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2024-06-23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共12篇)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1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贯彻执行中必须保证它的严肃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籍的管理水平,早日实现学生学籍的信息化管理,特制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如下:

一、学生学籍健全,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学生学籍各种表册,入学后及时办理齐备,学生档案装订成册,摆放整齐,设立专柜,统一管理。

负责人:双庆云

二、学生档案的填写

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及时办理学生的注册手续,及时建立学籍,按照省教委《暂行办法》之规定编写学籍号,规范填写,盖全公章,学生档案中每学期期末评语必须由教师填写,各学期成绩要写全,评语工整,写好等级操行评语,盖好班主任名章,写好时间。

三、转学的办理

1、转学手续办理必须严格按省教委下发的《暂行办法》规定办理,不得简化。

2、转学单分开转出,转入按入学年度各变动时间的先后装订成册,并做好统计登记。

3、小学六年级学生转学实行严格控制,无论任何情况,都不予办理。

4、办理转学的程序是:持户口、学籍证,向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经审核后,填写转学单,写清学生姓名,盖好学籍章,向学生原学校发送转学通知单。学校接到转学通知单,核实户口迁移情况后,填写转学单并盖章。

5、转学单分别由转入、转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区部门存档。转入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凭四联单承认、备案学籍,转出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凭四联单放出全部学籍档案、注销学籍备案。

四、休学、复学的办理

学生休学:家长须持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和住院结算等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休学申请,经班主任、校长同意签字后,方可办理。

学生复学:休学一年期满,学生复学,要开具健康证明,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如休学期限满,不能上学,经学校核实同意后可以再次办理休学申请手续;中小学都到市教育局审批备案办理。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学生下学期不办理休学手续。

五、毕业

经毕业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证书。凡没有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没有学籍的学生,不发任何证书。

六、加强“控流”工作

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流失,应随时掌握学校总人数和当月学生的变动情况,并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掌握流失和可能流失学生的情况,做好动员返校和防控工作。确保全校无流失生。做好争创“无流失生校”、“无流失生班”活动,力争无流失。

七、严格执行月报表制度

每月对学生数和变动情况做好及时的统计和整理,按局月报表项目要求严肃认真的填写,加盖公章,每月25日前报到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八、以上学籍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按制度做好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2

一、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籍管理制度涉及大学生在校期间日常学习的全部内容, 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抓手, 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籍管理制度, 对其人才培养的相关环节进行有效调整与监控, 并预测最终的“产品”质量。这样不但可以理清学籍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促进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规范建设, 同时能营造适合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从而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长项上得到充分发展。

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既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的基础, 也是“瓶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 关于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人才培养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形式,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因为学籍管理制度贯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是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实施及其结果的最真实反映, 所以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新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制度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便无从谈起, 就像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所以一不小心, 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又往往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

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鉴于学籍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提倡应随着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适时改革。特别是如何在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之间搭建起高校“人才成长立交桥”, 是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让学生能在“立交桥”里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等教育资源上的沟通交融, 或实现不同层次间的转换衔接, 改变目前我国三类高等教育三轨“平行”、缺乏共享的不利局面, 逐步营造交叉渗透、互惠互利、共赢互进的氛围, 提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度。

二、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内容尚待完善

以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5年第21号) 为纲领性文件的现行我国高校学籍管理规定, 就其制度本身的缺陷, 最明显是以下两点:

1) 国家扩大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自主权, 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5年第21号) 中涉及的13处相关条款学校拥有自主审批权。当高校的自主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 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5年第21号) 的合法性就受到了质疑。

2) 重视管理控制, 忽视学生的个人发展。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尽管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 担部分内容成了学校对学生单向要求的“规范性”行为, 体现了学生在单一模式下被动使用学校资源的群体管理特点。

(二) 管理机制不顺畅

学籍管理工作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也是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业紧密相关的重要工作。但学工线与教学线的不同归属, 让各高校在学籍管理的实际操作、处理及上传下达的过程中, 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学生违纪, 浙江省内各高校处理情况很不一样:有些高校划为两块, 与学业相关的考试违纪由教务处负责, 其他违纪的由学生处负责;有些高校都由教务处负责;也有部分高校都由学生处负责。从学生违纪文件发布机构看, 有些高校尽管考试违纪是由教务处负责, 但文件却是由学生处发布, 教务处只提供违纪材料。这些从执行程序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管理脉络不畅。

