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07-24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通用15篇)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中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⑶、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⑴、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⑵、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⑴、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⑶、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三题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2

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对依据“四则运算的互逆关系”来解方程有多年的经验,所以觉得驾轻就熟。同时,学生在学习“解方程”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运用四则运算的关系式,在解决形如()+3=8,()÷5=3的题目时,能依据关系式直接说出结果。

而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解方程”,主要是借助“天平两边同时加减同等重量的物品,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还是保持平衡”这一直观的等式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这与初中的“解方程”依据相一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初小衔接。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过程较繁,学生不喜欢。而且最为主要的是教材还因此回避形如“a-x=b”与“a÷x=b”类型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如果用四则运算关系式解方程并不难。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遵循等式性质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已经熟悉四则计算题这一认识起点,使两种依据相辅相成,灵活选择合理的依据解方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一)尊重起点,自选方法

在教学“解方程”例1时,笔者出示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据此列出方程“x+3=9”,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寻求x的值,反馈时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思路:

1.直接尝试:因为(6)+3=9,所以x=6。

2.运用关系式:因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所以x=9-3,x=6。

3.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3,求出x=6。

在教学中,笔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认识起点的同时,也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学习的空间。所以就安排了比较简单的数据,有利于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三种思路中,第二种思路占了大部分,第三种思路只占了10%左右,说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起点是第二种方法,用等式的性质作为依据解方程的方法大多数学生还不认同,或者说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第三种方法的理解,笔者用天平图作出了说明(见图1)。

(二)提供思路,评价方法

既然学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那教师就有必要让学生共同讨论,评价各类方法,明白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于是笔者一方面组织学生对不同思路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呈现一些数据较为复杂的题目,比如:33.5+x=164.3,x-1 1.9=13.5,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而此时学生感到用直接尝试法解决比较困难。于是自然就倾向于选择二、三两种方法,这个选择方法的过程,也就是自然淘汰第一种解法的过程。

笔者把两种方法进行了板书:

并了解上面两种解法出现错误的情况,结果发现用运算关系式来解的,会出现用错关系式的现象(x=13.5-11.9),而用等式性质解的仅有一个出现计算错误。

在接下来的基本练习中,笔者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法,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等式性质解方程的认同程度,尽管以等式性质为依据解方程的人数已大幅度增加。

(三)优化思路,实现统一

在上完两类简易方程后,笔者补充了如下例题“42-x=15、5.2÷x=4”

笔者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类问题,要求用两种思路解答。几乎所有人都能用四则运算的关系式求未知数,但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的就为数不多了,因为在这类题的求解过程中,要求学生能从数的运算过渡到式的运算(等式两边同加x),这是学生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笔者用课件出示了天平图(见图2)。

以上的学习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来完成的。在学完第一层次简易方程后,进入到稍复杂方程的学习,学生逐渐体会到了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如在解答(2.8+x)×2=10.4时,运用关系式解需要思考把谁看做一个整体,当做一个因数,然后用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求出(2.8+x)……而用等式性质解只需要思考等式两边同加还是同减或同乘还是同除以一个数,思维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出错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继稍复杂的三个方程例题之后,笔者补充了例题“4x-3=2x+3”,此题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些学生的想法,那些刚才习惯于用四则运算关系式解题的同学,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此时优化思路已经水到渠成,笔者要求他们尝试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求此类方程解的过程让全体同学都充分体会到了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通过题型的逐步变化,他们从心底里慢慢认同了这种思路,这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

总之,通过以上的过程,学生感受到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这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一个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二、思考

(一)找准编者意图与学生认识的融合点

利用“等式性质”教学解方程,把小学与初中解方程的知识自然地连成一体,使学生从“开始”就学习到最基本的解方程知识,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好处是学生将逐步接受并运用代数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使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要以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摒弃传统的思维和习惯,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习惯于新的方法与要求,适应现代教学理念,同时也要认清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教学价值。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要想让他们接受等式性质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应该通过引导,巧妙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次次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允许差异发展,发现这种思路的优越性,从而自然认同等式性质,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到时候(升入初中)讲一般方程的解法时,学生就有了牢固的知识基础,也就能比较透彻地理解解方程的法则,显然这也是编者的初衷。

(二)凸显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

旧教材是要学生牢记并灵活应用六种解方程的关系式,万一学生忘了关系式,或稍稍粗心,便会造成解题上的失误,而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学生只需记住一种性质即可解题,显而易见,后者与前者对比更易被学生所理解与运用,所以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比较高。另外,新教材不要求死记硬背,学生容易理解,与以后学习解比较复杂的方程统一了起来,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3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4

教学内容:数学书P58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进一步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会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盒子,玻璃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解方程?

