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2024-07-22

建筑艺术(通用8篇)

建筑艺术 篇1

建筑艺术天堂 美丽建筑梦想

XX年7月20日上午,我和几名同学一起带着对建筑创造艺术的梦想,走进了南京老山脚下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的佛手湖景区,参观了矶崎新(日本)、斯蒂文.霍尔(美国)、埃塔.索特萨斯(意大利)、妹岛和世(日本)、王澍(中国)、艾未未(中国)等24名国内外知名建筑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屡获国际建筑大奖,其中妹岛和世与王澍分别荣膺XX、XX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策奖。这一强大阵容不仅在国内首次,而且在亚洲甚至国际建筑界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听了讲解员的解说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建筑的理解,钢筋水泥也能创造艺术梦想,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极富个性与风格化的建筑语言、各自表达了对“平衡”的理解与诠释,寻找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和谐平衡。24位建筑大师共筑一个绚丽的梦——建筑的梦。

建筑方面也有许多辉煌成就。比如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西安的兵马佣、西藏的.布达拉宫、上海外滩、苏州园林、南京的夫子庙等等。我们中国在建筑方面从远古到现代有很大的改进,远古时代的人住在黑黑的山洞里,而现在的人住的房子不但富丽堂皇,而且设计非常独特,南北通风,安静又舒适,还可以观看美丽的风景。但还有一些不足,例如在这XX年5月12日14时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许多建筑物都倒塌了,伤亡人数众多。无意中我看到电视节日《舞出我人生》时听到美丽的无腿舞蹈老师廖智的一次讲话。廖智出生在四川汶川,从小就喜欢跳舞,但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为此或许有人认为她与舞蹈再也无缘了,再也不能从厄运的魔掌中逃出。但不然,廖智并没有因为失去双腿自暴自弃,而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超出寻常人的忍耐力克服重重困难,从厄运的魔掌中逃出,再次走向明媚的舞台,舞出自己的人生。她跳的舞钢劲有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舞到深处让我震动不已,我的建筑梦也就应运而生。那时我就在想我一定要成为一个顶尖房屋设计工程师,我要把房子地基打得足够牢固,还要根据当地的地势及环境来设计房型。我希望我设计的房屋地震震不倒,雨水淋不进,火也烧不毁。不会再让那些因屋顶的漏水把家具损毁、发生火灾被火围困在家的人逃不出去,活活被呛死的悲惨场面发生!

有了梦想,我就应该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奋斗。不浪费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学习地理知识,了解中国历史,从书籍中去学习各种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当然我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想,只有经过地狱的历练,才能创建美好的天堂;只有沁出鲜血的双手,才能奏出天籁的音符;只有经过努力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有梦,中国也有梦。中国正在一步步朝着发达国家前进着,若中国是一棵树,我则是一片树叶,但是,我还是希望为中国献上一份力量,毕竟只有千千万万个人梦想的实现,才是中国梦想的实现。在前进的路途中,地震来了,中国不怕,人们互帮互助,使中国又一次挺起了胸膛,继续向前走去;山洪来了,中国不惧,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建造一双山一般的臂膀,挡住了汹涌的洪水;冰雹、酸雨来了,中国不恐,我愿为中国建造出一把伞,再由人们一起撑起,就像一片天空隔开了宇宙。愿中国的建筑成为世界第一!

建筑艺术 篇2

1 建筑力学在建筑中的重要位置

一个建筑想要凭空矗立起来, 首先得确立骨架, 打好基础, 然后通过材料力学的计算, 选择合适材料, 使建筑能够满足于适用, 经济和建筑艺术的需求。

在建筑力学中, 力学分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建筑的设计必须按照建筑的结构受力计算进行, 需要考虑重力、风力、压力、甚至人力等等这些力的传导和改变。根据力学的计算原则, 为建筑打造一副结构稳定、节约材料的骨架, 并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 明确建筑力学方程中的各个计量值, 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提供合理依据。

骨架做好, 则需要我们从材料力学的方向去分析建筑设计的可行性。材料的发展, 从石头到树木, 再到现在的高分子材料、钢筋混凝土, 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形状、强度、材料的流动性、可延展性和稳定性等这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得材料作为建筑构件, 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不同的荷载, 然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 根据力学的计算, 这些特性的最终形态, 都体现在材料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和形状上。比如棱锥、U形、拱形、Y形、I形、工形和M形等, 这些形状的设计, 是设计师依据建筑力学的计算,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材料的特点, 使材料在受荷范围内具有更大的弹性。富有才华的著名设计师, 按照材料力学, 通过对材料的处理, 如变截面梁柱处理、中空、连接过渡等, 不仅使得建筑在视觉和感官上变得美观, 同时使建筑的造型和结构更具张力。

这样的过程, 建筑师通过力学反复的计算、测量和修改, 然后确定下来建筑的稳定性、可行性。可以这样说, 建筑力学在建筑中是处于核心的位置。通过这个核心, 设计师几乎可以将想象中的任何虚拟模型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

2 建筑艺术对于建筑的意义

建筑艺术是建筑体的升华, 它基于建筑力学, 却又高于建筑, 它是人们对于建筑的一种主观感性上的情感, 精神上的具象化体现。人有追求美的天性, 当一个建筑已经足以满足人们的使用, 人们就会去追求建筑的美感, 追求建筑空间的协调, 然后建造出符合人类审美的建筑, 以期在利用建筑实际效用的同时, 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感官享受。

建筑艺术, 不仅仅只是由建筑本身表现出来的, 一个建筑, 包括建筑风格, 神韵, 只有完整的融入周围的环境, 才会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协调的感觉, 而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建筑艺术的效果, 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精神感受和心理作用。雄伟的建筑会给人以震撼, 园林如小曲会让人流连, 纪念碑完全体现精神上的象征意义, 而长城、故宫等建筑更是让人感到惊叹。

对于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追求建筑的物质性或者精神性, 这就涉及到建筑与艺术所占的比例问题。而这个比例通常是不同的, 它一般取决于人们对建筑需求, 比如建筑工地住房, 只需考虑实用而不需考虑美观;医院、办公楼或是学校等建筑在精神层面上又要高出许多;博物馆、文化宫等在精神上更是要高出许多;而长城、故宫、鸟巢、金字塔等标志性的大型建筑, 从表面的完整性、比例的均匀性来看, 它们表现出来的艺术高度就已经到达极高的境界了。

从这些熟悉的建筑上, 我们能够发现, 当建筑到达了艺术的高度, 在一定程度上, 建筑就会体现一种社会思想。

3 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的融合途径

力学, 是建筑的核心;艺术, 是建筑的升华, 它们都需要通过建筑体来表现它们的魅力。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又是对立统一的。建筑根据力学原理建造出来的造型、环境, 正是建筑艺术的外在表现。建筑力学离开了艺术, 建筑就没有了灵魂, 建筑艺术离开了建筑力学, 艺术就只是虚妄。力学是艺术的必要条件。

