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传说

2024-10-24

除夕的传说(共18篇)

除夕的传说 篇1

关于除夕的作文:除夕的故事传说与除夕的习俗(优秀篇)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年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节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快乐除夕的话题作文

2.除夕话题作文:除夕夜包饺子

3.关于难忘的除夕话题作文600字

4.小学话题作文:快乐的除夕之夜500字

5.除夕话题作文:走过愉快的除夕夜600字

6.优秀话题作文:快乐的除夕之夜600字

7.除夕话题作文:有梦的愉快的除夕夜700字

8.小学关于快乐的除夕之夜600字作文

9.除夕话题作文:愉快的除夕700字

10.除夕话题作文:迷人的除夕夜

除夕的传说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面,提高阅读品位。”可见,阅读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没有人指点,很容易迷失方向,即使最终能摸索到规律,也将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如何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方向性、目的性和实效性,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刘伯温的传说,于他在世时就已产生,而见诸书面的最早记录,要数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里的有关内容。600多年来,刘伯温传说经民间口头创作流传以及历代文人记录加工,内容不断丰富。在浙江青田、文成等地收集到的传说故事总计不下数百种,其中大多数为口头传承,后编成《刘伯温传说》。故事以明代名臣、国师刘伯温一生的事迹为基础,或讲述刘伯温的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或讲述其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或讲述其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善良、智慧的赞美和对邪恶的憎恨,并涉及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2008年,“刘伯温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往往对选择一本真正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选择阅读内容及运用怎样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选择《刘伯温传说》让学生读,缘于文成的学生大多数只听过刘伯温的名字,对他的故事了解较少。刘伯温,名基,谥号文成,他出生在文成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系文成县南田人,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谋略家。“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与汉代张良、三国诸葛亮并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谋臣”。通过导读,学生将学会阅读方法,同时记住这些美丽的传说,从中汲取营养。

基于以上分析,生成以下导读教学的目标:

1通过读整本书,能说出书中的人物及相关故事情节。

2通过精读,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3通过推荐作品,提升阅读的兴趣。

其中,指导的重点是精读的引领,难点是阅读兴趣的激发。

(三)指导过程

1.课前自读

(1)学生在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等。

(2)通过读《序》和《写在前面的话》,了解出版意图,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3)一边读,一边摘录,完成摘记卡(如表1)。

这一阶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一:学会略读浏览、精读做摘记等。

2.课中引读

(1)由书中的一个片段,引出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成为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文成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学生谈阅读感受,了解刘伯温。小组畅谈阅读感受,初步了解刘伯温。学生推荐并展示优秀的阅读摘记,教师提炼出学生中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二:学会交流分享。

(3)精读关键语段,走进刘伯温。要求学生介绍刘伯温,用一个字或词评价刘伯温,并说说理由,写在“读书批注卡”上。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三:学会批注、评价。

(4)读出自己,感悟伯温精神。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从刘伯温的传说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并用“教会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四:学会为我所用。

(5)推荐阅读,推广伯温精神。结合“好读书,读好书”文化周活动,把《刘伯温传说》推荐给市民,要写出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推荐理由(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五:学会推荐作品。

(6)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刘伯温,记住这些美丽的传说;让我们继续在这块大地上努力把一切神话变为现实吧!”

(7)作业:写《刘伯温传说》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精读关键语段,走进刘伯温。

(学生有感情地读关键语段,并评价刘伯温)

生1刘伯温有菩萨心肠的一面,是个仁人君子。他的故事,有热情招待担盐客的《担盐客》,有拯救命运悲惨的农村妇女的《半副銮驾》,有拯救地位低下的工匠和无辜同僚的《救工匠》《智救徐达》。

生2刘伯温是一位清官,不凌弱,不相负,拯人危难。

生3刘伯温还是个勤勉的学子,他的勤奋好学简直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书凑礼》)。

生4刘伯温还是个智者。他用投钱水缸的方式识破小偷,让卖烧饼油条的赵老汉得回几十贯铜钱(《高安县判案》);他题诗石壁,让财主寻金掘土,使大批荒地得到开垦,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刘伯温题诗》);他散布童谣,假托奇梦,利用中秋月饼齐杀管家公(《中秋月饼》);他类推人类母子亲情,识别牛犊为哪头母牛所生,从而判定谁为牛犊主人(《母牛认犊》)。在这些故事中,刘伯温是个智慧的化身。

【片段二】推荐阅读,推广伯温精神

(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把《刘伯温传说》推荐给市民)

生1刘伯温传说中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善良智慧的赞美,对邪恶的憎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慧机智、疾恶如仇、正直正义的品格和美德。

生2《刘伯温传说》不仅仅是民间文学,更是民间文化;刘伯温传说既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在那看似虚假甚至荒诞的故事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刻而严肃的内容。

生3翻开《刘伯温传说》,那一则则优美的传说故事仿佛要告诉读者什么,我们随着它们,随着刘伯温的足迹,走访过美丽的文成山水,拜读过奇妙的无字天书,救过元璋,惩过贪官……这些有着无限天然情趣的民间口头文学,耐人寻味,令人思索。

(五)学生读后感展示

以下是一学生写的《伯温精神,是我心中的阳光》一文的主要内容:

朝阳透过了橘黄色的晨曦射下第一缕阳光,唤醒了海水,唤醒了天地界边的一切事物。

————题记

在我自己的天空下,有那一份依存,那便是给予我希望与动力,永不消失的一缕阳光———刘伯温精神。

曾经的我,肩上负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放学,循环着,似乎已慢慢茫然着不知有何追求;曾经的我,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面前手足无措;曾经的我,学会把落地的枫叶夹进泛黄的书层里,却学不会如何去把握珍惜时间的去留;曾经的我,迷茫,烦恼,沉重,甚至窒息。

而你像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灵。

你的“一统江山”,让我懂得了拼搏。“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从前听到这句话时,我觉得非常诧异。“三分天下———诸葛亮”这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可是刘伯温竟也有“一统江山”的美称?这让我十分震惊,同样是土生土长的文成人,我怎么可以攻不下眼前的小堡垒?

