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2024-09-19

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精选8篇)

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篇1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特点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且力匿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三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 古罗马神话受物物有灵论的影响,对神灵缺少形象性思维,神话故事贫乏。英雄传说也主要表现为历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的更多的是现实性而非超人性。古罗马人在接触了古希腊神话后,很快被娓娓动人的希腊神话所吸引,从而广泛吸收了古希腊神的形象和故事,出现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特有的融合。? 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人类弱小,会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_\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生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古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函,历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蛙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源泉。? 古希腊人崇拜众多神祗。每个城邦都有各自的神祗,并建立庙宇来崇拜他们的偶像。有关众神的故事往往各有各的说法。同一位神,在一个城邦或地区具有一组特征,但在别处可能具有全然不同的特征。所以一个神话会有几个不同的说法。? 希腊诸神可分为几类。最早的一类是提坦巨人,以克洛诺斯为首。最强大的一群是奥林匹斯诸神。希腊的诸神与凡人同形,但被高度理想化了,体态高贵而健美。在情感上,他们也与人类无异,同样有妒忌、爱情和悲伤,同样喜欢维护自己的权威,处罚那些胆敢犯上作乱的人。他们的社会和人类的社会一样,其成员也有上下尊卑之别。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与凡人相似。宙斯和赫拉是夫妻,阿波罗与阿尔忒弥斯是兄妹,整个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就像一个吵吵闹闹的大家庭,由宙斯做家长,调解纠纷。诸神也可以暂时介入凡人世界。他们可能爱上凡人,如阿佛洛迪忒爱上阿多尼斯,宙斯爱上阿尔克墨涅和达那厄。他们也可能杀死激怒他们的凡人。诸神与凡人的差异主要在于诸神长生不老、本领超凡、可以变化,他们的喜怒哀乐远比人类强烈。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期,但是这《荷马史诗》却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水平。① 结构的巧妙和完整。《伊利亚特》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围绕着他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选取精彩的战争部分来描写,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主要情节好比是史诗的主干,在这个大的支架当中,史诗还包含有很多插曲。约占全诗的2/3,主干与插曲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整个诗篇像一棵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

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尾韵,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③史诗有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采 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1)内容上,大多取材于神话,往往描写崇高、悲壮、宏伟的内容并带有命运观念,但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一般没有悲观色彩。

???(2)风格上,庄严,有阳刚之美。

???(3)在艺术形式上,由戏剧成分和抒情成分组成即演员与合唱队,演员朗诵对白,合唱队唱抒情诗。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开场、进场、三至五个戏剧场面、退场四个部分。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标志着雅典奴隶主民主形成、繁荣和衰落三个历史阶段,分别反映了这三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

但丁中的新旧思想的矛盾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

(1)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对神学也是看重的。攸里西斯被当作使用阴谋诡计者,弗兰采斯卡和保罗因淫行全被放进地狱中受苦,与此同时,却把一些“虔诚的”教士、苦行者、殉教者和为基督教信仰而牺牲的十字军战士放在天堂。

(2)但丁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他虽然歌颂现世生活,但又把它看作是来世生活的准备。(3)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他真诚渴望祖国统一,但又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身上,为此他在《神曲》中不惜对他加以美化,在天堂给他安排了位置。

(4)但丁对人类文化的双重态度。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们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

这些都表现了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具有的神学世界观和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

《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及反应的现实意义

1、《堂吉诃德》的意义。

首先,塞万提斯在小说的序言和结尾都一再声明,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世人厌恶虚妄荒诞的骑士小说”,以便将其“扫除干净”。作者模仿骑士小说的写法,写主人公堂吉诃德因痴迷骑士小说而癫狂,使读者在笑声中理会到作者的意图,果然,塞万提斯达到了目的:那些美化、颂扬骑士精神并在思想上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相抗衡的骑士小说很快就失去了它的读者市场。

其次,小说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对西班牙现实的反映。小说以堂吉诃德的三次出游为线索,在看似荒唐的故事中,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小说中,沿着主人公的行走路线,作者描写了上自宫廷城堡下至农舍客店的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各个阶层的700多个人物,极其广泛地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压迫的实情,揭露了西班牙王国表面强大而实际已趋衰落的本质。

2、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

首先,他耽于幻想,脱离实际,想在幻觉中建立伟大的骑士功业,所以在生活中常常闹出一

些笑话。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看成豪华的城堡,把羊群当作军队,把苦役犯当作受害骑士。他冲杀过去,善良的动机往往适得其反。他一路行侠,闯了许多祸,闹出许多笑话。堂吉诃德要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因而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角色。

其次,在堂吉诃德身上还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许多美好的品质,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他的行侠宗旨不是封建骑士忠君、护教,而是要匡正时弊,改革社会。在他身上还具有人类一些美好的品质。他不怕人们议论、讥笑和咒骂,不怕打击,不怕困难,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还体现人类的勇敢、善良、正直的品格及对爱情忠贞等美好品格。他常常做出一些常人所不敢做的勇敢行为,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带有悲剧性因素,有着崇高境界的“疯子”。

第三,他还是一个具有渊博学识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文主义者。只要不谈骑士道,他就见解高明,知识渊博。他懂得好几种语言,熟悉古希腊罗马文化,说话时引经据典,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都具有人文主义的思想观点。他认为人是否高尚,不在门第,而在美德。他还主张做文官的应该廉洁公正,做武官的应该具有坚定勇敢的品德 《哈默雷特》的思想与艺术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1)遵守古典主义“三一律”,情节围绕揭露答尔丢夫的伪善而展开,地点集中在奥尔恭家里,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

(2)人物性格类型化、单一化。如答尔丢夫是单一的伪善,奥尔恭是单一的盲从。(3)剧本结尾生硬,歌颂了明察秋毫的国王。以上三点主要体现了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此外,《伪君子》还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兼有民间闹剧、传奇剧、悲剧和风俗喜剧因素。突破古典主义法则,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伪君子》取材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和社会批判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与思想意义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曾 歌德认为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而在他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探索的时候,魔鬼靡非斯特正好起了推动作用。这一点,歌德在《天上序幕》中早有交代。天帝一方面对人的努力抱有坚定的信念,认为“一个善人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最后总会成功。另一方面,天帝又认为人们的精神总易松弛,贪爱绝对的安静,所以他才造出恶魔,“以激发人们努力为能”。在浮士德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浮士德的一生就贯穿着他与靡非斯特之间的矛盾。他内心的两重性决定了他既容易接受魔鬼 的引诱,又能不断战胜恶魔的诱惑,在歧途和错误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达到至善。整个诗篇贯穿着这种辨证的乐观的精神,鼓励人们在与反动、落后势力的斗争中,在与自己的错误的斗争中,不断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这是《浮士德》中难能可贵的思想精华。

