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段注意力训练

2024-10-08

幼儿段注意力训练(通用10篇)

幼儿段注意力训练 篇1

肱骨近段骨折的情况在生活当中时有发生,出现的情况也特别多,一般摔跤或是车祸都有可能造成肱骨近段骨折,这对于伤者来说是特别痛苦的事情,另外在承受身体伤痛的同时也要面临着治疗后的恢复训练,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肱骨近段骨折康复训练注意什么?这也是好多朋友特别关心的问题。

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可加快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粘连强硬,同时,还能通过肌肉舒缩产生的内动力,与小夹板的约束力和棉花垫的效应力共同作用,使骨折端的残余移位得到逐渐纠正。

进行锻炼时,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活动次数由少变多,时间从短到长,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利于骨折稳定和愈合的活动。如内收型不宜内收活动,外展型不宜外展活动。一般情况下,每日安排3-4回,每回20-40次。以下是

各期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早期(伤后1-2周)

握拳伸指,伤肢手掌及拇指伸开,而后握拢。

吊臂屈肘,伤肢前臂悬吊于胸前,用力握拳并屈曲肘关节,然后伸展至颈腕带允许的范围。

中期(伤后3-6周)

空拳屈腕,伤肢手半握拳,前臂中立位,腕关节尽量掌屈,然后伸到中立位。

抬臂屈伸,用健肢托住伤肢外部,使伤肢尽可能屈曲再伸直。

摩肩旋转,用健肢托住伤肢的前臂,抚住伤肢肩关节,作前后内外转动。

顶劲耸肩,伤肢肘关节屈90度,上臂紧贴于胸前,保持伤肢正常轴线,用力收紧上臂肌肉,提升肩关节。

后期(伤后6-10周)

鲤鱼摆尾,伤肢前臂中立位,手握半拳,将腕关节背伸,然后掌屈。

单手擎天,健肢置于胸前,伤肢腕关节背伸,上臂紧贴胸壁,将肩关节向前上方掌,并伸直肘关节,然后复原。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近段骨折康复训练注意什么,这也是所有患者最为关心的事情,直接影响着恢复后的程度,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正确的方法,特别是要量力而行,另外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幼儿段注意力训练 篇2

一、个案观察

1.观察时间:2012年11月28日上午9:05~10:45。

2.观察对象:小A等10名小朋友。

3.观察记录:折纸活动课,首先,教师展示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折纸成品让幼儿欣赏,幼儿们都十分感兴趣。10名被选中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活动中,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教师手中的折纸,眼睛一眨也不眨。然后,教师开始教小朋友如何折纸,5分钟后,小A的注意力开始离开教师的教学活动,他先是左右地看看其他小朋友,并且开始和旁边的小B讲话,于是,小B在第7分钟时,其注意力开始脱离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小A一同讲话。在折纸活动进行了15分钟之后,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都开始脱离教学活动。在折纸活动进行到20分钟时,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都扩散了出去,他们不再折纸,而开始做别的了。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可以知道,一般4~6岁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为10~20分钟左右,当然,有些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以上。但是,同样也有一些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这类幼儿的有意注意十分不稳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意注意的培养和训练。

二、个案研究

根据上述对幼儿的观察,笔者决定对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小A进行一个单独的有意注意培养和训练个案。

1.个案对象。小A,男,出生于2005年9月15日,现处于大班阶段,出生时身体健康,无任何遗传疾病。小A性格开朗,比较活泼、好动。在老师上课时,他总是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东张西望,有时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有时候甚至还会跑离自己的座位或与其他小朋友打闹。在与家长交流中得知,他在家里也是东碰西摸的,很难集中注意力。

2.个案陈述。据了解,小A的家庭成员有父母、祖父母和他,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所以主要是祖父母在照顾小A。其家庭中没有遗传性疾病,也没有任何的慢性疾病,当教师注意到小A的症状后,曾对其进行过是否有多动症的测试,发现他没有多动症,只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分散。

最后,对小A总结出的症状有:①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到处跑,摸摸碰碰。②做事容易分心,容易受干扰。③手脚协调力差,做操时手脚不协调。④自制力差。

三、干预方式

1.物质奖励。12月14日,在教师上课之前的自由活动时间,笔者将小A带到了小朋友的午睡房,并告诉他如果今天他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随便乱跑,就送给他一枚漂亮的贴纸,他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笔者对他9:45~10:15课上的注意时间进行了观察,发现他上课虽然还是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但有所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增加到了7分钟。

2.精神奖励。当天放学之前,笔者又将他带到一旁的午睡室,告诉他今天的表现很好,鼓励他以后更好地表现,并送给他一枚贴纸。12月11日,老师说小A最近上课表现比以往进步很多,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也在不断延长。于是,笔者对小A在9:15~10:45这段时间进行观察,发现他上课表现确实进步很多,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达到了9分钟。

3.与家长相互合作。当天傍晚,小A的家长来接他时,笔者与之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协助,在家中对小A进行有意注意的培养和训练。

