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2024-10-2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精选7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语言学方面:

1、“对立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2、“互补原则和 ΧΧ 方言的音位”

3、说汉语的音节

4、说同音词

5、说同义词

6、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7、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8、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9、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10、汉语的借词

二、现代汉语方面:

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2、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

3、ΧΧ作家(或 ΧΧ作品)语言研究

4、网络汉语研究

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

8、词典适意研究

9、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三、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1、汉字和汉文化

2、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3、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4、部件研究

5、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6、如何整理异体字

7、如何整理异性词

8、规范汉字的研究

9、汉字的前途

10、“修辞与语境”浅谈

1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1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13、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

1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

1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

16、谈“成语的活用”

17、谈“叠用句”

18、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19、谈“比喻”

四、古代汉语方面:

1、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2、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4、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它关系)的看法

5、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6、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

7、古代汉语“之”

(三)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8、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9、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2、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3、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4、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5、论穆旦的诗

6、论钱钟书《围城》

7、论贾平凹的散文

8、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

9、论余华的小说

10、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

11、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

12、舒婷诗作简析

13、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14、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15、评铁凝的《玫瑰门》

16、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

17、论王朔的《动物凶猛》

1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

19、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20、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

21、《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

《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

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

22、《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23、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24、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25、我读海子的诗

26、重读寻根小说

27、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祺笔下的昆明”、28、“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

六、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1、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

2、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3、论《诗经》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5、论《诗经》中的战争诗

6、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7、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8、孔子与《诗经》

9、《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

10、《诗经》与楚辞(词)比较论

11、楚文化与楚辞

12、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13、论屈原的人格美

14、论《离骚》的艺术构思

15、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16、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

17、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

1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19、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20、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21、李白山水诗研究

22、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

23、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24、刘禹锡咏史怀古诗

25、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中对比研究)

26、宋人咏物词(诗)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

27、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

28、《琵琶行》

29、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30、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

31、《西厢记》

32、《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

33、汪道昆之短剧

34、徐渭(谓)的《四声猿》

35、汤显祖

36、孟称舜

37、沈自徵(徽)之剧作

38、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39、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

40、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41、论《水浒》的人物(任务)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

42、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

43、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44、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5、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魁)形象的艺术特色

46、论王熙凤形象

47、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48、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七、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2、《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3、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4、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5、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

6、《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

7、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

8、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

9、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

10、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八、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4、“发愤(奋)著书”说综论

5、“文学自觉”说新探

6、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

7、《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

8、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9、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10、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九、西方文论方面:

1、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

2、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3、论(译)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4、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

5、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述

6、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

7、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

8、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9、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

10、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11、论泰纳的文艺思想

12、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14、从叔本华到尼采

15、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

16、精神分析学和艺术学

17、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

18、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十、比较文学方面:

1、李白咏(泳)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

2、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

3、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4、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

5、钱钟书论“通感”

6、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

7、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

十一、美学方面:

1、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

2、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3、美感特征简析

4、论审美想象

5、论悲剧与崇高

6、论艺术的美学意义

7、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注意)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

8、论审美鉴赏的创造型

9、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

10、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2

随着伊犁师范学院毕业生的陆续离校, 对2012届毕业论文的整理工作也告一段落。本届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163篇毕业论文, 笔者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及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借此考查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一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论文的选题

汉语言文字专业论文选题大体上分为语言、文学两个方面, 但长期以来, 文学类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语言类, 2012届的毕业论文也不例外, 语言类的论文仅18篇:现代汉语方向10篇, 古代汉语方向8篇;文学类的论文达113篇:现当代文学方向28篇, 中国古代文学方向40篇, 外国文学方向34篇, 文艺学方向11篇;语文教学论方向的论文32篇。从学生的选题方向来看, 存在着两个不平衡:语言类的论文大大低于文学类;而在文学类内部, 文艺学方向的论文明显低于文学文本研究。此外, 中教法研究方向的论文明显偏多。这些不平衡不仅在本届如此, 近五年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这种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1)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均为专业基础课, 但由于语言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不感兴趣。 (2) 之所以会出现第二种不平衡, 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本身的难度大, 学生对理论文章的理解和阐释都非常吃力, 更谈不上提出原创性的观点。 (3) 造成很多学生选择中教法研究方向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中学教师, 出于对将来工作以及特岗考试面试的需要, 很多学生会选择这个捷径。

就选题的内容而言, 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选题过于重复。很多学生的选题非常接近, 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这两篇论文的选题几乎一致, 还有很多选题相似度很高, 如《论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和《论中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成语学习》《沈从文创作中的湘西情结》和《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等。指导老师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是造成选题重复的主要原因, 每个老师关起门来指导自己的学生, 到小组答辩时才发现选题重复, 但为时已晚。

第二, 选题的陈旧性。在163篇论文选题中, 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已成定论的那些大作家身上, 选择的角度也缺乏新意, 诸如“陶渊明诗歌的哲学意蕴”、“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的词探其人生态度”、“论陆游、辛弃疾诗词的悲壮美”、“论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探析”等。大家、名家资料丰富翔实, 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很多学生图省事, 随便找一些资料拼凑完事。