你的“淡泊名利”,让我懂得了奉献。刘伯温不仅是一代伟人,而且他的许许多多优良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刘伯温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为人正直、清廉、两袖清风、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就连死也是要清净,不要大的墓地。他爱民如子,为老百姓着想,在武义,见百姓受饥挨饿,面黄肌瘦,四肢无力,他聪明地题诗,让富户人家开挖荒芜的土地,让土地变得疏松,让百姓种植粮食,不再挨饿。在朱元璋要杀死温州城内百里的人家时,他智造“百里坊”石刻,巧救几万人的生命。他见贪官污吏必要严惩,疾恶如仇,绝不徇私枉法,即便自己的亲人犯错,也照旧严惩。一个个事实说明了刘伯温就是一位不朽的伟人。

你的“无私助人”,让我懂得回报……

你的“不畏艰辛”,让我懂得追求……

刘伯温,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阳光,是你照亮了我生命的历程,是你燃烧起我生活的激情。

学生的这篇读后感有两个优点。一是结构清晰。文章主体部分每段开头采用总起句巧妙形成排比段,更显文章的不凡气势。结尾是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感慨,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二是故事性强,感悟透彻。作者通过一个个故事,深情叙述自己的感悟,如:“在我自己的天空下,有那一份依存,那便是给予我希望与动力,永不消失的一缕阳光———刘伯温精神。”

三、教学反思

(一)在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导读

课外阅读指导,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但教师要适时引领。这种引领可以是思想内容上的,也可以是艺术特色上的。但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以学生原有的阅读认知为起点。所以,导读课就有了第一个层次———课前阅读。课前阅读还是浅层次的阅读,在这一基础上,又有了精读的引领,即第二个层次———走进人物的阅读。学生通过对他们认为精彩的篇章的阅读,感悟人物形象。最后进入第三层次———推荐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笔者试图让学生明白:课外的阅读,不仅要有浏览,而且要有精读,还要有对语言文字和思想精髓的富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才能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

(二)在导读的过程中,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

除夕的传说 篇3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逃跑的路上救了一个饿倒在路边的少年,于是就带着少年一起上山。冬季的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纷纷伐木盖房,烧火取暖。被救来的少年好奇竹林离村子那么近,为什么大家不怕夕来到这里。有位老人告诉他,夕一看到大家伐木盖房、生火取暖就离开了。少年便想到了除掉夕的办法。聪明的少年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在身上回家过夜,在家门外挂一块红布,等到天亮之后夕就不会再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地听着孩子的话,各自回家挂上了红布。

很快入夜了,大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觉,就带着刚砍下的碎竹节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大家在那里一边围着火堆取暖,一边吃饭。子夜,忽然听到一声巨吼,大家惶恐的缩成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少年站出来要把恶兽引来,让大家见到恶兽就把碎竹节扔到火里。少年把夕引来了,村民们却害怕的不会动了。瞬间,夕用角把少年挑了起来,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村民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竹节,许多刚刚砍下的竹节还是湿的,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夕听到响声掉头就跑,很快消失在黑夜里。天亮了,村民们安然无恙,家家户户因为挂了红布而没有被夕闯入,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他们的少年牺牲了,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初一。

因为夕并没有死,所以每年腊月三十大家都在门前挂红布,守着碎竹节等待着,然后燃放爆竹,希望早日除掉夕。等到天亮,人们又相互走访给予问候和祝福。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见过夕,只有这个传说流传至今。

关于过年的传说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读物来了解。那么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好好观察一下,看看下面这些习俗,想想自己的家里有没有。

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时候,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压岁钱。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去邪免灾,保佑晚辈平平安安。晚辈在收压岁钱后,有的交给爸爸妈妈,有的自己保管。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希望和关爱。所以,我们不应该互相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感情价值。同时,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有意义的事情上。

拜年

除夕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篇4

除夕来历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传说故事(一)

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叫韩文玉,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夏历腊月三十,左邻右舍都欢欢喜喜地过起了年,他却穷得没肉下锅。邻居的娃儿出来耍,手上拿着油腻腻的香鸡腊肉啃;他的娃儿见了,哭着回家向他要肉吃。他的妻子没办法,只好到邻居家借了两坨肉来煮。谁知肉刚下锅,邻居的当家人回了,怕韩家日后还不起,硬叫韩夫人去把肉提回来。韩文玉哄着娃儿,一家人有勉勉强强地过了个素年。

