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2024-10-04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通用8篇)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1

靖安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靖安县现有茶叶面积2.7万亩,其中绿茶1.4万亩,采摘面积1.2万亩;莓茶1.3万亩,野生面积8000亩、人工栽培5000亩,茶叶面积位居全州第二。2006年全县茶叶产量210吨,产值560万元,其中绿茶110吨,产值260万元;莓茶100吨,产值300万元。产地集中分布在砂坝、塔卧、毛坝、润雅、首车、大坝等10多个乡镇,茶农3万余人,茶叶是靖安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靖安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靖安县地处武陵山中部,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境内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绿茶鲜叶持嫩性强,营养物质丰富,制成的茶叶味醇香浓,有地方特色,自古以来就是出好茶的地方。莓茶更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黄铜含量之高为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产品品牌优势。靖安县已通过了1.5万亩无公害绿茶产地认定,莓茶已着手有机茶叶的申报。多年的研制和开发,“永农翠”、“猛洞毛尖”分别获第六届、第七届“湘茶杯”金奖,“溪洲莓茶”已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州莓茶唯一获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

3、产业基础优势。靖安县农民制茶历史悠久,县茶叶研究所是湘西州唯一茶叶研究所,有制茶专业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5人,技术实力雄厚。过来,在名优茶研制和开发上,靖安县一手抓良种基地建设,一手抓名优绿茶研制,先后引进白毫早、碧香早、福鼎大毫、槠叶齐、福云6号等无性系良种茶苗,在砂坝镇西洋坪村、大坝乡双凤村分别建成了50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和600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毛坝乡建成了“千亩莓茶基地”。市场开发上,通过溪洲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土家人公司等企业包装上市,产品远销上海、北京、长沙等地,走出了茶叶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新路子。

4、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靖安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千年土司故都--老司城,原始次生林--小溪,国家级文物--溪洲铜柱,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全国红色旅游胜地--塔卧,国家森林公园--不二门,文化及旅游资源为靖安县茶叶闯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靖安县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靖安县在发展茶叶产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茶叶产业规模不大、茶叶品牌不精、市场化程度不高、扶持资金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总面积不大。靖安县茶叶总面积只有2.7万亩。二是茶叶品牌不精。茶叶生产企业不过十家,茶叶品牌却多达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企业多个品牌、一个产品几个品牌的格局,茶名多、品牌乱、企业各打各的品牌,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外宣传和销售不利。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早在上世纪80年代,茶叶曾是该县一大主导产业,但当时只重生产、不重市场,茶叶市场化程度低。近年虽有几家企业进行茶叶市场运作,但都因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加之茶叶产品标识、执行标准不全,产品难以进入各地市场销售,茶叶市场占有率很低。四是扶持资金不多。由于靖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少,2007年财政总收入只有8361万元,对茶叶产业扶持有限,茶叶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三、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后劲。一是领导重视。靖安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之一,要摆脱贫困,就应发展特色产业。应从茶叶生长环境特殊、茶叶品质好、莓茶野生资源多、茶叶效率高、投资风险小等实际出发,成立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激励。政府出台发展茶叶产业的相关政策。在营销管理上,实行“走出去”的政策,派遣人员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企业管理技术。在营销队伍上,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大中专院校、经销商中吸收一部分人员,壮大茶叶营销队伍,提高茶叶营销专业水平,增加茶叶经济效益。三是加大扶持。靖安县稀有的野生莓茶已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级保护的品牌,县财政、县扶贫开发办等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四是信贷支持。茶叶产业是一项投资稳、风险小、回报快、效率高的好项目,应加大信贷支持,促进茶叶基地开发、名优茶加工厂建设、新品种引进等,壮大茶叶产业发展后劲。

2、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随着市场化建设的深入,茶叶在管理水平、技术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需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靖安县茶叶至今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模式,没有一个有实力、有规模的龙头企业。要做强茶叶产业,应立足茶叶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广大农户制茶的优良传统,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重点培育一个茶叶龙头企业,政府采取贴息贷款、财政扶持、销售网点建设补助、品牌宣传倾斜等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租赁和建立基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走出一条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路子,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3、整合品牌资源,做大茶叶产业市场。目前,靖安县茶叶品牌较多,绿茶有“永农翠”、“猛洞毛尖”、“猛洞春”、“久香毛尖”、“猛洞春毫”等,莓茶有“溪洲莓茶”、“金顺莓茶”、“山珍莓茶”等,品牌多,厂家多,同一级别的茶叶品名有几个,企业间各自为阵,茶叶市场混乱。因此,发展茶叶产业,应走“一茶一品”的发展路子,统一使用品牌(绿茶一个、莓茶一个),整合资源,努力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

4、强化生产标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档次。一是加快茶叶质量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科学设置产地环境、茶叶加工、贮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系列质量标准。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通过课堂讲座、基地培训等形式,让茶叶种植户掌握茶叶

无公害生产、茶园改造、茶业修剪与采摘、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等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完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搞好茶叶QS执行标准、条码等标识标签的申报,获取茶叶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建立茶叶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按标准生产。

5、挖掘“茶文化”,提升茶叶产业发展层次。近年来,茶叶企业都十分注重茶文化的推广宣传,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叶知名度,尤其是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其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命名、广告宣传等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地域色彩。靖安县名优绿茶产自“中国土家第一村”大坝乡双凤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莓茶产自“红军大战十万坪”的万坪镇,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还有芙蓉镇、天下第一漂、溪洲铜柱等旅游资源为茶叶的发展注入了神秘的文化基因,这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要加以挖掘和发挥。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2

关键词:安徽房地产,现状,对策

一、安徽房地产业现状

我国房地产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1996年为第一个阶段, 这时的消费者对房屋的要求不高, 对商品质量、市场需求不太看重, 市场刚刚起步, 总的来说是卖方市场;1996~2000年是第二个阶段, 中国房地产行业才出现文化和产业, 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才真正产生;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 中国的房地产业迅猛发展, 它要求企业更有实力, 更要把物质和精神做得扎实, 资源更加整合。而这一阶段, 安徽房地产业建设总量增加, 商品房开发结构继续调整, 市场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