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在他建造的海边乐园里,他已经变成了土地占有者,他和靡非斯特在建造乐园过程中的行为,清楚地表现出其事业的资产阶级掠夺性。他的“智慧的最后的定案”是他在成了盲人之后说出的,说明浮士德是回避了自己实践中的丑恶而幻想一个普遍幸福的乐园。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走进《浮士德》这一宏大的艺术画卷中,除了给我们以令人陶醉的艺术享受外,更重要的是以它所蕴藏的深邃的思想内涵启迪着全人类,启迪着我们每一个人。这部作品以老博士浮士德和魔鬼梅非斯特的一场打赌为主线展开,梅非斯特做浮士德的奴仆,极力使他感到满足,而浮士德必须永不满足,不断进取,否则,他将死去,灵魂被魔鬼支配。梅非斯特设计了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改造大自然这五种生活来极力诱惑浮士德,浮士德于五种生活中跨越时空界限,在历史和现实之间飞扬。每一种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引诱着他;他曾多少次堕落,多少次快要感到满足,然而又总是坚定信念,战胜自我。到最后,他双目失明,带领百姓在海边建立理想家园。他对自己从事的改造大自然的伟大事业,由衷地发出赞叹:“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按照契约,他倒地死去。但魔鬼最终未能俘虏他的灵魂,他的灵魂被天使带上了天堂,见到圣女和圣母,她们象征着人类的光明前景。文化巨人歌德在这部巨著中倾注他的心血、智慧、理想,全力塑造了主人公浮士德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为了探索人生真理,追求美好理想不断地求索、进取、奋斗。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风格 于连的形象

一、于连的命运是其性格的悲剧 在小说《红与黑》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 他的两腮红红的,两目低垂着。他是一个8岁到9岁间的少年,表面看来,文弱、清秀,面貌不同寻常。他的鼻子好像鹰嘴,两眼又大又黑。在宁静的时候,会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好像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是在一转瞬间,他的眼睛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的表情。这段描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暗示了于连性格的悲剧,首先,这个年轻人长得十分清秀,这对他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于连相貌清秀,身体瘦弱,但出生在木匠家庭,他身体不够强壮不能出色的干活,所以得不到父亲的喜爱反而得到的是父亲粗暴的拳脚;他拥有美貌,这成为跻身贵族及上流社会并于两位贵族女性发生恋情的资本,但同时也是铸就他命运悲剧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他喜欢深思,探寻问题。他最爱读的书有两本:卢梭的《忏悔录》,从这本书里他领悟到人应该是有尊严的,但出生的低微又使他往往得不到尊严,他因之而痛苦着。另一本是拿破仑的《圣埃伦岛回忆录》,这本书是于连狂热崇拜拿破仑,觉得拿破仑给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出生低微的年轻人也可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打拼出一番事业。可惜于连出生时,拿破仑的时代已经过去,于连不得不放弃穿上拿破仑军队红军装的理想,而改穿上教士的黑道袍,“红”与“黑”象征着当时年轻人的两条路。这段描写还写他在一转瞬间目光里常常显出一种仇恨的表情。于连是生不逢时的,内心有着仇恨,但在波旁王朝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他必须掩盖住自己的仇恨,在表面上表现出很虔诚的笃信基督的样子,把他的聪明才智用于背诵拉丁文的《圣经》。这也是小说名字的另一种解释,“红”是于连性格中善良真诚的一面,“黑”是于连性格中伪善愤恨的那一部分,“红”与“黑”的交战,住在他的思想与行动,“红”与“黑”的抗争,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二、于连的性格及是柔弱的又是残暴的 小说中索黑尔父子相互敌视的紧张关系令人莫名其妙,比如书中开始便写到老索黑尔和于连的冲突,由于老索黑尔叫了于连两三声没有得到回答,他就扑上去给了于连一拳一

巴掌,直打得于连晕头转向、鲜血直流。即使到后来于连被判死刑关在监狱里,老索黑尔不但不悲伤,而且还要向于连收取“预付给他的膳食费和教育费”。从这些可以看出,索黑尔父子之间的人伦之情已丧失殆尽。按照荣格的“阿尼玛”理论,人类的心灵是双重的,不过一行的心理特征通常在人们身上不易被察觉到,它处在潜意识状态,只表露在梦中或投射到周围的某个人身上,(通常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身上的男性心理特征投射到男人身上)但是从小就生长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没有女人的温柔的环境里的于连,他身上羞怯、腼腆、柔弱等特点,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理想中的女性,就会把内心中的女心里形象投射出来,从而在他身上的男性心里会迅速升居主要地位,因而那种勇敢、冷酷、残暴等充满征服欲和占有欲的男性心理特征就会突现出来。因此,极端的温柔和极端的残酷的两极性格,就会统一在于连一人身上。其实,荣格的这一观点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就是我们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投射是以其母亲的形象为原型的。而德·瑞那夫人也始终在感觉上把于连当成她的孩子。尽管二者在事实上并非有血缘关系,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导致“乱伦”的恐惧。尤其是当德·瑞那夫人的孩子突然病倒时,两人顿感乱伦必遭惩罚的恐惧。为了避免导致“娶母”的结局,于连只得处处逃避,向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一样,为了逃避神示的应验而逃亡异乡。正当于连和玛蒂尔德的恋情将要达到“高潮”时,德·瑞那夫人便出面干预了。虽然她对于连母子式的恋情难以实现,但嫉妒之心决不允许她把于连推到别的女人的怀抱里,于是她便采取了最为卑鄙的手段,写信告发了于连,失于连功败垂成。于连感到异常恼怒,表面上看是德·瑞那夫人的出现破坏了他即将到手的锦秀前程,实际上于连前程的断送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德·瑞那夫人身边。当于连认识到“娶母”的结局将无可挽回时,他只得采取枪杀德·瑞那夫人的办法。对德·瑞那夫人刺杀的不成功宣告了于连逃避的失败,也宣告了他对玛蒂尔德小姐的最终抛弃。但于连实际上又怕德·瑞那夫人真的死掉。他处在既爱又怕的矛盾交织中。当他得知德·瑞那夫人没有死时,他先是惊喜与他所爱的人并没有死,随之担心的娶母结局将最终难免,于是,于连考虑到既然不能把德·瑞那夫人杀死,那就只好把自己杀死。所以当法庭判他死刑时,他拒绝任何可能生存的要求,甚至承认法庭的判决是“公正的”: 我不抱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待着我,它是公正的。我竟然企图杀害最值得我尊敬和钦佩的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经像慈母一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酷的,而且是有预谋的。„„在结束以前,于连又回过头来谈预谋,谈他的悔恨,谈他在那些比较幸福的日子里对德·瑞那夫人怀有的尊敬和儿子般的无限热爱„„ 这是于连对德·瑞那夫人恋情的真正告白。于连所认为的判决的公正性,已不再是法律的,而是道德的。并且于连只能选择死,这是他对乱伦的最后逃避。

三、于连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他的理想 仔细比较司汤达的生平与于连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司汤达不幸的童年、军旅生涯、政治生活,都和于连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实际上就是司汤达本人,通过于连这一形象,不但表达了作者童年被压抑的欲望,而且还体现了他一生屡受政治挫折的坎坷经历;通过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的优美爱情抒发了他的恋母情结;通过于连壮烈的死,完成了他对死亡的好奇和体验。至于于连最后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讲,则更是作者一生中遭受政治迫害的直接表现,于连的全部人生阅历不过是读了卢梭和拿破仑的两本书而已,于连对社会的认识是幼稚和肤浅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肤浅的),这样富有政治见解的精彩讲演与其说演讲者是于连,不如说是司汤达本人。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作者全部内心世界升华的结果。

四、于连性格中的来复线 小说中,德·瑞那市长要聘请于连去他家里做家庭教师,于连的父亲老索黑尔在薪水、吃、穿、住等一系列问题上与市长讨价还价,老索黑尔关心的只有一样东西――金钱,而于连关心的是他和谁一起吃饭,是和主人还是仆人。也就是说如果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就可以去。他的这种自尊心背后掩盖着相当严重的自卑。由于自己出身比较低微,所以他的这种自卑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他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个来复

