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未来

2024-08-18

民族未来(通用11篇)

民族未来 篇1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是民族间区别与差异的真正意义上的“遗传密码”。在看完《刮痧》之后, 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 找寻自己的未来呢?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论述的。

世界上存在着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 都首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形成的与之相协调的特殊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制度、语言等的集中反映, 是由于各种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规、宗教、习俗以及习惯等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既是以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基点又是一个民族现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聚。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生, 既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又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不断发展壮大,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辉煌的贡献。形成了农耕经济与宗法制度的特定环境中的中华民族文化, 与西方文明相比, 富有鲜明的特色。中华民族文化注重伦理、重视人文传统、崇尚中庸和谐并且具有无与伦比的延绵韧性。因此, 在《刮痧》中发生的那种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应该在这种碰撞中, 民族文化应该去向何方呢?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 多样性或者说多元文化是人类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 特别是当今自由开放的经济时代, 社会发展为每一个体进行文化选择、确立价值判断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条件,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众多国外华人, 身处异国他乡, 在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过程中感受着心灵的冲击和洗礼。他们具有选择自己的价值观的取向, 但是长期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文化是地域所不能阻隔的, 因此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 可以说我们既有收获的又很痛苦的。一种既坚持中华文明的传统又不拒斥西方文明的文化发展观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 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多元文化共存所提出的要求, 也是我们民族文化未来的出路所在。

首先, 我们要在全球化中确立并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身分, 要努力保卫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民族的文化中有许多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 例如这部电影中的“刮痧”这一中医疗法, 就是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 是我们必须珍视的。我们要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怀着一种崇敬的心理。对前人创造的文化成就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 无视民族文化完全接受外来文化, 则会造成本民族文化灵魂的丧失, 最终导致民族危机。因此,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在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弘扬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 彰显其特有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鲜明的个性特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只有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才有魅力。为了更好地走向世界, 用民族性来吸纳、扩展时代性和世界性,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弘扬文化的民族特色,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 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弘扬文化的民族特色, 并非对民族文化不加分析地全部继承下来。虽说中国拥有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但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 立足于国情, 予以时代性的改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先进的民族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从而使我们文化的民族之根越扎越深, 民族特色越发彰显, 时代精神越发强烈, 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次, 要有开放的心态, 善加辨别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 古代我们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 虽然这样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但是也直接的造成了我们民族的落后。近代我们的祖国备受欺凌, 让我们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走出来, 开始反思自己文化的落后性, 又走向了对民族文化完全否定和全盘西化的极端。我们说这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现代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成为历史的必然。特别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入WTO以后, 中国已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这就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严峻的挑战, 建构具有开放性的民族文化, 无疑是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重要启迪, 经济的开放必然要实行文化的对外开放, 这是增强自身活力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 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 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已告诉我们, 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速度不断加快, 规模不断扩大, 自我封闭的民族文化在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除了陷于僵化、停滞、枯萎从而被淘汰, 别无选择。邓小平生前曾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江泽民和胡锦涛也曾多次强调, 我国的文化发展, 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实行对外开放, 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 面对我们的民族文化, 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博大的胸襟和放眼世界的眼光, 这要求我们做到:首先, 要挖掘中国民族文化的世界价值, 以中国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完善世界文化, 使华夏文化的合理成分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与繁荣, 深化民族文化与其他外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其次, 要将华夏文化置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 通过文化间的相互激荡, 消除我国民族文化中的腐朽因素, 并积极吸取对自己有利的营养成分, 增强自己的活力。任何民族文化都不能脱离世界文化而独立存在, 建构开放性的民族文化, 是当前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些的基础上, 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世界上的尊重, 但前提是我们要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 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才能够获得其他不同文化种族的尊重。在《刮痧》中我们的同胞在美国遇到的情况就是因为民族文化的不理解造成的!因此, 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更好的融入世界, 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我们只有在努力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 给予世界更多地认识我们文化的机会, 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认同, 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2004.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3]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民族未来 篇2

——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北校区纪念12.9系列活动

77年前,中国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北平学生满腔爱国热情,冲破了国民党当局沿街设置的封锁线,引发了各界民众图存救亡的示威大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的大狂潮。今天,城北校区的2300余名学生身姿挺拔,表情盎然,高呼让历史告诉未来,为民族复兴而读书。活动开始前,教育处何波主任生动详实地为同学们介绍了12.9活动的整个历史事件,让同学们置身1935年的12月9号,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学生在国家危难时刻,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的爱国热情和气概。活动中125名入团积极分子,在团委书记助理2014.24班鲜琳同学的带领下,高举右手,在团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宣誓后,杜裕校长亲手为同学们佩戴了象征初生的太阳及其光芒的中国共青团团徽,并颁发团员证。

听,耳边传来嘹亮的歌声,“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那是2014级21班的同学们带来的《精忠报国》,由此便拉开了本次歌咏比赛的帷幕。接下来的各个班级,同学们时而《英雄少年》、时而《军歌嘹亮》、时而《团结就是力量》,他们倾尽全力,用激昂的斗志,无比地热情,高亢的歌声唱出曲曲催人奋进的红歌。突然,神圣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2014级7班同学们的头上,他们带来的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用铁一般的精神唱出了伟大祖国复兴之路的坚决决心,也将整个歌咏比赛推向了比赛的高潮,获得了同学与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整个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热情高、纪律好、效果佳,一张张稚嫩但成熟的脸上写满了少年军校奋发向上的明天,祖国蒸蒸日上的未来。活动后,杜裕校长做了总结发言,给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更加努力,用优异的成绩向家长、学校汇报,用实际的行动投身爱国建设的红潮。

