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寓言故事成语(共16篇)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篇1
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助女皇处理朝政,以不畏权势闻名中外,深受人们的钦敬。
狄仁杰虽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从政道路布满了荆棘。他青年时代参加明经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果被委任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军。这时就有无赖的官吏对他进行诬告,于是皇上派大臣阎立本对狄仁杰的问题进行处理。
阎立本召来狄仁杰,见他相貌不凡,气质高雅,心中先有了几分喜爱。狄仁杰回答讯问时,从容不迫,安详镇定,这使得阎立本惊奇起来。而狄仁杰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言辞中得到充分表现,又感动了这位钦差。
讯问刚结束,阎立本将狄仁杰的大手紧紧握住说:“过去孔子曾讲:‘查看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贤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着一位贤人!照我的看法,仁杰兄实在是一颗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没有进入采珠人的视线罢了!”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篇2
“你啥时候也开始知道韩剧了?”当我在微博提了有关《来自星星的你》的话题之后,不止一个朋友这么问我。我在流行文化上的“奥特”(OUT)在友圈内可谓“臭名昭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奥特曼”。
是什么让我这个“奥特曼”注意到了一部韩剧呢?因为“来自星星的你”这名字起得太有味道了。它陈述了一个优美、简洁又让人肃然起敬的科学事实:其实,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因为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几乎都来自那些生活在数十亿年前的、早已死亡的星星的慷慨奉献。
我必须要写篇短文,和各位分享一下这个奇妙的故事,向起这个简单而深奥的名字的制片人致敬,也向神奇的大自然致敬。
构成我们的元素都从哪儿来?
我们的身体所必需的元素有28种,其中大量需要的元素,被称为“宏量元素”,包括氧(65%)、碳(18%)、氢(10%)、氮(3%)、钙(1.5%)等,共占我们身体总质量的99%以上;而所需极少、但同样不可或缺的,则被称为“微量元素”,比如铁、硅、锌、铜、锰等等,总共只占我们身体总质量的0.7%左右。但所有这些元素,对我们的身体都极为重要。别说缺少其中的某一样,哪怕只是其中某一样的比例稍微偏出去一点儿,我们的身体就可能要闹“罢工”。
这些元素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们现在已经比较确定地知道,在其生命的极早期,宇宙是高度简洁和统一的,没有作为万物基础的原子和分子,没有我们熟悉的银河、太阳和行星,当然更不会有地球和人类,有的只是极高的能量和一种将所有基本力统一起来的“超力”。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一些能量得以转换为亚原子粒子,“超力”逐渐被分解为几种基本的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和引力)。这发生在宇宙诞生后1 000亿分之一秒之内。去年名声大噪的“希格斯玻色子”就和研究这一发生在一瞬间的复杂过程有关。
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玩积木一样,最简单的结构是最容易形成的。结构最简单的原子,就是初中化学的元素口诀的第一个字——“氢”,它仅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在宇宙诞生之后3分钟,氢就占到宇宙总质量的75%。然而,就好像练出腹肌需要在健身房呆足够的时间一样,更复杂的元素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将亚原子粒子“结合”到一块,但宇宙却在不断地膨胀和冷却。没有更复杂的元素,就不会有我们所知的生命。似乎宇宙这部大片拍到这里就可以歇菜了。
这时,我们的主人公——星星——登场了。
星星为什么要发光?
新诞生的宇宙并不是完全均匀的,有一些地方的密度总比其他地方的密度高一些。由于质量越大的区域引力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方的密度不断上升,温度也随即上升。当这些区域的温度超过数百万度这个量级的时候,一个奇妙的现象发生了:在很高的温度下,氢原子得以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原子,并随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线的形式向宇宙深空发射出去。
黑暗的宇宙有了星光。这大概发生在宇宙诞生40万年之后。
星星为什么要发光?原因可能不如我们想的那么浪漫。每一个土豪背后都有血泪史,星星也一样。它们发光,并不是它们自愿的,而是生存所迫:它们太巨大,自身的引力总是像催命鬼一样,想把它们压扁,因此它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抵消引力才行。这种方式就是向外的光造成的“光压”。换句话来说,为了能在宇宙中亮出“土豪”的身份,恒星们得不断地“挣钱”,然后再“花钱”。越简单的元素,越容易被用来产生能量,所以它们自然很喜欢氢。但是,这种短平快的“挣钱”方式只能合成比较简单的轻元素。当然,对于体型小一点的“土豪”来说,它们的“挣钱”压力并不大,自然用不着去考虑如何生成更复杂的重元素。它们只需要静静地燃烧完自己所储藏的氢,然后相对平静地离开这个宇宙。问题在于,人体所必需的28种元素中,有24种是这种办法得不到的。
对于较大的星星,它们的“花钱”压力要更大,因此当核心的氢被消耗殆尽时,它们不得不考虑用复杂一点的元素来产生光能。“土豪指数”越高的恒星,自我压迫就越剧烈,能产生的元素就越复杂,直到它撞到了物理定律的天花板,再也无法获得光能来抵消引力的压迫。这时,整颗恒星会在引力下瞬间崩塌,变成一颗超新星。无数颗恒星在这一过程中被彻底毁灭,但同时也把那些对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抛入深空之中,和其他前辈的残骸混合在一起。日积月累,复杂的元素越来越多。于是我们知道,在大约46亿年前,在银河系某处,一片由无数死亡恒星的残骸组成的云气开始收缩。一颗新的恒星和一小群围绕它运行的行星诞生了。其中的一颗行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颗行星诞生8亿年之后,有一小堆物质竟然开始学会了有意识地繁衍,变得越来越高明、复杂和多种多样。在这颗行星诞生46亿年之后,这些原本来自星星的物质,最终变成了这么一大群有意识、会思考、会行动的生物,通过细心的观察和谨慎的推理,得以还原了这一宏伟故事的梗概。
来自星星的故事没有结局
这并不是过去的故事:它过去、现在、将来都在广袤的夜空中上演着。在合适的时间,我们即使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男主角母星所在的星座——明亮的猎户座。猎户座的东北角有一颗显眼的红色星星,这颗星星叫“参宿四”,它是一颗垂死的红超巨星,将在不太遥远的未来的某个时刻爆发为超新星,将珍贵的生命元素抛入太空;与此同时,在猎户座正中靠下一点的位置,有一团模糊的星云(这需要到乡村才能肉眼见到),它叫“猎户座大星云”。不用说,它也是无数死亡恒星的残骸混在一起形成的,但我们观察到,有许多新生的恒星正初试啼声,其中的某一颗或许将孕育更高智慧的文明——谁知道呢?
