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2024-10-05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精选11篇)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

早在去年的学习活动中,沈浩的名字和他的优秀事迹已经耳熟能详,所以9月28日,当我踏进电影院的时候,对《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本没有太多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且不论电影的拍摄手法、配乐布景,也不论片中星光熠熠,我觉得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朴实。

沈浩下乡前,面对身边友人的建议、领导的提醒、妻子的埋怨还有在省级机关碌碌无为多年的中年公务员的`自我价值困惑,他勇敢地进行了一次生命的选择。杯中酒尽,五味杂陈,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有壮士去兮的气概。

然而有志者事不成,苦心人天也负每时每刻在生活中真实上演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挨了打,工作依然举步维艰。恰此时,苦熬多年的好友被提拔了。有不甘,有无奈,有遗憾,但面对妻子的发难,沈浩却选择了坚守。

修路、筑桥、盖卫生院、回收公有资产、重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国际企业……沈浩踏踏实实地做着,像雷锋说过的“钉子”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打开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新窗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承诺。

沈浩不是没有私心,他心疼自己的老娘、妻子、女儿,他期望能在下乡的任期内有所作为,为未来的事业打开一个新局面,共产党员不是钢筋铁打,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和理想抱负。因此,换一位下乡的干部能守得住吗?换一位下乡干部,群众们会去挽留吗?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大爱,这是群众对共产党员最高的信赖和期待。

忽想起了入党时的誓词“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为拥有了这个伟大的理想,一辈辈的共产党员在充满艰险的事业征程中披荆斩棘;因为拥有了这个坚定的理想,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人生中谱写了不平凡的旋律;因为拥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铸就了辉煌。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沈浩离开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还在,在机关、在工厂、在企业,也在学校。我们的学校并非名牌,生源也很普通,身为教师共产党员我们能不能怀揣理想,执着追寻呢?我在思考,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2

今天来村第一天,两委班子都健全。

五十六人是党员,书记主任一人兼。

四村合一称蒋场,人口总数近三千。

人均耕地一亩二,小麦玉米是主产。

青壮劳力皆进城,留守村里多老年。

卫生室和幼儿园,看了以后心喜欢。

集体经济是空白,起步发展待调研。

省局领导来探望,关怀鼓励劲倍添。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3

留守儿童群体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少年的中国,他们当中卧虎藏龙,也许在日后就会成长为国家栋梁,比如近日在央视唯一一档相亲节目《乡约》中,就有这样一位男嘉宾刘逸,他当年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留守儿童,但是他没有听凭命运的摆布,自暴自弃,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上林县石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这是怎样一段故事呢?

当年,刘逸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和,在生下他不久之后就离家外出,多年没有音讯。小刘逸和姐姐无人看管,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过活。可是爷爷七八十岁了,确实没有能力,就想把他们托付给叔叔婶婶,可是那时候叔伯家里都很穷,孩子又多,都不愿再抚养刘逸姐弟。爷爷没办法,就翻山越岭把他们送到山里的舅舅家,可是舅舅家更加困难,连喝水都成问题。于是他们只能跋山涉水辗转来到外婆家,可在外婆家没呆几天,他们又被送回爷爷家,与爷爷相依为命。

他们幼小的心灵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今天以为找到了依靠,明天说不定又要被迫离开,寄人篱下的日子让他们备受煎熬。爷爷在的时候,还算有人能够给他们一点爱,可是老人毕竟岁数大了,随时可能会撒手人寰。在爷爷临死前的一天,他把小刘逸拉到身边说:过完这个学期,你就不要上学了,我给你买一些小鸭子,你就在村口池塘放,别的不敢说,你好好把它们养大,起码饿不死。

男嘉宾说到伤心时,七尺男儿潸然泪下。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和姐姐不仅依靠自己的双手活了下来,而且还凭借刻苦的学习、不懈的奋斗以及亲戚们的帮助、希望工程的资助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在上学期间,刘逸是学生会主席,诉讼法学硕士,毕业后他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工作第三年就被自治区选拔下派到上林县石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内落实18个重点项目,成为了最年轻的乡党委副书记。

作为一名85后,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在当年“没人要的孩子”,刘逸人穷志不短,在逆境中愈挫愈勇,迎难而上,依靠顽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以及身边好心人的关爱、政府的资助,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也许,刘逸的励志故事只是一个个案,但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你踏实肯干,只要你勤奋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有志者事竟成!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教师) 篇4

二是用情做人。沈浩书记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但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他对小岗村的每一件事都投入了自己的真实感情,没有官腔、没有官架,有的是对小岗村父老乡亲朴实无华的情感和厚德载物的品行修养。正如谭晶在片尾曲《做人》中所唱的那样,”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做人,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朴实无华的歌声真切地抒发出了所有人对”第一书记“用情做人的风范的敬仰与眷恋。

沈浩对小岗村的感情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无私、洁净、久远。影片中有几幕让我很感动,一是他的妻子王晓勤担心他在农村工作时身体吃不消,就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奶羊,让东家给他挤奶喝。但他没有留下,而是把奶羊送给了村里的特困户吴奶奶。这种举动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对小岗人民的一种真感情,是用情做事的真实体现。另一件事是为了GLG集团征地建厂需要迁坟时,村里吴奶奶丈夫的坟被强行挖迁,当她在雨中伤心苦守空坟痛哭时,沈浩连夜从家赶回了小岗村,用真情去温暖吴奶奶心中的孤冷。当了解到吴奶奶丈夫为了淮海战役被炸断双腿的事实时,他带头要披麻戴孝重新为吴奶奶丈夫安葬,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如果没有对人民的真实感情,是断然做不出这种壮举的!

