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伟教授

2024-05-29

陈大伟教授(精选7篇)

陈大伟教授 篇1

听陈大伟教授讲座有感 华北电力大学附属小学 李华

今天的培训由成都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主讲。陈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今天去听了陈大伟教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旁征博引,他的渊博机智,他的善思善感,无不让人钦佩涂地。

他从幸福的意蕴和本质及教师如何去创造和感受幸福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就幸福本身而言,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感;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也需要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的。他说,教师要实现幸福的课堂生活,就应当课前有期望,课中有改变,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课后能审美,即对课堂教学的回望和审视。陈教授的语言朴实清新,列举的事例简单却富有哲理,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老师们一定能够深刻领悟幸福的含义,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创造和享受幸福,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虽对他不甚了解,也并非名人效应,听他的字句言语,仿佛如沐春风。他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给我们讲到了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专题部分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不说他是字字珠玑,至少也是句句充满着一名教育大家所具备的智慧光芒。他给我们举了很多作为一名教育者为什么不幸福的事例,想想也是,连自己都不认同自己的事业以及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如何能从教学乃至于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幸福并非仅是物质世界的绝对富足,也并非仅止于感情世界的幸福美满。其实一个人的幸福感,首先必须是从自我认同开始。认同自己的工作,认同自己的生活,认同自己周围的环境,人,事物,你就能从中感悟到幸福点滴。

感觉自己倒是一个很具有反叛精神的人,对于一些事物喜恶挺明显的,合则来,不合则避。时常感觉这样不好,导致了有时思想过于偏激,做法不够理智,为此吃的苦果也不少了,伤心那!

其次陈教授谈到: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有自己的目标。正所谓是“脚下有根,心中有魂”。一个没有自己目标的人,是很难听得到幸福的敲门声。而非常之不幸的是,我刚好是一个没有根又没有魂的人。这么多年来,除了高考那一阵儿,目标还算明确外,其他的日子都只是随波逐流。人说那个好,我也会觉得:哟,还不错咧!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也就是一棵墙头小草,风吹来回倒。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吾将一日而三省。看来是时候好好思考下去并做些改变了!

最后感谢陈教授的讲授使我茅塞顿开,此次的确不虚此行!

陈大伟教授 篇2

关键词:滑胎,陈宝贵,临证经验

陈宝贵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是全国第三、四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为张锡纯先生的再传弟子, 从医数十载, 辨证精确, 疗效显著,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随诊, 获益匪浅。

滑胎作为独立疾病首见于《叶氏女科证治》, 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若怀胎三、五、七月, 无故而胎自坠, 至下次再受孕, 亦复如是, 数数坠胎, 即谓之滑胎。”滑胎指坠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亦即“屡孕屡坠”或“数坠胎”, 相当于西医的“习惯性流产”。本病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妊娠疾病之一, 病程较长, 治疗效果不理想, 患者非常痛苦, 求子心切。

古代医家对于滑胎的病因病机认识很多, 《景岳全书》中阐述:“夫胎以气长, 气行血随, 营卫调和则及期而……凡数见堕胎者, 必以气脉亏损而然。”肾气的盛衰于胎元的生理至关重要, 傅青主曰:“夫妇人受孕, 本于肾气之旺也。”若肾气虚, 则封藏失职, 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 便成滑胎之病, 可见古人对肾气的重视。张锡纯认为:“流产为妇人恒有之病, 而方书所载保胎之方, 未有用之必效也, 诚以保胎之药, 当注重于肾, 以变化胎之性情气质, 使之善吸其母之气化以自养, 自无流产之虞。”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陈宝贵教授受张锡纯先生思想的影响, 指出脾肾两虚是治疗滑胎核心病机。主张健脾与补肾并重。但其病位主要在肾, 与脾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主要是虚证, 主要气血两虚, 脾肾两虚。但主要与肾气虚为主, 肾主生殖, 藏精, 女子肾脏系于胎, 肾气是母之真气, 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从妊娠之始至分娩之终, 必得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脾气相互调摄。现介绍三则典型病例以总结陈宝贵教授治疗滑胎经验。

1 补肾安胎法治疗滑胎

患者杨某, 女, 37岁。初诊 (2015年4月6日) , 主症:孕50天伴阴道少量出血并伴有腰部酸痛, 小腹下坠感, 曾先兆流产2次, 消瘦, 时有汗出, 纳寐可, 便调。舌淡红苔白腻, 脉滑细。中医诊断:滑胎, 证属肾虚, 治法:补肾安胎。处方:菟丝子30g、续断15g、炒杜仲15g、生地15g、熟地15g、砂仁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阿胶10g (烊化) 、黄芩10g、甘草5g, 7剂, 水煎服, 日1剂, 水煎60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二诊 (2015年4月13日) :腰酸痛, 遇凉加重, 血止, 余症减轻, 原方不变, 14剂, 水煎服, 日1剂, 水煎60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后随访足月顺产一女婴。

按:此患者因肾虚导致腰部酸痛, 小腹下坠感, 如《女科集略》曰:“女子肾脏系于胎, 是母之真气, 子所系也。若肾气亏损, 便不能固摄胎元。”肾虚是胎元不固的重要原因, 可致滑胎。方中运用生地、熟地滋肾补血以养胞室, 砂仁理气健脾安胎, 补而不滞, 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 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神农本草经》中论述阿胶:“主腰腹痛, 女子下血, 安胎。”张锡纯谓其“最善伏藏血脉, 滋阴补肾”。阿胶和熟地合用增强补血之力, 补血养肝, 又肝肾同源, 增强补肾之效。续断补脾肾, 强筋骨以保胎, 杜仲、菟丝子补肾固冲, 黄芩清热安胎, 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阴, 甘草调和诸药。

陈师认为滑胎病因很多, 虚证多见, 但有时也有虚实夹杂。病机如《景岳全书》所言:“阳邪之至, 害必归阴, 五脏之伤, 穷必及肾, 此源流之必然, 即治疗之要。”胎儿的形成依赖于母体肾气的充实。又任主胞胎, 胞系于肾, 肾虚则任脉之阴精不足而不固。胎孕既成, 赖母体之气血蓄聚以养之。所以受张锡纯先生及柳学洙先生的影响, 虚证多以补肾固精安胎为主。可用菟丝子、续断、寄生固肾强腰, 壮筋骨为主, 偏于肾阴不足者可以兼养肝血。因肝为肾之子, 肝血充实则肾精充盛, 用女贞子、旱莲草加杜仲以滋肾养肝阴。

2 健脾和胃安胎法治疗滑胎

患者杨某, 女, 29岁。初诊 (2016年1月17日) , 主症:因孕2月恶心呕吐伴腰酸腹坠欲服中药保胎。既往婚后5年, 流产2次, 其中一次妊娠3个月流产。曾保胎无效。孕期均有恶心腰酸下腹坠痛。现怀孕2个月, 形体消瘦, 精神不振。近10天恶心呕吐, 腰部不适腹坠, 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腻, 脉滑。中医诊断:滑胎, 妊娠恶阻。证属脾肾两虚、胃气上逆。治法:健脾和胃安胎, 治标益气健脾, 补益肾气治本。处方:竹茹10g、陈皮10g、盐菟丝子15g、旱莲草15g、甘草5g、生姜10片、鲜橘皮10g。7剂, 水煎服, 日1剂, 水煎60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二诊 (2016年1月31日) :加仙鹤草10g水煎服10剂, 服法同前。无不适, 嘱孕期卧床休息, 以免扰胎气。