线,就是瞬间的自卑马上激起自尊的反抗,这种反抗如果得到了某种胜利的满足,这个来复线周期就完毕了。但接着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感到瞬间的的自卑,他又会激起一个自尊的反抗,然后再获得一种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 比如有一天在花园喝茶的时候,傍晚天色有点黑了,于连不小心碰了一下德·瑞那夫人的手,夫人立刻把手抽回去。对于一个贵妇人,这是修养使然。但于连马上产生一个念头:德·瑞那夫人瞧不起我,我的手一碰到她,她一下子就抽回去了。这样一种自卑的意识变成自尊的反抗,他想:“无论如何我要抓住她的手。”经过很激烈的痛苦的思想斗争,他下了很大的决心,把德·瑞那夫人的手抓住了。由此开始两人的爱情。当天晚上德·瑞那夫人非常兴奋,觉得自己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甜美的爱情降临了。而于连只是感到一种胜利,感到一种胜利的满足,因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所以那天晚上他睡得很香,和德·瑞那夫人完全不同。

五、小结 最后我们来看看于连的结局,于连死了,他也只能这样选择。他的悲剧是一场典型的性格悲剧,无论他性格中近乎于女性的柔弱、腼腆与男性的暴戾、野心之间的瞬间转化,还他前半生颠沛辛苦的追求和生命最后一刻对于死亡的平静向往,都是他性格的极端和偏执造成的必然结果。生命原本是平衡的,当生命的一种状态达到巅峰乃至于近乎崩溃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不会是平和与安宁,而是另一个极端。于连必然走向死亡,他的命运里包含着伟大的自然法则。《人间喜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成就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

1. 立意高:

《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2.视野阔:

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

3.挖掘深:

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

《双城记》的人道主义

双城记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复活”,写医生出狱;第二部“金钱”,写医生和女儿的生活以及侯爵作恶多端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第三部“暴风雨的痕迹”,写革命后残酷的阶级斗争,主要是人民的复仇,医生和冤狱和伐石太太的复仇欲望何以如此强烈的谜底在此揭开。三个故事环环相扣,紧密交织,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使情节显得波澜起伏,复杂精妙。作者这样设计,有利于表现马奈特医生心中的爱与恨的矛盾,体现出他恨的深沉,爱的博大;也有利于塑造路茜高大纯美的形象,衬托出伐石太太凶残狠毒的嘴脸。此外,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把爱的力量渲染的淋漓尽致,至高无上,完全表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多余人形象系列 “多余人”是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一种典型,他们性格的基本特点是:厌恶上流社会,却又无力反抗;渴望自由,却又盲目而无目标;幻想有所作为,又严重脱离人民。因此,他们成了社会上的“多余人”。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普希金在这里通

过多余人形象探讨了1825年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革命失败的深层原因,暗含着对贵族革命的否定。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彼得堡的贵族青年,他是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一方面厌倦贵族社会的生活方式,感到了时代的风暴即将到来、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又因为阶级的局限而没有勇气和能力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前景,因而苦闷不安,情绪忧郁。他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对现实不满,对周围的事物开始怀疑。通过读书、从事创作、和在自己的庄园里从事农事改革,他试图有所作为。这是当时进步贵族青年的表现,显然高于那些醉生梦死的花花公子。但是,奥涅金并未与上流社会彻底决裂,他心灵深处还保有贵族青年的种种习性,如毫无实际工作能力,缺乏毅力和恒心等。他厌恶辛勤的劳动,没有刻苦读书的毅力,庄园的农事改革也是半途而废。贵族阶级的传统思想和习俗仍严重地制约着他。

奥涅金的形象反映了俄国19世纪20年代一一部分贵族青年彷徨苦闷和无力从事社会斗争的矛盾性。这类青年在俄国文学中成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即“多余人”。《死魂灵》对农奴制的揭露

《死魂灵》中的五个地主群丑图将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暴露无遗,马尼洛夫表面温文尔雅,甜得发腻,实际上精神空虚,只讲庸俗礼数;科罗潘契加狡猾多疑、贪婪自私;罗士特莱夫是一个横行霸道的流氓无赖;梭巴凯维奇在盘剥农民方面凶残狠毒;泼留希金则是一个十足的守财奴。果戈理全面揭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没落,使小说成为埋葬农奴制的挽歌。《罪与罚》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主题

(1)社会主题: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娅两家的遭遇,表现俄国底层社会的苦难,说明贫穷使人犯罪。

(2)哲学主题: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以下命题: A、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B、庸人与超人的问题:

(3)宗教主题:陀氏有着浓厚的宗教意识,他认为宗教是一切人的最后归宿。拉斯柯尔尼科夫代表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叛逆者,索尼娅代表悲惨命运的受难者,最终均在上帝的怀抱中得到慰藉。

“罪”与“罚”的含义: “罪”指谋杀犯罪。

“罚”有二义:一指犯罪后良心折磨,是心罚,体现人内心深处永存的道德律;二指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体罚,体现社会法则的严酷公正。《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第一,作品充满哲理性。作家把主人公犯罪与受罚的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探讨,让两种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人物思想围绕问题展开论争。

第二,善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作家始终让人物处于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更深层次揭示人物性格,作家还用了梦魇、幻觉和变态的心里描写等手法。

第三,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气氛紧张。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的犯罪受罚和新生,结构完整严谨。主人公激烈的内心搏斗和杀人场面都显得紧张。

第四,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是几天的事,但在浓缩的时空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复调结构

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发现了“复调现象”,这是相对于巴赫

金称之为“单调”的样式而言的。在“单调”样式中,作家以一种很肯定的观点来演绎故事,其观念左右着作品故事的进程直到结局。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互不干扰的存在着,作家始终未提供给读者一种肯定的结论。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模式——复调型的艺术思维”。? 《卡拉马佐夫兄弟》(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

老卡拉马佐夫??德米特里(卡捷琳娜??格鲁申卡)伊凡??阿辽沙??斯梅尔佳科夫

“将贯穿全书的主要问题——它使我自觉不自觉地苦恼了一辈子——是上帝的存在问题。”? 卡拉玛佐夫气质

这个词语源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作品中刻画了一群卡拉玛佐夫家族成员们在社会大动荡大转折面前,表现出悲观失望、道德沦丧、情欲横流,反映出一部分俄国贵族阶级在农奴制分崩离析和资本主义长足发展的状况下,看不到出路,悲观厌世,无可奈何而自甘堕落,他们的性格带有极大的时代典型性,因而称之为“卡拉玛佐夫气质”。《战争与和平》的艺术特色

《战争与和平》艺术成就卓著。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 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 态。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同时,小 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 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复活》的艺术成就

首先,独具一格的“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也是小说在艺术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托尔斯泰以擅长人物心理描写而著称于世。他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抓住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丝一毫地追索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或剧烈转变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人物从一种思想感情向另一种常常是相反的思想感情转化的演变过程。在进行心理描写时作家又善于同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自然场景相配合。所以,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显得特别深刻、细腻和真实。其次,《复活》充分显示了托尔斯泰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风格。它以单线条的情节线索平铺直叙描绘广阔的现实生活,直接、不加修饰地描写男女主人公遭遇的种种事件,这种朴素的叙述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非常客观地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典型画面。第三,作品具有巨大的讽刺力量。托尔斯泰在描写法院断案时,大量运用了尖刻的讽刺笔法。第四,广泛地描绘了社会生活画面。《复活》情节主线非常单纯,却出色完成了多方面、重大的社会批判主题。主要在于作品结构容纳了众多的艺术画面。作品先以法庭审判为焦点,在调整不同焦距摄取各种社会生活场景,从而组建起了大容量的整体结构。法庭的错判,引出了聂赫留朵夫四处奔走的情节,随着就出现了俄国社会各种领域的画面。这样,小说男女主人公关系这一极为简单的情节主线连缀起了众多人物和各种场景,构成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极大地扩充了小说的艺术容量。《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

