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

2024-05-13

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共10篇)

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 篇1

【 法官讲法 】 执行法官逐条解读执行和解司法解释

编者按 2018年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笔者作为法官代表非常荣幸地参加了2017年4月11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执行和解征求意见座谈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2017年底,最高法院正式下发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各高院执行局就司法解释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笔者主笔以江苏高院执行局名义提出数千字修改建议。司法解释公布出台后,笔者原原本本进行了学习,反复研读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及答记者问内容,力求把握司法解释精义。现结合平时思考及近日所学,逐条对司法解释进行解读,以期对各位执行同仁理解适用有所裨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执行和解,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和解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从杰解读:和解协议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本条规定了和解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的和解需要将和解内容记入执行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参见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实践中,执行和解协议常常在执行法官主持下达成,且通常采用书面和解协议+记入笔录的形式,且书面和解协议一式三份,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各执一份,法院存卷一份,这有利于防止卷宗中和解材料丢失后当事人无法提供和解协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达成口头和解协议的,如果时间允许,笔者建议不仅要将口头和解协议内容计入笔录,最好再将口头协议转化为一式三份的书面和解协议,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方面可以防止卷宗中和解材料丢失后,当事人无法主张曾达成和解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本司法解释,和解协议具有可诉性。只有当事人持有书面的和解协议,才能便于就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时举证,否则,当事人想提起诉讼还需要到法院调取和解笔录,多有不便。一旦卷中和解笔录遗失,便无法举证。

第二条

和解协议达成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一)各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的;

(二)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其他当事人予以认可的;

(三)当事人达成口头和解协议,执行人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的。

从杰解读:达成和解协议的后果,1、中止执行/

2、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3、终结执行。

4、执行完毕。不能认为,达成和解后,必须“中止执行”。对于“中止执行”本条已经明确,无需多言。至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比如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和解,当然可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请注意本条规定是“可以”裁定中止执行,并非“应当”中止执行,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当然可以“终本”结案。《立案结案规定》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五)经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当事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且未履行完毕的; 至于“终结执行”,比如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撤回执行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466条,自然可以裁定终结执行。民诉法解释 第四百六十六条

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请求中止执行或者撤回执行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至于“执行完毕”,比如,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当场履行完毕。本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事人明明有财产可供执行,却达成长期和解协议,比如分期10年履行的和解协议,并要求中止执行,怎么办?法院裁定中止执行10年吗?10年中止执行期间,卷宗材料无法归档,承办人可能也已更换多次,一旦卷宗材料遗失怎么办?显然,“中止执行”并不合理。正如江必新副院长主编的《执行规范理解与适用》一书中第456页中所指出:“长久性的中止,将会导致执行程序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使执行法律关系长期处于悬而不决的状态。这不仅违反连续执行原则和执行穷尽原则,而且也不符合执行中止本身的特殊性质。执行中止一般适用于对连续执行无实质性影响的事项,如果某一事项可能使执行程序处于长期或不定期的休眠状态,则该事项应适用终结执行。” 笔者曾对此提出建议,不符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但中止执行满两年的,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执行。裁定终结执行后,不影响申请执行人恢复执行的权利。但遗憾的是,未被采纳。

第三条

中止执行后,申请执行人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从杰解读:尊重当事人意思。

第四条

委托代理人代为执行和解,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从杰解读:和解属于权利处分事项,需要特别授权。

第五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执行和解协议,并向人民法院提交变更后的协议,或者由执行人员将变更后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从杰解读:和解协议基于当事人意思而达成,自然可以基于当事人意思而变更。

第六条

当事人达成以物抵债执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该协议作出以物抵债裁定。从杰解读:这样规定的主要理由是:一方面,执行和解协议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允许人民法院依据和解协议出具以物抵债裁定,无异于强制执行和解协议;另一方面,以物抵债裁定可以直接导致物权变动,很容易损害被执行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过程中,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情形的,债务人可以依法向有关机构申请提存;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给付金钱的,债务人也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提存。从杰解读:本条中金钱给付类案件可以向法院提存是一个亮点。这是“向法院提存”首次在法规范层面确立。征求意见稿曾规定:【债务提存】执行和解协议履行过程中,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或价款提存。提存符合法律规定的,该部分义务履行完毕。可见,并没有规定“向法院提存”的内容。我国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也没有规定向法院提存。对此,笔者曾于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提出,从执行实际出发,应当规定向法院提存。因为实践中,债权人达成和解后反悔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案件标的金额较小,如果只能向有关机构提存,往往并不经济,也不利于执行案件的及时解决。所以,实践中,债务人有要求将款项交付法院了解案件的现实需要。所以,司法解释规定了“向法院提存”以因应实践之需,值得点赞!

第八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从杰解读:此处“作执行结案处理”是指以“执行完毕”结案。参见《立案结案规定》第十五条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经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已全部执行完毕,或者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可以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

执行完毕应当制作结案通知书并发送当事人。双方当事人书面认可执行完毕或口头认可执行完毕并记入笔录的,无需制作结案通知书。

执行和解协议应当附卷,没有签订书面执行和解协议的,应当将口头和解协议的内容作成笔录,经当事人签字后附卷。

第九条

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从杰解读:恢复执行还是提起诉讼,这是申请执行人的选择权。两种救济方式,申请执行人只可择一行使,不可同时选择。本条赋予了申请执行人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是司法解释的一大亮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第2款,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申请执行人可以要求恢复执行。但对申请执行人能否起诉被执行人,要求其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法律规定并不明确。实践中,也鲜有准予提起诉讼的案例。从结果看,“债务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债权人只能申请恢复执行”的做法实际上否定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缺乏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预期利益的保护。尤其当执行和解协议对债权人更有利时,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获益,也与诚实信用原则相悖。为此,《执行和解规定》明确赋予了申请执行人选择权,即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申请执行人既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也可以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延伸阅读——答记者问[法制日报记者]: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申请执行人有选择权,申请执行人能否一边申请恢复执行一边提起诉讼,这样申请执行人是否存在获得双重清偿的可能?

答:为避免重复救济和重复受偿问题。司法解释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赋予申请执行人选择的权利,两种救济途径申请人可以自由去选;另一方面在选择上也有限制,那就是只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不能两种都选。如果法院已经先恢复执行了,就履行和解协议提起的诉讼就不能再受理(参见本法解释第13条 恢复执行后,对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法院已经受理了诉讼,执行程序通常情况下就要终结了(参见本司法解释第14条第一句: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执行法院受理后,可以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样的规则有效防止了重复救济的问题,避免出现重复受偿问题。第十条

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

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申请恢复执行期间自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从杰解读:本条与民诉法解释第468条基本相同。达成和解协议发生执行时效中断的效果,因此需要重新计算执行时效。民诉法解释第四百六十八条

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间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间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断,其期间自和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重新计算。

第十一条

申请执行人以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恢复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复执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复执行:

(一)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申请恢复执行的;

(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情形。

从杰解读:

1、本条主要明确了不予恢复执行的具体情形。主要贯彻了契约严守和诚实信用的理念。既然达成了和解,就不得任意反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项: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申请恢复执行的;如果履行和解协议迟延或者有瑕疵,也不允许恢复执行,债权人只能就是否构成迟延及履行有瑕疵另行提起诉讼解决(本司法解释第15条)。

2、本条明确了无论是恢复执行还是不予恢复执行,均需要以制作裁定。这也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异议权。(参见第12条)