按:滑胎患者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 脾肾两虚致屡孕屡坠, 脾虚不能养胎, 肾虚不能固胎;或气血虚弱, 冲任不固无力系胞胎, 或阴虚血热, 热伏冲任迫血妄行, 胎失所养;或素体脾胃虚弱, 胎元失养, 又脾肾不足, 胎本不固均可致滑胎。方中用陈皮理气, 竹茹清热安胎止呕。菟丝子、旱莲草补益肾气, 生姜温胃止呕, 二诊所用仙鹤草有健胃止血之功。

陈师认为, 滑胎病因还与患者体质关系密切, 即与脾肾关系最密切, 并与患者情志有关。母体脏腑虚弱, 气血失调, 以致胎元不固, 尤其与先天肾气的盛衰, 后天脾胃的滋养及血热、血瘀等有关。为防其流产, 当以滑胎之病注重补肾健脾为治疗大法。女子先天不足, 肾的功能发育异常, 会危害女子各个阶段的健康, 加之后天脾胃功能失调,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肾虚不能固胎, 脾虚不足养胎, 故补肾健脾为治疗滑胎之核心[1]。

3 调补冲任安胎治疗滑胎

患者毕某, 女, 23岁。2016年1月16日初诊, 主症:妊娠后2月因胚胎发育不良流产3次。现孕45天无症状, 要求保胎。既往已经流产3次, 舌淡红脉滑。中医诊断:滑胎。证属冲任虚损, 治法:调补冲任安胎。处方:菟丝子30g、续断10g、艾叶5g、寄生15g、杜仲10g、当归10g、砂仁10g、黄芩15g、生地15g、甘草10g。10剂, 水煎服, 日1剂, 水煎600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按:滑胎发病根本原因是冲任不固。冲脉为血海、十二经脉之海, 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任脉主胞胎, 为阴脉之海, 对全身的阴经有调节作用。天癸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冲任二脉以实施。方中运用菟丝子、续断、寄生、杜仲补益肝肾, 调补冲任。砂仁理气健脾安胎, 补而不滞, 当归、生地养血补血, 滋补肾阴, 黄芩清热为安胎要药, 甘草调和诸药。临床中可依据症状重用健脾益气、补肾安胎之药[2,3]。

陈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固先天、补后天、调补冲任为主, 运用张锡纯先生寿胎丸加减, 总结一经验方寿胎加味丸, 根据临床症状用药, 取得满意疗效。《医宗金鉴》曰:“若冲任二经虚损, 则胎不成实。”《格致余论》曰:“阳失阴化, 胎孕乃成, 气血虚损, 不足养荣, 其胎自坠, 或劳怒伤情, 内火便动, 亦能坠胎。”明确指出冲任虚损、气血虚损、胎失所养、情绪劳怒均可致滑胎。对于滑胎的患者应将补肾健脾、调补冲任贯穿治病始终。

另外放松心情、消除恐惧也利于保胎。孕妇也需要避寒暑、节饮食, 以保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故《妇人秘科》云:“妇人受胎之后, 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 常得清纯合平之气以养其胎, 则胎元完固, 生子无疾。”

参考文献

[1]郭兰春.褚玉霞辨治妊娠病学术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9 (7) :1081-1082.

[2]李雁, 毋中安, 李莉.滑胎证治琐谈[J].河南中医, 2000 (4) :17-18.

陈大伟:坚守“最后一站” 篇3

第二次见到利盟亚太区总裁陈大伟,是在利盟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室。这个新加坡人相当绅士,语调不紧不慢,谈到兴致上,会嫌自己蹩脚的中文实在不尽兴,干脆说一大串英语。完成采访后,一看表,早已超过原定的时间。

利盟从郭士纳的手里分离出来,独立门户后,一直都是靠技术吃饭,不怎么做广告,相当低调。当2005年利盟在中国的接力棒传到陈大伟的手中后,陈大伟就给了自己两项任务“勤耕外部,也讲究精耕内部”。眼下,利盟正极力破茧成蝶,冲出多年来捆绑营销所带来的弊病。

用制度与情感留人

在利盟北京的办公室里,除了利盟logo上一笔鲜艳的红色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挂满水墨画的“长廊”。看惯了中国红,“利盟红”让人感觉很亲近,而长长的水墨画,更是透出浓浓的中国味。“入乡随俗,这样会让中国员工更有归属感。”常年在外忙公务,很难回家的陈大伟深刻明白“归属感”的重要性。

在IBM工作15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成长为产品和服务总经理。“这15年是我事业腾飞的基础,在IBM我体验到良好的内部管理所带来的成长机会,并形成了最初、也是最牢固的管理理念。”回忆起大学毕业进入IBM新加坡公司,陈大伟感到自己是个幸运儿。

离开IBM后,他在戴尔任亚洲副总裁5年,之后又在EMC公司担任大中华和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如今,选择到脱胎于IBM的利盟,他笑称说:“归家了。”

一位在IT企业的几大巨头里打过滚儿的人,身上必定带着不同企业的“范儿”。而陈大伟最钟爱的,还是IBM“范儿”。

“去利盟在美国的总部面试时,我特别高兴,因为利盟也曾是IBM的一部分,分管打印业务,1991年才自成一家,其中必定带着IBM的基因。”一进利盟的会议室,陈大伟便看见墙上挂着一副描述公司使命的图。这幅图的重点是针对员工的,而不同于一般公司强调对客户的使命。这一子把陈大伟拉回了10多年前,他当即决定留下。“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公司,我希望把更好的管理带进利盟,把握好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站。”

“一间真正有魅力的公司,给员工创造的福利不仅仅是薪水,而是这里能不能提升自我价值。”陈大伟要把IBM人性化的管理、戴尔独特的直销模式和EMC的高效率工作融为一体,带入利盟。

进入利盟的前6个月,他的工作重点就是与每个员工面谈。“IT企业的员工都很年轻、很有想法,但是很多公司不允许他们去试验自己的想法。我喜欢倾听员工们的职业目标、职业兴趣,把空间留给员工。”谈话结束后的几个月内,根据员工的谈话与相关资料,管理层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这是从IBM学来的,很受用。”在他的管理准则中,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给予下属足够的发展空间、足够的支持和信任,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想法。

“中国式”前行

利盟在欧洲打印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二。而在中国,惠普、爱普生等品牌在零售市场始终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后来者,这家全世界惟一的专业打印公司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就用一边发展品牌,一边以OEM模式占领市场的经营模式,开始在“夹缝”中生长。

“当时在中国,打印机的经销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经销商一旦成为某一产品的代理,就不能再接受其他品牌。很显然,中国只有惠普、爱普生和佳能3种产品,经销商也是他们的。利盟只能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出路。”陈大伟说,OEM战略是当时利盟切入中国市场必须的路径。

现今,利盟已经与联想、戴尔、IBM和四通等建立了捆绑销售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捆绑式营销的确是一项有效手段。但不可否认,长期的捆绑营销,最终会阻碍利盟自身品牌的建立与拓展。

