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交通工具(共12篇)
未来交通工具 篇1
摘要: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赛得·米德参与创作了一系列最值得纪念的科幻影片,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电子世界争霸战》、《异形》以及《银翼杀手》, 所有这些影片均开创了科幻电影的一个又一个先例。现在, 新一代概念艺术家正以最为引人注目的方式向这位前辈致敬, 那就是提出一系列有关未来交通的新想法, 并设计出具有未来派风格的交通工具。“电脑绘图学会”最近组织了一次设计大赛, 按照比赛要求, 数字艺术家设想了人类在未来如何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 并设计出灵感来自于米德的未来交通工具, 以下是他们创作的20款最有趣的参赛作品。
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赛得·米德参与创作了一系列最值得纪念的科幻影片,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电子世界争霸战》、《异形》以及《银翼杀手》, 所有这些影片均开创了科幻电影的一个又一个先例。现在, 新一代概念艺术家正以最为引人注目的方式向这位前辈致敬, 那就是提出一系列有关未来交通的新想法, 并设计出具有未来派风格的交通工具。“电脑绘图学会”最近组织了一次设计大赛, 按照比赛要求, 数字艺术家设想了人类在未来如何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 并设计出灵感来自于米德的未来交通工具, 以下是他们创作的20款最有趣的参赛作品。
1. 飞行器Sydpelin
Sydpelin是一款外观靓丽的飞行器, 设计灵感来自于经典的齐柏林硬式飞艇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米德。与最初的齐柏林硬式飞艇设计有所不同的是, Sydpelin在设计上采用等离子束驱动发动机运转, 除此之外, 等离子束还负责为内部供暖。从某种程度上说, 使用氢气填充一艘巨大的飞船几乎就等于将自己置身险地。
2. 巨型概念车NOMAD
NOMAD是一款灵感来自于米德的巨型概念车, 设计者为其打造了一个高容量移动桥以及停机坪。它采用核动力驱动, 可连续运行相当长时间, 让长时间连续工作成为一种可能。NOMAD可用于修建公路, 在陌生的地方侦察并为有需要的地方运送车辆、飞机和补给。
3. 甜甜圈形飞行器
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是否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世界, 人们都搭乘金属打造的甜甜圈形飞行器在住处和公司之间通勤?图片呈现的这款概念交通工具绝对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缩短通勤距离的愿望, 由类似这样的飞行器构成的交通系统将最终允许我们在眨眼之间就从一个点前往距离遥远的另一个点。
4. 汽车编队
将汽车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车队并由头车控制, 如此一来, 后车的驾驶者便可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上休息, 或者在前往公司途中浏览其感兴趣的新闻。如此编队出行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具有未来派色彩?目前, 欧洲正在研发和测试一个类似系统。可惜的是, 接受测试的汽车并不像图片中的概念车队一样酷劲十足。
5. 自治数据库运输工具
为2137年设计的自治数据库运输工具 (ADT) 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人力并确保数据安全, 防止遭到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客攻击。为了做到这一点, ADT采取了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 即亲自“运输”重要数据并交到政府和私人客户手上。使用实体工具运输数据看似一种退步, 实际上却是一种进步。
6. Halo 49单人交通工具
Halo 49单人交通工具让人马上联想到米德的一款设计, 但它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新概念交通工具。Halo 49采用吃豆人造型, 坐在里面的驾驶者可利用两个无线盘进行导航, 前往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7. Trakker全地形车
未来的执法人员可能要应对复杂和差异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地形, 他们的执法范围也将不仅限于地球, 同时也会在其他行星上主持正义。对于他们来说, 能够拥有一款可以让自己前往任何有需要地点的交通工具便显得至关重要。Trakker全地形车能够征服任何地形, 即使前往最为偏远的地带也不在话下。
8. 航天器Spacetime Runner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便无需依靠陈旧的航天器航行数千年时间, 前往异常遥远的目的地。取而代之的是, 我们只需登上类似Spacetime Runner这样将虫洞用作“捷径”的先进航天器, 便可前往地球以外的世界。
9. 垃圾收集卡车
如果无法在未来培育出用于降解垃圾的“可编程”细菌, 我们仍需借助车辆这种传统的垃圾回收方式。图片呈现的这款简单设计无疑是在告诉我们, 在未来世界, 即使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垃圾收集卡车也能给我们一种令人敬畏的感觉。
10. 移动城市
如果地球资源耗尽或者这颗星球陷入危险之中, 人类便可能生活在可以移动的城市。借助于地球上的树木和其他植物, 每一座移动城市都可在壳内拥有一个可供居民呼吸空气的大气层。利用居民产生的废物, 移动城市可以让地球土壤走向肥沃。
11. 激光驱动城市列车
2112年, 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一种新矿物。这种矿物让研发新型高能激光成为一种可能。这种激光能量巨大, 足以驱动图片中这款“绿色”城市列车。未来城市将遍布可以发射激光的特殊建筑, 必要的时候, 激光还可以改变路线。
12. Vimana 2
Vimana 2由固态光打造, 可用于揭示此前几代人无法理解的大量谜团。这种交通工具造价低并且重量轻, 但在穿越时空过程中, 光反射也会造成令人头疼的影响。20世纪和21世纪, 天空中出现的类似光点被一些人误认为不明飞行物 (UFO) 。
13. MD 400概念列车
MD 400概念列车的灵感显然来自于米德的一款设计, 是未来交通运输的一个酷酷的例子。这种列车主打“薄字牌”, 搭载乘客数量不及传统地铁, 但凭借磁悬浮技术, 它却可以快速而安静地穿过隧道。
14. 零排放穿梭机
这款概念交通工具是针对一个被称之为“Praetoria”的文明设计的。此时的星球已沦为一个反乌托邦世界, 生活在地面已经毫无安全可言。由于污染极为严重加之匪徒充斥各个角落, 有钱一族被迫移居到飘浮在高空的岛屿。图片呈现的零排放穿梭机是来往于地面与岛屿的唯一方式。
15. ATV概念车
ATV概念车不单借助轮子行进, 同时也可借助类似动物的腿移动, 征服难以应对的地形。它的驾驶舱距地面很高, 易于驾驶员观察前方动向, 如有麻烦, 可及时做出反应。
16.Acinonyx概念车
Acinonyx概念车融合了动物与机器的诸多特征, 是一种全地形车, 即使遭遇最恶劣的地形也能轻松应对。这款概念车在设计上受动物影响更多而不是机器, 令人着迷的动物造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17.沙漠螳螂
在沙漠中寻找适于建立人类殖民地的所在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如果有“沙漠螳螂”帮助, 情况便大不一样。这款交通工具外表怪异而粗旷, 利用其独特的运动系统征服任何类型的地形。此外, 它还可以用于拖拉装载原料的货车和乘客, 从一个居住地前往另一个居住地。
18.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
在未来世界, 固定酒店将成为过去, 而类似游轮的漂浮酒店将变得越发流行开来。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的面积以及绝大多数特征都与一座小城市类似。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流浪者”里面, 宾客们可能永远都不愿离开。
19.Urb-01两轮城市车
四轮汽车占据了公路上的大量空间, 在充斥着高科技的未来世界, 面临诸多机械方面局限性的四轮车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继续使用变得不切实际。Urb-01是一款两轮回转仪城市车, 让通勤变得更简单、更时尚。这款双座椅汽车的一大标志性特征便是采用滑动设计的车门。
20.水下交通工具“章鱼”
当人类文明移居水下, 我们将需要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穿梭于被水包围的城市。“章鱼 (Octopus) ”在有机元素与机械之间形成一种美妙的平衡, 允许驾驶者在行进的同时受到有机材料制成的触角保护, 保证出行安全。
新浪科技
未来交通工具 篇2
“恩”是一种有着流线型外壳,可以大小伸缩的交通工具。机体完全由一种超轻,超有弹性;可以耐高温,耐低温;耐高压,抗腐蚀,防辐射;还能隐形的高新材料组成。机身没有驾驶室,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人来驾驶。而是由一台高智能电脑来控制,这台电脑每秒可进行1千兆吉次计算,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它的安全问题。
“恩”其实是一个可移动的房子,它里面有卧室,厨房,浴室,储存室和健身室,它一次补给可以生活一年。你别看它这么庞大但它却很环保,完全由太阳能驱动。
未来交通工具什么样? 篇3
甜甜圈形飞行器
未来公共交通系统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否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人们都搭乘甜甜圈形金属结构飞行器往返于住处与公司之间?如果未来交通系统均由类似这样的飞行器构成,我们便可在眨眼之间穿行相当遥远的距离,前往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巨型概念车NOMAD
NOMAD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米德的巨型概念车,其最大特征当属大容量移动桥和停机坪。它采用核动力驱动,可长时间保持运转状态,即使连续工作相当长时间也不在话下。
汽车编队
如果将你的汽车与其他人的汽车连接在一起形成车队并交由头车控制,所有后车的驾驶者在上班途中便可简单地坐在座位上休息放松和浏览当天的新闻,无需亲自操控汽车。如此编队出行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具有未来派色彩?目前,欧洲正在研发和测试一个类似系统。
Trakker全地形车