(一) 安徽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开发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住宅投资居主导地位。2007年1~10月份全省完成房地产投资692.89亿元, 增长43.3%, 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投资总量占全部投资的19.1%。从投资用途看, 住宅投资居主导地位。1~10月份全省住宅完成投资518.95亿元, 增长41%, 投资额占房地产投资的74.9%;办公楼完成投资17.21亿元, 增长59.3%, 占总额的2.5%, 所占比重最低;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1.59亿元, 增长34.9%, 占11.8%;其他房地产完成投资75.14亿元, 增长70%, 占总额的10.8%。施工竣工面积平稳增加。1~10月份安徽房屋施工面积7, 821.2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0.3%, 其中新开工2, 854.63万平方米, 增长19%。住宅施工面积6, 425.68万平方米, 增长31.1%, 其中新开工2, 381.28万平方米, 增长19.6%;办公楼施工面积227.81万平方米, 增长42%, 其中新开工78.58万平方米, 增长40.9%;商业用房施工面积882.58万平方米, 增长15.2%, 其中新开工291.61万平方米, 增长4.5%。全省房屋竣工面积1, 249.6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3%。其中, 住宅竣工面积1, 095.92万平方米, 增长17.1%;办公楼竣工面积27.46万平方米, 增长67.7%;商业用房竣工面积99.42万平方米, 下降11.7%。

(二) 安徽房地产业的特点

第一, 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房地产开发已由单一的国有开发企业投资逐步向国有、民营、外商等多元投资来源发展, 尤其沿海发达地区的投资商以资金优势大举西进, 对省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产生较大压力, 同时房地产信贷门槛提高, 对开发商自有资金拥有量要求提高。而消费者业从较为单一走向多元化, 住宅房、商业用房、工业用房等使得消费者不仅仅是个人, 还包括了企业等其他消费主体。

第二, 资金来源多元化。2007年1~10月份, 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总额939.27亿元, 同比增长41.2%。从各项资金来源看, 其他资金364.8亿元, 同比增长57%,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105.2亿元, 增长91.8%;利用外资7.72亿元, 增长57.9%;自筹资金324.52亿元, 增长32.6%;国内贷款95.5亿元, 增长31.4%。全省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明显超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资金到位总量比完成投资多246.38亿元, 资金到位率达135.6%, 表明安徽房地产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全省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 土地购置面积较快增长, 土地开发进度加快。自2007年6月份以来, 安徽土地购置面积扭转了同比下降的局面, 增幅逐月提高, 1~10月份全省累计购置土地面积达到1, 410.3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0.6%;完成土地开发投资45.85亿元, 增长57%, 完成土地开发面积856.21万平方米, 增长35.2%。

二、安徽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 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安徽房地产开发在严格遵守法规、政策上存在盲点和薄弱环节, 房地产市场秩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开发商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有的开发商通过违规放号、雇人排队等各种方式来制造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 增加市场热销气氛;有的消费者利用各种方式大量套贷多处购房等等, 这些都阻碍了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的形成和完善, 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供需缺口呈进一步加大之势。

按照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化率等指标, 考虑到安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确定“十一五”期间安徽商品房新增需求总量为18, 000万平方米;而根据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势态去推导, “十一五”期间安徽商品房竣工面积供给总量不足16, 740万平方米, 即使商品房竣工总面积可以实现100%销售, 供给市场达到最大值, 距离商品房需求市场的下限值仍然有1, 260多万平方米的供需缺口。虽然近年来安徽商品房的供给和需求市场规模成倍扩大, 但需求增长快于供给, 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供求缺口呈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进一步推动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安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处于高位, 劳动者收入增长也较快, 但由于基础薄弱,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全省人均收入较低, 广大的消费者寻求更大的居住空间还缺乏物质基础, 目前寻求的目标仍是基本的居住空间, 所以安徽房地产需求在今后若干年中还将处于高位。

(三) 住房结构有待优化。

随着安徽房地产业的发展, 尽管近年来商品房开发结构得到较大调整, 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2007年1~10月份, 全省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投资额仅占全部商品住宅投资的21%, 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占全部商品住宅面积的18%。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供给缓慢, 而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对住房需求旺盛, 二者形成较大反差, 将进一步加剧房地产供给结构失衡的程度。这不仅会弱化对商品房价格的抑制作用, 而且会加重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负担。

三、安徽房地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虽然通过近些年的迅速发展, 安徽房地产业已初具规模, 各方面建设已有所成就。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规范和管理, 主动顺应宏观调控, 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研究和制定对策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是保持安徽房地产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 应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坚决贯彻节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严格执行土地开发建设总体规划, 把握好土地供应结构、土地供应方式, 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切实增加有效供给, 引导建立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认真实施住房建设规划, 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通过建立合理的住房建设模式和产业化生产, 提供“面积不大功能全, 造价不高品质优, 占地不多环境美”的住宅, 注重旧房的有机更新和节能改造。

(二) 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在加快经济适用房方面, 首先应完善政策措施, 规范管理和建设行为。地方要明确城镇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的划分标准, 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制度, 加大对销售环节的管理, 严肃查处开发企业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部门的违规行为;在加快廉租住房方面, 要积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认真落实廉租住房资金, 并规范管理。

(三) 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要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全程监管, 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手册制度、预售管理制度、竣工综合验收制度、质量责任制度等, 建立完善房地产企业和执 (从) 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 强化社会监督。继续开展房地产交易市场专项整治, 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开发与销售、合同欺诈、面积缩水、虚假广告和违法中介等行为。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认真做好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和监测工作,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发布, 采取综合措施, 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形成适合本地区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合理价格, 使住房销售价格和租金水平与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基本适应, 保证安徽房地产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四) 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快高耗能建材的淘汰步伐, 重视节能建材的研发与推广, 在全省制定节能标准体系, 加强住宅产业化的研究, 结合地域特征, 全面推广低耗高效的商品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 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信贷、税收等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积极调动房地产企业的积极性, 保障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平衡, 提高房地产业对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贡献程度;积极研究符合地域特点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制度, 走制度创新之路, 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打击购房投机行为等。只有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 安徽的房地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钊, 曹振良, 李晟.中国房地产周期研究.经济研究, 1996.12.

