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4篇)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理解计算工具,课程内容,数学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么多内容,而是分析四年级的教科书,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学生在数学类,不盲目,简单的学习计算,有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在准备中,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强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反映出以学生为本,但这种教学设计面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好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些计算工具的知识,并安排学生访问相关信息,希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信息,丰富我们的课堂学习。毕竟,网络的研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独立探索创造良好条件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然而,后来在教室里发现,学生收集的知识非常有限,可以说很少。在了解到只有发现一些学生在家里有一台电脑,为了能够检索信息和方法,学生仍然有一些困难,有些家庭生活水平不能达到计算机配置。很明显,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基于这种情况,我调整教学到教学式学习,我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知识。显然,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学假设。
令人高兴的是,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在计算器的介绍中放开了学生自学的文本,然后,为了回答和其他形式的合并,让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容更感兴趣。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一、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正确人文教育观念
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 传统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作用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忽视了文章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语文教学从学习字词, 到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等对知识点的讲解外, 课堂训练也是围绕标准化的考试题型去进行, 学生完全成了填充知识的容器和追逐高分的奴隶, 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使语文课丧失了应有的育人功能, 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激情和灵性。
随着新课改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要求, 当前语文教学中又出现了片面追求人文精神的现象:如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体现人文性思想当成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 于是就出现了语文课上天文、地理、音乐、舞蹈无所不包的热闹景象;有些教师思想上懂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课堂上却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忘到了脑后, 那些热烈的课堂讨论, 其题目都是教师事先定好的, 为的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
人文教育是一种思想, 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而不能直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来实现。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教育观就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很好体现。首先,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 都是社会的一员, 都是值得相互尊重的人, 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才观。因此, 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 使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其次, 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并重。文章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究竟有哪些, 对此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教师对文章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学生也是如此, 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一定存在着差异, 教师对这些差异应该持包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想法, 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的、偏激的, 甚至是不着边际的, 教师也要耐心地加以引导、点拨, 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和感悟的能力;如果想法有新意, 有创造性, 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许。教师在把学习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 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并及时地加以引导, 人文精神就是在师生间的交流中, 在充满爱和人性品格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正是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体现。
二、认真解读教材,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
阅读课文, 咀嚼词句, 挖掘文中人文思想。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 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 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去分析、去挖掘, 才能张显文意, 给人教育。王国维谈“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指出, “著一‘闹’字, 则境界全出矣”。之所以说“境界全出”, 就在于不仅向读者传递了春天的信息, 而且还向读者输送了热爱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信息。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诗句中体会到这种春的气息, 春的美丽, 只有通过对“闹”字的分析才能领悟得到。
再现文境, 诱发情感, 激发学生审美情怀。针对课文中蕴含的大量的人文情操和丰富的人文情感, 如果能再现文境, 把文中的境界映入学生的眼中, 融入学生的脑海中去感受, 去领略, 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情感的震撼中获取美感, 学习知识, 陶冶情操。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中, 选用乐曲《江南春》来创设春天的意境, 启发和调动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乐曲, 随着乐曲的慢慢展开, 他们思绪飞扬,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种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 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陶冶情操, 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以工具性为基础, 情感与能力培养两兼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 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二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过去, 我们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弘扬人文性、个性化学习的今天, 这种落后僵化的方式已经得到了改变, 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重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 有些人甚至把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正是在这种人文教育的感召下, 给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就出现了不分青红皂白, 淡化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下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人性化语文教育决不是排斥基础训练, 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训练的。文言文教学中, 一些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学习确实比较枯燥, 但这些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自主学习的基础。
实事告诉我们, 抛弃对作品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 去单纯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得不偿失的, 其结果是惨痛的。语文教学只有把其工具作用和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交融到一起, 才会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
参考文献
[1]朱瑛.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陕西教育, 2004, (10) .
