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2024-07-07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共9篇)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1

计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2010年本单位计划财务处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发挥财务监督职能,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全面完成各项规划财务工作任务。

一、求实创新,既好又快,圆满完成2010年目标任务

(一)科学统筹,编制完成两项卫生发展规划。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指示,负责编制《郑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郑州市“十二五”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为确保两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局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建钦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开展两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精心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统筹”的原则,通过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考察和资料收集,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工作的按时完成《郑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郑州市“十二五”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实现大幅增加。

2010年,我处向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建立并完善与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的协调机制,补充应急机制,实行信息共享等举措。在我市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得到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1-

鼎力支持和帮助。全年共向我市卫生事业投入资金亿元,2010年初部门预算安排资金亿元,追加亿元。

1.人员及公用经费:全年财政投入经费亿元。

2.设备经费:全年财政投入经费亿元。

3.专项经费:全年财政投入经费亿元,其中:

4.基本建设经费:全年财政投入经费亿元。

(三)狠抓落实,各项主要指标顺利完成1.市直医疗单位收入情况:市属13家医疗单位月收入总

计为亿元,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业务收入亿元。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亿元,占业务收入%,药品收入亿元,占%,其他收入亿元,占%。财政补助亿元。

2.市直医疗单位支出情况:市属13家医疗单位全年支出总

计为亿元,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加亿元。其中医疗支出亿元,药品支出亿元,专项支出万元如图所示。

3.固定资产情况 :市属13家医疗单位全年固定资产总

额为亿元,与去年同期亿元相比增长%。

(四)全力配合,圆满完成相关单位的审计工作

(五)精心组织,完成对系统内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六)强力推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取得快速进展。

2010年度,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项目分别为2009年第一季

度安排我市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5个,社区卫生

-2-

服务中心项目单位13个,郑州市卫生学校实验综合楼项目1个;2009年一季度第三批新增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2010年第一季度安排我市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1个,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单位9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单位4个。总建筑面积119224平方米,总投资:17307万元(中央投资:8748万元,地方配套:7886万元)目前,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具体情况如下:

1.2010年期间项目竣工完成情况。按照省厅和发改委的部

署和要求,围绕项目建设,突出时效,加强监管。2010年共竣工完成项目个。分别为:2009年第一季度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个;2009年一季度第三批新增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个;2010年第一季度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个。完成投资额万元,投资完成率为100%。

2.2010年期间项目在建情况。正在有序推进的建设项目共

有15个。分别为:2009年第一季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2个,郑州市卫生学校实验综合楼项目1个;2010年第一季度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1个,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单位9个。完成投资额万元,投资完成率为%。目前,我处对以上项目抓紧实施、强化监管,定期的对项目单位进行督察,以确保我市的建设项目能够

-3-

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工。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和改进卫生规划财务工作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十二五”规

划的“布局之年”。卫生规划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任务繁重。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及时调整工作

思路,以全新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卫生规划财务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卫生规划财务工作,是贯彻落实市委、市

政府卫生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

2010年市委、市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出发,采取措施,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条件,着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我市的卫生工作政策措施会更加深入。因此,卫生规划财务工作水平的高低、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卫生工作开展的成效,关系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把卫生规划财务工作做为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全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卫生工作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卫生规划财务工作,是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经济

发展的大局,在“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

-4-

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卫生规划财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对卫生加大投入的历史机遇,争取更多资金,提高科学理财水平,推进卫生事业加速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卫生规划财务工作,是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卫生事业要实现健康发展,不但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科学高效的管理做后盾。卫生财务管理是卫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聚财、理财等多种重要功能。站在卫生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科学谋划,强化管理,是我们有效应对卫生财务工作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加压鼓劲、凝心聚力,精心谋划2011年重点工作

(一)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财务保障工作。

紧紧抓住卫生改革与发展机遇,围绕改革的目标、核心和主线,多与发改、财政等部门在政策落实、标准制定、经费投入等问题上多沟通、多协调、多争取、多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大合作和重大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认真做好资金拨付和资金监管工作,以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二)加大卫生专项资金监管,规范卫生部门预算管理。继续执行全市卫生专项资金项目使用情况的周报及月报制 -5-

度,进一步完善对中央专项资金的管理。认真做好会计和统计的数据上报工作,强化卫生部门预算管理,重点加强对县市区以及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检查。完成2011年度财务决算及2011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检查,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

(三)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加强卫生规划财务队伍建设。卫生规划财务工作至关重要,政策性、专业性、规范性强,岗位要求高,卫生规划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创新,主动适应卫生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注重掌握国家方针政策、精通卫生规划财务知识、通晓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源头控制,及时、全面、周到地搞好规划财务服务。

