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作品《活着》读书心得(通用12篇)
余华的作品《活着》读书心得 篇1
余华的作品活着的读书笔记
也许大多数读者在读完《活着》这本小说后都会有一种为小说悲剧的强烈震撼,同时淡淡地思考:这本书以如此悲伤的一个主题,到底想表达怎样一种状态,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呢?
这本书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当丰富,故事主人公福贵经历了民国到共和国的转变,熬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名公社……然后活着。强调活着。生存活着是故事的主题,为衬托生活的主题,作者描述了大量的死亡。主人公亲朋好友的相继离去,一次又一次给主人公以感触,一次又一次重塑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离去的第一个人是主人公的父亲,之前主人公认为父亲和自己一样是个败家子,自己便有理由去败家,去毫无顾虑,肆无忌惮地败家。败家由起初一个有趣朦胧的概念,到一个沉重压着的现实,主人公猛然惊醒并感到自责后,才猛然发现父亲原来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父亲也才得到了尊重。其实主人公对父亲生前的尊重,对父亲死后的追念都是愧疚的一种形式,意识到父亲的死,母亲的悲伤,妻子的为难都源于自己的愧疚。主人公的人格已发生转变,弥补了自己人性上的缺失。与此同时,主人公也成为一个只是带有特殊历史的普通人了,这也是书中的一个妙处,故事的发展又得以从劳苦大众的角度凸显那一种苦难。
我们都已经发现到,每当一个亲友离去时,主人公诚然会感到悲痛和孤独,但都不会感到绝望。每当陷入一个困境时,主人公诚然会苦恼,会迷茫,但都在努力地走出困境。作为一个小人物,他能坚持活下去,只要命运不彻底击毁他,他就活下去;只要他还有生存的希望,还有生活的可能,他就坚持活下去;他能活下去,无论生活多么悲伤,多么贫苦,多么缺少快乐享受而充满了伤痛。这种活下去的精神是一种最平凡的精神,也可能是人性中最坚韧的一点。
当主人公由富贵跌入贫穷的时期,是他败光家产的那段时期,生活发生转变的那段时期,也是主人公摆脱行尸走肉这个形态的时期。期间主人公恐惧过,迷惘过,失去过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在父亲的开导下,决定改变现实,通过劳动再次积累家业,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需求,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这是一种原始而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活着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
在后来的变折中,主人公感受到了小角色的艰苦和幸运。艰苦在于,无论在哪一种浩劫中,他都会成为间接利用和受害的目标,只能盲目地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幸运在于,他永远不会成为矛头所向,矛盾所在。即使在内战中,他只能毫无怨言的去做了壮丁,但永远不会像那个被弟兄倒戈的连长。投降后还是能活下去的。他只能选择被生产队压迫,被红卫兵侵害,但永远不会像可怜的春生失去生的希望。把头低下还是能活下去的。他为生计的奔波,他对生命的热爱,他对生活的不放弃,就是活着的一种精神————热爱并坚持。
读《活着》让我想到了《骆驼祥子》,这两本书的主人公有趣的异同引起了我的思考。两者活着都有一个目标,随着现实中苦难的打击,不停地降低目标,降低要求,最后目标变得十分简单————活着。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活着”的含义是不同的,祥子遭受挫折后是放弃了希望,丧失了抗击挫折的能力,安于现状没有追求的生活,已经成为标准的行尸走肉了。可福贵的活着是在与挫折抗争中活着,在化解悲伤寻求乐观中活着。虽然目标越来越小,可他是有追求,有希望的。直到最后一个亲人苦根离开之前,他都存留着一种可以把日子过得幸福快乐的期待。即使所有人离他而去,他也能在老牛的陪伴下,回想亲人,回想过去的一点一滴,继续乐观地生活下去,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才能真正反映“活着”这个主题,这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中的可贵,不平凡的那一点。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也许,平凡地活着,这种平凡的精神,真的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人生智慧。
余华的作品《活着》读书心得 篇2
一、苦难的承受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主人公福贵,虽然年轻时期是一个纨绔子弟,但是之后的一生却充满了苦难。而在这场似乎没有终点的苦难之旅中,福贵对待苦难的态度,也正呈现出了余华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生存哲学,即苦难主体以及对苦难的承受。
在《活着》中,福贵将家产败光的同时也迎来了数不尽的厄运,本已走出绝望心境并希望平安度日的福贵,又经历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以及妻子家珍、孙子苦根的接连死亡,这些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也更是衬托出了这些苦难所具有的悲剧性。如同《圣经》中的叙事一样,余华所创作的《活着》也是从人类所具有的原罪入手进行了讲述,基督教所说的原罪包括猜忌、孤傲、愤怒、吝啬、贪婪、怠慢、浪费、情欲,而《活着》中年轻时期的福贵吃、喝、嫖、赌,气死父亲等行为,也正符合这些原罪的内容。同时,基督教认为,人类必须为救赎自身的原罪而经历苦难。从福贵之后的生活来看,父亲的死亡让福贵开始转变自身玩世不恭的态度,并逐渐找回了自身一些好的品质,特别是在被抓壮丁的几年中,死里逃生的福贵更是看到了生命的珍贵与生活的不易,因此,福贵虽然承受着自身之前生命历程中从来没有过的贫穷生活,但是却逐渐的乐观和豁然起来。然而即便如此,苦难也没有结束对福贵的惩罚,不断承受生离死别的福贵,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无能为力。但是,福贵依旧选择了活下来,这种选择也体现出了福贵异常顽强的生存意识,同时也与福贵年轻时期的境遇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烘托出了这种生存意识的难能可贵。福贵的所有经历,让他变得“麻木”,也让他将“活着”当作自己的唯一信仰,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福贵也具有了直面人生、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力量,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使他的变得更加坚强。
二、乐观的态度
面对苦难,福贵选择了无奈但是又勇敢的直面和承受,然而,每一次苦难的来临,都会对福贵带来不可言喻的巨大冲击,因此,福贵需要一种支撑,而到底是怎样的支撑能够让福贵度过如此这般苦难的人生呢?基督教认为,苦难并不会因为人的努力而避免,而在经受苦难的过程中,“爱”能够成为巨大的支撑,正如耶稣明知道自己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由于自身对人类充满了“爱”而毅然承受了这种苦难。
福贵在承受苦难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用死亡来结束一切,但是正如余华所说:“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的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也正如福贵所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由此可见,“担心”是他选择活着的原因,而这种“担心”,也正是“爱”,是属于福贵的“十字架”。另外,在福贵的这句话中隐藏着一种幸福感,“为全家送葬”能让福贵踏实,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福贵对自身一生苦难最为坚定的回应。这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福贵的回忆,它能够回忆起许多与家人相关的美好的事情,也始终认为自己的家人在陪着自己,如福贵和自己的老牛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说道:“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在这句话中,福贵历数了自己的亲人,而在说这头老牛时,又像是在说福贵自己。福贵的苦难和福贵的乐观以及老年之后福贵的自言自语,难免会让读者感到心酸,但是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福贵强大的内心。与年轻时玩世不恭的“败家子”相比,此时的福贵具有更高的幸福感,由此可见,在承受苦难的过程中,福贵并不是麻木的接受,而是在苦难中不断的感悟和成长。老年的福贵走出了直面着苦难,走出了原罪并实现了重生,这与三天之后十字架上的耶稣得以复活的意义十分相似,即福贵利用自己的乐观以及对家人的爱,完成了自己的坚持,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
参考文献
[1]吕丽.苦难中的人性之思——余华小说的主题及其精神向度[J].学习与探索,2013(6).
