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2024-10-25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共10篇)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篇1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内容提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意识,加之基层学校课改培训针对性不是很强,培训的力度不够等原因,致使个别教师不能准确领会课改精神,片面理解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总结我县课堂教学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提出自己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误区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已近四年,综观实施情况,喜忧参半。喜的是多数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课改,教育教学中注重了“两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四个改变”(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为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忧的是仍有一些教师甚至基层学校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理性思考,对课改精神领会不深,对课改理念理解片面,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新的教学的误区。这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使部分教师和有些学校管理人员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怀疑,甚至完全抛弃课改,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为了尽早消除误区,使全体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充满信心,使我县新课程步入良性运转轨道,我和几个同仁做大量的调研和探讨,试图找准这些误区产生根源,消除这些误区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研究方法

我县新课程改革试点第二年,一些课改新问题就开始引起少数有识之士注意,与此同时,我县也开始组织力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笔者与其他四位同志组成专门小组主要负责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在历时一年多的研究中,只要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深入基层调研(采用听课、评课、讨论、交流、总结等形式)获取尽量获取一手真实资料;二是小组成员分别结对子联系一所学校,参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各级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参与指导教学对比实验,积累资料和经验;三是小组成员定期集中,对资料分析归纳;四是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借鉴先进经验;五是坚持业务自修,钻研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研究的科技含量。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目前我县课堂教学(主要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原因及危害,并尽可能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三、六大误区及其解决对策

误区一:用“名著导读”取代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吸取中外文化精髓,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正因如此,新教材针对性地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一模块,目的在于教师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喜爱名著,走进名著,养成爱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好习惯。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很多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将“名著导读”的作用夸大、歪曲。教学中很少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时间,临考前“临阵磨枪”,让学生通读“名著导读”,搜遍资料,“对症下药”地设计各类题型,并附参考答案,让学生理解识记。这种做法有时的确很奏效,但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实则百害而无一利。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仅靠啃教材中的课文,断章取义地读“名著导读”中的片断,死记一些常见考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课外的海明威”比“课内的海明威”更精彩,这是学生普遍的阅读心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以“名著导读”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由阅读“课标”推荐的必读名著。为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质量,教师须有一个长远计划,做好周密安排。首先,每学期一开学,就应该引导学生通读“名著导读”,明确本期阅读任务。为保证阅读时间,教师可将原先晚自习做题讲题时间,变更为两节阅读课(我们山区中学均有晚自习),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和节假日时间,涉猎中外名著。其次,动员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找到必读书目,自由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这一步是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条件不足,阅读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教师便望而却步,知难而退。孰不知挖掘阅读资源的方法多样,形式不一,其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同一时间学生所读名著可不尽相同,可分组分批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可向教师、亲朋、同学借读,可办读书卡光顾校外图书馆,也可在班级办“读书角”„„最后是成果展示。为检查学生的读书质量和阅读效果,可利用两三节课的时间,举办“读书沙龙”、“读书笔记展”、“心得交流会”、“读书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在交流中互补提高。

“名著导读”只能对学生阅读名著起导向作用,它决不能同等于名著阅读,我们只有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接触“正版”,读整本书,将课外阅读付诸行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方能提高,优秀文化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

误区二:将“语文实践活动”简化为“作文训练”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将语文学习渗透于生活之中,新教材创造性地设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意在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精神。此类活动的开展,须有教师的精心计划、周密部署、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主动合作方可取得成效。然而,在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们怕麻烦,图省事,走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走马观花,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在作文练习上,这无疑是对新教材编写理念的一种歪曲和误解。

如何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地学习?我认为应做到一下几点:

1、树立“大语文”理念,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上,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也绝非是以文章写的好坏而论,而是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统筹安排,周密计划,确保活动开展有序,富有成效。新教材到手后,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编排体系,领会编写意图,把握各单元主题,结合“综合实践学习”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各单元“综合实践学习”要写成计划,重点活动,做到安排提前,准备充分,指导到位。

3、广泛参与,自主活动,让学生做真正的实践者。实践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舞台,自始至终,学生都是活动的主角,因此,教师那种全权包办,化繁为简的做法实不足取。活动前,教师要积极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尽力彰显个性。教师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高低均衡分组,确定组长,做好分工。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问题,自己搜集材料,自己安排活动程序,自选主持人,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整个活动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而学生则在一次次“综合性学习”中,经历着一次次精神探险,体验着语文学习的收获和喜悦。