肖渃霍夫《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悲剧意义 雪国的艺术特色

第一,川端继承日本古典文学重视人物心理刻画的传统,在细腻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他在《雪国》中巧妙运用自由联想这种独特的心理描写法,把叶子的形象放到岛村的脑海里去,让岛村在逻想中强化和美化叶子的形象,从而也就细腻地反映了岛村本人 的性格和品质。

第二,在结构上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突破时空的连贯性,主要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的需求作为线索,展开叙述。《雪国》在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展开故事和推动情节,从而适当地冲破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这就使作品避免了平铺直叙、显得呆板的毛病,从而使作品波澜起伏。

第三,作品鲜明地体现了“新感觉派”所主张的以纯粹的个人官能感觉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觉来把握事物的特点。比如《雪国》结尾描写叶子在蚕房火灾中为救出孩子而献出生命的一段情节,依靠直觉写得既悲且美。在岛村眼里,火灾充满诗意:地上洁白的雪景,天上灿烂的银河,天地之间火花飞舞,而叶子美丽的身躯从楼上飘然落下„„在岛村心目中,也可以说是在作者心目中叶子虽死犹生,她的死不过是“内在生命的变形以及那变迁的过程”。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描写似乎使叶子这个非现实美的幻影在作者的直觉中得到最后完成。

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篇2

一、古希腊神话中神的“拟人化”和“形象化”

(一)神人同形

古希腊神话的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世俗人本意识。通过口头或文字的传颂赋予诸神人的特征,神在古希腊人心中呈现的是亲切完美的人的形象,并非威严恐怖高不可攀,他们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和外貌特征,被进一步地“拟人化”、“形象化”了,人与神同形同性。古希腊人也十分热爱和重视人的体态之美,他们理想的人物并非是善于思索的大脑,而是健壮的身躯,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形成了以男性为核心审美对象的独特审美观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以及对美神的无限赞美和憧憬,这充分表明了古希腊人对人的歌颂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十二主神以及一些掌管其他事务的神明,均被赋予了人的外貌及性格特征,他们永生不老并且神力无限,例如太阳神阿波罗不仅英俊潇洒,身材均匀强壮,而且掌管音乐、医药和艺术,多才多艺是男性美的典型。阿波罗诠释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自然体态美的注重和喜爱。再如“众神之父”和“万人之王”的宙斯被刻画成为长着胡子的威严的男子,既公正无私,又像凡人一样充满七情六欲。

(二)神人同性

古希腊神话的人本意识还体现在诸神与人类社会中的普通人一样,拥有复杂多变的性格,在强大的神力背后又有各自的局限性。他们不仅像人一样具有各种贪欲,而且也招惹是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具有极强的虚荣心、复仇心和嫉妒心。“在行动上他们是超凡的人,在情感上他们确实是真正的人”例如花心宙斯处处留情,勾引勒达,变成公牛迷惑欧罗巴,十分风流,他的某些品性甚至还不及凡人。同时神同凡人一样也有亲情,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关于星座双鱼座的来历,被解释为在神界举行的宴会中,面对怪兽的不期而至,母亲维纳斯为了保护丘比特,就用丝带将儿子与自己绑在一起,摆脱了怪兽的追赶,就这样化作成了天边的双鱼座。但是神也有因个人利益抛弃亲情贪婪的一面,天神乌拉诺斯惧怕儿女会威胁自己的绝对权力,于是将子女全部扔回到母亲的子宫里,克洛诺斯成功反抗了父亲并掌管了一切,但因为贪欲和对权力的追逐,最终像父亲一样抛弃了子女和亲情。奥林匹斯众神并不是完美的化身,他们如人类一样,好斗、善于辞令,采用不加掩饰的神的力量展示自己的权威,愤怒和喜悦表现的单纯直接,而这些特点使得神话故事具有更鲜明的人性色彩。在特洛伊战争中,众神出于自身利益、名誉及自身偏好选择助战不同方。雅典娜在壁垒外的堑壕上吼叫,沿着喧嚣的海岸大声怒喊;战神阿瑞斯则如黑色风暴,在另一边喧呼,召唤特洛伊人;他们利用自己的力量抖动大地峰峦。在战争面前,神与人一样,将残暴恋战的一面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二、古希腊神话中英雄的“神圣化”

(一)强烈的个人意识

个人意识是人类对历史和社会活动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的精神寄托,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是外倾性文化,强调神圣的个人情感。英雄传说中的个人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们通常具有一定的理智,但在实际活动中,他们有时按理智行事,有时按自然本能和个人情欲行事,而通常本能和个人情欲的力量大于理智。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特为了争夺金苹果极力收买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而帕里斯为了得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为妻,不仅拒绝了赫拉对其权力和财富的许诺,也拒绝了雅典娜对其智慧和帮助他获得胜利的许诺,最终在阿芙洛狄特的帮助下骗娶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王妃海伦,激怒了希腊众城邦,导致了持续多年的特洛伊战争的爆发。这是古希腊人自然本能的无拘无束的流露,同时也证明了在古希腊神话中,个人情感和欲望是幸福之源万事之本。

(二)对人的智慧的肯定

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的贪婪和欲望引来众神的惩罚,但人类的智慧也得到认可。从人类被创造到人类拥有各种生活技能,无疑不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放逐后,他用水润湿泥土捏成人形,摄取动物的善恶封存在他们的胸膛里,并在智慧女神维纳斯的帮助下将灵魂和神圣的呼吸赋予这仅有半条生命的生物。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人类掌握了凿石、砍木、建造房屋、辨识春夏秋冬的技能,学会了观察星辰升起和降落以及用简单符号交换思想。这是人类智慧的最初形态。而普罗米修斯却因盗取火种违背了宙斯的禁令而被永久的囚禁,忍受着无尽的惩罚。普罗米修斯大无畏的精神正是人类所推崇的,而作为集人的特点于一身的神化了的替身,是人类的美好寄托与祝愿。

其次,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共经历了五代变迁。第一个时代是黄金时代,此时人同神一样,无忧无虑,没有繁重的劳动与苦恼,在俗世中寻找一片安详的净土。神袛用白银创造了第二代人,与第一代人截然不同,他们娇生惯养,违法乱纪,甚至不再给神袛献祭,最终自取灭亡,在希腊人眼中,亵渎神灵必然会招致灭亡。而宙斯创造的第三代青铜人类,虽然残忍、粗暴、好战,但是他们将青铜用于农耕,从武器到农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第四代人半神半人,处处体现着英雄气概。第五代人则由黑铁制成,贪婪堕落,充满罪孽,黑铁时代的人类弊病在当今社会依然可见。古希腊神话对于人类变迁的描述无处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得不折服于人类的智慧。

第三,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塔洛斯发明了陶工旋盘、锯子、圆规,虽无考证,但证明当时人类已经具备制造先进工具的水平。而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父子在逃亡中发明的羽翼,正是希腊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寄托。