[2]刘霞辉.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落的房地产价格.经济管理, 2006.21.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3

新时期文化产业应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结合,培育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为繁荣文化艺术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进一步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创造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文化产业有其特殊性,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所生产和提供的文化产品,除直接构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还由于文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国家必须将其中一部分纳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给予支持。

第三,针对不同类型文化产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文化产业既包括具有强烈大众需求的通俗性娱乐文化产品,也包括大众需求较少的“高雅”艺术文化产品,还包括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需要保护的民族文化遗产。第一种文化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完成成本补偿并获取利润;而后两种文化产品比如古典音乐、严肃戏剧、诗词欣赏、民族传统文化等,因更强调其艺术价值,对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要求较高,这种艺术趣味需要通过教育与经验才能获得。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靠市场化运作不能完全补偿成本,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和扶持政策。

第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五,明确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和电影、动画片的生产能力,

第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从主要依赖区域性市场向综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实力的出版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出版品牌。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使我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

第七,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流通系统,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

第八,推进营业性演出单位资产重组,发展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形成一批大型演艺产业集团。发展电子娱乐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健康向上和技术先进的新兴娱乐方式,创新娱乐业态。鼓励连锁娱乐企业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加强文化娱乐主题园区建设。

第九,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覆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使文化会展业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努力扩大广告产业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力,广告营业总额有较快增长。

第十,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拓展民族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 篇4

摘要:客家硒都连城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是福建省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发展富硒农业,有力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科技创新开发不足、品牌意识不足、产业层次较低、经营主体不强、产品标准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和总结梳理,对客家硒都连城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客家硒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连城县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全县土地硒元素含量适中,含硒土地面积256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6%,其中富硒土地面积853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境内分布“罗坊乡—北团镇—塘前乡—姑田镇”、“庙前镇—莒溪镇—曲溪乡—赖源乡”两条富硒土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孕育了连城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20xx年10月被省农业厅列入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2017年2月,连城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发展富硒农业,开拓连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领域,对于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巨大作用[1]。

一、客家硒都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

连城县是福建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是“上天赐予连城的黄金宝藏”,优势突出。20xx年,连城县把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有效载体,结合连城实际,制定下发《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将富硒产业列入20xx年“4+X+1”整县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独具地方特色的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山苦瓜等富硒产品[2],成为连城富硒名片。其中,“天水间”牌连城白鸭蛋在第三届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

(二)富硒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20xx年5月出台《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一是举办“众创连城富硒农业英雄会”和“富硒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策划、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二是指导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富硒产业协会。截止到2017年6月底,全县共发展硒农产品经营主体63家,从业人员5600人;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基地约1.7万亩,开发硒农产品35种,实现产值3.6亿元[3]。

(三)富硒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加强

2012年以来,与省农科院合作,长期开展天然硒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并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福建省富硒农产品(连城)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4],结合检测结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河源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制定富硒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奠定基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联合诏安县,委托标盟(中国)机构制定富硒农产品福建地方标准[5]。

(四)富硒交流扩大提升市场占有

为提升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县政府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联盟举办的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及产品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九三学社的合作,共商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大计。组织、引导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湖北恩施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州国际富硒产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富硒食品产业展览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洽淡会、海峡两岸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在百农汇福州展销中心、闽西宾馆、古田会址、冠豸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中国客家硒都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厅,全力推介我县富硒农产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富硒生产技术体系。目前,与省农科院、农林大学合作的种养殖技术试验与硒土壤检测分级工作均未全面完成,无法有效指导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保障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链延伸。已有的富硒产品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大米、红衣花生、雪薯、洛神花、山苦瓜、葛根等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同时,多数新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的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少。

(二)富硒品牌意识不足

一是连城富硒农业经过5年发展,富硒农产品仅有“天水间连城白鸭及蛋品、乐硒有机大米、花丁米酒、森农良品蜂蜜、鑫菇田系列大米”等5个屈指可数的独立品牌,大部分富硒农产品尚无品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数量不多。二是中国客家硒都的发展定位,有效提升了连城富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但缺乏足够支撑起中国客家硒都的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缺乏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构建与中国客家硒都相适应的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任重而道远。

(三)富硒产业层次较低

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还较低,富硒食品、富硒饮品以及富硒产业衍生的生物制药、休闲旅游、保健养生尚未起步,“富硒+”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四)富硒经营主体不强

因为起步晚,相关富硒的科普知识、营养作用、发展前景等宣传不够,富硒资源开发价值未能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形成,富硒产业的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产业发展一直不快,一直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突出表现为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推动连城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五)富硒贴标乱象丛生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权威检测机构认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自认为全县土地均含硒元素,种养殖生产的农产品就都是富硒的。一些地方“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富硒葡萄、富硒百香果”等不经检测一窝蜂地打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想贴就贴”乱象丛生,成为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隐忧。

三、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富硒产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富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二是强化富硒农业产业行业管理。对富硒产品的硒含量进行地方标准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档案和可查询系统,形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明确富硒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杜绝富硒贴标乱象,对不含硒的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决不允许以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富硒产品名义入市。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整个富硒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和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富硒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等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搭台打响“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和扶持富硒经营主体加大独立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建立自有富硒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以“中国客家硒都”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富硒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的溢出效应提升广大消费者对连城富硒产品的认知度,提高连城县富硒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注重主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渠道,在传统的新闻、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宣传富硒产业产品的基础上,依托旅游、餐饮、文化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推介连城富硒产业产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认识硒功能、发展硒产品促进人人健康”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补硒、科学补硒”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二是增强推介力度。引荐、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设立连城富硒农产品专营店。三是用足“互联网+”。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富硒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连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融合文、旅、体活动与富硒产品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特色旅游、特色体育赛区事等活动,搭建连城富硒产品宣传销售等平台,打造富硒品牌。

(三)强化企业主体,坚持市场运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兑现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新型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品牌、开发产品、申请专利和申报“三品一标”;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引导、引进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扩大原材料供应基地,走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三是市场动作,优胜劣汰。引导富硒经营主体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

(四)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开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申请,将连城县列为“2017年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县”,同时、加大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富硒产业研究部为基础的富硒产品研发科技平台,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应急科技人员紧缺问题;同时,实行委培和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富硒产品开发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富硒产品产业的开发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伍永寿.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7,(4):1.

[2]黄水林.温晓洁.连城全力打造“客家硒都”[J].闽西日报,20xx,(08):23.

[3]黄宏.屏山县发展富硒农业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20xx,(8):10.

