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控制分析(共10篇)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1
1.1造价控制趋于表面化,忽视全过程操控
针对于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而言,出现了对造价操控过于表面,忽略控制全过程的现象[1]。在具体的造价控制过程中,诸多建设企业都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给予了高度注重,因为在整个项目构建期间,施工阶段属于其重要阶段之一,当然也是成本投入最多的阶段,因此其认为只要对施工期间的造价进行了良好控制,就会使其效益最大化,而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是片面的,只有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展开造价控制,才能够有效减少构建成本投入,将经济效益进行有力提升,从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1.2重视控制成本
在建设工程项目控制造价方面,还存在只对成本给予控制,而对工程质量、工期等相关控制问题忽略的情况,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不合理局面,这对于企业落实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存在巨大弊端的。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进程中,通常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给予分割化,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工期的不合理缩短以及在材料方面精打细算等一系列问题均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产生影响,这也为后期建筑的相关应用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问题,对于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3重视阶段审计工作,忽视工程前期和过程控制
对于项目构建的造价控制来说,通常结算审计工作是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后期进行的,且有众多企业都很重视在竣工期间的结算工作,从而忽视了事中和事前的造价控制,该行为不合理且不科学。因为对建设项目竣工期间的结算,是属于对已成事实的造价展开阶段,无法做出更改,而相关造价管理人员也只能按照竣工工程项目具体状况和施工进程中出现的文件签证记录才能够进行相对应的审核,一旦遇到不科学合理之处,则难以采取科学性措施为业主降低投资,对于工程后期审计阶段所展现出来的价值也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工程前期没有做好相关规划和预算就会影响到构建项目在实行期间的决策,从而造成工程造价失去可控性,如此一来,也就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构建产生了严重影响。
2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相关策略
2.1构建整个建设过程造价管理观念
要想让建设工程项目在造价方面有一个良好的控制,就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思维模式[2]。建设工程项目在开展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成本支出。所以,在造价控制方面,管理人员需按照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思路,应用高效的造价管理举措,让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现造价最低化,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相关建筑企业落实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管理人员需做到两个方面的平衡,其一,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过程中与建设系统效率间的`平衡;其二,建设工程造价成本与实际应用成本间的平衡。做好这两方面,才能更好落实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
2.2重视控制工程质量和工期
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工期进行良好的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因素之一。因工期的长短会直接对工程项目造价产生影响,工期时间越长,则支出成本也就越多,所以,在展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方面,应当对工期加大管理力度,进而降低成本的输出。此外,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加以控制,保证其质量完好无损,为建筑企业长久利益着想,进一步促使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3构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要想更好的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还应建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系。首先,应启动全员均建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观念,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需具备一套有效合理的造价管理体系;其次,在不同阶段工程方面,不断去构建互动、反馈、协调等相关机制,进一步对造价动态的强有力控制给予提升;最后,可考虑通过一家相关造价管理机构对项目构建整个过程造价实施统一系统化管理,进而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工作的正常运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使企业实现最大利益的获取。
2.4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对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力度加强,除了可以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外,还能让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有关技术人员需按照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质状况,包括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状况,努力实行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其中囊括了新设施、新工艺等。此外,要最大限度应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材料,进一步全方位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工期,助力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问题除了会直接对相关建设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推进,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构建的进程中,需对造价进行严格化控制,这对于建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构建进程中,需要在熟悉具体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采取相对应的有效举措,实现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进而落实建设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秋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5):201-202.
[2]陈杰.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J].中国民居,,(1):215-216.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期间, 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其中造价控制作为重要, 因为水利工程造价既关系到工程质量, 同时也关系到工程施工周期, 更为重要的是施工造价控制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尤其是工程材料的浪费, 一般情况下, 水利工程造价控制人员都会将重点放在中期阶段, 也就是施工阶段, 而实际上, 前期以及后期的造价控制同样重要, 也需要造价管理控制人员付出一定的精力。
1 水利工程造价前期控制
1.1 投资决策阶段
