还要通过文字的记录来猜测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但是在图像上也能发现时间的顺序, 只是不太容易。国像中, 在秦王的旁边还有一双鞋子而且是并排的, 这个描述在《史记》中没有被讲述出来, 图像中似乎在提醒一些被忽略的情节。对于这双鞋子, 学者的观点也不一样。容庚认为这双鞋是秦王没有来得及穿上的, 而朱锡禄认为这双鞋是秦王脱落的。其实这也是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的一个差别: (1) 画面提示最精彩和最紧张的时刻, 使观看者一看就知道画像所要讲述的故事, 但是故事前后情节则由观看者自己在脑海里想象和补充。 (2) 将先后的情节, 以布局轻重的技巧, 同时呈现在画面上, 引导观看者利用画中出现的人物、物件和场面来解读一幕幕发生的故事。这些差别使得图像和文字有不同的作用。

刘勰主张, 研究文学现象要追求一种圆融通照的境界。就是要融合图像叙事和文本叙事, 把两者结合起来, 使得赏鉴者带着鲜明的寻根讨源思维特点去研究, 发现新的问题, 揭示某些未被发现的文学现象或者历史事实。荆轲刺秦王题材在各种情况下, 表现的侧重点不一样, 有时候让观者匪夷所思。而且图像的发展本身也存在某些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 而有时候又有所偏颇。图像不能完全照搬某些文学经典, 因为文学经典代替补充图像的叙事, 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由荆轲刺秦王相关故事, 我们可以看出, 在历史渊源中, 一些原型母题是故事叙事的核心, 这是一种有着广泛互渗功能的共同模式, 人们都普遍地认为有一种较为固定的抽象哲学概念。例如一直探索的荆轲相关故事, 故事情节无论在哪里出现问题, 都会有许多机会被整合到另一个相似的故事情节中间去, 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理论方式和理论方法, 从而绝大部分产生另一个相关理论体系。这是某些典籍在传播和继承过程中吸收各种社会文化资源, 对有限的资源利益进行重新分配的典型表现。

我们应将图像叙事的产生与汉代的史学观联系起来, 并对两种历史学家治史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一种是强调历史学家那种客观的, 以时间为线索的著史原则;一种是司马迁那种史观, 即书写历史的基本功能和探索历史范式及提供道德训诫。这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武梁祠墙壁上的画像的叙事很像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它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 都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各个环节历史故事来展现的, 甚至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第二, 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生平事例、生平德行以及他们的个人不同的情况。第三, 如果是一个儒学设计者, 他在设计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武梁祠的各种结构、文化氛围、情节叙事过程等, 在结尾处出现武梁祠的完整的画像。这就是作者不同塑造的形象也不同的原因。“不论是在整个叙事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还是在暗示作者‘史家身份’的作用上, 这个‘自画像’都和司马迁在《史记》的结尾章《太史公自叙》相对应。”

罗钢先生说过, 就好像语言学家们从变化多端的语句中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语法规范, 作为叙事的某些信息, 任何人一定能够从繁杂妩媚的故事中抽象出一路典型的故事规则, 这样就可以把变化多端的故事情节变化成一定的文本叙事结构。所以图像叙事就这样凸显出来了, 它们之间的差异由此而生。两者是不可能互相取代的, 各有各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 (汉) 班固.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3.

[3] (汉) 司马迁.史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

[4]颜娟英.美术与考古[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

从家族、民族叙事到家国叙事 篇8

数年前,我在《从自然到社会》一文中说过,“黄佩华最重要的小说主要以驮娘江和红水河为背景,河流成为他小说创作中最为生气勃勃、源远流长的元素。”当时我讨论的作品主要是《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1988年第5期)、《涉过红水》(《当代》1993年第3期)和长篇小说《生生长流》(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我称之为“红水河三部曲”,如今,黄佩华的河流小说又新增了一部长篇《河之上》,他的河流版图也因为这部长篇而有所扩大,于红水河和驮娘江之外,新增了一条河流右江。

作为一个比较专注写河流的作家,黄佩华写过驮娘江,驮娘江是郁江的源头河段,对于黄佩华来说,写驮娘江同时意味着写西林县;他写过红水河,红水河由南盘江和北盘江汇合而成,之后与柳江汇合称黔江,再与郁江汇合称浔江,继续东进称西江;黄佩华写红水河意味着写广西壮族自治区;《河之上》写的是右江,右江是郁江的下游河段,源起于百色市区,黄佩华写右江,自然意味着写百色市。