(三) 运行过程中法治观念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 教育立法工作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初步构建了以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与教育规章为主体的法规体系。然而, 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还是相当不完善和不健全的, 表现为法律法规各层次之间的矛盾冲突、法律法规制订时的疏漏、立法上存在的诸多空白、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差等问题。

三、落实改革保障措施

(一) 领导重视是搞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关键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 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是高校教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管理才能上层次, 上水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学籍管理工作被视为简单低级重复的劳动, 配备的学籍管理员学历层次偏低, 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及网络使用技能。只有领导真正认识到学籍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才能使学籍管理工作更好更快的执行。

(二)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力保障

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 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随着电子注册、学年注册、学位注册等的网络化程度的日益普及, 对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的日常教学水平的标志。

(三) 落实“依法治校”是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法律保障

通过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律体系, 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在落实“依法治校”精神,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进程中, 需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高等学生管理制度。法治必须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前提,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从国家层面看, 必须加速健全与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从高校层面看, 必须加强和规范学生管理制度。这不仅是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 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 应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 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 树立新理念, 规范制度建设, 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 优化高校学籍管理工作。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 高校 学籍档案 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

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

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

[2]吴放.浅谈高校如何建立服务型档案馆[J].山西科技,2015(04).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4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基一[]7号)要求,我省修订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现予印发。

各地要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学校学籍管理员等相关人员集中学习,准确理解学籍管理规定相关内容,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全面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使管理规定家喻户晓,让家长和社会体会到教育部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服务水平的坚定决心和有效举措。

张庙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5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参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校学籍管理办法。

一、入学、编班

1、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编班

(1)审核入学资格。凡属我校学区片招生范围的学龄儿童,由校领导把关,按有关部门的规定,依户口本和房证严格审查入学资格。

(2)编班。经审核属我校录取的学生,必须填写新生报名册,以报名的顺序(男女生均匀分配)进行编班,并张榜公布。

(3)新学期开始,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到校在各自的班级参加学前常规培训。

2、新生入学后,教导处在一个月内组织填写“学籍卡片”,取得学籍,直至毕业时留存备查。并编制花名册,报送教育局基教办,建立学籍档案。

二、转学、借读

1、凡从外地随家长迁入,家居我校招生范围的学生,必须持城镇居民户口本和转学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依班额情况,经校长批准,方可办理入学手续。

2、凡在校学生随父母迁居外地,要求转学的应由家长到学校申请,经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3、转进、转出的学生都要进行登记,并装入档案。

三、休学、复学

1、学生因生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学习时,可持医院证明,家长签字的休学申请书,向学校申请休学,经班主任审核,校长批准后,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期限为一年。

2、学生休学期满或病愈后持休学证,医院证明回校办理复学手续,复学时按学生实际程度编班。

3、休学期满后仍不能复学者,应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内办理延期休学手续,经校领导批准后续休学。

4、学生休学期间申请提前复学者,经校领导批准,按其具体情况编班。

四、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包括的内容

1、学生花名册;

2、体检表;

3、体育达标成绩;

4、学生成绩册;

5、毕业生登记册;

6、转学登记册,留级学生花名册;

7、优秀学生证明材料;

8、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

9、适龄学生花名册;

10、学龄前儿童花名册;

11、转入、转出学生花名册;

(二)、档案管理的规定

1、除健康卡由卫生老师负责管理,体育达标成绩由体育教师管理、优秀学生证明材料由德育主任管理外,其它有关材料一律由教导处管理。

2、档案管理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应严肃对待,不得草率马虎,凡有关学生档案登记的各种表格一律按统一规定填写,做到整齐准确,统一规范。

3、凡转入学生必须向学校索取转学证;凡转出学生要开出转学证,并分别登记归档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6

一、总则

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学生的学籍由学校审核、编制、管理,并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转班、奖励等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学籍档案,教导处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妥善保存。

二、入学

一年级新生入学,按上级划定的本校招收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并按规定时间注册手续。原则上,学校不招收辖区外或非适龄儿童入学,特殊情况需经校长批准方可入学,新生按学校规定编班,家长或学生不得挑选班级。新生入学后,教导处要组织班主任填写好新生花名册。