(三)人类了解、征服自然的愿望

首先,当时的古希腊人对于闪电、洪水和狂风等自然现象不能够做出解释,而神又是古希腊人心中世间万物一切特征的集合体,由此便出现了拥有霹雳、闪电作为武器的天神宙斯,以及带着隐形头盔,悄悄带走世人的冥王哈德斯和可以制作海浪风暴的海神波塞冬。其次,英雄传说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古希腊人对历史和自然斗争的一种艺术性回顾。在他们身上拥有超凡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体现了人类勇于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意志,是希腊人民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在古希腊人眼中树木、泉水、岩石、山峰都有些许神秘的力量,称之为精灵,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精灵被渲染成了男神与女神,随之也兴起了新的宗教崇拜。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脆弱无比,于是聪颖的古希腊人民便在神话中寄寓了渴望摆脱大自然的束缚、驾驭自然的愿望。在新神谱时期,天神宙斯高居云中神殿,统治众神,每位大神都掌控自然界的一个领域,或是掌管其他具体事务。阿波罗掌管太阳东升西落,每天都会驾着太阳神车为人间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智慧女神雅典娜不仅掌管空气和暴风雨,而且手握兵器守护希腊。在英雄传说中,奥德修斯为人熟知,他聪慧机敏之中又包含着狡诈,同时也桀骜不驯,高傲自信。“奥德修斯在阿尔基诺奥斯宫中对自己逃脱风暴的叙述,他将自己的脱险全部归结于自己的努力,排除了神明相助的一面”

来自爱琴海的希腊美食 篇3

从守护神雅典娜的赠与开始,橄榄油这份珍贵礼物即与希腊结下不解之缘,是当地人的基本生活所需。由橄榄压榨而成的橄榄油可是大有学问,其等级往往决定烹调的最佳方式,譬如:精致橄榄油为突显原汁风味,通常用于生食、凉拌或沙拉;较次级的橄榄油营养价值仍高,但价格较为平民化,作为厨房里的常备油,煎、煮,炒、炸皆宜;有些则加入不同香料、辣椒等,制成风味特殊的食用油。

以浓甜咖啡开始一天,OUZO酒最具代表性

希腊的一天,常是以一杯既浓又甜的咖啡作为开端。在克里特岛的许多咖啡馆,老板将磨得极细的咖啡粉倒入有柄的铜壶中,加入一大匙砂糖,注入热水,然后置于火炉上加热,沸腾后舀去上层的泡沫,倒进咖啡杯中,咖啡粉、砂糖都沉入杯底,变成浓浓的甜浆,可说是希腊人的最爱。希腊是酒神戴奥尼索斯的故乡,葡萄酒文化之传播也是始自希腊。希腊每年葡萄酒的总产量约5亿公升,到希腊别忘记要品尝最具代表性的OUZO酒,几乎各地的餐厅都有提供。

希腊丘陵地区放牧的羊群,几乎全身都可充分利用,羊肉、乳汁、毛皮都算是经济来源。羊肉讲求“原味”的料理方式,是希腊饮食文化中引以为傲的,先以各式香草、柠檬汁及橄榄油腌渍后再烹调,上桌时肉质却清爽得令人赞叹。

希腊的生活绝对少不了乳酪,超市或传统市场的乳酪种类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世界知名的FETA起司,可说已成为羊奶起司的代名词,而希腊人平日的餐食,从开胃菜、主菜到点心,几乎皆可见FETA起司的踪影。

市井小民最爱干果、腌渍物

五谷杂粮和全麦谷物对健康的重要性不在话下,也是地中海地区人民常摄取的食物。希腊有风行地中海地区的PITA面包,搭备面包的蘸酱更是多彩多姿,当地最著名的蘸酱,几乎都是以新鲜蔬菜加上橄榄油或优格调制而成,让人可尝到时蔬的鲜脆滋味。此地人民看待蔬菜、水果不仅止于配菜或盘饰,而是將其营养与美味发挥至极致,如蕃茄、青椒、洋葱、茄子、小黄瓜、西洋芹、大蒜等,都是入菜的好材料,有了这些鲜活佐料,更让希腊美食增色不少!此外,以油、醋腌渍的各式蔬菜、橄榄,希腊人称之为MEZEDES,则是小酒馆里常见的下酒菜。得天独厚的希腊三面环海,丰富的新鲜渔获如鱼、虾、蟹、干贝、蛤蜊等,可轻易变化餐桌上的菜色。另外,随处可见的干果零嘴摊贩,摆满花生、杏仁果、开心果、无花果、葡萄干等干果,最能展现希腊的街头风情。

古希腊那些经典的神话故事雅典娜 篇4

雅典娜是希腊神话和传说中的智慧女神,有的又说她是战神。在罗马神话中, 她的名字叫做密涅瓦。她是主神宙斯和聪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墨提斯怀孕时,估计她将生下一个力量比宙斯更强大的孩子。宙斯害怕生下的孩子真的超过自己,便一口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吞进肚子,以为这样就会消除威胁。不料,过了不久,宙斯突然感到头痛欲裂,原来胎儿已在他的头脑中生长。宙斯实在忍受不了钻心的疼痛,便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斧头劈开自己的头颅。这时,一个全副武装:头戴战盔、身披盔甲、手持长枪的女神从宙斯头颅的劈缝里跳了出来,她就是雅典娜。由于她是在宙斯的头颅里生长的,吸取了宙斯的神力,力量变的无比强大。她还兼有母亲的优势,聪慧无比。最早她是主宰雷电、丰产的女神。后来又成为科学的传播者和保护者。传说,她还和海神波塞冬发生过权利上的争执。那时,大地上建造了一座全新的城市,雅典娜和海神都想争当这座新城的保护神。双方争执不下,便决定每人送一件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礼物送给新城的居民,由居民们决定谁来当他们的保护神。雅典娜的礼物是一棵青枝绿叶的橄榄树,波塞冬的礼物却是一匹神勇的骏马,然而新城的居民不喜欢无休止的战争,他们还更喜欢象征和平的橄榄树。于是,雅典娜便成了这座城市的保护神,虔诚的居民还用她的名字来给新城命名,这座新城就是雅典。在希腊,很多人崇拜雅典娜,认为她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古希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帕特侬神庙,就是祭祀雅典娜的场所。雅典每年都要举行庆祝女神生日的“雅典娜节”;罗马则在每年3月举行祭祀密涅瓦(即雅典娜)的“智慧女神节”。由于雅典娜是司掌智慧的女神,又兼有宙斯的神力,后来人们即用“雅典娜”象征力量超群又有智慧的女性。还因为雅典娜是从宙斯(罗马神话叫朱庇特)的头颅中跳出来的,罗马俗语“从朱庇特头颅里出来的密涅瓦”又用以象征一下子便出现一个现成的东西。

古希腊神话故事 篇5

太阳神阿波罗非常疼爱她,甚至发誓不会娶任何女神为妻,永远只守护她一人,然而这份浓厚的兄妹之情,却在遇上了魔神暴风雨神后,出现了裂痕。

月亮女神和暴风雨神相识并且相爱了。阿波罗很嫉妒暴风雨神,不喜欢妹妹与他的这段感情,于是决意要除掉他。

某天,暴风雨神正在海面上飞奔的时候,阿波罗用金色的光罩住他,使任何人都看不出他本来的面目,然后就去怂恿喜欢射箭的妹妹把远处的金色物体当作靶子。月亮女神当然不知道这是哥哥的阴谋,射出一支箭,正中暴风雨神的胸口。

