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实践报告(共8篇)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篇1
行程简介: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南化村,这是一个建设的比较好的村落。村长给我们作了一些讲话,然后学生走访了一些村民。之后来到了大佛寺、临济寺,让我们了解佛教文化。第二天我们到文庙参拜孔老夫子,了解孔老夫子的思想,吸取有用之处。然后来到金梦影楼听张总讲一些道理。下午来到弘文中学,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学中的普及和影响。第三天我们来到大寨村,和南化村情况相近,行程简介就到这儿了。
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给我的启发和教育很深,在这先感谢老师们的关怀和教诲,让我知道了理解了许多东西,而且对我自身都有很大的提高。
1月21日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次社会调查的第一站—南化村。这个村子在正定来说是建设的比较好的村子了,主要是这几年的变化挺大的,村长也为村里办了许多实事,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让我们来看看吧。来到村中,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大教堂,此教堂主要是供村民观看传统文化教育片,学习传统文化用的。走进里面,立即感觉到身处传统文化的教育里,人们变得严肃了,思想中杂念被赶出脑海,此教堂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在里面我看到了前任村长留下的一篇文章,题目为金钱观和权力观,其中阐述的颇有见解,深入浅出能调整人们对金钱权力的心态。然后我们去了村民活动中心,村长发表了讲话,讲了许多村中的变化其中还说到村要长治久安要以孝为主,个人也要以孝为主,孝是人道第一步,往大了说国家也要有软势力,就是以文化作后盾。现在主要是孩子,现在的孩子接受的太多而奉献的太少,所以我们更应当学好传统文化学好弟子规,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不就说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吗,我们更应该学好。我们在村中走访也感觉到村长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路面硬化了,路灯也安装了,村里也有专门的专项的保险和补助,村民意外伤害保险、学生保险、大学生补助、老人补助等,此村还获得卫生村、小康村、文明村等许多荣誉称号。我和同学也走访了几户人家,叔叔阿姨们脸上都挂着笑容,谈起村子时也觉得不错,我们走在大街上人们说说笑笑、自由热闹,我也觉得这村民风不错,看来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等)起着重要作用。要说这个村子还有哪些方面需加强或建设,我认为一个村子要想发展必先稳定。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孝道更是重中之重。在走访过程中打听到一些无工作的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有余力的半老人员,我认识可成立一个工作介绍所为村里人找工作。
下午我们先后来到了隆兴寺、临济寺,来接触佛教文化,刚来到隆兴寺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尊大佛,前走几步大佛的全貌显现出来,心中也变得虔诚。跟着老师和导游,在隆兴寺里参拜各佛,走在这充斥着佛教文化的地方,心也跟着肃然起敬。在临济寺里,大殿中,有位师傅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佛,我们带着崇敬的心听着,每位佛都有一个世界,我们所处的只是一个别婆娑世界而已。隆兴寺、临济寺的这些佛像都是遗留下来的,时间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随之遗留的还有那佛教文化,虽说现在已不盛行,但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看着这些面孔就好象世人的处世态度一样,万般不同。每面佛都在教育着人们深刻的道理。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取回的是一颗佛心,用它来教化世人,让人变得善良,让人与人相处变得友好,社会更和谐。
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文庙,参拜孔子。现在天安门广场上都立了孔子象,我们今天社会的文化中儒家文化有重要作用,而孔子又是儒家庭代表人物,可见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之重。我们怀着一颗敬仰的心走近孔子,了解他的事迹,从中学习他的思想。孔老夫子的思想对后代人影响极远,其中在墙上看到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伦理道德是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准则,何事都要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孔子的道德规范体系庞大就不再介绍了。此思想对现代来说仍适用,所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很有必要,在文庙里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文天祥的滹沱河诗,有许多伟人的事迹等等,在这里受益不浅。
之后我们来到了正定最大的婚纱摄影楼—金梦影楼,非常感谢张总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课,张总讲的大部分来说都对我们学生有用,是我们现阶段须学习的或应提高的能
力。张总主要从孝道、自身能力、管理、饮食健康、社会危机等方面给我们讲的课,让我们的认识思想都提高了许多,对以后的行为有了指导作用。张总讲孝道时给我们列举了几个例子,情况基本一样,都是讲述老人的孤苦无依,子女不尽孝的例子,教育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而且要教育好下一代,使其能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篇2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欲望越来越多, 我们看到兄弟阋于墙, 为争夺房产而置父母于不顾;我们看到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而不择手段, 把有害的物质添加在食物中, 让千万消费者深受其害;我们也可以看到, 一位老人摔倒街头却无人搀扶, 恐怕惹祸上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到哪里去了?如果我们的民族失去了传统, 我们就失去了生存之根。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也非常必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只有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下去, 我们的民族才能获得世界其他民族的尊重;同样, 一个中国人如果能够不断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高品位的人, 一个受尊重的人。
