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培训计划

2024-08-02

综合实践培训计划(精选8篇)

综合实践培训计划 篇1

新集中学2017-2018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教育厅课改的有关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任务与相关职责,认真领会并贯彻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求,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陶月梅,学校副校长

组员:刘春锋,全校班主任

三、课程内容指导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分别来源于自然、社会、自我三大领域。具体有: ①人与自然。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

②人与社会。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 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③人与自我。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研究等。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军训、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②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包括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等,是学校每年例行举办的重大节日和活动。

③实地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实地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为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现实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方式等,可结合春游与秋游活动进行;访问则一般以典型人物、特殊群体、热点事件等为访问对象;生存锻炼则是将学生置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其寻求维持生活的方式,锻炼生存能力。

④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地域文化,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社区服务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内容一般可分为三类:通用内容、特色内容和自选内容。

①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扶贫帮困、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②特色内容:城市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农村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等。

③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四、年级工作安排: 初一年级:

1、社会实践------军训,年级组布置任务,宣传课改精神,制定军训活动必填表格----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军训小结----分组、班内交流军训有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格----网络操作师生全员培训-----指导老师培训、各小组长培训------集中时间进行网上录入工作-----学生自评与互评-------指导老师点评------学生提交学分认定申请------指导老师认定学分------年级组负责人审核学分。

赛假布置一次与春节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2、研究性学习--------师生培训大会----年级组制定方案-----拟定研究课题-----师生确定可行性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长、聘请指导老师-----小组制定开题报告,交老师审批,不可行或不规范者驳回重写-----指导老师网络培训-----老师网上开题-----组长启动,录入报告,提交老师审批,课题正式启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按开题报告中分工开展研究(需各种必备表格),老师随时进行指导特别是提供方法与资源------中期研究情况小结,不断改进,规定时间集中上传工作------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记录进行客观点评,反馈信息------小组长集中组内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并上传,提出结题申请------学生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指导教师审批进行学分认定。

3、社区服务:利用寒假时间,布置一次为期5天的社区服务活动任务,交学生自主完成,做到有主题、有真实活动内容、有服务对象签字证明(盖章)及联系方式,有活动感悟,及指导老师点评。初二年级:

1、研究性学习:每班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4-6个,每组8—15人。在每班内结合六大学科各选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必须取得各学科老师的认同,指导谁该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小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批,确认后即可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一旦开题,师生互动关系随即形成,指导老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整个研究活动过程,发现疑问即时指导解决,随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与信息反馈,推动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活动中期,必须进行总结,组织学生汇报阶段活动成果,解答相关疑难问题。

2、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暑假布置的活动任务,在班内由班主任和学生自主组成各活动小组4—6个,推荐有责任心、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由学校兼职老师进行相关培训。然后由各组聘请一名任课老师作为本组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相关活动、评价工作及赋分等事宜。学生活动由年级组统一安排微机课时间或其它专门时间完成网上操作。

3、社区服务:操作流程与方法同社会实践。

五、相关操作要求和流程:

1、课时和学分:初一初二本学年要求完成研究性学习一个,学时为108学时,6学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36课时,2学分;社区服务一个:即暑假作业的网上操作,学时为5天,折合40学时。初三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54学时,3学分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2学分。

2、培训指导:分年级全员培训指导教师,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负责落实。

3、资料和职责:认真填写活动过程表(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指导老师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一个课题一本资料,指导老师是课题责任人。

4、网上操作:课题前期资料准备好后,由年级统一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启动课题,开题报告,个人记录,结题报告,学分认定)

5、学分认定:指导老师根据各组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态度、责任心、活动成果、活动形式评定等级给分。根据省课改综合社会实践课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做。

6、评价:

(1)指导教师把握指导的课题组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研究成果、能力水平、活动效果等因素,作为评定该课题等次的主要依据,等效可分别记为ABCD四等,并赋予不同的学分,其中D等为不合格,指导老师可驳回要求该组重新完成,直到合格后方可认定学分。A等上报年级组及课程指导小组。