名义上看驮娘江、右江和红水河是三条河流,实际上,驮娘江是右江的上游河段,右江则是红水河的一条支流。换言之,驮娘江是右江的一部分,而右江则是红水河的一部分。

熟悉广西文化地理的人会知道,黄佩华所写的驮娘江、右江和红水河正是广西主体民族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史籍常以“左右江羁縻州”代表壮族地区。由是,黄佩华笔下的人物,其民族身份大多应该是壮族。

黄佩华从小在驮娘江边长大,驮娘江是改变黄佩华家族命运的河流,因此,在黄佩华的小说中,驮娘江承载了他的家族记忆,成为他的家族河流;黄佩华的民族身份是壮族,青年时代他就离开家乡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红水河成为他民族想象的载体,堪称他小说创作的民族河流。如今,当黄佩华的小说写到右江的时候,他试图表达什么,他希望右江这条河流承载什么呢?

以往黄佩华的河流叙事大多在乡村展开,这部写右江的长篇小说《河之上》则在城市和山区之间往来。

作者较为刻意地展现了右江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比如,小说如此描写右江:

在右江边生活的人都晓得,每到雨季,江上洪水会把江面抬高数米,变得宽阔而湍急。这时候的鹅潭会因为两条河的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一般小船闯进去便很难自拔,甚至有被吸进深潭的危险,水性不好的人只能望而却步。

又比如,小说如此描写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右江码头:

从澄碧河口往里走到东坪滩头的河段,紧排着十一个货运码头,码头连着码头街上的商铺商号,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马帮和挑夫成群结队,熙熙攘攘。

这条码头街是北城最古老的街道,细算起来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临河的一面是清一色的广式骑楼建筑,长长的走廊把众多的商铺连到一起。骑楼的一楼是清一色的商铺,批发零售各种杂货,临街的部分摆卖货物,后面部分直通澄碧河边的码头。二楼一般用来堆放货物或办公,三、四楼住人。而街的另一面,则是宾馆酒楼和会馆。

这里写的是北城人文地理,小说还写到右江原住民较为深层的观念意识,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写到龙尚文看到的那把利剑:

只见长蛇岭上空的天际上乌云翻腾,云象奇形怪状,从云中射出的强光像一把利剑,刺向北城的一隅,指向码头,点在右江与澄碧河交汇处的鹅潭上。

父子三人花了半个时辰才来到自家坟头。龙鲲鹏忽然发现,这个地方的视野非常开阔,右边是绵延的长蛇岭,左边是右江河谷,正前方是北城。累得满脸苍白的龙尚文来不及喘一口气,佝偻着身体用火柴点燃了一大束香,每一组三支插在几个坟头上,用一种只有他才明白的语言说了一串话语,算是给祖宗神灵打了招呼。然后他一声令下,两个儿子操起长矛和锄头开始清理坟墓四周的杂枝乱草。在龙海洋和龙鲲鹏兄弟俩看来,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只有父亲能够和长眠于地下的祖宗说话交流,他们只能干些粗活,打些下手,父亲早就希望兄弟俩能够学习他那唱诗般的声调,用超现实的语言和祖宗沟通,日后他不能来上坟了,他们可以独自承担给祖宗扫墓祭拜神灵的重任。

20世纪右江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无疑是右江起义。

右江起义也叫百色起义,是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政治委员)、张云逸、韦拔群等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重要起义。

右江起义对长篇小说《河之上》所讲述的三个家族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熊家是北城大户,根基在桂西北岑王老山,爷爷熊镐是桂西地方武装首领,成为右江起义的对立面,熊镐被起义部队就地枪决;龙家是右江原住民,爷爷龙兴发是熊家的一个小管家,负责看管熊家的几条大小商船,右江起义时带着儿子逃到了上游的驮娘江;梁家是北城的另一个大户,一百多年前,梁家先祖从下游广东溯江而上,落脚北城购买铺面,做了一百多年生意,与熊家有仇,爷爷梁松坚,当时的梁家三公子参加了右江起义的红七军,成为连长,后被熊镐的儿子熊大炮捉拿,秘密杀害,龙兴发父子出于对梁松坚的敬重,冒着风险,将梁松坚的遗体秘密安葬。

