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育学(通用8篇)
叙事教育学 篇1
怎样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案例)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2.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3.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4.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1.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2.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3.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4.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干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作者佚名)
班主任工作类教育叙事案例——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电工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他会心地点了点头。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 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他点头同意。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随后我又说:“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他连声说“谢谢老师”。
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作者佚名)
学科教学类教育叙事案例——阿玲是哑巴吗?
《曼谷的小象》一课讲述了在风光秀丽的曼谷附近,“我们”一行乘坐汽车,不幸轮胎陷落污泥,阿玲在这个时候,指挥她的小象把我们的车拉了出来,并且把我们的车冲冼的干干净净。教学中,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读书读的非常认真,经过讨论认识到了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结束学习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阿玲是个哑巴。”我不禁一愣,教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到学生持有这个观点。(旁批:教学冲突出现了)
我便问:“说说你的根据吧。”那位学生马上说道:“整篇课文,阿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打手势。”
“对,我也这样认为。”其他学生好象受到了启发,也“嚷”了起来。这下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共分成了两派,互相争论了起来。
备课时,实在没想到能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后来,我慢慢发觉,如果同学们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能知道,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旁批:教师的反思以及行动)
于是,我不但没制止他们的争论,而且还适时地加以指导。同学们毕竟年龄小,还不能系统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有的只是提出了,这是在国外,语言不通,所以阿玲就不说话;有的说阿玲性格内向,不好说话……都有一定的道理。是该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想起了二年级时给同学们抄的一则名言:语言化为行动比行动化为语言要困难的多。和同学们一起背了一遍,于是,有的学生就恍然大悟了。阿玲会不会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她的行动,我们认识到了她的朴实、善良的品质,是一个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同学们还联系了当今社会现实,对那些嘴上花言巧语,背后却吭人、害人的人进行了批判。(旁批: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本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想起同学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互相争辩的情景,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叙事教育学 篇2
关键词:教师,学生,课堂
教师是太阳下最神圣的职业, 而它的神圣之处, 不仅仅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密无间的心灵沟通, 能够组织活动, 体察学生, 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1998年,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 由于年轻加之第一次带班, 处理问题不能游刃有余。记得有个叫郭威的女孩, 1.70米的个子, 经常迟到, 有一天早上我正在上课, 她又迟到了, 大摇大摆的坐到座位上, 我问她为什么迟到, 她说起晚了, 我说你就不能早点起来吗?她说起不来, 语气非常强硬, 我很生气, 我说下次再来晚了就别来了, 她说:“上学是我的权利, 我交学费了。”我看她一句不让, 我就说:“你出去”, 她就坐那不动, 我去拉她, 她那么高, 我也拉不动, 我真的很气愤, 全班学生都看着我, 屋里静的连掉根针掉下都能听到, 我真的很尴尬, 没办法, 我离开了教室, 我气哼哼的回到办公室, XX老师了解情况后, 她认真而严肃地说:“在那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忍让, 尊重学生, 你当时应把她叫到办公室, 了解一下她迟到的原因, 与她心平气和地谈一谈, 效果肯定会很好”。我听了XX老师的话, 感到很惭愧, 由于我觉得教师就应该有尊严、有气势、所以对学生很严厉,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面子, 导致学生很生气, 教师很尴尬, 课堂上气氛相当的紧张, 弄得师生都不愉快。