(1)帮助孩子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使之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指令:“请你去厨房拿筷子”、“把玩具放在桌上”等。这些指令必须简单明了,使孩子能立即听清,接受任务,具体执行。看书时,可以要求孩子把主要内容告诉父母,这样孩子就会明确看书的目的,从而集中注意力。

(2)帮助孩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由于孩子的有意注意水平低,稳定性差,掌握一些注意的方法后,能使他们延长注意的时间。例如,在家里看书时,父母可以让孩子用手指着,或边看边讲,用语言或动作来支持、组织有意注意。

(3)借助提问题,引发孩子的有意注意,使之有意识地去注意某种事物。父母可以用“什么东西变了?”使孩子寻找注意的目标;组织讨论,从而集中注意力,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12月24日,筆者进行最后一次观察,发现小A的有意注意有明显的提高,笔者观察了9:45~10:15分的教学活动,发现他的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13分钟,已经到达了一般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

四、个案小结

通过以上的个案训练和研究后,小A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内,性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上课能够专心听讲,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专注度,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有意注意的能力,增长了注意的持续时间,所以,笔者认为,幼儿有意注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的。所以说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有意注意的培养与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轻视它,也不能放纵幼儿上课不集中注意力的行为,要及时对幼儿的有意注意进行培养、训练。例如,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使幼儿明确学习某种功课的目的任务,以及它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其以有意注意来对待必须学习的功课,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趣味。

高考作文语段训练 篇3

语段训练之一:彩线串珠

【训练项目】围绕一个分论点,列举大量的细节材料展开论证。【典范例段】对于朋友,我很重要。

相处多年,知面知心,有时言语都显得多余。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一眼呆呆的凝望,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一个眼神,让彼此宁静;一句问候,让彼此感怀;一次紧握,能给我信心;一声歌唱,能给她感动。我会因她的感动而鼓舞;她会因我重拾信心而雀跃。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揿了几个电话键码后,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贺卡。轮到写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件,胶卷里翻出了一张没有图像的底片,她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然后,她一个人 恍如走入茫茫沙漠……面对这般友情,能说我不重要吗?

(《我很重要》)

【评析】有时用来证明分论点的材料不必惊天动地,列举身边的琐屑小事即可。这些“小事”宛如散落一地的珍珠,主旨句(分论点)就是一条彩线,只要能够发挥彩线的作用,就能串成精美的项链。“彩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分论点,恰当地组织大量的琐碎的细节材料来展开论证的方法。关键是如何组织,使材料有情,有理,有序。

上面的例段,材料非常丰富,它是怎样展开并组织的呢?首先明确分论点“对于我们的朋友,我很重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呢?从最细微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说起,列举我们相知的程度,说明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这里全部用的是整句,句式整齐对称,有时还有对比。接下来用散句,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后面的“假如我不在了”和“许久之后”是作者用想象中的情景来拓展充实。这些琐屑的材料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本段文字,在评卷教师看来不仅是理性的感受,也是对他自己生活的一种体悟。怎么不会给高分呢?文段收到这样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细节生动、以情动人。

【优秀文段】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

历史的碎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让我们读出无尽的感怀。

春风吹化了冬雪,时间黯淡了日月。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让人目不暇接,百感交集。也许是一幢宫殿,一角飞檐,一道画廊,诉说着颤悠悠的往事;也许是一方壁画,一块残碑,一幅法帖,浸润了苦辣辣的岁月;也许是一枚古钱,一砾陶片,一条竹简,凝结成一片桑田沧海;也许是一句唐诗,一曲羌笛,一声琵琶,幻化成一 段离合悲欢……尽管你所见者不过是一些文化碎片,可正是握着这些碎片,我们读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汇成了宽阔的河流,我们就被这样的河流裹挟着,驾一叶小舟,凭一枝瘦桨,追逐着远去的时光,仰望天边的彩霞。

【练习设计】对生活感觉很乏味有很多原因,其中没有感恩之心是重要的原因。请以“学会感恩”为题,使用彩线串珠法,写一个语段。

语段训练之二:反复对比

【训练项目】反复对比,剖析事理。【典范例段】

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让乐观的旗帜高高飘扬》)

【简评】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不少同学在选择论证方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例证法,有的同学甚至除了例证法,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展开一个段落。例证法固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事例,或者即使能找到,但篇篇如此,段段如此,每次作文,都是一段举一个例子了事,也难以改变平庸单调的作文面貌。只有熟练掌握引证、喻证、假设、对比等常用技法,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强烈意识,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上面这个例段,分论点是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没有列举苏轼屡遭贬谪,依然高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事例,而是把乐观和悲观联系起来,正反对比,双管齐下,反复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抽象说理的方法运用得当,不但没有空泛议论的毛病,反而能充分表现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机智,以精彩的警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优秀文段】