暴风雨神在弥留之际,一眼就认出这把泛着银光的箭,他悲嚎着,愤怒着,不明白为什么心爱的人要杀他,他想起了自己与天界的势不两立,认为她骗了他,背叛了他,却仍然无法磨灭对她的爱。他在海面上用尽最后的神力,引起一阵狂风的肆虐,他愤恨的吼道,“阿尔缇妮斯,无论轮回多少次,我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爱你,但我心上的这道箭痕会提醒我,你不爱我,你只会背叛我。”他吐出一口鲜血,在悲嚎中化作点点绿光,消失在海面上。

知道真相的阿尔缇妮斯绝望的看着海面上那支被染红的箭,她的眼泪化作一场倾盆大雨,冲刷着大地,她恸哭的喊着,“我没有背叛你,我没有,我爱你,我比任何人都爱你。”

她拿起那支箭,嘴角勾起一抹绝美的笑容,凄凉而绝望,她毅然用箭刺进自己的胸口,用鲜血为自己设下了一道枷锁,“是我的错,我不该爱你的,只要我不爱你,你就不会再遇到厄运和危险了,所以我不会再爱你了。”

随后赶来的阿波罗,眼见她自尽,悲愤之余更是憎恨她的不公平,大雨中,他发誓,无论千年,万年,他都不许他们相爱。

古希腊神话故事精选 篇6

未有宇宙之时,一切都混浊不清,无影无形。没有天,没有地,没有日月,没有空气,只有漆黑一团的混沌。这混沌叫卡俄斯。他的妻子———夜的女神尼克斯统治一切。他们生了黑暗,叫厄端布斯。

时间长了,卡俄斯和尼克斯厌倦了统治工作,便叫黑暗神———他们的儿子厄端布斯帮助管理。厄瑞布斯伺机推倒他的父

亲,娶他母亲为妻,生了两个美丽漂亮的孩子———光明和白昼。光明叫菲比,白昼叫墨洛斯。

光明和白昼也起来推倒了厄瑞布斯,他们来统治,并让他们的儿子厄洛斯即爱来帮助。他们一起创造了海洋俄刻阿努斯和大地盖亚。厄洛斯给大地以柔嫩的草,绿荫的树,鲜艳的花,飞鸣的鸟,奔走的兽;给海洋以各种游泳的鱼和虾。

大地盖亚从自身生了天神乌拉诺斯。天神乌拉诺斯和其母盖亚结合,先是生了6个怪物:3个各长着50个头,100双手;另外3个都是只长一只眼睛,巨大如轮,嵌在前额中间。这些怪物总称为屈克罗佩斯。此后,天和地又生了6个男孩、6个女孩,这12个儿女都如高山一样巨大,总称为提坦神。

天神乌拉诺斯非常惧怕和仇恨他的这些儿子们,把他们一个个关到地下黑暗的深渊———塔耳塔罗斯地狱里。

地母盖亚见儿女们受到如此虐待,极为愤怒,便鼓动儿女们起来反抗。小儿子克罗诺斯挺身而出,做了反叛的首领。他用母亲给的弯刀,割掉了乌拉诺斯的生殖器,并把他从天上扔了下来。乌拉诺斯伤口流出的血滴到大海里,海水立即发出泡沫,从泡沫中生出一个洁白而美丽无比的姑娘,她就是最受众神喜爱的爱与美之神。她的希腊名字叫“阿佛洛狄忒”,意思是“从海水泡沫中出来的”。她的罗马名字则叫“维纳斯”。乌拉诺斯还有几滴血落在地上,血中生出复仇女神欧墨尼得斯。

现在克罗诺斯代替父亲成了天上的王。但是,他一登上王位,立即把他的兄弟姐妹们又扔进塔耳塔斯囚禁起来,只留下妹妹端亚为妻。

乌拉诺斯被推翻时,曾诅咒他的儿子克罗诺斯,说他将来也必为其儿子所推翻。克罗诺斯害怕父亲的诅咒应验,便把和端亚生的孩子一个个都吞进肚子里。瑞亚见心爱的孩子一个个被丈夫吃掉,痛心至极。当她怀第六个孩子时,便偷偷地躲到克里特岛上,在狄克忒里的山洞里生下了儿子宙斯。端亚把一块石头包在襁褓里当作婴儿给克罗诺斯吞下。然后派了两个枯瑞忒巨人守卫着婴儿,当他啼哭时,他们便用刀枪敲击盾牌掩盖哭声,以免让克罗诺斯听见。

宙斯在山洞里平安地长大了。他周身充满了力量,决心把被克罗诺斯吞进去的哥哥姐姐们救出来。他在智慧女神墨提斯的帮助下,给克罗诺斯吃了呕吐药,迫使他把吞下的孩子一个个吐出来。宙斯联合这些哥哥姐姐们在众神的帮助之下,终于打倒了克罗诺斯。

宙斯代替父亲成了众神之王,他的哥哥姐姐们瓜分了父亲的天下。他叫哥哥波塞冬管理海洋;哥哥哈得斯管理冥界;他让姐姐得墨忒尔为新地母,掌管农业五谷之事;他的大姐赫斯提思作了贞女神,管理家庭灶火。宙斯娶了他的另一个姐姐赫拉为妻。赫拉是婚姻和家庭的保护神。

宙斯率领众神,住在高高的连接着天和地的奥林匹斯山上。他一手握着权杖,一手擎着雷霆———这雷霆是巨人库克罗普斯专为他铸炼的武器,威力无比。他靠着这武器统治着神和人的世界。

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篇7

古希腊妇女的状况也如其他民族的妇女一样, 有一个历史的变化过程。作为间接或直接反映了当时现实的神话和传说, 尽管已在千百年来的流传中, 被后代人混合了不同的时代色彩, 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分析、整理, 从中窥见这一变化的大致脉络。神话传说中的妇女形象, 由早期居于受崇拜地位的女神, 到与父权制相抗衡的女人, 再到完全处于被奴役状况的女奴。女神-女人-女奴的过程, 正是希腊妇女地位变迁的深刻反映。

一、“女神”——希腊女性生活的天堂

古代希腊人赋予了女性十分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是由当时女性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所决定的。她们肩负着人类繁衍的主要任务, 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在希腊神话中, 虽是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造出了人, 并把天上的火种盗给人类, 而智慧女神雅典娜把人的精灵、灵魂和呼吸吹送给了那仅有着一半生命的生物, 从而使人类能够具有维持生命的呼吸功能和超出于动物之上的智慧功能。根据最古老的希腊神话所述, 宇宙本是混沌一片, 不知过了多少年, 从杂乱无章的万物中诞生了地母该亚。该亚创造了天父乌拉诺斯, 并与之结合, 生下了12巨人族提坦神。普罗米修斯与众多男神女神、巨人族都是该亚的后裔。那我们就不妨说:人类的最初起源是女神, 女神是人类与神的共同母亲。

古代克里特岛几乎是女家长制的社会即母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 孩子们“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此时, 作为一家之长甚至是一族之长的女性自然不需要忍受那种深居简出、与外界隔离的生活。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们的活动范围曾经受到局限, 她们从事女性工作, 包括编篮子、磨谷子、烤面包等繁琐的家事, 同时, 她们也和男人们一起到田地里、陶器场中工作。她们受到极大的尊重, 在看戏或看比赛时她们能够坐到前排, 在生活中, 她们的地位不亚于后世的贵妇人。此时古希腊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男性。