[2]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 2007, (7) .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性;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57-02
隨着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早已达成了共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突出和强调了工具性教育,忽视了人文性或把人文性和人文知识等同了起来,没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人文教育作用。
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等同于传授人文知识的学科教育
人文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健康的人,属于共性教育,无论什么学科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工具性教育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成才,属于个性教育,不同学科培养的目的不同。不同学科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工具性教育方面。传授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学科性的体现,和人文教育不是一回事。但从语文教育的实践看过分注重了语文的学科性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甚至把语文的学科性和“人文性”等同了起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从而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念。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上,而不是培养专业工作者,它是一种非职业性、非专业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悟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人性不断提升的精神,而不是把人性降格为兽性或动物性。事实上,一旦人没有了人性,其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们今天讲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人文方面的教育,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著,人文学科教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演变成了一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专业教育。在中学阶段这或许是不得已的,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只有注重学科性教育才能在中考、高考中拿分。因为语文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人文学科方面的,而很少考到人文性的一面。我们把“人文性”片面的理解成了“人文学科”的教育,传播人文知识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是一回事。“人文性”指的是“传道”,人文知识则是“授业”。在非应试的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应当把人文教育放到首位,即先传道后授业。这是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要求。
二、“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基础和前提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技术工具教育,面对的都是活的人,受教育着都有着自己的意志品质,任何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而技术工具性教育活动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才能达到其目的。工具性教育是在人文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人文性教育是工具教育的前提,职业教育更多的强调的是工具性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可面对的学生基础差,这种“差”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人文素质方面欠缺更多,因为中学阶段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知识技能教育,人文教育也大多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多是强迫学生背书而不是培养学生做人。如果职业教育撇开人文教育而去传授“一技之长”,这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是教育的悲哀。人文素质必然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人的各种行为,都受人的意志品质的制约。一方面,人文教育欠缺会导致学生没有理想和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工具性”教育的目的很难达到。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基础普遍不好,但如果我们把知识技术教育效果不好的责任都推给学生,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可能分析过其中的原因,但我们在分析时过多的是现象,如没有学习热情、上课不认真听讲、缺乏恒心毅力等,但这些现象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了,但学生缺乏理想、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的思考认识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抛开了对学生人文性的教育,工具性教育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已经为教育现实所证实。另一方面,知识技能要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有用,而这种转化也必然受人文素质的制约。中学教育中,各门学科都试图把学生培养成本学科的专家,语文教育花了大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成为了作家和评论家呢?作家和评论家中又有多少是仅凭学校教育培养成的呢?中国古代的教育更多的是人文教育,但古代的中国不缺乏伟大的自然科学家。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后,自然科学教育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内容,却没有培养出更多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从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人文教育的缺乏使学生没有理想目标,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在工具性教育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学习的效果难尽人意,这绝不仅仅是“学生基础太差”的原因。忽视了人文性,工具性教育也难做好,因此,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独特作用
人文教育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绝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但语文课程在人文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语文学科性特点决定的。从内容上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教育是以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为基本内容,这些事例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素材,其更形象、更具体、更便于学生理解。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是语文教育同德育及其他学科在人文教育方面最大的不同,德育及其他学科在人文方面的教育功能是直接的。语文课程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会逐步变成学生内在的素质,比直接的说教效果更好。但是,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方法技巧方面的分析与训练,目的不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意志品质,而是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在考试中拿分。
因此,应当把语文教育还给大众,培养作家或评论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也承担不了这种责任。应当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方面,让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篇4
刘利香
《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在教材上的内容很少,所以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可讲可不讲”,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在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再去备课时,却发现本节课却是不可不讲、而且大有讲头。那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是从如下四个环节来完成的。
1、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在课的开始,我仍然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
2、体验计算器的优势
介绍完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一显身手了,因为他们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已经是溢于言表。我打算先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当然,也是体会一下计算器的优势。于是,我出示了如下三道题:17689+5874、429×203、2940÷28×84。三道题做下来,大部分学生是旗开得胜,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由于动作慢或按错键等原因而掉了队。于是,我适时地教育学生“即使是用计算器,也需要我们认真、仔细”。
3、恰当、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与计算器比赛”的游戏,学生开始不敢比,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学生勇敢地站了起来。于是班里的同学分成了“计算器组”和“口算组”两个小组。其实,这次我是有意想让“口算组”赢。于是,我出示了如下四道题:72÷9、125×8×7、9870÷
21、(8913+5468)×0÷458。果然,“口算组”以三比一赢了“计算器组”,输的同学都大喊“不公平”。我安定了一下学生们的情绪后,请他们思考:比赛的输赢是将要的,关键是在今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于是,得出了如下一系列的结论:“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计算也要因题而异”、“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口算、简算和计算器算相结合”等等。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了一道9999999×9999998让学生用计算器来算,可计算器却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显示“溢出与错误”标志,事实上这道题用计算器是无法求出答案的。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想到了列竖式,但很显然这种方法太麻烦。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出三个算式:99×98、99×998、999×98,请学生找出和刚才那道题比较“像”的一道,学生很快找出99×98,接着我又请学生按照规律再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学生也马上就写出了999×998、9999×9998,我请学生用计算器算出这三道题的得数,并观察其规律,经过大家的共同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了9999999×9999998的得数,学生们真得好兴奋!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人们在生活中是十分相信计算器的,甚至是“迷信”。但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一定又对又快对吗?
