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精选13篇)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
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 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1]。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有较好的预测作用[2,3,4,5,6], 而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行为的关系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研究方向[7]。目前, 关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行为关系的研究视角还不广泛, 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应对方式与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密切相关[8,9,10,11]。现有研究表明, 核心自我评价能够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也能够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 然而尚未有研究将三者综合在一起来考察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应对方式既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 具有缓冲效应, 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12]。因此, 本研究假设, 应对方式是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变量, 具体来说, 核心自我评价既能够直接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 又有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 进而影响学习倦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488名体育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69人, 女生219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分别为181人、146人、108人和53人。
1.2 研究工具
1.2.1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
由Judge等编制, 经任志洪和叶一舵[13]修订, 8个项目组成一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 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79。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2.97, GFI=0.97, IFI=0.95, CFI=0.95, TLI=0.93, RMSEA=0.06。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由解亚宁[14]编制,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 共20个项目, 采用4点计分法, 从“不采取”至“经常采取”分别计0~3分。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5个载荷小于0.5的项目, 保留原问卷的15个项目, 其中积极应对9个项目, 消极应对6个。修订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1和0.7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1.89, GFI=0.96, IFI=0.93, CFI=0.93, TLI=0.91, RMSEA=0.04。
1.2.3 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
由连榕[1]编制, 该问卷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 共20个题目, 采用5点计分法, 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5个载荷小于0.5的项目, 保留原问卷的15个项目, 其中情绪低落5个, 行为不当5个, 成就感低5个。修订后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其中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5、0.77和0.7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2.61, GFI=0.94, IFI=0.91, CFI=0.91, TLI=0.90, RMSEA=0.06。
1.3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和AMOS18.0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
各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的平均值 (2.91) 临近中间值;在各因子中, 行为不当的平均值 (3.12) 最高, 超过了中间值;情绪低落的平均值 (2.85) 和成就感低的平均值 (2.77) 均接近中间值。数据显示,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 学习倦怠各因子及学习倦怠总分为因变量, 采用2 (性别) ×4 (年级) 的多元方差分析, 发现: (1) 在情绪低落上, 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F (1, 480) =3.18, p>0.05;年级主效应显著, F (3, 480) =4.53, p<0.01, 事后比较发现, 大一显著高于大三, 其它年级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不显著, F (3, 480) =1.72, p>0.05; (2) 在行为不当上, 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F (1, 480) =2.22, p>0.05;年级主效应显著, F (3, 480) =4.76, p<0.01, 事后比较发现, 大一显著高于大三, 其它年级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不显著, F (3, 480) =0.82, p>0.05; (3) 在成就感低上, 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F (1, 480) =0.08, p>0.05;年级主效应显著, F (3, 480) =4.33, p<0.01, 事后比较发现, 大一显著高于大三, 其它年级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不显著, F (3, 480) =1.83, p>0.05; (4) 在学习倦怠总分上, 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F (1, 480) =1.88, p>0.05;年级主效应显著, F (3, 480) =7.33, p<0.001, 事后比较发现, 大一显著高于大三, 其它年级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不显著, F (3, 480) =1.90, p>0.05。
结果表明:在学习倦怠各因子和学习倦怠总分上, 均没有性别差异, 然而均存在年级差异, 具体表现为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
注:括号前的数字和括号内的数字分别为平均数和标准差。
2.2 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分析
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见表2) : (1) 核心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消极应对和学习倦怠各因子呈负相关; (2) 积极应对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呈负相关; (3) 消极应对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呈正相关。
注:*p<0.05, **p<0.01, ***p<0.001。
2.3 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的直接影响
为了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各因子的直接影响,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核心自我评价直接作用于学习倦怠各因子的结构方程模型 (直接模型) 。潜变量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 模型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 (见表3) 。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2、-0.44和-0.60, 且均达到显著水平 (p<0.001) , 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各因子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4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中介变量, 核心自我评价为潜在外因变量, 学习倦怠各因子为潜在内因变量,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第一步, 构建全模型。在全模型中, 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的三个因子均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核心自我评价还分别通过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学习倦怠的三个因子。结果表明, 全模型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 (见表3) 。第二步, 修正全模型。进一步考察全模型的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 “积极应对→行为不当”、“消极应对→行为不当”“消极应对→成就感低”和“积极应对→情绪低落”四条路径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逐步删除不显著的路径, 得到一个修正模型 (见图1) 。结果表明, 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标也较为理想 (见表3) 。第三步, 比较全模型与修正模型。在模型的比较中, 根据相△X2和∆df决定模型的取舍, 如果△X2不显著, 则取路径简洁的模型;反之, 则取路径复杂的模型。经修正后, △X2小于临界值X2 (n=4, a=0.05) =9.49 (∆df=4, △X2=4.79, p>0.05) , 表明全模型与修正模型之间的△X2不显著, 根据节俭原则, 选择路径较简洁的修正模型。第四步, 修正模型的交叉验证。按照50%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分成两半, 对修正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将未限制参数的模型设定为基线模型, 依次增列测量模型的因素负荷量、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外因潜在变量的协方差、内因潜在变量的方差、测量模型残差的方差相等, 发现所有△X2值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且适配度统计量差异的绝对值均小于0.05。说明修正模型有较好的稳定性。