误区三: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实效

新教材使用以来,多数教师都在着力改变单纯注重讲授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尝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如:竞赛式、合作探究式、赏析式、感悟式等等,加之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的渗入,语文课堂可谓是“锦上添花”,但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实效性并不理想。据调查,在农村学校不少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如此情景:语文课上“唱念做打”,五花八门;小组讨论时间不足,乱而无效;多媒体一统天下,黑板上一字没有;廉价表扬泛滥,激励方式单一„„.我虽不敢全然否定此种做法的不足,但是,单从语文教学而言,那种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只会打电脑,只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只能使汉字教学在无形中被弱化。而那些“你真棒”、“很好”、“你真了不起”等单一的赏识,无原则的表扬,也会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温柔杀手”①。

创建和谐课堂,引领学生成长,需要处理好形式和实效的关系。好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实效确有帮助,科学适宜的评价是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催化剂。但在语文教学中,若一味地追求形式,必将冲淡实效。我们提倡讨论,但反对一分钟的无组织讨论;我们提倡实践,但反对在摄像机镜头下“表演”;我们提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反对语文课堂的思路被鼠标所牵制;我们提倡激励赞赏,但反对虚假表扬、廉价赏识。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熟练掌握教材体系,因文制宜,合理施教,方能真正收到实效。

误区四:一味强调“技能”而忽略“基础”,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在近几年各类命题中已得到了渗透。于是,许多教师就沉溺“题海”,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上煞费苦心。每次考试,总觉自己各个知识点都讲到讲透了,各类题型也练到位了,可学生的成绩总是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学生基础没打牢。翻看学生答卷,我们不难发现:诗词句默写了,可不是错字就是漏字;听说题答了,可用语不当,言不由衷;阅读做了,可意不及题,语不中的;作文写了,可标点滥用,字迹潦草,病句连篇,空洞无物。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识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好基础是关键②。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巧用“读一读,写一写”,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语法修辞;引导学生品评佳篇美文,通读中外名著,做好读书笔记。最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沉淀,逐步提高,达到写好一手字,讲好普通话,理解准确深刻全面,习作文从字顺,情文并茂之目的。若学生最基础的知识都没弄懂,最基本的目标尚未完成,那么一切“锦上添花”只能是“空中楼阁”,“更上一层楼”的理想也只能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③。

误区五:语文课堂“重讲解轻朗读”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笔者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却发现了这乐章中的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初中的语文课堂较之小学,也许是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加,也许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中心、写作方法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学应重视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教授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朗读。我国历史上有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朗读感悟的事例,如扬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读到口舌生疮,蔡文姬靠诵读回忆父亲的文稿„„“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古训,都证明了读者自身朗读、体味的重要。语文学习要注重过程,靠朗读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无须长篇累牍地讲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和深邃哲理,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岂不更好?

误区六:过于强调“自主学习”,忽视教师正确引导

新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却让有的老师一下走向另一个极端:

“自主”变成了“自由”: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一堂课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而自己只作为点名者、发问者、旁观者。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提的问题有没有价值,这堂课上得有没有价值。

“主导”变成“袖手旁观”: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可是强调教师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

上述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治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

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

新课改,给了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能展现自我独特个性的“阵地”,新课改,让课堂教学自由飞翔,而不再是戴着镣铐跳舞。但是,课程改革又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我们客观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有利于促进我县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当然,误区的消除了下文所述的六个方面之外,还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各校建立由学科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及学科教师共同构成的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积极推广新课程教研成果,增强课改意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培养一批热心课改,业务精良的教研骨干力量;三是改革现有优质示范课评价标准,采取科学、客观、公平的评价方法,引导新课程改革步入良性轨道。愿我们一道再研新课标,领会新理念,探究新教法,走出教学误区,在课改的浪潮中作一个勇于反思的实践者,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课堂。

参考文献

①樊俊《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反思》,《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8期,第16页。

