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

2024-05-19

寄生虫学(精选10篇)

寄生虫学 篇1

摘要: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精心备课, 采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利用网络资源等,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果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基础性的学科, 虽然在医学教育中不属主干学科, 但对临床、预防和检验专业来说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应用课程。现根据学科特点, 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如何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几点体会。

1 精心备课

教师备课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取舍教学内容, 明确重点、把握难点、选准起点、消除疑点, 使课程内容达到系统化、条理化, 便于学生接受。但一般的院校寄生虫学的学时都十分有限, 有限的学时不可能完成教材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上, 应根据本地区寄生虫病的分布情况, 将本地区较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列为重点, 并相应地增加学时数, 如华支睾吸虫病在广东地区流行广泛, 广东医学类院校应该将该病列为重点;对于其他比较重要的虫种, 如血吸虫、疟原虫, 除了正常讲解外, 还要结合当今流行现状重点介绍如何预防以及治疗。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 我国寄生虫病分布和流行状况已有较大变化, 过去流行比较严重的一些寄生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如疟疾、丝虫病、黑热病) ,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的膳食结构及烹调方式逐渐变化, 食源性寄生虫病患病率不断上升, 尤其是以往少见或罕见的病例明显增多。如由于食用没有煮熟的福寿螺而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的事件、由于生食泥鳅而引起的棘颚口线虫感染事件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随时关注近年突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 及时重点讲解这些寄生虫的有关知识。

设计教学过程是备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多年来, 寄生虫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按照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模式进行,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即形态、生活史、致病、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流行防治分别叙述。这种讲课方法虽能给学生一个较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 但其不能很好地体现生活史、致病、诊断等各内容间的联系,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不容易理解。因此,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首先应注意要设计一个好的教学导入点。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开讲时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互动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个典型病例, 一则相关新闻报道, 一张患者照片, 一段寄生虫的视频, 一个小故事, 都能成为好的教学导入点[1]。其次, 设计教学要注意寄生虫生活史要讲透, 在讲解致病、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流行时都要结合生活史讲解, 要使学生理解寄生虫为什么会致病、为什么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什么要用书本上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什么会流行、为什么要采用那些预防的方法等等, 这样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寄生虫, 不用死记硬背, 同时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 设计教学也要考虑一些科研前沿, 科研前沿要在合适的时候给学生讲解一些, 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苍蝇的时候一般都是讲解苍蝇对人体的危害, 但如果讲解一些蝇蛆可以用来清创、蝇蛆的高蛋白可以食用等等, 教学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2 合理应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率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不仅要重点掌握寄生虫各个生活阶段的形态学, 还要掌握包括生活史、致病、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知识, 内容繁琐杂碎, 教学过程冗长复杂, 学生很难理解记忆, 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课件是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它包含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影像等内容[2]。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 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演示效果生动等特点[3], 其在形态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能形象生动地展示虫体形态, 可动态地表达生活史, 以及系统地展示一些致病机理和症状, 并可刺激学生多个感觉器官协同接受所学知识信息,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片, 可以把书本上枯燥、生硬的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 使学生加强理解, 便于记忆。通过播放教学片, 一些不便直接观察的现象, 如:虫卵孵化、蛔虫的钻孔、囊尾蚴头节的翻出等可通过慢动作播放或快速播放, 使学生仔细地看到变化的全过程, 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观,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提高学习兴趣, 而且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可以使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较多的知识, 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重视实验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课程, 仅靠理论教学远远不够。课堂描述寄生虫形态学方面的知识, 再生动形象的叙述、再活灵活现的动画也不及学生在实验室看一眼具体的实物[4]。所以应尽量多的准备一些标本供实验课时使用。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面对较少的学生, 与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 解决少数学生的疑问, 弥补理论教学没有足够时间与学生交流的缺陷;也可以组织小范围的讨论,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设教学网站

由于近年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众多, 教师很难与学生一一进行交流;教学学时有限而教学内容较多, 有些内容如学科进展都无法在课堂上展开讲。因此教学网站可以作为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给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本教研室在网站上上传了教师授课的课件、教案、教学图片等, 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信息;设置了病案学习单元, 提供了部分典型病例, 让学生在课后还可学习、讨论;介绍了学科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 让有兴趣的学生开阔视野; 开设了寄生虫学论坛, 欢迎学生提出疑问、探讨问题, 为学生答疑解惑,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时代,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不足, 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学网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寄生虫教学的重要性

人体寄生虫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 要让学生知道寄生虫病在人口众多的我国, 特别是在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仍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如:钩虫病、疟疾和血吸虫病, 由于缺乏特征性和临床表现经常被误诊。由于环境、生活习惯、社会老龄化等方面的改变, 以前少见的寄生虫病如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率日益上升, 而临床医生以前很少见到, 所以也容易误诊。通过对这些寄生虫病的介绍,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人体寄生虫学的重要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学生学好人体寄生虫学这门课程, 不能单纯的把课本知识讲完就行, 也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或技巧, 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 将其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组合起来, 灵活运用, 活跃课堂气氛, 鼓励“以学生为主体”,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邓莉, 何庆丰, 彭礼飞.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5) :1868-1869.

[2]张涟漪.多媒体创作软件在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9 (3) :31-33.

[3]徐子芳.提高基础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成功途径 (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5) :39-40.

[4]周书林, 高锡银, 唐小牛.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12 (7) :719-721.

