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实训报告

2024-06-23

茶文化实训报告(精选7篇)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1

英语文化周实训报告

●实验目的:为丰富我校外语系学员课余生活,提高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外国语言文学系在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0月30日对英语专业的同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英语文化实训。其中内容包括演唱英文歌曲,制作英文手抄报,英语话剧表演。此次英语文化周是对同学们已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表现,体现我系特色,全面发展学生自身特色文艺,并在实训中发现自身专业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明确以后改进的方向。

●实验内容:

1、英文歌曲比赛。为在此次英文歌曲比赛中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

面,在英语文化周期间常常可以听到同学们在寝室乃至室外一遍又一遍的演练各自选取的英文歌曲。而后,在比赛中,各个同学同学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演唱出一首首纯正的英文曲目,有婉转动听的“long long journey”,轻快动人的“big big world”也有激情高昂的“raise me up”,还有男女深情对唱的“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让人沉浸于美妙音乐海洋中。当然其中也不乏紧张,祛台的同学,但在各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中最终也是以完美的表现完成表演。这次英文歌曲的成功举办不仅给各个音乐和英语热爱者提供了个广阔的舞台,同时还向校内其他专业展现我系院学生的迷人风采。当然这次歌曲比赛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才艺,同时也让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增强各自听说的英语能力,挺高同学们对外语歌曲的鉴赏水平。英语比赛是英语文化周的第一项比赛,再而后的话剧比赛中我们很快又会看到更为精彩的表演。

2、英语话剧表演。为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精神。

此次话剧表演是由同学各自搭组组成。形成剧本所需角色,进行排练。本次活动以各组轮流表演,评委依次打分的形式展开。经过组

织协商,共有十一个小组进行表演。此次话剧表演题材广泛,内容

丰富,精彩纷呈。选手们以其幽默的台风,机智的语言,动情的表

演展现了自己潜在的表演天赋。每个话剧表演均由学生自己编排、排练而成。其中有诙谐搞笑版的《灰姑娘》,有爱恨纠缠的《新梁祝》,有英文版的《不差钱》。经过充分的组织筹备,各组均很好的完成了

自己的表演节目。表演中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服装,使现场的气氛

异常火爆,特别是灰姑娘的出色演出带来了现场的最高潮。这次的英语话剧表演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同时给

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增强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排练中,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增强了集体凝聚力。通过分工

合作,鼓励同学主动思考和探究,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得以强化,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参与比赛的所有同学都受益匪

浅!

3、英语手抄报。为让同学全面的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锻炼英

语口语能力,还有锻炼书写阅读能力,此次文化节还举办了手抄报

活动。为了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同学们从创意、设计、选材到书写绘画,要翻阅大量的书籍,访师问友,既是一个知识学习过

程,又是一个知识积累过程。这次通过各自精心的编排、绘画、设计、书写了英语手抄报。而后在北楼c区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

色彩缤纷,创意惊人,主题鲜明的精美手抄报,如:有一幅关于音

乐的,在五线谱的格式中一个少年神情专注的弹奏着吉他,似乎让

人随时要飘荡在音乐的海洋中;还有制作非常有创意的立体海报,用米粒勾勒出熊猫的形状,用布纸剪裁出翩翩彩蝶。一幅幅精美海

报,聊不胜数。此次英语手抄报给我展现出一个有创意又内涵的比

赛,展现同学们的绘画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在寻找

资料,绘画编排中进一步提高自身阅读书写能力,表达内心出所思

所想,并同时了解社会形势,环境状况,及各种事物资料。

●心得体会:至此英语文化周终于完美序幕,在这次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活动,诠释了英语的文化魅力,结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表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现自身才艺的平台。对于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周的综合培训让我们对所学的英语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加强对社会了解度,增强分析解决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英语中体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热爱英语,热爱生活的积极性。一系列各种板块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全校学生中兴起学习外语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热潮。它以多种形式展示了我校大学生的英语风采,促进了我校校园英语文化的繁荣发展,培养了学校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营造出了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2

