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通安全的相声

2024-07-13

小学生交通安全的相声(通用8篇)

小学生交通安全的相声 篇1

小品:马路**

乙: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说段相声。

甲:哎,说段相声。(无精神)

乙:这相声是有关交通安全的。

甲:好,交通安全。(无精神)

乙:我说今天你怎么无精打采的。

甲:甭提了,倒霉呗!

乙:说来听听.甲:你说现在走路怎么那么难呢?

乙:怎么说?

甲:前两天我来上学,我是亲自走路来上学的,这你知道吧?

乙:这听着挺新鲜,你要不亲自,你还准备怎么着啊!

甲:我的意思是我是走着来上学的。

乙:哦!你说步行不得了。

甲:我一出小区门就上了大马路了。

乙:等等,你怎么不走人行道呢?

甲:我得过马路啊。

乙:哦,你们小区门口没有斑马线?

甲:有。

乙:那你这可是乱穿马路啊!你得走斑马线。

甲:走斑马线不得绕点路吗,那样太费鞋,又费时间啊。(比画个圈,双手平摊)

乙:瞧把他懒的(指着甲)甲:我一上马路那就热闹了。乙:嗯?

甲:那马路上啊是车水马龙,我过不去啊!乙:早高峰嘛。

甲:嘿!把我给急的,就差掏出饭勺挖地道了!

乙:吓,还是个急脾气!

甲:还行,不远处来了个小家伙,我一看机会来了。

乙:小家伙?

甲:不大,也就十几米长,几十吨重吧,看着挺可爱,学名叫公交车。

乙:这还小?

甲:它速度慢啊!一摇一摆的就过来了(做乌龟爬状)

乙:有那样的公交车吗?

甲:我也没闲着,冲吧?我屏气凝神,气沉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二气缤纷,劲灌脚底,一个箭步,冲出去了。

乙:瞧这劲废得

甲:再一个箭步,噌。乙:过去了,甲:坐地上了。

乙:怎么坐地上了?

甲:那公交车嘎一个急刹车,在我跟前半米停住了,把我吓的腿一软,扑嗵,坐地上了

乙:多危险哪!

甲:危险?那是公交车万幸没撞着我,乙:要是撞着了呢?

甲:他要敢撞我,我就敢骂他!

乙:就这出息

甲:我心里那个气啊,心里想:你要不刹车,能吓倒我吗

乙:人家不刹车那就轧着你了

甲:轧我?不怕!你压得到我的肉体,压不倒我的灵魂

乙:你是够混的

甲:哎,那谁,劳驾扶我一把,让我先站起来,乙:还坐着呢。

甲:好不容易过了马路,现在安全了吧?我就把我那本书拿出来了

乙:还挺好学

甲:真是本好书啊!封面上两个大字。

乙:唐诗?

甲:不是。

乙:那到底是什么呀?

甲:是动漫书。

甲:我一面走啊一面看

乙:那也危险

甲:没事,在家看被老妈发现了更危险

乙:偷着看啊。

甲:这一章特精彩,啊衰的妈妈正在打阿衰,咚的一下打我的头上了 乙:打偏了?

甲:我撞电线竿上。

乙:该

甲:在那一刻我是深切的体会到了民以食为天啊

乙:怎么说

甲:我早饭就少吃了半个烧饼,就把我饿的这满眼的金星啊!

乙:你那是饿的吗?那是撞的甲:把我疼的啊,(唱)(花儿乐队蝴蝶飞调)眼泪飞~~~~~~

乙:行了别唱了,这下可真是撞惨了,我说您下回可真得注意交通安全了,否则出了大事就来不及了

甲:谁说不是呢!那天晚上回家电视上也报道了一起车祸,一个中学生乱穿马路,被车撞了

乙:是吗

甲:现场那个惨不忍睹啊一地的书,还有鞋。还有个人这么趴着(背过身做S状)

乙:您就别学了,是够惨的。

甲:看得我一咬牙一跺脚,乙:准备好好遵守交通规则了 ?

甲: 没错,这遵守交通规则呀可是至关重要,没准过马路时闭眼一冲,命就没了。乙:可不是吗!锣鼓敲得震天响 听我来把新事讲 千万注意别走神

甲:快讲!

乙:少先队员要知道 学习知识很重要 自我保护不可少

甲:重要!

乙:健康成长第一条 知法用法最重要 运用方法保自己

甲:高招!

乙:水电安全要注意 交通规则要遵守 小孩玩火不可取

甲:记牢!

乙:如果不幸烫了手 快冲冷水降降温 再用酱油、牙膏涂

甲:有效!

乙:旅游玩耍要自护 文明礼貌最重要 团结友爱大家乐

甲:重要!

乙:观看电视学问大 预防辐射2米8 少吃零食防肥胖

甲:锻炼!

乙:我是家中小主人 管好钥匙锁好门 陌生人儿要想进

甲:没门!

乙:遇到坏人别害怕 冷静思考动脑筋 呼救报警打电话

甲:制服他!

乙:咱是社会小主人 应急电话记心中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请拨120

健康成长靠大家 自由涣散纪律差 团结合作力量大

甲:真理!

乙:大家同来学自护 幸福生活属于你 永远属于你我他,甲:大家 ~

小学生交通安全的相声 篇2

一、大学生相声节目现状

1、相声剧本创作人员缺乏。优秀的剧本是一个优秀相声节目的基础, 剧本创作人员应当是相声演艺队伍的核心。没有创作的模仿是无意义的重复, 只重表演、忽视创作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不合理的。在相声演艺队伍传统的招新模式中, 主要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表演能力水平, 而所表演的内容都是以模仿为主。造成了绝大多数成员加入的目的就是单纯为了表演、上舞台, 缺乏整体创作能力。只是一味地模仿再模仿, 使得整个演艺队伍发展陷入停滞, 节目水平徘徊不前。

2、演员专业素养较低。高校中绝大多数的相声表演者并无相关专业基础, 往往是以兴趣爱好者为主, 他们有过一些舞台表演经验或文艺特长, 参加活动的热情较高、表演欲望较强, 但往往专业素养较低, 相声基本功掌握不扎实。因而排练出高质量相声节目的难度很大。

3、节目质量平庸。一个相声节目的质量取决于剧本的好坏、演员的演技水平的高低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和主题表达方式。有些相声节目中, 演员通过“恶搞”的方式, 追求观众廉价的笑;演员之间相互嘲讽挖苦讨便宜, 甚至开比较过分的玩笑;有的相声嘲笑弱势群体, 有歧视嫌疑, 通过折磨人、玩弄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而让观众发笑等。这样的相声缺乏思想性, 失去了有益的启发意义, 沦为让观众发笑的工具。

4、演艺队伍发展缓慢。为了与一般高校的教育教学进程合拍, 学院内相声演艺队伍主要成员通常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而经过时间磨练的、比较有演出经验和技巧、具有一定剧本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的大三、大四学生往往都已经退出。这造成相声演艺队伍中缺乏有力的骨干人才, 相声表演水平一直在低水平重复。

