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选任制度

2024-09-13

法官选任制度(精选4篇)

法官选任制度 篇1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在选拔和任用法官上显现出较为随意的弊病, 我国也没有建立严格科学、规范有序的法官管理制度, 于是导造成现有的法官队伍人事源头复杂、素质良莠不齐, 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司法腐败倾向。某种意义上说, 法律是执法人的工具, 如若执法者无知、盲从、不专业, 那么司法权力的神圣纯洁性就会变质。也因此, 公众和社会对法官的威信失去尊重, 对法律的效力失去信任。建立和完善一套既适应我国的实际, 又与世界通行做法相一致的法官选任制度, 以迅速提高我国法官队伍素质, 提升法律的公信力, 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法官选任制度,研究

一、我国法官制度概述

所谓法官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建立法官从业人员的进入、退出、培训、考核、任免、奖惩等制度, 通过考试、推荐、选调等多种机制, 为司法案件输送、培养法官人才的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总和。与法官选任制度密切相关的是法官人事管理制度和法官考试制度。在我国, 对法官进行人事上的管理主要包括法官的任职录用、级别升降、福利奖励、惩罚处分、离职退休等。我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建立法官考试制度。200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法官法》、《检察官法》修正案, 规定凡是要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职业的人员, 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 两院一部各自从通过考试取得资格的后选人中挑选自己需要的法律人才。

二、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法官管理的地方化。法官管理属地化与法院管理属地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国现行地方体制是, 地方党政部门从人事任免、财力分配上制约着法院,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事制度上,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人力资源部门和组织部门对法院的人员行使着人事管理监察权力,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财政部门来编制、规划、管理法院的财政预算和司法活动经费,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建设、规划、土地等职能部门安排法院的办公场所。于是法院未能独立于地方体系也自然无力抗衡地方权力。于是当法律所代表的最高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 法院本应公正的天平就倾向了地方一端, 由此造成了涉及地方案件的立案难、取证难、代理难、审判难、执行难等一系列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腐败问题, 最终侵蚀了国家司法统一性与威严性。

其次是法官机制的行政管理化。主要表现在:第一, 行政级别被套用于法官等级的评聘和工资升跌。法官的职责、权利、待遇等因级别之不同而泾渭分明;第二, 法官的任免升降往往取决于本人是否担任司法上的行政职务、担任哪一级别的司法行政职务, 而这种职务是由本法院院长向有关人大或人事等部门提出任免申请的。于是, 本院较高级别的法官对较低级别的法官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控制权;第三, 院长、庭长和审判委员会的领导案件进程, 法官对案件审理缺乏独立性。

再者是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文革”中砸烂公检法部门,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实行法治的需要, 便于尽快开展工作, 恢复法院之初大量引进了法院工作人员, 对进入法院队伍的人员素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在进入法院时, 很多人甚至没有具备基础的法律专业知识, 从而造成法官的业务素质基础薄弱, 法官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八十年代以后, 我国司法系统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 审判队伍不断扩充人员, 然而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 一些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员都进入法院, 因此法院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三、建立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制度

正如著名法律人卡多佐所曾说, 法律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它起源于何处, 而在于其目标在何方。倘若我们根本不晓得路的导向, 我们又怎能智慧地选择。”自近代以来, 我国法律传统多受大陆法系之影响, 从未形成从优秀律师人才中选任法官的司法制度。笔者在这里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借鉴英美法系司法体制的立法经验, 在我国建立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制度。

由律师出任法官具有诸多的优势:可以保证法官的高素质, 因为有丰富的律师实践有利于法官快速提高驾驭庭审能力, 促进法官素质的提高;出色的律师有着丰富的出庭经验, 由其出任法官往往无须培训就可以直接进入角色, 有利于司法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他们接触的社会面广, 具备的社会经验丰富, 法庭上的对抗能力好、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强, 比知识相对封闭的法官们更具实践性, 律师转变角色后能够更好地履行法官的职责。

但是这种优势能否转化成为现实, 也就是说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是否可能呢?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 其可能性在于律师与法官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关联性, 二者之间有很多的共性:

首先是二者处于同一法域, 法律知识理论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法律是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它是人类社会分工和知识分化的必然产物。人类知识系统中, 法学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 因而系统接受了法学知识的人在知识体系上具有诸多的共性。

其次在于律师和法官二者同属于从事法律这个职业群体, 他们存在共同的职业特性和职业品质。在法律“质”的规定性方面, 无论他们是律师、学者、还是司法官员, 都追求公平、崇尚正义、要求平等、热爱自由, 他们以法律为言语, 以法治精神为己任。他们专有着晦涩精炼的法学知识也生产、修正着法律的实施和运行。严格的法科教育与法律思维训练, 造就了他们讲事实、重证据、善推理、富有逻辑性, 习惯用法律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现实生活, 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职业特征。