天快黑了,邻居早已点亮了年灯,全家老小围着火堆,说说笑笑地开始守岁了。而韩文玉这时还在山上砍准备烧火守岁的柴。他妻子缝了一下午破烂,又去房后捡煮饭的柴。一位好心老太婆看见了,对韩夫人说:“我们还有一堆辣椒杆送给你,还可以煮几天饭。”她谢过这位好心的老太婆,就去把辣椒杆背了回来。这时韩文玉也在山上挖了一个大树头捞了回来。韩夫人烧辣椒杆煮饭,烟子呛人得很,吃饭后生火守岁,她又用辣椒杆做引火柴。这时正是亥时,天上的凶神奉了玉帝之命去人间降灾,阴司中的无常鬼也奉了阎君之令到人间给人们定生死。凶神出了南天门,刚到凡界,辣椒味呛得他们直打喷嚏,眼泪水长淌,凶神说:“凡人真歪!我还没下去,就整得我够受,要是真下去了,不知我还有没有脚杆回天庭呢!”想到这,吓得躲到天上不敢下来。无常鬼也缩在阴间不敢出来了。

再说韩文玉挖的那个树头,原来是根万年沉香树,着火燃,香气四溢,直冲天庭。玉帝闻到沉香大喜,赞扬凡人竟烧如此异香敬供,便派善神下凡,减了天下人七分罪,并且遍洒甘露,降福人间。同时派文曲星官下凡,暗助韩文玉考上状元

第二年,天下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过上了好日子.韩文玉也考上了状元。从此,人们每逢过年守岁,到了亥时,总先要烧一阵辣椒杆,希望能驱逐凶神免灾。然后又烧沉香树头,希望善神降福人间。

除夕传说故事(二)

传说,从前,有个蛮乖的公主,经常背着父母到民间玩耍。有天晚上,她在一个栈房里住下来,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摸到公主的房里吃掉了公主的心子。第二天早晨,店老板来到公主的房里,见公主硬邦邦地死在铺上。案子报到官府,三个月也没有查出个名堂来。有一年恰逢京城考试,远方来了个进京赶考的公于和一个书童到客栈里住宿。这家栈房自从死了那个公主,生意就一天比一天淡泊,特别是公主死的那间屋子更是没哪个敢进去住。挨到的人说,那间屋子里每到半夜红光闪闪,还看到一个小姐的影子在梳头打扮。

主人看到这远方的客人,心里好生高兴,就把他们安排在那间屋子里。一来欺他们不晓底细,二来也想证实一下那间屋里到底有没有鬼。公子二人不晓得内情,晚饭后早早就关门就寝了。到了半夜,那间屋里突然“哇”的一声响,接着像是有人开门走动。公子从梦中惊醒,一下从铺上坐起来,点亮了油灯。只见铺前跪着一个漂亮的小姐,很伤心地哭着,弄得公子莫名其妙,痴呆呆地看着她。这时小姐伤心地说:“三年前,我背着父母私到民间,晚上就住在这屋里,哪晓得困到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从窗子钻了进来,把我的心吃了,使我无法还生。没想到今晚上公子引来了书童,我只好借用书童的心子复还正身。哪晓得书童的阴魂不放我,还要我还他心子.望公子帮忙,把我引见给父王。说明情由,捉住城隍老鬼,还我心子。那时我再把书童的心子归还于他。”公子见姑娘这样伤心,虽说疼爱书童,但又同情小姐,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正逢夏历大年三十,大清早公子带着小姐走路,书童的阴魂也哭着追上来了。公子赶忙上前挡住,劝回栈房,还一再给店老板说要照看好书童,三年后一定把心子送来交还他,使他重返人世。接着,公子又亲手做了一盏红灯挂在店门正中,使四方邪魔不敢入店来欺负书童的阴魂。

从那以后,人们每逢过年都要在门口挂一盏红灯避克驱邪。这样点年灯习俗就传开了

除夕传说故事(三)

夏历腊月除夕,人们喜欢贴红对联,放鞭炮,这也有个来历。

关于除夕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篇5

这个怪物在人间兴风作浪,搅的人们不得安宁。有个村民说:“我们去求求灶王爷,让他去天上找个神仙打败夕。”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人们找到了灶王爷,求他去天上找个神仙治服夕,灶王爷听后,腾云驾雾到天上求助天帝帮忙。

到天帝那里,他把人间的事情从头到尾的叙述了一遍,天帝听后,立即派了个小仙童叫年,让年随灶王爷下凡除怪。

下凡后,年找到夕说:“怪物还不跪地求饶。”

夕听后哈哈大笑说:“你个小毛孩还想让我跪地求饶太可笑了。”

年拿出红段子向夕挥去,夕见情况不妙就趴在地上装死。年见夕已死,便高兴地蹦来跳去。夕见年已中计,就趁年跳到自己嘴边时张开嘴巴想吃掉年,幸亏年的动作敏捷闪开了夕的嘴巴。年见身旁有一堆竹子,便施法让竹子燃烧起来“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夕吓得跑了起来。于是,人们点了一把火把惊惶失措的夕烧死了。

除夕由来和传说故事 篇6

但除夕的节日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夜晚的范围,所以这个日子也叫“岁除”。除夕和大年初一,合在一起,就是过年。

除夕最初并不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而是与腊月的祭祀活动有关。在古代,腊月有击鼓驱疫的习俗,而除夕也有“击鼓驱疫病之鬼”的习俗,称为“逐除”。现在民间流传的除夕习俗,比如贴春联、燃灯守岁、放爆竹等等,都是 从“逐除”而来。

