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2024-10-06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共8篇)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篇1

论文题目

《中国小说发展之巅峰——明清小说》

姓名:谭孟春

年级:11级历史二班

学号:110301067

完成时间:2013/4/22 摘要:

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发展初期,是被人们所不懈的。然而,经过漫漫历史长河的洗涤,慢慢的由萌芽发展到了成熟,无数文人也留下了家喻户晓、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大家反复揣摩、欣赏。尤其发展至明清时期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一个巅峰!

关键词: 明清

小说产生、定义

文学文体

明清小说分类、分期

话本

拟话本

“三言”

“二拍”等

在现代汉语中,“小说”一词指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於大达矣!”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 属於贬义词。

究竟什么是小说呢?翻开各种权威的大辞典,都明白无误地写着,它是一种文学文体。和诗、词、戏曲、散文等一样,它是中国文学殿堂中的重要一员。也许是基于这种认识,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小说的童年是在唐代,而那些文人写作的“传奇”才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小说,或者说是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小说才有了文体独立的意义。但大家都看到,在唐代以 前,己经有许多小说在社会上流传。例如:《搜神记》、《穆天子传》、《燕丹子》以及《汉武故事》等等,甚至是《山海经》中的有些作品,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可以归为小说。著名的《韩凭妻》、《李寄斩蛇》、《东海孝妇》等等,有人物、有情节,故事的叙述有头有尾,其发展变化曲折有致,己和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没有区别。因此认定唐传奇是中国最早的小说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实际。在早期的我国古代文献中,著录有许多有关“小说”的文字记载。例如,人们熟知的《庄子·杂篇·外物》、桓谭和《汉书·艺文志》等所说的小说概念,和上述辞典记载的并不符合。也有人望文生义,把“小说”和“说”混为一谈,认为小说就是说故事。其来源很早,大概和诗歌等的产生一样,是古代人民在劳动中产生的。然而他们又无法拿出具体的作品来说明,因此难定一是。

但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小说的产生必然是在我国的文字产生之前。而我国文字的产生,根据己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它不可能出现在我国原始社会。虽说目前对苍颉造字的说法,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说文字的产生大约在我国的殷周时代,还是较为可信的。换言之,今天我们讨论的小说,必须是有文字记录的作品。否则,一切就无意义了,也是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讨论的。其次,我们应当肯定,小说与“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所谓小说是指“小”的“说”。在古代,“说”曾经有过某种文体意义。如先秦时期的韩非子,就写过诸如《说难》之类的文章。正如后世的柳宗元有《捕蛇者说》之类。这里的“说”,显然己是指一种文体了。把“说”扯上某种文体意义,可能与此有关吧„„其“说”而小,可能在当时这种己有某种文体意义的“说”,并不很重要。相对于“小说”,也必有“大说”。这也就是《庄子》所言“其于大达亦远矣!”。既“于大达亦远”,自然难进其法眼喽。可能也有些统治者比较聪明,认为在这些“丛残小语”中有“可观之辞”,至少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某种思想上的启迪。也正因此如此,他们在朝廷设立稗官,犹如从民间采风那样,专门从街头巷语中收集那些“道听途说”之事,因为其中“如或一言可采”,也是“刍荛狂夫之议也”。然而这等工作,毕竟不是正途,所以“君子弗为也”,然而它也不会被消灭。小说家的存在,将会把这类人或事记载下来,专门献给统治者使用。关于这些都不是我要谈的内容,重点是繁荣时期的明清小说。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这个时期的小说的特点有题材内容的空前丰富,世俗生活的全面展现,社会理想的全新探索从明代开始,小说创作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其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①历史演义小说。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②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③神魔小说。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 2 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④世情小说。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另一种则演化为才子佳人小说,如成书于明末清初的《玉娇梨》、《好逑传》等。⑤公案小说。明后期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是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反映。较著名的公案小说有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和无名氏的《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等。这类小说在歌颂清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公案小说一般都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忽视人物性格的着力刻画,艺术上显得粗糙。同时在思想内容上也往往夹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 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而清代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影响下到乾隆时期,才达到全盛时期,代表民主倾向的、真实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是这个时期小说的主流,《红楼梦》是它的最高代表。而清代则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空前,风格流派多样,最重要的是它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不再只是描写逝去的英雄时代和传奇式的英雄人物,目光转向世俗的社会和平常的人们。明清小说发展的又可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和文人独立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这三部小说都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在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粗犷豪放和人物的传奇色彩等方面还带有十分明显的话本小说的痕迹,但在规模、思想和艺术上都大大超过了话本,是话本小说之后中国古代的一次飞跃。明清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第二阶段除了产生《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大量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日常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而外,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等其他类型的作品。此外,《聊斋志异》的出现还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登上了艺术高峰。这一阶段的小说现实性更强,作品风格更加为一致,生活细节的描写更加细腻„„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篇2

关键词:明清小说,作者情感,文章虚实比重

一、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说法, 有人认为所谓“文”, 指的应当是人的仪表、礼节等外在表现 ;所谓“质”, 指的应当是人的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1], 然而将之引至做文章的道理上来可以这样理解 :“文”指写作技巧, 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质”指文章的内容和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等。蒋大器认为三国演义“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事纪其实”, 也就是做到了文采和内容相配合,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这传递出他认为小说创作应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粗鄙 ;内容浅显易懂, 避免艰深晦涩。如此方能做到所谓的文质彬彬。《淮南子缪称篇》中说 :“文者, 所以接物也, 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 ;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 则凤麟极矣。”[2]李贽的“童心说”与上面提到的文人为文应该是发之于心, 随心而为。强调了文学创作应是自发自觉的, 不应为了说教可以而为。如若不然, 则“童心既障, 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著而为文辞, 则文辞不能达。”[3]因此文章应该充分的反映个人的思想境遇, 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李贽这一说法在当时影响颇大,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公安三袁”。他们都认为文章应该随着时代的更迭, 个人境遇和经历的改变而改变, 文学应是“识时通变”的, 因此做文章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法则, 应该推陈出新。袁宏道在《叙竹林集》中说 :“故善画者, 师物不师人 ;善学者, 师心不师道 ;善为诗者, 师森罗万象, 不师先辈。法李唐者, 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 不为魏, 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这就为一直得不到重视的白话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鼓励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坛历来将诗文推为文学的正宗, 而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则被视为“不入流”的市井读物。而李贽等人认为文学应该是反映人的真实情感并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物, 并为已经开始大量出现且逐渐繁荣的小说等通俗文学争取到应有的文学地位, 承认通俗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自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起之后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

二、“虚实”比重在小说发展中的变化

由于“小说”最初的定义是稗官野史, 也就是用来记载民间的一些逸闻轶事, 同时也作为正史的补充, 其内容自然也是崇信尚实的。基于此明初的小说大多是以采录旧事, 著述传闻的方式进行, 评论家也都是以纪实的眼光来看待小说的。[4]甚至清代的纪昀仍认为 :“小说既述见闻, 不比戏场关目, 随意装点。”认为叙事之文应“不失忠厚之意, 稍存劝惩之旨。”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则被认为是“乃才子佳人之笔, 非著书者之笔”。这中观点就与李贽和袁宏道主张的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的说法背道而驰, 不符合文学推陈出新, 代代更迭的发展规律。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叙》说道 :“野史尽真乎?曰 :不必也。尽赝乎?曰 :不必也。然則, 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 :不必也。”“人不必有其事, 事不必丽其人, 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 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 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 即事赝而理亦真, 不害于风化, 不谬于圣贤, 不戾于诗书经史, 若此者其可废乎?”可以看出冯梦龙也主张文学创作不应拘泥于事实, 虚实都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说无论是纪实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均各有千秋。三国演义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 虽然纪实, 但是不免受到史实的局限, 因此毛宗岗认为俗本《三国演义》“不论其文而论其事”, [5]而《水浒》则不同, 金圣叹《水浒》是“因文生事即不然, 只是顺着笔性去, 削高补低都由我。”毛宗岗所提的“论其文”大概是受其影响, 两人的主张都很明显的更倾向于艺术与真实的交汇融合而非一味地追求事件本身是否真实。

及至清代, 《聊斋志异》的巨大成功和历史小说大量掺入神魔、妖异的现象可以说是小说家对于创作中“求实”观念的态度转变的结果。相反地, 《水浒传》中描写布阵的部分与现实脱节, 违背了生活真实, 艺术效果就大打折扣, 因此叶昼才会认为“后来混天阵处, 假了, 费尽苦心亦不好看。”明清时代小说创作由纪实录闻转为注重艺术创作的真实与情感, 其实真是符合了李贽的“童心说”, 创作只有由心而发才能做到“假事真情”。这里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真情”二字, 所谓“真情”则要求小说即符合生活情理、符合生活规律, 又充满作者真实的情感, 这些情感均来自于作者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升华。小说的创作是一门艺术, 一部小说的形成需要的不仅是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 更需要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幻化成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感到文如其人, 仿佛通过你的文字便以身临其境。但这个度很难把握, 过于虚化则违背现实, 过于现实则毫无艺术可言,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真情流露, 发自内心的情感总能打动更多的人。“不做作、不虚饰”, 才让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家英.孔子“文质”观评议[J].东岳论丛, 1986, (4) :68-72.

