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反思

2024-08-30

交通工具反思(通用9篇)

交通工具反思 篇1

《交通工具》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学生常见的交通工具,设计了四个活动。本课时重点讲解前两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并指导学生自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比较、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动的交通工具有多种类型,而且用途不同,特点也不同。因为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来很感兴趣,再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学生学起来生动有趣。

活动二:重在问题解决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所需时间、价格、舒适、和便利程度等方面来考虑自己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帮助学生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训练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开展学生互评活动,制定旅行方案。并且让学生说明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了要从多角度分析各种因素,综合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交通工具反思 篇2

基于此,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孙众博士设计、杨现民硕士开发的嵌套于Vclass平台中的协同阅读工具——SURF (Sharing Unique Reading Feeling) 。该工具旨在辅助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可以辅助教师进行阅读信息监控, 实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摘录、注释、评论、图形标注、网络搜索、概念图绘制等功能, 还可以共享阅读批注信息等。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同阅读, 促进集体智慧的发展。

●SURF主要功能简介

1. 课堂SURF监控

课堂上, 如何全面、深入地掌握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利用SURF课堂监控功能, 教师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全班每位学生的拓展阅读进展和阅读质量。如图1所示, 教师可以看到全班所有学生对某一篇阅读材料的摘录、评论和注释情况 (包括数量、统计字数等) , 还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对不同阅读材料所做的摘抄、注释和评论的内容、注释和评论的统计数字等, 更可以看到学生之间彼此交流的情况。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使用SURF工具的权限进行控制。

教师对SURF工具的课堂监控, 是实现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 教师在监控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全班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情况, 从而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水平, 为日后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带来方便, 也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其次, 利用SURF的监控功能,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也可以作为学习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 激发学生对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再次, 学生在使用工具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 通过SURF对阅读权限和过程的控制, 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效率。

2. 学生电子批注阅读

SURF工具不仅为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供了摘录、勾画等功能, 使得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得以体现, 还为学生构建了协同阅读的“阅读圈”, 为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供了工具支持。学生可以利用SURF工具对阅读文章进行摘录、注释、评论、记录阅读思考、画概念图等, 并将这些操作按照内容加注标签分类, 还可以将这些内容在阅读圈内进行共享。

(1) 摘录。学生可以摘录词语, 也可以摘录优美的句子或段落。

(2) 添加注释。学生对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通过各种途径理解后补充上注释内容, 为理解文章提供帮助。

(3) 添加评论。学生可以对文篇中的某一个词、句子或者是段落发表自己的阅读评论和感想, 也可以对整篇文章的立意、结构、主题、风格等发表自己的鉴赏性评价 (见图2) 。

(4) 网络搜索。设置了三个搜索网站:百度、雅虎和谷歌。该功能为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提供了“活字典”。

(5) 图形面板。设置了“你的笔记”、“你的问题”、“你的感想”等模块, 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提起“笔”, 记录进而发表, 学生不但可以阅读到自己发表的内容, 还能阅读到其他同学发表的内容 (见图3) 。

(6) 阅读论坛。学习完一篇课文, 完成课外的阅读后, 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 可以在这里提出自己的问题作为全班交流与讨论的内容 (见图4) 。

(7) 画概念图。针对所学的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利用SURF提供的图形工具自由勾画概念图, 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转化成条理化、图形化的表达, 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8) 我的SURF。我的SURF中收集了学生自己的摘录、注释、评论等内容 (见图5) , 还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添加“我的好友圈”, 阅读其他同学所做的摘录、注释、评论、疑问等, 并对其进行评论或解答 (见图6) , 以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构建集体智慧, 实现真正的协同阅读。

●应用效果

三、四年级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转折期:阅读篇章从短到长、从易到难过渡, 写作要求从写一段话向写整篇文章过渡。这就需要在三、四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笔者将SURF工具应用到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 学生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前, 很多学生在进行拓展阅读时只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随意浏览。应用SURF, 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他们会随时摘录优美的词句和感悟深刻的语段, 根据思考题和自己的想法对文章发表评论。例如, 阅读《黄香扇枕温席》, 有学生在“你的感想”中写到:“我觉得黄香真孝顺, 还当成了丞相, 真是个有用的人, 我要向他学习。”可见学生读到心里去了。阅读《美丽的武夷山》, 有的学生评论:“这篇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静得像一面镜子, 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 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好, 用了比喻句。”可见, 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此外, 工具的作用还渗透到平时课外书的阅读上, 大部分学生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优美词句, 积累材料, 写上感想。