勒·柯布西埃说:“这里可以找到感觉上的及数学推理上的最纯粹的见证, 我们被感觉所吸引, 我们精神振奋, 我们触动了协调的轴心。”这是他对古希腊帕堤农庙刚健雄浑的赞美。换句话说, 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科学原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按照力学的依据去建造, 建造出来的建筑物本来就是符合人们的审美的, 因为它是按照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方法建造的, 是符合逻辑的, 符合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的, 换句话说, 艺术是算出来的;奈尔维也说:“在技术上完善的作品, 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 但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的。”所以, 建筑艺术同样可以以美学的形态为建筑师提供丰富的创意设计的源泉, 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的作用是相互的。

建筑技艺与建筑艺术共同发展到今天的高度, 现在的建筑力学中, 结构设计和材料创新上, 遭遇到又一个瓶颈。现代的建筑师, 在平常激烈争论的方案中, 多是按照力学的原理进行改进, 而忽略了建筑艺术, 设计出来的产物生硬僵化。如果可以从艺术对于建筑的需求方面作为突破, 当建筑中的材料, 科学运用到新的领域, 突破局部的限制, 打破局限, 也许就是另一片天。而一个没有艺术感的建筑师, 是不能建造出极度精炼的建筑的。

4 结束语

建筑的发展, 与所有科学的发展和对自然的探索一样是永无止境的, 需要人们从科学和艺术之间去取舍, 去创新。不论是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之间, 还是不同的领域, 万物的发展, 它们都必然是朝着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向去进化的。

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艺术 篇3

摘要:20世纪初,建筑艺术如同绘画、雕塑艺术一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建筑科技的发展,使建筑结构和样式迅速走向现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高层建筑的大量发展和新的建筑设计思潮的层出不穷,多元建筑形式风行一时。

关键词:现代 建筑艺术

在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很多流派和不同风格的建筑样式。20世纪初,在德国和奥地利先后产生了表现主义,一切都出自艺术家的主观表现,目的是引起观众情绪上的激动,这一派建筑师往往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门德(1887—1953年)在20年代,设计过一些表现主义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19—1920年建成的波茨坦爱因斯坦天文台。荷兰表现派的住宅甚至把外观处理得使人联想起荷兰人的传统服装和木鞋。

未来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文艺流派,它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他们否定一切文艺规律和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桑·伊利亚(1888-1917年)所设计的图样中都是高大的阶梯形的楼房,电梯放在建筑物外部,林立的楼房下是川流不息的汽车、火车,分别在不同高度上行驶,他说:“应该把现代城市建设改造得象大型造船厂一样,既忙碌又灵敏、到处都是运动,现代房屋应该造得象大型机器一样。”

风格派与构成派的代表是荷兰的建筑师奥德·里特韦尔等。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体的组合和构成。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他表现在建筑造型装饰,最能代表风格派特征的是里特韦尔设计的椅子,象蒙德里安的绘画,运用水平和垂直线构成红、黄、蓝三色。他还设计了著名的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一所住宅,运用简单的立方体,横竖直线,玻璃等组成的建筑。这个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建筑活动和思潮也很不一致,因此发展也极不平衡,西欧和美国为建筑现代化继续探索创造作出新贡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相继走入现代化。英国在50年代出现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新粗野主义(又译为新野性主义);60年代,以柯克为代表的称之为阿基格拉姆派所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的设想: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来综合解决多种与可变要求的设计。

在法国战后的“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成为法国建筑的主要风格。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和其后又设计的朗香教堂,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法国在二战后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1958年兴建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1973年建的巴黎蒙帕纳斯大厦高229米,是欧洲最高建筑;后来建的国立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受到的战争破坏很大,战后着力重建。在希特勒统治时期,只允许折中主义建筑样式,战后则坚持走现代建筑道路,尤以鲍豪斯为代表,后来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夏隆设计的柏林爱尔音乐厅和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等。在设计思想上意大利比其他国家显得多样和善变。古代传统在意大利从未间断,现代思潮又给予强烈影响,战后全面地走上现代建筑道路,在罗马和都灵等地推行新现实主义,提倡紧密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鲁道夫设计的罗马泰波蒂诺区为代表。在意大利具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无疑是奈尔维,他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和米兰的皮瑞利大厦被公认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杰作。美国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大批专门投资房屋建设的大业主,他们共同使美国建筑迅速走向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是美国建筑的主要方面,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高443米,是世界迄今最高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欧洲不论有什么新思潮都很快影响美国,各种思潮和各种建筑流派,样式在美国都得到反映。现代建筑艺术

20世纪上半期,尤其在二战后,古典复兴建筑仍然流行,政府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结合在一起的折衷主义建筑也不断出现。由于社会生活飞速发展变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日益复杂,房屋的层数和容积量不断增加,建筑材料和结构已与古代大不相同,因此学院派建筑师不得不对传统建筑加以改造和简化,同时革新的现代派建筑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建筑活动和思潮也很不一致,因此发展也极不平衡,西欧和美国为建筑现代化继续探索创造作出新贡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相继走入现代化。

英国在50年代出现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新粗野主义(又译为新野性主义);60年代,以柯克为代表的称之为阿基格拉姆派 所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的设想:以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巨型结构来综合解决多种与可变要求的设计。

在法国战后的“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成为法国建筑的主要风格。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大楼和其后又设计的朗香教堂,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法国在二战后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1958年兴建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1973年建的巴黎蒙帕纳斯大厦高229米,是欧洲最高建筑;后来建的国立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受到的战争破坏很大,战后着力重建。战后则坚持走现代建筑道路,尤以鲍豪斯为代表,后来出现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夏隆设计的柏林爱尔音乐厅和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等。

美国具有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和一大批专门投资房屋建设的大业主,他们共同使美国建筑迅速走向现代化。发展高层建筑是美国建筑的主要方面,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高443米,是世界迄今最高建筑。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欧洲不论有什么新思潮都很快影响美国,各种思潮和各种建筑流派,样式在美国都得到反映。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本世纪中期建成的一座著名的演出建筑,它的外形与历来的一切剧院都不同。这是较早地突破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形式跟从功能”信条的一座优美的建筑作品,尽管悉尼歌剧院的造价一再突破预算,工期拖延长达十多年,而一旦建成后,立即获得公众广泛的喜爱而成为悉尼市的标志物。

福建寺庙建筑艺术初探 篇4

摘要: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成为我国拥有最多寺庙建筑的省份之一。其寺庙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相比较其他其他地区的寺庙建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这是由具体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表现出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本文试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归纳其主要建筑艺术特色,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福建

一、概述 寺庙建筑 建筑艺术 主要特色

福建是我国古代建造各种寺庙最多的地区之一,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寺庙得以保存。如莆田在唐、宋时全县就有大小寺院庵堂六百多座,经历代修建保存到今天的仍有近百座。福建这些保存下来的古代寺庙,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两个方面价值:第一,门类齐全,年代悠久,无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都有最古老的寺庙保存。如福州的华林寺不仅是现存江南最古老的木构佛寺,也是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莆田玄妙观的三清殿,是现存最早的木构道观,泉州的清净寺,是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建筑,泉州的草庵是世界上唯一的摩尼教寺遗址。这些建筑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史,特别是研究宗教建筑史,是极为珍贵的实物。第二,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中国的寺观建筑特别是佛教寺院建筑,一般以殿堂为主体,代代沿袭,最后因高度程式化、规范化而显得板滞。而福建的寺院建筑却别有特色,在继承古制上有所创新,较为灵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宗教建筑艺术。