一、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

1. 建设与企业各典型部门相对应的实训中心

我们通过企业调研, 确定了服装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现代化服装产业运作条件要求, 搭建适合服装产业运作的实践教学平台, 构建起同服装产业典型工作任务一一对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 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校内实训配备先进的设备、设施;建立具有现代化生产特征的服装工业化生产系统, 设置设计工作室、打样中心、生产技术中心、服装CAD设计中心、服装表演中心等职能机构, 保证实践教学空间的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

2. 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 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 加强在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品牌意识等方面的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在服饰产业技术中心里悬挂、张贴相关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 创造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 引进企业文化、规章制度, 培养学生职业操守、练就职业素质。实训基地虽然引进企业文化, 但, 他还有另一个属性——教学任务, 所以实训基地文化不仅仅是企业文化, 还要有校园文化, 使二者合理的融为一体, 如雕塑、景观、名人名言、国内外知名校友成才录或知名高职毕业生成才之路等,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3. 提炼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 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在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实训基地自身的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提炼精神理念、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进行校企合作等, 可以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实训基地的校园文化建设

般来说, 高职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

1. 体现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 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学院基础设施完备, 拥有8个实训中心及下属实验、实习场地160多个,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5个, 图书馆藏书63万册, 全部实行计算机查询和管理, 以及高标准的体育场馆、风雨操场和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

在硬件方面, 建设了实训中心, 实验室,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突出实训环节,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设46个技能项目鉴定站, 覆盖所有专业。探索出以“双起点、双证书”、“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企业行业参与培养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1:1、实践教学模拟真实职业环境、边讲边练为主要标志。

服装实训基地坚持“模拟工厂、岗位育人、服务育人”的建设理念, 在校内建设与企业运作相对应的“服装生产模拟工厂”, 设立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营销部等部门, 开展生产性实训。服装系还与河北金佳利制衣有限公司合作, 在企业共建“教学车间”, 每年安排150名学生到公司顶岗实习。学生将金佳利公司的产品开发任务作为毕业设计项目, 共完成100多个系列产品设计, 全部被企业采纳。

2. 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 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具有重要功能。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方针, “建设开放式、应用型、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发展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校训“明德励志, 博学精技”。校风“团结文明, 严谨务实, 追求卓越, 与时俱进”;教风“敬业爱生, 知行垂范,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学风“勤奋求博, 刻苦求精, 诚朴求实, 探索求新”。

成立30余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保持着所开设专业同行业间的密切联系, 使培养人才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建章立制, 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实验 (训) 基地应制定出管理规章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 实行专人管理, 推行5S管理,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保证措施要得力, 执行要到位, 使实训教学正常有序, 做到长期保持安全零事故。

3. 体现高职特色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校园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它是学院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也是学院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精神文化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它是描绘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 是学院师生员工创造的特定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灵魂工程的核心。

我们确定了“明德励志, 博学精技”校训。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 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的旧习, 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教育师生“以德立身”,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励志”就是引导教育师生要胸怀有志, 明辨是非, 持节养气, 为追求远大卓越理想, 发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在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今社会, 最需要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依赖于掌握高超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现代应用型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对应第一任职岗位、培养拥有精深高超专业技术、适应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人才。因之, 教师必须对业务精益求精, 不作“夹生饭”;学生必须刻苦锻炼掌握第一任职岗位能力, 实现自身职业能力与第一任职岗位能力标准的零距离。

三、小结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 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 校内实训基地所营造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实训基地文化;战略战术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其中实训基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本着“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专业文化进实训室”的理念,职业院校必须立足社会、着眼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主动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校内实训基地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具有企业文化素养,进入企业能立足、可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

1.引进企业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1)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纵观现代企业用人标准,普遍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更看重学生具有诚实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意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1]。因此,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不仅仅看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更重视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而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规范以及团队精神,离不开校内实训基地文化的熏陶。

(2)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办学必须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主动对接和融合。调查表明,仅就知识和技能而言,职业院校毕业生基本能适应企业需要,但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在企业环境里无法准确定位,出现了或主动跳槽或“被动跳槽”的现象。因此,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进而融入企业,培植相应的职业素质,就要求职业院校不仅要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而且要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上“零距离”对接,而最有效的抓手就是让学生接受企业化实训基地的磨练和熏陶。