2、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不变规律是什么? 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课件例1。

2、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该怎样列方程? 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

3、探究怎样解方程。

利用天平让学生进行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从两边各拿走3个玻璃球,天平仍然平衡。)

5、知识迁移。

把刚才天平的做法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两边怎样做,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x=6

5、追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因为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就是通过等式的变化,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6、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7、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怎么验算呢?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验算。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8、学生练习:解方程 X+21=32 X+41=50

9、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0、如果方程的两边同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为什么?

11、学生尝试解方程:X-3=9

12、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3、小结: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

(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实际上是加了什么就减去什么,减了什么就加上什么,两边同时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出示课件)。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决问题实际问题。

2、书上“做一做”第1题(1)题

3、巩固尝试:解方程(出示课件)。

让学生独立完成会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方程,强调验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内探究像32-X=10这类方程可以怎样解?

六、作业设计:练习十一第5题一二行,第6题一行。

七、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x+3=9

验算:方程左边=x+3 x+3-3=9-3

=6+3 x=6 =9 =方程右边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5

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五年级班

授课内容:教材6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及解方程后进行的,例2创设了购买两

种水果的现实问题情境,可抽象为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比较有兴趣。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是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和解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质疑、讲解法、练习法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小黑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小黑板)

妈妈买了2㎏苹果和3㎏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

2.4元。妈妈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

2.4×2+2.8×3=13.2(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将导入中的题目改为)

妈妈买了2㎏苹果和3㎏梨,共付13.2元,已知梨每千克2.8

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质疑:这题与刚才那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

师:你能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X+8.4-8.4=13.2-8.4

2X=4.8

X=2.42、师:如果再把题中梨的质量改为2㎏,你还能列出方程吗?(引导学生说数量关系)

板书:(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13.2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呢?

引导:把(X+2.8)看作一个整体,先求(X+2.8)的值,然后

让学生独立解方程,并体验。

3、出示:(48 + X)×3=840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编一道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三的1、2、3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找出数量关系再列方程 解答。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个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作业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

1、体育组买了4个足球和20根跳绳,共用去238.4元,已知

跳绳每根2.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甲、乙两地相距38千米,小王从甲地出发向乙地行走,小

李从乙地出发向甲地而来。已知小王每小时行5千米,小王先行4小时后,小李才出发。小李走2小时后,两人相遇,小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X+8.4-8.4=13.2-8.4

2X=4.8

X=2.4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页整理和复习,第84-85页练习十八。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知识,进一步掌握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小组合作归纳整理,练习巩固。教法、学法: 组织练习,引导回顾; 归纳整理,自主构建。学情分析:

简易方程这一全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以后,相信每个孩子对方程知识都有了框架,只要在注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梳理脉络即可达到预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

一、练习引入

1.课本第83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先要求学生独立解方程,再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提问: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并相互交流。2.课本第83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要求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各题,再在小组里交流解答的方法和过程。

(2)提问:用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①设未知数x;

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作答。

二、回顾整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吗?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整理。教师巡视并指导归纳整理的方法 2.各小组汇报展示归纳整理的成果。

在各小组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对部分知识予以强调。3.评评哪个小组整理的好。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三、指导练习

1.课本第84页练习十八第4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交流,列出式子。

(3)派出代表,将交流的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2.课本第85页练习十八第8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这是一道相背而行的问题,但与相遇问题异曲同工,是相遇问题的逆向思维。请大家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指名学生说说等量关系并列方程。

(3)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解题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

(1)课本第84页练习十八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教师订正。

(2)课本第84页练习十八第2、3、5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拓展练习。

课本第85页练习十八第6、7、9题。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小组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那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特点是梳理、练习、补漏、提升。这节课我先通过让学生做一做“整理和复习”部分的习题,在练习中进行系统梳理,尽量做到以学生归纳、整理知识为主,形式上以练习为主,讲练结合,增强复习效果。让学生小组合作整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使学生弄清这些概念及其区别。在学生认识解方程依据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对比,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7