②③《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人行语文网》。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合作学习,误区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典型的工具性特征, 因此要想上好语文课并非易事, 课堂之上教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始料未及的各种问题, 使得教学工作十分被动。为了成功应对这种尴尬局面, 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在教师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误区, 又将如何改进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师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1.固步自封、我行我素的误区

现在很多学校都把教研活动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下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很多教师对合作式学习也形成了认同感, 但是内心深处不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分享出来。教研活动仍旧是走形式, 走过场, 集体备课也是形如虚设。在课堂之上, 一些教师沿用旧的教学模式, 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 遇到问题或是敷衍了事, 或是自我钻研, 一直在扮演“一枝独秀”的角色。

2.貌合神离、暗中竞争的误区

整体上讲, 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很多学校都制订了较为严格的奖惩措施, 考核教师的主要途径就是看教学成绩。在激烈的教学竞争面前, 教师合作似乎成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合作过程中, 教师也有了亲疏远近, 因人而异。比如, 在指导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 一些老教师不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坦诚相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 而是一味地讲客套话;而对于一些老教师所采用的陈旧教学模式, “晚辈”教师们自然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分工不明、责任失衡的误区

教师合作式学习应该分工明确。语文学科, 作为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 应当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向大家开诚布公地说明, 并进行明确分工。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 一人劳作、全组共享的情况十分普遍。从教材分析, 到研究学情, 再到选择教学手段,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将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是分工不明, 责任失衡现象十分普遍。

二、针对合作学习出现误区所采取的策略

1.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语文教师进行合作式学习并不是每节课都要集中备课, 统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而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研讨。这就要求每一次的合作学习都有明确目标。

例如,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我校教师以“会诊式集体备课”为载体, 不断优化年级备课组的功能, 发挥集体的智慧, 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设计, 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 通过科学的观察、分析, 理性审视课堂, 思辨教师的教学行为;参与的其他教师以反思总结为主要方法, 聆听他人意见, 通过有效的交流,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以《背影》为例, 由语文备课组组长主持, 布置研修任务, 首先让三位骨干教师以同一节课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公开课, 然后要求每名教师设计一份《背影》的教学设计和作业, 并由老、中、青教师各一名教师作为代表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 有专门教师负责备课记录, 大家各抒已见, 不断对教学设计和作业进行完善, 达成共识。

2.理性看待竞争与合作

应该说, 职业竞争是无处不在的, 是无法逃避和选择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有理性地看待同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才能真正做到“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 不仅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要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凸显教师个人魅力。在合作中, 老教师要善于从年轻人身上看到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的一面;年轻教师更要虚心学习老教师的长者风范、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同学科教师之间竞争的目的不是相互猜忌和抨击, 而是彼此借鉴和提高, 只有这样, 所有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师才更具竞争力。

3.积极拓展合作途径

笔者认为, 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讲评等内容以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资源、组织知识竞赛、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来达到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 在语文新课改的浪潮中, 教师之间开展合作式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通过合作式学习, 教师不仅借助“集体智慧”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也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与友谊。所有教师应以此为契机,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理论修养, 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德锋.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探究[J].新课程学习, 2011 (12) .

[2]赵怡.浅谈新时期下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学周刊, 2012 (3) .

浅论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3

误区之一:课文教学的系统化。作文教学的盲目化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或各自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语文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为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真地制订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实际上,大部分教师也是按计划进行授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做到了条理化、系统化。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却很大,往往不按计划进行,甚至没有全盘考虑,导致作文教学的盲目化。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作文多教几次、少教几次都无妨,因为考试时,作文似乎每个学生都能写。况且作文阅卷的主观性比较大,同一水平的作文在不同阅卷者手中或同一阅卷者不同情绪下,评出的分数往往不同,也让他们觉得平时花大力气训练作文有点划不来。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往往这样处理中学规定的每周两节作文课:要么出道题目,提示一番,叫学生去写;要么干脆挪作他用,叫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写。很明显,他们只把课文当成了教学的主要任务,却忽略了写作的重要地位。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导致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的懒惰情绪,使他们不肯花大力气去研究作文教学,很少给学生系统地讲写作理论、规律及经验,很少自己写下水作文去体会其中的苦与乐……