这一阶段是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开始阶段, 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阶段的控制效果, 其造价控制的重点就是技术以及经济两大方面。首先, 详细了解工程环境以及资源等情况, 将了解调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其次, 进行项目投资预测, 整理好相应的基础材料, 形成科学性的报告;最后, 进行估算计算, 按照国家以及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市场上的有关价格进行估算, 而后期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可以参考的资料。上述步骤完成之后, 还应该进行可行性研究, 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现阶段建设单位能够承受的风险能力, 为了确保投资的准确性, 最终的决定应该有集体来完成, 可以由参与决策的各方来完成, 总之, 不能一方做出决定。
1.2 设计阶段
这是水利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重要的阶段, 在设计时, 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比如经济、技术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 这是设计的基础, 也是设计的依据, 需要重点重视。水利工程设计行业早已经进入到市场化时代, 因此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为了确保设计质量,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应该与设计单位做好配合, 以此保障设计方案符合建设单位要求, 同时也达到监理单位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与施工单位不会出现脱节。只有如此, 施工设计方案才能在此基础上, 进行造价控制, 在这一阶段, 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应该做好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在设计招标阶段, 应该选择使用最为合理的方案;第二, 分析以及评价初步的设计方案, 以此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第三, 技术与造价成本统一起来, 先预算, 再计划是应该贯彻的基本方针, 可以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
2 水利工程造价中期控制
这是水利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 中期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招投标阶段, 二是施工阶段, 在此, 笔者将进行详细的解读。
2.1 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 就应该将造价进行明确的规定, 此外, 相关人员还应该重申相关的法律条款, 尤其是合同中规定的法律义务以及权利, 对总价合同以及单价合同都要进行明确。上述这些合同时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数据。为了在招标期间体现出公正合理, 不同类型的工程应该选择使用不同的工程造价合同, 比如如果工程规模比较小, 而且也不需要过长的使用时间, 选择使用固定总价合同即可, 因为这类型的工程造价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并不高, 及时发生变化, 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如果工程规模比较大, 需要比较长的施工期限, 则可以现则使用可调的价格合同可以随时应对变化情况。
2.2 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水利工程施工重点的阶段, 其所占用的资金最多, 其所占的时间也最多, 也正是因如此, 很多工程造价控制人员都将重点放在这一阶段。因为施工阶段容易发生各种变动因素, 一旦控制不好, 资源浪费等现象将频频发生。工程造价材料费的价格的举足轻重, 占总的工程预算费的70%左右, 为此,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施工合同中的材料用量确定材料价格。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具有易变性, 一旦设计时不注意, 很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所以, 施工之初, 一定要严把设计关。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设计变更;那么, 在变更时, 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共同签字后方可执行, 且要尽量使设计赶在施工之前, 有些设计变更不是要有批复才行。) 规范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管理, 做到随做随签。同时, 为避免给今后竣工结算时带来不利影响, 签证时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共同签宁后才生效 (因为有批复概算的制约, 有一些签证是否也需要批复) 。招标方要与承包商、供货商签定相关合同, 或预留足够的风险费用 (现在水利工程计价中有一项叫暂列金额, 是否等同于此费用等措施来实现最低化回避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风险。
3 水利工程后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水利工程竣工与验收阶段, 施工单位往往会有投机倒把的侥幸, 过于夸大工程量与工程难度, 将一些莫须有的工程量加入最终的结算, 或是对同一项目进行重复结算。这时, 造价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严格依照施工合同办事, 认真审查图纸与核实实际工程量, 根据先前收集的工程资料及竣工资料正确计算工程造价, 进行工程结算;同时, 必须要合理套用定额或选用单价, 注意费用性质, 完成对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水利工程造价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始终, 前期阶段应该做好投资决策以及设计的造价控制, 而在中期阶段应该做好招投标以及施工造价控制, 而后期应按做好竣工的造价控制,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的达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标准, 不会出现严重的超预算或者概算的情况, 之前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控制的不够全面, 一般情况下, 都忽视了后期的造价控制, 这使得工程效益, 大大减少, 后期的利用程度也受到了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锦峰, 梁剑宁.水利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内江科技, 2012 (11) .
[2]谢燕升.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及设计阶段方案比选中造价控制的作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8) .
[3]张鲁昌.浅谈水利工程特殊施工项目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 2011 (4) .
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篇3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成本控制 市场经济 价格竞争
前言
水利工程造价是完成一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各项费用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即规划、设计、招投标阶段;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竣工验收后的成本分析与考核阶段。
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就是根据相关的成本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一定的时期内成本变动的趋势作出判断,从而确定陈本目标,成本预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作为计划期降低成本的参考,二是为施工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降低成本指明途径,作为编制增产节约计划和制定降低成本措施的依据。要进行较为准确实际的预测需完成以下几步。
①环境调查。对环境进行三方面的调查,市场需求容量调查、成本水平调查和技术发展调查。②收集预测资料。对资料的收集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资料是企业成本的历史数据,据此分析出发展趋势。横向资料是同类企业、项目的成本费用资料,据此分析所预测项目于同类项目差异,并作出估计。③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如施工队2010年3~9月成本费用资料如表,如2010年10月份和11月份预算成本分别为20万元和30万元,那10月的实际成本为
