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想高三作文

2024-05-24

夜想高三作文(共11篇)

夜想高三作文 篇1

夜想高三作文

在落寞的时节不经意地的抬头间,我看到了多年以前悄悄为你留下的那惹人伤怀的纪念。

那是秋季空旷夜空里的一颗明星,独自在那里发光,照耀着过去,照耀着你悲伤的脸庞。

我就这样在无尽惶惑的夜晚想起了你。

我想起了你灿烂的笑容。是那么甜美,静静看着的时候,心里都会流过一阵温软的气息。你那么爱笑,你总是站在我的面前,话都没有说,你的嘴角就已经漾开了。我习惯侧过头看你笑,有点神秘的感觉,会给人留下一点遐想。

我想起了你爱动的眼睛。你的睫毛好长,令无数的女生羡慕。我总说,你像一个妖姬。你却眨眨眼睛,回报我一个笑容,说,我不是妖姬,而是仙女。你黑色的眼瞳,饱含了那么多智慧,那个时候,我一度怀疑,你的成绩之所以那么好都是因为你眼睛的缘故。现在想来,我真要为童年时我们的天真致以真诚的笑容。

我想起了你的刘海。每次微风袭来,它总是那么飘逸,像极了古代那种流苏。当刘海扯过你的睫毛的时候,你就轻轻晃了一下头,然后抬起手,那么优雅地把刘海佛回去。这样的举动,我至今都清晰记得。我就在想,是否一个人的心性会被那不经意地小小举动尽情地展现出来呢?

我想起了你挂在脖子上的项链。那月牙形的黑色吊坠,总是在黄昏时昏黄的阳光下流转无尽的.银彩,非常好看。那个时候我总要求你把它借我戴一戴,你总拒绝,说,这东西男孩子怎么能戴?我笑了,说,你好小气啊。

总是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想念。当年的欢笑与共,现在成了我美好回忆的资本,我小心翼翼地珍惜着。我有时候都很害怕,害怕这样的记忆会在时光里被汹涌而来的洪流冲刷的干干净净,害怕我会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旅途中把它不慎丢失。

于是我在我们分别的那个夜晚,看着天空,看着那些稀稀落落的星星,说,你在那里。

原来,小时候的我就知道怎么去做一个纪念了。

现在我想,无论时光的力量多么强大,我都应该好好保护那些记忆。我就应该在每个这样的夜晚想起你,想起年少时你,我,还有更多的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因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比我们这些孩子的友谊更加重要了!

夜想高三作文 篇2

一.作文训练要有序、限时

1、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高考作文复习

高考作文仅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块内容, 不可能分配到过多时间, 因此时间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应当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明确作文训练的重点, 制定作文复习计划。以下几点是笔者训练中的分点, 也是重点。

(1) 审题、立意。要想写好作文, 审题、立意是关键, 许多学生文笔不错, 却因审题偏差或立意不够新颖有高度而不能获得高分。审题和立意分散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效果不明显, 笔者主张用专门的整块时间专门训练, 如将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集合起来, 逐一进行点评, 并不要求学生将作文写出, 而是将自己对作文题的分析和作文的大致框架写出来, 就能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

(2) 着眼大局, 多方位训练。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 学生一般都能写出一定水平的作文, 而想保证学生考场写作水平发挥的稳定性, 并稳中求升, 就要有针对地训练。笔者认为, 并不是每次作文训练都需要写出完整的作文, 而可以是片段的训练, 如描写景色, 人物对话, 论证过程等。如:训练景色描写, 可以先让学生对照名篇像《荷塘月色》进行模仿描写, 通过模仿体会名篇的布局和遣词用句, 再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

(3) 收集资料, 做到胸中有沟壑。我们看高分高考作文, 往往引经据典, 妙笔生花。要想做到自己写作时能够随时罗列出名人轶事和名言警句, 自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笔者要求学生看到别人使用的典故都要进行查阅了解, 争取变为自己的知识。而笔者本人也会将大量时事及一些常见的论据总结归纳打印出来, 发给学生。

2、作文训练要限时

高三作文训练就是为了复习迎考, 为适应考试学生就应限时完成。并且, 限时完成有助于学生高度调动积极性, 激发灵感, 让学生习惯写作的连续性, 习惯一气呵成。事实也是如此, 笔者在历年的高三作文复习课上发现, 如果是布置作文课后完成, 一部分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翻阅资料, 写完之后改了又改再交上来, 这些作文质量一般较好, 但是考场上不可能有条件做到;而一些学生则是在交上来之前匆忙完成, 马虎了事, 根本没有起到训练的效果;还有学生反映平时写作没有压力, 常常构思时还会走神, 1个小时没写出几段话。因此, 我常常限制时间, “逼”出学生的作文来。根据高考的做题安排, 学生能用来写作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因此我制定的时限也以此为准。这样缩短了时间, 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 往往一开始就能迅速静下心来, 认真看题, 构思, 反而常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而这样的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掌控写作速度, 避免考场上匆匆结束作文发现尚有时间而后悔, 或是时间没把握好作文没写完就必须交卷了。