[2]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28-129.

[3]张建业, 刘幼生.李贽文集·焚书 (卷三)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67-68.

[4]陈春波.袁宏道文学思想再认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19 (2) :12-16.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篇3

摘 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所有专题课,均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都要求在之前修过中国文学专业课,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轮廓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作品等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程开设之后进一步开设与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不同、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主要体式进行的,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清文学史专业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又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明清文学史的基本格局与研究现状基本上是非主流文体的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位置;而主流文体的诗文词,则居于边缘地带。以目前高校通用教材、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五章,戏曲三章),诗文占三章,散曲与民歌合占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占四章半,戏曲占一章半),诗文占二章。以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用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九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八章(小说六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第八编《清代文学》凡七章,其中小说戏曲占六章(小说四章,戏曲两章),诗文词曲一章。可见,明清文学史叙述已经完全背离了明清时期的文学真实,但从学术研究和文学演进的角度,又具有一定合理性。名家名著的评析乃小说戏曲章节之主要内容,然精英文学史观与学术研究资源分布不合理。仍以袁行霈教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第七编《明代文学》凡十二章,小说戏曲占八章,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汤显祖各占一章,另有两章分别讲述“明代杂剧”与“明代传奇”。第八编《清代文学》凡八章,小说戏曲占六章,其中《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各占一章,《长生殿》与《桃花扇》合占一章,另有两章分别讲述“清初白话小说”(主要是《醒世姻缘传》和李渔)、“清中叶小说戏曲”(主要是《镜花缘》和蒋士铨)。

中国古代文学——明清文学无论是从教学角度还是从研究角度,主要方向均为明清小说、戏曲,而其中又以小说为主。这样就出现了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与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交叉应该怎样解决的问题,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程讲述什么内容,而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程又应该讲述什么内容?对这两部分重合部分又该如何处理?如果都以小说为主,那应该怎样侧重?

基础课和专题课教材的性质与范围:“基础课教材有述有论,以述为主;专题课教材有论有述,以论为主。”就是说,专题课虽然也有传授知识的内容,但比基础课有所拓展和深化;专题课论析的成分居多,尤其是有争议的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细节描写方面。明清小说研究课开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学生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明清小说研究的内容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一种是全面综合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带有宏观的史的规模和性质,涉及到的作品比较多,包容面广,力求提炼和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比如我们既要讲述明代“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明代短篇小说,又要讲述主流小说史之外的其他小说,比如“剪灯三话”系列、《石点头》、“才子佳人”小说系列、《阅微草堂笔记》等;另一种是突出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即以在历史上和群众中影深广的文学名著为重点,明代小说重点讲述“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清代小说重点讲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通过对具体作品及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同时也兼及某些相关的文学规律阐释。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阅读很多作品,一些在文学史上属于二三流的作品,也没有必要硬性要求阅读,涉及面过宽就容易流于空泛,反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名著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研究一些比较复杂、具有典型意义、在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作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的。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吸收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体现着教师多年在明清小说方面的研究心得。有一些问题,有些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有些则存在着分歧和争论,在具体课程讲述中,我们应该既介绍共识,也不回避分歧,在摆出各家观点之后,任课教师一般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资料的缺乏或者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得出结论,也只好实事求是地存疑,以待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艺术方面的欣赏,教师也只是提供一种角度、一种感悟、一种体认,重要的还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索,在审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为了整合教学内容,经过文学院专家论证,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明清小说部分拟讲授内容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明清文学专业课中关于小说部分一共38学时。总课时工54学时,留下部分课时讲授明清戏曲、明清诗文,其中关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最多也只能安排6学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几乎无法深入探讨这些作品的深层次意义,只能放到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中去讲解。因而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主要讲授内容设计如下:

两表对照可以看出,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尽量避免与明清文学专业课重复。专业课已经讲过的,专题课尽量不再讲述,专题课是专业课的深化。以第十二讲《红楼梦》与《甄嬛传》为例,一部是屡创收视历史记录,网络播放量已突破20亿,独占鳌头、红遍全国的电视剧,一个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文学作品。只要是细心的受众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无论是在语言运用还是情节设置、人物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相似之处。本课要结合《红楼梦》与《甄嬛传》具体内容展开讨论,组织学生搜寻《甄嬛传》对《红楼梦》的模仿与借鉴,以期通过时下流行元素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周先慎.明清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明清小说欣赏总结 篇4

1、古代小说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两种。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短篇小说则分为文言和白话两种。

2、古代小说内容上分为: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讽刺、侠义、公案、诗话、词话、谴责小说等。

二、古代小说的渊源和发展

1、远古神话传说和先秦寓言故事是小说的滥觞;先秦诸子之书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

明代胡应麟称:“《山海经》,古今语怪之祖。”(《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

《山海经》中如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共工、帝俊、西王母等,简短但已初具故事形态。

《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驾八骏西征,绝流沙,登昆仑,于瑶池见西王母之事,神话色彩浓郁。

《淮南子》中有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四大神话。

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

女娲补天的故事,显示了女娲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

女娲的神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

神话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着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妇女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

神话传说这种非自觉的虚构方式,瑰丽奇特的想象,给后世文学以巨大的启迪。

先秦诸子之书是古代小说的又一源头。

《孟子》、《庄子》、《韩非子》中众多的寓言故事,往往带有强烈的虚构和夸张色彩。

《庄子》被称为先秦的寓言大师,“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2、先秦、两汉及其后的优秀史传文学,也给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左传》的叙事技巧,《战国策》的人物塑造技巧等,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尤其历史演义小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为我国叙事文学的里程碑。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史家,也为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描写人物,往往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善于虚构一些细节,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故事更加感人。如《项羽本记》中“霸王别姬” 一段

3、魏晋南北朝是古代小说的萌芽期,产生了大量志怪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以幽明共置,人神沟通,人鬼杂处等时空变异的神秘主义幻想形式,折射出现实社会。以《搜神记》为其代表。

优秀之作有《三王墓》、《韩凭妻》、《李寄斩蛇》、《宋定伯捉鬼》等。

4、唐传奇、宋元话本,标志着符合现代文学涵义的小说出现了。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以史家笔法“传写奇事,搜奇记异”,是自觉的虚构之作,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的阶段。

成熟的人物形象,完整严密的艺术结构,雅俗交融的语言。

卓越的艺术水平,取得了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唐传奇优秀之作如:

元稹《莺莺传》、陈玄佑《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等。

形成了小说史的第二次高潮

妓女与士子爱情,《李娃传》情节曲折,故事趣味很浓;《霍小玉传》则重在反映生活的深刻性和表达感情的强度上。

表现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李娃传》是通过幻想的“大团圆”给人以虚幻的满足;《霍小玉传》则以悲剧的结局,激发了人们的渴望,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讽世小说也有其显著地位。

沈既济《枕中记》,即 “黄粱美梦”故事。热衷功名的卢生,在邯郸旅舍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梦中实现了娶高门女、登进士第、出将入相、子孙满堂等一切理想。

一旦惊醒,黄粱饭犹未蒸熟。大彻大悟,稽首再拜吕翁而去。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游侠淳于棼醉后被邀入“槐安国”,招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孰料祸福相倚,先是与邻国交战失利,继而公主罹疾而终,遂遭国王疑惮,被遣返故乡。

突从梦中醒来,方知前之荣耀蹉跌悉是醉后一梦。

两篇小说,虽带有某种奇异色彩,但中心完全是现实人生的思考。

反映了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中唐文人沮丧迷惘的心理和逃离现实的愿望。

艺术描写上,人物真切,情境栩栩如生,虚幻中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歌颂侠义精神的豪侠小说是唐传奇又一引人注目的题材。

《虬髯客传》,构思巧妙,同时写三个各具个性,独有风采的英雄人物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客,“风尘三侠”的形象广传后世。

英雄豪迈气中,穿插了儿女之情,尤有情趣。把平庸人生和卑琐人格作为反面精神,代表了人们对自由豪迈人生境界的向往追求,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宋代“说话”盛行,主要由师徒口授传说,后人将其精彩情节记录下来,固定而成为说话人的底本,这就出现了话本。

书商根据市场的需要,对话本进行润色加工,以适应阅读,这样就出现了文学作品。这个过程的完成是在元代。

元代就有了印本,在这种简单的印本基础上,就出现了白话小说。

短篇白话小说是在拟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长篇章回小说是由讲史发展而来;

明清完成了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过程。

至清曹雪芹的《红楼梦》,章回小说的发展达到了它的峰颠。

1、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三国演义》、《水浒传》;

2、神魔小说——《西游记》;

3、世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

4、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短篇小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言》、《二拍》代表了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标志了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影响也比较大。