所以说除夕的“除”,还有驱除的意思,除夕是驱鬼除疫的节日,大年初一则主要喜迎新春,这两天相辅相成,一个辞旧,一个迎新,合起来就是“过年”。

除夕具体是为了驱除什么?古书上没说,只说是“疫病之鬼”,概念比较模糊。但在民间,有一种传说,说除夕要驱逐的,是一种叫做“年”的怪兽。

传说这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这种怪兽一年四季都深居在海底,只有到除夕的这一天,才会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就会洪水泛滥,人们只好躲到高山上去避难。

有一年除夕,正当人们都在奔走避难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乞讨的老头,大家劝他赶快躲避“年”兽,老头却执意不肯,还说要撵走这个怪兽。

到了晚上,“年”就闯进到里,见到一户人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灯火通明,屋里有个穿着红袍的老头,手里拿着两把菜刀剁个不停,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年”见此情景,就大惊失色,狼狈逃窜,回到海底深处了——原来“年”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刀砧的声音。

后来,人们为了防范“年”的侵扰,就开始在除夕贴对联、张灯结彩、穿红色衣服,还有剁馅包饺子,晚上放爆竹、燃旺火、点明灯等等。这些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了。

除夕夜的习俗

1、守岁

守岁,俗称“熬年”。守岁的习俗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日“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2、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燃放爆竹污染环境,易引发火灾,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现在全国已多个地方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我们要遵守当地禁放、限放管理规定,文明过年。

3、祭祖

古时,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礼俗很盛。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而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点上香烛,倒上美酒,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山西吕梁山区有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他们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4、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在除夕晚上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在古代人中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既享受佳肴美食,也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气氛。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除夕禁忌事项

1、忌倒污水、倒垃圾,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2、不能动“鱼”,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3、忌过早睡觉,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4、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年”的传说 篇7

这年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赶走。

当“年”像往 常一样准备闯进村子时,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突响的爆竹声,“年”浑身战栗, 再不敢向前 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 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流星的传说 篇8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躺在哥那并不宽大的肩上,感受他均匀的呼吸,只觉得身轻了,轻了……

(一)

我认识了一个男孩,我叫他哥。

哥不高,哥说是我太高了,才会觉得他不高。哥瘦瘦的,饱富书生气,白净的脸上定格着微笑,这是他永恒的代言。哥好有趣,他总是知道些稀奇古怪的事,哥喜欢把它们告诉我,配合他的动作、表情,再加上他那独特的语调,总是让我大笑不止。我很任性,哥说,是他把我宠坏了。哥也很优秀,他的学问,他的画,他的一切,让一贯高傲的我觉得有些自卑,但似乎这是注定,我喜欢哥的一切。

快圣诞节了,好兴奋,我喜欢过圣诞节,因为可以收到好多礼物。妈妈送我一条暖烘烘的围巾,远方的朋友寄来了祝福,我喜欢这样的冬天。

路过商店,我看上了一个娃娃,是我最喜欢的小布熊,它好漂亮,胖乎乎的,没有思索,我把它买了下来,送给我哥。

下雪了,南方的冬天很少下雪,也许是天空对大地的感动,哥是这样说的。美丽的平安夜,飘着雪,娃娃代替我,一直陪着哥。

圣诞夜特别美,哥说送我回家,寒风刺骨,哥的手暖烘烘的。

妹,天空好美。

嗯,今天有星星。

妹,知道吗?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当他踏上天堂的路时,这颗星星就会坠落下来,留下最后的美丽……

我不要看着你的星星坠落。

我也不要,那我们约好了,我们的星星一起坠落。

嗯,说好了……

风里,桥头,我跟哥哥说再见。

灯下,看着哥的信纸好漂亮,从来不曾见到过这么美丽的信纸,那一盏灯一直点亮在我的心里,这是我收到的最喜欢的圣诞礼物,谢谢哥。

(二)

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我哥。

妹好高,显得我不高了,妹好可爱,一身随意的休闲装,披肩的短发,有时会戴一副很可爱的眼镜,我总是宠着她,都快把她宠坏了。我喜欢看她笑,所以,我总是不停地说一些有趣的事,她好像挺喜欢听我讲话,我们在一起总是快乐地笑着。

下雪了,妹好高兴,南方的圣诞很少下雪。我说,也许是天空对大地的感动。妹说,她喜欢这句话。

妹送我礼物了,好神秘,在我吃饭的时候,偷偷放在我抽屉里,是一个小布熊,谢谢妹送可爱的小布熊陪我度过了美丽的平安夜。

圣诞节,我送妹回家,妹的手很冷,天上很多星星,我告诉了妹星星的传说,妹好感动,我们约好两人的星星要一起坠落。

(三)

最近,我总是流鼻血,去医院,医生说是血癌,我没有告诉爸爸,也没有告诉妈妈,医生说,癌细胞已经浸入骨髓,我还可以活一个月。

我没有哭,只觉得很无奈,无奈于生命竟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第一次这么坚强,而且是面对死亡,我觉得,从小到大,身边关心我的人一直很多,我已经快乐地活了15年了,足够了,我只希望在我剩下的日子里,让身边的人更快乐,所以,我依旧快乐地活着,快乐地笑着,快乐地牵着哥的手回家。

(四)