这个案例, 是每个老师都曾遇到的最普通的最平常的事, 我充分地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运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尊重学生、适时忍让, 夸赞学生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愉快和谐的氛围, 学生也会由衷地喜欢你、尊重你、热爱你。
所以,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以新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情感表现,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自尊心理, 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 才能逐渐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同时, 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之处, 不仅仅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密无间的心灵沟通, 能够组织活动, 体察学生, 在活动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2000年我带的是焊接班, 在开学的第一天 (劳动前学生们需要去取班级的桌椅) ,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取桌椅时, 我班的张某搬完一套桌椅后就坐下了。看着同学们忙碌, 我走过去问他;同学们都在忙着搬桌椅, 你怎么在这坐着呢?他抬起头, 歪着脖子毫不在意地说:我的桌子搬完了。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在我继续看同学们忙碌时, 我发现像张某这样行为的学生还有很多。劳动后, 我对班级的学生们说;你们累不累?他们没理睬我, 我接着说:你们不累的话, 玩个两人三足的游戏, 谁输了谁买冰点。这时学生们都精神起来了。尤其张某最突出, 大喊不累, 好呀。我们一起来到操场, 分成两组, 我和张某及先搬完桌椅的那几个孩子一组, 其他学生为一组。游戏开始了, 我故意走起八卦阵, 弄的不是我摔就是张某摔, 那一组把我们落下了很远。到了终点后, 我又回到了起点, 装出很遗憾地样子说;我不甘心, 我要和第二个同学再来。由于我故计重演, 结果又输了。到了终点, 剩下的几个同学都跑过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你不能单跑, 你得和搭档一起跑, 我们可不和你搭档了。谁和你一组准输。这时我呵呵地笑了说;你们的意思是因为我, 那好今天就到这愿赌服输, 我给你们买冰点去。拿着冰点刚进屋, 张某笑嘻嘻地一把拿过冰点。自己拿一支放在嘴上说:输的郁闷吧!我教你吧, 玩那种游戏, 你得有合作精神, 自己瞎跑, 你自己就得买冰点。自私的代价啊!冰点真甜啊!!这时我装出很生气的样子, 一把把其它冰点抢过来说:你有, 就你有合作精神、集体感, 刚才搬桌椅时就自己搬自己的了, 还好意思说我呢?这时全班哄然大笑。张某也不好意思地回座位去了。接着我说;大家都很明白, 我今天输的原因是什么, 是私心。今天由于私心我输几十个冰点, 但你们还小, 路还很远,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每个人都要有很大的私心的话, 那失去的不是几个冰点, 可能失去你个人的名誉尊严。我想这些你们都能懂得, 对吗?这时同学们喊“懂了”, 但也喊出了“老师, 冰点快化了”。事后, 我可以说心理一点也不塌实, 但学生在我校的一次劳动及运动会后的表现让我欣慰。运动会锄草, 我班分到的是砖头又多, 地又不平的场地。但同学们没有怨言, 一边干活一边还说:这是党相信我们的能力, 我们一定得干好它。看到突起的石头, 就喊:“铲除一切不平的势力”, 看到坑边填平边喊:“减小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差距”。就这样我们班在欢乐的气氛中快速的完成了任务。
在开运动会时, 因能力有限, 有的项目根本不能参加, 而我班张某喊出:“累死也要下项, 为焊接班争光”的口号。在我们班同学积极的参与下, 我们班级取得了优秀组织奖。我觉得这就是课外活动中师生关系所结下的硕果。
一个优秀的教师, 最值得称道的不仅是他那渊博的学识, 为人称道的授课方式, 还有他那种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的道德作风。
02届小刚, 性格孤僻, 不爱说话,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老师找他谈心, 只是听, 没有其他反应, 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班干部有事叫他帮忙, 他也不肯。有一次, 接连两天没来上学, 我按学籍档案地址去他家, 坐长途汽车颠簸一小时, 下车又步行了二十多分钟, 我才到他家。一进院门就见到门上挂着纸钱, 领路的孩子告诉我他父亲去世了。我一下子明白了。当见到双眼肿胀, 面容憔悴的小刚时, 我又忍不住潸然泪下, 小刚看到我, 先的一楞, 没想到老师能来, 他嘴唇翕动想说什么但没说出口。继而转身小声抽泣起来。见此情景, 我连忙递过一张面巾纸, 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 坚强些, 擦掉眼泪, 你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妈妈的主心骨!”听此话后, 他慢慢的忍住了泪水, 带我走进屋子里, 环顾四周, 陈旧的家具, 简陋的摆设, 足见, 他家生活很拮据, 我心酸了。回到学校, 马上召开班委会, 班干部纷纷提出应为他捐助, 解决燃眉之急。在班委会大力倡导下, 全班同学捐助四百多元。
经过这件事后, 小刚有了明显的转变, 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成绩提高很快。在劳动中积极肯干, 起表率, 带头作用。班级同学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 班级期末评比中, 被评为“最爱集体的人”, 直到现今他还与我保持联系。