(2)年级组进行审定,确认上报课题组的成果与等级,优秀者上报学校给予全校通报表彰,并赋予相应学分。其中研究成果形式规定为电子文档、课件、制作实物等。校级表彰的课题可参加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示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然后由学校推荐参与上一级市省及国家级评优活动。(3)优秀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由年级组与课程指导小组审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优秀教师的评定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三河市新集中学

2017.9.25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我们将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积极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努力把这门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基本理念

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发展个性,面向生活,实践体验,学以致用.过程为主,结果为辅,培养技能,整体认识,不断完善,和谐发展.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新的课程理

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性质、目的和意义,是工作目标明确,操作正确,效果明显.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二)加强课程研讨,整合资源优势

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共同探讨课程的有效实施,整合各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协作业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四、操作过程

1、确立活动主题:本学期初步预定师生共同开展三个活动课题,课题的来源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结合实际,指导、组织、协调、总结每次活动。

2、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和学生一起议定每一个具体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条件及预期的活动成果等

3、组织开展活动,教师根据活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给予学生最有效的帮助。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的后继思想,体现活动的生成性。

五、活动安排:

三月份 :制订本学期工作计划

3月28日承办吴江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指导课的研究

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进行理论学习。四月份:4月13日去第一实验中学参加综合实践研讨活动

学生选题,根据活动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五月份: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教师去兄弟学校学习,或请专家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六月份: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汇编,资料汇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三河市新集中学

2017.3.5

综合实践培训计划 篇2

实行综合计划管理,对供电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经济活动分析水平,加深经济活动分析深度,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计划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综合计划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经营管理理念,将目标管理与计划管理相结合、相融合,计划管理中体现目标,目标依托于计划管理。致力于完善企业系统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性发展[1,2]。

1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1)陕西省电力公司(简称公司)按照局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加强综合平衡、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指标;从编制程序、归口管理、上下衔接、分解实施、结果分析、持续改进等6个方面,深化综合计划调控功能[3]。综合计划指标共设置24项指标,其中电网发展指标5项,资产质量指标4项,供电服务指标5项,经营业绩指标10项。24项指标分解到职能部室,尽量做到细化到事、量化到人、分解到位。从长远效益出发,要求各指标职能部门要建立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工作机制,以规划统领计划,以计划牵动工作。指标考核过程中突出精细化管理,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粗放管理,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考核评估的尺度。综合计划指标分解到部门、分解到月,还将确保综合计划指标完成的工作任务一一细化,加强过程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引导、调节、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2)公司在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十分强调上报数据的准确无误,杜绝部门为追求一时的先进,提供虚假的基础数据,给企业带来决策失误。因此,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和动态跟踪分析制度是实现管理的基础。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公开、透明的监督控制体系,使综合计划工作全过程接受监督。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综合计划指标分析,重点对异动指标进行分析、调整和跟踪,及时协调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将综合计划指标纳入月度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由统计部门归口实行综合计划统计管理,及时通报综合计部门划的执行情况。这样,综合计划管理就真正摆脱了单体计划简单汇总的局限性,使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得到集中整合与管理,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分析。

2 汉中供电局综合计划管理的实践

2.1 综合计划管理达到的目标

综合计划管理是经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各项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延伸和拓展。综合计划的编制与平衡遵循局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寻求全局总体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体现“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电网企业经营理念。

计划与控制是经营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统一指导各项经营活动,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计划与控制功能,才能够指导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计划的过程是有层次性的,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逐步求精;不同层次计划的制定或实施由不同的管理层负责。它涉及到经营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综合计划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各部门年度、月度综合计划的制定,明确各部门的年度、月度工作目标,并汇总费用、指标等相关数据来对各个部门进行综合考核,以此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监测、控制生产经营成本。

2.2 综合计划管理体系

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体系,汉中供电局综合计划管理系统分为3部分:综合计划管理、综合统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3部分相互联系,功能不同,相互依存,形成有机的整体。

