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2024-10-14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精选8篇)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1

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摘 要: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并探索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学习倦怠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背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提高其素质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分析

1.1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含义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已经成为大学乃至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与高考制度恢复后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刻苦读书相比,进入21纪后的大学生群体似乎并不重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管理人员也反映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教师对在校生整体素质的评价越来越低,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表示担忧和失望。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比较普遍:从年级来看,大一的出勤率相对较高,随着年级的递增,逃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大学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够理想,出现了学习倦怠的现象。

国内学者连榕、杨丽娴等研究了《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的编制》。对量表统计分析后表明:学习倦怠包括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⑴ 情绪低落,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

⑵ 行为不当,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1]

⑶ 成就感低,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2]。

1.2 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是一系列社会和教育问题在学生身上的综合反映,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因素[3],在这些因素中,社会因素是决定性的,但直接与学生发生联系的则是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主导因素,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更是导致其学习倦怠的关键所在。⑴ 社会因素方面,就业压力和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目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偏难,待遇偏低的现象已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状态。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够确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的需要差距很大,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同时社会上流行的经商潮、出国潮、英语热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及其他不正之风,影响和迷失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向。

⑵ 学校因素方面,学校的管理及教学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学校招生规模迅速增长,教学资源十分紧张,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教学条件都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总需求,教学效果呈下降趋势。学校规章制度制定了很多,但在具体落实上仍存在许多漏洞。教学内容的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实际需要,过度强调理论性,轻视实践性,学习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只注重知识的培养,对技能、品质、素质的提高尚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方法,无法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学习倦怠情绪。

⑶ 个人因素方面,自我效能感、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学习态度、焦虑等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自身专业思想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对大学环境和生活等方面过于幻想;一些学生脱离了中学教师、家长式的管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习上缺乏进取精神。有的学生面对各种竞争、各种挫折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失去学习动力,从而产生学习倦怠情绪。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目的和意义上的具体运用。它在人生道路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人生观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正确的人生观会指导人们追求真理、成就事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错误的人生观则会使人庸碌消沉、游戏人生,把追求私利和向社会、向他人索取作为价值取向,不同的人生观会使人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涉及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也是检验高等教育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又是时代青年的先锋,他们的价值取向对祖国未来的前途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虽然大学生直接接触的社会活动较少,但是他们己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我们无法消除各类消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抵制腐朽没落的道德观、金钱观,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学生们对自己有较准确的定位,加强对环境适应能力,明确努力学习的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理性地面对各种失败,增强抗挫、抗压能力,努力提高前进的动力。[4]加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教育的对策

人生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的过程,大学生经常处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选择与社会需要等一系列矛盾之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必须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解决自我与社会关系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一旦大学生对人生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追求,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可靠的接班人。

3.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应当做到经常化、系统化。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素质,鼓励他们艰苦奋斗、自主创业,依法获取正当物质利益,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我国国情,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使他们懂得历史的重任、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3.2 深化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在教学改革上,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融汇在教学过程中[5],改善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需要的尴尬局面。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

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其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的能力。要不断创新高等教育手段,利用高科技先进的网络平台,增加传授知识过程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管理服务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寓教育于管理之中,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和行政措施来协调、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3.3 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教育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工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是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风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政工干部的考核,建立合理的约束、监督、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改进管理方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政工队伍。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责任感,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融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内容,教师既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做到“生之表率,师之楷模”。全体教师结合本职工作从点滴入手,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3.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形式,良好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进行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抓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会逐步得到解决,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引导他们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体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2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1)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后备人才,应该重视自身人生观的培养及树立,要清醒地认识到,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上邪路,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才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成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2 错误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危害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扭曲思潮和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误导较深,从而导致错误人生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个人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2)

2.1 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拜金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3)

大学生在受到拜金主义思想误导后,往往容易形成“推崇金钱至上,以金钱作为人生追求及奋斗目标”的错误人生观。在这样错误人生观的引导下,许多大学生出现了“思想上一切为己,崇拜金钱;生活上盲目攀比,追求享乐;学习上纪律松弛,不求上进;择业上贪图享受,追求实惠”等现象,丧失了一个优秀大学生本应具有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求实奋进”的正确人生观。