二、福建寺庙建筑艺术的主要特色

首先,依据山川地势,巧妙布局,是福建寺庙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代寺院的主要建筑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两侧,如僧房、斋堂、职事堂、茶室、云会堂等附属建筑对称排在东西。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神佛教义对庄严肃穆的需要。给人一种“超凡入圣”、“洁净无碍”的感受。福建一些寺院却不拘泥于我国寺院的常规布局,而是讲究因地制宜,就地造景造境。如始建于公元908年的福州鼓山涌泉寺,至今基本保持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夕二十五座殿堂巧妙地分布在山泉古树、层峦叠嶂之中。进了山门后,并不直达天王殿,而是要经过兰花 圃、岁寒寮、回龙阁、罗汉泉、千佛陶塔,以石道蜿蜒伸向寺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主建筑依偎山谷山坡而逐渐升高,将岩山石巧妙地结合到布局之中夕使人有着“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始建于公元558年的莆田凤凰山广化寺几经兴废,现存主要建筑是清光绪年间依旧制重建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特点是中轴线不是座朝北,而是座西朝东,沿山势高低,由海拔二十五米趋升至海拔六十三米,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祖堂为中轴线,两侧翼建有宽敞的廊屋,把整个建筑群有机地联成一休。始建于公元931年,明万历年间又重新修复的福州北峰林阳寺坐在落翠谷之中,山门正对平坦之地,故视线开阔,夏日无论如何炎热,山门口总有阵阵凉风袭来,令人无比惬意。此寺次要建筑并不对衬地摆在主建筑的左右,而是在寺左衬以禅堂、僧室、客厅、香积厨等。布局上左重右轻。始建于558年,重建于1369年的建瓯城南建溪之滨的光孝寺,其布局颇有特色,它由殿堂建筑群和西厢建筑

群组成,似不太协调。西厢建筑群外看瓦栋联贯,杂乱无章,内部却各成系统,秩序井然。始建于唐初的福鼎姥山白云寺布局更别具一格:分前后两厅,外形颇象居家的大院落。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清末的位于平和九层岩峡的三坪寺,是典型的依山而筑寺院,建筑群体一条中轴线倚山而建,依次递高,主次分明。大雄宝殿地势比山站高一米多,祖殿又高于大雄宝殿,错落有致。

其次,巧借山岩筑寺,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是福建寺庙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二。因福建多山之故,所以许多寺庙将寺藏于岩中,洞中建寺,正如旧志云:“僧庐于中,不用片瓦,可以避雨。”这种建筑被称为“岩寺”。但这种岩雕与我国西部的“石窟寺”截然不同。石窟寺是在山寺上开凿洞窟供养佛像的一种寺院,而福建的“岩寺”则不需开凿,而是借洞藏寺,与山岩极为协调地浑然一体。位于罗源岭头山的碧岩寺藏于高数十丈的巨岩之下。岩下天然洞室高二十余米,广六百平方米,碧岩寺就筑构在其中,宏敞幽藏。始建于北宋历年间(1041-1.048年),后又在明中叶扩建的永泰葛岭山腰的方广岩雕建在方广岩下的石洞中,巨岩为瓦,依岩藏洞,洞内殿堂与洞前的天泉阁均以大石夸为顶,构筑奇异,故称“一片瓦”。寺前的天泉阁座落于百余根硕大的杉木支架上,宛如空中楼阁。它背靠千协之岩,面临百丈深壑,酷似山西的悬空寺。位于平和县大峰山的灵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寺前筑有石栏,上有盘石复盖,下有悬崖绝壁,唯一小径可攀登。始建于1131年,重修于公元1743年的圆通寺依然石窟而建,一三座递升,连成一体,左右依架在石崖间,前殿因山势凭借石洞启出山汀。后坂石奇寺的殿顶是以一块岩石为瓦,可容几十个和尚参禅,方形的山门藏在数棵古树之中,入门才知寺是以洞为口。随洞中石阶蛇行而上,豁然开朗处便是前殿。沿两房郎庞拾阶而上,便是大雄宝殿。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潭浦金岗山的海月岩,以石作顶,以洞为寺,造型奇妙。寺顶是一整块花岗岩大石板,长约五十米,宽二十米,厚约三至五米,前低后高,向前倾斜夕形成一定坡度,两边有岩石支撑,形成一个敞开一面的大石洞,殿堂就修筑在洞中,气势磅礴,殿门正好对着远处茫茫苍海,真是天造地设。也有灼寺庙并不完全藏于岩中,如创建于清乾隆间的福州乌石山的弥陀寺,依岩而建,大殿半掩在舒啸岩后,为重檐九脊顶,殿后为霸石,殿东为台地。

再次,形态各异的外观造型,是福建寺院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三。福建不少寺庙因其独特原因而在外观造型上不拘一格,样式奇异。始建于唐朝的仙游鸣峰寺,其殿宇恢宏,但外观形态如一条船,前后殿堂是船的首尾舱,中间长方形的天井,铺连着两条长廊,犹如船身,两旁侧舍犹如船的左右舷。据源此处过去是海底海磁,后海沉陆浮始为峰峦,峰上留有一古航船遗迹,后人就依船址建寺。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元明又重修过的邵武宝严雕造型别具一格,大殿平面呈正方形,而宽、进深各五间,计四百平方米,这与传统的一长方形寺庙外观迥然不同。始建于唐代的仙游内垅山的龙纪寺,主体建筑为六角形,谷称六角亭,这是因为内垅山形为盘龙,寺内修筑成六角殿状才似龙头。始建于南末绍兴十六年(1146年)、位于泰宁金沏山间的甘露寺,建筑奇特夕依坎坷岩石顺势架造夕基底仅用一根粗大木柱撑托,有“正殿”、“唇阁”、“观音阁”、“南安阁”等木结构庙宇,外观犹如一个繁写的“叶”字。始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位地安溪蓬莱山的清水岩背山面壑,作楼阁式,分三层,整个外观呈“帝”字形。

最后,将精美的雕饰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是福建寺院建筑的主要特色之四。福建寺庙的雕饰工艺精湛,比比皆是,有其独特韵昧,有的历经千年仍灼灼生辉。闽南寺庙的雕饰以石雕为多,闽西北寺庙的雕饰以木雕为多。始建于隋朝、修重于清同治十二年(1793年)的龙山寺位于晋江安海镇北面,寺周围墙壁精工细琢着一个个浮雕,盘旋于青山柱扫介悬雕.青龙张牙舞爪,俯身盘旋直下,头部却昂然翻腾而上;一双鳞甲相间的龙爪,分别捧出一磬鼓,用细铁条轻轻敲打,磐显磐声,鼓传鼓声,造形传声真是巧夺天工。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的安溪文庙,是集木、石雕艺术于一体的一座古建筑艺术,如八根翔龙蟠柱、陛石的云龙戏珠等石雕,丹娜三面基石上的双狮抛球,鲤鱼戏珠,八骏马、云龙吐雾、麒麟牡丹等十六幅虫鸟禽兽、山水花卉的浮雕均精雕细琢,精态优美;柱头上游龙贴角。弯杭的狮座等木雕都栩栩如生,屋脊的装饰、垂注的透雕。地口有独到之处。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福清新厝乡的灵溪宫,正是以其不凡的雕饰而驰名。宫宇为硬山顶木构建筑,上梁、斗拱、构架均为镂空的龙凤、牡丹等装饰木刻;宫门前两厢石壁上浮雕的“空城计”和“文王求贤”故事,形象逼真;尤为称奇的是前后殿的两对盘龙石柱,刻得栩栩如生:一条巨龙盘柱环旋,只有小部分附于柱上,大部分龙体掏空离柱,似乎即将腾空而去。龙口里隐含着一颗可以转动的石珠,龙的下方,雕刻着海水衬托的一条跃跃欲试的鲤鱼。整个灵溪宫的其它石雕、楼刻也都极为精细,整个建筑相互衬托,荟萃木石雕刻艺术一堂。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永定金谷寺为砖木结构,其屋栋镌有燕尾和超蛾,一飞檐雕有花鸟、飞禽等,柱及悬梁有龙凤及民间流传的“水漫金山”等故事图画,尤为传神。