(1)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见图1。

(2)指标的目标值。根据公司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目前汉中供电局综合计划指标24项,其中电网发展指标5项,资产质量指标4项;供电服务指标5项;经营业绩指标10项。

2.3 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做法

2.3.1 管理流程

综合计划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以企业利润为目标,依据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计划及汉中电网“电网规划”,制定年度经营目标,涵盖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具体流程见图2。

2.3.2 管理节点说明

对于计划的管理通过各类计划建议表的编制、上报,各专业计划建议汇总,专业计划建议的审核、平衡,专业计划(草案)的提交、审批,综合计划(草案)的审议、下达等各个环节,形成有计划、审核和控制的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综合计划管理增强决策管理层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测和控制作用。

基础信息资料主要完成对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类型、计划周期、专业划分、负责部门、名称定义等的收集整理。

月度计划是年度综合计划的(月份)执行计划,是对年度综合计划的分解和落实,是保证年度综合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综合计划建议表形成综合计划(草案)形成全过程的管理,是对各部门上报的综合计划建议按专业汇总,按照不同专业类型进行综合计划建议的分类统计汇总。汇总结果形成各专业的计划建议。

综合计划的编制是对综合计划(草案)形成后的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各单位上报的综合计划建议按专业汇总,按照不同专业类型进行综合计划的分类汇总。各指标分管职能部门要完成下一年度分管指标的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做好分管指标计划建议的准备工作。发展策划部根据陕西省电力公司下达的综合计划编制纲要以及原则和要求,通知各指标分管职能部门编制下一年度分管指标计划建议。发展策划部汇总各专业指标计划建议,并组织召开综合计划指标平衡、审查会议,并将结果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各指标分管职能部门,在与上级主管部门就下一年度指标计划调整沟通过程中,建议计划值如有变动必须及时通知计划发展部做相应调整,确保了综合计划与专业计划的衔接。

2.3.3 综合计划指标的管理

汉中供电局年度综合计划所规定的各项计工任务是通过一定的计划指标来实现的.计划指标就是局在计划期内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水平,为全面反映汉中供电局的技术经营活动,必须适当设置各种指标,建立健全企业的指标体系,完善和促进计划管理工作,计划指标应按平均先进水平来确定,一般就于上期实际达到的水平,并经过一翻努力才能实现的,计划指标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局级指标(总指标)由发展策划部负责汇总、平衡、上报和下达,各职能科室归口管理。部门级指标(分指标以部门主任为首,组织有关职能人员负责管理.班组级指标以班组长为首组织工管员管理,为使综合计划任务层层落实,综合计划指标必须进行层层分解,坚持谁管什么指标,就分解什么指标,分解指标必须和总指标保持平衡和衔接分解指标执行情况按规定路径进行反馈。必须在当年1 1月底正式编制次年的局年度经营综合计划。

2.3.4 绩效考核与控制

综合计划组织管理机构由计划决策机构、计划归口管理部门、指标分管职能部门组成。汉中供电局局长办公会是全局综合计划决策的机构,统揽全局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负责审定全局综合计划建议方案和调整方案,负责综合计划管理制度的审批工作,对综合计划管理办法的运作提出指导意见与要求,监督年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协调平衡各专业综合计划在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发展策划部是企业综合计划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局级综合计划的编制、汇总、上报、下达和报告的常态事务性工作;负责向提交综合计划年度建议方案,进行综合计划建议方案的优化平衡和修订工作;并定期汇报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负责组织编制局级综合计划月度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和异动指标分析报告,负责编制汇总综合计划调整方案,负责综合计划的考核工作并且协调综合计划编制和执行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3 经济活动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是对综合计划目标、综合统计自然延续。客观分析计划、执行的结果,并且将分析的结论反馈到下一轮的计划与执行中,以PDCA的闭环持续改进,保证经济活动分析的活力与内涵。经济活动分析是综合计划的目标评估,综合统计记录的自然延续。与客观分析计划、执行的结果,并且将分析的结论反馈到下一轮的计划与执行过程中,以PDCA的闭环持续改进,保证经济活动分析的活力与内涵。

