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2024-09-03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精选11篇)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1

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企业在进行建设时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如何将管理工作更加细化从而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的效益,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地改革,保障建筑施工工作顺利的进行建设。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在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的成本控制,对其进行严格地控制,是现在我国投资商在工程建设投资时采用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现代的工程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工程造价已经成为当代衡量企业技术、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关键,对于施工企业的实际整体经济实力进行合理地评估。随着近几年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时常发生全面地变化,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在进行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开展程度成为能够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关键。通过现在的应用和现象能够得出,有利于企业在工程造价中其管理理论指导下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但是由于现在某一些企业在实际的应用中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在实际应用中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导致现如今各种企业在进行实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够全面地帮助企业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顺利地发展。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1)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主要的特点就是工程造价的专业性,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的专业的规范,还需要造价员具备专业的素质与能力,这样才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建筑工程对于人力,物力的管理高效性。(2)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建筑工程整体来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常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来说必须具备动态的特点,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3)要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广泛性进行研究,在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中经常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建设,造价和施工间的紧密结合能够体现出建筑工程整体的系统与结构,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这三种体系的结合是整体工程的一大特点,只有将这三者的关联进行结合,才能够有效地体现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重点,还能够合理地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的作用。要不断地把握造价,施工和建设间的共同点,这样才能够共同地实现建筑工程顺利进行,通过这三点的环节相结合,可以确保施工可以按照在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措施

3.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不断的把握工程前与工程中的控制,对于施工中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把握,保障上货的渠道和材料的质量,实现价格和质量的准确性。要不断地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不断保障材料与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质量能够符合标准,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

3.2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在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还要不断地提高造价员的专业素质,要对建筑工程造价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高效地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的关键要领与专业要求,这样能够全面地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的质量,合理地保障了建筑工程造价员的自身职业素质道德,使建筑工程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要对建筑工程造价员进行适当地鼓励与帮助,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有效的转换,使建筑工程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3 设备与材料费用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设备使用的整体费用大约占整体费用的5%,因此在建筑工程工作中,需要对生产施工设备进行有效地控制,要不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要不断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障设备的完好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选择也要进行合理地控制,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供应商,制定科学的招标方式,因此确保材料的质量与价格,使材料的成本费用有所降低。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进行合理地分配,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材料分配,根据每个工程量进行签字分配材料,鼓励节约使用材料,杜绝整体的浪费,以确保整个工程能够有效地继续进行,避免产生材料消耗过大的现象。

3.4 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现阶段建筑工程存在的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的消耗,资金的流失以及能源的大幅度消耗,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来说这样的问题成为现在建筑工程中的重点。为了能够高效地解决这样的事情,就需要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地控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制定完善的体制,采用极端高效的手段进行改善,对于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成本的使用,还能够对于成本的浪费与偏差有一定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合理地控制成本能够有效地完善建筑工程具体的目标。只有通过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才能够更加快速地帮助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

4 结束语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为了能够全面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要不断地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只有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经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才能够高效地把握建筑工程质量,进而能够不断地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真正的意义,为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找到一定的基准点,使建筑工程整体能够实现协调性、规范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朱雅琳.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大学,2012.

[2]黄志挺.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D].浙江大学,2013.

[3]]刘永德.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6,(1):5-8.

[4]段云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2.

[5]武文睿.国有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问题及建议[D].华中科技大学,2012.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2

摘要: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工程常出现的外观缺陷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施工中防治混凝土外观缺陷的质量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 外观 外加剂 质量控制

0 引言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受到工程各方人员的重视,通常都有一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则很少被重视,且有关外观质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

要指标。因此找出混凝土工程表面外观缺陷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

1 混凝土结构常见的外观缺陷

1.1 大面平整度差,表现为结构表面凹凸不平;

1.2 表面露筋和钢筋保护层不足,表现为钢筋外露或在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的钢筋印痕,使混凝土与钢筋不能有效握裹或易钢筋锈蚀,并导致结构不安全;

1.3 结构表面有蜂窝、麻面和气泡,表现为蜂窝状的孔洞、表面粗糙不光滑,有许多小坑并有粗骨料外露。

2 产生外观缺陷的原因分析

2.1 大面平整度差的原因

2.1.1 模板的规格不统一,接缝处有错茬;

2.1.2 模板的加固不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胀膜;

2.1.3 模板本身变形。

2.2 露筋或保护层不足的原因:①模板漏浆或混凝土产生离析,使浇筑部位少浆,不能将钢筋完全握裹;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钢筋过密、断面较小处,粗骨料容易被卡住,使水泥砂浆难以自由流动包裹钢筋;③振捣时振捣器接触钢筋或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等造成钢筋移位脱离垫块而贴近模板。

2.3 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的原因:①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拆模时间过早,造成粘模;②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孔隙未堵好造成漏浆;③混凝土中的各组成材料计量不准或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差,使振捣不能密实;④下料时倾落高度过大,造成离析,使骨料聚集;

3 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3.1 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关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②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混合材料(如磨细粉煤灰等)或减水剂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增加混凝土,用弯曲、凹凸不平或缺棱少角等变形模板。密实度和光洁度。③建立原材料计量岗位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特别是水的计量,应制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就用小台秤计量。④严格控制水灰比。注意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每车河砂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以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气孔的形成。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减小坍落度损失。⑥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简中起到卸料止),应按施工技术规范相关标准严格执行。

3.2 施工过程的技术保证

3.2.1 模板安装与清洁 ①尽量以钢模代替木模,虽然成本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②严格控制钢模清洁。每次装模前,用小砂轮对钢模除锈,除锈完毕用抹布擦净并及时用轻机油涂上,保持钢模内面无任何杂物、染点。③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实践证明脱模剂选择轻机油比较好,拆模后在阳光作用下易挥发,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以至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洁明亮,并可以防止钢模生锈。④确保模板加固牢靠。重点把关模板接缝拼装严密。模板接缝控制在2mm左右,并采用玻璃胶涂密实、涂平整,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⑤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⑥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持模板内面干净。当施工人员踩脏模板或混凝土浆溅到模板或别的原因弄脏模板,在浇筑完一层混凝土时,必须及时用绵纱布把模板上的污点擦干净,以避免混凝土外观上有深颜色的斑点出现。⑦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用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3.2.2 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是否按要求固好垫块;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扣绑好,以免露筋。②混凝土自身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下料,避免混凝土离析。③控制振捣间距,插入式振捣器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l|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左右,振捣新的一层,均应插进先浇筑的混凝土5~10cm,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④控制振捣时间,做到不要欠振, 不要漏振。设专职振捣队,便于经验积累。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⑤注意振捣方法,垂直振捣时,振动垂直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40°~45°角;棒体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2/3~3/4;振捣棒要及时上下抽动,分层均匀振捣密实,振捣好后,要慢慢拔出振捣棒,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所造成的空洞。⑥控制振捣程序,先周围后中间,并注意混凝土摊铺四周高中间低,以便把气泡尽往中间赶出,避免聚集在模板处。⑦振捣时,振动棒不要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⑧注意保护层砂浆垫块处的混凝土振捣,务必使水泥砂浆充分包裹;或采取振捣一小段先取下一小段垫块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垫块处表面产生明斑或暗斑。