通过课始三道题和男女大比拼。在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的概括是----
第一,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器不是神,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第二,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当然可以直接输入了;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C”这两个键。
考虑到可能有学生用“倒减”的方法来解决记忆中间数的问题,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0655÷ (27×45) =”,对全班同学是巩固,对提出“倒减”的同学还是醒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第三,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
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关于“猜数字”游戏
借助计算器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数和运算的美妙。我把一些传统的.题材在这节课中做了教学加工。不只是一种展示和欣赏,而更多的是一种激发和挑战。
计算工具的认识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能用计算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使用计算工具计算的方便,快捷。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具准备】
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出示算式,快速说出答案。9999×1=9999(学生快速报出答案)9999×2=
9999×3=(学生不能一下子报出答案)9999×4=
师:在计算后三题时,我们都要通过比较慢的口算或笔算的方法才能把它们的积求出来,那谁有办法不用笔算,也能快速地知道答案呢?(电脑、算盘、计算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些计算工具的知识。
2、提出学习目标。(1)、算盘的知识。(2)、计算器的键盘结构。(3)、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2.计算器。
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1)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A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运算符号键、等号键与括号键的作用。(2)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3)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120-30×2
80×(100-27)
三、巩固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用计算器计算
38+42×10
(42+12)×90
(20-15﹚×(13+80)
450÷(36+54)
3、拓展题
(1)小红在算“600×120”时,将“120”输成了“125”,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才能算出正确答案?
(2)小王在算“24+35×6”时发现数字键“6”坏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算出正确答案?
4、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5=
9999×2=
9999×7= 9999×3=
9999×9= 9999×4=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7
1 课程内容及知识体系建设
该课程在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开课之初, 经过仔细比较筛选, 在正式出版的该类教材中为学生们精心挑选出了内容难度较为合适的一本教材。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发现在教材内容层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教材总是大而全的, 这必然导致学生面对的知识点过多而不易掌握。学生们普遍反映该课程很实用, 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高,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教材内容过于全面反而造成了他们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 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 教研室老师通过集体备课, 将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保留了实用性较强而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软件, 果断地删除那些实用性较差以及部分操作过于复杂的软件或者软件的部分功能。例如, 在讲授光盘镜像与刻录软件时, 把重点放到讲授如何制作光盘镜像文件, 重点放在介绍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而对于Nero这类刻录软件的使用, 考虑到目前的实际生活中普通用户很少能够接触到光盘的刻录, 而且也没有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取消了这部分的讲授。对于保留下来的内容, 也进行了不同层次地划分, 把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通过一系列调整后, 学生普遍反映重点更加突出, 实际操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2 电子版教材的建设
作为一个重在介绍各类软件使用方法的课程, 该课程面临着软件版本不断升级而导致授课与实际情况脱离的问题。如今的软件版本升级长则1~2年, 短的可能就3~5个月, 在讲授当前版本的同时也许新的版本已经开始面世了。纸质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情况众所周知, 计算机类的教材老化速度应该是所有学科中最快的, 在这一点上《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问题尤为突出。经过反复探讨, 最终决定自制电子版教材用于教学。自制的电子版教材修改方便, 能够尽可能地紧跟软件版本的更新,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时效性问题。
3 灵活的教学模式
学院在2011年开设该课程之初, 参照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 将理论授课与实践学时按照1∶1进行划分, 最初采用的是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随着课程的推进, 老师发现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兴趣较高, 学习的主动性也远强于其他课程, 于是将自主合作式教学法引入教学过程, 将讲授与操作糅合在一起, 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除了自主合作式教学法, 还根据不同软件的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段式教学法以及发现式教学法, 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不断摸索, 得到一个结论,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 只要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这门课程的讲授就成功了一大半。
4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及教学评价
参照其他计算机类课程的授课环境,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的授课全部安排在安装了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的机房进行。通过该软件,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操作屏幕界面实时传送到学生的电脑桌面, 轻松实现广播教学。由于教学全程在网络机房进行,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 教师可以轻松分享教学视频, 播放flash演示动画, 随时穿插学生演示等, 教学互动性大大提高。
对于这样一门以学习各类软件操作为任务的课程,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已经很难达到较为准确的目标。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以平时作业分数为主, 期末测试及考勤分数为辅的考核评价方式。当每次有测试需求的课程授课期间, 任课教师会下发该次课的随堂操作任务, 学生在要求时间内独立完成后通过网络提交, 学习委员在汇总后提交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 教师在整个课程的开课期间需要安排这样的测试7~8次。期末汇总该项成绩后, 按照70%的比例计入学生的总成绩。总分中剩余的10%来自于课堂的电子签到, 20%来自期末对于相关理论的笔试成绩。该测试方式运行几个学期下来, 感到其能对该课程的授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 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了平时各类软件的操作学习中, 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及完成平时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它也将学生期末的考试压力分担到了日常学习中, 是另一种方式的减负。