在这部韩剧播到一半多的时候,就有人猜测在大结局中,男主角会不会为了得到女主角而放弃自己的超能力,接受地球人生老病死的轮回。但是如果我们暂时放下眼前的一切,稍微站远一些看,死亡不过是重生的一个环节而已。实际上,我们只需在晴朗的夜空中抬头就能看到,这一故事以宏大的尺度永不停息地上演着。对于故事中的男主角来说,作为比人类更具有宇宙视角的物种的成员,他必然更明白这一道理,即使是闪耀的星星也不能避免死亡的结局,在有限的生年体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同剧中那句话:“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你分享时间的人。”你的印记永远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如果你不信的话,请对着镜子看看自己,谁说那些生活在数十亿年前的恒星真正死去了?
我的故事讲完了。
春节里,来自病房的故事 篇3
故事一:捡来的横祸
这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笔者看到他时,他正蜷曲着身子躺在眼科的病床上。他的双眼被绷带包裹着。散乱的头发、紧锁的双眉、凄惨的面容,表明此刻的他正处在极度痛苦中。
值班护士介绍说,大年初一那天,他被鞭炮炸瞎了左眼。来医院时,伤眼前房已积血,虹膜根部完全断裂,并形成了外伤性白内障。由于伤势较重,他的左眼基本看不清东西了。
他的父母站在病床前。他的父亲是一位年近50的大个子农民。说起孩子的眼伤,他极度愧疚和悔恨,一个劲儿地念叨:“都是我不好,是我害了孩子!”
大年初一,鄂西北大地下了新世纪最大的一场雪,但漫天飞舞的雪花挡不住人们互相庆贺新年的脚步。初一上午,这对父子踏着积雪到孩子爷爷家拜年。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鞭炮声。走近时,他们闻到空气中浓烈的火药味,还看到雪地上有一根未燃着的鞭炮。
“这个可以再燃,捡起来,拿回去放。”父亲说。
听了父亲的话,乖巧的儿子就从雪地上捡起了这根鞭炮。回家后,爷俩儿忙着放炮。没想到,这根鞭炮燃得太快了,就在少年刚刚点燃它还未来得及抬头的一瞬间,鞭炮炸响了。他只觉得左眼一阵剧痛,然后便是血水和着泪水从左眼汨汨涌出,左眼前只有一团红光,之后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是捡来的横祸!捡来的横祸呀!”病床这边,父亲反复重复着这两句话,而一直站立在床那边的母亲,看着遭罪的儿子禁不住凄然泪下。
听了这位父亲的话,再看看这间病房里躺着的7个眼外伤病人,有3人是被鞭炮炸伤的,2人是被玩具枪的子弹射中的,笔者心痛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每年春节前后,医院里被鞭炮炸伤的患者都会骤然增加,即使在禁放区。伤者大多为少年儿童,炸伤的部位主要是面部、眼睛和手指。鞭炮爆炸不仅给伤者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还有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故事二:吃出的危险
他只有46岁。对于男人来说,这个年龄正是生命和事业的黄金阶段,然而,他却在春节前写下了遗书,准备迎接他生命的终点。正月初七下午,在市区一家医院的泌尿外科病房里,笔者见到了他。他向笔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刚进入腊月中旬,我和妻子便着手置办年货。一天上午,我从菜市场上买回3条大草鱼。我一边剖鱼,一边想:“要过年了,别的不担心,就是怕那烦人的前列腺炎再复发。一想到前列腺炎发作时那淋漓不尽的感觉,我就犯愁。”
这时,我看到了3条草鱼肚子里鲜活的鱼胆。上次在武汉出差听人说生吃鱼胆可以清火,既然能清火,也能治疗前列腺炎。想到这,我一阵高兴,决定生吞那3个鱼胆。
鱼胆又腥又苦,很难下咽。但为了治病,为了过好年,我咬着牙、憋着气,一鼓作气吞下3个鱼胆。嗳,现在想想,我哪是吞鱼胆,简直就是吞下了3颗要命的定时炸弹呀!