妹很快乐,像个天使,她似乎永远不懂得悲哀。最近,妹总是流鼻血,我劝她去医院,她答应了,可是一直都没告诉我结果,我想应该没什么事情。妹从来都把事情挂在脸上,我懂她的一切。

天好像不怎么冷了,可妹的手像冰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暖不起来。每天回家,我都紧紧地握着她冰冷的手,希望可以多给她一些温暖。这几天妹都走得很慢,我感觉妹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但妹依然很爱笑,依然很快乐。

(五)

身体越来越不适了,有时候会不停地咳嗽,还会咳出血来,翻开日历,才知道时间已无情地走过了一个月。我站在镜子前,啊!这是我吗?一张苍白得不能再苍白的脸,眼睛是那么暗淡无光,注满了无奈,嘴唇已不再红润。我不停地咳嗽,嘴角流出鲜红的液体。

我活不了多久了,从来没有过的忧郁涌上心头,我舍不得哥,舍不得身边的一切,我的星星将要坠落,那哥的呢?我们的承诺,不!

(六)

妹跑到我面前,那张苍白的脸有点吓人,她急促的呼吸让我觉得妹似乎很需要氧气,带妹到郊外,可妹依然很困难地呼吸着,妹第一次这样紧锁眉头,好像很痛苦,我好心疼。

哥,那天的承诺,不算,好不好?

为什么,我们不是都说好了吗?怎么……

我……总之,不算就是不算!

妹跑了,我去拉妹的手,可妹已经跑远了。

妹的同学说,妹今天没来上学,我有点不安,联想起妹来找我的那一幕,我越来越焦急了,笔不听使唤地在纸上划着,当写到第一千个妹时,再也抑制不住了,还没下课,我就冲出了教室。

(七)

天渐渐黑了,星星眨着眼睛,陪着月亮。堤上的风很大,呼呼响,却无法遮掩这一片死寂,身后是呼呼喘气的哥。

你在这里?我找你一天了,妹,为什么不去上学?

我站起身,哥用力抱住我,我感觉到哥急促的喘气和心跳,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此刻,无言。

坐在大堤上,躺在哥的怀里,哥的右手抚着我的肩,左手拉着我的手,我的鼻子可以触到哥的脸,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头一次,我如此感谢上帝,感谢他把哥带到我身边,即使今天,他残忍地夺去了我的生命,我也毫无怨言。

我带着幸福的微笑,慢慢地闭上眼睛,觉得身体在一点一点地变轻,朦胧中,只听见哥在喊,妹,快看,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后 记

小时候,听人说起这个流星的传说,我一直相信着,并感动着。长大了,我把它写成故事,送给我爱和爱我的人。

我深深地喜欢着这对兄妹,喜欢他们单纯地活着、单纯地笑着、单纯地爱着,在现实社会里,这样的单纯却为之甚少。真的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能够拥有一份这样的单纯,一份坦白的简单,无需任何华丽的装饰……

指导老师:吴万青

除夕的传说 篇9

有一天,如意正在云朵上散步 ,无意中看到了渔民的艰辛生活。她想:“如果一个渔民正在海上捕鱼,突然狂风暴雨来了,没有港湾,渔民都有可能性命难保。”

如意很想帮他们,可是因为年龄尚小,法力太低,帮不了他们。突然,她眼睛一亮,想到了自己脖子上面的那串珍珠,因为那串珍珠是有法力的。

她下凡来到南海,把那串珍珠用剪刀剪掉线,抛向南海,不一会那些珍珠就变成了一座座岛屿。

以后,渔民再也不怕没有港湾了,但这一切却惹怒了南海龙王。因为这样,他的子子孙孙就会被吃掉的。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施展法力,除太平岛没有被淹没,其余的岛屿都被淹没了。渔民们又开始艰辛生活了。

渔民们不能就此罢休,他们选出了水性好,武功也好的赵安,号称赵大侠。赵安带着宝剑来到了水晶宫,跟南海龙王大战三百回合,终于,赵安获得了胜利。

赵安让南海龙王收回法力,他只好照做。

如意看到了,原本以为能让渔民生活不再那么艰辛,但让龙海东王的子孙被渔民吃掉,那也是残忍的。

她决定在海底放置着数不胜数的矿产资源……

可是,那时候经济发展很落后,那些宝贝到了现在,才人们被发现了。

作者:海光小学三(5)班 王楚瑶

除夕的传说 篇10

其中最古老的是在一百九十多年前由吕载扬的儿子吕建盛和工匠们建造的石拱桥,那就是堪称今古奇观的贤母桥。

贤母桥,顾名思义就是吕载扬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而建造的。它有十三个桥孔,桥墩朝上游的那一面是三角形的,洪水可以顺势分向两边流去。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桥墩的阻力,防止被洪水冲垮。

我在桥栏上发现石柱上雕刻着镰刀、锤子、红旗等图案。这足以说明贤母桥有着光荣的历史,英勇的工农红军不光来过这里,还与敌人进行过激烈的战斗。

我还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吕建盛还是少年的时候,晚上做了奇怪的梦―一个老人说苍岭古道的“拾金亭”里有一包银子。

第二天,吕建盛果真前去寻找。走在路上的时候,忽然下起了暴雨。幸好有一位好心的商人及时出手相救,让吕建盛转危为安。后来,商人急着出去赶生意,临走时,不小心把包取错了,拿走了吕建盛的饼,而丢了自己的银子。

吕建盛回家后,发现了整包的银子,就想办法完整地归还给了商人。小小的少年竟有如此仁爱之心!商人特别感动,答应吕建盛如果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帮助。据说,这个商人在建造贤母桥时捐出了一大笔白银,以表达对吕建盛的感谢之情。

今古奇观的贤母桥,仁爱精神美名扬。“百闻不如一见”,朋友们,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壶镇来观光游览!