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 篇3

看到慈善文化通过《慈善读本》走进校园,看到慈善文化像阳光雨露滋润着中小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心田,像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看到这本厚厚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选》,我感到很振奋、很欣慰。

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秉承“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的宗旨和先进的育人理念,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慈善类读物《慈善读本》(小学版、初中版)。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精神慈善、文化慈善项目。为了支持这个全新的慈善项目,支持《慈善读本》的推广,我们万达集团率先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捐赠10万册《慈善读本》,并支持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很快,全国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各地中小学捐赠《慈善读本》,两年的时间里,《慈善读本》的捐赠已经超过200万册。一场立足慈善、依托教育、着眼长远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慈善征文活动在全国广泛深入、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并取得可喜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就业、施展才干的机会,是我和万达集团多年来不懈的追求。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为社会奉献爱心同样是我们多年来不懈的追求。万达集团从1990年,企业创立后不久就开始捐出善款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20多年来,万达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慈善公益理念和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奉献也不断在创新中发展。2013年,万达集团新增就业10.8万人,其中大学生3.3万人。万达集团一家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占当年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1%。万达集团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3.9万人。2013年,万达集团纳税227亿元,是全国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全年慈善公益现金捐赠4.38亿元,累计现金捐款已超过35亿元。

我最欣赏古人的两句话——行善最乐,读书最佳;行善而且有能力行善,是我人生最大的哲学。多年前我就说过:“每个企业都有责任把自己民族最美好的文化传承下来,传给后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果大家都不关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去传承和发扬光大,都被强势文化所吸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自己民族文化就会逐渐消亡。所以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传承、发扬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

中华慈善总会自1994年创办,已经走过20年不平凡的历程,为中华民族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华慈善总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荣誉会长,我为“慈善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果、为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小学生作者表示祝贺,并和大家一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指示,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看到慈善文化通过《慈善读本》走进校园,看到慈善文化像阳光雨露滋润着中小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心田,像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看到这本厚厚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选》,我感到很振奋、很欣慰。

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秉承“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的宗旨和先进的育人理念,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慈善类读物《慈善读本》(小学版、初中版)。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精神慈善、文化慈善项目。为了支持这个全新的慈善项目,支持《慈善读本》的推广,我们万达集团率先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捐赠10万册《慈善读本》,并支持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很快,全国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各地中小学捐赠《慈善读本》,两年的时间里,《慈善读本》的捐赠已经超过200万册。一场立足慈善、依托教育、着眼长远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慈善征文活动在全国广泛深入、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并取得可喜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就业、施展才干的机会,是我和万达集团多年来不懈的追求。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为社会奉献爱心同样是我们多年来不懈的追求。万达集团从1990年,企业创立后不久就开始捐出善款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20多年来,万达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慈善公益理念和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奉献也不断在创新中发展。2013年,万达集团新增就业10.8万人,其中大学生3.3万人。万达集团一家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占当年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1%。万达集团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3.9万人。2013年,万达集团纳税227亿元,是全国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全年慈善公益现金捐赠4.38亿元,累计现金捐款已超过35亿元。

我最欣赏古人的两句话——行善最乐,读书最佳;行善而且有能力行善,是我人生最大的哲学。多年前我就说过:“每个企业都有责任把自己民族最美好的文化传承下来,传给后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果大家都不关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去传承和发扬光大,都被强势文化所吸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自己民族文化就会逐渐消亡。所以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传承、发扬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

中华慈善总会自1994年创办,已经走过20年不平凡的历程,为中华民族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中华慈善总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荣誉会长,我为“慈善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果、为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小学生作者表示祝贺,并和大家一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指示,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看到慈善文化通过《慈善读本》走进校园,看到慈善文化像阳光雨露滋润着中小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心田,像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如此丰硕的果实,看到这本厚厚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选》,我感到很振奋、很欣慰。

2011年,中华慈善总会秉承“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的宗旨和先进的育人理念,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慈善类读物《慈善读本》(小学版、初中版)。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精神慈善、文化慈善项目。为了支持这个全新的慈善项目,支持《慈善读本》的推广,我们万达集团率先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捐赠10万册《慈善读本》,并支持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很快,全国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各地中小学捐赠《慈善读本》,两年的时间里,《慈善读本》的捐赠已经超过200万册。一场立足慈善、依托教育、着眼长远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慈善征文活动在全国广泛深入、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并取得可喜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就业、施展才干的机会,是我和万达集团多年来不懈的追求。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为社会奉献爱心同样是我们多年来不懈的追求。万达集团从1990年,企业创立后不久就开始捐出善款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20多年来,万达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慈善公益理念和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奉献也不断在创新中发展。2013年,万达集团新增就业10.8万人,其中大学生3.3万人。万达集团一家企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占当年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1%。万达集团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最多的企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3.9万人。2013年,万达集团纳税227亿元,是全国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全年慈善公益现金捐赠4.38亿元,累计现金捐款已超过35亿元。

我最欣赏古人的两句话——行善最乐,读书最佳;行善而且有能力行善,是我人生最大的哲学。多年前我就说过:“每个企业都有责任把自己民族最美好的文化传承下来,传给后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果大家都不关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去传承和发扬光大,都被强势文化所吸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自己民族文化就会逐渐消亡。所以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传承、发扬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发展 篇4

回首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是极富多元的, 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带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和风俗习惯, 自然人们对审美以及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也会有所不同的, 这样就形成了多元的民族审美观。