检验结果表明: (1) 积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成就感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 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低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 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和行为不当之间没有中介效应。各路径效应大小见表4。
注:应用Bollen-Stine bootstrap方法矫正模型的配适度。
注:*p<0.05, **p<0.01, ***p<0.001;在2000个Bootstrap样本的基础上分析偏差校正的置信区间, 95%CI的数值为非标准化效应值偏差校正的的置信区间。
3 讨论
3.1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接近中等水平;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中, 以行为不当最为严重, 其平均分超过了中间值;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的平均分也接近中间值。进一步调查发现, 体育专业学生在理论课程方面的学习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重“技术”而轻“理论”的不良思想, 对术科课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而在理论课方面缺乏学习兴趣, 诸如迟到、缺课, 上课睡觉等厌学现象较为多见。
在学习倦怠各因子及学习倦怠总分上, 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而年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具体表现为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研究假设1得到部分支持。有研究表明, 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 大学男生要高于女生;在成就感低上, 大学男生好于女生[15]。而本研究却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各因子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女生对体育专业的情感与态度。在访谈中发现, 很多女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不得不选择报考体育专业。她们并不喜爱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或者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学习体育专业, 导致学习兴趣低下以及低学业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 伴随沮丧、厌倦等负性情绪, 在情绪低落和低成就感两个因子上, 男生和女生并没有出现差异;在学业行为上, 虽然女生比男生更少出现显性逃课, 但女生更多地表现为隐性逃课。这可能是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行为不当上没有差异的原因。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表现出不同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年级特点。连榕[15]发现, 大三的学习倦怠水平要高于大一, 而本研究显示出与之相反的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原因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有关。相比非体育专业学生, 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较为散漫, 自律性较差, 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高考前, 他们长期习惯于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和生活, 在进入大学后, 转变为更多地依靠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没有合理的学习规划,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甚至形成错误的大学学习观, 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后的初期较容易出现学习倦怠。随着年级的增长, 心智更加成熟, 学会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自我管理、自我监控, 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因此, 学习倦怠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降低。
3.2 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的直接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 与低核心自我评价者相比, 高核心自我评价者较少出现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7]。本研究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各因子的直接影响, 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对情绪耗竭、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可能与个体的成就动机有关。那些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悦纳感, 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相信自己能够掌控外部环境, 并能够在学习任务中设置与自己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 因而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在竞争激烈的运动场上和运动技能的学习环境中, 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和彰显个性的机会。熟练地掌握一项动作技术, 完美地展示一套组合动作以及经过奋力拼搏战胜对手, 能够充分展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能力和魅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追求成功的动机。他们在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中看到自身的进步, 而且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倾向于对行为结果进行内部归因, 因而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和积极情绪;反之, 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消极的自我评价, 自我效能感低下, 倾向于逃避型的目标定向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害怕挑战, 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 习惯于将自身的成功进行外部归因, 因此产生较低的成就感和更多的消极情绪。
3.3 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大部分研究将学习倦怠作为一个高阶构念来考虑, 可能掩盖了其深层次的信息, 而预测变量对学习倦怠各因子的具体影响却少有研究。本研究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各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各因子之间的作用并非一致。
首先, 积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成就感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对成就感的影响, 一方面, 通过直接途径提高成就感;另一方面, 又通过影响积极应对这一间接途径来实现。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对生活有着较强的控制感, 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具有较高的内部动机, 直接起到提高学业成就感的作用。另外, 他们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塑造出坚毅、乐观、自信和乐群的优良品质, 形成了在困难面前不轻易退缩和积极进取的处事风格;而且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利于丰富个体的应对资源, 使之倾向于采取问题解决、寻找帮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 有效地应对各种挫折。他们抱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能够更多地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善于将细微的正性事件转化成更大的优势, 有利于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因而体验到较强的自我胜任感和学业成就感。
其次, 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情绪低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不仅直接对情绪低落产生影响, 而且又通过影响消极应对进而影响情绪低落。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自尊较低, 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难以掌控事物发展, 情绪易波动, 在学习上缺乏合适的目标取向, 难以有效实现个人目标, 因而经常体验到焦虑、沮丧等负性情绪。应对是人格特征在应激反应中的映射, 在面临应激时, 不同人格类型的人会习惯于采取特定的应对方式[8]。低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具有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更容易受到否定性信息的威胁, 在应激情境中倾向于采取回避、否认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不仅损害了心理健康, 而且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多负性的情绪体验。
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 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对行为不当的影响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中介作用。行为不当反映的是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等行为特征[1]。行为不当实质上也是学习过程中消极应对的一种行为表现, 正如表2中的数据所示, 它与消极应对之间具有高度显著性相关 (p<0.001) , 因此, 在行为不当与应对方式之间, 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而仅仅是对应于一种相关关系。
4 结论