一、历史探究活动课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最好素材

探究活动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来说, 日常课堂教学, 逻辑结构严密, 知识体系庞大, 易束缚学生的个性, 也使许多学生产生畏惧、甚至枯燥的心理。而探究活动课由于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 丰富学生知识信息;通过自由的分析归纳问题, 他们感受到了自由分析、归纳问题的快乐;通过写小论文进行交流, 他们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轻松与热烈的氛围中, 有效地调剂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减轻了日常学习中带来的某种压抑和烦恼,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 探究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如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就必须阅读相关资料, 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形成文字, 这离不开相应的阅读、分析、口头 (书面) 表达能力的发挥。故探究活动课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二、探究活动课教学流程设计

在实践教学中, 本人简要归纳了探究活动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

1. 列出探究活动课学习目标、探究问题

课前教师之间相互讨论, 学习, 根据本节活动课三维目标及学习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形成的探究问题分配给各小组长, 小组长把任务具体化分配给组员, 并在小组范围内制定学习方案, 团队协作与个体主体发挥互相结合, 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2. 搜集资料, 小组汇总

小组成员依据所引领的问题、学习要求探究教材和查阅有关资料, 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作出对问题判断, 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维。这一环节是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的关键。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查询资料, 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 使学生学习更深刻。

3. 课堂上小组组织教学、展示问题

探究活动课上小组委派一名代表对本组所引领的问题进行解释, 其他本组成员进行补充、完善, 展示形式可多样化, 如:学生主持的专题课, 制作地图粘贴画、教具模型, 模拟历史人物 (自编、自导、自演) , 撰写历史小论文、随笔,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等。并提出本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点, 其他小组可对另一小组提出质疑、补充, 对小组盲点无法解释, 教师可以进行补充, 引导, 释疑。实现了学生注意力有教师从外部控制 (被动) 转化为学生从内部自起控制 (主动) 这一飞跃, 这有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团队精神。

4. 教师引导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研究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答案。因此, 教师应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 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 鼓励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对他们的正确发言要做出明确的肯定, 对错误说法要含蓄地表示怀疑和鼓励, 对难点要做出点拨。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经过热烈的争执和讨论, 对问题做出判断和解答并加以扩展和引申, 从而提升他们学习能力。

5. 归纳总结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自己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6. 感悟、反思阶段

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而不是对学生所掌握历史知识的量化考核。探究活动课开展后让学生通过对知识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达到以上目的, 故学生在探究活动课开展后通过个人总结发言、撰写课后小结学习中得与失, 有助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

三、探究活动课中的一些原则要求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教学要克服随意性, 因此课堂教学提高的设计需遵循下列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即探究活动课的实施, 自始至终都要贯彻教育主体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自主权, 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对学生进行五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 使他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 使他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嘴, 使他能说;四是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他能走向社会;五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使他能自己支配。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做的, 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在活动中, 能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活动的, 尽量让他们自主组织,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便于活动能够成功进行。

2. 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探究活动课的基础, 使学生参与社会性的历史保护、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历史的乐趣, 然后让历史现象成为学生可以把握的东西。同时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空间, 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乡土化原则

探究活动课的实施, 在农村中学校园内受到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设施、场地、图书资料、活动器材等必需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地资源, 发挥社区优势, 条件许可时, 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8

课标分析: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极地地区”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内容,教授1课时。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地区的学习。

学情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区域地理,学生通过前四章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极地地区,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技能分析新区域。

教学重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在以两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辨别方向。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判别方向;在空白图上能正确填出南、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和大洋以及目前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站;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问题情境驱动下促使学生分析问题,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让学生自主采集、整理信息,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差异,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环境和人类行为对两极地区的影响,认识保护极地地区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过程(表1)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9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

预设:

(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

(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

(3)用三角尺;

(4)用圆规……

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2)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教师: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预设:

①固定住针尖;

②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随意改变。

【设计意图】学习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自主尝试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实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画圆,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运用圆规画圆,重点说说画圆时的注意事项,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的圆。

提问:为什么都用圆规画圆,圆的大小都不同呢?这跟谁有关呢?(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半径……)

2.自学教材,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

(1)教师:想了解更多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打开教材第58页,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学生看书自学。)

(2)请将名称标在自己画的那个圆上,标注圆心(O)、直径(d)、半径(r)。

(3)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同学画的圆,带着“为什么圆的大小不同、同学说的半径又是什么”等疑问,学生很好奇地自学教材内容,并在图上标注名称,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及时巩固了知识。

3.结合画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半径和圆心。

(1)刚才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固定的点是圆心。

(2)想画一个比刚才更小的圆,应该怎么办?

