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2024-10-13

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精选5篇)

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1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

4、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单位名称

6.78元=6()7()8()6.37米=6()3()7()指名学生回答。

2、列竖式计算。

25.5-8.3

18.5+14.8

30.4-2.9

35.6+17.8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在商店里购物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商店购物图和第97页的例4。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出从题目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本题完整的信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3)、分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最后买笔记本和铅笔的钱数与买文具盒后剩下的钱比一比,得出结果。

列式:10-6.8=3.2(元)2.5+0.6=3.1(元)3.1<3.2

小丽的钱够

②、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2.5+1.2=3.7(元)3.7>3.2

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了笔记本又剩下多少钱?最后看剩下的钱 够不够买普通铅笔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普通铅笔够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商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10,买普通铅笔,够

6.8+2.5+1.2=10.5(元)

10.5>10,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教师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2

【关键词】纠错;对比;巩固;灵活;练习

“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的一堂练习课内内容。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小数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计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学生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加减简便混合运算。

在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站在以学定教的视角,笔者设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共6题,意在了解学生的计算错误点主要在什么方面。抽样班级共三个,总人数117人,习题反馈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书,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简便计算时,无论是在计算的正确率,还是在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上都比学习整数加减简便计算要困难很多。

一、小数错位相加减正确率低

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小数数位对齐相加减,而因为小数相加减时会出现两个小数位数不相同,需要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特别注意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很容易受整数运算的负迁移,采取了末尾对齐的方法进行了计算。

二、减法性质的误用

减法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已经教学过,学生在简单的a-b-c=a-(b+c)的运算中错误率明显比四则混合运算要低。比如笔者测试卷中 (3)(6)明显比(4)正确率要高。

对于以上错误,笔者认为要把“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上出实效,必须避免练习课常有的“讲—练”模式,即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一题一题的讲解,接着就进行相对应的巩固练习。这样的练习课学生往往在听讲的时候容易走神,做练习的时候就又错误百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烦!因此,笔者以学定教,设计以下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以下是部分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三、纠错

课开始,幻灯片显示学生错误情况统计图(以上课班级数据为准)

师:同学们,这是昨天你们检测卷的批改情况,今天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医生,帮忙找找这些错误的同学都错在了哪里?你们愿意先治哪一题?

生:第四题。(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错误情况最多的15.8+14.2-4.6+5.4,共错15人)

师:请你来说说这题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生:15.8加14.2的和加上5.4减去4.6的差,等于30.8。

师:谁明白他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15.8加14.2的和是30,再看是减去4.6加上5.4,那么相互抵消后就是加的多,所以是30再加上5.4减4.6的差,最后是30.8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幻灯显示学生正确的作业 。

师:那么请你来看一看,他们错在了哪里?(幻灯出示两张学生错误比较多的两种计算情况)

生:第一题15.8加14.2没有进位,应该是30。

生:第二题他减多了?

师:什么叫减多了?

生:应该是减去4.6再加上5.4,他这样做的话就减去了10,多减了。

师:谁听明白了?(特意叫了先前按照这种方法做的学生)

生:老師,我懂了,这两个不能和在一起减,这样就变成15.8-14.2-4.6-5.4了。跟原来的题目不对了。

师:(惊喜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在思考的啊?

生:我们添了括号后可以再打开括号试试看,是不是还和原来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就错了。

师:很好,这可以作为我们检查的一种办法。同学们很会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下。

1.重点展现,集中注意

在课开始,我呈现学生所做检测的成绩,学生自然的关注到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并且会自主的思考“为什么会错这么多呢?是什么原因呢?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做错。”学生自觉并自主去思考比教师强要求学生来学习效果肯定更显著。那么在课堂开始也把学生的纠错的注意点集中到15.8+14.2-4.6+5.4以及90-9.9-0.01 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更大效率的解决学生的错误点。

2.正确先行,纠错在后

记得曾经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每每在讲评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学生的很多的问题,让学生逐个的分析,讲其错误点,但是作业再回收上来批改时却发现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同样还是黑板上的那些错误,那种挫败感一直困扰我。听课的特级教师刘松老师给我指出了问题所在,即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先入为主的记住黑板上最先呈现的,或者呈现次数最多的。

四、题组训练

师:接下来,老师请来了四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幻灯出示四个数字:5.94 9.06 3.5 6.5)

生:他们可以凑整,5.94 + 9.06=15 3.5 + 6.5=10

师:你这样的凑整的前提条件是他们之间的运算符号是?

生:是加法。(幻灯跟随学生的回答添上加号)

师:那么如果我运算符号变了呢?(幻灯出示:5.94+9.06-3.5-6.5)

生:那就是15-10了。

师:你的意思是?