第十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恢复执行或者不予恢复执行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

从杰解读:是否恢复执行属于执行行为的作出,且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实现,应当赋予救济手段——提起执行行为异议。

第十三条

恢复执行后,对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从杰解读:参见14条。

第十四条

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执行法院受理后,可以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自动转为诉讼中的保全措施。从杰解读:

1、第13条和14条共同确立了申请执行人的“择一选择权”,防止重复救济和重复赔偿。

2、申请执行人就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执行法院受理后,“可以”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并非“应当”终结执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和解协议效力(可能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决定“终结执行”还是“中止执行”。如果和解协议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可能性较高的,可以暂时中止执行。如果最终和解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或者债权人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的以及撤回诉讼的,基于当事人申请,可以恢复执行(参见本司法解释第16条)。第十五条

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申请执行人因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瑕疵履行遭受损害的,可以向执行法院另行提起诉讼。

从杰解读:对于和解协议确定的义务履行完毕的,一律不予恢复执行(参见本司法解释第11条第一项),即便存在迟延履行或者瑕疵履行的情况,申请执行人也不能要求恢复执行。迟延履行或瑕疵履行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害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另行提起诉讼,主张赔偿损失。即使迟延履行或瑕疵履行,但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即使提起诉讼也不会有赔偿。

这是本司法解释的一大亮点。有效避免实践中存在的“诈害债务人现象”。有些债务人本没有履行能力,只好与被执行人协商达成分期还款协议。然后债务人为履行和解协议,常常会向亲朋好友举债以偿还本债。在借款偿债过程中,由于借钱的不容易及意外因素,有时候难免会迟延几日偿还。比如,一笔债权13万元,和解为10万元分为五次还清。第一次即迟延了一天,随后四次均按期给付。但债权人为了及时获得款项,在债务人第一次迟延时,不提出恢复执行申请,而鼓励债权人继续举债偿债,而等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然后再以迟延一天为由要求恢复执行。往往造成债务人极大的愤慨和不满。本条司法解释恰好回应了这一问题,值得点赞。

而且,迟延履行、瑕疵履行,债权人既然已经接受,就不应该任意反悔。如果一边在接受着和解协议的履行,享受着和解协议的益处(债务人本可以不举债还债而等有履行能力了再偿还,现为了履行和解协议而举债提前还债,对申请执行人是一种利益)然后又反悔要求恢复执行,本质上也带有一定的非道德性。所以,本条也能有效预防道德风险。是否构成迟延履行、瑕疵履行及其程度以及是否造成了损害、造成多大损害,是否具有免责事由,这本是属于实体事项,基于审执分离原则,理应交由诉讼解决。所以本条规定合情合情。值得称赞。

那么,债权人想恢复执行怎么办?对于迟延履行或者瑕疵履行在履行当时可以拒绝接受。第十六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执行和解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后,申请执行人可以据此申请恢复执行。

被执行人以执行和解协议无效或者应予撤销为由提起诉讼的,不影响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

从杰解读:

1、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主张和解协议无效或可撤销的,本身属于实体审理事项,应当通过诉讼程序认定,符合审执分离理念。和解协议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自然可以恢复执行。

2、被执行人既然提起了诉讼要求确认和解协议无效或应撤销,说明其不会履行和解协议,自然应当赋予申请执行人要求恢复执行的权利,也可以有效避免被执行人恶意提出诉讼以拖延执行的现象。第十七条

恢复执行后,执行和解协议已经履行部分应当依法扣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扣除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

从杰解读:扣除行为属于执行行为,应当赋予救济权——提出执行行为异议。

第十八条

执行和解协议中约定担保条款,且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承诺在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自愿接受直接强制执行的,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申请及担保条款的约定,直接裁定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从杰解读:

1、本条明确执行和解协议中担保条款的效力

为担保被执行人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常常会要求被执行人提供担保。本条规定了执行和解协议中担保条款的效力,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后,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及担保条款的约定,直接执行担保财产或保证人的财产,不需要申请执行人另行提起诉讼。当然,如果申请执行人选择就履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担保条款依然有效,申请执行人可以在诉讼中主张担保人承担责任。

2、执行担保财产或者保证人的财产需要下达裁定,且不得追加为被执行人。第十九条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裁定中止执行;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五)和解协议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的,裁定驳回异议。

从杰解读:

1、本条明确了执行外和解(进入执行程序前和虽然进入执行程序,但和解协议属于私下达成,执行法官并不知情))的效力。执行外和解如果对方认可并提交人民法院,便发生执行和解的效力。如果执行外和解未提交法院或者对方不予认可的,要想发生法律效力,需要提起执行异议。

2、本条明确了以执行外和解提出执行异议后的后果:如果执行外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终结执行,如果债务人未违反和解协议,裁定中止执行,如果和解协议无效力或者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裁定驳回异议,继续执行。

3、一旦被执行人以以执行外和解提出执行异议,由异议裁决机构审查,非由执行实施法官审查。本司法解释,明确区分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对于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的区别,最高法院孟祥局长在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上有所阐述,即法律、司法解释对于当事人执行程序外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构成执行和解、产生何种法律效果没有明确规定,导致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分歧,不同案件的认定结果可能截然相反。为统一司法尺度,《执行和解规定》明确了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的区分标准,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法律效果。具体而言,执行和解与执行外和解的区别在于,当事人是否有使和解协议直接对执行程序产生影响的意图。即,即便是当事人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只要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一方提交另一方认可,就构成执行和解,人民法院可以据此中止执行。反之,如果双方没有将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提交给人民法院的意思,那么和解协议仅产生实体法效果,被执行人依据该协议要求中止执行的,需要另行提起执行异议。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从杰解读:3月1日期施行及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 篇2

《幸运的吉姆》是英国作家金斯莱·艾米斯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外省的出身平常的大学临时聘任的讲师吉姆·狄克逊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 不得不强抑愤怒去讨好学校里那些不学无术的虚伪的教授学者们, 纠缠于各种麻烦之中, 由于他的行为与这个阶层的格格不入, 有时会以貌似笨拙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他陷入各种滑稽可笑的境地。这导致他最终与正统教授学者彻底决裂, 重新获得自己独立的生活。小说大胆地塑造了与传统英雄相背离的“反英雄”人物吉姆。在这种人物形象的身上, 我们完全找寻不到体现在传统英雄身上的那种不可战胜的高贵品格──对苦难岁月的承受, 对精神生活的关注, 对灵魂净化的向往, 对人类尊严的捍卫, 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因此, 有一些批评家认为这部作品是一种萎缩的“失去了英雄主义”的文学, 它躲避并消解了崇高。其实不然,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符合自己社会时代特点的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的确, 一个时代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取决于这个时代的特点。