在中华大地上, 许多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于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地开展起来,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湖北武汉的水厂路小学、东湖中学, 江苏扬州的竹西中学等。然而, 在这轰轰烈烈的背后, 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隐忧。
1.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与实效。
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形式, 必然会影响内容的表达。去年10月份, 某小学举办了一次传统经典诵读比赛, 老师、学生热情高涨。赛场上, 先有《少年中国说》, 又有《游子吟》, 热闹非凡。看过之后感觉的确不错, 然而又有一些遗憾:原来所有的参赛学生都必须穿古装。难道不穿唐装汉服就不能诵读经典了吗?难道只有摇头晃脑才算是诵读吗?他们的做法实在有点舍本逐末啊!
2.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忽略了对学习内容的取舍。
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其中精华与糟粕共存, 经典与低俗难辨。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读, 哪些内容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读,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山东省教育部门日前发出相关通知, 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 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虽然对于这项命令我并不完全赞同, 但是这种做法的象征意义却是非常明确的:传统文化中有良莠之分, 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泥沙俱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做好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认真地甄别、筛选, 挑选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诵读学习的传统文化的经典。
3.对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认识有失偏颇。
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学习, 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与涵养, 这固然不错。但在许多人眼中, 传统文化教育好像和高考没有关系, 甚至是冰炭不容的。这就直接导致许多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小学一至五年级和中学一、二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如火如荼、热闹非凡;但是一到毕业班, 传统文化教育就销声匿迹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的。一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绝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高考成绩的提高, 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中对于传统人文素养的考察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实施策略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地处中原腹地, 南依中国的母亲河黄河, 北靠太行云台山, 西邻太极之乡陈家沟, 东望古都开封, 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历史名人不胜枚举, 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由于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初步设想和具体做法, 请各位同仁指正。
1.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放弃教材而去钻研课外的文章是不明智的, 是舍本逐末。现行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篇目, 它们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所以,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还是课堂。在课堂, 通过吟诵、体悟、探究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使其掌握学习的方法以便于课外的阅读与学习。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非常多, 在学习中, 我们把每册课本中的相关篇目放在每学期的开头来学习, 不同的篇目, 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收获。比如必修三中的经典篇目就有很多:诵读《寡人之于国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孟子的“仁爱”;诵读《师说》可以让学生体会“师道尊严”;诵读《劝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诵读《蜀道难》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仙的洒脱;诵读《杜诗三首》可以让学生体悟诗圣的沉郁。
2.精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编写传统文化读本, 作为校本课程, 形成三年一贯制的传统文化诵读学习机制。教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依据, 但是只学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学校组织师生精心选编《传统文化读本》, 挑选古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篇章, 设置有趣的问题, 形成三年一贯制的阅读蓝本。教师精心编制读本的过程, 也是教师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过程, 更是教师提升自我、加强修养的过程。同时, 我们在选编教材时, 让学生参与其间, 把他们对于经典的感悟、思考也编写进去。另外, 在编订的过程中, 我们也充分考虑了高中三年学生的阅读层次, 以不同的内容、或相同内容的不同问题设置来逐步提升学生的素养。