2. 实行成本考核制
项目成本考核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落实成本控制目标的关键,是对各责任单位的成本管理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即企业将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分解,分别下达给各内部责任单位,明确他们完成成本指标的经济责任,同时按期考核,肯定各单位的成绩与不足,并给予必要的经济奖惩,从而调动各单位完成成本指标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
2.1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歸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
2.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工程部内成员。
2.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工程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2.4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①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④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⑤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3. 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企业施工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材料消耗的过程,材料是企业生产要素中价值量最大的组成要素。因此,加强材料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得建筑企业的材料供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材料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劳动、运输等方面的活动,对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满足社会需要和增加利润起着重要作用。嘉庆材料管理是改善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3.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3.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3.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杰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3.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3.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3.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3.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3.8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供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量。周转次数:指新的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到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数。损耗率:指周转性使用材料,在某项工程中,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工程对象特征、工期长短等情况,制定的该部分周转性使用材料在该工程中应计取的材料摊销的数量。
4.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通过施工组织方案和各方面的专项目方案 ,有效的选择成本是项目管理 的一个要 点。比如加强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 。现场业主代表对现场签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签证工作要负责任、认真,经核实后再签证,使内容与实际相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现場计价签证人员来说 ,对定额费用组成要相当的了解 。如果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 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的。
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有的图纸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够全面,设计过于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设计环节经济控制深度不够,难以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无相关意见。另外,设计过分考虑了建筑物整体外观形式的美观,未考虑整个工程的节能情况。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施工单位提出许多问题,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未考虑成本核算。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当遇到问题时,双方商定而不及时签证,事后才突击补办签证手续,这就违背了“任何预算定额材料指导价都是有时间限制 ”的规定。现场管理人员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
5.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管理手段 。
由于工程项目干变万化,很少雷同。因此成本分析应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影响成本的可变程度,作出影响程度大小的分析。这样,在工程项目未开始时,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其成本的变动程度,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工程成本,使成本计划编制有了很好的依据。
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还要按月或按进度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同时,按进度进行分析工作为工程的工期成本摊销可以按实际进度确认工程总成本费用的耗用程度,对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估计,并且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地接近实际总成本。
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在确定劳务费基础上,与实际中发生的奖励与惩罚费用相结合,再与计划人工费用相比较,把人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后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了人工费对比分析差异。在材料使用中主要考察周转材料和主要材料的费用,分析费用变动的原因,从而对项目管理工作做出分析与评价。
成本分析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采用新工艺先进施工方法的评价.通过成本分析,对项目管理人员计算出降低的成本,并通过这一手段找出可以持续操作的固定流程,将新工艺优化后固定为生产工艺流程,在优化新工艺成本后,找出稳定的工艺成本耗费,以充实基础资料。
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4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生活品质和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建筑工程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成了摆在所有竞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工程项目之间的竞争会逐渐白热化,想要借助大力发展大型工程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本行业立足,就需要对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造价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对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中,相关的建筑企业要认识到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加以控制。并且,在施工期间还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在保证建筑质量、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先进技术相关建筑企业需达成共识,对成本予以控制,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1 建筑项目造价存在的问题简述
