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4-09-13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7篇)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北塘实验小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健全信息化机制,完善机构制度,推进信息基础建设,促进优质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信息化深度应用,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性。现将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

1、健全机构: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宋盈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张小文、王艳、张宓、张君会,工会主席王翠英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副主任为组员。全面督导、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2、成立部室:

2012年学校成立网络资源室,设立部门主任、副主任,专项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主要分管学校网络建设、健全网络资源方面各项制度、细则,落实校园网络、网站、多媒体等方面具体工作。重点做好各类信息资源采集、上传下载、做好教师学校信息化专业培训,排除设施设备故障,保证信息化安全、稳定、畅通运行。

网络资源室三名电脑教师,专人专项,分别负责向省教育资源网、区教育资源网、校园网上传资料。

二、加强信息基础建设

1、努力打造班班通,信息移动教室。2012年学校给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购买三架电子白板,为教师办公室教师笔记本办公、台式电脑、无线漏油器,使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无线网络随处有。教师教研时间可集体在六楼网上备课,可在教室下载资源,搜索课堂相关资源资料。大小会议、各项培训PPT资源能马上下载上传,达到共享。

2、打造各类信息交流平台

创建校园网,结合学校工作设置十个大栏目,充分展现学校的科学管理,师生风采,及时报道学校的各项活动,及时共享各类优质资源,各部室的活动先发布学校校园网站,再投送区局网站。学校相关优秀资源,经审核后上传校园网,创建班级博客、建立班级Q群,等多种家校沟通平台;健全网络教师论坛,校园Q群、联通短信互动等多种教师交流平台。家长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况,教师办公不再上下楼跑、打电话叫、大喇叭通知,群资源能第一时间告知、共享。信息化的平台推进了办公自动化,推进了教学优质化。

大力推广陕西省电子期刊阅览,建立电子阅览室,健全阅览制度,从时间上保证学生参与阅览,并对各班阅览情况做以考核。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临渭区教育资源网注册培训,电子期刊注册培训,达到人人一账号。并利用教师读书论坛督促教师定期阅览期刊。

三、推进信息化深度应用

1、拓宽信息渠道,增强互动交流

联系《陕西信息技术教育》期刊宣传学校信息建设发展情况。加强与报社、电视台联系,将学校各种活动动态积极让外界媒体了解,报道。

发挥教师主动性,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向网站提资源,筛选出优质资源上传校园网,充实网络资源,丰富教育资源。

2、提高学习应用,培训与活动并重(1)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应用水平。

2012年9月30日学校聘请瑞泉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电脑培训,12月,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后为了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又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建议》的培训。10月先后进行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培训,我校杨维歌等5位教师的电子白板观摩课分别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课件制作大赛,对评选的优秀课件进行共享学习,提高教师的白板技术应用能力。

2013年8月24日,学校聘请素质教育专家龚心钧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班级博客建设各项培训,开展优秀课件、优秀个人博客、优秀班级博客展评。

(2)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应用水平。

在学生中开展电子书设计大赛,正确引导学生上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美化教室、校园,展示班级风采等。活动面向4—6年级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状,并在校园展出。

四、做好服务工作,促进学校工作顺利进行

(1)结合学校工作做好摄影、照相、刻录做到提前准备,及时到处,妥善保存,期末归档。

(2)笔记本、操作台,办公室网络出现故障第一时间维修,排除打印、复印问题,帮助教师制作课件等。

通过不到两年的时间,我校信息化步伐大幅迈进,不仅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而且通过各类活动促进信息建设发展,真正达到以信息促管理,以信息促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2

一、近几年北京在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1. 服从服务于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

2006年以来, 北京市投入巨资, 实施了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系列工程, 为全市520所初中、1136所小学更新了课桌椅, 配备了计算机教室、理化生教室和科学教室, 装备了图书和音体美器材等, 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在配置标准制定修订、办学条件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改造的指导、仪器设备采购、教学仪器产品的技术检测严把质量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 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为提高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质量, 我们坚持软件硬件建设并举。在市教委的帮助下, 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共同携手集中全市优质师资资源, 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 对全市中小学2400余名实验室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了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向农村倾斜, 给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机会。2008年, 还举办了全市化学实验技能与创新大赛。连续3年的培训和2008年的大赛活动取得实效, 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仪器设备技能有明显提高。