-6-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2

关键词:监管,财政会计,问题,措施

伴随着不断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财政职能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新的形势下, 对财政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才能将财政管理和会计监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将公共管理理念融入到财政会计监督体系中, 并且在整个监督体系中贯穿社会监督、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 治理财政分配腐败, 构建阳光财政, 并真正实现财政监管, 这已经成为摆在财政会计监督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财政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自律性差。

作为会计监管的模式之一, 行业监管在会计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下, 为了强拉客户, 注册会计师竞相压价, 这样由于不正常的依赖客户而出现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对审计单位不合法要求进行迎合, 二者共同造价, 使行业秩序混乱, 不仅产生了较为低下的行业监管效率, 同时由于行业自律差, 无法赢得社会观众的信任。因为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 使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都很难进行。若政府监管力度大, 则会使行业发展的空间受限制, 使从业者的利益被损害, 同时也打消了行业自律监管的积极性。反之, 政府监管力度较小, 而仅仅依靠行业自律监管, 则不能真正发挥监管的作用。所以, 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同时权衡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二者的关系, 是目前会计监管所重点研究的课题。

2、会计监管指导思想不明确。

监管理论及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 是保证会计监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但在对会计监管政策进行制定时, 政府往往会对会计市场的运行状态予以干预, 所推行的市场监管政策也有很大的弊端。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若监管机制不利, 则政府制定的市场监管政策往往会对某部分的市场利益予以偏袒, 这样就会有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实践证明, 针对市场失灵, 政府监管政策可起到有效的修补作用。

3、财政会计监管方式单一。

较为单一的财政会计监管方式, 无法真正发挥财政监管的教育和防范功能。一直以来, 都有着较为松散的财政日常监督管理, 而一旦问题严重发生, 政府才会采取一些专项治理和运动式, 具体做法表现在: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财政分配结果的检查上, 而对资金的使用跟踪及全方位监控小;对财政部门内部有较小的监督, 而对外部则有较多的监督;有较多的专项性和突击性检查;事前和事中有较少的监督, 而非对连续性的、集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

二、新形势下提高财政会计监管的措施

1、加大会计监管的执法力度。

我国会计造假的重要原因是没有严格的执法力度, 同时对违法者处罚较轻, 这样导致会计造假屡屡发生, 目前针对会计造假, 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轻法律处罚、重经济处罚, 清个人处罚、重单位处罚;清外部公开处理、清内部处理这样使法律的效力被消弱。所以依据法律条文办事, 加强执法的严肃性, 对于违反规定的, 应给与相应的刑事、行政和民事处罚, 个人和单位要划清, 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违法情节严重的, 必须按照法律严惩。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进行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要想获得从业资格, 前提是经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会计人员在晋升职称时, 考核的重要一项内容,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在继续教育中, 作为必须课程, 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比赛, 对会计行业的先进工作者进行评选, 并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在全社会范围内, 打造可信城市的会计氛围, 促进良好的行业之风, 同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把握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会计监管工作实施的过程中, 必须把握整体的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使政府的引导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避免出现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建议政府部门对专业的咨询委员会进行设置, 并对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做出保证。可通过吸收知名高校的会计学院的人员, 组成咨询委员会单位, 定期研究会计的法规和政策。

4、健全服务管理机制。

在每次结束检查工作之后, 需提出合理化建议, 站在财政管理的角度, 服务于财政改革大局。让被检查单位对照《财政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征求意见表》, 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建议和意见, 同时认真分析和讨论征求的意见, 进而使工作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 提升工作质量。

5、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相对独立、不对任何职能部门进行依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企业必须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制定各种内部监管方法, 包括监督奖惩、监督方式、监督内容和监督原则等等, 建立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二是应按章办事、真抓实干, 将内部全过程控制和日常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使稽核范围进一步扩宽, 要经常性的对重要的岗位和业务进行稽核, 审计和检查财政会计监管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新形势下, 财政会计监管事业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认真查找财政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 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尽管这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 差距还很大, 苦难和希望同在, 挑战和机遇并存,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财政会计监管工作, 构建长效、稳定的财政会计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魏巍.浅谈企业的会计监督[J].科技信息.2009 (14) [1]魏巍.浅谈企业的会计监督[J].科技信息.2009 (14)

[2]刘菲菲.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财经界 (学术版) .2010 (02) [2]刘菲菲.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财经界 (学术版) .2010 (02)

[3]张明华.论会计监督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 (10) [3]张明华.论会计监督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 (10)

[4]吴妍.会计监督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 (14) [4]吴妍.会计监督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 (14)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3

一、当前国有企业社会治理形势

近年来,国有企业坚持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把综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企业生产、经营等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落实,做到相互融入、共同推进,全力维护了集团公司的和谐稳定。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基层单位仍存在工作思路守旧、工作措施单一、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矿区社会治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是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侵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案件高发。以某国企2013年刑事、治安案件情况来看,侵财案件、侵犯人身安全仍然占较高比例。二是吸毒人员仍有上升趋势。二是防邪反邪工作形势严峻。四是地企矛盾处于多发态势。