寄生虫学 篇2

(供五年制本科生使用)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妇幼法医中西医七年制医学检验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课程号:50127820

程类别:基础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根据国家教委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 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适当介绍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的基础。对寄生虫学重要专业术语要

介绍外文,为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外文书刊的能力创造条件。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素

质。

三、教学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规律和

控制消灭的基本原则。目前,寄生虫学的研究已进入亚细胞和分子生物水平的研究,从而为

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根据。人体寄生虫学不仅与其他医学基础有密切关系,而且也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适于在医用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课程结束;病理学总论和医学免疫学部分学完时再学习为宜。根据临床医

学专业培养目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的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适应性要强,毕业 后可以从事医学临床、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工作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人体寄生虫

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解决寄生虫病防治的病原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寄生虫学发展的新动

态、新理论、新技术,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的基础。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三部分。原虫、蠕虫以

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为重点,同时联系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进行学习。医学节

肢动物以形态、生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学习重点。寄生虫学实验是该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理论讲授的重要补充,教学双方都必须加强重视和认真对待。通过实验加强有关基本

技术操作和技能的训练。

第一篇总论

掌握内容:

寄生虫、宿主、寄生关系的概念。

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储存宿主、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期、感染途径及方式、世代交替、寄生部位及移行途径。

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损害、化学毒素作用。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宿主免疫应答的类型、寄

生虫的免疫逃避现象

熟悉内容:

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等。

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寄生虫的代谢。

寄生虫病的传播及其特点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因素

带虫者、隐性感染。

分布的方性和传播的季节性。

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学时分配:2

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原虫概论

掌握内容:

生理特征:运动与摄食、生殖方式的类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胞膜、胞质及细胞器、胞核及类型。

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征。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

掌握内容:

形态及生活史特征:滋养体、包囊各期形态及发育增殖规律。

致病:滋养体侵袭组织的过程及机理,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和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内容:

理化及生物因素对阿米巴发育、增殖的影响。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粪便及组织检查,人工培养)、免疫诊断

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方式。

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 coli)

熟悉内容:

简介包囊形态特点并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比较。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 掌握内容:

生活史:在介昆虫白蛉体内的发育;在人及脊椎动物体内的发育。

致病: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及临床表现;我国黑热病的特殊表现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无鞭毛体及其超微结构、前鞭毛体。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骨髓穿刺物或血液涂片、培养及动物接种、皮肤活检)、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介、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特征;治疗患者、捕杀病犬、灭蛉、防蛉。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熟悉内容:

弓形虫生活史特点,先天性感染和婴儿弓形虫病。了解内容:

简介弓形虫形态。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感染方式和致病特点。学时分配:8 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吸虫概论

掌握内容:

吸虫生活史的一般规律:虫卵、幼虫的发育与增殖、中间宿主、感染人体的阶段和方式。熟悉内容:

吸虫的一般形态:外形、吸盘、体壁结构与功能、内部器官(消化、生殖、排泄系统)的特

点。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及幼虫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孵化与增殖,第二中间宿主,感

染人体的阶段和方式。

致病:成虫对胆管的机械刺激及毒素作用,重度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外形、口吸盘、腹吸盘的位置及大小,雌、雄性生殖器官的特点。虫卵、尾

蚴和囊蚴的外形和主要结构。

实验诊断:病原体检查(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查虫卵)

流行与防治:我国肝吸虫病主要流行区人群感染概况。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

了解内容:

成虫及虫卵形态,成虫寄生部位及致病,实验诊断与流行环节。

卫氏并吸虫Paragonimuswestermani)–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两种成虫节、链体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

实验诊断:粪便涂片查虫卵或直接查孕节片,活组织检查猪囊虫。

流行与防治:绦虫病的流行与人群生活习惯的关系。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

了解内容:

简介形态、生活史的特征及自体感染现象、致病与病原诊断。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形态,棘球蚴结构及功能;人体感染棘球蚴的主要方式,棘球蚴的发育。致病:棘球蚴的机械压迫作用;棘球蚴液的毒性作用;继发性棘球蚴感染。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

实验诊断: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和病原检查(手术摘除棘球蚴、物理性检

查、定位等)

流行与防治:棘球蚴病在我国的分布及与畜牧业、皮毛加工业的关系。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mansoni)

了解内容:

简介成虫、裂蚴和虫卵形态特征,人体感染裂蚴的方式及临床表现分型。学时分配:4

线虫概论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虫卵的孵化;幼虫发育的生理特征;生活史类型;外界环境因素对线虫卵及

幼虫发育的影响。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雌雄异体、成虫外形;体壁的基本结构;原体腔及内部器官(消化、生殖和排泄

系统)的一般特征;虫卵卵壳的结构。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duodenale)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americanus)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的寄生部位,虫卵及幼虫在外界环境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丝状蚴的生态

特点和侵袭力,人体受染方式和移行途径,十二指肠钩虫的迁延移行现象。

致病:幼虫所致的钩蚴性皮炎和肺炎;成虫所致的消化道症状、贫血的原因和性质;

异嗜症及其他症状;婴儿钩虫病。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体形、口囊(钩齿或板齿)、头腺和咽管腺的结构与功能;雄虫交合伞,两

种钩虫的主要鉴别特征;虫卵的形态特点。– 掌握内容:

生活史: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微丝蚴夜现周期性。

致病:微丝蚴血症。

淋巴系统的早期病变及急性症状和体征(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丝虫热)。

淋巴系统的阻塞性病变及慢性症状和体征(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

隐性丝虫病。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及微丝蚴的一般形态特点,两种微丝蚴的主要鉴别点。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鲜血法、厚血膜法、乳糜尿等浓集法查微丝蚴)和免疫诊断(检测抗