因此, 教师用自己那颗真诚的心, 用自己那份热诚的爱, 关心学生, 扶危解困, 与学生们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正如春天播下的种子会在收获的季节回报播种人的喜悦, 老师也在不断收获着学生成长中的喜悦。
叙事教育学 篇3
接班了解情况之后,在校领导的关怀和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从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入手,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中,我特别注重德育实践系列教育,从而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为准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先从行为规范上让孩子们懂得仪表礼仪,做讲文明的学生。制订“大让小,男让女,班干让同学”的班规,并严格执行。
开展了以“争做值日班长”“品味书香”“学雷锋见行动”“学道德模范”“交通安全伴我成长”“做环保小卫士”《论语诵读》“我诚信我快乐”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在活动中,突显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大队部的竞选,让榜样的力量带动被誉为“四大金刚”的“淘气包”,使他们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在正能量的引领下,班集体有了朝气,有了活力,有了前进的动力!
班级在校眼保健操比赛中屡次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知识”竞答中获得先进集体奖“‘我营养、我健康手抄报”最佳奖,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晨读自律班级”“艺术月突出创意班级”等;承担学校的主题班会《交通安全伴我成长》获优秀奖,活动实践课《我诚信我快乐》获一等奖。班级还开展班干竞选挂牌上岗、班组长的“流动值日”、“积分卡”的建立、“积分宝转起来”、家校评比“反馈单”等活动,调动了每个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班级朝着“星光璀璨”迈进了一大步,从此摘掉了“头疼班”的帽子。班集体多次得到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少先队工作方面脱颖而出。
一、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每天有两位体委和一位安全巡视员管理队伍,体委分工管理男队和女队,巡视员则管理“四大金刚”的一举一动。我特地与学校申请不跟班,让班干部发挥自我管理的最大优势。有表扬,有批评,班干部各个公正无私,渐渐地我们班站队是全校快、静、齐的之一,多次受到整队领导和体育老师的广播表扬。
二、注重家校合一反馈效应
首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了“家校反馈单”。每个学生一天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在反馈单上一一体现,让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校表现有全面客观的了解。然后,各位家长无建议和意见就签字,有意见可直接写在反馈单上,第二天由值日组长收回,我检查。慢慢地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更关注了,避免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让“家”与“校”真正有意义地沟通,也省却了有事没事找家长,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形成学生教育的“一条龙”模式。从带班以来,班级杜绝家长因“鸡毛蒜皮”的小事找上门来。
三、注重“奖励卡”“积分卡”“积分宝”“表扬信”的鼓励作用
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和“值日组长”。每节课间值日班长负责整理课堂上同学们在学习、纪律、卫生、道德、活动等表现。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我按照学号每人只做一天的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可根据同学们的不同表现,有权加分与扣分,每周一评比,突出者可获得奖励卡一张,集齐一定数额的奖励卡换积分卡,再升级到“表扬信”。这样,既锻炼了每个孩子的管理能力,又增强了每个孩子的荣辱使命感。
四、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午休和放学时间,但凡路过四班门口的老师们经常会慨叹:“哇,好干净!没看你留值日生啊?”这时,我就会笑言:“我们班真没固定值日生!”同学年的n位教师和三学年的曹老师都分别带领学生进行了“视察”。
其实,我们班固定的值日生、值日组长是有的。就是每组的第一排靠近过道的那个学生,也就是“值日组长”——按照班级规定就是每天的值日生了。
有人会有疑问:“那这个第一座的孩子岂不是很辛苦?一干就是一周啊!”非也,因为我们班的排座方式不走寻常路。我们班每次开学就按照孩子们的个头儿进行站队排座,小个头儿一组,中等个差不多两组,最后大个头儿显然就在一组了。这样的排座方式好处在于,无论怎么串座,都不会出现前面同学挡后面的情况,因此也就避免了家长背地对老师的指指点点,也省却了老师的众多纷扰与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如此,我们班采取每天串座的方式:二座到一座,三座到二座,四座到三座……然后一座串到最后一座,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每天都如此这般。有的老师觉得这样很乱,会参差不齐,每天会很麻烦。我倒是觉得这样妙处:这样的方式,使孩子们每天放学前,都会注意把自己的书本全部放到书包里,以免落在学校;这样的方式,使得孩子们把自己的座位清空,保持书桌内的整洁干净,避免他们在书桌里乱放杂物。
大家是否又觉得奇怪:“刚刚提到值日生的问题,怎么又扯到串座了呢?”细心的你,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因为班级的这种串座方式,给我们班的值日组长提供了便利条件。换言之,值日组长就是每天轮换到第一桌的那位靠近过道的同学。大家不会因为过去每周值日时间过长而疲于应付,也不会忘记自己是哪一天值日。这样,一举两得。
这些流动的值日组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才能使班级焕然一新呢?