影片中有一幕给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在他的卧室里,有一幅字画写着”厚德载物“,我感觉这确实是沈浩同志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他用深厚的品德修养诠释了他用情做人的思想境界。

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大熔炉、大课堂和大舞台。在小岗村艰苦的环境中,沈浩一干就是6年。他带领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他组织村里修路通水,修建学校、医院和敬老院,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让112户群众住进规划齐整的楼房新居……正是深入到群众之中,感知群众疾苦,倾听群众之声,切实解民之忧,沈浩才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谱写出精彩的人生。向沈浩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近年来,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在把握大局、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方面经验和能力有所不足;有的长期高高在上,与群众接触较少,缺乏对基层的了解和对群众的感情。

实际上,基层有人民群众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也有各种各样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年轻干部有了基层锻炼的经验,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最真实的需要和困难,才能真切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对人民群众产生深厚感情,才能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并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当前,农村发展急需沈浩这样的优秀干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们期盼,有更多的年轻干部能像沈浩一样,到基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虽然没有正式加入党组织,但是沈浩作为一名党员的崇高境界已成为我精神上追求的标榜。我个人也来自于农村,对基层的真实情况有深刻的体会,唯有千千万万的党员深入基层,为基层百姓设身处地的着想,我们的党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心,如果我能成为正式党员,必将以沈浩作为榜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人民服务。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五)

15日下午,校党委的组织全校党员观看和学习了《第一书记》,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而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6年间,他出色的工作深受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摁手印将他留任。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被沈书记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所深深的打动。通过观看学习《第一书记》,我深深的明白,要当一个好大学生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5

原来《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我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小岗、大包干、红手印,历经三十多年的传诵和洗礼,这些符号已经成为烙刻在勤劳善良开拓的中国人心中永远不曾离去的印记。今天,沈浩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无愧天地和百姓的奋斗,给我们心中不曾离去的奋斗史诗中,增添了“第一书记”崇高的形象。

在影片中,沈浩同志为了村里的发展,一次次奔走祈求;为了了解群众,一户户在走访问候,体现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勤奋务实精神。沈浩同志不循固守旧,在小岗村建工业园发展高可以企业,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勇于创新精神。为了小岗村抛家舍业,真诚关怀每个弱势群体,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最触动我心灵的是他身上体现的共产党员干事创业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模范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动力。切实做好“结合”文章,把中央精神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所需与群众所求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思渠特色的跨越之路。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沈浩同志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想为人民做点事,他全身心的付出和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改变了小岗村的经济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践行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是“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当代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为社会和谐和进步树立了典范。沈浩的精神与品质是永远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科学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对于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就是榜样。从影片中,他与同学的谈话中,就能体会的到。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他热爱的小岗村做为自己人生理想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

沈浩。最根本的原因是沈浩把工作当作事业,不计回报、持续付出。做人做大写的人,平平常常,认认真真,不求光环,不求名分,只愿做一个大写的人,正折射出沈浩的内心世界。如果要从影片中挖掘他奉献、执著、为理想奋斗不止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的思想根源,我觉得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6

5月8日检测中心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专题教育片《第一书记》,这部影片以平实、日常化的方式,艺术地再现了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短暂而绚烂的人生。

原本以为是部令人昏沉的说教片,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数次被感动得落泪。我在内心不停地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使我如此感动?这部真实、感人、令我深思的影片,相信真情能够打动每个看完影片的人。看完影片我立即在网络上搜索影片主人公,沈浩的资料和各方面的报道,为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年仅46岁悄然离世的村官,深感挽惜。

在财政厅工作了18年副处级干部沈浩,放弃安稳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离开年迈的母亲,临近中考的女儿和妻子,作为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到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小岗村,1978年冬天,18位农民为了吃饱饭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小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而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26年后小岗村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村里乱建房、乱倒垃圾普遍,环境很差,贫穷落后依然如旧,发财致富之梦成了泡影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名气相比十分不相称。小岗村这样的背景,影片里沈浩的同事曾劝说他:‚倒退三年,我也不去,没什么意思‛。可沈浩

他不单去了,还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工作出色,群众信服,村民们两度在他三年任职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下。

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7

他是“行政级别高”的第一书记

杨登平, 男, 1964 年1 月生,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驻上饶分行高级经理、经济师职称、副处级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 主动请缨到横峰县新篁办事处崇山村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 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几个月以来, 杨登平同志带队克服生活条件上的各种不便因素, 认真贯彻上级部署, 落实驻点扶贫各项制度, 扎根崇山, 迅速工作, 得到了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他是“驻村时间长”的第一书记

每周一的早晨, 他都雷打不动地早早出发, 驱车几小时如期抵达崇山村;每个月, 他驻村的时间都在20 天以上, 与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一件生活用品都是他自己带来, 包括一个水杯、一个暖瓶、一把雨伞、一个衣架;老乡家吃什么, 他就跟着吃什么, 住的、吃的、用的, 只要是老乡的, 他都付费, 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不给群众添一丝麻烦。