未来的执法者可能不得不应对复杂而多变的地形,工作地点也将不局限于地球,同时也要在其他行星上进行执法。对于他们来说,拥有一款可以做到“任我行”的交通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Trakker全地形车能够征服所遭遇的任何地形,即使奔赴最为偏远的区域也能畅通无阻。
航天器Spacetime Runner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无需依靠陈旧的太空飞行方式,耗时数千年前往遥远的星球。我们要做的就是搭乘类似Spacetime Runner这样的航天器,将虫洞作为一条“捷径”飞往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
自治数据库运输工具
自治数据库运输车专为2137年设计,是一个极富独创性的想法,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人力并确保数据安全,防止遭到无孔不入的黑客攻击。
移动城市
当地球资源耗尽,整颗星球陷入危险之中,人类便可能生活在可以移动的城市。利用地球上的树木和其他植物,每一座移动城市的外壳内都拥有一个可供居民呼吸的大气层。借助于居民产生的废物,移动城市可以肥沃所到之处的土壤。
激光驱动城市列车
2112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一种新矿物。这种矿物让研发新型高能激光成为一种可能。这种激光能量巨大,足以驱动图片中这款“绿色”城市列车。未来城市将遍布可以发射激光的特殊建筑,必要的时候,激光还可以改变路线。
飞行器Sydpelin
Sydpelin是一款时尚而亮丽的飞行器,灵感来自于经典的齐柏林飞艇和概念艺术家米德的标志性设计作品。与最初的齐柏林飞艇设计有所不同的是,Sydpelin采用等离子束作为动力,在为内部供暖的同时驱动发动机运转。
零排放穿梭机
这款概念交通工具是针对一个被称之为“Praetoria”的文明设计的。此时的星球已沦为一个反乌托邦世界,生活在地面已经毫无安全可言。由于污染极为严重加之匪徒充斥各个角落,有钱一族被迫移居到飘浮在高空的岛屿。图片呈现的零排放穿梭机是来往于地面与岛屿的唯一方式。
沙漠螳螂
在沙漠中寻找适于建立人类殖民地的所在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如果有“沙漠螳螂”帮助,情况便大不一样。这款交通工具外表怪异而粗旷,利用其独特的运动系统征服任何类型的地形。
ATV概念车
ATV概念车不单单借助轮子行进,同时也可借助类似动物的腿移动,征服难以应对的地形。它的驾驶舱距地面很高,易于驾驶员观察前方动向,如有麻烦,可及时做出反应。
Acinonyx概念车
Acinonyx概念车融合了动物与机器的诸多特征,是一种全地形车,即使遭遇最恶劣的地形也能轻松应对。
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
在未来世界,固定酒店将成为过去,而类似游轮的漂浮酒店将变得越发流行。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的面积以及绝大多数特征都与一座小城市类似。
Urb-01两轮城市车
四轮汽车占据了公路上的大量空间,在充斥着高科技的未来世界,面临诸多机械方面局限性的四轮车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Urb-01是一款两轮回转仪城市车,让通勤变得更简单、更时尚。
水下交通工具“章鱼”
当人类文明移居水下,我们将需要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穿梭于被水包围的城市。“章鱼”在有机元素与机械之间形成一种美妙的平衡,允许驾驶者在行进的同时受到有机材料制成的触角保护,保证出行安全。
《创新与未来》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篇4
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是本学习工具最大的特色。本学习工具中应用了大量图片、识别码、三维模型、三维动画等原创素材, 结合微视频、说明书、任务表等生动地展现了教学内容, 能够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成为现实。无论是开课导入环节, 还是学生作品展示环节, 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都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制作背景
增强现实 ( Augmented Reality, 简称AR) 技术, 是一种可以将现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相结合, 从而使观察者得到超越现实感官体验的新技术。相对于虚拟现实技术, AR技术更多是软件方面的拓展应用, 其硬件配置起点低, 软件方面则以编程和三维模型制作为主。在智能手机、平板设备和带有摄像头的电脑上均可实现增强现实的展示和交互, 非常适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
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一门学科,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技能, 还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 扩大知识面, 并在实践探究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新与未来》学习工具所对应的课程是一堂城乡交流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够了解一些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由于农村地区学校的计算机房硬件配置普遍不高, 所以我选用了增强现实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中的主角, 配合课堂任务, 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有一个拓展视野、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现场展示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微视频介绍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借助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学生则以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微视频自学等方式参与学习, 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幻灯片背景作场地, 挑选合适的识别图形, 经过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规划建筑的位置及大小, 设计未来校园, 并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欣赏自己的创新成果。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这导致了学生对资料的分析、筛选以及整理尚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学习工具以此为切入点, 为学生提供了微视频、图片素材、说明书等多种参考性媒体资源, 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 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
本学习工具分为下述四个部分, 我使用Power Point软件将各个板块做了线性连接, 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操作简单。
1.导入
此环节以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虚拟礼盒与课堂环境的融合, 通过交互动画显示打开虚拟礼盒, 虚拟礼物生长过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上页图1) , 从而引出实现现场效果的增强现实技术, 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
2.介绍
此环节为增强现实技术的视频介绍, 我挑选了AR技术在教育、娱乐、生活、未来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对其进行整合, 并配了文字介绍 (如图2) , 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对增强现实技术及其应用有大概的了解。视频包括以下演示内容:美国国家地理增强现实技术、微软Holo Lens增强现实眼镜技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视频和美国THE VOID公司虚拟现实主题公园 (实际上其场景被称作混合现实MR, 混合了真实、增强现实、增强虚拟和虚拟现实技术) 。
学生在欣赏了视频案例后, 会因其逼真的视觉效果、宏大的场景、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3.任务
作为本课的重点, 该环节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分解了课堂任务, 任务部分包含以下内容。
(1) 校园场地的概念解析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部分学生对任务环节中校园场地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 我在本学习工具中提供了一段三维动画 (如图3) , 用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校园场地的用途, 同时以部分实例暗示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创造出有特色的未来校园。
(2) 校园场地的设计制作
使用Adobe Captivate软件制作的一段微视频, 用于演示Power Point软件中更改幻灯片背景的设置, 考虑到学生自学时会不自觉地重复操作过程, 视频在演示各项功能之后均会恢复到默认值。看起来别扭的视频教学过程却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由模仿过程转换为理解功能, 为学生灵活应用软件、发挥想象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 本工具也为有丰富想象力却对软件操作不熟悉的学生准备了多种不同环境的场地背景, 方便其直接使用。
(3) 道路规划素材的叠加
Power Point的插入图片功能也属于本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 学习工具在这一环节除了提供多种道路规划素材, 还用文字提示了更高难度的道路设计方案, 即使用软件的自选图形功能进行绘制, 以满足水平较高和有设计意图的学生的自由发挥的需要。
(4) 校园建筑的设计规划