5 结语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是一门时效性和操作性均很强的课程, 作为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完善教学方法, 总结教学经验, 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作为职业院校开设时间相对较晚的一门课程, 由于其自身的时效性等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笔者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教学实践,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匡松.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教程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8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教学反思 篇9
洪泽铃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千变万化,计算机已日益普及每个家庭。21世纪又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普及计算机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计算机文化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这门学科在现今已成为了一门具有引导性的课程,我个人认为《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课程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探究,搜索出更多更好更常用的工具软件来配合我们计算机各项软件的使用,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让学生们知道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后如何的便利快捷而且准确性高,从而是他们在心理上接受新软件的使用与出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能力,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同时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0
学习目标:
1. 会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学习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学习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导航:
一、学习准备
1、请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介绍给大家。
二、学习提纲(P23-25)
1、请同学们学习P23。(1)中国人发明()
(2)观察两种不同的算盘(p23图),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和()。
2、请同学们学习P24。
(1)了解一个计算器,说说每个键的功能。(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三、学习检测
1、阅读p25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与反思 篇11
1.乐乐家来了2个客人,冰箱里有4个桔子,该怎样把这4个桔子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个?生答。结合生答,提出:每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乐乐又拿出2个苹果,该怎样把这2个苹果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请生答。结生答,再次强调:每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反思:这一环节在于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2.乐乐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冰箱里只有一个蛋糕了。“该怎样把1个蛋糕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呢?”乐乐不知道怎么分了,同学们愿意帮帮他吗?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不过,乐乐还是有疑问,请看大屏幕:同学们,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一起来和分数交朋友。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反思: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无法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结合前面引出的一半,学生仔细观察课件演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正好是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圆的1/2,另一份也是圆的1/2。使学生明白只要是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每份都是原来的1/2,初步理解1/2的含义。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多让学生读一读,知道分数的读法)。
再回到乐乐该怎样把一个蛋糕分给两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这个问题上,先让学生回答,再用课件演示。
反思: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能对二分之一进行初步的理解。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小组活动,你能创造出二分之一吗?让学生动手折自己的长方形纸片,并用彩笔涂色表示出二分之一。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巡视,并将不同折法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反思: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過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不管怎么分,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观察判断,巩固认识
课件出示巩固习题“下面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
反思: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掌握平均分的思想,对二分之一形成正确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如果分成二份的大小不相等,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四分之一
(1)动手操作。你能通过折正方形纸片创造出四分之一吗?让学生自主动手,并用彩笔涂色表示。
(2)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教师巡视,挑选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在全班说一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3)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反思: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折出四分之一并交流展示,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自由操作,创造分数
(1)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片,你还想折出几分之几?涂色表示,汇报交流。
(2)教师引导,一份表示几分之一,两份呢?三份呢?折出你喜欢的分数,涂色表示并能正确读出分数。
(3)课件演示几分之几。学习分数家族成员名称。
反思: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学生通过涂色明白涂一份和涂几份创造出的分数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看分数涂颜色
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语文成语里里也有数学呢。不信你看,下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个有关数字的成语,你能用分数表达吗?