然而改革开放后, 中国发展无论是从文化、经济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节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于美的欣赏习惯和切入点也在发生着变化, 艺术方面的发展更是如此, 百姓所接受的艺术形式也从原来单一的形式变得有所选择, 过去的人们只能被动的从广播里听到或学到一些歌曲, 对于具体喜欢听什么风格学习什么风格也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更没有明确的欣赏目标。而现在则有了巨大全新的变化, 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都成了现今的代名词, 人们生活在科技飞速运转的时代, 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也有了自己审美选择权利, 各种网络音像制品、以及各种艺术团体, 专业的歌舞剧院等等一系列的欣赏途经可供百姓去欣赏, 甚至有些真正爱好音乐喜欢唱歌的百姓也可以选择在艺术培训学校来找到专业的声乐老师一对一的来进行声乐辅导, 或者到当地的艺术馆来进行公益性培训, 可以说全民的艺术情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单从现在的一些高水平专业性的音乐会也可以看出, 一部分专业歌手已经不再把美声、通俗、民族做出很具体明确的划分了, 就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光荣绽放”系列音乐会, 笔者发现从几场音乐会的演唱形式上看就足够给听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许多歌唱家在经过自己的处理, 保留自己唱法的基础上, 又将三种唱法的音乐元素结合到一起, 演唱出了韵味十足的歌曲, 将歌曲进一步升华, 实现了三种唱法融会贯通的视听效果。这种形式的演唱也被越来越多的歌唱家所运用, 同时这样的演唱形式不仅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所以说要想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得到长久的发展, 就必须建立全新的审美观, 站在全新的审美视角来鼓励歌手演唱多种唱法、风格的声乐作品, 以多元的融合以及全新的审美来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 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建立“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 我国的文化艺术领域是建立在民族间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特点之上, 各区域文化艺术的发展为民族声乐艺术多样性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经验, 总结出我国当今的民族声乐应该在共性科学的歌唱发声之上, 同时培养演唱者的个性, 即建立一种共性与个性、民族与美声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走出一条不仅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风格道路, 又能在国家乃至世界立足的民族声乐体系。

建立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笔者想一方面就需要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因材施教:毕竟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嗓音条件, 不同的审美意识, 不同的作品情感理解, 只有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训练, 才能形成风格迥异、多彩多样的声乐学习者;再一方面就需要作曲家要写出不同风格不同创作思路的音乐作品:这就要求作曲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 创作出不同时代的风格作品, 同时也要多创作地域风格强的作品, 毕竟我们是中华民族培养的儿女, 把我们的民族风继续发扬光大也是当下民族声乐工作者的时代要求。

三、构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声乐学派

目前, 就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而言, 整体态势符合了“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的发展特点, 而中国声乐艺术想要走向世界, 在世界发展舞台上永葆生机, 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壮大、吐故纳新、不断的成熟起来, 构建属于我国自己风格特色的声乐艺术, 并通过传播在世界范围上彰显一定的影响力,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

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声乐学派,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 而是需要我国大量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共同奋斗。首先就要需要大量的新作品, 我国作曲家要与时俱进, 跟进时代脚步, 创作多元、能彰显我国民族特色的时代作品, 同时也要加强作品演唱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更加提高作品的质量。在民族声乐唱法上既要遵循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 也根据不同演唱者的不同条件, 将不同的声部特点演唱特色表现出来。尽量达到百花齐放, 多种风格、多唱法并存的时代气息。在师资建设方面, 也要做到积极开展各项声乐学术研讨会, 高校声乐学科的完善确立, 高校声乐比赛, 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实践展示, 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声乐艺术整体师资队伍的强大和专业水平, 建立公平、公开的学术健康教学环境。

民族未来 篇5

--------凤迹小学(教师组): 翁淑兰

曾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个产妇,如果她生下的是个男孩,这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飞遍千家万户;如果她生下是个女孩,那么人们会遗憾地说:生了个没声音的。听的人自然心知肚明,女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作为一个女孩的母亲的我自然也有这么一次经历,但伤心过后,我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女孩那将会怎样,我想那就像是蓝天飘走了白云,鲜花只剩下了叶梗,世界将变得暗淡无光、黯然失色。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呢,难道是女孩就注定不如男孩吗?殊不知,古往今来,有多少成功的巾帼故事曾经鼓舞过每一个人,古有花木兰,今有梁红玉,这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曾让多少人欢欣鼓舞过,曾让多少人暗自羡慕过,也曾让多少人引以为自豪过。我深信,在文明的当今社会,女孩的名字同样可以响亮起来,女性也能撑

起灿烂的半边天。

在我十几年的执教生涯里,我对班上的男女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有时觉得女生比男生更乖巧,更懂事,更贴心,常会不自觉地对她们注入更多的关爱。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关心她们,鼓励她们,常高兴着她们的高兴,烦恼着她们的烦恼,为她们排忧解难,为她们增添自信的力量。记得班上能英同学,在生日时想着弟弟过生日都有蛋糕而请求爸爸妈妈也为她买一个蛋糕、过一个生日,可家人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就说:“女孩子家过什么生日,有学上,有饭吃就行。”就因为得不到一个蛋糕、得不到父母对她的公平的爱而独自忧伤,我看到这篇习作时,微笑地对她说:一个蛋糕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你要抬起头,重新认识自己,你并不比男孩差,男孩能做到的事你也能做到,你得学会证明自己,这样你的父母就不会小看你了。在我的开导鼓励下,她不再埋怨、忧伤,学习更努力了,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成绩逐步上升,但更让我欣喜的是:她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不再因为自己是个女孩而滞往不前。

浅议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 篇6

关键词:中国新歌剧;音乐剧;民族歌剧;形式单一

音乐剧在中国还处于创作偿试和探索阶段,起初是中国歌剧院自己创作并上演音乐剧《现在的年轻人》,差不多同时,上海歌剧院创作演出了《风流年华》。引进国外音乐剧,始于80年代中期,1987年5月,由中央歌剧院首演百老汇著名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和《异想天开》,上海戏剧学院也曾在此时间上演《窈窕淑女》,沈阳上演《搭错车》。此后十余年间,全国各地公演了数十部有一定影响的音乐剧,且绝大多数系创作。从以上看来,音乐剧在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是始一创作尝试和探索,同时也注意引进。

