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思维

2024-09-24

法官思维(精选3篇)

法官思维 篇1

摘要:法官思维决定司法能力和水平, 然而国内的法官思维现状不甚乐观, 本文从法官思维的概念出发, 分析与总结当代中国法官思维的特色与不足, 从实际和国情出发, 试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揭示提高法官思维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法官,法律思维,完善路径

我国是法治国家, 作为法治必要条件的法律思维的价值意义愈显突出, 近年来对法官思维研究越来越突出, 司法实务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同样的事实和证据, 不同的法院和审判人员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判决是什么影响法官的决定呢?法官到底该如何思考呢?

一、法官思维概述

(一) 法官思维界定

法律思维是指职业法律群体依据法律的品格对人的思想走向进行概括归纳所构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影响的一种了解社会现象的方式。法官思维不等于法律思维, 它只是法律思维的一种, 指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 以中立的思维和公平的法律寻觅, 对具体的法律争议, 依认知规律与案件事实, 以法律文本为准则, 采用多种法律方法、技术, 通过正当程序, 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思维。

(二) 法官思维的特征

独立性。这首先意味着法官可以完全自主地对法律问题做出判断。独立是指法官地位意义上的独立。审判思维必须在独立的环境中展开, 即“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 应该以法律规范为前提, 在法定范围内进行裁判。其次指法官因发表言论而免于追溯。

中立性。这是针对法官的地位而言的, 法官始终处于中立裁判者地位, 法官处于诉讼过程这一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仅负责主持整个诉讼活动。法官中立性的角色定位, 决定着法官在思维时也应恪守中立, 不受非正当的影响。

被动性。即程序的启动须有人来打开, 分权制衡及司法分立的理念也要求法官行使审判权以不告不理为原则。

二、法官思维现状分析

(一) 自身素质偏低, 难以形成职业化共同思维

法律的专业性要求法律人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思维。目前我国法官队伍良莠不齐。据统计:1979年到1998年法官文化水平大大“提高”, 所谓的“高学历”者部分是通过非正式途径速成的, 如此自然难以形成统一的法律思维。

(二) 重实体轻程序

司法体制官僚化决定了法官审理更关注实体而非程序。查清事实几乎成了法官的全部工作, 在他们看来审判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程序只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工具, 为了得到真相, 可以适当牺牲程序。这样的背景下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现象, 这种错误观念导致现实社会中的冤假错案层出不穷。

(三) 法官思维行政化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矛盾凸显, 司法环境复杂。行政化司法管理体系导致法官思维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因此当务之急是去除行政化, 树立法官中立、独立的司法理念。其次, 繁重的审判工作使法官没有时间钻研新理论, 裁决时只简单地按法律条款字面意思, 缺乏系统化全局化考虑。

三、完善措施

(一) 客观方面

1. 改革现行法院管理制度

司法体制上的管理要体现本部门的直接领导, 法院必须拥有独立人事权, 不能将人事权交给其他机关, 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长期混为一谈, 这种错误倾向导致法官的独立性思维严重丧失, 易形成对领导的依附性思维。故需保证法院内部独立, 将行政和审判工作完全分开, 保证法官与领导在审判上的平等地位。

财政上可配备独立财产管理体制, 实行中央垂直管理, 借鉴类税务、工商等单位的模式, 由国家财政部统一拨款, 保证各级法院经费, 使其在经济上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 为法官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健全法官职业保障

职业地位上, 法官一经依法选举或任命后, 不得随意被免职, 工作方面的变动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职业收入上, 充实法官生活保障, 安定人心, 避免人才流失;职业安全上, 保障法官不受报复地行使审判权, 避免其中惧怕成分的产生。

3. 改革教育体制, 形成职业化思维

一要加强法官岗前培训。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较多弊端, 多而不精, 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所以我们须从源头出发, 在法学院内开展法官思维任前培训;另外, 调整现有的法学课程, 增加法律思维、职业技能等课程;同时结合法院职业培训, 保证法官思维判断的形成。二要注重日常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理论与实践训练, 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培养理性思维。

(二) 主观方面

树立法律信仰。法官要系统全面地理解司法理念的内涵, 自觉遵守司法客观规律, 依法裁判;不断反思违法的思想、行为, 深化对司法理念的理解, 严格坚守法律至上的理念;坚持以司法理念思维方式开展审判活动, 以影响公众思维, 传播司法理念, 树立法律权威。