反思:这三个练习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既帮助学生深化了平均分的思想,又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延伸铺垫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你有什么收获吗?
总评: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2.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课件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分数。
3.我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分层设计,形式多样,联系实际,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自主练习,达标练习和拓展练习,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运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2
一、教材重点简析
为了防止先入为主, 笔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素读, 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去理解。一个观点后来得到了印证, 那就是这篇课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是钱学森的那两段话。通过这两段话, 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解读出文章叙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时的报国心理与归国途中想念祖国的心情。至于某些“教参”所提出的描述了钱学森回国后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等领域作出的贡献, 笔者以为倒不是真正的侧重点, 尽管这些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本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哪里呢?研析教材之后笔者发现, 可以紧扣文章后面四个问题中的第一、第二个来进行分析。第一题显然是对“额、赴、裕、恳、贡”五个生字的书写要求。第二题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 课文的文字描述了另外一种类似的情境:“在____的大海上, ‘华威号’客轮正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 深情地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 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显然, 这里要学生填的四个词语正是原文中的“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 而这就需要学生对这四个词语的含义有一定的理解。
至于本文的人文性, 则显然体现在钱学森的一段话之中:“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还有另一段话就是:“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 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对于这两段话的解读与感悟, 成了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这段话解读到什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既不能基于一般的感觉认识, 让学生去“感动”于这两段话, 又不能无限挖掘, 使很好的人文性渗透机会变成机械的价值观灌输。值得一提的是, 苏教版教材的插图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人文性教育材料, 第一幅钱学森的照片是一个睿智的形象, 第二幅插图是游子归国的情景。解读图片中的表情与眼神, 是一个值得尝试的人文性教育机会。
二、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根据以上解读进行了多次教学尝试, 总结这些尝试, 可以在其中获得新的思考。
教学片段一:对生字词的认识。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师:在初读了课文之后, 大家觉得有哪些字是生疏的, 需要加强记忆呢?
生:“额”字笔画太多了。
师:有道理, 这个字有几画呢?
生 (众) :十四画, 十五画……
师:到底多少画?
生:十五画。
在笔者让学生确认这个字笔画数的过程中, 学生就能够将这个字再比画几次, 从而无形当中加强了对这个字的训练。除此之外, 笔者还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记忆这个字的方法呢?
生:我们可以把“额”字拆成左右两部分, 于是就成了“客”与“页”的组合体。
师:嗯, 说得很好, 拆开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复杂的字可以由两个简单的字组成。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学会许多生疏的、复杂的汉字。
……
生:老师, 还有个“裕”字, 我总是记不住它的偏旁是“衤”还是“礻”, 这可怎么办啊? (这个学生一副可怜的表情, 还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附和。)
师:是啊, 这个偏旁,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混淆, 用什么办法区别二者呢?
生:多写几遍呗!
生:这办法不行, 太机械了。
师:机械的办法未必不合理, 适当的重复确实能帮助我们学习。问题是能不能找到一个特殊的、更好的记忆方法呢?
(生思考)
生:您看能不能学刚才的那个方法, 把“裕”字拆成两个字, 于是就有了“衤”和“谷”, 有了“衤”就是有衣服穿, 有了“谷”就是有得吃, 有的穿有的吃, 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富裕了?
(我正要表扬他的创意, 没想到有学生在下面嘀咕:叫花子也有的穿有的吃, 难道他们还富裕?看来, 还得做另外一番工作。)
师:同学们, 我们所学的汉字都是古代祖先造出来的, 在造的过程中很多汉字都被赋予了含义。今天我们所学的汉字虽然经过简化, 但其中很多字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含义。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裕”字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 真正算得上有的吃、有的穿的, 就可以说是富裕了。因此, 理解一个字或词, 不能离开它的背景……
教学片段二:人文性的解读。
师:同学们, 学到现在, 大家对课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感触很深呢? (生说出两段话)
师:为什么会对这两段话特别有感触?