一、新歌剧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谈到新歌剧的形成的发展,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歌剧?歌剧就是以唱歌为主,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戏剧的音乐形式或音乐的戏剧形式。

中国歌剧艺术萌芽于“五四”运动后黎锦晖创作的一批儿童歌舞剧。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新歌剧的真正确立,是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幕歌剧《白毛女》。该剧采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并加以改造,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

继《白毛女》之后,一些作曲家又创作了一批新歌剧,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红珊瑚》、《江姐》、《洪湖赤卫队》等等与政治生活、思想运动有关的新歌剧。

二、中国新歌剧的音乐素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回顾新歌剧中优秀的经典的歌剧,不难发现他们的音乐素材来源都是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的。比如说《我要活》在音乐上先是以民歌为素材的简练的歌曲风格的唱段,后吸收了秦腔的哭腔手法,再吸收河北梆子的音乐素材,将唱腔发展到更加高亢悲愤的境界,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小二黑结婚》和《刘胡兰》两剧则以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作为歌剧音乐的基调,而《草原之歌》虽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但音乐基调却采用的是藏族的山歌和舞蹈。《洪湖赤卫队》主要从湖北花鼓戏和天门、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素材中汲取最富于生命力的音乐而创作的。《红珊瑚》的音乐主要基于各地地方戏曲音乐进行创作的。

三、目前中国民族歌剧的形式单一及不景气的现象

第一,政治历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延安诞生”的歌剧,不自觉的以歌剧服务政治,使歌剧政治化、工具化,在这一时期,出现过优秀的新歌剧,但是,自觉不自觉中歌剧应有的美的创造湮没在政治实用主义的激情之中。

第二,中国真正的文化精华在于老百姓,倘若不深入群众,就无法产生优等的具有特色的歌剧。众所周知,曾有的民族歌剧辉煌时期的优等作品,无不真诚的尊重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新生人民群众的审美理念,审美需求,贴近人民大众的歌剧才会有光辉的前途。

第三,失去了如歌旋律,由于当代作曲家出于院校,写出的音乐立体感,交响性较强,不像过去时代的某些歌剧多是“旋律加伴奏”,毫无个性,失去了像马可、刘炽、李劫夫这些旋律大师,只有对民间音乐有着深厚修养,以及独到的改编功夫,才能使其旋律的创作犹如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歌唱并直达观众的心灵深处。切记旋律不但是中华音乐的灵魂,也是中国歌剧的灵魂。

第四,对欧洲歌剧的认识上的误解,现在一些人一味的追求所谓的“阳春白雪”,认为西洋歌剧才是真正的,规范的歌剧,刻意的模仿使其失去民族本色。借鉴固然是好,但切莫忘了中国观众的思想历史和审美意识是与西洋人不同的,中国人民长期受中国传统戏曲及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所感染,对于产生于王室贵族的西洋音乐所不同的,不能以那种中国人民群众无法理解的严肃音乐来束缚和规定中国人民的爱好和审美。

四、中国歌剧必须坚持民族特色,迎新与继承

歌剧史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倘若我们追求与西洋歌剧接轨,就等于一个民族文化湮没于另一种民族文化,等于要中国歌剧抹煞自己的民族特色,被中国歌剧完全丧失独立的民族品格,丧失本国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在歌唱上,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性为本国文化的一部分,要代表和体现中国音乐文化和鲜明民族特色,就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盲从,美声唱法固然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发声体系,但民族唱法回味唯美,所谓的发展必须基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坚持民族性,不使其沉沦于民粹主义,而是广纳博收,发扬光大,继承和创新民族音乐,丰富其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内涵。

五、音乐剧——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形式

音乐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和中国音乐的结合将是中国新歌剧的未来发展新的形式。

音乐剧是一门把文学、戏剧、音乐、歌剧、舞蹈、美术、建筑等艺术元素熔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这一艺术形式首先发生于西方。中世纪以后,音乐、文化上有再次打的变故,一次是以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世俗化,再就是,二十世纪的音乐文化的通俗化。

西洋歌剧的兴起正是随着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音乐的世俗化而兴起,到了二十世纪,西洋歌剧的发展异彩纷呈,出现了新品种,在“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之外,出现了“音乐剧”、“合唱剧”等。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美国音乐剧实际上是轻歌剧的发展与演进,它熔美国现代流行音乐、舞蹈、戏剧为一炉,体现着当代社会生活,但它不同于轻歌剧的“轻”和“小”,而常是大制作。

在美国,50年代,好莱坞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七兄弟,七新娘》,同百老汇音乐一道,风靡美国舞台。

在英国,60年代,带摇滚歌曲风格的音乐剧《约瑟人》,《耶稣基督超级明呈》也随之红极一时。

音乐剧《悲惨世界》连演129年。《猫》在伦敦连演48年而不衰,创下了辉煌的记录。

而音乐剧在中国的创作尝试始于1982年的《现在的年轻人》,再到引进国内首个音乐剧《乐器推销员》和《异想天开》,再到创作的《雁儿在树梢》、《请与我同行》、《公寓十三》、《特区回旋曲》、《山野的游戏》、《人间自有真情在》等,都有非常积极向上发展的良好趋势。