“进入利盟,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全局性的亚太计划。每个地区都想进入,成本提高了,利润却上不去。”上任几个月后,经过一连串的调查与分析,陈大伟将准心直指中国,“我要下大力气投资中国,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高端客户成为利盟的重要对象,利盟也开始对用户进行“量体裁衣”。

2006年底,陈大伟在利盟进行了一系列架构调整,开始大力拓展行业大客户业务; 2007年,在经过几个月的鏖战后,利盟“按需打印,按张付费”的绿色技术最终获得了沃尔玛的“芳心”。“这是很艰苦但却相当漂亮的一仗。在中国市场,要与惠普、爱普生一决高下,对利盟来说,不仅是要赢得单子,更是一次出头的机会。”此后,利盟的客户几乎都是红海中的“游泳健将”。

截止到目前,利盟的触角延伸到了国内、国际的金融行业的大客户,并不断向政府、电信等行业浸润。“今年我们在中国做得不错,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在国内市场已经实现了计划。”说起这些,陈大伟才自豪地笑了笑。

除了大客户路线,陈大伟还进一步加速本土化。现今,利盟不仅将技术搬到中国,建立了打印机工厂,还建立了一系列渠道,与中国大中城市的代理商实现了有建设性的商务联系,共同探索中国区域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渠道生存战略,分析消费者需求的阶段性发展。除了尝试为相应的市场提供适宜的产品和服务外,他也尝试将触角延伸到二、三级城市,一步一步布局。

“利盟仍然会坚持捆绑营销的模式,并且不会大规模投放广告。一方面是为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我们推崇‘用户体验’的方式。”陈大伟主张要实实在在地推销,对于目标客户,利盟都习惯先让客户体验一番,用能力说话。如他所说,利盟中国一直在探索中国式的前行,但也要保持利盟个性。

采访手记

读懂中国

第一次见到陈大伟,是奥运会刚刚结束的时候。提起观看奥运比赛,他说:“就看了一场,但期待的选手没有上场。”在坐的记者都笑了起来。他继而提出了一个问题,奥运的花费相当惊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这些钱可以做很多事了。

对于一位商人来说,习惯从“成本、收益、价值”来分析问题。对于一位新加坡人来说,很难全方位地认识中国,看到现象后面的原因。即使,他懂中文。

读大学时,有位要好的朋友也是新加坡人,经常被她缠着问很多关于中国的为什么,在自己看来,简单又浅显。但彼此从小成长的环境,教育模式、文化熏陶的不同都让两人对对方的国家充满好奇,也夹杂着不解。

陈大伟在新加坡长大,在国外接受教育,在日本进行培训。如今,要读懂中国,他觉得确实是个挑战。但作为一名管理者,他相当清晰地认识到,想要实现中国的本土化,即使自己不是中国区总经理,作为亚太总裁,他也必须去了解这个国家。“一名掌舵人都不能本土化,还怎么要求他的水平本土化?”

陈大伟教授 篇4

(编号:zhongwei196207blog—4—10-17)编者按:本人对“(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十观课议课,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陈大伟论文讲稿--观课议课的意蕴观念与实践方式(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十之专题17》分为四节,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钟炜博客(第4类)教育教学讲座--(系列十)“观课议课”编写(阅读)导引:(1)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讲座1至2);(2)观课议课策略方法(讲座3至7);(3)观课议课课堂观察量表(讲座8至10);(4)观课议课技能(讲座11至13);(5)观课议课活动实践(讲座14至17);(6)有效观课议课;(7)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8)新课改观课议课;(9)观课议课研修;(10)观课议课文化;(11)观课议课引领管理;(12)数学观课议课。

讲座内容:陈大伟论文讲稿--观课议课的意蕴观念与实践方式 第1节 陈大伟论文--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意蕴

第2节 陈大伟论文--应围绕课堂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 第3节 陈大伟论文--观课议课”的一些实践问题与思考 第4节 陈大伟讲稿--观课议课的观念与实践

第1节 陈大伟论文--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意蕴 作者: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四川教育》2007年第9期 转载:知网空间

(注:原稿为PDF,钟炜将其转编为word稿,原PDF稿将另行转发)观课议课是一次完整的研究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现场所有方面人员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感受课堂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I、研究课的课前准备

一、参与者的精神准备

研究课的参与者需要做好这些准备:一要有不断追求理想课堂、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愿望。二要抱着“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对呈现出来供研究的课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理性分析,不能只拣好听的说,不能云里雾里说了半天不知所云,也不能只管挑“漏眼”,指责抱怨一通却没有提供有效的改进思路和方法。三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不讳疾忌医,不文过饰非。

二、课前的协商

课前协商既指第一次上课前的协商研究,也指对同一节课“研究——上课——再研究——再上课⋯⋯”这个完整研究周期中每一次上课前的协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协商研究课的主题。有效研究课需要相对集中的研究主题,以引领研究的方向和深度。研究主题可以是近期教学的热点问题,期望通过研究课内化理念、改进教学行为;可以是教学实践中出观的普遍性问题,期望通过研究课找到普适性策略;可以是自己平时教学中感到困惑、期望通过研究课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尝试和创新,期望通过研究观察效果,进一步完善相关思考⋯⋯主题确定以后,一般需要在这个主题框架下再分解出几个基本的观察和讨论方向: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做了什么,学生有哪些反映,效果如何;二是推测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三是换位思考,“假如我来教,我该如何 教”;四是围绕观课议课的主题准备发言,在发言时要注意不伤害别人但又要讨论充分。需要强调的是,明确主题的时间应该尽可能提前,以方便大家进行准备。

2.课前的说课。说课要侧重介绍背景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等)、教学设想、将要展开的.主要教学活动,重 点想研究解决的问题等等。

II、观课:用心灵感悟课堂

一、观课是心灵感受

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搜集课堂信息,不仅用眼观还要用心观。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要有意识地打通课堂与课前研究之间的联系,不“静止地”看这一堂课。

有一位老师上《一只小鸟》公开课。课中,我身边的同学嘟哝了一声:“无聊。”我问:“什么无聊?”他眼球一辖,想了想:“这就是无聊的作品。”不对呀!冰心先生的《一只小鸟》写得多数么感人,面,而且这位同学举手还很频繁。后来再一想,因为临近期末,老师准备时间有限,加上这次活动有很多校长参加,上课老师拿出的是一节已经上过的课。学生说无聊,并非是说作品本身无聊,而是说已经学过的、已经熟悉的东西再学无聊。但学生很爱护教师,他不愿意直接说教学无聊。明白了这一点,我意识到,他的频繁举手只是在配合教师演戏。

仅仅是听,我们只知道学生说“无聊”这个“表象”。通过询问和对学生举手答问的观察,再结合实际上课的情形,我们获得了学生的内心真实。通过对学生真实声音的解读,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不能为了做秀而让学生吃嚼过的馍”的认识,而且体会到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善良,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教师身上的道德责任。

二、观课是主动思考

观课议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思考。第一,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很好地体现了研究的主题和成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需要推断支撑执教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怎么交流⋯⋯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观课人员应参与到学生之中,看当时课堂的进程、情态,观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从教师的教揣摩背后的意蕴,从学生的表现看教学的效果,这样,坚持以学论教,观课者就能从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而为下一步的议课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观课是发现困惑,选取案例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教学困惑和故事是教学案例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学案例有案例提供者的思考,但教学案例本身并不封闭,对困惑和问题的多种认识和理解是案例教学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案例中蕴涵着困惑,这就要求观课议课直面课堂上的困难和问题。从什么地方、用什么视角发现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呢?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中去发现,这就是“以学论教”。事实上,只有从学习效果出发,才更有可能引起教师对教学的真正反思,因为我们都知道,从学习效果看,我们的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以学论教,就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实际教学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也就是说,案例的作者并非只有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和观课者是课堂教学案例的共同作者,选取教学案例需要凝结观课者的经验和智慧。