二、影响国有企业社会治理成效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职工家属法治观念不强。由于法治观念淡薄,部分职工家属思维简单,遇事不能冷静思考,不能克制自己,不懂寻求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而更多的是争强好胜,拳脚相见,大打出手,以致侵犯人身安全治安案件高发。同时,由于部分退休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给了邪教滋生活动的环境。

二是治安防范意识不强。现阶段,我们的技防、物防设施还有待完善,个别部位出现的一些漏洞,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同时,不少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保卫部门对治安复杂的重点地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及发案较高的重点时段巡逻守候工作不到位,职工家属对住宅疏于防范,导致窃盗等侵财案件屡屡发生。

三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待加强。从去年发生的上访、地企纠纷来看,如果在发现矛盾纠纷隐患初期,基层单位能够早知道、早介入、早化解,部分上访事件、地企纠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有一些基层领导在矛盾纠纷面前“怕”字当头,一怕结仇,二怕当事人纠缠不休、“惹火烧身”,长期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使得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矛盾激化,小事拖成大事。

三、做好国有企业社会治理工作的对策

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多种手段和“对症下药”的多元化方式进行。

一是要扎实开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斗争。严历打击严重违法犯罪,既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制裁过程,也是教育职工家属遵纪守法的过程。我们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发生在本单位的严重危害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震慑犯罪。本着单位内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的原则,对突出问题进行统一整治,打击违法犯罪不全是公安机关的事情,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

二是要以法制教育和“四德”教育为中心,大力开展法制、道德宣传教育工作。我们要按照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办公网络以及文艺节目等形式,开展法制、道德宣传教育,以促进法制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使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轨道;要弘扬企业文化,提高职工家属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守法,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敢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加强单位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使遵章守纪成为职工良好习惯,确保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三是要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内部治安防范,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是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积极构建无死角、全覆盖的治安防控体系;其次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参与综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调解纠纷、人人参与治安巡逻、人人参与打击犯罪的局面,构筑起高密度、多层面、立体化的综治工作格局;最后,各单位综治部门要大力疏导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事纠纷,避免激化,努力做到无刑事案件和无重大治安案件事故发生,以利于单位内部秩序的稳定,职工家属安居乐业。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4

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后, 2009年上半年累计下降3.35%, 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

2009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超过5%。主要依据如下:

(一) 工业能源效率水平持续提升

去年上半年, 主要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 如有色金属行业下降19.59%, 化工行业下降15.16%, 纺织行业下降11.45%, 钢铁、建材、电力和石油石化行业降幅在8—9%之间, 煤炭行业也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中, 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7.69%, 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72%, 火电发电煤耗下降1.49%,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9.35%, 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下降0.92%, 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95%, 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02%;在108项单耗指标中, 有80%呈下降趋势。工业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工业领域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 对降低单位GDP能耗有较大推动。

(二) 结构调整继续保持转好走势

去年上半年, 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去年1~7月, 除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外, 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和造纸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工业增加值7.5%的增速, 且增幅回落明显。

2009年1~7月, 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除水泥、生铁、钢材和纸及纸板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较快增速外, 乙烯、十种有色金属等一些高耗能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除水泥外所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明显回落, 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 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和第三产业, 有利于结构节能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的分布看, 去年1~7月,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增速普遍快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特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快, 有利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看, 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和科研及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加快, 同时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高附加值工业行业和第三产业, 无疑地将推动结构优化和社会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

(四) 相继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和适时启动社会节能工程, 发挥了拉内需、促节能的效果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继续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1.2亿只节能灯;财政部支持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采取财政补贴方式, 鼓励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出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进行财政补贴等大型社会节能工程, 既拉动了国内消费, 也提高了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对完成今年节能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 国内外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 不排除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去年1~7月份, 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9%, 比上年同期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去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 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从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看, 截至2009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4%;从30种主要工业品出口量值统计数据看, 除食糖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增长态势外, 其他主要出口工业产品的金额均呈现负增长, 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数量也呈负增长态势。上述数据说明, 我国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未恢复, 内需对GDP的贡献仍较弱, 我国经济重新回归高位增长, 且做到投资、出口和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还不明朗。从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看, 美国尽管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但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如信贷监管、美元贬值等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不排除会出现再次经济动荡的可能。如果经济再次动荡, 无疑将再次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二) 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显著转变, 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 更不是单纯输入型经济困难, 而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集中反映。但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压力下, 各地“保增速、促内需”的主要手段, 还是依靠上技术成熟、投资大、见效快的重化工业项目;有些地方还擅自出台了一些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为了追求本地经济的触底回升, 不惜重开已关停的落后高耗能生产能力。这种做法, 加剧了结构不合理矛盾, 迫使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进程放缓, 不利于结构节能。

