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通用10篇)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1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日渐普及,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初中教师要巧用有效的对策,深化英语信息化教学,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深度融合英语教与学,提高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科学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因此,客观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关键点,符合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把握“互联网+”的内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立足素质教育理念、目标,优化和完善英语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打造高效英语信息化课堂,在点燃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实现个性化成长。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势,科学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在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作用下,综合刺激班级各层次学生感官,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课堂。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优势,以动画、音频、图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动态呈现课题内容,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作用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眼球,让其主动融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新课题教学中,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做好铺垫。在讲解课题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将课前制作的微视频巧妙导入到课堂中,深化课题信息化教学情境,以“vacation”为话题,巧设课堂问题,将其科学贯穿到课题教学各环节,促使课题问题解决与课题知识掌握同步进行,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课题内容,获取丰富的英语知识体验,在无形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
二、借助网络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巧借相关的网络资源,科学整合英语课题教学内容,将其融入课题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有序进行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在把握英语理论知识中不断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呈现英语信息化教学价值。以“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在准确把握“Will people have robots?”课题知识过程中合理筛选海量相关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班级学生英语水平为导向,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将其和该课题内容有效整合,明确课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指导课题教学。在课题内容讲解中,教师要借助教学内容,巧用“互联网+”背景下的辅助教学工具,动态讲解课文重要词汇、语法等知识点,降低课题难度,将课题教材外相关网络资源贯穿到课堂信息化教学环节,多层次引导班级学生科学思考、探索,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以及主题内涵,实时发展英语思维能力,还能在无形中拓展班内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面,实时完善英语知识结构体系,促使该课题教学目标在“互联网+”作用下顺利实现。
三、衔接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在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从“互联网+”角度入手,合理衔接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为班级各层次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实践机会,在亲身实践中科学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为例,在?n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入手,科学衔接英语理论与实践教学,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网络途径,了解关于“mooncake”的信息资源,在整合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制作“mooncake”的电子课件,并以此为话题,明确分工,自编英语情境对话,分角色进行表演,在合作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课题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语言表达、合作、英语实践等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要多层次把握“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化英语信息化教学各环节,巧用互联网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强化英语实践环
节,促使英语信息化教学更加有效,全面提升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实时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月新.“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利弊[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4):64.[2]章燕.谈如何实现初中英语的信息化教学[J].校园英语(中旬),2015(4):178.[3]陈淑玲.试论“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利弊[J].学周刊,2017(6):173-174.编辑 段丽君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2
一、初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困境
1. 教学环境的局限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学要大规模地开展户外教学、走出课堂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而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教师经常来到学校进行教学活动,也并不是极为便捷。因而,在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中,主要还是以任课老师教授为主,展开教学活动也主要在教室内。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和授课者会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对课程的兴趣下降。对于政治教学来说,诸多教学资源、适宜的教学环境都是存在于学校之外的,与思想品德相关的教育活动,在课堂内开展效果也乏善可陈。对于目前的政治教学来说,打破教室这一客观环境,不仅仅是打破空间的局限,更是打破教学资源的局限,还是对于教学理念的革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课堂气氛的僵化
在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和较为封闭的教学资源的影响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整体气氛受到了影响,课堂气氛呈现出僵化的特点。在政治课堂,一个学期甚名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由于教师自身教学习惯的影响已经基本固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一些教学活动在展开伊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面对同一批学生展开数次,学生也会呈现出倦怠的情绪。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有些初中生对于教师的授课几乎完全不感兴趣,一些教学活动也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想法和行为,然而从反馈上来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3. 教学模式的陈旧