4.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以行为不当最为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没有性别差异, 但存在年级差异, 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
4.2核心自我评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情感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2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自我评价 洞察能力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评价。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样性,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梳理。
一、制定自我评价标准,促进目标逐步实现
自我评价标准的设定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应体现出一定的可实现性和针对性,以期促进目标的实现。自我评价标准可由教师确定,也可由学生确定。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能力,分层分类、循序渐进地实现训练目标。比如,在“三级跳远”教学活动中,笔者事先根据三级跳远的动作要领将技能目标分为助跑、起跳、落地等方面,要求学生在尝试性练习中对自己进行诊断评价,弄清哪些要领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有待学习,然后在教师呈现的若干个目标中选择适合的目标。对于运动能力优异的学生和个别身体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笔者引导他们在预备姿势、助跑、第一跳单足跳、第二跳跨步跳、最后一跳蹲踞式、落地缓冲等方面自我制订学习目标,可以依自身实际情况提高或降低目标。在接下来的反复练习中,学生的练习要与自己选择或制订的学习目标形成呼应,通过自评或他评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挑战更高层次的水平,获得最大进步。在笔者的要求与指导下,学生能够积极投入训练,并根据自己的学练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学生自我评价内容告知学生,而评价的标准则是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之后先进行诊断评价,再由学生为自己制订一份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如有的学生主要对助跑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对第一跳进行评价,有的对第二跳或最后一跳进行自我评价,根据练习中不同的侧重点分层实施,逐步过渡到完整技术的掌握。
二、培养自我评价意识,形成自我评价思维
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建立“练习什么——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具有逻辑关联的思维意识。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外在表现的学习结果,又要通过外在的结果探寻成因。例如,笔者执教“健美操十字恰恰舞步”,设计了《学生参与十字恰恰舞步练习情况记载表》,具体栏目包括“教学内容”、“关注点的选择(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根据笔者提供的表格在每一次练习中,从动作技术、运动条件、运动课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关注点的选择和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决。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进行健美操十字恰恰舞步教学时,按教学场面出现的顺序依次罗列在表格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如在表格“运动场面一”中,教学内容为“垫步练习”,关注点在左右方向的垫步练习时,运动课题为左右脚迈步的正确节奏,为了很好地达成运动课题,身体的方位感练习就成了解决症结的方法。通过反复多次的针对性练习,学生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思维模式,养成了边学习边评价的习惯。
当学生具备了评价意识后,其参与评价的意愿与态度则是多元化评价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在教学评价中,尤其是某些需要建立在主观意识状态下的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更需要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并端正评价态度使评价更客观。笔者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与习惯过程中,要善于通过不同的途径如体育明星效应、体育裁判规则解读、体育比赛观摩等对学生进行行为意识教育,以传递运动正能量,端正学习态度,强化行为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三、培养细节洞察能力,促使评价走向有效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必须注重细节,对运动细节的洞察能力表现在对自己或同伴的动作技术细节的衔接、教师的动作示范等进行深度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养成了洞察细节的习惯,自我评价就会走向准确、有效。例如,在乒乓球选项教学比赛中,学生三人一组,两人参与比赛,一人观战评价。在与同伴的交战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自评时对发球、接球中力量、速度、旋转、落点等做出准确判断,在相对被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达到相持,争取主动转入进攻;在评价同伴时要结合场上队员技术和战术细节,判断比赛者运用的技术和战术是否恰当,技术表现是否准确,要建立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一战一观”的实践方式,对自己的洞察结果进行修正与再尝试。反复的洞察练习让学生在实战中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和应对对手的预防措施,无形中提高了应战能力。
学生的洞察能力对自我评价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在上述乒乓球教学实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伴随整个过程,良好的洞察能力能帮助学生减少失误,改进战术,激发身体控制的灵动性。作为观摩者,通过观摩比赛双方技战术的外在表现,结合自身认知去评价他人,判断优缺点,并提出中肯意见,在很大程度上间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指导:一要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建立正确的认知,特别对关键动作技术链的掌握,以点成线,由线成面,形成专项知识框架;二要注重对个体学习目标的强调,要结合全体目标,引导个体确定可操作的自我训练目标,以激发学习动力,树立运动自信。
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3
我从小就对艺术产生浓浓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在我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填报了**校的应用艺术专业。四年来,我勤奋好学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还以寻求自身多方面发展为目标进行各式的社会实践。这些都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我会用我积极,学习,奉献,合作的态度完成每一项任务。对于挑战,天生乐观的性格不会让我退缩,而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迎接。
在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我不仅筑就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且通过各项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及管理技能。尤其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有幸能够成为了城市美容美化研究部的部长,这不仅使我绘画创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领导组织各种活动的流程、充分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
对于专业的学习,艺术是我从小就喜爱的专业,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所以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成绩很优异。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作品,我都能做出各种有创新的设计理念,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晃眼四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的现阶段的学习也将告一段落,套用一下哲学经常用的一句话:运动是时时存在的,又是无处不在的。现在的结束只是为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始打下基础。我又将重新整装,确定新的目标,迎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网络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4
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熟悉网络设备及局域网建设维护工作,熟悉病毒的防护。具有良好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熟悉pc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的设置,熟悉多系统的配置以及数据管理。熟悉windows2000/xp/2003,对sql server有一定了解;熟练掌握计算机以及其他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精通组装电脑,网络维护,网络布线,电脑故障维修,责任心强、工作主动、细心踏实。
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和运作能力,会应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熟悉常用的通讯工具软件。能迅速的整理好资料和档案以及文档。
实事求是,细心谨慎,诚实守信,做事认真,有上进心、自信心,能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愿意从基层做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
日语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5