参考文献:

1、田尚.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8

2、段玉明.寺庙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

3、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下.编者,1995

4、林从华.台闽文庙建筑形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1

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 篇5

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1】

摘要:千百年来,罗马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直是个震撼人心的名字,西方古典文化起源于希腊,而发扬光大于罗马,如果说希腊人是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话,罗马人就是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和工程师,独特的民族精神成就了罗马独特的建筑艺术,罗马人不但创建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古奥家机构,建立起完善的军事组织和政治制度,而且把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到空前完善的程度。

关键词:罗马文化;民族精神;罗马的建筑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变为封建制国家,1452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罗马文化――质朴与雄伟

罗马人是拉丁民族的一支,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根基正是希腊人与东方人的后裔所建立起来的“永恒”的罗马城。

早在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罗马人就开始采用希腊字母,后来略加变通创造了拉丁字母。

在共和国初期的数百年中,他们主要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为主。

由于忙于对外战争,他们在文化上似乎没有建树,但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罗马人就以勤奋好学的执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东西相融。

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是较早地、也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特色。

所以说在希腊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以及现代西欧文化之间,罗马文化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纵观全部的罗马史,罗马文化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建立城邦之初,罗马人在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他们从模仿、吸收的角度,开始城市建筑和公共工程,比如伊达拉里亚人是能成为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们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建筑风格、城邦制度、凯旋式、角斗表演等方面。

第二,从公元前4世纪起,他们随着对外扩张,一方面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加固和扩大城池,构筑广场、会堂、市场、道路、码头等公共工程,另一方面开始接触外来的东方文化、希腊文化,逐渐表现出既注重坚固实用,又追求美观造型的倾向。

第三,共和后期到帝国初期,以拉丁文学为标志的文艺创作开始起步,并走向繁荣,罗马人迎来了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罗马民族精神与建筑艺术

(一)罗马民族精神

随着奴隶制经济繁荣,罗马人开始越出传统的地中海范围,走向欧、亚、非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他们在为罗马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罗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除了法律之外,包括文字、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礼制以及手工业和商业在内的一切,或多或少地都利用了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成果。

当罗马人通过军事征服统一意大利半岛,登上古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时,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以虔诚敬神、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尚武精神,以淳朴求实、纪律严谨和讲究实用为特征的社会风尚,以忠诚正直、甘于牺牲和热爱祖国为理想的民族气质,这一切构成了古罗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罗马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一个大帝国,是与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分不开的。

战争是他们的一项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它不仅是财富与地位的源泉,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可以说相比希腊人士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罗马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物质世界的建设者和注重实际的功利主义者。

(二)罗马筑的特点

希腊人建筑追求的是典雅与和谐,而罗马人崇尚的是庄严与豪华,所以有“希腊的光辉与罗马的宏伟”一说。

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以水平线为基线,水平线与垂直线形成黄金分割的四六之比,加上阔大平整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稳定的。

而罗马筑的特点,从建筑风格上看,主要体现为圆拱、拱顶和圆屋顶的样式;从根本内涵上看,明确体现了军事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从整体艺术效果上看,中部向上隆起,垂直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产生一种崇高、轻巧的感觉;从功能上看,古罗马筑可以分为城防建筑、宗教艺术、公共设施、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5种类型。

1、城防建筑与宗教建筑。

罗马早期建筑造型庞大,结构简单,工艺粗糙;而晚期建筑富丽堂皇,渗透着奢侈豪华、强大无比的地王之气。

罗马城访起初是建立在土垒、壕沟和石墙的基础之上的,城墙用长方形大块岩石制成的石砖垒砌起来的。

从共和国后期起,由于军事上的成功,他们开始以各种建筑形式炫耀其强盛的国力。

恺撒和奥古斯都市带,他们开始用庄严高雅的大理石代替粗糙笨拙的砖石建造城墙。

宗教建筑(神殿和神庙)方面,罗马人多模仿伊达拉里亚式和希腊样式的庙宇建筑。

伊达拉里亚建筑样式几乎是正方形的,而且有很深的柱廊,如卡庇托林大神庙;而希腊样式多为长方体柱式建筑,柱廊于柱廊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相比之下,罗马筑属于混合型,没有固定的样式。

共和国晚期以后,罗马人受希腊风格影响日甚,其宗教建筑也有许多高大的石柱环绕,并由正方形向长方形过渡。

他们还从亚洲以及埃及带回了拱形建筑风格,以拱门、拱顶和圆顶为标志的建筑样式,唤醒了长期受正统的希腊直线形压抑的早期朴素传统。

这样,他们不仅崇尚大理石材料,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曲线式建筑,实现了实用、力量与美3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罗马的建筑风格既粗犷野蛮,又极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权力、宣扬战功的民族精神。

他们偏爱庞大豪放、崇尚骄傲与堂皇典雅融为一体的帝国风范,供奉朱庇特等神的万神殿就是神庙建筑的杰作。

2、公共设施(道路、桥梁、水道、集议场和浴池)在罗马筑中享有盛名。

由于长期战争和国内政治的需要,罗马人非常注重公共工程建设,其建筑风格不尚美丽典雅,而是考虑朴素严谨、坚固实用。

早在公元前3,他们就开始用硬石灰石砌成第一条长达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工程,把泉水从东郊引至罗马城内,解决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

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他们又在城郊修建了最有特色的市政馆设施――地上引水道工程(水道桥),形式如同一般建筑,下面有许多半圆形拱门,上面是一条带凹槽的水沟,可以将水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有效地解决灌溉用水问题。

罗马人还十分重视道路建设,过去为群山和荒野阻隔了的大陆,现在开拓出无数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

借助于连接各地和跨越欧、亚、非3大洲的公路大动脉,罗马成为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的中枢。

西方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就是指罗马大道把整个帝国连成一个整体。

罗马人非常重视集议场(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公元前7世纪末就修建了罗马广场。

广场南面的帕拉丁山石贵族聚居区,平民们经常在广场东北角元老院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举行集会,所以“广场”一词便有了“论坛”、“讲台”的含义。

浴池是一种典型的罗马发明和富有特色的公共设施之一。

人类有着悠久的沐浴历史,罗马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修建了公共浴池,而罗马城一地就有16座大型公共浴池,这是古代罕见的。