政治教学的模式,一方面是由政治教学本身的性质、内容决定,这基本上无法改变的,另一方面,则是与教学活动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关,这一点随着时代的推移在不断改变。在古代,教学活动可能是以口述的方式进行,后来有了黑板、纸张,教学模式变得更为丰富。而在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教学活动的模式更加丰富,然而在对于信息化教具的利用方面,一些教师使用得较为死板。一些政治教师十分热衷于用PPT进行展示,认为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拓展,其实这样死板地进行展示,很容易造成学生“沉醉”于抄写PPT,阻碍了学生自身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提升。其实,即便是在目前,很多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具,也只是将电脑和投影当成了黑板,遵循的依旧是陈旧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1. 运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学生与教师长期面对书本,却难以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去。毕竟,书本与知识是抽象的、理性化的,而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感性色彩的活动,教学情境的营造对于很多课程的教学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几乎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难题。当代的信息技术主要为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则用声、光、电来构造吸引人的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在政治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案例十分适合利用多媒体来营造教学情境。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学校的电教平台,将电脑与互联网积极利用起来,为教学服务。例如,在课堂上使用电教平台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音乐,为学生们带来一段3D的风光短片,哪怕是将PPT的背景更换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都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场域,将学生很好地带入到相关学习的氛围中去。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已经日新月异,利用一些软件已经可以实现语音识别与“人机对话”,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现有的电教平台,将这种带有交互性的教学方式引入进来,让学生直接与虚拟的“教师”进行对话和提问,那么这种教学情境一定更加引人入胜。
2. 组织网络班级活动,有效活跃课堂
除了直接拓宽交流渠道,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目前,信息化带给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还有对于班级活动的技术上的支撑,而这种技术支撑为初中政治教师带来了更多的与学生交流的渠道,更是成为了构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往的初中政治课程的班级活动主要在教室或者户外进行开展,而信息化则能够实现网络班级活动的开展,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新颖、活泼。当下网络远程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诸多在线的公开课程既有趣也有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组织学生接受“政治”网上公开课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语音、打字、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与探讨,使得学生在学习到课程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信息化的便捷,并且与同学交流探讨得愉快,提升对班级活动的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活泼而又主动、积极的课堂氛围。除此之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课题组教师在课间,还可以利用一些在线交互式小游戏开展班级活动,使得学生放下学习的压力,单纯地进行一下放松,诸如“你画我猜”“大家来找茬”等。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氛围更加轻松,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发地高涨。
3. 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激发学生思考
政治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还应当是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的教学,更是一种基于情感、领悟的教学。然而,信息化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有一个弊端,就是由于其呈现的方式过于丰富、直接,很容易使得学生直接获得知识,而忽略了其中的思考过程,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犯的错误。然而,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远比获得知识本身重要,因而初中政治教学的多媒体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在教学试验中,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其思考的习惯,教师利用PPT受控展示方式,在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用展示部分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利用PPT,教师在展示一系列文字和图片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判断,如行为错误,则指出为何会错误,或基于此进行班级讨论,最终再揭示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此举能够帮助其他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于课程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同时能够在深入的讨论中使得观点越辩越明,让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内容印象深刻。
4. 充分采用信息化教具,拓展教学范畴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电子白板、幻灯片、电子书包等教具也已经进入教育中,发挥出了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利用电子白板或幻灯片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题上,要选择那些生动活泼的、资料丰富的、互动性强的多媒体资源加入到电子白板或幻灯片当中,惟其如此,才能够使得白板上能够有“文章”可作,否则就会显得单调、呆板,为了使用白板而使用白板。其次,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电子白板或幻灯片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能够生动、形象地进行展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发挥其“展示”的特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设计一些既能够让自己展示,又能够让学生展示的教学活动,使得其展示的功能能够发挥到位。最后,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结合电子白板或幻灯片设计教学的兴奋点,来很好地调节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比如说,教师可以先通过自己的讲授来进行教学,当学生注意力已经有些分散的时候,则通过电子白板或幻灯片的使用使得学生找到新的兴奋点,如此进行切换,就使得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能够不断聚焦,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来。总而言之,电子白板或幻灯片本身具备的基础功能需要和教学内容有机地契合在一起,方能够促使教学不断推进,而这一点是需要任课教师精心筹划的。
三、小结
从现在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化都会作为很重要的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为现代教学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以上四方策略的基础上,应当还能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现代化教学发展策略,为初中政治教学水平提升助力,这需要教学者不断思考、探索、尝试,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创新。同时,要将信息化与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更为有效的结合,将社会、家庭等主体更多地融入到教育环境中来,使得政治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下获得更好地支撑,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中.初中政治教学改革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3(04).
[2]李慎江,董艳红.情景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今日中国论坛,2013(05).