(三) 经济复苏措施最先拉动的仍然是高耗能行业, 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压力增大

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 以及由此撬动的大量社会投资, 无疑地对应对经济危机和实现去年GDP增长8%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也不可否认的是4万亿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 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主要领域的投入, 将最先拉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复苏。目前, 钢铁、有色、建材以及化工四大行业已经出现了显著回暖。去年7月份, 钢铁、水泥和10种有色金属的单月产量均达到近年来高位。水泥去年1~7月份产量已经达到8.78亿吨, 比上年同期的7.68亿吨增加了1.1亿吨;钢材产量也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00万吨。高耗能行业的率先复苏和快速增长, 给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三、关于2010年节能工作重点的建议

“十一五”前3年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0.1%的进度目标。如果2009年单位GDP能耗能够实现下降5%的目标, 那么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必须达到6.35%, 才能实现“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据此, 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基本估计:这两年继续努力基本可以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如果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 才有可能实现节能20%的目标。为此, 建议2010年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定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年度GDP增长目标值, 推动结构节能

理性应对“转型挑战”。如果说因结构调整不可避免造成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 就应该避免“长痛”而选择“短痛”。应该适当降低年度GDP增长速度的预期, 引导地方摆脱“惟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和做法, 为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积攒后发优势留出空间。

(二) 尽快将中央引导性投资由以基础设施为主转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正确认识中央拉动内需投资的作用和效果, 及时转变投资方向, 引导社会资金尽快投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三) 继续完善和执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连续实施两年的省级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工作, 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 推动地方建立起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工作体系和机制, 提高了政府节能管理能力, 锻炼了一支打硬仗的队伍, 成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最有效支撑手段。2010年要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 总结经验, 与时俱进地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落实奖惩措施, 建立主要行业、部门完成节能目标评价机制, 切实保证“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 落实奖优罚劣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冲刺年, 建议重视和做好表彰先进、曝光落后、惩处违法行为的工作, 鼓士气、扬斗志, 强抓节能不放松。

(五) 尽早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分析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德育;素质教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74

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重视个人利益,致使有的人错误的理解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身利益,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个人本位主义,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加上现实社会网络所带来的负面信息,对青年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等方面均带来了负面影响。

1 制约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因素

1.1 民办高校生源基础相对偏低,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脱节,自制力差

根据招生政策,民办高校的生源为本科第三批录取并可适当降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偏低。进校后,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的动力,缺乏主动性和压力感。在思想上错误地认为进了象牙塔就到了学习的终点站,可以自由的呼吸和随性的生活。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不能指导自身日常的道德行为。容易受周边环境及身边同学的影响而随波逐流。且这部分同学占学生群体的多数。学生在校园里会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二课”、主题班会等),他们在思想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但在实际生活中在行为上表现却为价值功利化和实用化;他们也想知行一致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导致知行脱节的现象。

1.2 应试教育占主导。高校素质教育无法深入推进

现今大学教育依然被应试教育所束缚而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高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都围绕着考试、考核等形式进行,以此来检验学生在校内学习好坏的标尺。而学生也已习惯了围绕考试合格60分万岁的学习目标而学习,从高校主体和学生主体而言本身就弱化了素质培养和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各类考试考核层出不穷,各类奖学金和评优评先的资格又紧密挂钩,导致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是为了学好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而费心。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成绩而在考试或考核中缺失道德价值观而通过舞弊来获取高分,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少数问题。

1.3 学生素质弱化。价值观模糊

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往往只针对于对社会、对高校、对他人而没有对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将自己置身事外。在评判社会道德观时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却不能将自身所认识所理解的道德价值观应用于自身的生活。尽管他们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在考试中舞弊却已麻木不认为是知耻的行为;尽管他们也不齿各种路遇老人摔倒不予理会或见死不救等行为但在紧要关头也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理性的道德观认知。

1.4 素质教育目标理想化,内容不具体,使得德育工作因脱离现实而“务虚”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空、大、高,不能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且这项工作本身没有像教学计划中的理论课一样采取学分制,没有对学生硬性要求甚至连选修都算不上的一类工作。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而言,没有直观分值评价的工作在思想和行为上都不会引起重视。而另一块素质教育阵地(两课教学)授课内容大多是空泛的思想政治理论为主,空洞的文字传统的教学使得从事思政课的教师和受教育的学生或多或少的也忽视和看轻了“两课”,使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素质教育到底为何?反而产生厌学不重视思政课的心理。

1.5 欠缺衡量德育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

在现今高校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大环境下,德育工作无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突出。而对于本身就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教育没有直观的考核或成绩来约束在思想和行为上就不会像学习课程那般的用心和重视。进而导致素质教育只停留在单一的理论灌输层面而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学生主体身上。有少数高校意识到德育工作对在校大学生身心影响的重要性予以重视也相继出台了德育考核体系,如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全国首推德育素质奖学金受到各大新闻媒体及院校的关注,德育素质奖学金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对于激发学生道德观念及素质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想真正实现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还需更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 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对策分析