吞第一个鱼胆时,我就想吐,吞进第三个后,我的胃开始难受。15分钟后,就出现恶心、呕吐,腹部剧烈地疼痛,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腹泻。我觉得自己活不成了,忙叫人把我送到医院。到医院后,虽然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我还是发生了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几天内,我不断地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水肿,吃什么吐什么,不吃也吐。我想我活不成了。可我的孩子还没长大成人啊,我死了,谁来管他呢?就这样,我写下了遗书,让我弟弟关照我的妻儿。没想到,转到大医院,经血液透析后,我又活过来了……
讲到这里,他的眼里露出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幸运。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鱼胆能治病的说法,常有人用它治疗眼疾、哮喘、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而鱼胆中毒的事故也就时有发生。研究表明,除草鱼外,青鱼、鲤鱼、鲫鱼、鲢鱼、鲩鱼等的胆汁也同样存在危险性,不论生吞、熟食或酒泡后饮用,均可引起中毒。中毒后主要损害肝、肾、心、脑等器官,严重者可致死亡。
故事三:玩出的偏瘫
“大姐,大姐,你怎么了?”正月初三下午,从市区一家居民楼里传出了急切而惊恐的呼喊。可这名被称作大姐的妇女,已无法回答她的妹妹,只见一行清涎顺着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经过紧急抢救,已在急诊室昏迷了两天两夜的姐姐终于清醒过来,然而,她的左侧肢体已完全瘫痪。病历上的诊断是“脑出血”。
姐姐今年45岁,患高血压已有好几年了,前年就从工厂内退了。姐姐没有其他爱好,惟一喜欢的就是玩麻将,玩的也不大,每天输蠃不过三五十元。
过年这几天,妹妹一家来拜年,姐妹几个就坐在一起玩起了麻将。不知怎么的,一玩上麻将,就不想起来了,即使来了电话,也懒得抬屁股去接。就这样白天玩,晚上玩,一连两个通宵都是在麻将桌边度过的。到初三下午时,姐姐觉得头痛,两眼像糊了什么似的看不清牌,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她就强忍着,最后终于倒在了牌桌上。
大夫查房时,她一遍遍地问大夫她还能不能康复,期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可是,治疗脑出血引起的偏瘫并非一日之功啊!
麻将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游戏。不分昼夜地打麻将,会使精神高度紧张,引起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和脑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等危征。
故事四:喝出的车祸
去年春节,郭先生是在医院的骨伤科病房度过的。
初一上午,郭先生开着车去和同学聚会。老同学见面格外高兴,饭桌上,大家你敬我、我敬你,几杯酒下肚,郭先生已经醉眼朦胧了。
正在这时,郭先生的手机响了,家人让他赶紧回去,说是有要紧事。郭先生放下电话就上了车,急急忙忙往家赶,在回家的路上,不幸的事发生了——由于判断情况不及时,车翻进了路边的沟里。车毁了,郭先生也受了重伤。
采访郭先生时,他一个劲儿地后悔:"我太大意了,电视里老在讲酒后驾车酿车祸的真人真事,我总不当回事,没想到现在悲剧落到我头上了。你看我全身多处骨折,动都动不了,这节过得多堵心呀!"
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年都有数万起之多,59%的驾驶员伤亡事件与酒后驾驶有关。过量饮酒不仅伤身体,而且还会毁掉司机或他人的幸福。司机朋友们,举杯之前,请您一定先想清后果啊!
来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4
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来自神话 寓言 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5
【凿(záo)壁偷光】 这则成语讲述的是汉代人匡衡(kuānɡ hénɡ)勤学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汉代时,有一个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但是,他的家境贫寒,父亲没钱买蜡烛供他晚上读书,天一黑,他就无法看书了。匡衡看着时间这样白白浪费掉,心里非常难过。他的邻居家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穷人,就恶毒地挖苦他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匡衡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干活,不用报酬(chou),只要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请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含人物名称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6
管仲望着齐桓公欲言又止。齐桓公问道:
“你的`病看来不轻,要好好休养,不必为国事烦忧,如果有什么不放心的事,就请说出来。”
管仲见齐桓公态度诚恳,便忧心忡忡地说:
“好吧,既然主公愿意听,我就说出来自己的担忧。”
齐桓公问道:
“仲父,不知你为什么担忧?”
管仲说:
“但求主公今后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几个人,最好让他们远离您的身边。”
齐桓公说:
“这我就不懂了,像易牙这样的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给我吃,像竖刁这样的人为了在我身边侍俸,宁可自阉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逢凶化吉,至于公子启方多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我去奔丧,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怎么用得着去提防呢?”