3.3 混凝土拆模和养护技术措施

3.3.1 混凝土拆模的监控 ①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使混凝土粘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蜂窝或缺棱少角。②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MPa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③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碰撞棱角。④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3.3.2 养护①拆模后,对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为7天。否则可能出现收缩裂纹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②洒水养护应根据气候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护期内保持表面湿润,并采取适当材料覆盖,注意不要使用脱色或不干净覆盖材料。③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条件养护,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前应保持连续湿润,否则会颜色不一致。④冬季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影响着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更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前景。首先, 在工程准备阶段, 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制定相应的成本预算和费用支出计划, 可以有效避免资金的浪费;其次, 在施工阶段, 良好的造价控制, 可以对工程设计进行约束, 避免设计的复杂性, 减少额外支出, 也可以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好规划工作;然后, 在竣工阶段, 合理的造价控制可以确保工程物料的有效整理以及辅助工程施工规划等, 减少物料的损失和辅助设施的浪费, 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 减少工程成本支出。因此,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 加强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2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

2.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 从事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人员非常的多, 然而, 整体上素质比较低, 很难有效的满足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具体主要就是知识贫乏, 很难将建筑工程造价有效落实, 造成建筑工程的造价失控, 增加了资金的投入, 降低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以此给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2.2 忽略建筑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

(1) 设计阶段考虑不充分。在设计阶段, 基本上所有的设计工作都建立在理论之上, 并没有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 造成设计方案和实际的施工不相符, 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当中, 往往造成资金的浪费。另外,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 经常出现对设计方案进行随意修改的现象, 这样就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首先是预算很难有效的实现实际工程的需求, 在工程后期增加预算, 就很容易造成预算混淆, 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其次, 导致预算过高, 造成资金浪费, 同时在造价控制管理中往往只是将造价管理部门作为主体, 没有有效落实全程造价原则和全员造价控制原则。

(3) 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筑工程的具体功能以及规模具有一定的既定性, 是造价管理控制人员在对市场进行调查之后确定的,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造价控制阶段, 建筑工程的功能以及规模和相关标准的设定不当, 对于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在施工后期就会出现“三超现象”。

2.3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足

(1) 施工设备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控制阶段施工设备是处于重要的位置, 首先, 对于设备的租赁或者采购人员, 在实际的操作中, 因为对于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缺少一定的了解, 在设备采购或者租赁中, 造成设备过剩资金浪费;其次是施工人员在对设备的应用中, 违反操作, 并且缺少对设备的维护, 造成设备在长期的运行中产生故障, 这样不但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而且也导致工期延长。

(2)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影响质量的核心就是施工材料, 所以, 对于施工材料的控制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而且也能够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然而,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对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人员在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前, 没有做好市场调查, 同时采购人员对施工材料的价格没有了解, 并且一些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为了自身的利益, 以此增加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其次, 材料的管理人员和施工负责人之间缺少沟通, 管理流程较乱, 材料的库存量和施工的需求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若是库存过剩就会导致成本浪费, 若是库存材料不足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同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也不到位, 造成许多质量存在问题的施工材料应用在施工过程当中产生质量问题。

(3) 施工人工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首先, 在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时, 没有和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结合, 施工人员过剩, 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其次是在实际工程中, 没有有效落实全员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原则,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事前以及事中两个环节的工作没有有效重视, 通常只重视对事后的控制, 以致于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不是很理想;并且施工人员的管理比较松散, 并且缺少有效的奖励机制, 导致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同时在施工中, 对于材料不注重节约, 导致材料浪费, 这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非常的不利。

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

3.1 培养和引进相关高技术和高素质管理人才

工程造价的专业性以及政策性和经济性都非常强, 因此就需要有关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 对于做好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关键因素就是引进高素质人员和对人员的有效培养。企业也能够依托其他培训机构进行对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 并且还需要能够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 积极有效的和其他企业之间进行合作, 利用交流会或者相关学术研讨会等使得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提升。对加强人员素质以及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还需要利用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技术提升造价人员的技能, 在对人才引进的管理当中, 需要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并有效兑现;在对人才的引进当中, 还需要重视一些基层企业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具备注册造价工程资格的人才, 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3.2 编制科学的投资估算,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工程项目的立项阶段最为重要的核心文件就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因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具备非常大的信息量以及工作量,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最为主要的造价文件就是投资估算, 这也是项目的建议书以及可行性报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对于项目的决策以及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投资估算的编制中一定要对其充分思考, 合理估算, 对项目建设中以及建设完成后的风险以及效益进行充分估算, 同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也要避免过分的高估, 尽量做到全面以及准确和合理。对于新建的项目在其项目建议书被批准之后, 利用筹措资金等并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以及勘察, 确保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 做好可行性的研究。

3.3 对建筑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工程来讲, 其设计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建筑质量有着非常明确的基础上, 尽最大可能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另外, 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设计对于其进度控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能够减少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 进而以此有效的实现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建筑工程设计环节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需要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质量的有效审核;其次, 对当前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的概算方式进行有效规范;然后, 加强创新, 加强对于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有效开发, 并最大优化实现建筑的设计方案。

3.4 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当中, 实现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造价管理工作当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具体主要就是: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 加强组织设计同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还需要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建立并完善;对于工程量以及施工进度和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进与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稽核, 科学合理的加强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

3.5 对结算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优化

建筑工程中后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就是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 尽管其是最后一个阶段, 然而我们忽视其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起到的作用。

(1) 为了避免产生签证造假的情况, 一定要保证签证的真实以及可靠和合理, 签证单的内容以及设计图纸和定额当中所包含的内容一定要加强审查, 如果有重复的条目以及内容, 一定要严格剔除。

(2) 严格审查施工合同, 正确处理结算纠纷。在对施工合同和施工中的相关文件的审查工作主要有:审查结算范围内的相关核算工作;确定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日期等因素;确保正确以及合理的赔偿方式;确认承包方式。

(3) 把好材料价格关。通常, 设计图纸对于建筑工程中的一些主材以及装饰材料来讲只能对于其规格以及品种进行确认, 并不能指定生产厂家;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劣质产品比较多, 就是一些正规厂家, 其厂家以及品牌的不同, 其之间的价格差异也非常大, 尤其是对于一些安装材料。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价格信息一致变化, 对价格的变动规律进行有效掌握。在审核当中, 审核材料的采购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材料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确定的。从客观上讲, 各个地区的价格信息对于一些普遍的材料有明确的指导价, 然而对于一些安装材料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比较明确的指导, 由于材料的规格、型号和产地不同, 其价格也不同。因此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组织承发包人员, 走向市场, 寻求最接近实际情况的价格, 以有力的事实证据取得双方的一致认可。

对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市场调查、电话调查、上网查询、当事人的调查;材料价格的取定方法。对于价格信息资料在调查之后, 就需要对这样材料有效分析以及平衡, 最终取最为接近实际并且能够符合审核要求的价格。

4 结语

总之,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 其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以此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 不但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进度, 还要加强对造价管理控制的重视, 降低投资成本以此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 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相关管理, 尽量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工程造价都能够进行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实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志文.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 2010, 01∶234-235+240.

