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寄生虫病总结(精选6篇)
肠道寄生虫病总结 篇1
芦蒲镇肠道寄生虫病驱虫服药计划
肠道寄生虫病(指除了血吸虫、疟疾、丝虫病以外的其他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重点寄生虫的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报告中指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源性病和血吸虫病带来的损失占全部疾病负担的40%以上。发病多见于儿童,常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智力受损,极易引发其它疾患”,寄生虫感染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多年来,我镇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群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提高防治工作水平,巩固我镇肠道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目的
掌握我镇目前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降低并逐步控制城乡居民寄生虫感染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原则
驱虫治疗以本着自愿,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不搞硬性摊派。遵循以乡镇为主,集体进行的原则。
三、措施
(一)组织措施
以镇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和集体驱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配合开展这项工作,做好调查,登记、服药工作。
(二)技术措施
1、健康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重点抓好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意识。
2、驱虫治疗
全镇统一选择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阿苯达唑”驱虫药品,药品由镇防保所统一到县疾病控制中心采购下发,各村不得随意乱用驱虫药物,否则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驱虫治疗时间:
我镇将在5~6月份开展本次驱虫治疗,服药时间为晚上睡前服用。
驱虫对象几次数:
两周岁以上的人群,其中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重点对象。所驱的虫种为蛔虫、鞭虫、蛲虫等土源性线虫。
禁忌症:
患有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急性病患者,孕妇及有药物过敏史者严禁服用驱虫药。
(三)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肠道寄生虫病的驱虫药物副作用较少见,只有少数人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较轻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四)注意事项
1、在组织服药过程中,各村对药物的运输和保存注意防潮,若发现劣质霉变、破碎或超过效期的药物不得服用。
2、在服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服药,不得任意加大或减少,防保所人员要加强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五)培训
在服药工作开展前对村防保人员进行一次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服药。
2008年5月20日
芦蒲镇肠道寄生虫病2008年驱虫服药工作小结
根据寄生虫防治工作目标要求和县疾控中心的具体工作安排,我镇在5月底对全镇村医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病驱虫服药工作的动员布置,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按时完成了全镇驱虫服药工作,现将我镇驱虫服药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思想重视抓落实
搞好驱虫服药工作是阻断肠道寄生虫病传播的关键,我镇全部使用县疾控中心下发的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从源头上保证了用药安全。单位领导十分重视,分管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了防保所成员及全体乡村医生的专题会议,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落实责任,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面高质量的完成上级下发的驱虫服药工作任务。
二、全面监督抓落实
我们于5月30号对全体村村医生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熟练掌握驱虫服药的对象,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所有服药人员进行登记,同时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措施,防保所成员具体分工到村,协助和配合村医生完成本次驱虫服药工作任务。
三、紧抓服药数量质量
为了保证本次服药工作顺利完成,防保所人员跟踪到村,检查监督各村医生及时将驱虫药送到服药对象手中,看服下肚,通过全镇上下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到6月底顺利圆满的完成了主管部门下发的4000人份驱虫药任务,服药率达到了8.8﹪,达到了的上级要求的任务目标。
在今年的驱虫服药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乡村医生对驱虫工作认识模糊,认为驱虫服药工作没有意义。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上级的驱虫服药任务。