三、明清小说特点

1、小说观念上有儒、道学说的深厚影响。

2、小说形式上受史学的巨大影响。

3、小说发展经历了由群众集体创作到文人整理加工、到作家个人创作的过程。

4、思想意识上有着浓郁的封建正统观念和伦理道德问题;

内容上有不少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问题;有的作品色情描写过多。

思考题

1、中国小说的源头及对小说发展的影响。、《史记》对小说发展的影响。、明清小说的概貌及特点。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最成功的一部。描写了从东汉末(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至西晋统一(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约百年之间的社会大动荡; 各封建政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上的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总结了历史经验,体现了历史英雄们的聪明智慧;

歌颂了明君贤相,鞭笞了暴君,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了一幅悲壮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1、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生平不见史传。

后人推测,罗贯中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懂军事,具有浓厚儒家传统思想的人。罗贯中是中国最早的两部优秀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及《水浒传》的作者之一。

另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是三国历史最早的史书,记载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代豪杰在争霸过程中的斗争风云。

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三国志》注释,是为《裴注》,丰富了历史资料。

罗贯中在此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出《三国志通俗演义》,形成了“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演义小说面貌。

清初毛纶、毛宗岗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又作加工修改,名为《三国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特色

(一)具有“拥刘贬曹”的的思想倾向

此观点表明作者思想中以宗法政治为核心的正统观念。

1、“拥刘”或“拥曹”,有着深远的历史因素,实际上是孰为正统的问题。

历史上一般来说,当国家统一之时,就帝魏寇蜀;当南北对峙之时,就帝蜀寇魏。

如西晋陈寿《三国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处于大一统的国家时期,自居中原,前朝后代相承,自然以魏为正统。

如东晋习凿齿《晋汉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尊蜀汉,则由于东晋、南宋的半壁江山、政治上的弱小被动与蜀汉类同的关系。

拥刘贬曹之争,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而已。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其政治倾向又融进了一层民族意识,自然继承了“拥刘贬曹”之观念。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蔑视传统伦理的人物,不易在传统道德标准中得到肯定。

小说对曹操是作为“乱世奸雄”来刻画的,是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刘备是“汉室之胄”,“汉家苗裔”,他称帝是“以继汉统”,是名正言顺,符合天命,更容易被树立为正面人物。由此分辨正邪,体现出一种皇权神圣的意识。

3、小说通过对曹操残暴奸诈的谴责和对刘备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作者对虚伪欺诈的丑恶现实的憎恶之情,和追求明君贤相、实行仁政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民众的对于“仁政”的向往。

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曹操,作者抓住他性格中残酷、欺诈的奸雄一面,把其塑造成了一个暴君的形象,从而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和现实社会的黑暗。曹操误杀吕伯奢后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宣布了一生的处世哲学,也奠定了性格中疑忌、残酷的基础。作者将其雄才大略、老谋深算与其凶残疑忌、阴险、玩弄权术的两面性结合起来,既不失历史的本来面目,又成功地将其刻画成我国古代文学中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艺术形象。

4、作品表现政治倾向的同时,也写出了宗法政治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曹魏代汉、司马代魏、到吴蜀归晋的描写过程,又表现了它们必然嬗递的历史过程和规律,从而客观地反映了宗法政治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政治态度。对代表正统力量的蜀汉后主刘禅的描写,耐人寻味。作者在为正统的蜀汉走向灭亡唱出无限的哀婉之曲时,也揭示了为之挽惜的封建宗法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惨败,显示出理想的悲剧性。

(二)、描写了各集团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复杂的矛盾斗争,总结了历史经验,传播了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智慧。

诸葛亮是作者倾心塑造的一个智慧化身的人物。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惊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能,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光辉形象。

诸葛亮无论何种复杂情况,都能审时度势,掌握大局;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能运用巧思,转危为安。

诸葛亮隐居隆中就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初见刘备便提出据蜀、联吴、抗操的长远战略思想,表现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智慧。

加盟刘备集团,博望坡一战,初次显示了知己知彼、出奇制胜的用兵才能,奠定了在刘备集团的威信与地位。新野之战,更表现了变化莫测、指挥若定的惊人智慧。

赤壁之战诸葛亮形象更光辉耀目。说服周瑜、孙权,舌战群儒,争取了孙刘联盟,为抗曹胜利打下了基础。

之后,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表现了善于军事、政治斗争,善于分析形势、掌握全局,制订正确战略战术的杰出才能。

其形象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忠心耿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效忠于知己明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三)、与封建正统道德同时存在的,是民间市井的“义”道德。

《三国演义》开篇就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用市井道德与封建正统道德相结合来解释历史与政治。

“义”本是一个浮泛的道德概念,民间的“义气”,则有它的专指,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助及知恩图报的原则。

2、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成功结合

三国演义“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

陈叙百年,该括万事”(明·高儒《百川书志》),故有“七实三虚”之评。

较为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作品故事情节虚实相生,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范本。

以正史为纲,参与杂史小说及民间传说,再融进自己的创作,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创作出了艺术真实,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塑造明君贤相的创作思想。

以不违背历史人物的基本性格特质为前提,以刻画人物完整、充实、鲜明、生动的个性为目标,组织历史事件、故事情节。

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造与再创作,既突出地表现了三方联合与抗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又借此全面深刻地刻画了作者所歌赞人物的性格特征。

“赤壁之战”专为诸葛亮而设,诸葛的所有聪明智慧、才识胆略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说服孙权一节改为“舌战群儒”;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一战中借箭者孙权(《吴志·吴主传》裴注)事,充分夸张其神奇性移植为诸葛“草船借箭”。

人物品格性情,大都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刘备宽厚仁爱、曹操雄豪奸诈、关羽勇武忠义、张飞勇猛暴烈、诸葛亮谋略高超和勤于国事、周瑜聪明自信和器量狭小、鲁肃的忠厚诚恳、黄盖的赤胆忠心等。

单纯鲜明的性格,犹如京剧脸谱,容易为读者所把握。

写得最好的人物是作为反面角色的曹操。刘备作为正面道德的代表,被符号化了,曹操这个“反面角色”,实际上作者对其豪杰气概是颇为佩服和喜爱的,并未一味丑化。

小说在写其奸诈、残忍的同时,也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引纳人才等种种长处。

曹操的形象虽然“恶”,却很有生气,他的性格比其他人物显得复杂,也更具有吸引力。

赤壁之战,决定三国鼎立之势的关键性战争,《三国志》简略的记载,经过铺排和虚构,成为小说中整整八回的篇幅。

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始终充满戏剧性的变化,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广阔的视野和宏伟的构思。

作为三方同时卷入,主要人物都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智慧才能。

在激烈中还会引出一片诗情画意般从容不迫与安详恬静。

如孔明的“饮酒借箭”、庞统的“挑灯夜读”、曹操的“横槊赋诗”,以及空城计中诸葛的“焚香弹琴”等,动中有静,余味无穷。

“官渡之战”、“猇亭之战”、“彝陵之战”、“失街亭”、“七擒孟获”等大规模的战争。

能够根据不同的特点,从战事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的方略及内部争执,到战争的过程及其变化、胜负的决定及其缘由、有关人物在战争中的作用,都能叙述得生动而具体,写出战争的巨大声势、紧张气氛,处处扣人心弦。

5、文白相间、简洁明快、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

作者在书中直接引用史料,如用纯粹的白话就难以谐调,带些文言成分,给人的感觉会多些历史感;

同时作者又接受了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简练而不失流畅的文白相间的语言。

总之,作品叙述多于描写,粗线条勾勒见长,不以细腻描写见工,可见说唱艺术的影响。

人物性格定型化,缺乏发展变化是其最大不足。

有历史“轮回说”等封建传统观念。

开创了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新纪元,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就,对后世的小说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思考题

1、小说政治倾向形成的原因。

2、《三国演义》描写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技巧。

3、人物描写的特色。

《水浒传》

一、作者、成书及版本

1、作者 明·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是《水浒传》的祖本,其题署“施耐庵本,罗贯中编次”。

施耐庵,生平不详,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杭州)生活。民间传说曾参与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无证可考。

《水浒传》约比《三国演义》迟二、三十年完成。

自宋元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的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显然投合了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

在广泛的民间流传的基础上,最后经文人加工而成。

与《三国演义》不同,《水浒传》人物和故事,基本出于艺术虚构。除“宋江”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大框架外,与历史上起义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梁山英雄的成份,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

所以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受市井阶层趣味的制约,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武装起义的作品。

小说艺术地概括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

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通过他们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发展到燎原大火的过程。

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义”思想,导致他们走向了“受招安”的失败之路。

1、揭示了起义的原因——乱自上作,官逼民反。

以北宋末年为背景,揭露黑暗的社会现象,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

描写农民起义,首先出场的人物是高逑。把高逑发迹故事安排在全书开端有着深刻的用意。

高逑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本质,是统治集团的典型代表人物,贯穿全书的一条黑线 高逑的发迹,揭示了统治者用人制度的腐朽没落