在这四年里,我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奉献精神,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具体表现在: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社会上各方面的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曾获过”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在专业学习和体育运动方面都获得优秀成绩。英语、日语,电脑、普通话等方面的等级考试已达标。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本着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在工作上,我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促进了团队沟通与合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思想品德上,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6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是为培养幼儿园的师资而设立的,其职业取向因其专业性而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诸多的不同,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与方法,学会适宜的游戏形式与方式方法,以及卫生保健、保护等方法。
每一种教育都是服务于某一行业或类别当前或今后的实践和理论需要,高职高专学校的体育教育也是服务于当前或今后的社会体育锻炼实践,加强大学体育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是促进中华民族体质增强,振兴民族精神的需要。保罗·郎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也就变成了插曲。”在这里,他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与体育的关系,更清晰地指明了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着重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使其终身受益的问题。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必须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只有从理论上明确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才能在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中,更好地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一些高校体育教学理论的考评基本上只考查学生对体育的基础性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运动的考评基本上效仿采用竞技方式,如只教几次的急行跳远,就采用竞技体育规则考核一般的大学生,考核他们的竞技能力和水平。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混淆了教学成绩的考核与运动竞赛成绩测量两种不同内涵的概念,另一方面说明了高校体育教学没有自己适用的考核评价方法,只好借用竞技体育的做法。这样的标准显然已经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或学校的综合情况。
1. 体育理论知识与锻炼方法的考核评价
在体育教育系统,运动技术教学一直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的内容,而怎样实现体育增强体质、发展和完善人体的任务,却找不到科学的发展方向。很多人也一直认为,运动就是健身,运动就是增强体质,其实,健身和增强体质的方法并不是各种运动的本身,需要科学地根据运动生理学等知识加以组合、应用,才能产生健身效果。学会了运动只是解决了健身手段,是用运动去健身的开始,而要解决学会运动之后,如何科学健身的方法问题则是当前体育教育所欠缺的工作。大学生只有掌握了体育锻炼方法才能使实现体育增强体质成为可能,只有用方法为训练和健康锻炼的需要服务,才能提高训练和健康锻炼的效果,避免各种不利的因素。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中,教师常常只教会学生运动技术,考核评价也只是考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至于什么体质水平的人适宜使用什么项目锻炼和运动强度,就基本上不涉及,所以很多人就只知道如运动训练般“更快、更高、更强”地猛练,这当然不能使科学的锻炼方法对不同个体的身体产生健身作用,有的反而把身体练坏。因此,教师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也是体育教育的当务之急。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其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特殊性,更应重视科学的锻炼方法的掌握,特别是集体游戏、队形组织、卫生与保护等的方式方法,还要教会学生毕业后怎样去上好幼儿教育的体育课,这些都是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工作中要用的。要教导、启发学生这些方面创新的方式、方法、原则与注意事项,使学生学以致用。
2. 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2006年9月18日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调查显示:国民肺活量、握力等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9.65%,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也降低了0.86%。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介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在5年间持续上升,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的最大问题。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发布文件,对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认为:造成国民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英国医学杂志》表示:体育锻炼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国际生命科学协会教授陈春明认为:很多家长还缺乏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意识,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锻炼。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最好在学校平平安安,从主观上不希望孩子参加过多的体育锻炼,回家后,孩子坐在书桌或者电脑桌前,根本不去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肯定会造就很多“小胖子”。
锻炼的习惯问题就牵涉到一个平时训练问题,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打破体育教育即运动训练,考试唯技术与成绩论,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原则与要求,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建立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健康观,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贯彻“终身锻炼”的思想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第一个导师,起到一个引路、启蒙的作用,应当培养儿童开朗、活泼好动、积极进取的性格,从而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而要做到这样,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同化儿童,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质。因此就要求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平时注意有意识培养自己,用体育方法重塑自己的性格与行为,从而尽早适应职业角色的需要。
3. 运动素质的考核评价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推行竞技体育,高职高专的体育课也不例外,教的是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考的是运动成绩,这种唯运动成绩论的方法曾为推动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发挥过作用,但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完全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先天素质和运动爱好,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就显得更为突出,这是其未来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应当更多引入人性化元素,尊重学生的运动爱好,在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推介素质类项目、徒手或轻器械类体操项目、游戏项目,如有的学校实行了体育课的“三选”模式和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形式教学的探索。其次是引入学分制。学分制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学习时间上的包容性是最好的,可解决因教学安排不便而将体育课安排在不合适的时间上的问题,学生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情绪和体力情况选择自己的锻炼时间,并同时解决了学生选择自己信任的教师上课问题,增强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锻炼效果也更好。最后是引入并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无法推行“三选”模式或选修课等有效办法的情况下,可引入平时成绩考核,加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权重,这种不再唯运动成绩论的办法更加人性化,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利的,使学生充分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唯运动成绩论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受遗传和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有的人不用努力就可以达到标准,有的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标准。因此,不能把量化指标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指标。那是不是说运动成绩就不用考了呢?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国民体质体能水平还较低的现实情况面前,运动成绩的考核还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的运动成绩的考核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身体素质的不足。不进行考核,没有好坏的说法,就谈不上改进哪些训练存在的问题,哪些训练项目需要用功改进,也不知道哪些训练内容重要,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不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运动成绩的考核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只是在权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与未来职业的需要,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参与程度进行定性的动态评价,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发展方向。