驻村不驻足, 在村里, 他从来都不闲着。为确保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年过半百的他, 在泥泞的山路间穿行, 一走就是一天。崇山村人居分散, 杨登平第一次在半山源自然村上户走访时, 认识了一名失孤老人, 生活十分艰苦, 之后便不止一次徒步1 个多小时, 携带物资回访。又如, 在白果园走访时, 了解到一位年近八十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卧病在床, 无人照料, 他便前去慰问, 当得知其三个小孩在赡养问题上相互推诿时, 他便连夜驱车挨个面对面劝导, 老人被接走时, 紧握他的双手, 泪流满面。

去年冬天, 崇山村经受了近年来最大的冰冻雨雪天气考验, 杨登平带领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多次深入农户, 排查房屋隐患, 组织就近安置23 户41 人、转移安置15 户38 人、村委会安置7 户20 人;为了不让村民挨饿受冻, 他自己花钱买来大米、油、被子、手电筒、蜡烛等生活物资, 与老百姓一起渡难关, 把温暖挺进了大山;大雪封了路, 他和工作组的同志都被“困在了”村里, 每天都只是吃方便面, 但始终与群众在一起;雪停了, 为了及时恢复交通, 方便群众出行, 他又号召大家一起动手, 融冰铲雪……大雪无情人有情, 在他的有力组织下, 最高村落崇山村的灾情损失降到了最低。

以时间换空间, 以党心换民心, 在他的身上, 像这样的“琐事”还有很多。村里的干部都自叹不如, 群众更把他当成了一名“新崇山人”。

他是“扶贫工作实”的第一书记

扶真贫, 必先识真贫。为精准识别每一个贫困户, 他带领村组干部积极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召开群众民主评议大会, 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 挤出“水分”, 防止真正的贫困户被“屏蔽”。同时, 按照市委的要求,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建设, 逐户调查摸底, 完善录入信息, 精准到户、到人, 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真实的资料,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制定好“精准扶贫”规划, 他认真研究上级政策, 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交流;组织党员召开支部大会, 利用晚上分片、分村落、分小组召开群众大会, 集思广议;频繁进村入户, 听取群众的心声, 了解群众的意愿。如是种种,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扶贫规划“识天气、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 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 让精准扶贫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目前, 在他的办公室, 真正做到了“挂图作战”, 将精准扶贫的每一项工作进行了量化, 倒排时间, 落实责任, 全力推进。

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 是杨登平反复思考的重大课题。刚驻村不久, 他便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赴贵溪市白田乡姚家村考察, 学习竹荪种植技术;并带队到横峰县岑阳镇王家新农村参观, 学习产村融合发展经验。在“走出去”的同时, 坚持“请进来”相结合, 专门联系市农业专家到崇山村调研指导, 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等条件, 寻求产业发展方向。工作中, 他鼓励崇山村有条件的村民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自主创业, 在种养、加工、旅游等方面大胆探索, 并在资金上给予积极支持。目前, 在他的带领下, 崇山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将7 个贫困户25 人都纳入其中, 如今已经备足了杂木等原料、订购了菌种、流转了土地, 预计今年10 月份可以产菇;同时, 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 争取省工行的项目资金扶持, 崇山村两委班子正在积极筹建原生态油茶作坊, 将村里闲散的油茶资源聚集起来, 进行有序地开发和销售, 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时, 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引来了今后村级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心挂着发展, 一心念着民生。他的扶贫工作就从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当得知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时, 他更是积极参与、亲力亲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他又牵头召开村民大会, 成立了理事会, 结合全县殡葬改革的要求, 大力实施公益性墓地建设, 清明节前已经竣工, 加快了乡风文明的进程;当得知崇山村改造村级活动场所, 他便向省市工行争取资金援助。驻村以来, 他还帮助解决了一名9 岁适龄儿童的户口和入学难题, 展养羊户郑兴旺1 户, 养猪户郑泉林1 户。

“第一书记”曾正皓 篇8

当一名人民警察是曾正皓梦寐以求的职业,2008年6月,他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在当年举行的湖北省公务员考试中,他以笔试第3名、总分第5名的优异成绩被湖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录取,此时却又得知湖北省委组织部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一时之间,曾正皓还真有些犯难。

一个是公务员“铁饭碗”;一个意味着好容易考上高校“跳出农门”,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的他要回到“原点”。看似简单的选择却让曾正皓十分矛盾,但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这时候,父亲的话坚定了他的选择。

曾正皓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父亲常对他说,从他手中走出过很多大学生,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少,可农村改变却很小。在父亲的鼓励下,曾正皓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几轮筛选考察之后,曾正皓如愿以偿,成为湖北省首批826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被组织安排分配到湖北省孝昌县卫店镇邹湖村担任支书助理。

2008年8月11日,大学生村官曾正皓走马上任了。自以为对农村很了解的他,真正面对邹湖村时,却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他的老家就在孝昌县卫店镇沿港村,离邹湖村并不远,仅有五、六里之隔;说陌生,是因为,对于一直在外求学的曾正皓来说,邹湖村村情村务具体啥样,一时之间还真说不清道不明。刚来到邹湖村时,满怀激情的他还是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陷入了迷茫。