由此自上而下构成一个势力网,对中下层官吏、民众进行残酷的欺诈压迫,使他们求生不得而反。

从高逑上台始,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是他的直接迫害。

之后,他又和梁山泊势不两立,是封建王朝中主张和执行征讨最力的一个人。

2、通过“官逼民反”,写出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梁山英雄一个个被逼上梁山的经历,反映了起义军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悲愤之情和对起义英雄的热情歌颂。〔1〕、英雄被逼上梁山,写出了起义由个人反抗走向集体反抗,形成起义队伍的过程。

“智取生辰纲” 是兴起联合斗争的萌芽;“清风寨报仇”,起义队伍进一步壮大;“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两赢童贯”、“三败高逑”等,梁山泊声威大振,排座次使起义事业达到高峰。

起义发生发展的过程,写出了起义的势在必然,如燎原之火的形势。〔2〕、起义的发生发展,突出了被“逼上梁山”的现实,表现了起义队伍由涓涓细流发展成洪流巨澜的过程。

“逼上梁山”的过程,林冲最具代表性。其经历概括了不同阶层从觉醒到反抗的过程。

突出“逼”这一主题上,写出了统治阶级内部其它各阶层人物被逼上梁山的全过程。

内部有正直之气的人也不容纳,统治阶级分化瓦解了自己的队伍,从而使梁山起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摧毁打击封建统治强有力的势力 〔3〕《水浒传》是一部起义英雄的颂歌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

《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别名《英雄谱》。

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水浒传》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小说中英雄气质是最吸引读者的东西。日常生活是平庸的,在恶势力面前,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但内心却并不甘于此。

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人物,是传奇式的理想化人物。

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社会矛盾无关的情节,同样由于主人公的个性、力量、情感的奔放,而给人以生命力舒张的快感。

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这些传奇式的英雄,给读者以很大的心理满足。

3、指出起义失败的悲惨结局及内在原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义思想,导致走向受招安的失败之路,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

“忠义”是梁山英雄的基本道德。

小说要歌颂这些“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首先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较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

“忠”,首先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梁山上也有像李逵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人,但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之下。

这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也是小说能够流传的保障。梁山事业的走向悲剧,正是这种“忠义”道德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4、肯定了金钱的力量,赞美了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市井意识。

晁盖、宋江、卢俊义、柴进一类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人物,其主要的凭借就是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

儒家传统的“崇义黜利”的信条中,“义”和“利”常被视为相对立的存在。

在梁山好汉那里,“义”却是要通过“财”来实现;倘无财可疏,宋江等人在集团中的聚合力也就无法存在。

“义”的背后,作者写出了物质所具有的力量。

许多好汉上梁山的动机,也和物质享乐有关。吴用劝阮氏三兄弟入伙造反,为的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几乎是梁山好汉的口头禅。自由快乐的生活首先直接表现于对物质的充分占有。

梁山这一虚构的小社会的描述,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市民意识。

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板块式的结构、白话语言等方面。

(一)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1、传奇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

《水浒传》的草莽英雄,与《三国演义》主要是历史英雄不同,传奇性的色彩更浓郁。

传奇性与真实性完美结合,形成具有真实的英雄气质的群像,是《水浒传》重要的艺术手法。

传奇英雄形象的塑造,看似单纯,其性格倾向、特征却十分鲜明强烈。

传奇英雄是理想化的,作品采用浓墨重彩来刻画这些英雄形象,显示其非凡的气质、豪杰的特征。

英雄人物的个性描写,较之后来小说的复杂性格单纯,却并非简单粗糙。

梁山好汉的共有特点: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

英雄气质是《水浒》中最吸引读者的东西。

日常生活是平庸的,面对恶势力,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但内心却并不甘于此。

这些传奇的描写,又不给人虚假之感,作者能够将传奇的行为置于真实的基础之上。

真实包含了背景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

背景真实,是豪杰的传奇行为不是放在充满隐逸之气的深山老林,让人望而生畏的古战场,而是发生在市井街头、酒店村庄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中。

围绕着传奇人物行为的是一些如何九叔、西门庆、牛二等市井细民。

描写豪杰行为时,往往是极骇人之事而用极近人之笔,传奇的事件就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传奇式的英雄,豪气干云,令人激奋,给读者心理以极大满足。

林冲刚烈正直,武松勇武豪爽,鲁智深嫉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纯任天真、戆直鲁莽,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难忘。

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同一类型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

把人物至于同一事件中展示,通过各自的不同态度、表现,显示出人物的不同个性。

由此塑造出一系列性格鲜明、个性迥异的人物群像。(1)同一类型人物对比,“同”中求“异”,展现出不同的性格。

同是性格粗鲁豪爽,鲁达与李逵迥然不同。

鲁达“拳打镇关西”打的干净利落,极有章法;

李逵“怒打殷天锡”是拳脚并用,全无次第。“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是为了报答施恩,收回快活林;

“血溅鸳鸯楼”,杀张都监,为自己复仇,制造了灭门惨案。

武松的“义”,很多时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更多体现了勇,缺少侠义。

武松为施恩报仇和鲁达为金氏父女出气,方法相似,本质却不同。

都是故意寻衅滋事,然后大打出手。鲁达直接找恶霸郑屠,先“消遣” 后打,显得光明正大,大快人心。(2)同一事件中展示人物不同性格

3、写出人物的性格矛盾与变化

把人物放在生活环境中,写出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较之“三国”人物定型化的特征,有了很大进步。

相互冲突的江湖道德和正统道德混和在一起,其形象虽显概念化,但仍具个性鲜明的特征。

地位不高而胸怀远大,正常读书做官的轨道难以成功,终于成为草莽英雄的复杂个性特征。通过人物的经历遭遇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变化,在小说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4、通过细节特征,心理活动,结合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不作静止孤立的描写。

5、结合事件的发展,人物的行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水浒传》刻画人物的一大特色。

(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围绕着“官逼民反” 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这些情节包含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偶然性和惊险紧张的场面,跌宕起伏的变化。

非凡人物与非凡故事的结合,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紧张感与传奇色彩。

(三)、“板块”串联式的结构

“板块”结构是在民间说话和戏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分别独立的故事汇集到一条主线上,既有完整的长篇框架,又保存了若干独立性单元。

主要人物与情节,又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

前七十回,描绘了众英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是英雄的个人传记。

与主题框架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看,有不成熟的地方,塑造人物形象看,有其便利之处。

一些重要人物,在有所交叉的情况下,各自占用连续的几回篇幅,其性格特征得到集中的描绘,给人以极深刻印象。

(四)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又极富个性化和表现力的白话艺术。

口语化是其基本特色,是在民间传说、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流利纯熟的白话,刻画人物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极其生动活泼。人物对话,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其效果是文言所不可达到的。

《水浒传》使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完全确立,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发展中的里程碑。

四、《水浒传》伦理道德的重新审视

《水浒传》产生于明代前期礼教极度严峻的时期,所以作品受时代的影响,包含了许多封建糟粕。

我们需要站在今人的角度,较为理性地来重新审视这部巨著。

(一)、“杀人嗜血”

小说细致地描写武松杀潘金莲、杨雄杀潘巧云的过程和场面。

对通奸女人施以如此惨不忍睹的残杀,除了个人的复仇,很大程度上是迎合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苛刻要求。

“万恶淫为首”,英雄对淫妇的无情杀戮,就是对社会道德标准最坚定的捍卫。

书中经常描写的绿林英雄吃人肉下酒,以骇人听闻的形式渲染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品性和气概。

(二)、“劫富济贫”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许有一定的正义性。但在宪法明确保护私有财产的今天,人们就很难认同。

何况梁山英雄们“劫富”并不“济贫”。

(三)、女性形象

《水浒传》对女性鄙视性的描写,反映了作者乃至那个时代的腐朽与落后。小说中女性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谓“女英雄”。她们与男性英雄一道,为梁山的事业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者笔下,这些女英雄的形象,却是“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极尽嘲讽贬低甚而侮辱的描写。

第二类是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淫妇”形象,更是作者鄙视仇恨,要杀之而后快的女人。第三类是林太太、金翠莲等一些弱者,她们是拖累男人,也是置英雄于灾难的“祸水”。这些女性,要么是丑恶无比,丝毫没有女人味;要么有点姿色,便是“祸水”。书中充满了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极度蔑视与仇视。

“《水浒》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在思想意识方面是最落后的一部。这其中最落后的观念,就是以礼教建立起一个男权的‘梁山泊’独立王国,对女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藐视、摈弃和拒绝,充满对女性世界的无视和否认。

《水浒》中的男人以自己的蛮力征服了女人,同时也在暴力与杀戮中昭示着对女人的极度恐惧与占有的心理,表现了一种极度腐朽落后的封建意识。思考题

1、《水浒传》如何描写了英雄起义的合理性。

2、人物描写的特色。

3、小说的结构艺术。

4、语言特色及对后世小说发展的意义。

《西游记》

一、作者、成书及版本

1、作者:先有邱处机之说,后有吴承恩之说。

现存《西游记》刊本,以明万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本为最早,二十卷一百回,不署作者。后来版本,或有误署丘处机(元代道士)的,未有署吴承恩者。