(3)建设特色学校的需要。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施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平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也是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实训基地所营造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特色学校的构建,依托于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兼容的企业文化。实训基地文化昭示着学校精神,体现着办学理念、彰显着办学品位、凸现了办学特色,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渗透力和震撼力。

2.打造实训基地文化的战略思考

(1)提炼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理念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2]。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职业院校不是机械地模仿或者简单地移植企业文化,而是依据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情境,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合理布局,强化实训基地的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和卫生规范等制度建设;介绍企业经营理念和用人标准,让学生在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实验、实习、实践,自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引进现代企业的7S管理模式。

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上,职业院校理应主动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企业化的标准管理,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感。其中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引进“7S”管理模式。

“7S”管理是经过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管理模式。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管理上有必要引进“7S管理”,并嵌入到实训基地的文化之中。在校期间,学生得到“7S”的熏陶,能领悟企业文化理念,感悟企业文化精神,增强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提升适应社会能力。

“7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其宗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安全。浙江湖州某职业学校,全方位特别是在实训基地管理上引进并实施”7S”管理模式。该校无论是实训场所,还是教室、办公室、宿舍,师生的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实训设备、器材、各类办公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7S管理”优化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成为良好习惯、良好素养的技术人才,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和发展前程。

因此,实行“7S”管理后,学生具有更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身份,极大地缩短了毕业生与企业合格职工之间的“距离”,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建构具有职业特质的育人文化。

职业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建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必须抓住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质和功能。必须从职业性原则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准则,依据企业用人的标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培植良好的职业素质;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准则,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训教学;围绕学生发展能力要求,加强学生发展意识教育、创业意识和能力教育。

实训基地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交融点,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等方面致力于优秀的校园文化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的融合,致力于优秀的校园文化与特色的专业文化的融合,着重辐射企业文化。因此在统筹实训基地文化的布局上,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无论是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体现把学生培养成“职业人”的使命。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在实训基地大门两侧塑造“扬州三把刀”(厨刀、理发刀、修脚刀)代表形象,矗立伊尹(烹调之圣)、墨子(百匠之父)的雕像,让学生感悟崇尚技能的真谛;在实训室走廊上,张贴大师、名师、导师寄语以及优秀学生先进事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开辟CEO园地,宣传企业家精神;实训室墙壁上,介绍优秀企业管理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在实训基地东侧建立“状元墙”,布展近几年来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勇夺金牌的师生,发挥示范作用;设立名家论坛,开展专业讲座和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氛围;开展技能展示和竞赛活动,师生各显神通,创设劳动光荣的环境。

4.营造实训基地文化的战术思考

(1)营造实训基地企业化氛围。

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打造全真或仿真的生产情境,配备先进的设备、设施,构建“教学工厂”,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与优秀企业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在环境布置上,每间实训室都有专业历史和文化的展示;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渗透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训基地内没有过多的名人名言,有的只是取得成绩的教师和学生形象展示;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普通劳动者、技术工人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感悟,从而使师生领悟崇尚技能、崇尚劳动的真谛。

从培养职业意识出发,要求学生实训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排队进出实训室;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出发,张贴安全标语、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卫生管理制度,杜绝非规范性操作;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出发,严格执行工作任务和产品质量考核。因此,学生通过“真刀实枪”地动手操作与训练,能更加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从而夯实了专业基础,强化了专业技能,养成了职业道德。