罗马浴池不仅仅是沐浴的场所,它往往是一座结构复杂而又豪华的建筑,具有多重功能。

如它有供沐浴前运动或游戏的回廊,有湿度不同的暖气房,供洗浴用的浴池和日光浴室,还有酒肆、茶馆、餐厅、图书馆等,是健身、休息、与朋友聊天的绝佳去处。

由于罗马贵族和平民都把公共浴池当作生活享受、社会交际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更像是一个俱乐部。

3、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

成熟时期,罗马筑具有实用、坚固和美观3个基本要素。

罗马人好大喜功,他们用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建造神庙宇和公共设施,既表现出庄严雄伟的艺术特色,又体现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为高大坚固是绝好的战时工事。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的遗风,在欣赏角斗场中残酷的肉搏厮杀的同时,不惜人力物力,建筑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宏观纪念物(凯旋门和纪念柱),为凯旋的将士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为远征归来的军事统帅歌功颂德。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篇6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往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志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向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件。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喝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肴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

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水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国民谣《在桥上》。回来时,敲击桥的另一侧,就会响起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故乡》。人们称誉它是“石琴桥”、“声情并茂的建筑物”……你大概想不到,这座小桥最初的设计提出者,竟是一个爱哼小曲的中学生呢!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谐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韵律,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2)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本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未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再如,济南火车站的尖顶钟楼和穹形的建筑物,当年也许是十分气派和别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边那些大楼和烟向的对比下,就很难行出当年的气派和特色,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3)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圣地。

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人们很难具体描述一个建筑形象的具体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是空泛的、朦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绘画、雕塑那样细腻地描摹,再现现实;更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那样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反映广阔的生活图景。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而安奥尼柱式建筑则以柔和精细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女子拥雅柔美的体形特征。近代纽约航空港的TWA公司,则用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像展翅欲飞的大鸟的候机大楼。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建造的初衷,则是象征了拿破仑一世军威、强权、做世的特点。北京的天坛公园的双环亭、南京天王府的双亭,则象征了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构成了它的又一审美特征。

在建筑艺术中,象征的意义也是很广泛的,可以容纳很多内容,昨天可能是象征着是权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征着统一团结,比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门就是明显的例子。

2.建筑艺术欣赏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通过感受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既把握建筑艺术的形象,又感悟出它的内在意蕴,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l)欣赏建筑艺术要把局部的审美观照与整体的审美知觉结合起来。建筑艺术的形象一般是由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结构形式,空间安排等构成。建筑的外在装饰常有圆柱,柱头、飞檐、贴脸,雕塑,图案和壁画等,这些装饰因素是建筑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应该与建筑形象保持内在一致,从造型和色彩上丰富和发展建筑的艺术构思,使建筑形象锦上添花,增加艺术感染力。因此,欣赏建筑艺术不仅可以对建筑艺术的局部构成进行审美观照,而且还应该把局部的艺术构成纳入整个建筑艺术及从环境中加以观照。使欣赏者从整体的审美知觉中感悟建筑艺术的美。美国在三十年代建立的“瀑布别墅”就非常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美,莱特的设计新颖奇特,将别墅直接建造于瀑布之上。凌空而出、巨大阳台与瀑布两侧的巨石相映生辉,而瀑布则在阳台底下自由洒脱地倾泻,使建筑与山石。树木、瀑布有机融合,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美,使建筑的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

在欣赏建筑艺术时,既要欣赏建筑色调、尺度、比例、景观及空间变化,看其是否符合美的规律,又要注意具体的建筑构成要素是否实现优化组合、建筑的整体是否和谐统,进而可以把该建筑纳入建筑群的总体风貌中加以欣赏。

(2)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意义。

建筑艺术通常借助象征意义来蕴含其审美意蕴,这也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象征意义首先是最初的象征性,即建筑艺术在物化成特定的建筑物时就已经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北京故宫的对称和谐、层次分明、主要建筑位居中央,显现出封建时代帝王对国家的主宰以及封建制度的“宝塔”结构。我国秦朝建立的万里长城,当时象征着秦帝国的“大~统”。但是,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变化,建筑艺术又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象征意义。现在,北京故宫已成为中外游客所欣赏的审美对象,它既显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当我们现在登上万里长城,极目远眺,万里长城象一条巨龙在群山环抱中婉蜒游动,显得气势非常恢宏辽阔。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中,长城已不再是秦帝国“大一统”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创造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要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性,还必须了解建筑艺术创造的时代背景及其民族特点。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其结构上,从正阳门到景山,通过一系列错落有致,高低不同的空间处理,象征着皇权形象。北京天坛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汉民族特点,象征着天帝的崇高神圣,表达出汉民族“天人感应”的思想意识。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象征性时,还可以结合心理美学的“移情说”,充分展开自己的审美想象,在感知建筑形象的同时,把建筑形象拟人化,赋予建筑艺术以新的生命,使本无生命的建筑有了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生气。比如找们欣赏一座幽静别致的别墅,就会感受到它非常幽雅婉静;欣赏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会使我们产生向上飞腾的感觉;欣赏那些新颖奇特,色彩疏淡而简洁的建筑,则会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游洒飘逸;看到那些富有稳定感的建筑,就会使人产生端庄稳重的感觉。当然,欣赏建筑艺术时的移情,只能根据建筑艺术质的规定性加以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而不能胡思乱想,违背艺术欣赏规律。

(3)要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通常以错落有致的空间造型显现出类似音乐的节奏感。歌德和谢林都把建筑看成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在于他们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的外在造型都是按照形式大的规律创造的,它无论向空间什么方向延伸,都是有比例、有规划、有变化地排列的,从而形成一定的节奏。而“优秀的建筑物,它各方面的节奏,总能归于统一。这便形成一种统一的调子,统一的旋律。当你在观赏这座建筑时,你便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感受到节奏上反复多样的流动,产生音乐般的旋律感,正是这种旋律感,把你引向特定的情绪氛围”,从而获得类似感受音乐美的情感愉悦。

感受建筑艺术的音乐美,要善于调动自己的通感,以动态的视觉对建筑造型显现的空间序列进行审美观照。欣赏建筑艺术同欣赏绘画不同,欣赏绘画主要靠静态的直观把握,而欣赏建筑却不能只靠静态观照,还应运用动态观照,从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视野的远近大小、空间的开合、视觉的分隔联系中去观照建筑的空间序列,才能感受到空间序列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4)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通常包括欣赏角度、欣赏距离和欣赏方法这三个组成部分。

欣赏角度可以分为水平方向上的正视与侧视,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视、仰视与俯视。欣赏角度也就是审美角度或审美视角。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客体审美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客体自身的审美同伴,而且还需要审美主体的密切配合,需要审美主体选择合适的审美角度,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把握审美客体。建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欣赏者更应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欣赏建筑艺术的整体美。

建筑艺术又是视觉艺术,欣赏者与建筑物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制约着审美效果。一般来讲,近距离可欣赏建筑的细节或局部;中距离可直观全貌;远距离能概观大致轮廓。欣赏者时间充足,可近、中、远三者兼而有之;时间仓促,则只能或中或远的览其概貌。一般来讲,欣赏古典建筑可多作近、中距离的观照;欣赏现代的宏伟建筑可多作中、远距离的概览。当然,欣赏距离的远近不是绝对的,应该因人而异,因建筑艺术不同而不同。