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定期围绕局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就电力生产经营情况、资产状况、市场环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重要指标进行预测,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局领导提供参考意见和辅助决策依据。经济活动分析大都是用对各种统计数据的历史演变并与各种计划及数据进行比较、对照来说明问题,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为了充分发挥比较、对照的作用,通常还可采用分析报表、分析图形及文字分析等。提供各项指标的比较资料,包括纵向比较、与计划比较、与同类供电局比较等,提供增长幅度、差距等资料。经济情况分析,主要提供生产技术分析资料,将各统计结果绘制成统计图形,具有如饼图、曲线、等多种灵活形式。

4 结语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综合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陕西省各供电企业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使综合计划管理由粗放到精益、由表浅到深入、由分散到集中,并将这种先进管理模式不断拓展,努力实现企业经营活动可控在控,引领企业跨越式发展。

摘要:对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综合计划管理在企业计划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汉中供电局综合计划管理的实践,得出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使综合计划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由表浅到深入、由分散到集中,并将这种先进管理模式拓展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才能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可控和在控。

关键词:综合计划管理,管理流程,经济活动分析

参考文献

[1]高喜利,晁阳,张晶,等.强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9,37(5):86-88.

[2]张根周,曹国旺,赵永柱.高绩效综合生产与资源计划管理方案[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4):9-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培训探究 篇3

关键词 师资培训 教学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89-02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师现状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教学目标,课程教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社会劳动、信息技术等方面。重庆市作为我国的试点教育地区,新课改一直都在大力的推行,但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区的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很不到位。通过对部分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这一门课程究竟是要教授什么内容,很多老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也是雾里看花。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不上课,很多时候都是自由活动或者自习代替,更有直接霸占课程时间的“主课”学科。即使有部分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学校,教学效率也十分的低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固化,完全不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求。

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奇缺,所以要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老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培训的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认知水准。课程老师必须要明确新课改的精神和目标并时刻自勉,还需要熟悉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这样才可能提升新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善于学习。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队伍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时候还要善于学习地方风俗文化等,才能为学生带去全面的、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3.课程老师要具有一定的设计规划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课题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要合理,需要有完备的教学方案做支撑,能够尽可能的利用身边的环境进行课程的主题安排和活动教学。

4.课程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以活动形式展开,做好活动教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活动的组织等都是对老师能力的巨大挑战,同时在活动中还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课程老师必须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教学任务的重要指标,同时这也是对于课程老师的重要考核。老师在活动中要充当引导者,同时也要做出表率,利用榜样效应,为学生带一个好头,引导学生朝着这一方面去发展。

6.课程老师要具备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当今时代就是信息时代,谁能掌握有效信息,就能掌握先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指导学生如何辨别信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等;同时,老师也必须要随时获取身边的有效信息,以更好的进行课程教学。

三、师资培养是根本出路

要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课程教育的师资力量,要解决师资力量问题其根本的出路就是师资力量的培养,特别是对于还未毕业的各大高校师范学生,他们即将成为新一批的一线人民教师,应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力量培养上面多做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等等,开拓出一条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力量培训之路。

开设课程上,可以专门开设一些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比如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概论》等等。而在教育类的课程上面,则可以增开《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方面的课程,包括美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多方面的学科,课程内容不用太专业,实用就好。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等到这一批老师正式走上教育前线的时候,就可以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老师,同时他们也能承担部分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师资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丰富师资力量的根本虽然是教师培养,但是迫在眉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不能等待,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在职老师进行培训,以此承担课程教学的任务。特别是作为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讲,要将在职教师的培训纳入议程。通过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从地方教育部门的角度来讲,一是要抓紧时间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老师的培训工作,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对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作为教学任务下达,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从学校来讲,要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全力解决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秀鸿.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素养[J].理论界,2010,(02).

[2]张小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置的校本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0).