体和检测抗原)

流行与防治原则:我国丝虫病的分布概况及传播介;普查普治(药物治疗及物理性治疗)

和防蚊、灭蚊。

学时分配:6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掌握内容:

医学节肢动物的发育。

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熟悉内容:

医学节肢动物的一般形态结构

判定传病介的原则及影响虫传病的因素。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制

蜱和螨

蜱螨属蛛形纲节肢动物,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无翅、无触角,成虫有足4 对。蜱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卵、幼虫、虫、成虫;孳生、吸血与更换宿主类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颚体、躯体的识别;硬蜱与软蜱的区别要点。

重要种类及危害:全沟蜱;传播森林脑炎、蜱瘫痪。

恙螨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孳生、食性、活动范围与扩散。

熟悉内容:

幼虫形态特点: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虫、成蛹、成虫。

重要种类及危害:理纤恙螨;直接叮咬、传播恙虫病。

疥螨

掌握内容: –

生活史与生态:卵、幼虫、蛹、成虫,寄生方式、吸血习性及对温度反应。

熟悉内容: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触角、口器、前胸栉、颊栉、中胸侧板杆、臀板、前胃;雄性外

生殖器、雌性受精囊。

常见蚤种与危害:致痒蚤、印鼠客蚤、猫蚤;传播鼠疫、鼠型班疹伤寒,作某些绦虫的中间

宿主、潜蚤病。

掌握内容:

生活史与生态:卵、虫、成虫;寄生环境、吸血习性及对温度的反应。

熟悉内容:

形态特点:触角、口器、足(具胫突、爪)雌雄虫区别。

种类与危害:人体虱、耻阴虱;传播流行性班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

学时分配:6

四、教材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6

五、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寄生虫病学》,陈保等.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

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彭文伟.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寄生虫与临床.第2版.沈一平等.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临床寄生虫病学.谢醒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MMedical parasitology.8thEd.MarkellEK.Philadephia:W.B.SaundersCompany,1999

Human Parasitology.2nd Ed.Bogitsh BJ, Cheng TC.USA: Academic Press, 1998

Parasitology & vector biology.2nd ed.Marquardt WC, Demaree RS.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

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陈建平王光西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6

六、成绩评定

寄生虫学 篇3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留学生 教学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医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学习医学,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实行全英文教学;至今已有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实践,我校成为教育部认证的能够从事来华留学生教学的学校之一[2]。人体寄生虫学是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我一直从事留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现状

1.1师生之间存在语言沟通障碍。

与其他医学院校类似,本校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少部分留学生来自非洲国家。他们的官方语言基本是英语,对英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较强,但大多数留学生的英语发音地方口音较重。而参与寄生虫教学的老师,大多毕业于国内院校,虽然英语发音以美式英语为主,但存在发音不标准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和及时的沟通,给教学工作造成障碍。

1.2缺少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教材。

虽然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大多数专业都缺少适合我国留学生群体的教材,人体寄生虫学亦如此[3]。英文原版教材内容过多且书价昂贵,学生不愿购买;我们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留学生的特点,选用汪世平主编的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理论教材,但其英文翻译有不规范之处。

1.3教学内容与留学生所在国国情脱节。

与临床专业的中国学生类似,大多数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主要从事临床医生这一职业。而寄生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有些寄生虫病在我国已被消灭或得到很好的控制,而在非洲一些国家仍然广泛流行,例如疟疾、丝虫病等。目前,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进行讲解,使留学生对该类疾病在本国的流行情况产生误导。

1.4留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但纪律性较差。

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性格比较外向,充满热情;上课喜欢提问,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课堂纪律普遍较差,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组织纪律涣散,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讲话、随意出入教室等情况,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2.提高留学生寄生虫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校留学生教学均采用全英文授课形式,英语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包括听力、口语表达、专业词汇量等)是师生之间建立联系的必备条件。一方面授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参加英语培训,强化口语训练,并多与留学生沟通,以了解和适应留学生的发音规律与习惯。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掌握大量的与寄生虫学相关的生理、解剖、免疫等专业词汇,以对知识点充分讲解,提高授课质量。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英文原版的图片、视频等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图文并茂,有利于留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2.2选用合适的授课教材。

教材作为授课的工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手段之一[4]。国内出版的英文教材,在语言描述和表达上与原版教材有较大差距,不利于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选用Burton J.Bogitsh主编的第四版《Human Parasitology》及Thomas C.Orihel和Lawrence R.Ash主编的第五版《Atlas of Human Parasitology》作为主要的理论课教材,同时参考汪世平主编的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课则以山东大学医学院及中山大学医学院内部发行资料为参考,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制作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课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同时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2.3有针对性的备课。

对于寄生虫课程来说,每种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与防控,地域与气候的差别不大;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流行病学状况,因此根据其流行情况着重讲解留学生所在国发生概率较高的寄生虫病,对于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从事寄生虫病的诊治工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招收的留学生大多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三国,少数学生来自非洲国家;因此,每次授课前我们都会根据WHO提供的寄生虫病的最新资料,了解留学生所在国家该种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放矢地有所增减,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与留学生自身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丝虫病,目前印度及非洲国家流行仍然比较严重,而我国在2006年就已经完全消除了该病,所以在讲到该病时,重点讲解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同时着重介绍我国消灭该病的“食盐加海群生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加强留学生的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留学生的课堂管理,我们采取督促与吸引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针对留学生思维较活跃的特点,授课时增加了一些能够让学生参与的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明显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与学校留学生管理部门沟通,加强留学生的考勤管理,督促留学生按时上课,提高上课出勤率,避免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将出勤率计入留学生的平时成绩,汇入期末总成绩。

3.结语

留学生教育有利于我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学理念,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医学院学生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6]。但留学生与国内本科生在很大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校留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体寄生虫学的课程特点,对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有助于改进完善留学生教学状况,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岑建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5):47-48.