主动学习, 提高技能。法律的专业性要求法官加强自身学习,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 站在条文背后揣摩立法目的, 找到法律理论的支撑点, 形成稳定的法律知识为背景的先见。在实践中更新、补充、升华法律知识, 并从中反思和重新认识法律预设以此促进法律思维的更好形成。司法实践可以帮助法官有意识地强化法律方法, 增进思想深度, 培养法外看法的习惯, 法官还可以通过研习法律领域之外的其他方法与技巧, 提高自己的全面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 2001 (6)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1:76.

[3]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95.

法官思维 篇2

全文共6288字。

如果说法院改革初期,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 思想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2001年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提出要树立“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现代司法理念,则可以说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要求的提出,弥补了前期法院各项制度建构和改革理念准备不足的缺憾。同样也正是由于前期的法院改革仅在低层面上推进,而未注意到系统改革的跟进和人的因素,改革所带来的效用正在逐步减弱。最高法院提出的《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应时出台,这涉及法院审判主体改革问题,属于诸项改革的关键之处,属“点睛之笔”。因为在各项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法官思维方式的准确定位,无疑是法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一环。笔者拟从法官思维方式概念分析入手,对当前法官思维方式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而探索现代司法理念语境中,法官应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问题,并借拙文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工程添一砖瓦。

一、法官思维方式的概念

先来了解一下思维的定义。所谓思维,一般意义上应该指依照逻辑推理来观察、认识、判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以语言、文字的等形式加以表现。

目前许多学者分析论证时往往将法官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方式等同起来,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法律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才被我国法理学理论界学者从西方法学引进并加以阐述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在长期法律实践过程中,随着对法律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系统了解了法律方法之后,逐渐形成的法律思维方法。可以说,法律思维的形成是法制(治)进化的标志,因而它要求人们使用法律思维方式来理解法律规范、法律概念和法律事实。说到底,它就是现代司法理念语境中,职业法律群体的科学思维方式。法官思维方式则是指法官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过程中,为了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而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定势,它的践行主体是法官,并不涵盖法律职业群体,这类思维方式会随着法官个体因素的不同、法官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有差异,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法官这一特殊群体的思维方式。

二、当前法官思维方式的误区及原因

记得有位学者说起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女法官在审理老年夫妇离婚案件时遇到一个难题,如果严格依法判决,房屋只能判归男方所有,而女方只能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女法官脑海里想起自己是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于是决意将房屋一分为二判给两方当事人。这样的判决,在许多媒体或者老百姓眼里,无疑是公正的合情合理的判决,甚至许多法官也会支持或同意这样的判决。然而这其中也折射出当前我国法官的思维有一种平民式的实质性思维倾向。这里所谓实质性思维,又称实质主义思维,指法官注重法律的内容、目的和结果,而轻视法律的形式、手段和过程,也表现为注重法律活动的意识形态,而轻视法律活动的技术形式,注重法律外的事实,而轻视法律内的逻辑。与其相对的是形式主义思维。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在法律与情理关系上倾向于情理。有的法官往往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处理案件,其断案的基本方法是“衡情度理”,其判案的基本原则是“法本原情”、“原情论罪”,使每个案件的处理在规则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以外,考虑了事实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第二,在法律目的与法律字义面前,倾向于目的。常常以抽象的一般原则作为依据,运用简约、朴实的平民化而非职业化语言,依靠直觉的模糊性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推理,探求法律的目的性,即使违背明文法律的字面规定也可以。这是反形式的思维。有的法官在法律解释中,可以超出文字的拘囿,根据目的需要进行“超级自由裁量”。

第三,“民意”重于“法理”,具有平民倾向,把民意作为衡量判决公正与否的重要标准。而这种民意通常是平民意志。

第四,重实体轻视程序。传统法官对纠纷的解决首先考虑实体目标,而非程序过程。

对上述我国法官思维方式存在的误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首先是泛伦理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受五千年儒家文化伦理思想影响的国家,古代中国人所憧憬的理想秩序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和谐秩序,而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法治秩序。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一种伦理关系。把政治理解和构造为“伦理的政治”,把法律理解和构造为伦理型法律。泛伦理化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法律实践。并延续至今,道德伦理观念可以说在每一个法官心中是根深蒂固的,由此导致法官在处理案件时思维方式的泛伦理化。