宽容、理解是人间最好的‚润滑剂‛。宽容是长者式的,刻薄是小人式的。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的出发点是无私,刻薄的出发点是自私。宽容的人宽容的总是别人,对自己却从不宽容,他们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薄的人只是对别人刻薄,对自己却很宽容,他们是宽以律己,严于待人。宽容和刻薄都是缘于一种爱,刻薄的人爱的仅是自己,宽容的人爱自己时也爱别人。总是宽容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迁就,使其无法成熟。总是刻薄自己的人,是对自己的不满,使其走向完善。在宽容和刻薄二者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练习设计】请以“言而有信”为话题,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不用具体事例、纯粹剖析事理的语段。

语段训练之三:诗文增色

【训练项目】古诗文在作文中的引用与化用 【典范例段】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 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简评】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而化用古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例段中,作者运用“化用法”把曹操的《短歌行》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哪一句都没有直接引用,但每一句都可引起我们对某一句诗词和某个诗人的联想,眼前浮现出某种诗情的意境,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作者又运用排比的手法直接引用诗句,进一步论证“看风景就是看自己”。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的妙用。但须注意,化用诗句一定要贴切自然,不能生搬硬套,死板僵化的套用诗句反而使文章“画虎不成反类犬”。

【事例文段】

1、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化用)

2、我喜欢忧郁的人,一如喜欢孤独者。孤独者只身面对来自庞大的实体或虚无的挑战,所以是勇敢的。忧郁却是无奈的。‚思念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情思的无奈;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哲思的无奈。李商隐守护烛火,陆游骑驴远游,龚定庵把箫而吹,都是一种无奈。忧郁是伤感的姊妹。哈代,黑塞,契诃夫和蒲宁,一生都在诉说着忧郁。哈代在上流社会中隐瞒了乡下人的身份,确乎令人遗憾,但是我知道,虚伪不是他的灵魂所固有的。谎言是环境的产儿。他早已赤身 裸体站在自己的字行里了。我看得见,他的灵魂不在‚麦克门‛——瞧他怎样深情地凝视德伯家的苔丝吧!(引用)

【练习设计】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运用“引用法”写一个语段,然后用“化用法”改写该语段。

语段训练之四:巧用判断句 【训练项目】阐述题旨;化虚为实。【典范例段】

诚信是美好心灵的表现,是高尚的品格。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生活中的诚信是变化的高手: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清正廉明,奉公执法,是公仆的诚信;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是朋友的诚信;不说谎话,不欺骗人,是孩子的诚信……变化虽多,诚信的实质却是一成不变的。

【简析】巧用判断句是一种操作简便但非常有效的构段方法,尤其适合开头段与结尾段,因为在这些段落中,往往需要我们用简洁明了、鲜明突出的句子来阐述题旨或文章的中心论点。上面这个例段开头就用一个简明的判断句对诚信进行界定阐述,鲜明有力,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再举几例: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王蒙《善良》)

‚飞翔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一种笑看滔天骇浪的大度和沉着。‛‚飞翔是一种拒绝妥协的姿态,一种摒弃平庸的决裂,一种追寻自由的勇气,是一种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信念!‛

‚超越前人是一种必需,是一种进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判断句还可以构成暗喻,化虚为实。高考作文很多题目都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用若干具体的、可触摸的物化意象或某个细节、某个生活画面、某个社会情景构成暗喻句去诠释抽象的概念。如例段用散文、商人、公仆、朋友、小孩来诠释诚信。再如: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我,也决心像他们那样,追求拥有坚韧的品格。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是额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形象生动、文采飞扬,能化平凡为神奇。但在写此类语段时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抽象概念进行诠释,从而避免内容的重复。

【优秀文段】

成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对年少的人来说,成熟是长大;对跌倒的人来说,成熟是坚强;对逆境的人来说,成熟是一种坚忍;对愚钝的人来说,成熟更是一 种智慧。在哲人的眼中,成熟是一种宽容,成熟是一种善良,成熟是一种风度,成熟是一种大彻大悟大智若愚。成熟是一种‚宁静以致远‛的淡泊明志,成熟是一种 浑然天成的独特气质。

老者说,成熟是生活教我们懂得沧桑;不孩说,成熟是爸爸手中烟味散发的淡淡忧愁;运动员说,成熟是成功和失败的那一刹拥有的平静……

【练习设计】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个主要由判断句构成的语段。

语段练习之五:点例排比

【训练项目】运用三至五个事例来证明一个观点。

【典范例段】眼泪为感动而流淌。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而流淌,那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的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而流淌,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而流淌,她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为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年轻的女兵而流淌,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抗击侵略者,花朵般的生命殒灭在德寇的枪口下;也为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而流淌,他受尽欺骗嘲弄,被人们称为傻瓜,却始终坚信‘好人’信念,以自己的善良、忠诚、以德报怨映衬世人精明乖巧背后的愚蠢堕落……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标举了正当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让人仰望。

【简评】

什么是点例?点例是与繁例相对而言的。繁例是叙述较为详尽,占用篇幅较长的例证,点例是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极少的例证。运用繁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运用点例,一段可以连续使用三至五个相关的事例。巧用点例,繁点结合易于酿造佳篇,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上面文段中有5个精彩的点例,从不同侧面概括值得感动的文学作品人物,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运用点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似性(例段中五个事例的相似性是都有令人感动之处),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似性的,就不能排比运用;二是根据论述需要,简要概括人物或形象的主要事实;三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优秀文段】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 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他对人生的愤世嫉俗、深刻理解,哪里会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出版?如果没有岳飞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没有他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侠肝义胆,哪里会有家喻户晓的精忠报国的佳话?