1950年左右艾米斯开始创作小说《幸运的吉姆》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英国刚刚结束, 艾米斯本人也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 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怖和绝望, 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悲观处境, 造成了人们普遍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正如萨特所说“战争和失败摧毁了世界给人们造成的安宁, 正在结束的战争使人们感到自己赤裸裸地处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任何幻想, 完全委弃给自己的是独有的力量, 终于理解到只有自己可以依靠。”另一方面, 二战也使英国苦心经营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瓦解了, “日不落帝国”对于英国来说已成明日黄花, 其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加上经济危机、劳资冲突、核恐怖等问题, 英国社会的内部矛盾开始日益加剧。于是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 英国统治集团开始逐步完善立法, 改善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条件, 并制订了一个以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为主要措施的社会保障计划。这一系列的改良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使赤贫阶层的生活得到改善, 但是这并没有给他们以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 贫富悬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掷千金的富豪与冻饿街头的穷人同在。当时的平民青年也可以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 但他们依然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无法真正进入到所谓的“上层社会”中。英国统治集团在进行改革时所鼓吹的实现一个“人人享有同等机会的社会”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人们在战后所憧憬的美丽新社会并没有实现, 这一代人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产生了怀疑, 人们不再相信那种理想化的所谓“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能够拯救人类于苦海之中, 在他们心里这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而已。他们完全从英雄梦里清醒过来, 没有任何崇拜的偶像, 只相信用自己那微薄的力量来感受当下最真实的生活。因此, 英国文化界在此时出现了反高雅文化的新气象, 人们不再愿意读那些脱离实际, 缺乏对当时社会客观反映的小说。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 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于通俗文化的渴望, 那么创造出一个大众化的平凡的反英雄人物“吉姆”便是金斯莱·艾米斯一种必然的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反英雄”形象恰好契合了战后英国人的普遍心态。

另外, 艾米斯的个人经历及其文学偏好对他塑造吉姆这一“反英雄”形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922年金斯莱·艾米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家庭, 从小就对自己的中下层出身深有感触, 这样的童年经历为他今后创作吉姆这一反英雄形象提供了切身的体验。艾米斯11岁时就开始写短篇小说, 并发表于他就读的中学校刊, 展露了他写作的天赋, 这也正如同他笔下的小人物吉姆, 出生卑微但才华出众。艾米斯曾先后就读于诺贝利学院、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 他先后在威尔士的斯旺西大学以及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担任讲师, 主要讲授英国文学。笔者认为, 金斯利·艾米斯这段当教师的经历直接构成了作者塑造吉姆这一“反英雄”形象的创作灵感。因为在这一期间, 艾米斯深刻地体会到了当时英国传统教育人士的虚伪以及由这些虚伪的学术人士组成的虚伪的学术氛围, 于是他开始厌恶大学单调刻板的社交生活和低级的学术水平, 蔑视那些所谓的大学教授们在课堂里的胡说八道。金斯莱·艾米斯强烈反对这一切, 但是他又没有足够的勇气直接公开表达自己对这些现实的抵抗情绪。于是艾米斯便推出了近乎小丑、令人发笑的“反英雄”形象吉姆, 并借用吉姆夸张的笑声和荒诞的行为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吉姆“反英雄”的非理性反抗行为颠覆了传统英雄的悲壮抗争模式, 从“崇高者”走向“平凡者”, 这里没有高尚, 没有壮美, 甚至没有悲哀, 有的只是滑稽可笑, 一种哭笑不得的姿态, 向他人论证这个世界的不合理。

提及艾米斯个人的文学偏好, 李德在他所著的《金斯莱·艾米斯传记》中提到过艾米斯本人是推崇流行文化而躲避高雅文化的。艾米斯十分推崇18世纪的英国文学。曾经有人问艾米斯对实验小说有什么看法, 他的回答是:“我无法忍受这种小说。我讨厌这种小说, 我愿意接受作者的暗示, 但我讨厌神秘化。”可见, 艾米斯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倾向是强烈反驳和抵制的。他反对现代主义那种晦涩抽象, 他嘲笑所有形式的文体探索, 认为文体太复杂会与实际生活脱钩, 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语言本身。所以艾米斯必然会采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和平铺直叙的方式描写普通人身上的平凡和庸碌, 而不是传统英雄人物身上的崇高和伟大。但就是在这种庸碌平常中, 透露出真切的生活实感, 从而受到当时读者极大的欢迎。可以说, 无论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还是当时大众特有的文化心理, 亦或是艾米斯不同的个人经历及其文学偏好, 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他对吉姆这一“反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因此, 吉姆这样一个新型“英雄人物”即“反英雄”形象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

纵观百余年的英国文学, 它经历了对英雄的激情崇拜到对英雄的冷漠与淡化的过程。可以说, “英雄主义”观念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 时代的变迁, 典型环境的变化, 必然带来英雄人物的变化。英雄的标准、对英雄的审美评价, 也必然要与时俱进, 发生深刻的变化, 直到英雄还原为凡人。在20世纪50年代, 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 人们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 以前存在的神圣性被一层层剥离侵蚀, “崇高”被一点点地躲避掉, 许多人变得世俗而现实。那么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由英国作家金斯莱·艾米斯所推出的吉姆这一“反英雄”人物, 相较于传统英雄形象而言总会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 艾米斯通过这个看似傻瓜、小丑一样滑稽可笑的“反英雄”人物吉姆实现了对官方秩序的重新审视, 对社会规约的质疑, 对伪善虚假的嘲弄和对周围精英文化的讽刺。吉姆这种小丑傻瓜的“反英雄”形象使以优雅风度闻名的英国显得如此荒唐可笑, 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可笑引发了人们对自己当时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揭示了人们的另一种生活观和世界观, 这样才可能去争取一个更为合理公平的新世界。这对于推动当时社会合理化进程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我们便可想而知了。而且吉姆这样的“反英雄”行为也暗示出传统英雄的正面情操和崇高行为被完全颠覆了, 它已不具备任何的反抗效力了,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语境中, 传统英雄的意义已经逝去。

参考文献

[1]Moseley, Merritt.Understanding Kingsley Amis[M].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3.

[2]Salwak, Dale, Kinsley Amis:Modern Novelist.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1992.

[3]金斯莱.艾米斯.幸运的吉姆[M].谭理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4]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5]刘英华, 李桂广.绝望者的呻吟:愤怒的青年和跨掉的一代[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6]阮伟.吉姆的笑[J].外国文学评论, 1996:46~52.

[7]阮炜, 徐文博, 曹亚.20世纪英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4.

[8]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 篇3

关键词:《她乡》;生态女性主义;和平;平等;花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57-02

夏略特·帕金斯·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1892年出版的《黄色糊墙纸》让吉尔曼为众多读者所熟知,这部作品揭露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1915年出版的《她乡》是吉尔曼的另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名男性闯入了一个在地图上并不存在的“女儿国”的故事。叙述者范戴克是一名社会学家,他与好友地理学家泰利及医生兼植物学家杰夫在结伴探险的途中听说有一个完全由女性组成的“女儿国”的存在。三人很是怀疑这样的一个国家是否真的存在,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三人决定一探究竟。他们断定即使“她乡”真的存在也是混乱不堪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女人是嫉妒的、不独立也没有组织能力的。但事实是待三人真正进入并了解了“她乡”后,他们发现这个全部是女性的国家农业发达、科技先进,并且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整个国家漂亮的更像是一个花园一样。在“她乡”期间,三名男性分别与当地的女性产生了感情,并缔结了婚姻。但是由于具有极强大男子主义的泰利企图凌辱他的妻子,三人最终被驱逐出了“她乡”。吉尔曼塑造的她乡的形象其实是和生态女性主义者所追求的和平、两性平等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一致的。

一、和平的“她乡”