III、议课:用对话理解教学 观课是基础,议课是核心。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理解对方,理解教学,探讨教学的种种可能性。

一、议课的态度:平等交流 在教学“夕照”时,老师请一位同学说哪些句子描写了“夕照”的美。学生找出了“柔柔的光泻下来”,但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打断学生:“这里面有一个‘泻’字,你很敏锐。”尽管我觉得此时打断发言会干扰学生思维,显得不够尊重学生,但议课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平等对话。于是,在议课时我没有先说自己的结论,而是先听一听授课教师的想法。执教老师说:“在这里,提醒的目的在于强调,它能够培养学生对某些关键字词的敏感,提高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的能力。”对话中,我知道了她的用意和道理;交流中,她也认识了这种做法还存在另外的可能。

议课不做评判式的结论,而是强调对话,是因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我们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但需要相互敞开,彼此认同。其实,对话关系是一种平等对称的主体性关系。对话关系不是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对话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对话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强调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

二、议课的方式:同在共行 在一次二年级的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布置了一项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参与十分积极和热情。活动结束,授课老师给离自己近的几位同学发了“五角星”以示奖励。议课时,观课老师提出:“你为什么只给前面几位同学发呀?其他没有得到五角星的同学可能会觉得不公平,这就会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授课老师说:“因为给五十多位同学发五角星会耽搁很多时间。一方面是不能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不能不公平,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听一听:假如您来教,您会怎么处理?”

“假如你来教⋯⋯”表达了授课教师的一种权利,它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学习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我来教⋯⋯”的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它规定了参与其中的教师“共在同行”的参与方式:课堂上的现象不是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对话者不能置身事外,对话者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假如我来教⋯⋯”不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的“好”与“坏”、“优”与“良”的评价,而是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能够在多种可能中选择更适合的方法和技术。

三、议课的目标:发现可能

首先,议课要认识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可能关系。议课是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助教师认识和建立起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促进参与者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并逐步形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的习惯。

老师在四个大组各抽调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算。时间长了,台下的同学就坐不住了。这时,老师说:“孩子们,现在你们组的同学在上面比赛,你们该怎么办?”

“给他们加油。”

老师:“对,你们可以为本组的同学加油。”

同学们一下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 ⋯⋯

题目做完后,老师请同学检查,前两位同学都没有发现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 很生气:“刚才在干什么,这么明显的错误都没有发现?”

从学生没有发现问题入手,我们询问了执教老师是怎么想的,并讨论了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该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喊“加油”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可能性。在对这个问题取得一致认识后,我们接着讨论了教师的新设计、师生新的教学行为和由此可能带来的新的学习效果。

其次,议课要探讨教学活动的新可能。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

一、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譬如烹制鸡蛋,除了单

一、传统的煮鸡蛋方式外,还有煎、炸、炒、蒸等多种方法。认识和了解煎、炸、炒、蒸的方法,不是否定煮鸡蛋的方法、丢弃煮鸡蛋的方法,只是多提供了一些选择,以满足加工者的不同特点,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第2节 陈大伟论文--应围绕课堂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

作者: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江西教育》2010年第8期 转载:万万数据

(注:原稿为PDF,钟炜将其转编为word稿,原PDF稿将另行转发)

与常见的“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优点⋯⋯”(提供教学结论)和“我建议做这样的改进⋯⋯”(提供教学建议)的话语方式不同,笔者提倡参与者在观课议课中首先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比如“在课堂上,我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然后再围绕这些事实和现象,展开对话和讨论,探讨可能的教学出路和办法。这样,观课议课的重点放在课堂的事实和现象上,其实施过程需要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展开。

一、为什么观课议课首先要定位于提供基于事实和现象观察的课堂教学信息呢? 第一,它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研究的利害关系。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讲课时有人进教室来观察和研究,就难免对上课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因为课不仅仅是课,它是开课教师的心血,课里有开课教师的梦想和期望。课被评判意味着心血被评判,理想、信念、追求被评判,日常教学生活被评判。

在教研实践中,有通过评课而评人的,比如在评选特级教师时的评课;也有直接评课的,比如日常教研活动中,我们会说“这是~节成功的课”,“这是一节失败了的课”,或者“这一节课成功之处有这样几点,失败之处有那样几点”。相对而言,基于评人的课具有较高的利害关系,基于评课的利害关系次之。

降低教学研究活动利害关系的途径是不对课作鉴定,而是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探讨原因,展开教学想象力,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这样,讨论的对象就不再是课,而是课堂上生动而丰富的事实和现象。

第二,它是由教学行为的情境性特征决定的。与其他很多仅仅在教育理论上卓有建树的专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长期而深入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中可以知道,在研究课堂教学时,“情况”和“情境”具有先在性和优先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况”和“情境”,有关如何教学的意见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是“无用”或者“荒谬”的废话。

这样,有效的意见就需要基于具体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事实和现象,在充分理解并分析这种事实和现象以后,再谨慎和审慎地提出改进意见,以防止出现认知偏颇。

二、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关事实和现象的信息呢? 首先,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教育的根本意 义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和收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观课议课实施“以学论教”、致力于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基于收集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信息的需要,观课议课活动的参与者一定要尽可能坐到学生身边去,和学生建立理解、信任关系,充分读懂他们的学习活动,读懂那些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

其次,在观课中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观课议课中的案例教学包括两个部分:“观”是选取、组织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笔者认为,案例主要有两个要素:发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典型的真实事例;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教学案例就是蕴涵着需要讨论、值得讨论的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好的教学案例应当对事例的描述具体独特,有过程,有变化,有始有终,情节完整;问题具有典型性,有讨论价值,问题的解决思路开放,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笔者曾经观察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期中测试以后,我们要召开家长会,每个家长要坐在自己子女的座位上。想一想,你回去怎么给家长说清楚你在教室里坐在什么位置,以便家长能很快找到你的座位?”第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给妈妈说,我是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教师很高兴,但他关注了“第1组”和“第4个”并板书,“从前门进来”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意识到。后面的教学有了麻烦:在讲(3,2)这一数对的意义时,教师说“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学生纠缠“为什么不可以‘3’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2’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该教师解释这是规定的。学生又问:“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不那样规定?”教者解释了一通,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们,他们对这样的解释很不满意。

要把课堂上的教学事实和现象构造成教学案例,一是需要把复杂多样的课堂信息整合成教学故事,比如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完整性,注意重点细节的凸显和无关细节的删减,等等。二是要使故事具有讨论价值,从教学故事到教学案例,需要从“用句号结束”转变为“用问号引起讨论和对话”。在上述故事中,就不能简单地说:“你这里没有处理好‘从前门进来’这个和妈妈的约定。”如果这样说,故事就封闭了,就只是下结论的评课了。