最后, 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可能性还源自其他国家法官选任机制的启迪。正因为法律职业对整个人类文明, 对民主社会如此之重要, 世界各国对进入到法律共同体的资格无一例外的予以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以确保法律从业人员特别是法官的水平。

综上, 从律师中选拔法官的路径符合司法运作规律, 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建立和完善一套既适应我国的实际, 又与世界通行做法相一致的法官选任制度, 势在必行。

法官选任制度 篇2

导言

第一章、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现实困境的分析

一、法官缺乏独立性。

二、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

三、法院没有独立的进人权,同时招考方式不够科学。

四、对法官的管理,采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忽视了法官自身的特有要求,并且法院内部的多序列管理尚未完全建立。

五、合议制不落实,审判责任难以到位。

六、法院内部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现象严重,缺少激励机制。

七、法官考核制度不科学,培训任务沉重,交流和轮岗制度实施不力。

第二章、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立法背景

二、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历史的原因

(二)社会的原因

(三)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第三章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必要性考察

一、法官独立是确保司法公正的落脚点。

二、改革法官选任制度、提高法官素质是树立裁判权威的关键。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决定着我国必须进行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

(一)严格法官任用制,保障法官不受地方干涉和影响。

(二)法院的进人权应收归法院统筹行使。

(三)在法院内部,应建立以分层招考制为主的择优机制。

二、通过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一)提高法官素质不仅是行使法官职权的必然要求,也是使法官职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性尊重职业的必要条件。

(二)法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弱化法官等级,确保法官独立。

(四)切实实行法官淘汰制,精简现有法官队伍。

三、建立法官的交流、轮岗及业务培训制度。

(一)逐步实行法官任职回避制度,树立公正的外部形象。

(二)建立法院分管工作的轮换制度,创造公正的`内部条件。

(三)完善法官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加强法官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训制度,提高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

法官选任制度 篇3

一、法官选任程序概述

法院能否履行好职责,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水平。因此, 公正的法官选任程序就非常重要。只有合适的人选才能发挥出法律制度应有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法官选任程序可以分为两种:选举制和任命制。美国联邦法院、德国普通法院、日本下级法院、法国所有法官都是任命制。德国宪法法院法官为议会选举产生。日本最高法院法官在任命后则引入具有一定选举元素的国民审查。美国各州有的采用选举制有的采用任命制, 值得一提的是密苏里州是任命与选举结合。选举制体现的是民主, 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意味着候选的法官有可能被迫迎合选民的意向, 损害司法的独立性。彻底的选举制只有东欧一部分国家以及美国的一些州和瑞士, 任命制则更常见。

二、法官选任程序比较

法官选任的程序通常按照提名—审查—任命三个部分进行。包括主体及其进行的流程是否合理, 流程设计是否科学, 决定着选任结果能否选出适当的人才。

提名一般有多个主体参与, 包括提名人对被提名者的自行审查。分为两种:

一种是多个主体派出代表组成独立委员会共同提出名单。例如密苏里方案是由州最高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州长任命的3个公民、律师协会选出的3名律师组成的委员会来提名。德国由专门的法官选拔委员会提名联邦普通法院法官, 委员会包括联邦议会选举派出的代表和州的司法部长。法国的提名委员会包括总统、司法部长、司法官、非法律界人员。提名委员会是集体提名制度, 委员会本身不是任何机关的下属单位, 在产生名单的过程中, 就包含着利益的妥协, 防止提名的部门产生专断的权力。

另一种是由单一部门产生提名名单。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形式上决定权在总统, 但是实际上总统在提名之前需要征求司法部、白宫幕僚、美国律师协会、参议院和最高法院法官们的意见。一些州则参考加州的做法, 由州长向司法任命委员会提名。德国的州法官候选人由州法院或司法部审查资格。法官的多数法官由司法部长根据候选人的审查决定。日本最高法院法官虽由内阁产生, 但是按照惯例需要征求最高法院的意见。

审查一般有多方参与, 目的是克服任命制有可能产生专断权力的缺陷, 所以各国在提名以外设立对候选人的审查程序。

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由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审查, 加州方案中也需要司法任命委员会审查通过才能任命。德国的法官任命理事会虽然在法律上并无效力, 但是按照惯例其意见必须被接受。日本的下级法院法官人选需交付内阁审查。密苏里州、加州、日本最高法院任命后还需人民审查。