现阶段,国家虽然加大对建筑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随之建筑工程项目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技术应用得稍晚,还存在很大不足,造成不必要的工程资源浪费,也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1.1 主观因素
1.1.1 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忽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控制不仅包括决策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还包括竣工阶段造价控制和后期使用阶段造价控制,因此,它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基本管理。如果只注重产值、销量,而对工程造价控制视而不见,特别是对前期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忽视,势必导致企业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财力浪费,如此也使得建设过程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1.2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根据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仍然使用传统的“上控制下、下不可修正上,上下脱节”的管理模式。首先由规划部门的建设单位确定-再根据项目设计估算-审核部门评审-再由建设单位确定投资-施工企业投标-再到施工单位做工程概算-施工单位过程中预算-最后甲乙双方工程决算,整个过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独立存在,并且建筑的部分重要信息、数据不予共享,如此造成管理耗时耗力、上层成本数据的失误下层不能得以修正,这样成本逐层增加、失误逐层放大,这样专制又脱节的管理,不同部门的职责并不是逐层优化成本、意图明确,导致最终的成本把控困难逐层增加。
1.2 客观因素
1.2.1 招标不标准
招标不标准是建设项目成本失控的主要因素。进行不合理竞争和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招标预算上控价的准确性偏低,是成本管理困难的第一个关卡。
1.2.2 设计阶段的失控
一方面是对设计变更的处理,其缺乏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没有考虑到整体工程造价要求,管理混乱,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低成本控制的观念薄弱,而且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造价工作人员也没有全面的参与控制,导致造价控制出现脱节的现象。1.2.3 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5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1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形成于五十年代,在八十年代逐步完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全盘引进前苏联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这套制度产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为其表现形式。该制度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要从对政府负责的角度出发编制必要的概算或预算,有关部门要对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出台相关的规定并做出合理的制定;对于概预算定额、实际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也要有相关的规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形成的比较完善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的弊端也日渐显露。概预算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活动,而并不是实际经济实体的企业,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短缺等状况和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对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八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就此针对性的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双向两端延伸的要求也作出了相应的适当规定,把我国造价管理的观念以及方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使建设单位和建筑单位共同分担经济风险,我国实行了清单投标的投标制度,建设单位提供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然后建筑单位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编制经济投标文件。但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里,现在我国工程的投标形成了一种低价中标的形式,这就必然导致了在施工中建筑单位想尽一切办法推翻原设计,从而更多的增加工程造价,也就为将来工程管理混乱埋下隐患。因此建设单位和建筑单位对编制工程量及工程造价进行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2影响工程造价编制质量的关键因素
2.1影响工程造价编制质量的首要方面取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劣。工程造价是施工图设计阶段中的产物,由于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理念陈旧,做不到技术与经济的合理结合,决定了工程造价存在这很大的局限性,从而使设计结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并难以控制工程造价。
2.2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修改也对工程造价编制质量有着很大影响。编制工程设计会受到实际地质地形、设计思想理念、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规定、设计手段方法、建筑材料和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以及制约。当客观实际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也要做出相应适当的调整,从而适应建设的需要,因此工程造价也就必定随着设计的变化而变化。
2.3材料单价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造价编制质量的影响。建筑材料的价格随行就市,材料价差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进行调整,时有变动,工程造价也就有着不稳定难掌控的变化。设备材料同一型号规格的价格报价不统一,也使得设备材料与预算相差较大。
2.4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率对工程造价编制质量的影响。往往在图纸中材料用量都已经做出明确标示,施工图纸设计的表达是否清晰精确、全面明了直接影响着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这些都直接的影响到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则。
2.5实地施工环境对工程造价编制质量的影响。实地施工环境包括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自然灾害等,这些不可预见,也都不可避免的对工程造价有所影响。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成本;主要内容;控制措施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分析 篇7
一、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
设计是一项建筑工程的灵魂, 并且每项设计都是一名设计师的心血, 代表了设计师想表达的思想。而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 很多建设单位只看到了建筑设计的安全、美观、实用而忽视了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并且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的建筑工程成本意识较弱, 在工程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为了达到设计思想而不断加大成本的现象;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对市场的新材料、新设备更新不了解, 在设计中仍按老材料和设备进行设计, 在结算时造成巨大的差异。