管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
“主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主公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肯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公主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的根本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不是靠外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我只求主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齐桓公对管仲的人品是很信服的,等到管仲死了以后,齐桓公按照管仲生前所提醒的,把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等打发出宫。易牙等人出宫以后,齐桓公却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好不容易熬过三年,还是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
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等人便大肆活动,放出谣言,说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然后封锁宫廷与外界的联系,不准任何人给齐桓公送吃的东西,齐桓公悲叹道:
猴年说猴:与猴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篇7
猴年,很多媒体举行了许多与猴子有关的活动和节目。但是就语文方面来说,与猴子相关的成语很少有人关注,有些成语如朝三暮四、肝肠寸断、马上封侯等,看似跟猴子没关系,但讲述的就是猴子的故事,而且非常有趣,很有启发意义。下面讲述关于猴子的5个成语故事,希望能引起同学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1. 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芋②,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①狙(jǖ):猴子。②芋(xù):橡子。
故事中,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众猴子所得到的食物其实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而猴子们为这样的分配表现出一喜一怒,就显得很可笑了。朝三暮四原来比喻使用手段欺骗人,后来常形容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2. 杀鸡儆猴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在驯猴前就杀鸡给猴看,吓唬一下它——你要是瞎蹦跶,就是同样的下场。再怎么顽皮的猴子,一见此景,便全身发软,任由驯猴人教化了。
在驯猴人看来,杀一只鸡的成本远远低于杀一只猴子的成本。而鸡往往又是活蹦乱跳的,什么“鸡飞狗跳”“鸡飞蛋打”,说的都是它的这种脾性。所以被杀时的鸡总会把场面演绎得令人恐怖,它尽管挨了刀,却还东奔西逃,弄得四周鲜血淋漓、满地鸡毛。而驯猴人正需要用这种效果来吓唬猴子,让猴子们感到害怕,不敢乱来。现比喻用惩罚一个人来吓唬或警诫另外的人。
3. 肝肠寸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故事大意为:东晋的桓温去攻打蜀地的成汉政权,部队行进到三峡的时候,军中有人捉了一只小猿猴。这小猿猴的母亲沿着河岸边走边大哭,桓温的船队开了百余里,母猿跟了百余里,最后跳到船上就死了。打开它的肚子一看,肠子都断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温听闻这种行为之后非常气愤,就下令开除了那个捉猴人。肝肠一寸寸断裂,形容母猴伤心到了极点。
4. 调弓号猿
《淮南子》记载: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矫弓操矢往,未之发,猿拥柱而号矣,发之则应矢而下,王大悦。
这个典故名叫“白猿肆巧,由基抚弓”,说的是,楚王养了一只白猿,楚王用箭射它时,它不但不害怕,反而夺过箭和楚王嬉戏起来。后来,楚王派养由基来射白猿,还没发射,这白猿就已抱着柱子大哭起来,养由基一箭射出,白猿应声而倒,楚王非常高兴。原来养由基是神箭手,他熟练的射箭架势将白猿吓住了。后用“调弓号猿、虚引猿泣”等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5. 沐猴而冠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注:劝说他的人是韩生)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篇8
实际上,他们就是中国南海渔民们的缩影。由于边防管制,赵述岛鲜有外人踏足,这些部落的人也少与外界交往,显得非常神秘。2012年春天,本刊特约作者登上赵述岛,来到这些渔民身边……
渡南海、去西沙,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搭乘西沙补给轮“琼沙号”,航程约16个小时。
海上的旅程总是充满新鲜与乐趣的,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张卧铺船票。当轮船慢慢驶离海南文昌清澜港,海上风雨也就说来就来了。轮船就在这暴风雨中开始了它的航程,远处的渔民照样在拉网,因为这是他们的生计,如果害怕风雨,必然没有饭吃。
补给船随波涛南下,浅蓝色的海面开始变成深蓝——这意味着轮船已经进入深海。直到抵达西沙群岛之后,海水的颜色才开始变回浅色。终于,船长下令抛锚:永兴岛到了。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及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在南海的军事、政治中心。岛上风光旖旎,椰树成荫,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1000多棵。
在走访完西沙海洋博物馆、西沙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等几个景点后,笔者便动身前往赵述岛,因为那里才是本次采访的目的地,而笔者的心思也早就飞到了那里。
南海赵述岛
不在地图上的中国小岛
去赵述岛的船上,笔者意外地看到了一出猎杀飞鱼的大戏。
大戏的主角学名叫西沙鲣鸟,渔民称其为“飞鱼杀手”,被轮船惊起的飞鱼群,在它的面前在劫难逃。6年前笔者曾在南海碰到过一次飞鱼群,那可是非常壮观震撼的情景,几百条飞鱼同时从海里跃出——而这一次,尽管鱼群不大,但猎手同样志在必得,只见它在天空中盘旋,等待飞鱼表演完最后的舞姿后,鲣鸟猛地划过水面将其完美猎杀,叼着猎物重返天空……
赵述岛面积只有0.19平方公里,是西沙著名的七连群岛中的第三大岛。来之前,笔者常听南海渔民们说起这个小岛,但在地图上始终找不到它的踪迹。我们乘着小船登上了赵述岛,被介绍给岛上的一位长者——来自海南琼海的老赵。正是通过他,笔者才结识了这群过着“鲁滨逊”式漂流生活的南海人。
赵述岛上的老渔民,许多都会唱古老的渔歌,那些歌已经在南海流传了几百年。歌词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早在宋代,他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这个小岛和大面积的环岛珊瑚礁,于是,这里成为海上重要的渔业基地,他们也从此在南海中过上了哪里有鱼就到哪里去的生活。
老赵是在岛上生活时间最长的人。他刚来时,赵述岛上除了领土主权碑,没有任何多余的人工设施,为了扎根生活,老赵就带领“鲁滨逊”们就地取材,搭起简易的茅房作日常居所。岛上的生活也简陋到了极点,如居民们的厨房,就只是几块礁石垒成的灶头,柴火是岛上捡回来的树枝。
在老赵看来,是这片海洋给了他生活的力量。他晃了晃手中的两个刚从海里捉到的砗磲螺(俗称爱情螺。这种海洋中最大的螺寿命可达百年以上,被称为贝壳之王)笑着说,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岛,不如说是一个部落,他就算是这个部落的头人。他一年到头都在岛上生活,十多年来也难得回家;“哪里有鱼哪里没鱼,我们很轻松地就能看出来……”