3. 加强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

全市中小学教育总资产从2006年15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19.5亿元, 3年增长了60个亿。对于几百亿元的资产如何管好, 管出效益来。我们一方面运用《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这个信息化手段, 逐步摸清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数据及各学科实验室、专用教室固定资产底数, 建立健全手工账和电子账, 实施资产管理清查、抽查, 解决了几十年来家底不清的“顽疾”;另一方面市设备中心与市教委财务处为各区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 分别于2006年、2008年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经验交流会, 促进了实验室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

4. 启动了装备部门领导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自2007年以来, 以装备部门领导培训班为主要形式, 先后就“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方法、流程”“教育装备的理论和实践”“新形势下的实验教学开展”“教育装备的科学化管理”“实验教学与配置标准”等专题, 请首都高校和市财政局、市教研部门的专家、教授讲解。不少区县教育装备部门的同志与实验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一同到“北京市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展示厅”进行学习与研究。近两年来, 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领导、员工的研究性文章有所增多, 系统内研究与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

二、对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形势有关分析

1. 抓实验室建设是装备部门职能的回归

实验室建设历来是我市教育装备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责。比较集中的反映在1989年4月更名的北京市教育局技术装备部的职能定位上:一是负责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二是制定中小学实验室设施设备装备的标准和规范;三是拟定实验教师配备标准, 配合进修、教研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四是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开展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等。

2. 装备工作在军事上是与作战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几乎在同时, 教育系统撤销条装司、条装处, 军队相继成立装备部。据我所知, 总装、空装、海装成立, 是以总参谋部所属的二级部——装备部或空军、海军的司令部所属二级部——装备部为主体, 与后勤部相关二级部组合的, 新成立的装备部与军队作战部门结合的更为紧密, 因为, 作战部门研究探讨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战样式, 更需要加强对武器装备的研究与论证, 同样道理, 装备部不仅负责装备的购置与管理, 也需要通过对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使用 (平时的模拟试验) 研究, 才能真正购置好配置好管理好。我想, 教育装备与军事装备可谓是“殊途同归”。教育装备, 从涵义上讲就包含使用层面。装备工作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管理, 更不仅限于采购配置, 不关心、不了解、不研究仪器设备使用率和实验开课率背后的种种问题, 是永远做不好教育装备工作的, 教育装备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很难被充分认识。至于教育装备部门与教研部门怎么结合好, 只不过是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罢了。可以说, 现在提出这个问题, 似乎是新问题, 实质上应该是老问题, 或不是问题。感觉新, 无非是我们在以前没有重视。另外, 据北京市教育年鉴记载:教育装备部门从成立的那天起, 既带有后勤色彩 (即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 , 又带有必须融入中小学主流业务的色彩 (即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设立的) 。

3. 兄弟省市教育装备部门坚持抓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上世纪90年代末和进入新世纪的10年, 北京市教育装备工作就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确存在做的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的问题。据最近我中心对我市中小学校的摸底调研情况, 至少反映两点:一是的确有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缺少规范化管理的“规范”;二是的确有部分学校实验课并未开好。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不管怎么说, 这种状况与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 与素质教育推进的要求是不相称的。现在我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2009年11月, 教育部下发了文件, 并在苏州召开现场会, 北京市教委领导也高度重视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问题, 特别重视我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装备工作将重点适时放在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这个问题上。实事求是地说, 全面系统地抓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问题, 现在是时候了。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有许多可供使用的优质教育资源。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怎么看?怎么办?这值得我们工作在北京教育装备战线上的领导同志认真思考。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宏观思考

1. 要研究制定好规划

根据《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研究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规划》。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二是紧紧围绕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去做;三是求真务实, 扎扎实实打基础。什么叫求真务实?我想至少有这些问题:到底切合北京实际的标准实验室分别是什么样?到底规范化管理需要哪些规范?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叫规范化?到底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培训什么?到底怎么配合进修、教研部门开展分级培训?到底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是什么、任职条件是什么、配置标准是什么?到底怎么检查评比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室工作等等。要从北京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要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具体任务, 又要有项目推动及路线图和时间表。“十二五”期间做不完的工作, 可以放到“十三五”期间去做, 但应当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做下去。

2.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以全市中小学技术装备大会为契机, 积极宣传、动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切实把教育装备工作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摆上领导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努力形成市、区县、学校大抓齐抓的良好局面。