所以如何可以将一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做到完美的结合才是最关键的, 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实行设计限额招标制度。建设
单位通过不同的媒介将设计任务发布出去, 由此来吸引不同的设计单位进行竞争, 设计方案收集完毕后, 将所有的设计方案都按照经济性和设计性结合的程度来进行评定, 最后选择最优质、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建筑单位可以在招标书中明确的对建筑工程进行限额, 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成本的浪费。
2、优化设计方案, 建筑公司在确
定了设计方案之后, 也要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经济优化, 所谓经济优化就是指建筑单位组织专门的小组利用人员的创新和高科技技术对整个设计方案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进行一一的经济上的优化, 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 避免浪费。
3、设计费的合理计算, 鉴于我国
目前对设计费用计算不合理, 笔者建议针对设计单位可以对其优化设计进行提成, 相反的浪费设计就进行扣减;并且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审查的结果偏差过大的也要给予一定的扣减惩罚;最后建设单位要预留部分的“保质金”, 待竣工之后结清, 由此可以促使设计单位进行优化设计。
二、工程招标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近些年由于我国的建筑业蓬勃发
展, 众多的施工队伍也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但施工队的数量不断的增加, 已经远远的多于建设项目, 所以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这就容易出现很多人为了拿到工程不择手段, 通过贿赂、人际等不法手段获得工程, 然后在工程中通过种种手段获得利益, 从而变相的增加了工程的造价成本, 甚至会影响工程的建筑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时间周期都较长, 所以材料、人工费用的波动是无法预计的, 所以就会给双方在投标价格问题上产生差异。
所以对于种种问题, 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1、首先要确定一则公平、平等的
竞标办法, 根据建筑项目的自身特点, 选择最优、最适合的施工队伍, 并且要严格避免营私舞弊现象。
2、合理制定标底, 对于建筑的标
底, 建筑单位要进行合理全面的思考, 不要一味的以为压低了标底就可以节约造价成本, 要考虑到如果过分的压低标底, 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从而变相的增加了工程造价而得不偿失。
3、合理的制定合同, 首先对于工
程的条件、方式、要求等都要做好细致明确的约定, 并且在制定合同时要尽量减少和变更索赔的条件, 而是要尽量建立反索赔的条件。
4、工程量准确, 由于施工队伍只
对自己的成本和单价负责, 而工程量的计算偏差和变更要由建筑单位来承担, 所以建筑单位对于工程量的核算一定要做到尽量的准确, 避免遗漏, 对于相关的费用也要尽量的咬死, 以免出现诸多的问题。
三、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
目前由于众多的原因, 在建筑施工阶段会出现诸多的问题:a.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设计和实际问题相矛盾, 或者存在较大的偏差, 导致无法进行施工或者需要加大施工费用才能完成的现象;b.材料价格市场的混乱, 一些商家为达到较高的利润而提高价格导致材料的价格失真, 并且由于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的采购、使用、管理以及储存不科学导致材料浪费或者材料费用升高的现象;c.部分的施工人员由于素质较差, 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本不在乎材料的浪费程度, 并且对于人员的浪费施工管理者也视而不见, 导致施工时的材料大量浪费;d.由于利欲熏心, 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达到高额的利润, 要求对原计划变更或者增加工程等方式增加工程的造价成本。
对于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笔者有如下的建议:
1、在设计上要重视实地勘察, 加
强图纸的审核, 充分做到设计结合实际, 在工程开展之前就尽量将所有的偏差都进行完善, 并且对于一些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备注, 并且将解决的策略也提前的设计完毕。
2、在招标时就应选择一支素质高,
信誉较好的施工队伍, 并且建筑单位也要及时安排工程监理进行实时的监督, 保证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的质量。
3、材料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市场
的价格以及波动, 要有效的预测出材料的价格走向, 并且在选择材料和设备时也要货比三家, 并且在材料管理人员的选择上也要选择为人正直的人员, 避免出现利用采购中饱私囊的现象。
四、结算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
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阶段, 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结算阶段要避免高估等情况, 要保证工程实际造价的准确、合理以及真实。所以笔者建议:
a.审查施工方是否按照招标文件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b.核对施工的工程量;c.核对设计变更的签证;d.核对项目的单价套用。
结语:
节约在任何时候都是美德, 而对于任何的建筑企业来说, 有效的节约造价成本就是增加利润, 所以建筑单位在对造价成本的控制上不应盲目的对待, 而是要更加细致、仔细的看待所有的流程和部分, 做到最大化的控制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
[1]吴执镇:《谈谈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民营科技》, 2010 (8) 。
[2]南燕:《试论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建材与装饰》, 2011 (7) 。
分析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措施
在我国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所呈现出的竞争激烈性也在大幅度的提升。而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采取的造价控制措施,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投入的一个关键所在,这也和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企业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以外,还必须要对于造价控制加以管理。下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建设造价控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意义研究
(1)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本身针对施工造价加以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利用切实有效的建筑工施工造价控制措施,能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经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同时极大的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所呈现出的管理能力,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目前的新环境趋势下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其本身是否能够赢得竞争的关键。(2)通过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强化的措施,能够让相关的项目建设工作,所呈现出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同时,利用对于建筑工程所采取的造价控制措施,能够极大的完善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经济核算能力,从而提高利用率,减少耗损,促使成本得以控制。