2. 增强交流和探讨

使用SURF工具, 学生不但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且会认真浏览其他同学的评论, 对于同学的疑惑更会热情解答。学生在彼此探讨、解决疑难的氛围中, 阅读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理解文本也更加深入了。比如, 阅读《我给奶奶送阳光》, 有学生在“你的疑问”中说:“鹿儿的奶奶为什么说阳光都跑到了她的心里了?”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鹿儿的爱就相当于阳光。”“爱的阳光”不但在阅读中能被感受到, 而且能在两个学生的交流中产生共鸣, 这是爱的蔓延。

3. 激发联想, 产生共鸣

阅读不仅仅是要读懂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引发读者自身的相关联想, 产生与作者的深刻共鸣。阅读《我给奶奶送阳光》时, 有个学生在“你的联想”中写到:“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她很爱我, 有一次, 她来深圳, 还给我带了一些家乡 (四川) 的特产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吗?文章的深意与学生心灵的交汇, 就是SURF工具的魅力。

4. 提高写作水平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后, 笔者都会设置两个计算机打写题目:读后感和片段作文。SURF工具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过程支持、素材积累和方法指导。

首先, SURF工具支持的阅读为读后感的写作提供了过程支持。在读后感的写作中, 笔者要求学生就自己对一句话、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发表感想, 由一句话延伸到几句话, 形成一篇短小的读后感。运用SURF工具, 学生收集了很多材料, 包括批注、评论和图形面板功能中的感想。此时, 写读后感就是一个阅读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既从阅读中锻炼了理解和分析能力, 又为打写文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 这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有效性的一种方法。

其次, SURF工具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很多的素材, 使得学生的作文更加丰满。在每节课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都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摘录。这些无疑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充盈的素材。例如, 写秋天时, 学生可以从阅读摘录中选择一些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运用到作文里。此外, 在利用SURF工具对经典的阅读片段进行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 学生也得到了写作方法的示范和指导。

●SURF工具应用的注意事项

作为协同阅读的工具, SURF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在传统环境下无法全面、深入地掌握每位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难题, 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效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 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 SURF工具能否发挥最大优势,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教师在引导学生使用SURF工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主导, 工具辅导

支持协同阅读的SURF只是为学生的阅读锦上添花的工具, 进行深度阅读才是课堂的目标所在, 而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依旧是教师。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工具的优势, 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而不是陷入对工具各种功能的探究上。另外, 在刚开始学习使用工具时, 学生对如此神奇的工具很容易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而出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不断重复摘抄、随意评论等现象。SURF工具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知识积累,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设置的, 可是此时工具的使用却喧宾夺主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及时点拨学生, 让学生更加专注于阅读, 避免因专注使用工具而忽略了阅读的质量。

2. 循序渐进, 发挥作用

学生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因此应该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来使用SURF工具。SURF工具有十几种功能, 每一种功能的掌握都需要时间, 如果一下子让学生接受这么多功能, 可能会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因此, 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使用SURF工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学会摘抄、注释、搜索和评论;第二阶段, 学会使用图形面板;第三个阶段, 学会使用阅读论坛和概念图。

●思考和建议

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SURF工具确实是好帮手!但随着使用的深入, 也引发了笔者和学生的一些思考。为了进一步完善SURF工具的功能, 在此, 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预设一套完善的标签分类系统

目前摘抄、评论和注释所有的内容都杂乱地收集在“我的SURF”里, 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学生要在打写中运用, 便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找。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 也让学生的资料库更加完善, 是否可以在工具里为学生预先做好分类的文件夹, 学生阅读时可以按照写人、写事、写景等进行有类别收录。而SURF工具提供大的分类, 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小分类, 如描写景色, 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也可以按照描写哪种植物进行分类……这样, 学生寻找素材会更加方便, 使用的机率也会更加多。

2. 相似或重复功能可以合并

比如, “评论”与图形面板里的“你的观点”、“你的笔记”等是重复的, 可以合并;再如, “你的疑问”本身就有寻求别人解答与帮助的意思, 与后面的“寻求帮助”异曲同工。