5、宣传推广活动不到位。高校文艺活动繁多, 各种文艺性质的组织、协会和社团都有所专长。相对于其他更为现代、时尚、吸引眼球的文艺团体而言, 相声艺术很难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这与对相声艺术宣传推广活动的不到位息息相关。相声艺术宣传推广不能与时俱进, 不广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革新宣传方式, 使得相声艺术在学生中影响力难以扩大。

二、促进大学生相声节目发展和进步

1、重视相声剧本的创新创作。纵观全国大学生相声演艺队伍的现状, “僧多粥少”的状况普遍存在:也就是表演人才多, 创作人才少;“有作品火两天, 没作品饿两年”。反观我国相声界的老前辈和当今的大腕儿, 他们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剧本创作能力, 他们还可以在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质和特点。重视剧本创作人才的招募、注重发展相声演员的剧本创作能力是解决剧本创作问题的两大举措。大学生的思维往往很活跃的, 只要做好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他们的创作灵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此外相声剧本的创作者, 一定要参与到相声的筹备、排练和演出中, 在实践中对剧本做出进一步的加工和锤炼。

2、注意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针对目前大学生相声节目表演者专业基础薄弱, 表演能力较差的问题, 演艺队伍的负责人一定要秉承高度负责的精神, 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提升整支队伍的表演能力。虽说不能要求成员都学好十三门基本功, 但对于“说、学、逗、唱”还是一定要有有计划、有内容、有任务地安排好相关训练。在节目演完以后, 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对表演中的瑕疵做出改进, 是表演者能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得到进一步。

3、合理的编排指导方式。通常一个相声节目的排练, 分为对台词、抓表演和舞台走场三个阶段。一个合理的编排指导方案就是要对这三个阶段都认真注意。相声作为一种语言类节目, 决不能离开对语言功底的重视。在以往的大学生相声节目排练中, 编排者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抓表演这一方面, 强调相声表演的舞台神情和舞台动作, 而忽视了对台词和舞台走场。第一, 对台词阶段的指导分为对台词的语音语调合理把握、吐字清晰以及对说话语速的控制。第二, 表演者的舞台神情和动作需要和相声主题内容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 相声表演者的神情动作就是相声中情景故事的一种生动再现。大学生相声主题往往比较活泼幽默, 表演者自然也不能过于陈腐呆板, 相对于传统相声可以具有更为丰富和夸张的神情动作。第三, 舞台走场不仅包含节目彩排、舞台定位等内容, 也包含了相声的舞台设计、相声表演的形式创新。根据不同相声的内容, 对表演者的上下场方式、舞台表演和道具安排做出合理布置, 达到贴合相声主题、突显表演效果。

4、提升节目的思想性。大学生相声节目应该提高整体水平, 注重作品内涵, 提升节目的思想性。节目中的“恶搞”元素是要有底线的, 一旦“恶搞”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恶”, 那它必定会失去本身的市场, 会造成是非不明、荣辱不分和价值观念混乱等情况, 进而对高校文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相声节目需要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既针砭时弊又内含哲理, 充分地给观众展现世间百态、人世冷暖。针对“恶搞”的度的把握和导向需要进一步加强, 促使其成为更具艺术含量的“恶搞”行为。

5、加强演艺队伍的建设。加强演艺队伍的建设, 必须要做好“招人、留人、培养人”这三个方面, 扩大招新层面、促进成员相互交流与增进感情、让成员有所乐、有所学。扩大招新层面在于利用海报展板、QQ微博等相结合手段增强宣传效果, 再就是利用相声轻骑兵的优势, 在校园进行现场演出和交流, 同时对于人才招募不能仅局限于大一新生。促进成员交流, 在演艺队伍的发展中要注重整体团结和凝聚人心, 要“感情留人、舞台留人”。重视人才培养, 激励成员的创作、表演兴趣。努力打造演出实践平台, 让成员在团队中找到兴趣的释放地, 使他们感受到舞台的魔力、相声艺术的魅力。要努力使队伍成员永不退役, 在逐渐积累中提升演艺队伍的实力。

6、扩充表演实践平台。有了成熟的相声节目, 就需要及时寻找实践平台。在校园内, 积极承接校级晚会的曲艺类节目演出任务, 和各个院系、学生社团取得联系, 主动争取实践平台。同时要有“走出去”的思维, 参与社会演出, 得到充分的锻炼、扩大影响。另外要推荐优秀相声作品参加市级、省级比赛, 通过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水平。

大学生相声节目的发展和进步势必推动着高校综艺文化活动的发展。如何推进大学生相声节目的发展和创新, 传播民族特色曲艺文化、促进大学生文化活动实践, 是高校文化活动建设者应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摘要:大学生相声节目因其通俗性、互动性、幽默性、主题鲜明突出等特点, 在当今高校综艺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大学生相声节目的发展,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实践、掌握语言类节目表演技能。大学生相声节目目前有缺乏相声剧本创作人员, 演员专业素养较低, 节目质量平庸, 演艺队伍发展缓慢, 宣传推广活动不到位等现状。为了促进大学生相声节目的发展, 必须要重视相声剧本创新创作, 注意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 合理的编排指导方式, 提升节目的思想性, 加强演艺队伍建设, 扩充表演实践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相声,高校综艺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蓉.艺术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探索[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09 (03) .

[2]魏捷.在大学里探讨“噱头”[J].上海戏剧, 1996 (03) .

相声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篇3

相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给我们的生活添加了丰富多彩的元素,相声艺术的“说、学、逗、唱”这“四门功课”也成为相声演员培训的经典课程。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就相声艺术的这“四门功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启示作一些分析:

一、说

“说”在相声中指的是说笑话、故事、灯谜和酒令,不管哪一种“说”的形式都要求字正腔圆,语言的节奏及发音方法有板有眼。在英语学说中也是一样的,要求发音和语调准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呢?教师如何教学生发音呢?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去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性最好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们说,要以开放的态度,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正确的语言输入,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在近乎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对于在课堂上胆子小、不敢张口说的小朋友,教师要有意识去鼓励,让他们和大家一起说,力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说的“舞台”。

二、 学

“学”在相声中是指学人语、鸟语和市语等,不管怎么表达,关键就是一个——语,就是学着说。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学习的氛围,要善于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好玩、好动,所以在课堂上要适时运用各种教具调节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plane/car/bus/ship/ train等单词时,让每个学生拿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模型,并用英语去表达。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相当好,因为道具是小朋友自己精心挑选的,准备也是非常充分的,所以每个小朋友都能把自己的玩具描述一番。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一定好处。

三、 逗

“逗”在相声中指的是插科打诨,捧哏逗趣,应用于教学中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内或课外,循循善诱,给以创造性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大胆、愉快参与到其中。例如,在开始上课前可以先唱一首歌作为引子,营造出一个愉快的氛围后再开始授课,教学效果一定是不错的;在课堂上,可以穿插诸如There was a young man from Leeds,Who swallowed a packet of seeds.Within just an hour,His nose was a flower,And his head was a riot of weeds.这样的英语顺口溜和儿歌等,既锻炼了口语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另外还可以模拟场景,进行情景对话,用表演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 唱