[2]李雯.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发展初级阶段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医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3,(36):176-178.

[3]刘彦,张愉快,邹菊,等.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文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63-65.

[4]王少华,诸欣平,杨静,等.提高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3):228-230.

[5]韦艳霞,付琳琳,刘转转,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考试周刊,2014(76):164-165.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浅见 篇4

笔者十年教学过程中经历了传统教学模式, 及缩减学时, 把实验教学归入病原学的教学改革历程, 见证了历届学生学习人体寄生虫学的方方面面。就如何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搞好理论课教学,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及经验。

1 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是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熟习的一个过程。教师需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备课, 教学的准备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非单纯以教材为蓝本, 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收集与寄生虫学教学相关的素材, 如国内外各种杂志、期刊、网络、电视、广播等。把各个相关素材元素结合教学内容, 巧妙地溶入其中。写好教案又是备课的具体表现, 教案并非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 应该是一节课教学内容如何引题开篇;如何科学、条理性地组织, 安排教学内容;其重点如何体现, 如何易化难点[1]。接下来要做好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制作需要注意内容简捷明了, 画面清晰, 最好使用浅底板深色字体, 适度使用动画,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尤其是寄生虫的生活史。在上课之前还要多遍练习使用多媒体课件, 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注意内容详略得当, 在合适的时间引入病例。

2 教学技巧的合理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人体寄生虫学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 每种寄生虫的讲授都是以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及防治为主线, 教学过程相对固定, 这种教学过程虽在一定和度上具有系统性, 但多次讲述后学生会对寄生虫学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 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故一定教学技巧的应用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很有必要。常用的教学技巧有启发、引导、举例、提问等。现说下人体寄生虫学这门学科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些方法。

分解教学法在总论教学中的运用:总论部分的教学对多数年轻教师来讲显得比较困难, 讲完后学生感觉不知所云。那我们就先讲主线, 然后把它进行分解。主线就是人体 (宿主) 与寄生虫, 分解成为人体 (宿主) 、寄生虫、二者相互关系三个部分 (图1) 。宿主和寄生虫的概念, 分类, 和二者相互关系这就是总论的主要内容。

分表归纳总结法在各章节复习中的运用:如在吸虫这一章节中, 以简表 (表1) 的形式来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以最简捷的语言完成表格后,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一目了然。

形态、生活史倒述法:如在疟疾这一种寄生虫内容讲解中, 如果先讲形态部分, 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掌握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各个时期的形态。但如果先简单讲一下生活史, 在人体内的发育包括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二个时期, 在肝细胞内发育期数量有限, 而在红细胞中大量增殖, 结合临床诊断, 就应该取外周血查疟原虫病原体。在红细胞中疟原虫是一个发育和反复增殖的过程, 学生明白了这点再讲其形态, 再讲形态部分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病例的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病例能让学生对寄生虫病有感性的认识, 对其致病能更形象地印入学生脑海。但病例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大纲要求, 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 使病例更能适用于教学需要[3]。如在讲完血吸虫的生活史和致病后, 提出这样一个病例:赤壁之战曹军兵败真正原因?传统认为直接原因是火烧赤壁, 但《三国志》中说:"建安十三年, 秋八月。公南征刘表……公至赤壁, 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 吏士多死者, 乃引军还。"明确提出此"大疫", 目前认为就是血吸虫病。可从血吸虫病的流行, 致病及临床分型多方面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最可能就是血吸病?而在同一区域的交战双方中曹军会兵败赤壁?通过该病例学生就会对血吸虫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重视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实验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 对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寄生虫学实验内容作为形态学一个部分, 实验课就是要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直观的印证,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4]。传统实验教学是教研室安排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及时安排实验, 学生可以及时通过实验直观地观察当前教学寄生虫的具体形态, 对掌握该寄生虫的形态和实验诊断, 而且通过大体标本可加深对寄生虫生活史的理解。本校至2001年始将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内容独立出来整合为病原学[5], 寄生虫学实验课安排于理论课结束后, 集中三次实验课, 共15学时完成该学科全部实验内容。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施行的这几年中, 体现出了一定的弊端, 如实验时间过于集中, 时间短, 任务重,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以接受如此大量而集中的信息;病原学带习教师并非全是某一学科专职教师, 只是对本学科知识熟悉, 而对其它学科并末进行系统培养, 在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指导。要解决上述问题, 我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带习教师的带教能力应该从各专业课理论教学入手培养, 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为让实验更接近临床, 在具体的实验实施中, 延长实验课时, 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时间, 实验安排可增加寄生虫活体实验, 如肝吸虫囊蚴、旋毛虫囊包、阴道毛滴虫等。

作为一名专业医学基础课教师,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敢于改革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丰富自身修养,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体系,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树华.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84-88.

[2]王敏, 王光西, 詹伯林.关于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一些认识[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5, 18 (5) :397-398.