欣赏方法对于欣赏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一般分为静态欣赏和动态欣赏。静态欣赏是指欣赏者在特定的欣赏点上对建筑物的静态观赏,动态欣赏是指欣赏者按照欣赏需要,在一定的观赏路线上对建筑物的观赏。在欣赏中,应该把静态欣赏与动态欣赏有机结合起来,作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随着欣赏路线的流动,欣赏者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一幅幅具体可感而又各不相同的建筑形象画面,即不同的建筑形象,从而感受到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同时,由于欣赏者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仰俯。视野的大小、视觉的转换等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这样当欣赏者去感受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时,就会产生一种节奏感,这也正是人们把建筑比喻成是凝固的音乐的内在依据。

建筑艺术 篇7

要对建筑艺术进行定义, 就要明确建筑艺术的对象:可以被认定为“艺术”的建筑。因而首先需要掌握“建筑”的范畴, 继而在此基础上定义“建筑艺术”。

(一) 建筑的定义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 通过劳动而创造的固定性人工环境。其中“社会生活”指社会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生产、起居、文化、娱乐、教育、经济、政治、宗教等领域;“人工环境”意为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而“固定性”是指建筑产品的空间固定属性, 即建筑产品在建造过程中直接与地基连接, 只能在建造地点固定地使用, 而无法转移, 这也是建筑显著区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性质。可见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建构, 目的是营造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建筑的产品即建筑物 (an architectural product or work) 主要包括房屋 (building) 和构筑物 (construction) , 其中房屋指有基础、墙、顶、门、窗, 能够遮风避雨, 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人们通常不直接在内进行活动, 如烟囱、水塔、桥梁、水坝等。广义的建筑既包括房屋又包括构筑物, 而狭义的建筑只包括房屋。

一般情况下, 建筑艺术的对象范围不包含构筑物而特指房屋, 但并非所有的房屋都是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的对象是达到一定标准、满足一定条件的建筑物。

(二) 建筑的要素

在“建筑圣经”即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这三点实际上也是建筑的标准, 在现今的建筑理论中, 通常对应建筑功能、技术和形象三方面。

建筑功能要“实用”, 即满足人活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 任何建筑都有其使用功能, 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建筑:住宅、工厂、学校、电影院等等。建筑功能在建筑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形式、平面布局和组合、建筑体型、建筑立面以及形象等。建筑技术保证建筑“坚固”。它包括材料、结构、施工、设备等, 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 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 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 设备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即建筑的形式法则, 追求建筑的“美观”。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建筑形象也受时代、地域、文化、民族的影响, 并由此诞生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

实用、坚固、美观是衡量建筑品质的标准, 也是建筑艺术需要达到的要求。这些要素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

(三) 建筑的内容

建筑的内容即建筑的矛盾运动。任何建筑都包含辩证统一的三个方面的关系:建筑与环境、建筑与自身、建筑与人, 建筑的主要内容既是处理这三种关系。

建筑所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建筑一方面需要适应和对抗自然力量如重力、风、雨、阳光还有雷电、地震等, 并与周围的自然地形、景致和氛围协调;另一方面受政治、经济、文化, 民族, 宗教等社会因素制约而形成相应的规模、形式、风格、意境。建筑的整体由各个部分构成, 且包含复杂的要素和细节。建筑各要素之间要协调一致, 各部分要服务于整体, 保持连贯性和一体性。

建筑和使用者的关系是双重的, 人在建筑中既是“主人”也是“演员”, 建筑一方面要服务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例如交通联系空间设计既要考虑人的尺度又可以引导人流动向;氛围创造既要满足人的安全和舒适感要求又可以通过特定意境营造让人感觉肃穆或轻松。

好的建筑作品必定要科学地处理这三种关系, 即实现建筑物与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物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协调一致, 建筑物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对应契合。

二、建筑艺术的定义

广义的建筑艺术将建筑理解为“技艺”, 将建筑作为知识实践, 强调建筑的技术性, 工业、农业、医学也可以叫“艺术”。然而建筑不只是门手艺, 建筑还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 具审美性和精神性。而狭义的建筑艺术将建筑视为一门造型艺术, 强调“建筑形象”的美观性。但这割裂了建筑的整体, 忽视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要素, 也没有实现建筑的真正目的。因而对建筑艺术的理解不能泛化也不能片面, 要立足于建筑的范畴进行综合系统地考量。

从建筑的定义、要素和内容中, 我们可以框定建筑艺术的对象范围, 明确理想建筑的标准及目的并以此限定建筑艺术需满足的条件, 从而推导出建筑艺术的定义。建筑艺术的对象主要是指房屋, 而一些特殊建筑物如纪念碑、佛塔、钟楼、陵墓、城墙等非房屋类建筑也属于其对象范围;除此之外, 有些“非建筑物”因为和建筑艺术关系密切, 可作为关注对象如桥梁、园林、雕塑、城市规划等。建筑艺术需要达到实用、坚固、美观的标准, 因而建筑艺术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 并利用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实现这个要求。建筑需要处理建筑与环境、自身和人的关系, 建筑艺术必须要实现三种关系的平衡。建筑的终极追求是真善美的统一。

综上所述, 建筑艺术是一门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 遵循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 利用合理的物质技术手段, 对固定性人工环境进行设计的艺术, 其目的要实现建筑和环境、自身与人关系的平衡,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三、建筑艺术的特性

(一) 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时空性关乎建筑的本质、存在和发展。

建筑艺术的本质是时空的处理艺术。建筑的目的在于营造活动空间, 建筑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创造空间, 对空间进行架构和设计, 空间是建筑艺术的生命。建筑的使用过程是时间与空间共存的, 建筑中的时间是赋予建筑生命力的要素, 很多建筑师都意图在建筑中表达时间的概念。其中一方面是通过建筑序列让使用者感受到时间的概念, 建筑群或单个建筑都具有空间序列性, 在系列的“引导-铺垫-激发-高潮-收束-尾声”运动中, 让使用者融入空间的节奏感从而感受到时间概念。另一方面则是让建筑呈现出自然时间的变化, 通过空间布局和周围环境的协调, 让建筑在一日中不同时刻, 一年中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空间状态, 建筑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

建筑艺术存在于时空中并彼此作用。建筑在空间中占据实体, 并且在时间中留存和改变。建筑艺术的这种存在性比其他艺术更强烈:建筑是一种大体积比例、构成复杂的空间实体, 有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体量感和庞大体制;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存在是强制性的, 每个人都会接触和使用到各种建筑实体, 生活在建筑构成的室内和室外空间构成中。建筑无处不在, 而大多建筑会长时间留存, 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 建筑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些改变既体现在建筑的物质实体上, 也表现在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上。这个改变过程不仅对于建筑是有意义的, 实现建筑形象和功能等要素的更新或扩充, 而这些改变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是历史的记录和沉淀。