2.2 利己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的错误观念。当今社会利己主义现象十分严重,这种错误的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加之现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格,所以利己主义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2.3 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当今社会有些人推崇“享乐主义”,一味追求物质与生理上的享乐,缺乏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大学生在享乐主义人生观的误导下,沉迷于享乐,丧失了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追求,荒废学业、精神颓废、不思进取。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业、择业等重要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这对本该健康成长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3 廖仲恺精神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各项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学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力量,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益社会与人民的高尚人才的关键。

廖仲恺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树了不朽勋业,他所留下的坚持原则、图强进取、执着追求、勤奋实干、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遗产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人们前进。通过学习仲恺精神,以仲恺精神为指引,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3.1 学习仲恺精神加强思想武装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盛行,对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思想乃行动的先导,正确的人生观需要优秀的精神作为指引。面对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大学生应加强思想道德的自律教育。通过学习廖仲恺精神,大学生可了解到廖仲恺先生生平的伟大事迹,体会仲恺先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事业,坚持原则、无私奉献、抛却名利,富贵不移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作为蓝本,运用仲恺精神武装头脑,明白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自己所肩负的造福社会、报效祖国的重任。

在面对不良思想的侵蚀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仲恺精神对思想进行武装,抵制不良诱惑,理智地认识到拜金、利己、享乐三大不良思想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性,坚持贯彻正确的思想观念。

3.2 学习仲恺精神端正人生态度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幼深受家庭宠溺保护,加之生长于物质充裕的和平年代,人生道路过于平坦,从而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心理脆弱、畏难惧苦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令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打击时,容易引发错误的人生态度。此种人生态度的养成,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同时难以抵挡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毒瘤的戕害,从而误入歧途,自毁前程。

廖仲恺先生一生历尽坎坷磨砺,却始终为了目标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执着前行,不畏艰险。从廖仲恺先生身上,大学生可学习到许多正面的人生态度。

3.3 学习仲恺精神,培养正确人生观

蒙光励在《略论仲恺精神》译文中,将仲恺精神概括为:第一,具有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第二,具有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风险精神;第三,具有鞠躬尽瘁、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4)

以上三点仲恺精神的精髓对大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大学生应牢记自己所肩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任重道远。加强对仲恺精神的学习及体会,承继和发扬伟大的仲恺精神,运用仲恺精神坚定信念、提高思想觉悟。

综上所述,根据仲恺精神的指引,大学生应从思想、生活、学习、择业四个角度出发,培养“不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勤奋实干的人生观;刻苦学习,不畏困难的人生观;以建设国家为己任,勇于牺牲自我的人生观。”通过正确人生观的培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承继发扬仲恺精神,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自我最高的人生价值。

注释

1郭平.大学生的人生观与职业选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3(3).

2王青耀.浅析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46).

3亢鸽.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0.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3

关键词 廖仲愷精神 大学生培养 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树立正确人生观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①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后备人才,应该重视自身人生观的培养及树立,要清醒地认识到,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上邪路,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抵制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才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成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

2 错误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危害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扭曲思潮和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误导较深,从而导致错误人生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个人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②

2.1 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拜金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③

大学生在受到拜金主义思想误导后,往往容易形成“推崇金钱至上,以金钱作为人生追求及奋斗目标”的错误人生观。在这样错误人生观的引导下,许多大学生出现了“思想上一切为己,崇拜金钱;生活上盲目攀比,追求享乐;学习上纪律松弛,不求上进;择业上贪图享受,追求实惠”等现象,丧失了一个优秀大学生本应具有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拼搏进取、求实奋进”的正确人生观。

2.2 利己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的错误观念。当今社会利己主义现象十分严重,这种错误的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加之现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格,所以利己主义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2.3 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当今社会有些人推崇“享乐主义”,一味追求物质与生理上的享乐,缺乏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大学生在享乐主义人生观的误导下,沉迷于享乐,丧失了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追求,荒废学业、精神颓废、不思进取。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业、择业等重要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这对本该健康成长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3 廖仲恺精神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各项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学生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力量,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益社会与人民的高尚人才的关键。