[3]刘莹.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 47 (23) :133 (136) .

[4]张仁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之我见[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 24 (3) :303-305.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之我见 篇5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之我见

文章从寄生虫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提高寄生虫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实验教学、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作 者:张仁刚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四川,南充,637000刊 名:川北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年,卷(期):24(3)分类号:G642.4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兽医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研究 篇6

1 在深入调查新疆地区家畜寄生虫流行病学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

1.1 新疆地区家畜寄生虫流行病学的特点

1.1.1 饲养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寄生虫流行情况较为复杂。

随着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 畜禽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渐加大, 传统养殖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主流的养殖模式。然而由于新疆具有许多优良的天然牧场, 并且长期以来, 广大农牧民已经习惯游牧生活, 因此, 散养方式在一定地区尚占有较大比重, 这种“散养与集约并存”的现状导致新疆地区动物寄生虫病较为复杂的流行病学特点。规模化的饲养方式, 减少了动物与生物传播媒介接触的机会, 使生物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大幅下降, 同时却增加了另一类寄生虫病暴发的可能。如规模化牛场很少见到姜片吸虫的大批感染, 而疥螨病却很容易流行;在规模化鸡场中, 球虫病很易暴发。散养的羊群, 肝片吸虫病却较为常见。

1.1.2 生活方式的沿袭使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在新疆地区, 人们普遍喜欢吃羊肉串和馕坑肉, 这2种肉制品在加工时为不影响其鲜嫩程度, 往往烤至7~8成熟, 因此很容易感染肝片吸虫、肺吸虫、旋毛虫等疾病。

目前人们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和狗肉时, 喜欢烧、烤、涮的方式;食用水产品诸如鱼、蟹、虾、蝲蛄、螺蛳时, 喜欢生食、醋腌、酒浸。这样的食用方式都使得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生率增加。

1.1.3 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的增多使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增高。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精神追求的不断增多, 许多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 (如猫、狗、鸟、鼠、蛇、蜥蜴等) 逐渐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也成为某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如包虫病、弓形虫病、蛔虫幼虫移行症等) 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当前畜禽寄生虫病与过去相比,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 依据畜禽寄生虫病发病的新特点对兽医寄生虫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1.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新疆地区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结合养殖状况和民族生活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大改革:删去了全部猪寄生虫和大部分马属动物寄生虫的内容, 增加了牛、羊、鹿、家禽寄生虫的比重, 并将牛羊寄生虫病作为重点;新增宠物寄生虫病内容。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兽医寄生虫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与提高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相违背, 不符合21世纪人才素质目标的要求。因此, 授课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 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1 改“填鸭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

“填鸭式”式教学往往是满堂灌,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干舌燥, 而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 没有兴奋点, 学习效果很差。为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紧扣教材, 步步深入设定一系列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致被动接受为积极踊跃的参与讨论,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授肝片吸虫病内容时, 从一个覆满肝片吸虫的羊肝脏图片讲起, 而后分别设定问题“这个肝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病变?”“其他脏器有无肝片吸虫?”“人会不会感染, 如果感染可经由哪些途径/方式?”“感染后动物/人会有哪些表现?”“怎样防止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等等,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答, 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最终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掌握肝片吸虫的发育史、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感染症状、诊断和防治。将某些耗时不多, 设备要求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通过课堂内外的探究式学习, 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讨论和交流, 在对话和合作中学习,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初步具备综合和运用家畜寄生虫学知识的能力。

2.2 结合病例, 现场教学

新疆是寄生虫的高发区, 临床病例很多, 为病例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塔里木大学实验室现有各种寄生虫实物标本150多件, 理论讲授时可将其图片穿插于课件中;实验课上则先将相关的标本一一展示, 而后对照标本详细讲解。这种结合病例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受到学生的欢迎, 教学效果也大为增强。

塔里木大学动物学学院的民族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牧区, 90%以上学生家中都有不同规模的养殖, 授课时经常能遇到他们身边常见却又不明白的病例。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同学描述其发病情况, 并逐渐深入地将学生疑惑解开, 这种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使其学有所用。

2.3 传统教学方式配合多媒体手段教学

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看到静止的标本和图像, 特别是对于已经浸泡多年的病例标本, 学生在观察时不能产生较深的视觉感觉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例如:脑多头蚴 (脑包虫) 造成的转圈运动、羊鼻蝇导致的流鼻涕等症状, 多媒体可以用动态的图像向学生展示, 使学生加深印象。

多媒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 不便于记笔记, 而民族学生普遍写字速度较慢, 因此在给民族生授课时应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突出重点地讲授, 做到既使学生做好笔记, 便于以后复习, 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否则, 一味的追求信息量, 而不能使学生在每一节课后留下笔记, 造成课后要花更多时间看教材, 影响学习效果。

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结合病例教学和多媒体手段, 极大地激发了民族生对《兽医寄生虫学》的学习兴趣, 授课质量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祁画丽, 赵传壁, 夏艳勋, 等.《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内容的改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2005 (3) :221-222.

[2]路义鑫, 宋铭忻, 韩彩霞, 等.浅谈家畜寄生虫病学与寄生虫病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83-85.