[2]魏来.苦难的救赎之路——余华小说苦难主题解读[J].才智,2010(6).
余华的作品《活着》读书心得 篇3
美国作家爱伦·坡在谈论小说创作时,曾说道:“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预先构思的效果”。[1]通过对余华老先生诸多作品的研究分析,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用灵魂行走的作家那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伟大精神品质,以及那颗与现实世界矛盾的心灵。余华先生通过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所描绘的人物与叙述的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与他内心世界的共鸣,他独特而犀利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对人生深刻的体会、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巧妙的把握,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从《十八岁出门远行》以稚嫩的眼观察社会,到《活着》里以沉淀的心“看”生活、品人生;从《许三观卖血记》里“毫无存在自觉的被动生存者”,到《现实一种》“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作家心灵的感悟,每一部作品都给予我们心灵以震撼。他以一个真正的作家的眼观察着世界,以一个作家的心体味生活,更以他那支作家的笔来向我们展现他所观察的他所理解的世界。同时,他也是用笔来引发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是凝结着生活哲学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火把,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迷途中找回方向。或许这就是一个作家所承担的责任吧,而余华用心将它担起。
一、为活着而活着的意义
从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悲惨的一生,一个人经历了生活的暴雨风霜的摧残而坚持寻找活着的人生真谛的执着。福贵并不是没想过死,可死之后又能有什么?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是肉体的终结罢了,可是相对于死,如何寻找生的意义,寻找活着的动力与勇气才是最为重要的。福贵在他的一生中不断追寻着这样一种东西,从浮华的物质追求到家庭亲情的珍惜,从命运的不断抗争到阅尽世事的淡然,最后连那头与自己同样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牛也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依靠。余华先生用这个悲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此之多深邃的关于人生本质的东西,《活着》是对人的一生本质的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拷问。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悲剧,悲剧的年代、悲剧的社会,悲剧的一家人,是啊,正是那个悲惨的年代,才有孕育这种悲剧的土壤,正是悲剧的现实才会激发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次感悟和思考,才能挖掘出最为本质的东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自己是和现实矛盾的,进行着激烈的抗争,没有此,作者就无法写出这般深刻,这样有力度的作品,这是他给我们的用他的眼睛看到、用心灵感悟到的,最真实心灵触动。看福贵的一生,先是因自己赌博输掉家产气死了老爹,接着又在被抓壮丁给人拉大炮的时间死了娘,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而且又逢家乡解放,本以为日子会好好的过下去,可偏偏儿子有庆又因为抽血过多而死去,好好的家再一次遭受打击,可是上天似乎并没有让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得到解脱的打算,又似乎是惩罚福贵,接下来女儿凤霞难产死掉,妻子家珍悲痛欲绝加上患病又离他而去,剩下仅有的两个亲人女婿和外孙,可女婿死在了建筑工地,外孙因吃多了炒豆而撑死,就这样,上天在给予福贵一次次希望的同时又让他一次次的绝望,有人会说,这完全是他自找的,年轻时不好好的,当败家子,到家产让他败光了才知道悔悟,晚了,这是他的报应。然而作者真正想让我们看到的、体悟的绝不仅仅是这些,不是这些需要批判的东西,而是他落寞时的担当,是他在经历了家破人亡,送走一个个亲人后对待生活,对待命运的态度和感悟,那是一种洗尽铅华的达观,是超越了肉体和精神的坦然。固然,福贵年轻时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恨,可是即使是如某些读者所说的报应,那也应该足够了,而且罪不及他人,要惩罚也应惩罚福贵一人,由此可见,作者通过福贵想要告诉世人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感悟,它要通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更完美的展现。
二、悲剧人生之外的人性温情
初读者很多人都可能会认为这应该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在这部作品里,除去主人公福贵极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之外,我们同样也能感触到人世间的情暖,比如村长、村民、春生,以及老全,这些人是福贵在落魄之后的一系列遭遇中出现的,有些了解福贵,而有些并不了解(如老全,春生),但他们在福贵十分落魄(可以说以后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再如意)的时候,在这个混乱而悲惨的年代里,却依然保有纯真善良的心,这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悲剧里的一点儿温馨,而且,从福贵这个小说的主角来讲,他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生离死别之后仍然坦然的活下去,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感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此说来,我们或许就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一部悲剧来读,而要看到它温情的那一面,更要看到他积极向上的那一面。
