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2024-06-28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共11篇)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篇1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处理程序和要求。通过实施本制度确保能有效识别并及时报告、记录、调查、处理偏差,控制偏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本制度适用于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以及设备异常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2.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版 《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分册 《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分册 3.职责 3.1质量受权人: 3.1.1 决定偏差所涉及的物料或过程的处理方法。3.1.2 负责确认相关偏差纠正措施实施的效果。

3.1.3 负责偏差处理程序的批准。3.1.4 负责对关键偏差、中等偏差进行终审。3.1.5负责对发生的关键偏差及时报告总经理。3.2 质量监督员 3.2.1负责对偏差进行编号,建立偏差台账,并对偏差进行汇总分析汇报,对相关文件记录及时归档。3.2.2 参与评估偏差的风险等级,调查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3.2.3 负责跟踪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3.2.4 负责立即纠正微小偏差。3.3 偏差发生部门: 3.3.1 偏差发现人负责及时、如实报告偏差。

3.3.2 偏差发生部门负责人采取应紧急措施。

3.3.3 偏差发现人、偏差发生部门负责人协同质量监督员调查偏差的根本原因。3.3.3 执行纠正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1

3.4 偏差涉及的相关部门: 3.4.1 配合调查偏差的原因。3.4.2 提出处理意见及纠正措施,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文件。4.管理内容: 4.1 定义: 4.1.1偏差:是指偏离已批准的程序(指导文件)或标准的任何情况。包括任何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异常情况,如物料、产品检验结果超标;物料、产品存贮异常;设备故障;校验结果超标;环境监测结果超标;客户投诉等;以及与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或已批准的标准、规程、指令不相符的意外或偏离事件。4.1.2紧急措施:本文所指的紧急措施是指为了不使偏差继续扩大或恶化的方法。常见的紧急措施包括:暂停生产、物料或产品隔离、物料或产品分小批、设备暂停使用、紧急避险及恢复正确状态(如工艺参数偏离后调整为规定指标范围内)等。4.2 偏差处理的原则: 4.2.1各部门负责人应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执行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防止偏差的产生。4.2.2出现偏差必须立即报告并按偏差处理的程序进行,严禁隐瞒不报偏差及产生原因或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偏差处理的情况。4.2.3偏差调查应彻底,确保根本原因被识别和采取的纠正措施正确,并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4.2.4 在偏差的根本原因被识别和纠正活动被确定之前,相关产品不得放行。

4.2.5 每年至少对偏差进行一次趋势分析,以推动公司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3 偏差的分类:根据偏差的性质、偏差的范围大小、偏差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以及是否影响患者健康和影响注册文件等因素,将偏差分为关键偏差、中等偏差、微小偏差。

4.3.1 关键偏差:违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或国家法规,危机产品安全及产品形象,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以致产品整批报废或成品收回等后果。2

4.3.2 中等偏差: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造成返工、重新包装等后果。严重违反GMP及操作规程事件。4.3.3 微小偏差: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如生产记录数据填写不及时、不准确、数据修改方式错误等),或临时性调整。4.4 偏差的种类(以下仅为举例,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4.4.1 投料错误:投放错误的原辅料;投料量错误;使用没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的物料。

4.4.2 检验结果超标:物料、中间品、待包装品、成品的检验结果超过标准。

4.4.3 生产过程缺陷:关键控制项目检查超出标准要求;工艺条件、参数发生偏离。4.4.4 混淆:两种不同的产品、同种不同批号的产品,或同种同批而用不同的包材的产品混在一起。4.4.5 异物(有形):在物料、成品或生产包装过程中发现的异物。

4.4.6 潜在的污染:如不能正确清除,可能导致产品污染。4.4.7 过期的物料及设备:使用的物料、中间品、待包装品超过规程规定的贮存期限;使用了超出校验期的设备。4.4.8 物料、产品贮存异常:物料、产品未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及包装要求保存。4.4.9 设备故障及过程中断:因设备故障导致产品质量缺陷或潜在威胁,生产中断;因动力原因(停电、汽、气、水)导致流程中断。4.4.10 环境:与药品相关的空调系统、厂房设施的防尘捕尘设施、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入设施、照明设施的故障;以及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超限;动态微生物监控指标超限、温湿度控制超限、压差超限等偏离事件。4.4.11 制药用水:未按规定使用制药用水(如本该使用纯化水的使用了饮用水);在水系统中发生影响产水质量的错误行为。4.4.12 检验及预防维修:设备仪器校验不能按计划进行,或在校验过程中发现计量结果超出要求范围;预防维修未按计划准时进行或在预防维修中发现设备关键部位问题影响已生产产品质量的情况。4.4.13 包装缺陷:包装设计印刷缺陷。3

4.4.14 客户投诉:涉及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投诉。4.4.15 文件记录缺陷:使用过期文件;记录不规范;文件丢失等。4.4.16 未按规程执行:违反批准的规程、生产指令。4.4.17 人员失误:人为失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未能按正常程序执行,记录错误等。4.4.18 旧包材、零散物料:生产过程中发现零散不合格的包材以及本应按规程集中处理的物料。4.4.19 标识问题:缺少标识、标识错误或标识的信息与文件矛盾。4.4.20 收率及物料平衡率:收率超过设定的范围;物料平衡超过规定的限度范围。4.4.21 其他:未列入以上的偏差。4.5 偏差处理流程图如下:

偏差处理流程图 偏差发生

偏差识别

偏差记录和报告部门负责人 质量监督员确认明 显不会影响产品质 量 紧急措施? 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是 否 执行紧急措施 报告质量保证部 立即记录在批生产 记录或其他相关记 偏差调查 录的相应位置 不影响质量? 确认 不能确认 根本原因调查 偏差风险评估 记录和解释 偏差调查小组建议纠正和纠正预防措施 质量受权人批准纠正和纠正预防措施

完成纠正行动 偏差记录归档 质量受权人负责偏差终审 偏差处理结束 启动纠正预防措施系统

4.5.1 偏差的识别、紧急措施和报告: 4.5.1.1 偏差定义中的任何事件(微小偏差除外)都要以《偏差处理传递单》的形式立即(自偏差发生时起1天之内)报告给质量保证部,并同时在批生产记录或其他相关记录的相应位置记录该偏差。4.5.1.2 偏差由发现人填写《偏差处理传递单》,详细描述偏差的内容。内容包括:产品、物料或设备名称、批号/设备编号、工序等,偏差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可能的原因等。若需采取不使偏差继续扩大或恶化的紧急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并马上通知部门负责人和现场质量监督员,经确认后,执行相应紧急措施。采取的紧急措施需记录在《偏差处理传递单》上。4.5.1.3 质量控制部出现的任何超标事件,首先执行《检验结果超标OOS实验室调查标准操作规程》,如确属非实验室偏差,以《偏差处理传递单》的形式报告。4.5.1.4 对于投诉事件,先鉴定非假药,再以《偏差处理传递单》的形式报告。4.5.1.5 重大问题还需执行《质量事故管理制度》。4.5.2 偏差的编号及调查: 4.5.2.1 质量保证部接到上述《偏差处理传递单》后,由质量监督员首先进行偏差编号,以便追踪。编号方式以偏差产生部门前两字汉语拼音的首个字母组合加年份号加所有产生偏差的顺序号组成,如编号为SC-2018-003的偏差表示是生产部在2018年产生的第3个偏差。编号完成后,同时登入《偏差处理台账》。

4.5.2.2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召开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紧急会议评估对产品或过程的潜在影响,并根据偏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分类,形成初步处理建议,详细记录评估过程。同时指定质量监督员作为偏差调查员对该偏差进行调查,指定的调查人员的资质、经验等应与偏差产生的风险等级或复杂程度相适应。4.5.2.3 对确认为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微小偏差,无需进行深入调查,但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立即记录在批生产记录或其相关记录的相应位置。对于中等偏差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根本原因,除必须建立纠正措施外,还必须建立长期预防性措施。对于关键偏差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深入调查,查明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但对多个重复出现的同类微小偏差,应按下述程序进行。6

4.5.2.4 由指定的偏差调查员对偏差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对于某些复杂的调查,指定的调查员可采取成立跨职能团队的方式完成调查。4.5.2.5 偏差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 与偏差发生过程中涉及的人员面谈; ② 回顾相关的规程、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验证报告、回顾报告、设备校验记录、预防维修计划、变更控制等; ③ 复核涉及批号的批记录、清洁记录、维修记录、预防维修记录等; ④ 设备设施检查及维修检查; ⑤ 复核产品、物料或留样; ⑥ 回顾相关的投诉趋势、稳定性考察结果趋势、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不符合事件趋势; ⑦ 必要时访问或审计供应商; ⑧ 评价对前后批号的影响。4.5.2.6 偏差调查员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确定根本原因或最可能原因。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参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4.5.2.7 偏差调查员将产生的根本原因填写在《偏差处理传递单》上,并撰写好偏差调查报告一同交质量授权人进行确认。4.5.2.8 偏差调查时限为发现日期起15个工作日,若超时,须在《偏差处理传递单》上注明原因。4.5.2.9微小偏差由质量监督员负责立即纠正,并上报质量负责人。中等偏差、重大偏差由质量受权人负责进行终审。对发生的关键偏差,由质量受权人及时报告总经理。

4.6 偏差的风险评估:

4.6.1 质量保证部召集召开由质量受权人主持的偏差处理领导小组会议,对偏差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估,偏差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4.6.1.1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对直接涉及的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其他产品的影响。4.6.1.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对验证状态的影响;对上市许可/注册文件的影响;对客户质量协议的影响。7

4.6.1.3 对关键偏差以及部分中等偏差的评估还应考虑是否需要对产品进行额外的检验以及对产品有效期的影响,必要时,应对涉及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4.6.2 偏差影响评估可采用风险分析方法,按照《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4.7 偏差的纠正行动和预防措施的确认:

4.7.1 偏差处理领导小组根据偏差调查报告阐述的根本原因、偏差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纠正行动和纠正预防措施,对所涉及物料、产品的处理措施,确定实施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由生产副总、质量副总审核,质量受权人批准。