首先,需要班级每个同学协助值日组长把自己的椅子翻到书桌上。翻椅子的时间规定在周三上午大课间,其余时间是午休和下午大课间。但说明一点,我们班主任必须经历自己感到心烦意乱的那些日子,也就是允许孩子们最初的乱七八糟。不然,此工作就会被我们的不耐烦而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先要耐着性子让每个孩子得到应有的一次锻炼之后,做到“扶”“放”有序,方可让他们大胆去干。
其次,值日组长必须分工合作,责任到岗到位到人。除了负责本组的清洁外,大到前面老师的讲桌、卷柜,中间过道和后面地面、门镜的擦拭,小到每节课的黑板清洁、垃圾筐的清理、扫除用具的摆放都要专人专责,层层落实、把关。
然后,就是清扫的严格管理。每组值日组长按照先扫后擦的顺序,先完成本组清洁任务,然后按照分配的分担区依次完成。在清扫阶段,值日组长的总值班长必须发挥其重要作用,严格把好彻底清扫关。每组清洁完毕,必须做到无纸屑、无杂物、无污垢方可通过验收。否则,必须返工重新打扫,直至清洁干净为止。我们的宗旨是:绝不能给下一个值日组长留后患。反之,自己重新做值日组长,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最后,班级的整洁需要大家合作保持。由于在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下,下午大课间四名流动的值日组长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所以下午放学前五分钟,只要各组的值日组长监督大家把自己剩余的垃圾清理干净即可,再不用“大动干戈”就能使班级整洁如初。值日组长再把本组的桌椅对齐,就可以放学回家了。
其实,在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上,需要鼓励我们的学生:“你行!我行!大家都行!”让他们如同雄鹰一样展翅,并指导他们飞得更高。只要我们够细心,够耐心,够踏实,够坚持,就必定能够耕耘出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五、注重品味书香的快乐
在这两年半中,同学们已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少儿版《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海底两万里》《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童年》《母亲》《福尔摩斯探案集》《小故事大智慧》《格林童话》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创建并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的读书系列活动:
1.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籍。
2.好书大家读,每天早自习和下午自习课先完成作业者奖励阅读时间,或在周四无作业日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书。
3.好书进家庭,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
4.好书共分享,班内读书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5.好书伴我成长,学生制作读书卡,写读书笔记,并与积分、奖励挂钩。
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灵,书香胜花香,书声胜鸟鸣,零距离地与学生一起阅读,特别容易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走过四班,留下了我的教育印记。时光荏苒,两年半的岁月不知不觉从身边划过,昔日的没了“主心骨”的“头疼班”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实践中,已转变成现如今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群星闪耀的“星光班”。假如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的话,那么一个班集体的特色与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学问,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只要我们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相信更多的先进班集体,会层出不穷。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最大的正能量,为实现教育的“中国梦”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教育案例及教育叙事 篇4
别让“意外”搅了“教学”的局
周岗中学 周友杰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知识、个性、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所。所以,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状态。即使教师预设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解决这些生成性的问题,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物理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乏,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一方面给我的的实验教学带来了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我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节课,我拎着满满一盒子实验仪器匆匆从实验室赶向初三(1)班的教室,还没进班,就听到里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做实验,哈哈„„”“看,那是什么?”“咦,那不是吸铁石吗!”„„刚进入班级就听到下面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大家安静,在开始上课前我先强调几点,首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第十六章电磁场的学习了,这一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师特意准备了很多实验。”讲到这里,班上顿时又是一片掌声。“第二”,我继续说道,“大家也知道我们是农村中学,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所以请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有问题请及时举手。”说完,还是生怕实验过程过于混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又补充道:“还有,如果有同学不按实验规则,随便破坏实验器材是需要照价赔偿的。”