二.作文训练要与学生共进退

以往都是老师布置, 学生写作, 而老师自己却很少动笔。这就像老师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一样, 不能体会学生写作时遇到的困难, 不知道学生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特别指导。因此在习作课上, 我常常跟学生一起写作, 并尽量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 201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请从哈哈镜、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中任选两种, 以此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体裁不限, 诗歌除外。按照笔者自己的思路, 看到镜子首先想到的是这些镜子背后的寓意, 而且题干中要求“任选两种”, 为什么不是“一种”或是任选不限种类呢?这个“两种”又代表着什么呢?正因为笔者自己亲身体验了学生审题的过程, 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发掘题干内容, 从何种方面思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后来的作文批改时, 我发现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发现“任选两种”这几个字, 而是仅以一面镜子的寓意进行阐述, 而有的学生直接写了镜子的说明文, 虽然不能说错, 但是立意就有了高下之分, 并且说明文一般都不是学生重点掌握的文体, 写出来难免干涩。批改时发现的诸多问题与笔者自己审题时的思路一对比, 笔者就能明白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 应该如何指正了。

高三作文教学探索 篇3

无论是站在“应试”的立场以求得作文高分,站在文章学角度以求得内容充实,还是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以求得欣赏者认同,“素材”的运用都是不可小觑的方面。在这个方面,前人的文章对我们不无启发。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大可不必专攻那些常人难以企及、捉摸不透的名篇绝作,因为那不是考场作文,而是平时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雕刻之作。我们要多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特别应该结合点评进行阅读,从不同的角度思索、分析出别人的写作技巧,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如同“不要去摘可望而不可即的星星,而要去摘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将全国高考佳作编辑成册,每人一份,作为我们的评讲范文。

另外高三课本中练习很多,每一练习中的阅读文段,其实都是一篇美文,解题之余不要忘了欣赏、感悟,这就是一种积累,不只是写作文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累!

2.精读教材,从中挖掘素材

以课本为主选择材料是我们积累素材的一个好方法。熟悉课本,在作文中通过联想对应,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搜索到需要的素材。

比如,要论证清正廉洁,可以联想到《记王忠肃公翱事》;要论证身居要位而以勤俭为本,可以运用《训俭示康》中的司马光父子的例子;要论证以大局为重,可以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可以说,几乎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恰当的素材。

3.背诵名句名篇积累素材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曾多次呼吁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好文章,多背好文章”。中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学生背诵的精美篇章,会久留心中,而且所记内容在人生不同阶段还会有不同体会、不同认识和教益。除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外,还应推荐一些名句名篇让学生去背诵,包括古诗文、现代诗歌美文、古今楹联、成语熟语谚语等。就古代诗歌而言,语言上、思想上、内容上、表达技巧上,皆有可存积之处。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学生心中就会有很多关于古代诗歌的知识,其文学积淀会越来越深厚。

知识积累重在平时,教师每天都应推荐一些名篇佳作给学生去背、去消化。学生理解了、背会了,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运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名句名篇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素材,而且提高了考试中默写与文学常识的得分率,可谓一举多得。

4.准备专题素材

例如,高三刚开学不久,笔者就给他们出了一个话题:“珍惜”,让他们去收集整理材料,两个星期后在课堂上讨论,大家发言都很踊跃,积累的材料也很多。最后笔者要求他们把这些材料按照“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珍惜友情”、“珍惜拥有”等几个小的话题进行整理归类。这样,学生以后如果遇到“珍惜”这个话题就不怕没素材了。学生已经整理过的素材,不是以后就放在那边不管,还要经常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素材及时补充进去。经过这样长期的积累,某一专题的素材就丰富了。

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过程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学生的坚持。

第二步:训练

1.限时训练

高三作文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写出好文章。笔者将“限时训练”表达为“逼着写”,当一种正确的意图与设想没有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变成自觉行为时,就要“逼上梁山”。作文题命出之后,限时完成。时间一到,立即收卷或者立即点读、点评。开始“逼”的时候,虽然未必人人写得出,但一写、一读、一评,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好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投入一粒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朵朵浪花,那些不爱动笔的学生也心中发痒,跃跃欲试了。限时作文可以调动学生进入竞技状态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

2.定量训练(每日一练)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把握大方向,学生可以自由取材,自由发挥。笔者每个星期都设置训练点,有时规定方法,有时规定内容。规定方法可以是修辞方法(如排比、比喻、对比、通感等等)或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规定内容可以分块状进行,比如品行修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

高三学年的作文训练,主要是方法与内容相结合的训练,如训练以下主题:品行修养(诚实守信、廉洁朴素、谦虚谨慎、自尊自信)、理想信念(确立理想、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民族节气、爱国激情、爱国壮举、爱国行为)、自学成才(勤奋刻苦、观察思考、积累实践、专心投入、意志恒心)、价值观念(时间生命、金钱荣誉、幸福与美、人才选用),等等。

定量训练是积累材料的一个好途径。

4.分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每日一练”侧重于分项训练,分项训练如:立意训练(如何挖掘出材料的本质特征,如何揭示出问题的成因,如何从个别推论到一般,如何进行辩证分析,如何使文章给人以启示和教益)、选材训练(怎样的材料才算切中话题,怎样的材料才典型而富有新意,如何使材料以小见大、翻陈出新)、构思训练(怎样使得文章脉络清晰,疏密有致,怎样安排过渡照应,布局圆合,怎样显出波澜曲折、巧妙自然,起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语言训练(怎样修改词语、变换句式,怎样运用修辞手段,怎样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等。分项训练投入的时间较综合训练多,执行也比较困难,但是经过师生的坚持与努力,效果不错。