作者: 杜宇轩 缙云实验二小608班

杜仲的传说 篇11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告别了父母,离家上山采药。有一天,他在山坡上遇到一位药翁,于是满心欢喜地上前拜见,可老翁头也不回就走了。杜仲心急如焚,屈指一算离家已二十一天了,老母亲所备口粮也已吃光,可至今仍未找到药物。于是,他又疾步追上前拜求老翁,诉说了纤夫们的疾苦。老翁为其感动,赶忙从药篓中掏出一块能治腰膝疼痛的树皮递给杜仲,指着对面高山叮嘱杜仲:"山高坡陡,采药时可要小心哪!"杜仲连连道谢,拜别了老翁,又沿着山间险道攀登而去。

半路上,他又遇到一位老樵夫。老樵夫听说杜仲要上山顶采药,连忙劝阻:"孩儿,想必你家还有老有小,此山巅鸟也难以飞过,猿猴也为之发愁,此去凶多吉少啊......"杜仲一心要为同伴们解除病痛,于是毫不犹豫地往上爬,他爬到半山腰时,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心慌眼花,突然翻滚下来,万幸身子悬挂在一棵大树上。过了一会儿,他清醒过来,发现身边正是他要找的那种树,于是拼命地采集。最后他精疲力竭,被山水冲入洞庭湖。

洞庭湖畔的纤夫们听到这一噩耗,立即寻找,终于找到了杜仲的尸体,他还紧紧抱着一捆采集的树皮。纤夫们含着泪水,吃完了他采集的树皮,果真,腰膝疼痛好了。为了纪念杜仲,人们将此树皮命名为“杜仲”。

小贴士:杜仲,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皮、叶、果折断后有银白色细丝。树皮灰色,小枝淡褐色或黄褐色,有皮孔,髓片状。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8cm,宽3~7.5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下面脉上有毛。花单性,异株,无花被,先叶开放,单生于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丝极短;雌花子房狭长,单生于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花丝极短;雌花子房狭长,顶端有2叉状花柱。翅果扁薄,狭椭圆形,长约3.5cm。花期3~5月,果期7~9月。

性状 树皮板片状,少数为卷片,厚1~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较薄者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肖滑。质脆,折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性味 性温,味甘。

太平猴魁的传说 篇12

相传很久以前, 在黄山上住着一对白毛猴, 生有一只小毛猴。贪玩的小毛猴一天外出玩耍至太平县, 因遇到大雾迷了路, 未回到黄山。老毛猴因思子心切, 出发寻找小毛猴, 路至太平县里的一个山坑时, 不慎劳累过度去世。住在山坑里的一位以采野茶为生的老农发现了病死的老猴, 就好心地将老猴葬在山岗上, 并移了几株野茶树和山茶花栽在老猴墓旁, 正要离开时, 忽有声音传来:“老伯, 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我一定会感谢你。”老农也没放在心上。

到第二年春天, 老农又来到山岗上采摘野茶, 发现山岗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 老农正纳闷时, 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这些茶树是送给你的, 好好栽培, 以后您就不愁吃穿了。”

老农这才幡然醒悟, 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从此老农再也不翻山越岭采摘野茶了, 为了纪念神猴, 老农将山岗改名为神岗, 自己住的山坑改名猴坑, 采摘的茶叶叫做猴茶。后因猴茶品质超群, 堪称魁首, 又取名作太平猴魁。

除夕的作文:除夕的黄昏 篇13

这时,我向窗外的.鞭炮望去,只见炮光,不见炮影。不是炮光炸出时,依然不知炮在何方。黄昏的炮声越来越浓。

炮声越来越浓,新年离我们也越来越近,心满怀憧憬,满怀希望,盼望着明年春天的和风细雨,思念着明年夏天的绿草丛阴,想念着明年秋天的硕果累累,期待着明年冬天的皑皑白雪。一年更比一年好!

除夕除夕夜的作文 篇14

大年三十晚上,一到八点,我们就打开啦电视机,一看正好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啦,晚会刚刚拉开帷幕,姥姥就让我们包饺子。姥姥拌啦萝卜和韭菜两种馅儿,还把面作成啦长条,再把长条切成啦一块一块的,妈妈又把一块块的方的面块团成圆的,再用手摁成扁的递给我,我就用擀面杖把扁面块擀成饺子皮传给爸爸,爸爸就在皮上放上馅,包成啦一个个漂亮的饺子。

饺子包好啦,我们就一起看电视。只要是歌舞类的节目,我就在沙发上手舞足蹈。只要是小品类的节目,爸爸、妈妈就笑得前仰后合的。十二点的钟声响啦,外面的鞭炮响成一片,电视机里的歌声不断。

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啊!