综合实践课程计划 篇4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刘 石 岗 中 心 学 校

(小学部)

2011年3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在具体实施时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并严格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课时不得移作它用,学校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检查。

另外,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课时,鼓励指导教师要有吃苦精神,鼓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不可忽视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教师落实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对从事这门课程的任何一个教师来讲,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还不能配备专职的教师,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学校在教师落实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多数为语文教师)

2、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实施策略:

1、制定活动目标: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两年的探索我们走的路可谓是举步维艰,成绩也取得了一点,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综观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文献资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层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故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学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这们课程。

(2)继续走学科整合之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主题,所有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主题,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建设。这不是几个教师的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求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进入课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础上选出2-3个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活动。(3)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服务于课程的建设,学校、社会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

(4)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5)学校提供一个大的研究主题,每一个班再根据学生实际,班级实际生成小的研究主题,这作为体现学校科技特色的必选课题。之外每班还可自选1-2个课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问题从学生中来”的选题原则。

2、开展具体工作:(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经过两年的摸索,师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发现图书有限,故这学期学校的图书馆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图书借阅;三是建设好能体现科技特色、学校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2)定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开展活动。

本学期,各年级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班、各年级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并要教师坚持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根据计划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整理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过程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学期末完成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工作。(3)加强学习与指导。

对教师的提升,这学期不仅要加大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价值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念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加以整理,指导学生能运用调查、观察、询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研究活动安排:

1、必选课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现在为每个年级提供一个必选课题。各班可在这一课题下自主选择确定一个小主题展开研究。如以班为单位,班与班之间不能重复,制订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四年级:我们的校园(历史、植物、教师、学生、食堂„„)五年级:传统节日的由来 六年级:废干电池与环保

2、自选课题:

本着“问题从学生中来,研究在学生中进行”的原则,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求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娱乐中,从学校、家庭、社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每人至少三个。然后,带领学生先来筛选,再进行整理,自主选择,最后组成研究小组开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动。

(五)评价措施:

综合实践计划 篇5

2012年—2013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主要工作任务: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让浓浓的书香弥漫校园;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结合课本所学,运用软件或网络简单展现自己的成果。三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四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艺术节、体育节。五是结合少先队系列活动,如 “班级生态角”、“争做升旗手”等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体育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将围绕“创设一个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主题为主线,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六.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组织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的培训材料为主要学习、观摩内容,通过学习、观摩、组内讨论、交流体会,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另结合研训中心组织的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并对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广大教师传达,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临沂玉皇庙小学

2012年—2013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我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现就我校2012年—2013学年度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本年度我校孙海翔同学获第二十八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三等奖。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临沂玉皇庙小学

2013年—2014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探索、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4.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临沂玉皇庙小学

2013年—2014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体验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临沂玉皇庙小学

2014年—2015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探索、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4.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5.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学校资源。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结合少先队系列活动,如 “班级生态角”、“争做升旗手”等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四.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2.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组织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中的培训材料为主要学习、观摩内容,通过学习、观摩、组内讨论、交流体会,促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课改动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另结合研训中心组织的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并对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广大教师传达,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篇6

(2009~2010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研究性学习等领域。基于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我校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注重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活动主题

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校园文化和小学生精神风貌的缩影,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卫生行为蕴藏于小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小学生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与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结合起来,围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安全问题是世界性的教育难题,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班级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安全自救能力。

环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将围绕“环境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具体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师资培训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重大意义,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提高对各个学科的认识。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在校内开展看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的录象,听课等活动。通过培训,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技能,不断提高教师适应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培养一支适合时代需求、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

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结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相关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途径,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意识,始终保持和新课程同行,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科学地指导自己的育人工作。

2、加大案例研讨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认真组织开展好每一次活动,及时总结反思每堂实践活动课的优缺点,记录相关经验。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后,对所观察到的情境进行描述提出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最终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共享,形成鲜活的课程故事。做好活动实录。

(二)立足校本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活动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本学期我们将在反思的基础上制定好课程实施计划,并分层落到教师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我们将综合学生、学校的实际问题、社会环境等因素,着眼于现状以解决生活问题为准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附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