综合训练即全面考察一篇作文,不管哪种形式,每次练笔都能像对待考场作文一样认真审题、立意、定体、选材、构思和谋篇布局,尽己所能,保质保量,而不能抱着完成作业、应付老师的心态。即使到高考前夕的白热化阶段,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题也要“全力以赴”完成,因为只有不间断地练笔,才能在考场上保持镇定,不会临场“手生”。

5.训练思维

那种只抓结构、语言等单一的做法,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须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我们着手进行的是多角度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训练、比较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每一种思维训练都渗透在分项训练与综合训练中。思维训练要有针对性,做到合理有效。

第三步:批改

1.第一时间批改作文

及时批改能及时反馈信息,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作文的成功与失败,及时批改可以“趁热打铁”,便于讲评,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2.多种批改方式结合渗透

(1)教师面批。作文面批活动,要求与学生直接对话,面对面交流。由于面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笔者每个学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次直接与老师交流的机会,第二学期也是一样。学生很喜欢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在轻声细语中不仅交流了作文,而且交流了师生情感。

(2)教师眉批。眉批的方式,也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窗口。眉批有时针对作文的写作技巧,有时候针对作文内容。在这样的作文批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快得到提高。

(3)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老师批改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修改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笔者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了两次尝试,在批改之前先明确批改的程序,从字到词到段到篇,从立意到内容到结构到语言,学生一定要学会判断并且必须说出如此判断的原因。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自评或互评时的不知所措。

夜思夜想作文 篇4

广葇无垠的暗夜,秋季的风,吹散了月光,独留星光于此,望不到一丝它曾经的痕迹,却泛起一抹点点寒光落在床头。

人生跌岩起伏,有高潮,有低汐,高中前篇一律的生活,枯燥的苍白气息,无疑为人生中的低汐,做不到放下所有,忘却自我的学习,只能在夜幕降临之后沉思一秒,一秒为一秒,一分,一时,一夜,一天。也许,我是消极的 ,消极地看待此时此刻的生活,当然我也知道不同的`处世态度有着不同的结局。我相信时空那一面就有个与我截然相反的人,他视高中生活委快乐,每天疯狂地汲取知识,乐观地面对每一天日升的晨曦,日落的夕阳。

我的父亲曾说过,‘我的反思作文写得很深刻却丝毫没看到我付出的行动,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没有否定,可我也没有苟同,说我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也好,可我却只想安安静静写我出心中所想所念。执笔,落笔时光就溜走了,消逝地无痕无迹,我皱起了眉头想要伸手抓它,可它无影无形,然而那皱起的眉头未曾舒展。

也许,我有一丝哀伤的气息,心中有一种放不下的错觉,可我的心否定了这一切,也许只是被周围的气息环境所衬托,所渲染。有时候,我也想像古人一样“望长天白云卷收,看红尘沧海桑田”,做不到如此,更做不到“山戏水忘归途,寻得闲情几千重”可我做得到“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各自香。

执笔写出了我心中的滥情绪,此时此刻胸口中的烦闷,忧愁都已烟消云散,凝固于文字之中,”心悦则物美,心悲则是哀”我放下了偏执一隅,焦虑成灾的未来。

高三作文训练的现状及对策 篇5

一、高三作文教学的现状

1. 重视练习数量,忽视有效讲评。

有的老师坚信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练的数量,并不十分重视讲评工作。对学生的作文,一般不做深层的分析,只是打个分,然后从审题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讲一下,最多再下发一些优秀习作。缺乏针对性,作文的效度和信度较低。

2. 强化文化积累,淡化有效输出。

学生写作往往感觉材料枯竭,难作无米之炊。因此,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在积累上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有的学生积累了厚厚几本。但在考试时,不少同学仍然不知所措。其实,正是由于光有了大量输入,而缺乏质的输出的训练,积累的内容在学生的本子上仍然是静态的,没能让它们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到了高三,光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积累,显然是不太现实而且缺乏实效的。

3. 强调文采铺陈,忽视思想意蕴。

受高考作文美文化倾向的影响,许多学生热衷于写所谓的“美文”。堆砌华丽词语,串联古诗文名句,排列文化名人,但唯缺实质性内容。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多用排比、引用等手法,平时还要求学生背诵高考范文、经典段落。写作主体的缺席,写作生活的淡化,正是当下写作教学的硬伤,也是高三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难以超越的最大瓶颈。其实再美的语言也必须有其使用的环境,忽略语境盲目地套用高考作文或时文中的优美片断,其实也只能有其形而难得其神韵。

4. 强调趋同构思,忽略个性发挥。

高三作文的复习训练更讲求其实效性,为了快速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成绩,有的老师便采用“入格”训练。比如议论文训练,教师从篇章结构上加以指导,形成写作的固定模式: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分三段,每段用一句话作为分论点,每段举一个例子加以分析,结尾用排比总结。大多数同学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但这样做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这与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理想归宿是相悖的。

二、提高高三作文实效性的对策

高三作文的教学要定位于高考,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受益。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实效性迫在眉睫。我认为,要真正提高高三作文教学的实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回归感性,表达灵性。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对于作文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江苏高考曾有一篇作文,由开始的38分最终提到54分,何永康教授在解说其原因时说:“此文不搞满天星斗铺陈,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文章是反映生活、表达观点、抒写情感的,所以写文章,先要有想反映的生活,有要表达的观点,有要抒发的感情。一旦学生最本真的灵性得以张扬,那种源自天性的写作能力就能得以正常甚至超常的显现和发挥。