三、转学

1、转入学生,因父母在本地辖区工作或投亲的并持有正式户口的学生,有正式的转学手续,经学校校长批准,经过“语、数”两科的测试,合格者转入相应年级插班就读。是本校辖区范围内并持有正式户口的学生,学校无条件安排插班就读。

2、转出学生,因户口迁移,更换住址,父母工作调动,务工等到外校学习,由家长持转入的接收证明由教导处开出转学证明,转学证明要在上学期期末或学期初开学后一周内办理,学期中原则上不办理转学手续。

四、休学

1、学生因病及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学习需长期修学者,由学生家长持医疗单位的住院证明书和收费发票,经主管领导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准许休学,保留学籍。休学期满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办理复学手续,如未康复要办理延长休学手续。

2、休学期满的学生根据情况可回原班或插入相应年级的班级就读。

五、请假

1、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必须办理请假手续。

2、请假一周以内由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班主任审批。请假一周以上的由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报教导处审批备案。

六、留级

原则上不允许留级,如有特殊情况需经主管校长审核,校长批准。

七、转班

原则上不允许转班,如有特殊情况需经主管校长审核,校长批准。

八、流失

1、对无故不上学的学生班主任要家访弄清学生去向,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其上学,多次动员无效的,由教导处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对无故不上学的学生,经动员返校上学的,各年级班级必须接受,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恰当的教育。

九、奖励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7

1.1 关于学籍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手段不够完善

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对各自管辖的高等学校出台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 在形式和内容上, 都基本相似, 没有太多根本的差别。与学籍管理相关的转学、休学, 转专业、考试制度、免修免考制度等当初制定时就没有考虑长远, 由于各自学校有自己的特殊性, 加强学籍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措施力度不够, 同时也存在有制度、措施不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存在。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相关管理规定都是上世纪制定的, 已经无法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 还有不少的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都是按照过去一贯的手工录入操作, 效率低下, 不利于共享和保密, 相当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成人学生对成教发展的需要。学籍管理的日常工作都包括如招生录取、新生缴费注册、教学计划制定、学生花名册的制表、面授通知书的制定、学生成绩登记表等各类有关学籍的管理, 计算机管理只是停留简单的EXCEL表格的录入,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仍旧是手工填写表格, 更谈不上采用网络管理都是单机管理, 主要是受管理软件的开发者或者是设备经费投入不到位所造成的, 因为开放适合各自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软件, 不是所有开发都了解学籍管理, 他们只是计算机高手, 编程高手, 但是对学籍管理还需要我们多与他们交流, 在工作中不停改进和磨合。由于经费的不足, 许多软件开发商就为了经济效益随便复制修改一下其他院校的学籍管理软件, 这也是制约学籍管理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1.2 对成人学籍管理认知度不够

随着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发展, 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巨大, 但是很大一部分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固有的思想上, 依然把它当作是普通高等教育附属品, 况且有相当一部分主管成人教育工作的上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把它仅仅作为是创收的渠道之一。在本位思考上不够重视和认知定位不准确, 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也不知道成人教育是怎么回事, 是为谁服务的, 如何服务好, 更不能认识到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在继续教育管理中重要地位, 所以对学籍的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科学化也没有当作紧要任务来做。目前很多高等下学校只重视主办院校的学籍管理, 由于缺乏互联网技术投入, 对函授教学点学籍管理疏于管理;认为只要在校生才需要学籍管理, 毕业生就不需要学籍管理了, 殊不知多少结业生由于成人的特殊流动性等原因, 弹性学制加长学习时间, 结业后的学籍管理工作量更大, 难度更多;更有大多数管理人员把学籍管理简单的归结为是把学生成绩和学生的纸质档案管理规整好就行了, 而对相关学籍资料的计算机录入、整理和上报档案馆工作则管理的疏松得多。当前, 大多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 都没有将学生毕业后的学籍工作做好做细, 管理者认为, 这届学习时间到了, 就草草将学生的档案和成绩交到档案馆就了事了。毕业后的学籍管理不仅仅是学籍资料的归档保存问题, 同时还应包括对学生毕业 (结业) 后状态, 延读原因、补考信息等一系列细致复杂的工作进行收集信息、整理和归档。