【练习设计】

请以“努力请从今日始”为题,运用点例排比法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四个事例。

语段练习之六:短句成段

【训练项目】运用短句,形成语言上的音韵美、节奏美。【典范例段】

宽容不是怯懦,不是在威胁利诱前诚惶诚恐,阿谀奉承,低头哈腰;不是在是非曲直面前,唯唯诺诺,人云亦云,颠倒黑白。

宽容不是交易,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信任,甜言蜜语,口是心非,笑里藏刀;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权益,小恩小惠,虚情假意,收买人心。

‚大度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身在红尘,却超凡脱俗,海阔天空,胸无城府,是宽容。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有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忍辱含屈,却万丈豪情,执着信念,成就天下是宽容。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静对华贵,不拘小节,忘却功利,咬定青山,壮志抒怀,腾达事业,是宽容。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惧胁迫笑对困扰,排忧解惑,心如磐石,不卑不亢,是宽容。

宽容是一江春水,书写了温馨、闲适与融洽,让人在柔和舒适间备感亲切。宽容是一泻瀑布,宣誓了奔放、热切与自信,教人在壮美和激情中意气风发。【简要评析】每当我们读起“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胜不骄,败不馁,埋头苦干,生生不已”这些古代名句时,怎能不被短句那独特的语言魅力所倾倒!正如朱伯石先生所言:“汉语是适宜于短句的。写作时要充分发挥汉语这一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短句,是较长句而言的,一是它字数少,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且多以四字为主;二是在形式上它们既可两两构成对称结构,也可一字排开。

就短句本身而言,它字少意多,言简意赅,精粹醒目,节奏明快,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还可造成一种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的气势。

上面例段“唯唯诺诺,人云亦云,颠倒黑白”、“小恩小惠,虚情假意,收买人心”、“静对华贵,不拘小节,忘却功利,咬定青山,壮志抒怀,腾达事业”、“排忧解惑,心如磐石,不卑不亢”等就体现了其中一些特点。

如短句与长句综合运用,可长短相间造成一种跌宕起伏的语言错综美,从而避免句子结构的呆板单一。

【参考阅读】

(1)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

没有唯一的选择,没有绝对的真理。因贪选利,因欲选荣,或因心选德,其实是见仁见智。

可是我们的心灵呢?他时刻在倾听着选择跋涉的足音。哎,‚利‛字,你不要再前行了,欲壑难填,人心无厌,纵使你走过千山万水,守着万贯家财,又何曾给我带来一丝欢愉呢?葛朗台守着金钱困苦一生,你知晓么?

‚荣‛字,也请你止步吧。虚荣搏尽,最终也不过繁华梦一场,欺世盗名者,难逃可悲下场,梦醒了举目四看,风光占尽的凤姐也只能黄土掩破席,哀哭向金陵。

(2)沉湎安乐使人自取灭亡,历史上不乏其先例。商紂之宠妲己,酒池肉林,寻欢作乐,通宵达旦,结果铁打的江山,毁于一旦;周幽王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为觅一笑,付以千金,终于被困身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入京以后,沉于富贵,以致内部大闹宗派斗争,自相残杀,竟使‚十八子主神器‛之说化为乌有。以上都是沉溺安乐或导致亡国,或功亏一篑的明证。

幼儿段注意力训练 篇4

开头段的长度是考生首先要考虑好的一点,对于一篇GRE文章来说,开头段应注意简洁扼要,通过聊聊数句把观点表达清楚即可,一般建议以三句话为标准。过长的开头段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从而导致文章整体失衡,是GRE写作的大忌。有些考生过度强调开头段的写作,搜肠刮肚地把好词妙句堆砌到开头部分,其实这么做反而是大忌,很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导致意外扣分。

开头段第一句要引用题目

这是很多考生都容易忽略的一点。开头段的第一句话,要先引用作文题目的内容,通过引用自然过渡到论述当中。没头没脑的直接开始论述,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对于一篇以论述为主的文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有些同学甚至老师生怕文章字数不够,在开头的引用部分对原文题目进行大量的PARAPHRASE改写,想要多凑字数,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一眼就会被考官发现,反而会让开头变得累赘,模糊掉考生自己的观点,也是经常造成扣分的原因之一。

开头段做好两件事

GRE作文ISSUE的开头段不必多说,直接阐明观点就好。而驳论文ARGUMENT的开头段,考生则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简要说明论述的观点,二是指出观点的漏洞。只要做到这两点,开头段的作用就达到了。需要注意的是,在简要说明观点时,不要原句照抄题目中的观点,适当变换一下表达方法是必要措施。另外,不要在开头段中具体展开观点的漏洞,简单点出问题在哪里即可。把详细展开部分留到正文当中。

使用常用开头句式模板

因为开头段需要简洁,因此适当套用一些常用句式模式是不错的做法。考生可以提前做一些模板的准备,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和整理,在写开头段时直接套用即可。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开头段句式:

“This plan is likely to fail due to flaws in the reasoning and logic of the editorial.”