二、“女人”——由天堂到人间的回归

原始社会晚期, 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出现, 母系本位的氏族社会便为父系本位的氏族社会所代替。其根本原因是男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起了变化,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狩猎能力, 以前由女子担任的农业劳动也随着灌溉工程的兴建、水利的管理和耕作的复杂而逐渐以男子为主, 一夫一妻制的产生使子女可以确认生父, 男子的统治地位开始确立。

从母权到父权的变革无疑为生产力的提高、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已形成的母权意识和旧的习惯势力, 在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改变之后, 还将存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这个演变过程本身就是个漫长而复杂的特定的历史阶段, 其中充满了母权对父权时而占优势、时而处于劣势的曲折不断的矛盾和冲突。希腊神话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它的痕迹,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传说:雅典人在选择城邦的保护神时进行了投票表决, 全体的男市民都投了海神波塞冬的票, 而全体的女市民则都投了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票, 由于女性市民比男性市民多出一个, 于是胜利属于女神。

尽管这一时代为父权独裁, 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的妇女地位就一定低下, 在这个时代的希腊城邦中有很多城邦崇拜的神祗是女神, 如:雅典的雅典娜、爱鲁赛市的得墨特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这个时代的希腊女性社会地位。此时的希腊女性已经从高高在上的“女神”位置上回到了地面, 成为了“女人”。

所谓一夫一妻事实上只是针对女子而言, 男子完全可以任意破坏夫妻忠诚, 随意解除婚姻关系。对这些不合理的、得到社会默许的权力, 妇女们曾进行过激烈的反抗。为了争取真正的一夫一妻制, 为了维护爱情的纯洁和忠诚, 她们与大男子的特权进行了坚决的、甚至残酷的斗争, 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悲歌。美狄亚是其典型代表。

希腊传说中的美狄亚是科尔喀斯国王埃厄忒斯的小女儿, 她不仅聪明、美丽, 有计谋而且还有魔力, 她因为爱而背叛了父亲, 盗取了父亲所拥有的金羊毛, 并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她和伊阿宋结合后生了三个儿子, 后来伊阿宋却为了个人野心抛弃美狄亚, 要另娶科特托斯国王的女儿为妻, 美狄亚为了复仇害死了国王和她的女儿, 并残酷地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美狄亚的复仇是惨烈的, 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恐惧感。正是从这一形象中揭示出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怒吼, 揭示出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三、“女奴”——由人间到地狱的跌落

经过了漫长的发展, 希腊文明终于进入了一个令人骄傲的时代, 古希腊的民主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伯里克利执政的年代, 被誉为古希腊的黄金时期。但恰恰是在这个黄金时代, 古希腊女性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她们由“女人”沦为了“女奴”。美狄亚时期的妇女们还敢于向社会发出一声声呐喊, 而此时的妇女连呐喊声也被扼杀了, 也可以说, 她们已失去了呐喊的力量。这时的男子已因其在劳动生活中的统治地位而巩固壮大了父权制。与强大的父权相比, 妇女的力量实在是微弱得可怜, 在重重枷锁的压迫之下, 她们丧失了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权利, 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这首先表现在妇女作为祭品的风气上, 为了打退围攻雅典城的敌人, 玛卡里亚听从神谕作了祭品;为了顺利向特洛亚进发, 阿伽门农的女儿献出了生命。妇女不仅作神的牺牲物, 还要作死人的祭物, 被俘的特洛亚公主波吕克塞娜便在阿喀琉斯的墓前倒下了。透过这些鞋淋淋的事实, 我们不得不为妇女命运的悲惨而感慨万千了。女人, 这类从性别上划分出来的人的生命, 竟被与羊、牛、猪等生物等同视之, 被送往祭坛, 任人随意宰割杀戮。

在男人占统治地位的古希腊社会, 妇女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庸, 因而整个社会观念对妇女是贬低的, 是歧视的。社会不但瞧不起女人, 甚而厌恶女人, 认为女人是祸水, 女人是可怕的。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故事更明显地表达了社会对女人是祸水的看法。

作为希腊上古社会百科全书的希腊神话传说, 其对妇女形象的塑造, 鲜明地反映出了古代希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由母权制社会中的“女神”, 过渡到与父权相抗衡的“女人”, 直至被局限于家中, 沦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成为处于奴役压迫之下的“女奴”。这是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生动体现。随着奴隶制的巩固和壮大, 妇女地位进一步下降, 直到现在生产力大大解放的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古希腊神话所揭示的女性社会地位变迁过程, 对后世影响极大, 也为我们研究女性社会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2]蒋益.西方文学史[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8.

[3]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M].常鸣,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4]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M].孙席珍, 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5]茅盾.神话研究[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古希腊神话中的叛逆公主评析 篇8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叛逆;公主

历来描写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大多以某个独特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为主,比如说美狄亚、海伦、安德洛玛刻等等,却忽视了公主这一类特殊的女性群体形象,她们个个美丽不凡,魅力十足,她们不应该被湮没在历史的潮流中,而应该为人们所熟知。在古希腊神话中描写的突出的公主形象有十多个,传统顺从型就占一半之多,而反抗叛逆型则相对少一些,但是也都具有代表性。与现实世界一样,古希腊里的这些女性面对来自男权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女性的不公正待遇,都做出了自己的反抗,但是她们的反抗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反抗是因为这些遭遇而不得不进行的消极的反抗,称之为被动叛逆,而有的反抗是发自内心的更加激烈的反抗,所以归为主动反抗型。那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公主形象,虽然她们出身高贵,却不代表她们的社会地位就高,在那个男权社会,她们同样也只是男权社会中的英雄荣誉的附属品。但她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抗争精神,却是一代代女性们借鉴学习的典型,不得不说,她们的叛逆与反抗,她们主动挑战命运、承担命运捉弄、最终把握自己人生的精神,是女性们神圣的精神皇宫,让所有女性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成就了自己的王后地位。

一、叛逆型

海伦,每当有人提起,恐怕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美丽。不错,她确实是古希腊神话中最美丽的女子。也许应了中国句俗语:女人是红颜祸水。所以人们更多的会想起因为她所引起的那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其实海伦有什么错,如果没有她,那场战争还是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海伦是宙斯和勒达的女儿,遗传了来自她母亲的绝伦美貌,在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因为美丽,而被忒修斯抢走,而在她成为少女之后,求婚者更是数不胜数,她的继父延达瑞俄斯在众多的求婚者当中挑选了墨涅拉俄斯,并把斯巴达王国交给他管理。可以说这只是延达瑞俄斯的决定,并不是海伦的选择。而当海伦遇见帕里斯的时候,“在她的思想中丈夫的容貌黯然失色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年轻异国人英气逼人的形象”,海伦对帕里斯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而海伦也是爱神许诺给帕里斯的条件,于是帕里斯便带着海伦私奔了。由此才引起特洛伊战争。

我们不能简单的评论海伦是喜新厌旧或者是红颜祸水,她虽然是一个公主,但是却没有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利,而是由父母决定,所以她在遇见帕里斯的时候,两人相生爱慕之情,海伦选择了与他私奔,抛下了自己年幼的孩子,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并没有想到过她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战争的原因只归于一个女子,她只是反抗了父母给她所选择的婚姻,逃离了自己的婚姻,跟着心爱的人走,勇敢的去追求爱情而已,或者说她反抗的不仅仅是她的婚姻,而是传统的婚姻制度以及陈腐的道德准则罢了。