说完,我就正式进入了磁场一章的教学。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带领大家认识磁体以及通过实验研究磁体的一些性质及特点。在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就让课代表将磁体,大头针等实验器材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探究。班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请大家按照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我又提高分贝在班上强调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眼神顿时盯着一个人——小丁同学!
“怎么回事?”我第一时间质问道。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为两段的条形磁体,小丁委屈的说道。
“没用了!”“要赔钱啰!”“刚好裂成两半,一半一个磁极!”下面的同学开始讨论了起来。
当时的我十分生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正准备好好训斥小丁一顿时,我忽然想起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请平移到我这里来》的文章,讲得就是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一件突发事件。“这不正是一个相似的事件吗?如果我当众训斥了小丁,对小丁的伤害会有多大?以后他还会用心去实验吗?如果学生因为怕损坏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实验,辛苦准备的实验还有什么作用?”想到这里我就接着大家的议论声反问了一句:“这个条形磁铁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了。”小胡确定的说道。作为学习委员的他思维一向比较敏捷。
“为什么呢?”我继续反问道。
“我们刚刚学过,一个磁铁应该有两个磁极,现在这个条形磁铁裂为两半,一半红一半蓝,每一半只有一个磁极,所以肯定没有用了,除非用胶水把两半连接起来,才能重新成为一个磁铁。”小胡不无得意的说道。
“我也同意”“肯定没用了”„„下面声援小胡的不在少数。
“真是这样的吗?刚好老师这里还有几块断裂的磁体,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问题吧”我顺势引导。
顿时,下面又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刚才在下面一直声援小胡的班长小王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断裂的一半还是有两个磁极,你看。”说着,举起手中的半块磁体,只见两端各挂了长长一串大头针。其他小组见状,也都纷纷拿起手中的半块磁体试验起来。
“原来没有坏啊!”“现在是一块磁体变成两块了啊!”下面又开始议论起来。
见状,我顺势开玩笑的说道:“看样子小丁非但没有破坏我们的磁体,还给我们多创造出一个磁体啊!不过我们现在的磁体是刚好够用,同学们可别再创造出那么多新小磁体了。”这时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只见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同时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惯性”一节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车,木板倾倒”的实验;“大气压强”一节中“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间不允许等等各种理由借口剥夺了学生实验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在我们剥夺学生实验权利的同时也一并带走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渴望。直到现在,当我拎着实验器材走进教室,学生为实验而鼓掌兴奋的场景依然让我难以忘却。
2.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实验过程中,专心于实验探究的小丁一时疏忽不小心损坏了一块条形磁铁,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愣住了,并本能地想道歉。这个时候,他已经认识到问题,还有些担心。虽然之前我多次强调实验纪律,但是当时如果我对他严厉训斥一顿,杀鸡骇猴,也能让大家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更为注重实验纪律和实验器材的保护。不过,对于小丁学生来说,不仅伤害其自尊,同时也挫伤了其实验的积极性,不利于他的成长与发展。受到《请你平移到我这里来》这篇文章的启发,我当时灵机一动,顺势引导,用让学生出乎意料的方法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处理,既保护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额外的达成了下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容易,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巧妙的教育方法,从小事着手,从意外开始,从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题,提高教学效率