前不久,我让学生进行一次作文训练———《懂你》,有一篇是写父亲的,当我将这篇习作读给大家听时,不少同学潸然泪下。什么是真情,这就是。下面摘录其中的一个片断:

我常常想象你的背影:在工地啃着馒头,甚至连一杯开水也没有,晚上回来狼吞虎咽的样子;在烈日炎炎下辛勤工作,晚上不能洗澡,还要窝在车上睡的样子;胃痛时紧紧抓着身上衣服却无家人在身旁的样子;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薄的外套,瑟瑟发抖,却咧着青紫嘴唇安慰我的样子……

父亲,我终于读懂了你,读懂了你沉默背后无奈的心境,读懂了你的心酸苦楚,读懂了你对我的深沉的希望。是你用辛勤的汗水为我撒播五彩的灿烂;是你用无尽的希望默默伴我走过一路的风雨;是你,用坚定的信念,在异乡苦苦撑起希望的航灯,照我前行。

这样富有感情的文字,怎能不打动人?这样的情感,是真实的自然的流露,倾泻于作者的笔端,也浸透到读者的心里。

2. 呼唤思想,凸显个性。

由于过分地强调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见了自我,只有素材的堆砌,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对素材的演绎,根本不是自己心灵的袒露。我们可以看到,大凡写作文,就会引述古人事例,写司马迁就是遭受宫刑,甘受屈辱;写苏轼就是大江东去,气势磅礴。那么,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都拿这些名人说事,怎见学生自己的独特个性呢?

事实上,“对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生活再怎么丰富,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做积累的时候,并不是满足于让学生摘抄优美段落词语,而是要求学生在看书时,读到真正打动自己的内容,仔细地品味,读到真正让自己感动了,然后再抄下来,并写出自己当时的感想体悟,这样的文字才可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到写作时才会为自己所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要求正突出了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写作导向。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都需学生关注社会、表达自我,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因此在高三作文训练中,一定要注重这些。

3. 分类讲评,注重实效。

由于高三时段的特殊性,在作文讲评时如果还是采用大范围的讲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学生经过高中几年的作文训练,作文可能出现了一个瓶颈,很难有新的突破。因此,不少同学都感慨,写来写去,还是老样子。那么,这样的大面积的训练和讲评是行不通的。我在教学中,尝试进行分类讲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操作程序是:每次习作批改时,先将作文按一定的标准归类。如先按文体归类,再按题材归类,按出现的问题归类。分为几组,最后以组的形式进行讲评,效果较好。

比如,对于习作《懂你》,我进行了如下分组:

A组(9篇)记叙文。写读懂了父爱、母爱。有三篇情感真挚,但还有6篇属于一般化,不能打动人。讲评重点:怎样用细节描写打动人。

B组(10篇)记叙文。写读懂了亲情、朋友的爱。但文章的表达重点不一样,有的写家人怎样关怀我,或写朋友怎样帮助我,“我”的情感表达仅在结尾时一笔交代,显得突兀,而有两篇则在构思上处理得较好。讲评重点:如何把握文章的重点。

C组(13篇)议论文。都运用了分论点组织行文,但分论点的表述和层次有待重新思考。讲评重点:如何多角度分析题意,巧拟分论点。

D组(11篇)议论化散文。都运用了一些名人的事例作为写作的素材,但怎样才能扣住“懂”,有的同学仅是对这类名人事迹作介绍,缺乏深度的挖掘,没有能真正做到“懂”。讲评重点:如何切准题意对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

E组(10篇)记叙或议论。这类文章中有的语言空洞,表达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将几篇语言一般的和语言较好的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体悟式讨论。讲评重点:如何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文采。

谈高三作文素材的储备 篇6

一、从教材中就地取材

让学生依据课本整理、提炼作文素材是一种捷径。取材可以是词语、诗文名句积累,也可以是富有创造性、启发性、哲理性文句积累,更可以是作家思想、经历、情操的积累。在要求学生梳理时,老师可拟定话题(如思乡、爱国主题的,青春话题的、人生话题的等),让学生有的放矢、分门别类整理。具体操作方法是,每两人为一小组,两个星期后进行成果展示会,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进行现场解说、展示、交流、点评。

二、从考试练习中撷取素材

高三大量的考试练习题是不容忽视的作文素材库。讲评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和文句事例积累。如词语使用题,我会要求学生把选项中的词语带入句子仔细甄别近义词的细微差异,逐渐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增强作文中推敲使用词语的意识;如仿写、扩写、拟广告语、拟写对联等语言表达题,我会要求学生背诵至少三个学生自己满意的答案;如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熟读精美文章自主选择文句、事例乃至篇章积累,有感悟的写出感悟笔记;再如作文,每次都印发典型例文,要求学生感悟背诵至少三个切合话题的典型事例和自主选择的精美文句。讲评后要求学生按语言类和事例类分类整理。

三、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只有源泉丰盈,溪流才会活泼泼奔腾不止。”一语道破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高三生活看似单调乏味,但学生在拼搏努力的过程中,会有烦闷、焦躁,亦会有自我砥砺、拼搏的充实和成功的喜悦,会有各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我引导学生每周记周记,及时练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捕捉生活中思想中的闪光点,沉淀情感积淀语言。