廖仲恺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树了不朽勋业,他所留下的坚持原则、图强进取、执着追求、勤奋实干、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遗产一直在鼓舞和(下转第27页)(上接第7页)激励着人们前进。通过学习仲恺精神,以仲恺精神为指引,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3.1 学习仲恺精神 加强思想武装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盛行,对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上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思想乃行动的先导,正确的人生观需要优秀的精神作为指引。面对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蚀,大学生应加强思想道德的自律教育。通过学习廖仲恺精神,大学生可了解到廖仲恺先生生平的伟大事迹,体会仲恺先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事业,坚持原则、无私奉献、抛却名利,富贵不移的优秀品质。并以此作为蓝本,运用仲恺精神武装头脑,明白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自己所肩负的造福社会、报效祖国的重任。

在面对不良思想的侵蚀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仲恺精神对思想进行武装,抵制不良诱惑,理智地认识到拜金、利己、享乐三大不良思想对个人及社会的危害性,坚持贯彻正确的思想观念。

3.2 学习仲恺精神 端正人生态度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幼深受家庭宠溺保护,加之生长于物质充裕的和平年代,人生道路过于平坦,从而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心理脆弱、畏难惧苦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令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打击时,容易引发错误的人生态度。此种人生态度的养成,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同时难以抵挡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毒瘤的戕害,从而误入歧途,自毁前程。

廖仲恺先生一生历尽坎坷磨砺,却始终为了目标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执着前行,不畏艰险。从廖仲恺先生身上,大学生可学习到许多正面的人生态度。

3.3 学习仲恺精神,培养正确人生观

蒙光励在《略论仲恺精神》译文中,将仲恺精神概括为:第一,具有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第二,具有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风险精神;第三,具有鞠躬尽瘁、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④

以上三点仲恺精神的精髓对大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大学生应牢记自己所肩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任重道远。加强对仲恺精神的学习及体会,承继和发扬伟大的仲恺精神,运用仲恺精神坚定信念、提高思想觉悟。

综上所述,根据仲恺精神的指引,大学生应从思想、生活、学习、择业四个角度出发,培养“不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观;积极乐观,勤奋实干的人生观;刻苦学习,不畏困难的人生观;以建设国家为己任,勇于牺牲自我的人生观。”通过正确人生观的培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承继发扬仲恺精神,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自我最高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 郭平.大学生的人生观与职业选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3(3).

② 王青耀.浅析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6(146).

③ 亢鸽.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0.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4

内容摘要:

本人通过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的研究,得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务实、认真的人生观。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狭隘的人生观。

一、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他从属於一定的社会群体,和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人就是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慢慢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

在实践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随着阅历的增长,人会形成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人生观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它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二、选择高尚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个刑警案件时,发现刑警们争着抢防弹衣,感到不解,就问问刑警队长,“大家抢防弹衣是不是为了立功。”刑警队长说:“我们队有十几个人,就有五件防弹衣,碰上有危险的行动,去的人多,大伙就不够穿。这时,我们谁都会抢先穿上一件。你知道吗?我们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你穿上防弹衣,你就必须冲在最前面,你就要先面对死亡!”“每次抗洪抢险,一有时间我都看电视,都很感动,洪水滔滔,解放军只想着往下跳,可也许一跳下去,一辈子就结束了,你说,这个时候,有谁会想到立功呢?”

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大金,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1、把车缓地停在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2、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车;

3、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车司机,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的人都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是啊,人生就是这样,面对种种选择,有的人选择了勇敢,有的人选择了懦弱,有的人选择了伟大,有的人选择了渺小,有的人选择了高尚,有的人选择了卑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江姐含笑赴刑场,为创建新中国慷慨就义,再去高喊“从狗洞里爬出”,叛变革命,出卖同志,沦为可耳的叛徒。今天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奋斗。像孔繁森、郑培民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同时也有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败类,不择手段,聚敛财富,腐化堕落,身败名裂。人生的结局,往往就是这样残酷,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摒弃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把金钱作为崇拜的对象,主张一切为了金钱,金钱是万能的,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理想,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显然,在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和人之间剩下的更多的是利益关系,没有关心,没有爱心,勾心斗角只会让我们的生活索然无味。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就是把享受快乐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这种快乐指的是感官享受。应该承认,追求感官的享受是人的正常需要,但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生理享受层面,还应该包括更为高尚的精神活动。享乐主义人生的目的,只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认为感官的快乐、物质的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没有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把人的多层次需要简单地归结为趋利避害、追求享乐的自然本性,把人生片面化,使得一个人的人生没有内涵,也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3、利己主义人生观