好在曾正皓会讲当地方言,人又勤快,很快,他就走遍了3个自然湾,考察了当地的田间道路、水沟、堤坝,走访了村里不少老党员、老干部,认识了不少当地村民,很快和村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2008年11月22日,邹湖村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曾正皓以绝对优势票数当选为邹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其时,全省82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15人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村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其中,只有曾正皓一人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那年他才23岁。这时,距离他上任时间,才三个多月。

曾正皓究竟靠什么法宝被选举为年轻的“大当家”?光靠一口熟练的本地方言是不够的,曾正皓靠的是脚和心。上任第二天,他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家每户情况;遇到特别艰难的贫困户,他含泪掏出200元钱塞过去……

“其实,我还是感到压力蛮大,总害怕村民对我由期望变成失望。”曾正皓扶了扶眼镜,在许多人眼中還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他,说起话来斯斯文文,衣服袖口、裤脚处的泥渍方才显露出农民的模样。

当家才知油盐贵。曾正皓面对的邹湖村很艰难——湖北省孝昌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邹湖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穷窝子。曾正皓接手时,村集体经济为零。1300人的村子,人均耕地不足1亩。

尽管此前已有心理准备,但上任第一天,曾正皓还是感到了巨大的落差一老支书带他到村里转,他见水坝已经破得无法蓄水,便问怎么不修。“哪有钱!村里还欠着几千块钱的外债!”老支书无奈地回答。

曾正皓深深感觉到,虽然被选上了“当家人”,真正要服众、当好1300号人的家,还得拿出真本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大当家”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京九铁路穿村而过,但长期没有地下涵洞,村民出行非常不便。曾正皓多次与铁路部门协商,今年1月,两个涵洞终于竣工了。随后,700米长的村组公路也铺上水泥,现在村民开着拖拉机拉着新鲜的农副产品进城,高兴得直夸曾正皓能干。

去年12月,邹湖村“乡村清洁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启动,曾正皓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集体研究、并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5次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一周内顺利拿出了村民们接受的施工方案。曾正皓放不下这个辛苦争取来的项目,不分日夜监督工程质量,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到镇上的宿合。一天夜里,寒风刺骨,曾正皓还在为修路的事忙活,78岁的老党员邹如保硬拉着曾书记去家里吃饭:“孩子,真难为你了,工作再忙也不能饿肚子啊!”

村里经费紧张,曾正皓到处“化缘”。邹湖村田间道路维修遇到资金缺口,曾正皓主动捐出一个月的工资1250元,在他的影响下,全村群众自愿集资修路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今年邹湖村的新春茶话会上,全村自愿为修路捐款19080元,出义务工38个,邹湖村田间道路出行难成为历史。

年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村民外出打工,春节还没过完,曾正皓就带领54名村民前往孝感“赶集”招聘会。今年3月,村两委重点讨论了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最后决定将40亩邹湖对外承包,发动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搞水产养殖,目前正在与相关农户洽谈。

“村里的远景规划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返乡创业,搞多种经营致富。”曾正皓话语中充满自信,“我们村短时期确实很难发展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多优惠政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村民一定能发家致富。”

田里、村里、镇里、县里、省里,每天,各方面的诸多事务千头万绪,忙得曾正皓陀螺般转个不停,但心里却很乐呵,整修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养殖业,一个个蓝图已经在他心中绘出,“下一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完善邹湖村新农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肉鸭养殖业,来带动邹湖村农民发家致富。”

曾经,在有些村民眼里,这个戴眼镜的小伢比他们的孩子也大不了几岁,只不过是被省里安排下来走走过场的。但现在,村民们不再怀疑他,反而个个对曾正皓竖起大拇指:“这个小伢不简单呢!”该村村民还在网上发帖赞誉曾正皓说:“勤劳的邹湖人不会仅满足于现状,他们要借改革开放的大潮,把自己的明天推向又一个历史的顶点。我相信在曾正皓书记的领导下,梦想不会太遥远!”

曾正皓成为湖北大学生村官的一面旗。湖北团省委书记丁小强赞誉说:“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他们在去年两委组织换届选举中,有115人当选为两委班子成员,这些数字说明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可。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找,或是找不到好工作,从曾正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干事业不应该拘泥于大城市,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照样也可以大有作为!”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书记

2009年5月5日晚,通过QQ在线会议的方式,在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团湖北省委关心指导下,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第一次网络团代会成功召开,正式成立了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经过个人自荐、支部推荐和公推直选,现场投票选举产生了9名常委和1名书记,曾正皓当选为首任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书记。湖北省是团中央确定的互联网团建试点省份之一,在大学生村官中成立网络团委,在全国尚属首创,曾正皓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书记”。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已悄然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存的每一个角落,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正日益增强。胡锦涛总书记‘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为团组织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去年以来,湖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武汉凯迪公司共同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帮扶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与此同时,结合年轻大学生村官的个性特点,精心创办了湖北大学生村官方网站——扬帆网,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同志亲自点击开通,充分表明了省委领导对大学生村官网络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就是依托扬帆网积极开展基层团组织设置创新,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网络团组织。这是一个突破,是团的组织设置由垂直化向网络化转变,是我们对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探索。”