四、打造精美“晨读套餐”,提供综合营养

晨读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黄金时间,教师在晨读材料的准备方面必须煞费苦心,力争材料少而精,让学生乐读乐记,可以速读速记。通过摸索改进在晨读材料的印制方面,我大体上确定如下版块:诗词赏读、文言典故、精彩文段、名人名言、热点透视、人物素材等。

五、借助“外物”(多媒体),冲击视觉,直扣心灵

善假于物,则会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便捷的优势,在作文素材的积累方面我们也不妨偶一试,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可以冲击其视觉,直扣其心灵。想利用好多媒体,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比如我在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视频前,先印发给学生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介绍和颁奖词,这样视频和材料相互映照,学生印象会更为深刻,看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可择其一二人物);再如让学生观看“杨澜访谈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怎么看待陈光标的“高调”行善?适时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7

一、教师要有可为的思想

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作文平均分没有提升上去,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倒是学生的作文基础越来越走下坡路。这说明了我们不少教师在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文风的花哨,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内容空洞,堆砌材料,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可以说取巧的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

大家都知道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作文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化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只有通过练习达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梳理出来,排成序,然后通过练习一个个解决。配合上相关的选文组成单元,一个单元解决作文的一个重点问题,虽还是做综合作文,但作文指导、批改、评分、讲评都突出训练重点,符合单元重点要求的给高分,非训练重点的问题在以后的训练单元中去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以作文技能为中心,读写结合,选文服从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要有序列,统筹安排

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地训练一两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针对学生的实际,笔者是这样构建训练序列的: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语段写作、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分解论点的方法的训练等等。一般安排四到五次这样的专项训练,目的是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为学生快速提高写作能力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结构技法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快速搭建好文章的结构框架,训练运用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文章的能力,其中又以并列式为重点。每一种结构模式训练两次,总共是六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减少因思考运用何种模式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把构思的主要精力放在审题立意和选用材料上,从而达到快速成文的目的。

第三阶段: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学生快速审准题意的能力,训练的重点可放在话题作文上,分为一字型、一词型、句子型、观点型和寓意型等几大类别,加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力求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一般进行五到六次针对审题的专项训练,达到不管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快速准确确立中心的目的。这个阶段依然不能放松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练习。

第四阶段:作文升格的训练。这个阶段是在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作文基本定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安排的。主要是全面巩固前阶段训练过的内容,能使学生自觉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学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改,掌握提升作文层次的方法,并对自己写作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力求使作文水平得到一次新的飞跃。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重在心理调试,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以范文开路,微观指导

选文首先是自己学生的作文。选这样的作文既亲切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或警策作用。为了挑选出合乎每一次训练重点的作文,需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选出优秀作文和病文。病文比较容易挑选,优秀作文需要仔细斟酌。为了激发更多学生的作文热情,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我们每一次都尽量挑选不同学生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这样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好每一次作文,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让老师看中,他们都使出浑身解数。

其次是非常标准的名家名篇,主要有《理想的阶梯》《说“勤”》《怀疑与学问》等等。这几篇文章确实是经典的议论文,很有学习和模仿的价值。比如《理想的阶梯》,我们觉得除了字数,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为高考议论文量身定做的。比如题目(简洁醒目)、语言(朴实无华)、材料(十分丰富)。文章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出色。它使用了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形式,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选择名家名篇的文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名家的作品也并不总是高深莫测的,其实也是可以学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选择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新颖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充盈的才气、酣畅淋漓的语言表达或许是我们的学生学不来的,但是文章的思路、结构、材料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比如2006年广东省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的对照式结构,2007年广东省优秀作文《实现心中的理想》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这样的例子很多,每年各省涌现出来的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要体现对命题趋势的研究

“稳中求变,变中求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稳”是命题的主流,从近六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来看,“稳”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关注现实,以生活现象为主题,重视社会的细节、潮流、内涵等。如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江西题“雨燕减肥”、北京题“北京的符号”等。其次,关注人生,以人生价值为主题,探讨生命的内涵。如2006年辽宁题“肩膀”、江苏题“人与路”、湖南题“谈意气”,广东题“雕琢心中的天使”等等。第三,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的命题思想不变。其中社会的责任意识、传统的人生精神和人生的悲悯情怀是重点。

在“变”的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作文命题的多元化已成定局。二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形式开始相互渗透融合。三是作文评分标准将更加严格,首次出现错别字错一个扣一分的新规定。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命题趋势的研究,我们将研究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同时力求让作文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有激发功能,既让人人有话可说,又让优秀的学生能脱颖而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卷。第二,题目既要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限制。第三,有新颖性,使学生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难以照搬现成作文。

五、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写字教育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进入高三后,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购买一本字帖,书写内容是关于高中必背的古诗文,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时每天“偷闲”练上十几分钟。长期坚持,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把该背的书背下来,可谓一箭双雕。

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象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这些习惯,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

高考作文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潜心研究,把握考场作文的备考规律,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实际的科学高效的备考方法,倘能这样,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学生笑傲考场,夺取最终的胜利。