再次,议课要围绕课堂事实和现象展开讨论。我们说,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这种讨论,我们建议的流程是:(1)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真实的课堂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2)听取授课教师对相关问题的构想和对相关困惑的理解:(3)听取案例提供者和其他参与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见解:(4)围绕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课后议课中,我们围绕“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坐标确定位置的约定俗成性”和“学生对妈妈说的‘从前面进来’有什么意义”这样两个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通过对话和讨论达到相互理解,共同探讨了改进教学的思路和出路。

大家最后认识到:“从前门进来”提出了确定位置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起点,后面的数字才有意义。找座位是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需要两者共同约定。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需要起点,它是地图方位确定、航海航空位置确定等活动的基础。因为涉及面广,就不能随意变化,它必须约定俗成、相对稳定。在确定位置的(3,2)数对中,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这也是很早以前的国际约定。在没有新约定之前,我们只需要接受它,并通过它进行寻找位置的沟通和交流。

意识到学生答案的意义后,我们讨论了新的可能的教学思路,那就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答案提出这样的问题并组织讨论:为什么要说“从前门进来”?有什么意义?“第1组” 是指什么,如果不说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7“第4个”起什么作用,如果不明确又会出现什么问题?从“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可以怎么写?数对(1,4)与“从前门进来的第1组的第4个”比较,有什么区别和意义?由此解释数学转化和简化的思想。

第3节 陈大伟论文--观课议课”的一些实践问题与思考

作者: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大学网(教育文摘)日期:2010年8月21日

编者按: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2005年,他开始以“观课议课”,而不是“听课评课”的方式与中小学教师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2006年4月出版了《怎样观课议课》一书,提出并详细阐述了“观课议课”的概念。他认为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传统的“听课评课”应该改为“观课议课”更合适,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听”指向声音,“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 “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观课议课”的追求 首先,“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第三,“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这种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上述三者既是目的,又是彼此的手段,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应该先把改进课堂教学放在突出位置,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容易感受。只有感受到对自己有实际帮助以后,教师才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观课议课”的综合效益和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二、观课如何“观”

“观课议课”过程中,“观”是基础。“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没有了“案例”,“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靶子。

笔者和很多老师交流,大家都同意这种观点,观课比平常的听课累得多。为什么呢? 观课时,至少有这样一些事情必须做: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点还只是普通观课者“观”的任务。如果是组织者,还有第五项任务:思考如何展开议课,如何组织议课,如何生成有价值的议题。

三、“观课议课”主题的预定与生成

“观课议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议”,这样,选择和确定“议”的主题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作课前预先确定主题好,还是在观课中发现和生成问题好?肯定地说,需要兼顾。但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是要预定。议课不是对课打分、下评语,“观课议课”不必面面俱到,要集中焦点。这个焦点应该在课前商定。这样大家心里有数,“观”和“议”就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观课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

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关注师生关系,关注启发和提问,关注教学思路和线索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要遇到的,而且是课堂上肯定要出现的。

第二个问题是确定主题以后,从哪些方面观察和讨论?必须承认,“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种方式和途径与现在的评课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运用这种方式的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比如,原来大家只用铅笔,现在多了一种毛笔的工具,虽然教给了磨墨的方式,教给了握笔和用笔的方法,但是想要成为画家、书法家,则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我想说的是,观察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观察的角度,找到讨论和解决的方法,委实不是一朝之功。

再说生成有没有必要。当然有,这种生成不仅因为课堂教学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更因为每一观课者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自己的发展需求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应该承认生成,鼓励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当然,这个过程最好不是单纯的传递,而是变成一个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共享过程。

一般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困难,所以生成问题对教师的“观课议课”能力是一个考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还是需要读书,需要积淀,需要提高综合素养,需要在长期的“观课议课”实践中“修炼一双看课的眼睛”。

四、“观课议课”中的人员构成

对于“观课议课”的人员构成,有的朋友建议这样一种结构:“专家+领导+家长+老师+学生”。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老师的教学,如果这些人都懂教学,而且又有时间,当然很好。

但是,我认为,今天老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时间并不充裕。“观课议课”当然要追求质量,但这种追求又必须在尽量减少烦琐程序的情况下实施,不能让组织者和参与者感觉太困难,这才有推广和运用的可能性。所以,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这些人员需要精简。

首先,要“简”掉家长。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有的家长未必懂,也未必有兴趣。

接下来我期望领导不要参与。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1)在今天的背景下,很多学 校的很多老师对校长还是有顾忌的。校长来了,就不好说话了,就冷场了,“议”就没了那种“味儿”。(2)议课不是对课堂教学下结论的评课,议课要对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现象“议”。它有一个策略就是直面问题,议课中的问题不能带到对教师的评价和奖惩中去,这样才能“议”起来。但现在很多领导却难免不把这些问题带到对老师的评价中。(3)也有的领导,对教学本身并不在行,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张口就说。领导说了,大家只好随声附和,议课也就失去了对课的改进价值。

再下来我要“简”掉专家了,这是不得不“简”的。在“观课议课”过程中,有专家当然好,但是很多情况下,专家没有时间参加这些活动。没有专家,我们就自己掌握这种方法,逐步从由他人提问转向自我提问。当自我观察和提问成为习惯,我们也就发展变化成为了研究型教师。“观课议课”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生存方式就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的。另外,在没有外来专家的时候,学校需要培养自己的“土专家”,通过“土专家”引领大家。

我把学生放到倒数第二的位置。理由很简单,学生的变化是教学最终的效果,要以学论教,就要问学生对课的看法。

老师当然是“观课议课”的主要成员。相同学科有利于深入,不同学科有利于开阔。我是主张跨学科的老师之间“观课议课”的,抱着虚心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受到很多启发。

另外,“观课议课”提倡和鼓励各种观察工具和技术的介入。比如摄像,比如数据采集、统计、处理和分析。如果需要这些技术介入,相应地也就欢迎相关人员的参与。

第4节 陈大伟讲稿--观课议课的观念与实践 主讲人: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2年4月5日

(注:原稿为PPT,不便于将其转编为word稿,原PPT稿将另行转发)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语文之美 篇5

哈秋2015-01-09 09:54:08高等教育阅读(952)评论(1)分享到

在中小学的诸学科中,没有哪一门学科引发和关注和争议有语文这么大。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母语教育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自然非同一般。

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纵然在如今的中学,诸学科排位时总是“语数外”,语文貌似老大,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却难免沦为无足轻重“小三子”。

随着新高考(课程)改革的临近,国内语文教育界正在加紧“盘算”:借助这一重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制,语文教育能否趁势出击——不要吝啬,为自己的重要再吆喝几声;另一方面,不该语文课背的包袱,是不是也可以放下了。

陈平原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今天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一是国际化,二是专业化。这两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牺牲“母语教育”或“中国文辞”为代价,则又实在有点可惜。

110年前,具体说是光绪29年(1903)11月,晚清最为重视教育的大臣张之洞在奉旨参与重订学堂章程时,在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的同时,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之所以刻意凸显“中国文辞”,不是基于文学兴趣,而是担心西学大潮过于凶猛,导致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失落。此立场曾被批得“体无完肤”,今天看来颇有预见性。

1、阅读与写作课:国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课,我们还在由大学“自作主张”

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我曾谈及:“‘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我在大陆、台湾、香港的大学都教过书,深感大陆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前一句好说,后一句很伤人,这其实跟我们整个教育思路有关。