(三)认真组织,共同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到活动目标的达成,故而,必须关注活动中教师的定位,解决好活动中各个实施阶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强调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全员参与。

(四)及时积累,积极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的不断积累,生成与开发,学校要求每位活动主导教师要重视资源的积累和整理工作,把活动开展的方案、案例、总结、反思等材料整理成文,装订成册。积极主动地开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把综合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活动安排(2009~2010第二学期)

1.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

2.综合实践课堂研讨。

3.校级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评选。

4.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学习习惯

1. 掌握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

2. 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品。

3. 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要请假。

4. 作业本干净、整洁,字迹端正。

卫生习惯

1. 起床学会自己穿衣、洗脸、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1.学会打扫教室、排桌椅。

3.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

1. 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主动向老师、父母、长辈问早、问好。3. 国旗行注目礼,学唱国歌。

4.能对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及时说“谢谢”。

安全教育

1.不在走廊、楼梯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走。

2.不在校园里大声喊叫。

3. 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4. 能说清家里的地址、电话。

环保教育

1. 爱护校园绿化,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枝。

2. 能说出校园里2~3种植物名称。3. 学会打扫教室,如扫地、排桌子椅子。

4.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学习习惯

1. 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2. 按时完成作业,订正作业不拖拉。3.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订正作业不拖拉。

4. 借助拼音看一些有益的儿童读物,积累一些儿歌、古诗。

卫生习惯

1. 衣着整洁,勤洗澡,勤洗头,勤换洗衣服,勤剪指甲。

2. 学会叠被子,整理床铺。3. 用好的东西要及时放回原处。

4. 各种生活、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文明礼仪、习惯

1. 能用常用的习惯用语,主动与老师、父母、同学打招呼。

2. 要学会说对不起。

3. 能微笑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4. 在班上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有几个好朋友。

5. 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

安全教育

1.能说清楚家里的地址、电话。

2.不随便与陌生人交谈。

3. 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

4. 紧急电话要牢记,并学会拨打方法。

环保教育

1. 认真做好值日、卫生工作。

2. 能认识校园中的各种植物,能说出两种以上植物的性能与作用。

3. 能主动捡起校园内的垃圾。

4. 学种小花小草,观察植物生长。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

1.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不会就要主动问。

2. 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培养读书兴趣。学习习惯

1. 上课积极动脑,主动发言。

2. 至少看3~5本有益的课外书,积累名言佳句。

卫生习惯

1. 衣着整洁,红领巾佩带干净。

2. 注意饮食卫生,少吃零食。

3. 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4. 学会收拾、整理房间。

文明礼仪、习惯 1. 唱响国歌、队歌。

2. 能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3. 学会道歉。

4. 能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到家里作客。

5. 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安全教育

1. 能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2. 认识各种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3. 学习交通法规,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4. 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常识。

环保教育

1. 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

2. 种植花草树木,学写观察日记。

3. 了解校园、社区植被分布情况,植物种类及效果。

4. 了解庄稼、植物的朋友,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

1. 自觉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2. 多读课外书,丰富积累。

3. 坚持写日记。1. 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

4. 对学生进行作业规范化训练:做到“及时、认真、独立”。

卫生习惯

1. 爱护公物,不在公共场所乱刻乱画。

2. 能帮助低年级的学生打扫教室,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 学会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4. 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正确用眼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文明礼仪、习惯

1. 在校期间能坚持佩带红领巾。

2. 学规范、学守则,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3. 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4. 自觉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争做文明学生。

安全教育

1. 了解学校、家庭、社区存在的 各种不安全因素,2. 正确使用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3. 牢记安全教育“十”不准,树立安全、忧患意识。

4. 学会一些自救常识,自救技能。

环保教育

1. 能自觉收集废旧电池放进学校电池回收箱。

2. 做好废品回收工作。

3. 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4. 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5. 参加公益性环保宣传,参加社区环保活动。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

1. 积极动脑,主动发言,善于倾听。

2. 坚持读课外书,学写读书笔记。3. 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4. 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意见。