当三位男性科学家从向导那里听说了“她乡”这个神秘的国度后,便全副武装,决定去征服这个女儿国。他们断定“她乡”的女性是很危险的:“颇能防卫自己,不会欢迎不讲理的访客。”而且他们以男权社会既有的思维定式认为:“她乡”的女性之间“一定争斗不休……女人向来如此。我们别想要找到任何秩序和组织。”但是当三名男性科学家带着武器闯入“她乡”时,迎接他们的并不是武力反击,反而是提供给他们住所和衣食,以礼相待。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三名男性科学家吃惊地发现不同于男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争斗,“她乡”中的居民相处十分融洽。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而必须依附于男性生存,因此时常发生多名女性为了争夺同一个男性而发生争斗的事件。但是在没有男权思想污染的“她乡”,女性无须取悦男性,也就不存在为取悦男性而造成的争斗。相反,她们形成自己的“姐妹盟”,“她们都是姐妹,成长时,都一起成长--不是通过竞争,而是依靠团结合作”。一方面她们一起工作,为建设一个更适宜她们以及后代居住的家园而共同努力。与世隔绝的小国寡民受到国土面积的限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她乡”的女性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发展农业,“花费许多心血照顾季节性的作物,整年几乎都有水果和核果、谷类和莓果”。并且她们成功地研制出有机农业体系,使“她乡”成为一个农业发达、自给自足的美丽家园。另一方面,“她乡”的女性共同完成另一个重大使命:抚养和教育孩子。在“她乡”,孩子是所有公民思想的“中心和焦点”,“她乡”人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给极为重视。在“她乡”,孩子除了有自己的生母,每一个成年女性都是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有责任和义务。另外“她乡”除了农业发达,科技也很先进。但是不同于在男权社会很多先进的科技在研制之初是为战争服务的。在“她乡”,科技只是她们创造更洁净、更适宜居住场所的手段。除了天然的屏障,“她乡”根本没有防御体系,也从来没有动过利用先进的科技去掠夺他国的念想,即使在她们面临人口压力、粮食缺少问题的时候。

但是“她乡”这样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在一开始却不是这样的。“她乡”这个完全由女性构成的国家在一开始也是一个拥有杰出文明的双性并存的大国,但是“她乡”的男性与邻国不断的争战将一切毁之一旦。男性在战争中被杀死,女性在即将沦为奴隶的绝望下奋起反击,杀死了征服她们的人,建立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国家。男性让历史成为了什么?成为了写满了战争与征服的故事。而“女性的天性是要合作、和平、建设”。

二、平等的“她乡”

人类社会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便逐渐被男权中心主义所充斥。在男权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在家庭领域中,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而女性则被他们定位为是男性欲望的对象,繁殖后代的工具。为了让女性臣服于自己的意志,男性更是采取了各种手段,在她们身上加诸了软弱、温柔、顺从等标签,将其定义为女性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为由,证明女性理应处于从属地位。正如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所写到的:“一个人之所以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在这种男性强权的长期压制下,身心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她乡”的女性证明了如果女性摆脱了男权社会,她们可以充分发展自己,取得不亚于男性的成绩。在“她乡”,男性的缺失消除了男权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与之相关的男性压迫也不复存在。女性不再是“第二性”,而是“唯一性”。她们自由从容地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摆脱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她乡”的女性不论智力还是体力都胜于男权社会的男性。而且,不同于男权社会中女性妩媚妖娆打扮,“她乡”的女性留着利落的短发,穿着轻便结实的“短袍和及膝的马裤,打着绑腿”,在她们的服饰上找不到任何装饰性的流苏和花边。加上她们遇见陌生男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这一切让视漂亮女人为玩物的花花公子泰利大呼她们没有女人味,“她们不懂谦虚,没有耐心,不肯顺服,一点儿没有天生柔顺的样子,那才是女人最大的魅力”。殊不知这些正是“她乡”的女性摆脱束缚她们身体与精神的男权意识形态的锁链、达到自主的象征,因为男权社会中所谓的女性“根本不女性,而只是反映男性特质--为了取悦我们(男性)而发展的,因为她们不得不取悦我们,但对他们真正完成大我的过程并非必要的”。在没有男性存在的“她乡”,女性自主的治理国家,整个国家没有等级制度的划分,采取集体管理。女性真正解放了天性,达到了自主。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为了群体的利益,共同努力,彼此合作,建立了一个没有种族、阶级和职业差异,全然平等的国家,取得的成果让来自男权社会的男性也惊叹不已。而《她乡》中体现出来的强烈女权主义思想也使之获得“美国传统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小说”的称号。

三、花园式的“她乡”

女性主义者在追求男女平等的同时,也呼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先驱之一,吉尔曼对自然的关注以及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也在《她乡》中有所体现。

18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让自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在吉尔曼塑造的“她乡”,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她乡”的女性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形式都应平等、合作、互爱。三名男性科学家刚一进入“她乡”便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一块块垦殖完美的土地,连森林看起来都像有人照顾;一块土地好像硕大公园,其实更像一座硕大的花园”。泰利不禁感叹道:“我从来没见过一座森林这么被爱惜过,连德国也没有这样。”她乡中没有“灰尘,没有浓烟,也没有噪音”,城镇建设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这让三位男性科学家感到惊诧的同时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人们在自然界面前胡作非为,把自然糟蹋得一团糟。

霍华德·赛格尔曾经说道:“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而应相人们在男权社会,人们互交融,文明化的自然是现代化的花园。”“她乡”正是自然与文明相互交融的完美例子。除了城镇建设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她乡”高度发达的农业也与自然保持着平衡。“她乡”人在发展农业时强调有机和环保:一方面她们精心培育季节性作物以便她们一年到头都有水果、坚果、谷物和莓果可吃;另一方面,她们使用有机肥料,“所有食物的残余和碎渣、伐木或纺织业的植物碎料、所有排水系统的固有物体,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调配--每件从上里来的东西又都回归到土里去”。这种用原有产物重新滋养土壤的方法收到的效果“就像任何一座健康的森林一样;日渐宝贵的土壤慢慢积累,不像世界其他地方土壤不断变得贫瘠”。吉尔曼的生态思想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她乡》这部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使吉尔曼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她乡》批判大男子主义,赞美女性,推崇母职,倡导平等和民主,对后来的女性主义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当人类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越来越肆无忌惮时,“她乡”人对待自然和土地的态度使吉尔曼生态观的前瞻性和进步性体现无遗。

参考文献:

〔1〕陈榕.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3):96-100.

〔2〕吉尔曼.她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曾桂娥.乌托邦的女性想象: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5〕Beauv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M].H.M. Parshley trans. New York: Knopf,1952.

〔6〕Gilman, Charlotte Perkins. Women and Economics: A Study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as a Factor in Social Evolution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7〕Howard Segal. Future Imperfect: The Mixed Blessing of Technology in American[M].Amb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4.