[3]陈汉忠, 黄维义, 张为宇, 等.《兽医寄生虫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增刊) :151-153.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究 篇7

一培养目标明确, 教学观念转变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 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准则, 以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重点、为今后从事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打下基础。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单纯教学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要精练

根据当前全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重新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时数较少的情况, 教学内容以当前对中国人民健康危害严重的重要寄生虫为重点, 如近几年发病率大大上升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 简要介绍世界性重要寄生虫及在中国已经或即将控制和消除的寄生虫。对基础内容不断精练, 如寄生虫的生物分类、虫体的超微结构等不讲、少讲或由学生课后自学。

三教学方法要改进

1. 理论课教学

改变以往以应试教育为主, 贯彻“少而精”的方针, 引入启发式课堂教学, 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在讲课中, 尽量做到结合所讲内容介绍一些具体实例, 让学生感到现在所学知识对今后工作是有用的。最后讨论总结出理论性的知识重点:并发症是由于蛔虫的钻孔习性导致的。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 又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2. 实验课教学

为了在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增加了示教内容, 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标本由学生自学, 一些熟悉或了解的内容就改为标本示教, 显示寄生虫的典型形态结构, 镜旁配以清晰的彩色图片, 起到温故知新、强化记忆的效果。同时, 充分利用病理标本, 要求学生指出病变部位、病变所致的临床症状等, 把学到的内容与实际的病理标本结合起来, 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知识, 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具有内容丰富、相对自由, 以兴趣爱好为前提, 没有考试压力的优点,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连续几年先后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蛲虫病调查, 在学校学生中进行毛囊调查等第二课堂活动。每次活动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性, 包括收集方案设计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将调查数据和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 并撰写调查报告。在召开的总结会上, 学生们进行了交流讨论谈体会、收获以及改进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又培养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提高了科研能力, 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寄生虫学理论知识。

四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学校经过多年探索一改过去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 重知识轻能力, 忽略与临床的联系及实用性的缺点将考试形式变为多样化, 把考试成绩分为理论课成绩、实验课成绩两部分。理论课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的类型主要有单选、多选和综合问答题, 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考试主要检查实验的教学效果, 如学生掌握寄生虫形态特征的程度等。成绩由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病例讨论成绩等组成, 占总成绩的30%。

在今后的工作中, 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于一体, 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 融教育与研究于一体, 才能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星、李春荣.浅谈“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 (3) :258~260

[2]张玉玮.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三大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 2001 (3) :148~149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探讨 篇8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探讨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人体寄生虫学既是一门形态科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免疫学、检验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都有交叉,同时也是学生接触较早的连接临床有关课程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人体寄生虫学在一些医学院校已被列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学时逐渐被压缩,这为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增加了一定得难度。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寄生虫病的流行有了新的特点,呈现出整体明显减少的趋势,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下降。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习兴趣,认识到该课程与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人们的饮食来源及方式的多样化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增加、艾滋病的流行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人和动物密切接触导致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增加等等,从而让人体寄生虫学这门课程引起学生的重视。

为使学生能够系统、扎实掌握本们课程的内容,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1. 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寄生虫病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流行猖獗的五大寄生虫病,如疟疾、丝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或基本被消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气候变暖影响医学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艾滋病的蔓延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使得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动物源寄生虫病、虫媒病、性传播寄生虫病和机会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1]。为此,我们对讲授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和增删,增加了旋毛形线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阴道毛滴虫等内容。同时将教学重点做了认真调整,突出强调吸虫纲的肝吸虫、肺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绦虫钢的猪肉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原虫钢的疟原虫以及节肢动物的蚊虫、蜱虫和螨虫。对于一些已基本消灭的寄生虫病如丝虫病、黑热病等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减少学时。经过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既增加了本学科的信息量,又结合了当前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使人体寄生虫学这门课程更加贴近医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

2. 改变教学方法

2.1 精讲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讲授人体寄生虫学的共性知识,也是纵贯这门课程的主线。总论既能引出各论要学习的内容,又能概括各论内容,说明各论每一种寄生虫的知识点,使各论的知识条理化;同时各论的学习又可加深对总论的理解。如果总论学的扎实,各论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如对于总论中寄生虫生物学内容,讲授到寄生虫与宿主关系时,可把宿主的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和寄生虫与宿主演化中相互作用详细讲解;把各论中将讲到的寄生虫按照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方式、中间宿主、致病能力、诊断取材进行归纳,也可以寄生虫引起的常见病的临床症状、感染途径、诊断方法为线索进行归纳。即使在总论这一章,各部分内容也是相互联系的。如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和共生关系,是寄生虫和宿主长期协调进化形成的共生关系。在教学中可用这种共生关系解释为什么寄生虫毒力不强、寄生虫感染率高而感染度不高、寄生虫迄今为止没有免疫原性和我免疫保护性好的疫苗,并讲解为什么寄生虫可以控制但不能消灭的重要的意。通总论精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总论的学习中认识到总论和各论之间密切的关系,并对寄生虫这门课程有着总体的认识。

2.2 典型临床病例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当的病例进行讨论能让学生对寄生虫病有感性的认识,对其致病能更形象地印入学生脑海。在每一虫种讲解之前,在课堂首先上介绍一个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病例,并提出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再把之前讨论中的疑问一一解开。如在学蛔,虫之前提出病例:患者,男,38岁,农民。因阵发性脐周腹痛、伴腹泻,突然全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入院。腹部检查,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左下腹可触及一条索状包块,活动。B超示左下腹部见22cm×11cm较强团状回声。根据病例提出该病诊断为何病?为何被感染?如何治疗?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行授课,从学生感兴趣的致病性切入,并进行课内讨论,这样就可以牢牢抓住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枯燥,而是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病例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适用于教学的需要,包括典型和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病、旋毛形线虫病、肝吸虫病或肺吸虫病、猪囊尾蚴病或裂头蚴病、阿米巴痢疾、滴虫性阴道炎、新生儿弓形虫病、蜱虫病和疥疮。我们常提问的问题包括:通过该病例的临床表现你初步的诊断是什么?依据何在?确诊需做哪些诊断?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什么?确诊后如何治疗?流行环节有哪些?如何防治[2]?通过以上病例使学生掌握每钢虫种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特点和防治原则。