“This remedy is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due to flaws in reasoning.”

“This argument contains some egregious flaws in reasoning making the conclusion doubtful.”

“The success of this recommendation is doubtful considering the logical flaws and faulty assumptions on which it is based.”

《GRE写作文章的句子》

长短句变换

也就是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交替运用,

长句准确生动,长于说明推理;短句简洁明快,意义明确,印象深刻,描述动作,表明主旨,总结归纳,非短句不可。既然各有所长,在写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交替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以达到“段间长短不一,全篇句式万千”、丰富多样的效果,给读者以及阅卷老师以永恒的新鲜感。

结构多样化

我们学过非谓语动词结构(包括不定式结构和分词结构),无动词结构,分隔结构,比较结构,独立结构,with复合结构,特殊否定结构,it结构,平行结构,强调结构,倒装结构,等等。其中最为神通广大的是非谓语动词结构,在句中或作主语、宾语,或作表语、宾语补足语,或作定语修饰名词,或作状语表示条件、原因、让步、时间、方式、目的、结果、伴随状况等,不一而足。

非谓语动词结构用法实例介绍

非谓语动词结构可以简化大部分英语从句,产生语言简练,结构丰富多样的效果,请看下列转化实例:

名词从句可转化为非谓语动词结构

1. That John won the marathon surprised us.

John’s winning the Marathon surprised us.

2. I have not decided whether I should vote for Clint.

I have not decided whether to vote for Clint.

定语从句可转化为非谓语动词结构

1. The man (who is) standing at the gate is my English teacher.

2. The car (that was) repaired yesterday by him is my mother’s.

3. The next train that arrives is from New York.

状语从句可转化为非谓语动词结构

1. After he had watered the garden, he began to mow the lawn.

Having watered the garden, he began to mow the lawn.

2. When they are heated metals expand.

(When) Heated, metals expand.

3. Because I do not know what to do next, I want to ask for your advice.

《雪》语段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篇5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思想。本文的主旨比较隐晦,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二、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设题意图是通过理解文中关键性语句,更深地品味文章的内涵。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幼儿段注意力训练 篇6

对注意力的训练应该与其他方面的训练相结合。对注意力发展有良好影响的有以下方面:

——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达到既定目标,需完成工作所明确的必要性;

——利益方面的动因,对完成工作感到满意,感到情绪高涨和朝气勃勃,对完成工作感到满意,感到情绪高;

——认清责任性,内在的纪律要求是他完全合乎要求的完成工作,热爱劳动,认真并诚挚的工作。

上述所有因素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乎要求的指标、教学过程的周密组织、情绪饱满的训练课、训练课中运动员付出更多的力量和更集中的注意力。

在此介绍两种培养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1、射手在学习据枪与扣扳机协调配合阶段,为了完全合乎要求完成动作,射手应:有意识地按主要要领完整的完成动作。举臂速度下降,伸出的手臂至靶心止,食指扣压在扳机上,增大扣压扳机的力量和瞄准相吻合。假如所有这些要领运动员都做得很好,那麽他对自己动作的注意力也将更集中。保持注意力不需要费力,因为动作本身会直接引起兴趣。据枪、瞄准、击发这套动作要做得连贯、协调,并要形成动力定型。需要提醒的是,据枪以后耸肩、提肘等小动作和局部的肌肉调整是不允许的,局部动作没做好不要在据枪过程中调整,而应该再重新握枪做。

心理教案:注意力训练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注意力:包括何谓“注意力”,以及注意力的重要性。

2、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3、如何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二、教学方式

1、理论知识的讲授:故事的引入,课件播放

2、注意力水平的测试:课件形式,学生参与

3、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4、注意力训练:训练方法的实践,做游戏

三、课前准备

1、准备有关注意的相关知识

2、准备注意力的测试题

3、课件的制作

4、准备有关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和游戏

四、教学过程

1、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对注意力有初步的认识,且意识到注意的重要性。(1)、讲故事:一个大提琴的独奏音乐会

故事内容:在一个大提琴的独奏音乐会上,开始音乐会进行得很好,后来因为有一位听众的助听器出了毛病。那位听众的助听器开始发出尖锐的噪音,而且声音很大,许多听众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了,他们开始吵闹。令人惊奇的是那个大提琴手却仍然不紧不慢地在演奏,而且没出一点错,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的事。事后,记者问他为什么能不受干扰,他回答说,不管在哪一行业,真正的行家不仅要做得最好,而且要能够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得最好。在音乐会上,他展示了自己的能力—给听众他最好的演奏,而且不受任何干扰。(据说在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过程中,乐手们没有停止过演奏。)