3. 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学校

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落实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 说到底还是学校这个工作环节末端能否落实到位的问题。市设备中心考虑先在两个区县搞试点, 重点就《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贯彻落实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各区县及专家的意见, 修订完善形成试行稿, 然后再全面铺开。

4. 要紧紧抓住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实验开课水平这个关键环节, 在服务新课改, 推进素质教育中表现出明显的效益。

5. 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市教委统一组织协调下, 尽可能界定有关部门 (如教育督导部门、教育进修部门、教研部门、教育考试研究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 抓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职责, 一方面强调相互之间密切配合, 形成抓工作的整体合力;一方面强调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抓落实。

6. 要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3

一、《标准》推广实施情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广明副主任作了“狠抓重点 进一步扩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报告,他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教育部近年来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方面所做的工作:

1.《标准》的宣传

教育部先后在全国各省、市召开了《标准》的宣传推广会议,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计算机报》等电视、报刊新闻媒体重点宣传《标准》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推广实施措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对《标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标准》应用示范区的建设

教育部在全国范围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以此带动《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复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36个地区具有示范区建设资格,其中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有12个,另有5个地区建设完毕等待验收,还有众多地区正在积极申报中。

3.教育管理软件评测

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2月20日下发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管理办法》,开展教育管理软件的评测工作。同时成立了“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委员会”,负责对教育管理软件评测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审核工作。

二、工作重点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于广明副主任明确指出《标准》工作的重点:

1.《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标准》的内容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最初的四大部分扩展到现在的六大部分,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幼儿园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和教育卡标准,其中管理信息标准除包括信息集和代码集外,还将信息交换标准、软件设计规范以及应用测试要求一同纳入各标准中。目前已完成各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正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

2.《标准》宣传和培训工作

《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是《标准》实施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进一步了解、熟悉、掌握和使用《标准》,是《标准》实施的关键。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分批、逐级开展《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原则上培训和宣传到每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每一所学校。

3. 加快《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步伐

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依然是《标准》推广实施中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求各省市尤其是未申报示范区的省市,尽快完成本省市的示范区申报工作。已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地区,要尽快完成示范区的建设工作。

4.深化《标准》应用层面,逐步构建区域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随着《标准》在全国范围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尤其是应用示范区,按照《标准》逐步建立了覆盖各类学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后勤总务、体育卫生、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学校基础数据库”不仅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也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为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展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使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近期选择了部分地区开展了一些项目的试点工作,包括:英语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综合信息评估项目。这些项目是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模式的一些试验和研究,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将在全国开展推广应用。

6.《标准》实施状况监测

开发《标准》检测软件,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管理软件开发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贯标情况进行监测。

三、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宇,总结了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1.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显著

截止到2007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中小学拥有各种型号计算机设备22.1万台(套),“生机比”达到30∶1。目前,约有600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有计算机教室5100多间,有9个市教育城域网(建成和在建的)。25%左右的小学、80%的初中和所有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教师达331500多人次,45岁以下的教师在项目实施前只有14.20%的教师会使用计算机,项目实施后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教师百分比提高到64%,有42.62%的教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注重推进软硬件建设、网络资源建设的共享,例如玉林、贵港等市利用城域网互通互联,基础教育共用一个网,共用一套教学资源库,共用应用系统,共用一批技术队伍,促进信息技术为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络化办公,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能力。

2.构建电子政务开放平台

结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覆盖广泛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04年实现了全区教育系统公文的无纸化传输,2005年实现了全区教育视频会议全覆盖。目前,包括全区地市教育局、高等学校和区直中等职业学校的190个客户可以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电子公文系统收发电子公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教育厅与教育部的连接、教育厅与各高等学校和各市、县教育局、示范性高中的连接,并且可以实现收播、组播、转播等功能。同时,桂林、柳州、玉林、百色、贵港等市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公文传输电子化。

3.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4年,桂林市和武鸣县被教育部批准建设《标准》应用示范区后,两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从《综合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到基础数据录入、资金筹集、开展各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两地应用《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学校350所,覆盖了示范区所有的市、县、区主要学校,建立了约4万名学生的基本数据。广大教师能够应用此系统建立教学档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通过应用示范区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示范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构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处长戴井岗同志作了“夯实基础 推动应用 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服务体系”的专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标准》在指导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并重点说明了《标准》在日常教育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情况:

1.教育统计信息平台建设

以“统计流程化、指标明确化、信息整合化、分析科学化、服务针对化”为目标,逐步建设一个符合教育和谐化发展要求,集教育统计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统计信息公布于一身,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部教育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部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两个框架、三大体系、分布数据、全面培训”。

2.学校基础数据库建设

以《标准》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构建以“三个数据库、四级数据中心、四个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含学生、教师、经费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学校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的“学校基础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详尽、及时、准确的教育数据信息,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信息化,促进统计工作的整合和归口管理,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3.《标准》的制定、完善与实施

《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是一项长期的、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的工作成果,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仍将是制定、完善和实施一套覆盖我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学校基础数据建设及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化发展。

五、《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系统规划处副处长马亮同志作了“巩固工作成果,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进程”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对示范区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

1.示范区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

在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采用统一的《标准》软件,一些学校放弃了原本购买教育管理软件(不符合《标准》的)的计划,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示范区建设,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标准软件应用,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数据的标准化实现了数据的复用,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规范了教育管理软件市场,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示范区建设经验

示范区《标准》的实施和应用的经验是“六个统一”:

示范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标准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内容——规划统一;加强《标准》宣传及人员培训——培训统一;务实推进,重在应用——软件统一;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进度统一。

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教育局采用“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全面提高”的策略,先在部分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应用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普及。对一些基础薄弱和农村学校,教育部门在经费、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示范区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要持续发展,资金如何保证问题;投入产出,如何解决发展平衡问题;如何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如何解决人才培训储备,满足信息化需要的问题。

4.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

关于未来示范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目标定位是:构建教育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教师工作服务中心;构建学科教学服务中心 ;构建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构建数字化教育行政管理中心;构建区域教育宣传窗口;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马亮副处长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与策略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略)。

在大会期间,来自哈尔滨、温州、郑州、重庆、桂林等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领导以及IBM公司、微软公司、广东北电的信息产业部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专题讲座(略)。

六、小结

此次会议主要是通过总结《标准》在全国各地实施推广的成果,交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推广使用《标准》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加快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进程,重点探讨《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方向。

由于《标准》的制定、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全面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将是紧紧围绕《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一方面要保持前期工作的延续性,巩固《标准》推广实施工作的应用成果,把已开展的实施工作做细、做好。另一方面更要积极开展和推进《标准》实施相关的新工作和新内容,尤其是在已经建设完成的示范区或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地区首先开展相关的试验工作,努力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4

--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实验工作总结

自去年8月我校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实验工作以来,面对实际、脚踏实地,精准谋划,精心研制实验方案,扎实开展实验工作。坚持“在标准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成为我们东黎教育人的共识;“办标准化学校,走特色化道路”写入学校的章程;牢固树立标准意识,把《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标准》内隐文化,于无形处见“标准”,于“标准”处见智慧,追求“办有诗意特质的精致校园,做有人文情怀的精品教育”,积极开展“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示范校”创建,实验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品质的迅速提升。今年6月,顺利通过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组织推动,明确标准,提高认识

我校成立了《管理标准》实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为实验、创建的责任主体,各部门分层推进实验、创建工作,形成了上下承接、各有分工的工作机制,成立了4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验、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学校多次召开培训会,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对《泰州市中小学建设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及标准示范校评估细则进行了反复研读。对照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细则,认真查找学校软硬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实验、创建工作看成既是达标检查过程,又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过程;既是查找差距与不足,暴露问题的过程,又是学校乘势而上提升办学实力的过程;把此次实验、创建工作作为我们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学校管理,反思、完善,最终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创建重要性的认识不仅体现在管理层,而且渗透到全校教职工,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工作局面,学校安排多种会议,反复学习,强化了每一位管理者和每一位教职工对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细则的认识,真正形成管理者知道如何管,教师知道如何教,学生知道如何学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实践体系。学校将《管理标准》实验、创建工作作为绩效考核重点,并设置了单项奖,对实验工作成效明显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这一举措有力推动和保证了《管理标准》实验工作。