[4]邵秀芳.富硒农业看平安[J].海东时报,20xx,(06):20.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5

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

点击:6

41西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正常年份种植面积约达3 000万亩。现根据对西瓜产区的调查,就我国现代西瓜产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现代西瓜产业特点

随着塑料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西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

1)种植模式多样化。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及塑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西瓜的栽培环境变得可人为控制,促使西瓜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露地栽培发展 到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促成栽培、多层覆盖栽培、暖棚栽培、温室栽培、促进早熟栽培、秋延后栽培等,种植模式的多样化使得西瓜的供应时间延长,目前市场上 周年可见西瓜销售。特别是设施栽培西瓜种植效益好,受到各生产区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西瓜栽培的主要方式。如河北省清苑县年种植西瓜11.3 万亩,温室、大棚、中小棚种植面积达10万亩;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西瓜5.9万亩,全部采用大棚、中小棚种植;北京市大兴区年种植西瓜9万亩,温室栽培面 积超过了4万亩;北京市顺义区年种植西瓜3.5万亩,全部采用大棚种植。

2)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虽然我国是以单家独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 的,但对于一个产区而言,种植是相对集中的,一个乡或一个县多注重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在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规模化发展可通过大基地对应大市场,促进西 瓜大流通,节省交易成本,同时促使瓜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快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西瓜的商品化程度。伴随规模化的推进,西瓜生产方式也逐 步告别粗放,迈向集约化。

3)管理简便化。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人们对西瓜的生长习性认识加深,面对日益紧缺的劳动力资源和日渐上涨的工 资,各地在不断的探索简化管理措施,以降低生产成本,有的已取得很大进展。像生产中管理比较费工的枝蔓管理,甘肃静宁瓜农就创造性地应用了树枝固蔓措施,大大地减小了瓜园用工量。

4)生产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益,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效益最大化,一直是农业经营所追求的。在现代西瓜生产中,为提 高经营效益,各产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概括而言,提高西瓜经营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产量,二是提高西瓜品质,三是提高西瓜售价。通过搭架栽培,提高种植密度,使西瓜生产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施肥时加大有机肥用量,大幅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改善西瓜品质非常有益; 采用多种措施,促进西瓜早熟,提高售价效果十分明显。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西瓜生产效益的提高。

5)生产安全化。食品安全不容忽视,并越发受到 全社会的重视。为了促进西瓜早熟,有的瓜农在西瓜生产中使用激素催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了促进西瓜产量的提高,在目前农家肥不足的情况下,化学肥料的 使用量难以减少。西瓜病虫害防治在一定程度上过分依赖化学防治方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产品市场准入与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实施、无公害化栽培技术的 应用和瓜农素质的提升。

6)供给周年化。西瓜传统供给季节较短,就一个产区而言,西瓜供应季节为1个月左右,最多不超过2个月。而现在,由于种植技术的革新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贮藏设施设备的应用,西瓜的供应期显著延长,消费者已可周年吃到新鲜西瓜。

7)流通半径扩大化。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西瓜的流通半径逐渐扩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瓜靠人力推车运输,流通半径一般也就10~20 km,多以当地销售为主;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农用三轮车的普及,西瓜流通半径明显扩大,销售半径超过100 km,销售范围以县内为主。到本世纪初,西瓜流通范围进一步拓展,其销售半径已突破1 000 km。最近10多年来,西瓜流通半径进一步扩大,基本上实现了全国销售。

8)特色化西瓜发展异军突起。以早熟为主的礼品西瓜、用模具生产的 特形西瓜、表面印字的西瓜、按有机标准生产的有机西瓜、观赏用的指形西瓜、食用方便的无籽西瓜、黄肉西瓜、单瓜质量超过100 kg的超大型西瓜等构成了特色化西瓜。特色化西瓜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有市场、有发展空间、有生产效益,就促进了特色西瓜 的突起。特别是无籽西瓜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种植,由于适应性和商品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无籽西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进行无籽西瓜栽培,无籽西瓜正常年份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约占全国西瓜种植总面积的1/6。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较大的 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5省。广西、海南的无籽西瓜生产已经占当地西瓜生产总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冬春季西瓜的主要产区,其单位面积的产值和 效益是全国最高的。

9)功能性西瓜开始发展。在西瓜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措施导入硒、锌等微量元素及SOD(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生产出富硒西瓜、富锌西瓜、SOD西瓜等功能性西瓜,丰富了西瓜产品。

10)新技术日益配套。我国西瓜生产在最近十几年时间内,完成了由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的过渡。随着栽培模式的革新,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培育、工厂化嫁接育苗、穴盘基质育苗、多层覆盖、微滴灌、二氧化碳施肥等新技术日益配套。

11)新技术输出加快。我国西瓜生产先进地区的瓜农,种植西瓜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近年来纷纷走出家门甚至国门,利用技术特长,到外地创建西瓜基地,将外地的资源优势与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创造了许多共同致富的典型。像浙江省温岭市就鼓励瓜农外出创业,温岭瓜农近年来分别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苏、云南及缅甸建立了多个大棚西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25万亩以上。甘肃静宁瓜农近年来也纷纷走西口,到新疆承包土地种西瓜,这种方式既繁荣了当地经 济,又增加了瓜农收入,达到了双赢。

12)小型西瓜市场份额呈现增加态势。长期以来,我国西瓜以露地栽培为主,所种植的西瓜以中型为主,中型西瓜长期以来是市场供给的主要类型。但近年来随着设施西瓜的快速发展,小型西瓜产量明显增加,小型西瓜成为市场销售的主要类型之一,改变了以往中型西瓜一统天下的局面。

13)间套种植方式多样。西瓜种植株数少,田间空隙较大,各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进行间套种植试验,已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模式。像河北省新乐市的吊蔓西瓜上 瓜下菜立体种植方式,河南省通许县形成的小麦—西瓜—棉花(或辣椒)、春马铃薯—无籽西瓜—秋菜花、小麦—无籽西瓜—秋菜花,甘肃省静宁县形成的西瓜果树 套种、西瓜—辣椒—大白菜、西瓜—大蒜套种方式都很成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现代西瓜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西瓜产业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及经营效益的提高,突出地表现为:

1)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在我国,西瓜的生产主体是千家万户,而对应的主要销售市场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种植的分散性和销售的集中性是 很不对称的。在生产和销售之间缺少必要的桥梁,多靠西瓜经纪人联络,造成种植者、经纪人、收购商三者争利。许多地方虽然成立了西瓜产销协会,但多是有名无 实,作摆设、装门面的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少。我国西瓜产业整体上呈现一盘散沙、低效运行的状态,这很不利于产业的 发展。

2)生产波动性 较大。西瓜生产受多种因素制约。由于西瓜种植技术比较简单易学,便于普及,加之西瓜种植技术的公开性,在效益看好的年份,许多农民跟风加入种植者的行列,种植面积迅速膨胀,导致来年出现产大于需、供过于求的情况,西瓜销售价格下滑,种植效益下降,这样又会逼迫部分种植者退出西瓜种植。种植者少了,西瓜种植 面积减少,又会引发西瓜价格反弹。这样的结果导致西瓜生产易呈现波动性发展态势。另外,气候条件也是造成西瓜波动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夏季气温高、晴朗天气 时间长的年份,西瓜大多好销,有利于西瓜售价及种植效益的提升,而夏季多阴雨天气时,气温低,则易造成西瓜滞销,导致西瓜售价和种植效益下降。经济发展态 势也直接影响西瓜的种植及经营效益,在快速发展期或快速发展地区,社会购买力高,西瓜多高价畅销,而在经济下滑期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社会购买力低下,西瓜效益很难提高。这些多种因素导致西瓜种植面积、销售价 格、经营效益很不稳定,西瓜生产的波动性特征 明显。