1.3 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得不到学校重视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不是一项单一的简单工作而是一个兼有多种学科和多种职能交织在一起系统工程, 它有很强的技术性、研究性, 同时要求管理人员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原则性和计划性是它的必备技能。我国每年要为成人高等教育出台许多相应的政策, 其目的都是为提高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质量, 这样我们就必须紧紧围绕现实政策, 能够拥有创新, 将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学籍管理逐步过渡到科学、高效、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理念引进学籍管理这个系统中来。现实中, 一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专科高校都没有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放到工作重点, 学籍管理人员都是兼职, 一会做办公室工作, 一会兼着教务工作, 总体学籍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偏低, 更谈不上专业结构合不合理, 同时随着近几年大量扩招, 管理人员的名额大有不足。尤其是随着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的变革和学分制的改革实施, 组建和成立一批年轻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十分必要。我们要建立这只队伍, 首先要有合理的科学的能力强的人才团队, 加大高学历的学籍管理人才补充, 调整团队人员年龄结构, 多引进信息化和计算机人员等各专业方面的特长人才, 注重培养人员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敬业精神, 让好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学籍管理工作中来。对管理人员的继续培训教育是学籍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工作, 过去我们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人员都是些边缘的、学历很低的人员, 高校职工家属, 子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多。每年许多高校表面上也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 其实根本没有重视没有做好, 即使是培训也是出于一种形式, 大家做到一起聊天, 参观, 甚至一些培训去的是主管领导, 干事的一个都没有去培训, 所以培训根本没有达到任何目的。

2 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的思考

2.1 完善管理制度, 实现规范管理

目前很多高校现在执行的学籍管理规定还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 沿用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对其进行修订, 由于不是为成教学生量身定做的, 都是克隆普通高等教育的, 在培养计划上存在很多缺陷, 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当合理的修订学籍管理制度, 要始终带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各高等院校成教学院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和成人的毕业需求, 按照自身实际情况, 聘请相关的成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以学生意见为基础, 结合企业现状, 形成一套、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都需要重新修改和制定, 使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和完善。例如在学生刚进时, 我们未来完善注册管理, 由于成人学生的流动性和工学矛盾的特殊性, 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注册和缴费期限作出适当的调整, 改变过去开学务必几天内注册否则取消学籍的规定;在考务管理这个环节中, 过去考试就是以闭卷形式, 我们在对成人学生的特点进过分析后发现, 成人学生注重的是实践, 多考虑市场的因素, 同时结合课程的特点和性质, 考试形式可以可以采取大作业形式或者计算机进行网上答卷考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而不应是停留在传统的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上。

2.2 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 要以培养“创新科技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和“适销对路型人才”为目标, 就是要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为轴心来开展成人高等教育。一切都要围绕着轴心来来开展工作, 因为学籍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个学校学籍管理质量的好坏, 成人学生的认同感多少、管理有没有个性将直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学籍管理终极目标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 成人学生的要求, 企业的要求融入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中来, 学籍管理配合将这一措施更好的落实。为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用制度去将学籍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部分做好。

2.3 学籍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国上下, 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在提倡互联网+理念, 将互联网+学籍管理更好结合和运用到学籍管理工作中, 一定会为学籍管理工作的高效和提高水平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因为所有高校互联网的终端都是中国教育科研网, 这样每一个高校的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我们实现学籍管理信息网络化在硬件上和软件上都了坚实的技术和服务保障, 各个高校成人学院的硬件系统都是配置比较精良和先进的, 硬件的好坏还不能衡量学籍管理水平, 必须要有相配套的软件应用系统。良好的学籍管理软件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学籍管理的必然产物, 传统的手工管理必然会被互联网学籍管理所取代, 是与当今的成人教育所不适应的。我们必须利用现在互联网技术, 将单机管理变为多机互联互访, 做到高校主办院校和函授站、教学点的互联互通, 提高管理的效率, 从新生招生录取, 报到、缴费、注册、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生成、教材预定、面授课表安排、考务管理、成绩录入、毕 (结) 业管理、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必须实现互联网管理, 让学生和函授站管理人员, 随时查询自己和学生的学籍状态, 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共享, 相信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 一定会用教育网将所有高校成教学籍管理系统, 这个网连接起来,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为学分学历互认, 学校互认成绩等成人教学改革为提高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管理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要:传统的学籍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的高等学校成人学籍管理要求, 学籍管理也是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通过对当前高等学校成人学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就如何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提出一些思考。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8