传说中无限喝可乐的方法 篇15

这是最近流传于网上的一个帖子——教大家一个无限喝可乐的方法,一瓶可乐放入冰箱冷冻室,待完全冻住后,拿出来放在常温下化冻,由于水变成冰的体积增大了1/11,而冰变成水时体积减少1/12,1/11-1/12=1/132,也就是大家在保证每次喝瓶子的1/132以内的情况下,这瓶可乐是永远喝不完的。也许你会问我:物质循环,无缘无故多出来的饮料是哪来的?你傻啊,你家冰箱不费电啊,电能转化成了生物能!

此帖一出,稍有科学知识的网友都崩溃了!

万俟麻木:你是来说冷笑话的么?

苑苑思无涯:好冷的笑话啊。基数不同的1/11和1/12能相互加减?这个科学推理推翻了数学的基本规律,使得现代科学的基础化为乌有,竟然还能找到电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根据。生物都没有,就出来生物能了。牛可牛,非常牛!

云涛:水变成冰的体积增大了1/11,而冰变成水时体积减少1/12——这个数据是哪里来的,怎么这么不靠谱呢?

孤独旅人:按照这说法,咱可以把地球冻起来,然后解冻,再冻,再解冻,很快地球就变成水星了,然后全世界都解决了饮水问题。

碎碎:看到这个让我想起学校里的吃面笑话,女生吃得少且慢,一份面吃到一半的时候,剩下的就能泡成原来一整份的大小了……然后我们可以每次吃一半,一辈子靠一份面活下去

空手套白狼:太狠了,按照你这个逻辑,把黄金冻住,再解冻、再冻住、再解冻,几次下来,HOHO,满屋尽是黄金!

Smell-NH3:这么折腾,两极冰山早该淹死各位了。

yun0904:好有趣,明天试试,我想是不是一张火车放进去,会变成两张呢?然后就是好多张,我就能够卖火车票了……

古琴的传说 篇16

相传在久远的上古时代,有个极乐世界华胥氏国。在这片极乐国土上有位美丽的姑娘叫华胥氏,她性格开朗,生性单纯快乐。

一天,华胥氏散步来到了东方一个叫作“雷泽”的大沼泽地,这里的风景十分秀丽,把她迷住了。 华胥氏乐而忘返,她玩着玩着,忽然看见沼泽边有一只硕大无比的脚印,十分好奇,便抬脚在这个巨大的足印上踩了踩。不料这一踩,她身子马上产生了一股特别奇怪的反应。回到家里,她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

伏羲生着人的头、龙的身子,落地就跑,见风就长,一眨眼长成了高大无比的巨人。

有一天,伏羲问母亲:“我的父亲是谁?”

华胥氏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后来便把雷泽边的奇遇讲给了儿子听。

伏羲听罢,想了想,道:“照这样看,我父亲是雷神爷了?”

华胥氏迟疑地说:“也许是吧。”

于是,伏羲带上干粮,找父亲去了。他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他来到了都广之野。伏羲在这里发现了名叫建木的奇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那树高大笔直,一直插入云端,他站在树下放声大喊,四周也没有一点回音。他激动地想,看来这里是天地的中央,沿着这棵树也许能爬到天上找到父亲呢!想到这里,他浑身是劲,顺着建木来到天上,终于找到了雷神。

天门里出来了很多神仙,祝贺伏羲和雷神父子相见。 就这样,伏羲在天地中央,借助建木这个天梯爬上爬下,给东方乐园带来圣德,所以当了天帝,管理着东方大地。

伏羲时时察看人间,履行天帝的职责。他看到人们吃生食经常犯病,就取来自然火种,传给地上的人们,改变了人们吃生食、喝腥血的饮食习惯。他看到人间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需要记忆,在环顾了四面八方之后,经过冥思苦想画出了八卦图形,概括出天地万物的各种情况。从此,人们便用伏羲发明的这种符号来记载发生在生活上和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加强对生活的记忆。

伏羲巡视到江河湖海边,看到人们吃鱼比较困难,便仿照蜘蛛结网的样子,把绳子收起来,编织成一张又一张的鱼网,教会人们去水里捕鱼,改善人们的生活。 伏羲给人们不断造福。为了给人间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欢乐,他总想创造出美妙的乐器。

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灵,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仙乐飘飘,香风习习。继而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

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

伏羲惊异道:“原来就是凤凰啊!”

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

句芒又道:“它还有五像:头上的文彩,仿佛像德字,翼上的文彩,仿佛像顺字,背上的文彩,仿佛像义字,腹上的文彩,仿佛像信字,胸前的文彩,仿佛像仁字。戴德,拥顺,背义,抱信,履仁,所以说它是五德俱备的灵鸟。”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为百鸟之王,所以百鸟都跟着它,这可信吗?”