(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协调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度控制以及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因此,通过促进项目管理造价控制,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以及进度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2、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1)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尚未全面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由于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对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缺乏整体的规划,因而导致造价控制意识淡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难以实行。(2)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方式与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适应性较差。由于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不重视,因此也直接造成了造价控制管理手段落后,造价控制措施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造价控制效果也较差。(3)缺乏有效运转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体系。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影响因素较多,建筑工程造价的波动幅度较大,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动态的造价控制管理体系,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目标难以实现。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项目施工单位对于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岗位责任不清晰,也难以形成造价控制的岗位责任管理体系。(4)缺乏行之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措施,忽视了建筑工程施工三要素的协调管理。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提高项目建设效益收入,不切实际的降低工程施工造价,在施工阶段采取的造价控制措施不当,忽视了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的协调管理,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频发,经常出现返工,导致造价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3、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完善措施
(1)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成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首先,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本身,必须要严格的按照预算管理体系所呈现出的管理措施,来对于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目标加以明确,之后,再将具体的控制目标细分到各个管理部门之中,并且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责任进行落实,这方面的责任管理需要通过对于奖惩制度加以约束。此外,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人员,尤其是管理、施工的人员,务必要对于造价控制所呈现出的责任加以了解,只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能够严格的贯彻执行,那么就能够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等多个不同的方面都符合相应的控制指标。
(2)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展开施工组织计划的过程中,最好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则来对于造价控制措施予以执行。首先,严格依据工程各个项目建设的作业特性,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秩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还应当要确保各个不同交叉作业环节的衔接处理完善,防止由于交叉作业不当而导致的工程费用增加;其次,在实际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执行施工组织的过程中,应当要对于相关管理工作予以落实,并且保证措施制定的完善性。该项管理工作的执行,应当要与工程建设项目具体的规格、人员结构等加以结合,在完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能够促使项目施工人员以及相应的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建立起清晰的造价控制意识。最后,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各个环节的费用投入,并且在符合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资源配置,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造价影响因素得以控制,这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保障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阶段强化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的作业阶段,实质上就是造价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阶段。那么在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工程管理队伍就应当要对于各个方面的造价控制措施加以完善。首先,要确保造价控制工作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方面保持协调,防止由于过渡控制工程造价而使得工程本身的质量或者是工期受到影响。其次,要结构工实际的施工规模,来对于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劳动力、设备、机械等方面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如此以来,才能够使得整个工程的建造工作资源最大化。
(4)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方面的造价投入。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造价通常可以占到建筑工程总造价的六成以上,因此应该将材料造价投入控制作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首先,在建筑工程原材料的采购上,确定最佳经济运距内的供货商,并根据原材料的单价情况选择成本投入最低的供货商。同时明确各种施工材料的经济订货量。
(5)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的费用投入。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使用费用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关键。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上,尽可能的选择机械化水平高,人力使用少的施工方案,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开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上,施工企业在与施工队伍签订合同之前,必须仔细了解审核合同中的劳务内容以及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违约解决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工程造价控制,不单单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本身所涉及到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建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向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于相关的管理措施加以完善,促使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控制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忠.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2]徐秀平.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9)