六、结语

我国民族众多,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是发出奇目的光辉,歌剧曾推动、见证了中国的一段历史,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经过残酷摧残的文化瑰宝,一朵夺目的奇葩,虽有短暂的恢复,如今还是被冷落,为振兴中国民族歌剧,就要顺应时代的变迁,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变化,只有敢于创新,只有坚持探索,只有吸取本民族的精神,只有执着追求,才能使它复苏,并走向繁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只有带着求实与探索的精神,以一种新的形式来继承中国民族歌剧才能走出一片春天。

【参考文献】

[1]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王凤岐.歌剧艺术与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民族未来 篇7

(一) 在研究内容上,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有待深入挖掘

目前, 学界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成果颇多, 但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特殊性的阐释明显不足, 从而导致国家层面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一刀切, 忽略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同样,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学者们也更多的是用一般的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 抹杀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性。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独特性, 根源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权力———“自治权”的独特性。因此,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必须围绕着以自治权为核心的行政权力来设计。但目前的研究中学界对这一特殊性的挖掘明显不足, 尤其是在机构设置, 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很少看到特色性的研究成果。

(二) 研究方法上, 学科的单一性, 视角的狭隘性、静态性有待改善

首先, 目前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中, 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某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 研究的视角也过于狭隘, 而且偏于传统的规范研究与法律制度描述, 讲“应然”者多, “实然”者少, 静态分析多, 而动态的、政治过程的运行分析少。因而, 导致大量的研究成果形不成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相互支撑, 表现出用相对简单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影响了成果的概括力和抽象力, 表现为理论创新能力不够, 理论解释力不强, 甚至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科无疑又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其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等方面都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充分交流与碰撞, 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 共享资源, 而且能够避免过去研究视角和方法单一、研究资料有限等方面的局限,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次, 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的, 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研究的, 缺乏微观的、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客观上, 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 政府处于主导的地位, 社会及其民众处于从属的地位, 学者们的研究视角自然是自上而下的宏观的视角, 而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的视角, 但是, 类似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解释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也难以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

当今, 民族自治地方, 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有序的发展及少数民族群体权益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社会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问题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 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 其复杂性超越以往任何时空。因此, 单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 (相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政府 (相对于社会、民众) 、正式制度规范 (相对于非正式制度) 等单一视角分析如此复杂的问题, 显然是力不从心。

(三)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亟需实证定量方法的支撑

目前,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学者们主要运用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进行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占据了绝大多数, 而且研究的视角多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的描述研究, 而针对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动态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现有的民族自治法制框架下,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越来越深入到民族自治地方生活的细微处。比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都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社会固有的社会组织规范与国家法律的实施等方面;并且, 不同层面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需要总结和概括。因此, 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可以在一些过去研究尚未涉猎或涉猎很少的, 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做一些经验研究的尝试。比如, 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保护;都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社会固有的社会组织规范与国家法律的冲突与整合等方面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此外, 针对各个不同性质、类型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对民众的回应及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概括, 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经验素材。

(四)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有待挖掘

“因俗而治”更多的体现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以往有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中, 学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正式制度, 有意无意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因此, 在研究成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 民族自治地方组织机构的优化、政府职能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等研究, 更多地专注于正式制度的因素, 而对民族自治地方特殊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宗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关注不够。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中, 如果将非正式规则挖掘出来, 可以解释很多正式制度所解释不了的现象。只有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时才能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高效。通过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来确定哪些是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 哪些是需要我们加以改革和完善的, 进而建立一套与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相匹配的非正式制度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效运行, 实现制度的预期目标。

(五)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宪政困境亟待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可以预见, 民族自治地方的族群和谐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上, 事实证明, 要长期保持民族自治地方族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只是依靠严厉惩罚或优惠政策是不够的。在这个方面, 中央的意图再好, 政策再理性, 如果缺乏良好的制度保证, 执行过程也会走样。因此, 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中, 如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这一职能, 就成为考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和效率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如此敏感和复杂的重大问题我们都有意无意采取回避矛盾, 只谈成就、不谈问题, 只谈宏观、不谈微观的固定思维模式中, 更有甚者把这一领域视为禁区。无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一味消极地以中央的决策作为惟一标准, 导致学术研究沦落为对中央决策和政策的解释和注解, 不能为中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导致理论抽象与概括不够、创新不足、解释力不强等现象。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建立在单一制的政治框架内,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成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活动的关键问题,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更多从中央的视角研究两者的关系, 而很少从民族自治地方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 更没有把处理两者的关系放在宪政的视野下, 仅仅把宪法作为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 而不是把宪法本身作为两者关系的本来内容加以考虑, 从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最终搁浅。

(六)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亟待建立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全球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成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治理模式。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模式的建构需要对作如下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1.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宪政价值与对民众的回应;2.民族自治地方传统人事行政向现代人力资源方面的转化。3.民族自治地方行政责任伦理的建设。4.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第三部门力量的引进和管理。5.民族自治地方治理模式的转变。6.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7.民族自治地方战略管理。8.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绩效评估。通过上述整体推进, 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化和更新。

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提出以及立足点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以往行政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从一个学科发展的多维角度衡量这个基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

民族自治地方诸多行政管理实践中, 最根本和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宪政发展实践, 它既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保证, 反过来又是检验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绩效最根本的标准。

从中国处理这一问题的现状来看, 我们已经为此作出了相当的努力,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确立了解决民族问题先进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模式, 建立了普遍的治理的制度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 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民族自治地方实施具有宪政意义的行政治理基本上实现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 达到了管理的效果和自治的目标。但是, 面对如此丰富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实践, 尤其是处理族群矛盾这样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仍然需要学术界对此有一个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学科总结, 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族自治地方管理需要。