第三, 选题贪大求全。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属于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等不同的层次, 也就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 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 失之于笼统, 如《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试论苏轼的诗歌意象》《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 这一类选题涵盖范围广。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 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的这种区分。一般情况下, 小题目易做, 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 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 学生在选题时就很难驾驭, 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2. 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 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评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找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 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予以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 不仅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能够帮助写作者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文献综述写作中, 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第一, 没有中心、缺乏层次的材料堆砌。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不是围绕相关选题有目的地展开阐述, 不去注意寻找文献资料中相互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 只是把相关文献一一罗列出来, 而是将每一篇文献中的中心论点简单复述一遍, 诸如“某某在文章中提出……”, 使文献综述变成一个没有中心思想的大拼盘。

文献综述的写作缺乏层次感,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写到什么程度, 如何突出中心, 前后如何呼应等, 对这些问题, 没有统一的构思。以《试论赵树理五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例, 在这篇综述中, 作者首先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赵树理的生平和小说创作, 然后逐一介绍对其思想和创作的评价, 在介绍的过程中, 不分轻重、主次, 更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 读后令人不知所云。

第二, 缺乏自己对文献资料的阐述和评价。文献综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评述性, 所谓评述性, 是指专门、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 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反映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综述必须具有写作者自己的观点, 写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 作出相应的评价,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 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 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从学生的文献综述来看, 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献资料予以阐述, 如《浅析“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一文, 作者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 而且还在阐述的过程中适当加进了自己的理解。但明显缺乏对文献资料的评价, 只有“述”, 没有“评”, 对所研究的课题, 研究者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展开的研究, 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 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又有哪些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哪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还留有哪些可继续研究的空间等等, 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做出全面的评价。而大多数的综述仅仅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介绍, 甚至很难做到用自己的话解释作者的观点, 造成综述的质量很差。

第三, 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许多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往往希望查到与自己的题目直接相关甚至可以直接应用的文献。但实际上如果这样的文献非常多, 说明这类论题已经比较成熟, 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少, 而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往往不具备这个特点, 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 而此时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 在文献综述中投机取巧, 选择一两篇能直接应用的文献, 概括主要观点, 遇到观点相悖的文献, 只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 舍弃不认同的观点, 这样写出来的综述缺乏价值。

第四, 文献本身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在检索参考文献时, 忽视了文献本身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阅读和选择文献资料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很多学生的参考文献一栏里填的大部分是教育学院学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专科学校学报等层次较低的刊物, 很难体现出该选题学术的前沿性和代表性。

3. 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纵观今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63篇毕业论文, 总体质量较去年没有明显提高, 即使是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 也很难达到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水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缺乏创新、普遍抄袭。创新不仅是指提出新的观点, 也可以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对于本科生而言, 提出新的观点显然不现实, 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比较、鉴别的过程,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 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对这个领域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 对于同样的观点, 不同的文章怎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 这些都需要仔细揣摩, 加以学习。但是从本届学生的论文来看, 几乎很难看到视角有新意的文章, 大部分学生都是东拼西凑, 稍微好一些的论文尚能做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 差一些的论文连衔接都很难做到, 有的甚至干脆把整个分论点都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 以至于在答辩时漏洞百出。摘要是学生唯一无处可抄、必须要自己写的部分, 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 很多学生根本写不出能够简要概括中心论点的摘要, 勉强写出来, 也有诸多病句, 如:“《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功名富贵’为中心, 知识分子在对待功名富贵的考验时, 呈现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 官僚的徇私舞弊, 豪绅的狡诈无理, 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 举业人的利欲熏心, 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在这些人物形象演进的过程中, 让我们看到了造成知识分子命运的最直接、最深远的因素便是八股文化, 也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八股制度对整个社会人的影响的原因。”在这段不足200字的摘要中, 语句明显不通, 只要稍微多读几遍, 即可发现问题,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

第二, 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中心明确, 论证充分, 脉络清楚, 语言流畅, 是对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评价, 但不少学生明显无法达到这一水平。虽然, 从大一开始, 每门课程都会留几篇小论文作为考查作业, 但学生不够重视, 随便从网上找一篇敷衍了事, 老师也无法一一核对。近几年, 有不少任课老师为防止学生的抄袭行为, 干脆不让学生写论文, 改用其他的考查方式。平时缺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到毕业时, 学生也就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

第三, 论文格式不规范。自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 人文学院参照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 拟定了详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 从论文字数、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到各级标题的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 甚至字号的大小、行距的多少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 今年的毕业论文中, 完全符合格式的不足三分之一。如果说论文内容的好坏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有关, 那么格式的不规范则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1.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早在2004年以前, 我院就制定了《伊犁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 后来又有相关的补充规定, 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的检查、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及指导老师的责任, 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 导致对《工作条例》中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 而是对毕业生放宽要求。多年来, 本专业从来没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及格的情况, 这并不是因为论文的质量高, 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多差的论文都能及格。而且, 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学生平时成绩绩点不挂钩, “优秀”与“及格”没有区别, 长此以往, 学生对毕业论文不予重视, 这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