4.7.2 纠正行动责任人应当遵照批准的方案执行纠正行动。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客观原因不能完全符合原方案的要求,应及时与该质量受权人进行沟通,若需要部分修改原方案的,应重新获得质量受权人批准。4.7.3 纠正行动责任人对批准的纠正行动执行完毕后,并填写《偏差处理传递单》上相应内容。4.7.4 质量监督员负责跟踪核实纠正行动的完成情况。4.7.5 对于关键偏差需要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4.8 偏差记录归档: 4.8.1《偏差处理传递单》、《偏差登记台账》及由附件形式出现的偏差调查报告、偏差风险评估报告等偏差记录由质量监督员负责将原件归档保存。4.8.2 偏差记录应长期保存。5.发放范围 6.变更历史 7.记录 8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篇2

1定义

偏差:指偏离已批准的程序(指导文件)或标准的任何情况[3]。生产过程的偏差:产品生产过程的一切偏差,包括凡是与现行生产参数、质量参数、物料、文件的执行等发生偏离的情况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计的突发异常情况。

2偏差的处理原则

2.1 出现了偏差必须立即报告并按相应的偏差处理的程序进行处理。

2.2 严禁隐瞒不报偏差及产生的原因或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偏差处理的情况。

2.3 任何偏差都应当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

2.4 在偏差处理的相关流程未完毕前,相关产品不得放行。

2.5 偏差的处理必须确认不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

3生产过程偏差的分级

根据偏差的性质、范围大小、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对偏差进行分级,例如可分为轻微偏差、较大偏差及严重偏差[4]。

3.1 轻微偏差

该偏差属细小的对文件或程序的偏离,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无需进行深入的调查,但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2 较大偏差

该偏差可能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实际或潜在的影响,或连续发生类似偏差情况,造成返工、回制等后果必须启动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根本原因调查,制定纠正措施进行整改,以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3.3 严重偏差

违反质量政策或国家法规,危及产品安全及产品形象,该偏差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或有效性,产生严重后果的,或可能导致产品的报废。必须启动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进行根本原因调查,除必须建立纠正措施外,还必须建立长期的预防性措施。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过程中,还应考虑是否需要对产品进行额外的检验以及对产品有效期的影响,必要时,应对涉及严重偏差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1]。

4生产过程偏差类型

例如生产条件、物料、质量、设备设施、环境、文件记录、制药用水、标识、客户投诉,以上未列出的可能会对产品质量或质量系统产生潜在影响的事件。

5职责

5.1 偏差发现人

负责及时、如实报告偏差事件。

5.2 偏差所在部门

负责初步原因分析,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认偏差涉及的相关部门,并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偏差事件进行评估,跟进偏差处理的整个流程,并按批准的结果实施处理。

5.3 偏差涉及的相关部门

对偏差事件进行评估,配合偏差原因的调查,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及纠正预防措施。

5.4 质量管理部

根据偏差情况及初步原因分析,确定偏差等级,参与调查偏差的原因,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及纠正预防措施。

5.5 偏差调查小组

负责主要及严重偏差的根本原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5.6 质量受权人

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和处理建议作最后批准[4]。

6生产过程偏差的处理流程

6.1 偏差事件的报告

6.1. 1 凡发生偏差时,要由发现人及时报告偏差所在部门负责人,并填写“生产过程偏差处理单”,详细记录偏差基本情况及相关信息,如产品名称、批号、涉及偏差的设备、物料、文件名称等[5]。

6.1.2 偏差所在部门应确保偏差基本情况描述详尽属实,并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初步调查。

6.1.3 如需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偏差所在部门应采取急处理措施,如对偏差涉及到的物料、在线产品,中间产品、成品或设备等进行隔离,避免有问题的物料混淆误用,以减少对生产物料、设备等的影响。

6.1.4 初步调查发现有可能与本批次的前后批次产品有关联时,则要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负责人[5],采取措施停止相关批次的放行,直到调查确认与之无关方可放行。

6.2 偏差的处理

6.2.1 偏差所在部门负责人确认偏差涉及的相关部门,并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评估偏差事件对产品或过程的潜在影响,得到一致意见并形成初步处理建议。

6.2.2 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偏差情况,对产品或过程的潜在影响及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就涉及到本部门部分的内容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和相应的措施,并签名确认。

6.3 生产过程偏差等级的确定

6.3.1 确定偏差等级: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根据偏差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及相关部门评估意见确定偏差等级,如为轻微偏差则无需进行根本原因调查。

6.4 较大偏差及严重偏差的调查

6.4.1 成立调查小组开展根本原因调查,调查小组成员由涉及偏差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6.4.2 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偏差事件相关的操作,相关的文件、记录、设备等一切与偏差事件相关的因素。包括涉及的所有生产物料、设备、区域、工艺等,以及评价对前后批号的影响、对一些类似发生情况的分析等。

6.4.3 调查小组详细记录调查情况,包括根本原因分析、调查结果,对所涉及的产品、物料、设备等的处理提出一致意见。

6.5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

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小组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计划,需明确实施CAPA的负责部门,负责人及实施验收人,预计完成时间,交由各实施部门确认会签。

6.6 偏差处理的最终批准:

质量受权人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和处理建议,及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作最后批准,并决定有问题的物料、批次、设备、区域或方法等的最终处理[4]。

6.7 偏差处理的实施:

偏差所在部门按批准的意见组织实施,并记录实施情况。

6.8 偏差处理实施情况的确认:

完成纠正、预防措施后,实施部门及时通知指定验收人,进行实施效果验证,对符合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确认,以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6.9 偏差处理的时限

任何偏差发生后均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制定一个具体的处理时限[3],例如较大及严重的偏差处理可要求在发生之日起25个工作日内完成。如不能按时完成,应填写延期申请,书面说明原因并重新制定完成时间。

7偏差的记录

任何偏差均应当有记录,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偏差的报告、调查、处理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均应有相应的记录。记录均应整理归档,并长期保存[3]。

8偏差的回顾与趋势分析

至少每年对偏差进行一次回顾汇总分析,以推动公司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 加强药品生产过程中偏差处理的管理。方法 建立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程序,为生产过程偏差的处理提供规范的流程。结果 使所有在生产过程发生的偏差得到有效的处理。结论 保证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符合GMP要求。

关键词:药品生产,生产过程,偏差,偏差处理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79号令,2011.

[2]黎阳.药品生产中偏差的制定与管理.中国药事,2009,23(2):198.

[3]张爱萍,孙咸泽.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体系).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46-163.

[4]丁德海,江德元.药品质量受权人培训教材(第一册).第1版.北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2009:254-265.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 篇3

我公司于2017年04月13日下午13:22突发停电,影响部门有:质量控制部、生产管理部、工程部,停电时间约2小时,直至下午15:15重新恢复供电。在停电过程中质量控制部、生产管理部、工程部,立即对相应的设备及可能影响到的物料和产品采取了应急措施。受影响的物料/产品/设备: 1.质量控制部门:

 稳定性试验箱(编号:QC047,QC048) GC(编号:QC-002,QC-066)2.工程部、生产部:

 生产工程部门空调系统:

 A级区空调机组(编号:ZJ03002-3/3) B级区空调机组(编号:ZJ03002-2/3) C级区空调机组(编号:ZJ03002-1/3) QC微生物室空调机组未运行。 工艺用水系统:

 纯化水、 注射用水

 纯蒸汽制备和循环系统

可能发生的原因:外部或者内部供电线路故障,造成内部电闸跳闸。应急处理措施: 1.工程部:

 立即通知各部门做好停电安全排查工作;

 工程部门立即组织人手检查停电原因:检查内部供电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同时打电话咨询供电局情况,经确认停电原因是由于国道扩宽,工人砍伐国道旁边树木过程疏忽,导致电线被砍伐的树枝砸断引起片区停电,抢修线路所需时间暂不确定;

2.质量控制部:  立即统计停电发生时正在进行的试验情况:描述;其中GC(编号:QC-002,QC-066),有UPS电源供应,能额外提供约1个小时的电源供应,立即要求试验人员进行关机准备,立即停止所有的运行序列,对色谱仪和色谱柱进行初步冲洗后关机,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停电发生后未进样或未完成的样品统一废弃,并在仪器使用记录上备注原因;

 稳定性试验箱(编号QC047,QC048,正在进行试验),由于无UPS电源,每台试验箱立即在可视窗处上下各放置一个校准合格的温湿度计,用于监控停电期间试验箱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人工每5min记录1次温湿度,如快超过允许的温湿度范围。 其他仪器:统一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

3.生产部:人员立即停止所有操作,退出洁净区,注意关好相应的门; 4.空调系统:

 关闭相应的阀门,切断空调系统电源,防止来电后未经确认即启动; 5.工艺用水系统:

 关闭所有阀门,切断系统电源。偏差(潜在)影响及风险评估: 停电为计划外停电,存在以下影响: 1.质量控制部:

 GC(QC-002,QC-066),由于有UPS电源供应,能额外提供约1个小时的电源供应。

 停电前已经完成的进行序列,所有结果均不受影响;

 停电发生后未进样的样品结果也不受影响,但是如果样品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会变质,如果来电后直接检测可能影响最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 停电发生时正在进行分析的样品,由于分析未完成,结果只能作废,影响较小;

 此外,UPS电源能额外提供的电源支持时间有限,色谱仪和色谱柱的冲洗可能不到位,时间长了可能导致污染物附着在色谱仪和色谱柱上,进而影响到色谱仪及色谱柱的寿命,因此会对色谱仪和色谱柱产生一定影响;

 稳定性试验箱(编号:QC047,QC048),由于无UPS电源,停电可能导致试验箱内温湿度出现大的偏移,当超出允许的温湿度范围时间过长时,则会对稳定性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结果将不能真实代表样品批次的稳定性情况;停电期间放入稳定性试验箱内的温湿度计监控情况表明:两台稳定性试验箱内的温湿度均未偏离允许的范围,对稳定性样品质量的影响较小;

2.空调系统:

 空调系统不运行,将无法维持洁净区环境,由于停电发生前生产车间并未进行生产,只有操作人员在进行生产前的卫生清洁及洁净服洗涤,造成的影响较小;

 微生物室空调(当时未运行,不受影响)3.工艺用水系统:

 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纯蒸汽制备系统、循环系统:由于停电,制备系统和循环系统均不能运行,同时注射用水系统温度也得不到有效维持(可能低于70℃),停电时间长了可能导致水系统微生物滋生,进而影响到工艺用水质量,由于停水时间接近2小时,风险较大;

偏差调查报告:

2017年4月13日下午13:22我公司突发停电,经调查了解确定原因为:厂区外的国道扩宽,工人砍伐行道树过程,由于操作疏忽导致电线被砸断,引起厂区周边大范围停电,经抢修,于4月13日下午15:15左右恢复供电,停电时间共计约2小时,停电对公司的质量控制部、空调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停电发生后,公司各部门立即采取了必要的应急措施,同时对停电存在的潜在影响及风险做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对应的CAPA措施,风险整体可控。CAPA措施: 1.质量控制部:

 来电后,对受影响的色谱仪及色谱柱重新进行重新处理,使系统柱压流速均恢复正常;(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未完成的样品序列重新制备样品,在系统平衡后,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符合要求后再进样检测。(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稳定性试验箱:

 购买UPS电源,防止突然断电影响;

 增加稳定性试验箱(编号:QC047,QC048)补充验证项目——断电实验,确定断电对箱体内温湿度的影响情况,并确认稳定性试验箱不受断电影响的时间;(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2.工程部:

 公司购买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在突发停电情况下能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3.空调系统:

 来电后,开启空调,对生产车间进行全面清洁。(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4.工艺用水系统:

 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纯蒸汽制备系统、循环系统:来电后,将水系统的水全部排空,重新制水后,对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排空重新制水,并对制剂车间所有水使用点及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取样进行全检;(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CAPA实施效果及效果确认: 1.质量控制部:

 来电后,对色谱仪受影响的色谱柱重新进行老化,使系统柱压流速均恢复正常;(已完成)

 重新检测未完成的样品序列,要求在系统重新平衡后,进行系统适应性试验,符合要求后再进样检测。(已完成) 稳定性试验箱:

 购买UPS电源,防止突然断电影响;(待完成)

 公司增加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在突发停电情况下能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

 增加稳定性试验箱补充验证项目——断电实验,确定断电对箱体内温湿度的影响情况;(待完成)

2.工程部:

 公司购买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在突发停电情况下能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待完成)

3.空调系统:

 来电后,开启空调对生产车间进行全面清洁(已完成)4.工艺用水系统:

铁水[Si]偏差管理规定 篇4

为控制高炉炉温平稳,保持炉缸热量及初始气流、渣皮稳定,减少烧风口套几率,特对值班工长操作技能、责任心加强管理,并作以下要求:

一、高炉[Si]偏差控制标准: 1、2#、3#炉[Si]偏差不大于0.14。2、1#、4#、5#、6#炉[Si]偏差不大于0.13。3、7#炉[Si]偏差不大于0.11。

4、[Si]偏差计算公式为=STDEVP(罐数1:罐数x);以罐数炉温监控数字为准。

二、管理及考核要求:

1、[Si]偏差控制考核管理以工段为单位、高炉生产运行12小时为计点,对高炉值班工长操作炉温进行管控。

2、白班或夜班(8:00-20:00或20:00-8:00)[Si]偏差超出上述范围,请工段自行安排培训人(炉长或副炉长)对本工段高炉值班正副工长进行培训,工段自定培训地点,并且在9:30或21:30分左右到调度室签字等台账,内调做好培训台账记录管理。

3、培训结束后,各工段培训人及[Si]偏差操作超标的正、副工长不到调度室做好台账或视为无台账的,处罚工段长、责任高炉炉长各100元/次。生产科工艺组刘工安排核实!

4、[Si]偏差操作超标工段未自觉执行培训要求,处罚工段长300元/次;生产科工艺组刘工安排核实!

5、[Si]偏差控制超标一次处罚炉长20元,[Si]偏差控制合格一次奖励炉长40元。

6、高炉[Si]偏差控制全月合格率达到以上80%奖励高炉值班室1500元,连带奖励工段长300元。

7、因调度原因等非高炉自身因素造成的休慢风或计划休风致高炉炉温波动大,工段2-3个工作日内可提出书面申请报生产科工艺组刘工处,经核实,[Si]偏差超标不纳入处罚而控制合格可奖励,但培训工作依然要做。OA申请流程:高炉——工段——生产科:刘喜华、陶善胜。

三、解释权在厂部,自本月15日试行。

生产技术科

行为偏差帮扶计划 篇5

马卡连柯曾指出“人毕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材料,被我们所制成的产品也将是多样性的”,这无疑充分说明了学校对学生实施的德育过程与学生自身品德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德育过程中进行的,当教育者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统一起来时,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就会产生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德育过程又不同于品德形成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自发接受外界诸因素的影响,经过内化而形成个人品德的过程,因而品德形成的结果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有可能与社会要求不一致。当学生品德形成的结果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偏差,就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德行为。小学阶段正处与学生品德形成的极其重要的起步阶段,关注和重视小学生品德行为出现的偏差现象,及时加以矫治和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毫无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具体表现。