2008年6月30日
肠道寄生虫病总结 篇2
选取北京地区的5个郊区 (县) , 每个郊区 (县) 随机抽取一个羊养殖场或个体羊养殖户, 按羊群的30%~50%进行抽样。采样方法均为每天早晨7:00~8:00时通过粪袋采集新鲜粪便, 每只羊采集20g粪样, 放入灭菌的试管中封样、编号、送实验室检查 (12小时内检查) 。具体数量及分布如下:
平谷羊场200只羊中, 随机采集粪样70份 (35%) ;房山羊场80只羊, 随机采集粪样40头份 (50%) ;在顺义羊场83只羊中随机采集粪样40头份 (48.19%) ;通州养殖户79只羊中随机采集粪样40头份 (50.63%) ;大兴养殖户94只羊中随机采集粪样40头份 (42.55%) , 合计423只羊, 随机采集粪样230头份 (54.37%) 。
2 检测方法
2.1 饱和盐水漂浮法
取3~5g被检粪样, 放入备好的玻璃杯中, 然后加入少量饱和盐水 (1升水中加入约400g食盐并使其溶解即可) , 用玻璃棒将粪样充分搅匀, 然后再加入适量的 (100m1左右) 饱和盐水, 搅匀并以60目的金属筛过滤到另一玻璃杯中, 将滤液静止20~40分钟后, 用直径5~10mm左右的铁丝圈水平轻轻蘸取液面 (四个角和中央五个区域) , 将蘸取的液膜滴落在载玻片上, 加盖盖片后进行镜检。
2.2 沉淀法
取新鲜无污染的粪便10g放在干净的200ml容量烧杯内, 加入少量清水, 用小玻璃棒将粪球捣碎便充分捣碎、混匀, 再加约10倍量的清水充分混匀, 用60目金属筛过滤, 将滤液静置15分钟, 弃去上清液, 保留沉渣, 再加满清水混匀, 静置15分钟, 弃去上清液, 保留沉渣, 如此反复洗涤3~4次, 直到上清液透明为止, 弃去上清液, 最后将沉渣涂于载玻片上, 加盖盖片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
2.3 幼虫培养法
在培养皿底部加一张滤纸, 然后将欲培养的粪便加水调成糊状, 放于滤纸上, 将此放于37℃恒温箱中培养, 注意保持培养皿内的湿度, 经过4天后, 大部分虫卵可以发育到第三期幼虫。然后取粪样稀释后置于载玻片上, 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3 虫体鉴定
3.1 捻转血矛线虫鉴定
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到的虫卵为椭圆形、大小约75~95×40~50μm, 卵壳薄、光滑、淡灰黄色, 有的虫卵一端或两端有新月型的空隙。
利用幼虫培养法检查到的幼虫呈细丝状, 大小约310~387μm, 头端顿圆, 口囊球状, 以细小管通向食道, 食道丝状, 肠细胞呈三角形, 两排, 每排8个, 尾端尖细。
通过驱虫后检查到的成虫为毛发状, 淡红白色虫体:雄虫体长18~22mm, 口囊小, 内有一矛状小齿, 尾端有交合伞, 交合伞有很发达的侧叶和靠近左侧叶的小背叶, 交合刺末端有小钩, 有显著的刺状颈乳突。雌虫体长26~32mm, 因白色线状的生殖器官绕转着红色的肠管, 形成红白线相间的“麻花”状。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 有瓣状悬垂的阴门盖。
3.2 球虫鉴定
阿氏艾美尔球虫 (E.Arloingi) :平均大小为27.5~20μm, 卵囊呈长椭圆形, 两侧壁较平直, 黄褐色, 有极帽呈半弧形, 囊壁两层, 光滑, 孢子囊呈卵圆形, 无外残体, 孢子化时间为48~72小时。
4 结果
4.1 羊群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情况
调查北京地区5个郊区 (县) 的3个养殖场和2个养殖户, 共检测230只羊, 感染捻转血矛线虫40只, 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为17.4%。如表1所示, 通州区的羊群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最高, 达100% (40/40) ;其它四个郊区 (县) 均无感染, 为0.0% (0/40) 。通州区与其它4个郊区 (县)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差异十分显著 (P<0.01, 表1) 。
4.2 羊群感染球虫情况
调查北京地区5个郊区 (县) 的3个养殖场和2个养殖户, 共检测230只羊, 感染球虫49只, 球虫的感染率为21.3%。如表2所示, 通州区的羊群球虫感染率最高, 达90% (36/40) ;大兴区感染率为32.5% (13/40) ;其它三个郊区 (县) 均无感染, 为0.0% (0/40) 。通州区与其它4个郊区 (县) 球虫感染率差异十分显著 (P<0.01, 表2) 。大兴区与其它4个郊区 (县) 球虫感染率差异十分显著 (P<0.01, 表2) 。
4.3 北京地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调查北京地区5个郊区 (县) 的3个养殖场和2个养殖户, 共发现两种寄生虫, 分别是捻转血矛线虫和球虫。如表3所示, 两种肠道寄生虫主要发生在放牧散养的个体养殖户, 集约化养殖场未发现肠道寄生虫的感染。在通州区主要为以上两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 平均感染率为95.0%;在大兴区主要是球虫的感染, 感染率为32.5%;其它三个郊区 (县) 均无感染, 感染率为0.0%。集约化养殖与放牧散养羊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极其显著 (P<0.01, 表3) 。
5 分析与讨论
捻转血矛线虫 (H.Contortus) 寄生于山羊、绵羊、黄牛、鹿及骆驼等反刍动物的第四胃, 成虫以宿主的血液和粘膜为食, 可引起严重的腹泻、贫血、消瘦, 并伴发铁元素缺乏, 导致生长发育不良、体重减轻, 严重感染时可造成死亡[1,2]。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多[3,4,5]。该病呈世界性分布, 感染率很高, 据调查浙江、湖北等地该病的感染率达6.49%~96%[6];通过表1可以看出, 该病在北京地区感染也比较严重, 平均感染率为17.4%, 而且主要发生在通州区, 感染率为100%。说明该病在北京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H.Contortus的雌虫产卵数量大, 一天可以产下5000~10000个虫卵,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幼虫在清晨、傍晚或阴天可以借助于叶面上的液膜向牧草的叶面上爬行, 在日光强烈的白昼和夜晚爬回地面。感染性幼虫带有鞘膜, 对恶劣环境抵抗力较强, 在干燥的环境中, 可借休眠状态生存一年半, 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可存活一年以上[7]。从而使草场严重污染, 而且一旦草场被污染, 很难在短时间内净化, 这正是通州区放牧散养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另外H.Contortus对驱虫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8]。所以通州农户羊场虽然每年都用敌百虫进行三次驱虫工作, 但是收到的成效却不明显, 正是以上原因导致的。