3.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的文化探究活动相结合。现行教材中有专门的梳理探究活动, 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走近文学大师》《古代文化常识》等。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又适当地增加了一些, 如《古建筑之美》《家乡的物产》等。学生在假期中, 可以分小组去研究考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去了解家乡、体悟文化之美。比如到嘉应观去考察、了解古人的治水之策。
4.传统文化教育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相结合。我县紧邻太极之乡——陈家沟, 有学习太极拳得天独厚的条件。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学生学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而且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还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感悟中华文明中的太极阴阳之理。我校多次派教师到陈家沟学习正宗太极拳;学生在体育课上除了进行常规的体育活动外, 太极拳也成为必修的课程。每年春夏秋三季, 学生课间操活动就以练习太极拳为主,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练习太极调节身心。我校还成功地举办了多次校内校外的太极拳团体比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传统文化教育和当地的文化名人研究相结合。河南地处中原, 人杰地灵, 文化名人灿如群星。因此, 我校把对于当地文化名人的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对我国伟大诗人杜甫的研究, 学生读其诗文, 探访其故里, 写出了不少关于杜甫的文章。任晓云同学的《我的杜甫》在《作文指导报》上发表;刘金坡同学的《为了信仰而活着》在征文比赛中获奖;柴英凡同学的《杜甫诗歌中的“泪”》在河南省文化小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同学们通过对一个人多方位的了解, 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也增加了对家乡、对祖国、对传统文化的爱。
三、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几点建议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 绝不是跟风与赶时髦, 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如何提升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 是关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成败的大事。此外,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效果如何, 也是教育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内容。对此, 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快速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尽快建立一支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呢?我觉得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的做法非常好。“每读到一本好书总是有一种冲动——说给老师们听一听。”这是岔河镇中学张斌利校长的一句话。他常常把一本好书对自己人生的启示、对教育的启发讲给学校的老师们听, 久而久之, 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了读书的热潮。“教师说书”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老师们读书多了、知识丰富了, 一些原来不太敢在大的场合讲话的教师竟然在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陌生场合也能从从容容地“说书”, 而且还将听众说得乐而忘返。“没想到这里的老师成长得这么快!”他们从经典中汲取了生命营养, 思想与文化品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 在许多地方, 这种读书的习惯并没有在教师中养成, 教师的素质怎么能尽快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呢?
2.迅速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知识和素养, 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教学, 可以直接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 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自己去体悟、去思索。如何培训教师呢?我觉得, 优秀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创设了环境, 形成了氛围, 个人的教育水平才会迅速提高。另外, 各级各类专家也要做好高端引领, 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逐步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风格。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篇3
一、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际上,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带着作者自身以及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如果在课文分析之前能指导学生预习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作品,更能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名篇。为了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度,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阅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中关于王羲之的介绍,上网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课上,让学生将查阅到的资料与同学分享交流。学生谈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王羲之勤奋练习书法的“墨池”、“入木三分”的故事以及“东床快婿”的佳话、古代“修禊事”的习俗。这样的预习作业,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那样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明媚日子里,有那样一群文人雅士,他们赏佳景、饮美酒、诵雅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人生乐趣呢?