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虽然打破了我的预设,但却带给我额外的惊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让我顺势达成了超出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课前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预设,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视预设。
其次,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再精心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的课堂生成。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灵活应对,有时意外的“生成” 也许反而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因此,只有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进行有机融合,即弹性“预设”,善待“生成”。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活力,课堂才能鲜活。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借机鼓励道:“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会!”“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毛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吴梦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不敢自己还给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北偏东”与“东偏北”
江宁区竹山小学陈华
暑假过后,我新接了一个班:六年级(3)班。我担任他们的班主任及数学老师。上任后,了解情况的老师和我聊到了这个班的特殊之处。这个班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调换如同割韭菜,那是一茬接一茬。三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生产,学校找了一个代课老师。到了四年级班主任换了。五年级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又换了,不幸的是刚换的数学老师生病开刀,找了一个实习老师代课。结果在期末的数学检测中,这个班的数学成绩低于同年级平均分13分。到我这儿,班主任又是一新的。了解到这些情况,我觉得这个班主任不好当。更让我担心的是他们的数学成绩要想尽快提高不容易。
果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不良习惯可谓“百花齐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随便讲话,不爱发言,看网络小说„„不胜枚举。我和家长沟通时,有的家长表现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火急火燎地要给孩子找补习班,一个劲地问我哪儿的补习班好。还有一些家长早在几年前就让孩子在外面上了补习班。但是家长们只知上补习班有利,却不关注其弊。弊是教材上的内容有的补习班的老师提前教过了,书上的练习也做过了,甚至我这儿相同的单元测试卷都提前做过了,表面看成绩自然迅速提高。家长短时间内看到了学习效果,花钱买到了放心。而学生呢,自以为书上的内容学过了,听懂了,课堂上听的积极性也就慢慢的丧失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最好的学习阵地,没有了兴趣,课还怎么上下去呢?学习效果又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时,我深刻感受到学生课堂上不听带来的意外。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确定位置》的第一课时是《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材出示的是一幅轮船航行的情境图。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一说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然后,问学生“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还可以怎样说,你知道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学表示方向的新的方位词“北偏东”方向和“北偏西”方向。接着让学生感受到“北偏东”方向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我顺势在图上点出灯塔A。问学生“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偏离正北的角度不一样,要与相应的角度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准确地表示灯塔1的方向。然后让学生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的角度,根据学生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我自认为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量一量偏离的角度、说一说操作方法、再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的。
然而一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我大吃一惊。有七八个学生,而且还是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竟然把“北偏东30°方向”写成“东偏北30°方向”“北偏西45°方向”写成“西偏北45°方向。”“这是什么学生啊?这样的学生还能教啦?上课简直是不听?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上课时头脑里到底想的是什么?”我一边向同事诉苦,一边心里那个气啊!在学生的错题旁我重重地画上了鲜红的“×”,并在旁边写上了醒目的两个字“订正”。我想这回得让他们知道啥叫“触目惊心”。
本子一发下去,就有同学来找我理论了。
“老师,我这题怎么错了?”瞧!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唉!无语!