2.1 创造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时效性

德育工作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可控性活动,这种活动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是增强德育时效性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有组织、人际、家庭环境三种,高校可结合学校自身群体增强党、团、学生会、班集体等组织环境,学生即身处其中扮演着各类角色,也能切实从中体会到个体身处集体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力量。随着社会正能量精神的传播,学校可以借助这股正气在高校校园里大力弘扬本校涌现出的各类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及宣传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让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个人或群体营造好的示范环境影响并带动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在学校曾有这样一句话“一堂教育课不如家庭的一句话”,其原因在于学生思想基础薄弱,很容易受家庭一些消极愿望和要求影响,因此要减少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在提高学生本人内在素质上而努力。学校、家庭在对于培养学生情操、思想素质等方面是存在共识的,而学生作为教育客体是沟通两者之间的纽带,既是信息的反馈者也是传播者,更是家庭教育成员思想道德教育素质的教育者,影响者。学校辅导员可以经常性的和家长保持信息互通,如邮箱、QQ或建家长班群等来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家庭、学校德育资源的汇聚合流,建立共教共育的合力来提高德育工作。

2.2 重视第二课堂及“两课”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高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两课”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有专职从事德育教学的思政课教师,也有来自于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学生辅导员。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身心留在课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有教学教师的个人魅力,更主要的是形式多样且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可以将社会热点或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用于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或通过进行案例模拟情景再现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来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表现及心理变化,通过实景教育来贯穿反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而言,进行“两课”教学更有便利条件了,日常经常性的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状况,更容易在课堂中结合学生方方面面的实例来举证德育工作对于人的深远影响及其重要性。

第二课堂是高校学生除了室内教学活动以外的第二素质教育阵地。相比室内教学第二课堂更具灵活性及开放性,但学生参与度不能达到全覆盖也是其弊端所在,我们说,人之所以从事某项工作或参加某种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工作或活动会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为此,学校下属一些学部、社团、班级所要开展的活动应充分准备、有序筹划、先谋后事,合理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利益,尽可能最大限度将学生吸引进来,同时学校也应放宽第二课堂活动的限制和制约,对一些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活动应给与积极鼓励,并对其开展活动所遇到的困难(如资金、场地等)应主动给予解决。在活动中的组织者应结合活动适时的进行思想素质及行为素质的教育。

2.3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保障德育工作的延续性

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应该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且是动态的。学校可在每位学生进校之初即建立德育诚信档案册,让学生进校之初就明白大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进行持续性的素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个人素质教育的提升。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活动、工作等一一记录,纳入素质教育学分体系中。每学年获得相应素质教育学分方可取得毕业生、学位证。且德育诚信档案册在学生毕业时存入学生档案袋。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文化竞赛、技能比赛及所承担的相应工作均以行为认证单的形式予以记录认定,结合所取得的成绩,承担的工作任务等给予相应的分值记录。对于获得团体奖的班级,除了集体奖励之外,还应给每位集体成员加相应的德育素质分值。让参加活动的班级与不参加活动的班级,参加活动的学生与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拉出差距,形成优势。并在每学期末予以通报每个学生当学期素质教育成绩。不及格学生需在下学期努力完成相应学分。每学年度根据学生所获得的分值进行排序作为推优德育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同时,相应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完善的学生评优评奖体制,实行评优评奖学生申报制,分值靠前的学生也需本人提出申请评优评奖,体现本人自觉自愿的意愿。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6

摘要:在企业进行发展的过程里,不能够被忽视的一点就是应该积极的发挥出企业党群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群工作可以说属于企业发展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做好企业的党群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品牌,聚积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企业党群工作的主要含义,并按照企业党群工作当前的现状,提出如何开展好党群工作的主要方式,对于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推进企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主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群;建设;方式

从2014年到现在,在上级党组织的的领导之下,很多公司的党委都開始深入的贯彻并且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了学习,同时积极的进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将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强化,充分的体现了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关键作用,给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非常好的精神动力以及思想的保障。

一、新时期下对企业党群工作的意义的分析

1.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打造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品牌

党群组织可以说属于企业的主要发展核心以及牢固的堡垒,由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良好组织作风以及先进的理论思想,融合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把党群的工作结合到当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使其成为企业对外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成为企业加速的强大的助推力。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期新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其拧成一股绳,最终使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理念以及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深入进企业的文化建设里,积极的培育出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精神,以此对企业的软实力加以提升,打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的形象。