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篇9
建筑工程造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的系统。建筑工程项目从开始策划到准备施工再到后期竣工交付等环节,历经设计环节、施工环节还有验收环节,造价高低能够堪称是不同环节与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结晶。工程建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工程造价的过程。换一句话说,建筑工程控制造价也就是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等内容,通过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通过科学地调度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还有财力资源,最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效益。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有着非常明显的波动性。工程造价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建筑工程的全部进程,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正常竣工,导致造价控制事故的发生发展。因此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工程的施工进度还有工程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遵循相关的规律,严格做好各方面的造价成本管理监督工作,保证将建设成本控制到位,尽可能避免发生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交付使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应当需要尽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需要重点做好设计环节的造价成本控制。虽然说是工程造价的控制需要贯穿项目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不过在投资控制结束之后,真正可以合理控制造价成本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的设计环节入手。这是因为后面的各种造价控制工作,都是在设计预算上面展开具体的调节。也就是说要想做好综合性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就,一定要赶在设计图纸设计完成之前开始进行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工作。要不然的话,等到施工环节再修改设计图就会非常麻烦,也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设计环节就开始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施工企业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需要在各个施工的具体环节都要严格做好控制管理工作。不断比较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施工成本,要是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偏差,就需要马上分析影响因素,然后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法。不过不得不说的是,环节中控制理念仍然属于被动消极的控制。从根本层面来说,采取这些控制方法虽然可以发现造价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不过并没有办法有效的杜绝问题发生发展。所以要想不断改进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效果,需要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主动采取控制措施,这样就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桥梁工程质量控制典型案例分析 篇10
http:// 2011-09-28 中国百科网
文本摘要:某桥墩设计为12根直径2.2 m钻孔灌注桩,桩底标高为-26.923 m,设计桩长32.7 m,施工中采用矩形双壁钢围堰维护,墩位处于近岸河床地段,床面高程-3.16~-3.20 m,枯水期江水深13~19 m。关 键 词:案例分析 连续梁 灌注桩 大孔径深水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1.1 案例1(大孔径深水钻孔穿越断层施工控制)
1.1.1 背景资料
某桥墩设计为12根直径2.2 m钻孔灌注桩,桩底标高为-26.923 m,设计桩长32.7 m,施工中采用矩形双壁钢围堰维护,墩位处于近岸河床地段,床面高程-3.16~-3.20 m,枯水期江水深13~19 m。墩位处工程地质条件为:表层分布2.35~2.9 m厚第四系冲积覆盖层,下伏基岩是粘土质粉砂岩,高程-25 m以上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桥址处岩体断层较多,且受全桥总体布置限制,无法绕避,桥墩位置原设计有5条断层带(图1),断层岩体构造为角砾夹碎裂岩,岩体天然单轴抗压强度14.0~33.7 MPa。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6号桩钻孔标高达-12.4 m时,孔壁严重坍塌,填埋至标高-7.5 m处,填埋深度4.9 m,10号桩钻孔标高达-12.1m时,孔壁坍塌填埋至标高-9.4 m处,填埋深度2.5 m。继续钻进时坍塌仍在继续。
1.1.2 原因分析
从孔壁检测图形看,桩孔扩大部分在断层发育部位,造成坍孔的主要原因如下。
(1)断层岩体破碎,整体性差。
(2)采用清水钻,无泥浆护壁;孔径大,孔壁自稳性差。
(3)岩质为泥质砂岩,岩隙土遇水容易软化,造成孔壁坍塌。
(4)钻孔过程中,钻头穿过软硬不均断层,易造成钻杆倾斜。
1.1.3 采取措施
防止坍孔和埋钻,暂停施工。
(1)逐桩补充钻探,重核桩长,确保每根桩穿过断层带进入完整基岩,保证一定嵌岩深度。
(2)钻孔通过断层带时,要求慢速钻进,避免过度扰动破碎带岩块,同时也可保持桩孔垂直度。
(3)通过破碎带时每次钻孔进尺1.5~2.0 m钻头高度)、起钻并灌注水下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并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钻孔。(4)禁止相邻孔同时钻进,以防串孔。采取以上措施后,桩孔质量有了明显改进,钻进过程中,断层位置采用混凝土护壁,有效地防止了坍孔,避免了埋钻、串孔等不良后果。各桩进行超声波检测,达到了I类桩标准。
1.2 案例2(钻孔灌注桩灌桩意外中断桩处理)
1.2.1 背景条件
某长江大桥主墩钻孔桩基础施工要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完成四渡洪桩施工,以便安全渡汛,该墩
19号桩即是其中的一根渡洪桩。施工单位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施工准备,但终因工期限制,准备工作尚感不足,以致在水下混凝土灌注6 m高时堵管,不得不中断灌注,发生断桩事故。这种情况处理办法通常是在原桩位附近按承载能力要求加桩或抬桩。该大桥主塔基础钻孔桩设计条件是:桩径2.5 m,桩长40 m,桩间距5~6 m,即该桩采用加桩方案已不可能,条件所
迫,必须千方百计在原桩位做好这根桩的施工。
1.2.2 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及时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分析断桩原因,归纳如下。
(1)导管上口与砼供料漏斗底部的开启球阀安装设置不当(以塑料布代球),使首批砼散落入水,造成砼严重离析,水泥浆流失过大,导管底部碎石积结,使水下砼流动性降低。
(2)砼坍落度过大,大于23 cm。
(3)混凝土面标高测量不及时,未能及时拔导管。
(4)钻机抽水泵未及时维修保养,故障率较高,以致处理事故关键时刻,不能发挥有效功能。
1.2.3 处理措施
该桩水下砼的初凝时间据试验资料为28 h,3 h后砼坍落度损失较小,故经研究,采用钻孔清除已浇注在桩孔内的砼,重新灌注桩身砼方案。
(1)采用KA-300型钻机,用反循环法抽出桩内砼。
(2)为防止钻孔损坏钢筋笼,采用空钻杆加焊自制吸头办法。
(3)清除桩孔内砼分3次操作。第一次清上半节砼,第二次清下半节砼,最后对周边进行摆动吸渣。所有排渣均要求再不出现碎石子为止,直到孔底,并对各测点进行标高检测,各测点均达到了原终孔时的钻孔标高,经监理旁站检查,报请高监办批准,同意重新灌注水下混凝土。
1.2.4 处理效果 在对该桩进行超声检测时,有一根声测管堵塞,要求进行钻芯取样检查。
(1)取芯整个过程钻进平稳,无异常响声,回水正常,芯样采取率95%,局部芯样有少量气孔,桩底砼与岩面结合完整。
(2)芯样试压。试验结果砼平均强度38.5MPa,满足设计要求。
(3)抽芯验桩结果,桩身长39.95 m。从取样钻进情况看,无掉钻现象,芯样无蜂窝状。
(4)超声检测结果表明,设计桩顶以下到15.3 m以上完整性达到质量I类桩。综合评定该桥主塔墩19号桩为I类桩。
预应力连续梁施工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2.1 案例3(预应力钢绞线锁头器张拉脱锚问题的处理)
2.1.1 背景资料