高三作文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篇8

从2005年江苏省实施新课改开始, 我们就使用新教材。就新高考的作文而言, 从“好奇心”到“品味时尚”, 让这两年的高三学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好奇心, 这个本应伴随人一生的奇妙东西, 却让2008届的许多考生面对题目束手无措,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题目提示语里的这段话成了当年许多考生的“救星”, 绝大多数考生就去抓这8个词, 至于“好奇心”如何就不去管它了。思维的枯竭、写法的刻板、语言的干涩暴露出当代不少高中生已经真正把作文当作“文章”来写, 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已经成了稀罕物, 与文章融合不到一块。2009年的“品味时尚”也让很多考生思维短路, “时尚”这一“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 交错杂陈”的时髦玩意儿, 让考生们无从下手。对现实生活的陌生, 对“层出不穷”的、“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如过眼烟云, 有些会沉淀为经典”的时尚的茫然, 加之阅卷评分细则这一“游戏规则”的变化, 据说让大约20%的考生作文拿了及格线以下的分数。有一位权威曾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讲过这么一句话:“要让作文的得分成为一个学生能不能上好的本科院校的重要砝码。”这对语文老师来讲是该高兴, 还是该感到悲哀呢?

每接新一届高三学生我都很忐忑:如何让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对一道从没有看过的作文题目做到心不慌乱, 从容面对?这两年摸索下来, 我认为不能离开以下四点。

一、“一看”

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周看中央电视台周六晚上的“新闻周刊”或周日晚上的“世界周刊”。让学生通过看来了解天下大事, 关注热点问题;通过看来学习电视主持人或电视评论员对时事的剖析、对国计民生问题的深度解读;通过看来补充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认识缺乏的营养。像两会召开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点话题, 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源, 温总理的答记者问, “3.15”中国式维权之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美日核密约曝光事件, 俄印军事70亿美元大订单的背景, 修复中美关系之旅, 人民币升值———成长的烦恼, 等等, 对于整天做题目的高三学生来说, 是一股清新的风, 是一场淋漓的雨, 让大家感到自己还真实地生活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感到生命里还有许多比数理化公式值得关注的东西。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坚持下来, 同学们感到掌握的信息多了, 知道的东西多了, 能说一点看法的话题多了。

二、“二读”

我要求学生每周读两篇“搜狐评论”。高三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阅读两篇搜狐网评文章的筛选工作全部由我来做。从“深度阅读”到“民生评论”, 从“文化博客群”到“有此一说”, 都在我的选择范围之类, 并且每周选择两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下载打印出来, 张贴到班级墙上。像《日本综合国力缘何高出中国五倍》、《奥巴马中国之行所学到的》、《“三鹿”案犯被处极刑的警示》、《“按分数推荐上北大”暴露的教育现实》、《钱是捐给耶鲁的, 心情是寂寞的》、《历史深处的唐德刚与钱学森》、《从奥斯卡奖看美国人“活得有尊严”》等一些文章, 非常受学生欢迎。现在只要一到周一, 文章一到班上, 同学们争相阅读, 先睹为快。一学期将推荐的文章装订成册, 放在班上大家传阅, 成了大受追捧的班级刊物。

三、“三说”

每次作文, 我都要求学生说审题思路、说结构提纲、说运用材料。高三一年, 学生复习内容多, 考试多, 时间紧, 作文训练如何展开?我的做法是:每次作文要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 说自己审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说自己构思文章的写作提纲, 说准备运用的写作素材。通过说, 全班同学知道自己的不足, 学到别人的长处, 以便在写作时学习借鉴, 即使一次学习到一点, 几次下来之后大多数同学也就能做到审题基本正确、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材料运用基本得当。“说”作文这在过去没有训练过, 现在实行下来效果不错。

四、“四写”

我还要求学生写自由周记、写结构提纲、写开头结尾、写片段作文。所谓写自由周记就是每周看过《新闻周刊》、《世界周刊》或者“搜狐网评”的相关内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有自己的看法, 哪怕是一事一议, 只要言之有物皆可。

所谓写结构提纲就是让学生进行审题列纲训练, 每次作文不是要求写全文, 而是要求学生编提纲 (主要侧重于议论文体的专项训练) 。

写开头结尾主要是让学生在谋篇布局的同时, 集中精力写好开头与结尾, 开头的写作重点强调以下四点:1.单刀直入, 开门见山。揭示全文内容, 交代写作动机, 或切入正题, 使全文纲举目张, 便于下文条分缕析;2.运用修辞格 (如引用、比喻、排比等) 开篇, 营造一种氛围, 引人入胜, 然后急转直下, 切入正题。引用指引用名言、警句、诗文或与文章有密切关系的话语;3.抒情开篇, 拨动读者心弦, 烘托渲染气氛, 引出所叙说的人和事;4.设置疑问, 引起读者注意, 急于卒读。结尾的写作也强调四个方面:1.照应开头, 结构圆合。这种方法因为前呼后应, 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2.篇末点题, 画龙点睛。这种结尾大都以议论总结, 把文章推向高潮, 使意境得以升华;3.抒发情怀, 余味无穷。这种结尾法, 因为感情激越, 常使读者久久难以忘怀;4.蕴含哲理 (包括引用名言警句) , 发人深思。