[2]桂兴刚.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筑, 2009, 05∶120-122.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4

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项目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兴土木工程建筑的高速发展,施工单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此,提升施工单位工作质量,加强施工的单位施工效率与经济收益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有效强化与调控,用以保证施工资源的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1施工单位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决策阶段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项目规模、工程项目建设强度、工程项目施工设备选用与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勘察等内容[1]。而这些内容的确立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成本预结算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决策时,施工地点应可能的选择距离施工原材料较近的地方,或是尽量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本地设备资源与材料资源,从而降低施工材料运输时间与运输费用,实现施工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为施工工期提升保障。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工程建设地点选用、施工设备选择以及施工方案确立时,应对工程建筑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自然环境进行考虑,遵循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技术性原则,从而在保证施工适量的同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优化[2]。

2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是基于工程决策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工程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工程项目实际调研情况以及施工单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招标设计、合同设计,用以为施工工程提供施工标准与依据。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应根据工程要求与自身资源、经济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设计出最优的施工方案,用以保证施工工程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稳定性。其次,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工作人员,根据方案,结合工程项目预结算计算方法,对工程各环节所需材料、人力资源、设备以及整体费用进行计算[3]。与此同时,基于施工单位自身情况(技术人员、工程设备、运行资金等)将工程图与施工图相结合,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分解并保证分解项目预结算限额的稳定性。此外,设计并规划合同标准,避免工程变更造成经济损失与工期的延误,用以在施工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科学规划。

3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招标的制度成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企业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是一个内容复杂且涉及领广泛的工程管理环节。与此同时,施工单位招标工作也属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施工单位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降低企业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招标工作:其一,严格遵循国家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结合市场发展变化,科学进行招、投标设计;其二,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变化与工程项目需求,结合市场调查情况(原材料市场价格、设备价格、竞争企业情况)进行合理投标报价,并制定科学施工方案;其三,利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式,对工程成成本进行预算,并结合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对成本进行调控[4]。

4工程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合同是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标准,是工程施工各环节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有效反映了建筑工程市场情况变化。因此,施工单位在合同设计与签订过程中,应保障其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对此,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市场调研、企业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需求、工程成本可控范围、不确定因素影响性等),从而强化合同管理。与此同时,对不确定性因素应进行补充说明,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明确责任职能,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5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施工单位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阶段,也是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经济投入都将进行实践投入,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着工程工期与资源投入[5]。因此,在施工工程中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稳定与优化,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管理与控制:首先,基于施工图纸与施工合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根据施工图纸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反复考察,并针对图纸中已发生变化的地区进行及时、合理调整,用以减少因工程变更而造成费用损失。例外,施工单位应遵照合同施工要求,明确施工责任,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工程纠纷而出现经济损失。其次,强化施工成本控制:熟练掌握施工具体情况,依据市场变化,科学计算工程量,避免漏算、错算、超算等现象的产生。合理选用施工工作人员与施工设备,尽量聘用高技术且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用工数量,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注重施工变更的控制:工程变更问题是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竣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应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施工变更的产生,在面临施工变更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与解决对策,用以减低经济损失。

6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程竣工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工程款项、预结算工作与建筑问题索赔制度,尽量降低工程变更、工程延期等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避免工程款拖欠问题的产生,从而实现施工单位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优化。

7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对施工单位内部资源优化与调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发展以及土木工程建设的改革实施,实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施工单位安全、稳定、可持发展与竞争具有深远意义,是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娜.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6.

[2]玄丽,康丽.浅谈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J].科技资讯,2016(21):35-36.

[3]张妮妮.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49-50.

[4]马科.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24-225.

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篇5

1、编制工程招标文件。工程招投标通过引进市场竞争,在满足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投标报价最低或者经评审的合理最低投标报价的投标人,价格的竞争成为招投标工作的核心内容。编制工程招标文件中要注意:一要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特别是工程量清单应项目齐全,数量准确,避免造成漏项。二要编制好招标控制价或标底,把它们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三要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工期、质量、造价、材料设备供应、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质量保证期、违约责任等内容。四要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单位串标、围标。

2、运用工程量清单规范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是完成建设工程需要实施的各个分项及其工程数量的明细清单,它是将设计图纸和业主多项目的建设要求转换成分项和数量的表单格式,反映了承包人完成建设项目需要实施的具体的分项目标,为投标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性报价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招标单位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参照消耗量定额,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自主报价和自主竞争。

3、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1)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期的长短、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材料供应情况、运输、地质、气候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承建单位指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最后选定最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2)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中产生的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可能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3)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在工程施工过程,审核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图预算。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4)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材料费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要在施工阶段搞好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十分明显。项目管理者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主要材料的选型定价,为做好选型定价工作,要认真调查和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及其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门窗、水电及墙地面装饰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协助承包商进行多家比选,对大型的工程项目还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

4、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工程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审核,对于总结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积累技术经济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1)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工程审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及包含的工作内容、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费用定额包含内容及记取方法,还要掌握它们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2)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因此,在结算时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应采取二审终审制,第一审为内审,第二审为外审,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现状和措施分析 篇6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而成本控制是任何一个工程在施工进行前以及进行中和完成后重点需要管理的部分, 如今市政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工程的难度不同以及工程的性质不同, 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常常存在管理不善, 成本控制和预算存在很大出入等现象,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当前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 生产要素市场不能适应需要。现如今, 建设阶段法人行为极其不规范, 如:不按照建设的正常流程进行施工、对于施工的合同进行任意的更改, 这些问题都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建筑法的相关条例中, 对资金问题虽然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 但实际情况是,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项目资金很难到位, 或者是投标存在腐败现象, 这样都会导致问题以及施工成本的提高。同时市政要素和市场不匹配也是经常会遇到的现象。

2) 施工顺序不合理。建筑工程项目的企业为了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多次分包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 偷工减料现象经常会发生, 这样对成本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这样一来, 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这些都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此看来, 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工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 质量监管的执行力度偏差。就目前来说,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太完善, 导致质量监督执行力度不强以及惩罚的力度不够;对于质量的判定, 也缺少权威的部门;质量检查人员的水平偏低, 不能达到既定的规范要求;质量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不是十分的明显, 从而难以将质量检测部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而在施工的过程中, 设备好坏的管理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由于设备的原因而导致的工程进度跟不上, 而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正常的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忽视这一点。

4) 员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关于现场的施工人员主要包括具体项目的施工人员, 技术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等。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企业在施工中与建筑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当然, 目前在很多工地还存在很多施工人员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对于施工质量的判断拿捏不到位,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于现场监管人员而言, 如果自身没有非常专业的知识, 那么在实际的监管中也不能发现施工中的问题。

2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1) 经济性原则。

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 对于一部分传统的思想需要进行改变, 所以, 项目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在打造精品施工, 同时对于成本的降低应该多想一些办法, 在诸多生产经营要素当中, 做到精打细算, 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而获得更多产出, 减少资金浪费,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 合理性原则。

在建筑施工项目建设阶段,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到精打细算, 一方面按照合理性的施工原则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此外, 还要将施工现场的各种资源予以充分、合理的使用, 不断挖掘施工人员的潜能。