想画一个更大的圆又该怎么办呢?

画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呢?

(3)小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由半径决定。)那圆的位置呢?(由圆心决定。)

【设计意图】明确了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圆,初步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1.探究特征。

(1)画一画:请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与刚才的圆的位置与大小都不同的圆,再画一个与刚才的圆大小相同的圆。

(2)剪一剪:将三个圆剪下来。

(3)折一折:选一个圆形纸片,沿任意一条直径折一折。(发现:沿直径对折,两侧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中心点为圆心。)

2.探索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画直径和半径:在一个圆内任意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发现: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量一量:选择刚才画过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分别画出半径和直径,并分别测量它们的长度。(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五)拓展与应用

1.解释生活现象。

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会画圆、知道了圆的特征,等等。其实圆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请大家思考:

(1)餐桌为什么做成圆形?

(2)为什么这些都称为圆桌会议?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希望通过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圆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如:餐桌做成圆形是因为圆周上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相同,这意味着每个人夹菜距离相同,对就餐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圆桌会议更是体现公平的理念;这也是对圆的本质属性更高层次的体验。

2.课后思考。

(1)篮球场中间的圆怎么画?

(2)如果要把圆画得更大一些,怎么办?

人教版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第91、92页,练习十六第1~3题。(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整体认识还不太习惯,重点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课的一开始,徐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们听好了。小小骏马真稀奇,日日夜夜不停息,齐声滴答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是什么?

学生猜

师: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啊?

生说。

师:钟表提醒大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它。(揭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观察的结果说给小组的小朋友听。”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指几位同学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有三根长短不同的指针。

(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

(4)你能在你的钟面上找到时针和分针吗?学生两人一组指指。

2.认识整时。

(1)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小闹钟正在提醒小红起床啦!你知道小红是几时起床的吗?”

生说。

师:小红7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反复让学生说。

指导学生观察7时钟面上的分针分别指向几,建立7时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7时在电子表中的表示方法。

(2)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说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吗?

(3)引导学生观察8时、3时、6时,分组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8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3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反馈练习

1.拨钟游戏。

(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或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学生上台拨)

(2)小组活动:一个同学说时间,另一个同学拨钟。

2.《快乐的一天》。

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看,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

(1)师:“看第一幅图,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师:“过1小时后是几时?小东在做什么?你能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吗?其余的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小组间说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

(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

(4)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习习惯。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五、拓展练习

“地形”活动设计(人教版) 篇11

活动1:学生播报——导新课

由三位学生给大家播报“走遍中国——四川、江西、湖南”,三位学生的播报图片都是精心挑选过的自己亲手拍的照片。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一般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良好的兴趣能增加学习动力。初二学生对地理课知识构架和教师教学风格已有所了解,易产生疲劳乏味情绪。因此,独特的导课至关重要,本节课采用学生播报的形式导入。而且现在生活条件好,很多学生经常出去旅游,很多景点和地理课堂息息相关。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经历的和地理相关的事物应用到地理课堂上,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走遍中国——探寻中国地形特征

活动2:图中解惑——我会看

【自主学习】“中国的地形特征”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22~23页及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完成填空题(教师设计),落实中国的地形特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

【教师释疑】山地面积占各类地形面积的比例是33%,约1/3;而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由图2.3山地、丘陵和高原的比例加起来是69%,去掉比较平坦的高原约为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解决疑难问题,这里有教师释疑环节,就是山区面积所占的2/3怎么来的。

活动3:影响探讨——我来析

【问题引导】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活动】前后4人为一组,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选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动力,避免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二、山脉寻踪——构建中国地形“骨架”

活动4:图中寻脉——比一比

【问题引导】读P25图2.6,思考:问题1:我国的山脉主要分为哪几种走向?能否用手比划出?问题2:不同走向的山脉有哪些?请在图中指一指。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首先找出山脉的走向有哪些;每一种走向有哪些山脉,比一比哪个组找得全。

