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不协调性(通用2篇)
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不协调性 篇1
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不协调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由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这一巨大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道德与之相比出现了大幅度的滞后现象。
关键词:经济进步 社会道德 滞后 改革开放
现今我国总GDP越居世界第二,伴随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的时代,社会道德的建设却显得逊色许多,出现了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脱轨的现象。回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由公有制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贡献中,完全不亚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分配制度并不是按劳分配,人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因此人人都无私心,只是一种集体主义观念。而现在,主要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干的多就多得,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人们的欲望,私己的追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趋动型的经济,人们对利益的极度追求,对物质的奢华享受,促使了一个时代的浮躁。许多人开始拜金,开始攀比铺张浪费,社会风气被带离正轨,不良风气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所谈论的话题,以及追求的目标。目前,经济发展的太快,人们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一天不再谋求生计。生不起、养不起、死不起……种种不平衡的现象让更多人对金钱充满了极度的欲望。《非诚勿扰》中的那位“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面笑”年轻女孩,或许是社会的一种无奈,也是经济发展过于迅速,压迫着许许多多低收入者人群放弃
自己美好的到的夙愿,背离崇高,走向歧途。
当“我爸是李刚”这样的幼稚而又傲慢的语气传入我们的耳朵的时候;当郭美美事件引发我们对慈善行业纷纷热议的时候;当药家鑫疯狂砍人八刀致其命的时候,我们在想,是财富造就了一些富二代的无知与狂妄,这是物质条件与精神充实的巨大反差。经济的发展迷失了道德建设的方向。因此,道德建设发展,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经济的过热发展的制约与驱动。
就在10月21日,两岁小悦悦离开了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年之间的情感却一点一点的淡化了,越来越利益化,越来越实际化。人们追求的不是精神的享受,而正是前面所说的物质生活的攀比、奢华的享受。或许在这样一个时代,精神世界日益下降的时代,抓好精神建设迫在眉睫。我们不能再每一次的事件发生后无限的悲痛,而是要在悲痛中寻求出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双赢。
地方高官为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极力招商引资,扩大经济规模。现阶段,各地方的土地所有权大部分集中于政府官员手中,因此在巨大利益的趋使下,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便也应运而生。官员与商者方便,商人与官员钱财,官商勾结屡禁不止。此外,地方有许多地方官员不懂可持续发展,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根本不顾环境污染的治理,拆东墙补西墙。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持与帮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具有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是主体多元型经济,因而很难完全避免商业投机行为,这就是物欲的纵横的恶果。
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是高增长的失业率,以及追求利益的浮躁化链条,一些大学不以崇拜学术为荣,而已能挣多少钱为评定成功的标准;更有高校教授
声称在学生赚够一定数额的人民币后再去见他,否则就不要回来。国内大学里,会因为本学校出了一位国家政要而倍感光荣,金光闪闪。学校和老师的举动必定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教育大计不容忽视。因此,道德建设的基础在于学校,若干年以后,国家的栋梁之才,学校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应该和道德建设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我们不应该单方面注重经济建设或道德建设,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应当是适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让道德在市场经济时代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永不消失的内在需求。
摘自:《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现象》
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不协调性 篇2
关键词: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功效函数,指标
0 引言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指出:江苏总体上已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 正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可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 而这不仅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 更需要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方面,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张仁开[2]等根据科技进步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 利用协调系数方程, 将我国大陆31个省份的协调发展划分成五大类型, 即发达协调型、发展协调型、落后协调型、科技领先型、经济领先型。祝爱民[3]等根据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汤玲[4]等引入欧氏距离, 构建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张首魁[5]等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工具, 对西部省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基于协同学的功效函数法, 刻画了江苏省县 (市) 2003-2012年这十年间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首先对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分析, 然后对科技投入的指标进行调控, 分析其对系统协调度的影响。
1 分析方法及模型介绍