3)发展极不平衡,种植 管理水平及经营效益差别较大。由于投资能力、种植水平、发展理念的差异,全国西瓜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像山东、陕西等省大面积普及设施栽培措施,棚栽西瓜亩 收入高的可达20 000~30 000元,而落后地区有的露地西瓜亩收入仅500~600元。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不同的地区间,也表现在不同的种植者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我国西瓜产 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4)产能低下。西瓜作为高产作物,在肥水投入充足、枝蔓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亩产过5 000 kg是很容易的,但是由于种植者管理水平不同、投资能力的差别,西瓜产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国西瓜平均亩产不足1 500 kg,产业整体呈现低效运行状态。特别是西瓜基地县种植年限较长,西瓜连作重茬时间长,严重影响了西瓜产能的正常发挥,已成为西瓜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之 一。

根据调查,现阶段西瓜单产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①缺肥少水,西瓜生长的物质供应没有保障。西瓜为需肥较多的作物,但生产中普遍肥水欠 缺,这样就使得西瓜产量很难提高。②整枝不太合理。由于目前栽培密度较大,大多采用单蔓整枝,有的整枝时将多余枝蔓全部掐除,使营养器官生长受限,不利于 产量提高。③不能适位坐瓜。由于施肥不当或受天气影响,普遍不能适位坐瓜,西瓜一般在第2雌花节位坐瓜,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在此之前或之后坐瓜,都不利于 产量的提高。

5)果实风味寡淡,品质不高。随着化肥的使用,起先人们对农家肥的积攒越来越不重视,农家肥越来越短缺,土地越种越薄,而人们从土地中获得收益的期望越来越高,为此施用更多的化肥,特别是为了促进高产,氮肥施用量偏高,导致西瓜风味较淡、品质不高,影响西瓜的销售。

对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合理区划,扶持合作社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西瓜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已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区,各优势产区长期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种植模式,这 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会造成观念僵化、技术守旧,不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各地应立足当地实际,合理进行种植区划,积极引导瓜农学习先进理念和新技术,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大力发展西瓜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和职业种瓜农民,延长西瓜产 业链。

2)探索西瓜销售新模式。传统的贩运已经很不适应现代西瓜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加快产地西瓜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可借鉴日本拍卖式销售方式,瓜农生产出西瓜后,按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拉 到批发市场,交给批发市场,由市场按质进行拍卖,这样卖买双方不见面,有利于交易公平、高效进行,是较先进的销售方式。这一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所应 用,虽不及日本的规范,但雏形已成,像在甘肃静宁,每到西瓜成熟季节,便有商家提供场地和大型磅秤,形成西瓜交易场所,卖买双方在场内验货、谈价、交易。这种交易省工,相比地头交易前进了一大步,既方便了交易的进行,又规范了交易的程序,避免了交易中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当然山东、陕西、河南等地的大型西 瓜交易市场的运行是很规范的,很先进的,应大力推广普及。有条件的地方,应利用电子交易平台,实行网上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同时积极启用能人带动发展战 略,鼓励有能力的瓜农进入流通领域,加快西瓜流通速度,以销促产,促进效益的提升。像安徽省砀山县全县拥有西瓜经纪人6 800多名,经纪人与全国10多个大中 城市的120多个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协议,不但每年全县20万亩西瓜畅销,还包销了周边县市的西瓜。

3)普及新技术,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各西瓜产区要相互交流借鉴生产技术经验,以加快新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应加强早熟生产措施、棚栽技术的普及。后发展地区应通过组织瓜农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邀请先进地区的种植能手、生产管理者传经送宝等途径,加快技术的普及提高。

4)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产能。生产中可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增施肥水、适时合理调整枝蔓、减少养分无效消耗、应用嫁接技术育苗等手段提高西瓜植株抗性,适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其在适当部位坐果,以利产量提高。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6

一、引言

近年,国家逐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又一新的国家重大战略。2014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尤其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化发展的契机。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对于中国产业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加快占领全球化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培育周期长,技术、市场、政策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这些问题与以营利为目的和资金安全为首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相违背,企业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入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在市场缺失的领域,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出发,坚持市场建设方式,以融资为杠杆,利用政府组织优势,引导资本投向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国开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起到主导作用。如何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内关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谭中明(2012)、袁天昂(2010)、胡海峰(2010)等人从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培育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顾海峰(2011)则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并分别从政策性直接金融层面、政策性间接金融层面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王保忠(2015)认为在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等领域,应该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以培育商业性金融为辅。在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支育辉(2012)以西部地区发展的视角,认为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蓝虹(2012),杜莉(2013)对开发性金融支持碳金融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发性金融在碳金融市场建设中可以发挥信息溢出,风险过滤和信用增进作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问题,推动碳金融快速发展。本文在前期学者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的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国家扶植力度空前,多项政策和规划出台。近年来,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际化,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例如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规划和意见中,都重点提到了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委也分别出台了多项综合性政策和具体实施规划,涉及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个子领域,主要内容涉及到整体规划,财税政策,资本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

2. 总体规模逐年扩大,国际化趋势明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2011年,总产值超过9.5万亿,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5万亿,年均增长2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代表,发展趋势和投融资特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相似,有较大重叠性,可以参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而预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2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6 0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5%;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5 068.6万亿元,同比增长9.4%,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3年~2012年10年间,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逐年扩大,2014年达到1 09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这说明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高新产品和技术输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产业国际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3. 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力量投入加大,研发水平得到持续提高。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装备和产品得到实际应用,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部分产业拥有并掌握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核心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的5%以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部分领域规模上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研发的投入仍明显不足,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研发的投入占收入比处于全球中下等水平,相当多的产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设备和技术依然依赖进口。