【设计意图】山脉有哪几种走向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注意读图名和图例;每个走向有哪些山脉是为了引导学生会析图,通过学生自己寻找山脉的过程加深对山脉名称和地理位置的印象。

【教师点拨】学生自己找到的山脉比较多,其实不需要全部记住,要求掌握17条骨架山脉,教师引导把这17条山脉进行分类,东西走向分为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分为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南北走向有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其余的作为了解即可。

活动5:图中检测——填一填

【学生活动】合上课本,在山脉空白图上按照走向顺序填一填山脉名称,把想不起来的山脉做一下标记,然后打开课本核对答案;核对完成后说一说哪一条山脉没有填出来。

【设计意图】在空白图上填一填可以加深对山脉名称和地理位置的记忆,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没有填出来的山脉,没记住的有重叠现象,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很好,更有助于学生记忆。

【教师点拨】对于学生没有记住的山脉,教师给予特征点拨。如巫山,巫山地处湖北(鄂)和重庆(渝)交界处,教师可以通过省区简称来帮助记忆,巫山位于鳄鱼(鄂渝)的嘴边;武夷山位于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处,祁连山脉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太行山脉位于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

活动6:构建骨架——画一画

【学生活动】在刚填完的山脉图中,把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起来,构成山脉骨架。

【设计意图】动手画一画,构建山脉骨架,形成一个整体构架,有助于知识的整理和建构。

三、地形博览——镶嵌中国地形“宝石”

活动7:图中寻宝——找一找

【学生活动】读P23图2.2,找一找: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

【设计意图】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这12大地形区,然后用激光笔在ppt上的地图上指出来。通过找一找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用激光笔来指一指更使得读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活动8:图中检测——标一标

【学生活动】合上课本,在骨架山脉的格子中标出12大地形区的名称,把想不起来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打开课本核对答案;核对完成后说一说哪个地形区没有填出来。

【设计意图】在空白图上标注可以加深对12大地形区名称和地理位置的记忆,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没有标出来的地形区,没记住的有重叠现象,效果不错。注重让学生多动起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完成的教师不必过多重复。

活动9:角色游戏——演一演

【学生活动】假如我是______山脉,东侧、西侧或者南侧、北侧分别是什么地形区。山脉选项:横断山脉、巫山、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山脉和地形区拟人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演绎地形区,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爱地理学习,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也为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

活动10:地形博览——连一连

【学生活动】把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东南丘陵和相对应的地理特征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连线题的形式,把12大地形区的地理特征予以教学。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2

几何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是学生在学习了古典概型之后将会接触的又一重要的概率模型, 它将古典概型中等可能事件数量从有限延伸到了无限, 进一步完善了人类对概率模型的认识, 直接影响着人类现实生活和数学本身的发展。

一、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概念引入的比较研究

概念的引入方式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学生对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认识往往是从回忆相关的具体实例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始的, 对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理解, 视其是否能举出适当的正例或反例。两个版本教材都通过实例引出新概念, 但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人教A版教材采用了由数学到生活的导入方式, 从已知知识出发,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尚存在着一些无法用现有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 进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这样的设计较能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直接从相关的生活实例入手, 提出相应的概率计算问题, 新问题与之前学习的古典概型有相同点, 即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 却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方法去解决, 于是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其次, 由于苏教版的两个实例较之人教A版的实例叙述完整、形象生动、问题指向明确, 所以更容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有助于学生对“几何概型”知识从联系实际入手形成良好的数学表征;人教A版教材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类比和联想, 发现已有知识的不足, 从思辨的角度引出新的思考, 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概率知识结构。

再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思维总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 苏教版教材融问题和思考于具体实例之中, 在实例呈现之后, 会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其中, 有三处以问句形式提出明确问题, 有两处具体的讲解。而人教A版教材偏向讲解, 虽然没有提出明确问题, 但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具体实例, “有理有据”、“娓娓道来”、“环环相扣”, 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考, 况且“几何概型”的概念本来就比较抽象, 适当的讲解是完全必要的。

最后, 从实例所涉及的数学问题来看, 两个版本教材的实例都是关于可度量的线段与面积, 没有给出可度量的立体图形, 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