因此,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立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细则》, 对论文考核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尽量予以量化, 如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应当不少于多少字,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字数不得超过多少、什么样的情况不可以答辩等。标准量化, 既有利于对学生提出实际的要求, 也有利于实施监管。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切实保证。首先应当将论文成绩与学生绩点挂钩, 以引起学生对论文的足够重视。其次是实施导师负责制。考核制度, 不仅要考核学生, 也要考核指导老师。过去, 我们往往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 其实, 指导老师不愿意得罪即将毕业的学生, 对学生要求不严格, 给学生评分过高, 也是造成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考核制度中要明确师生双方的职责, 如选题陈旧、偏离本专业、论文格式不规范等等, 都应当追究指导老师的责任。最后, 应当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范围, 消除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选题, 给学生讲解撰写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提纲、调整论文框架, 而不是帮助学生写论文, 让学生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毕业论文。

2. 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 引进激励机制

答辩结束之后, 在由指导老师推荐、对论文进行公平合理评价的基础上, 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推荐给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同时, 在全院范围内召开优秀毕业论文公开答辩会, 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观摩, 为他们将来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送往其他本科院校进行盲审, 寻找差距, 以便于提高。

奖惩并重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必不可少。毕业论文质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独创性, 而抄袭严重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通病, 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学生查找资料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学生抄袭大开方便之门, 指导老师在网上逐篇查找, 工作量很大。目前, 包括我院学报在内的很多编辑部都已使用学术论文打假防伪软件, 我院也可将此软件应用于学生的毕业论文, 对疑似剽窃、抄袭的论文进行鉴定。对抄袭他人成果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论文不能给予“及格”。这样, 不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 为他们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将文献检索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文献检索教学应当把对信息资源选择和鉴别能力的训练放到重要的位置, 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中鉴别各类信息源并找到准确的入口。同时, 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也要有意识地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当中, 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层次的信息素养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这样既节省了教育资源, 又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 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学校的监督管理、学生的认真态度及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三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何颖.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2]王小亚.对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工作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S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3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国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39-02

1 前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实践性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随之出现滑坡现象,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国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提出若干思考。

2 现状及问题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全面衡量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折射出他们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然而从这些年来的培养情况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论文选题针对性差,缺乏独立见解,抄袭拼凑现象十分严重 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考证,有的甚至都没有阅读所要研究的作品原著,仅仅通过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进行复制粘贴。在论文选题方面,也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缺乏新意。

论文写作不规范 很多学生对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没有标明出处,而且字体不一致,词句的表达出现语法错误。有时为了拼凑字数,语句重复,文不对题,整篇杂乱无章,可读性差。

指导教师数量有限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从时间和精力上而言,部分教师由于所带学生过多,再加上科研的压力,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深入指导。而且扩招也使学生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以致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论文答辩环节形同虚设,学生和教师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检验学生论文是否符合要求规范的关卡作用 通常情形是学生对教师在答辩时提出的问题并不能正确深入作答,搪塞应付;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在答辩后也没有进行认真修改;有的学生进行了些许修改,指导教师在答辩后并未进行严格认真的批阅和审查。

3 影响因素

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不够,毕业论文经费不足 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有限,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科研补助来从事相关科研活动,也不能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以更好地发挥优长和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信息检索、文献查阅、书籍购买和论文打印等都需要相关费用,经费的有限使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到位 虽然高校都制订了相关的毕业论文规章制度,但在执行细节过程中往往很不完善,流于形式,缺乏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和评价科学体系,也没有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奖惩措施,约束力不大。

教师重视不够 相较对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论文指导,有的教师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对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责任心不够强,抱着应付态度;同时由于承担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指导不力,使得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相应地打折扣。

学生的态度认识问题 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随意从网上下载拼凑章节内容。由于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认真思考,往往漏洞百出,得出的结论也很肤浅片面,格式规范不符合要求。

就业压力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和影响日益严重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有限的岗位供求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大四阶段将主要精力用在了择业上,而不是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写论文。有的学生急于找工作,有的虽然已经签约了工作单位,但要上岗试用,所以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写论文,这无疑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4 对策与建议

1)加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费投入,保证各项工作的展开。同时加强图书馆资料建设,添置必要的图书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并使用网上检测论文系统,重复率超过规定要求的需要重新提交撰写。并定期聘请相关专家,举办毕业论文讲座,提升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和规范格式的认识。广引资源,为学生就业提供有益保障。

2)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强化管理,督促教师积极认真指导,并与学生定期交流沟通,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按期完成。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将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并与评优晋级、津贴补助挂钩。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建立全面、合理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审教师评分与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对于毕业论文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对于不合格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指导和写作质量。

3)强化管理,深化毕业论文的抽查审查及复查工作。除了学校的工作部署,系(院)也要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严把答辩关,重视答辩环节及答辩后的论文复查工作,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落到实处。

4)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学术修养和责任意识。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对学生论文的指导过程中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国学知识的教育,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切实有效的有力指导。

5)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端正学生思想。要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只有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才能使之改变敷衍应付态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建立毕业论文信息交流体系,将优秀的论文编印成集,鼓励发表,并提供一定的版面经费支持,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术氛围。

5 结语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深化认识,并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和改革探索来改变现状,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其国学素养,这也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6):73-76.