 明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吴承恩著作,有《西游记》一书,清人吴玉搢、阮葵生等据此推断吴承恩即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

 后经鲁迅、胡适的肯定,此说被普遍接受。 有研究者认为,《淮安府志》所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是否今存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尚需证明。

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年轻时以文名著于乡里,却屡试不中,中年后补为岁贡生,授长兴县丞,不久辞归。 所著诗文大都亡佚,后人编订成《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2、故事的演变过程

 《西游记》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演变而成。

 故事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的史实。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为追求佛教真义,不顾朝廷禁令,只身赴天竺取经学习。 玄奘(620—664)俗姓陈,河南偃师人,出身于士子家庭。

 他徒步数万里,历经百余国,历时十七载,到天竺学习研究佛教经典。

 玄奘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情。 弟子慧立、彦悰又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玄奘大师的形象及经历,已有了明显的美化夸张。 对取经事迹的叙述,作了夸张描绘,渲染了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插入了一些带着神话色彩的故事。

 慧立等带着对玄奘大师的崇敬之情,记述中有意识的渲染神化之,使得这个本来就充满传奇的故事更富于了神奇的色彩。

 较完整的小说《西游记》,元末

明初已出现,原书佚失。

 元人《西游记》已具相当规模,奠定了百回本《西游记》的基本骨架。

二、主题思想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 主题长期以来歧说并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说内涵之丰富。

1、游戏之说。清焦循《剧说》云:“此特射阳游戏之笔,聊资村翁童子之笑谑,必求得修炼秘诀,亦凿矣。”

 鲁迅承其说,指明游戏中又兼以讥讽世态。 林庚认为,《西游记》的成功在于其童话般的活泼自由精神,其喜剧性也来源于这种童话性。

2、寓意说。在中国历来注重教化的传统文化中,很容易对作品作出诸多牵强附会的解释。《西游记》是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神话小说,不是什么哲理、道德或政治的寓言; 读者从中得到一种娱乐性的驰骋幻想与诙谐嘲戏的快感。

小说的趣味,反映一定的社会氛围与人生喜好;抛开生硬的理性观念写作,其反映生活愈是自然真实。没有特别深隐的寓意,不是与现实人生无关。

《西游记》的形成过程,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

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开放、思想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其趣味与背景关系甚大。

古代浩瀚的文学之林,除了民间故事和童谣,几乎没有为儿童创作的作品。

 《西游记》童心童趣的表现向往,正是成人在龌龊复杂的世界中难以泯灭的本性流露。

 它所展示的神奇瑰丽、自由天真,让我们暂时忘记现实,回归为世道沧桑所遮蔽、束缚的自由本性。

 它追求自由,回归童真的可贵精神,与时代密不可分,与李贽、袁宏道等思想家和文人们的反抗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一脉相承。

 通过诙谐、幻想的童话形式,描绘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历险克难的漫长曲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精神风貌,融铸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诙谐幽默,代表了人们崇拜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结合。 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素质的深刻反省,对于精神境界臻于完美的高度热忱和希望。

 唐僧的坚定不移、虔诚软弱,则体现了旧时代知识分子志行修谨,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却缺乏应对能力的性格特征。

 猪八戒的贪图安逸、眼光短浅,则又反映出传统农民的保守心理。 沙和尚勤恳依顺,也折射着我国民众朴实善良的品性。

一部作品如此鲜活准确地概括出民族性格的几个重要类型,在古代小说中是不多见的。《西游记》的杰出就在这里,以老少皆乐的童话,在诙谐浪漫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真实。

三、《西游记》内容

《西游记》由两大部分组成:大闹天宫、西天取经。

 第一部分:大闹天宫——取经的准备。 第二部分:西天取经——主体故事。

 小说中孙悟空从无法无天、绝对自由的状态到受到禁制、皈依佛门正道的过程。

 对孙悟空难以拘束的一面表现得更多,表现了作者在感情上对人性向往自由的更大兴趣。 反映出人们要求个人的权利、地位、尊严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

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的过程,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英勇和广大神通,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因此也使自己获得“正果”,在灾难的磨炼中使人生得到净化和完成,从一个天地精气所生的野神成为“斗战胜佛”。

 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的过程,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英勇和广大神通,以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 因此也使自己获得“正果”,在灾难的磨炼中使人生得到净化和完成,从一个天地精气所生的野神成为“斗战胜佛”。

 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

 玉皇大帝懦弱无能、太白金星迂腐而故作聪明,观音菩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还要他拔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 西天佛地,唐僧“不曾备得人事”,阿傩、伽叶二尊者,便不肯“白手传经”,唐僧只得以紫金钵盂交换。

 佛祖成了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皆难免的意识。以庸常的观念看待神圣事物,透露出商业社会的气息。

 《西游记》立足民族文化,吸取外来文化营养,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描绘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 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种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禁以后所产生的活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四、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

 最显著的特色,是主要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的社会性、动物的生物性及神魔的神奇性有机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加上            浪漫的想象,奇妙而融洽地表现了出来。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本书的成功首先在于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及唐僧等的独特形象。

2、情节和结构的特色

情节紧张曲折,精彩尖锐;故事生动有趣,又互不雷同,摇曳生恣,引人入胜。

结构上由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两部分组成。闹天宫为取经中悟空的非凡事业做了铺垫。两个母题,统一在孙悟空的形象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虽由众多零散故事汇聚而成,每个故事又有一定独立性,有其连续性和一贯性,形成结构的完整性。

3、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首先,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其次,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主要人物身上,寄托了人性的美好愿望与要求; 最后,神话小说又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具有“幻想与现实的同一性”特色。

4、诙谐幽默、乐观开朗的风格。

5、明快流畅、洗练生动、诙谐风趣的语言,善于描写各种奇幻的场面,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 直接推动了神怪史话小说的诞生,如《封神演义》等;

 其朦胧的寓言性和讽刺性被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西游补》等。

 思考题

    

1、《西游记》的作者、故事演变过程。

2、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3、孙悟空形象的来源及意义。

4、《西游记》的结构特点。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篇5

唐三藏携孙行者、八戒、沙僧上西天雷音拜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走来,苦难考验着师徒四人,折射出各异的人性色彩。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中,人物的性情展现的可谓酣畅,反映的人际交往、人生品格对今日世人来说可谓意义良多。下面请允许浅陋我见。

唐僧,作为一个集体的领导者,凝聚力毋庸置疑,是“四人帮”的精神领袖。但在这一回中,“金蝉子”化身的他,作为一个大好人,善心不可不说其为泛滥,面对白骨夫人幻化而成的妙龄少女、八旬老妪、诵经的老公公,频频施以毫无防备的仁慈,结果均是险遭黑手。并且,唐三藏的耳根过软,易受谣言、谗言的蛊惑,从而不辨是非,成为一个偏执的“可恨”之人,令人叹息哀悼。我想说,善心没错,听取别人的话也没错,但重要的是有一颗擅长明辨的心。

孙行者,作为剧中核心人物,能力神通,正气盖压五世。在此回中,其一贯的作风展现无疑,运用火眼金睛般的慧眼,洞悉一切黑邪势力,永举正义大旗,将三个白骨夫人的化身全部正法,大快人心。但其直率的作风和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的急性子,再加上二弟八戒的“谗言”,终遭致一张“贬书”。我想说,孙悟空没有错,但已经在受到师傅责备的情况下,后两次的“闪电行动”都欠缺灵活的思考和方法,不要过多责怪师傅不识真相,因为师傅没有行者的火眼金睛。作为唯一可控制的自己,应该从自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悟空可以将计就计,在妖精得逞的最后关头控制好分寸,将妖精打回原形,不仅可以

保护好师傅,又能保全自己。其实,这不是圆滑,这是世人应懂的生存之计。

八戒,虽已被扔下凡间,但天蓬元帅的武力却完整存在,而且色心毫无收敛。在这回中,八戒的作用可简要总结为推波助澜,甚至还让读者以为是白骨夫人的帮手,像是站在了妖精的那一阵营。八戒的不坚定、色欲旺盛导致了其常常被表面迷惑,将防范之心丧失殆尽,以致即使看到了拖尾巴的长蛆和满地乱跳的癞虾蟆,也能说是行者的障眼法;即使看到了一堆粉骷髅,也能说到分行李的散伙行动。八戒遭人鄙视,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而且绝不是小数,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八戒的影子,正如敬爱的张黎明老师所讲,八戒是最真真实实的,人人都该反省。