[3]李晓莹.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4]郑子春.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 3(11).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英语教学 改革策略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开始与网络接轨,改革创新更是时代所趋。中职英语教学也受到“互联网+”的广泛影响,已经出现微课、慕课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这些既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挑战。如何将中职英语教学与数字化信息时代有机结合,成为当今教育行业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
一、“互联网+”背景下对中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人们可以运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类的智能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互联网进行访问,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移动性和普遍性等特点的真实反映。这种“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粉笔、黑板、投影仪和幻灯片等传统教学媒介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更是改变了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手段,同样,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也相应需要重新思考和判定。
1.“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冲击与挑战。众所周知,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是以英语教师为主体的,主要采用的手段也多是教师灌输法,学生只能是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人,缺乏积极参与的主动性。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微课和慕课等教学方法逐步兴起,这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且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与此同时,这种现代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探究性,不仅更加适合现代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更有利于中职英语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互联网+”对传统学习观念和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时代中职英语学习方式的特点在于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且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场所,而不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地方,而互联网所蕴含的知识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和学习方法来选择教学课程、教师和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互联网+”对传统教师角色和技能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方法,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定思维,教师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而“互联网+”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教师并非绝对的主体地位,更多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主要是当学生有所需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除此之外,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对教师专业性和政治性的要求较高,但对计算机技能等其他技能的要求较低,教师只要掌握了普通的PPT制作、基本电脑操作等手段,就可以完成教学。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对信息技术进行使用的能力,包括监测学习平台、线上线下与学生互动以及制作微课视频等技能,这些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策略
1.改革教学模式,创造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教育革命的代表教学模式,就是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就采用观看教学视频等方法完成知识传授,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进一步内化,它是对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内化阶段的颠覆。因此,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创建以微课和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
(1)以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慕课作为课程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平台为基础而运行的,它的优势是有利于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深度互动。以慕课为基础创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
慕课虽然包括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但是其可适用性和完成率备受争议,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课前在利用慕课自主学习时,应当保证自主学习、课上讨论、学习成果汇报和课后师生的及时反馈,尤其是中职英语教师,应该在这一阶段精心选取适合作为学习资源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二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应当保证反复学习教学视频,并且将教学结果及时汇报给英语教师;三是英语教师应当随时组织学生总结慕课学习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监督学生用最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这种以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采用一对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更高,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压力,并且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是将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者知识点,采用短小视频的方式加以制作,并上传至网络平台用以共享教学的方式。它主要包括微资源和微视频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教案、课件和测试等教学资源,后者是指重点知识讲解视频等。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当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设计和制作微视频、课前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采用合作与探究方式教学以及课后师生总结反思四个方面。与慕课不同,微课的优势在于指向明确、短小精悍、资源多样、使用方便以及主题突出等。
2.改革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微信和移动网络等形式。
(1)以微信为基础构建中职英语学习平台。目前而言,计算机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但计算机具有体积大,难以移动、成本较高以及软件更新速度快等劣势,无法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与之相比,目前学生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在生活中使用微信,通过微信构建中职英语学习平台,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随时性和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时间的充分利用。
微信中职英语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或者个人客户端的方式进行学习资源的传输和共享,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既方便又效率,真正实现学生的碎片化学习。
(2)以移动网络为基础构建中职英语教学系统。以移动网络为基础构建中职英语教学系统就是在移动网络覆盖的环境和地点,设计和开发中职英语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管理、课程教学、互动交流、自主学习和学习评价等功能模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共享性和交互性,并且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
当然,这种以移动网络为基础构建中职英语教学系统,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更需要现金的软件设备、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支持,只有加大投资,做好系统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泛在化的中职英语教学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到来,中职英语教学遇到发展的变革期,我们必须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各种软件平台为载体,加强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中职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云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校园英语(中旬),2014,(12):66-66,67.
[2]卢显伟.论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英语教师,2016,16(1):38-39,44.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4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Period 3 Section A(3a-3c)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Knowledge Object:(1)Words and expressions: passenger, off , get off , to one’s surprise, onto, trouble ,hit ,right away, get into ,bus No.26, see sb.doing sth., shout for help, thanks to,(2)Reading
2、Ability Object: Train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3、Emotion Object: To be a helpful person because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yourself.Teaching Key Points:(1)Words and expressions: passenger, off , get off , to one’s surprise, onto, trouble ,hit ,right away, get into ,bus No.26, see sb.doing sth., shout for help, thanks to,(2)Reading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rain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Teaching Methods:
1.Talking method.2.Discussion method.Teaching Aids: CAI, A tape recorder.Teaching Procedure: Step1.Warming up
Chant:
I have a headache
Head, head, I have a headache.I have a headache, And my eyes hurt!
Stomach, stomach, I have a stomachache.I have a stomachache, And I have the flu!Ear, ear, I have an earache.I have an earache, And I have a fever!