目前,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主要表现有:学生由于多次或长期遭遇到学习生活的失败和学习压力,造成出现厌学行为,如旷课、逃学、混学、闹学甚至辍学;故意扰乱课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打闹损坏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捡到东西“忘”了应该交公而占为己有,因贪小便宜乱拿他人物品,因好奇小偷小摸;恃强凌弱,欺负小同学;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因小事纠纷打架斗殴等等行为。它突出地表现为小学生的品德言行脱节,认识与行为不一致。

二、造成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

导致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的复杂性与小学生身心不成熟之间的矛盾。6—12岁小学生的性格、意志、信念等还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正处在形成过程之中,时不时不定期有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肤浅性和幼稚性。他们的这一身心特点决定他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前陷入困境,举棋不定,极易受外界的种种诱惑,社会上的不良好风气,以至媒介宣传的负面影响,都会使他们在品德行为上做出错误的选择,产生了不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家庭教育失当。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多数重视物质利益,功利主义的倾向很明显,许多家长只顾自己,而把孩子“落”在一边,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以致孩子个性自骄,“知书而不达理”;其次是具有诱惑性或浅层性的家庭不良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品和成人一些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隐私”,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把握不住对待孩子情绪天平的砝码,往往在严管与溺爱之间极端地选择;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门学问上简直就是“小学生”,有的不懂却又不肯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更甚的是有的不懂却有自以为懂,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听不进教师或他人的劝导。

三是学校教育的不当。有些学校只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德育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仅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理论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结果造成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熟视无睹,对学校和教师的劝导充耳不闻、若无其事;久之,则形成恶性循环。

三、矫治和教育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对策。造成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单一,而常常是以上多种原因综合而成的。小学生品德行为出现偏差,是小学生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时是小学生在不知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小学生阶段身体和心理的特点。小学生一旦出现品德行为上偏差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往往会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形成意想不到的障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于在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进行矫治和教育。

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教育力量。一方面是要净化和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文化环境,少年宫、儿童乐园、图书室、博物馆等文化阵地要尽量多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儿童的各种活动,提供大量的直观教材。另一方面是要多进行正面的社会宣传和引导,树立积极向上而具有时代性的榜样。此外,还要开动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增强社会教育的力量,共同形成社会教育的合力。

其次,要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现在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一切均是“唯分数论”,而往往忽视在孩子身上出现的品德行为偏差,有的甚至以为只是“小问题”。作为家长,要彻底改变这之想法,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着眼于未来孩子的健康发展,充分重视孩子健康人格和行为的塑造。家长要多花些时间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要以身作则,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家庭的教育能够过滤社会或成人世界中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读物”,努力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性。再次,要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家长对“独苗“送进学校,是寄托着巨大的期望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牵动着父母们的心。学校的教育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有的放失;必须根据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切实需要,并顺应时代的要求;不能够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课堂,更不能脱离小学生的实际;要不仅仅只是停留于道理和说教,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良好的“知、情、意、行”和是非辨别能力。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偏差管理研究 篇6

一、偏差管理的内涵

东京大学教授松板井在他的《改进》一书中写到“改进是从问题开始的。”偏差就是问题的一种表现方式, 是改进的良机。偏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偏, 指与确定的方向产生了思想上、行为上的偏移;二是差, 与既定目标指标不相符, 过分或者不及, 主要是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指标与目标值不吻合。

偏差管理, 就是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 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偏差和行为偏差的不断纠正, 切实改善企业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 纠正管理行为偏差, 增强管控水平, 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良性循环。所以, 完善的偏差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偏差管理水平, 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和挑战。

二、偏差管理体系的创建

企业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为保证安全生产在技术投入、设备更新、管理创新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安全管理模式, 组建了相对完备的组织网络, 制订了大量规章制度, 建立了分析评价等机制, 具备了偏差管理的雏形。企业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以原有安全体系为基础, 增加了生产、经营、财务、计划指标, 形成了企业偏差管理体系, 将主要工作纳入了偏差管理之中。指标体系基本囊括了企业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体现了生产及管理流程, 从矿总部到分部、到班组、到个人, 从数量、责任方面进行层层分解, 形成了网络状系统图, 并且对所有指标进行了数字化描述, 同时进行周期分解, 分解到季度、月度、周、天, 尽可能量化控制, 量化考核。

三、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1. 全面预算控制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起点和开端, 是目标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依据, 是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的深化和延伸, 在“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和成本管理, 使三者有机结合, 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达到全员节约、降本增效的目的,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内部市场化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的实施, 也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奠定了基础。

全面预算的过程要遵守落实战略目标、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性刚性、激励和约束6项基本原则。由全面预算办公室负责, 按照上级下达的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 组织全面预算方案的编制、审核和汇总工作;指导、督导各预算执行单位按进度正确编制预算;汇总、分析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结果, 提出审核意见、改进措施和建议;编制年度和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并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内部预算执行单位进行预算执行情况考评。各职能部门及相关部室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主体, 负责本单位全面预算方案的编制、上报、控制和分析, 将本单位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并研究解决预算编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每季度和年度向预算管理办公室报送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2. 全员绩效考核控制体系。