句芒道:“这跟我们跟着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亲眼所见百鸟朝凤凰,那是因为凤凰是中央神鸟,所以它称百鸟之王。”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

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

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

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

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

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一年有365天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相传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随后又依百鸟朝凤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

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

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关于除夕的作文:难忘的除夕之夜 篇17

早晨,妈妈就开始动手包饺子,我也来帮忙,我不包饺子,只是在帮妈妈擀面皮。

妈妈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然后我跟着做了一遍,擀完后发现,我的饺子皮没有妈妈的圆,皮也比妈妈的厚,妈妈又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又学着擀,这才比刚刚擀的好了一点。

晚上,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们晚上要开始放烟花,我先放了一个“回旋炮”,它先始有一个绳子让你烧,烧完后它就开始转起来了,烧绳子的地方喷发出了像魔法棒一样的光辉。接着弟弟放了一个“电光花”,那美丽的“电光花”既像仙女的魔法棒,又像一座美丽的喷泉。真是漂亮极了。最后我们又将一排大大小小的“满天星”排好,准备一个个让它们点燃,点燃了,一排排的你起我落,好似满天的星星在比美。发出一个个美丽的“金星”,一会红;一会绿;一会黄……五颜六色,异常美丽。弟弟见了,连忙说好洪亮。

左邻右舍也开始放起烟花,不管在哪里,都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大家笑着闹着,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倒映在我们脸上,显得更可爱了。就在这时“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一个接着一个的响了,好似在欢送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除夕之夜!

爱的对话:

小作者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点滴感受,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再现了寒假生活精彩的一刻。

作者:五一班 朱梦雨

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化研究 篇18

一、传统节日传说的特征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间文学的传统节日传说,除了具有民间文学的历史性、变异性之外,还具有作为传说的艺术性等特征。

(一)历史性。

由于传说多采用“推原思维线索”的方式结构故事,因此,传说多叙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其中的人物往往成为“箭垛式”的人物,体现了当时民众的情感趋向。笔者曾经整理过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这六大传统节日相关且流传较广的传说三十三个, (1) 其中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有二十余个。

(二)变异性。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文化的演进,以及人们劳动方式的变化、宗教信仰等影响性因素的改变是形成节日传说变异性的原因之一。《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貂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张衡《灵宪》里说:“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焉。阴之类,其数偶,其后有冯焉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随着道教的兴起,道教徒把《山海经》看作黄老之言,收入《道藏》,西王母和嫦娥都变成了风韵犹存的夫人或是长袖善舞的美女。 (2) 变异性的另一个原因是传说本身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内部发生的变化。元宵节来历的传说,由开始简单的人间触犯天庭,天庭降罪人间,仙女解救,发展到政治方面的汉文帝纪念“平吕”,再细化到东方朔解救宫女。在南北朝时期,刘敬叔在《异苑》将元宵节的传说与平常百姓(紫姑)发生了联系,从开始的简单化、概念化到逐渐丰富。但在分析传统节日传说的变异性的同时,可以发现各类节日传说在情节上的类型相似性。

(三)艺术性。

传说从开始出现就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有些传说就是神话宗教化的结果。鲁迅先生也曾说:“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 (3) 因此,节日传说就有了高度的浪漫主义色彩。传说是民众“口头的传播”,是在口头上创作和流传的,由此决定了传说叙事的灵活性和生动性,由此塑造出了一批批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如以身殉国的屈原。口语也让传说具有凝练、幽默的艺术特点,更有利于口头传播。

二、传统节日传说的分类

传统节日传说的分类,根据目前整理的资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有关传统节日由来的解释性传说。

这类传说占传统节日传说的大部分。如有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的传说。除此之外,还有清明、寒食由来的传说,七夕的牛女传说,等等。

(二)有关传统节日习俗的解释性传说。

比如清明戴柳的传说。有三种,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还有一种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三)既包含传统节日由来,又包含节日习俗由来的解释性的传说。

如年的传说,这个传说中,既有关于年的来历的解释,又有一些春节习俗,如除夕夜吃年夜饭,初一拜年,等等。

三、传统节日传说的价值

程蔷曾经概括了民间传说价值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现实和自娱自慰;第二,文化史资料的渊薮,并且能够成为文艺创作的营养源;第三,作为舆论代表塑造、改造民族性格。最后,认为民间传说价值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不能片面看待。 (4)

程蔷概括的民间传说的三个特征,第一个和第三个特征属于认识论的问题,第二个特征才是民间传说价值的内容和体现,就是我们下面要分析的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对当下社会精神建设的文化价值。

(一)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节日传说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象,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如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由于节日传说可能来源于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因此当正史研究资料匮乏或失去线索时,节日传说可以作为相应的参考,但结果是否有所帮助,需要史学家们对之进行认真的考证,这需要适当、合理的方法。

(二)传统节日传说的经济价值。

传说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将传说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联系起来,经过一定的整合、宣传和包装,必定可以提高当地的文化品味,吸引游客。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这样的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也无可厚非,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传说本身的重要性;也不能硬是“搭台唱戏”、生拼硬凑,超过一定的限度,否则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三)传统节日传说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推进当今社会精神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容易陷入到精神的失落与虚无中去。到底朝什么方向可以获取生命的阳光,来依然坚信生命的单纯美好?许多人都怀有这样的疑问。笔者的答案是古典精神。

古典精神来源于西方文艺中的古典主义,但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对终极本质的探视和追寻,其方式是“回归”,其目标是朝向未来。在传统节日传说这样古老的文化品质中,让纷扰的尘世之心得以平静安宁,在其中寻找失落,获得力量,得到疗救,从而敢于走向未来,乃是当今社会下人们的普遍解脱之道。

四、结语

传统节日传说是民间传说中与传统节日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化资源,通过对其特征、分类和价值的分析,在肯定其原有价值的基础之上,对其当代价值的思考,值得我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的价值,对我们的生活着的社会进行深入的思索,也不枉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本篇中的传统节日传说皆整理自互联网。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8.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 (第八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上一篇: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下一篇: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