Tooth, tooth, I have a toothache.I have a toothache, And a sore throat!
Back, back, I have a backache.I have a backache, And my knee hurts!
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an earache,A toothache, a backache,And a sore throat.My eyes hurt, my knee hurts, I have a stomach ache.I have a fever, And I have the flu!
Oh, dear.Next, please!Step2.Greeting and revision 1.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2.Revision T: Oh!They all have matters.What about you ?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S1: I have a …
T: Maybe you should …but you shouldn’t…
S1: That’s a good idea.(Turn to S2)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2: I have a/an…
S1: Maybe you should /shouldn’t… S2: That’s a good idea.(Turn to S3)…
Step3.Presentation 1.Show the picture of accident in 3a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Have a discussion about it.T: Look!The man is lying by the road.What happened to him ?What was the woman next to him doing? Did the man die? Who do you think is going to save the man? 2.Teach the new words.passenger, off , get off , to one’s surprise, onto, trouble ,hit ,right away, get into Step4.Reading 1.Do 3a.Fast-reading.Do you think it comes from a newspaper or a book? How do you know? 2.Careful-reading.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time line.Something happened
Bus driver’s reaction
Passengers’ reaction
Result
Discuss the answers in pairs.3.3b.Check the things t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Then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4.3c.Have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questions with the partners.Give Ss some minutes to prepare and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say out their opinions.Step5.Language points Have the students summarize the expressions: 1.Expressions about bus: Bus No.26, bus driver, the passengers on the bus, stop the bus without thinking twice, get off/ on the bus, help to move the man onto the bus 2.Expressions about first aid: See a man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have a heart problem, go to the hospital, take the man to the hospital, save the man in time, only think about saving a life.3.Other expressions: to one’s surprise, in time, agree to do sth.expect to do sth., get into trouble Step6 Homework 1.Memorize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2.Finish off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Blackboard Design: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Period 3
Section A(3a-3c)3.Expressions about bus: Bus No.26, bus driver, the passengers on the bus, stop the bus without thinking twice, get off/ on the bus, help to move the man onto the bus
4.Expressions about first aid: See a man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have a heart problem, go to the hospital, take the man to the hospital, save the man in time, only think about saving
a life.3.Other expressions: to one’s surprise, in time, agree to do sth.expect to do sth.,get into
trouble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5
李毅
㈠ 课堂教学气氛的概念
课堂一直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 是社会文明承传的舞台。为了发挥课堂的导向、激励、陶冶、益智等正向功能, 我们应关注课堂, 构建一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气氛, 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 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 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 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支持型气氛;一种是防卫型气氛。前者是积极健康的教学气氛, 后者是消极的。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的智力活动影响很大, 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 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 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得到教学反馈信息, 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相反, 消极的课堂气氛, 课堂沉闷而缺乏生机和活力, 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学生态度被动消极,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泯灭, 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㈡ 影响课堂气氛的要素
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要素十分复杂, 主要有教师的个性与教风、教学大纲及 教师组织排等, 其中 起决定作用和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学生,知识难度和人际关系 这是营造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重要主体。塑造良好的形象及人格魅力是形成良好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前提教师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往往看到有的同学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喜欢或厌恶该学科.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加强自身素养,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因为学生对这一学科感兴趣是建立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前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1 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⑴ 教师 ① 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
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对教学班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影响很大。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 教师总是安排课堂活动的总指挥, 教师叫学生做什么, 生就得做什么。因此, 性情达观开朗, 易于相处的老师必然能够贴近学生, 创造谐调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寡言少语, 性格内向的教师相对较难调动学生情绪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带进教室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态度直接关系到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可以创造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良好的教态应有以下特征:自信、自控, 灵活应变、有目标、有计划, 信守诺言、有学术见解, 能与人文流、自尊、自爱, 不轻易失去勇气。总之, 教师的教风教态是形成优良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② 教师的威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和威信影响着课堂组织的顺利与否.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对某人的较高的评价,往往伴随着肯定、赞许、羡慕等积极的情感.而较低的评价则伴随着厌烦、不满、轻视等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尊敬、喜爱一个教师,欢迎他来上课,这表明这个教师平时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他在学生的心中有威信.在学校中享有威信的教师,其言行为学生所信服,他传授的知识,学生确信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学、志与学.因而,必然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学生乐于接近他,也会心悦诚服的接受他的指导,这很有助于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营造. ② 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情趣
教师的威信,对于营造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有帮助的,但这仅是一个有利条件,而并不能完全决定一堂课的气氛.要借此条件去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还与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抱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有关,即教师上课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什么2 样的形象.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⑵知识难度