不过,老赵也面露难色地说,前两年起,由于西沙捕鱼的人也越来越多,近海的鱼也越来越难打,他把两个儿子也带来过西沙,希望能帮上自己的忙——提到自己的儿子小黑时,老赵转眼变得一脸欣慰,他说小黑上岛已经3年,年轻的他捕鱼的本领比他爸强很多。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几天才给了他3000块钱和一个月的时间回家找女朋友,刚完成任务回到岛上……
孤岛生涯
原始生活中的“鲁滨逊”们
在岛上闲逛了几圈,笔者发现,少则半年、多则一载的海外漂泊让这些渔民对外界信息非常渴望,他们不断缠着笔者问这问那,在他们眼中,每逢有家人从大陆过来,那简直是比过年还值得庆祝的事情,大家都会过来迎接,然后狂欢一通……
那么,他们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呢?听了这个问题,老赵笑着带笔者来到一张拉扯在椰树之间的排球网面前——这就是目前岛上“最豪华”的娱乐设施。他说由于场地有限且阳光毒辣,许多小青年往往也不愿意玩户外运动,一有空就躲在屋檐下聊天,“话题大都跟女孩子有关”。
一晃眼就到了吃饭的时间。老赵吩咐大家把桌子从屋里搬到屋外,拣来树枝点火后,就在屋外空地架锅烧水,把鱼肉干等放到锅里煮……这弄晚饭的方式很简单,甚至没看到任何调料,估计这海味自身就有盐味。
晚餐很快摆了上来,都是海味:鱼干、海胆、一篮子各式各样的海螺、20多条石斑鱼。海螺是用海水白煮的,石斑鱼一半用来熬冬瓜汤(在岛上,冬瓜比野生石斑更昂贵),一半是干煎。其中海胆的味道让笔者至今留恋,它的吃法很简单:从海里捞起来后,直接用刀剖开生吃,方法原始但美味无比,不愧是南海无污染的原生态食品。
这顿饭吃得大汗淋漓,也在这时笔者才开始明白淡水缺乏的痛苦——岛上最珍贵的就是淡水,这里的窝棚都设有“鲁滨逊”们自行发明的雨水回收装置,雨水从单坡的屋顶流到竹子做成的水槽收集到水桶备用。尽管渔民兄弟很热情,让笔者尽情地用淡水洗澡,但我哪里又好意思?于是,一小桶水便完成了自己洗脸洗脚的全部过程。
淋浴完毕,拖着依然汗湿黏糊的身体找到老赵,由他领路带到了住处:屋里就两张竹床、一个柜子,还有一个门一个窗,窗对着海,门也对着海。此时在大陆应该已经是晚上,但南海上的天还很亮,而且还带着被夕阳晕染的红色。屋里已经是黑夜了,笔者点上了蜡烛,可窗外坡上坡下的其他屋子都没有灯光,到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老赵特意留下的蜡烛,他们一到天黑就睡了,基本不用照明。
熄灭了烛,躺在窗边的竹床上。海滩那边传来海潮声,海滩不远,但是海潮声听上去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轻微,又很平静。同时,笔者在这里还发现了一种只在小说中看到过的淳朴——岛上可以夜不闭户,门的用途只是挡风而已,让人感受到这人与人之间极为单纯的人际关系,恐怕自己住久了,回到城市里还真不能适应……
畏惧远行
不敢去中沙和南沙,因为不安全
第二天天一亮,老赵和部落的人们就起来了,他们都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小黑带着笔者去沙滩,到了后才发现许多人都已经聚集在此,在凉棚下谈笑。小黑说,他们每天都这么过,在沙滩上等鱼船回来,或者出海去带鱼回来。
凉棚下除了人,还有些古老的捕鱼船,不过许多已经退役了。这些小木船是经不住太阳暴晒的,所以得放在凉棚下。那么小的船,看上去一个大浪就可以把小木船压翻,但历史资料却告诉后人——早在数百年前,南海渔民们就是凭这简单的工具,漂洋过海去接受海洋的赐予,不仅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自己的家人。
古老的捕鱼方式也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现在赵述岛的“鲁滨逊”们依旧生活平静,这片母亲般的岛屿,让他们在自己的礁盘上打鱼,然后在岛上把鱼晒成鱼干,带回海南——或者把鲜鱼卖给在该海域来回游弋的收购船,同时从收购船上,获得一些淡水和食品。
但提到未来,老赵和孩子们都很迷茫,他们不知道还能在赵述岛捕捞多久,因为鱼越来越少了,已经有许多人准备转移阵地了。
“以前是鱼多人少,现在是鱼少人多,”老赵说。现在一条15人的渔船,出去捕鱼20天,也就能捕4~5吨鱼。以前捕鱼都是靠经验,设备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因此可以保证鱼类的繁殖期。而现在捕鱼基本上都是靠仪器设备,捕鱼的速度远远超过鱼的繁殖速度。
“那为什么不去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呢?”笔者问道——据资料显示,中沙和南沙群岛海域岛礁里渔业资源总储量非常巨大,以南沙为例,目前已知栖息鱼类有500种以上,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30多种,适合大范围开发。
“不敢去,不安全”,老赵的话充满了无奈:“那里外国的渔船太多了,军警的船也多。”这里的外国主要就是越南、菲律宾,他们对中国渔民“特别狠”,因此很多渔船都不敢远行至中沙群岛以及南沙群岛捕鱼。在自己的海疆上都要如此小心翼翼,笔者一时语塞,实在找不出安慰老赵的句子了。
后来,笔者还去参观了岛上的渔获加工坊。所谓加工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机械设施,他们加工渔获的方法依旧很原始:抓回的月光螺就放在汽油桶做的炉灶上煮熟,肉拿去卖,壳就堆在一边。岛上可以看到一座座的螺壳山。而由于条件简陋,渔获不能保鲜,如果没有收购船,重达十多斤的大墨鱼,或者是新鲜的石斑鱼也都只能晒鱼干。“在大陆上,石斑鱼是45块钱一公斤,还不是新鲜的,但在岛上,刚捞上来的活石斑鱼只卖5块钱一斤,不值钱啊!”小黑笑着说。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篇9
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
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
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铁杵成针(李白)
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一举两得(卞庄子)毛遂自荐(毛遂)请君入瓮(周兴)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初出茅庐(诸葛亮)
舌战群雄(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赵云)
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
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七步成诗(曹植)偃旗息鼓(赵云)
草船借箭(诸葛亮)赤壁之战(诸葛亮),探囊取物(张飞)
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解释 篇10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小故事:高山流水 篇1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十分好,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琴艺不够成熟。俞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俞伯牙看见如此美妙的景色以后,耳边突然响起了大自然所演奏出的和谐动听的音乐。他开心地取出琴弹奏,把大自然的美妙融入了琴声,俞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成了。”
有一天晚上,俞伯牙乘船出去游玩,面对着明亮的月光,清爽的晚风,他心里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弹了没多久,俞伯牙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叫好。俞伯牙听到声音后走出船舱,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马上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樵夫演奏。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来自动物经典的寓言故事 篇12
一天,小羊被大老虎给逮住了。
这可把小猪急坏了,小猪想;“论体力,自己哪是大老虎的对手呢?看来只能智取了。”
它看见自己家的桌子上放着一瓶酒,心里一下子有了主意。
于是它拎着酒,来到了大老虎的家。
大老虎恶狠狠的问:“你来干什么?”