[2]颜敏,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6-18.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4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初稿)

题 目:《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教师:庄逸云 准考证号: 390102100569 考生姓名:陈阳武 资阳市雁江区

工作单位: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初级中学 写作时间:2011年8月[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浅议

指导老师:庄逸云

作者:陈阳武

准考证号:390102100569 内容摘要]: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关键词]:西游记

猪八戒

形象分析

《西游记》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作者吴承恩着力刻画的几位人物形象,孙悟空是和猪八戒无疑是最为典型和成功的。猪八戒是作者刻意刻画的喜剧典型,作者在很多方面都肯定他欣赏他,但对他性格的很多消极方面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本人以为《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他象征的是中国农民,是具有中国喜剧色彩的中国传统男人。这个人物性格清晰鲜明。我从猪八戒的形象的历史演变喜剧性和积极性以及这个形象的意义几个方面探求这一形象的真谛。

一、猪八戒形象的演变

据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内,由帝国主义分子窃去的敦煌唐人绘图像《大摩里支菩萨图》中,我们发现了猪八戒最原始的形象。这里是一张幢幡,上绘大摩里支菩萨,菩萨脚前有一只猪,猪头人身,双手架开,作奔走如飞状,造形活泼,显出法力无边的样子。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野猪精——猪八戒的最早雏形。(1)

在《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中,我们看到的猪八戒形象还是比较粗略的。

《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占了整整一本四折、很活跃,是迄今所见吴氏《西游记》以前猪八戒形象最详细的描述。(2)《西游记平话》中已有猪八戒形象。《西游记平话》在国内早已失传,只根据朝鲜《朴通事谚解》的七条注文及“车迟国斗圣”一段梗概和《永乐大典》第一三一九卷《梦斩泾河龙》的故事及明抄本《销释真空宝卷》推测它的大致面貌。在《西游记平话》里的猪八戒形象是吴承恩取材的直接依据,黑猪精朱八戒证果香华会上的净坛使者与吴氏笔下的猪八戒形象相差无几了。(2)猪八戒最完整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在第十三出《妖猪幻惑》开头自敘到:“自天门到下方,只身唯恨少糟糠。神道若使些兒个,三界神祇腦(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軍。生于亥地,长于乾宮;搭琅地盜了金铃,支楞地顿开金锁。潜藏在黑风洞里,隐现在白雾坡前。生得嘴长项阔,蹄硬鬣刚。得天地之精华,秉山川之秀丽。在此积年矣。自号黑风大王,左右前后,无敢争者。”。(3)而在民间,猪八戒的形象在唐宋元以来就已流传,画家、雕塑家、陶瓷工艺匠人,小说戏曲家,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一种艺术形象来创造的。但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一种 艺术的升华。在整整一百页的回的篇幅中,有猪八戒的文字就占了八十四回,几乎贯穿始终。

猪八戒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掌管银河中的十万天兵,后因酒后戏嫦娥被罚下界来,却又误投猪胎。原本可在高老庄享受清福却被去西天取经的一行和尚收服,走上了取经的长途。师兄几个辅佐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最终回归天界。他从一出现就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日本人武田雅哉关于猪八戒专门写了一本《猪八戒》大冒险《三省堂》,广告词说“猪八戒还在走,在中国文明中撑船划桨”,说这个人物身上隐藏着中华二千年的秘密“。作为我们民族的产儿,明中叶以来中国新兴平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猪八戒完全可以与堂·吉珂德、桑丘、福斯泰夫、阿尔巴贡、夏洛克一道屹立于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之林。(4)

猪八戒形象集中体现六贪:贪吃、贪睡、贪色、贪财、贪名、贪利,但什么事也少不了猪八戒。猪八戒的猪头人身,九齿钉耙都是中国特产,猪八戒的语言也极富趣味:“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

”,“ 我丑自丑却都有用”。另外,他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什么“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槽洒鼻子不吃酒枉担名”“斋僧不饱,不如活埋”“粗柳簸箕细柳头,世上谁见男儿丑”“口里摆菜碟儿,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曾着卖糖君子哄,今不信口甜人”“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情。”前世天蓬元帅,而降世却是猪,最后成了农民的代表,而且他能降妖,也是立了功的,还很幽默。