管理“异端”:明茨伯格 篇4

明茨伯格1939年出生于蒙特利尔,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而后成为麦基尔大学教授。明茨伯格以抨击商界和管理界主流观点为能事,故有“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之称,在正统学院派眼中,明茨伯格无异于特立独行的“异端”。

曾经供职于加拿大铁路公司,有着工学背景的明茨伯格,似乎与其他管理大师不同,在管理理论方面,他更关心每一个管理个体在面对管理任务时“如何做”,而不是将众多“做”的结果归纳总结出一条定律。他对管理的研究,着眼于对一个个管理者最基本、最直接的观察和跟踪。

《管理的本质》一书是明茨伯格的代表作,在这部书中,明茨伯格揭示了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像大师们的经典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条不紊,他对处理具体工作的管理者的观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这些管理者所做的很多决定,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并且往往是在行动过程中根据直觉和经验,而不是根据深思熟虑的分析来完成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管理者来说行动重于思考。根据他的观察,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有一半的事务每一件的处理时间不到10分钟,只有10%需要的时间超过1小时。

“关于大师们的大肆宣传达到了媒体可能破坏信息的程度。”明茨伯格经常语出惊人,在他眼中,这些大师如同“开着飞机在非洲大地上寻找钻石,看到的只能是一片森林组成的绿毯。而真正的寻矿者必须贴近地面,在矿石的裂缝中才能发现钻石的光辉”。为了逃离“大师”们的圈子,他大量地跟踪、观察、记录和研究现实中经理们的日常活动,开创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成为经济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战略理论的反叛

从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开始,到70年代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克尔・波特,“企业战略”几乎成了从管理研究者到管理实践者的口头禅,五种竞争力模型几乎成了战略学派的代名词,所有人都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在每一个项目前必然会有一个可供执行者依据的战略规划,并且项目执行的结果也必然不出所制定的战略的左右。但是,明茨伯格通过研究却发现,战略仅仅是计划的开始,而远远不是结束。

在现实世界中,经理角色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往往是临时的,其依据是管理者的经验所导致的直觉而不是僵硬的数据分析,并不存在战略学者所推崇的固定的程式和计划。因此,“战略计划”在现实中便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迷信战略,给商业的发展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真正伟大的CEO们,并不是把自己关在屋子中冥思苦想那些看上去聪明的战略,而是深入到企业内部中去,鼓励组织中的人们质询和创造;通过交流和共同工作,寻找解决一个个细节问题的方法;他们通过交谈和观察,搜集那些看上去也许无关紧要的信息;从组织中汲取战略,而不是制定战略,

但是,那些深受“战略教育”的CEO,只是坐在组织结构图的顶层,假装在制订战略。他们为其他人设计看似非常聪明的战略,并让他们去实施;他们发布华丽的战略蓝图,在号角声中带着组织奔向末途。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战略变成了一盘棋,棋子――大块业务和公司――带着让市场分析家眼花缭乱的戾气四处移动。

明茨伯格认为,这种对战略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作为经理人,需要掌握的是“应急战略”,是根据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战略,而不是如何在宽大的大班台后面,假装制定战略。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和环境的需要而制定战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战略的制定贯穿于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

向MBA开炮

那种高高在上的“伪战略文化”的盛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MBA时尚的流行。

“该停止流行的MBA课程了。我们必须创造真正的经理,而不是在教室里假装创造他们。”明茨伯格称。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明茨伯格曾作过一项调查。他请熟悉美国工商界的人列举他们认为的伟大的首席执行官,那些真正做出或者正在做出可持续贡献的领袖。结果呢几乎没有任何人提起任何有MBA学位的人,尽管MBA是一个时髦的东西。

时髦是没有太多长远意义的,在教室中通过教学培养出来的管理者,是企业灾难的制造者。管理是一门艺术与手艺的结合。这种手艺并不是机械地制造,而是依靠拥有这种手艺者自身具备的操作感、分寸感、手感和质感。这种手艺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而MBA教育则只是教给那些学生各种理性分析的技能。

明茨伯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并不是将MBA批驳得一文不值之后就完了,而是用了7年的时间,全新打造了一个融科学和实践为一体的管理教育模式: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简称IMPM),《跨越边界的管理》正是一篇关于这种管理教育新模式的总结性文章。在IMPM项目中,要求入学者必须是在职管理者,最好由公司集体派出,以便他们把工作带进课堂。所以他们不被称做学生,而叫参与者(Participants)。其次,IMPM由三大洲、五个国家的大学组成的一个联盟负责,每个国家负责一个为期两周的模块。同时IMPM还强调书本上的概念与自身管理经验相互验证、相互支持的反躬而思 (Reflection)。为此,甚至设计了与一般学校不同的教室,以方便小组内同学交流反思经验。

IMPM打破了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是按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来安排课程,而是按照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备的五种心态 (Mindsets)来设计课程。这五种心态是:管理自我的反思心态、管理关系的合作心态、管理组织的分析心态、管理环境的老成心态、管理变革的行动心态。这个项目创造了很多把管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工作之中的方式,如反思作文、交换访问、现场研究、创业活动等等。有消息说,IMPM准备在中国建立一个非赢利的国际管理发展中心,负责IMPM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

亨利・明茨伯格在成为管理大师中的焦点的同时,也得到了各界,特别是有着MBA经历的管理者们激烈的抨击,毕竟十多年来,虽然受到了与企业需求偏离、学术性过强和国际化不足等批评,MBA仍然占据管理学教育的权威地位。这些高傲的学院派管理者,必然地将明茨伯格视为“异端”。《金融时报》管理专栏主编迈克尔・斯卡平克对此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明茨伯格的观点经常引发MBA们歇斯底里的回应。他们为自己的MBA学位花费了超过12万美元,可是明茨伯格教授却把他们说得一钱不值。”但是,更多的管理者,认识到明茨伯格的价值,并坚信明茨伯格代表着最先进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 通用格范文

★ 上网是个半兽人

★ 爸爸是个有心人

★ 扎克伯格谈用人:每个员工都是HR

★ 月是故乡明古诗

★ 月是故乡明经典散文

★ 诗经《墙有茨》

★ 生命是个奇迹作文

★ 二十岁时是个传奇

《大法官》观后感 篇5

合展小学 王陶飞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合展小学所有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自觉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大法官》。影片讲述了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吴振汉如何由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成被人民唾弃的贪官、阶下囚的蜕变过程。真实再现了腐败分子从权力巅峰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人生历程,揭露了腐败分子无视党纪国法、大肆攫取钱财、大搞权钱交易罪恶行径。影片中,犯罪当事人和家属痛哭流涕的忏悔、悔恨交加的泪水,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心弦,让人深思,发人警醒。通过这段警示教育片的观看,作为非党员并且一心想加入党组织的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如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警钟常敲,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生活改善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这种思想和做法即损害了党的形象,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做一个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镇大法官背后的故事 篇6

11月7日,电影《小镇大法官》在江苏省徐州新沂法院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该剧由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院、江苏省新沂市委宣传部、新沂市人民法院联合拍摄,由西安电影制片厂王明军导演执导,预计拍摄时间为30天。

据悉,该片是按照《新沂法院文化建设五年规划》要求与安排,以新沂法院窑湾法庭等一批法官为创作原型,以窑湾镇、骆马湖为故事发生地,塑造了 以樊远平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法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

11月11日,记者见到了了本部影片出品人、新沂法院院长梁冰,主演杨新鸣,采撷了一些这部影片的幕后点滴。

收集材料。去年10月份,新沂法院院长有感于基层法庭作为司法审判第一线,办案条件也最为艰苦,有些法官扎根基层二十多年无怨无悔,策划一个用影视手段展现基层法庭、法官形象的方案,并开始组织相关文艺部门进行剧本编写工作。

进入操作阶段。为了使影片更加生动和有意义,也为了更好地宣传新沂这座美丽的城市,新沂法院特邀西安电影制片厂王明军导演执导。在一年的筹备工作中,四次组织导演王明军、编剧到窑湾古镇、马陵山、窑湾法庭等地进行实地采风、体验生活。在剧本形成后,新沂法院党组为确保剧本拍摄质量又四次组织干警和编剧一起讨论,八易其稿。筹备一年之久的《小镇大法官》在美丽的沭河岸边的新沂法院正式开机。