语言是建构的而非透明的传达思想的工具,也存在审美价值,这种认识标志着现代批评的特点。作者用他那富于乡土气息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富于乡土乡韵的世风图,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世风人情,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人间悲苦,更看到了生活对于一个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困苦,最终依然还要忍受岁月打磨的农民的真正意义,正如书的名字,活着,是啊,活着,活着这两个字对于那些未曾经历人生的初生牛犊而言,不过是两个那么普通而又再普通不过的字罢了,可是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真正明白那两个字的重重的含义,它夹杂着他一生的泪、血、欢乐,无奈……一切的一切,有如那头陪伴着他的老牛,只有经历了由牛犊的倔强、壮年的方刚,才能在老年了的时候在晚风夕阳中安详悠闲地慢慢咀嚼生活的味道,我们可以体会,那每一次慢慢的一嚼可都是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的体味。这时我们或许可理解为什么福贵能将他一生的经历讲解得那么透彻、那么明析,那是因为每一件事都在他那颗已经苍老的心里刻过一道深深的痕,那痕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消磨掉,反而会一点点加深,深入到了骨髓,深入到了灵魂,更深成了永恒。
结语
余华先生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位主人公形象,深刻而多方向的展示了他的人生哲学:活着就是忍受着苦难与痛苦之后的为更加坚强的忍受苦难与痛苦而坚强。正所谓:世事是皆休,人人忍之道,唯有更加坚韧,才能经受生活的磨练,才能体味生之义。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篇4
生悲苦命运冷静的沉思。
我内心渴望这样的作品,就像《平凡的世界》、就像《穆斯林的葬礼》、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能将人带到内心的深处,给你带来一种冷静沉思的心境。我的生命需要安静、我的心灵需要沉思。
此时我感谢余华,感谢他写出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吻合的满足了我内心的渴求,我的沉思让我与书籍之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默语,而这样一种沉默的交流让我的心灵获得了一份踏实。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也没有给谁预设了什么苦难,生活的艺术就是不管经历哪一条街道,相逢什么人,别忘了几分宽恕,几分看淡。
★ 余华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
★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
★ 余华活着的读书心得
★ 余华活着读后感
★ 活着余华读后感
★ 余华《活着》七年级读后感
★ 余华《活着》心得感悟
★ 初中生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余华作品读后感 篇5
文章运用了朴素的手法记叙了福贵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既经历了战争的腥风血雨,那不堪入目的混乱。不仅如此,他还体验了家族由盛至衰的过程以及家破人亡的悲惨经历。
每当看家珍死亡的部分时,总感到鼻子一酸,一股热泪总涌上眼眶。那是一段最宁静的死亡过程,看着福贵抱着家珍的尸体,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西村口,那个埋着儿子有庆的地方,他默默地将家珍也埋了进去。此时此刻,看似平静的福贵,那撕心裂肺的痛感应该早涌上心头了吧!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家族的悲剧并没有到此结束。女儿凤霞生孩子时因大出血而死;女婿二喜在工作时被水泥板夹死;就连他那唯一的孙子也难逃厄运,在吃饭时被噎死了。
但他并没有对命运屈服,独自一人顽强地活着,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人活着时被命运制造的坎坷绊倒是必然的,但唯有你不屈服,才能战胜命运。
面对生与死,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存。要战胜命运,活得漂亮。
活#着余华作品读后感3#是啊,人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有多少千山万水,多少金银财宝,人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活着》中最让我心疼不已的就属凤霞了!打小就又聋又哑,家里又穷,就算是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她的命最后还是在死神的手里徘徊。凤霞是生孩子难产而被死神给看中的,生小孩原本就是女人的鬼门关,再加上她又瘦又小,肯定逃不过这一劫了!而且是一个恶魔般的天气——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狂燥的雪风呜呜乱叫,让地面上的雪花翩翩起舞,周围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二喜背着凤霞去往医院,接着凤霞被推进了产房,二喜与福贵(她爸)焦急而兴奋地在外面等待。可是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凤霞还迟迟没出来,就连比凤霞晚进去的都出来了,他们这才发现事情大了。这时医生突然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他们一愣后伤心地说:“大的!我要大的!”接着几分钟后,医生又出来说:“是儿子,大的也没事!”他们松了口气。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凤霞就没气了。
故事到这儿,我轻轻叹了口气:唉!活着最重要啊!
活着余华作品读后感4
第一次认真的想着:活着的意义。
认真的看着余华的小说:《活着》。想不到人世间还有活着这么辛苦的人们。引发了我思考我活着的意义。
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被病痛折磨着,在经济上也给父母增添了过重的负担。一次次的住院复查,都是不小数目的医药费。没听过父母的抱怨,换来的是父母对我格外的疼爱。
因为有了经历,所以我思考我活着的意义:如果可以痊愈的话,可以给父母养老送终,可以在他们养我小,我来养他们老。如果,不幸的话,在医院经历的很多的生死离别,对能活着生活质量太失望。
一天,看着毕淑敏老师的文章:活着。她这样讲,人活着,真的说有意义,其实和植物一样,没有实际的意义,一定说有意义,就是自己找的,找个活着的意义:小的说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大的方面说,为了我们这个祖国。能做一番事业。
我活着:力争每天发现大自然美好的东西,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可爱的小动物,这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生而为人,一定是与父母有缘,才借着父母的身体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一定要在短暂的人世间,学着享受美好,学着忘记痛苦,写着修行心灵。
余华小说《活着》的读书笔记 篇6
命运,让灾难与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让他的至亲至爱,一个个记忆中鲜活的生命,相继在他毫无防备中离开,命运,也赋予了他一种沉重的责任,让他在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中,放弃了随之而去的解脱,而选择了留在这个悲伤的世界,去照顾健在的亲人,去尽自己活着的责任。