“怎么错了,应该是北偏东30°方向啊,你写反了!上课不认真听!”我没好气地说。
“辅导班的老师讲‘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30°方向’。”
“是啊,辅导班的老师讲的。”其余学生大声附和。
“辅导班的老师是这样教的?”我满脸疑惑的望着他们。
“是啊,没错。”他们使劲的点头,怕我不相信。
在学生的七言八语声中,我沉默着,思考着,没有发表意见。
“好!那你们先去吧。”
看来,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自己这个新班主任的威信,同时又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我立刻跑到班上宣布:下一节课,数学辩论赛。
“啊?”大家都很惊奇。
我在黑板上写上了辩题“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30°方向。”
辩题一出,我就站在旁边看热闹了。班级中同学们的立场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反方,他们认为这一题是错的。“错!错!„„”他们叫。第二种,正方,他们认为这一题是对的。“对!对!„„”他们也叫。因为辅导班的老师就是这样教的,他们也毫不示弱。第三种,既不是正方也不是反方,他们是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我宣布:正方辩题: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30°方向。王梦雨同学代表正方,请支持她的同学坐到一起。反方:北偏东30°方向不是东偏北30°方向。李乐同学代表反方,请支持他的同学坐到一起。给每个组五分钟时间准备。
辩论开始。
正方先说。
正方:我认为这一题是对的,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30°方向。我们辅导班的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反方:我认为这一题是错的。北偏东不能说成东偏北。
正方:北偏东反过来说不就是东偏北吗?
反方:北偏东是从北往东偏,东偏北是从东往北偏。
正方:这有什么区别吗?我们认为是一样的。正方这时有点强词夺理。
反方:不对。用量角器量的时候方向不一样。
正方:怎么不一样?
反方:零刻度线对得不一样。
正方:怎么对得不一样?你说呀?说不出来了吧。
反方同学这时有点着急,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我悄悄地来到反方,跟反方的队员嘀咕了几句。
反方:那你来画呀?
正方:画就画。
正方的核心人物王梦雨上场了。
反方:你先画北偏东30°方向。
反方:你的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着谁?
正方:对着正北,从北向东画30°。
反方:你再画东偏北30°方向,你的零刻度线对着谁?
正方拿着量角器有些犹豫不决。
反方:你总得从东往北偏吧,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得对着正东的那条线吧。
这时的正方觉得反方说得有道理。
于是正方拿着量角器画出了东偏北30°。
图画出来了,事实胜于雄辩。
“看!两幅图不一样,不一样„„”这时反方同学叫着一起站起来了。
正方:咦,好像是不一样。王梦雨开始迟疑了。
这时我听到有人在悄悄议论:“咦,两个方向是不一样。”“真是错的„„”“辅导班的老师教错了?”
这时,反方同学气焰高涨,“我们赢了,北偏东30°方向不是东偏北30°方向。耶„„”
再看这时的正方,如斗败的公鸡。
见势我稍加引导:“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正方同学,他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其实呀,这题只要略作改动就对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又议论开了。
我们班的数学领军人物沈欣举起了手。
“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60°方向。”
“你们说对吗?”