4. 评价标准的建立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考核评价要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应在正视不同学生身体和运动基础的差异的基础上,重视体育理论、方法、体育思想、知识和体育科学基础与文化素养的考评;将运动考评的重心转向对教学项目的技术原理、运动价值、动作效果的知识维度和体育综合能力的考评等。只有这样,考评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体育,以及体育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与“终身体育”的需要。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与条件,制定合适的各项体育合格标准。其标准应当能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利于学生各项体育素养的提高。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步程度为中心,更好地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运动技术水平一般,学习又很刻苦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应既重视学习的结果,又看重学习过程,改变以往把阶段性的测验与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根据体育的特点,必要的测验还是必要的,但是更要看重学习过程,主要看学生的参加情况和学习态度。从技术评定向能力评定过渡,对运动技术能力的评定,重点看学生能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重视学生体育实际能力的提高并给予其适当的分数,是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的,亦是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
结语
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是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定。考试是指挥棒,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贯彻考试目标和有效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以往的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中缺乏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标准,它的随意性和不透明性引起诸多问题,希望通过努力从科学、合理的角度予以完善,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
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高职高专体育课的考核评价体系, 是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民体质增强的需要。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职业取向的专业性需要有效的考核评价内容、方式、方法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从而具备职业所要求的体育素养, 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
参考文献
[1]李飞腾.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
[2]赵岩, 初萍, 刘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中的模块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3) , 4.
[3]高斌, 徐明欣, 李瑞年.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体育学刊, 2003, 10 (6) .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7
摘 要 为了完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能充分发挥本身的各种功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要求,在广泛借鉴现有课程评价标准与模式的基础上,文章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能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 评价原则
一、前言
教育计划中的任何课程都是基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设置的,那么课程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当然需要通过评价才能够得到证实,因此无论教育观念发生怎么的变化,无论实施怎样的课程改革,评价都是必需的。体育课程当然不能例外,体育教育课程评价可以借鉴普通高校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体育课程评价时应注重体育教育的特点。
二、课程评价概述
课程既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评价,即是价值判断,从本质上说,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揭示个人、社会、自然的价值,建构价值世界的认识活动。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部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范围进行评价,即开设各门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性评价等。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只有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价才会使课程设计更规范合理,决策更科学易行,实施更富有成效。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涉及许多方面:包括评价主体的目的、评价的过程与方法,有关课程的未来发展变化的影响等。
三、体育教育课程评价的原则
依据普通高校课程评价的界定,体育教育课程评价则是根据体育教育自身的特点,以某些科学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对体育教育课程的方案、内容、活动及其社会效果等相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实践活动。它包含两个方面,既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对体育教育课程本身的评价。体育教育的课程评价不仅是对教与学成果的测定,也是对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的检查。体育教育课程评价依据体育教育自身特点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事实判断是对事物进行量或质的记述,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它的最基本要求是客观性,即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事实判断是课程评价活动的基础,因此评价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客观公正,符合实际,要协调评价者之间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对成人教育课程客观一致的评价。
(二)重视学习性原则
根据认知心理学,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主观图式的过程。因而,在对体育教育课程进行评价时,唯一的出发点是,一切以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学习为目标。所有的学习活动和资源都要与体育教学密切相关,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合适的教学和学习为前提。
(三)相关性原则
体育教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应与体育教育课程目标高度一致,对于体育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能背离这一目标。体育教育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集合、权集合和测量标准应完整、准确的反映目标,借助于指标体系的指挥导向作用,促进目标的实现”。
(四)多元性原则
传统课程评价主要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体育教育课程评价不仅仅要关注课程内容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关注体育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体育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做出评价,而且要注重体育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体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现和发展体育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树立自信。我们既要重视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更要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评价,把课程实施评价变为教育、指导、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四、结语
以上仅从四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评价的原则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根据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理念,还应该有其他原则等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实际评价过程中,上述几条原则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应该综合运用。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只有认真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使评价工作得到顺利、有效地宣扬,才能使评价功能得到真正的加强,才能使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尽快辉煌。
参考文献:
[1] 肖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内容与办法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6):808-810.