“唱”在相声中是指唱“太平歌词、戏曲小调”。在英语教学中可将单词或句子变成歌曲,让孩子们通过唱来记忆,通过唱来比较。我们可以把同类词语变成一个歌曲,如四季歌Spring is green, Summer is bright, Autumn is gold, Winter is white.星期歌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is the middle 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I can say the names of a week day.通过唱歌来加深记忆;我们也可以把发音容易混淆的或同类发音的变成绕口令,来反复比较和记忆。事实证明,通过唱歌、顺口溜、绕口令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辅助教学,孩子们的记忆会更深刻,记忆的时间也会更长久。

小学英语教学与学说相声有许多共同点,在语言的“教”与“学”方面是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的。笔者认为,相声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沉淀的艺术精华,我们应该挖掘其潜在价值,应用于现代语言艺术发展中。同时,相声艺术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借鉴作用,也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治百病,就“说” “学” “逗” “唱”来说,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我们有用的素材进行灵活应用和升华。◆(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彩虹小学)

交通题材相声:说句心里话 篇4

说 句 心 里 话

甲:各位领导、同志们────

乙:女士们、先生们────

合:大家好!

甲:我们俩往这儿一站,大家都看出来了。

乙:看出什么来了?

甲:长的有特点。

乙:是。

甲:我个子高,挺拔!

乙:我个子矮,敦实!

甲:我长得瘦,秀气!

乙:我长得胖,富态!

甲:我皮肤白,好看!

乙:我皮肤黑,健康!

甲:虽然长的不一样,但我们都在咱运管所工作。

乙:我们是同事,又是好兄弟。

甲:我在运政大厅上班。

乙:我在监管大队上班。

甲:说句心里话,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

乙:说句心里话,我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甲:你看咱这形象,不干窗口工作那就是浪费。香港有个明星叫刘德

1华,大家都知道吧?别人都说他长得帅,我就拿了我的照片跟刘德华的照片放一块比,后来不是麻烦了吗?分不清哪一张是我的了。

乙:你看咱这形象,就是为干监管大队的工作生的。你看咱────身

体倍棒,脑门倍亮,一伸胳膊“咯噔”下子,一跺脚“扑通”下子,一说话“嗡隆”下子,用两个字形容────健壮!我也很有明星相。哪个明星?唱歌的韩红!

甲:为了干好运政大厅的工作,我按照领导的要求狠练基本功。特别

是“微笑服务”(做表情)。(冲乙)哥,你看我这微笑还行吧? 乙:怪甜,含糖量挺高。

甲:那是哦。我们运政大厅为了方便客户,还搞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

动,像这个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党员示范岗、团员示范岗等等,真正做到了办理业务“好中求快”。

乙:不错!

甲:由于成绩突出,我们运政大厅被省妇联评为“山东省巾帼文明岗”。乙:对,有这回事儿。不过,兄弟,这个“巾帼文明岗”好像表彰的是女同志吧?

甲:啊------是啊,我们哪个部门女同志多,男的少,红花还得绿叶衬,我们男的就是那片可爱的绿叶!(做动作)

乙:行了行了,别说了,不怕人笑话。我给你说,为了干好监管大队的工作,我也是刻苦练习基本功,(手势)“同志,请靠路边停车,接受检查!”我们大队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按时上路,认真执勤,为苍山的道路运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客气地说,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成绩。

甲:哥,你说得对!咱们只是分工不同。其实,咱们运管所其他部门的同事工作也都很棒。

乙:对!运管所的同志个个都是好样的!

甲:是。

乙:干工作都是好样的,不过,要说爱管闲事,咱单位可能没有比得

上我的。

甲:管闲事?

乙:我问你,咱运管所管的是什么车?

甲:客车、货车这些机动车。

乙:就是啊,不是机动车的我都管。

甲:嗯?

乙: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回下了班,我去街上买菜,看见一个女的是真猛。

甲:怎么了?

乙:她在街上骑自行车,双手大撒把!

甲:啊?这太危险了。

乙:兄弟,自行车不归咱管吧?

甲:不归咱管。

乙:不归咱管我也管,我冲那女的大喊一声:“手掌好!”

甲:哦,叫她手掌好车把。

乙:你猜那女的说什么?

甲:说什么?

乙:“同志们好!”

甲:啊,她阅兵的来。

乙:当时真把我气坏了,我追上去把她叫下来,狠狠地教育了一顿,批评得她“哇哇”地哭。

甲:你这有点过分了。

乙:她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

甲:“下回我改了。”

乙:“我记住你了!”

甲:嘿!谁叫你多管闲事哪!

乙:兄弟,这也不叫闲事!咱干交通这一行,不就是为了保彰交通安

全,让人民幸福嘛!

甲:哥,你说得太对了!可是有些人不理解咱,不支持咱的工作。乙:是啊。

甲:前几天,有个客户来运政大厅办理业务,是又吵又闹啊!乙:怎么回事?

甲:那天,我正值班,来了个女客户,我一看,哇塞!头发很长,染

得焦黄,穿得时髦,长得真洋!

乙:哦,长的漂亮。

甲:长得漂亮也得讲理呀!她是来年审的,已经超过了日期,按照规

定,得交罚款。她就是不交罚款,嘴“叭叭”地给我吵。

乙:兄弟,这回就看你的本事了!

甲:一看这场面,我必须-------“八十的老妈妈抹口红”──── 乙:此话怎讲?

甲:“给你点颜色看看”。

乙:嗨!看你怎么处理?

甲:我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解释说明,最终,我还是靠

我的杀手锏做通了她的工作。

乙:你的杀手锏?

甲:微笑啊!(学)

乙:兄弟,说句心里话,干咱们这一行,确实不容易!外出执勤,我也多次遇到过谩骂和恐吓。

甲:哥,既然咱们选择了这项工作,就要学会享受工作的快乐,忍受

误解的痛苦!

乙:对!干交通这一行────

合:我们无怨无悔!(做造型)

甲:昨天下班回到家里,听我爱人说,孩子的作文在县里获了奖,我很欣慰,因为他写得是我────这个干交通的父亲!

乙: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又遇见那个骑车大撒把的姑娘了。这

回她骑的是电动车,我急忙赶过去,冲她大喊一声:“首长好!” 甲:她又大撒把了?

乙:没有。

甲:没有你叫人掌好什么?

乙:她现在确实是首长,我是向她问好。(做敬礼动作)“首长好!” 甲:她是哪里是首长啊?

乙:我们家的首长,我孩子他妈!

小学生相声稿 篇5

作者:季 军

表演者:五(2)班

仲源

杨海峰 仲:大家好!我是五(2)班的仲源,是奋进组成员,旁边的是我表弟,叫。。。。

杨:哎,我自己介绍我自己。不要你代劳。仲:好的,给大家介绍介绍。杨:我是表弟杨海峰。仲:这还不一样。

杨:很高兴在“六.一”由我们为大家说一段相声。

仲:对。话说上学期啊!我班季老师来了以后开始实行新的评优方法。杨:的确与以往不同了。给大伙说说不同在哪里。

仲:是这样啊。班主任把我们54人分成11各组,每组推选1人优秀。叫民主商议。

杨:不错啊,符合社会潮流啊!仲:可是?