二、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概念提出方式的比较研究

在概念的提出环节, 人教A版通过对一个新问题进行探究, 抽象概括出几何概型的定义, 苏教版直接对概念引入环节的现成问题进行分析, 归纳出几何概型的特征,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从引例的合理性来看, 人教A版的实例涉及到一个圆盘, 圆盘被等分成若干区域, 求指针指向某几个区域的概率, 而这样的实际背景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面积, 而不是弧长, 进而产生用面积的测度去解决问题的想法, 与应该用弧长的测度去解决问题的思路正好相反, 这种认识冲突对初学者来说不是太好的, 容易造成概念的泛化;相反, 苏教版的引例比较恰当, 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所以, 在概念的引入环节, 宜设计一些简单但能体现概念本质的例子, 所谓“小问题反映大道理”。

其次, 从概念的语言表述来看, 人教A版的叙述比较直观化、生活化, 有助于学生的形象理解, 但数学的形式化程度显然不够, 如很少用到概率统计的专业术语和数学语言去表述,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适当的生活化和直观化可以对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这种引导如果过度则不利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 苏教版的概念表述则更有数学味, 更加严谨, 如“可度量区域”、“基本事件”、“随机”“机会”“测度”等, 都是经典的数学用语, 每个数学用语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数学背景, 都能引发学生一定的数学思考。在新课改逐渐表现出“去数学化”的极端情况的今天, 我们呼唤着“更有数学味”的教材的出现。

三、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例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例题一般出现在基本概念介绍之后, 好的例题设置, 有助于强化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的应用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几何概型”概念的学习是为了渗透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的思想, 两个版本教材的例题设计及其分析探究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具体见下表。

首先, 例题的探究过程是对几何概型相关概念的具体分析和应用过程, 正确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概率模型, 即判断题目所涉及的区域测度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人教版有一例用到区域长度, 其他三例用到区域面积;苏教版有一例用到区域长度, 两例用到区域面积, 一例用到区域体积。可见, 关于区域面积的几何概型问题比较多一点, 这一点也反映在课后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 过多地关注其中一种情形 (面积区域) , 会造成对其它情形的忽视。

其次, 两个版本教材在例题讲解上也颇具特色。首先, 人教A版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如前三道例题都用两种方法来解决, 一是利用几何概型的公式, 一是用随机模拟 (动手设计或计算机模拟) 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几何概型的认识与深入思考;其次, 人教A版注重引导学生从动手试验的角度解决问题, 如例题中的“思考问题”是:你能用圆盘等设计一种方法模拟实验吗?例题中的“思考问题”是:你能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 近似计算上面事件A发生的概率吗? (包括手工的方法或用计算器、计算机的方法) , 例题中的方法二指出:我们可以做两个带有指针的圆盘, 标上时间, 分别转动两个圆盘, 记下父亲在离开家前得到报纸的次数……

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 根据笔者的经验, 例题中的设计似乎有一定难度, 如用公式法解决该问题时, 学生对事件A为什么表示成这样的形式很难理解。《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 解读》指出, 介绍几何概型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满足随机模拟的需要, 但是对几何概型的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这样的例题不妨放到课后练习,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材料。相比较而言, 苏教版的例题设置比较容易理解, 能很好地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 体会几何概型的基本思想。

四、人教A版与苏教版教材“几何概型”习题设置的比较研究

习题是中学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题配备得好不好,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波利亚曾指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题目, 但是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都会有点滴的发现。”可见, 习题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教A版与苏教版的习题都是由练习题和习题两部分组成, 练习题紧扣基本概念和例题, 注重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习题的编排较练习题难度有所增加, 注重探究和创新。以下是两本教材习题数量和结构层次的统计。

首先, 从习题的结构设置来看, 苏教版习题数量明显多于人教版, 且题目设置呈现一定的层次性;从习题性质来看, 人教A版中的题目比较注重基础,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简单应用, 因此每道大题往往由若干个性质或难度相近的小题组成。就本节的知识目标来看, 人教A版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 》要求的, 即对几何概型的要求仅限于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但由于题目类型比较单一, 较难体现数学的生活价值和文化价值;而苏教版的习题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层次性的特点, 相同性质的题目不会重复出现, 并且个别题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究性。

其次, 从题目的背景来看, 人教A版的题目多以实际生活为背景, 如向靶子射飞镖、计算豆子落在不同图案上的概率、红绿灯中的概率问题、船舶停靠中的概率问题等;苏教版的题目背景比较丰富多彩, 有以数学问题为背景的 (共6道) , 如用模拟方法计算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点落在不同形状几何图形中的概率等, 也有以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为背景的题目, 如:在10000km2的海域中有40km2的大陆架储藏着石油。假如在上述海域中任意一点钻探, 钻到油层的概率是多少?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具

钟面、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

学具

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新课

(一)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告诉大家.(秒针走5小格)

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

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多长时间呢?