“湖北省826名大学生村官年龄大多在28岁以下,分布地域分散、交流沟通困难,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为湖北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通过网络团委,大学生村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工作和交流需要,在网络上开展活动、发出倡议,形成虚拟与现实的良性互动。这个平台的搭建,将更加坚定我省大学生村官奉献青春干事業、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网络团委以网站及期刊杂志作为工作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标志性刊物电子刊物《扬帆》杂志已定稿,以后将逐步由电子杂志向纸质版本过渡。”谈起网络团委的未来,曾正皓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将在强化网络团委的组织职能、引导职能、服务职能上下功夫,充分利于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利用网络加强各团组织之间的联系,密切团员团干关系,增强各级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组织青年开展网络征文、网络教育、网上论坛等活动,将网上网下结合起来,使青年更有参与感并有所收获。依托网络平台,及时提供各类信息,打造信息化高效团组织,使广大青年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各项政策,以无形网络打造有形化工作平台,切实增强网络团组织的战斗力,让团旗飘扬在电子空间,为有志青少年指引方向。”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9

看完电影《第一书记》,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动和敬佩。这部影片之所以被观众理解,是因为它不一样于以往“主旋律”影片的特点,而是透过再现沈浩在小岗村工作6年的点点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感人的生活细节。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形象,也不是观众印象中的模式化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沈浩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普通却不平凡,他用行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部影片给我们带给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我们的党从诞生到此刻涌现出无数英雄和模范,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到孔繁森……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从沈浩身上却表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沈浩同志和我们身边的同志是何等的相似,沈浩在合肥的省财政厅,是一个有十几年工龄的科级干部,他工作稳定、生活优裕、有房有车,与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下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尽管他在小岗村只有6年时光,但他的作为为何让那些朴实的农民三次按下红手印而深情地挽留?因为沈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他不愿在机关里平平淡淡地度过为党工作的时光,他到小岗村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舞台,他在机关无法实现的很多想法在那里能够实现。他并非是要去小岗村做牺牲、做奉献的,而是在那里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追求。6年里,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馨、对孩子学业的帮忙、对老母亲的尽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小岗人的信赖。

从某种好处上,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却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是幸运的。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我人生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能够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第一书记观后感 篇10

我们经常吃的饱饱的、经常有新衣服穿。他们呢?没有。

我们生活在好的环境中,不仅不感谢还嫌弃。他们呢?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依旧感谢……

我们可以去游乐园。他们可以吗?不可以。

我们可以经常出去玩。他们可以吗?不可以,他们都要帮家人做事。

孙昉:第一书记扶贫档案 篇11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是陕西为数不多的省级特困村之一。2015年7月,省社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孙昉被选派到瓦铺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一年。但是,任期届满,当其他地方的选派干部收拾行李、準备打道回府之时,孙昉却陷入两难选择。

走,还是留?孙昉最终选择了后者。

一袋袋装好的玉米糁,整齐地排列在墙根下,如同士兵列队一般。几位妇女正围着一个大笸箩进行包装,旁边的一个塑料桶里,还有大半桶金灿灿的玉米糁。

“这是富硒老玉米,产量不高,但吃起来特别香。”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中古委”)西北工作站贾咏昊主任如数家珍。

首批两千斤玉米糁,由中古委古村创益研习社监制,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精致农业合作社出品。浅褐色牛皮纸包装袋正中的标签寓意清晰:两根老玉米中间,一只白色小鸟站在一块红色瓦片上,醒目异常。

2016年12月26日,本刊记者走进瓦铺村,恰遇瓦铺村景观村落产品包装外运的场景。除了玉米糁,此次同时出售的产品还有瓦铺村村民自酿的清酒。

这是瓦铺村正式获得“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半个月之后上市的第一批景观村落产品。

其实,不管是“中国景观村落”称号,还是景观村落产品,对过去的瓦铺村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而为了这一切,瓦铺村第一书记孙昉已经忙碌奔走了大半年的时间。

瓦铺村的第一书记

2015年5月,陕西省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并明确要求省级单位选派人员要与本单位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相结合。

从级别上讲,“第一书记”是最小的官,但却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这盘大棋上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

这一年的7月27日,孙昉以瓦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省社科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双重身份,来到了瓦铺村。

“孙书记用二十多天时间,徒步跑了300多公里,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有时候家里没人,一连要跑好几次。”瓦铺村村主任唐章海对记者介绍说。

瓦铺村位于茨沟镇一个名叫寺沟的山道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261户人家,其中91户为贫困户。除去16户五保户、26户低保户外,需要扶助脱贫的还有49户。很多贫困户聚合了因学、因病、因智、因残、无劳力、缺资金、少技术等多重致贫原因。但是按上级确定的目标,脱贫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

很显然,脱贫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孙昉意识到,要想按期稳定脱贫,必须采取具有组合拳性质的综合措施。对全村贫困户情况作了初步梳理后,孙昉决定先从改善他们的生活入手。

村民罗先根因意外事故导致右脚粉碎性骨折,一家三口生活陷入困境。孙昉替他写了救助申请,然后多次跑省市区慈善部门,千方百计为罗先根争取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缓解了他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六组的贫困户年化久,孩子外出打工,他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照料智障的老伴。年化久给孙昉反映了门前过河桥的问题,孙昉便到省慈善协会争取到一个慈安桥的帮扶项目。