教育部在启动此次新高考改革时,已明确宣布取消中学的文理分科。但至于今后大学是否要开设“大一国文”或“大学语文”,教育部不敢硬性规定,任凭各大学自作主张。相比之下,台湾教育界目前还在坚持6个学分的“大一国文”,显得弥足珍贵。

记得4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成立会上,与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交流各自的心得与困惑,我谈及“大一国文”的没落以及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方很惊讶,因对他们来说,“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抹不掉的。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

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最后一点是我的即兴发挥,起源于一件小事。

多年前,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很悲伤地告诉我,日本的中学国文课本将删去鲁迅的《故乡》,理由是国文不该收外国人的作品。表面上争的是“译作”算不算“国文”,背后则是国民心态;长远看,此举多少会影响日后的中日关系。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是收译作的,除了承认现代汉语受外来词汇及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还显示了国人的开放心态及国际视野。

2、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这一思路明显不适合语文教学

我从16岁开始教书,最初教小学及初中的语文课,后来在大学主讲文学史。记得“文革”时知青下乡,若被请去教书,十有八九是从语文教起——我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因为校长们觉得,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只要满腔热情且肯用心,都能教好语文课。换句话说,语文很重要,但教语文课的门槛很低,完全可以“无师自通”。

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管教的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不太容易了。但即便如此,高中的语文课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依旧注重自由自在的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程”的限制,也不太讲究“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名篇,你愿意跳着读、倒着读,甚至反着读,问题都不大。这也是大学里的“文学教育”不太被重视的原因——“专业性”不强,缺几节课,不会衔接不上。

可这正是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课程可爱的地方,其得失成败不是一下子就显示出来的,往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比如多年后回想,语文课会勾起你无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几册老课本,闲来不时翻阅;数学或物理就算了,因为相关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另外,对于很多老学生来说,语文老师比数学、英语(课程)或政治课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不仅是课时安排、教师才华,更与学生本人的成长记忆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语文课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别的课程若非做专门研究,大都毕业就搁下,惟有研习本国语文,是“活到老,学到老”。

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原因是,这门课的教与学,确实是“急不得也么哥”,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时间与耐心。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读“四书五经”;但贪多求快,道听途说,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对于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损害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在沉潜把玩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读书人认真思考。

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可这一思路,明显不适合语文教学。实际上,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东坡志林》里提到,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这样的大白话,是经验之谈。欧阳修、苏东坡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叶老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

3、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

为何先说“学”,再说“教”?因本国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靠学生自觉。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这门课上表现特别突出。教师能做的,主要是调动阅读热情,再略为引点方向。若学生没兴趣,即便老师你终日口吐莲花,也是不管用的。十年前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小说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我在“前言”中称:“除了母语教学、人文内涵、艺术技巧等,我们更关注‘阅读快感’——读小说,如果味同嚼蜡,那将是极大的失败。”其实,不仅是选修课,语文课本都得考虑学生的阅读趣味。记得小时候新学期开学,最期待的就是领到语文课本,然后抢先阅读,半懂不懂,但非常愉快。

说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快感:一是诉诸直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咀华,来得迟,去得也迟。“经典阅读”与“快乐阅读”,二者并不截然对立。我只是强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什么?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并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育。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精彩演出”与“因势利导”,都很重要。

在拙作《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的“开场白”中,我提及大物理学家费恩曼如何精心准备,投入极大热情,把物理学讲得出神入化,让人着迷,当时借用《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里的一段话:“对费恩曼来讲,演讲大厅是一个剧院,演讲就是一次表演,既要负责情节和形象,又要负责场面和烟火。不论听众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好、他的同事也好、普通民众也好,他都真正能做到谈吐自如。”不一定是学术大师,任何一个好老师,每堂课都是一次精心准备的演出,既充满激情,又不可重复。

如承认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即舞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状态。去年我在《文汇报》发文章,承认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又称:从事文学教育多年,深知“面对面”的重要性。打个比喻,这更像是在干“农活儿”,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多快好省”。这“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的妙喻,不是我的发明,其实来自叶圣陶、吕叔湘二位老前辈。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与对话,这课才能讲好。只顾摆弄精美的PPT,视在场的学生为“无物”,这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教师。

4、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

关于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的文学教育,我说过两句话:一是请读无用之书,二是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现在看来,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

先说第一句,那是答记者问时说的。我谈到提倡读书的三个维度,其中包括“多读无用之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天中国人的阅读,过于讲求“立竿见影”了。在校期间,按照课程规定阅读;出了校门,根据工作需要看书。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籍,一概斥为“无用”,最典型的莫过于搁置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等。而在我看来,所谓“精英式的阅读”,正是指这些一时没有实际用途,但对养成人生经验、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义的作品。

第二句则是在北大中文系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这就说到了第三句。引述章太炎“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似乎有点高攀;那就退一步,说说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高考的选拔,走到一起来了;可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生活经验千差万别。一般来说,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业水平高,眼界也开阔,乡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第一年明显学得很吃力,第二年挺住,第三、四年就能渐入佳境——其智力及潜能若得到很好的激发,日后的发展往往更令人期待。如果读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其对于生活的领悟,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于幸福与苦难的深切体会,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助力。

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难兴邦,逆境励志,家境贫寒或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大学生,完全不必自卑。

五、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表达。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单讲认真读书不够,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几年前,我写《训练、才情与舞台》,谈及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倾听与提问,其中有这么几句:“作为学者,除沉潜把玩、著书立说外,还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

中国大学没有开设演讲课程,很多学者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具体的论述容或不准确,但强调口头表达的重要性,我想八九不离十。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大学生在一起开会,你明显感觉到大陆学生普遍有才气,但不太会说话——或表达不清,或离题发挥,或时间掌握不好。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倾向于演讲而不是讨论有关。实行小班教学,落实导修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分数,若干年后,这一偏颇才有可能纠正过来。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语文课最有可能先走一步。

我博士刚毕业那阵子,曾被老先生夸奖“会写文章”。当初还觉得挺委屈的,因为,比起“思想深刻”或“功底扎实”来,这“会写文章”不算专业评价,更像是雕虫小技。教了30年书,逐渐体会此中甘苦。我终于明白,作为学者,会不会写文章,确实是个“事”——而且是不小的事。最近10年,我撰写了若干关于“现代中国述学文体”的论文,一半是学术史研究,一半则为了教学需要。不说成为大学者,即便只是完成博士或硕士论文,也都不是“动手动脚找东西”,或引进最新潮的理论,就能手到擒来的。

在一个专业化时代,谈“读书”与“写作”,显得特别小儿科。或许正因此,当大学老师的大都不太愿意接触此类话题。既然没有翅膀,若想渡江,就得靠舟楫。不管小学中学大学,对于老师来说,给学生提供渡江的“舟楫”,乃天经地义——虽然境界及方法不同。在北京大学的专题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讲论会上,每当循例点评学生的论文时,我不仅挑毛病、补资料、谈理论,更设身处地帮他们想,这篇文章还可以怎么做。学生告诉我,这个时候他们最受益。

说到底,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人文学科,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只讲“专业知识”不够,还必须“能说会写”——这标准其实不低,不信你试试看。

陈大伟教授 篇6

悼念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陈振汉先生

(一)来源:[搜狐博客] 作者:[夏业良] 浏览:[ 1304] 评论:[ 0] 字体:大 中 小

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2~1946)