作为本课中难度最高的建筑规划设计, 我将Word文档“未来校园设计说明书”作为学生创作的唯一参考资料 (如上页图4) , 其意义在于:①图文并茂的说明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设计规范, 从而减少设计失败的可能性。②说明书的内容多为参考性意见与功能说明, 学生在没有完整案例的前提下只能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 保证了学生可以独立思考。③使学生熟悉在不同格式的文档间复制、粘贴所需资源的Windows操作技能。
(5) 设计成果展示与讲解
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学生设计好的未来校园转化为实景场地与三维虚拟建筑相结合的动态画面 (如图5) , 学生可移动电脑摄像头变换观察角度, 并对自己规划的建筑功能进行介绍, 进一步拓展想象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气势恢宏的体育馆、高耸的飞船发射场、摇头摆尾的老虎、空中盘旋的飞艇等立体画面, 将学生的设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在展示优秀作品时与画面交互, 即可在教学楼建筑上方燃放礼花, 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拓展
受到课堂环境和硬件的双重限制,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身临其境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用摄像头鸟瞰, 观察到的画面像微缩景观, 甚至更像玩具沙盘, 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我尝试制作了一段三维漫游动画作为学习工具的结束部分 (如图6) , 目的是在降低观察者的视角、保持画面风格的前提下, 以预渲染的方式加强画面真实感, 并配合礼花、解说、背景音乐、飞船发射等效果, 使学生产生临场感, 从而在心中认可自己的设计, 产生“在将来大展身手, 为社会做贡献”的情感升华。
关键技术处理
1.增强现实
学习工具我选用了以微软公司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软件为主, Metaio公司Metaio SDK开发工具包为辅的制作方案, 只需编写少量代码即可调用摄像头、公共库、屏幕参数、三维模型、XML等资源进行增强现实效果的演示。
软件编写过程中制作三维模型占用了很多时间, 这是因为Metaio SDK的渲染引擎采用早期的Open GL标准, 不支持粒子、光线追踪、高级材质等功能。为保证三维模型与实景的融合, 我在制作过程中将每个模型的UV手工展开并进行贴图烘焙, 配合透明贴图实现了真实的光影效果。
2.三维动画
学习工具中的所有三维动画都是使用3ds Max软件制作并渲染而成, 制作过程中使用了软件自带的大量功能, 如Poly模型编辑、控制器分配、虚拟物体、多维材质、高级材质、贴图展开、PF粒子、粒子动力学、骨骼动画等。只有处理好动画细节, 将增强现实演示与三维动画无缝结合, 才能使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与漫游动画衔接起来, 从而感受到创作的成就感。
评价与反思
学习工具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从1994年接触信息技术至今, 制作了大大小小无数学习工具。期间走过不少弯路:曾经把学习工具作为炫技术、秀难度的展示平台, 为了华而不实的效果放弃了学习工具应有的操作性;也曾将学习工具当成课堂主体, 过于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 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偏离了教学目标, 也影响了教学进度。
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不仅掌握了各种流行学习工具的制作技巧, 而且对学习工具的创新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当前, 学习工具应用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 仅仅是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工具中融合最新科技并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进行拓展, 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开阔视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能大胆创新。
幕前幕后
第一次参加NOC活动, 我的心情自然无比忐忑。虽然之前也有过多次参赛经验, 但参加这么高级别的现场答辩还是头一遭。在这里要感谢NOC活动为参赛选手提供了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大赛过程中, 我观摩了多位参赛选手精心制作的学习工具, 在软件使用、智慧课堂、碎片化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感悟。
然而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却是在决赛之后, 应主办方邀请, 我有幸参加了由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赛项裁判长初娜娜教授组织的小型研讨会, 初教授、刘馆长以及多位专家评委对我此次参赛的作品提出了指导意见, 同时他们站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对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对未来学习工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的博学多识让我大开眼界。会后经过反复思考, 我对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赛项有了以下两点想法。
1.学习工具拥有与时俱进的前沿优势
各学科不同版本的教材, 凝聚了一线骨干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华, 所以一套教材使用多年理所应当。得益于互联网、移动设备和交流平台的进步, 我们每天都可以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各方面获取到大量的新信息, 而配套的教材往往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形式, 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因此, 教师在制作学习工具时, 应当注意教材中知识点与现实的差异, 以适当的形式展现自己的作品, 以补充教材的不足。
例如, 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有关计算机及外设软硬件的功能创新层出不穷, 其中部分知识在传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更新, 而且还增加了很多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应用技术。3D打印、云计算、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均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教师完全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选取部分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学习工具制作中, 使学生变以往仅能从视频、图像、文字等单向传播方式获取知识的认知形式为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深度体验, 从而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模式, 也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习工具制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纵观本次NOC活动的现场答辩过程可知, 现在评价一款学习工具的优劣, 除了技术难度, 还有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以及学习工具的创新应用程度这两个标准。但我仍然认为,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是能够制作优秀学习工具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在本次学习工具制作过程中的深刻体会。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 虽然相关的科技文章、视频很多, 但我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 尽管网络上有符合条件的开发工具包可使用, 但有关具体应用的中文资料却少之又少。面对唯一可做参考的英文文档, 我只有借助翻译软件, 一点一滴地理解、猜测并实践制作过程。由于没有制作经验, 再加上信息的缺失, 单单是前期对三维模型的转换和调试就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后期软件开发阶段, 我因对VS编程一窍不通而再一次陷入困境。为保证教学进度, 我决定迎接挑战,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我先以网络教程为参考写了一段小程序, 理解了编程思路, 又尝试着自己编译了一款看图软件, 总结出软件流程, 这才对照文档中提供的函数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增强现实软件的制作, 最终掌握了该技术的关键流程, 并能够自如地实现相对简单的增强现实技术。
由此可见,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挑战极限、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故步自封不仅限制了自身发展, 还会在不远的将来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前进脚步。Macromedia Authorware 3.0曾因其强大的功能、多样的交互性、简便的操作风靡全球在线教育市场, 而如今我用它制作的学习工具却找不到一台能够正常运行的实体机。即便是被Adobe公司收购后出品的Adobe Authorware 7, 也在2007年8月被官方确认停止研发, 不再支持Microsoft Windows Vista及以后的操作系统 (官方说明, 实际仍可运行于32位系统) , 被后来居上的Adobe Flash和Adobe Captivate软件瓜分了市场。时至今日, 曾经如日中天的Flash软件也开始处于尴尬境地, 众多领域开始被HTML5蚕食, 如果没有革命性的创新, 必将成为下一个Authorware。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停止进步意味着开始落后。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才能在信息技术大潮中劈波斩浪, 不断前行, 才能在学习工具的制作上加以创新, 为未来课堂教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评委印象