然而,梁家后人并不知道龙兴发这一义举。梁松坚的儿子梁太平参加抗美援朝负伤回国到了县公安局做侦查员,为寻找父亲的遗骨,他私自先后绑架了龙兴发和龙耀祖父子,由于龙兴发不认识梁太平,并且不知梁太平寻找梁松坚的遗骨是何目的,没有说出真相,结果父子俩先后被梁太平暗杀。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广西之后,城防司令熊大炮败兵成匪,躲入老家岑王老山依托复杂地形顽抗。其间,熊大炮还抢夺了正与梁家三少爷恋爱的陆家小姐。熊大炮将陆家小姐毁容后霸占了她,与陆家小姐生下一个儿子。后来熊大炮被解放军打死,他的儿子随继父姓了杨,即后来的杨宝章。

以右江的地理历史为背景,《河之上》展开了20世纪末右江边北城龙、梁、杨三家的现实生存状态。

nlc202309081857

渔民龙尚文为右江原住民,家住右江大码头对面的鹅潭,他的大儿子龙海洋警校毕业做了警察,几年后当上了江上派出所的所长,小儿子龙鲲鹏大学毕业后做了《桂西日报》的记者。在小说里,龙尚文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老渔民,小说开篇就写到他对小儿子龙鲲鹏写文章吹嘘富商杨宝章不以为然,认为嫌贫爱富是道德沦丧,报纸吹捧为富不仁的人会伤穷人的心。大儿子龙海洋为人低调实干,曾立过二等功,与梁家儿子码头派出所所长梁太平在公安系统形成了竞争关系。小儿子龙鲲鹏在为富商杨宝章写传记的过程中,深入杨宝章的老家桂西第一峰岑王老山,无意中发现杨宝章是当年土匪头子熊大炮的儿子。

梁家父亲梁太平当过兵干过公安,已经退休在家,他一心一意希望儿子梁兆武战胜对手,得到提拔,他认为提拔了梁家才有地位,才不会被人欺负,才能住高楼坐豪车,才有荣华富贵。梁兆武功于心计,善搞关系,在竞聘分局分局长的时候,他通过不正当手段击败龙海洋,如愿以偿。

杨宝章利用父亲熊大炮埋藏的金银财宝租下了原已萧条的码头街数十个商铺,对商铺门面精装修后招商转租,发了大财。接着,他通过《桂西日报》大力宣传自己,树立良好形象,政界、警界、报界广交朋友,并成立房地产公司,一心一意打造他的商业王国。

小说里,龙、梁、杨三家形成了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关系。第一代,龙兴发是熊家的管家,安葬了梁松坚,对梁家有恩;梁家和熊家同为北城大户,卷入右江起义,自有血海深仇。第二代,梁太平暗杀了龙兴发和龙耀祖父子。第三代,龙海洋和梁兆武分别娶了陆家姐妹,后又相继离婚,龙海洋还与梁兆武的前妻陆玉桃产生了恋情。龙鲲鹏和梁兆武皆爱上了杨宝章的女儿杨鸿雁,梁兆武对杨鸿雁展开了猛烈攻势,但杨鸿雁却对梁鲲鹏情有独钟。梁兆武与龙海洋在仕途上产生冲突,并趁酒醉强暴了杨鸿雁。

在一定程度上,梁、杨、龙三家折射了北城的政、商、民关系。梁家一心在政界谋求发展,杨家努力在商界大展宏图,龙家倾向恪守本分,平民意识较强。小说专门写到杨宝章的房地产公司对渔民生活造成侵害,龙尚文父子三人不约而同卷入了这个渔民与政府和富商的矛盾冲突。

黄佩华在小说的自述中说:“数年叱咤风云的熊家和梁家,同样因为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命运。历经近百年的沧桑与荣辱沉浮,人性的染缸不仅颠倒了黑白,而且历史也发生了错位。为了金钱和私利,昔日的仇敌变成了死党,恩人变成了仇人,真相被混淆了。要正视历史和现实,必须有第三只眼睛,有见证人,有忠实捍卫者。”

如此看来,黄佩华试图写一部揭露真相的小说。

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

是杨宝章作为熊大炮儿子的真实身份,还是梁太平暗害龙兴发、龙耀祖的事实?