猪八戒是取经师徒中唯一一个有情感的,早年他那神仙生活,严格的清规戒律也没能他青春期的躁动,由于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他为人单纯,身体强壮,对女人有情有义,在高老庄,对高小姐的爱遭到了武力反时,在取经途中虽然对其他女子有过一时的邪念,但始终如一的信念是:等取经回来,一定要去高老庄,他身上的本能的反应从侧面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桎梏。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完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无穷的臂力和杰出的才干被高老庄相中招为女婿。这一改变,决定了猪八戒的现实性—能劳动,会干活,能吃苦,心地善良,他耕田种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一个典型的庄稼汉。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形象表现出了多面性,心地善良又爱耍小心眼,作战勇敢而又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而不忘取经大义等等。这种多侧面的人物形象远远超出了以前的猪八戒形象。

二、猪八戒的喜剧形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得在《诗学》中说“喜剧是对于在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或丑陋,不能引起痛苦或伤害。”(5)而《西游记》的艺术成功之一,就是它的喜剧艺术性,而这种幽默诙谐充满“人情味”的喜剧,所集中在猪八戒身上,首先人物形象本身不统一。八戒猪头人身,是猪与人的结合。其次人物形象语言行动的矛盾,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蠢笨只能又自作聪明的,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最后动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体现在猪八戒身上猪性与人性的完美统一、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却集中在猪八戒身上,具体来说,这种喜剧色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猪八戒的名字。所谓八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 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猪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和懒惰的习性。虽然号为八戒,实际上什么也戒不了。这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表现,更是它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二是猪八戒的模样。猪八戒长得猪头人身,书中第八回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相貌丑陋,生得长嘴大耳朵,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又有腾云驾雾和变化的本领,是猪与人和神的综合体。猪八戒相貌丑陋,长长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肿的体态,加之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的特点都集中在猪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夸张,睡觉更不分场地,使得这种“呆”、“夯”的特征不断制造出喜剧情调。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猪的习性。

三是猪八戒的武器。猪八戒的九齿钉耙虽然是个宝物,可孙悟空说这耙是做园工筑地种菜的,沙僧也说“看你那个锈钉耙,只好锄地与种菜”,一路上更有很多妖怪嘲笑猪八戒的钉耙,锄地用耙子尚可,但充当武器就充满戏谑意味,增添了许多喜剧性色彩。

四是猪八戒的变化。猪八戒有三十六般变化,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只能变一些笨重的东西。如只能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变科猪、变水牛、变骆驼。书中第四十七回“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帮忙才变成轻巧的小女孩儿,让人发笑。他是猪精式的人,作为猪精,他虽外貌丑陋,但本领高强。把动物的姿态强加在人上,表现出生性笨拙的不协调让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猪八戒的言行。猪八戒丑陋无比又反以为美,蠢笨无能而又自作聪明,憨厚老实又爱耍小心眼,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在取经路上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偷偷攒下私房钱。取经途中,猪八戒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并常常自食其果。怕孙悟空抢了头功,前去助阵败下阵来,却躲进草丛睡大觉,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着直率可爱的一面。巡山化斋时,在平顶山对着石头编造谎言,自以为滴水不漏却被悟空当场揭穿。猪八戒主动驮悟空去水底,想跌坏悟空却反被捉弄。唐僧在三个徒弟中对猪八戒比较偏爱宽容,可猪八戒却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后,嚷着要分了行李散伙,丝毫不把师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与美猴王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豪言壮语形成强烈的对比。明明长得一脸猪相,猪八戒却常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丑便丑,奈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掩耳盗铃般自己欺骗自己。猪八戒不讲礼仪,戏弄权威,书中第四十四回猪八戒把三清扔进茅厕还嘴里祷着让其做个受气的天尊。成了正果还闹地位观念,吵着如来佛组分配不公。这种调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悦,进而笑出声来。猪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离开孙悟空就骂他弼马瘟,表现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不但不可恨,反而变得可爱。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猪八戒的话语更是贴近其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只有猪八戒才能说出的特色语言,极具喜剧色彩。猪八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斋僧不饱,不如活埋”、“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油脂”的经典话语,更幽默地说出“干鱼可好与猫儿作枕头”、“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等谚语,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显示自己的学问,特别是第四十一回当红孩儿放火时猪八戒紧张地说出“把 老猪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 语言风趣,富有个性化。用插科打诨的语言营造了舞台上的喜剧效果。

六是猪八戒的理想与面对的现实。猪八戒的理想是过上普通老百姓那种“男耕女织乐井田”的生活模式。从根本上说,猪八戒参与取经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他更愿意过高老庄的农家生活。因为猪八戒身上有着强烈的“入赘情结”,时刻想过上稳定的小生产者生活。加入取经队伍后,作为欲望很强的猪八戒与出家成为和尚的猪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猪八戒基本没有宗教信仰,因为他是一个俗人,只追求现时的、当下的人生享乐而不相信未来。猪八戒饭量很大,却没有孙悟空化斋本领大,时常忍饥挨饿;色心未泯,却没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赘的梦想全部以破灭告终;偷懒耍滑却受到师徒三人的打骂和歧视,所以吃尽了苦头的猪八戒经常发牢骚要散伙回到高老庄。理想和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不仅闹出了很多喜剧,更放大了猪八戒身上的可笑之处,使人忍俊不禁。最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成了正果,标志着充满矛盾性格的猪八戒经过苦难的历程,终于喜剧性地战胜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动物性的完美统一。