3. 设置“我的书柜”, 增强课内外的链接

SURF工具为课堂内的深度拓展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但是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来自于课堂阅读教学。有研究显示, 学生因为兴趣而进行的课外阅读,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笔者建议在SURF中增设“我的书柜”栏目,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已经阅读的、正在阅读的或特别想阅读的好书通过“我的书柜”推荐给伙伴圈里面的每个人, 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课外的阅读体验、收获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化反思 篇3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却遭遇了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教学方法的无趣性、阅读材料的高难度等问题。人本主义课程观主张转变教师角色,以“促进者”代替“权威者”,克服单一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疑惑,以“真实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阅读教材的理解深度,领会阅读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工具化 人本主义课程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但当前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学生兴趣不高、阅读材料难度高等问题,而人本主义课程观提倡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以“真实问题”为主要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注重学生“自主评价”,进而使小学语文阅读焕发生机。

一、以“促进者”代替“权威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权威决定教学的进度与内容、重难点与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需求。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为例,如《一去二三里》、《江南》和《人有两个宝》等一年级课文,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后,通过简单的诗歌、儿歌进行识字。而人本主义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发展,在通过诗歌识字的同时带领学生们感受阅读的魅力。随着识字数量的积累、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内容逐渐丰富,涉及自然、生物、科学、社会、家庭、历史、哲理等方面,文体也从儿歌、诗歌发展到记叙文、寓言、神话、词等。然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局限在识字、答题、训练等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文本的魅力,将语文的交际功能彻底演化为工具化的考试,抛弃了语文的人文性,企图控制教学,一切为了“标准答案”服务。这样的教学目标追求功利,单一僵化,重视分数结果而非理解过程,重视知识的积累而非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工具性的使用价值而非学生的情感体会,与新课标格格不入。学生在累日的默写、背诵中体会到了语文阅读繁重的负担,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异化为人文教育的灾难。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然而教师在追求功利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权威地位,将语文的“科学主义”的工具性演变成了“实用论”。尽管其预设的教学目标价值体系是必须遵循的,但只有有用的问题才有存在和解答的必要,一旦学生的问题无益于推动课堂进度,教师就可以任意忽视、搁置。教师在课堂上虽然调动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但由于自身急于求成,以至于被搁置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只能循规蹈矩,课堂教学也在教师的控制中顺利进行。

为了改善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状况,教师就要转换身份,调整教学,以“促进者”的身份替代教学主体,避免急躁的求成心理。现代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教师要发挥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师作用的新作用,要停止教导,开始促进,即教师转变为“促进者”。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权威和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人际关系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促进者”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是学生思考领悟的启发者,是阅读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提升的辅助者。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退守一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促进其学习、思考、提问、发现和同化,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由健康地发展。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满足阅读教学活动主体需要,教学目标中心明确、重点突出,避免盲目追求成绩的阅读教学难题。

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促进者”,其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视阅读过程的引导方式,与学生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帮助学生澄清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书面的知识,更要联系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社会情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在反复的研读、学习和联系中消化加工了教材,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迅速找到盲点,帮助学生有效进行阅读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向进行身份的转换,通过彼此交流,学生借助教师的经验理解教师的点拨意义,主导阅读学习的过程,体会与以往不同的阅读经验;教师同时也加深对学生的认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两者通过互相融合提高阅读过程的有效性。

第二,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辅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教师妄想以一己之力控制课堂,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好奇心与疑问,而这些恰恰是学生走近阅读最重要的途径。人本主义倡导的“促进者”与此恰恰相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对于阅读的技能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生搬硬套,而是主动地尝试与理解,这些阅读技能从学生外部的听从,到逐渐赢得学生的认同,最后内化为学生阅读的追求。阅读技能不是外显的装饰,而是成为了主体内在的血肉,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学生顺其自然地理解文本。

第三,重视阅读情感体会,启发学生感悟领会。传统教学为了追求学习效率,在有限的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盲目地追求数量与速度,机械重复,强行灌输,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将学生驱赶到“标准答案”的狭隘学习上,单一的教学目标使得阅读教学背离了让儿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理想,享受阅读的快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学生无法享受审美愉悦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一篇阅读材料都经过精挑细选,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启发学生感悟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其中的奥义常读常新,阅读的奇异也正在此处。