杨宝章商业起家的第一桶金,来自其土匪父亲抢劫的金银财宝,这是否是他作为富商的原罪?

梁太平的杀人事实,是否构成梁兆武作为公安后代的政治生涯的原罪?

如果说弄清杨宝章的真实身份是梁鲲鹏作为新闻工作者所要坚持的真实原则,那么,当昔日的敌人在新的时代形成有损于平民利益的政商合谋,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整个右江叙事中所期望揭示的真相呢?

在作品中,有许多杨宝章为了个人利益与媒体、政界的交易。这类细节在当下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描写,几乎让读者见惯不怪。然而,《河之上》给读者更深刻印象的,或许不是商人的行贿,而是商人在权力面前的谨小慎微和无可奈何。小说写到杨宝章为了沟通关系,不得不利用女儿杨鸿雁的美貌,导致杨鸿雁受到梁兆武的严重侵害。如此的政商关系,在作者笔下,写得不露声色。

回应本文开头的问题,如果说黄佩华的驮娘江小说是家族叙事,红水河小说是民族叙事,那么,从《河之上》的结构布局和情节描述,可以看出,黄佩华显然有更大的野心,小说虽然写的是20世纪最后几年的现实生活,但却承接着右江起义这个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现实阴影或许正是历史阴魂所造成。右江起义的重大性直接影响了黄佩华右江小说的性质,他显然已经从家族和壮民族的视野中走出来,更多关注国家的历史命运,其右江小说也就超越了其驮娘江小说和红水河小说的格局,从家族、民族叙事进入了家国叙事。

【注释】

黄伟林:《从自然到社会——论黄佩华小说〈红水河三部曲〉》,载《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载《作家》2015年第6期。

黄佩华:《河之上》,载《作家》2015年第6期。

见《捍卫历史和现实的真相》,载《作家》2015年第6期。

〔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12&ZD16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批准号13BZW004)、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阶段性成果〕

初二叙事文:收获 篇9

放假前一天,我看到了期末试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还落在了三等奖。这个消息令我十分失望,于是我决定:暑假一定要把初一和初二的知识全补回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就预习初三的知识。

放假的头几天,我把成绩的烦恼摆脱以后,把初一和初二的各科书本整理好摆放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进入复习状态。同时,我在QQ空间发表了一篇公告,希望好友们能够给我一些初三的资料,让我为初三和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每天在家里常做一些练习和背单词,古文,很少出家门到外面走走。持续了几天觉得挺好的,可是时间长了总会觉得有点厌烦。自己无法锻炼到在学校学习的那种精神,可能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做这样的事情太寂寞了吧!不懂的问题没有同学在讨论,导致做起一些平常的题目都要很长的时间,根本达不到补习的目的。背单词也是一样,因为无法激发兴趣而导致记得慢,容易忘掉。

我很想放弃所有的娱乐,把兴趣全都放在学习方面,可惜我做不到。每次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受到别的影响而导致,例如:在做练习的时候总会想着听音乐,就情不自禁打开了音响,一边听音乐一边做练习。但是这样做就会把大量的心思放在音乐方面而忘了练习。

就算不是因为兴趣的原因而忘记学习,但还会有其他原因。我曾试过一个人看书,但不知为什么会走神。觉得自己一个人做这样的事情很无聊,如果多几个人就不同了,这就说明了自己注意不够集中的原因。

我问过很多同学和朋友,很多都说去旅游了。有些没有去的又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所以我不得不呆在家里,可是练习总是因为没心情而做不来。时不时有一两个朋友来聊聊天。放假到现在,每天早上玩下电脑,中午吃饭一直到晚上都是做练习、听音乐、看电视和聊天,很少出家门口,这样的日子总是觉得很烦躁。我常想:如果我能像别人一样可以到城市去就好了。

当然,在烦恼的日子中也有些收获。在这这段日子里,我看了一部前几个月在电视播出的栏目剧《吉星高照之陈梦与三十六计》,它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我知道中国的很多电视剧以及电影都是以欢喜—痛苦—欢喜的步骤去拍的,我想这可能与佛教有很大的关系吧!栏目剧是每一集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在很多人看来都觉得是一些爆笑的节目,可是这一部我不这么认为。