所谓片段作文训练主要还是针对议论文段的写作训练。对于议论性文段我们是进行专项训练的, 要求学生在议论文的2、3、4几个文段学会用“段内四层论证法”。即开头用分论点统领全段, 然后用一两句话对分论点进行阐释, 接着运用论据 (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进行论证, 最后扣住分论点与前面的论据进行分析论证。议论文段的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作文中论据运用不当、分析议论空泛、段内层次不清的问题。

“四写”可为学生写好整篇文章夯实基础。

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 篇9

一、每日背诵, 注重句型积累

我所教的学生都是北方的学生, 他们在英语方面似乎是先天不足, 英语学习不仅开始的比南方迟, 而且英语学习氛围也不浓, 所以基本是哑巴英语, 只能纸上谈兵。有背诵就有检查, 不管每天多忙我都抽出一些时间对当日的背诵进行检查, 有时是逐个检查, 有时是集体默写, 有时是套用句型进行造句。这样坚持两个月左右, 学生的句型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二、融写作于课堂, 提高学生段落和篇章结构

在高一、高二时, 因为是新授课, 所以经常可以让学生写课文小结或是写一些话题作文。而高三除了周末练时才有作文训练, 也就是说, 一周基本只练习一次。这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那么, 高三下学年基本都是复习课、习题课, 如何在这种课型中融入写作呢?在每堂课中穿插作文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练习课时, 本人经常这样操作:每节课留7~8分钟让学生写一段, 学生可以在四篇阅读中任选一篇写读后感, 在复习课文时, 学生可以用所复习的单词、短语编一个小故事, 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词汇,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人格;辩证;素材

一、教师的人格素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想真正地为人师表, 就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道德品质, 并且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照亮别人, 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 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孔子也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品德, 率先垂范, 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你、尊敬你, 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否则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

学生希望他们的教师不仅是教师、学者, 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不断进行的创新精神。对于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求会更高, 因为数学学科本身是一种理性较强的学科, 德育渗透不如其他学科容易, 所以说数学教师不但对学生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影响力, 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因此, 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是学科渗透的关键。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的教师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而且还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 从而起到教育育人的作用。

三、学生作文分组互改, 相互促进

高三学生除了周练作文, 平时还有两至三篇, 篇篇精改不仅浪费老师精力, 而且发下去以后, 学生也只是草草看一下分数就放到一边去了, 这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批改效果。那么, 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 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那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换位到教师的角度, 去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 发现别人的错误, 真正改进自己的写作。我一般进行如下操作:把整个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4~5人, 小组之间的作文交换批改。批改过程中, 组内成员进行讨论、研究、资料查阅等给其他组作文打出合理分数。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恶作剧, 所有学生都被要求签上自己的姓名, 以便被批改作文的学生可以咨询、改正。这样互批坚持几个月下来, 学生对于作文批改要求牢记在心。

总而言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高三学生英语作文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学生必须坚持每日背诵、每日练笔, 不断训练与积累, 才能逐渐写出好的英语作文。在高考倒计时的日子里, 高三学生要把握每一天, 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注重作文的内在与外在, 真正提高作文的质量, 在高考中写出精彩的英语作文。

初中

在二、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 材中的德育素材德育教育内容所占的地位十分不明数显,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学在学过的程德。育因素, 理论联系实际, 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教初中生的思想并不成熟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 理解问题更不会太深奥适当地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因学系的历史和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文张中

对三、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做到不失时机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 物主义教育海要抓住每一个切河如入点, 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数学中的任何一何切事物个问题, 都是从未知到熟知的过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 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学生了解和掌握对于一进为简单的问题等, 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行使学生在学习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生活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特殊与一般的绝对性与相, 对性从而为、德参考文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育

陈德.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少年素渗

浅谈高三英语作文讲评课 篇10

越是临近高考,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渴望就表现得越明显,越迫切地想要快速提高自己英语写作分数,因此上好作文讲评课在高三阶段尤为重要。笔者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了本阶段上好作文讲评课的几个要素与大家分享。

一、了解学生写作能力不佳的原因

原因一: 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高考要求的词汇量,常见句型句式和表达法记忆程度不到位,在写作时难免会词不达意,力不从心。

原因二: 缺乏足够的练习。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非第一语言,足够的练习和严格的要求对于写作来讲必不可少。又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果练习的频率跟不上,会使得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恐惧。

原因三:书写不达标。练英语书写, 要尽早开始。 字母的占格,大小写,字母间隔,单词间距,甚至字母的饱满程度,字体风格,每行词数等等都会影响到整体书面表达。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 字迹潦草,这会直接影响作文分数。

二、 写作练习之前的要求及指导需到位

假使写作练习前老师的引导和所提的要求不具体,没有统一标准,学生写作时不知从何下手,也会给作文讲评带来很大麻烦。老师的讲评没有铺垫,也就没有任何针对性,不仅费时,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老师对同学们的具体要求可细化为:

1. 认真审题,把握内容要点。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意图,抓住内容要点,确定体裁,明确人称、时态。

2. 列出简单的提纲,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3. 打好草稿,扩展成文,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用一两个句式或重复用同一词语。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

三、 讲评课前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作文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错词错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能够加强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既要对作文的类型、文体、命题思路、考查角度进行分析,也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分析。逐项分析学生出现的错误及原因,以便在讲解过程中有的放矢。

四、 讲评过程要有层次梯度

成功的作文讲评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讲评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高效的作文讲评课也应该是高水平的综合复习课。通过讲评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讲评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程序,有条不紊。