杨:可是什么啊?你想得优是吧?

仲:不愧是我表弟。是的啊!今天请你帮我把把脉,我是否可以评上优。

杨:好的,我说好事情怎么不叫上我呢。仲:我们是表兄弟嘛。杨:是这么回事。

仲:怎么是这么回事,不是真实的嘛。杨:是真实的。

仲:你看,我很幸运,分在奋进小组,我组只有4人? 杨:对,运气不错,就4人。

仲:不是11人一组吗?有一个组差1人,我就是哪第11组。杨:好运给你碰上了。仲:是啊。机会啊。

杨:你得拿出东西啊,否则大家也不会推你啊。

仲:不是吗?我连续考试几次都是小组第一,怎么样?可以吧。杨:成绩好。

仲:可是其他同学也有长处啊。杨:给大伙说说。

仲:另外3人可都有什么来头。杨:什么来头? 仲:说来怕你不信。杨:你快说啊。说了才知道。仲:好吧,你知道张爱玲吗? 杨:知道。民国时期的女大作家。

仲:我班有个与她相隔1个世纪的,可能第5代的传人。杨:有血缘关系? 仲:是啊,她叫张慧玲。

杨:哦,通过名字好像真有那么的联系了,那可是含有名人基因啊。仲:还有一位?

杨:还有?又是名人的后人? 仲:说来吓你? 杨:说说看,看吓着没。

仲:就是这学期刚慕名转学而来的刘洋,唉,刘洋你知道不?

杨:知道,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她怎么到你班?不符合常理啊。你就吹吧。

仲:不是她,而是她的侄女,刘晗。杨:唉,你早说啊。牛啊!仲:是啊,还有一位也了不得。杨:又是那家名人后代? 仲:哎,大歌星张杰知道不? 杨:他也来了? 仲:不,是他弟弟张健。杨:啊!真不得了。

仲:不是吗?我班是优秀班级体嘛。

杨:他们怎么牛的家世,你怕班主任偏心是吧。仲:不是怕班主任偏心,是他们实力很强。杨:你说啊,不说大伙怎么帮助判断呢。

仲:先说张慧玲吧。她虽然成绩比我差那么一点,但她是校篮球主力中锋啊,而且画画得好。杨:是的,你难比。仲:刘晗呢?成绩与我最接近,字写得比我好,作业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纪律遵守比我好,据说在家还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是小组长。

杨:你最大的竞争对手啊。

仲:最后张健,他成绩一般,但他是班级的文娱组织者,会唱会主持,哥哥是大明星,连他在校都有好多fans,还是学校环保小卫士。杨:也有实力。唉,你怎么就说你成绩啊?你有其他弱项吗? 仲:唉,有啊?

杨:什么?别不好意思,说给大家评评啊。仲:我守纪有的差,作业有时候迟交,卫生一般。杨:啊?你有很严重的缺点啊? 仲:是吗?我真正改啊。

杨:有决心,好。争取下学期比优吧。仲:改一时难啊。杨:难在哪啊?

仲:实话实说,同学们啊,进如逆水行舟,退在一念之间啊。杨:是的,有的醒悟了。

仲:班长来了,好像宣布评比结果了。

杨:班长宣布了。奋进组优秀同学,仲源(激动啊),他成绩不错但纪律遵守一般,作业经常拖拉;张慧玲,成绩不错,尤其善于画画,篮球打得很好,但平时训练有缺席情况;刘晗,成绩不错,平时纪律好,卫生好,体育可以,还经常帮助家人做家务;张健,成绩一般,但歌唱得好,班级文体工作做得好。综合评比条件,学生评审组推荐刘晗同学为优秀,大家鼓掌祝贺。

仲:是啊,我们需要全方面的发展,做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学生。杨:你这次输给人家,心服吗?

仲:怎么不服呢? 人家综合比我更加优秀。

杨:是啊,我们要做优秀同学,不是成绩一样好就可以的啊。仲:我现在知道了,要德、智、体、美、劳、孝等全方面发展,都优秀才可以。

杨:表哥,你醒了啊!还比不?

小学生相声剧本 篇6

乙:(微笑)好的,我这就去通知他们

乙:丙,丁这周是我们组维护班级博客,你们两人可是电脑高手加写作奇才,我们组这周可全靠你们了,今天周五了,你们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搞点出色的东西出来让大家看看吧!我再去通知下另外几个同学让他们发几篇博文。你们看怎么样?(眼睛看向两位同学)

丙:(认真诚恳的说)好的,没问题我会尽力的。

丁:(眼睛左右转动,让人感觉在想什么坏主意)嗯……嗯,(停顿一下,尽量表情的有点搞笑)我看我周末是不能维护班级博客了。

乙:(表情带有疑问的看着丁说)为什么?

丙:(表情带有疑问的看着丁)

丁:(吞吞吐吐,眼睛不敢直视同学)我,我……停电,对了,我家周末要停电,所以不能上网了,不能上网也就不能维护班级博客了。(表情像是松了一口气,一定要生动搞笑,让观众一看就知道你在说谎)

乙:哦,这样呀,那这次就算了吧。

叮铃铃,下午第二节下课。

丁:丙,你周六上午来我家吧,我们一起打CF游戏吧,我们这次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非决一胜负不可。嘿嘿……(表情偷笑)

丙:(表情开心兴奋)好啊!(马上转成疑问)嗯,不对啊,你家不是停电吗?

丁:(加上动作)嘘嘘…。小点声儿,我是骗他们的。

丙:啊……你……。(张口结舌表情十分惊讶)

丙找到甲和乙

丙:(小声的说)班长组长,丁家周末根本就没有停电,他是骗你们的。

甲:(惊讶的表情)啊!我们一起去找丁谈谈。

甲,乙气愤的去找丁,丙则跟这他们后面。

乙:(气愤的说)丁,你怎么能说慌的骗我们呢?

丁:(自以为是的表情)怎么了,班级博客关我什么事呀,我干嘛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打字发博文,搞什么班博啊,我玩游戏的时间还不够呢?有那时间我不会玩玩游戏啊?

丙:(用激动的语气说)丁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不能这样想,更不能这样说啊!

乙:(有些气愤,但语速不要太快)维护班级博客,开学以来我们组还是第一次轮到,既然轮到我们这组,就是我们这组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做好它,你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太让人生气了。

丁:(不屑的对着乙说)轮到我们这组又怎么样了,我们组又不止我一个人,你干嘛总是针对我啊?

乙:(十分气愤的表情)你……(甲拉住乙不让她再说下去)

甲:(耐心平和的语气)丁,这件事就是你做错了,班级的博客并不一个人的,它是我们全体五(12)班36名同学的荣誉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它维护好,创建好!我们要团结一心把我们五(12)班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所有的人看。你说对吗?

丁:(低头)嗯,对不起,是我错了,(抬起头诚恳的看着大家说)那就让我将功补过吧,到时你们就看看我在博客上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吧!