二、目标分解,责任到人,分类实施

由于《管理标准》涉及到全校每一个科室、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每一项工作,实验的覆盖面之大、标准之高,要求我们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必须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所以我们采取三级管理模式。一级管理是校长。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全体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面工作。二级管理是副校长,常安祥副校长具体负责92条标准的目标分解,落实每项标准的具体要求,负责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负责“营造和谐安全环境” 指标的管理与实施;王忠海副校长负责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标的管理与实施;刘加根副校长负责“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指标的管理与实施;钱文辉副校长负责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指标的管理与实施。三级管理是全体中层干部,即每位主任都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对照《标准》,根据目标分解,认领自己的工作内容,将每一条标准细化分解,并作为第三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我们采取布置工作自上而下,检查工作自下而上。每一级管理负责人,在每一阶段都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方案,并定期在行政办公会上汇报实验情况。通过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

三、注重实效,亮点突出,精彩纷呈

我校坚持特色文化立校,把“文化立校”作为学校优质发展彰显校园特色和验证管理标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1.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学生 学校地处城郊,外来务工子女多达78个,留守儿童有65名,合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学校坚持“全纳”教育,特别关爱“外来花朵”等弱势群体,实行“党员教师爱心承包制”,学校成立校外辅导站,利用节假日送教进村,对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进行指导,致力做到学习、生活、身心等全方位关怀,确保收得来,留得住,更要培养好。外来务工子女上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校随时做好动态跟踪,坚决杜绝了辍学现象。

2.构建特色课程,助推学生成长

学校以30个社团为主要载体,实施着六大版块课程——经典阅读课程、艺术体验课程、阳光体育课程、实践探究课程、心德共育课程、象棋特色课程。其中,象棋社团被区教育局评为“十佳社团”。我校的“东黎棋韵”特色项目被泰州市教育局推荐,作为泰州两所学校之一参加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项目申报的答辩会。我校所做的题为《诗意精神观照下的象棋文化建设》的汇报,赢得了杨九俊、朱家珑等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现已申报成功。5月5日,《姜堰日报——教育周刊》以《走活小学教育这盘棋》为题,报道了我校象棋特色活动开展情况。

3.打造诗意课堂,促学生情智共生

“营造诗意氛围,关注生命在场,促进情智共生,提升学科素养”是我校实施教学品牌化的战略目标。《小学品德诗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带动了学校“诗意课堂,情智共生”教学模式的研讨,初步形成了“诗意导入,启动情智——诗意导学,生成情智——诗意拓展,展现情智——诗意生活,发展情智”的基本框架。

4.实施赏识德育,让德育走进心灵

“给学生一个别开生面的散学典礼,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奖状,送学生一份温馨贴心的安全提示,帮学生设计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让学生过一段幸福甜蜜的寒假生活”,这是我校去年寒假到来前,送给每个孩子的“爱心大礼包”,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在社会上赢得了美誉。

5.开展丰富活动,体验成长乐趣 组织学生开展“探寻家乡文化之旅”德育系列主题活动,寻访红色足迹,探寻姜堰文脉,开辟“小小东黎百家讲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研读经典,为学生提供“言说经典”的舞台;“道德讲堂”,每月一讲,让学生走进“自我教育、自我悟道、自我成长”的空间;抓实“体艺2+1”工程,有计划开展“六节(读书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体育节、艺术节)”系列活动,每项活动做到了有详细方案,有具体实施,有总结表彰。

6.搭建成长平台,助推教师发展

学校从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教科研成果、教学质量、教育创新等多维度进行“东黎十佳教师”的评选。开辟“东黎师说”栏目;一方面,开展“青蓝工程”,进行“师徒结对”。我校有五名教师成为区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思品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学校聘请他们为学科带头人,带动学科的建设。学校成立读书俱乐部和写作团,推动教师广泛阅读,鼓励教师勤于动笔,助推教师发展。

7.加强建章立制,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校规章制度,就必须明确办学的各项管理任务、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让规章制度成为学校成员之间的共同约定和法则。《管理标准》是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为建章立制加强长效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民主管理,我校以修订、完善学校章程为契机,以《管理标准》为本,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对学校进行制度的重建,文化的重构,形象的重塑,以期建立起符合我校校情、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文化系统,力争让学校高质态运行、高品位发展。目前已修订完善了《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章程》,并依据章程修订完善了《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健康促进学校章程》、《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方案》、《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师德考核方案》、《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班主任考核方案》、《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劳动纪律》、《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姜堰区东方巴黎城小学学生星级评价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我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岗位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安全首遇责任制”,第一时间迅速处置,及时报告;严格执行“两定五巡”制度,确保安全巡查无盲区;在班级内设立“小小安全巡查员”,相互提醒,互相监督;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和“间周一课”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和学科融合教育,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去年,我校创建成为了“泰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泰州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泰州市姜堰区首批“泰州市合格校园警务室”。