针对作文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应强化作文教学的系统性。首先,作文教学应制定出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各个年级的不同目标要求,使这些目标环环相扣,逐步推进,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来加以落实,一步步实现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应坚持做到每次作文都有教案,有作文批阅记录和讲评提纲,甚至教学感悟等。其次,作文教学应重视与课文教学的结合。中学的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各有所侧重,如《听潮》主要是借景抒情的写法,《白杨礼赞》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如果老师在讲课文时肯花力气当堂强化这些写作特点,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定写作方法和技巧,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个作文写法系统,作文教学就会大有改观。

误区之二:重写作方法指导,轻生活体验和写作素材积累

误入这类误区的教师,尽管对作文教学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侧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强化写作技巧的训练。这些教师常认为作文教学从这方面去教比较容易下手,因为一篇文章无非就是由审题构思、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等要素构成。受到这种思想影响,许多学生到书店专拣“作文技法”“考场作文宝典”之类的书,认为买到了这些书就获得了作文的“真经”,就能在考场上获得好成绩。殊不知,看这些书固然让学生的头脑里有了大量的写作理论和技法,但在实际作文时他们就犯难了。他们常常觉得脑子里充满了写作的技法,但却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勉强下笔,也尽是虚情假意、空洞无物的内容和干巴巴的语言。原因何在呢?是因为学生的脑海里无写作的素材。

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生活是走出这个误区的有效途径。我们强调走出校园,寻找生活材料,并不是非要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间接地感受生活而获得写作材料。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这是最为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要让其明白观察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特点,要善于发现别人不易觉察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中学生的思想处于最活跃、最敏捷的阶段,教师如能善于指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他们一定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闪光的东西。

2打破封闭教学模式,采用“活动”作文教学。所谓“活动”作文教学,就是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的过程。这种作文教学的特点是先活动后作文,使活动直接成为作文的材料。这样,学生作文就感到有话可说,就可杜绝作文的矫揉造作和空洞无物的现象,还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比如说,春游恐怕每个学生都愿意参加,春游之后叫他们写春游的所见所感,大家都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学生有了原始的写作素材,再加上学生固有的写作技法,写出好的文章就不是件难事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开展活动要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不可强求一律。笔者认为,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文艺晚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智力竞赛、朗颂比赛、表演话剧、体育游戏、校园文学社、校园黑板报、学习园地、春游远足、夏令野炊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写作素材,还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

3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个问题已提出很久,但真正能做到的教师却不多。中学课程规定的课外阅读课,真正用来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的很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以大力气传授课本知识,搞题海战术,严重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诚然,书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当代中学生的写作需要的是综合的、立体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包括课外的各方面知识;不仅要具有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广泛猎取古今中外有关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去获取知识,广采博收,做到下笔如有神。

误区之三: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淡化真情实感地抒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往往偏重于作文的思想性,一味强调作文“立意要高,主题要深”。在这种认识下,教师往往只允许学生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只允许学生写大公无私的英雄劳模,只允许写雷锋、李向群似的好少年,不允许学生写“黑暗”的东西,不允许写点凡人琐事,不允许写点风花雪月……这样的作文教学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僵化,引起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雷同化,导致学生作文的虚情假意,空话连篇。

值得注意的是,受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作文中常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现象:凡是在涉及自我的记叙文中,自我贬斥,自我否定的特别多。这些文章的特点往往采用对比手法,通过极力贬低自己来褒扬别人,常把自己写成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甚至一文不值的人,或者纯粹以沉痛的心情来忏悔自己的过错。当然,生活中人人都难免犯错,在作文中表示反省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许多作文中“我”的过错,一看就知道是瞎编乱造的。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由偏重作文思想性的传统作文教学所造成的。长期的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使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偏见:人应该学会否定,否定是谦虚和美德。另一方面,教师也大都不喜欢自我肯定的人,认为那是自我吹嘘、自我夸耀。长期的耳濡目染,学生产生自我贬抑的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现象,压抑了学生的进取心,容易产生作假心理,造成了作文的虚情假意和雷同化。因此,作文教学不应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与其虚情假意地大谈豪情壮志,不如真真实实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叶圣陶先生主张“以诚为文”,原因大概也就在此。

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要辨析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毫无疑问,作文与做人是相关的,但不能把做人的标准等同于作文的标准。中学的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挂钩,让学生写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文章是正确的,但是作文训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写作文,如果一味在思想上作“文章”,那就背离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当代中学生的作文训练应重在表达的训练,“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口”,让学生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认识到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就不应该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应让学生写点“放胆文”,才能走出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误区。