比较其做法可以得知, 提名权与审查权一定是分属于不同的人或者机构, 法官选任的过程中难以产生专断权力, 通过分权制衡使得各主体得到规范。

法官任命权限集中在中央。美国所有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 州法官大多由州长任命。德国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 州法官由该州司法部长任命。日本最高法院院长由日皇任命, 其他法官均由内阁任命。各国的任命决定权主体都在该国比较高层的机关。好处是防止地方对司法权的侵蚀, 法官可以坚持司法独立与维护国家法制同一。

从提名到任命, 各国的法官选任程序都有不同的主体参与, 使得民主、公开、理性更容易融入法官选任程序。而我国依据党管干部的原则, 人选的提名、考察审查通过党内完成, 但是这个流程不对外公开, 一般党员群众都无法了解。

三、法官选任级别

最高法院与地方法院法官选任程序上有一些差异。原因是不同级别的法院所有的权力与功能是不同的。例如美国州法院的法官人选在选任程序上需要更多考虑州参议院的意见, 律师协会对州法院法官人选的评估也具有更大的作用。

中央机构在选任最高法院法官时具有决定权, 并负责全部过程。地方法院法官的任命权限则在中央, 但在程序上一定程度让地方参与, 民主元素更为显著一些。一方面让国家法制统一有所保证, 另一方面让法官也得以受到地方的支持和配合。强调地方法院的法官是中央派出的, 而非某地的法官。目的是对抗司法地方保护主义, 维护司法独立和法制统一。

四、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各国中央和地方法院法官的选任程序具有差异, 但是各级地方法院都具有同一性, 凸出国家司法权的统一。而我国各级法院的法官任命程序几乎一样, 只是程序参与的主体级别不同。反映了我国在制度上未能注意到法院级别与法院功能的差异性。同时各级地方法院法官由各级地方人大任命的程序, 则使得法官依赖于地方, 这也是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难以根治的原因。所以我国将来应当把法官的选任程序提升到中央一级主体参与, 强调司法权是中央权力, 法院法官均为中央司法权的派出。同时引入更多主体参与到法官选任程序, 在法官选任中强调权力制约, 以确保选出的法官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摘要:比较美德法日法官选任程序, 多方参与的选任过程使法官选任具有民主、理性、公开的特点;地方法院法官选任程与中央法院不同, 但也凸显了国家司法权的统一。各国之间不同的法官选任方式反映的是其背后的政治与法学传统差异。

关键词:法官选任,提名,审查

参考文献

[1][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探讨 篇4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完善

一、现行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选任模式是人民监督员“内选”模式与人民监督员“外任”模式, 这两种选任模式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检察机关起主导作用。

人民监督员“内选”模式产生的人民监督员, 无论在民主推荐还是考察确认, 每个环节人民检察院均起到了主导作用, 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监督员“外任”模式产生的人民监督员, 人民检察院在某些环节也起到了主导作用。首先, 人民监督员名额确定由检察机关主导。“外任”模式规定人民监督员名额由人民检察院根据办理案件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名额要求, 拟定本院人民监督员的名额, 由检察长提请人大常委会确定。实践中, 一般人大常委会均按照人民检察院提请的数额确定。其次, 人民监督员资格审查由检察机关主导。人民监督员“外任”模式规定进行资格审查时由人大内司委、人民监督员办公室等部门组成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个人申请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推荐人选进行审查。由于人大内室委不负责具体事务性的工作, 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是设在人民检察院内部的, 因而, 资格审查工作仍然由人民检察院主导。在考察确认过程中, 一般也是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将候选人报送当地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进行考察。因此, 无论是人民监督员“内选”模式还是人民监督员“外任”模式都存在人民检察院起主导作用的问题。[1]

2. 人民监督员任期太长。

根据《规定》人民监督员的任期为三年, 连任不得超过两个任期。那么, 人民监督员的任期就是二年或者六年, 任期时间太长。第一, 任期时间太长, 会影响到人民监督员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进而影响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积极性。第二, 人民监督员任期时间太长, 会磨损人民监督员的激情。作为一项维护司法公正的义务, 人民监督员在履行过程中激情是有限的, 易导致人民监督员产生厌倦心理, 导致对监督工作的不负责任。第三, 人民监督员任期时间太长, 会产生新的腐败。我国的国情非常讲究人情, 人民监督员在长期与检察机关接触过程中, 足够让人民监督员和办案人员因工作关系结成好朋友, 进而形成“互助”关系, 影响监督效果, 甚至产生新的司法腐败。

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人民监督员“内选”模式和人民监督员“外任”模式依据的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通过, 2004年修改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 (试行) 》。而该规定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对“检察院监督别人, 谁来监督检察院。”的社会质疑, 以及理论界取消检察院侦查权的呼声而制定的, 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的问题。