三 猪八戒的积极形象

猪八戒是西天取经集体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他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他皈依佛门,受观音菩萨点化,虔心向佛,保护师傅唐僧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往西天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处求取真经,以救济天下芸芸众生,拯救人民于水火,用佛禅之学洗去人们心灵的肮脏。在这一点上他与孙悟空目标一致、命运与共,在任何时候他们的敌人都是共同的。一路上“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也出了不少力。虽然说遇事不能独挡一面,但孙悟空在许多场合都离不开他这个本领不太高强的师弟。陈家庄变化一秤金,没有猪八戒就不能成事;开辟稀柿同,也只有猪八戒能“干这场臭功”;取经途中每遇上众多的妖精,他就挥钯上阵,施展神威,否则孙悟空也不免孤掌难鸣。

他能吃苦,也能耐劳。在高老庄招亲,他替丈人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耙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在八百里荆棘岭,他精神抖擞,挥钯开山,还赋诗两句道:“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八戒作战有时还相当勇敢,钉钯凶猛。对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也是相当痛恨,敢于反抗的。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中说,“从《西游记》所经历的唐、宋、元、明各朝代的时代条件看来,只有农民才能和地主阶级对抗,才能成为积极反抗地主阶级的主要力量。”(6)在小说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中这样写道“那八戒抖擞精神,束一束皂裰搴钯上阵,没头没脸地使钉钯乱筑”。无论是强敌弱兵,八戒都有一时之勇、提钯上阵,他有时也还想立功,如“沙僧你在这里扶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尤其可贵的是,他虽屡遭妖魔拿,却从来没有低头屈服过,总是骂了又骂、嚷了又嚷。更有意思的是这呆子有时竟粗中有细。小说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美猴王”中“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便说了一通谎话直气得美猴王抓耳挠腮、暴躁乱跳,与八戒共赴宝象国,降服黄袍怪。”猪八戒急中生智,义激美猴王,为唐僧取经立下一大功。小说的表现对象是人,人的思想和情感、人的生活,因而塑造出典型的人物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将人物置身于困境之中,通过人物面对困境的反应突现人物的性格。狄德罗在《论剧艺术》中说“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 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进展对他有利”。(7)“意马心猿”一段文字中悟空嫉恨在心,执意不离花果山,与八戒心念取经人急于搭救形成了困境中人物性格的反差,即“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八戒对师傅的尊敬与爱护与君子大肚情怀就突现在眼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猪八戒有上述一些优点,所以他不失为正面人物。在他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特别是个体生产者所具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方白在《谈猪八戒》中说“作者借用一些农民的形象加在猪八戒身上这是什么用意呢?我觉得这与作者企图塑造的猪八戒的性格是有关系的。”(8)猪八戒作为一个现实的典型,他有许多地方当然不如孙悟空那样理想,而恰恰是这些不够理想的地方成为他性格真实的体现。他反映了劳动人民现实性的一面,他热爱生活,对现实生活充满依恋之情,取经途中他几次提出要回高老庄,表现了他对翠兰和高老丈人的想念。如果取经不成的话他也许真就回到高老庄娶妻生子繁衍生息,过劳动人民平凡的生活,眷恋朴实清淡的园田生活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点愿望。此外他还充满乐天精神,有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无牵无挂的忘我的天真。他从不把自己的蠢笨呆傻当作一种精神上的负赘,而且懂得自我开脱,别人讥笑他相貌丑陋,他却常说“丑归丑却还是本色,可是我能劳动、有力气,庄稼地里的事儿,也是一把手儿。”在女儿国他戴上花儿,擦上脂粉,钻进女儿的闺房照照镜子故意摆出妩媚的姿态,那身装束与丑陋的外形,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捧腹,觉得这呆子呆得喜人、丑得可爱,也就由心底而生一种喜爱之情,小说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猪八戒的喜爱之情。李希凡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中指出“《西游记》的作者创造英雄人物,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创造有严重缺点的人物,却是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9)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实赋予了猪八戒新的活力,这个形象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他那些不够理想,受人嘲笑之处,这些地方更富于人情味,最具有现实感。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接受并喜爱这个人物,也正是因为他的形象更贴近生活,在他的身上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觉之中与他心灵上的距离就缩短了一程。

猪八戒形象的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 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当代意义。猪八戒率性而为,张扬个性,其自然天性根源于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个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个并不情愿、时时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个作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轻松嘲笑并调侃的对象,一个来自于人民内部的、带有芸芸众生的人性优点及弱点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如民间中的一些歇后语: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耍耙子——就会一手;猪八戒掏耳朵——里面有货;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当代也涌现出了几部关于猪八戒的影视产品,如《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猪八戒之所以在当代大众文化圈里得到这样的欢迎,主要是与他的亲和力有关,与当今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关。所以,在当代社会,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总而言之,猪八戒形象固然有自唐宋金元以来民间传说、戏曲、话本的模特儿,但是,吴氏笔下的这一形象却是新时代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十六世纪的中国淮安就是猪八戒产生的新时代。“商人重利轻别离”,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既是中国小农身上又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身上存在的缺点。而猪八戒追求幸福生活的进取精神却是新兴市民、商人身上所体现的新特点。可见,八戒身上的这些优缺点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影子。所以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猪八戒不光有现实性,而且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猪八戒之所以招人喜爱就因为他的身上代表了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思想意识,他是中国新兴市民、商人和农民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就是时代折光的体现,是猪八戒形象的时代性所在,同时也是这一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永久生命力之所在。