其次,我们强调作文写真人真事,注重真,情实感地抒发,并不等同于作文不能虚构。假人假事也并非无真实性,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难道能说他们不真实?相反,他们是高度真实的人物。所以,由生活中大量的活生生的现象凝聚而成的文学典型,明明是假人假事,却又是真的。这就启示我们,当学生对“真人真事”的习作练到一定程度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向浓缩生活真谛的“假人假事”转向。这样,才真正算得上“创作”,学生的作文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多媒体教学应用误区分析及对策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或是使用都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认识和课件运用误区分析,对其不足和对策做了客观阐述和说明,以期望多媒体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 者:张廷鑫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广元师范学校,四川广元,628017 刊 名:丝绸之路 英文刊名:SILK ROAD 年,卷(期):20xx ”"(8) 分类号:G632.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技术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篇5

鲍田中学 戴小云

[内容提要]:

例谈当前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

一、教师提问缺乏耐心,缺少等待;

二、语文课成了包罗万象的“万能课”;

三、学生讨论合作流于形式;

四、“读写结合法”泛滥。并提出相应对策:一教师转变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会等待;

二、加强对文本的学习和解读;

三、备课时吃透教材,具体操作时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四、准确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健词]:

阅读课教学误区对策

“课堂教学是门科学,有规律可找;课堂教学是门艺术,有强烈的个性特点;课堂教学也是门遗憾的艺术,有待于探究、完美。”这是市进修学校包哲老师在一次评课上的发言,听后颇有感触。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尽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但透过热闹的现象去冷静地思考,确实发现存在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这此遗憾、这些误区促使我们对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反思,并积极思考对策。

误区一:教师提问后缺乏耐心、缺少等待。

[现象一]:一位老师教《云南的歌会》让学生速读全文,并思考概括文章写了歌会的几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可当学生还未读完,甚至来不及思考时,教师就叫停,马上让学生回答。

[现象二]:有教师上《台阶》一文,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问题,概述课文内容”。课件上的问题已很明确,可当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时,教师地喋喋不休地补充概述要求,阻碍学生的正常思维。

[现象三]:一老师上《岳阳楼记》,逐段分析课文。“教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自译第二段”,“用1分钟时间提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用3分钟时间思考老师的问题”„„在时间上给学生以严格控制,而正因为此,就出现了时间不够,学生回答不好或老师说“那再给你们x分钟时间”的结果。

[反思]:这些虽然都只是教学细节,但从中不难看出教师缺乏等待心理。教 1

师对学生学习心理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缺乏信心,担心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过分强调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仍以自己的思想、思维、思路左右着自己的课堂。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学生自己思考、揣摩、历练才能完成,任何包办代替的结果是不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提并论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中采用的方式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上述教师的这些行为明显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时间,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所得的,但对中下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生产者,学会等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观念。

误区二:语文课成了包罗万象的“万能课”。

[现象一]:一教师上《石壕吏》一文,全文分析完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和老妇人,再现故事情节;另外请一学生上黑板语合语境画图。

[现象二]:一名教师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在对课文稍加分析后,就用大量时间来看影片《后天》中的情节。

[反思]: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论,使语文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天地。于是,语文教师过份夸大了它的外延。有些课怎么看也不像是语文课。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是让学生去讨论一些问题,做些表演,画些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甚至将语文课上成了社会课、自然科学课。诚然,语文课堂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确实给语文课带来不少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热闹的活动,不见对文章的挖掘、共鸣,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我们倡导综合性学习,但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它的最根本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热练运用祖国的语

言文字”。不管新课程怎样改,“语文味”始终不能淡化。仔细地阅读文本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一篇文章,能够读得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章中丰富、浓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铺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是正途。

误区三:学生讨论合作流于形式

[现象一]:一教师在教《敬畏自然》时,提问说:“作者认为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人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这种泛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

[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形式在以班级为基础上的多样化,是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这样几点:

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误区四:“读写结合法”泛滥

[现象一]:一老师上《福楼拜的星期天》,离下课仅5分钟左右时,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过的“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方法”对你的同学作一下肖像描写。