杨晓光老师的《创新与未来》学习工具在大赛展示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 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印象1:设想好!将前沿信息技术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
印象2:工具新!将图片、识别码、三维模型、三维动画、智能手机、平板设备、摄像头、电脑等新工具呈现给学生, 为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想象和创意空间。
印象3:设计妙!学生在微视频、说明书、任务表等材料的辅助下, 能顺利地独立创作。
印象4:成果丰!学生将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动态立体地呈现出来, 增加了成就感。
印象5:作品奇!超前的创新意识和精心设计, 让学生的21世纪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展、锻炼。
《创新与未来》的开发和设计, 为数字化学习工具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创新实践案例。
未来的交通工具 篇5
我发明的车功能很多,有好多个按键,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和紫色。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红色按键是开启火箭装置,主要是对付塞车。遇到塞车,一按红色按键,太阳能汽车就会腾空而起,越过障碍。
橙色按键是防止车祸的。人一累了,一按橙色按键,就会出现一个隐形的电脑人对你说:“主人,你需要我开车吗?”这个电脑人只会开车,而且开得既快又安全。
黄色按键是睡觉用的。一按黄色按键,后面的椅子就会变成一个小床。你就可以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觉了。
绿色是影视按键。一按按键,就会出现很多电影。你想看哪个就看哪个。既好看又方便。
青色按键是出触手的。如果有罪犯,一按青色按键,触手一出就抓住了他。不把他吓得直叫才怪呢。
蓝色是调温键。你若觉得冷还是热,一按蓝键,哇!真好。冬暖夏凉,十分舒服。
紫色按键是出食物的。一按按键,你说想要什么食物,就会出什么食物。接下来,你就可以慢慢品尝了。
什么?你说会有尾气?我的这辆车,尾气是带花香味的。纯天然气体,既好闻又环保。
这辆车是太阳能的,你问阴天没有太阳怎么办?我告诉你吧,有一个太阳能工厂,只要把加能枪放在加能口上,大约充5分钟,就够你用的了。怎么样,很好玩吧。
让人大开眼界的未来交通工具 篇6
渔中深潜
设计师为未来设计的一款宝马概念车,灵感来源于海中的生活状态。光看外形,是否会让你联想到海豹、鲸鱼等水生动物?顺滑的背部线条绝对是设计师强调的来自海中生活的画面,流线型设计和鱼鳍状的车门,似乎除了有减少风阻的作用外,还适用于水底。
未来派空转轮自行车
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开始,我们看到自行车的复兴,两个轮子的魅力马上扩散到巴黎、巴塞罗那、蒙特利尔等地。这部酷酷的自行车目前只是概念产品,因为要将它变成真实可触的产品,设计师还没有想好到底用哪种材料,才有足够的强度和轻盈度支持它那空荡荡的车轮框。
能飞檐走壁的酷车
浅谈我国未来交通管理模式 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未来交通,管理模式,智能化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 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 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 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 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 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 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 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总而言之, 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这是交通运输大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来说, 以汽车为例。近年来, 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于互联网技术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关系的讨论也成为持续的热点。自动驾驶能接入更多的、更深化的互联应用, 而互联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无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则会加快自动驾驶的成熟和普及。
智能化将是未来交通重要特征, 未来的国内汽车市场将以拥有更多自动化功能和互联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汽车为主, 而小型化的车型也将大行其道, 公共交通则仍然是未来交通的主体形态;而则凭借领先行业的自动驾驶技术被多数业内人士评选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佼佼者。另外, 在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可能遭遇的现实障碍的调查中, 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仍是自动化技术全面推广的一道大坎, 面对复杂的道路状况和和交通秩序, 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下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与业内人士采访逐一概述。
调查的一个问题聚焦于未来中国交通可能出现的主要形态。调查结果显示:“汽车高度智能化”获得了最多选票数。虽然目前汽车智能化的部分应用还不是十分完善, 但其在降低能耗、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 基于市场需求和汽车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智能化是整个汽车行业努力的方向。
另外, 有的参与者认为, 国内汽车消费习惯将在未来会发生变化, 小型车或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形式。目前国内消费者与美国相似, 偏好高能耗的大型车, 但我国实际国情与日本和欧洲比较相似, 人口众多且适合居住的土地却相对有限。未来的政策将倾向于鼓励发展体积较小、更加节能与环保的汽车, 汽车消费将如日本和欧洲一样更加偏向小型汽车。
鉴于全球电动车发展的大浪潮及电动车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 加之我国政府坚定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决心, 有的参与者认为, 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电动车为主流。另外, 有的参与者认为当前国内多数大中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 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治理城市道路拥堵为首要目的, 政府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来的交通形态将以公交为主, 私车为辅。
总结来说, 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对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进, 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能。
既然智能化在未来的中国交通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 那么在业内人士看来, 交通智能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围绕此问题展开, 自动化与信息互联是大众所需的。
智能化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 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 已经被研究应用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包括多个方面, 主要有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避撞系统、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随车转向灯系统、夜视系统、防疲劳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辅助驾驶技术等等。
其实, 专业人士很早就在讨论, 交通智能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动管理, 依靠各种电子信息设备,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但是已经初具规模了。
交通运输的互联功能。我认为汽车智能化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在汽车互联的基础上实现的, 特别是近年来, "车联网"概念的推出更是被看作是汽车智能化的一项重大突破。虽然受制于当前的技术水平, 汽车互联还未完全实现, 但随着未来技术进步, 通过智能化交通信息平台, 车与车、车与路之间能够高度互联, 可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 进而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可以有效的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 同时也可以缓解排放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 正是基于此, 也有的参与者认为智能化比传统化交通管理模式高效性, 节能性等等。
交通智能化是我国交通事业管理模式的最终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道路交通分析[D].