4. 融资需求旺盛,融资方式趋多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面临大量资金缺口,而金融支持力度亟待加强。首先,国内企业很难获得或者较高成本获得国外信贷机构融资;其次,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国内企业由于对国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经营环境的不甚了解,面临较大的风险,使得国内金融机构往往惜贷;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很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另外,政府和骨干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造成融资需求非常旺盛。融资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部资本融资、信贷融资、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目前,我国股权性融资体系尚不成熟,亟待完善。 5. 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全球布局。 目前,市场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骨干龙头企业,它们在开发性金融为主的金融体系支持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高层次国际商贸往来,在海外投资并购建厂,开设分支机构,建立研发中心,布局全球市场,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力争在国外大型企业主导的市场中获得话语权。

华为公司作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拥有重要市场份额的企业,近年与国开行签订约400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协议。在国开行支持下,华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参与并购活动和建立研发中心。华为连续5年海外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2 291亿元,占整个收入的58%,同比增长27.8%。

三、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开发性金融着重于以市场的方法,不以盈利为目的,筹集和引导社会、商业资金,把短期零散的存款资金转化为大额、长期贷款,建立稳定资金来源,满足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扶持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领域,支持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

1. 加大信贷力度,筹集和引导社会、商业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最主要金融需要就是融资服务,国际化往往涉及到海外业务拓展、投资、并购、开设驻外机构等等,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企业某种程度的不了解或不信任,以及过高的交易费用和苛刻条件,造成中国企业较难外国技能结构的信贷支持或者以较高成本获得信贷支持。

国开行引导和带动了其他商业银行,由国开行牵头组成银行集团,在贷款中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长期和巨额资金需求的大型骨干企业或者企业集团进行银团贷款。通过国开行发起银团贷款项目,使得国开行可以避免资金紧张而不能给优质重大项目贷款;同时,又可以使商业金融机构参与规模特别大而无法参与的项目。

在开行的支持下,中兴公司从几十年前的中小型科技公司一跃成长为全球顶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占据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从占领亚非拉市场,到成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自2004年以来,国开行与中兴多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5月,中兴向银团申请超过7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不仅如此,在政策性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也纷纷给中兴提供信贷服务。

2. 风险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风险投资基金对处于该时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投资引导作用。通过开发性金融建立的风险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支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国开行通过股权投资可以使其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防止甚至杜绝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相关信息。在具体的股权投资过程中,对于所需资本超过企业承受力的,但是项目却有益于社会的,可以考虑附条件股权投资;对有这较大财务问题的发展前景较好企业,可以将贷款和股权进行相互转化从而解除财务负担;对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前景较好的企业,可以直接购买企业股票或者在发行过程中持有股票。国开行方面进行了股权投资行为,需定期搜集企业经营财务信息,做好审查和风险防控,一旦发现问题或者预计出现问题,可以行使股东权利进行干预以化解风险。

开发性金融创立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大力支持处于成熟期或者扩张期的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回购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除国开行和另外8家国际性银行提供近20亿美元贷款外,国开行旗下子公司国开金融联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博裕资本、中信资本等,参与了阿里巴巴普通股的认购。

3. 投行业务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开行作为集“投贷债租证”于一身的全能型银行,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国开行资本实力雄厚,信用级别同于国家信用,掌控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它在市场化发债、项目融资的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国开行子公司国开证券可以开展财务顾问、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和上市方面的投行业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服务。

国开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主要结构是国开行作为发起人、贷款服务机构或者是其他机构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机构。国开行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贷款力度。首先国开行可作为商业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人,对向新兴产业领域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证券化服务,然后把这些商业贷款进行打包后向投资者出售,极大增加了此类贷款的流动性,同时也消除了商业银行投资于新兴产业的风险的顾忌和担忧。

国开行具有债券承销资格,可以利用自身信用优势,对承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国开行和中广核集团合作中,国开行担任中广核已经发行的573亿元各类债券中的486亿元的承销商工作,市场占有率达到85%,国开行还是中广核最早合作支持其“走出去”业务的银行。在国开行的支持下,中广核“走出去”战略力推核电、太阳能、风电等多个项目。

四、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对策与建议

开发性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鼓励我国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性企业,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整个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1.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提出者,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国际化。国开行拥有“投贷债租证”综合性业务模式,这种综合性金融运作模式使得国开行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方案时候,可以充分协调旗下证券、基金、银行、租赁等多个业务子公司,实现业务上的协调、配合、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地方政府建立战略性产业国际示范园区、企业海外并购投资、企业IPO等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2.构建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支持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度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在国家相关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下,有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开发性金融作为先锋,起到扶持和引导作用,引导商业资金共同参与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建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金融服务体系。从国外经验来看,在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化的战略初期,有国家背景的政策性金融起到主导作用,等到企业在海外逐渐发展壮大,商业金融再加大支持的深度广度足以支持企业发展时,开发性金融再逐步淡出,形成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3. 加强风险防控,保证资金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新技术的研发、产品研制到产品的推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每个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务必做好风险防控,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监测,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全面支持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为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使企业在损失发生时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大大降低损失的影响,化解海外经营的风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风险的投融资活动要深入探讨并建立相关保险制度,如投资收益保险、工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转移企业投融资风险,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4. 完善开发性金融的退出机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周期的特点,选择不同时间进入和退出,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的演化可以分为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开发性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而不断调整,在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成熟期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竞争加剧,平均利润率下降,产业投资回报也会下降,开发性金融可以在这个时候选择逐步退出。开发性金融退出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贷款业务的退出方式上可以选择贷款合同转让、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股权等;股权融资的退出方式可以是首次公开发行(IPO),产权交易(兼并收购),企业回购、资产清算等。总之,开发性金融在退出时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所处周期、投资回报、产业风险和市场成熟度等因素。

肉牛产业发展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篇7

1.1 肉牛价格变化情况

2000年国内活牛价格一般在6.5元/kg左右, 此后活牛价格每年都小幅增长, 直到2006年, 达到8.5元/kg, 2007年持续陡然升高, 直到13元/kg;此后, 活牛价格基本稳定, 并有小幅增长, 目前达到15元/kg左右。

1.2 饲养模式

当前, 肉牛饲养主要以农户养殖5头以下模式为主, 肉牛主要饲喂农作物秸秆, 很少饲喂饲料, 每头肉牛年饲养成本不到1500元。肉牛直线育肥的养殖场很少, 肉牛育肥方式主要是规模场从农户购买架子牛, 集中育肥3~6个月再进行销售。肉牛饲养方式基本有两种类型:半放牧加补饲和全舍饲两种类型。其中, 肉牛50头以下基本为半放牧加补饲类型;50头以上为全舍饲类型。