小猪壮着胆子说:“亲爱的老虎大王,听说您最近抓到了一只肥美的小羊,美食当然应该配好酒才更好吃,所以我给您送酒来了。”
大老虎一听这话,高兴坏了,它想象着自己一边喝酒一边吃烤羊肉的场景,不禁流下了口水。
大老虎拧开瓶盖,咕噜咕噜大喝起来,没一会儿功夫,就喝完了,然后“嘭”的一声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小猪趁机救出了小羊,它们趁着大老虎酒没醒之前,飞快的逃回家去了。
快为小猪的智慧鼓掌吧!小猪就是利用老虎爱喝酒的弱点,而且自己主动给老虎送酒,老虎心里也是高兴的不得了,所以这就是救小羊的好机会咯!
成功来自自信的故事 篇13
清华MBA总裁班是为全国一流企业的老总们提供学习进修机会的场所。可就在这个充塞着全国房地产、IT界或机械制造业老总的高级学习班里,却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容店老板———曹燕,这个15岁就开始打工,当年曾缩在“铁笼子”里卖化妆品的小人物,几年后竟能和清华大学“挂上钩”!
跟班里其他同学相比,曹燕的背景单薄得如同一叶小舟。但这只毫不逊色于身边那些“巨轮”的“小舟”,身上却有着许多普通打工妹很难具备的自信。
打算读清华MBA前,曹燕是东北大庆市一家美容院女老板。5万元的MBA学杂费对于此时的她来说,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要给自己的求学一个理由。为什么要学MBA。有人说她是有了点钱想往脸上再贴点金,或者是赶时髦。她不管这些,她考虑的是上这个学倒底能有多大实际意义上的帮助?
当生意做大以后,她遇到了几乎所有的老板都会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管理问题,如何创新等,让她很头疼。学习的这一年里,曹燕每个月都要来北京上三天课。课上得很累,但让曹燕兴奋的是,自己还真从课堂上得到了一些启发。过去一搞促销活动就头疼,除了买一赠一、抽奖、打折外,再也想不出什么高招了,现在却总能想出一些新点子。因为是研修班,很多知识到了老师嘴里,都被浓缩到了极致,往往就是几句话一带而过,而经常是老师无心插柳的一句话,到了曹燕那里却很快绿柳成荫。
一次,老师无意中说了一句,“老总是做战略的,具体的事应该让下面的人去干。”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曹燕一下子茅塞顿开,从此不再事无巨细都身体力行,自己轻松了,员工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如今手下已有100多名员工的曹燕,在没学MBA之前,根本不知道还有企业文化这一说,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逐渐打造了自己美容院的歌曲、舞蹈和口号,还学会了如何留住人才的一些窍门。“我和手下的人处得就像姊妹一样,给她们(员工)的薪酬也很合理,她们都不愿意走……”
2、往事不愿再提
家境很普通的曹燕或许是继承了母亲自信的个性,从小就很有理想。可惜天不遂人愿,因受家庭所累,曹燕初中毕业后不得已选择了技校,为的是早点挣钱养家。拿到技校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曹燕的泪也流了一夜。不甘心啊,她还是想上大学。渴望让这个小女孩变得疯狂,在技校上学期间,她硬是用一年的时间自学完了三年的高中课程,16岁时便考上了哈尔滨科技大学财会系,成为当时自考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
梦,终于圆了,可出人意料的是,曹燕并没有给这个梦一个常规的结果。拿到自考文凭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找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而是在帮姐姐卖化妆品的过程中,产生了给自己打工的念头。
3、自信的“曹大胆”
1992年,曹燕在开发区租下了一处18平方米的门市房,挂起了“化妆品批发零售商店”的招牌。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曹燕动起了增加美容项目的念头。先设了两个铺位,干了没多久,便增加到了5个。第二年,她又出去进修了三个月,学习了一些治疗黄褐斑、痤疮等医疗技术。为了检验效果,她将自己的脸蛋奉献出来做了“试验田”,直到试完觉得还行,才放心给客户用。
这样不到一年,曹燕的生意就火了。5张床显然已不够用,曹燕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款30万元,租了一套200平方米的店铺。
家里立马炸开了锅,父亲非常恼怒,“见过胆大的,没见过像你这么胆大的。差不离儿就行了,非得穷折腾,赔了怎么办?!”曹燕一句话不说,只是小店照租不误,父亲也拿她没辙了。新店开了还没多久,曹燕又在当地的美容界里率先施行了会员制,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客户。,曹燕又狠狠往前跳了一步,投资500万,将美容院扩大到了600平方米,看着装饰一新的美容院,再想想当年的“铁笼子”,曹燕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切落定后,惯于“吓人一跳”的曹燕又做了一件在家人看来简直就是“疯子”才干的事:为了彰显美容店代理的法国某知名品牌的文化内涵,曹燕找工人硬是把当初花了几十万,刚装修还不到两年的大厅砸了个面目全非,重新设计了返璞归真的装修风格。父亲已气得不愿同她讲话,她只好自己解释,“做生意要有创新,要尽可能给客户一些新的感觉……”
成语故事,因“补白”而精彩 篇14
一、 补情节之白,自相更矛盾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课文在讲到“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后戛然而止,留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我先让学生想象后续情节,然后再现情境,入情入境演一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实录如下:
(生扮演的楚国人,左手持盾,右手举矛,上场。其余学生都是围观者)
楚国人:(拿起盾)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围观者点头赞许)
楚国人:(举起矛)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围观者满脸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围观者1:喂,这位卖矛和盾的人,如果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楚国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2:你们看那,他张大嘴巴,瞪着眼睛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3:喂,楚国人,你为什么不说话啊?刚才不是说得很溜吗?