命运,也恩赐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来一个贤惠能干的好妻子,无怨无悔,倾尽一世温柔,陪他终老一生,以至于,他可以在她最后的日子里,背着她,在落日余晖的田野中,静静地走着,怀旧地诉说着,欣慰地笑着,悄悄地哭着,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苦难中忍耐,在忍耐中坚强,在坚强中重生,在重生中幸福,在幸福中再次迎接新的苦难。
余华名著《活着》读书笔记 篇7
这本书是在一个阴雨天气里,我抱着爱人递来的一杯热茶,心情无比闲适的情况下打开的。打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三个小时细细读完,多次潸然泪下。明知文学作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明知内容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思索,明知悲剧是一种形式,可我还是忍不住为福贵多舛的命运而扼腕叹息。尤其是那充满活力的少年因为善念而被活活抽干血而死时,我的内心被恶塞满了。有庆,是这个凄苦故事里最温暖的角色,在福贵近乎残暴的教育方式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饱满的热爱和最质朴的善良。他在羊圈和学校之间奔命的场景一遍遍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对他的小羊的爱没有任何私心和杂念,他不为吃他们的肉,不为喝他们的奶,不为扒他们的皮,不为把他们养肥而用他们卖钱,纯粹是为了爱。只有孩子才有这么纯粹的、没有任何目的的、全然不考虑自己的爱!最具悲剧色彩的是正是他对他所处世界的爱反而成为他离开这个他爱的世界的最直接原因。
残忍的故事,福贵用清晰的思路和奇妙的神色娓娓道来,仿佛在说一个与他无关又无关痛痒的事情。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神态?书的名字叫活着,但故事里的人却一个个以一种荒唐而又正常的方式死去,只留下这个叫福贵的老人和老牛。活着之于福贵,之于我们,应该就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悲喜、怎样的过往、怎样的无可奈何,在时间的流逝里,我们依然活着。
活着就是活着,不畏过去,不惧将来。
余华《活着》读后感心得 篇8
看了葛优的电影才跑来看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活着》是我看过哭的最惨的电影。每一处伏笔铺垫的恰到好处,每一个对比转折让人来不及喘息。时代背景,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人生动荡。里面走过的那些人,远的近的,善的恶的,来的去的,都去了。
也无非是留下一张嘴,一个饭桌,吃着一顿饭,忙着下一顿饭。在最艰难的时候,维持活着最基础的需求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当最珍贵的一点点被剥离的时候,才发现总能活下去,还能活下去。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妻子儿女,外孙,还有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鸡。慢慢长大吧,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牛。带着一个越来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这本书跟电影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可以说,电影中虽然将有些因果变得分明了些,譬如春生和福贵家的恩怨,但是电影还是没有舍得把书中的所有苦难都包裹进去,没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进去,也还留了个温暖的结尾。
在这本书里,我真的觉得孩子的本真和纯洁是多么多么的让人心疼。这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血有肉,单纯的那么傻,相比于很多书本里古灵精怪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好像很早就没有供她们任性的土壤了,他们只能以一颗不谙世事的纯良的心,承担着被催熟的懂事,肩负着疼爱家人,照顾家人的累但却幸福的事。
人不该贪念太多,可以披被温暖,饱含善念,就很幸福啊!
余华《活着》读后感17
余华的《活着》,整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一个字眼都显得那么朴实,真挚。
主人公福贵这不寻常的一生,作者余华用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福贵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人世间最最凄惨的事情他都接连遇上了。从他败家,爹娘死后,再到失去儿子,失去妻子,失去女儿,失去女婿,失去外孙。好在到最后,还有一头老牛陪着他。作者在描写余华的亲人去世的方式的时候,让我顿时觉得心中一沉的是福贵的儿子在为县长的老婆因怀孕大出血,在献血时因抽血过度而死亡的片,所谓的医者仁心,竟然在性命攸关的时刻,活生生的将一个孩子抽血抽到嘴唇发青直到最后没了心跳,让我甚至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
每当福贵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时候,打击去不断的接踵而来,但是,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当代人也常常说,活着才是硬道理!就像余华自己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财富是越来越多了,人们却渐渐的迷失了,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为了钱,为了名,为了利而活,可是,当拥有了这些之后,他们还能为什么而活呢?
活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这一种对生命的负责。
余华《活着》读后感18
有幸读了一本余华先生的《活着》,正如评论所说,这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他带我走进了那个无奈的年代里苦闷的生活,让我犹如身处其境,真真切切。
福贵身经曲折,从一个不羁放纵的阔少爷到落魄成为贫农阶级,从家庭美满到家破人亡,送走一个又一个的至亲,最后只留下自己与一头与他同名的老牛,孤独的消失在转瞬即逝的黄昏夜幕中,我能想象得出那是一幅怎样凄凉的画面,人啊,因为活着而活着!
春生身经百场战役都活了下来却受不了因为“走资派”被红卫兵的耻辱而自我了结。只要自己还热爱生命无论遇着怎样不堪的命运都昂扬的活着,而当你对这世界再无期待时便是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生活没有让我们大多数的平凡人遇见大风大浪,已该感恩戴德,而我们却因为不甘平凡而常常抱怨,忽视人生中很多细节上的美好。
相比福贵所经历的一切,我们生活中那点儿苦闷又算的了什么?那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点浮尘罢了。而我却因为这点苦闷常常迷失了方向。
余华《活着》读后感19
《活着》是一本能给人力量的小说,每每我面对劫难,快坚持不住的时候;福贵的形象却总能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给予我无限力量!
今天,忍不住又重读一遍余华的《活着》了!