2.提升企业执行力,对企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障

企业党群组织在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强化企业执行力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企业进行党群工作的过程中,党支部本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融合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将生产经营作为企业中心工作不改变的前提之下,把思想政治的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多个方面,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更为持久的动力。党群组织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决策的宣传动员并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答,真正的发挥出党员的模范作用,并且使用统筹思想和激励士气并且凝聚人心的方式,把职工的行动与党建思想统融合进企业决策的贯彻和执行上,从而增强企业发展力。

3.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要求,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以实现,并且全面的深化和改革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首先就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坚持党群教育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心全意的为企业的职工进行服务,把服务企业职工当做是企业党群工作的主要突破口,认真的履行企业的职责,可以说这是对企业党组织是不是有着一定的先进性进行判断的一个标尺;企业党群的活动是不是能够得到职工的认可和欢迎,是不是有着一定的实效性,都是对企业党群工作是不是有着蓬勃生机的一种检验的标准。促进企业党群工作的主要的途径是要坚持将服务企业的职工当做是党群建设主要的职责,认真的聆听职工的心声,对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融合进企业的日常工作里,充分的调动其职工进行工作的积极性,强化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打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二、新时期做好企业党群工作主要途径

1.提升思想认识,转变思想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改革处在关键时期,也面对这很多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而党群组织则肩负着领导党员与职工工程达成生产经营以及创新发展的主要的职责与使命。在企业进行发展的过程里,要对重经济建设和轻思想建设的陈旧观念加以克服,不断强化企业党支部的建设,由党支部建设以及群众教育活动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与改革的创新发展。缓解基层党支部建设不但能够对党的执政基础加以巩固并且对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加以保障,同时还可以落实企业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做好企业党群工作,就应该坚决对党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发展的路线进行执行,贯彻并且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相关决议和指示,把党员和职工的思想还有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统一,真正的提升党建的思想认识。

2.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坚持做好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

第一,企业的党群工作要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进行活动,充分的发挥出党群组织的政治优势,并且对党支部和群众组织的各项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相互的融合并且促进。注重党群活动的质量,要加强党群活动的内容的多样性,保障企业宣传手段的灵活。第二,在党支部平时的工作与考核上,把经济工作的指标和党建工作的指标共同进行考核,做到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目标同时进行确认,共同进行考核与奖惩,将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建设所获得的成果当做对党支部工作成效的最好的检验。第三,积极的进行企业文明单位的建设活动,努力打造企业的文化,提升企业自身的软实力,建设企业的正面形象。比如强化企业文化设施的打造,给企业职工创造一定的文化活动的场所;组织进行党员职工干部爱岗敬业的基础教育活动,给企业生产建设里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思想与政治的基础。

3.明确职责,加强领导,落实对党群干部的继续教育

第一,建设健全的基层党支部和群众组织的责任制,对有关党群干部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确认。并且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和明确分工加以确认,及时的找出并且处理党群在进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基层党群工作,组织同时积极的对党支部建设加以落实,还有就是要积极的进行党员队伍建设与相关组织专业制度的落实,做到有整改并且奖惩同时总结。第二,还应该定期的检查并且考核基层党群,强化党群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将每一年的党委工作和工会工作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将抓基层党群建设责任制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情况当做党建考核的重点,对于先进的党建行为要积极的做出表彰,并且针对其经验做出和推广。第三应该要着力指导基层党群组织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路线的学习,积极的贯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经营理论,再有就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党群干部的文化水平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建设出正确的人身观与价值观。

结束语

进行好企业的党群工作可以说属于一项极其关键并且非常艰难的政治任务。对于新时期党建工作发展严峻的趋势来看,企业应该对发展的具体情况加以认识,在党的方针的政策理论的指导之下,积极的进行企业中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组织建设,进行好党群工作,实现真正的为职工做好事和办实事,为职工谋求福利,密切党与职工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强化企业的发展,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以及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志源:《关于新形势下企业党群工作创新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2年第1期。

[2]刘杰:《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党群工作》[J],《企业文化》,2012年第10期。

[3]张丽娜:《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党群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21期。

[4]张全胜.国有企业党群工作与员工队伍建设关系探析[J].学园,2013(6):200-201.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7

关键词:计量检定,优化,经济发展

引言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量检定。计量检定工作能够对产品起到衡量的作用, 所以必须重视计量检定工作, 而且随着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人们对计量检定工作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工作人员通过计量器具对产品进行计量检定, 评定出产品的计量性能, 能够有效地减少量值偏差的发生, 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计量检定工作的控制管理, 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满足需求。

1目前计量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硬件与软件的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加强了对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视,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计量检定工作, 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硬件和软件都比较落后的现象, 不利于计量检定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计量检定结果的因素很多, 所以为了提高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必须在封闭的空间下开展具体工作, 但是当前很多计量检定器具都在一个空间内, 而且没有专项的检定标准。此外, 很多计量器具都超过了使用年限, 没有及时更新换代, 使得计量检定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1.2计量检定执法的力度不够