甲乙丙:(开心的笑着说)好的。

相声艺术对白话小说的继承 篇7

一形式体制上的沿用

白话小说是与文言小说相区别的一个体系, 白话小说源于唐代的俗讲, 最早是与“说”这种形式结缘的。为了吸引听众, 增加了说的故事性和通俗性, 从而成为了白话小说的源头。

传统相声在体制上由“垫话”“瓢把儿”“正文”和“底儿”构成, 不可否认, 这种形式受到宋代说话体制的极大影响。“说话”大体可分为“入话” (头回) “正话”“结尾”几部分, 将两者对照不难发现:相声的“垫话”和“瓢把儿”对应着说话艺术的“入话” (头回) , 都是一首诗词或者是一个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出正文来。“正文”对应着“正话”, 这也是作品的主题部分, 是作品的关键所在。“底儿”对应着“结尾”, 道出作品的最关键部分, 相声的包袱儿, 说话的高潮都在于此。这种形式上的对应不是巧合, 从听众角度出发, 这种体制和形式能够发挥出“说”的最佳效果。

二案头作品的艺术形式的蔓延

同“说话”这种艺术逐渐走向案头一样, 相声也免不了这种走向, “‘笑本’是我们对‘谐谑’类曲艺文学脚本的统称。语言表达的谐趣性, 形象塑造的漫画性和情节内容的喜剧性, 是‘笑本’文学的共同特征。” (《中国曲艺通论》p222) “笑本”的艺术形式也直接受到“话本”的影响。

2.1叙事角度上的一致

相声是由艺人们叙述出来的故事或者场景, 特别是传统的单口相声, 分明是在讲述一个幽默故事, 因此接近于古老的说话形式。“话本小说”叙述者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便是以说书人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 毫不掩饰自己的存在, 因而与读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声中这样的交谈不乏其数。第二个特征是通过议论或诗词公开表明自己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如:历史小说《前汉书续集》写韩信中了萧何之计被擒后引用一收俗谚:韩信将军智略多, 萧何三箭定山河。不知勋业反成怨, 成也萧何败也何。而相声中《小神仙》开场诗公开表明作者对江湖术士的怀疑与嘲弄。第三个鲜明特征是将叙述中断, 加进一些对景物或人物描写的韵文。这些韵文呈现为一种较为固定的套路, 大多数与情节和人物的关系并不密切。相声中也有中断的现象, 如开场诗和篇中诗等。这三点表明相声作为一种口述文学与话本的渊源很深, 是话本叙事艺术的沿用。

2.2奇巧的故事情节的延续

话本小说是一种具有商业化性质的娱乐方式, 说话艺人想尽一切办法吸引“看官”。只有情节曲折有趣的故事才能博得他们的欢心。相声特别是单口相声同话本小说一样, 都有着奇巧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强的故事性。“故事性对相声艺术, 尤其是单口相声是至关重要的。‘说’与‘说话’艺术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相同之处, 最重要的莫过于故事性。‘说话’艺术里一部反带笑的故事, 它对相声艺术影响是很大。《相声溯源》P54) ”既然相声是一篇小故事, 那必然得具备一定的情节。如《小神仙》, 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一个江湖卜卦人的巧遇。巧合和误会是相声中组织包袱的常用的手法。这种手法脱胎于话本小说, 尤其接近于拟话本。

2.3人物性格的简单性和夸张性

相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形象:迂腐的书生秀才, 吝啬的财主官员, 刁蛮的市井小民……无论是那种形象, 作品都会集中笔力来突出这一形象和性格。形象的单一性和简单性对相声作品来说并不是一种缺陷, 反而更能够反映作品深刻的主题。在这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人物形象, 往往只是显露人的某一方面, 如《日遭三险》中的三个伙计, 一个急性子, 一个慢性子, 一个爱贪小便宜。急性子背县官过河由于急着谢恩, 一头把县官栽进河里, 慢性子替县官看孩子, 当孩子掉进井里三天了也不着急打捞, 爱贪小便宜的去给小孩儿买棺材, 到最后非得让店主再饶一个小个儿的。正是这种性格的简单性和单一性给了观众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讽刺小说中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极富幽默特色的作品, 最为出色的是那些虚伪迂腐的人物形象, 如:范进等人的形象。而在相声作品则更加集中表现这一形象, 如《官升三级》中的那些官员, 其虚伪贪婪心理与行为更能够跃然纸面。

再如相声《看财奴》, 描述的是一个极其吝啬的财主:在他临死时, 对于老大和老二所说的装裹、诵经等一系列的准备他很不满意, 反而很赞赏小儿子的近乎残忍的处理方法:把他的肉和骨头腌制了当牛羊肉来卖, 因为这样不但不花钱, 反而还大赚一笔。最让人苦笑不得的是, 他最后嘱咐了一句:卖肉千万别往北边去, 北边那几家街坊爱赊账!这种近乎夸张的吝啬鬼形象, 分明又是一个《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而且比严监生的形象更加夸张。不可否认, 在审美特性上相声中的人物形象是远不如小说作品中的形象的。

三故事事件虚实问题的继续

此外, 在小说中颇有争议的虚实的问题同样也在相声中出现了:如《姚家井》“今天咱们说这么一档子实事, 这档子事出在我们北京, 在北京广安门里, 地名叫姚家井;这是光绪年间的事, 是一档子很出奇的事。”相声从一开始就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为了摆脱这一地位, 相声也从一开始便向史书靠拢, 因此在传统相声中艺人不断地提醒听众这是发生在某时某地的真事。如《化蜡扦儿》的开篇:“这是我们街坊的一档子事——凡是这个特别的是都是我们街坊的!那位说:“你在哪住哇?”这您别问, 我就这么说, 您就这么听, 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可以看得出, 一旦观众仔细追究事件的来源出处时, 作者便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我就这么说, 您就这么听, 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可见作者是需要听众带有一种对真实性的崇尚感来听故事的, 也许观众只有带有这种情感才能更有兴趣往下听, 而到最后这事件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对作者和听众来说似乎都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

综上所述, 无论是从“说”这种形式上, 还是案头作品中的艺术手法上, 说话和话本对小说的影响是直接的, 可以这样说在早期传统的相声作品中, 无时不刻带有小说作品的影子。把握好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探寻相声的起源和本质, 从而为它今后的健康

日本神道教的发展

吴璇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日本神道教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本国文化的土壤滋润, 神道教作为日本本国固有的体系, 它从诞生的萌芽状态到发展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状态, 此外神道教的发展特点也都是具有区别于别国的文化性质。与中国佛教儒教相比, 神道教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信仰神道教的国民总数比佛教、伊斯兰教多很多。神道教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祭祀活动中。

关键词:神道教;日本;佛教

日本的神道教是在日本固有民族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神道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 一直到公元5至8世纪, 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 渐渐被日本人接受, 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 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在《日本书纪》〈用明天皇纪〉中的“天皇信佛法, 尊神道”句中, 首次出现了“神道”这个呼称。在《日本书纪》的诏文注解中, 也有所谓“惟神道, 谓随神道, 亦自有神道也”。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指的神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道, 而是相对于从中国传去的佛教, 其原来固有的信仰、礼仪的统称。