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学生集体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课堂中与学生认识活动的困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学内容过深,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虽努力而无收获,那他们就会失去信心,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致的下降,产生厌恶、失望的课堂情绪.但是,如果教学内容过浅,难度太小,稍经教师解释就一目了然,那学生又会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情趣,势必会产生精力分散、无所事事、精神懈怠的局面.所以,教学内容的难度一定要适中.教学内容的难度标准,是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和认识的快乐.为了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我们所作的各种努力都很必要,但只有因知识本身而产生的学生积极情绪才是深刻的. ⑶ 人际关系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6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曹立华
(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的形势。但是,无论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初中政治教学都应该彰显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性;新课改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最大效果的教学过程。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拥有了兴趣,学习会变得积极主动,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下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爱上政治课堂的`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多媒体情境创设、联系生活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等等。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思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如何在材料中体现的,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学生积极发言,在纷纷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强化了对这一知识的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承认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地位的思想,任何时候都要将学生看作一个会变化,有思想、意志、情感、个性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将话语权教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教师要采取目标学习指导法,让学生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采用浓缩指导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国家制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几个点来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注重课堂教学,还应该将课外活动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多读课外书《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渠道拓宽知识视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实现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 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 (闽教人[2015]86号) , 提出立足本区域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实际需求, 建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培训体系和教师主动应用机制, 于2017年前基本完成全省中小学 (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下同)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互联网+”对教育纵深影响
“互联网+”的概念曾出现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在线教育技术应用广泛。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主要由网络学历教育、成人线上在职培训和中小学线上课内外辅导三部分构成。我国传统的在线教育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这个领域的线上教育机构一直在努力填补传统教育的空缺。
其次, 促进教师能力提高和教学方法变革。在“互联网+”时代, 教师如果还按照老套路教学, 信息技术的升级又有何意义?没有教师的转型, 又想变革传统课堂, “互联网+”教育能够产生教育变革即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教师要不断学习, 接受培训, 实现转型。
(一) 学习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
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终端的兴起, 学习时空跨边界、超界限, 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形态。学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 对学生课后的辅导, 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 学习和训练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 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协作者
在“互联网+”背景下, 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 这些对人才的要求将更多元化, 对培养创新型的时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能再以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自居, 而应积极成为学生成长的协作者。教师要从在课堂上教、站在讲台前讲, 转变为融入学生中“导学”、借助大数据“诊学”、隐于云端后“助学”[1]。
总的来说:“互联网+”教育不是华而不实的追求, 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让教育产生变革。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变革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接受培训, 主动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 才能驾驭好“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 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在网上偶尔接触过“互联网+”教育的字眼, 并未真正了解, 更不用说实践。为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方案的科学制定,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协作下, 从五个方面对福建省内多个区县的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
(一) 教学技能需求度
为了解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调查列举了十项基本技能, 让教师评价自身对这些内容的需求程度,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 提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排在第一位。这说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需求很迫切, 开展本项培训十分必要。
(二) 教师接纳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
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们主要从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频率来说明问题, 教师日常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 有63.50%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 甚至有15.16%的教师表示每节课都用, 最明显的是在教学中很少或从不使用信息技术的老师教师已经很少。信息技术已经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常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 应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依据《标准》和《课程标准》, 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展开调查, 每个维度分别从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方面来了解教师目前的能力水平, 从低、较低、一般、较高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
统计结果呈正态分布:教师能力水平以一般水平为主体, 较低或较高群体的教师都比较少。这也说明:多数教师的能力水平一般, 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少数教师在这五方面能力水平较低, 需进行加强基础性培训;另有少数能力水平很高的教师, 可在培训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 课程及任务的设置应按需选学、互助研磨。
(四) 教师实践信息技术的困难
调研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遇到的困难, 以便发现共性问题。调研结果表明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排在前三位的困难是:碰到问题不能独自解决、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效果不好、设备条件差或缺乏软件支持。
(五) 信息技术素养兼顾学科特点
《标准》将我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分为四类: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2]。四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以互联网环境作为分割线, 将教学环境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是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第二种是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要求是较简单的, 起到作用是优化课堂;而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 教师还需要在更为复杂、更为立体的环境中, 引导学生用好技术资源, 完成更高阶的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3]。