二、设计活动,挖掘作品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课堂活动、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钻研的欲望,最终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古诗文中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但语文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常常更多关注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古文中丰富思想内容的深透分析,忽略了对文言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因此,应该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考,挖掘古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师说》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韩愈的“师道”思想。学生有这样的一些发言:“可以‘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都可以为师,在某一方面比我好的人就是我的老师,我们要不耻下问,尊重老师。韩愈让我们对老师的界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的这种见解很大气、很深刻,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的确如此,传统文化绵延千年,穿越时空,其中的精髓于子孙万代都是受益无穷的,这种熏陶是精神上的,唯有精神上的滋养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芒。
三、拓展延伸,扩大传统文化研究领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时间被训练题挤满,缺少对文学经典的阅读,更不用说汲取经典中的文化营养了。然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主要在于大量的阅读,不仅仅要重视课内阅读,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拓宽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让阅读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
《陈情表》中,李密愿乞终养祖母的“乌鸟私情”让学生感动不已,教师可以布置拓展延伸作业:关于“孝”的感人故事还有哪些,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请与他人分享。经过各方面的查阅,学生又补充了很多孝道的故事,如卧冰求鲤、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哭竹生笋等。这样的拓展延伸无疑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加深了对“百善孝为先”这一文化心理的认同,也增强了对父母亲朋的感恩之心。
四、读写结合,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读写结合的好处不言而喻。很多时候,学生都是零零散散地读,缺少对文化知识比较宏观系统的深刻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能通过写作来物化所读成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个“文化论著”专题,零零散散地学过单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随笔写作以及展示交流活动。给学生提供以下一些写作主题:围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谈对孔子“礼治”思想的认识;围绕《逍遥游》谈谈对庄子“逍遥”思想的认识;围绕《齐桓晋文之事》谈谈孟子的“民本”思想;围绕《非攻》谈谈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认识。学生写完后,展开集体汇报交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会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这样不仅深化了他们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认识,更调动了他们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向理想的路途总是荆棘丛生,坎坷曲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断优化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深刻体会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思想内容,就能探索出传统文化教学的成功之路,就能让璀璨绚烂的传统文化之花绽放千年、万年,直到永远。
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4
大年初一要早早起床拜年,要穿上新的衣服,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开始,去别人家拜年,人家总是给大把大把的糖,年长的老人还会给红包,在别人家小坐一会儿,聊一下过去一年的生活,新的一年的打算。初一至初十,这一期间。都要出去走亲访友。有些人的家里,把已逝的亲人的牌位放在桌子上进行祭奠,摆着香炉,点上香,再摆上一些吃的,例如:馒头,水果,菜等,不仅我们活人要过年,也不能忘了已逝的亲人,再把神灵请回来那一刻一直到大年初二晚上,香火都不可以断,除夕拜年时,自家的亲人来给老人拜年时都要上香磕头,表达对逝者的尊敬。
春节不仅为我们带来快乐,使常年在外打工拼搏的年轻人得到休息,使邻居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甚至给一些堕落的人带来新的希望,使他们重振旗鼓,扬帆起航,使世界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庭,彼此互助,构建和谐社会。
春节也是把双刃剑。也带来诸如浪费、污染、攀比、交通拥挤等问题。春节期间,每家每户请客浪费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因为中国人认为菜很少是一件很丢脸的一件事情,面子成为人们浪费的借口,所以大量的剩饭倒入垃圾桶,孰不知浪费农门伯伯多少辛勤的汗水。“辛辛苦苦攒积蓄,一餐回到解放前”我们应该响应光盘行动,以浪费为耻,以适量为荣,没有人会瞧不起你的节俭,只有你不珍惜自己的劳动,大手大脚,肆意挥霍。春节期间产生的巨额浪费,会拯救许多无家可归的人。第二个问题是春节放鞭炮严重污染了环境,家家户户放鞭炮,看似喜庆有趣增加年味,实则放烟花所产生的烟,会严重污染环境,烟花产生的刺鼻气味,不仅伤及人体,而且还会污染大气。过年过节每家每户求团圆,私家车争先恐后的闯入每个家庭,每逢春节必定人人回家过年,交通问题也接踵而来,造成道路拥挤,几乎连人也不可以穿行,不仅如此,过年春节买火车票回家过年,更是有许多人回不了家,每日的客流量高达几万人,使交通拥挤问题又提高了一个等级,不可避免的给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倒卖火车票,甚至进行诈骗,危害社会风气,给年增加了一个不好的插曲。新年新气象,每个人都要添一些新衣服,看似穿上新衣服是一个新开始,但这却被人们当作攀比的条件,简直败坏社会风气!