3) 标准化原则。

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 对施工现场应该提出标准化要求, 也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现场, 为确保施工活动顺利进行, 在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要保证绝对的客观性。这样一来, 对于工程的施工效率的提高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使施工现场的秩序管理更加科学。

3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

1) 协调关系多。由于市政工程涉及到的方面是非常多的, 不仅涉及到道路交通的建筑, 同时对于排水和照明, , 供供电电以以及及供供水水等等工程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部门进行共同的参与, 那么在这些部门中, 由于施工的各个单位存在施工不一致性以及缺乏相互的沟通, 在施工的时间上缺乏融合, 项目的管理也受到了抑制,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中断以及受到干扰的现象非常常见, 这些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 施工难度大。在市政的施工中, 由于大多数施工都是出于经济比较繁华的阶段, 使用土地是非常紧张的, 特别是在较小的用地上进行布置和施工无疑是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对于施工的充分勘察以及施工的时间控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3) 施工成本大。市政的施工, 不像简单的桥梁建设那么简单, 在施工的过程中同时伴随有拆迁以及征地问题, 因此项目的负责人需要经常和拆迁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对于拆迁中的问题情况, 需要及时的调整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 对于机械以及人员的安排都可能是临时性的, 这样无疑是增加了组织过程中的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施工成本。

4) 市政的施工和很多方面息息相关,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市民的生活。因此在市政的施工过程中, 交通是不能够中断的, 同时必须合理的对施工的顺序进行安排, 否则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这样对于成本控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行施工, 必然会给周围的居民造成噪声和环境的污染, 所以文明施工是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建设的重点, 而文明施工的检查力度已经在非常多的城市中展开。

4 加强市政工程中成本控制的方法

由于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无法控制的问题, 因此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是有些思想以及办法已经在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在就针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企业内部集中宣扬成本控制的理念。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的思想以及企业的理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市场化的现在, 社会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社会竞争也是企业面临压力的重要表现, 企业在大趋势中需要不断的加大自身的竞争力, 从而保持较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内部, 一定需要不断的宣传成本控制的理念, 这样的理念不仅仅是在企业的高层, 在基层或者在各个环节中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加强, 只有深入到企业基层的内部, 才能够真正做到成本控制的全体化, 这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2) 认真处理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需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准备工作, 对于市政工程的整体预算需要做到精确和精准, 因此预算工作是前期投标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于企业能够获得施工的资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合理的改善施工设计以及预算, 对于企业降低成本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 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出现, 例如在技术方面的不安全以及在施工中个人生命财产的不安全是作为经济问题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做到一定的安全检测, 必须做到有效安全的防护措施, 那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将突发性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这样才能够不影响施工的进度, 从另外一方面而言, 这也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另外, 企业的安全性是企业正常运营以及企业信誉和口碑非常重要的指标, 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 目前不管是建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都是以施工现代化以及高速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大对于信息化的投入, 企业需要对于建筑过程中的信息做到全面的掌控, 这样才能够在人员控制上以及材料的管理上做到科技化以及精确化, 那么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需要及时的纠正, 避免更多问题的出现, 并找到改进以及控制成本的方法。

5) 制定高效合理的工程方案。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人力资源以及材料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于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一直是企业控制成本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的方法以及施工的工序都是和成本息息相关的。施工的合理性是需要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具体的判断, 例如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环境较为平坦, 那么可以采用机械进行施工, 这样能够增加机械的使用率, 降低人工的劳动成本, 避免出现施工现场过多机械以及人力的闲置。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现象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

6) 竣工后后续措施的完善。施工竣工之后不代表工程项目已经结束, 对于竣工之后施工单位应该对项目的支出以及项目的费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总结, 对于不必要的开支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通过竣工之后的总结, 能够对于开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样能够帮助企业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5 结语

市政工程由于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 在成本控制上本身存在很多的困难。这也是我国在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上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一定需要在各个方面采取措施,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在质量保障的前提下, 尽量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连培雄.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现状和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 2010 (9) :211-213.

[2]张健.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3]马俊杰.浅谈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J].价值工程, 2013, 32 (4) :101-102.

[4]张岳.建筑工程经济分析对施工成本控制的贡献性刍议[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 (5) :191-193.

[5]梁如煜.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0) :55-57.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7

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现状

项目工程管理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是以项目工程物资管理作为主导的项目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物资管理是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 但是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影响了项目工程物资管理。

项目工程物资管理计划不够周全

由于项目工程现场规划设计不到位, 没有制定周密的物资计划, 使得项目工程中物资管理出现偏差, 物资管理具体工作不够准确。而且大部分的项目工程即使有物资管理现状, 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 物资管理的计划不能满足项目工程的实际需要, 使得项目工程进行过程中因为物资问题而停工或物资挤积压。物资管理计划缺乏统一性, 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的物资需求比较随意, 很容易导致物资采购工作出现重复性, 造成了项目工程人力及成本上的巨大浪费。在制定物资管理计划由于对项目工程技术要求没有进行充分考虑。使项目工程物资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合格率非常高, 物资的退换使得项目工程采购成本增加。物资采购与物资使用计划是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重要基础, 没有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计划会导致项目工程物资采购与使用的随意性, 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

项目工程物发放比较随意

在项目工程物资管理过程中, 不能严格按照物资的管理规范进行物资的领取, 对物资领取的管理比较差。对于物资的发放无法完全按照计划定额对项目工程需要的物资来进行发放, 物资记录不够清楚、准确, 无法对物资实现跟踪控制。因此没有有效的控制施工手段导致项目工程的物资使用没有节制, 出现严重的浪费。在物资管理中没有按照项目工程技术要求来实现对物资额定的审核, 使得物资领用没有固定标准, 监督控制起来相当麻烦, 不按照科学合理的要求来进行, 使物资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限额管理无法有效实现。

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物资使用浪费非常严重

由于对项目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使得项目工程材料、设备等配置、使用不够科学合理, 出现严重的浪费。 (1) 在物资使用过程中, 对于物资的管理不够妥当, 出现了相当多的物资损耗。 (2) 在物资使用过程中, 对于物资的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不注意物资的合理利用与节约, 使得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工程使用后的剩余材料增加或者物资报废率增加。

剩余物资退料管理不够健全

工程完工后, 剩余物资没有及时退库, 一般由施工单位暂时保管, 容易造成材料、设备等物资流失或者被损毁, 无法被有效利用。 (1) 施工班组对零星的剩余物资部上交, 甚至出现班组施工人员私自留倒卖材料的现象。 (2) 工程竣工验收后, 施工单位应退回的物资没有及时退回, 继续留存在施工单位, 或者因为运回成本太高而丢弃在施工现场, 如运到山上的水泥电杆等。 (3) 工程剩余物资没有及时用于后续工程使用, 有的物资因为放置多年而无法使用, 并且还要发生剩余物资的仓储保管费用。

加强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有效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计划

在项目工程建设以及管理之前, 规划设计部门要经过深入调查对于项目工程需要的材料、设备等进行统一核算与规划。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与使用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要对物资现场管理制定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制度。使项目工程物资计划能够实现全面系统与统一化管理, 保证物资的进出环节的有序性, 同时还要兼顾到物资的使用环节。