(二) 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最大的政治性问题就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 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对这一目标加以概括的话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问题, 而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实践, 就是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的最直接的力量和手段。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是维护国家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因此,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 必然要求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就要求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按照政治发展的目标推动这一进程的实施与完善。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治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其次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外部条件;再次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奠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础。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发展, 推进宪政建设是其核心,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进一步实现宪政化的进程、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合法化程度, 以及培养各族人民、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等, 实现民族团结、平等和繁荣,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边疆稳定。

(三)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科建设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经历了从初创、积累和初步繁荣的几个阶段, 表现为,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在行政学领域中逐步受到重视, 研究队伍络绎壮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围绕着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研究知识总量不断增加, 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但是, 复杂多变的世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社会变革速度空前加快, 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其面临着特殊的行政管理环境, 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职责, 因而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与一般地方相比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问题, 需要通过加强学术研究, 为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空前地提高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伴随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断地受到新的学科范式的冲击, 其中最大的冲击力就是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因而适应新公共管理的提出的要求, 就成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目标取向与基本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取向的提出, 实质上是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未来发展提供标准和规范。同时, 价值规范和目标取向可以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理解, 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

(一)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调整

整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 在其初尝、建立和完善的逻辑体系中,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伟大实践中不断确立和完善的, 因此,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都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价值追求也是逐渐趋于完善的。比如, 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就经历过由“民族自决”向“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同样,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标定位上, 也表现出其目标定位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即“解决民族问题”, 还是既包括“解决民族问题”, 又包括更加广泛的“民主”、“法治”、“人权”等在内的价值诉求。同样, 在民族自治政府建设过程中, 我们经历过由崇尚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由封闭型政府向公开透明型政府转变的过程。所有这一切的转变, 都是建立在行政管理实践、学科发展嬗变基础上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变化上, 从而必然引起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全方位的变化。

(二)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功能更新

通过调整管理系统功能, 应对全球化浪潮掀起的持续性改革的洪流满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价值取向的变化。在这方面,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同一般地方的行政管理一样, 面临如下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与转变:第一,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要实现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第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实现由“大而全”的全能型政府向“小而精”的责任型政府转变, 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第三, 调整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 培育市场机制、培育公民精神, 放松政府规制;第四,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 提高自身的自治力。

(三) 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系统的结构变革

通过结构的变革以适应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系统的变革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组织的重构, 以适应职能转变的需要;第二, 建立合理有序的分权的机制, 包括中央政府向民族自治地方分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向社会、市场和公民分权;第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规模适度,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第四,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建立培养民族干部与公平竞争的人力资源开发相一致的选拔机制, 提高民族自治地方公务员的素质与质量, 调动其积极性, 并提升其责任感;第五, 推行电子政府,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行政效率。

民族未来 篇8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同师生代表座谈,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将激发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无穷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而基础教育之于整个教育工作,犹如树之根基、水之源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础教育构成了一个人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求学生涯中,中小学教授的知识是基础,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前置条件。基础教育教给人的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从中人们获得了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基础教育还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专业能力、知识技能,还取决于他是否拥有正确的“三观”。“三观”不正的人,或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或好吃懒做、贪图享乐,难于充分发挥所学所长,难与他人和谐相处,难和单位同事形成推动事业前进的合力。而青少年时期正是人们各种观念逐渐萌发养成的关键期,与之对应的基础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学识和品格承载着一个人的前程,而教育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行之时,需要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能够种出更多合格的“人才秧苗”。强盛的基础教育,将许中华民族更美好的未来。

民族未来 篇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160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在新疆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汇聚了众多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汇聚的地方,共拥有47个少数民族,其中世代居住的民族有13个。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各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生活习惯。在这些民族文化中就包括有各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身体文化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身体层面的表达,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探讨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对于探究民族地区的文化既具有现实的文化发展层面的意义,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其形成、发展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所以,我们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并进一步推广普及,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种身体层面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也日益得到彰显。本研究通过查阅民族地区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相应的田野调查,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在宏观层面总结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疆文化繁荣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其为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的文化复兴起到更大的支持作用。

2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在民族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发展决定于其基本的历史走向、特定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等要素的影响,这些要素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影响作用更因新疆特定的历史发展而突现。作为身体活动的代表,因其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调查,同时,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在各自民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地在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活动中得以体现。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初是在劳动生产、军事战争、宗教祭祀、节日庆典、风俗习惯等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成为新疆各民族浓郁民族风情的重要有机组成。在新疆广袤大地上广为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马、赛骆驼、叼羊、击木、摔跤、射弩、姑娘追、打陀螺等。

3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3.1 民族性特征

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心理以及不同的信仰。在新疆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和信仰,这些民族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所以在具体的层面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在不同民族之间,民族传统体育就体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例如哈萨克族喜欢赛马、鹰舞等,而维吾尔族喜欢叼羊、摔跤等等。民族性物征的体现既是我们研究各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区分,也是我们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入手点。

3.2 地域性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在160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内形成与发展的,在其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众所周知,新疆地处西部边陲,与内地中原地区相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新疆地区地貌表现为高原、草原、戈壁、沙漠、绿洲等多样化特征,这些不同的地貌给生活于其中的不同民族的身体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生活条件的优劣,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其身体活动也就差异性极大。而且,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对体育活动场所要求都不高,而是体现出其大众化、生活化的一面,使其独具西部的民族风情。地域性特征的存在是客观的文化景观,也是我们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必须予以关注的重点。

3.3 娱乐与竞技特征

由于其生活化特征的普遍存在,娱乐性就成为新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外在表征,同样,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对身体活动的重视和尚武的民族特征,竞技性也是新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新疆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着娱乐价值很强的体育活动,如维吾尔族的摔跤,人们从表演和观看比赛中获得身心娱乐。新疆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就因为其极强的娱乐性而得到广泛传播。同样,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柯尔克族的“追姑娘”也都有非常强的娱乐性特征。此外,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体育项目所需具备的一些身体条件如耐力、平衡、灵敏等,几乎都存在竞技,因此可以说新疆少数民族体育具有娱乐与竞技的双重特征。