我是一名中小学的在职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已有十年时间。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质量考核管理。它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成绩考核、纪律考勤、升级与留、降级,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以及毕业资格的审核及证书发放等。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望,如何搞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成为了当今研究热点。

一、如何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它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成绩和毕(结)业等情况的重要凭证。作为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学籍管理工作第一线的承担者,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学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档案信息服务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势必会严重影响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好坏是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尺。搞好档案现代化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现代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是为学校的全面建设事业服务的,它要求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一切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的思想。

(二)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学籍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采集、档案信息的建立及学生成绩数据库的建立等。

1、做好學生原始信息的采集的工作。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子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入学后按照统一要求,在指定的网站进行自己信息的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应由学生本人自己输入,其他人不得代替,如出现错误,后果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学生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填写省份及市县、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入学年份、联系电话、备注栏等。照片则采用网上传输电子版照片。

2、做好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建立的工作。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主要包括:(1)学生学籍记录表;(2)新生入学登记表及各年级学生花名册;(3)学生在籍注册表;(4)学生成绩;(5)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留级、退学、出国等学籍变动情况登记表;(6)对学生的奖惩文件及登记表;(7)修订学籍管理条例的各种文件等。

二、实施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

(一)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随着上学人数的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可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使各教学部门能互换信息,也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学生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学籍信息、考试成绩、课表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使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对于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学生中如有退学、入学等情况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并注明信息更改的时间,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掌握学生信息情况。同时可以实施学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做到合理使用学生信息数据库,主要表现在:(1)形成学生生源审核信息库,以备导入学校就业信息网;(2)形成学生成绩信息库,输出学生成绩卡;(3)形成学生基本信息库,输出学生学籍卡;(4)其他信息的输出(档案袋、报名基本信息等)。学籍档案与每个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实行档案全方位管理,可以使学校档案工作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要求。

小学学籍管理员职责 篇9

1、认真学习学籍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贯彻并完成教委布置的各项任务,增强依法治教的意识;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保证各项教育目标的落实,依据规章妥善处理各种有关学籍的问题。

2、对接收的新生,按上级的有关规定给予注册,编班建立各种表册,一年级新生建立个人档案,购买学生成绩册。

3、准确无误的掌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流动情况,在必要时对各年级的学生流动情况进行公布,对正常的转入转出学生,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办理手续。

4、认真做好学生的考勤统计工作。

5、做好毕业年级学生档案的整理工作,以及毕业证书的登统和发放。

6、按要求督导并配合年级主任做好毕业年级的升学考试及会考工作,按时签发准考证及考试成绩的登统工作。

7、保存好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做到提取时材料齐全,手续清楚

8、认真填好各种报表,做到数字准确无误,按时上报。

9、贯彻并执行九年义务教育,深入到各年级并配合年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全校各年级学生数,把学生的流失率控制在规定的指标。

10、按时整理各种学籍方面的档案材料及时进行归档存放。

11、定期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学籍管理中的学生变动情况。

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总结 篇10

导语: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在学籍管理方面,据县教育局小教科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要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管理,创新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籍管理质量,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总结1 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主动发展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质量,我们认真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工作。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落实责任,强化义务教育就学管理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就学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为了使这项工作抓实抓深,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讨论制定了学籍工作考评方案,又变更了由校长、教研组长组成的学籍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管理目标,层层落实责任,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建立包保责任制同时又布置了一年的工作。开学初建立了花名册,按照教育局的精神健全、建立了学校的电子学籍,建立了各班学籍登记表,健全了各年级学籍档案,向教育局及时上报了基层报表和中小学生基本情况及减免情况统计表。向基教科上报了20xx-20xx年春季开学义务段在校学生情况统计表。每月及时向基教科上报辍学情况登记表。