计量检定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受到阻碍, 计量检定部门具有执行检定的职责, 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却往往存在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 有些工作人员在开展强行检定工作时被拒绝检定, 这种现象在一些乡镇地区比较常见,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1.3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计量检定工作的开展需要人员的配合, 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 对计量检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深,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当前已经存在一些高水平的计量检定人员, 但是这些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的却不到位, 而且对账务的处理不熟练, 这直接影响到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 计量检定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但是工作人员却还是使用传统的计量检定方法, 影响了计量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很难对产品做出科学的评价。

2计量检定测试工作的优化

2.1加大宣传做好计量检定工作

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计量法》, 但是在具体落实计量法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例如, 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讲解的不够深入等, 导致人们或者企业存在不懂法的现象。所以, 为了能够不断优化计量检定工作, 必须加强对计量法的宣传力度, 运用广告、多媒体等方式, 增强计量法宣传的广泛性, 尽量减少计量检定工作中的损失。人们只有充分了解计量法, 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才能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好的外部环境。

2.2执法部门需要加强与计量检定部门的配合

上文提到, 由于执法力度不够, 计量检定部门的工作开展受到限制。所以在未来的计量检定工作中, 应该与执法部门紧密联系, 保证强制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 能够及时和执法部门沟通。此外, 计量检定部门还可以向执法部门申请协助工作, 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2.3计量检定测试工作应适应现代企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计量检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计量检定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深入到企业中去, 为企业带去最新的计量检定技术和设备。当前的计量检定工作应该和社会、企业的发展相联系,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理念,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使企业对计量检定工作加以认可, 并能够主动配合强制检定工作, 计量检定部门和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4提升人员素质不断更新计量工作内容

计量检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以当前优化计量检定工作的策略之一就是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技术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 定期组织计量检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并进行考核, 合格者才能继续从事相关工作。目前计量检定工作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 所以作为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

2.5计量检定工作应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 使得计量检定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了能够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服务质量, 计量检定单位应该更新自身的检定设备, 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并发挥出当前的这种优势, 积极开展大众计量测试, 不断创新检定技术, 做好计量检定开发工作, 选拔高质量的计量检定人员, 在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 定期检测检定设备的精确性, 从而更好地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强制检定是计量检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适当地扩大强制检定范围, 检定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企业人员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2.6计量检定工作中计量器具网络化管理的应用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 在进行计量检验的时候, 要保证计量检定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需要结合目前计量检验工作的核心, 加强检验过程的网络化管理, 让计量工作以计算机为核心, 在计算机核心硬件中加强相关设备以及核心数据的鉴定, 注重计算机网络化计量工作优化, 以便最终提升计量工作效率。

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计量工作的数据管理, 每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客户进行软件控制, 并加强对计量检验的总体权限控制。主控端计量间隔的修改, 主控端计量软件的使用与总体控制, 检验通知单的发放与检验间隔的控制以及检验通知单的递交等。根据实际工作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以及对实际计量内容进行摸底, 做好计量工作的准确性, 就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登记, 依照相关法律对计量器具加强法律管理, 同时要加强计量检验器具的档案化管理, 每一年年初都需要编制好合理的周期检验计划, 并将检验计划内容下发到每一个计量检验部门, 这样才能最终做好计量检验工作, 保证需要检验的单位相关仪器的量值准确可靠, 能够保证其产品质量, 最终实现质量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计量检定工作的不良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进一步提高了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计量检定作为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 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重视。市场经济环境下, 提升计量检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量检定部门可以从加强检定环境、更换检定设备、提高检定技术等方面入手, 为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 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洋.浅谈如何提升计量检定工作效率[J].科技论坛, 2015, 46.

[2]张涛.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4 (12) :99-102.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快速发展,计量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计量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相连。没有计量,产品质量将无法保证,没有计量,经济活动将不能正常运转,所谓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较快发展的时期,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新形势、新任务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计量工作对于促进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从服务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计量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自然和社会、法律与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计量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以及高科技领域,离开计量寸步难行。因此,计量工作者应当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特别是当前进入 “十一五”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制定了宏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目标,其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许多任务都需要计量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发挥基础作用。这些任务和目标既为计量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广大计量工作者都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就计量谈计量,要想大事,干大事,坚持紧贴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大局,谋划思路,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切实通过努力,为经济社会实现又快有好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科学、有效的计量技术平台和计量基础服务。

2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计量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计量工作,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相关领域计量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计量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履行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赋予的各项职能,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计量工作属于基础性工作,没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无闻。越是这样的工作,越来不得半点马虎,越要不得急功近利。只有这样,计量工作的基础作用才能得以显现,计量事业才能全面发展。计量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宽思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位。