《吉星高照之陈梦吉与三十六计》开播的时候我就被那所谓的两大状师的聪明才智吸引住了,只可惜当时我还在上学,每个星期只有一集看。这个暑假趁着有空就把它从网上下载了下来完整地看一遍。它是我真正用心去看完的第二部电视节目,因为我是不会随意去迷恋电视剧的,要看就看一些感动的,这样才会对自己有用。看完它之后我明白了:

1、做事情要懂得灵活地去动自己的脑筋,一件事情不可以这样做并不代表没有别的办法了。

2、做事情要细心,特别是在表达方面一定要详细,表达得简单分分钟都会有不完美的事情出现。

3、有价值的一切只要是正义的都要努力去争取,总有一天会真正属于自己的。

4、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对待一个人要优点出发。

除了看电视有收获之外,在我这么久视察周边发生的事情当中,我得到了一个事实,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而不是无端端的,只不过有些原因想不到或者不愿意公布而已。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只要多注意一下就知道了,例如,吃饭是因为肚子饿、学习是因为要掌握等等你就会发现的了。

我还明白世界上发生所有的事情对于人们来说都有三个感觉以上:好、不好和一般,至于各人的感觉只有各人的内心才知道,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去评价。当然,一件事情发生以后自己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所发生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也被我证实了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梦想前行叙事文 篇10

放假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晒晒快要长霉的自己了。

坐上这座城市开往另一城市的列车,心情格外的爽朗。乘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在某段旅程中,我不爱在车上睡觉,我喜欢静静看着窗外的风景,随着一排排青山绿树掠过眼前,我的思绪也会随之云游四海,还会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这时我的心事完完全全的一片净土。

今天在列车上,心情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车厢的人极少,我与两个同学坐着两排座位。我们一边含着话梅一边聊天。时不时又是一阵沉默,后来干脆都不说话了。她们一个津津有味地玩着手机,一个挠有兴致地拿出手机来录音,而我,则拿出日记本开始写心情。

今天,思绪依然飘飞,只是方向变了,那是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方向。

此刻,我想象着自己坐在开往远方的列车上,希望真的有永动机的存在,列车可以一直往前开,我就有看不尽的风景。我又想像自己坐在一趟开往西藏的列车,我要到世界最高处去寻找那里的游牧民族,寻找纳塔克人民,和他们一起跳起鹰舞,放飞翅膀,将灵魂撒向那一片神圣的土地。

也是在今天,在列车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我以后要去西藏!

列车,继续前行,载着我青春的梦想,前进,前进!

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个不是深怀着自己的一份孤独,或许一个人并不孤单,一个没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单。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张口,我怕一张口,那些深隐的念便碎成了泪,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觉又浮上了心头。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东西忽然变得模糊不清,你记不起曾经与某个人在一起的细节,只是感觉一切恍然如梦。

爱有时候只是某个阶段,我们却将其假想成了一生,我们的心啊,为何如此的彷徨,原来我们一直都在离别中。

我们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放弃,却做不到对一个人忘记,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时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几多无力诠释的清愁,却不能够再与一个人重新认识,重新开始一次。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亲近或许就是明天的遥远,如梦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间留下一抹惆怅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经走失了谁,人生的河流里淹没了多少勇敢的执念,爱总在最深时落下交织的帷幕,我们已不敢向那个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许冷漠与薄凉,才是分开的两个人最适应,最恰好的温度,我们已经无法再酝酿出那些突然的温暖,我们的心已经无力再承受那样猛烈的撞击。

错过,却不再期待新的遇见,多年后依旧在反复问询自己的心,我究竟爱过的是那段时光,还是那段时光里用心陪我走过的人。

叙事文 篇11

关键词:历史叙事 文学叙事 叙事方式 同源性 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文学和历史在常人看来,应该是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这是因为一个是纯粹的虚构,而另外一个则是真实的记录;一个遵循审美领域的游戏规则,而另外一个则必须是严肃的科学的。那么,文学和历史这二者之间的一假一真,一虚一实的特征,已经能够让我们窥探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了。具体来说,人们对于文学和历史的区别态度的这种常识,往往是建立在预设观念基础之上的,即文学给出的是一个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出现过的虚拟世界,而历史则给出的是发生过的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尽管如此,我们要明白,本文中仅仅是从叙事方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比较二者的话,的确会发现两者间的差异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很多。