陈振汉,1912年7月生,浙江诸暨人,1940年初,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应其母校南开大学之邀,即于同年4月回国,到在重庆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作。1942年兼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时,陈振汉北上任北京大学教授,直到现在。抗战胜利后他还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兼任教授,并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1942~1946年在中大任教期间,陈振汉为经济系开设西洋经济史课程,讲课很受欢迎,深入浅出地把西洋,主要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及至十九世纪末期的德国、美国等经济发展,讲得生动 具体,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他为经济系开设的选修课“经济政策”,正式宣讲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听课者甚众。有的学生还以苏联计划经济中某个问题做毕业论文。他为研究所政治经济学部经济组开设的“经济史研究”课程,课堂上常有热烈讨论。他常与1945年所招收的研究生围桌而坐,讨论质疑,这是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上所难得一见的。

陈振汉对 国家经济问题、战后经济建设问题阐发所见,发表于《东方杂志》、《当代评论》、《世纪评论》、《燕京社会科学》、《新经济》、《观察》、《新路》等十多个期刊和《世界日报》、《民国日报》、《民意日报》上,充分显示了一个受国家和人民长期培养、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爱国、爱民的 热忱。他认为像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大国,建设需要引用外资。国家内部经济体制应有公营、国营、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现今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陈振汉的远见至切。

新中国成立后,陈振汉出任北大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开始选编《清实录》、《东华录》经济史资料。1950年任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大经济系代理系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京大学支部副主委。1955年又首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编委会委员、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5年秋,北大经济系以明清经济史为研究方向,在全国招收研究生3人,由陈振汉任导师。

1957按年,为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党整风,几次邀集北大经济系教授徐毓枬、罗志如,中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巫宝三,邮电部副部长谷春帆,中国人民银行干校副校长宁嘉风并起草了《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其中有:“不能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经济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 律,不应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应全盘否定,应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等内容。结果六人在“反右”斗争阶段均受到严厉批判,陈振汉则被打成“右派”份子。直到22年后的1979年才予改正,可惜已年过花甲,他毅然重登讲坛,投入科研,招收中国经济史、西洋经济史的研究生,出访南斯拉夫,受聘联邦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1982年被授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4年暑期,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经济史讲习班上,陈振汉做了我国历史上国民经济的发达和落后及其原因的专题报告。1989年,陈振汉及其三位同事所编的《<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一辑《农业编》四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颇受清史工作者所注意。1999年,他将3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章和手稿合辑为《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交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振汉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始终把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学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简政对经济科学工作、对中国经济研究和社会经济史学多次提出中肯、重要精辟的意见和建议,他是一位正直敢言、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学者。至今已93岁高龄的他,仍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关心经济人才的培养。(陈伯敏)

▲陈振汉(1912.7.3-),浙江省诸暨县人。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陈振汉先生1919-1929年先后在诸暨、上虞、杭州读小学和中学。令他最难忘怀的是在上虞春晖中学度过的时光,那里荟萃了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一批当时国内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1928年秋,他以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知名的杭州高等中学,1929年考入南开大学预科,两年后毕业,直接升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那里接受了当时最系统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著名经济史学家方显廷先生的教诲,对他以后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35年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美,1936年 秋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经济系攻读经济史。哈佛大学在经济学方面主张经济理论、经济史和统计学并重,这种学术取向以及熊彼得的渊博学识对他影响很大。陈先生毕生执着的经济学研究理念,就是要在经济史研究中体现出经济学家的理论水平和理论抽象能力,反对为搜求繁琐史实而治史;认为经济史研究应该注重历史统计资料的科学分析,主张经济史的理论论证都应该有统计的根基。

在哈佛三年多的时间里,陈振汉先生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导师是经济史学家阿希尔教授,博士论文题为《美国棉纺织工业的区位:1880-1910》,其中《美国棉纺织业成本和生产率和的地区差异,1880-1910》部分,发表于美国最早和学术地位很高的刊物《经济学季刊》。

1940年4月回国后,应何廉和方显廷先生的约请到母校南开经济研究所任教,1942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直到现在,1947-1948年兼任燕京大学、南开大学教授,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兼任研究员。1941-1948年期间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论文,就战时经济建设、经济政策、财政问题、计划制度、区位理论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在北京大学讲授比较经济制度课程,介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北平解放前夜,在去留大局上,陈振汉先生同北大一些进步教授相约坚决留下。北平解放后,出任北大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开始选编《清实录》、《东华录》经济史资料。1950年9月至1951年8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参加具体翻译工作。1951年9月至1952年8月去广西参加土改。1952-1953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代理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京大学支部副主任委员。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5年秋任北大经济系明清经济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这期间倾注心力协助整理的《清实录》资料取得了初步成果,1955年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重要论文《明末清初(1620-1720年)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地租和土地集中》,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公认是一篇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文章。1957年由于组织撰写意见书《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而被错划为资产阶级极“右”分子,降职降薪,强迫劳动,被剥夺了著作和讲课的权利,“文革”中又下放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改造,直到1979年平反,重新回到教学与科研岗位。

恢复工作以后,陈振汉先生已近古稀,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重新开始了钟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招收了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史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经济史学概论、经济史名著选读、中外经济史专题等课程。1981-1982年应聘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近代经济史,1982年回国。同年被授予全国第一批中国经济史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招收博士生。任职后继续明清经济史的研究和史料整理工作,1989年合作整理的《清实录经济史资料》第一辑《农业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长篇论文《<清实录>的经济史料价值》,对这部卷帙浩繁的清代史资料进行介绍和整体评价。1999年《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又整理80年代的讲稿《经济史学概论》,准备交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振汉先生的妻子,中央财经大学崔书香教授,开朗坦荡,忠诚坚毅,在陈先生22年的“右派”生涯中,以巨大的信任和坚韧的隐忍,在生活中和精神上给予陈先生极大的扶持和慰藉。

陈振汉先生,沉静而豁达,不论是在学术上的辉煌时期还是在生活的肃杀沉寂岁月,皆平和地看待历史,看待命运。如今,这位九旬老人,对事业无比热爱的经济学家,依然关心经济史学的研究,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和学识传递给后来者。

陈振汉先生的主要著述有《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工业区位理论》(合著)和《清实录经济史资料:顺治-嘉庆朝 1644-1820》(农业编)(合编)等,1933-1998年发表学术论文48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若干篇。

步履集:陈振汉文集

作者:陈振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

ISBN:7301096410 装帧:简装本 开本:大32开 页数:421

定价:48.00

陈大伟教授 篇7

关键词:儿童特应性皮炎,麻杏苡甘汤,陈健民,临证经验

特应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 AD) 又名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主要以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为临床特点, 并呈一定的年龄阶段性特点, 病程长、治疗难, 被医学界视为湿疹中最难治的一种。迄今为止, 现代医学依然是采用抗组胺药和激素治疗, 但其疗效往往与其不良反应成正比。

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病名, 而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予以命名, 如婴幼儿期称之为“胎敛疮”“奶癣”;儿童、成人期归为“湿疮”“四弯风”范畴。该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确切发病机制也尚不清楚, 但并不妨碍中医的治疗, 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中医认为, 本病为禀赋不耐, 脾失健运, 湿热内生, 感受风湿热邪, 郁于腠理而发病, 常反复发作, 缠绵不愈, 而致脾虚血燥, , 肌肌肤肤失失养。本病与脾、心、肝关系密切, 以风、湿、热、毒为主要表现。因其临床证型复杂, 表现多样, 不同医家针对不同病因对症治疗, 可概括为“祛风、化湿、清热、凉血、解毒、脱敏除痒”诸法, 后期则采用“健脾养血、养阴润燥”等方法治疗[1], 重在辨证论治, 不拘一格。