[2] 林智中.课程评价模式及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9).
[3] 肖波.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的实践内容[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92-94.
[4] 卓杰先等.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类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8.29(2):83-88.
生物专业的学生简历自我评价 篇8
[范例一]
具有实验室管理经验,以及2年研发项目管理工作经验;
在诊断试剂的生产、研发、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丰富而全面的工作经验;
[范例二]
熟悉生物新药开发流程,精通基因克隆,文库构建等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常规蛋白检测手段;熟悉蛋白纯化和细胞培养相关技术。
熟练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熟练应用电脑办公软件以及生物相关的软件和生物信息学技术。
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及试验能力,善于独立思考、钻研。
[范例三]
具有3年实验室研发项目经验,熟悉实验室操作仪器。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很好完成研发项目。
[范例四]
在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良好实验条件下完成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熟悉分子生物学及细胞,蛋白等多方面的实验技能,有良好的理论及实验基础,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熟练掌握了慢病毒载体系统以及腺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病毒包装,tongxiehui.net/by/33867.html干扰筛选,稳转细胞株构建等细胞生物学技能,一直从事项目服务行业,了解项目服务的情况,可承受同时进行6-8个项目。
[范例五]
我最大的优势在于同时拥有生物技术和英语两个专业的`本科证书,并且有两年以上质量方面的工作经验。非常适合在外企从事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控制、检验和实验室工作。特长是文字功底强,擅长英语翻译、培训等。性格优势有细致、考虑问题全面等。
[范例六]
性格开朗,活泼,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与人相处愉快,为人谦虚,性情纯朴,有责任心。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立工作能力以及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熟悉常规的实验仪器。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与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交流。口齿伶俐、应变能力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中善于思考有担当,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例七]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9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次获得奖学金,较深入、全面地掌握了软件编程、硬件维护与开发、网络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工业生产、辅助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应用知识,同时注意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动手实践,先后参与了校新闻网页设计大赛、校程序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科研立项项目,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了物业管理师的培训及资格认证考核、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XX年应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0
学习评价是田径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学习评价的认识不断加深, 评价的内容不断丰富, 评价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指导纲要》对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除重视评价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的情况和实际运用健身方法与手段的能力, 也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评价内容包含基础运动能力、教学基本技能、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社会适应能力4个方面, 其中基本理论知识与运动成绩的评价容易量化, 属客观性评价范畴, 而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的评价则难以量化, 属定性的主观性评价范畴。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客观、合理、准确, 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因此, 评价方式应强调从实际出发, 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 不断改革与创新评价方式, 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指导纲要》对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的要求, 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技能评价和强调教师评价的状况, 使得整个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起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学生的学习评价现状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田径类课程专任教师和已经完成田径类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 深入了解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 结合《指导纲要》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求, 分析其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研究, 力争找出一条适应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特点与切合各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改革之路。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2003年以来在全国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 (类) 课程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论文, 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国家颁布的有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文件。
1.2 专家访谈法
对部分高校田径类课程的教师及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访谈。先后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和专家, 了解了各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的一些实际状况, 并与多位田径类课程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向其征求意见。
1.3 问卷调查法
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的田径类课程教师发放调查问卷60份, 回收问卷54份, 回收率为90%;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类, 剔除无效问卷, 保留有效问卷52份, 有效率为96.30%。向1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已完成田径类课程学习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问卷382份, 回收率为95.50%;其中有效问卷366份, 有效率为95.81% (表1) 。
1.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核对、归类、取舍, 并逐一登记, 建立有效的数据库,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的测验和评定, 它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评价, 可以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提出改进措施, 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内容一般包括理论考核、技术和技能考核、平时成绩和实践能力考核等。
2.1 教师对学习评价内容的认知
从教师对学习评价内容认知的调查结果 (表2) 可以看出, 技评、达标、理论考核、平时成绩这4项传统内容仍100%地受到教师的认同, 均排在第一位;而实践能力考核、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这3项内容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 说明江苏省普通高校田径类课程教师对学习评价内容的认知已逐渐走向全面化、多元化。
2.2 学习评价的方式
通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与总结, 目前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均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进行了修订, 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考试、测验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评价方式正逐渐向科学性和有效性迈进。但从与部分高校田径类课程教师的交流和对学科专家的访谈中了解到, 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实施的整体情况还不理想, 还处在不断摸索、不断提高的阶段。
2.3 师生对学习评价现状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 (表3) 可以看出, 很赞成现行学习评价体系的教师和学生分别只占65.38%和29.51%, 较赞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为26.92%和57.92%, 而不赞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为5.77%和7.38%, 很不赞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为1.92%和5.19%, 即有超过90%的教师和超过80%的学生对现行学习评价体系满意。说明现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评价内容较为合理, 评价方式也较为科学。但教师与学生在“很赞成”和“较赞成”选择频数上的差异, 以及超过10%的学生选择不赞成或很不赞成, 也反映出学习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问题, 有待改进。