卫生习惯

1. 认真做好“两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

2. 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4. 养成正确用眼、用脑的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

1. 待人处事学会和气、谦让。说话要注意语速。

2. 尊老爱幼,主动关心他人,树立“文明形象”。

3. 掌握日常生活的各种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

4.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纠正、制止校园不文明行为。

安全教育

1.了解学校、家庭、社区存在的 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2.学会一些自救常识,自救技能,能处理一些简单的突发事件。

环保教育

1. 能用好办法节约身边的能源。

2. 废物利用,搞好再生实践活动。3.解家乡的环境状况,提出整改措施。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内容 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

1. 静心读书,潜心思考,善于表达。

2. 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调整心理。3. 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 勤思好问,乐于探究。

卫生习惯

1. 懂得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及急救措施。

2. 关注自己身心的发展,健康成长。

3. 享受健康充实的读书生活=读书+运动+快乐。

4. 有强烈的社会防疫意识,有强烈的社会公德与责任感。

文明礼仪、习惯

1.以自己良好的文明行为为低、中年级的小朋友做出表率,争做“文明使者”。

2.倡导“以文明牵手,和文明相伴”的校园、家庭、社区环境。

安全教育

1.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创建平安校园。

2.“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环保教育

1. 收集、整理资料,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一些环保技能。

2. 自觉宣传环保知识。1. 确立起全新的人与环境的 观念。

综合实践培训计划 篇7

1 电网企业传统综合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我国电网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现阶段, 大多数的电网企业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国家电力公司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伴随着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 传统他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已经暴露了某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电网企业中, 综合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不够明确;二是, 电网企业中的战略管理与综合计划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 综合计划与综合计划管理的内涵没有被显著的表现出来;三是, 电网企业中全面预算与综合计划的关系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而且各专业计划指标与综合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准确的界定;四是, 在电网企业中, 综合计划管理的组织结构、指标体系以及职责分工体系不够完善, 在进行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 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2“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电网企业在制定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之前必须从电网企业的全局进行考虑, 对企业未来一年企业各类的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一项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 设计电网企业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 对任务指标进行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 由各个部门实行各专业计划的基础设计;二是, 电网企业要进行内部的协调, 减少各个部门的交叉与重复, 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 对企业的最终计划进行下达, 并对计划的执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五位一体”主要是以电网企业内部管理的指标体系为“纲”, 建立五位一体的体系, 即:综合计划、全面预算、综合统计、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绩效考核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 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主要的优点表现为:一是, 五位一体计划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更加的广泛, 只要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都是在其综合计划范围之内的;二是, 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进行加强, 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倡导企业的团队精神;三是, 更加注重资源的最优配置, 减少企业资源的交叉与浪费。

3 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五位一体”模式实践应用

3.1 明确“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战略地位

“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作为全面对企业发展战略落实的重要管理体系, 其的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计划作为电网企业的年度工作目标, 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综合计划的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电网企业形成一体化的管理运行体系, 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年度综合计划的全面管理, 全方位的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基建以及科技管理等工作进行加强, 同时把工作的各个环节放入目标管理中,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 对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3.2 建立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

五位一体综合管理计划中的指标体系是综合管理的:“纲”, 其贯穿在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依据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与管理指标建立工作的原则与理念, 同时要保证各部门指标体系的一致性通用性。比如:在进行综合管理的具体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按照电网企业的管理、运营以及绩效之间的运作关系, 经过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类, 构建电网或区域的指标体系结构, 其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对电网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指标体制进行细致的设计, 对指标体系的属性, 包含指标含义、责任部门以及计量单位进行确切的定义, 并对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理。

3.3 开发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

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牵涉到整个电网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其管理数据关乎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 电网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运用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时, 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开发并应用五位一体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一方面,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对管理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 构建成电网企业管理的中央数据库, 对数据库进行分权限式的资源共享;另一个方面, 依据中央数据库, 对所需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 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 为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辅助。

4 总结

综上所述, 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下, 电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对传统的综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提出给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摘要:现阶段, 电网企业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运行机制, 而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才是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的雨里保障, 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社会的调查研究对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五位一体”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对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五位一体”模式实践

参考文献

[1]韩俊雅.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 2012, 35 (02) :72-74.