企业建立全员业绩考核体系, 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身的需要,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 建立以结构工资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三层级两维度”立体化绩效考核网络体系, (“三层级”:即被考核的人员范围按照职级高低、责任大小分为三个层级, 企业领导作为第一层级, 中层管理人员 (副总、部室负责人、部室副职、基层单位负责人) 作为第二层级, 工作人员、班组长及员工作为第三层级;“两维度”:即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和能力素质两个维度, 在两维度坐标系中, 纵向为工作业绩维度, 按照综合考核得分划分为ABCDE5个档次;横向为能力素质维度, 按照综合考评得分确定行为榜样 (1级) 、优秀实践者 (2级) 、待提高者 (3级) 3个等级;纵横交叉点即为被考评者的综合绩效考评结果。) 按照把关键指标落实到关键人物身上, 把指标压力传递到各个岗位。对企业分管副职实行目标薪酬考核, 对分部、科室部门、班组长实行岗效工资考核, 针对工作性质, 建立绩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在关键指标、一般指标之间合理设置好权重, 实行百分制考核, 月度考评得分情况与工资挂钩, 有利于考核结果更加直接和明显, 有利于更好的调动各层级的积极性。

3. 全面风险监督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偏差”管理的过程。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控制和化解企业在经营中可能发生的偏差与危机, 实现偏差的可预、可防、可控, 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 全面审计监督体系。

推行全面审计监督体系, 主要是通过开展全面审计监督, 防范生产、经营中的风险, 及时纠正经营偏差,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健康稳步发展提供监督保障机制。

总之, 通过偏差管理的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企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慧, 袁彦稳.论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03.

[2]周友幸, 凌球.火电企业基于目标引领的偏差管理方法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6.

行为偏差生帮教措施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人为本,塑造健全学生的完美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在教育广大学生的同时,对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进行重点帮教,杜绝发生事故,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帮教措施

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确定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并分析形成原因。

2.精心管理,及时反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应站在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一边,和他们心灵相通,顺应他们的心理,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好意,消除对立情绪,进而架起一座师生间友谊的桥梁。

3.利用班级活动,发动他们积极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表现自己。4.回到教育者的位置上,帮助差生找到原因,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长处的机会,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此转化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

5.教给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转化的具体办法,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规范自己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由差变好的信心。

6.在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给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一定的位置。尽量为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回答问题,加强他们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防止死记硬背。对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作业批改要细心,肯定其一点一滴的进步,对其作业中的错误要耐心指导,不能简单、草率的处理。他们不会的问题,不要急忙告诉答案或训斥,要循循善诱,他们提出的意见或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不要挖苦,讽刺他们。7.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8.防止反复,抓反复,反复抓。

9.齐抓共管,实行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作教育。和家庭密切配合,也是转化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的有利一环。班主任要教育学困生、心理行为偏差生,往往就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在家庭中表现,和家长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教育他们的办法。此外,也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教师的事,自己不闻不问;还有的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识。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家访,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要求家长和学校保持一致,和学校、教师共同教育好学生。

三、组织领导小组

打孩子,打出心理偏差 篇8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但却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

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作用。

怪癖: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癖。

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孩子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记不住外语单词,担心背不出算术口诀,担心……总之,他们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犯罪:有一个孩子,父母自幼就盼望他能成材,可他贪玩,成绩差。有一次旷课看电影,班主任家访,被父亲知道,狠揍了他一顿。他认错了,父亲还不住手。被打之后,他一肚子委屈,恨父亲,恨班主任。他暗暗下决心:父亲越打,我越玩。慢慢地,他走上流窜、偷窃的犯罪道路。从这个孩子的变化说明,家长粗暴的打骂对孩子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偏差 篇9

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偏差,如果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干预和矫正,一开始是心理偏差,慢慢发展可能会演变为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对学生的成长将非常不利。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有着现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校特色教育创建的深入开展,学校以建立阳光心灵驿站为契机,关注、关心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定期开展关爱活动,试运行一年来,已接待来访学生上千人,在亲情弥漫的温馨驿站里,到访的孩子与辅导老师,无拘无束的交流,敞开心扉,袒露心声,诉说心中的烦恼,使这些学生在校内也能充分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消除了心中的困惑,坚定了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自下周开始,阳光心灵驿站正式开站,心语吧、阳光屋、心理测试室、静心阁、阳光阅读室、心理放松室全部对有需求的学生开放,接下来陈校长将为今年学校聘任的12名驿站心理辅导教师颁发证书,学校下发各辅导教师基本情况简介辅导时间安排,欢迎同学们预约到访。

新学期学校将贯彻“优质、均衡”育人原则,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把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关注在校弱势群体,把砺志教育和阳光行动全面推向深入:去年的砺志教育冬令营,让城市学生“下乡”,走进农村贫苦优秀生家庭,体验这些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让这些来自富裕城市家庭的孩子受到了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他们在震撼、感动过后,变得更懂事,更成熟了,也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了。我们将利用五