二、由“真实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通常的教学模式先是普及课文的背景知识,然后朗读课文,最后逐字逐句地解析。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采取讲授的教学模式会使其注意力分散,听觉注意疲倦,再加上使用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产生联系,致使他们觉得课堂是无趣的。学生无须投入更多的思考,仅记住一些阅读技巧就能解决问题,于是学生成为完美答卷的代言人,思维受到局限,没有个人的想法,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索创新,成为只会肤浅阅读的机器人。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但是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尝试变成了另外一种僵化的模式,看似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改进传统的授课模式,但教师实际授课中仍旧无法逃脱不变的讲授模式,不断消磨学生们探究的热情。教师总在强调我们讲的地方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第几行,恰恰是讲授方式的无趣造成了注意力的分散与学生的厌恶阅读的情绪。而企图使用造成这种后果的单调阅读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关注,注定要走向失败。这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并不吸引他的欲望和目的的活动的经验”[1]。这种方法既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他们心目中阅读学习的过程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学生没有主动的探索就无法掌握与运用语言。僵化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中国传统教学“讲读”古文的盛行,离不开现代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性,同时与创新教学操作难度高、评判标准不一有很大的关系。讲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职责,教师希望通过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固定的知识,不断地训练与重复,最终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更否定了知识的不确定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倡问题要与学生自身的经验相关,以生活体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破坏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人本主义的课程观提倡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教师重视教师、学生、文本的三维沟通,以“真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真实问题”强调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是“学习的对象或者课题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有着个人意义或者个人价值的问题,是与学生有着切身关系的问题”。从学生个人生活中发掘问题,联系当前的学习内容。罗杰斯极力主张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只有具有个人意义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习。马斯洛提出强调个人实际经验的不可替代性,“让人们学会直接地用新鲜的目光检验现实”,而不是只研究“别人的实践结果”,“经验是不可由别人代为获取的,根本不可能。”“真实问题”有助于形成意义学习,是经验性的、有意义的、促进个人进步的。

“真实问题”联结生活与阅读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疑惑,使学生对阅读学习有着无限的期待。杜威认为兴趣有着“居间的事物”的意思[1]。“真实问题”正是居间中介的种种代表事物,通过学生理解现实存在的联系,使阅读材料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是学生通过自主发掘问题来发现材料的有趣之处。生活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把握生活经验呢?首先,注重积累生活经验。从古代,中国人便重视阅读材料与生活的联系,这些间接的生活经验,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传承,既能实现知识的积累,也能扩展学生的眼界,向他们展示周围的生活情境,构建心灵与社会的桥梁,一些日常的见闻与礼仪逐渐地融入他们的生活,也形成了联想的问题与情境。其次,“真实问题”是学生的日常经验,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有意义的学习,关键是学习者的变化。兴趣是引起这种变化,兴趣不仅仅是一时的冲动,更是日常生活中种种现象的联系,学生通过关注在社会交往中的经验体会,唤起本能的兴趣,进而启发思考。最后,有效的训练可以维持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自觉使用“真实问题”开展阅读。在当代可以以儿童文学为根基,比如苏教版童话教材就选编了童话教学,这类文本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使用此类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以兴趣为源头,可以通过“真实问题”理解文本,完成训练,从而维持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一到多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生活中不断地体验感悟,加深对阅读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水平,这样真实的体验提升了阅读的意义。

三、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把握教材深度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年小学生涯中,阅读一直存在,学生初入学时识字不多,随后通过文本阅读学习来辅助识字学习。小学语文阅读可以分为低阶段(1~2年级)、中阶段(3~4年级)和高阶段(5~6年级)。小学阅读更注重兴趣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低年级课文中的图画动画等比较多,阅读教学通过形象思维,来刺激感官;高年级阅读通过寓言、神话、哲理类文章引发学生思考。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与时俱进,受灌输为主教学的影响,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如同无根之树,根基不牢,没有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结合,无法把握教材的深浅。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联系学生的经历来引申发散,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引导思维的连结、图式的顺从或同化。

新教材“主题单元”的语文教材体例打破了以往旧教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线索,单元之间缺少逻辑“梯度”,深浅程度不一[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关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授课内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教师的精彩讲授无法被学生接收到,勉强跟上的学生也会在难度高的课后练习中失去学习的热情。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高难度的材料。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是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二是学生发展水平不一,有的语言天赋高,有的发展相对迟缓,而高难度相当于一刀切,对阅读水平发展慢的同学不公平;三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尚未发展到此高度,教师的教学缺失了感染力。在新课标中,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是分低(第一阶段1~2年级)、中(第二阶段3~4年级)、高(第三阶段5~6年级)三个阶段分开描述。不同学段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在阅读教学前没有深入分析各个学段的不同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对低、中、高学段缺乏更有针对性的策略,甚至拔高或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这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4]。