现在普遍认为, 神道是产生于日本民族中的融合儒、佛、道教的某些理论和教义, 并是在它们影响之下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固有的宗教。

一、原始神道

(一) 宗教的萌芽

日本位于亚洲最东部, 被浩瀚无际的大海所环绕, 在远古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 处于孤立之境。根据考古发现, 大约在一万多年以前, 日本处于旧石器时代。前一万年左右, 进入新石器时代 (绳纹文化) 。从地下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证明, 原始人由于自然力的束缚, 把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作为崇拜的偶像, 随着文明的发展, 日本列岛上的先民们持有的对自然和祖灵的敬畏观念逐步形成信仰体系, 这便是原始的宗教信仰。它在本质上而言是远古时期人民将支配着自己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用幻想的方式加以表述的产物, 是作为神道教的前驱的。如神道教传说中所崇拜的日神、月神、海神、草神、山神、土神、木神、雷神、八岐大蛇等, 很可能与当时对日、月、海、草、山、木、土、雷电、蛇的原始崇拜有关。

(二) 神社神道

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当日本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时,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加强对人们的精神控制。而宗教则是实现对人们精神控制的最好的途径, 所以这个时期神道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第十代崇神天皇和十一代垂仁天皇时修建了伊势神宫。在这之前, 天皇是在宫中祭祀天照大神, 与神器共居宫中, “同殿共床”的。5世纪中期, 由于瘟疫及农民起义, 天下不太平, 被

发展提供借鉴。假托为天神不愿与人神共居宫中, 天皇才迁出, 而原来的宫殿几经变化和发展, 最终形成了伊势神宫。

神道思想的发展与天皇作为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高权威这一现实是有巨大联系的。646年, 多气、度会两郡被定为伊势神宫的神领。天武天皇时, 伊势神宫的斋宫制、式年迁宫制等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祭祀逐渐国家化、定型化。随着国家律令制度的逐渐完备, 在701年的《大宝律令》和718年的《养老律令》中, 在设置太政官、下辖三局、八省的同时, 设置了神祇官。

这个时期, 虽然神道教在形式上越来越完备, 也已经形成了地区的特点, 但没有理论内容, 尚未形成不同的流派。把此时以前的神道教, 统称为“原始神道”。

二、神道教的形成

(一) 形成历史

进入奈良、平安时代以后, 日本佛教有了飞速的发展。而此时日本原有的原始神道作为一种基于深藏于人民的朴素而正直的心灵中的信仰, 其本身并没有深远的理论和教义, 日本的神道教开始了一场由传统信仰向宗教转变的历程。

神道的宗教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社会上层为了维护王权, 对固有的神祇信仰和有关这方面的民间传说加以整理, 使其系统化、体制化, 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所谓“日本神代史”。神代史虽然没有深刻的理论, 但是它却通过生动的描述, 表达了古代日本人丰富的思想;一方面, 随着佛教的深入民间, 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逐渐将两者开始结合, 形成所谓的“神佛融合”。

(二) 神道教的特点

神道教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明治维新后, 政府扶持神社神道, 宣布政教合一, 将神社神道定为国教, 即国家神道, 由政府出资资助。古来神道教的祭祀神职人员、神主 (神道教的祭司) 以及下级神职人员一般都是世袭。明治政府不采传统的制度, 废止世袭职。1945年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后, 在盟军要求下, 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离, 裕仁天皇发布诏书, 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 废除国家神道, 政府不得资助神社, 但神社神道已经成为日本神道教信仰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铃木大拙刘大悲译.《禅与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尾籐正英.日本文化論.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1993.

吴璇, (1986.1-) , 女, 汉族,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摘要:相声的形式体制直接源于宋代的说话艺术, 在文本中的艺术手法上, 如叙事角度, 故事情节的设置, 人物形象的刻画, 场景的渲染上都是对话本小说或世情小说等白话小说的继承与借用。相声艺术有直接脱胎于白话小说的痕迹。

关键词:相声,说话,话本,白话小说

参考文献

[1]冯不异、刘英勇编《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年。

[2]石昌渝著《中国小说源流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年

[3]唐丽丽, 《寓庄于谐透视社会——明代诙谐小说散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年。

[4]薛宝琨著, 《中国的相声》, 北京, 人民出版社版, 1985年。

[5]金名著, 《相声史杂谈》,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年。

[6]徐岱著《小说形态学》,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2年.

[7]鲁迅著, 《中国小说史略》, 济南, 齐鲁书社, 1997年。

[8]伊永文著, 《宋代市民生活》,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

论大兵的相声艺术 篇8

相声,这门曾经全国性、全民性的民间表演艺术,当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乏力,观众冷落,掌声多、笑声少的尴尬,使得人们感叹相声正处于“低潮”,走进了“死胡同”。但是,在当前中国的相声舞台上,还是有可圈可点的突出个例,正是这些数量有限但闪光的个体在支撑着当前的相声舞台,维持着相声的存在,给处于困境的相声和相声艺术昭示着希望,大兵相声就是。从当初的歌厅演出,到后来电视走红,到如今的全面开花,不论是和奇志的真情相“碰”,还是与赵卫国的重新搭档,大兵相声都是那么轻松、逗乐又针砭时弊切入肌肤,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深受湖南观众喜爱,而且广受全国观众追捧。

大兵相声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在于它有明确的艺术定位和市场定位。在“奇志碰大兵”阶段,大兵相声的定位是长沙乃至湖南市场,“大兵赵卫国”阶段,大兵相声的定位是全国观众。而正是“奇志碰大兵,有理说不清”的辉煌开局,奠定了大兵相声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基础和勇气,所以说,方言审美,是大兵相声艺术的一个重要质点。

相声源于北方,历史上的相声大家以北方人居多。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相声在说、学、逗、唱中夹杂大量的北方方言词汇,我们不会感到突兀。大兵在电视上用长沙话说相声,方言味就显得特别浓郁。相声本来有运用方言表演的传统,术语叫做怯口活,或者怯口,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但演员在自己一系列相声作品中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大量挖掘方言的审美表现力时,大兵是比较独特的。

大兵与奇志合说的相声,大兵有意使用长沙方言。大兵相声不但使用原味的长沙话,而且还根据审美需要进行一定的创造和发挥。长沙方言在大兵的相声中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手段上的借用,其本身还是一种审美元素。观众第一次在相声舞台上感受着地道的长沙话的声腔神韵,体会到鲜明的长沙民间风俗和都市文化。