(2)、由故事引出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能将视线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或游戏上并 且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的能力。(3)、注意力基本特征的讲解:

 a、指向性 -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拓展:我们周围有数不尽的事物,我们没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专注这些事物,所以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去观察并且专研)提问:对“逐鹿者不见山”的理解。

 b、集中性 -心理活动在特定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拓展:关注我们所选定的事物,而对其他干扰事物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注意力水平的测试。让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水平有大体的认知,同时加强何谓“注意”的认识。

3、进行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哪些方面做到了很好的注意,哪些方面注意还不够;并且对如何让自己更好地进行注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4、介绍如何培养我们的注意力。(1)明确目的任务

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就必须明确某一学习活动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安排的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2)克服内外干扰

 a、外部干扰,主要是指无关的声音,以及人们感兴趣的事物等。克服外部干扰,除了要尽量避免影响注意的外界干扰,还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使注意能高度集中。

b、内部干扰,主要是指疲劳、疾病、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思想情绪等。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感外,还要避免用脑过度,保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的身心疲劳;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3)养成注意习惯

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养成了有利于学习的种种注意习惯,那他就能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富有成效了。

5、凝视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其做法是,在读书前,或者在书房里苦思冥想问题时,一边凝视窗外一个随风摆动的一个物体,一边下意识地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这种方法一边注视着窗外摇动的事物,一边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思考已读过的内容,好像无形之中,注意力就集中在一起,促进了思考的深度。

6、游戏中体验“注意力”。

 “一条龙报数” 游戏  让学生按顺序从1开始数数,当报至“5、15、25…”时,该位置的学生不报数,而说“错啦”,报至“10、20、30...”时,该位置的学生说“对啦”,后边学生继续往下报数,循环往复,报至100时结束。

五、归纳总结

1、重申注意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8

通常情况下孩子们对于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就会更加感兴趣,因此在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初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孩子相对感兴趣的事。比如说游戏锻炼法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了。像日常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要照本的读,而是要加一些动作,或者是一些可能吸引孩子的情节,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也容易使宝宝安心的听下去。

如果实在不知道宝宝感兴趣的事是什么的话,那么也可以利用培养孩子兴趣法,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日常家长们如果可以以身作则的话,也可以间接的把自己的好习惯培养给孩子,这对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说你希望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看一本书的话,那么做家长的日常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耳濡目染就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学习的氛围之中。

2、掌握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会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的,通过科学家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力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5岁左右的孩子它可能可以将对一件事的注意最多也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的样子,而到了12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度可能就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以上了。

当然了应该说每个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做家长的要注意掌握孩子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切不可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3、排除干扰

外界的因素是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说大声的说话,电视声或者是一些其它的事情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做家长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排除减少外界对孩子的干扰,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适合做某件事的空间。

如果孩子正在集中的学习或者做什么事的话,家长最好避免大声说话,进进出出。或者孩子正在专心的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要求孩子去做另一件事都是不可取的。

4、表扬法

表扬是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无法做到一点。比如说当孩子没办法达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大声的呵斥,这不仅不会对孩子的提高有所帮助,相反的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兴趣。

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篇9

生活中的游戏:

穿越“瓶林”(3岁)

乐乐最喜欢看战斗片,爱模仿电视里的画面打杀一番。借着他这喜好,我设计了一个新游戏。

我把十多个矿泉水空瓶子摆成两排“树”,每排约2米,两排的间距约20公分,也就勉强够一个人走过去。我指指地上对乐乐说:“这是两排树,这中间是路。现在你就是英勇的战士,背上你的‘枪’穿过树林去前线。但不能碰‘树’,碰倒了可就中弹啦!”

乐乐开始穿越了,我就开始从1数到20,然后吹一声口哨表示“到时间”了。因为乐乐跑得太快,一路下来碰倒的瓶子接近一半。第二次乐乐走得慢多了,口哨都吹过了他才走完。轮到我穿越“树林”时,故意碰倒一个瓶子。“妈妈中弹啦!”他幸灾乐祸。

乐乐一次次“穿越”,一次比一次走得好,兴致一直很高。以后的几天里,我不断变换“地形”和玩法,比如把瓶子排成蜿蜒的“公路”来走,或排成单排的直线形,(每个瓶子间隔刚够一人走的距离)绕着每个瓶子走,一个也不能漏。

从来都粗枝大叶、做事莽撞的乐乐,经过这几天的“训练”,变得细心了,也知道什么叫“小心翼翼”了。

游戏点评与指导:

针对小孩子喜欢跑跑跳跳的特点,设计有运动性质的游戏,能使孩子在运动中玩得长久,使注意力集中时间得以延长,从而提高了注意力的稳定性。空瓶子很轻,既要走快又不能碰倒瓶子,成功地穿越狭窄的“树林”,就要高度集中精力小心行走、大胆穿越,这能促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能在行走中不断调整自己行走的最佳方式,使行走灵活自如。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小心谨慎、胆大心细的个性品质,为孩子的性格注入粗中有细、动中有静的因素。

相关游戏介绍:

思考:根据孩子跑跑跳跳、喜欢运动的特点来保持活动中的专注和持久、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以及手控制物体的能力,这方面你还能想到哪些游戏?