村道两边不时能看到新房,多是村民在外打工挣钱盖的。有的人家房子盖好了,里边的墙没有钱粉刷,还是毛墙毛地;有的为了盖房,拉了账欠着债。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家住在山上,其中134户住的还是土坯石板房。

孙昉背着相机,对每一院石板房逐一拍照,登记造册,针对50户重度危房,他积极争取政府危房改造项目,同时联系慈善机构,呼吁爱心企业“认领”,动员社会公益力量资助困难群众改善居住条件。

村民老曹15岁的儿子因迷恋游戏、厌学贪玩,辍学在家。加之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老曹打算送儿子去建筑工地做小工。孙昉了解清楚孩子的具体问题后,就做家长的思想工作,随后向陕西阳虎教育学校——一家问题少年教育机构求助。校长王阳虎被孙昉的真诚打动,免除8万元学费,欣然收下这个学生。孙昉又四处联系,从西安一位好心人赵先生那里为孩子筹得1.2万元的生活费。

胡花和朱荣富两个高中生考上了大学,因为家里生活困难,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手足无措。孙昉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公益机构,为每人争取到了5000元的助学金,使他们得以顺利入学。

冬天到了,孙昉操心村里那些困难的孩子不能温暖过冬。他联系到李连杰壹基金,为全村所有单亲、特困、孤残儿童每人争取到了一个“365温暖包”。孩子们打开包装时,里面有崭新的帽子、围巾、棉衣、手套、鞋袜……过冬的衣物从头到脚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温暖大礼包。六岁的胡厚坤小朋友高兴而又懂事地说,“要把这些新衣服留到过年的时候再穿。”

为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孙昉没少往慈善协会和公益机构跑,去的次数多了也相互熟识了,大家说他是“爱心书记”,也有人一见面就打趣地称他“化缘村官”。

针对自身没有发展思路的农户,孙昉因户而异替他们确定了“人均养1头猪、10只鸡,逐步发展一批烤酒、磨豆腐、魔芋加工大户”的增收路子。发现大家普遍缺乏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后,孙昉就利用去省城的机会,大包小包背回来了200多册农村实用技术图书,搜集了许多科普教育视频资料,在田间地头办起了“强农惠民讲堂”。

十四、十五组地处沟道最深处,地理环境艰苦,群众出行十分不便,日常的生产生活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全靠肩挑背扛。为了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村道,孙昉在省社科院领导的支持和方海韵等同事的帮助下,争取到了70万元的专项资金,圆了群众的筑路梦。

带着记者在村里走访的过程中,孙昉不时被村民“挡住去路”。一位妇女一声一声地叫着“孙书记”,向他打听旧房改造的事情。一位男子胳膊受了傷,孙昉关切地询问他伤势情况。我们走进一户人家,屋子黑暗破败,住着三代六口人。孙昉告诉男主人,不久就会上马移民搬迁安置项目,到时候他们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老房里有很多老物件,火塘上的吊炉,装粮食的板柜,吹谷糠的风车,孙昉叮嘱老人家这些东西一定要留好,将来村里发展旅游,开办农家乐,都有大用场。

nlc202309090036

让留守儿童精神脱贫

瓦铺村全村1010人,外出打工的有400多人,几乎村上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了。

村上的留守儿童有90多个,大多由爷爷、奶奶照料,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用孙昉的话说,他们是“精神孤儿”。

一天,孙昉来到村上的小学,见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孙叔叔,今天我们有书看了。”一个孩子高兴地大声说。孙昉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街道上散发的医疗广告册。

“村上孩子除了课本,没有任何课外书。”孙昉心里一酸,连夜写了一封呼吁信《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一本书吧!》发布到网上。他在信中写道:在巍峨绵延的秦巴大山深处,生活着一群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大多是年幼的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家庭贫困、买书无钱,大山能够给予他们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他们无法像城市的小伙伴们那样,享受妈妈的陪伴和爸爸的呵护,获得阅读的快乐和知识的滋养。但是,他们依然拥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他们期待一扇可以阅读山外的天窗,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憧憬着童话般的未来。“请您抽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架,将您闲置的图书奉献给大山里这些可爱的孩子,通过分享阅读,将梦想和力量移植给他们;通过书籍循环利用,将知识和爱传递下去。”

这份呼吁信,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回应。

2016年5月28日,西安老约翰绘本馆驱车近200公里,将一周内汇集的首批85个爱心家庭捐赠的600余册图书送到了瓦铺村,为孩子们建起了爱心书柜。6月1日,又有18辆车冒着瓢泼大雨驶进瓦铺村。这是安康义工联合会、安康市种业管理局等机构满载爱心物资的公益车队,为孩子们带来25套崭新的课桌椅,以及图书、文具、书包、雨伞、衣服、鞋子、文体用品等一大批丰厚的礼物。在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手拉小手为爱一起走”的互动活动中,孩子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儿童节。

2016年暑假,在陕西阳虎教育学校的全额赞助下,孙昉策划举办了“斩断穷根 拥抱梦想——留守儿童德艺培训”,让山区的孩子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需要引起重视。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解决物质脱贫,更要解决精神脱贫,不仅要保护好自然生态,更要呵护好心灵生态,要用爱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让他们在关爱下树立信心,拥有梦想,更好地融入社会。”这是孙昉举办暑期德艺培训班的出发点。