经典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5
春节期间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二、调查对象:
寒假期间的各个传统节日。
三、调查内容:
这些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以及意义。
四、调查方式:
资料法。
五、调查时间:
1月15日~2月11日
六、社会实践调查结果:
在这期间,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三个。首先,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其次是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最后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七、调查体会:
大理白族地区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篇6
------服饰文化
实践单位:
大理学院古城校区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1级通信工程本科班
实践时间: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一、实践目的: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扎根在边疆的风俗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有时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庆祝节日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时以唱歌、唱戏或是扭秧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劳作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开心也可以增加节日的浓厚气氛。从大的方面说它能够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也可以展现出我们丰富的民族特色。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这种多样的风俗文化既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又使文化源远流长,既让人们得到了欢乐,又让人们活动了身体,具有很深的意义。现在面临着各国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开发风俗文化,汲取其中的内涵,具有举足轻重意义。所以在现代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风俗文化绝不是搞思潮,而是深入群众,挖掘其中的内涵,结合现实,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此次实践活动为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同学通过张雅老师的号召展开,本小组的人员有王渊,方瑞,刘柳,丁魏魏,焦媛,谷贤贤,刘蓉,杨玺成。在本次实践中,要求首先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源,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发展经历的变迁,及白族人民对本名族服饰的美好期望,服饰的寓意,以及在未来少数名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前景,大众对白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深度等。
二、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主要进行了问卷调查,图片展示,对扎根大理的居民进行采访等活动。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们参加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着手于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大理的几个城乡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几个地县进行深入的调查。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名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白族现有130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其余分布在的贵州毕节、安顺和湖南的桑植县。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
三、实践结果:
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丽风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饰,以风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华民族的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来。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各地白族的服饰,既有某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鲜明的特色。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环,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手镯的和戒指,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难怪有一位诗人曾吟诗感叹: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白族飘带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首饰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 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白族姑娘出嫁时要制一套首饰,有蛇骨链,三须、五须、银质挂链,悬上针筒、金鱼等饰物;还有金、银,玉、藤手镯,纽丝锡,扁桃镯,串珠镯,小腿镯等。以玉器手镯和银质技链最为名贵,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妇女的象征;还有各种戒指、耳环、管子、帽花、八仙、冠针、龙凤、蝴蝶、头排锁、围腰牌,顶圈等。现金、银、玉器首饰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贵手表。
白族童帽服饰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区。男女幼童头饰。以鱼尾帽为母体,演变出虎头帽、猫头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种形式。均以彩绣装饰。常用图案有梅花、菊花等。帽两端缀以圆形银饰,正前上方饰琥珀、玛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种造型的银饰品。有的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
白族头巾白族头饰工艺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聚居区。按工艺可分为四类: 挑花头巾。蓝布底白线挑花,用几何针法挑制各种图案。青年人头巾挑花艳丽、繁多。随年龄增长,花纹图案不断简化。蓝底白线挑花这一反彩线挑花的色调,是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刺绣头巾。流行于洱源西山、乔后等山区。以天蓝或浅绿色布为底,边为锯齿形彩线挑花,中间绣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红大绿突出。扎染头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区。用白布以靛蓝扎染。朴素、明快。多层头巾。流行于剑川三河、丽江九河等地。除有较简单的蓝底挑花外,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与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寡,最上边一层定为蓝色,挑制白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