(二) 建筑艺术的实用性

建筑是一门实用艺术, 功能性是建筑的根本, 这是建筑艺术和其他纯艺术种类的本质区别。一般而言, 艺术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领域, 然而建筑却是作为物质文明存在。建筑的功能要实现人们的社会活动目的, 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建筑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紧密相连的艺术门类, 建筑功能性的实现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中, 建筑的功能愈加多元, 建筑类型大大丰富, 出现了工厂、车站、电影院、写字楼、体育馆、展览馆等现代建筑。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必须是功能良好的建筑。

建筑的实用性具有延续性, 一座建筑通常可以为人们使用很长时间, 其间建筑的使用功能也许会发生变化, 例如故宫从皇宫变为博物院,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从外资银行改为上海市政府现在又变为浦东发展银行总部。而建筑中的一些功能意义也会随着时间累积而改变, 一些实用性为主不属于形式美的东西, 比如台、柱、门窗等因为历史沉淀而成为具审美价值的对象。

(三) 建筑艺术的象征性

艺术作用于人的精神和情感, 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建筑艺术以其空间、形式、秩序、材质、色彩等表达出某些内涵和意境, 但建筑艺术并不能直接表达或确切指向某种情感或精神内涵, 只能通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表达“言外之意”, 是间接和抽象的, 是一种象征的艺术手法。

黑格尔说:“我们可以把独立的建筑艺术叫做一种无机的雕刻, 因为它固然建立起本身独立的作品,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用恰当的躯体形象去达到自由美和表现精神的目的, 而是一般只摆出一种象征的形式, 来暗示和表现一种观念。”可见建筑艺术不能也不必要创造出具体的艺术形象, 它只能以象征的方式去暗示和隐喻某种社会意义与精神内涵。绘画、雕塑等艺术可以进行“自由”的创作, 建筑则不同, 它无法以形式或意象的构造本身为目的, 它必须受制于功能、技术等要素以及同环境、自身和人的关系。建筑的语言是非叙述性和表情性的, 建筑艺术不能像其他艺术种类一样, 自由地模仿客观世界或表达情感。然而建筑艺术仍需承载人们的精神需求, 需要表达精神和观念, 展现审美和文化内涵。因此, 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并不会受困于建筑艺术语言的种种制约, 他们会突破局限, 创造性地运用建筑各元素, 将人置于一种象征境界的艺术体验中。高妙的建筑艺术甚至可以达到其他艺术门类无法企及的艺术境界, 如北京天坛公园中的圜丘坛和祈年殿的“天圆地方”寓意, 印度泰姬陵营造的神秘瑰丽的氛围都是经典的例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象征性并不是建筑艺术的目的而是手段。建筑艺术的象征性须在一定规律内运用, 一旦超出了建筑自身所能容忍限度, 就会变成生搬硬套的象征的滥用。建筑史上应不恰当的象征造成的失败案例也很多, 如苏联红军大剧院, 生搬“革命”含义, 将平面设计成五角星, 给使用造成严重不便;郑州二七工人运动纪念塔, 硬套“二七”主题, 两座七层塔楼连体被成为“连体怪胎”。

(四) 建筑艺术的折衷性

作为一门具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实用艺术, 建筑是所有艺术形式中聚合并调节了最多的冲突类型的形式。建筑产品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的、固定实物体系, 其使用功能、结构构造、艺术风格、装饰工艺、技术设备、采暖通风、供水供电等各类要素错综复杂。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 以及建筑和人、自身、关系之间存在着许多的矛盾, 建筑艺术需要平衡和处理其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如技术和造型、经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再如继承与突破, 传统与创新, 民族特色与国际化等各种观念冲突。从社会性的角度看, 建筑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动, 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因而建筑严格来说也从来不是建筑师的个人产品, 是“甲方”、施工方、乃至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且受公众关注。

所有这些冲突、矛盾的解决, 最终不可能采取一边倒的方式, 而通常会采取平衡、协调、统一、综合的方法。只满足使用功能而忽略建筑形象设计的建筑就不可能成为建筑艺术的对象;而反之只关注建筑的美观因素而偏废建筑的功能和技术要素的建筑, 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建筑艺术作品。折衷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处理手段, 也是建筑产品的最终成果反映。建筑艺术史上, 自古罗马时代起就已经开启了折衷的历程;到文艺复兴之后, 折衷主义建筑开始崛起, 折衷成为建筑的最重要的手段, 同时也成为一种不断变换的建筑风格。

(五) 建筑艺术的地域性

任何建筑都处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 建筑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地域认知感, 这是建筑艺术的显著特性。

地域环境包括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建筑受这些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又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物质和文化特征也是该地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反映和其文化特征的表现。其他的艺术种类也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 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表现方式通常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所受的区域的限制和场合的约束性也不如建筑艺术强。所有艺术种类中, 只有建筑艺术根植于各自的地理人文环境并与其相互作用, 表现出强烈的“因地制宜”的地域认知感。

建筑与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割离的整体。建筑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 这也是造就不同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民居便是因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建筑范例: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土楼、云南傣族的竹楼、江南水乡的白墙青瓦、山东临海的海草房等。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建筑对自然的态度上。当下能源和环境压力引发了建筑师们对自然和建筑关系的新思考, 提倡尊重自然、顺应客观环境, 关注建筑的生态性。一些先锋环保建筑师甚至提出了建筑“形式追随气候”“形式追随生态”的观点。

建筑还是一定地域环境文化的结晶和载体, 建筑受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在建筑构成、功能、形式上反映地域文化。地域社会文化包括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传统观念、审美偏好等等, 使得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呈现出不同风貌的建筑。如蒙古包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四合院的空间类型是中国礼制思想的典型代表, 我国新疆地区受宗教因素影响出现了许多伊斯兰风格建筑, 日本庭院文化中的“枯山水”设计则是日本审美文化中“物哀”思想的体现。伴随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 “全球化”“国际化”风格对大量消解了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地方建筑文化的独特性被以经济和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进程抹杀, 使城乡面貌变得单一和贫乏。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许多的关注和讨论, 开始提倡建筑的“乡土化”和“民族化”。事实上, 追求更高文化层次的建筑艺术必然要把握社会文脉, 赋予建筑地域性特色, 作为创作的追求和品评的标尺, 在不断超越、创新的同时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本文以艺术原理角度对建筑艺术进行研究, 立足于建筑的内容和要素讨论建筑艺术的定义, 并从建筑艺术的本质、表现及影响重点分析建筑艺术的特性, 试科学探讨建筑艺术的概念及其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艺术特性。

关键词:建筑,建筑艺术,艺术特性

参考文献

[1]熊明.建筑美学纲要[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邱德华, 董志国, 胡莹.建筑艺术赏析[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3]聂洪达, 赵淑红.建筑艺术赏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4]萧默.建筑谈艺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5]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6]史坦利·亚伯克隆比, 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7]万书元.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艺苑, 2010 (01) .

[8]向岚麟.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真善美探析[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9]张晓洪.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 2002 (05) .

[10]刘维萍.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 2013.