游戏介绍:

投球进桶(3~7岁)

游戏目的:通过掷投,提高目测的准确性、手的力度把握,在专注的活动中完成游戏。

游戏准备:地点:院内;材料:乒乓球10个,小桶(高10cm,口径20cm)1只。

游戏玩法:

(1)在距离自己1.5米远的地方放一只小桶,然后让孩子往桶里投乒乓球,投10次,看能投准几个球。然后由爸爸投球。

(2)妈妈做裁判员,投进去多的人是冠军,投进去少的是亚军,都给予掌声。

(3)下一场规定都用左手投球,也练练左手的投掷能力。

(4)还可以背对着桶站立,拿球往后扔进桶里。为了降低难度,可换高一点且桶口大的小桶;为防止球扔进去又反弹出来,可在桶内里垫一块软布。

贴心提示:

·如果孩子投球成功率低,可适当缩短人与桶的距离,而等孩子水平高了,再放宽距离。

小学中年级“段”的训练教学谈 篇10

小学中年级“段”的训练教学谈

■ 李雪梅

“文章有四法:一曰章法,二曰股法,三曰句法,四曰字法。四法明而文始有规矩矣。四法中,章法最重,股法次之,句法字法又次之。”

――清《读书作文谱》

“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

一、知――树立“段”不可少的教学意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低年级主要进行字词句训练,中年级主要侧重段的训练,高年级更多关注 篇章的训练。中年级“段”的训练作为连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和高年级 篇章训练的重要桥梁,在当前阅读课堂中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仅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中提及“重要段落”。这样的淡化,也许是为了回避过去在段落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分析和僵化模式的弊端。但笔者认为,即便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对于段落训练也不可能完全回避。我们要明确的不是还要不要进行段落教学的问题,而是怎样进行段落教学的问题。

思过去,过去段的训练的弊端需要反思:一是段落教学的落脚点不清:为什么要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这些问题老师们不是没想过,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并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学中。二是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在实践中获得,但很多情况下为了赶进度,教师往往等不到学生深入思考就把结论端给学生了,压缩了学生思维的行程,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体验。

看当下,当下段的训练的问题依然严峻:一些阅读课上教师没有学段教学的着力点,或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词句,或是模模糊糊地读悟 篇章;习作课上教师多靠范文引路,没有进行如何把重点段写具体的指导,学生习作犹如记流水账,没有重要部分的详写,更不知道要怎么写。

望明天,明天段的训练的智慧源于实践:树立了突出段的训练的目标意识,明确了“段”不可少,且需更灵活、更适度地进行段的教学,我们一定能用在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去填补课标在学段目标上的留白。

二、行――段的训练的几个有效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果非要说出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佳的,恐怕有失偏颇。但是针对段的训练的一些误区,根据段落教学的一般规律,可以理出几点较为适用、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宜依文精选,忌逢课必练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构建段的教学序列、在具体课文的教学中选准语段,是进行“段”的有效训练的前提。既要强化段的训练意识,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根据文本特点,选准典型的语段,才能突出训练重点。切忌“逢课必分段”“各段齐用力”“从头至尾逐段教”。

如何选择典型段落呢?

一可选择语言表达有特色的段落。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着眼于那些凸现文本表达特色的或具有某种规律性的鲜明的语言现象,如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研究“怎么写”的问题。如鄂教版四上《检阅》一课的第六自然段由一连五个问句组成,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的陌生化的语言特点,这样的段落既新颖又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学时可作为重点突破。

二可着眼构段方式有特点的段落。

在教学目标上,高年级将从 篇章入手,着眼全篇。为了给高年级的谋篇布局打下基础,中年级学生学习如何构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段的训练,使学生能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理清段内的各个层次,在感悟中形成较为鲜明的段式印象。(教育论文 )在中年段教材中,最常见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因果式、承接式等。有些段式拓展开来就是 篇章的基本框式,所以在这一学段让学生掌握构段方式,不仅是构段的需要,也是为谋篇打下基础。在具体的课文中,根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每篇课文的行文特征,选择一两个这样典型段式的语段,细读品味它的意义和结构,才能让学生从读中悟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对于有些段式不明显的课文则可淡化处理。

(二)宜循序渐进,忌囫囵吞枣

从事过中年段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有感觉:三、四年级同属于中年段,但这两个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每个年级关于段落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体现着难易程度的层次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如果只知道要对学生进行段落的教学,而不考虑到年级的差异,就会使得段落教学不分层次,训练不讲序列,甚至三年级一上来就让学生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三、四年级一个样,显然是不合理的。

既然一口也吃不成个大胖子,何不依据学生的年级和课文在教材中的位置,分级把握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呢?