(2)构建校企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本着“优势资源互补,利益成果共享”的原则,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开发、合作培训”的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双方在资源、设备、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互利互惠的长效机制。具体形式可有下列几种:一是校企共建实训室。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人员,实施订单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问题。二是建立校企双向互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共同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共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共同建设创新团队。同时指令性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现场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其参与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企业技术专家、经营管理者到学校任教,或开设讲座,或授课,具体指导学生专业实训,促进学生掌握过硬的生产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三是组建市场研发中心。职业院校在为企业解决技术和经营难题的同时,也为自己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技术骨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企业技术骨干、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和行业协会组建了“扬州三把刀”研发中心和玉器研发中心,先后解决了扬州放心早餐的研发、扬州绿色火锅开发、野猪肉产品开发、龙虾产品开发、农家菜产品开发、扬州“三头宴”标准制定、扬州炒饭标准制定、扬州修脚服务规范制定等;与劳动部门合作修订国家级修脚师、市级工艺雕刻(玉雕)师职业标准并建立了试题库;“扬州师傅”评定标准的制定,增强了学校在行业企业的“话语权”,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3)构建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4

一、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层次:职高生

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及建筑专业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总学时:54学时 实训学时:39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实训目的和要求

《AutoCAD》上机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上机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有关软件命令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制建筑平面的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上机实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完成所要求的绘图内容,教师检查完成情况并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三、实训内容

实训一:二维图形的绘制(3学时)

(一)实训目的要求

1.掌握命令的输入方法(下拉菜单.命令行.工具栏及快捷菜单); 2.掌握坐标系及坐标的输入方法;

3.能够设置绘图环境(绘图单位和绘图界限); 4.熟练掌握二维图形的绘图命令。

5.能利用绘图辅助工具精确绘制平面图形;

6.掌握视图缩放和平移的概念,能灵活运用视图缩放和平移命令。

(二)实训内容

1.了解Auto CAD2006用户界面,学习用四种命令的输入方法;

2.练习二维绘图命令的应用(直线.射线.构造线.多段线.圆.圆弧.椭圆.椭圆弧.矩形.正多边形.点及图案填充);

3.练习设置网格捕捉.栅格显示和正交参数;

1.掌握设置文字样式的方法,能够设置符合“GB”的文字样式; 2.了解尺寸标注的规则与尺寸标注的组成; 3.掌握创建与设置尺寸标注样式的方法; 4.掌握各种类型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二)实训内容 1.练习文字样式的设置; 2.练习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3.练习各种类型尺寸标注方法:线性标注、对齐标注、角度标注、直径标注、半径标注、连续标注、基线标注、引线标注等;

4.完成实训指导书实训4。实训五:建筑施工图的绘制(12学时)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绘图工具和编辑工具在建筑平面图绘制中的应用 2.掌握工程绘图的基本方法; 3.提高绘图能力;

(二)实训内容 1.练习绘制图框; 2.练习绘制轴网; 3.练习绘制轴线编号; 4.练习绘制墙体; 5.练习绘制门窗; 6.练习标注;

7.完成实训指导书实训5。实训六:三维绘图基础(3学时)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三维绘图命令及用户坐标系命令的使用和设置。2.初步掌握三维编辑命令的操作方法。3.能够绘制简单的三维图形。

(二)实训内容 1.练习三维图形的创建;

《AutoCAD》实训报告

前言

建筑CAD课堂实训是建筑专业类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为培养建筑专业学生的建筑CAD操作能力而开出的实践技能课。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是最佳的应用水平培养方式。使学生掌握建筑CAD实用基本技能,了解图形图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建筑CAD图形技术,熟练地运用建筑CAD软件,提高建筑绘图技能,成倍提高绘图效率,使建筑绘图能力得以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在软件学习中严格.有序.准确.求精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从而实现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知道学生顺利完成建筑CAD课堂实训内容,真正的达到实训的目的,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监督与考核,特制定本手册。

建筑CAD实训须知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训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根据建筑CAD学科教学计划,以课堂综合练习为导向,主要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图纸的分析能力和计算机环境下工程制图技能。

一、课程综合练习目的

课程综合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计算机辅助绘图CAD的一般过程,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主要绘图指令和图形编辑过程,了解现代制图,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制图在工程设计中的使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绘图(AutoCAD)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和步骤。能够用计算机绘制.编辑和修改中等难度的二维图形,了解三维图形绘制方法。

2.熟练掌握 AutoCAD 基本的绘图命令及常用选项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绘制出中等难度的二维(平面)工程图样。