[现象二]:一教师上完余光中的《乡愁》后,让从未离过家乡的学生们仿写“乡愁是”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阶段目标将阅读和写作目标分得很清楚,对于一堂阅读课的教学,阅读与写作孰轻孰重教师应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恨不得一吃吃成胖子”,这样的结果势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也不否认,学生从小到大写作,常常离不开模仿:仿主题的确立,仿材料的安排,仿语言的表达,仿手法的运用等。但是不问学生有无此类生活,不问学生有无此类情感(如现象二),不问这篇课文仿写的难度(如现象一,七年级学生在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议论、记叙,什么是抒情、描写情况下就让他们当堂运用,这样能写出多少佳作?且不谈佳作,能下笔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说假话,说成人话,甚至胡编乱造,空话套话泛滥。又何来“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思”,又何来“说真话、抒真情”,离开了“真”又何来“善”与“美”?

[对策]:通过仿写这一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无可厚非,然而读写语合法却是在“不适当的时间选择了不适当的方法”,以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崔允郭教授提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的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份„„如果教师在还没有弄清教什么,学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所谓的活动设计上,在教学中自然很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准确定位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此外,“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切体验。”

有专家指责当今的学生作文多无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甚至认为“当

堂作文无非是训练写作速度”。而为提高作文水平打基础的读写结合法更无任何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放在综合活动课或专题训练中加以适时地运用。

新事物的诞生,总会经历种种坎坷和磨难。新课程的改革,也面临着种种缺憾。“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时间的冲刷下,在我们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平静下浮躁的心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会有更高的超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崔允郭《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人民教育》2004年13、14期合刊

3、黄厚江,杨斌《语文诗意的追寻》,《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12月

4、赵福祺,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导(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篇6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我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历史课后,发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误区一:由“人灌”到“机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老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唱戏”,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岳飞抗金》时,计算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展示了“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如果教师只是作为操作者,不加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学生连“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茫然不知,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到现在的“机灌”。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播,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

目前教师的讲授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初中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生动直观不乏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我认为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误区二:从接受者到观赏者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老师有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在讲授《郑和下西洋》时,通过多媒体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果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那么可能是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了。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误区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如果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历史的多样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如果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深,但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如果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辩,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却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课件。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 应让 老师去完成,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总之,课件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

误区四: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例如将大量的用心

爱心

专心

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使学生的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我觉得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再如老师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红军长征》,教师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如遵义等)在附应的影视资料;同时,请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一些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 后在 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

用心

爱心

“教学平等”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篇7

关键词:教学平等;误区;对策;本质

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平等、教学平等已经成为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自尊的人格,使孩子具有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不会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所谓追求教学平等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认真反思和改进。

误区一:重形式,轻本质

现象:在新课改过程中,许多学校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有的降低了讲台的高度,有的把讲台撤了;有的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便离开座位,随时打断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校更是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要“蹲着”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从而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策:形式自然,理念在心

我曾经看到美国数学课堂录像中这样的片段,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认识对称图形”,执教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其大致教学过程如下:教师首先将一些漂亮的拼图摆放在地上,然后跪在地上变化这些拼图,并一边摆一边引导学生比较变化前后的不同,然后指出具有这样特点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接着教师坐在班级电脑前,让一个学生坐在她的膝盖上,其他学生围在她的身边,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展示出许多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氛围与教者的课堂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美国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学中跪、坐、站没有丝毫的做作,我想她一定是把师生平等、教学平等的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田。但如果这是一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也依葫芦画瓢地跪在地上进行算式的演练,那样既不合时宜,又将影响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平等”不要也罢!

教学平等应该建立在教师心灵深处自觉自愿基础上,如果只是通过改变身体姿势来实现“平等交流”,那不过是讨好和迎合家长,迎合世俗的一种媚态。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并不在于教师站着、坐着、蹲着,抑或跪着,而在于教师的“用心”,学生的“有心”,只要“真心”相对,师生自然会下意识地选择站着、坐着、蹲着,抑或跪着的最适合的形式来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误区二:重开放,轻导向

现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四年级的“三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学校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然后出示了:学校美术小组有40人,作文小组是美术组人数的3倍,书法小组比美术小组和作文小组的总人数多5人。接着让学生观察条件,并提出:“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

生1:作文小组有多少人?