长沙话属于湘方言的一支,它在声调、发音、语法、用词、文白异读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具有幽默、搞笑的因子。它有音乐一般的音调和节奏,地道的长沙民谣、绕口令等很好听。既可供吟诵,又可以当作歌唱材料,甚至直接成为相声段子的素材。如段子《绕口令》、《绝活》等使用的都是现成的长沙方言段子。段子《结巴子带崽》里唱的童谣,就是原汁原味的民间素材:“月亮粑粑,头里坐个爷爷(diadia),爷爷(diadia)出来买菜,头里坐个奶奶,奶奶绣个荷包,荷包变了糍粑,糍粑掉到井里,变了蛤蟆(gama)。……”长沙方言中表示一个事物性质和状态的副词十分丰富和发达,而且其中一些只能严格用于某个特定的形容词前,非常复杂,但节奏感强,句子整齐,富有情趣。段子《逛阿波罗》这样称赞人:“天空是瓦蓝的,国旗是通红的,阿波罗的吴瑞华是片(piang)似片(piang)的,我今天来找她是巴似来表扬她的。”其中的“瓦蓝”、“通红”、“片似片”、“巴似”等形容词和副词最显长沙话的味道。其他很有地方特色和表现力的词语在大兵相声里比比皆是,如“散棚”、“醒门子”、“戳巴子”、“妹坨”、“扮禾”、“摁醉”等等。这些取自长沙街头巷尾的方言词汇和话语,以其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构成了大兵相声的独特审美。

方言起于民间,因此它特别适合于表现日常生活。在表现普通长沙人的性格和生活方面,长沙话自有一种独特的神韵和表现力。日常生活中的长沙人喜欢“策”,相当于北京人的“侃”。策是神侃。“策是长沙人生活的一部分,大街小巷、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策,都有人找着理由策。‘策’是一场没有恶意的嘴皮的交锋,长沙‘策神’们在大街小巷握手相见,就从路边‘策’到茶馆,从白天‘策’到晚上,如胶似漆,难舍难分。”{1}策谈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夫妻生活(《离婚》、《离婚以后》、《急脾气和慢脾气》、《夫和妻》),小市民心态(《出国》、《办班》),历史掌故(《舞台趣事》),社会时尚(《挑战》、《广播电台》、《明星包装》),生活琐事(《戏说百家姓》、《无事生非》、《电视速配》)等。长沙人开策是娱乐,擅用形象的技巧,喜欢夸张,喜欢逮一个策一个,没有明确的讽刺目的,只图制造笑料,开心。哈利油同时接到两张请贴:一张红帖(结婚)和一张白帖(死人),他搞错了对象,进错了门,说错了话,两边挨打(《搭错车》)。灵泛堂客其实并不灵泛,扯了五丈布,做被子不成,改做风衣;又不行,改作背心;还不行,改作短裤;还是不行,只好改作口鼻罩(《灵泛堂客》)。离婚后的男女想和好,再约会时感觉不错,于是计划到五大洲旅行,结果因为经费紧张,去的是郴州、株洲、水陆洲、糯米粥和黑米粥(《离婚以后》)。当然,长沙话里也有官话和土话之分。对于那些土得掉渣的词句,作为搭档的奇志会当场配合,给予巧妙的解释,使外地观众也不至于因方言障碍而影响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大兵的方言表演,演绎着长沙话的神韵,同时也承载着湖湘文化的精神内质。“长沙话似乎更喜欢张扬,更喜欢形象,更偏爱感性的词。” 沈从文在其散文《引子》中说:“长沙人的说话,以善于扩大印象描绘见长……”比如,长沙话用“靓腿”来称呼年轻男子,用“踩一脚”来表达“暂停,且慢”,都是非常形象感性的。“感性的话语容易没有边界,长沙话在感性、形象的同时,也难免有张扬的特点。”{2}这张扬如果表达得不好有时会变成傲气,成了口气大。如果表达得好的话,又恰好能够尽情展现湖湘文化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大胆探索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以及幽默达观的人生态度。大兵相声,既承载着湖湘文化精神的自然内质,又体现出在这种精神气质浸染下的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突破和开拓创新。

相声属于喜剧艺术。喜剧艺术的目的在于审丑,即通过“笑”来达到对“丑”的批判和否定。但审丑的结果是美的,不是丑的,更不是泛丑、聚丑,甚至扬丑。喜剧艺术的审丑,是化丑为美,是艺术家自觉颂扬美的意识、美的自我表现和美的表演方法,是主体性的高度艺术自觉。“喜剧的出发点是可以使悲剧荡然无存的那种绝对的和解,是不为外物所动的绝对的自信和快活。”{3}好的相声,需要这种审丑的自觉意识和充分的喜剧精神。总的来说,相声是讽喻的、喜剧的艺术。

nlc202309031550

大兵相声是自觉的讽喻艺术。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情丑态和各种丑恶现象,在大兵的相声中被无情解剖。他的讽刺范围包括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如官员的腐败贪污,医生的草菅人命,商家的见利忘义,教师的误人子弟,小市民的阴暗小气,还有追求时髦的先锋族,自以为是的哈利油,夸夸其谈的小人,见钱眼开的市侩等等,都在大兵的显微镜下曝光了他们的丑态,暴露了他们的无知,使他们可怜可笑的本相原形毕露,毫发毕现。比如,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的医生视人命如草芥,给病人开刀,竟然三番五次忘了将病人的伤口清理干净,导致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剖腹之苦(《如此医生》)。误人子弟的办学者,将音乐简谱读成了数字12345678(《奇志大兵办学》)。都市楼房里人际关系疏远,邻居之间的正常人情交往遭遇尴尬(《邻里之间》)。小市民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结果导致更多更大的失误(《庸人自扰》)。官员抓贼,但在审贼的过程中,官员和小偷不知不觉产生了角色位移,结果暴露了官员的贪污事实(《审贼》)。商家的“热情服务”原来是利欲熏心的勾当(《热情服务》)。号称代表公正与良知的媒体,在金钱的驱使下,毫无操守可言(《咣咣咣》)。

肖复兴说:“相声起码应该是一面变形的凸透镜或凹透镜,行使自己对现实独特的讽刺批判的功能,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个大漏勺,漏下去的是现实生活的那些真正能够引起我们发笑而神思的东西,捞上来的却是那些生活表层中浅薄的东西,甚至是被我们粉饰过的东西。”④在大兵数量众多的相声作品中,他坚守了相声的讽刺性,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特色和艺术追求。比如曝光商场欺诈(《热情服务》、《免费电话》、《真假奇志》、《挑战》),讽刺官员贪污和政治腐败(《审贼》、《糊涂县官》、《白吃》、《公共厕所改革方案》),揭穿人的嫉妒心理(《谁让你是优秀》),讽刺见钱眼开的人(《咣咣咣》、《都是彩票惹的祸》、《办班》),感叹都市人际关系疏远(《邻里之间》),暴露小市民的阴暗心态(《喜丧》、《出国》、《庸人自扰》),暴露都市生活的烦恼和无奈(《都市人的烦恼》),讽刺过分追求时髦的行为(《发烧友》、《追星族》、《漂亮妹坨》)等等。当然,大兵也有非讽刺性的段子,比如颂扬的段子如《我是110》、《逛阿波罗》和纯娱乐性的段子如《打麻将》、《急脾气和慢脾气》、《音乐教授》、《四个娭毑打麻将》等。但和讽刺的段子相比,数量比较少。