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执行法定计量检定工作。不能片面追求上新项目,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忽视对陈旧落后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更新改造;要处理好计量科研和日常检定的关系,做到科研与检定并重,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要妥善协调好上下级技术机构的关系。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事业协调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积蓄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大力加强计量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要注重技术机构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合理规划,加大设备投入,不断适应检测市场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创新发展,包括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科研创新、服务创新,增强计量工作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和行风政风建设,为计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 调动各方积极性全面提升计量工作有效性

规财处工作形势分析报告 篇9

一、2009年节能形势好于去年,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

继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后,2009年上半年累计下降3.35%,降幅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2009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有望超过5%。主要依据如下:

(一)工业能源效率水平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主要耗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如有色金属行业下降19.59%,化工行业下降15.16%,纺织行业下降11.45%,钢铁、建材、电力和石油石化行业降幅在8—9%之间,煤炭行业也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中,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7.69%,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72%,火电发电煤耗下降1.49%,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9.35%,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下降0.92%,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95%,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02%;在108项单耗指标中,有80%呈下降趋势。工业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工业领域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对降低单位GDP能耗有较大推动。

(二)结构调整继续保持转好走势

上半年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今年1—7月,除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外,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和造纸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工业增加值7.5%的增速,且增幅回落明显(见表1)。

2009年1—7月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除水泥、生铁、钢材和纸及纸板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较快增速外,乙烯、十种有色金属等一些高耗能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除水泥外所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明显回落,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转向高附加值行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结构节能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的分布看,今年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制造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增速普遍快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见表2),特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快,有利于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看,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金融和科研及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加快(见表3),同时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高附加值工业行业和第三产业,无疑地将推动结构优化和社会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

(四)相继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和适时启动社会节能工程,发挥了拉内需、促节能的效果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继续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1.2亿只节能灯;财政部支持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出台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进行财政补贴等大型社会节能工程,既拉动了国内消费,也提高了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对完成今年节能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国内外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不排除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今年1—7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9%,比去年同期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从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看,截至2009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4%;从30种主要工业品出口量值统计数据看,除食糖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增长态势外,其他主要出口工业产品的金额均呈现负增长,绝大多数产品出口数量也呈负增长态势。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未恢复,内需对GDP的贡献仍较弱,我国经济重新回归高位增长,且做到投资、出口和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还不明朗。从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看,美国尽管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如信贷监管、美元贬值等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不排除会出现再次经济动荡的可能。如果经济再次动荡,无疑将再次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

(二)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显著转变,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不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更不是单纯输入型经济困难,而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集中反映。但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各地“保增速、促内需”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上技术成熟、投资大、见效快的重化工业项目;有些地方还擅自出台了一些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为了追求本地经济的触底回升,不惜重开已关停的落后高耗能生产能力。这种做法加剧了结构不合理矛盾,迫使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进程放缓,不利于结构节能。

(三)经济复苏措施最先拉动的仍然是高耗能行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压力增大

中央政府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以及由此撬动的大量社会投资,无疑地对应对经济危机和实现今年GDP增长8%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4万亿在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主要领域的投入,将最先拉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的复苏。目前,钢铁、有色、建材以及化工四大行业已经出现了显著回暖。今年7月份,钢铁、水泥和10种有色金属的单月产量均达到近年来高位。水泥今年1—7月份产量已经达到8.78亿吨,比去年同期的7.68亿吨增加了1.1亿吨;钢材产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00万吨。高耗能行业的率先复苏和快速增长,将给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三、关于2010年节能工作重点的建议

“十一五”前3年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0.1%的进度目标。如果2009年单位GDP能耗能够实现下降5%的目标,那么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必须达到6.35%,才能实现“十一五”末期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据此,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基本估计:今明两年继续努力基本可以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如果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的力度,才有可能实现节能20%的目标。为此,建议2010年节能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年度GDP增长目标值,推动结构节能

理性应对“转型挑战”,如果说因结构调整不可避免造成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就应该避免“长痛”而选择“短痛”,适当降低年度GDP增长速度的预期,引导地方摆脱“惟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为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积攒后发优势留出空间。

(二)尽快将中央引导性投资由以基础设施为主转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正确认识中央拉动内需投资的作用和效果,及时转变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尽快投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三)继续完善和执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连续实施两年的省级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工作,大大提升了地方政府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地方建立起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工作体系和机制,提高了政府节能管理能力,锻炼了一支打硬仗的队伍,成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最有效支撑手段。明年要继续实施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地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措施,建立主要行业、部门完成节能目标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落实奖优罚劣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冲刺年,建议重视和做好表彰先进、曝光落后、惩处违法行为的工作,鼓士气、扬斗志,强抓节能不放松。

(五)尽早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尽快制定“十二五”节能目标,引导地方和部门及时制定节能规划,持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上一篇:正推教学设计下一篇:建山中心幼儿园教师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