生2:书法小组有多少人?

生3:美术小组和作文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4:三个小组一共多少人?

生5:美术小组比作文小组少几人?

生6:书法小组比美术组多几人?

生7:书法小组比作文小组多几人?

……

至此,10分钟过去了,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还在问:“还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最后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逐条解答。

对策:先放后收,注意取舍

记得课后我与这位教师交流看法时,我问他:“你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一定都要解答?这位执教者回答:“当然都要解答,当前课堂教学重视民主,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就应该解答,否则就会厚此薄彼,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公平。”

这位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在民主教学与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上出现了偏差。学生畅所欲言地提问之后,需要教师有机地取舍,摒弃一些特别简单的低层次问题,将那些具有思维价值、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数学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焦点,从而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所以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并不需要板书,而应该提醒学生思考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学生提问之后,教师可小结:在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的是比较简单的一步、两步应用题,有的是比较复杂需要二步以上解答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研究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误区三:重学法,轻教法

现象:新课程指出数学学习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当前的课堂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纷纷登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则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像一位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于各种看似有道理的发言,不置可否,一概投以赞许的目光,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

对策:指导学法,教学合一

PPT课件制作几种常见误区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种常见的PPT课件制作设计的误区的分归纳与剖析,指出一个优秀的PPT课件设计,必须忠实于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角色,必须是通过课堂教学检验对教学效果能起到加分作用的课件。在这个标准下,教师可以通过对课件的合理的设计,从而更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PPT课件

误区

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而不断普及,以PPT的方式制作设计的教学课件也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最重要手段。然而,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在课件的制作设计中存在着种种误区,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PPT课件的优势和效果,有时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使教学效果反而下降。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几种常见的PPT课件制作设计的误区的归纳与剖析,以期对老师们以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误区一:PPT设计过分追求大而全

也许是由于追求完美的心理,也许是为了在课题教学中省力省心,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很多的PPT课件(无论是网络下载的所谓的精品PPT课件还是在优质课或者日常公开课里见到的PPT课件)都力图以大而全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所以,常常看到很多教师所设计的一节课的课件竟然有幻灯片三十、四十张甚至更多。PPT课件里面的内容囊括了诸如复习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情景材料;新课教学中的事例列举、探究活动、课堂适时检测题;当然学生课本上的主要内容都会在幻灯片中体现出来,而且还会加上自己对其内容的分析归纳,至于课堂小结,课后练习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此尽善尽美的设计难道还不是一个优秀PPT课件吗?可问题是,这样的PPT课件拿在手里怎么利用得了?通常看到的状况是一堂课老师就扮演着一个讲解PPT课件角色,疲于奔命似的把一张又一张幻灯片处理完。老师完全被自己制作设计的PPT课件牵着走,没有一点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而学生呢?恐怕连幻灯片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没时间浏览完全,更不用说还要去理解消化,更不用说是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了。所以不难想象,这样的一节课能实现什么好的效果?这样的幻灯片对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适得其反了。在此,笔者认为,PPT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已,老师们在制作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它不是每分钟都要用的,该让学生回归课本的时候还得回归课本,该老师自己板书的时候还是要板书,该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时候就去主动参与,各种手段相互结合让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才是目的所在。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对那种大而全的PPT课件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修改,过渡性的环节略做设计,多余的不要了;课本的一般知识省略去,核心重点的通过课件强化就够了;有些背景材料,课堂习题,能省的就省,保留一二必要的可以了……如此下来,PPT课件还剩下10—15张,老师学生利用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节约出来的课堂时间无论是用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参与还是老师的灵活而即兴的发挥相信都会为课堂效果增分不少。

误区二:PPT设计杂乱花哨

有些老师在PPT课件设计的时候喜欢在模板、配色、动画、音效等方面做文章,认为这样可以让PPT课件更醒目,更吸引人。笔者认为,恰当的使用这些技术是能够为课堂教学效果加分的。但这样的问题也还是要尽量避免:一是一个PPT课件选用太多模板,而且主题风格千差万别。表明上看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其实在运用过程中却容易导致模板与内容不协调,甚至是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二是幻灯片配色杂乱,把幻灯片搞得五颜六色的,初一看起来,貌似很醒目,其实有些色彩在的课堂教学中会影响PPT课件内容的可视效果,最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疲劳;三是动画设计花哨,这一句内容用渐变式进入,那一句又采用温和式……有时候还把内容显示的次序搞混了,而且每个动画都加上诸如掌声什么的声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其实,一个PPT课件,完全不用搞得那么复杂,选取一两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模板,配色方案让学生感觉轻松为宜,动画设计简洁,音效偶尔用用就好了。