三年级重点是自然段的训练,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连句成段的训练。训练抓住两个点,即“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让学生在了解几种基本段式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分析“承接”(侧重于“言之有序”的训练)和“总分”(侧重于“言之有物”的训练)两种重点段式的结构规律,并进行读写迁移的训练。中年级前期由于把重点放在句子和段的关系上,着重对段落中句子的分析和综合上,因而只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习理清课文层次即可。

四年级要巩固自然段的训练,着力逻辑段的训练,渗透 篇章训练,特别要弄清段与段、段与篇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到中年段后期要把段的训练放在段与段的关系上,要逐步帮助学生掌握段落层次和概括大意的有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连缀意义的方法,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读写迁移的训练。

(三)宜及时导法,忌盲目练习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每教师要求学生简单地概括一段话或整篇课文的大意时,教师总会遭遇“冷场”,学生总要几番“纠结”。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只做了“提问”这件事,而没有伴随学生的阅读过程给予及时的“提示”和“提炼”,学生就只能盲目应答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来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比如,对事情要素的提取:记事的段落中要关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对人物特点的提取:写人段落中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特点等等。

二来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用通顺、简洁、完整的语言将这些主要信息归纳出来。还有诸如找中心句、先示范例举某几段落大意再让学生模仿概括其余段落大意等具体方式。

同样,在感悟段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改进教法、优化流程,帮助学生准确地理清句子之间的联系,明晰地把握整段的构段特点,清楚地了解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把某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表达出来的。例如教学鄂教版三上《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时,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引读第一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学生分组朗读关于“大小”和“形状”的句子,通过这样“总分式”的读,让学生体验总分段式的特点。接下来安排仿写,教师亦要在仿写句子、连句成段的基础上再回扣上“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一个总括的句子。

总分段式的`特点就逐渐在这样的过程中鲜明起来。这样让学生在解段和构段之间走上一个来回,远比整段内容学完后再单独抛出一个问题要事半功倍得多。

(四)宜读写结合,忌光说不写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表达,段的表达是 篇章表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理解了段“意”,掌握了段“式”之后,教师要当堂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把自己所掌握的这种段落结构,运用于表达练习,或进行仿写,或进行创写。这是中年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写”应当堂进行,应在当下的情境中进行。这是由语用训练的适时性和情境性决定的。因此,教师从备课时就要考虑如何设计才能使“读写结合”更为有效。

1. 从练习内容考虑――既要结合文内又要拓展文外

文内即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的随文练笔。因为它是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且随文练笔不同于单元习作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简单而实用。如鄂教版四下《秦兵马俑》一课中的第八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无论从构段方式还是语言表达上都有特点,特别是“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这组排比句式,值得学生练习运用。教师抓住这一读写契合点进行小练笔:“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既回归了文本,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又对这一总分结构的段落进行了拓展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文外即根据课文里“段”的学习进行课外内容拓展的小练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语言规律及时运用到课外生活中。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消化,使典型段落的表达方法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 从练习效度考虑――既要挖掘广度又要设计梯度

广度即训练范围要广泛。中年级教材中涉及的构段形式并不单一,有多种构段方式。有时可进行用不同构段方式写不同内容的训练,有时可进行用不同构段方式写同一内容的训练,有时还可进行用同一构段方式写不同内容的训练。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便于学生熟练、灵活地掌握各种构段形式,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如总分式构段方式在教材中频繁出现,但每次涉及的写作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以鄂教版第五册教材为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中的总分式段落是描写各种不同声音的;第四单元《罗马速写》的总分式段落是写景的;第六单元《“我喜欢昆虫”》中的总分式段落是写具体的小事的……所以在进行相关练习时,要考虑训练的广度,学生能运用总分结构的段式写出不同的内容来,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各类文章的写作打下基础。

梯度即训练要由易到难。所有能力的获得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进行练习时教师要设计好梯度,由简到繁,由基本到综合。

3. 从练习主体考虑――既要关注全面又要考虑分层

全面即关注全体学生,这是有效练习的保证。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性练习,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整体参与中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达到高效的训练。

分层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进行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通过分层练习,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习得需要。如教学《山茶花》第一部分,语言训练点较多。教师可设计分层练习:可以用上文中的词学写一两个精彩的比喻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一段话,学着从“色”和“形”两个方面描写一种你喜爱的花……教师设计练习时,从不同学生的能力出发,重在练习的质,而非练习的量。这样,为每个孩子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个孩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思――段的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且行且思,段的训练在实践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 段的训练一定要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段与篇的联系,要防止孤立地进行段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盯住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个段,而是要将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 要从内容入手,不要从形式入手。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从理解内容当中去领会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之间的联系,领会段的表达方式。不要过早地教给学生概念性的东西,这种情况在当前的教学中是存在的,应当避免。

3. 要从教学实际和课文自身特点出发,讲求实效,不要程式化。比如划分课文段落,该分的则分,不该分的则不分,不搞一刀切。

4. 要扎扎实实,不要急于求成。中年级只是侧重段的训练,并不是段的训练的完结,到了高年级还要继续进行训练。段的训练搞得扎实,就为高年级篇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年级“段”的训练不是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它有丰富的内涵、整体性较强的过程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我们只有进行目标切实、方法多样的训练,才能使段的训练真正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让中年级的教学在低、高年段之间发挥好“架桥铺路,顺利过渡”的作用。

上一篇:旗帜鲜明讲政治交流发言材料下一篇:袁纯清在山西省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