2.4 师生对平时成绩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 (表4) 可以看出, 教师对易于衡量的出勤率、课堂意志品质和学习态度等的表现、进步幅度、参与教学实践的表现等评价内容的认同率较高, 而对难于衡量的创新与合作学习表现、自主与研究性学习表现等评价内容的认同率则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评价学生平时成绩时多倾向于易于定量的内容。学生对所调查的评价内容的认同率均较高, 尤其是进步幅度 (100%) 和参与教学实践的表现 (95.9%) 这两个评价内容, 反映出学生对平时成绩的评价更倾向于多点开花。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扩大招生以来, 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呈下降趋势, 在田径类课程各项目技术和技能考核标准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 学生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变得很困难, 平时成绩就成了学生考核成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多点开花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2.5 师生对实践能力考核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 (表5) 可以看出, 有96.15%的教师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 说明教师对实践能力考核的认同率较高, 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理解较为透彻;但仍有29.5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考核无所谓或不应该进行, 说明部分学生对田径类课程目标还不完全理解, 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了解不足。
从调查结果 (表6) 可以看出, 讲解示范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在被调查的教师和学生中得到了100%的认可, 而纠正错误动作能力和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也有较高的认同率, 说明这4项能力在实践能力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在教师和学生中的认同率均最低, 分别只有17.31%的被调查教师和7.10%的被调查学生选择此项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 要求学生必须具体此类能力。而从调查结果看, 其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通过数据我们能清楚地看到, 大多数师生能认识到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重要性, 但对具体考核内容仍停留在传统内容的认识上。
3 结论与发展对策
3.1 结论
所调查的10所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内容正在趋于全面化和多元化, 教师认知程度较高。学习评价方式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进行了修订, 但实施的整体情况不理想。绝大多数师生对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现状持赞成态度, 但仍有近10%的师生反映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平时成绩时多倾向于易于定量的内容, 学生则更倾向于多点开花。教师对实践能力考核的认同率较高, 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但仍有近30%的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考核没有必要或无所谓。
3.2 发展对策
学习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立评价内容科学、评价方法合理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导纲要》关于学习评价的论述, 促进了田径类课程学习评价新理念的发展。
改变传统的评价目标导向, 树立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课程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综合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 转变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并在评价中日益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程度。
加强质性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质性评价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而受到欢迎。
强调参与与互动,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要使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实现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 发展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学习过程,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关注过程, 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关注学生在一定时期的学习状况,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力求发现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寻找相应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学习现状,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1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来设计好自己的自我评价呢?以下就为你提供了一篇优秀的自我评价范文,供参考:
本人热爱生活,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乐于进取,积极勤奋,有团队精神,拥有充实的专业知识,也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工作态度认真,乐于与人交往,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热爱绘画,热爱设计,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班级和校园的绘画展览,手绘能力强,熟练cad, 3d max, photoshop,coreldraw等设计软件。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绘画过许多大型室内空间效果图,本人的博客里有自己设计的3d效果图.希望能成为各大企业一份子,今后务必尽自己能力为贵企业出一份力。
法律专业学生自我评价 篇12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学习是无比重要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修养。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涵养,作为千千万万当代大学生的其中一位,我时刻记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论是课内的知识还是课外的知识,我都会以一种虚心的态度去学习。
在生活方面,我同样以一种虚心向学的姿态,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在与很多同学接触的这三年时间里,我也懂得了很多生活的乐趣,我们一起谈笑风生,快乐无比。我们相互帮助,不让哪个同学落单。这些,都让我感到家一般的温暖,让我学会了感恩。
在社会实践方面,我喜欢利用假期时间,去做一些兼职。我觉得,校园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要真正的得到历练,我们还必须走出校园,走向真正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方可历练自己。学会吃苦,学会容忍,学会微笑,学会谦让。这样的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三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历练的平台。三年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以后回首可见的瑰宝。我衷心的感谢我的大学给我的所有。
法律专业学生自我评价二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现在已经是写自我鉴定的时候了。走出大学校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在找到工作后的试用期里,没有感觉到大学给我带来了什么,没有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原因也许我们寻找的对比对象是跟自己同事成长的同学、比自己跟老练的同事;要么是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是自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其实,把四年前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作一比较,我发现自己变化很大,收获很多。
最重要的,我的人格有了升华。总之,我觉得生活的升华是人格升华的基础。今后我会一直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做个会生活的人。
法律专业学生自我评价三法律就像是秘密武器,有法在的天下就安全多了。在大学的四年里,本人学习了法理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主要法律法规,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则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并能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本人积极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和社团的工作,从事了大到组织策划晚会、小到文秘接电话的工作,积累了很多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我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的学习更为重要。