虽是重读,但却有着比第一次更强烈更沉重的感情——读的过程中忍不住落泪三次;分别是福贵的女人家珍离世,福贵的女儿凤霞离世,福贵的外孙苦根离世……
富贵这一生太苦太苦了,同时他又那么幸福。
从地主少爷,到输光家产的穷苦贫民,到目送亲人一个个相继离去,最后只得与一头牛相依为命。
一次次的与挚爱之人永久别离,一次次的经历磨难。在经历这些种种后;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这得花多大的勇气去面对阿!很难想象出来……
同时他又是幸福的,他所牵挂,所担心的都陆续不在了,他在也不用担心谁,再也不用牵挂谁了。轮到自己死,安安心心死……
文中,老人福贵是以微笑向一个陌生人讲述自己的一生而开展来的,我想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纯粹的。
余华《活着》读后感20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因为在混乱的世道,所有人的命运都如同巨浪滔天的大海上的一只独木舟,倾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且越是小人物,结局往往越是悲惨。
《活着》里的富贵就是如此,他出生在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的伊始,他见证了三反五反、土地改革、打跃进。等事件,这也就注定了他悲惨的一生。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按此定义,《活着》不亚于当年在广岛投下的那颗原子弹。张艺谋曾经将这本书搬上了银幕,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很多只看过电影的人,观影的时候完全是泪流满面,同情福贵悲惨的一生。然而看过原著的读者知道,小说远比电影更将凄惨。女儿难产而死、妻子病死、女婿被水泥板夹死、儿子被急切救县长夫人的大夫抽血抽死,最后是孙子长期挨饿,一次吃豆子撑死。数年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
微笑的悲歌——余华《活着》解读 篇9
一、苦难与死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苦难的主题和死亡叙述模式是余华小说的两个基本的叙述方式。这是两个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苦难是以死亡为终结死亡是苦难的前奏死亡深化了苦难苦难点缀了死亡。苦难与死亡在《活着》中表现得最为深切也最为痛彻。《活着》中的苦难既漫长又沉重其中的人物就象上帝从乐园中赶出来的受难者一样其人生就是为了曾经的出逃而赎罪,在经历一番苦难后进入坟墓的关口。福贵的一生多次面临亲人的死亡除却母亲外每一个都是他亲手埋葬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最后连眼泪都没有了连诉说死亡都成了无感情的麻木。风霞因哑病曾一度失去了她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生活权利二喜的出现或许给她带来了短暂生命中的片刻欢乐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她死亡的直接原因。最让人读之泪下的是有庆十三年短短的岁月对他来说是无尽止地忍受饥饿和贫穷。因为饥饿他不得不以喝池塘水充饥因为贫穷他不得不每天光着脚丫跑着去上学。当通向城里的小路上再也不见哪个跑来跑去的小男孩的时候《活着》把人生的苦难写到极至。此外象家珍、春生、二喜,甚至队长、老全凡是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完全幸福的。灾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兜头罩下来,无法预测无法逃离,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与苦难主题相伴的是死亡叙述模式。《活着》是讲人生存在的故事的有生存必然就有死亡因而《活着》也是讲述死亡的故事的。死亡是存在主义哲学十分重视的一个概念是行而上学的作品中也就充盈着死亡与生存的思考。中的死亡虽然有时候也带着一种宿命感然而死亡的起因却是随意性的偶然性的无须任何理由的人的生命是毫无怜惜的。小说中描写死亡的次数有十次:父亲被气死母亲病死老全死在战场龙二被枪毙有庆抽血被抽死风霞难产而死家珍病死二喜被夹板夹死苦根被豆子噎死。在接二连三的死亡中福贵有九次亲眼目睹七个是他亲手埋葬。无论人如何挣扎最终难免被死亡将了军多次重复死亡给小说蒙上一层浓重的悲哀无论作者如何以中途转换叙述的方式来淡化悲哀仍给人以极大的恐惧与哀伤。死亡与苦难,人类生存中不能承受之轻。尽管苦难象原罪一样如影随形,尽管死亡也不可预知,尽管人活在苦难的纠缠和死亡的恐惧中,但是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活着,并且代代延续。那么,人是如何面对这种生的困境呢?
二、英雄已死:俄狄浦斯精神的消失 随着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进,随着小说的表现对象从英雄向凡人的转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均开始关注凡人的命运遭际和情感体验,于是,英雄成了传说中的神话,崇高的俄狄浦斯精神也随着往日的英雄烟消云散了。然而,人生命运的无常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仍然是萦绕在凡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活着》是讲平凡人的一生的命运的,其中每一个人都是卑微的,渺小到世界不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有所缺失。人的生存的终极价值不在于以某种超常的斗争获得某种永生,而在于生命过程。《活着》中,福贵并没有因周遭的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而感到恐惧,也没有因此产生反抗或沉沦。而是仍按他一贯的生存方式而生存着。命运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战胜老人的生存信念,他仍要像以前那样活下去,尽管他自己或许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活着,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这种行而上学的思考是他所不具备的。他所知道的是他还活着,生命仍存在且还要将延续下去,或许在不知的明天他也将离去然而今天他还活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活着“这件事。在人“活着“这一过程中,坚强、勇敢、乐观等一系列为了活着本身而做出的反抗和斗争在福贵看来或许他不懂得。也就是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身份地位使得他并不理解什么是所谓的伟大的品格,尽管他无形中具备了这种品格。因而,他从来没有认为他是伟大的。在这里,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俄狄蒲斯精神消失了,人的隐忍与坚强以一种不显山露水的方式默默存在着,人并不伟大,而是一个渺小的活着的存在物。就如在存在主义哲学家加谬的《局外人》中,当一场史无前列的瘟疫笼罩在小城的上空的时候,当瘟疫的魔爪伸向所有人的时候,当城市里的所有人包括医生对此事默然的时候,只有里厄医生一个人默默地承担起了一切,并在此过程中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和妻子,当有人说他很伟大的时候,他说他并不知道什么是伟大,他只是在履行一个医生最起码的救死扶伤的责任。福贵也是如此,他不懂得什么是所谓的伟大的人格,他只知道他是一个人,一个还活着的人,那么他也要履行一个人最起码的职责——继续活着。既然人无权结束自己的生命,无论如何要做好活着这件事,做一个称职的人,那么人如何面对活着本身,福贵用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承担、隐忍。
三、陨落与克服:西西弗斯精神的诞生 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众神而被惩罚不停地把一快巨石推到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来。众神认为没有什么比从事无用而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当崇高的俄狄浦斯精神成为遥远的回忆的时候,人就是上帝抛入凡间的西西弗斯,终生从事无望而又无用的劳动。加缪说:“他(西西弗斯)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就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描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同样,人因为对生的热情,他必须承受生命赋予的无限的磨难与痛苦,承受生命的职责,无法逃避也无从逃避。一个人一旦作为自我而存在,他有生的权利并承担生的后果,这是一种本能的选择。老全说:“老子死也要活着。”家珍说:“福贵,我不想死。”,这个“死也要活着”与“我不想死”中包含了对生的热忱,为了这种热爱他们必须付出代价,必须忍受更大的痛苦,忍受种种磨难,忍受漫长人生中无望而又无用的劳动。“在西西弗斯身上,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个紧张的身体千百次地重复一个动作,搬动巨石,滚动它并把它推到山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痛苦扭曲的脸,看到的是紧贴在巨石上的面颊,那落满泥土、抖动的肩膀,沾满泥土的双脚,完全僵直的胳膊,以及那坚定的满是泥土的人的双手。