3.4 中庸性特征

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中庸,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同样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更加重视过程,不去过多强调结果;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追求养生和健身的目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极限的挑战。

4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4.1 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产品和从事体育服务的部门和行业,其核心是把体育产业看成是一个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体育服务的产业。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是20世纪世界体坛最显著的发展特征,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已远远超过传统产业的产值,体育传统意义的内涵已经被突破,它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价值已经逐渐凸显出来。近些年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很迅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还很有限等。通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可以促进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体育旅游资源,它的开发可以为新疆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4.2 成为体育旅游中独具魅力的特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它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广大游客的愿望。目前新疆拥有的知名户外运动机构就有几十家,包括小羊军团、K2户外、5445户外等,户外机构遍及天山南北。融登山、探险、露营、野餐、穿越、徒步旅行于一体,这些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不断挖掘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借助环境优势传承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文化,使之可持续发展。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众多的商家、投资者将其投资重点向西部转移。国家发展政策等也逐步向西部倾斜,支持西部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给新疆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疆体育资源开发应从资源的优势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定位,重点应是发展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

4.3 成为学校体育推广的新兴项目

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推广经验,首先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后通过青少年的广泛影响作用进行全面扩展,从而得到更大的国际认同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视野,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有一部分被引进校园,如:维吾尔族的摔跤、民族舞蹈等。

5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挖掘民族特色,使其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民健身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效支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方式进行推广,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基本精神,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身、娱乐、休闲等的身体需求和文化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是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的理想途径,因此,大力开发、挖掘具有推广价值,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理论取向。

5.2 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精品项目,使其尽快走向世界

经过建国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尤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迅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精神的大力支持与指示,新疆社会政治更加稳定,经济日益繁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不断增长,为民族传统体育与国外各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双重内涵,并日益体现出科学化的特征。所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绝不仅局限于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应在多民族、多形式、多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寻找具有开发、推广价值的传统体育精品项目,培育发展,使其具有广泛的文化适应性,尽快具备走向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美美与共”,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康来云.全球化趋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J].开封大学学报,1999(4).

[2]王红蕾,田小从.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

[3]饶远.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传播学思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4]刘吉昌.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99(2).

民族未来 篇10

关键词:新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西方音乐,传统音乐学

音乐学 (musicology) 发轫于1885年, 阿德勒借着实证主义的东风, 喊出建立音乐学的口号, 阿德勒将音乐学分为历史音乐学与体系音乐学, 初期的体系音乐学分为音乐声学、比较音乐学等, 而后比较音乐学留在了德国, 经过一些争论, 比较音乐学正式更名为民族音乐学, 并在美国建立起了当代民族音乐学的学术重镇之一 (通常意义上的人类学派、与德国音乐学派在观念上有较大差异) 。虽然是点描式的叙述, 但其中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关系却清晰可见, 即它们二者学术标准上并非一致, 且更为有趣的是, 二者在今年来的发展过程中, 似乎展示出了一种趋向于同一的态势。

一、与生俱来的差异——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

纵观音乐学学科史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不难看出两者在建立初期及发展更名的关键阶段均显示出互异性, 但近年来无论是受传统音乐学训练的学者还是具有人类学、社会学背景的民族音乐学家都在积极的关心着原本属于对方研究领域的内容, 且音乐学自战后由科尔曼 (Kerman) 、麦克拉蕊 (McClary) 、申克 (Schenkerian) 、阿伦福特 (Allen Forte) 等人建立的“新音乐学” (在美国被称为“新音乐学”;而在英国被称为“批判音乐学”) , 更是通过后现在理论的加入, 在一反传统音乐学研究路径的前提下, 努力继续加固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关联。

根据布鲁诺·内特尔 (Bruno Nettl) 在其《民族音乐学——31个论题和概念》一书中, 开篇就提出了民族音乐学的定义, 它也是通过与音乐学的差异比较来定义, 作者从研究内容、行为类型、终极目标及学科身份等角度讨论。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差异之外, 还要从目标读者群的差异、中心概念的使用差异及学术著作的差异等角度出发, 充分理解这两个学科的建立初衷, 从某种角度说, 两者正是依附着这些差异而存在。

首先, 目标读者的差异, 音乐学的理论研究成果都是写给受过西方音乐教育传统下的学者、演奏者。而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著作通常是国际学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来阅读;其次、音乐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中心概念有个体作曲家、异质性 (idiosy -ncratic) 、历史、影响力、音乐的自律性等等, 民族音乐学常提及的中心概念有文化、传播、变迁、社会功能、文化独特性;最后、从学术著作差异的角度出发, 音乐学学术著作常常是作为研究专家的学术成果, 而民族音乐学学术著作常常以民族志记录的形式被呈现出来。

二、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西方音乐传统

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人类的音乐的看法已经被迫变得与最初的想法不一样了, 学科标准也在这时候变得不合时宜, 为了寻求适应, 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都不约而同的发生变化。当音乐学进入“新旧音乐学”的更迭与论战的时代后, 民族音乐学开始逐渐把视角转向了对西方音乐的研究, 这是以往传统音乐学的研究领域。其中, 具体变现为两种做法:第一, 将焦点聚集在西方音乐的某个特征之上, 比如《爵士乐的即席演奏》 (Improvisation of Jazz) (1994) , 《作为族群音乐的当代以色列教堂音乐》 (chamber music as ethnic music in contemporary Israel) (1991) ;第二、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出发, 音乐学家将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范式做套用、修改与应用, 对西方音乐素材进行重新审视, 这方便比如有《对过去音乐文化的再构想:民族音乐学研究视角下的格里高利圣咏》 (Re-Envisioning Past Musical Cultures Ethnomusicology in the Study of Gregorian Chant) ,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当这些音乐学家在处理他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材料时, 他们的理论来源通常有两个:首先是他们直接从非西方音乐民族志中习得, 此外还有便是从民族音乐学经典中得来, 诸如梅里亚姆与内特尔等人的著作。