[2]网络道路交通热门话题[D].
盘点10个最牛的未来交通方式 篇8
在现代社会, 飞行背包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交通工具, 它可以让人们从一个地点迅速达到另外一个地点。这种完全挑战重力和交通理论的工具曾多次在科幻小说、电视和好莱坞的大片中出现过。1965年, 由肖恩·康纳利主演的007系列电影《雷霆万钧》就曾出现过一种依靠火箭为推力的飞行背包, 不过在现实世界里, 将个人飞行背包用于交通出行仍然是一个很多人不断探索的梦想。
50年前, 贝尔飞行系统公司的飞行员哈罗德·格雷厄姆驾驶该公司研发的火箭动力飞行带飞上了34米的高空。在随后于尼亚加拉瀑布机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 格雷厄姆又完成了“人类首次可以自由控制的个人火箭动力飞行带”测试。
梦想依然在传递。图中这个照片显示的是一名飞行员驾驶由Jetpack International公司制造的飞行背包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上空飞过。这家公司共生产了3款这种飞行背包, 每个重约180磅 (约合81公斤) 。其中1款背包将出售给经过特殊培训的飞行员, 飞行时间预计可达9到11分钟, 最远飞行距离有18公里, 最高飞行高度可达76米。
另外2款飞行背包主要作为测试模型, 以过氧化氢为燃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性质温和的消毒剂, 可用来漂白头发, 在浓缩状态下可充当火箭推进剂。该物质并不会燃烧, 不过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但是作为一种推进剂, 过氧化氢有很明显的缺陷, 比如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两款用于测试的飞行背包飞行的距离非常有限, 最大飞行时间也不会超过1分钟。
2、自动驾驶汽车
从理论上讲,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让人们在旅途中放松精神, 还能够让高速公路运行更为顺畅, 因此这一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和高科技公司的注意。包括谷歌、宝马、沃尔沃、通用和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众多厂商和科技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概念车, 不过从外观上来看, 这些概念车更像是经过改进的普通汽车。相比之下, 图中这个由旧金山工业设计公司Mike&Maaike设计的自动驾驶汽车则更富有创新精神。这辆名为“Atnmbl”的概念车有7个座位, 当然也包括方向盘和制动踏板。
事实上, 已经有一些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测试当中。美国通用汽车高官艾伦·塔布最近表示, 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有望在未来十年内问世。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则表示, “很多人认为开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不过对于计算机而言这件事其实是很容易的, 只要它能够及时获得周围的数据就可以。我认为, 它的驾驶技术将比一般人都要好, 而且你还可以随时更新软件, 这样你的汽车将会行驶的更安全。”
3、“蝉翼信天翁”人力飞机
如果你拥有一双翅膀, 你还会需要汽油吗?这一理念也是很多工程师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图中这架名为“蝉翼信天翁”号的人力飞机就是最好的体现。
“蝉翼信天翁”号人力飞机是由杜邦公司资助, 著名发明家保罗·麦卡克莱迪亲自参与设计的。它于1979年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人力为动力而飞过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器。这架人力飞机使用的都是轻型材料, 由碳纤维管、透明聚酯薄膜、西印度轻木和凯夫拉尔纤维制造, 同时还包括一些线圈和泡沫。1959年到1980年期间, 麦卡克莱迪设计了一系列以人力和太阳能为动力的飞行器。1971年, 他创立了一家公司, 也就是后来以研发无人飞行系统和生产汽车充电池而闻名的AeroVironment公司。
“蝉翼信天翁”号人力飞机长约36.2米, 飞越英吉利海峡耗费了大约3小时, 比预期的要长1小时。飞机由著名自行车选手布莱恩·阿伦驾驶。在完成这一创举后, 布莱恩两腿抽筋, 而且还有脱水症状。他表示, “在飞行的过程中, 我遇到了很多事先未知的困难, 我当时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克服它们。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我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
4、Shweeb单轨人力车
在19世纪初期, 新泽西州南部曾短暂的出现过一种新的交通工具, 它有点类似于上下颠倒过来的自行车。自行车是安装在距离地面2.9米高的轨道上, 依靠滑力来行驶。这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比当时的自行车要快很多。近期, 这种依靠以踏板驱动为动力的单轨车在新西兰又出现了。一家名为“Shweeb”的公司在新西兰罗托鲁瓦市打造了一个游乐园。该游乐园就是以这种交通工具来吸引游客。
2010年9月, 谷歌对Shweeb公司投资了100万美元, 用于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研发, 以适应未来城市环境的需要。和两个世纪以前类似, Shweeb研发的系统主要是致力于减少轨道车的滑行阻力。该公司在其官网上介绍称, 这一系统采用了“实心车轮和硬轨的方式以减少滑动的阻力”, 不过Shweeb公司又进行了一些改进, 比如在轨道下方的荚状吊舱采用子弹头设计, 乘客躺在里面, 通过踏板驱动车子前行, 这种设计能够减少风阻。单轨车滑行的轨道宽约合20厘米, 吊舱悬挂在下方, 距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约5.8米。
Shweeb公司的总经理彼特·柯西称, 该公司正在谷歌开发和研究项目的支持下, 全力以赴对新系统进行改进和研发, 以希望在2012年末取得一些建设性的成果, 打造一种可用、绿色、低成本和有趣的交通方式。
5、手摇潜水艇
现如今, 研发一些以人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大多是一些娱乐性的行为, 不过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确实出现了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而且还参与了战争, 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这就是美国耶鲁大学学生研发的手摇潜艇。
这款手摇潜艇名为“美国海龟”, 是由耶鲁大学学生大卫·布什纳尔于1775年设计的。他当时只有30多岁。“美国海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斗潜艇, 由橡木和金属铁打造, 高约2.3米, 宽约1.8米。驾驶员通过一个摇把带动两个推进器, 以驱动潜艇行驶。发动攻击时, 驾驶员需要在敌方船只上钻出一个小洞, 放入火药, 与定时导火索相连后再将其点燃, 然后驾驶员就必须疯狂的转动摇把, 以躲避爆炸带来的冲击。“美国海龟”问世后, 其选定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一艘英国战舰, 不过由于其外部包有铜皮, 最后任务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的两次攻击任务也全都宣告失败。
6、达芬奇直升机
这是在保加利亚索菲亚城市艺术艺廊里举行的一场展览上拍摄到的照片。图中展示的是由达芬奇设计的飞机螺旋桨模型。根据美国纪念飞行百年委员会有关早期直升机技术的报告, 这件作品设计于1493年, 它采用了螺旋形旋转面的设计方案, 由铁丝和亚麻布制成, 然后使用淀粉进行密封, 不过螺旋桨需要由人力来驱动。
这个被称之为“气动陀螺”的螺旋桨是世界上首个旋翼飞机设计概念, 不过它最终并没有真正的飞上蓝天。美国纪念飞行百年委员会的报告称, 人体肌肉力量是“绝不可能让直升机成功飞行, 因为人体自身无法产生足够的力量以应对螺旋推进器产生的扭转力。”
7、轻型节能汽车
图中这款汽车是由设计师巴吉明尼斯特·富勒设计的第一辆轻型节能汽车, 可搭载11名乘客, 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45公里, 平均每升汽油可行驶13公里。相比之下, 美国环保总署最新评选出的“2012年能效最高小型货车”平均每升汽油也只能行驶10公里。
图中这款轻型节能汽车拍摄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期间。它拥有三个轮子, 内部采用钢架设计, 车身是白蜡木, 顶棚是帆布, 其外形酷似停留在地面上的飞艇, 体积庞大的杠杆连接着后轮, 与飞机后轮的构造有相似之处。随后的两代轻型节能车的体积与重量更大, 但在操控性方面有所进步。设计师在第三代汽车身上加装了稳定器, 但却并没有改善这款车的稳定性。此后, 受一次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 这款车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
8、哈利·波特“骑士巴士”
在电影《哈利·波特》里, 哈利·波特只需挥舞一下魔法棒, 就能马上召唤“骑士巴士”。这种三层的公共汽车可以瞬间变小, 穿过狭窄的地带, 乘客甚至可以在汽车上购买巧克力或者牙刷。
虽然魔法棒仍然只能停留在科幻故事里, 不过“骑士巴士”的概念却已逐渐在现实世界的交通体系里得到体现, 例如一家名为Telematics的公司就设计了这样一种系统。它可以提供快速的需求响应以及社区间的灵活的交通服务, 以填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之间的空白,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这一系统最大的特点是, 服务的路线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进行最优化的调整, 而乘客则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和交通的状况安排出行。