在拍摄的过程中,作为出片人的新沂法院为影片剧组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选景、协调等工作,以确保影片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篇7

标签:科尔伯格

道德发展

道德两难问题

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他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其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的观点的影响,被称为是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他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分析基础上,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和前联邦德国的教育界的很大反响。

科尔伯格主要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德发展的,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

科尔伯格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两难论法。他编制了九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如常用的一个故事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即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镭锭。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但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破门进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

利用这类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研究了75名10~16岁的被试。以后每隔三年重复一次,直至22~28岁。他让被试听了故事后判断是非,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根据他们的回答划分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同时又根据一系列的回答,编制了各种不同水平的量表,再来测定其他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科尔伯格从被试的陈述中区分出30个普遍的道德属性,如公正、权利、义务、道德责任、道德动机和后果等等。每一个属性可分为6个等级,合计180项,然后把谈话中儿童的道德观念归属到180项,然后把谈话中儿童的道德观念归属到180项分类表的一个小项下作为得分。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得分在其全部表述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便是儿童在该阶段的道德判断水平。据称其信度高达0.68~0.84。

这种方法是科尔伯格研究人的道德判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研究结果,科尔伯格发现人的道德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年龄在4~10岁。

阶段1:惩罚定向。强调对权力的服从,行为无所谓好坏,由可能受到的惩罚来评价。例如,“他不应该偷药,因为他会被警察抓起来,送进监狱。”“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

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行为是否正确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对他人需要的关心一般是出于互惠的目的,而不是出于忠诚、感激或公正。例如,“要是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兹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要是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兹就该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2)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年龄在10~13岁。

阶段3:好孩子定向。强调“好的表现”,好的行为是使群体中的其他人感到愉快,或者是能受到表扬的行为。例如,“他不应该偷药,他会被当成罪犯,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耻辱,他的妻子不会用偷来的东西救自己的命。”“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阶段4:权威定向。强调遵守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例如,“尽管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妻子的情况并不能使盗窃变得合法。”“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么做的话,海因兹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3)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年龄在13岁以后。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规范是可以质疑的,是为了群体利益和民主而存在的。对法律和规范的支持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相互的协定。例如,“他不应该去偷药。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中的组成部分。药剂师应该受到谴责,但还是应该保持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法律禁止人偷窃,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的这种情况。海因兹偷药救命如果不对的话,需要改正是现行的法律。”

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以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指导行为,这些准则有着综合性、全面性和普遍性。公正、尊严和平等被赋予很高的价值。例如,“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宝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他偷药也许会受到惩罚,但是他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值得。”“海因兹设法救自己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

科尔伯格指出,儿童的道德构建是分阶段的有序过程。儿童是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道德认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成人解释、惩罚,将道德准则同化和内化为儿童的一部分。儿童不仅仅是在学习道德标准,而且是在建构道德标准。这就意味着在完成前一水平的道德认知建构前,儿童根本无法理解和使用后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只有经历而且建构了前一阶段的内在道德模式,儿童才会使用该阶段的概念来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的三水平六阶段,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顺从权威阶段,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完全达到第六阶段。

科尔伯格的研究影响广泛,但也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最多见的一种批评是道德判断不等于道德行为:即便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观点正确,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口头上所说的就会反映在一个人的真实行动之中。该批评显然有一定的道理,情境力量有时会改变道德行为,但这并不能否认科尔伯格所描述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科尔伯格也强调他的理论只适用于道德判断。另一种批评是对道德推理六阶段的普遍适用性质疑。批评意见认为,科尔伯格的六阶段论所提出的道德解释不适用于大多数的非西方文化,只符合西方的个人主义社会。为了捍卫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的观点,塞纳瑞(Snarey,1987)回顾了在27种文化背景中所作的45项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均以相同的顺序通过各个阶段,而且阶段一到阶段五在被研究的所有文化中都普遍存在。

在法院和大法官实习后的报告 篇8

实习期间我从事的是书记员的工作,由于在学校已经学过法律文书这门课程,我也会经常地帮助工作人员写一写简单的法律文书,这对我来说既是巩固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我的实际能力。由于专业实习的机会难得,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了解到法院的工作其实是很繁重的,自从诉讼费改革后,法院受理的案件逐年递增,法院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是很大的,工作压力方面不仅有案件受理方面的压力,更有案件执行方面的压力。就执行方面,中国一直存在着执行难的问题,这不光是当事人履行能力欠缺的原因,更是由于整个中国法制意识不强的原因,例如传票拒收,生效判决不履行,已经是司空见惯,我觉得案件受理处理必然重要,但如果执行上出现问题,这会给整个案件的解决大打折扣,有关方面应该做好执行的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让人民相信法律,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法院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对法院对案件的处理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就我实习的法院来看,立案都是统一到立案庭,立案庭立案后

再把案件分到各个法庭,(在以前案件都是先分到各个法庭,然后再由庭长分到各个承办法官,如此一来,庭长的权利就比较大了,虽然他可以根据各个法官的能力以及未结案件的多少等来分配的案件,这便于案件的处理,但也很容易徇私的情况。后来省高院开发软件,实施随机分案,在我认为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一些庭长的徇私,但也有不利于案件集中办理的弊端。)案件在刚分到承办法官时都是适用简易程序,这样审理期限短,便于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同事诉讼费也减半收取,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有的疑难复案件,在三个月的期限内难以终结,此时就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若仍不能审结,则需要延长审限。拿到拿件之后需要安排开庭时间,一般都是安排在18天以后,这样安排是因为既要给对方当事人十五天的答辩期限,又要考虑到邮寄的时间,在快速结案的同时保障当事人的权利。简单的案件经过一次庭审,若是调解不成,法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判决书再由书记员发给当事人,然后由书记员凭邮寄的回单在电脑中操作结案,这样一个案件就结束了。对于复杂的案件,则远没有这么简单,不光庭审次数上增加,更有很多额外工作要做。

在法院实习的期间,我还进行了许多的法庭旁听,在旁听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实际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接触了很多案件,最主要的还是民事方面的。涉及劳动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借贷纠纷、离婚案件,交通赔偿。其中看了一周多的开庭,最多的案件就是关于婚姻关系的案件,有时候一天竟然有三四个,难以理解为什么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是很谨慎的,可以说结婚容

易离婚反而难了。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看夫妻双方感情是否完全破裂,对于当事人来说,要想举证双方感情已经完全破裂是很困难的,因此,离婚案件中,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只要对方不同意离婚,大都得经过三次起诉才能判离,判决离婚时,对于无法查清的财产法院都是不予处理,这就需要双方去重新进行析产诉讼。离婚之所以会难,这是为了维护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还有中国车辆现在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对于交通事故的处理,机动车是必须得投保交强险的,当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要首先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责任,超过交强险的损失才有事故双方按照责任大小来分担,对于应投保交强险而没有投保的,自己要首先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责任,超过的部分再由双方按照责任大小来分担。交通事故中损失的赔偿请求组成部分是分很多项的,这在法律条文中有明文规定,但是侵权责任法实行以后,被抚养人生活费这一项已经没有了。就我在法院进行的一周多法庭旁听来看,离婚纠纷案件多用到《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等,交通事故案件涉及保险公司必用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多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另外每个省市对营养费,误工费等方面的赔偿标准是不同的,个别法律的规定也是有差异的。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教学反思 篇9