沙僧,先不提真实性,他作为执行者,在广大百姓心中,任劳任怨,少说多做。在“三打白骨精”中戏份最少的他,沙僧的作用有点充数的味道,这和他的沉默性格是分不开的。沙僧寡言,总以一副跟随者、实干家的形象出现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短板。他给读者的感觉,是没有自己的观点,缺乏自己鲜明的立场,像是一个和事老。细细品读沙僧,他更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我们希望有一个憨厚的大哥,沉默但在八戒说散伙的时候镇住场面,又希望有一个观点鲜明的活跃分子,在诸如“三打白骨精”中八戒谗言的时候能站出来重申下正义。

白骨夫人,三次被打,二次爬起,一个人的顽强。善是相对的,今天暂且从妖精为第一视角谈谈。“败不馁”是白骨夫人的性格写照,面

对齐天大圣这样强劲的敌人,白骨夫人在已经被打一次的情况下,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顽强的爬起来,重新向着自己的理想扑去。虽然白骨精当初选定这个目标就是一种错误,但浪漫的我们今天不谈。从结果来看,我想,白骨夫人的顽强与坚持没有换来一块唐僧肉,主要是其方法老套,缺乏创新,在一棵树上丢掉性命。所以,可以总结出,一根筋的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不断变通的坚持加上合理的目标终能修成正果!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篇6

引言: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今天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网络小说,奇幻小说等等的兴起,给小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然而随着新派小说的兴起,古典小说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而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需要更多人们去关注。对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家下了苦功夫,其中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鲁迅先生以严谨的笔墨写出了中国古代小说曲折的发展趋势,本文也参考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再加入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以此来展现另一个方面的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没有诗歌的高雅,没有散文的韵味,没有戏剧的复杂,然而它却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究其原因,实在是与小说的本质大有关系。

“小说”一词来源于《庄子》,这种带有故事性的说理被庄子认为不可取,小说即小道理之意,事实上,这是小说的本意和本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往往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多数情况是作者心目中几个人的集合体,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的主体是故事,虚构性是它的本质,新奇是它的防腐剂,通过故事反应组综合创作思想是它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几千年曲折漫长的发展,才逐渐有了后来辉煌的成就,它比诗歌散文晚熟,略早于戏曲。古代小说坎坷的发展,它强大的生命力终于使得它有了成就辉煌的那一天。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叙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萌芽期

古时,人类思想蒙昧,巫术盛行,神话鬼怪由此而生,开始了古代小说的萌芽。中国神话自成体系,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表达出了一些简单的思想意识,已经初步具备了小说的基础要素。如果说神话是人们迷信思想的产品,那寓言的产生则是人类的自主创作的杰作,相对于神话,寓言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理的,用生动的故事来向人们说理,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寓言短小精悍又富有讽刺力量,他夸张的写法,讽刺的艺术,均作为后世小说发展的营养而被汲取。萌芽时期小说的高级形式,就是传记文学和野史,如《史记》,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而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其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特别是其列传部分更是纯粹以突出人物性格为主,本纪里面如项羽本纪也把书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脱出了历史的枯燥。这种创作方式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童年期

这个时期小说的发展走上了两条路,志怪和志人,志怪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志人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

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传承古代神话及思想,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缓慢,战乱频繁,人们对生活充满恐惧紧张感,希望通过怪力乱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得到自己精神的寄托。而志人小说则是在当时注重清谈的风气上形成的,这种被称为笔记体小说的个人创作,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作者主观的创作因素,和志怪小说一样,两者都是单纯的搜集并记录听到的一些事,而没有自己进行再创作。

这个时期小说虽然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一种文体,不再是小说家言那样的待遇,然而这个时候小说的发展却非常缓慢,童年时期的小说,只是一些文人搜集整理记录不属于自己创作的故事、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的小说也有一定的优点,就是他搜集的故事为以后的小说家创作提供了素材。

三、唐五代时期-----成熟期

唐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它创造出的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唐诗发展到了它的辉煌时期,散文也是登峰造极,在小说方面也是焕然一新,唐人开始了有意识的创作小说。虽然粗涩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唐代小说的成就,在唐代传奇上集中体现。《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作品,无不看出作者已经是有意识的的在创作小说了。这时候的小说,从结构上来说已经成为真正的小说了,从鬼怪奇人轶事转向了现实生活,使得小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作者在创作时候就更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涵,小说家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扩大,思想意识更加开阔。唐代传奇也有他本身的缺陷,简单列举如下。

1、文言文小说文言文苦涩难懂,下层百姓难以理解,因此流通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篇幅短小,很多小说是一人一事,只不过是详细的叙述了一个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的结合,篇幅普遍短小。

3、虽有精品然不乏许多滥作,唐传奇中很大一部分故事千篇一律,很多小说看开篇就知道了结局。

四、宋元时期---发展转折期

小说发展到宋代,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的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从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这一条线来看,至宋,文言短篇小说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记体,这是唐人小说的延续;二是笔记体短篇,它是童年期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童年期志怪小说的延续。宋代传奇多写历史题材,总体成就不高,但也不乏散金碎玉之作,如奏醇的《谭意歌伟》等。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如孙光宽的北梦琐言;北宋中期以后,多记本朝事,如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而南宋人则多记北宋旧年,如周辉的《清波杂志》等。宋代的志怪小说,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但也有几部颇有影响的作品,如洪迈的《夷坚志》、吴淑的《江淮异闻录》等。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而宋人对文言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编辑了一部卷帙浩繁的《太平广记》,北宋初年以前的许多文言短篇小说,多赖以保存下来。

金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但发展线索未断。

从白话文小说发展历程看,白话小说无疑是在宋朝开始发端的,话本就是说书人的底本。最初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流传,也就是一人讲,大家听,如此自然只能是白话文了。今天我们经常听到说书的开篇就说“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当时的情况。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宋代话本分两类,一类是讲故事。多是短篇=,称为话本。一类是讲史,篇幅较长,称为平话。

五、明清时期---高潮期

明代是白话小说谎蓬勃发展的时代。就白话短篇小说而言,明人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代的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而冯梦龙更是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拟话本,两者合起来称为“三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醒世恒言》)。与之几乎同时期的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相比,“三言”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内涵上都比“二拍”进步的多。然“二拍”也有它的优点,一方面它是属于个人创作的拟话本,另一方面是它里面的抒情写景颇有新意,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明末清初,在 “三言”、“二拍”的影响下,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它们的思想与艺术性虽不及“三言”、“二拍”,也还有些作品值得一读,如“天然知叟” 《石点头》、李渔的《十二楼》等。

明代,是小说史上的伟大时代,那就是长篇小说的诞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入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虽然短篇文言、白话小说一直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前进,并且时有佳作,时有高潮,但总体说来,其成就与规模则无法与长篇小说相比拟。“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它们各自开创了一个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清代把中国古代小说推向了最高潮,在短篇文言方面,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的结晶。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其中最为出彩的是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爱情故事。同时书中的批判讽刺因素也占据很大比的重。

《儒林外史》的问世,把讽刺小说推向了巅峰。在此以前,虽不乏有讽刺的文章,然而却都是欲说还休,没有一部称得上是讽刺小说的样板。而《儒林外史》,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它的创作,在“四大奇书”另辟了一条蹊径。它直接影响了晚期谴责小说的发展,他的艺术成就,直到今天都还在为人们津津乐道。与《儒林外史》不同,《红楼梦》的问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和成就。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光辉总结。与以往的小说不一样,它在民间及士大夫间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以致当时评论红楼蔚然成风。更甚的是,因为两个文人对里面人物形象的观念有偏差而几乎反目,遂相约终生不对谈红楼梦而传为佳话。可见其创作艺术性的深远宏大。“红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作品,它当之无愧。

晚清基于社会现实,小说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黑暗的社会现实加上求变图存的社会风气,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新因素,体现了变革时期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晚清小说比起明代和清初期都显得很薄弱。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 篇7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女性形象一直是被塑造的典型, 也是最为成功的文学形象。然而在在明代之后的一些长篇小说中, 女性形象要么被塑造成男性的附属品, 要么被塑造为难养之尤物。而人作为社会人, 文学是社会的反映, 社会的中心也是人。而女性作为社会的另一组成部分本应起到很大作用, 所以在明中叶之后, 女性文学形象的不断演变也激化了女性本身的意识觉醒。

在元末明初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在文学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然而, 在这些作品中, 女性的文学形象却是少之又少的, 而且多半也是反面人物形象。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被沦为政治工具的貂蝉, 空有美貌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水浒传》里的潘金莲, 阎婆惜等, 《西游记》中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等故事情节。明代小说中的女性文学形象本来就少之又少, 而作者对她们有多是毁污之词。所以, 在封建礼教下, 大多数文人骚客在进行女性文学创作上, 大多反映了当时对待妇女的庸俗的社会风气。男性在明清小说中是中心人物, 女性只能作为众多男性的陪衬和点缀作用。就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在随后的发展中, 明代小说家的妇女观多受市民思想影响很大。大多是源于话本小说的明代小说, 而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在宋元话本小说明显地反映了矛盾复杂的思想。一系列反抗立交压迫的叛逆女性在宋元话本小说中得到了歌颂, 市民反封建的积极思想不断体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墨客的创作。