事实上, 这一理念在世界很多个城市里已经得到了体现, 一些小巴士和“拼车一族”的出现就是对正规交通网络的一种补充。在纽约市和其他都市, 人们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寻找一些出行线路相同的人, 然后一起拼车。这种方法既可以省钱, 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还能缓解交通压力。
9、“天帆”牵引风筝
1964年, 由迪斯尼出品的影片《欢乐满人间》的片尾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让我们乘着风筝飞翔, 飞到天际的最高处。”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天帆”公司就研发了一种巨型风筝, 一旦投入应用将有可能对航运业的现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迄今为止, 天帆公司已经获得了约6760万美元的投资, 主要用于研发自动巨型牵引风筝, 其他研发内容还包括甲板发射装置、回收装置、操作系统、绳索、控制舱和牵引风筝。在使用时, 巨型风筝将可以飞上数百米的高空, 在货船的前方飞行从而产生巨大的牵引力。
不过, 截止到目前, 只有不到10艘货船安装了这一系统。使用风能作为牵引力来带动货船前行将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燃料。在2007年,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约有3.3%是来自于货船的, 对于航运业而言, 减少排放量是非常重要的。
10、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这一概念主要是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从理论角度而言, 如果列车的轮子和铁轨间没有接触, 那么产生的阻力也将非常小, 而且和传统的子弹头列车相比, 磁悬浮列车的维修成本也要低很多。
磁悬浮列车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得到应用, 最著名的要数德国和日本的示范项目了。在经过两年的试验后, 上海也于2004年首次将这种列车投入商业运营。图中就是正在运行的上海磁悬浮列车, 它主要用于连接机场和市区之间的道路, 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431公里。
未来交通工具 篇9
在国内商业刚刚开始腾飞的八九十年代,城市交通尚未出现紧张拥堵的状况,彼时的大型零售商业体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因为那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道路四通八达,人流最为密集。但时至今日,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的凸显,使得原本占尽商业优势的“市中心”逐渐陷入尴尬的境地。
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同样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发展城市商业必然导致人流的集中,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又需要对人流进行疏导。孰重孰轻?有没有两全之策?也许,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的应运而生或多或少能解决以上问题。
交通枢纽购物中心是城市心脏的起搏器
“城市交通枢纽型商业”,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商业体。这类商业依托轨道交通,连接地下地上建筑,集聚多种城市功能。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这一商业模式,闻名世界的东京六本木新城,便是城市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的典型;我国香港地区的西九龙,也是运用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近年来,这种“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模式在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迅速。
如今,世界上有许多国际大都市的交通枢纽地区都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商圈)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同时,在这些城市内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中亦自然而然形成中心里的中心。比起欧洲,亚洲国家由于人口相对密集、人均面积小,使得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假如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来比喻一座城市的运转,那么,交通枢纽无疑是城市的心脏,而各种道路就是血管,涌动的人流犹如血液,随着四通八达的“血管”流向“全身”,最终又通过“血管”流回“心脏”,形成闭环。而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就像一枚心脏起搏器,一方面占据城市要害,利于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心脏的有力跳动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整座城市的“血液循环”。
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购物中心落户成都
在高德地图统计的最新全国十大堵城排名中,成都赫然在列。城市交通拥堵的病症已然蔓延到西部城市。此时,汇聚公共交通系统的交通枢纽成为城市要塞,为城市商业繁荣提供新的可能,比如成都东站。这里,也将迎来中国西部第一座交通枢纽购物中心——鹏瑞利东站广场。
据了解,鹏瑞利东站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主力业态覆盖时尚&零售、特色餐饮美食、西南首家14厅双巨幕自由人数字影院、3000平方米国际标准真冰滑冰场、特色海鲜市场、医疗保健中心、大型超市等。
鹏瑞利东站广场是中国西部第一座无缝链接火车高铁、长途客运、地铁、公交、城市主干道5种交通形态的枢纽购物中心,更是成都新客站城际商旅城CBD最重要的一站式旗舰购物地标之一。
电台交通频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篇10
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鉴于与央视以及省级电视台相比, 其在难以获得大企业的青睐, 所以城市电视台在营销方面应侧重于中小企业客户。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某一区域, 这与城市电视台的覆盖范围基本一致, 因此开发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对于电视台来说成功的概率更大, 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颇具吸引力, 毕竟二者的受众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 应侧重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开发, 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资源来进行开发。城市电视台在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开发时, 应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来进行, 无论是广告时间段的划分以及选择层面都可以进行灵活的选择, 通过给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广告资源解决方案来吸纳中小企业的忠诚度。
最后, 构建弹性的组织管理模式, 除了在产品创新以及客户资源开发重点转变方面努力以外, 还应构建一个弹性道也显现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及缺陷。如何避免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也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广播的概念及其特征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广播成为了继报纸之后的第二大媒体, 90年代已基本形成以音频工作站为主的制播网络体制, 收听方式主要以通过收音机等终端设备接收信号进行。广播与其它三大媒体 (报纸、电视、互联网) 有着很大的区别。
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城市电视台应尽快的根据客户业务的发展状况来优化组织管理模式, 通过构建弹性的组织来增强其对于市场变化适应能力。古语有云, 柔能克刚, 弹性的组织就是依靠自身的柔性在市场环境的变化面前可以做到更加的游刃有余。目前学习型组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组织结构的首选模式,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样一种组织结构可以大大增强的弹性, 从而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举例而言, 在节目创新方面, 通过构建弹性化的组织模式, 可以对电视领域最火爆的节目快速反应, 可以对观众的反应作出快速的反应, 进而加快节目的创新速度, 不至于拾人牙慧, 始终步人后尘。
总之, 城市电视台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 同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残酷的竞争, 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 要想在众多电视台林立, 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杀出一条血路,
汽车时代, 多媒体新兴, 在听众对广播的选择收听意识越来越强、广播走向窄播化时代的今天, 地方交通广播必然要面对中央广播、省级广播相继落地的竞争压力。怎么样去拓宽地方交通广播的收听份额, 为本地的听众带去实实在在的交通服务信息, 这已成为地方交通广播自身发展的关键课题。