2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场物资管理制度

首先, 对于现场的物资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与要求来进行, 在项目工程中严格的执行物资限额制度, 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需求设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限额制度, 来约束现场的物资使用情况。要把物资限额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全过程, 不仅要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注意限额的标准, 在物资的采购、分配、报废等过程中也要进行限额, 如在物资发放过程按照项目工程工序工号进行分组, 限额的分配物料, 并且正确记录好所有工序的物料使用情况, 和限额标准进行对照, 如果有发现超标的, 要立即查明原因并立即进行整改。在物资的领取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审批制度, 如果某一工序物资需要增加物资时, 要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后, 才能进行超额领取。

其次还需要对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实现分级监督管理。项目工程主要涉及物资采购与物资用度, 因此需要从物资采购与物资用度两个方面做好健全的管理, 实现物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在项目工程的物资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监督制度。 (1) 建立物资采购监管制度, 实现项目工程物资采购的公开化、透明化, 是物资采购更加贴近市场与项目工程需要。建立物资市场的询价机制, 从而提高材料价格的合理性。 (2) 建立物资使用的现场管理监督制度。因为物资使用都是经过专业技术的控制与约束, 在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建立规范的监督制度要以技术管理与物资管理衔接作为重点, 进行多部门交叉的监督管理。在技术部门监督下进行物资限额控制, 从而有效避免限额制定的偏差造成物资管理部门与建设以及管理单位之间的矛盾, 利用科学具体的数据来合理规范项目工程的物资管理。

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对策

在项目工程物资管理中, 材料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项目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材料消耗的过程, 通过使用材料来实现项目工程。因此材料是项目工程中非常关键的物资管理对象, 是物资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点。要做好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控制, 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

材料价格控制是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的关键

材料成本控制和物资管理都涉及到价格控制, 但是材料特殊性决定了材料成本控制需要单独来进行规范。项目工程材料是项目工程最主要的耗材, 材料具有消耗连续性, 材料的采购无法一次就能彻底完成, 通常需要在项目工程进行连续的采购, 使得项目工程材料价格控制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材料价格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好项目工程材料价格控制: (1) 进行公开竞标, 使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更加合理。而且在项目工程初期的材料采购采用公开竞标形式, 从而保证材料价格的竞争优势更强, 保证项目工程材料质量、价格与供应稳定。 (2) 在材料公开采购基础上, 建立健全的价格监督机制, 保证项目工程材料采购的科学合理性, 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材料的评估, 包括材料性价比、项目工程成本比等进行统一核算, 作为项目工程材料控制的指导, 避免项目工程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控制项目工程材料的数量与质量

(1) 项目工程材料数量控制

要做好项目工程材料成本控制, 首先要把握材料的数量。材料数量控制是科学合理的控制项目工程材料采购数量与使用数量, 材料采购数量是在项目工程公开的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合理的预测与计划, 对项目工程需使用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并以此来指导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而且需要对项目工程与建设管理单位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 同时以项目工程的规模、复杂程度与现场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项目工程材料采购计划。从而确定项目工程主要材料与其他材料采购与使用率的指标, 及项目工程具体可操作的材料采购计划;而且做好材料数量控制与物资管理结合起来, 严格材料的进出管理, 控制材料的使用, 从项目工程材料数量上实现材料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完善现场监理、工程竣工审计等监督机制。

(2) 加强剩余物资的管理和有效利用, 避免损失和浪费。加强对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准确性的考核, 对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进行一定奖励, 对准确率低于90%的进行一定惩罚。强化剩余物资退库的考核。对应退还的剩余物资没有及时退还的, 用剩余物资款抵扣施工工时费, 促使施工单位退回剩余物资。

(3) 项目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项目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也是材料成本控制重点内容之一。在项目工程的材料采购中, 如果材料的质量不达标, 以次充好会导致材料浪费, 而且会使得项目工程出现返工现象, 加大材料成本。因此材料质量控制对于材料成本控制非常的重要, 项目工程要建立规范的材料入库制度, 对材料的质量、数量、品种、发票等进行审核验收。加强物资供应商的考核。要求不合格物资的供应商赔偿工程损失, 同时纳入物资供应商“黑名单”, 以后不再向其采购物资。

结语

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基础上形成的, 需要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把关项目工程物资管理与材料成本控制, 能够有效的实现项目工程物资、材料的优化配置, 提高利用效率, 保证项目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 电力工程中的物资管理过程是一项基础的工作, 其内容包括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行的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物资与和材料是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管理对象, 有效的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 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降低电力工程的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实现项目工程的高效化。

关键词:项目工程,物资管理,材料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文斌.项目工程的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9 (2) .

[2]张艳.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与材料成本控制的关系[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2 (3) .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8

2008年, 经过近5年的实践, 建设部在总结“03规范”经验的基础上, 又以第63号公告批准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下简称“08规范”) 。

“08规范”较之“03规范”增加了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工程索赔等若干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招标控制价”的提出更是引人注目。可以看到自2008年以来, 各地在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中大量使用了“招标控制价”这一概念。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 许多地方对“招标控制价”的使用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对“招标控制价”进行上浮或下调, 对“招标控制价”进行保密, 有些地方甚至对同一个招标项目既编制标底又编制“招标控制价”等错误的做法。这是对“招标控制价”的曲解, 是对“标底价”和“招标控制价”二者概念的混淆。为此, 通过分析比对“标底价”和“招标控制价”这两者的异同点, 希望有助于大家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1 不同点

1.1 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

从1983年建设部试行施工招标投标制到2003年建设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一时期, 各地在建设工程招标中广泛通过设立标底这种方式来实施造价控制。在这一时期, 全国国有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大多数采用的是定额法的工程计价模式。虽然在2001年建设部第107号令批准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招标投标工程可以采用工程量清单方法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但由于当时国家尚未推出全国性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定额法计价模式必然成为这一时期国有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核算的主要方式。这一时期, 我国建筑业也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而定额法计价模式又是计划经济时期对工程管理的典型性做法。因此, 可以说“标底价”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背景。

而在2003年, 建设部发布了“03规范”, 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 应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1]。2008年建设部又发布了“08规范”进一步强调了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通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工程计价模式, 全面推行此模式标志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加快, 并且加速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03规范”、“08规范”的提出也表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定额模式开始向国际通行的清单计价模式转变。在“08规范”中, 明确提出了“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并应编制招标控制价”。可见, “招标控制价”的提出是具有明显的市场化背景的。

1.2 二者在招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在采用传统的工程计价模式即定额模式下, 许多地区在工程招标中往往以设立的标底作为评标的重要指标, 投标报价只有在距离标底一定范围内才有可能中标。各地往往采用“以标底为基础, 通过上下浮动一定比例的限制性措施为工程评标定价”[4]。

与此同时, 为了对标底的作用进行一定的限制, 防止标底的作用无限扩大成为评标的唯一依据, 国家在相关法规上又作了明确的限定, 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0号令即《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招标人设有标底的, 标底在评标中应当作为参考, 但不得作为评标的唯一依据。”换句话说:招标方不能因为投标人报价超出标底的一定范围就直接判定投标人废标。