二、女性文学形象的转变对早期女性意识萌芽起到了开化作用

《三言》中, 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 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杜十娘, 威武不屈的船家女刘宜春, 勇于反抗的白娘子等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初步的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意识化, 表达了一部分作家在对待女性意识时, 愿意表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 不在依附于男性和社会的创作角度而独立存在。这一时期, 不止女性意识得到启蒙, 大多数文人骚客也注意到了女性作为社会的另一组成部分, 她们的思想启蒙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步,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并履行自己的历史职责、社会责任, 并以独特的方式逐渐参与着社会创造。并且也有少数人认识到女性主体意识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 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明中叶以后的小说人物选择的转移, 影响了清初的《聊斋志异》、《红楼梦》, 以及《镜花缘》的人物选择。在《金瓶梅》的基础上清初小说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并汲取明末清初一大批“千部一腔, 千人一面”之才子佳人小说的经验和教训。经过理智选择、艺术净化、美学提高, 女性角色越来越多的进入清代小说, 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性进行了绝无仅有的赞美, 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探春、晴雯, 每一个的形象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活灵活现, 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描写男子时, 说“都是泥做的”, “浊气逼人”, “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通过对待大观园中众多女性形象的描写, 表现出各种性格形态的女性代表。为了使女性形象的纯粹性浮现出来, 作者只有不断审视自己, 审视当时的社会, 注重自身的感触。以强烈的女性意识, 不懈的探索精神, 将女性内心世界描绘得更加细腻、丰满, 这无疑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突出代表。

三、现实社会对文人创作的冲击

《镜花缘》通过对书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 包括了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讽刺, 不难看出, 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 主要是, 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 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 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 表示愤怒的抗议。在书中, 女性完全成为小说的中心任务, 男子则完全成为女性的附属品。书中的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 “男子反穿衣裙, 作为妇人, 以治内事; 女子反穿靴帽, 作为男人, 以治外事”。在处理政治事务以及从事生产劳动方面女子的智慧才能无异凌驾于男子之上。并且用" 易地而处" 的方法来对照, 说明作者所生活的当时中国社会上“男尊女卑”的许多制度的不合理。社会发展至此, 由此可以简单地看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发展是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过程, 最开始女性认识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主体, 具有人的共性特点, 随着不断地发展逐渐构建自己的生活;一直到认识到女性的自身特质, 塑造与自身生理、心理相协调的真正的女性气质;能够在社会中扮演所需的各种角色;到最终正确地认识男性并与其和谐共处。

《聊斋志异》、《红楼梦》、《镜花缘》可视为古代小说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 标志着明清小说在文学创作时人物的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 男性不再作为主体, 文学也不单是男性的世界, 女性也不再是文学的陪衬而是作为主体激发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发展。作者更多地从美学价值的角度上去赞扬她们。女性在明清小说中地位的不断变化, 不仅弥补了之前小说创作过程的不足, 还引领了之后小说领域中女性文学形象的选择倾向, 标志了女性文学形象对女性本身主体意识的重大影响。在而后的社会发展下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明清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又是程朱理学盛行的时期, “存天理, 灭人欲”的说辞对明清时期社会思想到的带来巨大影响。因而也产生了许多公开以人的真情为主的社会思潮, 这股思潮也直接影响了清代文学的创作, 并且更多的女性进入明清小说, 总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道德, 文学等诸多因素, 加速了明清小说人物选择转移的步伐, 女性在明清小说中经历的从陪衬, 点缀, 到被毁污, 再到受钦慕, 被赞颂的角色转变, 标志着古代小说中现实主义的女性精神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激化了当时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自身的意识觉醒,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容而不断地变化和充实。女性主体意识在这一时期自觉性更强, 内涵更丰富。而社会也逐步认识到女性的重大作用。

摘要:在文学创作过程中, 女性作为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在历朝历代的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 而女性本身在早期社会的发展中处于不被重视的层面, 而到了明清时期, 文人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并发扬女性作为主体意识的文学形象, 这些作品不仅树立了大批优秀的女性文学形象也激发了当时社会的女性意识觉醒。

关键词:明清小说,女性文学形象,女性意识觉醒

参考文献

[1]诸联《红楼评梦》见《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第542页江西人民出版社82年版.

[2]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第6页人民出版社82年版.

[3]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第8页人民出版社82年版.

[4]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第4期.

[5]胡捷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明清小说中五通神形象 篇8

在江南,五通神形象流传甚早,南宋洪迈在《夷坚中对之就有记载。洪迈描述五通神道:

大江以南地多山,而俗机鬼。其神怪甚傀异,多依岩石树木为丛祠,村村有之。二浙江东日“五通”,江西闽中曰“木下三郎”,又曰“木客”,一足者曰“独脚五通”,名虽不同,其实则一。考之传记,所谓木石之怪夔罔两及山魈是也……变幻妖惑,大抵与北方狐魅相似。或能使人乍富,故小人好迎。致奉事,以祈无妄之福。若微忤其意,则又移夺而之他……尤喜淫,或为士大夫美男子,或随人心所喜慕而化形,或止见本形,至者如猴猱、如龙、如虾蟆,体相不一,皆矫捷劲健,冷若冰铁。阳道壮伟,妇女遭之者,率厌苦不堪,赢悴无色,精神奄然。

根据洪迈的记载,南方的五通神和北方的狐仙类似,虽名为神,其实是妖怪之属。五通神的特点有两点:第一,能使人乍贫乍富,所以小人很喜欢它;第二,好淫,妇女如碰到它,身体会遭到很大的伤害。换言之,五通神是典型的色鬼兼财神。

但明代小说家对五通神似乎并无恶感,他们笔下的五通神通常很有人情味。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了一则五通神的故事《五通摄人》:

余姚郭姓民人新娶一妇,过旬日适值元旦,其妇妆饰出堂,欲拜公姑,行至灶口倏然不见,举家四野寻觅不得,后五日闻半死于山间,家人往救,问之但曰:“被二三人施扶而去,只从屋檐上过,至则相合如醉梦中。今偶日出,予在林木中跌下。”视其鞋纨裳裥皆已碎坏,后或看守不严则又摄去矣,不得已卖入于新建伯家遂息,人皆言五圣也。

此则故事中的五通神喜欢强抢民女,玩弄之后又弃之不顾,似乎是个邪神的形象,但郎瑛并未坐实此确为五通神所为。《七修续稿》中郎瑛记载了一件奇事:

嘉靖壬寅七月,医侄庆家偶尔西檐火起,随扑灭之,明日移东或南,续发者五日,人以为五通神之为也,予祭即息。

郎瑛笔下的五通神并不为害人间,但喜欢恶作剧,而且通情达理,祭祀后即停息。郎瑛还特意把自己当时的《祭五通文》附在后面:

自某甲子至今某日,火凡七发,毁瓦燎檐,邻里惊忧,人皆日五通神之为也。予以神乃五行正气,以生为心,岂有悖常害民,反神之所为耶?或者邪魅狂鬼,假神之名,是神之耻,神当为民诛逐之可也。人又日鬼神无栖,狂背求祀,予今申祭于神,择日庙祀,神亦体民之心,从正而息邪可也。否则忠言不省,必将告之城隍,奏之上帝,罪必有归,亦岂神之利也哉?惟神鉴之,尚飨!

由祭文可知,五通神地位低微,一听说要“告之城隍,奏之上帝”,马上害怕,不再捣乱。

其他明人记载的五通神无一例外的都是此类形象,陆粲《庚巳编》中的《神丹》一则中的五通神也并不可怕:

江阴米商有女,年及笄,色美,忽为神物所凭。尝见一美丈夫入房与交合,自称为五圣。父母为延师巫治之,百方不能止,后无可奈何,亦任之。女每有所须,虽远方非时之物,一指顾间可致。时出金银珠贝之类充轫于室,然一玩即复摄去,不肯与女。女尝见金数千锭积屋隅,试取之,入手便化成瓦石,或是纸所为者,返之则又成金矣。一日,以块物遗女,其质类石,谓女曰:“此神丹也,人死以熨胸腹,即时复活,宜宝之。止以济汝一身,虽父母不得与也。”女收藏之。会其伯母猝病死,女欲验其物,即出之以示母,母持去置病者身,即蹶然复生。神来怒责女日:“语汝云何?安得轻用吾丹!”索而观之,即夺去,从此遂绝不来。

此则中的五通神神通广大,但比较自私,他所赠送的财物在现实间没有任何用处,把神丹赠给自己所宠爱的女性,但不知何故,坚决不允许给她的长辈使用。

到了冯梦龙笔下,五通神形象更有所改变,他在《情史》中写道:

杭人最信五通神,亦日五圣,姓氏原委,俱无可考。相传其神好矮屋,高广不逾三四尺,而五神共处之,或配以五妇。凡委巷,若空围及大树下,多建祀之,而西泠桥尤盛。或云其神能奸淫妇女,运输财帛,力能祸福,见形人间,争相崇奉,至不敢启齿。