培训班上,80多名留守儿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以及流传已久的瓦铺民谣,学英语、绘画、练书法、军体拳、做手工,益智萌趣,从来没有接触过乐器的孩子,在专业老师的教授下学会了吹奏葫芦丝,个个欢天喜地。

孙昉还特地邀请了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友人走进瓦铺与留守儿童互动,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展现乡土中国的魅力。来自加拿大的安大卫高兴地说,“这个地方真的是太美丽了,这里的人们很友好,我很喜欢这些农村的孩子。”

培训结束时,小女生任成娟在作文里写到: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画家,把家乡的山山水水展现给世界。小男生王贤勇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他开始收集起与中国航天有关的资料。

在孙昉的争取下,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西安明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蓝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吉尔律师事务所、西安老约翰绘本馆、西安古道图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省市区慈善协会、安康义工联等10余家机构到瓦铺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村内资助了大量实用设备和急需物资,化解了许多贫困户的艰难处境,也使村级组织和村小学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办学条件和为民服务效率。

“一主两辅”产业致富

“这两块金子招牌,是我们瓦铺脱贫致富的基础。”村主任唐章海指着桌子上的“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两块牌子对记者说。

在茨沟镇脱贫攻坚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一个贫困村帮扶工作示意图,全镇13个贫困村,有4个村要在2017年脱贫摘帽,其中就包括瓦铺村。

而在瓦铺村党支部会议室的墙上,则挂着两张脱贫攻坚“作战图”,一张是瓦铺村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详规图,一张是全村贫困户分布图,图上不仅标有每个贫困户居住的具体位置,同时标明了每家每户脱贫的时间节点。

政策兜底,只能解决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而一般贫困户的脱贫,主要还得靠发展产业。孙昉把自己的扶贫工作当成一项科研项目去做,他主持了省社科院重点课题《瓦铺(寺溝)旅游扶贫研究》,并推动寺沟古道历史文化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通过调查研究,孙昉发现瓦铺人守着一个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金饭碗”受穷。

地处国家中央公园——大秦岭南麓寺沟之内的瓦铺村,村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湖广填川陕”移民时期,湖北麻城等地大批人口迁居此地,形成现存村落的雏形,村内现有住户大多为明清移民的后裔。

与瓦铺村地域重合的山沟——寺沟,因境内过去建有48座庙宇而得名,曾经是一个民间说禅论道的圣地。古时金州(安康)通往长安(西安)的盐丝古道途经此地,因沿线曾遍布瓦顶店铺,得村名为“瓦铺子”。这里还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村内东梁西岭上建有9座山寨。

寺沟拥有金龙山祖师庙、祖师庙舍利塔、龙王洞石窟、白云寺遗址、燕子崖窝崖居遗址、李家湾明墓、老屋场叶氏家族墓地、老屋场谭王氏墓等8处古迹,被有关部门认定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龙王洞石窟为安康地区第二大造像群,洞内神龙三泉久旱不枯、千年未竭;金龙山祖师庙享有“五龙捧圣”之誉,蕴含着皇家气势和帝王遗风。

瓦铺子还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重要活动区域,革命先辈李先念也曾带领部队由此经过。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民谣,“红军支队经寺沟,组建三县地下军。配合主力到延安,抗日打蒋建新国。”2001年12月,瓦铺子被正式划为革命老区。

在孙昉看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設、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未来消费市场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期。他觉得,“这里交通便利,从西安到茨沟高速出入口,只有100多公里,现已形成漫山红叶、富硒豆腐宴等乡村旅游品牌,再深入挖掘其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多重资源,全村乃至全镇发展特色旅游的前景应该很好。”

nlc202309090036

孙昉的设想,得到村两委班子的认同和支持。“孙书记提出发展旅游的思路,请专家来了十多次进行项目调研,支部、村委干部多次开会,大家统一思想,最终形成‘生态立村、文创兴村、旅游富村、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特色旅游为引领,以富硒种植和生态养殖为支撑的‘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体系。”唐章海介绍说。

为了给瓦铺村发展旅游奠定一个坚实基础,2016年下半年,孙昉的工作重心就是为瓦铺申报中国景观村落。从2007年起,中古委开始评选中国景观村落。到2015年,评选授牌进行了六届,西北五省才有了首个入选的村落,可见申报难度之大。

孙昉全力以赴投身申报工作,他邀请省社科院、省决策咨询委、西北大学、陕南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多次到瓦铺调研指导,安康当地市、区、镇、村的领导干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瓦铺的百姓更是闻讯而动,洒扫清除、美化家园。9月,申报通过了省上初评。评审意见认为:瓦铺村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已远远超出了一个传统村落的概念,堪称活态的生态博物馆。

国庆长假期间,孙昉忙着给瓦铺村拍摄宣传片,连无人机都动用了。“为拍好一座庙宇,早上十点上去,直到下午四点才下来。拍着拍着没电了,就把无人机顶在头上跑着拍。”孙昉笑着说。