从上述情况看, 标底虽然在评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它的作用又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即不能作为评定投标报价有效性、合理性的直接依据。这说明标底对投标报价而言类似于一种“软约束”。从标底的这种“软约束”作用我们可以推断标底是招标方对招标工程的一种预期价格或者说是招标方对工程价格的一种心理价位。具体的说标底“能够使招标人预先明确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作为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5]。能够在评标时作为参照物用以分析投标价格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 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利。

而“招标控制价”的作用与“标底价”有着明显的不同。根据“08规范”第4.2.1条规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 其投标应于拒绝。”在“08规范”中“招标控制价”对于投标报价是明显的“硬约束”。“招标控制价”成为了投标人在投标中不可逾越的一条警戒线, 招标方可以因为投标人报价超出“招标控制价”就直接判定投标人废标。由此可见, “标底” 和“招标控制价”在招标中发挥的是软、硬不同的约束作用。

1.3 二者保密性的要求不同

当招标方设置标底时, 标底在开标前必须处于保密状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招标人设有标底的, 标底必须保密。”另外, 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四十七条也规定“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根据上述规定, 一旦招标方设立标底, 标底就必须被严格的保密, 以防泄密。

而对于“招标控制价”的规定正好与之相反。根据“08规范”第4.2.8规定:“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时公布”。可见, “招标控制价”不存在保密的需要。而且根据“08规范”第4.2.9规定:“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本规范的规定编制的, 应在开标前5天向招投标监督机构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这说明招标方不仅要在招标时公布“招标控制价”而且要给投标人预留一定的时间, 以便投标人对价格进行复核。可见, “标底”与“招标控制价”在关于保密性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

1.4 二者的公布方式不同

目前,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还是其他相关的国家法律, 对于工程招标标底没有必须公开的强制规定。在许多地区的工程招标中, 即使公布了工程标底也仅仅只是公布了标底的总价, 并不公布标底的明细构成。

而“招标控制价”的公布方式与标底明显不同。根据“08规范”4.2.8条规定:“招标人应将招标控制价及有关资料报送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这说明在清单计价规范中国家对于“招标控制价”的要求比标底要更严格。招标方不仅要在招标时公布“控制价”总数, 还要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其编制方法和明细构成。因此, 二者在公布方式上有着不同的要求。

1.5 二者的价格杠杆功能也不尽相同

我们知道“科学的标底反映了当前建筑市场的平均水平, 是招标人选择投标企业、进行评标的最基础参考依据”[6]。由于标底反映的是建筑市场的平均水平, 标底编制往往是以社会平均水平为基础, 即标底的编制必须基于平均的劳动条件、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平均的生产效率等等。因此, 标底反映的通常是招标项目的中间价格。

对于投标人而言, 通过对工程实施科学的管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项目的个别成本只要控制在社会平均成本之下, 那么其个别成本与社会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即转变成为投标人的利润。反之, 投标人的个别成本若高于社会平均成本, 投标人就会形成亏损。

由于标底反映的是社会平均价格水平, 它在评标中就必然要发挥均衡投标报价的功能。既要控制高价中标, 又要防止低于成本的不正当竞争。标底构成的水平决定着标底所发挥的“中间杠杆”的功能。

“招标控制价”在有些地区又被称为“拦标价”、“预算控制价”、“最高报价”。“它是在工程采用招标发包过程中, 由招标人根据国家或者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计价规定, 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计算的工程造价, 其作用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发包的最高限价”。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招标控制价”的定义不向标底那样强调中间价格、平均水平等概念。而是强调 “招标控制价”应当是招标方对投标人报价的强制性约束条件, 是招标方对招标工程所愿意支付的最高限额。“招标控制价”控制的是招标工程的价格上限, 而非下限。它也不具有平衡投标报价的“中间杠杆”功能, 而是制约投标人报价的“最高限价”功能。

可见, “标底”发挥的“中间杠杆”功能和“招标控制价”发挥的“最高限价”的这种价格指导功能是有所不同的。

2 相同点

2.1 本质相同

无论是“标底”还是“招标控制价”, 其本质都是招标方对招标项目价格的预期, 是招标方对招标项目价格的预先估算。

2.2 对编制人的要求相同

无论是编制“标底”, 还是编制“招标控制价”, 必须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 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2.3 编制的依据相同

“标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都是依照:1)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计价办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2) 市场价格信息。

可见, “标底价”和“招标控制价”在产生的环境、评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保密性、公布方式以及价格杠杆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点, 但二者在本质上、在编制的要求上、在编制依据上又存在着一致性和相似性。

综上所述, “标底价”和“招标控制价”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既存在关联性又存在差异性的两个不同概念。正确的认识、理解二者的异同, 对于我们今后更科学、更严密的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GB50500-200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GB50500-200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9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资金运作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公路行业与其他行业比较, 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 只重视部分项目的预算管理, 如:保养项目、小修项目、改建项目等, 而不能保证绩效管理工作质量, 则很容易出现资金超支的问题。所以, 预算管理人员要对相关项目的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 制定事前审批制度、项目实施全程评价制度、事后总结制度等, 为公路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公路造价管理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建立财政信息化体系

随着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发展, 对造价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 目前一些公路单位在造价预算信息整合方面, 还存在不足之处, 如:缺乏先进的信息资源、信息平台无法统一、没有将相关权责分清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 严重影响公路单位信息安全度, 在造价信息中, 没有明细的账目, 甚至出现相替代的现象, 为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2.2 会计报表方面的问题

目前, 一些公路单位中的造价管理中, 普遍出现会计报表无附注、缺少造价说明书等问题, 不能保证账目的真实性, 无法直观地了解资产使用状况, 不能将负债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等, 给预算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2.3 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

在造价管理工作中, 一些公路单位无法合理地完成预算编制任务, 并且由于预算编制具有工作量与涉及面大的特点, 工作时间较长, 使得一些预算人员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编制工作, 从而影响公路项目进展。一些预算编制人员无法在项目开展之前, 将预算编制工作完成, 致使项目在施工前期, 没有专业的预算管理指导文件。同时, 一些公路单位缺乏考核依据, 使预算管理工作不能为预算编制工作作出相应计划, 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持续出现。另外, 预算编制人员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与项目周边环境执行工作, 无法全面地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突发问题, 致使预算编制实用性降低。

3 解决公路造价管理预算问题的措施

3.1 预算编制的合理规划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预算编制环节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一些公路企业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 对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 公路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 合理规划预算编制相关工作, 如图1。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编制工作之前, 要将采购计划向政府申报, 并将采购预算附带其中, 在政府批准之后, 才能选择供应商并与供应商探讨采购方式等。在确定关系之后, 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内容、验收货物、结算, 待这一系列工作做完之后, 预算管理人员就要对公路单位效益加以评估。另外, 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预算编制工作足够的时间, 并要求其提前一段时间执行工作。在此过程中, 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责任意识, 保证预算编制质量水平得以提高。公路单位可以利用考核制度, 全面监督预算编制工作, 对较好的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奖励, 对预算编制不合理的人员进行批评, 并且及时修改完善较差的预算编制, 促进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的优化[1]。