小学阶段的孩子生理发育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为其心理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智力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两者交错发展。在低年级,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眼前的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同时抽象思维也在发展。有研究者认为,大概在三年级,儿童的思维能力开始出现质的飞越,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同时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有机会体验各种情绪,情感的深刻性逐渐增加,情感也更加稳定。高年级的小学生对情感的调节能力逐步增强[4]。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具体运演阶段,儿童主要借助心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感性的形象思维是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感受力与丰富的想象力,直观、想象和描述是其主导形式。与之相应的是小学儿童语文学习的特征,它们是易于感受和领悟,难以理性分析的[5]。学生中心不仅强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注重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的阅读教学讲究循序渐进的发展,这样就避免了因难度过高而学生难以理解。阅读是一种感情的升华,对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而言,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学生在年龄的增长中逐步加深情感的体验,对阅读的情感体会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注意把握教学深度,解放小学语文阅读,焕发小学语文阅读的生机。在教学方式上主张学生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强调人性化、个性化,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倾向和需要。马斯洛指出:“培养儿童时,既要给他更多的自由,同时又要教他遵守纪律,尊敬他人——这是一个价值体系。”罗杰斯在这一点上放得更开,“只有当我创造出这样的自由气氛时,教育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他看来,只有在这种气氛中,才不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他清楚自己的需要和问题,并激励他们勇于展示自我,勇于进行探索性学习。他认为教师只是咨询者,教学是“非指导性”的,应采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6] 。

在师生关系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首先,无结构教学。无结构教学是指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起学习活动,学生自己主导学习进程并负责对其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注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次,教师鼓励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传统的角色,即用权威性的语言告诉学生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把自己融入班集体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组成的集体取代了教师而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切行动的中心。最后,教学强调接受的重要性。罗杰斯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地展现自己,并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人更能接受自己和他人,更乐于倾听新思想。

儿童的形象思维经历从图形到语音,最后到语义的发展,根据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分组进行阅读教学的学习。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有人选择朗读感受,有的人选择描述想象中的景象,有的人则会字斟句酌地解析语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初步意愿让他们分组讨论,学生自行组织扩展阅读,然后在集体学习中分组展示成果,这样既组成了兴趣组,又能彼此促进。音形义的交汇,展示各自的美好,同时一类文章的交流会加深组内的理解,也会使其他组共同进步,提高彼此的理解,真正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这类活动不仅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学生的主动学习经历了思考、启发的过程,也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温儒敏.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1).

[3] 严琳.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4] 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张琦.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6] 田本娜.国外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王惠惠(1990-),女,江苏新沂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于忠海(1967-),男,山东宁津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篇4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我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省力或提供方便,如让学生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填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重视学生描述各种工具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另外通过设计拔钉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可以完成任务的工具,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拔钉子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工具的作用,我采取了分组探究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工具,体验工具带给我们的方便。 、不足之处: 1、教学准备不足。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的工具种类较少,数量也不够,使学生的探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因为担心使用工具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限制较多,未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中国的交通教学反思 篇5

横中地理组 马凤娟 2014.6.19

2014年6月19日下午第7节,在经过精心准备的情况下,我在1213班举行了校级公开课,我课题是《中国的交通运输》第一课时的内容。

通过认真的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主要有:

一、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采用使学生手动、口动、脑动的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效果颇好。

二、设计一些生活案例,与学生交流,从中探究新知,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率和学习效率。

三、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和谐有序,学生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很感兴趣,思考问题有切入点。

四、问题设计有创意,学生思维有创新,思维很开阔,视角很广阔。

五、多媒体课件精美、实用,能够辅助教学,让地理课更加丰富多彩,直观性强。同时,经过这次讲课,我也感觉到很多不足之处:

1、教学不要拘泥,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环节,不要因循守旧,要大胆革新,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反思、改进,我感到了付出的艰辛,感受到了收获的欣喜。

2、、创意活动新颖,有吸引力。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挖掘课程资源,充实地理课堂。地理教学资源的具有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快乐,才受学生的欢迎;贴近学生的实际,灵活补充,处理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快乐,教学才有意义。

《交通与数学》教学反思 篇6

1、能运用乘除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自我教育的情境中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培养学生安全交通意识;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共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二、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三、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其中二、三环节是教学重点部分。在第二环节中,师生合作通过探究、发现、解决小东上学、放学路上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教给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在第三环节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在“导入”环节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初步感知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环节中拓展的目的是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将课上所学习时延伸到课下、深化本课主题。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的说明与反思。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本课以下几方面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的情境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导课时,和学生共同分享周日的快乐,让学生感知交通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将课本52页的第一题和课本53页的第三题进行教材重组排序,创设了故事人物小东上学、放学路上遇到的一连串和数学有关的数学问题情境。这些数学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每天可能经历,只是从未注意的问题。课堂上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较贴近,从课堂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解题的兴趣被极大限度的调动,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在认识交通标志环节上,改变单一的说教形式,创设了活动情境“我是小小交通宣传员”。请学生教大家认识交通标志,讲交通小常识。学生积极地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内容,调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