又记载了五则女子与五通神私通的故事。其中三则是五通神私通人妇,给予其夫颇多钱财;一则是私通人女,赠与其父母不少的财帛;还有一则是私通寡妇并令其富贵。在冯梦龙的笔下,五通神多情而且颇讲信用,对于情人的要求有求必应,只不过钱财来路不明,往往是偷盗所得。五通神不畏官府,能将官府夷为平地,但惧怕钟馗。在最后一则故事中,五通神情人之子“买大匹纸三幅,从画工图写一钟馗、两金甲神,雄毅非常,到家揭之于门。五郎见之凛然,遂不敢入……与妇呜咽而别。自此杏然”。这个五通神显得多情而善良,很令人同情。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如五通神勾引人妻,破坏家庭,自然被古人指责,但此五通神是和寡妇谈情说爱,又经常给以经济资助,就无任何可指责之处。

冯梦龙认为五通神应该是正派之神,之所以有人对他印象不好,“非五通神之不正也,假之者众也”。妖怪假冒五通神胡作非为才导致五通神形象不佳。

清代和明代相比,五通神形象有了很明显的改变。赵翼考证了五通神的起源:“按《夷坚志》,林刘举将赴解,祷于钱塘门外九里西五圣行祠,遂登科为德兴尉。到任奠五显庙,知为五圣之祖祠也……《七修类稿》又谓:五通神即五圣也。然则五圣五显五通,名虽异而实则同。”可见,五通神又名五圣、五显,是江南非常重要的祭祀对象。赵翼不断强调:“五圣之祠,宋已有之。”“五圣者,宋元已有之。而非起于明祖矣。”

根据郎瑛的记载,五通神常用火灾游戏人间,类似北方的狐仙形象,所以清代文人经常把两者相提并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介绍五通神道:“南有五通,犹北之有狐也。然北方狐祟,尚百计驱遣之;至于江浙五通,民家优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是一个很明显的邪神形象。接着他又记载五通神的故事道:五通神是五个邪神,强奸妇女,为害人间,最终被人所杀,化为马、猪之类,五通被杀四通后,“自是吴中止有一通,不敢公然为害矣”。

袁枚在《子不语》记载的五通神似乎则是欺软怕硬之徒,在《五通神因人而施》中记载:

江宁陈瑶芬之子某,素不良。游普济寺,见寺供五通神,坐关帝之上,怒其无礼,呼僧责之,命移五通于关帝之下。游人观者,俱以为是。陈傲然自得。夕归,见五通神当门而立,遂仆地狂叫,日:“我五通大王也,享人间血食久矣,偶然运气不好,撞着江苏巡抚老汤、两江总督小尹,将我诛逐。他两个都是贵人,又是正人,我无可奈何,只得甘受。汝乃市井小人,敢作威福,我不能饶汝矣!”其家环拜,具三牲纸锞,延僧祷祀,竟不能救而死。

褚人获认为五通神不是神仙,而是鬼魂之类,而且互相争权夺利,他在《坚瓠集》中的《东库五通神》记载一事:

《武林闻见录》:宋嘉泰中,大理寺断一大辟,决数日矣。一日,有叩狱吏门者,出视之,即所决囚也。惊问日:“尔为何得至此?”囚曰:“某死无憾,但有一事相冼:泰和楼五通神皆某等辈,近一他适,见虚其位,某欲充之,因无执凭,求一差檄明言差某充某位,神得此为据可矣。”吏不得已许之。囚又出银一笏,烦制靴帽袍带之属。言讫而去。吏不敢泄其事,乃为书牒一道,制靴帽袍带,候中夜焚之。次日,梦有驺从若王者下车致谢。经数月,邂逅东库中人,谓楼上五通神日夜喧闹,知库人不得安息,酒客亦不敢登饮,例课甚亏,无可奈何。狱吏遂以向所遇密告之,吏日:“此必前所云他适鬼已归耳。”乃相与增塑一像,夜遂安妥如初。

综上所述,明清两代小说中的五通神形象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明代小说中的五通神喜好以财富引诱妇女,而清代小说中的五通神经常强暴妇女。两者形象之所以如此截然不同,和朝廷的政策密切相关。

古代把列入朝廷祀典而祭祀的叫作正神,不合礼制而祭祀的鬼神则称为邪神,钮弱在《觚剩》中的《奏毁淫祠》一则中提到五通神的来历:“旧传明祖既定天下,大封功臣,梦兵卒千万,罗拜殿前,曰:‘我辈从陛下四方征讨,虽没于行阵,夫岂无功,请加恩恤。高皇曰:‘汝固多人,无从稽考姓氏,但五人为伍,处处血食足矣。因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祀之,俗称‘五圣祠。”根据这种说法,五通神属于忠臣烈士,载在祀典,自然应当依时致祭。

虽然赵翼等认为五通神并不是朱元璋手下的烈士,不在国家祀典行列,但明代对民间信仰的态度相对比较宽容,朱元璋曾下谕旨:“凡祀典神祗,有司依时致祭。其不在祀典而尝有功德于民,事迹昭著者,虽不致祭,其祠宇禁人撤毁。”正如有学者所说:“明初所定的宗教信仰管理体制对待民间信仰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将民间信仰纳入国家祀典;二是允许其作为民间信仰继续存在;三是宣布为淫祠加以禁止。”“按照明代的宗教管理体制,并非所有不在国家祀典的民间信仰一概被视为淫祠。”而观察明代的屡次禁毁淫祠事件,五通神并不在内。

正因朝廷允许甚至提倡民间对五通神加以祭祀,所以明代小说中的五通神除了淫人妻女又能使人迅速致富,而且从来不会强迫民女,是多情的神仙形象。

到了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提出“上谕十六条”,颁布全国,其中第七条就是“黜异端以崇正学”,要求大家推崇理学,把其他的学说都称为歪门邪道。朝廷如此提倡,大臣自然心领神会,清初理学名家汤斌召集百姓讲解“上谕十六条”,又在苏州开展了一场捣毁五通祠的活动。“斌令诸州县立社学,讲《孝经》《小学》,修泰伯祠及宋范仲淹、明周顺昌祠,禁妇女游观,胥吏、倡优毋得衣裘帛,毁淫词小说,革火葬。苏州城西上方山有五通神祠,几数百年,远近奔走如鹜。谚谓其山曰‘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少妇病,巫辄言五通将娶为妇,往往瘵死。斌收其偶像,木者焚之,土者沉之,并饬诸州县有类此者悉毁之,撤其材修学宫。”

其他地方的官员也纷纷效仿,《清朝野史大观》“郭尚书檄毁淫祠”条记载:“郭尚书世隆督浙闽时,闽俗信鬼,多淫祠,黠者敛钱民间,辄数十万,尚书檄诸州县毁之。离省治八百里有山奉五显神,庙貌壮丽甲闽中。一日野火自起,烬无寸椽,火熄而檄适至。”

雍正、道光年间朝廷又不断下谕旨,道光帝下谕旨道:“国家祀典,自有常经,邪说诬民,本干例禁。……苏州府城西十里楞伽山,土人立五通祠,前于康熙年间,毁祠踣象。日久禁弛,赛飨如故。及女巫假托神语,按簿还愿,陋习相沿,不独苏州一府为然。不可不严行饬禁。著孙玉庭、韩文绮即饬所属州县,将境内五通等淫祠概行撤毁,毋任愚民赛飨结会。其女巫等,并著地方官出示晓谕,责令该家长等,严加管束。其一切创立邪说,哄诱愚民,烧香敛钱等事,随时访拿,严加惩治,以维风俗而正人心。”

官员承奉朝廷旨意,罢黜邪说,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自然对官员行为赞颂有加,所以纪昀评价道:“余谓汤文正公驱五通神,除民害也。”而其他文人也一并将五通神描写成邪神形象。

总之,明代政策对五通神祭祀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而清代,朝廷不断明令禁止,文学作品中也把五通神描写成邪神。

虽然如此,清代民间对五通神的祭祀仍然不断发生,因为老百姓有淳朴的消灾求福、逢凶化吉心理,正神不会为害人间,而邪神往往惩罚众人,百姓抱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心理。而且,政府主导的祀典并不关心人们的疾苦,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在中国,国家祭祀同样不关心个人的贫穷”,所以“巫术最初是为个人的贫穷与苦难提供的唯一的避难所”。另外,长期贫困的人们对财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渴望,正如凌漾初在《初刻拍案惊奇》的《卫朝奉狠心盘贵产,陈秀才巧计赚原房》一卷中所说:“世上人贪心起处,便是十万个金刚也降不住”,商品经济发达的苏杭人民对财神的崇拜也是任何行政手段都无法消除的。

杭州北高峰的灵顺庙因供奉五显财神,被称为“天下第一财神庙”,至今祭祀、求拜者络绎不绝,香火极盛,由此可见一端。

上一篇:美丽的乡村写景五年级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中国近代书法家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