目前国内交通音乐电台发展现状, 从2008年全国广播市场竞争格局来看, 以新闻、音乐和交通三大类频率主宰的广播市场呈现鼎足之势, 市场份额分别
必须要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实现, 通过在产品、人才、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来实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进而树立核心竞争优势, 抢占客户群, 为电视台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丽玲.城市电视台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 2011
[2]刘义萍.当前省会城市台发展的瓶颈与对策思考[J].东南传播, 2009
[3]邬光照.省级电视台与城市电视台差异化经营探微[J].新闻界, 2008
[4]南晓明.城市电视台发展之我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4) .
[5]甘霖.城市电视台发展的狼性法则[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 (6) .
(南京广电集团, 南京210001) 达到28.5%、22.6%和20.2%。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给交通广播提供了持续增长的生命周期, 也为交通广播的未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在我国, 广播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曾经, 广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传达信号、传递机密等军事方面的用途, 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 广播更加具有其它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广播传播的速度、传播范围的无所不及以及广播制作的低成本、方便操作, 使其有着自身独有的发展空间。目前, 我国城乡拥有收音机5亿台, 收音设备普及率达69.1%, 其中城镇收音设备普及率为83.2%,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3.56%, 全国听众接近12.02亿, 全国目前共有广播电台306座, 伴有广播节目1983套, 很多电台广播媒体到达率高达40.9%, 广播广告收入增长幅度也连年创新高, 这些都说明广播产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广播凭借其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的特点, 成为了四大媒体中传播最为迅速、及时的媒介;广播依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 使得信息及受众覆盖面极为广泛;由于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讯息, 声情并茂的语言成了其主要特色之一, 且信息传播方式非常灵活, 任何地点发生的新闻和讯息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受众;不用耗费任何如报纸一样的复杂版面, 也不用耗时制作一档如电视新闻般需要大量镜头语言的素材, 使得广播的制作成本即简便又低廉。
以声音传播为主的广播也有诸多局限。由于传播的信息迅速及量大的特点, 导致其生命周期短, 资源不易保存;广播缺少完美的视觉效果, 在表现外在形象的产品方面, 有一定的局限性;广播受众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电台传达的讯息, 不能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内容选择性较差。
2 电台交通频道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广播在早期出现了由“广播”向“窄播”的演变, 广播类型及传播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此类广播专业化的转变过程中, 电台交通频道应运而生, 交通电台首先在上海出现。电台交通频道凭借其定位准确、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强烈的服务意识、明确的市场观念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崛起。由于长期受到大众喜爱及高速增长的听众数量, 此后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创办交通广播频道。这种现象的出现, 是广播顺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受众需求的改革成果, 电台交通频道对大众传媒的新生力量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同性质媒体的激烈竞争、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崛起, 长期缺乏创新的广播内容及结构的电台交通频道开始产生新的诸多问题。因此, 顺应时代寻求新的出路并进行再次改革, 便成了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
3 电台交通频道目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 目前电台交通频道的受众及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交通广播的受众以车辆驾驶者为主, 其收入来源过分依赖广播广告, 产业经营创收较低。 (2) 新媒体势头强劲, 传统交通广播无法充分满足受众需求。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使得媒体也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新的媒体形态以吸引大众的视线。 (3) 交通广播媒体间的竞争激烈。由于交通电台传播的信息以当地城市路况为主, 路况资源又属于独家媒体资源, 当下公共服务信息发布权垄断化趋势较强, 交通广播只有协调搞好与当地交通部门的关系, 才能使交通频道发展不致因此受到影响。
解决办法:第一, 优化主持人的包装形象, 配置优秀的、有一定人气的主持人, 突出本电台的风格, 可建立幽默、轻松的主题风格, 减少驾驶者的出行压力。
第二, 打造专业的品牌栏目, 分析当下交通频道的栏目内容, 寻求别具一格的节目内容, 突出本台的优势和独特个性来吸引受众。第三, 与城市交通相关部门或出租车司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适当组织与交通频道主题有关的活动, 以提高收听率。第四, 以媒体品牌为核心, 树立优秀的品牌形象, 建立新的产业链, 如与知名汽车行业举办具有创意、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内容形式上本着多样化的原则, 解决受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从根本上吸引受众, 提升品牌经济效益。其次, 可适当开发衍生品, 如出版发行与交通、出行有关的文化书籍等, 扩大媒体品牌的影响力。第五, 加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合作, 如同新浪微博共同举办相关有奖活动, 同影视行业合资拍摄具有现代化的城市交通题材影视剧等, 拓展交通频道的发展范围。
4 电台交通频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的电台交通频道已经不能满足物质文化水平日益丰富的受众需求, 与各大著名新媒体或与交通、汽车等权威部门及著名品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已是必然的趋势。电台交通频道要想寻求稳固的发展, 必须摸索出本电台的整体风格, 从而使受众能感受到这类电台明显区别于其它交通广播媒体, 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总而言之, 虽然电台交通频道在广播界曾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媒体行业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 但是, 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变革, 电台交通频道在自身品牌发展方面还要继续探索创新, 紧随时代步伐和国家相关市场经济政策, 及时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同时, 不能单一地追求广播广告经济效益, 必须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时代, 寻求与权威新媒体、知名交通汽车等品牌或部门的长久合作方式, 相信电台交通频道在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宽松政策, 传媒行业的发展环境也逐步优化, 媒体政策相对于往年也较大宽松, 这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广播媒体市场开拓了新的发展道路。广播节目内容、结构和类型更加细化, 凸显出与时俱进且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有效发展趋势。传媒行业以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社会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广播的概念及其特征, 首先分析了电台交通频道的发展现状, 然后探讨了电台交通频道目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最后对电台交通频道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电台交通,交通电台,广播,交通广播
参考文献
[1]周俊杰.交通广播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再造——对交通广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声屏世界, 2005 (1) .