二、从严求实,做好管理工作

本学期有在校生520人。为了做好新生入学工作,依据0-12 周岁适龄儿童花名册,建立应入学儿童花名册,保证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毕业生的学籍管理,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关,又是义务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控流工作的关键,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建立了与中学衔接制度,首先及时填写各种表册,按期验印,然后把学籍档案送到相应的中学,在毕业考试前,召开家长会,强调了义务教育就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保证了入学人数。

控流是义务教育就学阶段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为了做好控流工作,我们到社会上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查清了适龄人口的分布情况,制定了7—12周岁儿童花名册,做到适龄人口来有源,去有踪,逐一查清,保证了入学率。根据学区人口的颁特点,我们建立了学生综合情况统计表,调查单亲、特困家庭、孤儿、外地人口等统计表,使控流有了目标,执行控流责任书制度,校长和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签控流责任书,又把目标落实到每位教师。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宣传“义务教育法”使控流工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单亲生”“特困生”、“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在学习上给他们帮助,使他们能稳定情绪,安心就学。

学籍变动工作也是学籍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这项工作,我们的原则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对转出的学生,了解清原因,看户口,防止变相择校。严把转出关。对转入学生,查验户口,转学证,从不擅自收不合手续的学生,严把入学关。经常和班主任对“总名册”,保证班、校和教委数控的统一。

三、实行档案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我们对学生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一是购置了市档案局统一规定的档案盒,卷皮及案卷目录,为档案标准化管理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遵循档案管理的原则,对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对各种表册及时建立、及时填写、整理、分类。及时装订成卷,编写归档。三是有效的利用微机、打印种统计报表,使档案规范化。

一学期以来,我们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新的学期要在管理力度上更加强化,创学籍管理一流水平,再上新台阶。

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总结2 在学籍管理方面,据县教育局小教科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要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的管理,创新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籍管理质量,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本学主要对学生学籍进行了电子档案管理,对学生的学籍的各项信息进行逐个核对,对学生转出转入以及个别特殊学生进行了排查,做到每个学生知道去向,不存在的学生进行了删除。并把学生的各项信息输入成电子档案,进行了电子化的档案管理。

实行档案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及存档,是学籍静态管理的主要方面。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我们对学生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篇11

【摘要】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新形势对学籍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学籍管理必须必须以学生为本,同时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学籍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更好的为学校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管理手段;管理体制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提升,建立规范、高水平的高校学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学籍信息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伴随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包括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学籍档案建立、升级、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授予学历证书等多项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籍管理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管理范围扩大,内容更为广泛,如实行“学分制”后提前毕业的学生和延长生的学籍档案;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和专业方向选择的材料;各类试点班的材料;“专升本”的学生材料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作用。无论是对于高校作为参考,还是学生出国深造、就业等都是必须提供的重要材料,所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学籍档案,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体系,是高校学籍管理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以某高校为例,教学人员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让繁重且细致的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且工作重复率高,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学籍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部分功能落后,信息不齐全,时常出现系统中信息更新慢,记录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不能同步以至于纸质档案遗失后难以找回数据。

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人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信息量大且具有持续性,高校里都会有校级管理部门,同时二级学院一般由教学秘书负责管理学籍。然而,这些管理人员看似队伍庞大,实则责职不明,素质参差不齐。拿某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人员来说,学籍管理是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但教学秘书工作范围较大,又缺乏专业培训,在工作分工时并不考虑是否有经验和能力管理好学籍,而是当做一项简单的工作来分工,有教学秘书换工作岗位也很少交接,导致负责学籍管理的秘书只是简单的了解学院学生情况和掌握办理手续流程,同时简单地把学籍档案存档,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更不会去深入的分析学生学籍情况。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增多,学籍管理任务量不断增大,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更无法保证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于学籍管理制度,许多在校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从而也缺乏重视,甚至部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都不是很清楚。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籍档案的重要性,也不重视自身什么行为违反了学生管理条例,将会受到什么惩处,直到犯了错学校进行了处分,毕业后因处分等影响了就业时才追悔莫及。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校学籍管理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籍管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对学生学习状况等监测的重要数据,如果学生本人都不了解,在校学习生活中就少了自我约束,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学校突如其来的处理决定,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时就增加了难度,也难以达到执行的效果。同时,如果管理人员本身都不是很清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在管理过程中将无法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也无法合理有效地执行制度。