利己主义,就是把追求个人的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原则,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把自己的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人不为己,则天诛地灭”。利己主义实质上是推崇“个人本位”,是“人性自私论”思想在人生目的上的表现,其理论失误在于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存在性。这种狭隘的人生观,会把一个人的生活推进一个只有一个人的黑色漩涡中,而这个漩涡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人生。

除上述几种错误的人生观外,还存在着诸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权力意志主义等人生观,尽管它们说法不一,各具特色,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思想根源均在于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进而颠倒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狭隘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错误的人生目的只能导致人生追求的误区,使人生失去意义和价值,都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

四、关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代8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是外公外婆为我们建造的保护伞下长大,各个都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骄阳炙烤的考验。然而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得有一部分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生活在个人的王国中。这样的人生观会使得这些人没有正常的交际网络,会让他们不能够适应社会这个环境。

因此,当代大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积极、乐观、认真、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竞争,为成为国家今后的主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者不详,2008年5月17日发表在博客上,网址为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报社(2008年修订版),第55页到第62页。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篇5

当今社会上,初中学生的观点慢慢地和家庭的观点发生了冲突。呈现出让我们教师和家长担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幼稚的观点去判断事情;用一些偏激的想法去想问题;用逆反的心态去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用跟着感觉走的方式去对待事情……教师和家长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时很多教师真正感到当教师的难题:“如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很难沟通,对他们不良表现深感不解;而学生认为教师老顽固、不能接受新生事物、所说的理论是陈词烂调、很难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甚至认为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教师所说的话题学生都懂了、学生认为只有同龄人才是自己最佳倾诉的对象、产生社会问题等-------。”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日积月累的,在此,我提出自己的观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应该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需要家庭温暖,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注,需要不断地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实正确的人生观包括:

1、感恩的思想,2、平静的心态看自己,欣赏的心态看别人,3、对物质的追求,4、奋斗的心态,5、如何面对挫折,6、对关爱的理解,7、对自己行为负责,8、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

1、感恩的思想:现在的学生需要感恩吗?回答是肯定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都获取的关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共同付出的结果,教育学生懂得去感恩于家庭、懂得去感恩于老师、懂

得去感恩于社会,懂得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回报社会。

2、平静的心态看自己,欣赏的心态看别人:教育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自己和别人,不要总是看自己很高,看别人很低,不要放大自己的优点,放大别人的缺点,以点带面地分析自己和他人,这是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否则学生长大后可能就是一个“夜郎自大”的人,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会欣赏别人。

3、对物质的追求:当今时代的学生们对适当的物质的享受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了就不好,一切的物质享受都源自社会给的,不同的家庭自然有不同的条件享受物质,教育学生懂得创业的艰辛,适当地享受物质是可以的,但要在每个家庭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才行,不能过分。

4、奋斗的心态: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奋斗的结果,如何培养一个学生的奋斗的心态的问题,可能某些方面我们太期待学生成功了,但是成功是需要代价的,我们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忽略了教育学生只有通过扎实的功底训练,才能拥有真正的成功,而奋斗的心态是必然需要的,只有加强奋斗的心态的培养,学生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迎着困难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难题,我想奋斗的心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5、如何面对挫折:当我们看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而跳楼自杀时,一直以来我不断地思考:生命怎么这样的脆弱,为了花季般学生的悲伤和为了中年丧子的心酸夹杂在一起,我不断地反问,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可能寄托在学生身上的希望

成了学生不堪的负重、可能我们忽略了耐挫能力的培养、可能我们认为小事而学生却认为大事、可能我们和学生真正地缺乏沟通、可能在学生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却漠然视之、可能---------,一切都是可能,总之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但愿我们的学生坚强起来、但愿生命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愿“面对挫折”永不低头、但愿--------