浅议法官的思维方式 篇3

法官思维方式的实质就是从权利与义务这个特定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法官思维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进行分析, 确定法律权利的享有和法律义务的承担。法律思维方式的重心则在于合法性的分析, 即围绕合法与非法来思考和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益和关系。由于合法性的认定与排除只能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分析来完成, 法官思维就表现为以权利和义务为线索的不断追问:某主体是否有权利做出此种行为, 享有此种利益和做出此种预期?与之相对的主体是否有义务如此行事或以此种方式满足对方的请求和预期?在这里, 只有权利和义务才是无条件的和绝对必须考虑的核心因素, 而其它因素是否应当予以考虑, 则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在许多场合, 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法官思维以法律推理为基本方式。法律推理是指法官利用案件的相关证据材料构成的法律事实, 根据相应的法律规范, 论证司法判决的证成过程或是证成方法。通常来说, 法官作出的司法裁判都是以逻辑的、必然的形式做出, 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是逻辑方法和经验方法的统一。逻辑方法保证法律推理形式上的合理性, 经验方法则保证法律推理实质上的合理性。法官在运用法律推理时应当注重的是:一要准确理解、适用法律规范;二要正确运用证据规则, 合理采信证据, 认定案件事实;三要合理恰当地将法律与事实相结合, 不能随意“修正”事实, 以适应所选定的法律大前提。也就是说, 法官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从实际出发, 而是从法律概念、规则和原理出发, 用法律衡量事实的合法与违法。此外, 当事人打官司均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产生争议或纷争。作为法官而言, 无法将时光倒转, 让当时的情景重现, 法官只有通过当事人的举证, 通过证据查找案件事实的每个片段, 再将所有片段依一定的法律逻辑联系起来, 以重组案件“事实”。这样的事实即是人们所讲到的法律事实, 它有时虽不能反映客观真实, 但作为法官只能从证据中发现事实, 只考虑以证据推导出的案件事实在法律上是否具有合法性, 而不能凭当事人口述或依主观推断。这也使得法官的思维方式中情绪化、感情化的倾向必须克服, 必须理性地依据证据客观分析, 体现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应表现为:在审理刑事案件中, 要秉从无罪推定的理念, 根据刑事案件要证明的罪行轻重, 使用不同的证据标准, 要求不同的内心确信程度。对犯罪的性质越严重, 必要的证据最低要求就越高;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更常使用事实推定, 采用自由心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分析能否形成证据体系, 体现所主张观点的高度盖然性证据优势, 从而来判断、采信证据, 认定事实;在行政案件中, 则侧重于审查被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客观、真实、合法, 能否证明其认定的事实。

法官思维以被动中立为基本要求。法官的权威来源于理性的思维、超然的态度和独立的地位, 这就要求法官审案面对双方当事人时, 要尽量保持中立, 不偏不倚, 平等对待当事人的主张。法官在办案与当事人接触中, 会获得一些有关案件的信息与言论, 常常会使法官对待当事人的诉讼观点和法律事实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 形成心理定式。这种定式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法官对证据判断和当事人诉讼观点的采纳, 而法官却不能自知, 这也势必造成法官很少或根本不可能从另一角度对证据进行审查, 从而不利于发现和揭示证据中的矛盾。中立的思维对于消除法官办案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定式具有较强的功效。“民不告官不究”的法谚也要求法官的思维方式应以“不告不理”为原则, 被动性去思维。过去我国民事诉讼在操作中遵循的是“职权主义”, 法官根据当事人的主张, 积极调查取证, 力争查明案件事实, 采用“纠问式”审判方式。事实上, 这种做法是有悖于法院、法官司法权被动行使原则的, 往往造成法官审案主观能动性较大, 失去公正司法客观基础。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 如“控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深化, 诉讼证据规则的确立等, 改变了法官过于主动的做法。强调以“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换, 主张法官回归到审判被动地位,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一般原则及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定, 将再现案件事实的权利义务交由当事人, 法官只能被动选择, 从而让法官更客观, 公正地居中裁判。

上一篇:数值仿真模型下一篇:广电节目传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