1.3 饲养技术

农户主要以半舍饲半放牧为主, 在夏、秋两季, 饲草丰富, 进行放牧育肥;冬、春两季舍饲饲养, 主要饲喂秸秆饲料, 怀孕母畜和幼畜饲喂少量的精料。全舍饲养殖, 主要饲喂青贮饲料、青干草和精料。

2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2.1 肉牛效益分析

2.1.1 全舍饲肉牛成本与效益分析

以西门塔尔牛为例, 能繁母牛一年的饲养成本:粗饲料15kg/d, 每天2.2元;精饲料2kg, 每天4元。饲料成本全年合计 (4+2.2) ×365=2263元;每人饲养50头肉牛计算, 人工成本300元;此外, 还有防疫成本、配种成本、消毒成本、房屋折旧等100元。每头能繁母牛一年的饲养成本2663元。

2.1.2 6月龄的犊牛的成本与效益

六个月饲料成本———粗饲料1800kg, 精饲料270kg, 饲料成本870元;防疫和其它成本30元;母牛按一年一胎计算, 母牛饲养成本2300元。6月龄犊牛长到250kg, 每千克犊牛价格在20元左右, 可卖到5000元。效益为5000-2663-900=1437元。

2.1.3 12月龄的育成牛成本与效益

饲料成本———每日10kg粗饲料和2kg精料, 成本在5.5元左右, 12个月成本在2000元左右, 人工成本300元。12月龄育成牛长到550kg左右, 每千克育成牛价格在15元左右, 12个月龄的育成牛效益为:15×550-2000-5000-300=950元。

2.1.4 18月龄育肥牛成本与效益

饲料成本———每日15kg粗饲料和4kg精料, 成本在10元左右, 饲养6个月饲料成本达到1800元;人工成本150元, 其他成本50元。18个月龄育肥牛体重达到750kg, 每千克育肥牛价格在15元左右, 18个月龄的育成牛效益为:750×15-1800-150-50-15×550=1000元。

2.2 农户养3~5头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农户养殖3~5头肉牛, 不计算人工成本和粗饲料成本。仍以西门塔尔牛为例, 能繁母牛一年的饲养成本:精饲料2kg, 每天4元。饲料成本全年合计1460元, 每头能繁母牛一年的饲养成本不超过1500元。

2.2.1 6月龄的犊牛的成本与效益

精饲料270kg, 饲料成本540元;母牛按一年一胎计算, 母牛饲养成本1200元。6月龄犊牛长到250kg, 每千克犊牛价格在20元左右, 可卖到5000元。效益为5000-1500-540=2960元。

2.2.2 12月龄的育成牛成本与效益

饲料成本———每日2kg精料, 成本在4元左右, 12个月成本在1460元左右。12月龄育成牛长到550kg左右, 每千克育成牛价格在15元左右, 12个月龄的育成牛效益为:15×550-1460-5000=1790元。

2.2.3 18月龄育肥牛成本与效益

饲料成本———每日4kg精料, 成本在8元左右, 饲养6个月饲料成本达到1440元。18个月龄育肥牛体重达到750kg, 每千克育肥牛价格在15元左右, 18个月龄的育成牛效益为:750×15-1440-15×550=1560元。

2.3 本地杂交黄牛放牧饲养效益

不计人工成本, 每头能繁母牛年产一头牛犊, 牛犊饲喂两年后出栏, 饲料成本为365×2×2 (每日2元的饲料) =1460元, 牛出栏体重350kg, 每千克活牛14元计算 (比良种肉牛每千克差一元钱) , 养殖效益为:350×14-1460=3440元。

3 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

良种繁育体系是肉牛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直接关系到肉牛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目前, 肉牛良繁体系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

3.1.1 种肉牛场缺乏

造成养殖户买牛买样难, 种源不足。

3.1.2 引种缺乏宏观调控

引入的种牛品质参差不齐, 引进的优良品种缺乏适时选育, 出场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等, 所引进的优良品种, 除小范围的饲养和杂交优势利用外, 未形成规模化的杂交生产体系, 肉牛屠宰率、胴体重、个体产肉量水平低, 优质高档的牛肉不多。

3.1.3 品种单调

肉牛主要以本地黄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 而国外优秀的品种 (夏洛莱、利木赞) 等推广较少, 仅规模养殖场少量存在, 造成了肉牛品种单调, 生产性能较低。

3.2 规模化程度低

规模场较少的原因在于肉牛规模养殖投资大, 风险大, 利润小。据调查的一家存栏120头的规模肉牛场, 已饲养西门塔尔牛和利木赞牛两年多, 投资达到80多万元, 而利润仅为20多万元, 年利润10万元;假如遇到肉牛死亡等情况, 还可能出现养牛赔钱现象。

3.3 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饲养分散, 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 大多数肉牛生产者没有与加工企业建立互信、互助、互利、合作共赢牢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突出表现在: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较少、品牌数量少。

3.4 饲料体系不健全

目前, 肉牛养殖基本属于粗放式养殖, 肉牛的架子牛饲养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饲料主要是玉米秸秆, 而苜蓿等优质牧草的推广有限, 全株青贮技术推广很少, 严重制约着肉牛业的发展。

3.5 政府扶持资金少

国家从2007年开始, 先后扶持蛋鸡、生猪、奶牛等行业发展, 但对于肉牛产业发展, 扶持资金有限。2010年国家对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行扶持, 且补贴养殖场相对较少。因此, 扶持资金不足, 覆盖面窄, 导致一些有资本的农户选择养殖蛋鸡、生猪等畜禽, 而肉牛产业受到冷落, 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不高。

3.6 生产和流通环节利益分配背离严重

畜牧生产投入大, 周期长, 效益低, 风险大, 尤其是肉牛业。而屠宰、流通和销售环节几乎没有风险, 且收益很高, 这实际上是对基础生产者极大的伤害, 也是畜牧业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是妨碍畜牧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3.7 农户肉牛养殖积极性不高

2000年以来, 活牛价格上涨了130.77%。价格上涨幅度很大, 主要原因有以下:一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 2000年玉米价格在0.85元/kg, 目前玉米价格达到1.9元/kg左右, 上涨了123.53%, 青贮玉米秸秆价格也上涨到了0.15元/kg;二是2007年和2008年, 市场物价大涨, 肉牛价格相应上涨。2007年肉牛价格同比上涨了大约50%。

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下降, 主要原因在于肉牛养殖投资大、风险高、效益低造成。农户饲养一头能繁母牛, 在较高管理水平的情况下, 投资15000元 (购买能繁母牛、肉牛育肥) , 饲养周期达到3年 (1年妊娠期, 2年育成育肥期) 利润6200元, 年利润仅仅2000元;而农户饲养的黄牛, 每头年利润不到1500元。