我们对教师驾驭教学设备和环境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 88%的教师更关心多媒体环境及电子白板 (触控电视) 环境下的教学, 网络移动环境下的教学需求较少。面对“互联网+”的到来, 教师还没有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从心理上有畏惧感。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仍然停留在简单多媒体或交互式多媒体环境。
研究还进一步对非网络环境下常用的教学软件需求做了调查。在教学软件需求方面, 70.5%的教师会操作常规办公软件 (Word、PPT、Excel) , 但熟练程度仍待提高;而一些非常规但也很重要的教学软件, 如Access、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片工具、Audition、录音机等音频加工工具、Premier、会声会影等视频加工工具, 教师掌握较差, 这些软件在培训时要从基本功能学起。
我们从统计结果得到启示, 不同学科有各自常用的教学软件, 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软件培训的课程要不同。在培训时, 除了兼顾常用但是大多数教师掌握不好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软件外, 还需要对学科特色软件, 分学科进行实践教学。
三、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训设计
(一) 培训模式
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为主题的培训, 要依据教育部所指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 分类、分科、分层设计递进式课程;培训项目采取基于诊断、任务驱动、自主选学的方式, 完成相应的研修任务与学科课程设计[4]。整体安排了“感受技术魅力, 提升综合素养”、“运用技术工具, 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 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 优化诊断评价”、“运用研修社区, 助力专业发展”五个阶段。参训学员依据培训前诊断评测报告、本校 (园)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自身需求, 自主选学相应的网络课程,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领性研修, 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培训流程如图2所示。
(二) 培训策略
培训课程设置方面, 通过调研已经发现, 基于多媒体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大多数教师比较实际而迫切的基础性培训需求, 在网络移动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是发展性培训需求, 在设计研修课程时重点满足大多数教师的基础性需求, 兼顾发展性需求。把握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教学设计原则上, 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 有针对性开设实践课程。
根据对教师学习行为与需求的调查结果:教师的学习方式偏向于从经验出发、学习过程目标明确、擅长在真实情境中边学边练、喜欢从集体的智慧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特点, 本着“做中学”、“学中做”、“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则, 围绕学科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任务, 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 针对调查本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应当采用混合研修与专家实地调查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前期要做好充分调研, 才能切合学科教学实际需求, 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体现培训的目标性, 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最终促进“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 营造优质教育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依照新时期教育部与福建省教育厅对中小学 (幼)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根据本土化的调研结果, 分析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按需选学、任务驱动、混合研修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模式, 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冯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 (10) :11-14.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试行) [S], 2014-05-30.
[3]祝智庭, 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09) :5-10.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涌现了出来,但是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因此,阅读教学彰显的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原动力。如果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那么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爱上阅读的。比如从预初开始,就让学生准备些简易版本的英语读本和难度适中、材料新颖、有时效、针对性强的课外阅读,并鼓励全班同学之间进行阅读资源共享,定期同学之间互借互换,促使其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老师针对性地准备些英语笑话及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做补充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幽默感和英语文化的魅力;当遇到节日时,准备针对当时节日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从英语阅读的角度了解中外节日的风俗人情、文化背景等,同时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阅读训练的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多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阅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譬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快速阅读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以一种极大的热情投入阅读学习当中。
二、要灵活处理单词和句型、语法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常常把生词提出来单独教,遇到某个句式反复训练,把阅读课上成了单词课或句式训练课。因此,在阅读课中,教师要灵活处理单词和句型。对于重点难点单词、短语、句型要适当精讲,精讲细析无疑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意及语言,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在语篇中教学单词。阅读理解的一个难点是词汇量的缺乏,但词汇量不是整天泡在单词堆里就可以提高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可以利用“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并鼓励学生把这些新单词积累到单词本上,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深印象,不知不觉中词汇量就扩大了,从而为语篇分析理解能力的加强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有些同学所说,原来拼命背单词过眼就忘,而现在没有刻意去背,反而记牢了,也会用了。这种做法正符合了在语篇中学单词、在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
其次,在语篇中教学句型、语法。句型教学也一样,呈现句型的方法多样,多举实例。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情景、图片,把学生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一起印入脑海,这样印象比较深刻。例如,八年级下Unit 6,根据课文中的情景、图片教学句型Ive been collecting coins for seven years. Hes been skating for five years时,学生能很容易地掌握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再如,在教学固定短语more and more时,我先结合语篇中的句子教学,然后再举实例拓展延伸。如:There will be less and less pollution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tudy harder and harder等。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造句,灵活运用。
三、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效率和解题正确率,因此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初中生好动,很难静下心来面对长篇的文章,教师可以在预初时,就让学生养成在做阅读练习时用铅笔把在原文中相应的答案画下来写上编号的习惯,以便在答题时迅速锁定原文内容,在检查时也更有针对性,不至于造成浪费时间。老师在批作业时定期检查线划了没有,还可以在讲阅读练习时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题思路,四年坚持下来,效果肯定是显著的。
2、不要出声读,要默读。默读的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让学生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能唤起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