3.2 预算分析制度的完善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预算分析制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一些公路单位中的预算分析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 致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无法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等, 为公路单位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所以, 公路单位造价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预算分析制度。要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 对预算编制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 同时, 分析人员要说明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按照预算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点, 及时加以纠正。另外, 造价管理人员要对分析人员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管, 保证分析人员的分析过程具有精细化、科学化的特点[2]。

3.3 考核机制的完善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绩效考核机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一些公路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存在不足, 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如: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程控制、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所以, 目前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极为重要, 造价管理部门要组织全体员工, 进入到绩效考评工作中, 结合相关工作标准, 将预算工作的责任分配到每位员工。在此过程中, 要注重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性, 使每位员工都能更好地执行自身工作, 促进公路单位造价管理水平提高[3]。

3.4 预算分析检查系统的完善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预算工作的准确性极为重要。但是, 目前一些公路单位在检查预算工作执行情况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问题, 如:没有对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 预算分析制度的执行水平低等, 为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所以, 相关管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预算工作的检查制度, 尤其注重预算分析工作的执行情况, 必须端正预算分析人员的工作态度。另外, 相关部门还可以要求全体人员参与到预算分析工作中, 为预算分析制度的执行提供保障。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各个费用项目能够协调良好, 将资金效益提高至最大化[4]。

4 公路单位造价管理预算工作内部控制

在公路单位造价管理工作中, 预算就是对收支情况进行预算, 而预算内部控制体系决定着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预算内部控制内容包括:预算标准的建立、范围的确定、程序的建立以及分析制度的建立等, 保证预算工作在公路单位中被良好执行。预算管理工作内部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会计核算基础

公路单位在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中, 要重视会计基础的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了解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 主要对固定资源加以管理, 要随时掌握会计信息的变化情况, 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出台账策略, 就是每个项目1 个台账, 例如:为机械设备的资金流动制度建立台账, 将设备的损坏程度以及维修费用等记录在其中, 将预算绩效与相关负责人的经济挂钩, 激励其认真负责地工作[5]。

4.2 预算数据真实性

在公路单位造价预算工作中, 数据的真实性决定预算的工作效率。如表1 所示, 在对道路工程规费进行预算时, 必须注意, 资金支出的金额会随着工作人员数量的变更而发生变化,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有原始的、真实的数据, 并且掌握会计核算知识, 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 使上级部门能够收到真实的定额数据, 并且提出相关方案[6]。

4.3 提高预算人员的预见能力

在公路造价管理工作中, 最重要的就是预算项目。公路单位的造价管控人员要对相应公路进行观察,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养护成本范围, 包括:材料价格范围、人工价格范围等。同时, 要考虑到不确定影响因素, 制定出相关损失的支出范围等。只有造价预算部门提高预见能力, 才能减少后期的过量支出情况。另外, 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对项目支出的具体内容加以明确, 如将大型维修与小型日常维修进行明确的区分等, 从项目的审批到项目的完成, 都要实施跟踪管理, 使其成本降至最低, 为公路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 目前一些公路单位在造价预算管理方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控制, 影响其自身发展。所以, 公路单位造价管理人员要将内控工作做好, 只有对内部控制工作加以完善, 才能进一步对预算执行情况产生良性影响, 有效管理预算工作人员, 全面优化预算工作。

参考文献

[1]徐丽娟.预算管理模式下有关完善公路事业单位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 2014 (12) :38, 40.

[2]覃灵艳.浅析公路客运企业的造价管理[J].现代商业, 2012 (18) :214215.

[3]李琳.基于预算指标的公路造价分析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6) :152-153.

[4]丁兰花.预算管理模式下关于加强公路事业单位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7) :317-319.

[5]冯烨明.新的财政预算体制下公路造价管理新途径[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2) :115.

刍议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 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控制;计价模式

一、前言

工程造价关系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工程成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计价,并对其进行有效地造价控制,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说,意义重大。但现阶段,由于工程造价控制计价模式选择、以及造价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成为当下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选择

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笔者注重结合工程建筑发展实际情况,从实际角度出发,认为在进行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选择过程中,应该注重把握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造价控制,这对于实现工程建筑资源优化配置来说,具有重要影响[1]。

(一)定额计价模式

定额计价模式是我们使用了几十年的一种计价模式,其主要是指对单位消耗的材料、资金、劳动等进行定额计价分析,并对相关损耗做好汇总,进行有效地记录,从而对工程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定额计价模式的应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得到了广泛地推广。计价过程中,直接对税金、利润、费用进行定额结算[2]。

但是定额计价模式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定额计价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但是在现阶段,定额计价模式表现出较大的问题。首先,定额计价模式存在静态性,不能对事物动态发展进行有效把握。定额计价模式的方法是一定的,其采用的标准无法对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行把握,从而导致相关价格信息不能够结合市场发展情况,难以对竞争性进行体现。其次,在进行定额计价模式过程中,主要以工程抽样测算为主,这样一来,在进行计划利润、间接费用计算过程中,会导致计价模式难以把握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造价出现较大的误差。最后,定额计价模式应用时,计算方法并不简洁,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招标以及施工阶段,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进行计价,没有针对性,导致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招标人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是由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主要根据工程清单进行造价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到了项目编码、名称、计算规则、计算标准等相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编制总工程以及分工程时,需要对清单的具体信息进行统计,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和分析,该计价模式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对信息的有效收集,成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程中,清单计价主要由招标单位进行提供,并根据招标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投标报价。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够防止暗箱操作行为,并能够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同时,在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会对清单制作予以严格要求,保证清单制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反应[3]。在进行招投标时,利用清单能够对投标单位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从而以竞争力促进工程建筑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当下应用,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定额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对于满足基础设施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实现长足发展目标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能够降低资源消耗,更好地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对此,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工程设计阶段加强造价控制

工程建筑过程中,方案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工程施工情况,对工期、工程建筑质量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能否对设计过程进行有效造价控制,直接关系到了最终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等内容。其中,初步设计需要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并对材料、施工手段、施工工期进行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则是根据施工设计,对工程建筑整体进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方案设计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修改、最终设计三个步骤,保证施工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情况保持一致性。在进行施工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工程造价这一问题考虑进去,力求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更好地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在设计阶段,设计图存在更改的情况,这一过程中,可能对原有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需要保证设计更改过程中坚持工程造价控制,避免因为施工变更,带来较大的成本问题。

(二)工程招投标阶段加强造价控制

在进行工程建筑过程中,招投标阶段是起始阶段,选择怎样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自身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造价和工程建筑质量。现阶段,主要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在进行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当竞争行为。如一些竞标单位故意压低投标报价,以较低价格获得工程建筑权。但是这种压价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够对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把握。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材料较次,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给工程建筑质量带来较大的风险,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对此,加强造价控制,对招标进行有效审定,保证招标文件、评标文件以及合同内容一致性,成为现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并能够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分析,以此降低造价成本,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三)工程施工阶段加强造价控制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在控制过程中,难度较大。施工阶段,是资金流动最为密集的阶段,在控制过程中,面临着控制周期长、支付点较多等问题,在控制过程中,需要加强动态化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要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首先,要注重将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并成立专门的造价控制组织,建立台账,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支出、设计变更等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其次,面对设计变更问题,要对变更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其合理性进行探讨,符合实际施工需要,才能够进行设计变更;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施工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资源消耗以最低限度进行。

总之,在进行造价控制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整体,以全面眼光看待造价控制问题,能够对产生资源消耗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工程建筑能够在正常工期内完成,避免工期延误,增加工程造价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合理地计价模式,坚持与时俱进,对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有效把握,从而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造价控制。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洪.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156-157.