安提戈涅相比于海伦,反抗的更多的是强权,而她也显得更加悲壮一些,海伦在战争结束之后,又跟着自己的丈夫回到了斯巴达,而安提戈涅则是用死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就从她的出生来说,也许悲剧就是注定的。她是俄狄浦斯跟他的母亲结合生的第三个孩子,在今天看来这是乱伦,虽然双方在一起之前都不知情。而当她的父亲因为杀父娶母自己戳瞎双眼流放之后,她勇敢的排除众议陪在她父亲的身旁,在她父亲去世之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她的两个哥哥厄特俄克勒斯和波吕尼刻斯因为王位而互相残杀致死,而安提戈涅的舅舅也就是她母亲伊俄卡斯忒的哥哥克瑞翁从中得利,坐上了王位,他下令厚葬了厄特俄克勒斯,但却不让任何人安葬波吕尼刻斯,让他的尸体在太阳下腐烂,并下令如果有人敢埋葬他一律被处死。

安提戈涅不顾舅舅的阻挠,坚决要安葬哥哥,她偷偷把她哥哥埋了,却被人发现并告诉了克瑞翁,于是安提戈涅被绑到一个山洞里,克求情瑞翁下令把安提戈涅活活饿死,这时侯和安提戈涅相爱的克瑞翁的儿子海蒙去向他的父亲,可是当他赶去救他的情人的时候,安提戈涅已经在山洞自杀,于是海蒙抱着安提戈涅的尸体自杀。

这个刚烈的女子并不畏惧她舅舅所代表的强权,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勇敢反抗,在她舅舅眼里她是叛逆的,在她兄弟姐妹们眼里她也是叛逆的,她放弃了荣华富贵坚定的跟着父亲流放,为了自己的哥哥的荣誉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她不光反抗了她舅舅的强权,更是反抗了社会的不公正以及传统制度的不合理,不过最后的她是幸福的,她得到了她所爱的人的全部的爱。

二、反抗型

美狄亚素来以她的毒妇形象而闻名,这不光光是历史的原因,也是她个人性格的原因。作为科尔咯斯公主,她与前来盗取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见钟情,于是她帮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并跟着伊阿宋一起逃走,后来在逃亡的过程中与伊阿宋一起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之后她与伊阿宋回到了伊阿宋的国家,并帮助伊阿宋杀了他的叔叔,夺回了王位,美狄亚成为了王后,二人一直相亲相爱,可在美狄亚年老色衰之后,伊阿宋看中了科任托斯的公主格劳刻,打算给美狄亚一些钱财让她带着孩子离开。这一行为惹怒了美狄亚,她假装同意了,并送了一件漂亮的礼服给格劳刻,礼服上涂满了毒药,于是格劳刻被害死,同时美狄亚做了一件特别残忍的事情,杀了她和伊阿宋的两个孩子然后离开了。而伊阿宋也在得知这一切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在我们看来,一个母亲杀掉自己的孩子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所灌输给我们的观念,但在古希腊却并不是这样,在古希腊文化中,一个孩子的诞生主要是他父亲的功劳,跟他的母亲关系不是很大,所以美狄亚用了这样一种残忍决绝的方式报复伊阿宋,这也是最能报复他的一种方式。

她为了伊阿宋背叛了自己的父亲,杀害了自己的弟弟,远离家乡,一心一意的做伊阿宋贤惠的妻子,没想到在容颜衰老的时候,伊阿宋却喜欢上了年轻的姑娘并且要抛弃她和他们共同的孩子,她已经为了伊阿宋没有家了,只有伊阿宋和孩子,现在却要被抛弃,那么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当美狄亚做出那一系列残忍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以说,美狄亚算是古希腊神话中最叛逆的代表之一了,她为了爱情,叛离了自己的父亲,背着她的父亲帮助了伊阿宋,取走了金羊毛,还帮助伊阿宋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可以说她这样做彻底的叛离了她的父亲所代表的那个封建社会,勇敢的去追求了自己的爱情。而当伊阿宋抛弃她的时候,她不是顺从这种遭遇,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复,她的行为不光光是报复了伊阿宋这个负心的男人,更多的则是对整个男权社会所带来的的震荡。

克吕泰涅斯特拉是海伦的姐姐,同样遗传了勒达的美丽容貌,并且和自己的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阿伽门农的出现打破这平静的一切。阿伽门农杀害了克吕泰涅斯特拉的丈夫和孩子,抢走了克吕泰涅斯特拉,在被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兄弟追杀的时候,阿伽门农向延达瑞俄斯求情,国王原谅了他,并且正式把克吕泰涅斯特拉嫁给了他。可以说克吕泰涅斯特拉与阿伽门农的结合就是从一场罪恶开始的。不过婚后克吕泰涅斯特拉暂时忘记了她的新丈夫对她的杀子杀丈夫之仇,一心一意对待阿伽门农,并且养育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如果不是海伦被帕里斯拐走,如果阿伽门农没有和他弟弟一起发动特洛伊战争,如果阿伽门农没有射杀女神阿耳特弥斯的牝鹿,那么他俩还可以这样和谐的生活下去。阿伽门农的行为让女神很不满,阻止了他们的舰队航行,只有把阿伽门农的大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女神,大军才能顺利出航。阿伽门农为了大局考虑,把女儿献祭给了女神,才引发了他和克吕泰涅斯特拉之间的矛盾。

在阿伽门农出征之后,克吕泰涅斯特拉跟阿伽门农的仇人埃癸斯托斯在一起,而且把王国交给他管理。阿伽门农出征十年,克吕泰涅斯特拉也就这样和她的情人生活了十年,直到阿伽门农征战归来。她和他的情人为了自己的私情不暴露,一起设计杀死了阿伽门农。而她最终也被她的儿子俄瑞斯忒斯杀死,她的儿子为了替父亲报仇而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当俄瑞斯忒斯因为弑母而被审判的时候,代表男权利益的雅典娜判他无罪,可见克吕泰涅斯特拉也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不过同时她也是男权社会中的叛逆者,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克吕泰涅斯特拉竟然背着丈夫跟别的男人在一起,并且为了自己的情人谋杀了自己的丈夫,这是对男权社会多么大的冲击,又是怎么样的打击。而其实克吕泰涅斯特拉只是杀掉了不再爱她的丈夫,阿伽门农曾经说过:“我爱她(克律塞伊斯)胜过我青年时去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她的身材,美丽、精神和技艺都不比我妻子差!”,可见阿伽门农的喜新厌旧。而克吕泰涅斯特拉杀掉他更多的或许是为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以及年幼的孩子,还有无辜被献祭的女儿伊菲革涅亚。

美狄亚和克吕泰涅斯特拉作为叛逆的代表,在那个时代,做了所有人看来都很出格的事情,也被认为是恶毒残忍的女人,但其实那只是她们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候的一种激烈反抗,也是对那个被男权统治的社会不满的反抗。

纵观古希腊神话中的所有女性,除了女神之外,公主们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是很高的,然而这些美丽的女子,无论是温柔的,大方的,贤惠的,善良的,狠毒的或者是敢爱敢恨的,無一例外都很悲剧。有的被抢来抢去,有的被丈夫抛弃,也有的被现实打败,还有的被无辜的献祭,她们都没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尽管出生高贵,生活优越,可她们还是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与古希腊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大背景决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形式。

上一篇:王总森先进事迹下一篇:六年级古诗文复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