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综合” 篇8

作为教学改革成果而出现的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们一直给予很多期待和关注,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课程资源的欠缺,使得各地的实施情况不平衡、不稳定。多年来,许多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实践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必须紧紧抓住课程特性,加强多方面整合,发挥出其综合性、体验性、参与性的功效。

一、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它是通过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亲历亲为,体验实际,从而取得本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主题活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的有效形式。总结探索之路的经验之一就是从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域,选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学科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二单元中有一课“温馨一家人”,教师可以从中延伸拟定开展以“家庭之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列出多个小主题:寻找长辈们的回忆、关于学生当家能力的调查……供每个学生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分有合,在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组内组间的交流,在体验中感受“温馨一家人”。上述过程图示如下:

【点评】这样将两个课程的教学融合,既加深了学科课程“温馨的一家人”的感受,体会父母的爱和辛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是观念与体验、理念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如《关于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组,学生通过订计划、实地考查、上网查找资料、分析调查结果等,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让家长和学生感动。

二、注重任课教师个体资源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头绪多、工作繁重,如能做到把这些常规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将会起着工作减量、增效的作用。

1.常规班级工作的融合

从常规班级管理工作中,延伸拟定活动小主题,在各相应时间,由学生选择分头完成、交流汇报。以王老师所带班级的班级工作为例:

2.学校常规活动的融合

“新旧文化各放异彩——杭州‘新城文化和‘小巷文化调查研究活动”是学校国庆期间的一项常规活动。各班任务: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采访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地关注公共空间的文明利用。如:

401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402班——“文明出行”

403班——“校内公共空间不大声喧哗”

404班——“文明阅读”

405班——“公共空间卫生”

406班——“中国式过马路情况调查”

在这项常规活动中,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小主题:“钱江新城周边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调查”和“杭州市民中心公益设施及其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等,并指导学生制定了活动方案,国庆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交流。

3.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开展主题活动

一、二年级,可以选定“寻找秋天”“我与大自然交朋友”“我向国旗敬个礼”等主题,组织班级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三到六年级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身边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可以确立为:

【点评】任课教师如能把所担任的日常管理、辅导工作及学校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合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使班级管理、辅导、实践课程各不误,还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实活动的内涵,提高活动的效果。班级的日常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借此开展主题活动,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地。

三、重视多种考核方法的综合运用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调人人参与、学生个体情况及发展的千差万别,用常用的百分制的考核方法已失去评价优劣的原有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的考核方法是对每个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发展进步性作出评价。经过分析王老师的指导经验,总结出了“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以案例说明。

例如,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主题活动,按下表所列程序进行考核,分阶段评写“小分”。

然后进行描述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评语。如描述性评价:该组同学活动安排有组织、有计划、有想法;采访时勇敢主动;调查报告制作认真,科学性强,只是思维分析能力还需提高。总体表现出色!(优秀队员:×××、×××、×××等)

【点评】学生成绩如何评定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问题,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更是如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模式可以照搬套用,但对学生的评价又是激励其动力和学习方向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成绩评定引发争议是因为本课程是以实践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学生全部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活动范围、以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活动过程;实施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倡导自主体验、主动参与和独立研究。学习培养的结果必然是差异化个体化的发展,能力、体验等综合素质都非传统的分数所能度量,统一的试卷式的定量评分已没有意义。我们根据王老师指导经验总结出的“自我对照、适时评价、组合计分、描述性评议”的考核方法,兼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能力素质进步的方向性、非量化阶段评议的促进作用等,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发挥了考核的作用,实践结果也是比较好的,王老师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还很漫长,探寻活动指导的有效性是艰巨而有意义的。

(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310000

上一篇:创新是酒店竞争与发展的灵魂下一篇:政务服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