羊球虫病由艾美尔属球虫寄生于羊的肠道黏膜上皮引起的以下痢、消瘦、贫血、发育不良为特征的疾病。严重的可以引起羊只死亡, 尤其对羔羊危害较大。已报道的绵羊球虫有14种, 其中阿撒他艾美尔球虫对绵羊的致病力强, 绵羊艾美尔球虫和小艾美尔球虫对绵羊有中等的致病力, 浮氏艾美尔球虫对绵羊有一定的致病力。山羊球虫有15种, 其中雅氏艾美尔球虫对山羊的致病力强, 阿氏艾美尔球虫对山羊有中等或一定的致病力。通过本实验调查, 只检测到一种山羊球虫, 即阿氏艾美尔球虫。通过表2可以看出, 阿氏艾美尔球虫主要发生在通州区和大兴区, 其它三个地区的羊群均无阿氏艾美尔球虫的感染, 说明北京地区羊球虫的感染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
通过表3可以看出, 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放牧散养的个体户, 集约化养殖的羊场没有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这是由于肠道寄生虫的虫卵、卵囊主要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严重污染了牧草、饲料和饮水, 集约化养殖的羊场粪便容易管理, 从而避免了病原的扩散, 而放牧散养的羊场粪便难以管理,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羊群感染肠道寄生虫的机会。虽然放牧散养的个体户羊群感染肠道寄生虫病情况比较严重, 但是并没有发病的病例, 这可能与羊只的感染强度有关。通过虫卵计数, 羊群捻转血矛线虫和球虫的平均EPG分别为112和34, 说明羊群为隐性感染。
参考文献
[1]Andrea S F, Catherine N, Jian L.et al.Amphidial structure of ivermectin-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laboratory and field strains of Haemonchus contortus[J].Vet Parasitol, 2003, 110:217~226
[2]Jacquiet P, Cabaret J, Thiam E, et al.Host rang and maintenance of Haemonchus spp.In an adverse arid climate[J].Int J Para-sitol, 1998, 28:253~261
[3]黄志琴, 黄国伟.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9, (1) :45
[4]孔繁瑶.家禽寄生虫学[M].第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7:75~77
[5]连灿, 何成虎.小尾寒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科技, 1997, (7) :39~40
[6]杜爱芳, 李孝军, 王素华.转血矛线虫ZJ株24000分泌排泄 (ES) 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 2004, 24 (6) :553~555
[7]庞传文, 孔爱云, 蔡明.小尾寒羊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 2004, 23 (4) :35~36
驱除肠道寄生虫药物的选用 篇3
阿苯达唑(肠虫清)
适应症:用于治疗蛔虫、蛲虫感染。
用法: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服200毫克,12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次服400毫克,每日服1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在服药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皮肤瘙痒、皮疹等反应。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此药可引起蛔虫窜动,患儿服药后偶有口吐蛔虫的现象。肝病、血液病、癫痫病、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皮炎等患者不宜使用;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安乐士)
适应症: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感染。
用法:治疗成人蛔虫、鞭虫、钩虫感染,每次服用100~200毫克,每日服2次,2~3日为一疗程;治疗成人蛲虫感染,一次性顿服100~200毫克,2周后重复一次;4岁以下的儿童用量减半,一次性顿服50~100毫克。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服药后可出现短暂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荨麻疹、脱发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哺乳期妇女、孕妇及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磷酸哌嗪宝塔糖(六一宝塔糖)
适应症:用于治疗蛔虫、蛲虫感染。
用法:在治疗蛔虫病时,按每公斤体重0.08~0.13克计算服药剂量,每日服一次。每日用药总量不得超过2.5克,连服2日;在治疗蛲虫病时,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05克计算用药剂量,分两次服。每日用药总量不得超过2克,连服7~10日。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在服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这些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此药对儿童具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反复过量使用;肝肾功能不全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禁用。