经过被渺渺空间和永恒时间限制着的努力之后,目的就达到了。西西弗斯看到巨石在几秒内又向着下面的世界滚下,而他则必须把这巨石重新推到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如果人生也如西西弗斯推动巨石一样做着无望的机械运动,山顶那几秒中的快乐是瞬间幸福的象征,而山脚则是苦难的深渊,那么人的一生可看做是一个长长的直线,幸福和苦难就是这条直线上忽高忽低的抛物线,命运一会把你抛到幸福的顶点一会又把你堕入苦难的深渊,而且幸福是片刻的而从苦难的极底点向幸福的至高点的移动却是长期的。福贵的一生中就是这样一个不停的循环运动,当他还是一个阔少爷的时候,或许他是幸福的,尽管是一种没什么深切内容的浅层次的幸福;当他失掉产业而一贫如洗的时候,生活就滑到抛物线的底点,且在这里长期徘徊;当他从战场逃回家的时候,他是幸福的,但是马上面临一系列的生活问题的时候,他又开是从从苦难到幸福的运动中;有庆的死把他又深陷到一个深渊,风霞刚成亲时的一段日子他是幸福的,但是当风霞死后,更大的一连串的灾难又来临了,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孤寂地生活着。尽管如此,和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一样,福贵没有逃避,因为这是生命赋予他的责任,他必须承担。必须为生活的热情而承担生的责任,这是西西弗斯精神的精髓。人生或许也是不断承担的过程。在输光家产以后,福贵爹说:“赌债也是债,自古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还有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一句“自古没有还债的道理”,使得福贵爹这个老地主的形象一下子感人起来,即使处于一生中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也要遵守一个人的责任,不是逃避而是承担。再如福贵本人,当他从富有跌到贫穷的深渊的时候,他没有逃避随之而来的苦难,而是勇敢地承担起来,开始辛勤耕作,并孝敬父母,心疼妻子和女儿。老长工长根因为他无家可归,福贵对他娘说:“苦也要把长根留下,我们每人剩两口饭也就养活他了”。因为他知道长根的今天是他昨天造就的,他有责任和义务。家珍是城里的小姐,但她嫁给福贵后,就承担起了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即使在福贵一家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时候,尽管她完全可以逃避,甚至她曾一度被父亲接走,但是最终她仍然义无返顾地回来了。在《活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做父亲的有父亲的责任,做母亲的有做母亲的责任,做女儿的有做女儿的责任,有还债的责任,有养家的责任……他们中没有一个人逃避责任,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这种责任,而在这承担的过程的背后则是隐忍,生的隐忍,苦的隐忍,痛的隐忍。正如余华自己在《活着》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或者,冯至在《伍子胥》中的一段话可作为人生存的最好解释:因为一段美好的生活,不管是为了爱还是为了恨,无论是为了生还是死,都无疑这样一个抛掷:在停留中坚持,在陨落中克服。
四、生存与幸福:西西弗斯应该微笑 哈姆雷特曾经有一段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活着》这部书为迷惑的王子做了最好的解答,即“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笑是喜,哭是悲,死亡是痛苦,活着是幸福,这是矛盾统一的,共同构成了生命的全部。余华曾在《活着》日文版自序中提到一些意大利学生问他:“为什么您小说《活着》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间的轻微分界在那里?”余华的回答是:“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的轻微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对于《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这就是说,《活着》不是讲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的悲哀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经历种种磨难还活着的一个人的经历与感受。经历是横向的与时间有关,感受则是这横向的时间长度个体纵向感受的深度,经历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感受是在事件基础上人的思想内涵。《活着》的事件是一系列的死亡,也就是余华所惯用的死亡叙述模式,在这事件上形成的人的思想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活着比死幸福。《活着》在讲多次死亡的同时,也讲述了人对死亡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留恋。我们可以看到在死亡面前他们极力挽留自己的生命,老全身体坐起来说:“老子大小也打过几十次仗了,每次我都对自己说:老子死也要活着。”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家珍说:“福贵,我不想死。”家珍在床上说:“春生,你要活着。”他们之所以强调生,在极端的条件下仍坚韧地活着,并以此抗拒死,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无论如何艰辛比起死来终究是件幸福的事情。福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抱着“活着”的信念,一方面是为了和家人团聚,一方面是对生活本身的热枕。他说:家珍说的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家珍不想死,是因为她想每年都能给福贵做一双鞋子。他们有选择生的权利却没有选择不死的权利,在万不得已将死的时候,也以一种乐观从容的心态面对死亡,这种乐观从容源自于他们对自己一生的毫无遗憾,对生的满足以及所谓的幸福。家珍将死的时候对福贵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我心也定了,用不着再为他们操心……做人能做到这样我也该知足了”,“你还得好好活下去”。福贵说:“我有时想想伤心,有时想想很塌实,家里的人全是我埋葬的,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就不用担心谁了。” 俄狄浦斯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尽管我历经艰难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灵魂深邃而伟大,因而我认为我是幸福的。”这句说话是神圣的,加缪如是说。西西弗斯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快巨石上的每一个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砂矿惟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到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悲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战争,经历过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贫穷和饥饿,经历过青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子丧女,壮年丧妻,老年丧孙,一个人一生所能遭受的苦难他都经历了。但是余华说:“在旁人眼力福贵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余华又说他自己的创作受美国一首民歌《老黑奴》的启示,歌中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活着》的故事是对往事的回忆,也就是故事时间是过去的,而讲述的时间是现在的,是福贵暮年的时候。一个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老人,用一种平静而温和的语调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愤怒没有痛苦,甚至还偶尔穿插一点小小的幽默,这是让人感动的。就象书中所说:“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几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起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 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应该认为,福贵是幸福的。《活着》是部伟大的作品,它以平淡的中国汉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读完《活着》后,便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去舔尝故事的凄楚,想洞彻“活着”的意义。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 193 页,商务印书馆,1979 年。