生:因为我觉得钱学森特别伟大!
师:伟大?
生:嗯, 因为他在那么困难的情形下都愿意回来, 要是我恐怕还要想想。 (生在下面大笑。)
师:大家觉得他说实话了吗?换了你, 你愿意吗?
学生陷入沉默, 这一问将学生置于钱学森所处的情境中, 学生的思考则由文本之外走向文本之内。思考的情境不同, 思考的过程与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从学生陷入思考的情形来看, 显然学生读懂了钱学森当时所处的情形, 而从学生下面的回答来看, 他们的思考显然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意义。
生:假如换了我, 我恐怕也不愿意, 因为在好的环境里生活习惯了, 再到条件差的环境里生活, 恐怕不太习惯。
生:是的, 这一点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我到亲戚家去, 他家没有空调, 夏天那么热, 热死我了, 以后我再也不想去他家了。
师:那为什么钱学森还愿意回到祖国呢? (生自读课文)
生: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盼望, 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生:因为他想为祖国做事, 为人民做事。
师:为祖国和人民做事, 其实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事!
生:对。
师:你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愿意从富裕的地方走向贫穷的地方吗?
生:如果贫穷的地方是我的祖国, 那我愿意。
生: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母亲,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家, 我们不应该嫌弃她丑陋和贫穷, 我们应该去建设她, 让她美丽而富裕。 (其余学生自发鼓掌)
三、教学反思
《钱学森》毫无疑问是一篇经典文章, 钱学森的故事尤其是美国人对他的评价更是家喻户晓。六年级的学生由于日常阅读经验的积累, 也知道钱学森的不少故事, 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常常是讨论的热点, 一节课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有效实施, 常常成为困扰很多同行的话题。就上述教学而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基本也处于两条线上, 但透过这种表面不相联系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工具性的教学到位之后, 学生对文本人文性的理解才有基础。比如说学生只有了解了“劈波斩浪”是什么意思, 才能透过这个词语, 感受到钱学森在归国途中的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总的来说, 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 只有学生在基于工具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符合理解文本的心情之后, 人文性的教育才有了可能性。
《认识计算器》教学反思 篇13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因为包含着未知因素的新问题能刺激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在学生中引起认识上的争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造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紧张”,这是发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的一个好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我利用猜谜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师生讨论、讲授新知
小组讨论进行学习活动,精彩,妙不可言,学生形成了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本人认为组织小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伙伴、促进者等多种角色,而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建立了良性的竞争与相互的人际关系。尽量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充分理解、信任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独立个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提供成功创造的机会,引导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评价。
2、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活动主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小组活动,什么时候进行小组活动。
三、课堂实践、设计虚拟购机方案
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虚拟购机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操作设计,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不足之处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4
一、填一填。
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行延用的计算工具是。
2.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
3.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是()。
4.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5.894700000这个数,4在()位,表示()个();8在()位,表示()个()。
6.由2个亿、3个十万、8个千、5个百、6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7.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4,最低位是9,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8.()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是一千亿。
9.4个十亿、4个十万组成的数是()。
10.与9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位数和()位数。
二、读一读。
1.读出下面每组数。
(1)898900008900000000
(2)2056205600002056000000000
(3)230023000000230000000000
(4)190619060000190600000000
(5)803803000080300000000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下面各数。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78900001208037890290780210000045000
407000000080700003706080000003021105760
3.读一读下面横线上的数。
(1)太阳的半径是695000千米。
(2)地球是人类诞生和居住的地方,它的年龄是4600000000岁。
(3)太平洋的面积为178680000万平方千米。
(4)据估计,在海洋中生活着不下2000000种动植物,其中鱼类约有20000种。其他动植物1980000种,它们绝大部分属于微生物。而依据此前的海洋生命统计报告,人们已知的鱼类有15304种,另有20000种其他动植物。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10-11
计算工具教学11-18
科学计算与工具软件10-07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06-29
幼儿园大班认识工具教案反思10-23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11-07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反思05-09
1认识美术工具07-15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及教学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