双羟萘酸噻嘧啶(噻嘧啶、抗虫灵、驱虫灵)
适应症: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用法:治疗蛔虫病,按每日每公斤体重30毫克计算服药剂量,睡前服用1次,仅需服用1日;治疗钩虫病、蛲虫病,剂量同上,睡前服用1次,连服3日。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篇4
为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爆发和流行,根据安疾发【2010】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结合本镇实际安排,在6月开展了“预防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首先我们在6月10日召开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会议,确定了活动原则和活动内容。在全校教师会议中传达了活动精神,安排了活动内容,号召全校教师本着“抓细节排隐患”的原则,积极进行宣传活动,主动寻找薄弱环节,加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并组织了老师分班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教育,就传染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报告工作进行了宣传。6月17日,由学校保健教师安排专门的时间,给全校师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讲座。讲诉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性,并给学生提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建议。结合这些活动,在学校还办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专栏;组织学生在各班出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黑板报。通过以上活动,孩子的防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家长对在外进食孩子的监管也更严格了。总的来说,本次宣传宣传效果良好,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最后希望能在上级的指导下,把这项活动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开展得更好。
预防肠传讲稿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栏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板报
街头发放传单
冒雨发放宣传单
村医培训会
毛家镇卫生院公卫科
医学寄生虫总结 篇5
1.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引起,间日疟原虫偶发)、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2.能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成虫)、蝇(蛆)。3.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以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三种幼虫游移至肺)。4.能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华支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和幼虫游移)。5.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似蚓蛔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7.可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日本血吸虫(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8.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和钩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所致贫血机理:(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2)免疫贫血;(3)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疟原虫所致贫血机理:(1)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3)免疫溶血;(4)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钩虫所致贫血机理:(1)钩虫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造成粘膜出血;(2)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血液不易凝固,加重血液的丢失;(3)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0.14~0.4ml,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l;(4)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5)宿主健康状态不佳,营养供应不足,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9.可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10.在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卵囊)、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和包囊)、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布氏姜片吸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钩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11.寄生在人体肌肉内的寄生虫有:刚地弓形虫(包囊或假包囊)、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囊包)。