3.熟练掌握 AutoCAD 基本的编辑命令,并能够正确.合理地对图形进行编辑和修改。

4.能够正确合理对图形进行尺寸标注和文本注写。5.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AutoCAD 的辅助绘图工具。6.掌握图形布局设置与图形打印输出。

二、综合练习能力培养要求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5

实训课程题目:(宋体,三号)实训单位:

(宋体,三号)实训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宋体,三号)

班 级:(宋体,三号)

姓 名:(宋体,三号)

学 号:(宋体,三号)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一、实训目的

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是以一个虚拟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作为操作基础,模拟会计人员审核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等级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全面了解和认识会计实务中的会计凭

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掌握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理解作为一个系统的会计的运行机制。

(一)了解和熟悉会计实务的的基础——原始凭证

(二)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方法和技术

(三)熟悉会计法规、会计惯例对财务会计实物操作的要求

(四)系统掌握财务会计实务的一般操作程序

二、实训内容

银行结算业务实验、存货收发业务核算实验、金融资产业务实验、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实验、固定资产业务实验、负债业务实验、成本计算实验、期间费用核算实验、租赁业务实验、债务重组成果及利润分配核算实验和财务报表编制实验等财务会计业务核算实验,以及财务会计实物系统操作方法、技术和程序。

三、实训设备要求

本次实训的设备要求有:总账账簿、现金日记账簿、银行存款日记账簿、多栏式明细账、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特种账、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四、实训操作步骤

(一)阅读“第二部分 模拟企业概况”,了解实验会计主体概况、生产工艺过程、会计核算组织和会计政策选择。

(二)依据“第三部分 建账资料”,建立本实验所用的账簿,包括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

(三)将“第四部分 经济业务说明及操作提示”所列示各笔经济业务说明和操作提示对应“第五部分 原始凭证”中给出的各笔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熟悉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学会、看懂会计系统中最基础的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形式化语言”——原始凭证。

(四)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货填制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明细账。

(六)定期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账。

(七)月末,在进入成本计算前,编制3号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账;结出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户、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核对相符,确保进入成本计算的前提记录数据的正确性,避免前期记录的错误数据进入成本计算。

(八)计算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

(九)计算、结转各项成本、费用、税金;结转各项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十)编制总账余额试算平衡表;将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户、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月核对相符;结账。

(十一)编制财务报表。

五、总结及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在这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这次的实训是一项综合性能力训练,让我们对“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课程的系统学习,将课堂教学很好的转化成为一次职场体验学习过程,系统的角度理解财务会计。同时通过此次培训掌握了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方法、技术和程序。对这次实训,我深有感触,它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丰富了我的会计知识,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财务工

作也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总得来说在实训期间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这艰苦的工作中,我却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分析原始单据,这是做账的第一步。首先,应分析每一张原始单据的相关性,确定其实归属于哪一业务。其次,得看日期。另外,得看是否有特殊情况。最后,再利用相关专业知识适当的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填制时摘要应简明扼要,会计科目与相关金额应准确无误,这充分需要我们拥有认真、仔细的态度。完成了第一步的填制记账凭证工作,接下来根据记账凭证的每一笔业务填制银行存款、现金日记账,和相应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往来账户等明细账。填制之前,首先得根据期初余额先开设各明细账的账户,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通常使用订本式账本,并且每一笔业务都得结出余额。而原材料、库存商品、往来账户等明细账通常采用活页式账本,方便随时的添加业务,也无需当每笔发生时都结出余额。填制时,如果当页已写完,需在最后一行摘要写‘转次页’并结出‘借’、‘贷’方及余额,而在下一页以‘承上页’并写下前门的‘借’、‘贷’方,及余额的金额。另外,当填制时发现金额错误须用红字划掉,并用蓝字作以改正。接下来,根据每一张记账凭证编制相应的科目汇总表。手工帐可以先将各会计科目用‘t’字型账户在草稿上结出其‘借’、‘贷’方发生额,然后再填科目汇总表。保证科目汇总表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相等后,可以填制总账,当然总账也可以根据明细账填制,只是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容易些。总账的填制工作完成后,就得开始核账了,记账凭证与各明细账、明细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明细账之间核对,从而达到账账、账证、账实合一。核对无误后,就可以根据总账或明细账月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要求做到期初借方余额与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与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余额与本期贷方余额都分别相等。在准确无误的情况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最后一步是整理与装订记账凭证,因为记账凭证式单位的一份会计资料,需要存档,并保存15年。作以不得随意丢弃与销毁,应妥善保管,在专盯过程之中应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将每一张原始单据附在其对应的记账凭证后,不得有误,此项工作是个细致活,应轴线利用裁、剪、叠等方式将其整理好,达到记账凭证的上、左、下的整齐划一。从而使装订出来的账本美观大方,独具一格。