4.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学籍档案本就是反映和记录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不仅学生在学籍变动、出国深造、就业时需要,同时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相关数据的需要也日渐频繁,既要求学生学籍数据准确、完整,还要求快速、及时。但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籍管理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反馈滞后,对于细致繁杂的信息难以及时提供,以至于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5.学籍档案规范困难

学籍档案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而成的,记录了学生入学到毕业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和学生学籍变动等相关手续的签批材料、学生奖惩文件、学生成绩信息等,科学归档和完整保存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学籍档案多个部门管理、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以至于出现调档时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学籍档案管理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时常不能同步,纸质档案遗失后导致数据丢失。

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探讨

1.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促进学籍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管理学籍,替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在教学改革和学籍管理工作范围增大的情境下更符合学籍管理需要。第一,使用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增强学籍管理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同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实行电子注册、电子审核,同时组织好在校学生毕业前做好国家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填报,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全称网络化学籍管理。

2.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面对繁杂的学籍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电子信息技术,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籍管理制度,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学籍的专人管理队伍和部门并明确职责,同时针对岗位变动建立完整的选任、交接制度。此外,学校应当多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学习研讨,全面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养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各职级部门。

3.加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

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切身利益,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手册》、校园网站、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对学生积极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增强对自身学习和行为的规划、约束,从而减少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难度。同时,对于教师管理人员比如辅导员、教学秘书也通过开会研讨、学习交流等加大宣传,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引导、规范学生行为,也为自己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学籍管理规范化

在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施行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这不仅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力求有效,适应新教学体制的发展要求。“学分制”的施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此实行弹性学制,对学习自主性强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允许提前修完学分提前毕业,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延长学制;开设双学位、主辅修课程、专业方向的选择都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籍管理不仅是对学生学业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对整个过程的监测,建立完整科学的学业预警、警示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及时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无论是制度制定,还是执行制度的过程,作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都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积极规范自身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锦,刘瀛淜.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3-44.

[2]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10(6):90-92.

建设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12

一、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的一位管理学教授提出以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战略管理部门的规划领域。 他是把分析对象的各种主要优势因素、弱势因素、机会因素和挑战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因素分析。

(1)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直接、及时归档保存。高校学籍档案传统的移交过程是各院、系形成的纸质学籍档案材料,由教学秘书进行收集、汇总,并按照不同的学生培养层次整理、立卷之后移交给各个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审核、签字、盖章之后移交给校档案馆,最后由校档案馆进行编目归档保存并提供利用。这种管理模式只能等学生毕业、材料收集齐全之后才能进行整理、归档。在这种多渠道的移交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原始材料的准确完整。而采用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手段,由各院、系教学秘书通过网络直接、及时归档保存,就可以防范学籍档案的遗漏和丢失。

(2)管理和利用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统管理模式不论是管理还是利用都只能安排在各院、系或档案室上班的时间内进行。而实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利用者随时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传统的面对面的服务方式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学籍档案管理员不再是整天守着库房,拿着案卷目录翻来翻去,而是通过计算机操作及网上管理,面对着动态的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检索,从而达到便捷、高效、准确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学籍档案管理在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和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质的飞跃。

(3)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实体材料的安全。学籍档案传统的目录式管理和纸张保存方式,在翻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破损或遗失。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纸质学籍档案材料会受室温、环境、保存手段等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字迹淡化、纸张发黄、松脆、结块等现象而失去了使用的准确性。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把纸质学籍档案转化为电子学籍档案,通过权限控制直接在网上查阅利用,可以减少对纸质学籍档案原件的调阅次数,降低库存材料的老化速度,从而对库存学籍档案进行有效保护,确保实体材料的安全。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弱势因素分析。

(1)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难以控制。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具有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在利用方面,其保密性和安全性工作更加难以控制。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时常会受到有害程序的感染及危害,甚至出现人为破坏,如黑客等通过非法手段对网络安全进行侵犯,造成学生个人学籍档案信息内容被篡改、被盗、丢失,甚至造成数据库崩溃、计算机管理系统瘫痪等,影响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数字化学籍档案所用的载体如计算机、磁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相对于纸质学籍档案所用的载体对温度、湿度等保存环境条件要求更高,其寿命也更短。