协同学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肯哈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协同学是一门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而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机制和规律的学科。该理论认为, 一个系统从无序逐渐到有序是在于系统内部的“协同”作用, 这个协同作用受到系统中少量序参量的支配。协调度就是对这种协同作用的定量度量。在本文的研究中, 我们把所需要研究的协调系统中的子系统看成序参量, 把子系统的相应评价指标作为序参量分量。我们通过对序参量建立功效函数 (功效函数为序参量对系统有序的功效) , 进而建立系统的协调度函数。
某个系统Xj的序参量为xj= (xj1, xj2, …, xjm) , j∈[1, 2, 3, …], βji、αji为该系统序参量的上、下限, i∈[1, 2, …, m]。定义系统Xj的序参量分量xji对系统的有序度:
进一步用几何平均定义系统Xj的序参量分量xji对系统的有序度:
设初始时刻为t0, 定义系统Xj={X1, X2}从t0到t1时段发展的协调度为:
为时间ti时序参量xj对系统有序的贡献, 即有序度。θ
有序度U反应系统序参量的发展状况, U的值越大则发展越好;协调度C反应系统协调发展情况, C的值越大, 系统的协调度就越高。
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选择
本文利用2003-2012年均参加全国县 (市) 科技进步考核的江苏省县 (市) 的相关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所掌握的数据情况, 本文所采用的科技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 科技系统由科技投入系统和科技产出系统组成。科技投入系统既包括科技经费, 也包括科技方面的人力资源。经济社会系统包括反应经济和社会情况两个部分的指标。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系既包括一级系统科技—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也包括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系统、经济—社会系统这两个二级系统的协调发展。
3 协调性分析
协调是以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与促进为要求, 最终目的是为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图1为本文的协调系统框架。
我们将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看成序参量, 将各系统下相应的指标看成序参量分量;对于序参量上、下限的选择, 本文采取下限值为起始年2003年的指标值, 上限值为2015年的指标预测值。利用上文中介绍的方法和模型, 我们可以得到表2和表3的计算结果。
根据表2和表3的数据结果, 我们可以绘得图2至图5。根据图中点线的趋势, 我们可以分析江苏省县 (市) 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系统的状态及协调性。
(1) 从图2可以看出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有序度均呈上升的趋势, 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水平均不断提高, 处于较好的状态。图2中, 科技投入的有序度高于科技产出的有序度, 科技产出的发展力度明显落后于科技投入的发展力度, 说明江苏省县 (市) 的科技投入资源还有待于更好的配置与运用, 从而使科技投入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2) 从图3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序度均呈上升的趋势,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2003年到2004年, 二者有序度的增长较明显, 2004年到2012年, 二者有序度的增长比较均匀和稳定。图3中, 经济系统的有序度高于社会系统的有序度, 经济发展领先于社会发展, 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 也要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 提高居民生活各方面的水平。
(3) 从图4可以看出科技和经济社会的有序度比较接近, 均呈上升的趋势, 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 二者的发展势头较好。除了2010年和2012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度都略高于科技进步的有序度, 可以推断, 科技较好地发挥了其引领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4) 由图5可以看到江苏省县 (市) 科技—经济社会、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度均在稳步增长, 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三者相比, 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度最高, 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系统次之, 而科技—经济社会这个一级系统的协调度最低。科技—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性是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与经济—社会这两个二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二者在关注自身内部的和谐发展之外, 也要重视互利共赢, 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进步。
4 协调性控制
在科技—经济社会系统中, 科技投入的各指标具有明显的可调控性。图6为对2012年江苏省县 (市) 科技投入的各指标值进行调控所得到的科技—经济社会系统协调性变化的图形。
在其它指标不变的情况下, 分别对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这3个指标进行调控, 调整量依次取-25%、-20%、-15%、-10%、-5%、0、5%、10%、15%、20%、25%。从图6可知:
(1) 各指标的调控对协调度的影响方向一致, 即分别增加各指标量, 协调度均提高。
(2) 各指标的调控对协调度的影响是有区别的。本级科学技术支出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协调度的影响近似一致, 对科技—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的影响最小;而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对协调度的影响最为明显。说明相比科技经费的直接投入, 科技方面人力资源的投入对于科技—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性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5 小结
【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不协调性】推荐阅读:
飞速发展的科技初中作文05-16
飞速发展07-19
韶关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初探05-09
浅论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09-02
飞速成长10-25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08-20
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7-21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07-12
浅论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管理论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