„„
最后,我做了辩论小结。
“今天的辩论很成功。我们应该感谢反方同学让大家真正理解了‘北偏东30°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正方同学,没有他们,我们对北偏东30°方向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也不可能更进一步认识到北偏东30°方向就是东偏北60°方向。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对。”这时候,我看到正方同学来精神了,一个个坐得笔直,睁大两眼,认真地看着我。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发现我们班同学悄悄地在变化。当我走进教室时,课堂明显比以前安静了。同学们说话能举手了,发言的同学也多了。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只要我用眼睛盯着他、或轻轻地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听课,他们能够立刻改正错误。我很欣慰。
两种“本能”
——我的三则教育故事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张旭欢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老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老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可以读出他被老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快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天下午,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老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直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情却非常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老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起算”, 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积极了,而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特别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终于发现原来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不过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非常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心理学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起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助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知道,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而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己,以达到真正的提高。他后来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而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只有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老师铺天盖地的表扬,班主任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老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而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不过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的异同 篇5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 1.短小精悍。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历”与“厉”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2.迅速及时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3.取材广泛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随笔的分类(l)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2)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3)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
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 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
优秀幼儿园教育教育叙事 篇6
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教养情况的不同导致每个孩子的个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孩子性情乖巧、懂事。能讨老师欢心,有些孩子性情乖戾,常令老师“头疼”。教师不能因有这些孩子不“懂事”而把他们拒之门外,放任、放弃他们,而应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宜“收”不宜“放”。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能让他们独坐一隅,而应想办法将他们融入集体中,他们可以坐在较醒目的位置上,便于老师及时用无声的语言提醒他们。有时候教师设计的集体活动枯燥乏味也会导致幼儿纪律涣散,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突出幼儿主体性的活动方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相信幼儿不良学习习惯的发生几率会大大减少。
另外,在一日生活的其他活动中,不能随意剥夺他们的参赛资格,而应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收”与“放”是两种相反相对的教育策略,自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责任在于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写好语文教育叙事 篇7
首先, 我们要了解教育叙事的主要特点才有利于写好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可以总结为以下特点:1.叙述的故事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2.叙述的故事中包含着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3.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
其次, 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整理自己的教育叙事内容。
第一, 教育叙事要交代清楚叙事的情节。
因为我们所写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 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想象, 关注的是教师的亲身经历, 展示出的是教师的个人生活场景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事件。所以, 在教育叙事中, 我们既是说故事的人, 又是故事里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既是演员又是导演。
第二, 教育叙事要突显教育叙事的教育意义。
教育叙事是讲述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 或自己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问题发生之后, 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意义, 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等。应该结合哪些教育观点来解决这样的教育问题, 是我们在教育叙事中应该说明的。教育叙事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 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做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 教育叙事要对以后教学有指导借鉴作用。
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实质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写好教育叙事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总结在这一事件中的收获或教学遗憾, 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特别的冲突, 教师要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 并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叙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观念, 而不是去写那些对自己以后教学无意义的流水账。
总之,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积累, 善于记录, 善于思考。使自己有意义的教育故事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书面上, 深深印在脑海中, 时刻提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这一学科, 喜欢语文带给他们的思维方式, 使语文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学科。
摘要:教学中要善于记录有意义的教育故事, 时刻提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语文, 使语文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学科。
体育教育叙事 篇8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激励、肯定和赞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需求,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只有学生有自信,才能把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看得很平淡,知难而不退,反之,学生缺失自信,就会表现出动作上的拘泥和心理上的胆怯。
记得有一次,我给七年级学生上体操课——肩肘倒立,在我进行了讲解、示范、辅助练习之后,就让学生自练。已会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我去看他们的动作展示,热情特别高。这时,我却发现班上的女生大多数呆呆地站着不去练,旁边的男生笑着大声地说:“老师,她们胆子特别小,不敢去做这动作的!”话一说完,周围的很多男生都起哄地大笑起来。她们都害羞的不敢抬头,我看着她们,亲切地说:“不敢,没关系的,老师给你们保护帮助,你们放心去做,大胆点,万事开头难,谁说女子不如男,古有花木兰,今有你们,你们肯定行,对不对?”听到这话后有女学生心动了,终于有一个女学生到我身边来了,说:“老师,我想试一下。”通过我的保护帮助她做起来了,接着就有很多学生通过保护帮助不会做的女生也都完成了动作,我高兴地说:“看,你们真棒,你们都勇敢地去做了,这就是一种进步,而且做得都很好,你们真勇敢,这样,老师不给你们保护帮助,再试试,你们肯定行的。”在后面的练习中,她们都坚持不懈地练习直到下课,累得满头大汗,但她们都很兴奋。
从这一案例中,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找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激励的武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倾向。特别是“后进生”,更想得到老师的激励,一个善意的点头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一个赞许的微笑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的学生会用更大地热情去学习去锻炼,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