3、碰到new words词先猜测,不要着急查词典。学生在做阅读时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new words,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不惊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心,不要被new words影响考试心情。一般文中new words的含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学会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或根据构词法如:同意词、反义词、同位关系、因果关系或定语从句等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四、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拓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近年来,为了应付中考,复习题、模拟试题充斥市场,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去了,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下来了。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偏向。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摸索总结,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是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且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此项工作不断在教学中总结、完善和提高,力争探索出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9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1)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连锁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连续展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书本中的,只要是涉及的物理知识相同,哪怕是简单新奇的实验,都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中。这在透镜运用、重力知识运用、光的折射现象等生活类知识中比较实用。(2)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递进反应,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说话感受喉咙的变化”“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小纸片的变化”实验,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发声的音叉碰小乒乓球”实验,可以让学生对于“声音是由于物理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原理认识透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物理实验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物理实验也来源于生活,将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融入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理解,并形成观察生活现象,思考物理现象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就被渐渐激发起来了。(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物体或者现象,避免了有些生活化现象难以在课堂中表现或者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没有觉察到的现象,让生活化物体和现象走入物理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公交车启动或者刹车的时候乘客们的身体状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惯性现象的形成特点。(2)多媒体还可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形象化展示,加深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例如,在透镜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凸透镜和班级中同学的近视眼镜来实施测焦实验,在实验之后通过多媒体动画效果展现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不同反应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透镜对于光的作用效果,并加深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的印象。
三、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缺陷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因为有些物理现象比较抽象,很难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就算能够通过简单的演示,也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清,学生不懂的现象。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并在具体的步骤中通过慢动作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内容的时候,学生很难认识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动画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变化和光线变化来表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就会变得直观具体了。再例如,在学到电磁场内容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一人操作的方法来展示“电磁场是存在的”,既枯燥又难懂,而在新形势下采用实物投影仪将磁铁和磁针全部放在投影仪上,运用多媒体动画直接演示,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参考文献:
郭庆芬。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01)。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10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出台,内容包括3个类别9个项目25点,这已成为指导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架构。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题中之意,是中国提高未来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步。本文旨在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在课程层面如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
● 信息素养的界定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信息素养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认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有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有信息情感?r值方面的,还有获取信息渠道途径方面的……
●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出台,学科教学的培养方向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笔者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要重点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尽管一直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但一直教不得法。如果了解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就能选择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
当前,信息技术教师要特别加强提升学生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指导学生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引导他们关注具有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的信息。教师要设定恰当的核心问题,并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问题,鼓励他们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学习途径、探究方式等进行引导和支持。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归纳提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仅拥有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还得有有效运用知识的意识,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2.数字化学习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创新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学习指导等资源,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下完成一个全新的图文混排作品,这就是数字化学习创新。可以说,每一节以作品为任务的教学都是在让学生创新,因为学生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copy的除外),只是创新的水平有差异。而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就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当然,新课程中提到的数字化学习还要更宽泛,如利用微信、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公开课等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依照核心问题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提出核心问题需要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活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了与计算机互动的体验,及时获得了相关反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知识,修正知识,探索核心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体现为独立操作,其中包含对信息的独立获取、分析和处理。在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完整地体验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感悟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达成,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当然,学生仅靠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还比较局限,还应该有足够的协作性学习。协作学习有分工合作、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看到问题解决的不同思路和途径,产生思想碰撞,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与理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如果预设到学生现有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或解决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难度,则要适时搭建脚手架,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活动能顺利开展。
3.信息安全与责任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推荐阅读:
基于“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策略研究06-19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活动设计07-04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企业营销策略的分析05-24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融资探究05-20
互联网时代的英语教学07-22
互联网背景06-09
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