(1分=60秒)

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

(二)体会1秒

1、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先自已试一试.

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

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

7、1秒钟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1秒钟却能做很多事情呢.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一秒钟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零件.有的电脑一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等等.

所以,你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呀,几个1秒钟连起来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三)体会几秒

1、现在就给你30秒钟,请你测一测你的脉搏跳了多少下.

2、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来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对又快,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半分钟口算比赛”.比一比谁作对的题最多,我们将评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实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就连我们在不经意间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几秒钟呢,你知道怎样是一次深呼吸吗?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几分钟.

4、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计算时间吗?

请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钟,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播放视频“王丽萍”)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丽萍荣获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你知道她夺冠的成绩吗?(1小时29分05秒)

三.总结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

四.练习

1、在()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夏天我们午睡的时间是40()

(3)小明跑100米要用19()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小数,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小数、认识小数,从而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中第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据,看看能找到哪些整数和分数?你还能观察到什么样的数?

2、出示教材第9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并明确: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小数点)

二、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读写小数

(1)教师先示范读3.45 并板书:三点四五

并指明哪些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让学生尝试读其余的小数

(2)教师总结: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不同。读小数部分时,只要按照从 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3)学生齐读小数

(4)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

出示教师准备的生活中的小数,巩固读法,同时教授写法。

(5)把课前准备的小卡片(小数的读写练习)发给学生。学生做完后,抽几个学生上前展示并进行评析。

2、认识一位小数

课件出示例1.师生共同探讨王东的身高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1)课件出示1米长的线段,将其平均分成10份。

想一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还可以如何表示?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并板书:1米是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教师课件再出示3分米长的部分提问: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还可以写成哪种形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分米是十分之三米,还可以写成0.3米。

4分米呢?5分米呢?6分米呢?…… 教师总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2)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

三、巩固拓展

四、小数的历史

课外知识扩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1:如何认识小数,读写小数

生2: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生3:小数的由来

六、板书设计

1、像3.45、0.85、2.60这样的数叫小数2、3.45 读作三点四五3、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可以写成0.1米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 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 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 课件, 气球图, 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 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 (1) 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 (教师反方位的示范) , 请举起你的左手, 教师带着示范两次, 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 (2) 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 体会加法含义

(一) 结合儿童生活, 体会“1+1=2”的含义

1. 师生共同演示。

(1) 伸出1只左手, 伸出1只右手, 合起来是几只手? (师生共同边说边做, 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 (2) 引导学生说一遍, 教师板书:1%1%2。 (3) 让学生独立说一遍, 教师板书+=。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 (1) 学生起立, 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 (轻踏一下) , 一只右脚 (也轻踏一下) , 合起来是几只脚?

(两脚并拢) (2) 同桌互说一只左脚, 一只右脚, 合起来是几只脚, 算式是什么。 (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 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 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 只要说出来, 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 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 创设情境, 体会“1+2=3”“2+1=3”

1. 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1+2=3 2+1=3。 (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 教师应予以表扬, 但不做要求) 让学生读算式, 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 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 (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 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 4.认识“加号”和“等号” (1) 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 (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 加号怎样写呢? (教师示范, 让学生先书空, 后在桌上写。) (2) 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 (板书:等于号。齐读) 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 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 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 体会加法含义

1. 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 让学生得出, “3+1=41+3=4”。

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 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 带领学生摆学具, 左边摆2个圆形, 右边摆2个圆形, 合起来是几个圆形, 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 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 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 放轻音乐, 做一做课间操, 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 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 (并注上拼音) 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 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 说算式, 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 (1) 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2) 男生拍1下, 女生拍3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3) 左边的同学拍2下, 右边的同学拍2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 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 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 合起来是5下。) 3.实践活动, 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 说一道加法算式 (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 如灯管、黑板、门、窗等)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 摆小棒。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 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 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 采取摆图片说算式, 看算式摆小棒, 拍手游戏等形式, 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 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 再让学生写。 (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上一篇:鸦片战争中文导游词下一篇:2010上学期舞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