2、加缪:《西西弗斯神话》,漓江出版社,1990 年版
3、《活着》韩文版自序,南海出版社,1998 年版 第 7 页
4、特.塞音巴雅尔,《中国当代文学史》见 p678 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年
5、《文学理论基础》p10 页,p31 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5 月
6、王永午等,《余华:有一种标准在后面隐藏着》,见《中国青年报》,1999-09-03
7、余华《灵魂饭》见 p146 页、p148《我的写作经历》、p224、p225《词语 的力量》南海出版公司 2000 年 1 月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篇10
作者/ 金虹谷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标志着余华步入到先锋派的行列,一颗文坛新星开始闪现。先锋派的先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在“生存状态”层面开掘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非余华莫属,《活着》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包括余华在内的先锋派作家大都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人的生存意义的学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逐渐由先锋回落到现实,“不明飞行物”开始平稳着陆,在转变过程中完成了长篇巨著《活着》,恰因处于转折期,《活着》得以保留存在主义影响的大量印迹,同时也在此基础上融合形成了余华独特的生存哲学。人为什么“活着”?表面看似无深意可言,但要洞明“活着”的本真却绝非易事,对此,《活着》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解读。
一、自由的选择
福贵早年是拥有良田百亩、家资宽裕的乡间阔少,殷实的家境为他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无意于光宗耀祖的他却成了徐家的败家子,仅仅半年就在狂嫖滥赌中荡尽祖宗数辈辛劳积攒的家产,落得个一文不名。父亲帮他还完赌债后含恨离世,妻子被丈人接走,福贵面临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然而凄惨的现实并没有将他推向死亡,他反而选择了活着,由昔日的纨绔子弟成了自食其力的佃农。但他的厄运却远未结束,到城里给母亲请医治病时意外地被抓了壮丁,亲历了惨烈的战争,饱受饥饿、寒冷的折磨,游走于死亡边缘。幸而他活了下来,被解放军俘虏。此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参加解放军继续打仗或是领着盘缠回家,对打仗的恐惧和回家的急切使他选择了后者。昔日嫖赌成性、脚不沾家的浪子在失去一切后却体悟到了家的温情,对家庭倍加珍视。为了省钱供有庆上学,福贵一度将凤霞送给别人,深沉的舐犊之情却又促使他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风霞回去”了。为了起到比照作用以强调选择的自由,余华还为福贵设置了许多对照人物,如福贵的父亲、龙二、仆人、老全和春生等,他们在相似的境遇下作出了与福贵不同的选择,也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后果。
福贵亲眼目睹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每次打击都如此沉重和猝不及防,然而每次他都选择坚韧地活着。透过福贵所作选择的背后,可以看出福贵的“活着”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弱者哲学,悲而不壮,可泣而不可歌。他无奈而又无力地承担着外界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在面对苦难时,他总是消极被动地忍受,与精英话语宣扬的启蒙与反抗迥然有别,然而这又何尝不是普通民众自发的历史选择,他们无意也无法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更多时候恰是随波逐流。在苦难中主人公的生命力得到充分的延展,表现出超常的承受力。
一、人生的荒谬
加缪曾发出疑问: “生命必须具有存在的意义吗?”当“人在面对着死亡的时刻,生命成了世界的唯一价值,死亡将至的现实与希望活下去的愿望的对立,让人陷入不能自拔的荒谬感之中”。《活着》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荒谬。福贵的人生历经民国、抗战、土改、文革、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个体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中,“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偶然事件都有可能是很重要的,都有可能把人推向荒谬的境地”,人虽然可以自由选择,“但最终却逃不过偶然性的命运的捉弄”,这为人生平添了悲剧和荒谬的一面。
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把万贯家产尽输给龙二,为此几乎到了欲自杀的地步。然而世事无常,实难预料,土改中龙二被当做恶霸地主枪毙,福贵却因败尽家产后一贫如洗捡回一条命。当年的浪荡无行反而成了明智之举,人生的荒谬由此显现。但福贵非但没有因逃过“大难”享受“后福”,反倒一步步陷进人生的泥潭中。先是儿子有庆血液被抽干而死;接着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其后妻子家珍因操劳过度被软骨病夺去生命;女婿二喜在装水泥板时意外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又被豆子活活撑死。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死亡“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生存的荒谬性”。“大难不死”的福贵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临到暮年只有老牛相伴。他在人生的苦难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早已随遇而安,宁可把自己降到与动物一般,以此消解人生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安宁,这也是他为老牛起与他自己相同名字的潜在原因。
三、活着的痛苦
余华说过:“《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被卷裹在强大历史洪流中的普通民众在权力争夺和政治更迭中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大的期望只是能够活着,然而连这样卑微的愿望也往往难以实现。
同被抓为壮丁的老全前后逃过七次,每次都被抓回,但他活下去的愿望没有丝毫减退,“死也要活着”,却在临近解放之时死去二春生被俘虏后加入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又远赴朝鲜打仗,打来打去都没死,却在“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不堪凌辱上吊白尽。福贵的亲人更是一个个离奇死亡,在如此境遇之下,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哪怕是痛苦地活着。作为向死而生的“此在”,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大恐惧。有生必有死,有来必有去,人一出生便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无人能够取胜,人注定不能摆脱命运的摆布,从俄狄浦斯到西西弗再到福贵莫不如此。王世诚就曾指出:“余华对人的命运似乎有着一种近乎神秘的理解:人始终生活在自己无法摆脱的命运之中,如同俄狄浦斯一般,永远在属于自己的命运迷宫中打转,找不到出口,无论他如何反抗,最终还是会跌人命运张开的血盆大口之中。”既然命运无从逃避,何不转过头来予以正视呢。从这个意义上,福贵的选择并非一无是处,与虚妄矫饰和肆意遮蔽相比自有其清醒和真实的一面。我们还应看到,福贵作为讲述主体的同时,也是讲述的客体,他喜欢回想过去和讲述自己,似乎如此他便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