2、打破封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初步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课标》中指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本节课,我尝试让学生初步感知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搜集数学信息,如:你一分钟走多少米?你从家到学校大约多少分钟?找找交通中有没有数学问题。有了课前的收集过程,使学生本堂课的活动有所准备。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解决小东上学、放学路上的数学问题,从“做数学”中感受到了处理数学信息的方法,运用刚学到的方法,设计了“你是否遇到了和小东一样的问题?”和“你还能解决哪些交通中的数学问题?”两个实践活动的环节。学生在此环节运用掌握的发现与解决的方法处理课前自己搜集到的和自己已掌握的数学信息。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模仿小东上学、放学路上遇到的数学问题来发现并解决自己的数学问题。但课堂上仅是使学生感知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交通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在第四环节中,布置了推荐作业“说说你还知道的交通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生活中发现、实践本节课所学到的方法。打破了课堂40分钟的界限,使课前的学习有所准备,课下有所延伸。

3、本节课虽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但并不是一节单纯的实践课,还是一节综合练习课。本节课还承载了一定“练”的任务,为了学生本节课“练”有“法”可依,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地开展,在第二环节,我注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此类题的原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下一环节作了充分准备。本节课虽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但也体现了数学课的特征。

本节课的教材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这次教学活动,我是和四年级学生一起完成的,从教学效果来看,存在着不足和缺憾。

1、完成教材52页的第一题,求路程及上楼梯问题。用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解决三年级这些问题,问题略显简单,不具有挑战性相对来说降低了教学难度,所以在此环节教学较顺利,轻松地完成此题的教学任务,为后面“我是小小交通宣传员”环节的教学留下了充分的时间,再加上学生在课堂被调动起来的极强的表现力,次环节的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造成了在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时,大部分的学生仍在回顾次环节,一下子冲淡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2、完成53页的第三题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小东择路问题。学生解决时仍有困难,教师也在适当时运用课件引导,帮助学生来理解。但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教师运用的方法及教学语言仍不够清晰,学生对结果还不是很明白。所以此环节,还应在考虑,如何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理解此题的结果。

初次尝试实践活动课教学,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在探究、实践中我更清晰的理解了小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课标》中指出:实践活动是以活动课为阵地,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实践活动课不同于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通过教学尝试,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体现生活性。

《课标》中提到:实践活动课要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要体现实践性,应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应让学生课前有准备,收集和本节课有关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所准备地来到课堂,这样实践活动会开展得更顺利些。课堂上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通过实践的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课前产生的数学问题。最终掌握解决生活中此类问题的方法。整个活动是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获得实践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课的的本质是数学课。首先要认识到实践课是“课”不应随意改为玩玩耍耍的活动。它也不同于练习课,不同于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前、课后布置的任务是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经历观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都仍然体现了数学课的特征。所以在实践活动中,不能仅仅图热闹搞一些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但也不能上成以练为主的练习课,和以复习梳理为主的复习课、整理复习课。

4、如何处理师生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的关系。由于数学实践活动课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所以学生乐于主动参加、积极投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中。同时,学生又通过自身独立探索和合作研究的体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而不是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因此,学生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主角,居于主体地位。但他们的学习活动又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教师在适当时机的引导、组织和帮助对他们的学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此时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居于主导的地位。所以,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

交通工具反思 篇7

一、教材重点简析

为了防止先入为主, 笔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素读, 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去理解。一个观点后来得到了印证, 那就是这篇课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钱学森的那两段话。通过这两段话, 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解读出文章叙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时的报国心理与归国途中想念祖国的心情。至于某些“教参”所提出的描述了钱学森回国后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等领域作出的贡献, 笔者以为倒不是真正的侧重点, 尽管这些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本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里呢?研析教材之后笔者发现, 可以紧扣文章后面四个问题中的第一、第二个来进行分析。第一题显然是对“额、赴、裕、恳、贡”五个生字的书写要求。第二题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 课文的文字描述了另外一种类似的情境:“在____的大海上, ‘华威号’客轮正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 深情地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 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显然, 这里要学生填的四个词语正是原文中的“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 而这就需要学生对这四个词语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