我在这次实习当中知道了要注意很多的细节,因为所给出的原始凭证部分需填制,所以原始凭证填制时要注意的问题不能忽略,主要有:填制真实可靠。即如实填写经济业务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涂改、挖补。内容完整。即应该填写的项目要逐项填写,不可缺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名称要写全,不能简化;品名或用途要填写明确,不许含糊不清;有关人员的签章必须齐全。填制及时。即每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都要立即填制原始凭证,做到不积压、不误时、不事后补制。书写清楚。即字迹端正、易于辨认,做到数字书写符合会计上的技术要求,文字工整,不草、不乱、不“造”;复写的凭证做到不串格、不串行、不模糊。顺序使用。即收付款项或实物的凭证要顺序或分类编号,在填制时按照编号的次序使用,跳号的凭证应加盖“作废”戳记,不得撕毁。这也是审核原始凭证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从手工帐的学习中,理解了会计系统中会计数据在各个环节流转运行的全过程。

实训中心企业文化的引入与建设 篇6

目前, 高职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而实训中心的实习实训场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实训中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而且在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训中心引入企业文化后, 能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环境之中, 会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存在, 知识的重要。因此, 加强实训中心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职学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为广大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基本价值观、思想意识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 用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鼓舞员工的士气, 培育员工的技能, 凝聚企业的精神, 塑造企业的形象, 具有导向、激励、教育、感化、约束、凝聚等多种功能, 是企业发展之魂。企业文化必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优秀的企业理念。第二, 完善、健全的制度文化。第三, 优良的精神文化 (相对于物质文化)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第一, 职业化特征。企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是满足生存需要的“职业场”, 因此作为“现代职业人”应具备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 职场中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及职场化人际关系等等, 都体现着企业文化的职业性特征;第二, 鲜明的个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业背景、赖以存在的地域环境乃至产品的市场特点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使得企业在历史的沉淀中所积累的文化精神带有很强的“自主”特色;第三, 功利性。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以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为根本出发点, 没有了功利性, 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 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 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培养优秀的人才,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因此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区别, 使二者实现文化对接具有现实性。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具有交融性。都是在对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的影响。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其中的精神文化来自于文化的核心内容, 都是以对个体的关注, 实现对个体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对接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企业在激列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和发展, 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另外,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看, 两者相互依赖并且相互关联紧密。高职学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则必须要与企业进行合作, 请企业专业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特别是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要进行相互的融合渗透, 以实现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目标。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也有各自的不同, 如高职学院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形式, 学生在校内学习和实训实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由校内学习环境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特别是学生在实训中心的学习过程中, 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人才。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源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产经营活动, 其主体是全体企业员工, 企业文化的产生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是管理企业员工, 促使企业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文化在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中的引入措施

(一) 加强引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在实训中心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上, 应特别注重体现企业的“诚信为本、管理严格、行为规范、用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利用图片、警句、环境布置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 将“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 就能体会到职业环境的熏陶。实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 要成为明天企业的好员工, 必须在学校的实习实训过程中做个好学生。