能如此清晰地讲述自己的过去,显然讲过绝不止一次,但像“我”这样认真听他讲述的人却少之又少,正冈此,他才对“我”充满感激。我们不难想象福贵类同祥林嫂般的讲述早已遭到别人的冷遇,在遇到“我”之前只能向老牛倾诉自己的过去。在他看来“牛是半个人”,忙时能替他干活,闲时也可做伴,心里闷了还能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在他把牛当做“半个人”的同时,其实何尝不是把自己也视作了“半头牛”。只有当“我”到来时,才又使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为自己的过去受到别人重视感到喜悦,也从与“我”的对话中体认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从“物化”的存在中短暂回归。余华以艺术的笔触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再次提起了这样的拷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而深陷现代性泥潭中的常人能否经受得住却不得而知。现代人对于生存反思的缺失,使人陷入为生存而生存的怪圈,在世俗和物欲包围下迷途难返,与福贵又有多少区别呢?在物质蒙蔽之下,现代人精神价值和光辉理想的丧失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在《活着》中我们丝毫解读不出通常意义上所谓的“高尚”,相反,更多地体会到的是人的物化及生命力的丧失,在惨烈的现实碾压下一切都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死寂,连那孕育万物苍生的大地也在“召唤着黑夜来临”。然而与一般人喜欢忘记过去转而沉溺于对将来未知世界的幻想中以摆脱现实苦难不同的是,福贵沉湎在过去的回忆之中。亲人的一个个离去剥夺了他对未来幻想的可能,苦难的熔岩也早已把他的内心灼伤,化成了片片灰烬,对于悲惨往事的回忆成了他麻木灵魂的慰藉。然而在我们轻狂地指责福贵懦弱的同时,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相同境遇中又有几人能比他更坚强。在福贵身上分明映现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面对极端苦难时艰难前行的身影,没有记错的话,我们通常是以“伟大”来为之命名。
我们无须过多指责余华没为我们塑造英雄人物,没为我们指示光明未来,这样的作品早已汗牛充栋,我们需要的恰是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历史习惯于为伟人、名人存录,而没有普通民众的位置,即便提及也只是那虚空的名词——人民群众。余华恰是要对美化的历史祛魅,还原活着的本真,关注于久被忽视的集体中的个人,那曾经活着和正在活着的人民群众中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祛除一切形式的蒙昧,以求“更加接近真实”。生活的磨砺使无数像福贵那样的底层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承受不幸的方柱体”,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物体能够比方柱体更加稳定可靠?”《活着》注目于普通人的存在,感知着他们活着的痛苦,“将人存在的根基连根拔起,将存在的绝望呈现在人的面前,将世界的深渊指给每个沉醉在阳光中的路人看”,正像余华品评福克纳作品时所说的那样:“同情和怜悯仅仅是装饰品,他们需要的是和自己一起经历了苦难的思想和感受,而不是旁观者同情的叹息。”也正因为如此,《活着》才引起广泛的共鸣。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91.
[2]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7.
[3]伏爱华,想象·自由——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49.
[4]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余华《活着》赏析 篇11
----余华《活着》赏析
首先,我想用一段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话作为书评的开始,它出自余华《活着》韩版自序:‚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认为,这是对‚活着‛这个无比深厚的词语最中国化的诠释。
《活着》这篇长篇小说成书于1992年,曾经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如今已名扬海内外,是作者余华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文学特征的作品。
作者余华,1960年生人,1983年开始写作,先锋文学的尝试者,也是坚持先锋试验时间最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主要的长篇小说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
翻阅《活着》,让人尤感滞重,主人公福贵年轻时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赌博输光祖业后就从此一蹶不起,厄运频频。先是父亲气急攻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母亲病死,接着儿子有庆被医院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难横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福贵经历 1
了一重又一重猝不及防的苦难,生命里难得的温情总是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从地主变成贫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土改,大跃进,文革,分田到户,最后看着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他而去,到晚年,年迈孤苦的福贵与一头通人性的老牛相依为命……福贵一生的苦难让福贵懂得了担当,学会了忍受,他以极强的承受能力,平静接受苦难的命运,甚至是忍受苦难的命运,他坚强地活下来了。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一种最本质的要求。从主人公福贵能这样活下来的经历中,使我感到再没有比活着更迫切的渴求,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使人坚强的面对的力量,一种支持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种隐藏在人们骨子里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力量。
有人说,《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事实上,作者在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而又执着的叙述,却使一种近乎含情脉脉的温和侵入我们的阅读,他引导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在这冷与热中,作者以情绪消解了苦难,在作者看来,对待苦难的办法是忍受它,逆来顺受,放弃内心的挣扎和疑问,并用佛道的逍遥来遗忘来瓦解痛夺。
是的,余华给了苦苦追寻的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无比深刻的答案:活着是一种过程,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福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活着,生命才有意义。有时候,苦难也是生命中的一种必然,不能轻易的放弃生命才是实质。
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12
我的心灵为之颤动――峭壁上石缝间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读余华《活着》有同感。作者以一种娓娓而谈的语言,似清清流水的小溪,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只为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如此的艰难,活着是如此的沉重。活着就是要与恶劣的环境,人生之险恶搏斗着、对抗着、挣扎着,争取好好的活着。
活着,就要战胜自我,征服死亡。在逆境中,以死来逃避现实的人是一时的勇士,死需要勇气,生更需要坚强;在逆境中,能忍辱负重,顽强地活着的人,方显英雄本色。
徐福贵年轻时依赖父母,游手好闲,梦想靠来发家致富,结果是倾家荡产,一贫如洗。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的逆境,徐福贵没有死,象石缝间的一棵野草活了下来。命运作弄他,厄运接二连三地打击他,先是丧父,接着丧母、丧子、丧女、丧妻,最后丧孙,老来形影相吊,与老牛相依为命,他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都寄语给了老牛:“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看似平常语,满纸辛酸泪。
【余华的作品《活着》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体会05-21
余华《活着》心得感悟10-28
读余华活着后感06-08
余华活着读后感500字07-24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800字优秀05-30
对余华父亲形象的认识07-02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09-22
余华《兄弟》07-14
余华小说创作07-20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1000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