至于本文的人文性, 则显然体现在钱学森的一段话之中:“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还有另一段话就是:“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 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对于这两段话的解读与感悟, 成了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这段话解读到什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既不能基于一般的感觉认识, 让学生去“感动”于这两段话, 又不能无限挖掘, 使很好的人文性渗透机会变成机械的价值观灌输。值得一提的是, 苏教版教材的插图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人文性教育材料, 第一幅钱学森的照片是一个睿智的形象, 第二幅插图是游子归国的情景。解读图片中的表情与眼神,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人文性教育机会。

二、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根据以上解读进行了多次教学尝试, 总结这些尝试, 可以在其中获得新的思考。

教学片段一:对生字词的认识。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师:在初读了课文之后, 大家觉得有哪些字是生疏的, 需要加强记忆呢?

生:“额”字笔画太多了。

师:有道理, 这个字有几画呢?

生 (众) :十四画, 十五画……

师:到底多少画?

生:十五画。

在笔者让学生确认这个字笔画数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够将这个字再比画几次, 从而无形当中加强了对这个字的训练。除此之外, 笔者还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这个字的方法呢?

生:我们可以把“额”字拆成左右两部分, 于是就成了“客”与“页”的组合体。

师:嗯, 说得很好, 拆开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复杂的字可以由两个简单的字组成。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学会许多生疏的、复杂的汉字。

……

生:老师, 还有个“裕”字, 我总是记不住它的偏旁是“衤”还是“礻”, 这可怎么办啊? (这个学生一副可怜的表情, 还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附和。)

师:是啊, 这个偏旁,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混淆, 用什么办法区别二者呢?

生:多写几遍呗!

生:这办法不行, 太机械了。

师:机械的办法未必不合理, 适当的重复确实能帮助我们学习。问题是能不能找到一个特殊的、更好的记忆方法呢?

(生思考)

生:您看能不能学刚才的那个方法, 把“裕”字拆成两个字, 于是就有了“衤”和“谷”, 有了“衤”就是有衣服穿, 有了“谷”就是有得吃, 有的穿有的吃, 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富裕了?

(我正要表扬他的创意, 没想到有学生在下面嘀咕:叫花子也有的穿有的吃, 难道他们还富裕?看来, 还得做另外一番工作。)

师:同学们, 我们所学的汉字都是古代祖先造出来的, 在造的过程中很多汉字都被赋予了含义。今天我们所学的汉字虽然经过简化, 但其中很多字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含义。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裕”字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 真正算得上有的吃、有的穿的, 就可以说是富裕了。因此, 理解一个字或词, 不能离开它的背景……

教学片段二:人文性的解读。

师:同学们, 学到现在, 大家对课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感触很深呢? (生说出两段话)

师:为什么会对这两段话特别有感触?

生:因为我觉得钱学森特别伟大!

师:伟大?

生:嗯, 因为他在那么困难的情形下都愿意回来, 要是我恐怕还要想想。 (生在下面大笑。)

师:大家觉得他说实话了吗?换了你, 你愿意吗?

学生陷入沉默, 这一问将学生置于钱学森所处的情境中, 学生的思考则由文本之外走向文本之内。思考的情境不同, 思考的过程与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从学生陷入思考的情形来看, 显然学生读懂了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情形, 而从学生下面的回答来看, 他们的思考显然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意义。

生:假如换了我, 我恐怕也不愿意, 因为在好的环境里生活习惯了, 再到条件差的环境里生活, 恐怕不太习惯。

生:是的, 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我到亲戚家去, 他家没有空调, 夏天那么热, 热死我了, 以后我再也不想去他家了。

师:那为什么钱学森还愿意回到祖国呢? (生自读课文)

生: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盼望, 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生:因为他想为祖国做事, 为人民做事。

师:为祖国和人民做事, 其实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事!

生:对。

师:你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愿意从富裕的地方走向贫穷的地方吗?