之江大学建筑艺术漫谈 篇8

之江大学的建造背景与历史源流

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廷战败,被迫与英、法、美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在沿海开通商口岸,允许传教士在开通口岸城市传播宗教、开办学堂、和医院。在西方的坚船大炮下中国门户大开,传教士作为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来到中国。起初传教并不理想,传教士开始意识到教育可以打开中国大门,用科学的教育知识培养自己的教会传播者。兴办学校是传教士传播西学和天主福音的重要手段之一。

之江大学在此历史背景中诞生,之江大学最早可追溯至1845年基督教传教士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 1867年崇信义塾迁往杭州,更名为育英义塾,校址先后设在杭州城内皮市巷和大塔儿巷,1897年,学校更名育英书院,1904年,育英书院成立了校董。1905年,清政府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之中废除了科举制度,持续了一千余年的传统教育制度因而改变,新式学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给予在华的各教会发展自身的教育事业造就了一些机会。育英书院于1906年扩充成为大学,勘定秦望山二龙头为新校址,1911年由城内迁至二龙头新址,改名之江学堂,学制仍旧,1914年改称之江大学。座落在杭州城外南郊、坐拥秦望山、俯瞰钱塘江、东邻六和古塔的之江大学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各院系并入其他大学相关专业。

校园规划布局

中国的教会大学多是仿照欧美大学,之江大学的校区规划布局直接照搬了美国自然式布局的规划模式。美国初期的校园空间格局沿用英国方院模式,但是由于国土辽阔、地理位置、宗教、思想等各种原因形成了与英国不一样的方院形式,美国地广辽阔,自然风光优美,注重与自然的结合。

之江大学选址于杭州市郊钱塘江边与六和塔相邻的秦望山建造校园,郊区安静的学习氛围符合传教士19世纪僻静学术区的理想。之江大学依据校园的山势地貌,把校区分为三个区域即:头龙头、二龙头和三龙头,头龙头为教职工生活区、三龙头为学生宿舍区,建筑相对独立分散而且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很强的空间围合感,这些特征都非常符合美国殖民式校区规划。校园规划根据山体的地貌特征在相对开阔的二龙头人工平整地面后设计了一个草坪大花园,草坪中心处设圆形花园,花园为中心设十字形四条不同方向的小路,十字是基督教的特殊符合。花园草坪景观人工种植观赏性乔木的孤植和一些灌木作为建筑边界背景,大草坪花园四周被两个大体量建筑同怀堂和慎思堂环绕,同怀堂与慎思堂组成了校区中心,是校园中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而建筑规模较小的教授别墅和教师宿舍则散落在参差林中。校园没有设围墙,校院出入口没有明确区分的主次,整体校园空间为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

水体景观设计上借助自然水系的景观,由于在自然中存在,校园大部分借用自然山林景观。

整个建筑群落之间虽采用自然布局式,但相互间联系默契,布局中有大体量建筑合成的中心体系,小体量建筑高低不同的随意散落在山林之间,距离远却遥相呼应;空间感受上营造了灵活的围合与开放。之江大学校址做到了基地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把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中的一部分,使自然环境与建筑景观相互融合、相互衬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合宜配衬使之江大学成为杭州最美丽的一座校园,更加可贵的是其布局至今仍旧保持完整,当今国内已很少见到这种布局的大学校园。

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受儒家、道教和佛教教义的影响,中国人憎恶在炮舰保护下入侵的基督教。教会若想让教会大学在中国能有所发展,必须要顺应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教会大学多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之江大学在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碰撞最激烈的时刻仍然坚持完全西式的建筑风格。之江大学建筑形式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过融和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

之江大学早期建造的校舍是设计师在美国完成的,其直接照搬美国的建筑风格。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来源复杂,相应的建筑思潮也是五花八门,折衷主义是惯常的设计手法,美国通行的殖民地风格,都是在原宗主国建筑式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简化而来的。因此之江大学建筑风格也五花八门但和谐统一可称的上百花齐放。如早期建成的慎思堂,慎思堂是之江大学的主楼,原为行政办公楼,位于校园广场中间,建于1910年,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其建筑风格是美国早期移民风格乔治和亚当风格即希腊-意大利式风格(Greco Italian)。乔治风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的派生物,亚当风格是乔治风格的延续和升华,亚当风偏爱的加长屋檐齿饰以及有装饰窗修饰的墙面。慎思堂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风格,彩色建筑立面由红砖砌筑而成十分优雅透露着股朴实之美,建筑比例均匀、讲究对称,入口门设在平面中央,门窗两边对称,门窗上有对称小网格窗和扇形窗,入口正立面设带白色石膏柱的古典门廊,门廊上托檐部。屋檐和廊檐均有长方形灰色砖齿饰,建筑显得优雅精致。

与慎思堂相对的经济学馆同怀堂又名钟楼,建于1936年,同怀堂隔着大草坪与慎思堂遥遥相对,两个大体量建筑构成校园中心。经济学馆建筑风格极是装饰艺术风格极具现代主义的线条感。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 Style)是1920-1930年代风靡世界的一种建筑与装饰设计潮流。红砖建筑立面装饰与几何形建筑形态的结合在质朴中透出现代气息。同怀堂由三座建筑相连而成,中间建筑最高为四层顶层设钟塔,左右两边是一层建筑,建筑体量呈阶梯状往后缩。门厅设在中段建筑正中间,南北开通,贯通的门框构成框景达到了很好的借景效果。外墙四周都以从下而上的长方形壁柱为主要构图元素这种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形态的设计手法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红砖砌成的壁柱还有凹凸变化作为一种局部细节装饰,有些壁柱局部还进行了均等对称的分段处理。质朴的红砖表皮与现代主义的几何形态完美结合,在朴实中透着庄重、简洁中蕴涵典雅。充满现代主义的同怀堂与乔治亚风格的慎思堂虽风格不同却非常和谐,可见设计者非常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都克堂建于1915年,又名育英堂,位于慎思堂西北,建筑为教堂造型,事实上建筑最初也是作为校内教堂。美国式哥特风格,哥特式陡峭的双面尖顶、雉堞、塔楼,但又结合古典的对称构图。都克教堂属于教会宗教性建筑,由礼堂与塔楼组成,建筑功能满足学生聚会等活动的需求。建筑高两层,教堂窗户上尖劵与入口处拱形门拱是哥特建筑的明显特征,屋顶双坡尖顶,塔楼一层设长方形窄门,建筑外立面用粗燥的青灰长方形石块砌成,分层处均设有长条石腰线作为分割。之江大学建筑采用纯粹西式风格把古典复兴主义、中世纪哥特风格、很好的融合具有独特美国殖民地风格。其建筑风格上虽五花八门但整体效果却非常统一和谐,色彩主色调红、灰为基调,校园建筑整体呈现出质朴、典雅的建筑艺术效果。

结语

建筑艺术不只是艺术美的表现,还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19世纪末期落后的清王朝统治下封闭已久的社会面对突然涌入西方文明从一开始的排斥到慢慢接受这段历史非常完整体现在了建筑文化上。那时的教会大学大多是中西杂糅,体现了西方文化强势植入中国的缩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强大的包容性。在此大时代背景下,之江大学没有受到影响,在建筑形式上之江大学没有中西杂糅而是纯西式建筑风格,校舍典雅、环境优美、给整个校园制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风景绝伦。建筑文化校园文化也离不开中国当时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之江大学作为社会建筑整体西式风格建筑,体现了那个时代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之江大学旧址不仅具有建筑艺术价值还有很深历史价值。

上一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关问题浅谈下一篇:中国传统礼仪动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