生:连续减3.5和6.5就是减去3.5和6.5的和。

师:好的,不错,那么运算符号如果变成这样……(幻灯依次出示:5.94+9.06-3.5+6.5,5.94+9.06+3.5-6.5)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不计算写出这四个算式的关键步骤,写完后,同桌批改,如果有错误,请自己仔细对比分析并写下错因。

1.题组训练,沟通对比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法基本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根据检测学生对于减法性质错误比较多,因此设计这个对比性系列题组,①5.94+9.06+3.5+6.5②5.94+9.06-3.5-6.5③5.94+9.06-3.5+6.5④5.94+9.06+3.5-6.5意在攻破学生的难点,通过题组的变式思考,学生从四道题中去对比分析,掌握减法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减法性质。

2.自我反思,各个击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笔者也处处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同时也要反思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五、结语

本节课通过纠错、对比、巩固、灵活运算等环节,学生不仅在计算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也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当然也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减法性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需要进行符号变更的,因此在以后的计算练习课如分数简便运算中需要进行再次高效的练习课教学,这是数学教师应该追求的,也是笔者一直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王永红.低头找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

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3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倡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整数加、减法的。

2、笔算下列各题。

32+54= 68-7= 48+9= 25-17= 根据这四道题的计算,说一说这四道题有什么特点。(前两道是整数加、减法,不需进位也不需要退位;第三道加法题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数要加上进位“1”;第四道减法题的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和个位合起来再减,而十位上的数不要忘了减“1”)

3、教师总结:①做整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相加、减。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6页例3(1)。

出示教材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肯定他们的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

小学数学 精品 教案 试卷

说法后,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8+0.6= 0.8-0.6=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想怎么计算。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来结果,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②把0.8元改写成8角,0.6元改写成6角,相加减完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写成竖式计算。

教师总结并板书:

0.8+0.6=1.4(元)

方法一:8角 方法二: 元角

+6角 0.8 1元4角 +0.6 1.4 答:一共1.4元。

0.8-0.6=0.2(元)

方法一:8角 方法二: 元角

-6角 0.8 2角-0.6 0.2 答: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0.2元。

教师说明: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的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目的是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2、学习例3(2)。

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要求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如何列式呢?

学生可根据学习例3(1)的经验,试着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他们的不同做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4+4.9= 6.5+0.8= 5.2-0.7= 4.1-3.3= 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

小学数学 精品 教案 试卷

2、写出竖式,并计算。

4.8+5.6 5.6-4.8 5.6+5.2 5.6-5.2

四、思维训练

1、直接写出得数。

0.8-0.5= 0.7+0.4= 1.6+2.3= 1.9-1.3= 2.3-.3= 5.3+1.6= 0.5+3.1= 0.8+1.5=

2、动脑筋试一试。

7.□ 6.□-□.3 +□.5 3.5 13.3 【板书笔记】

生命不息

北京版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5以内的加法、减法。

2.复习加法交换律。

3.巩固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开放式习题的练习。

教学难点:

第8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游戏,排排队。11个人,手拿0—10的数,按顺序排队,余下两人检查对错,生排队。0下来,单数向后退一步,双数往前走一步(生:按要求去做)。

单数和双数分别读出自己的数。(生:体会单双数以及数之间的位置顺序。)

(二)练习:

1.先做4—5题,找规律画图填空。

生:观察画图填空

小猫应该排在哪儿?生观察

2.进行1—2题。

(1)看图列式计算(生:自己看图计算3+2=52+3=5)

(2)小猴吃桃,一共有几个桃?(4个)

小猴可能吃掉几个?还剩几个?(小猴必须要吃)

生:4-1=34-2=24-3=14-4=0

3.进行第6题小蝌蚪找妈妈,看图有几只青蛙?(3只)它们分别是几号妈妈?(3、4、5三个号)谁是它们的孩子呢?请你计算连线(计算连线)。

4.说一说,算一算。7题看图,谁会看图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生:门外有1只小熊,屋里有2只小熊,一共有几只小熊?1+2=3。

桌上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5-2=3。

盘子里有3个苹果,桌子上有吃剩下的2个苹果核儿,原来有几个苹果?3+2=51

2+3=5。小熊手里拿了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4-1=3。

师:可以说数量:有2盆花2个镜框3把椅子3只小熊4个气球)

5.按照花盆上的得数,请你在花上填算式。先找得数是5的加减法有哪些?

(生:1+4=55-0=5)

2+3=53+2=54+1=55+0=5

看规律,就是得数是几就用几减0。余下的是加法,按5的分与合去写。

小数加减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例

2、“做一做”及第75页练习十七第6~10题。【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2.提高解题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小数加减法法则,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各题: 8.102+15.28 【新课讲授】

1.出示例2: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

《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

(1)6.45+8.3=14.75(元)8.52-5.75

1.25+16.7

(2)(3)8.3-6.45=1.85(元)2.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3元5角+7元8角7分= 8千克-4千克50克= 提问:这些题目和以前做的小数加减法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因为:3元5角= 3.50元7元8角7分=7.87元

所以:3元5角+7元8角7分=3.50元+7.87元=11.37元

学生独立完成:8千克-4千克50克=提问: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你打算怎么做? 小结:注意先将复名数化为单名数的小数,单位统一了,再按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课堂作业】

1.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4元5角8分+10元3角= 1吨500千克-800千克= 1米6厘米+65厘米= 5米4分米-176厘米= 2.班里要用100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足球排球冠军牌蓝天牌三风乐动2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3.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1.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七第6~10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2)

例2 小林买了两本书,《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 6.45+8.3=14.75(元)

8.3-6.45=1.85(元)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时从高位借“1”当“10”再减,末尾有0要去掉。

上一篇:销售助理个人原因辞职报告下一篇:介绍优美景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