[2] 张咏梅.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中对造价的控制[J].民营科技,2014,02:164.

工程造价分析和控制 篇11

1建筑工程建设目标

1. 1成本目标

所有比较优秀的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人, 都一定懂得怎么控制项目成本, 由于工作建设最终应该获得经济利益, 如果脱离了该原动力, 所有都是空谈。对建筑企业而言, 如果施工利润率减小, 同时工程合同工期延长长, 一定会降低企业经济利益, 增加建设成本, 因此达到成本目标对建筑工程建设企业的现实意义非常大[1]。

1. 2质量目标

工程控制的目标是在最短工期之内, 投入最低成本, 获得最高质量建筑工程。而工程质量越高, 实际施工中进行的检验工序就会变多, 从而影响到进度; 质量越高, 施工人员素质也应该越高, 花费的费用以及成本就会提升, 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工程返工现象, 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以及进度, 下表1为建筑不同建设等级所花费的人工费以及机械费。同时还能够降低工程维护费用, 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能够防止工程费用超支, 保证资金依据计划供应, 进而确保工程进度以及质量, 如果工程进度越快, 那投入的人力以及物力就会相应增多。在条件限制的状况下, 就可引发窝工现象, 导致费用增加。

2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2. 1工程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 一定要对工程质量以及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2]。协调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成本可以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小建筑成本投入, 加大施工质量实际管理力度,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合理的质量管理, 增强项目参与人员所具有的成本控制意识、责任感以及质量控制意识, 持续提升其管理以及操作技能, 从而实现协调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目的。

2. 1. 1质量目标和建设成本间的影响

对建筑工程来说, 其具有时效性, 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 部分工程单位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采购的施工材料成本也比价低, 有的甚至采购未达标材料。实际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行为, 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企业形象以及名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若在实际施工中掺杂伪劣材料, 在工程质检阶段就因为质量不合格给被返工, 有的甚至停工, 造成不必发生的损失。

2. 1. 2成本目标以及建设质量之间的联系

工程质量以及成本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因此工程成本控制以及建筑质量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如果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相关要求, 工程施工单位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成本, 在一定范围里面, 质量目标以及成本控制之间呈反[4]比。如果工作量确定, 降低建设成本投入, 工程质量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否则就会升高。若对工程成本进行合理地规划, 不仅可以减短工期, 还可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采取合理的手段提升工程质量可以减少发生的返工现象, 从而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成本投入。

2. 1. 3协调好成本控制以及质量目标

建设建筑工程的时候, 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会对其他因素的变化造成影响, 特别是工程目标成本以及目标质量, 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5]。协调好工程质量以及建筑成本的关系, 发现它们的最佳契合点实际施工开始前, 需要依据工程特点, 逐项分解工程质量目标, 再和施工直接负责人一起签订质量目标具体责任书, 建立质量一票否决具体制度。同时还应该提升项目参与者所具有的技术水平, 增强质量第一意识, 有效提升其施工技术以及操作技能水平, 以此来实现科学合理降低造价的目标。

2. 2工程安全以及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

我国和生产相关的基本政策之一就是安全生产, 社会各个行业都必须严格执行, 特别是我国建筑业, 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其首要任务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解决安全问题[6]。工程施工过程中, 应该应用相关技术以及管理措施, 避免施工人员出现安全问题和设备出现损坏现象, 建立施工安全具体控制制度。并且应该对工程建设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增强施工人员所具有的安全意识, 对给施工安全带来影响的外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实际施工中, 应该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采取配套措施和制定具体安全管理制度, 会无形中增加大企业成本投入, 从而间接导致建筑成本提升。因此, 当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部署进行组织的时候, 应该增强施工人员所具有的安全预防意识, 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对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的管理, 同时需要配套构建安全施工具体责任制度, 通过先进科学技术, 对工程施工条件进行不断的改进, 此外, 应该对工程施工单位里面的各级领导和相关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以及质量安全控制培训活动。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还应该对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 利用有效方法对施工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 保证建筑工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严格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同时有效综合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控制, 有效控制施工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方面, 从工程施工开始阶段就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 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为基础, 合理安排以及控制建筑工程施工, 以此来有效减少建筑成本投入, 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

3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有效控制成本的具体措施

3.1加大施工原材料实际监管力度

采购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前, 相关采购人员应该对施工所需原材料用途、种类和具体进行详细的了解, 保证采购材料具有准确性。实际采购过程中, 相关采购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市场材料价格, 比较货价, 采购性价比最优的施工原材料, 以此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此外, 采购时还应该注意材料产家具体信息, 如出厂证明以及合格证明等[7]。

3. 2严格进行监督, 增强执行力度

施工设备能够依据规定程序运行, 可实施建筑工程的时候, 参与执行者为施工队伍, 人员执行力、能力以及思想觉悟存在差异性, 所以一定要对人员、施工过程等进行严格的监督, 同时不断提升技术人员所具有的执行力, 此外, 还应该提升其团队合作意识,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3. 3从成本上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工程质量以及建设成本存在直接的联系, 可它们关系又属于对立关系, 因此对很多施工管理者来说, 部分高质量工程就代表着高成本, 此外, 部分管理者因为严格控制成本投入而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 以上这些现象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确保工程质量, 有效控制成本投入,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最好方法就是对现场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同时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可以提升企业信誉度, 这样施工企业才可以承接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 达到良性循环发展的目的。

3. 4施工队伍所承担的质量责任

优质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一定具备很强的质量责任感, 因此, 承接工程前, 应该准确预测以及判断施工队伍的实际水平。施工队伍也应该明确认识自身具体许可范围以及具有的施工能力, 量力而行, 不可以违规承揽不再自己资质范围之内的相关业务, 同时施工队伍应该构建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体制, 从而确保施工队伍具有完整性以及稳定性, 并且整个施工过程具有连续性。

3. 5对工程质量具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构建比较完善的工程质量具体管理制度, 比如, 提升实际施工的规范以及标准, 严格要求所有施工细节, 制定精益求精的准则, 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规定具体奖惩标准, 对增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非常有利, 提升工程施工效率, 保证施工进度。工程建设过程中, 应该将安全置于首要地位, 因为其关乎施工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权, 同时会对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4结束语

因为建筑工程工序非常多, 并且协作面比较广, 所以, 怎样合理组织人员, 进行相互协调, 通过最小成本投入获得高质量, 并且安全生产的建筑工程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所以, 一定要明确建筑工程安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采取有效的措施协调安全质量与工程成本控制工作, 最终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所获得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史奇.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3) :441-441.

[2]高建忠.对建筑工程安全、质量及成本管理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 (5) :665-665.

[3]王磊, 施勇.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1) :48-49.

上一篇:房地产经纪下一篇:模具高速切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