一 历史和文学的际遇分合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和历史有着同样的发展源头,那就是上古的传说和神话故事。这实际上就是人类最早的叙事方式,即从口头记录到文字记载。对于传说和神话,人类的认识差距是比较大的,有人认为是虚构和幻想,有人则认为是真实历史。比如说,中国最为著名的古代传说,即三皇五帝的传说,我们的很多祖先都把这些当作是人类的历史来看待与对待,但是,到了顾颉刚这一时代的时候,以他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则认为这些上古传说仅仅是古人的杜撰而已,是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而创造出来的。直到今天,我国的史学界又开始认为那些上古传说是一种历史叙事的原始形式而已,并非古人的凭空想象的产物。

而到了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他所修订的《春秋》著作,则是儒家的经典之作,而且也是代表著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历史面貌,它暗喻着古代中国人的历史意识开始逐渐地苏醒过来并慢慢积累和形成起来。而且,他的这部《春秋》发展到后来,还与《礼》《易》《诗》《书》并称为儒家的五经。应该说,孔子的这部《春秋》,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保留了辨别人世间是非善恶的能力,延续并代表了历史的价值谱系,这就是诗亡而春秋在的含义。

孟子推崇《春秋》,并不是因为它对事件和人物的记录,而是它在历史叙事中存在的儒家观念和价值判断。而荀子认为《春秋》《礼》《书》是历史叙事,而《诗》则是文学叙事,前者在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后者主要表达了思想情感,透露出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差异所在。在秦汉后这种差异没有在经学语境中得到发展,反而忽略了言说和功能上的差异,二者的文化功能和文本差异被遮蔽了。

由于政治原因,到了魏晋六朝时代,原来一体化的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变化而消融,先秦时期已经成型的文化得到再次发展,并按照内在的逻辑铺展繁衍开来。人们破除思想禁锢从而使各种学术观点得到自由发挥,给各种文学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其中曹丕首先提出“四科八体”学说,陆机随即举证“诗缘情”,这些都是对各种文体和文学的独特性有着清醒的、不同寻常的理解。

而后宋文帝确立文、史、玄、儒四门学科,代表着历史和文学成为并立的两个文化门类,文学在文人心中得到独立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将“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个时期,科学已经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学科门类按照科学划分的时期,历史和文学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被定义出来。20世纪后人们对先前制定的学科规范开始产生质疑,认为历史和文学并无差距,大家本为一家。

二 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文化史上,历史和文学一直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中。这种影响是长期巨大的,伴随着历史潮流一路走来。

1 文学对历史的影响

在文化史上,影响历史的文学是潜在的、无意识的。春秋时代文章虽然有大义却没有文学色彩,在修辞上是政治性而不是文学性的。两汉时期的文章可以看出是叙事类的文学作品,拥有完整的、生动的、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和后世的小说可以相媲美,当时的历史迎合了人们对文学的要求。文学想象让人们把握了纷纭复杂、难以理解的事情,文学想象将人物和事件戏剧化、简单化、无序现象有序化、零散事件整体化,于是一切都变得层次分明,容易理解了。

中国古代史学家擅长用人物间的纠葛作为历史大事形成的原因,历史人物和事件事实上要复杂很多,这样处理让故事有头有尾,事件原因清晰可见、人物形象鲜活,个人恩怨和好恶成为事件发展和形成的动力,这就是文学叙事的传统原则。从观念层面看史学家不接受和不承认历史叙事来自文学叙事的影响。西方学界自20世纪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反思现代话语构建,史学界承认文学性对历史叙事影响的重要性。

2 历史对文学的影响

历史叙事源远流长,尧舜时期就有专门史官,周朝以后留下丰富的历史典籍,所以古代有比较发达的历史体系。但是叙事文学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在宋明之前游走在文学的边缘地带,没有引起应有的足够重视。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人们心中所有关于事件和人物的陈述和记录都是历史,或者是历史的补充,从而忽略了文学叙事。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文学叙事评价以及概念系统,文学叙事被掩盖在历史叙事的标准中。关于虚构的观点,到明清后才逐渐清晰成熟起来的。明朝人承认了虚构文学的合理合法性,标志着评价文学叙事有了一定的标准。