[2]杨晓芳.从交通广播看广播品牌战略的突破与缺失[D].南昌大学, 2006.
[3]龙丽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交通广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未来交通,混合动力 篇11
乔·雷德菲尔德先生专门从事能源系统工程,在美国西南研究院负责车辆建模和仿真传动系统的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设计和项目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车辆动力系统等先进汽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
A=Automotive Observer
J=Joe Redfield
A:请您就目前的混合动力市场做个大概的描述?
J:混合动力市场再也不是一个被各种疑惑所观望的话题。这个市场正越走越广。自从气电混合的普锐斯和Insight这些系列的混合动力车上市以来,美国的OEM制造商已经开始供应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车型。许多新的设计也涌入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市场。更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政府和汽车工业界一直在十分积极地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冷静看到整个市场的情况。以美国市场为例,混合动力汽车今天占到的市场比例也仅为1%。
A:就您所知,目前业界的技术方向是哪些?工程师们目前正在做着哪些工作?
J:以美国西南研究院为例。目前,我们主要研究的混合动力技术的三个领域:第一,也是中国业内同仁非常关注的能量储存系统。我们的内部研发计划,目前正在开展对先进锂电池的研究。另外我们还在积极推进ESSES(Energy Storage System Evaluation and Safety)商业联盟计划,对混合动力市场上所有的化学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第二,我们的工程师正在研究新的方式,来整台和控制电动马达和混合驱动器,并入传动或车辆驱动系统。另外,我们还在为军工、商业制造企业等,进行着先进混合驱动模型和模拟的研究。这个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气电式混合动力、插入式电动混合动力,和大型军用及商用卡车的液压式混合动力系统。
A:是否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更加省油?
J: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经常被宣传到,每加仑可行驶100、或200、甚至300英里,这有些用词不当。我们不能用对传统的传动系统衡量的方式,去测量充电式混合动力的燃油经济性。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需要人们在家进行充电,汽车会使用该电池为最初的推进能源,直到它足以耗尽,然后启动发动机。PHEVs(充电式混合电动汽车)的额定电流为10、20、30或40mA(毫安),是用于最初只是用电力的启动里程。
比如,你有一辆PHEV-40,每天就跑40英里或更少的路,那就根本不需要启动发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用现在的计算方式,每加仑就折算出了更多的英里数。要想准确计算,你还要考虑电池的电动能源在启动时的里程数。所以,300英里/加仑是有些夸大其辞的说法。美国西南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目前正在参与开发,一套针对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的测量标准。
A:在后续的混合动力研究过程中,能量储存是主要问题吗?
J:混合动力研究的一部分挑战来自能量储存,但控制能力也不可小觑,即如何控制不同的系统,以达到预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SWRI目前就从事电池技术相关的材料研究、电池寿命预测、混合动力拓扑和控制系统开发。我们参与各个环节的研究,为混合动力项目的执行提供支持。
A:充电式混台动力和智能电网就足以交通运输需求吗?
J:以下是我对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做出的预测:充电式混合动力将普及到基本住宅交通,你可以在家里给车充好电,然后开着去上班或上学。回家以后,你再将车插回到车库或停车位上的插座。
你可能做到一个星期,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都不需要往油箱添加一滴汽油。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背后是一个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家和车在你个人和国家的能源系统一智能电网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你给混合动力车充电的那一刻起,智能电网就开始与你的车通讯,你的车会知道有多少能量被储存,下一次行程会在什么时候需要多少能量。同时,电力公司将计划何时需要往电池内储存多少能量,以充分利用最清洁最高效的能源生产系统,即间歇性电网系统。电力公司将利用夜间低成本的电力资源来为你的电池充电。
未来交通工具 篇12
《规划》全文由十章组成, 开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求, 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和邮政业五章, 提出了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交通科技与信息化、绿色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三章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保障内容, 是对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时代特征与要求的集中体现。第十章是保障措施, 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资政策、健全法规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提出了保障行业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的政策及措施。
《规划》强调,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的动力, 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遵循保持持续发展、推进协调发展、鼓励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坚持安全发展五条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 “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 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 结构更加合理, 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运输装备进一步改善, 运输组织不断优化, 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行业监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交通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 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规划》确定的“十二五”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综合运输、运输服务、交通科技与信息化、绿色交通、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主要指标包括: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2214个, 能力适应度 (港口通过能力/实际完成吞吐量) 达到1.1, 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邮政普遍服务局所总数达到6.2万个。建成100个左右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 建设200个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或公路货运枢纽。国道平均运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 民航航班正常率高于80%, 邮件、快件全程时限达标率达到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与2005年相比,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0%和11%, 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5%和16%。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 城市客运百万车公里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1%。民航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0.2%。
【未来交通工具】推荐阅读:
未来交通05-14
预知未来的城市交通06-10
浅谈我国未来交通管理模式论文08-20
未来啊未来作文400字08-31
未来的汽车 - 未来作文700字08-27
作文未来的书包:未来的书包07-10
未来的想象作文:未来的环境08-24
未来中国梦中国未来(800字)作文08-19
畅想未来作文500字 未来智能门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