引用书目:

(1)《中国佛教史》37页黄忏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印于1940年11月(2)曹炳建《〈西游记〉作者研究回眸及我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 5期⑹网站:《西游记宫》西游记论坛 : 《论孙悟空的血统问题》 张锦池著 原载《北方论丛》1987年第5期)

(3)詹石窗 《中国道教十五讲》212页、224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4)武田雅哉《猪八戒の大冒険 もの言うブタの怪物誌 三省堂 》1995.09.05.(5)见《诗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见李大春在《读西游记的几点心得》(7)见狄德罗《论剧艺术》2003年(8)见方白《谈猪八戒》

7(9)见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11 参考文献:

《西游记》 吴承恩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一版

《中国禅学》(第一卷)吴立民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中华书局2002年 《明清生活掠影》王凯旋、李洪权著沈阳出版 2001 年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漫说西游》张锦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 《中国古代文化精要》刘洪人著 巴蜀书社2003年

修改建议:

1、文章第三部分的标题“猪八戒的辩证形象”表述不准确,建议修改。另外,第三部分的论述亦存在含混及牵强之处。如认为“把猪八戒刻划成一个农民的形象,也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与反抗”,该观点即较牵强,在文中亦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

2、文章第四部分虽题为“猪八戒形象的意义”,但论述的重点则是《西游记》的创作意旨及意义,所以该部分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建议作出修改。

3、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

4、文末需提供参考文献。各条参考文献亦需罗列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信息。

9月2日修改建议:

1、文中若引用了他人的观点,需以脚注的形式注明具体的出处,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所在的页码等信息。你提供的注释内容不完整。另外,你的注释序号严重影响到阅读,请以工具栏中“插入——引用——脚注”的方式自动生成注释。

2、论文题目不妨改成“浅议《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篇5

——《众神狂欢 论古希腊神话的特征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刘贺

论题观点来源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其艺术特征、审美取向以及所表现出的精神风格都深深的影响了它后期的文学、艺术发展,它所蕴含的“人”的思想观念和张扬个性、放纵原欲的思想内涵,也对希腊民族性格特征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在几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个人对于外国文学史 部分中,古希腊神话部分较为感兴趣,其后若干年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古希腊神话文学的影响和其中的精髓贯穿了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因而,开始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论述。本文所有的内容论述是建立在2007年版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古希腊的传说和神话》基础之上,结合其他历史资料进行补充说明。

论文基本观点

本文从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开始进行阐述,结合其本身的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传统性来分析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参含的文化传统,通览整部著作,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这其中“神、人同形同性”这一明显的特征,神的族谱、神的阶层、神的欲望、神的阶变 等等,这其中,它所蕴含的思想性、故事性、文化性等特征,影响了

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最著名的就是西方文学史中的主题母胎。《哈姆雷特》中的乱伦恋母情结,已被弗洛伊德考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纠结辗转的命运主题,更是屡见不鲜。“悲剧意识”,“悲剧情思”更是影响了三大著名戏剧家家的创作。埃斯库罗斯、索福克洛斯、欧里庇得斯的不朽名作《俄瑞斯忒亚》、《俄狄浦斯王》

《美狄亚》,精简的故事内容,严谨的故事结构,至今被奉为经典。

论文的结构

论文分为引言、希腊神话及其艺术特征、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尾篇等四部分。

一、引言

1.1神话的起源

二、希腊神话及其艺术特征

2.1希腊神话概况

2.1.1 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2.1.2 神的故事

2.1.3英雄传说

2.2希腊神话特征

2.2.1思想特征

2.2.2艺术特征

2.2.3文化特征

三、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3.1希腊神话与古罗马神话

3.2西方文学作品主题的母胎

3.2.1 乱伦母题

3.2.2 命运母题

3.3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3.4对西方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

四、尾篇

北师大毕业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古希腊的传说和神话》H•A库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论希腊神话的人本主义思想》潘勇著来自互联网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浅议希腊神话永久性魅力》张金玲 著来自互联网

《历史中的英雄》威尔•杜兰特著中信出版社321页2005年版《博士论文》马克思 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列宁全集》列宁著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就业形势

1、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 承担着传承与提升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任。该专业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体现了对个体、家、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2、就业形势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 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 思维活跃, 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 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 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但是, 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比较平稳, 却不那么热门。并且作为一个传统专业, 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 尽管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总体来说需求日趋饱和, 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人才日益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而且,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也有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地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 比较单一。而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比较宽泛。为进一步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创新来和社会接轨。