一、暑假等假期,开设砺志教育夏令营:让部分学生走进历城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利用三职专的教育资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还要组织部分学生走进历城一中农家采摘园(郑家村的蔬果基地)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应部分市区家长的要求,我们还将让农村学生“进城”,让农村学生走进城市家庭,感受城市生活,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新学期学校动员部分教师与特殊群体学生在校内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坚持做到“三个一”,即结对教师每周与结对的学生谈心一次;一起活动一次(如散步、体艺活动等);每周与学生监护人通话(或见面)一次。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

模型偏差的统计分析 篇10

由于建模中存在种种近似,所建平差模型(包括回归、拟合、滤波模型等)在理论上必然包含模型误差.基于单位权意义下的均方误差概念,讨论了模型偏差的含义以及模型偏差和模型误差的关系;同时给出了模型偏差的识别和估计方法.通过对模型误差统计问题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平差模型的常用假设检验的意义.作为实际例子,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是平差中常用的建模方式,对舍去二次项引起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 者:陶本藻 张朝玉 TAO Ben-zao ZHANG Chao-yu 作者单位:陶本藻,TAO Ben-zao(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10;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张朝玉,ZHANG Chao-yu(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层高及开间进深偏差控制措施 篇11

1、现浇楼层楼板结构的板底标高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造成标高不统一、不一致,水平度不水平,甚至出现不同程度倾斜现象。

2、楼层结构标高偏差的防治措施:

(1)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2)将外侧标高引测点引至楼层已加固好的内架架体上,不少于4个点,以此控制楼层标高。

(3)模板顶部墙柱钢筋上设标高标记,结构50控制线误差≤1mm,并标记清楚,严禁私自改动标高控制点。模板支设时严格按标高控制点施工。

(4)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垫实且加固牢固。

(5)楼梯踏步建筑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建筑模板的结构变形。

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梁跨度>6m时,模板跨中起拱L/500;4m≤L≤6m时,模板跨中起拱L/400,悬挑梁悬挑长度≥1.5m时,悬挑端起拱L/150。板净距4m≤L≤6m时,模板起拱L/500;L>6m时,模板起拱L/400。L<4m时,板中间区域起拱5mm。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毫米,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现浇楼板截面尺寸即厚度偏差过大(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形成楼板板面高低不平,表面平整度差(规范允许偏差为8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控制措施:砼浇筑过程中,浇筑人员根据标高控制点和已做好标高控制尺,拉施工线来控制现浇板的标高和厚度。现场值班人员督促检查砼作业人员做好标高控制、并穿水靴子,现场检查现浇面厚度等标高控制情况。

4、现浇楼板的模板工程由于砼浇捣过程中承载能力和刚度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下沉现象,形成现浇楼板整体轻微下垂。

控制措施:上层布置的木龙骨加密,缩短主梁(钢管)悬挑长度,个别跨度较大区域增设立杆并与周圈架体连接牢固。

5、部分模板质量不好、周转次数多,容易变形、拼接不平,造成现浇楼板倾斜、弯曲、接口高低不平现象。

控制措施:及时更换已破损或变形的模板。

6、泵管及布料机安放区域现浇板易下垂。

控制措施:在泵管及布料机安放区域下部必须模板支撑必须单独加固,增设立杆,顶部丝托必须顶到位。立杆与原模板支撑架体连接成一整体,此部位模板起拱10mm,防止荷载过大导致模板下垂。并将泵管固定牢固防止水平晃动撞击模板影响截面尺寸及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在布料机的每个支撑脚下所在区域立杆纵横向间距降为原来的一半为600mm×600mm,步距1500mm,在距离楼地面200mm处设第一道水平杆,并根据层高加设2~3道水平杆。在布料机放置的区域,由布料机四个支撑脚所围合的矩形区域四面周围必须架设剪刀撑,形成连续闭合剪刀撑形式。

布料机放置部位模板支撑无单独加固的,严禁砼浇筑。

二、开间、进深尺寸偏差过大、不符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1、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模板拉结不牢,出现涨模现象,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开间、进深尺寸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小头现象。

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模板安装的截面内部尺寸允许偏差为+4毫米,-5毫米,用钢尺检查;现浇结构层高大于5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8毫米,层高不大于5米时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现浇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控制措施:剪力墙底部区域模板对拉螺杆加密;墙体水平向架管与模板支撑体系架体连接牢固,有效防止墙端部位移或变形。同一面墙上的螺帽扭矩力相同,防止局部区域出现涨模现象。

2、砌体轴线位置偏移过大,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过大偏差,开间、进深尺寸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小头现象。

砌体轴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每层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2米靠尺检查;砌体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控制措施:填充墙砌筑时严格按照轴线及控制线施工,严禁私自改动控制线;砌筑完成的墙体垂直、平整度验收不合格的须拆掉返工。

3、抹灰的墙面,由于立面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的控制存在过大偏差,出现大小头现象。

抹灰的墙面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2米垂直检测尺检查和检验方法;抹灰墙面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抹灰墙面的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为3毫米,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偏差处理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时间偏差05-23

模型偏差08-01

偏差问题08-12

偏差控制08-24

校正偏差08-27

电压偏差09-06

执行偏差09-12

成本偏差09-18

行为偏差生06-04

偏差与矫正06-10

上一篇:闫村二中化学危险药品的自查总结下一篇:打台球必看的几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