2.3 巧妙故事引用

结合讲授内容,适当引用一些熟悉的故事,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血吸虫时,介绍荆州博物馆西汉古尸的挖掘情况、毛主席诗词“送瘟神”的背景、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赤壁之战曹军兵败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普遍认为“火烧赤壁”是曹军兵败的原因,这时就可以提出原因就是本节课要讲的血吸虫所致。通过《三国志》故事的引用提出问题,然后从血吸虫病的流行、致病及临床分型进行讲授,而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是血吸虫病导致曹军兵败,最后再介绍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过程和检验诊断。同样,在讲疟原虫时,我们以三毛从军记中的几幅三毛在军营中疟疾发作的漫画作为开场,提出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再给学生讲授疟原虫的生活史、致病和防治,通过讲解逐一解答每个问题。最后再结合临床上病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病例讨论与故事引用结合的方法既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内容。

3. 变化教学手段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把它们有机地贯穿起来,传统的应用挂图、照片、板书等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将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果,而且还能展示各种新的教学思想,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如讲授疟原虫形态生活史时,利用多媒体将静止图像制作成动态图像,将疟原虫以真实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轻松掌握了形态、生活史。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寓教于乐落到实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仅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合理选择,合理搭配,形成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张建国,陈达丽,等.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定位与教材建设[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8,6(4):229~230

[2]许兵红,史明珠.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5):512~513

[3]李珀,车星星,王立婧,等.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4):345~348

[4]郑清平,胡华平.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1545~1546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篇9

1 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情况较过去有了极大的变化。过去的五大寄生虫病中, 丝虫和利什曼原虫基本消灭, 而新现和再现寄生虫病流行增多, 如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居高不下、食源性和机会致病性寄生虫逐年增加, 节肢动物如蜱虫、恙螨传播疾病常见报道[1]。这就要求结合目前寄生虫病流行特点, 合理设计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方法上, 教研室一直采用传统形态学的教学模式, 即实验课由教师示教讲解、学生镜下观察标本、学生绘图共3个阶段组成, 部分章节设学生检验实验。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加之实验课时少, 学生在实验课中过度依赖老师的讲解和示范, 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实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2 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

2.1 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工作, 规范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纲领。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熟悉病原学检查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能识别粪便和血液中的寄生虫病原体, 将验证性实验与技能性实验有机结合, 能使学生建立起病原生物学中病原体的感染与实验室诊断的系统性概念, 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以此为指导编写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 并以大纲为指导专门编写了各专业的实验教材, 在内容上以验证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为主干进行编写, 这就为实验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逐步推进。

2.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 要求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的实验[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以由教师制定实验项目,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如“感染血吸虫小鼠的动物模型设计及解剖”实验, 教师先将动物模型告知学生, 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步骤、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等, 每6人为1组, 每组可以设计多个实验, 于实验操作前1周上交实验设计方案, 根据学生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由老师在实验前集中点评, 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并与实验结束后对结果引导分析, 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作用;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和深入, 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自行确定实验项目并设计实验方案。实践中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项目和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包括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也包括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例如, 由学生自己确定并实施的“蠕形螨的实验诊断及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实验, 该实验的开展融入了寄生虫形态学、实验诊断学、统计学的内容, 既验证了理论知识, 又提升了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充分联系的能力。

3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3.1 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引进到教学当中, 根据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特点, 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 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实验室后了解实验原理与过程, 并且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可以将实验内容与教师课件中的内容进行对比验证, 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建立了医学寄生虫图片库,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与考试;并实时记录保存教师示教和学生实验中发现的寄生虫不同阶段的典型形态, 及时用数码显微系统存档, 定期对图片进行更新。

3.2 转变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以致用, 让学生及早投入社会实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3]。教师带领学生调查农村肠道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城市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 蔬菜市场猪、羊、牛、鸡肉类商品的弓形虫、旋毛虫、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可表现为教学中联系与生活中可见的寄生虫, 如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中央级媒体连续报到的河南商城县及北京某区蜱虫叮咬事件, 要求同学们结合新闻报道, 查阅资料详细地了解有关蜱虫基础知识及最新发展动态。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使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寄生虫病流行现况及危害性。

3.3 采用新的考核体系

完善的考核体系是检验实验课教学效果和激励学生认真实验的动力。笔者采用实验课30%比例来计算课程总评分数。实验课程的考试, 认识寄生虫形态仍是重点, 考试时在图片库中随机抽取图片, 组成数套考试图片, 供学生考试,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适当增加1~2个操作考试,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个实验过程, 如肠道蠕虫卵的检测等。这种考核方式可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取得良好效果。

实验课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 更重要的是锻炼和不断提高学生系统、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4]。对这门课的实验教学改革, 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 还是从考核的方式上都进行了研究, 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方式, 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建设.我国10年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征〔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58 (1) :58-60.

[2]杜幼芹, 刘英, 张艳琼.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5 (10) :794-795.

[3]曾志嵘, 杜华, 李莉, 等.构建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4 (1) :83-85.