白族头饰白族服饰与时俱进,有了较大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据史书画记载,古代的白族先民身着“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现在这种装束已不存在,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饰也与现在的白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过去白族服饰崇尚简洁明快的风格,现在为适应审美的需要,不断向五彩缤纷、色调丰富的方面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花头饰的创新,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我们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男子头饰简单。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都用蓝、黑色头。古时曾用八角巾作头饰。保山阿石寨则用7米多的长白布或黑布作包头。妇女头饰复杂,常用的有鱼尾帽、花头巾、白缨穗、银簪、冠针等。大理、洱源等地妇女头饰、发型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为饰,少女以花头巾、白缨穗、独辫发缠绕为饰,少妇以蓝布挑花头巾为饰,老年妇女则以黑布头巾为饰。
白族绣鞋刺绣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类: 其一为船型绣花鞋。盛行于大理海东、下关山区、洱源等地。以鞋体象木船得名。以船形为母体,演变出鸡冠鞋、鱼型鞋等。共同特点是:鞋头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帮全部刺绣。常用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鲜艳夺目。其二为圆口绣花鞋。即系带圆口布鞋,各地均盛行。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上述两类为妇女穿用。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婚嫁时已数十双,甚至上百双。接新娘的队伍中有专人挑鞋,示新娘勤劳、能干。其三为绣花凉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与布壳粘合,剪成所需鞋帮形状,滚上边,绣以几何图案或二方连续图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头钉上绣球。通常只在节日盛会或赶集约会时穿用。
白族妇女的衣饰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
白族妇女的头饰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线流苏;已婚者多挽发髻,用腊大理市白族姑娘绣花服饰。大理市白族中年妇女蜡染镶边服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洱海东部地区妇女爱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上簪子,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的青年女子则喜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鱼属帽”之类;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为服饰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黑领褂,或皮质或绸缎,质料考究,俗称“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蓝色长裤。
剑川县白族服饰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编独辫盘于顶,已婚者改为挽昌。海东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佐,或缩以管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未婚女子则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或“鱼尾帽”。大人小孩均喜报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进化,已逐步废弃。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服装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面发展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男子头饰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妇女头饰妇女头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过去海东少女结婚前要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婚后女子一般不再缠独辫裹头巾,把头发梳成三辫盘在后脑上成为挽髻,梳成皇后头,上罩黑丝网,网着一椭圆型的发套,插上管子,外套凤凰帽或绕头巾。比起姑娘来,色彩渐趋淡雅。中老年妇女为高髻,裹以腊染,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妇女的衣饰也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选择和花边的运用及围腰的长短上的区别。少女穿白色、水红、粉蓝的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领褂有金绒的,灯芯绒、毛呢或化纤的。色 彩因年龄而定。少女、少妇喜水红色,老年妇女喜黑、蓝色。用一条宽五寸左右,长几尺的绿色腰带,将腰部紧紧束起,再系上围腰。妇女从老到少都系四方围腰。一般少女喜短围腰,单层,白、绿色,镶花边,绣福寿花、万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图案,连以绣花“鸭舌”和飘带。把围腰盖在膝盖以上,恰到好处地显示青春朝气和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老年妇女围 腰过膝,双层,色彩由暖色转向冷色,花色由繁变简。妇女围腰上还有一条绣花飘带,两端是两片双面绣花。
白族的裤子
过去中青年妇女要穿绲边红、绿衣裤,绲衣、绲裤均为宽袖宽裤管。现裤子均改变,几乎与汉族相同。过去妇女还常穿各式绣花鞋,红缨花碎布麻草鞋,现多已废弃。下雨时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服饰的发展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人口159万,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地带,少数分布在云南保山、丽江、泸水、姚安、昆明、元江等县和四川、贵州、湖南等省。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
远古时代 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在唐代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对所描绘的王族和官员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碑阴载用“二色绫袍”做功臣赏赐品。《释名·采帛》:“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诏向大唐朝廷献演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还以别的方式来表达,演员们穿南诏民族服饰,衣裙、鞋帽上彩画鸟兽草木花纹。“八彩”艺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演进。所以说南诏时期白族织染刺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我国南方是少见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对研究当时的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绢类面料虽没官家华贵,仍不失质粗形美之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这一文化对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饰的演变一直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1]