一、搜集资料,提高学生兴趣

一般的说明文较为枯燥,学生兴趣不浓。首先我在导入环节播放了5分钟《北极传说》的纪录片,这部记录片不仅描摹了北极冰天雪地的美丽风光,而且还有非常可爱的北极熊和北极海豹,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对神奇美妙的北极充满了向往,也非常渴望了解那片神奇的土地。在文章中,讲解了大量的北极动物的例子,所以我从网上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图片,将北极动物和我们正常生活中的.动物两组对比,既让课堂充满惊奇和笑声,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说明对象。

但是在课后的反思中,我想到,在课堂中视频和图片使用的较多的情况,一定要使用恰当。否则容易宣兵夺主,让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看视频和图片上,反而忽视了学习文章本身,而且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二、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

我一直觉得诗歌散文时非常有必要朗读的,说明文只要学生能都通过文字弄懂文章内容即可。在这次公开课讲解文本语言特点时,我只是把语言特点很明显的句子找出来,让学生通过句子分析出来语言的生动幽默即可,没有想到通过朗读这一方式。课下师傅跟我讲,要让学生把这些文段读一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体会到语言的风格。语文课堂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这一点意见是非常有效而且重要的。在任何文章的课堂中,都不能缺少朗读,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在朗读字词句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魅力。这一点,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有效的实行。

三、讨论问题要设计有效

本堂课中,我针对“课文大量举例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组织了一次讨论。从全课时来讲,这个讨论很有必要,这也是全部教学内容中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但是,从效果上看,学生无法开展讨论,老师布置任务后,讨论活动只持续了一分钟,学生就无话可说。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是我没有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这一点对“我们的学生”极其重要。只有路径清楚,学生才有可能知道前进的方向。设计有效的问题,并且要给学生指明从哪方面去讨论,给出几个讨论的方向,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形成有效讨论。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大战北极熊和北极狼作文

3.《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4.《美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反思范文

6.《角的反思》教学反思

7.北极君诗歌

8.说明文:北极趣事

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解读 篇10

——关于美国宪法的访谈

访谈人:布瑞恩〃兰姆 Brian Lamb 《理性杂志》 蒋天伟 译

2006年8月5日

主持人 布瑞恩〃兰姆:罗伯茨首席大法官,你是否记得第一次对《宪法》产生兴趣是什么时候?

约翰〃罗伯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好吧,我真的无法肯定第一次对《宪法》感兴趣是什么时候了。我记得在中学里我们曾经讨论过《宪法》。在那里要学一点点有关于政府的事情,我现在不清楚这门课确切的名字。但我记得那时对《宪法》有过一点探讨。

兰姆:你记得你自己对宪法发生兴趣是什么时候?

罗伯茨:嗯,我是在大学时产生了对《宪法》的兴趣。在大学时我学的是历史,而美国历史中关于《宪法》的内容理所当然地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内容有宪法的角色、《宪法》的制定以及《宪法》在内战时期遭受到的保留待遇。因此当时我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进入宪法,从历史系毕业进入了法学院后,我在那里顺理成章地把宪法当成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兰姆:如果你必须用二百个或者更少点字来对我们的《宪法》做一个界定,对《宪法》说了些什么作一个简单的阐释,你会怎么说呢?

罗伯茨:好的,宪法是我们用来治理我们自身的规则。如你所知的,无论要去玩何种比赛,你都必须要知道规则是什么。当然治理行为并不是一种比赛。但它比比赛重要得多,然而原理确是一样的,那就是你必须知道规则是什么。

在世界历史上,政府通常会滥用它们拥有的权力,而人民会由此受害。《宪法》的制定者们由此决定:他们将要制定下的,是一些能防止这类事情发生的规则;而那就是我们的《宪法》。

兰姆:宪法中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部分、是你始终所喜欢的?

罗伯茨:嗯,如你所知,由于人权法案的缘故,人们会比较关注归属于第一修正案与第四修正案下的案件、以及禁止残忍与不寻常惩罚之类归属于第八修正案下的案件,这些案件更容易成为热点。还有归属于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的案件。

但是宪法中真正有意思的部分,也是我认为制宪者当初最感兴趣的是,宪法整体的结构。穷竭政府之权、彻分为三,划割成三个各自独立的政府分支并试图确保每一分支在其范围内行事。这个整体结构就是:总统职位,行使总统的权力;立法机构,有自己的决事范围;然后是司法体系。而对我们的自由的主要保护正是维系挺立于这个结构之上的,这也是制宪者防止政府变得过于强势的方法。而我认为正是这一部分,至少对我来说,正是这一部分令人兴致盎然。

兰姆:有没有哪一部修正案是你最喜欢的?

罗伯茨:没有。我不认为我对某一部修正案的偏爱会超过对另外任何一部修正案。我的意思是,尽管很明显在第一修正案与第四修正案下更能够找到许多有意思的争议问题。

而我们能在那里找到许多有意思的争议问题的原因正是:这些条款就是为数个世代写就的。制宪者在当初落成文字之时,就选用了涵义宽广的术语。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制宪者真正认识 2 到了他们是在为未来数个世纪的治理,制定出章程。他们也确实希望如此,所以他们使用诸如合理的搜查与扣押之类的措辞,制宪者认识到这些措辞的涵义要留待后继者去给予。

兰姆:如果你只是刚开始学习宪法,依据你现在的所知,你会如何开始着手呢?

罗伯茨:你知道有件事情人们是不会去做的——我指的不仅仅是那些从事其他行业的普通公民,也包括法学教授、法官、法学学生在内——人们不会去读《宪法》。我们谈论《宪法》很多。我们有许多关于宪法的案例。但是真正坐下来去读《宪法》的事情却不是那样多见。阅读《宪法》是一件回报颇丰的活动。

兰姆:假设你必须充当1787制宪会议上的立国者中的一员,你愿意成为他们中哪一位?

罗伯茨:啊,这是个……这是个很难做到的事情,我倒是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确实有一些人帮助实现了一些妥协;这些成就使得宪法成为现实。你知道他们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有那么多难题的,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是毫无希望,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他们开始时就遇到了那些。

你看,有许多小州认为它们会被晾在一边,有许多大州不愿意放弃任何权力,人们对许多事物持有非常不同的观点。然而他们能够坐到这间房间里以激烈讨论来化解、消弭分歧,提出一个重大的妥协来使得小州、大州、商业州、农业州能共同走到一起。当然是有例外,有一个分歧没能得到妥协,他们始终没能找到对待奴隶制分歧上的一致,于是他们决定不去讨论这个问题。这使得《宪法》受到玷污,用了一场内战才抹掉了这个污点。但是除 3 了这一点之外,我认为他们做到了相当了不起的工作,把所有这些散漫的利益聚拢起来使他们能达成协议一致往前走。我不得不说,即使是他们当中最乐观的人,恐怕也很难会预见到美利坚合众国的到来。

兰姆:你最近一次读宪法是什么时候?

罗伯茨:是在几周前。就是在最近一期收尾阶段的回顾时刻。你知道我们在最后一期发布了许多关于宪法的含义的重要判决,我当时想,应该至少停息个把小时或是再读原文,以便看看我的想法和制宪者当时写的有多少接近。

兰姆:在你看来宪法中是否有什么弱点?