陈健民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 经验丰富, 笔者在上海华山医院进修期间, 有幸跟师学习, 获益良多。陈教授从大量临床病例中观察到, AD患者均有不易出汗的现象, 若汗出则瘙痒减轻。参考国外的研究报道, AD患者有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不正常, 导致出汗减少, 而出汗减少会进一步导致皮肤干燥, 又加剧了特应性皮炎的症状, 这些与陈教授在临床中观察到的情况非常吻合, 所以他提出治疗AD需顺势采用帮助出汗的方法, 发越水气方可治愈, 并在经方中选择麻杏苡甘汤来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试以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诊治情况来介绍陈教授的辨治思路, 以飧读者。

1 病案举隅

1.1 病案一

丁某, 女, 3岁。自出生15日起, 患婴儿湿疹 (又称“奶癣”) , 涂抹激素类药膏后好转。但此后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西医诊断为特应性皮炎。患儿平素不易出汗, 情绪易躁, 来诊时全身泛发皮疹, 以头面、躯干及双下肢屈侧为主。皮损灼热, 见红斑、丘疱疹、水疱, 部分皮疹渗出、糜烂, 瘙痒难忍, 伴有鼻塞流涕, 口不干, 无汗, 纳可, 寐安, 便调, 舌尖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小儿“湿疮”, 证属太阳表邪不能宣透, 风寒湿毒蕴结肌肤, 治当疏风散寒、透邪解毒, 方用麻杏苡甘汤加味, 药用麻黄3g、生薏苡仁3g、杏仁3g (后下) 、甘草3g、连翘3g、生姜3片、大枣6枚。每日1剂, 水煎100mL分次频服。服药3剂, 患儿微微出汗, 皮疹渗水明显减少, 瘙痒症状改善。二诊, 原方麻黄加量至5g, 继服3剂, 颈部、背部、腿部皮疹已基本消退, 遗留色素沉着, 四弯部仍有少许皮疹。三诊, 原方去麻黄, 加用荆芥3g、防风3g, 继服, 患肤颜色变浅, 不再瘙痒, 皮肤光滑, 情绪好, 基本痊愈。次年3月, 患者再次出现皮疹小发作, 仍以前方加减治疗而有效。

1.2 病案二

陈某, 男, 10岁。于2004年2月20日初诊, 患特应性皮炎, 自小发作, 多方就医, 病情时轻时重且反复发作, 平素不易出汗, 汗出则皮疹减轻。刻下, 面部皮肤干燥、脱屑, 头皮、背部、颈项、肘窝、腘窝等皮肤皱褶处出现大片污秽色肥厚性皮疹, 阵发性瘙痒剧烈, 抓挠出血, 血痂斑斑。手指拇指和中指指端皮肤渗水、糜烂。口不渴, 舌质偏暗, 舌体偏胖, 边有齿印, 苔薄而滑润, 脉沉略弦。中医诊断:湿疮, 证属水湿郁表, 肌肤不濡, 治以发越水气、利湿解毒。方用麻杏苡甘汤加味, 药用麻黄6g、生薏苡仁15g、杏仁6g (后下) 、甘草6g、连翘6g、荆芥10g、防风10g、生姜6片、大枣12枚。服药7剂, 患儿汗出畅快。二诊见皮疹明显消退, 渗出、糜烂消失, 躯干、四肢偶见淡红色小丘疹, 瘙痒减轻, 皮肤干燥脱屑减轻, 面部、颈部、背部皮肤渐显光滑。原方麻黄增至10g, 继服药14剂, 皮疹全部消退。随访1年, 未见复发。

2 辨治分析

儿童AD以湿为主, 因其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汗腺功能不正常, 不易出汗, 阻碍了湿邪的出路。患儿皮疹肿胀, 渗液糜烂, 舌质淡红, 舌体胖大, 舌苔白, 说明体内有湿;太阳玄府闭塞, 故汗不得出;皮肤瘙痒剧烈, 干燥脱屑提示有水湿郁表, 肌肤不濡。这里需注意, AD反复发作, 耗伤阴血, 肌肤失养, 可见皮肤干燥脱屑, 舌苔净或光, 然而本文案例舌体胖大, 苔润滑, 提示并非因为阴血耗伤不濡肌肤, 而是因为太阳玄府闭塞, 不能透发, 肌肤失濡所致。而汗出畅快则皮疹、瘙痒症状明显好转, 此提示水湿蕴阻肌肤、玄府闭塞之病机的存在, 也提示人体具有的“汗出皮疹好转”的“自然疗能”[2], 若能因势利导, 顺其“自然疗能”而扶助之、驱策之, 则病愈可期。故陈师选用经方麻杏苡甘汤, 并重用麻黄, 以鼓舞正气, 开通玄府, 疏通毛窍, 发越水湿, 使蕴阻于肌肤之水湿随汗而去。

3 选方思路

麻杏苡甘汤出自《金匮要略》, 方由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组成, 主治风湿袭表引起的“一身尽疼, 发热, 日晡所剧者”。在小儿湿疹中用麻黄宣通阳气, 开玄府, 利九窍, 畅行气血;配合杏仁以利肺气, 肺气通调水道而可利水消肿;薏苡仁甘淡微寒, 既可淡渗利湿, 又有解凝作用, 对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之湿疹顽症更有效[3];甘草扶中益气, 调和诸药;生姜既可助麻黄宣透, 又与大枣和胃以资汗液。酌加连翘, 性凉而升浮, 清心解毒, 又宣散透邪。诸药合用, 则稽留肌表之水湿、风湿、湿热皆得以驱除, 与本文2例AD患儿的病机相吻合, 故用之应手。

方中麻黄并非解表, 乃发越水气之法。一般认为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药, 辛热开泄, 性温力猛, 易于化热助火, 有亡阳劫液之弊, 因此儿科临床中多不用或者少用。但陈教授认为此方中麻黄尤为治疗之关键, 麻黄味苦性温, 为肺经专药, 最能发越人体阳气, 有发汗透邪、宣散肺气和利水的作用。运用麻黄发汗, 透散邪毒, 从阴出阳。组方中, 用生姜助其发汗解表, 再用薏苡仁、连翘压制麻黄之悍, 如此, 使麻黄的功效发挥至极致而又避免了化热助火之弊, 确为张仲景之匠心独运。发作急迫, 瘙痒剧烈时, 麻黄为必用之药, 或再合用荆芥、防风、羌活、独活之类解表疏风药, 可获捷效;病情好转或不甚急迫时, 一般可用荆芥、防风代替麻黄宣发透邪。

陈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病情复杂, 机制不明, 治疗颇难。此种宣通阳气发越水湿之法适用于太阳玄府闭塞, 水湿郁于肌表, 肌肤不濡之证, 只是为大家提供了治疗AD的一种思路, 并不能涵盖所有证型, 临诊仍须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单书健, 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外科卷) [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2]陈达灿.特应性皮炎[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打防疫针四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感恩信简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