“族标”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而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白族服饰。其服饰艺术文化同样具有不能忽略的社会功能作用,即它对族人们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标”作用。该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发展。费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这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历程,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而成为现代的民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州。长期以来,形成了“民族小聚居,兄弟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其传统服饰看起来大同小异,实则不然,不论它们多么雷同,白族仍可从服饰上的特殊标记“族标”来识别其族属。白族女服饰主要以无或小领襟旁扣内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浅蓝、雅布色。随着年龄的偏高、色调逐渐加深;偏于蓝色、黑色等色调。外罩为灯芯绒领褂,年少者及腹;年长者稍长点。腰上系有绣花腰带,围腰重下摆和飘带,下着浅色扭裆宽脚裤,脚穿牛皮底的绣花鞋或绣花凉布鞋。包头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艳丽的毛巾制成。发辫盘于其上,年老者则夹于头后。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饰物,胸前常挂银质三须、五须。而新娘服较为特别,头戴由上百个五颜六色的小绒球制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饰:多为白色对襟上衣,钮扣大多九至十个,外罩是黑领褂或羊皮领褂,下身也是扭档宽管裤,脚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头戴白色或浅蓝色的圆形大包头。不可忽视的是族标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传统服饰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内部其各支系的服饰也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支系特点。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或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服饰的制作和使用上有所差异,各自传承至今。白族其传统服饰亦然。大理州鹤庆县的白族服装,女头戴大方帽,戏称“海军陆战队”,剑川未婚者头戴布满银泡钉的花鼓帽、鱼尾帽;大理洱海东岸白族戴双缨鱼尾帽、鼓钉帽。洱海渔民好戴瓜皮帽。穿层数较多的露脐的短上衣,层数愈多愈好看,也称“千层荷叶”;穿三层且内长外短的称“三叠水”,人们视之为俊美、富足的象征。白族的另一支系勒墨人身穿火草布长款上衣,头戴用圆珠子串连而成的帽饰,胸前佩戴玛瑙珠串,依串珠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贵贱„„。但白族服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修饰却不能在围腰中心作任何装饰的,因为围腰正中这一块正盖在肚子上,其上不绣任何图案,其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是的,勤劳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了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断的向前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每个成员都必须坚持穿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传承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的物化。这的确是一种民族群体意识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表现。在风俗文化活动中 人们的衣着也是值得思考的。人们衣着有同有异 既可以表现一种整齐美 表现出一种团结意识 又可以表现出一种参差美 表现出个人不同的魅力。在大部分的舞蹈中 一般衣物和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 那我们就可以从中学到这些 去开创一种新的文化活动形式 表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其实 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就是这些表演者身上所表现的一种精神 一种来自内心的愉悦。俗话说 心诚则灵。在集体活动中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还怕表演不好吗 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舞台上的艺术 都要在个人中寻找共鸣 寻找从内心散发的那种欢快的力量 用每个个体所凝聚产生的力量来感染大家 让大家感受到这封凝聚力。这就需要那些大艺术家 从基层中寻找这些东西 从实践中总结这些东西 来创新文化活动 创新文化。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 篇7
一、挖掘渗透
化学教学中到处涉及民族传统文化, 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挖掘所含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把它加工成化学问题情境, 将它呈现在学生面前, 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1.新授课《自然界中的水》的教学
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先放几段录音:①轻快流动、溅起水花的山涧小溪;②缓慢沉稳的平原大河;③大海拍击岩岸, 激起澎湃浪花等, 学生由此分辨出不同的水声。随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水的俗语、成语、谚语, 如“水到渠成”“水至清则无鱼”“水满金山”“水深火热”“水涨船高”等, 从中感受到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人们为什么总聚居于河流附近?由此知道水孕育着人类的文明。让学生自己感受水的分布决定了人类的文明, 感受“水文化”的博大。
2.复习课《自然界中的水》的教学
根据常州市历年饮用水的来源及水质变化、常州市历年水费变化以及自己家里每月的用水量, 估算造成的生活污水量, 让学生将水资源分布的调查结果和某些数据进行汇总, 分析我们水资源存在的严峻形势, 并绘出常州市民用自来水价格的走势图:从1988年持续到1992年的0.5元, 从1993年持续到1996年的1元, 然后是1.5元、2元等。师生分析走势不断上涨的原因, 对水的问题的研究也由此展开。引发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现状, 了解我们身边的“淮河”——龙游河水质情况, 了解常州市丽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过程, 以及常州古代用水历史。
二、趣味渗透
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玩, 作业设计要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抄写, 增强趣味性, 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探究欲和创造欲。例如, 在学习燃烧与燃料这一节时, 可从一系列图片引出火对人类的意义, 如古代火箭 (火药罐) 、火药炮以及现代航天航空火箭。
活泼有趣的民族故事, 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让民族素质在无意中得到提升。
再如, 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 可布置如下作业:人们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中有哪些涉及金属的性质, 例如:“真金不怕火炼”、“铁石心肠”等等, 你能写出多少?体现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这类“色、香、味”俱全的民族谚语, 激发了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情, 培养了学生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体验渗透
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 通过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实践活动的体验, 促使学生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例如, 在《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的一节教学中, 设计如下实验作业:
(1) 想一想我国古代有哪些化学工艺?