3.8 肉用奶公犊资源急待开发

由于奶公犊相关育肥技术研究滞后, 利润较低, 使得奶公犊资源利用有限, 没有成为增加牛肉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9 饲养管理粗放

日粮配方随意性强, 或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 或某些营养过剩, 或育肥期用一个配方等。粗饲料品种单一, 基本都是秸秆, 缺少必要的加工调制。阶段育肥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等新技术使用较少。饲料的质量、安全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畜舍简陋, 环境控制难度大。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对肉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肉牛业规模养殖比重偏低, 投资大、周转慢、风险大, 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主要扶持良种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推广人工授精技术、TMR饲喂技术, 加大对引进优良肉牛的扶持力度。

4.2 建立完善肉牛繁育体系, 加快育种进程, 提高优质种畜利用率

建议国家、省、市拿出相关配套资金, 建立地区性的育种场、繁殖场, 形成良种繁育体系, 制订出各类优良品种的标准, 并尽快在育种场、繁殖场内实施。应从宏观上加以引导, 并严格把关、审批、全局控制种畜的引入和利用, 重视肉牛良种场的建设, 从而更好的保证引入品种的扩繁、饲养以及持续利用等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

推广品种间杂交改良效果, 发挥鲁西黄牛、本地黄牛等品种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引入的国外优良品种, 开展广泛的杂交改良工作, 进行高质量的肉牛生产, 同时还要进行系统的选择, 推广优良杂交配套组合。

4.3 加快肉牛生产技术的配套和推广体系的建设

国家、省、市要重点加强肉牛舍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解决目前存在的“规模养殖不挣钱”的尴尬局面, 解决好肉牛舍饲的营养问题、疫病问题, 推广常规育肥技术, 犊牛育肥策略。

4.4 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

推广种植人工牧草, 提高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同时, 开展不同杂交组合的最佳营养需要与饲料配方研究, 生产高质量的系列预混料、浓缩料和精料产品。积极推广全株青贮技术, 加快肉牛业发展的饲料体系建设。

4.5 创新模式, 探索肉牛业发展新机制

模具产业对策建议 篇8

关键词:陕西;苹果产业;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1003002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海拔较高、光照充足、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具有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苹果产业在陕西发展势头迅猛,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系列中央惠农利农政策的实施,陕西苹果产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仅2011年陕西苹果面积62.3万hm2,年产量1 203万t ,年产量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的1/8,优果率达75%以上。苹果产业已经成为陕西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但是当前依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认真研究应对,必然阻碍苹果产业后续的健康发展。

1 存在问题

1.1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果农科学文化素质低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多数科学文化素养低,自身劳动能力低下,对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既难以应对果园繁重的日常作务,又制约着新型果园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1.2 苹果产业专业人才偏少,人才储备不足

苹果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专业人才作支撑。当前苹果产业专业人才数量偏少,许多农林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改行或选择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不愿选择环境较差的西北内陆和偏远乡镇发展;产业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基层服务体系落后,基层组织和技术人员数量少,思想观念陈旧,业务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导致基层推广难度大,产业更新缓慢。

1.3 品种单一,苗木繁育基地少

目前主要以晚熟品种为主,中早熟品种比例低。晚熟品种富士系品种老旧、抗性差、品质低,缺乏优良新品种,鲜食加工品种短缺。同时苗木繁育基地少,科研力量薄弱,新品种培育力度不够。这一切都制约着苹果产业更新换代的步伐。

1.4 老龄果园面积大,更新改造难度大

当前老龄果园在苹果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树龄增长,树体逐渐老化,品质和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新建果园比重小,初期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老龄园缺乏长远的改造规划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果园更新改造周期长,难度大。

1.5 渭北地区腐烂病严重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和人为管理等因素影响,渭北地区腐烂病严重。据陕西省洛川县植保植检站2010年普查结果,5~10年生果树腐烂病平均病株率13.3%,平均单株病斑1.13个;11~15年生平均病株率为50%,平均单株病斑2.50个;15年生以上平均病株率73.3%,

唐笑天: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平均单株病斑2.59个。腐烂病病菌具有潜伏期长、遇风雨传播迅速、周边辐射范围广、复发率高的特点,果树一旦感染病菌,轻者造成苹果减产、品质下降,重者出现挖树毁园的严重后果。

1.6 不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苹果商品率低

据相关资料,美国农产品采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3.7︰1,日本为2.2︰1,而我国只有0.38︰1。苹果采后商品率低,严重制约着苹果产地定价和当地果农的增产增收。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苹果产业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较低,缺乏大型现代化果品采后深加工企业,大多数产区仍然沿用落后的地窖贮藏、冷库贮藏,气调库数量较少,技术不规范。

2 对策建议

2.1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产业化人才

实现苹果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制定人才培养长期规划。

一方面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多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加快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专家、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逐渐形成完整的多层次技术推广体系和长效推广机制。

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特别注意发掘农村技术能手、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他们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同时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走联合、协作、统筹协调、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2.2 鼓励青年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扶持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

青年农民是未来苹果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关系着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力保障。一是要鼓励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改外出务工为本地就业,增强苹果产业发展后劲。二是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大力兴建农村学校、农民夜校,实行农民自学与专家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变劳动力优势为技术智力优势。三是扶持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通过政策宣传、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形式扶持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企业家。

2.3 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兴建苗木基地

针对本地区气候和生产实际,加大苹果新品种培育力度。一要组织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培育一批抗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易于管理的新品种。二要长远规划,新建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苗木的科技含量。三要加快无病毒优质苗木的生产和技术推广力度。

2.4 重视老龄园更新改造,以科技促发展

为了保证苹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必须重视老龄园更新改造,进一步挖掘老龄园的生产潜力:一是通过提干、落头、间伐等技术手段,改造树形,促果控冠;二是通过拉枝开角、摘心扭梢、刻芽抹芽等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结果枝组;三是通过测土配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壤肥力;四是通过虫情监测、科学防控、合理用药等技术手段,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延长果树结果年限,以科技促果业持续良性发展。

2.5 加快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研发新型防治药剂

当前腐烂病已经成为制约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病害之一,必须加快推广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发挥科研院所、农林院校的科研优势,结合产区生产实际,建立腐烂病防治技术规范;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积极研发新型持效长、见效快、方便实用的防治药剂。

2.6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苹果采后商品率

上一篇:党支部述职评价考核方案下一篇:一年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