6、对“关爱”的理解:其实面对“关爱”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关爱”的两重性的,父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无私的,但是又是有私的,尽管很多家庭美其名曰无私地“关爱”孩子,其本质就是要孩子去完成父母亲不能达到的光宗耀祖的目的,所以真正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不带有期望值的投入,但是又很难确立孩子的奋斗目标,所以这是一组矛盾,要做到真正无私地“关爱”自己的孩子真的很难很难。只有*长时间的经历和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关爱”真的很难很难。

7、对自己行为负责: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中学生是属于未成年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概念非常有限,但是尽管如此,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行为负责”是应该而且必要的,尽快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对自己行为负责”才能立足社会,才能建立自己的信用和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才能真正地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才能真正地关爱别人和保护自己。

8、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位和素质,只是这里有高低之分,“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呢?我想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重要的,从小立志

学好是每一个老师教给我们学生的话题,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是从小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他的志向可谓我们的典范,一个有志青年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他才会真正地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例子积累起来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照就一个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已经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社会议论要有正确的导向:让青少年能够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在逆境中成长;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能够用坚强的毅力去克服自己所面对的一切困难;能够远离功利的拜金主义;能够出淤泥而染;甚至能够欣赏自己的对手。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发挥学习中国文学的优势,多看书,读好书,达到读书好,屏弃一些文学垃圾,欣赏好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的青少年的品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和锻炼。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6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们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 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可能自发形成, 必须靠自觉来树立, 这就离不开有的放矢的教育。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下简称“三观”教育)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目标系统的确立, 又涉及到主体系统能量的释放和方法系统作用的发挥, 还存在系统整体运行机制的调控和完善问题。

一、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观点: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劳动生产的观点;阶级分析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世界观是正确的,有些世界观是错误的,有些世界观是系统的,有些是零碎的。那么,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属哲学范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严密的逻辑性,这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叫哲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一个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对它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呢?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难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是确立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矢志成才, 培养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识别能力和爱憎观念, 并形成对幸福、荣辱、生死、苦乐等的正确认识。

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处在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了人生目的问题。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这是一个贫困孩子的人生观,再看党中央领导如何要求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问题。

3、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使他们明白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度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以及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程度,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的侵蚀, 教育他们应当通过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宏伟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价值观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价值主体的,以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目标的,以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以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为崇高价值追求的,以“三个有利于”和“人民满意不满意”为基本评价标准的价值观。

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古往今来,凡创一番伟业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人们都知道“玉不琢不成器”,没有个人的磨炼和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的心态是难以成大器的。积极进取是成功者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要求青少年首先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立志,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这基础上努力进取,且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同时要以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远大的志向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勇敢地去攻破并取得胜利。要从小事做起,终身不停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三、学会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人生道路常常不是宽阔平坦,笔直向前的,有时也会遇到羊肠小道,坎坷不平,甚至还会遇上泥坑和陷井。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挫折与顺利,逆境与顺境,痛苦与喜悦的关系。那就是培养自己对失败、挫折、逆境、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学会顺利时不飘然欲仙,失败面前不自卑、不气馁、不自暴自弃。遇逆境永不言败!越挫越勇!要积极地分析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不是怨天尤人。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遇顺境时,居安思危,不骄不奢,精益求精。

正确处理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荣辱观等。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四、总结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7

在社会大变革、价值取向多元化的 新时代,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界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技能和创新精神,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呢?