12.(1)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卫氏并殖吸虫、曼氏迭宫绦虫、链状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2)寄生在眼部的寄生虫主要有:链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结膜吸吮线虫和蝇蛆。(3)寄生在肺部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细粒棘球绦虫。(4)寄生在肝脏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和疟原虫。
13.粪便检查主要能发现:日本血吸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布氏姜片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
14.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疟疾和丝虫病。在血涂片上可查见丝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的微丝蚴)和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和配子体)。
15.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如下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滋养体)、黑热病(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肺吸虫病(童虫和成虫)、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童虫)、日本血吸虫病(虫卵)、囊虫病(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裂头蚴)、旋毛形线虫病(囊包)。
16.十二指肠引流主要可诊断:贾第虫病(滋养体)和肝吸虫病(虫卵)。17.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牛带绦虫病(虫卵)和蛲虫病(虫卵)。18.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可诊断:阿米巴痢疾(滋养体)、贾第虫病(滋养体)、滴虫性阴道炎(滋养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滋养体)、肝吸虫病(虫卵)、肺吸虫病(虫卵)、肠吸虫病(虫卵)、血吸虫病(虫卵)、微小膜壳绦虫病(虫卵)、蛔虫病(虫卵)、鞭虫病(虫卵)、钩虫病(虫卵)。
19.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移行过程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似蚓蛔线虫和钩虫。
20.因输血不慎,可导致黑热病、疟疾和弓形虫病的发生。丝虫微丝蚴虽可输入受血者体内,但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因而不会导致丝虫病。
21.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如下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血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囊虫病、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蛔虫病、鞭虫病。22.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和钩虫,侵入皮肤的阶段分别为尾蚴和丝状蚴。23.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刚地弓形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旋毛形线虫和广州管圆线虫。
24.(1)因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因为猪肉内有猪囊尾蚴),肥胖带绦虫(因牛肉内有牛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因蛙肉和蛇肉内有裂头蚴)、卫氏并殖吸虫(因猪肉和野猪肉内有幼虫)、旋毛形线虫(因动物肉内有囊包)、刚地弓形虫(因动物肉中有包囊或假包囊)。(2)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因淡水鱼、虾体内有囊蚴)。(3)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因溪蟹体内有此两种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囊蚴)。(4)因食生的或未熟的 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因 蛄体内有囊蚴)。(5)因食生的不洁(未洗干净)的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因为这些水生植物表面可有囊蚴)。
25.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和旋毛形线虫成虫寄生在肠道,却常规不用粪便检查虫卵的方法诊断。因为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成虫脱落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粪便很少发现虫卵,主要以查孕节诊断;蠕形住肠线虫雌虫产卵于人体肛门周围,主要用透明胶纸查肛周的虫卵;旋毛形线虫成虫产出的幼虫钻肠壁,进入血循至横纹肌形成囊包,故病原学诊断主要用肌肉活检,检查囊包。26.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寄生在血内细胞中的寄生虫,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和日本血吸虫。因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可寄生在血内单核细胞内,在外周血检出率低,不做常规检查;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寄生在有核细胞内,但在外周血不易查到。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故外周血查不到虫体和虫卵。27.寄生在人体循环系统内的寄生虫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刚地弓形虫(包囊和假包囊)、日本血吸虫(成虫)和丝虫(成虫和微丝蚴)。