(2) 问一问家中有哪些物品属于这些工艺品?
(3) 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4) 查一查我国古代人民还有哪些创造发明?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 学生对“瓷器”“青铜器”等记忆深刻, 同时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再如, 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教学中, 可由几个问题引出知识点的教学:今天你都吃了些什么?有哪些属于我们的传统食品?有机物中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分析各自的利与弊?你的膳食结构是否符合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宝塔?中西餐如何搭配更加合理?
这些问题的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 集观察民族生活、计算能量、掌握化学知识及表达为一体, 引导学生把同一时间内的多元信息进行整合与应用。
又如, 《石灰石的利用》一课的教学,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首《石灰吟》的诗引出了学习的内容, 学生一下子就被于谦这位民族英雄的伟大人格所感染, 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在创设了学习情境后, 教师让学生自学一段时间, 然后让学生来讲石灰石的知识点, 学生除了板演了知识点, 还通过实验探究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等的性质, 还提到生石灰的用途, 教师随后播放了“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学生参与到课堂, 体验着石灰精神,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提升超过老师的预设。
四、评价渗透
充分运用“化学日记”“化学论坛”等作业评价进行渗透, 进行心灵对话。在化学日记中, 学生可以用心情脸谱来告诉老师自己对教学或作业的喜爱、满意程度, 也用这些表情脸谱来告诉学生自己对他们的喜爱、满意程度, 充满人情味的交流更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 让自己学会欣赏学生, 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愉悦, 在欣赏和被欣赏的氛围中获得成功体验。
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篇8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教学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令人们也跟着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思维等方式。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传统文化是这个进程中的重要表现方式,是证明伟大民族的历史成就的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对人们有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当中,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基础。在现今教育教学当中,对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在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外来文化的不断引入,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进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甚至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进一步地被侵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在悠远的历史中,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叹为观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程中,历经着战乱、历史的更替。因此,历史中就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其说是政治上的实体,还不如说是文明的实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一直接受着外来的文化思想的熏陶,最早的是佛教,但是也没有将中国人变为印度人,在学习西方科学的时候,更不没有将中国人变为欧洲人。进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相通,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2.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表现为是对自己國家的忠诚和热爱。虽然爱国主义讲的是政治范畴中的,但是根据文化层次中来看,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上的信念。它是巩固自己对于祖国之间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爱国主义是有据可考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让中华民族的儿女不断向前,勇敢拼搏。
在传统文化古代圣人贤士中,都表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无论是林则徐还是屈原、文天祥、范仲淹、岳飞等,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宽容、海纳百川的思想对学生起到了带领前进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在对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学习时,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时候,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选取《满江红》《离骚》等相关传统文化的教材,并对上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或者多在报纸上、书籍上找寻相关的爱国主义文化,再或者利用现代技术,在网络上观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
2.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现有学科相互融合,展现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同现有学科相互融合,进行有效教学,并要树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办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或者国画等;抑或是开展一些汉服表演、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利用典故进行教学,等等。经过丰富的课程融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增强了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为导向拓展教学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宣扬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导向,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进行拓展,让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比如,在闽南这个地方,进行地方文化的学习,学唱闽南地方的歌谣,学习优秀的文化故事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进化自身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爱国主义的传承。
总之,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在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我们必须学好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各类的历史资料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地增强自身的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萍,曹志超.论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J].艺海,2014(12).
[2]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四川师范大学,2012.
【传统文化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张家港历史文化传统的实践报告07-1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08-17
传统美德的呼唤 ——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调查报告10-19
【说明报告】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说明报告07-04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08-30
关于社会文化建设的实践调查报告09-02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8-30
文化课程主体传统文化08-10
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