误区三:PPT内容偏离主题

部分教师在PPT课件的制作设计的时候,会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背景材料,视频资料或者歌曲等。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设计方案,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但如果背景材料文字、图片内容太多,视频资料过长,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比如文字材料字数太多,势必会字体过小,学生就看不清楚,阅读量大了,时间也够不过来;视频过长,学生是很欢迎的,也可以拓宽视野,但一节课就四十来分钟,放两段视频,读几段文字材料,那么课堂教学内容怎么办?这样的本末倒置的设计是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文字材料可以进行删减,保留必要的部分展示给学生,视频也可以通过切割工具把必须的画面切割下来,最多两三分钟就够了,歌曲嘛,课前放首简短激昂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放点轻音乐缓解学生疲惫的心理,但也只能是偶一为之,不必时时事事俱备,凡事注意个度,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篇9

一 合作学习形式化

[片段]: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

背景:在课前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在老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

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去验证结论……

于是乎: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只见学生在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一个明白不可…。一会儿,师示意学生停止了验证、探索,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上的拼剪方法验证…。

[思考]: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好的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实验课题,但我们看到了不应该出现的怪现象:

一、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仍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笔者记了一下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

其二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不如不合作。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目前,数学课堂上像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存在依旧,要么像本案例那样合作走走过场,一会儿就盲目、草率收兵,要么合作学习之后不进行组际交流、似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不大,有脱节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一种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习惯。

[建议]: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跳出教案的框框,切记不要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合作学习泛滥化

[片段]: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

[思考]: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像刚才这节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类似这样的课堂还有不少,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时连简单的解方程:2X+6=17 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课题是不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就能自己弄明白,自己就能独立完成该课题的学习。

[建议]: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好合作的契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三、合作学习自由化 [片段]:在一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若无其事地在教室里踱来走去…

[思考]:

1、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你看,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是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嘈杂声一堆;有的小组里张三怎样说,李四就怎样说,人云亦云;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

2、这种自由化现象也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的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建议]:

1、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

2、由于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合作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的任务,目标,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说明: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合作中不仅要参与合作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合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补漏。有的放矢。在合作之后学生汇报时老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初中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篇10

关键词:作文误区;改进作文教学办法;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29-01

语文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洞察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存在着效果差、效率低的现象。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诸多的误区。

一、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作文在考试中不像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因此多教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而且由于目前统改统考作文阅卷,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办法,阅卷中随意性较大,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得来。这样,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了。

二、教课文往往有计划性,教作文却无计划性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或各自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语文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真地制订出一个都较合理的教学计划。但教作文却不按计划进行。有的甚至对作文教学根本没作预先的全盘考虑,随意性很大,无计划性可言。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事无补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四、比较注重写作文的篇数,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认真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每10天或者每星期 让学生交一篇作文。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 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这其实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究竟应如何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呢?作为把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高度综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决非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办到的,但是如果教学方法得当,使学生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能。

五、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其乐无穷的学生恐怕是凤毛麟角,而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忧心忡忡的学生恐怕是成千上万。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产生害怕的心理,产生厌烦,不愿意写作文,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当作家、记者,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因此也不肯写作文。对于这样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首要一环。传统的写作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把学生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劳动降格为:教师控制下的单调死板的知识技能的迁移训练,每次习作都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命题,终止于教师的批改,根本没有学生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作文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使学生文章写得好,关键是积极培养其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学、乐写,从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

2、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

4、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倡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所谓放胆,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文”,就是结合各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提起笔来,如泉涌瀑泻,自然抒发情怀。

5、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

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当“我要写”这种发自内心的愿望被诱发出来之后,学生的写作就会以写为乐,乐在其中。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

上一篇:这条小鱼在乎教学教案设计下一篇:干部下基层 群众得实惠——广西乐业县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