28.人粪便处理不当可引起如下寄生虫病的流行: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和钩虫病。
29.不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等。30.需要中间宿主,并经口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旋毛形线虫和广州管圆线虫。
31.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蝇蛆、疥螨、蠕形螨和尘螨。32.在诊断弓形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和包虫病等寄生虫病时,免疫学诊断具有重要作用。3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黑热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囊虫病、包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等。
肠道寄生虫病总结 篇6
1 发病情况
发病家禽均为野外林下放养, 从笔者诊治的7例病例看, 发病家禽均在2~6月龄, 部分发病家禽外表消瘦。发病时病禽表现食欲不振或废绝, 精神萎靡, 双翅下垂, 离群独居, 蜷缩在地上、栖架下或屋角, 有些家禽表现为下痢, 有时有血便, 养殖户饲喂一些抗菌消炎药物和球虫药均不见效果, 病禽陆续死亡。养殖家禽均没用过驱虫药, 家禽均免疫过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
2 病理变化
禽体部分消瘦, 苍白, 剖检可见肌胃、肠道充满白色线型虫体, 长约3~6 cm, 肠黏膜充血出血。有些家禽剖检肝脏、脾脏、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 个别腹腔有腹水。
3 诊断
1) 采集粪便排泄物, 用漂浮法涂片在显微镜下可发现虫卵, 表面光滑。从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以初步判定为禽的蛔虫病。
2) 取肝脏病料接种普通平板, 37℃恒温培养24 h长出圆形、隆起灰白色中等大小的菌落, 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阴性、无芽胞杆菌, 可判断为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3) 随机采集3只家禽喉头泄殖腔面拭子和禽血各5份, 送至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 ND、H5、H7病原检测阴性, 分离血清抗体检测结果ND、H5均达到保护范围, H7抗体未检出, 由此可排除家禽的劣性传染病。
4 治疗方案
整群投喂驱虫药, 伊维菌素或左旋咪唑拌料, 对于发病家禽或数量少的可以直接灌服, 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等肠道消炎药3~5 d, 有条件亦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增强家禽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20 d后随访, 病禽已痊愈, 禽群状态良好。
5 体会
1) 由于2016年气候变化, 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寄生虫、细菌的发育, 野外放养家禽在外环境中交叉感染的机率增加, 带病家禽排泄物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笔者接触的几例都是野外放养家禽又没有进行驱虫的病例。在高温高湿季节, 蚊子、苍蝇是某些寄生虫病、细菌病的传播媒介, 定期消毒, 灭蚊灭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 由于发病家禽表现下痢现象, 容易让养殖户认为是单纯的肠道感染, 只用肠道药和球虫药效果不明显, 因为肠道的寄生虫病没有得到根治, 虫体造成肠道的炎症没有消除。
3) 从发病情况和剖检病变, 发现大量虫体可初步判定为肠道寄生虫病, 一些继发大肠杆菌病可认为抵抗力下降造成, 因此用驱虫药时配合使用大肠杆菌药3~5 d,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效果, 使用多维可提高家禽的抗病力。因野外放养极易感染寄生虫, 因此建议养殖户定期驱虫。
4) 病例的进一步确诊。蛔虫卵、大肠杆菌、禽流感、鸡新城疫检测均要依赖实验室的支持, 基层兽医工作可从发病情况和剖检病变等作为用药依据, 从而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可做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以做到针对性地用药。禽流感、鸡新城疫检测排除家禽劣性传染病, 抗体检测可了解疫苗保护效果, 如果不合格可要求养殖户重新加强免疫, 这对指导养殖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言斌.一例鸡慢性呼吸道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的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 2009 (6) :28.
【肠道寄生虫病总结】推荐阅读:
猪肠道寄生虫病01-13
寄生虫学总结医学06-30
体表寄生虫病09-24
鸡寄生虫病11-05
家兔常见寄生虫病防治07-18
奶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治07-06
生猪屠宰寄生虫病检疫07-25
绵羊外寄生虫病防治08-13
林下养鸡寄生虫病防治09-06
牛羊寄生虫病论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