一、转变传统应试理念,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学历史被看成是一门靠死记硬背的副科,尤其是近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认为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学生体会不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思辨力,使学生懂得怎样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更快地积 累人生经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历史学家白泰彝先生认为:“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 养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和 价值观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典型事件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讲到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正确的价值观:屈原是在楚国亡国大局已定时,怀着“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的信念以身殉国的,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因为屈原之死唤醒了民众,昭示了真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为中华的腾飞而奋斗终生。

又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爱国学生 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救亡保国之风盛行,大批父老乡亲奔赴抗日前线,并且出现了在豫中首歼敌寇锐师 的抗日名 将时,教师可引 导学生感 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还有教材中像郑成功、戚继光、岳飞、毛泽东等爱国志士,像“闻鸡起舞”等爱国成语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用正面的爱国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深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 养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与 价值观

随着科学技术突 飞猛进,人们的生 活水平日 益提高,那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的意境,学生大都停留在嘴上说说而已,对其真正的内涵不够理解。面对如此状况,历史教育任重而道远,历史课堂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如司马迁受腐刑之辱后著千古名作《史记》;孙中山为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尝尽流亡的艰辛;长征中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把天堑变通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古巴斗士”卡斯特罗不畏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而维护古巴民族独立等,都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良好素材。在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在设计和教学时要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今天,我主要结合几个教学的例子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完成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以《项链》为例,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

《项链》这篇文章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位美丽的少妇,出身于一个普通的文员家庭,后来又嫁给一个普通的文员。本来生活很安逸,但她内心却是极度虚荣,总想过上奢侈豪华的生活。一次在丈夫的努力下,她有了一次参加富人宴会的机会,为了在宴会上出风头,她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根钻石项链。戴着项链的马蒂尔德在宴会上出尽了风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她负债累累。为了还清债务,她经历整整十年节衣缩食的生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课文的结尾处她的好朋友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这个结果不仅让读者感到意外,更多的是引发读者的深思。马蒂尔德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

纵观现在社会,无不存在小说女主人公马蒂尔德似的人物,生活中一些人追求所谓的名牌效应,衣服要名牌、车子、包包、首饰等等都要名牌。在与人相处中也是以貌取人,也就是大家说的“人靠衣装”。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一个女大学生为了得到一部苹果手机与人打赌裸体绕校园跑三圈,也有的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名牌产品不惜自己的身体卖掉自己的器官,有的人为了名牌省吃省喝,最后是有了风度没了健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要让学生知道,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使玛蒂尔德断送了她的十年青春,我们那些虚伪的追求带给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生活不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的是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

二、以《在沙漠的中心》为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沙漠的中心》这篇课文是在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所教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从事冒险职业的飞行员在开辟新航道中因飞机失事掉到沙漠后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后的所思所想,在困难面前,主人公想到的不是个人的自由,在困难面前主人公没有退缩,想到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想到的是对航天事业的贡献。因此主人公的心情开始是因环境的恶劣而极度的痛苦甚至感到绝望,但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作者的心情却意外的平静了,课文的最后还用自己的沙哑的嗓子喊着“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多么的豪情壮志啊!这是一种大爱,一种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大爱,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大爱。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勇敢挑战,还是软弱退缩?学完课文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的讨论?一个人活在这个社会短短几十年,价值到底何在? “吃饭是为了生存,还是生存是为了吃饭?”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追求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三、以《致橡树》为例,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致橡树》是舒婷写的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人以一个女性的角度,以一株木棉为意象,向心目中的对象—橡树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作者不愿做攀缘的凌霄花,不愿做痴情的鸟儿,不愿做泉源、险峰,甚至日光、春雨,而愿意做一个与橡树并肩作战的木棉。诗人要表达是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诗人不愿要附属的爱情,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个人的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她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生活中,各种影视作品中,我们无不看到一些扭曲的爱情观,男要女美,女要男钱,很多女生的人生信条是“书读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子嫁人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是上天注定,第二次投胎一定要找个多金男做靠山”,生活中很多男性有了钱后就开始养“小三”“小四”,还有在家庭里的什么“男的负责赚钱养家,女的负责貌美如花”等。女性成了生活的附属品。电视剧《蜗居》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现实的社会,海藻的经历引发社会的讨论,海藻的结局更引人深思。通过这首爱情诗的学习,我们要让每一个女性明白,每个人都是生命当中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是独自绽放的花朵,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追求的人格的平等,更应该有一段健康的婚姻。就像诗中所描述的一样,做一棵木棉,同橡树一起分担寒潮、风雨、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终身相依。相互欣赏、相互鼓励。引导女生做一个独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

上一篇:教育三思-读《大师的教书生活》有感下一篇:总经理助理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