浅谈大动物寄生虫学剖检技术 篇10

1 宰杀与剥皮

放血宰杀动物。放血时应采血涂片备检。

剥皮前检查体表、眼睑和创伤等,发现体外寄生虫随时采集,遇有皮肤可疑病变则刮取材料备检。剥皮时应注意检查各部皮下组织,发现并采集病变和虫体。剥皮后切开四肢的关节腔,吸取滑液立即检查;切开浅在淋巴结进行观察,或切取小块备检。

2 采取脏器

2.1 腹腔脏器

切开腹腔后注意观察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特殊病变,吸取腹腔液体,用生理盐水稀释以防凝固,随后用实体显微镜检查,或沉淀后检查沉淀物。脏器采出方法是在结扎食管末端和直肠后,切开食管、各部韧带、肠系膜根和直肠末端后一次采出肾脏。最后收集腹腔内的血液混合物备检。盆腔脏器也以同样方式全部取出。

2.2 胸腔脏器

打开胸腔以后,观察脏器的自然位置和状态后,将胸腔脏器连同食管和气管全部摘出。再收集胸腔内的液体备检。

3 脏器检查

3.1 食管

沿纵轴剪开,仔细观察浆膜和黏膜表层。刮取食道黏膜夹于两载玻片之间,用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检查,当发现虫体时揭开载片,用分离针将虫体挑出。

3.2 胃

剪开后将内容物倒入大盆内,挑出较大的虫体,然后洗净胃壁,并加足生理盐水搅拌均匀,使之自然沉淀。将胃壁平铺在搪瓷盘内,观察黏膜上是否有虫体;将黏膜表层刮下物浸入生理盐水中自然沉淀。以上两种材料都应在沉淀若干时间后,倒出上层液,再加生理盐水,重新静置,如此反复沉淀,直到上层液透明无色为止。然后每次取一定量的沉淀物,放在培养皿或黑色浅盘内观察,取出虫体。刮下的黏膜还应压片镜检。反刍动物应把前胃和皱胃分别处理。瘤胃应注意检查胃壁。

3.3 小肠

分离以后放在大盆内,由一端灌入清水,使肠内容物随水流出,挑出大型虫体(如绦虫等)。肠内容物用生理盐水反复沉淀,检查沉淀物。肠壁用玻璃棒翻转,在水中洗下黏液,反复水洗沉淀。最后刮取黏膜表层,压薄镜检。肠内容物和黏液在水洗沉淀过程中会出现上浮物,其中也含有虫体,所以在换水时应收集后单独检查。羊的小肠前部线虫数量较多,可单独处理。

3.4 大肠

分离后在肠系膜附着部沿纵轴剪开,倾出内容物。内容物和肠壁按小肠的方法处理。羊大肠后部自形成粪球处起剪开肠壁,挑取其表面及肠壁上的虫体。

3.5 肠系膜

分离以后将肠系膜淋巴结剖开,切成小片压薄镜检。然后提起肠系膜,迎着光线检查血管内有无虫体。最后在生理盐水内剪开肠系膜血管,冲洗物进行反复水洗沉淀后检查沉淀物。

3.6 肝脏

分离胆囊,把胆汁挤入烧杯中,用生理盐水稀释,待自然沉淀后检查沉淀物。将胆囊黏膜刮下物压片镜检。沿胆管将肝脏剪开检查,然后将肝脏撕成小块,用手挤压后捞出弃掉,反复水洗沉淀后检查沉淀物。也可用幼虫分离法对撕碎组织中的虫体进行分离。

3.7 胰脏

同肝脏。

3.8 肺脏

沿气管、支气管剪开检查。用载片刮取黏液,用水稀释后镜检。将肺组织撕成小块按肝脏检查法处理。

3.9 脾和肾脏

检查表面后,切开进行眼观检查,然后压片镜检。

3.1 0 膀胱

方法与胆囊相同,并按检查肠系膜的方法检查输尿管。

3.11生殖器官

检查其内腔,并刮取黏膜压片镜检。

3.12脑和脊髓

眼观检查后,切成薄片压片镜检。

3.13眼

将眼睑黏膜及结膜在水中刮取表层,沉淀后检查。剖开眼球将眼房液收集在培养皿内镜检。

3.14鼻腔及额窦

先沿两侧鼻翼和内眼角连线切开,再沿两眼内角连线锯开检查,然后在水中冲洗,检查沉淀物。

3.15心脏及大血管

剪开后观察内膜,再将内容物洗在水内,沉淀后检查。将心肌切成薄片压片镜检。

3.16肌肉

切开咬肌、腰肌和臀肌检查囊尾蚴。采取膈肌脚检查旋毛虫。采取猪膈肌和牛、羊食道等肌肉检查住肉孢子虫。

4 收集虫体

经反复水洗沉淀的沉淀物中发现虫体后,用分离针挑出,放入盛由生理盐水的广口瓶中等待固定,同时用铅笔在一小纸片上写清动物种类、性别、年龄和虫体寄生部位后投入其中。同一器官或部位收集的所有虫体应放入同一广口瓶中。寄生于肺部的线虫应在略为洗净后尽快投入固定液中,否则虫体易于破裂。

当遇到绦虫以头部附着于肠壁上时,切勿用力猛拉,应将此段肠管连同虫体剪下浸入清水中,5~6h虫体会自行脱落,体节也会自然伸直。

上一篇:巧记英语词汇摭谈下一篇:青春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