围观者4:快说啊,是你的矛锐利,还是盾坚固啊?哈哈哈!
师:(对着楚国人)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说不出话了?
楚国人:(难为情)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说我的盾好吧,那就是在批评我的矛质量不过关;说我的矛好吧,那就是指责我的盾有问题。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能自圆其说了。
围观者5:你自己说话不想想,前后矛盾,现在没法圆场了吧?
师:他的言行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这就叫做——(生齐读)自相矛盾。
围观者的七嘴八舌,楚国人的窘态,课文中没有。通过想象,续补这一情节,丰富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不仅读懂了“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还真正明白了这个成语中蕴含的道理。而这个道理的获得,就是通过续补情节这个“空白点”而获得的。
二、 补想象之白,滥竽勿充数
《滥竽充数》通过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正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故事只有短短数行字,具体的人物语言、心理等都没有描写,这给我们创造了很多遐想的“空白点”。于是,我引导学生进入南郭先生的内心,猜测他的想法,来巧妙破解寓意。
师:南郭先生,你鼓着腮帮、捂着竽眼,装腔作势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里,混过了一次又一次。请问,你此时怎么想?
生:哈哈,那么多人一起吹,真是太好了!我不会吹,也可以装腔作势嘛!
生:我真是太聪明啦,不会吹竽,却能蒙混过关,还得到这么高的俸禄!
生:多好的差事啊,没有本事,靠耍小聪明,也能混饭吃。
生:真希望齐宣王长命百岁,那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天天过快乐日子。哈哈!
……
师:南郭先生,这么急着跑出宫,干吗呢?
生:哎,这齐湣王不要听齐奏,而要听独奏。这下,我不会吹竽的事就要败露了,赶快逃吧。
生:啊,这下糟了,我不会吹竽的事要穿帮了,弄不好要杀头的,我得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吧。
生:我不会吹竽,现在要一个一个吹,看来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吧。
……
师:南郭先生啊,南郭先生,现在你已顺利逃出宫廷了,在想什么呢?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哎,现在没有俸禄了,怎么办啊?
生: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师追问,你还能干什么呢?还想滥竽充数啊?生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
生:我没有真本领,却混在吹竽队伍里,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师:那你接下来想干什么呢?
生:看来还是要学点本事,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生:我得利用剩余的钱去学吹竽,好回来再给齐湣王吹竽,毕竟这俸禄很高的。
……
“装腔作势时”“听到消息后”“逃跑后”,南郭先生都在想什么,这三个空白点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转换角色,一次次走进南郭先生的内心,设身处地进行推想,来追根究底明白南郭先生所作所为的缘由,最终知晓滥竽是不能充数的。
三、 补赞叹之白,点睛真神奇
《画龙点睛》通过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告诉我们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能使内容生动有力。课文最后一句是“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既然游客们惊叹不已,那么他们会“叹”些什么呢?这一空白点无疑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
师:这位游客,你的表情这么惊讶,为什么呀?
生:呀,没想到,这龙真的飞上天了。
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画的龙会腾空飞起,真是太神奇了!
生:张僧繇太了不起了!没画眼睛时,这条龙就已经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了。一点上眼睛,居然能翻云作雨,飞上天,真奇!
生:张僧繇的画技真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生:张僧繇的点睛之笔太妙了!他真不愧是有名的画家,我要拜他为师!
……
在由衷的赞叹声中,学生体会到了点睛的神奇,感受到张僧繇技艺高超,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点睛之术”的欲望。这样的补白之术,何乐而不为呢!