罗伯茨:你知道我不愿将宪法任何一处指为某种特定的弱点。即使确有弱点存在,制宪者对其羸弱的程度也预判到了。我指的是修正案程序。这是一桩极其棘手的事情,我们倾向于不去关注它,但是宪法确实留下了一些根本性的缺陷留待处臵比如奴隶制是在第十三修正案中被废黜。至于权利法案,我倾向于认为权利法案原本就属于宪法的整体之一,因为对制宪者中的许多人,当时他们的默契就是一旦能先完成一部宪法摆在那里,我们就能尽快地制定出权利法案来。

是的,我不愿去指明任何一个特定的缺陷。

兰姆:依你所知,在我们的历史中,是在哪一个时刻点上法院巩固地成为三个政府分支中具有强势的部分?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罗伯茨:如果你能在华盛顿特区周游一圈的话就能发现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当政府搬到这里时他们做的第一桩事情 4 是为总统建造白宫,然后是为立法机构建造国会山,人们当时忘记了最高法院。直到1935年最高法院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建筑物。我想这就是人们如何看待司法系统重要性的一个极佳标识。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道:司法权是最孱弱的分支。而在司法权最初的历史阶段,情况也确实符合这样的判断。然后就是约翰〃马歇尔的登场,正是他——约翰〃马歇尔,确立了法院——宪法的阐释者角色。在他的著名判决(马布里诉麦迪逊)中,马歇尔写到,他大致是这样写的:看,我们是一个法院,那我们就得裁判案件;如果在判决案件中我们不得不去决定《宪法》的含义的话,那好吧,依据《宪法》那要做就是我们的工作。

他认为宪法是法律。这也是我们的宪法与许多其他宪法具有的不同之处之一。许多有宪法的国家里,它们的宪法真的仅仅只是政治性文件。而如果你对宪法有争议,无论如何争议还是要被解决的,如果运气好的话是依靠选举,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靠使用武力,也许还会是依靠暴民解决。政治上的争议就是这样子解决的,而这也是他们解决宪法问题的方式。

约翰〃马歇尔在马布里诉麦迪逊案件中说我们有不同的方法。他说宪法是一个政治性文本。宪法设定了政治的结构,但是同时宪法也是法律,如果宪法也是法律的话,那么我们就要由法院来定夺宪法的含义,而法院说的话对政府的其他分支具有约束力。

我认为,这是对宪法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重要洞见,在我看来这一看法正是一直以来这个案例成功的秘密所在,法院能获得对 5 宪法含义的最终解释,这种解释来自一个独立于政治性分支的分支,并且解释对政治性分支具有约束力。

兰姆:你说最至为重要的是要先读宪法文本。那么你会用什么作为辅助资源呢?

罗伯茨:嗯,我会读《联邦党人文集》,这本书的字字句句是关于鼓吹批准宪法,一字一句都是鼓吹支持批准宪法的信念与论据。立国者中的几位参与了这本书,他们用写作解释了宪法的涵义。他们希望确保宪法能得到批准。为了使各个州的州会议能通过宪法,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解释它。

人们又一次被这样的事情吓跑了,写得相当易读而且直白易懂。他们想把行政权力交给总统职位,他们解释把权力分割开来的目的是要保障个人的自由;他们怎样想的就照原样想的告诉了人民。书容易读懂能帮助解释条文的涵义。

兰姆:有你最喜欢的一章吗?第84或85章?

罗伯茨:有几篇文章专门讨论司法系统,比如解释为什么联邦系统的法官能获得终身任职,为什么他们的薪俸不能被缩减。他们说:之所以要这样做,理由是法官们不应当是用来对民众作积极回应的。不同于立法者,不同于总统,我们不要法官们在一个具体事件上去做人民想要他们去做的事。他们所要做的就应当是遵循法律,因此要给予法官终身任职。

当时确是有一场大辩论,人们对此都很关注。当时的人们有过经验,与之打过交道的法官是英国法官,人们都不喜欢那样的经验。他们问为什么要在新的宪法中放进法官终身制这样的东西?这听上去像是贵族制啊,我们想要去除的不正是这个吗?

因此汉密尔顿他们向人们解释不必有这个担心,因为法官不会去裁判重要的政治性问题,他们只是去决定法律是什么,而他们要做到这点就需要能够忽略来自公众迫使他们屈服的压力。

如你所知,在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成文宪法中,我们的宪法是最短的一部。它不是一部繁复详尽的法典。只是确定了制宪者希望历经岁月长存下的那些基本原则,而它们也确实做到了超越时间。从今天来看,宪法的一些内容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为士兵提供住房以及诸如此类事项要写到宪法里,但在当时这些确实至关重要的。当然其中大部分内容仍然在回荡中获得理解和共鸣,你只要能坐下来阅读《宪法》,就能看到制宪者们当时正在试图做的事情。

兰姆:自你成为首席大法官之后,再看宪法时是否会有任何不同于先前之处?

罗伯茨:没有。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自成为一名法官开始,我对于法院在解释宪法和法律中的角色就有着特定的感觉。我特别用心去保留住司法系统隔离于政治分支的那份独立性,因为这是制宪者所认定的司法系统能发挥其功能的关键所在。

而我也许,作为司法团队中的一员,也许对法院在如何使得《宪法》成为涵蕴深远的文本工作中具有的重要性和扮演的角色分量上有着有一点点超越团队骄傲的骄傲感。

兰姆:在你观注这个国家在那场关于宪法的争论时你是否看到了过不同的人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你是否说过我们确实不理解宪法是怎样的一件事物?

罗伯茨:我确实认为我们——法官们应当在教育人民认识人民的角色上做一点更好的工作。太多的人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只要出现了任何一种问题,那好吧,就交给最高法院,他们会作出决定的。

在一个民主制的共和国内,这不应当是第一反应。人们的第一反应应当是在政治过程中解决政治性纷争。现在看来,在制宪者众多重要的洞见与天才之中,至为显著的无疑就是:要确保自由受到保护,并且是交由法院保护自由。宪法所保障的自由如受到侵犯,法院就会出现在那里,为的是确保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但是,法院并不是成天在那里解决每日发生的政治纷争。人们对许多案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我要去和我的国会议员谈谈,我要和我的参议员谈谈这事,我要给白宫打电话,我要给我的州长打电话,我要去和当地政府里的人谈谈这事情。因为制宪者就是这样理解的,他们就是这样去理解整个体制的运行。

兰姆:回顾过去阅读《宪法》、阅读《联邦党人文集》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位老师就宪法而言对你是特别重要的?或是否有这样一本书?

罗伯茨:没有。我想没有这样的人。我当然有过许多位老师,在中小学里就有过,但是后来就倾向于是历史老师,而历史正是我所感兴趣的科目。他们激启了我对此的兴趣。而我是从研究美国的历史开始进入法律和宪法的。至于书,是的,我认为确有一些关于宪法的很重要的书。我在法学院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书,比如亚历山大〃比克尔(Alexander Bikel)他们写的书,他是一位著名的法学教授,他试图解释什么是他认为的、我们的体 8 制中最具根本性的、难解的命门:这也就是在一个民主体制中如何能保留有我这样的、不经任何人选举而产生的、无须对人民承担问责,并且能作出如此重要性决定的人。如何去说通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逻辑不一致,而他执着于这个难题,非常非常的有想法,确实令我印象深刻。

兰姆:谢谢你,首席大法官先生。

罗伯茨:非常感谢你,我过得很愉快。

上一篇:开学计划作文400字优秀下一篇:新亚小学九周年校庆文艺汇演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