四、总结反思,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历时一年多的实验工作始终是我们查找不足的过程,同时我们又先后多次迎接市区组织的检查验收指导,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检查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认真落实,顺利通过6月3日泰州市教育局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示范校评估验收。通过学习标准、专家指导、标准实验、总结反思,我们意识到过去一些工作还很不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示范校验收结束后,学校根据专家组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及时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钱敏校长任组长,常安祥副校长为副组长,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再次认真逐条学习管理标准,对照细则,一一落实,做到每一条每一点都不落下,全面落实整改实验要求,将工作中的薄弱点、空白点作为当下实验工作的切入点,不断补充完善,不断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每一位管理者都对如何加强管理,如何改进工作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工作的目标性、方向性和实效性。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5

1 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1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表了《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强调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的推动作用, 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导向, 进一步加强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期间, 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 加快建筑信息模型、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推动信息化标准检索,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 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1.2 业务发展需求

工程建设活动中涉及到的标准种类很多, 从大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从行业来分有水利、电力、交通、建筑、市政工程、铁路等领域的标准;从检测内容又可细分为:门窗、幕墙、混凝土结构、金属材料、涂料、玻璃、金属结构、验收和质量检验评定、无损检测、节能检测等、现场土工检验和桩基检测等方面的标准。近几年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 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 且工程地域性分布广, 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量加大, 各工程组都根据各自的需求情况来申请标准, 这就意味着一份相同的标准可能分布在不同工程组使用, 加大标准的管理难度。而标准种类繁多, 容易造成部分标准变更遗漏, 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1.3 创建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的优越性

计算网络化管理, 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管理标准。它无时空限制, 具有广泛性、快捷性、开发性, 是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技术标准管理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 (1) 速度快; (2) 计算机的存贮量大, 体积小, 节省空间, 使用方便; (3) 自动化程度高, 对解决不同地区间的大范围和远距离的标准检索, 提供了有利条件; (4) 适应性强, 具有一次输入, 多次输出的优越性。输入同一条标准资料, 可以检索查看、复制, 还可以导出目录等;同时,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如标准编号、名称等方面进行检索查看。

2 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

标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利用的需要, 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方便利用, 实现标准信息资源共享, 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对标准信息的需求。利用计算机平台创建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系统, 设立不同的模板, 建立“一个中心、多点结合”的管理模式, 将分散的各“点”通过计算机平台连接起来, 建立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方式, 优化管理, 提升工作效率。

2.1 创建管理系统信息平台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研发属于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 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然而管理系统的创建不仅仅是单纯的依靠买来硬件、软件、网络等来实现信息化管理, 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管理相结合, 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信息化管理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将日常工作纳入管理系统管理, 分模块创建, 每个模块均涵盖日常管理所需的基本要素, 例如标准管理模块单条标准信息的维护功能包括标准的删除、修改功能, 还可编辑标准的相关信息, 如标准的持有部门、标准的替代情况、标准作废日期、标准状态 (现行、作废、废止) 等;创建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关键词模糊检索, 使标准信息能被快速获取。

2.2 收集网络标准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利用工业标准咨询网http://www.csres.com/查询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行业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建设部标准公告等;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http://www.moc.gov.cn/查询公路工程标准规范、水路工程标准规范、交通行业标准等;利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网站:http://www.cecs.org.cn查询工程建设协会标准相关公告信息;利用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http://www.fjjs.gov.cn/查询福建省地方标准的相关公告信息。

2.3 企业标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创建企业标准信息数据库, 将技术标准信息 (包括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持有部门等) 录入, 形成企业标准信息体系。其中涉及的标准类别主要有国家标准 (GB) ,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50×××, 建筑工程标准 (JGJ) , 建工城建新产品标准 (JG) , 建材行业标准 (JC) , 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 交通行业标准 (JT) , 其他类 (包括电力、化工、船舶、机械、铁路运输、通信等) 。