某大桥箱梁进行预应力束张拉施工,按设计顺序进行张拉,当压力表读数为30 MPa(1 495kN)时,右侧腹板束中突然有一根钢绞线飞出1 m,当即停止张拉施工(该束拉力尚差5.2 MPa才达到设计拉力)。次日再次张拉腹板束时,锁头器又脱落两个(距设计拉力尚差3.2 MPa)。
2.1.2 原因分析
从被挤压的锁头器脱落看,钢绞线上有明显的滑痕,现场检查和分析主要原因是:
(1)锁头器及挤压机均存在质量问题,锚具挤压力不够。
(2)由于厂家将直径34.4~34.5 mm和33.7~33.9 mm两种型号的锁头器混装,故造成直径为33.7~33.9 mm的锁头器脱锚。
2.1.3 整改措施
(1)立即停止使用该厂家的产品。在严格检验论证合格的前提下,挑选使用已进场的锁头器,并做好张拉试验和记录。
(2)人工凿开腹板锁头器周围的混凝土,全部更换8根腹板束的锁头器,封好防护罩,浇注砼,待补浇砼达到设计强度后重新张拉。该孔梁腹板束重新更换后,张拉结果在设计拉力下,其伸长部符合规范要求,偏差范围在+4.55%~
5.47%之间。
2.2 案例4(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2.2.1 背景资料
某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束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发现腹板预应力束8束中有两束延伸量超标,故要求暂停纵向预应力张拉工作。经检查发现,内侧腹板束均有1~2根断丝,因断丝位置处在千斤顶范围,张拉时未及时发现,外侧腹板束未见断丝,但延伸量超过计算延伸量13%。有断丝和延伸量超标的预应力束,在非张拉锚固端均有部分钢绞线滑丝,其余预应力束张拉结果正常,经检查也未发现有其他异常情况。
2.2.2 原因分析
(1)钢绞线材质方面,经核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抽检钢绞线试验报告及产品出厂试验结果和合格证,均表明是合格的,此批次钢绞线左右幅同时使用,在右幅张拉中未发现异常情况。
(2)检查张拉设备包括压力表、千斤顶均未发现质量问题。现场重新标定的压力表读数和张拉力曲线在初应力阶段线性关系不太吻合,说明千斤顶摩阻力较大。
(3)预应力管道检查。通风通气情况较好,钢绞线抽出检查,未见有漏浆堵管现象。
(4)张拉端锚垫板定位较好,且与索管基本垂直。
(5)非张拉锚固端检查发现,在有断丝的预应力束中,部分夹片未夹紧钢绞线,有滑丝现象,最多的一束9根中有4根滑丝。部分夹片在张拉后错位达5 mm以上,并且粘有水泥浆。经综合检查分析认为,造成钢绞线断丝和延伸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非张拉锚固端在张拉前夹片未装紧,且在砼浇注过程中粘有水泥浆,致使在张拉后未能夹紧钢绞线,形成滑丝。由于腹板束中部分钢绞线在锚固端滑丝,致使各钢绞线受力不均,未滑丝钢绞线受力超过极限值因而出现断丝和延伸量超标。
2.2.3 处理措施
(1)对延伸量超标和出现断丝的预应力束,全部整束更换。
(2)要求施工单位在张拉前必须对张拉设备、钢绞线、管道、锚垫板、锚固端锚具安装情况全面检查合格,并经现场监理检查同意后,才能进行张拉。在砼浇注过程中,必须对未张拉钢绞线和锚具采取保护措施。
(3)要求现场监理除认真旁站检查张拉情况外,还要对可能影响张拉结果的其他因素进行过程控制,以免出现类似事件。在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4根伸长量超标有滑丝、断丝的钢绞线已全部抽出并报废,更换新的钢绞线后,张拉结果合格,其延伸量偏差在-2.9%~2.4%之间。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加强了预应力管道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维护等各方面的过程控制,所有预应力张拉工作一直进展顺利,未出现异常现象。
2.3 案例5(预应力砼箱梁腹板波纹管堵管整治处理)
2.3.1 背景资料
某桥预应力砼箱梁某孔左幅,进行纵向预应力索张拉。腹板束张拉至设计吨位时,实际伸长量仅为55 mm,与计算伸长值相差较大(设计伸长量206 mm,实际仅为设计的26.7%)。针对此情况,现场监理要求暂停预应力索张拉作业,要求认真查找原因,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
2.3.2 原因分析
经对千斤顶的摩阻、油管路、压力表等进行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认为致使腹板索延伸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波纹管漏浆,并由以下几种原因之一造成。
(1)波纹管制作时,压痕连接不紧密,导致安装时在弯曲部位的外侧开裂。
(2)波纹管接头连接不牢,砼振捣时,将接头振开而漏浆。
(3)电焊时,将波纹管烧穿,并未及时发现。
2.3.3 事件处理办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1)事件处理过程 首先将腹板索松锚,拆除锚具,用直径10 mm圆钢插入,探查堵管位置,确定堵管位置在距施工缝8.5~9 m处。在堵管位置沿箱梁内侧人工开凿20 cm宽的缝,发现漏浆堵管范围达1.1 m。将波纹管内水泥砂浆全部人工清除干净后,发现漏浆原因主要是波纹管压痕连接不牢,以致于波纹管在曲线部位开裂漏浆。用波纹管铁皮将开口部位重新封住,用高标号环氧树脂细石子砼嵌补凿开处,嵌补3 d后,重新张拉纵向预应力索,其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偏差为+2.1%,符合及规范要求。
(2)相应质量控制措施 经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波纹管施工质量和检查方面均存在漏洞。一般情况下只注意对波纹管节头情况和电焊烧洞情况进行检查,对波纹管压痕质量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未将其当作重点来控制。为了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对波纹管制作及安装质量进行控制。
①严格控制波纹管制作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材料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
②施工单位在波纹管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压痕宽度及压接严密性,并现场检查波纹管弯曲时是否开裂。
③波纹管安装完毕后,除检查接头及空洞情况外,还需对压痕全面检查,现场监理必须逐根逐段检查,并要求在弯曲部位至少检查2遍。在监理及施工各方对波纹管安装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后,质量有明显提高,该桥此后施工的12个施工梁段再未出现此类事件,确保了预应力砼连接箱梁的施工质量。
2.4 案例6(临时索连续悬臂灌注预应力混凝土梁质量控制)
2.4.1 背景资料
某大桥梁部由连续梁和连续刚构组成,连续梁与连续刚构支座所在墩位于水中,水深5~7m,墩高30 m,为减少水中临时墩,采用张拉顶板临时索的方案,悬臂灌注连续梁与连续刚构边半跨,并用钢板填塞梁缝底板和顶板,埋设应变片,测定钢板应力。0号块在墩旁塔架上进行,1~6号块按临时连续悬臂灌注,但在灌注3号块后,张拉顶板临时索,发现梁缝增大,临时索拉应力增大,伸长量增大。进一步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2.4.2 原因分析
检查发现临时支座塔架是用万能杆件拼装的,预压时间不够,在施工过程中,非弹性下沉,致使临时支座标高降低20 mm,正式支座参与受力,与设计受力模型不一致,顶板临时索承受的梁体恒载和施工荷载力偶加大;另一方面原因是原设计临时索安全系数储备不大。
2.4.3 处理方案(1)对称起抬梁体,抬高临时支座标高,保证正式支座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力。
(2)增加临时索数量,确保安全;根据增加临时索数量重新计算梁面标高,保证梁体合拢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3)5、6号梁段灌注后,采用顶板体外索张拉,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梁缝处钢板应力检测和临时支座标高测量。采用临时索悬臂灌注施工,可减少水中临时墩和鹰架,但必须加强施工过程观测,保证施工荷载分布与设计假设情况相符,对临时索设计适当增大安全系数。
砼粗集料质量控制
3.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为某大桥主墩基础混凝土作前期准备工作,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等开始备料,封底及夹壁砼开始试配。监理试验工程师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粗集料是某采石场砂岩,在常规试验中,这种岩石压碎值数值偏小,质地坚硬。在验证C15混凝土配比时,发现该石料与水泥的亲和性极差,在拌好的砼中,取出几粒碎石,可发现碎石上无肉眼所见附着物,做坍落度检验时,发现粗集料架空、水泥浆流走,严重离析,和易性极差。
3.2 原因分析
此碎石原为某玻璃厂原料,属硅质砂岩,质地坚硬,亲水性差,其成分为石英,并含有方石英、磷石英这类活性SiO2。活性SiO2易与所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发生硅碱反应,会造成混凝土膨胀开裂,影响使用。
3.3 处理措施
(1)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此类粗集料进场,已进场的必须退场或改作它用(如铺路),并在现场监理监督下实施。
(2)指令施工单位重新选择粗集料,并应以石灰石为首选。
(3)原材料进场,承包商必须事先通知监理试验室,以便及时抽检。
(4)要求监理人员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和监督,确保进场原材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