(一) 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

1、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 (1) 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 去除过时的课程, 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 (2) 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 包括电脑、电视传媒, 广播传媒等等, 与本专业结合起来, 声、文、图有机统一, 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课程实用性,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 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 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 认清字型, 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 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 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

(二) 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

创新包括在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1、突破专业限制, 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 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 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 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如文秘与公关、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等都可以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相结合, 设计成该专业的应用教程, 同时, 植入外语课程, 网络信息课程, 基础综合素质课程, 职业生涯课程等, 提高毕业生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 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 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 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 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 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2) 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 抛砖引玉, 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 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也要促进学生就业。这对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 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增加该专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才能保证毕业生快速地适应社会, 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2008 (11) 204-205。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篇7

一、结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确保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专业培养计划是高校为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任务而制定的有关专业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案,是高校进行各项具体教学活动的基础。

化工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专业之一,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化工基础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并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在化工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一般是作为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不同学校在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上也有差异,一般在十几周到二十几周不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毕业论文须做到“一人一题”,并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遵循客观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这些因素客观上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要求,以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毕业论文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提交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切忌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的课题,以避免由于论文选题上的不足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效率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拥有的兴趣会成为学生搜集资料的主要动因,它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占有和理解及对所遇问题的思考,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是否能进行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劳动。因此在论文选题时,教师不但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完成论文的兴趣,而且要正确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效率。

在2007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时,我曾为一名学生选择了利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制备高性能吸附树脂的课题,但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对利用植物油、多元醇和多元酸制备醇酸树脂更感兴趣。其后,我对课题及时进行了调整,研究中学生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并成功地完成了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存在于醇酸树脂中微量水的研究,得到的醇酸树脂无论是粘附性能还是成膜性能都明显改善。

三、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确保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毕业论文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精神和独立工作意识切实得到锻炼。但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由于基础、学习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课题的理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等方面的完成程度上也不同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毕业论文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必须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根据作者对近几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分析,认为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提高型、巩固型和弥补型。提高型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好,而且还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型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化工专业所需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面对创新性课题时还需教师更多地指导和帮助;弥补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对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还存在一定不足,对创新性专题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更是由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原因而难以独立完成。对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应有所差异:提高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较高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巩固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弥补型学生主要考虑选择一些相对成熟并有验证性特点的课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质量达到要求的毕业论文。

四、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介入教师科研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创新性的有效措施。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和研究之后形成的成果,一般具备较好的创新性。将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不但可使学生对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较好了解,而且也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和新特点,从而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上获得较高的起点。

在2007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2003级毕业论文选题阶段,作者将承担的盐城市社会发展项目《基于两性壳聚糖的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并以分解后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教师向有意参与这些课题研究的学生介绍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课题的研究价值,使学生对这些课题产生了兴趣。其后通过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不断交流,使学生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特点有了更多了解,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科研素质得到了提高,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完成的《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和《季铵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两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并且《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还获得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五、结合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对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的统计和分析可知,化工类学生毕业后承担的任务主要有技术革新、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设备设计、环境治理、节能降耗、工程施工及产品营销等,内容相当广泛,而高校自身又承担着传递知识、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这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需要结合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及企业的要求,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实际工业生产和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这些与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结合的课题往往具有实用背景,因而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每次进步更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2006年,作者根据江苏一家农药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拟定了一个从乐果生产废水中回收硫磷酯和氯化铵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向学生介绍该企业现有乐果生产工艺特点及硫磷酯和氯化铵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对所选课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其后通过论文研究过程中与学生的多次探讨以及实验方案的完善,顺利解决了该企业乐果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但在工程实践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上得到提高,而且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翔实、完整,具有较高质量。

六、结合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创新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化学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上要不断地根据专业的发展特点推陈出新,确保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但有一定深度、难度和广度,而且要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随着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和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人们现在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天然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的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2008年,作者根据我国松香资源较为丰富而在松香加工及高附加值松香衍生物的生产上存在不足的特点,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松脂水性化加工技术研究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拟定了一个利用松香生产具有抗菌杀菌性能的农药乳化剂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由于选择该课题的学生对松香的深加工和利用很感兴趣,在该课题的研究上非常投入,同时在研究中与教师的交流也非常充分,因此毕业论文的研究任务和目标都能得到很好实现。课题完成后,不但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论文,而且研究中形成的成果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林登平,叶钊.组织学生参加开放型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3,(1):80-81,46.

[2]陈卫,张灏,赵建新,等.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6):56-58.

[3]李利军,李艳丽.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3,(6):90-92,111.

[4]贺晓蓉,刘述喜,陈新岗.高校工科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77-180.

[5]袁斌,吕松,袁世平.关于工科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的新思考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9-42.

[6]叶青,裘兆蓉.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提高毕业生创新思维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6,(5):47-50.

[7]张根全,赵子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3-16.

[8]邹明珠,吴通好,郝秀峰.利用优势条件培养创新能力[J].大学化学,2000,15(3):9-11,43.

上一篇:接待流程话术下一篇:徐水一中2010年艺术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