(二) 实训中心的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物质产品和设施等构成的文化。实训场所的物质文化中必须表现出企业物质文化的特色。应该从实训室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实训室企业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开展, 尽量突显企业特色, 在实训场地布置简明、丰富的企业文化背景, 营造出有形的文化氛围, 打造与企业类似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日夜熏陶, 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及企业有认知和认同, 从而增进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另外, 还可以通过宣传栏等手段展示市场对学生所学行业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成功人士的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 增强自身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行产学结合, 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的主要途径,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十分有必要重视产学合作。

(三) 加强实训中心精神文化建设

实训中心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通过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等精神层面来影响学生对企业与职业岗位的认识。需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 进一步借鉴和吸纳企业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价值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 使之成为实训中心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提升专业技能、磨砺职业素养”作为工作要求,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为育人理念, 倡导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不断完善自我, 最终达到“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

(四) 实训中心制度文化建设

实训中心制度文化是高职学院实习实训场所的管理制度总和, 是保证实训中心实训教学正常运行的有效机制。制度制定应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 通过校企业合作, 将严格的企业制度引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中, 融入到实训中心文化制度建设中。实施与企业接轨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约束, 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及职业意识的养成。

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 学校应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仪器设备教育, 尤其对学生, 每门课程的第一次实验、实训前都应宣讲使用仪器设备的要求及损坏赔偿制度等。树立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各专业实训室管理工作中, 应适当引入企业生产车间管理文化, 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 推行企业精益管理模式, 融企业化管理于学生的组织纪律、行为习惯学习场所等各个方面。使学生养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工作、主动负责和爱岗敬业的品质。

四、结语

茶文化实训报告 篇7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内涵发展模式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从哲学的视阈来看,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内涵发展不是以兴建场馆、增加先进设备为主要特征,而是在硬件数量不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文化创新,实现基地设备、制度、师资的最佳配置,达到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倍增。

传统意义上对于实训基地文化的理解,基本上沿袭了各类教育普遍适用模式和内容,缺少职业教育特质。千篇一律“语录式”“口号式”条幅,几条制度或几个图片说明,没有整体构建与提炼,不能很好提升实训基地的内涵与品牌。

从创新角度来看,实训基地文化是在基地建设和运营中。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共同创造、共同追求的运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以及行为的总和。它不是设备本身,而是设备与人和谐体现的科学道义和人文精神:它本身不是质量,而是基地运营中体现出的制度变革和质量意识;它本身不是服务,而是凝结在基地开放与共享中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艺术。

通过创新实训基地文化,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催生技术灵感、激发创业实践、引领精艺求知、推动产学合作、形成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生态文化。

一、实训基地文化创新的价值分析

1文化标识实训基地功能

文化标识实训基地的性质,明确基地的功能,展示基地的作用,规范基地的运营,营造基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企业化实训环境,这是基地文化的基础性功能。当学生走进实训基地看到这些标识,不仅可以领悟到实践操作必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还能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

2文化滋养学生职业素养

浓郁的实训基地文化环境,可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以文化力量引领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充分体验未来专业岗位对技术、技能的要求,训练职业技能,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车间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

3文化展示实训基地激励功能

实训基地展示的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扩大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对技术的了解,对企业制度、岗位要求等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引发学生精艺求知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创新思维,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文化以一种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的行为准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4文化彰显实训基地的品牌

文化是实训基地品牌的核心特征。基地创新文化所包容的运营观、价值观、工厂化教学环境、质量控制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道义等,全面彰显基地的品牌。文化是基地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资产,对于塑造基地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企业好评具有重要意义。

实训基地文化的生成固然有其长期演变、潜移默化、自然演进的特征,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基地团队共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主观动力和主动设计。因此,如何审时度势,积极创新文化,更好地发挥基地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在优势。推动基地成为专业知识的实践基地、职业技能的训练基地、技术成果的开发基地、产学研的研究基地,不仅是政策层面的迫切需求,也是基地建设的共同走向。

二、内涵发展模式下实训基地的文化创新

1营造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总结日美成功企业经验后提出的管理理论,又称公司文化。指企业等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伴随着自身经济繁荣而逐渐形成和确立。并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个成员头脑中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主要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生产环境文化等要素。