在平时的实践努力中,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工作经验,虽然以前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从中我的到的是很多做事的原则和处事的经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事也变得成熟稳重了。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做事认真负责,有团队合作精神,还有较好的交际能力。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篇13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病) 中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50% 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高血压有关; 如果高血压发病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很难遏制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态势[1]。慢病自我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慢病干预方式[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强调患者在管理自己所患疾病方面的责任,激发个人潜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管理。本研究利用自我管理方法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并评价其干预效果,为推进高血压自我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南京市栖霞区为研究现场,各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自愿报名并符合纳入标准者即可参加。纳入标准: ( 1) 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 2) 长期居住在社区的当地居民; ( 3) 意识清楚且生活自理者; ( 4) 配合程度较高。排除标准: ( 1) 患有肿瘤,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 ( 2) 有意识障碍的病人; ( 3) 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者。共纳入310 人为管理组,同时按照与管理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因素相似的原则在与管理组不同社区中设立对照组380 人。
1. 2 干预方法及内容
1.2.1成立小组
成立自我管理小组,由慢性病防治专家、社区医护人员、高血压患者及患者家属等组成。
1.2.2专业指导下的小组活动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共包含8 次不同主题的活动,循序渐进,专家定期指导、考核活动效果。8 次活动主题依次讲述高血压病与自我管理概述、血压监测、急性和慢性并发症、饮食调节、健康运动、高血压合理用药、处理负面情绪与掌握沟通技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次活动用时1. 5 ~ 2 h,活动形式突出“专家指导”、“患者互助”、“共同参与”、“自我管理”的原则。
1.2.3问卷调查、体格检查
干预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经过1 年的干预,采用同基线调查相同的调查问卷二次调查,评价效果。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个人一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自我管理相关指标等,同时检查血压、血糖及血脂等生理指标。
1.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 3. 1 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录入,运用SPSS 16. 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整理核查数据库,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 1 管理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经过1 年的干预,管理组失访14 人,对照组失访18 人。干预前对管理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进行比较,从表1 可以看出,管理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中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遗传史、家庭年收入均无差异。
2. 2 干预前后管理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全部回答正确率、控制高血压5 条措施全部答出的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管理组定期检测血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干预后,管理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P < 0. 001) ; 管理组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01) ; 管理组4 条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全部回答正确率及每条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 P < 0. 001) ; 管理组5 条控制高血压的措施全部答出的正确率及每条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 P < 0. 001) 。详见表2。
例
2. 3 干预前后管理组与对照组高血压危险行为比较分析
干预前,管理组与对照组在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高盐饮食等高血压危险行为的形成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干预后,管理组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高盐饮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但两组在中等体力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3。
例
2. 4 干预前后管理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管理比较分析
干预前,管理组与对照组在规律测血压、经常和医生交流病情、规范合理用药及血糖控制是否理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干预后,管理组中92. 2% 的研究对象能规律测血压、88. 2% 的研究对象能经常与医生交流病情、78. 0% 的研究对象能规范化合理用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 0% 、71. 8% 和47.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4。
2. 5 干预前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效果分析
干预前管理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血压控制理想率、空腹血糖( FBG) 、饭后血糖( PBG)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干预后管理组血压控制理想率高于对照组( P <0. 05) ,管理组FBG、TG均低于对照组( P <0. 05) 。详见表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因此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不仅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形成健康行为,更对于患者增强自我效能有重要作用[3,4]。由慢病防治专家将高血压自我管理知识传授给患者,提高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其改变自身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激发个人能动性,依靠自己解决高血压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与社区医护人员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理解与尊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从而能有效控制高血压[5,6]。
例
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控制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同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8],说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血压宣教工作不到位,民众缺乏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等知识。干预后,管理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践证明,自我管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的知晓率有助于高血压的防控。干预前两组在高血压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除中等体力活动形成率外,管理组高血压危险行为的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随着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患者逐渐改变高血压相关危险行为,同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0,11]。但同时发现,干预后管理组与对照组在中等体力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民众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尤其是中等体力活动范畴。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要鼓励群众多运动,吃动两平衡才能促进健康。另外研究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高血压患者所提高的知识、态度水平尚未完全转化为健康行为,因此,健康行为的形成存在一定的难度[12]。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推荐阅读:
从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要求谈学生的培养05-14
体育专业英文求职自我介绍10-20
日语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08-25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10-26
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入党的自我评价06-17
应届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07-0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范文精品08-29
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08-09
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10-29
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教育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