下面笔者就以学生最近的一篇习作为例来进行分析: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与美国一所友好学校决定通过网络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ject)。请你用邮件与美方联系,谈谈自己的设想,征求对方意见。

交流内容要点如下:

1.自我介绍; 2.饮食文化差异;

3.中学教育; 4.语言学习体会。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Hi Mark,

Hope all is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1. 教师整体点评

本文写作类型为常见的提纲式应用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表达能力,时态应选择现在时和将来时。正确的写作思路应当是依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英语句式和表达法,全面阐述自己对本活动的设想和计划即可。

2. 学生典型错误盘点

(1)审题偏差:一个偏差是交流内容第一条的自我介绍被许多同学误解为李华向Mark作自我介绍;另一个偏差就是不少同学重点描述了计划中的二三两个方面,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和中学教育的不同。其实正确思路应该是把这四个方面作为平行的的四个想法依次表达出来。

(2) 汉化英语:所谓汉化英语就是直接根据汉语提示逐字翻译出来的英语。由这种机械的对应方式翻译出来的英语往往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很生硬,是带有浓重的汉语色彩的蹩脚英语。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汉英差异,避免出现汉化英语。英语有大量的抽象词汇,一个单词往往有好几层意思,汉语却很少。因此要注意不同的情景下对于同一个汉字在英语中有不同的对应词、词组或短语。比如汉语的“开窗户” 应对应英语的“open”,而“开车”应对应“drive”,“开公司”应对应“set up”,“开灯”应对“turn on”,“开玩笑”应对应“play”。 本篇习作中好多同学把饮食文化直接翻译成了“diet culture”或者“eating culture”,而正确的对应应该是“food culture”或者“eating habit”。

3. 提高练习

高考中的高分作文句式不可能是固定的、平淡的,而应是多样化的。有条件使用从句或者其他的高级句式的尽量使用。比如我们常见的“有一些人支持这个观点”的对应译文可使用从句“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are for the idea”,或者可以替换为“there are some people supporting the idea”。为了写出一篇尽可能完美的文章,我们要触类旁通,多归纳总结,去完善我们的英语语言体系。同学们就“语言学习体会的交流对我们双方都有益处”这句话有以下几种译法,其句式变化都很地道:

1) Communication of language study will do good to both sides.

2) Exchange of language learning will be of benefit to both sides.

3) Communication of language study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both sides.

4) Exchange of language learning will be helpful / beneficial to both sides.

夜想高三作文 篇11

当今高三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忽视作文练习, 没有70分概念;课外阅读的视野太窄;教学教法过于简单;师生之间缺乏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对这些现象作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

第一, 应试教学的影响。高三复习是很紧张的, 时间紧, 任务重, 学生把大多精力都放在数理化上, 大量地做习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作文尤为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这些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立竿见影的。

第二, 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由于我校是民营学校, 要生存, 要发展, 竞争压力大, 成绩是我们的保障。所以, 我们一味地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进入高三, 课外阅读更是没有时间。学生的生活枯燥无味, 整天三点一线, 学习之外还是学习, 考试之外还是考试, 根本没有时间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更不要说写出有感情的文章来。

第三, 教学教法简单。这也许是一贯的传统, 也许是我们自身缺乏研究思考, 也许是我们闭门造车, 没有出去学习交流。其实, 教无定法, 我们应多反思, 多总结, 多试验, 尤其是高三作文教学, 更应讲究实效。

心理学认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 不应是负担。”由此可见, 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作文也是一样, 如果有了作文的兴趣, 学生们就会调动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美丽多姿的, 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学会观察, 学会体验, 学会感悟,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作文课上,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 我把这节课搬到校外, 让学生与校园进行亲密接触, 这里的一花一草, 每天都见, 可今天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平时缺少观察。和同学交流, 他们个个都有说不完的话, 感情充沛, 精神饱满。此时我说:“写作文需要生活素材, 生活是我们创作源源不竭的动力。不过,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我们需要进行再加工。为此, 观察后, 要进行思考锤炼加工。”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的教学策略。作文批改是审题指导、选材指导、立意指导和谋篇布局指导的继续和深入, 是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微辅导,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5]以往都是由老师批改, 然后发给学生参阅, 再进行集中讲评。我大胆地改变这种模式, 发下去由学生互改、互评, 再让学生集中点评, 装订成册, 放在班级让学生讨论学习。学生有了激情, 也有了热情, 人人都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我认为, 要热爱我们的课堂, 就必须先热爱我们的学生, 而热爱我们的学生, 就应尊重他们, 包括他们的言语及思想。师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三:其一, 感到没什么可写;其二, 浪费时间, 还不如背几个外语单词或写几道数学题;其三, 偶尔发现有东西可写, 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叶圣陶说:“写作就是说话, 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 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 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 我写作时我要说话, 你写作是你要说话, 并没有话而勉强要说话, 或者把别人的话拿来, 当作自己的话, 都是和写作的本意是相违反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 浅近一点, 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 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 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的, 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写作和说话一样, ‘立诚’是最要紧的。”[6]

总之, 要调动高三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就应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深入生活, 体验感悟生活, 培养其兴趣, 努力改变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9页.

[2]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3版, 第150页.

[3]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36页.

[4][美]尼尔.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张中原, 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第189页.

上一篇:防厌控辍经验下一篇:涉农资金管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