生:如果贫穷的地方是我的祖国, 那我愿意。

生: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家, 我们不应该嫌弃她丑陋和贫穷, 我们应该去建设她, 让她美丽而富裕。 (其余学生自发鼓掌)

三、教学反思

《钱学森》毫无疑问是一篇经典文章, 钱学森的故事尤其是美国人对他的评价更是家喻户晓。六年级的学生由于日常阅读经验的积累, 也知道钱学森的不少故事, 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常常是讨论的热点, 一节课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有效实施, 常常成为困扰很多同行的话题。就上述教学而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基本也处于两条线上, 但透过这种表面不相联系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工具性的教学到位之后, 学生对文本人文性的理解才有基础。比如说学生只有了解了“劈波斩浪”是什么意思, 才能透过这个词语, 感受到钱学森在归国途中的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总的来说, 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 只有学生在基于工具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符合理解文本的心情之后, 人文性的教育才有了可能性。

交通工具反思 篇8

一、在多媒体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换句话说,我们要想使得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的教学课件在设计的时候更多是考虑到教师如何去“教”,而很少会考虑到学生如何去“学”。这样,就使得很多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单向的教学活动。要知道,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想掌握这门学科,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地交流中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而在这种单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学生只能被电脑中的内容牵着鼻子走。试想,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又怎么可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呢?

二、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过于花哨

有了多媒体工具以后,一些文字化的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有趣的多,这也是很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兴趣浓厚的主要原因。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把教学课件的形式做的非常花哨,这样,就使得教学课件的形式大于内容而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完全被课件中绚烂的图画、生动的音乐给吸引住了,而忽视了真正地知识。我曾经在听一节英语公开课的时候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编辑了很多对话,并且在对话的旁边附上了很多有趣的小漫画和音乐。结果当教师用多媒体把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了,然而遗憾地是,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的并不是有趣的教学内容,而是那些生动有趣的漫画和音乐,我听见很多学生在下面悄悄地讨论:“看看那个图片中的小个子多有趣啊!”“这个声音很像动画片里的人物的配音啊!”从这个教学课件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课下也的确是花了很多心思,但是由于形式太过于花哨,学生的注意力完全不在教学内容上,最后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学课件脱离学生的实际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教学课件都是由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设计制作的,虽然这些人员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过硬,但是由于他们不是任课教师,因此,很难有效地把握教学内容,这样就使得这些专业人员设计制作出来的教学课件重点不突出、难点不分明。并且由于这种多媒体课件都是在课前进行信息输入,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很难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机智等有效的控制着教学行为,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气氛进行调控,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科学的控制教学的节奏,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还能进行一些情感上的交流等。可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的展示过程。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动把“主角”的位置让给了没有感情的多媒体工具,而几乎把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都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沦为了多媒体工具的操作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这样,就使得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要知道,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宝库,倘若我们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而把教师这座宝库给荒废了,岂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五、多媒体工具的功能过于单一

我们知道,运用多媒体工具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其中很大的优势就是多媒体工具是一种集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可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声像俱佳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工具的过程中,只是把多媒体当成了一块会动的“黑板”来使用,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存储性在课前把大量的知识制作成多媒体板书,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方面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同时,由于多媒体工具的快速切换,使得很多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短,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就非常的淡薄。

交通工具反思 篇9

活动名称:《我知道的交通工具》

活动领域:语言领域

活动班级:中班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的基础上,用语言讲述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及特点。

2、幼儿能根据声音的不同说出相应的交通工具,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畅言语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呢?

幼:我是爸爸骑摩托车送来的;

我是妈妈骑自行车送来的;

我是爸爸开汽车送来的;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摩托车、自行车、汽车都是不同的交通工具,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时都要注意安全哦!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交通工具,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他们好吗?

(二)展开部分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交通工具?

1、播放马跑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马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马车的特点。

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这是马车,马车是马拉的四轮车。模仿驾车时“得儿,驾:的动作和声音。)

2、播放汽车开动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汽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汽车的特点。(这是汽车,汽车有四个轮子,跑的很快,幼儿模仿汽车的动作和声音,唔唔唔,嘀嘀嘀)

3、播放火车开动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火车的特点。(这是火车,火车有长长的身体,在铁轨上奔跑。模仿火车的动作和声音。轰隆隆,轰隆隆,呜呜呜)

4、播放飞机起飞时的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车”的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飞机的特点。(这是飞机,飞机有一对“翅膀”,飞得很高。幼儿模仿飞机的动作和声音。唔唔唔)

5、教师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四种交通工具的掌握。

(1)猜一猜

游戏玩法:教师用畅言语音机播放交通工具的声音,小朋友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2)演一演

游戏玩法:教师用畅言语音机播放交通工具的声音,小朋友们一起来用动作和声音来表演。

(3)我来说,你来猜

游戏玩法:教师说出交通工具的特点,请幼儿戴有相应头饰的交通工具站起来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咱们在教室里玩了这么久了,现在我们一起开着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外面玩吧!

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上一篇:消防隐患整改措施报告下一篇:二年级多音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