补白,让成语教学更加精彩!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篇15
本课选取我国蒙古组的民族乐器马头琴,以民间传说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讲述乐器的来历,欣赏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使学生对马头琴这一少数民族乐器、乐曲,从形象、声音到发展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第一,学生在听《马头琴的传说》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蒙古组的乐器——马头琴,结合欣赏马头琴的乐曲及蒙古族的民歌与风光,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传说、乐器及各种艺术形式。第二,通过欣赏歌曲、乐曲及其他一些活动,使学生对马头琴的造型、材料、音色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透过马头琴艺术了解蒙古族的音乐艺术精华。
二、说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某些少数民族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但较为模糊,甚至会产生混淆。我通过让学生搜集图文资料、欣赏歌曲乐曲、听辨乐器音色,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学习了解蒙古族和马头琴。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动乐演的特点,我用故事、律动、表演等学生喜欢又容易接受的形式来让他们走进蒙古族,了解蒙古族,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认知规律中,低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特征,而进入中年级的三年级,在感性基础上会稍稍增加一些理性的色彩,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些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听辨多种乐器的声音,和辨别多种乐器的图片,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去感知马头琴;通过交流各自搜集来的关于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资料,让学生课前就去接触了解有关内容,使得学习更深入、更有针对性;通过欣赏马头琴乐曲和蒙古族歌曲使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一些关于蒙古族的资料,可以是故事、传说、风俗、音乐等等,我也制作了教学课件,课件包括音乐、图片、歌曲、风光短片等内容,有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并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有声有色,教学结构更为严谨,教学环节更为紧凑,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马头琴的传说”、“草原上的歌声”和“马背上的民族”三大版块的学习活动。
首先是第一板块:马头琴的传说。
我用大屏幕播放一段描写蒙古大草原的`风光短片,并以马头琴音乐为背景音乐。然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
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各自搜查到的相关资料,然后一起聆听以马头琴演奏为北京音乐的故事《马头琴的传说》。媒体出示马头琴的图片,边听边观察马头琴的外形结构特点。(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他的音箱是梯形的,两面蒙着马皮、牛皮或羊皮,以琴头似马头而得名,用两根弦拉奏。)
听辨两首乐曲的片段,分别是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二胡演奏的乐曲,从比较识别中进一步感受马头琴的独特音色。让学生通过听、辨、说多种方式对马头琴的音色特点感受更加深刻。(马头琴的声音低回婉转,深情动人,好似马儿在向主人倾诉……)
接着是第二板块:草原上的歌声。
媒体画面出示多种乐器的图片,让学生很快找出马头琴。然后我深情地说:在绿色的草原上,生活着勤劳的蒙古族,马头琴的背后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嘎达梅林的故事吗?(请学生简述故事)
播放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听时出示卡片欢快、忧伤;热情、沉静。听完后让学生根据感受到乐曲情绪做出选择。然后让学生轻声跟唱,先唱会歌曲后再唱唱乐谱,说说哪个音出现得最多,了解小调歌曲的调式特点。
最后是第三板块: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哪里有青草,就在哪里居住,因此他们的房子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媒体出示蒙古包)因此蒙古族还被大家称作“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族舞蹈中也常常有骑马的动作,他们的服装也都是为了方便骑马而设计的,如穿的鞋子是马靴。
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体会夸张而强烈的动作和节奏。让学生看后说说感受,然后再请大家分组来模仿其中的动作表演,大家给予评价。
通过以上三个板块的学习,同学们对蒙古族和马头琴应该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画面停留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并配以马头琴的背景音乐,老师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让我们记住这伟大的民族、动人的歌舞和美妙的音乐吧!以求收到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 篇16
一、以内容丰富的成语故事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愿望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都特别爱听故事,且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对成语故事产生了兴趣,开始喜欢听成语故事了,而许多成语都来自于一些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传奇,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选择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成语故事,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结合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去倾听,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如:“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对牛弹琴、惊弓之鸟”等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内容;如:“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有名的历史成语故事以及一些易于理解接受的、和实际生活接近的成语进行教学。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成语故事不仅可以扩充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
二、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1、教师可以采用音乐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学习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为了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更好地叙述故事内容,一开始以音乐导入,吸引了幼儿,以“听音乐来讲这个故事”,把音乐和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幼儿听得特别认真,当听到第二段时,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有害怕的,紧张的,还有身体抱成一团的……到了第三段幼儿的表情又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欣赏完配乐故事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当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故事中的老虎和狐狸吗,为什么?”时,幼儿发言特别踊跃,有人说:“我喜欢狐狸,它很狡猾但是也很聪明……”还有人说:“我不喜欢老虎,因为它太笨了……”接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着狐狸和老虎之间的对话和较量,孩子们都能积极投入,在联想故事中的相关情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二遍让幼儿分段欣赏,让幼儿通过看图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模仿狐狸和老虎的动物形象,通过表演来感知两个动物的个性特点,幼儿分组模仿老虎翻越高山、走过小桥、跨过小沟等动作。让幼儿的参与兴趣为百分百,从而也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部分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请幼儿扮演狐狸、老虎、等其它动物,幼儿兴趣异常浓厚,在音乐游戏中自由表演,大胆表述。
2、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在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完整的叙述故事内容,正确的理解故事含义,积极的表达个人想法。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对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成语故事内容,在理解成语故事的意义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幼儿明白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3、为避免在成语教学的过程出现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进行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些视频有个直观、生动的画面。在这些生动有趣、色彩艳丽的动画中轻松地理解成语所蕴涵的意义,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老师也能事半功倍。如学习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幼儿对螳螂和蝉是什么很好奇,教师先播放这个成语故事的视频,让幼儿对螳螂、蝉和黄雀都有了直观正确的认识。接着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使幼儿感知动物的食物链现象,同时了解生态平衡的浅显道理,使幼儿明白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运用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哪些是朋友,哪些是天敌的关系,让孩子在看中学、学中说、说中议的教法,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大班幼儿在理解故事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小组交流,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讨。
此外,成语故事的学习还可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孩子来说,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契机,在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学习成语,对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就像《纲要》中所要求的本着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成语故事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产生了能动效应: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述质量提高了,语言富有感染力了,对事物的概括能力也增强了,有时还会把学过的成语用于生活中。总之,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学从这点出发或许能更好的让幼儿全面掌握语言,发展语言。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推荐阅读:
写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05-13
来自欧洲的寓言故事06-06
来自于神话故事的成语09-28
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10-23
来自佛教经典故事的启示:四种马与四种人05-25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05-21
源于寓言故事成语09-12
四字寓言故事成语12-07
寓言成语10-01
寓言神话成语故事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