在西方文学思想史上,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的评判标准和中国人有很大差异,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时代就形成追问真相的冲动,在构建知识话语中总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为目的。西方人认为哲学、历史、文学等天文学科和化学、物理、地理、天文等自然学科相同,都负有揭示真相的责任,它们间的区别仅在于所面对的对象不同罢了。

三 在歷史叙事和文学叙事之间

尽管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存在着长期渗透和共同起源的关系,后现代哲学、历史学都在不遗余力地凸显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相同性,强调历史叙事的文学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根本性的差异。到目前为止,历史叙事着眼于军事、政治等重要的历史事件,而文学叙事则取材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生活事件,在写作和取材过程中,作者的个人体验和经验比较重要;就处理材料而言,文学叙事研究的是生活场景、世态人情的体验,历史叙事研究的是作者对历史潮流变化和社会变迁的感受;文学叙事让人们精神的幻想得到满足,因此特别注重感情的独特体验,历史叙事是让集体想象得到满足,比较注重历史事件;以上差异指出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之间存在很多相近或者相似处,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不能混为一谈。后现代主义的语境和哲学阐释反思历史的价值在于,将现代性神话进行历史客观化,承认发生过的事和人的历史文本型和不可还原性,但不能够将文学叙事代替历史叙事。

关于历史题材中的文学叙事作品,让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之间的关系更加特殊更加复杂。这是一种在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之间的叙事方法,它受两种叙事方法的制约,同时又要尽力摆脱两方面的束缚。一方面要符合叙事的规则,逼真生动地刻画细节以及深厚丰富的感情体验,另一方面作品要根据时间的真实性而不能虚构假设。一方面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叙事,来证明文本的历史题材,另一方面作品必须包括想象虚构成分,来证明文本是文学而非历史。这样历史题材中文学性叙事的地位就比较尴尬。在后现代语境中,这种尴尬的局面被打破,叙事中允许含有一定虚构成分,凸显出历史题材文学性叙述的重要性。

我们进一步研究理解时,发现历史这个词的含义更加丰富。历史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历史学家按照各种材料用文字研究历史,体现了人们对过去岁月一种认识,称之为“历史意识”、“文字历史”或者“历史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史学”。另一种是记录人类生活的实际过程,称之为“历史存在”、“历史文本”或者“现实历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史实”。“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史学”是主观确立的,双重的历史概念是意识与物质、主观和客观等在人类对过去事物的认知和反应,显示出抽象和具体的状态。历史不但是实际历史,也包含着思想历史。正因为历史资料、事物和记忆的不完整性,很多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在虚构方式和叙事趣味上属于同类,存在着多层面的联系,一方面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相互补充,文学中的历史材料和历史文学成为史学家的旁证;另一方面,文学是历史的产物,评论和创作都不能离开历史和现实在生活素材、思想观念、时代潮流方面的相互影响。历史和文学的亲密关系影响着文学创造和文学评价。从创造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文学代表着什么样的历史观,文学作品如果缺少历史眼光,往往很难挖掘出有深度的题旨;从评论角度看,作品要放在文学历史中进行全方位比较,历史主义不仅是风靡一时的流派,也是被大部分公众认为是深度批评应必备的基本观念。“史诗”这个名词蕴含的意义,代表中外学者对文学史的看法,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确认了历史叙事和文学叙述的关联以及重要性。

四 结语

叙事一直在文学和历史间徘徊着,从科学角度看,似乎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其实这种左右有难的境地,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它强大的优越性。文学和科学是遥遥相对的两极,而历史在两者间存在。文学性叙事和历史行叙事的诸多关联和相似点,让文学文本、历史文本、史学家和作家常常感觉很难辨别清楚。这种有关联的相似性,让两个学科完美地合二为一,其原因在于,“可能性”是文学叙事比较感兴趣的表述对象,而历史对“可能性”没有兴趣,只对具体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一直在评价历史叙事在表述真实的事件,小说在寻找想象和真实的成分。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就在相互融合与不断冲突中长期共存着,让述史和述事成为结合在一起的多元化精神世界,用各不相同的形式存在于史学和文学空间中。

参考文献:

[1] 高萍:《论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 李桦:《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关系》,《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24期。

[3] 程新雅:《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与融合》,《芒种》,2013年第19期。

[4] 陈新、江睿杰:《真与用:关于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问答》,《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5] 盘晓日:《在历史与文学叙事之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下一篇:《郑成功》网络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