对于艺术家自身来说,他要有一颗平民心,要有一种平民视角,要有一种底层意识,这样他才能够准确发现并把捉到现实的乖谬和生活的反逻辑,提炼的主题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毛志成说,相声演员要掌握的这一类学问就叫“民学”,包括民情学、民事学、民俗学、民意学、民风学、民言学。要掌握这门学问,艺术家自己对任何“非平民化”的意识和行为都具有近乎本能的排斥性、抵制性,乃至鄙夷性。这样,才能永在“民”之中而不是在“民”之上、“民”之旁、“民”之外,才能实打实地做个“民事通”{5}。因此,相声不仅要有批判现实、讽刺他人的胆量,更要有自我批判的勇气,自我剖析的精神。大兵相声,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如《夫和妻》),对社会现实的细腻观察(《四个娭毑打麻将》),对人情世故的熟捻体会(《变脸》、《绝处逢生》),没有深入现实的功夫,突入生活的体验,是很难写出来的。同时,他丝毫也不回避自我批评,暴露自我的不足,在多个相声中,主人公都是“我”,相声内容包括我和妻子之间的事情,我和邻居之间的事情,我家里的事情等等。艺术虽然是一种虚构,“我”并不能和艺术家划等号,但这种艺术的态度却是一种难得的高度。

正因为有这种难得的心态和视角,大兵相声的讽刺和批判才和谩骂、诅咒、牢骚拉开距离而具有艺术性、审美感。大兵相声感知着生活的矛盾冲突,具备了人性的同情和理解,它的抨击、揭露、批判才那么恰切到位,深入脊髓,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重振相声举办了四届“全国相声大赛”,但总的情况却是一届不如一届,观众甚至说后两届是“看不到相声的相声大赛”。何其如此?从相声自身来说,它正在放弃艺术传统,自甘堕落,走向泯灭;从外部文化环境来说,传媒时代的娱乐竞争非常残酷。相声在内容和艺术上失去了讽刺的锋芒,自愿疏离观众,已经是巨大失策。在外部,早就觊觎相声地位的其他娱乐手段,以作为竞争对手的姿态趁势侵入,挤占了相声的空间。相声面临内忧外患双重危机。“相声本来以讽喻见长,这也正是观众喜爱的主要原因,然而现在的相声,现实中的敏感问题不敢触及也就罢了,即使是净拿一些司空见惯的芝麻绿豆鸡毛蒜皮说事,也一律轻描淡写不痛不痒,而相声一旦失去了针砭时弊这一主要特性,其娱乐性显然难以与歌舞争锋,更不可能与小品匹敌。”{6}

当然,相声的颓败既不自今日始,就不完全是今人的原因。可以说,自歌颂相声以来,相声就面临着某种潜在的价值危机。如果说在广播传媒时代,相声还有某种传播优势的话,那么在现代立体传媒的时代,相声不但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特色,屈从于浅薄的轻松和搞笑,更应该坚持自己的艺术特色,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否则,它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

大兵相声之所以能够横空出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它对方言的运用,使它回归了幽默,它针砭时弊讽刺世态又是对讽刺艺术本位的回归和发扬,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于一炉,适应了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要,演员沉于底层刻苦打磨积累的耐心和经历,都对当下的相声危机具有诸多启示意义。首先,大兵相声启示我们,相声艺术家要解决好自身的艺术价值观念危机。相声本来是讽刺幽默的艺术,但我们的艺术家缘何失去了讽刺的锋芒了呢?原因当然很多,但主要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价值选择。艺术家有没有植根底层生活意识的态度,有没有坚守艺术真理的勇气,在艺术与出场费、艺术与上镜率、艺术与人情甚至政治之间,艺术家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选择决定了艺术家对待艺术、现实和观众的态度。是献身艺术呢,还是将相声作为成家立名、发财敛钱的手段?是粉饰现实,逃逸真实呢,还是揭露问题,讽刺丑恶?是把观众当作上帝呢,还是屈服于权力,献媚于权贵,淡漠民众?是深入民间,体察民心民意呢,还是高高在上,只接受膜拜和敬礼?

nlc202309031550

其次,相声要直面当前的接受现状,从深层次上解决接受心理危机。艺术是对生活的理想表达,是在一定高度上对生活的审视,艺术的讽刺是否定,同时也是警醒,还是促使我们反思乃至提高的一种存在方式。讽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接受嘲讽的勇气,改正错误的信心和自我进步的内在力量。肖复兴说:“对于现实讽刺与幽默的能力,自嘲与反讽的能力,是一个民族敢于正视自己反思自己创造自己的能力,也是调节自己平衡自己的能力。优秀的相声,应该承担着这样的能力,而永远都不能缺少刺猬一样的刺,只是痒痒挠或开心果。缺席于现实,只是生活现场的旁观者、逃逸者、得益者或被收编者,这样的相声是走不远,长不大的。”反观我们的社会和现实生活,这些年来不是没有缺陷和问题,而是累积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集聚了越来越多的焦虑、怨恨、苦闷和无奈,艺术家只有说到百姓的心坎上,才会引起大家心理上的强烈共鸣。也只有通过艺术的疏导,才能正确地化解社会的情绪,消除民众的苦闷。

再次,相声要打破传播危机的误区,走入民间,具备自觉的底层意识。我认为,大兵相声能有今天,与它长期以来扎根民间,奠定了扎实的民间公信力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歌厅是大兵相声最初的试验地和温床,正是多年底层表演经历的锻炼和积累,从失败痛苦反思中提高的过程,才使得大兵相声能够在荧屏上大放异彩。而我们现在有的相声演员,养在温室里,长在课堂上,不屑于沉淀,不愿到民间。没有舞台表演经验,缺少历练,却幻想一夜成家,一举成名,封大腕,变明星,一本万利。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传媒发达是好事,但相声是否就应该放弃民间草根的身份,屈从时尚呢?今天,相声和媒介增强互动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相声和媒介的适应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相声艺术不应该只为了追求上镜率、曝光率,不一定非得要在各种媒体上凑份子,赶热闹,有人认为,相声不适合通过电视来传播。相声应该回归民间,敢于沉下去。相声本来就是这样一门民间草根艺术,它应该学会摆正自己的心态,应该去占领现代传媒照耀不到的暗角。相声的危机首先不是好不好,而是做不做。

第四,在消费文化时代,相声艺术要开放性地多方面吸收各种表演艺术的营养,丰富相声艺术的形式。大兵相声改变了传统相声的格局,将相声表演与双簧、滑稽戏、戏剧以及其他喜剧表演艺术形式相结合,新颖活泼,感染力强,充分体现了消费时代的艺术质素和市场需求。大兵相声运用得最多的是双簧,而在双簧的表演中,又运用了诸如舞蹈、滑稽戏、戏剧等艺术的因素,实现了相声艺术在表演上的自由出入和融会贯通,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所以,大兵相声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的艺术观和审美追求。

注释

①范宁:《长沙这个“鬼”地方》,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曹晔晖、张岳:《中国方言土话地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③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63页。

④肖复兴:《相声的讽刺与幽默》,《艺术评论》2009年第11期。

{5}毛志成:《相声只逗傻瓜笑》,《文艺报》2002年1月26日。

{6}钱夙伟:《相声被什么压坏了》,《文艺报》2004年6月26日。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杨晓澜

上一篇:2024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深圳市各类土地审批程序和其他规定和土地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