与中国景观村落授牌仪式同时举行的是中国景观村落旅游博览会,要求每个村提供一个三分钟的短视频,展现景观村之精华。为了这三分钟,孙昉带人在瓦铺村拍了四天,然后反复剪辑出一个十六分钟的资源展示片,又精剪出一个三分钟的景观宣传片。因时间紧迫,片子的画外音解说词还是孙昉在去东莞的大巴上赶出来的。

2016年第七届中国景观村落授牌仪式在广东东莞茶山镇南社村举行。全国有8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其中4个整村入选的村子中,就有瓦铺村。瓦铺村是西北地区惟一入选本届“中国景观村落”的村庄。

2016年12月10日,孙昉和瓦铺村支书唐国斌、村主任唐章海一行人赶赴东莞接牌领奖。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南社村的参观经历。

南社村是首届入选的景观村落,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对古村进行专业化开发,古村历史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得以全面恢复升级、活化,成功举办“南社斋醮”民俗文化节,建有游客中心,增设了旅游观光车,围绕祠堂文化致力打造“岭南古村印象”品牌。

“我们有资源,过去不会开发利用,这次去真的是大开眼界。”唐章海深有感触地说。

摁着200多个红指印的请求书

在省社科院人事处,保存着一份瓦铺村村民的联名请求书,200多名村民在自己名字上按下红指印。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诉求——让孙昉再留任一年。

“按规定驻村扶贫期限是一年,五六月份就不停地有人找我说,让孙书记再干一年吧。”唐国斌内心很纠结,他知道这一年孙昉很辛苦,母亲一人独居老家,他回西安常常忙着为村里跑项目,也顾不上去看望。母亲生病,他也不能陪在身边。村干部更担心,如果留任一年,会不会耽误了人家的前程。

可是,不断有村民来找村干部表达挽留之意,于是就有了这份200多人的联名请求书,并被送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社科院。

孙昉对瓦铺村也割舍不下,那时申报景观村落诸多事情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也有许多村民直接找到他,流着泪表达不舍之情。在走与留之间,孙昉选择了后者。

综合考量后,组织部门和省社科院也同意孙昉继续留任瓦铺村第一书记。

留任半年后,瓦铺村景观村落申报获得成功,孙昉也被中古委评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他向中古委递交的景观村落申报材料,引经据典,图文并茂,厚厚的一个大本子,令人惊叹之余,油然而生向往之情,评审团专家称,“瓦铺的申报材料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研究专著,又像一本设计精美的招商宣传册。”

孙昉很清楚,古村落要守得住,必须有造血功能,这就需要打造产业链,创建特色品牌。孙昉和一些投资商积极接触,反复商议,初步达成合作开发瓦铺旅游、保护活化古村落的意向。“通过古村保护和业态活化,不仅可以延续历史文脉,将废弃的古村院落变成留住乡愁的人文景观,还能开辟村民增收新渠道。”孙昉满怀憧憬地介绍着。

发展旅游可以实现强村富民,但这毕竟是一个长线项目,要解决当下的生活困难,让村民短期见到增收效益,还是要回归农业,发展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在瓦铺农家院坝,随处能看到水泥或木质的发酵池和灶台。“这是我们烤酒用的家伙。”唐国斌对记者介绍道。

瓦铺村家家户户烤酒,平均一家一户年產量在1000斤左右。山上长的柿子、拐枣、猕猴桃、野刺梨都是上好的酿酒原料。最主要的一种原料,是村民说的“甜杆”,也叫甜高粱。

村子两边山上,有二三十种野生药材,夏天采回来用水浸在缸里,秋冬時节烤酒时,把药水、自制酒曲以及甜杆等烤酒原料拌匀,铺在发酵池里自然发酵。村民们用古法酿造工艺烤酒,被形象地称为“天锅地锅烤酒法”:下面一口铁锅(地锅)烧水加热,发酵好的原料架在篦子上,最上面再放一口铁锅(天锅),里面加水冷却。酒精随地锅产生的蒸汽上升,到达天锅底部后,遇冷凝结为酒液落入接盘中,再经木质酒溜子汇入酒缸。这种酿酒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2016年10月,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将“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的牌子授予了瓦铺村。研究院张国柱教授对瓦铺村的农特产品情有独钟。此次首批外销的玉米糁和清酒,就是他帮忙联系的客户。“做文化的人腿长,听说江苏的陕西乡党要定年会抽奖礼品,我就大力举荐了瓦铺的老玉米糁和清酒。”

张教授亲力亲为,现场督战,从加工、包装直到运输。“首批货一定要保证信誉,为以后做出个样子。”张教授呵呵笑着说。

11月初,瓦铺的清酒和老玉米首次在安康汉滨区茨沟镇举办的红叶节上亮相,立即受到来自西安、重庆、安康、汉中等地游客的追捧。中古委西北站的贾咏昊主任对记者介绍说,“以后,我们以此为基础,可以做很多延展产品。比如,即食的老玉米棒、玉米锅巴等。”这也正如孙昉所孜孜以求的——将瓦铺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将瓦铺的富硒特产变为富民商品。在他的感召下,村组干部和党员个个劲头十足,很多群众也都给自己定了目标,准备好好干一番。

不错失时代的机遇,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回想这一年多在瓦铺担任第一书记的日子,孙昉颇为感慨地说:“往小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瓦铺村脱贫致富;往大说,是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最终推动全国精准脱贫的步伐。”

上一篇:浅析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下一篇:经典人生激励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