营造企业文化,基地应主动对接企业,通过产学合作,加大校企共建力度,使工厂生产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建设具有企业环境与特征的“教学工厂”。把企业车间的生产管理、工程案例、责任理念和职业经验导入学校教学,使企业文化和基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基地企业文化。

对接企业文化就是建设管理制度文化。管理体系对一个企业影响深远,是企业文化核心。实训基地也要按照ISO标准或5S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有利于明确基地职能,培育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质量及服务意识。基地管理制度文化包括生产管理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技术规程、质量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例如:基地管理机构参照企业的模式设置。师生共同担任的工艺员、线长、技术主管,设置产品质量检测和研发环节。实训教师与学生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行上下班制度。成绩评定也学习企业模式,不仅注意职业能力考核,而且考察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等。

对接企业文化就是营造生产环境文化。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就是从设备陈列、建筑、工艺流程以及环境布置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并突出职业环境激励,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基地的建筑按照自身风格与技术文明高度融合的现代车间进行设计;设备陈列尽量模仿企业的布局,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并标识;照明、色彩、管理用语及室内布置等空间装饰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给学生以真实感。

融入了企业文化后,学生通过完成仿真或真实的工作任务,获得丰富的技术实践,并使实践与工作情境直接相连,发展在教室中无法获得的技术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纯粹学习者角色转向学习者与工作者统一的角色。培养对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感性认识,增强生产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2创新基地的技术文化

基地的典型特征是技术。而技术从来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技术文化是凝聚在基地设备、工艺、操作对象中的文化因素。

技术文化体现在实训场所的科学布局上。如电子专业实训基地,从元件检测到插件、装配、调试、检测、维修,工艺流程十分清晰,可按工艺流程布局。自动控制专业包括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变频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实训室则按技术模块布局比较合适。岗位能力由多种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组成,职业技能按生产流程体现在不同工位上,可按生产流程布局等等。特色鲜明的布局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阶梯,吸引学生追求高技能。

技术文化体现在实训室内部布置上。首先。呈现技术的历史文化。结合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已过时的教学设备,建立技术产品陈列室,通过标注有关的结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技术发明人等说明,将技术流程、技术思想史、技术发展史、技术人物典型事迹等图文并茂地、艺术化地展现出来。其次,呈现技术的工艺文化。将实训的关键项目、工艺、生产过程用图文的形式呈现

在实训室内。如在电子产品制作的实训中,用图片展示焊接、装配、生产线流程、调试检测等标准工艺。最后,表达技术的设备文化。指用表格或图片的形式表达基地内各种设备的技术参数、主要类型、功能特点等。

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技术历史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技术工艺可以成为学生求知的参考。学生感受身边的技术文化,激励精艺求知,鼓舞研究性学习,不但可以激发技术情感,而且培植了学生今后从事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的工作兴趣。

3呈现基地专业文化

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与专业发展紧密相连。专业文化是指在专业建设中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专业思想。专业文化的营造,将优化专业生态。支撑专业发展的基地为专业建设助力,支撑基地发展的专业为基地发展加速。

专业建设的先进理念是基地文化的重要支撑。任何专业都有着深厚的科学道义和明确的专业理念。理念促进专业升华的同时,对基地文化建设起着保证作用。如目前专业建设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专业文化与基地文化互为融通,提升基地品味。基地以专业为基础,在基地建设中融入专业发展史、专业门类介绍,专业群与专业链、专业规划、专业拓展、课程改革等,基地文化显得更为充实。形成专业与基地、课堂与车间真正的结合,实现学生专业发展、技术提升、人格发展的同步卓越。

4培育基地精神文化

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由室风、学风、教风和教学团队呈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和认同境界,凝聚着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是基地文化建设的高级层次。

精神文化由不同的教师、学生、企业共同提炼创造,存在于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之中。如有的学校提出的“知识蓝领的摇篮”“蓝领生产线”的基地育人理想。精神文化是基地历史的传承。所以,基地在重视直观、有形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育,通过积累,逐步形成具有校本特征和鲜明个性的精神文化,形成基地品牌。

上一篇:山西人才下一篇:老师有事停课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