(2)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需要通过计算机载体及相应的设备才能识读。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是通过计算机中不同的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加工处理而形成的,其存储、传输和利用都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离开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及应用软件,就无法识别、生成和传递。而目前我国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更新相当快,许多早期形成的电子学籍档案信息在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不能读取,即使于同时期形成的电子学籍档案信息也会存在应用软件不兼容的问题,这就会产生所谓的“技术过时”,使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的长期存储和利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3.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机会因素分析。

(1)使用频率升高更加凸显其重要价值。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全球化的加速,人才的国际、国内流动渠道日益畅通,如学生国际文化交流、出国学习深造、移民等,国内的就业单位文凭核实、报考硕士生与博士生、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等都需要出具学籍档案材料来证明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学籍档案的使用频率不断升高,特别是近几年假文凭的泛滥,更加凸显了学籍档案的价值,将推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2)网络技术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了便捷的通信平台。网络技术使传统的信息获取与提供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分散于不同空间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整合起来,并借助网络终端越时越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实现异地利用和处理。网络已作为信息社会最基本、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和推广。因此,加快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乃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顺应信息时代网络革命最有效的策略,实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也变得更为突出,实现的可能性也更大。

二、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弱势因素与挑战因素对策

1.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主管领导与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档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增强学籍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的法律意识,克服人们对学籍档案管理价值的偏见和错误认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为社会、 个人和高校服务的重要性,切实把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功能布局,备好学籍档案数字化所需要的软、硬件,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程序、规章制度和业务指导体系。

2.建设一支精干的数字化管理队伍。高校在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涉及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方法。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支持现有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参与终身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学籍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不仅要精通学籍档案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业务,还要掌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和软件管理等技能。同时,学校要设法引进既懂学籍档案管理业务,又具备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样双管齐下打造一支具有综合管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精干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队伍。

3.采取电子载体和原始纸质学籍档案材料双套制并存保管。由于数字化的学籍档案信息比较脆弱,许多人为与自然因素都有可能使数据受损,具有不稳定性。要确保个人学籍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不被窃取、泄露、随意传播和失灭,就要重视信息安全的技术与非技术的保障。在保存备案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的同时,并行保存纸质学籍档案材料,以便在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遭遇不可挽回的损坏时,可以依据纸质材料上的信息重建数据库。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护和提供真实的原始材料,双套制管理正好融合了纸质学籍档案管理和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的优势,既发挥了电子学籍档案检索直观、传输快捷、存取方便等方面的优越性,又保证了纸质学籍档案材料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二者相辅相成,要长期并存保管才能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4.混合采取多种的数据安全与系统安全防护策略。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必须严格按照一套封存、利用的原则,选择可靠的载体设备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便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进行恢复。同时必须根据数字化学籍档案信息所依赖的载体更新情况,及时将旧载体上的数据转移到新载体上。在查询利用环节上,要采取访问权限控制,即根据查阅者所应具备的资格、查询范围,设立用户登录账号和密码,并对密码进行加密保护。同时,建立一些辅助的安全保护机制如系统操作日志等,可以随时记录操作者对数据所做的增加、 修改和删除等具体操作的内容、设备和时间等。在对付外界网络干扰方面,要设置网络安全防火墙,阻止网络黑客攻击破坏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5.争取政策扶持和多渠道筹资,实现良性互动。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不会创造经济效益的服务性行业,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划拨专款或其他经费来源,仅靠高校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因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宣传,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在学校整体战略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部门配备方面的滞后性,采取多渠道筹资,争取相关财政部门的资助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多方协调、统筹布局,充分利用学校各部门的管理系统,开发接口软件,系统设计数据库结构,建立全校统一的操作平台,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的良性互动。

虽然有部分高校采用计算机管理,但其多数只是基于快速检索的目录级的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实质性的学籍档案全文仍以传统的纸质形式存在,并非真正意义上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高校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摘要:通过对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SWOT综合评估与分析,明确了采用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并针对具有的弱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学籍档案,数字化,SWOT,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2]王喆.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3]张音.浅谈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与弊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上一篇:第七周晨会课教案下一篇:执法问责专项活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