二、完善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的几点建议

第一, 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只有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 才能真正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只有法制化, 监督程序的启用、监督结果的执行, 才能有法可依, 才会使监督合法、有约束力和公信度, 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只有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 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机制、监督机制、管理机制才能完善。通过立法, 才能与有关法律紧密衔接、协调一致。因此, 立法是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和完善的直接、有力、具体的法律依据。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应当坚持四个基本原则。首先,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应当坚持外部监督的原则。所谓外部监督原则, 就是在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时, 将人民监督员制度定位在外部监督的性质上。通过实践, 人民监督员制度若定位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上, 会使人民监督员制度陷入“检察院自己选人监督自己”的怪圈, 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没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其次,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应当坚持保障司法民主原则。所谓司法民主, 就是顺应司法公正的现代司法理念潮流, 这也是世界司法理念的大趋势。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时, 应当坚持人民监督员必需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反映被害人的要求等人权原则。坚持司法民主也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第三,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应当坚持司法公正原则。所谓司法公正, 是指要求人民监督员必须客观公正, 维护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第四,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应当坚持保障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力, 否则, 就是违反了基本法, 将导致立法无效。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到今天需要立法加以推动, 并比照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在《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之中。比如在《刑事诉讼法》中第十三条规定人民陪审员陪审制度的同时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 以及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规定的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中, 写进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但是, 这样的规定比较原则。如果同时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出台《人民监督员法》, 或者比照人民陪审员制度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决定》或者《条例》, 会更明确具体。

第二, 明确人民监督员任职条件。人民监督员的任职条件应当合理设定。作为外部的社会监督力量, 监督主体是平民化还是精英化, 一直是人民监督员制度争议较多的问题。美国的大陪审团制度和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的成员, 均实行大众化和平民化。美国的大陪审团成员只要年龄不超过70岁, 身体健康, 没有重罪前科的选民均可以担任;在日本担任检察审查员, 只排除了小学未毕业、破产后未复权、被判过徒刑或者禁锢一年以上的人员。[2]根据我国国情,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的条件明确设定为以下情况为宜。即是年满二十三岁, 身体健康, 有选举权的公民均可以担任人民监督员;其中应有二分之一的法律专科学历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不得担任人民监督员。受过刑事处罚、刑事追究的, 不得担任人民监督员。这样设计一方面, 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另一方面, 人民监督员兼备了平民化和精英化的特色, 利于监督;在监督中精英化人民监督员带动平民化人民监督员, 利于法律知识普及, 利于国民法律素质的提高。

第三, 合理设置人民监督员的任期。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后《规定》, 人民监督员的任期是三年, 连任不得超过两个任期。理论界普遍认为, 人民监督员任期时间太长。任期时间太长, 人民监督员容易失去监督的热情;任期时间太长, 人民监督员容易职业化失去监督的民主性。因此, 人民监督员的任期时间不宜太长。美国的大陪审团制度规定的任期最一长为一年;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规定的任期最长为六个月。而我国, 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规定的任期是三年或六年。借鉴国外经验, 根据我国国情, 设定人民监督员任期一年为宜。一年的任期, 可以使更多的公民参与监督, 增加司法的公开和透明度;而司法公开透明度的增强, 又会加强对司法的监督, 增强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同时, 更多的民众参与人民监督, 对法律的普及、对司法改革的促进都起到重大的作用。另外, 一年的期限便于工作总结, 符合我国国情。因此, 将人民监督员的任期设计为一年比较合理。

第四, 明确人民监督员选任的程序。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的对象是人民检察院, 人民监督员选任程序应当独立于人民检察院之外。笔者认为, 人民监督员选任应坚持人大选任, 并坚持谁选任由谁颁发证书的原则, 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具有权威性。人大机关应当制定人民监督员选任程序的步骤。人民监督员选任程序步骤应当设定为:一是发布选任公告。利用选任人民监督员机关当地的报纸、电视、信息以及网络和张贴公告等方式, 公告人民监督员的任职条件、任期、名额等。二是民主推荐和自愿报名。民主推荐、自愿报名填写报名表报送选任机关。三是综合考察。无论是民主推荐还是自愿报名, 依据人民监督员任职条件进行全面、严格考察。四是人大确认。人大对将综合考察后符合任职条件的候选人进行确认。五是社会公示。由人大将拟任人民监督员名单在辖区内的新闻媒体上公示, 听取民众对其能否担任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民众监督, 以体现人民监督员的代表性、权威性。六是颁发任命书。由人大主任颁发人民监督员任命书, 以增强人民监督员选任的权威性。七是人大备案。人民监督员任命后, 应当在人大备案。

参考文献

[1]周永年.人民监督员制度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医用诊断下一篇:作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