三、音乐学家对民族音乐学的建构

在民族音乐学开始着手处理音乐学研究材料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具有音乐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在过去的十年间, 同样开始投入更多的兴趣在音乐是是如何在 (西方) 社会中发生的问题之上, 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新音乐学的方法与趋势, 这一问题主要显示在两个方面:首先, 大量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与音乐风格被重新诠释, 且音乐读者也呈现出了一种趋同性 (在阅读文章时并不刻意挑选是音乐学还是民族音乐学) , 这一点劳伦斯·克拉默 (Lawrence Kramer) 在他的关于19世纪音乐的著作中, 描述的关于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瓦格纳、和沃尔夫等人。另一方面, 这两个学科在各自学界里同时都出现了对音乐研究范围的扩张, 即他们都不在满足于原本为它们各自预设的研究范围, 但最令人惊讶的是, 这两者探索的同时包括了对音乐的恢复、对女性作曲家的挖掘, 和对流行音乐的研究等方面。但反观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学家对西方音乐传统的研究, 差异在于:民族音乐学家对西方音乐研究的重点是其文化、政治与经济的思考, 这一点又与新音乐学背景阐释不谋而合;而传统音乐学的重点除了停留在本体研究之外, 也逐步转向对音乐相关内容的思考, 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 作者认为在不远的未来, 两者的理论范式、研究对象、核心概念、目标读者等方面都将显示出同一性, 进而抵消差异, 一同携手走在未来的路上。

参考文献

[1]李延红.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研究”.音乐艺术, 2006.

民族未来 篇11

90分钟的比赛,似乎浓缩了一百年来的朝鲜半岛历史,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地点在中国哈尔滨,李舜臣抗击倭寇是在中国“抗日援朝”战争中。

400年前中国的“抗日援朝”奠定了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300年格局。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则是百年来朝鲜半岛陷入困局的标志。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访问俄罗斯经由中国哈尔滨火车站时,被安重根枪杀。安重根在刺杀前曾断指明志,血书太极旗上——“大韩独立”。仅仅一年后,也就是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韩国的“独立梦”破碎。

也正因为中朝经历相似,当时清末思想家章太炎说:“安重根不是朝鲜的安重根,也不是亚洲的安重根,而是世界的安重根。”周恩来认为,中朝“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发端于安重根,就连191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结识也是从排练话剧《安重根》开始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安重根是民族主义者,但他其实是最早提出“东亚共同体论”的先驱之一。他在未完成的书稿《东洋和评论》中称:东亚三国“聚则成功,散则灭亡”。

1910年,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就义时称:“我死后请把我的尸骨埋葬在哈尔滨公园旁边,如果我国恢复主权,再帮忙把我埋葬到祖国。”但直到现在,朝鲜半岛仍处于分裂状态,安重根的遗骸也下落不明。

2013年6月28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被韩国《每日经济》描述为“韩中首脑举行会晤,日本坐冷板凳”。朴槿惠特别提议,安重根是韩中两国人民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希望中方能在哈尔滨市竖立安重根纪念碑。

对此,7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表态说反对修建安重根纪念碑,他说:“伊藤博文是受日本人尊重的伟人,韩国和日本应相互尊重。”安倍还表示,“将历史认识问题作为首脑会谈的前提是不当之举”。此前日本《朝日新闻》认为,中韩联合声明中提及历史问题,表明“北京与首尔上演统一战线,日本被推到墙角”。

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纪念日。在众多的纪念活动中,有一项民间交流活动意义非凡。7月9日,韩国民间机构韩中文化协会邀请三位中国老兵及其家属共九人访问韩国,凭吊在韩国的中国军人墓地,并与六名韩国参战老兵会面。三位老人都出生于四川省,在20岁左右时赴朝作战。韩中文化协会副会长郑南图表示:“本次活动旨在超越过去,以和解与理解为基础,开启韩国与中国新的关系。”

6月29日,朴槿惠在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曾提议,送还埋在韩方一侧的360具中国军人的遗骸。这些中国志愿军遗骸就埋在此次进行民间凭吊活动的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沓谷里的37号国道边上,这里共有362座中国军人墓冢和718座朝鲜军人墓塚,此前韩方称之为“敌军墓地”。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在1917年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重要命题。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认为“对某个历史时期的问题应在更长的历史时段内去找原因”。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试图用东方“大一统”的“中国模式”与西方分散的“希腊模式”来描述所有的文明形态。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朝鲜战争更像是在冷战意识形态掩盖下的一百年来朝鲜半岛“文化断裂”的延续。朝鲜半岛的分裂实际上从安重根时代起就开始了,要想彻底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就不能不考虑当年安重根所梦想的“独立、统一、和平”,以及基于共同历史认识下对“东亚联合”的终极梦想。

中国学者朱锋认为,中韩关系很“紧密”,但不能说“亲密”,两国人民之间的认同感和政治与战略上的信任感还不够,相互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嫌韩论”和“嫌中论”。此前朴槿惠提出的“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应该不仅仅限于朝韩之间,也应包括中韩之间的互信。而在“大历史”的框架下,重新梳理中韩之间的历史共同点也是建立互信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下一篇:资源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