标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分布在各地区的利用者无须到资料室, 只要在自己办公的计算机上, 通过局域网按照标准号、标准名称、替代号等多个查询点直接浏览查询标准的分发情况和替代情况。节约了工作人员来回查询标准的时间,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现标准信息化管理, 为企业节约资源, 减少重复劳动。

2.4 信息的利用

通过管理系统来管理技术标准与以往的手工电子表格登记管理相比, 更快捷、方便, 利用者可以要求计算机对标准信息库中的标准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打印, 将这些信息转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创建的信息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共享。所有的信息数据不仅可以在局域网内所有的终端上同时显示, 当接入互联网时, 还可以在所有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上利用, 使利用者随时随地的利用。

权限的管理。由于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的便捷性, 因此就要通过一些技术限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完整、一致。标准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的人员有标准管理员、标准利用者、数据系统管理人员等, 要根据所涉及人员的工作特点来设置权限, 进行分层次的管理, 标准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和利用者, 都应该有与其工作相关的身份认证、使用范围等控制措施, 使无关人员无法进行操作, 确保标准信息管理的严谨性。

信息的检索与统计。在标准管理系统上设置有模糊查询检索功能, 利用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检索:一是关键词检索, 通过标准名称中的关键词来检索标准信息。二是数字号码检索, 通过已知标准编号来检索标准信息。利用查询检索功能还能对标准的使用进行统计, 例如你想查询下某份标准的持有情况, 在管理系统查询界面上输入标准编号查询, 系统就可以统计出该条标准的信息, 包括标准的分发情况、替代情况、哪些人持有、现行的还是作废等。如果你想统计下某个部门总共持有多少种标准, 则在查询界面选择你要统计的部门, 系统即可调出该部门下的所有标准信息数据等等。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 在技术标准管理、信息传递、检索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大大提高了标准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给我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的项目不断增多, 施工设计任务加重, 对技术标准、规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标准管理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 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 但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大趋势下, 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仍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改进, 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是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技术标准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往单纯的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以标准管理系统为桥梁, 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秀侠.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 2006.

[2]罗锋盈, 胡啸.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快速推进[J].中国科技投资, 2009 (6) .

[3]赵雪锋.建设工程全面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浅论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实验室 标准化建设 问题 对策

1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内容

1.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包括学生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室(包括各类标本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每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应达到90m2-110m2,生均1.80m2-1.95m2。其平面设计要求为:学生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5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应不小于1.2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1m。

中小学实验室演示台均要求供电到位,设有220V的两孔、三孔插座若干。

仪器室与相应科目实验室毗邻设置,其面积以容纳相应科目仪器且留有一定余量为宜。配备满足仪器存放的仪器橱。

准备室要求水、电到位,配有准备台、工具箱(常用类)、手推车等。

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可兼设在准备室或仪器室内,但不能设在化学药品室内,也可各科目的实验教师(实验员)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

各科目的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应有相应的防盗、防火安全设施。

1.2实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着重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分组实验仪器数量至少达二人一组,高中60%以上的分组实验仪器数量应达一人一组。

2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问题

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至今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只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因此,实验教学根本不受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室里上实验课,老师手里拿着几个瓶瓶罐罐,就给学生讲授了一个化学反应。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2.2实验室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在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中,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有已经建成实验室,但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领导,相关科室缺乏协调。没有详细实验操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仪器、药品和工具等使用不规范,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将实验室纳入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这使得实验操作无章可循,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3实验室教师待遇较低,缺乏工作热情

随着实验室数量急剧增加,实验教师的配置却跟不上来,而且他们的待遇偏低。一方面实验教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却得不到相应的物质补偿和精神奖励,甚至很难得到正式编制;另一方面,大多试验教师出于生计,兼职科任课教学任务,无法专职投入试验研究,从而备感疲惫。

3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3.1充分认识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建设合格学校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县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改造与建设,要改变单纯的教材说教的模式,解决以口头表述代替实验操作的做法。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应成立由专门的校级领导牵头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实验室的统筹协调,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将实验教学的每个细节明确出来,并严格执行,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要加强考核监督,对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考核,与相关教师的绩效工资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管理效能,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坚持标准,科学规划,注意安全

学校要按照“一个规范”和“两个目录”的标准要求,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好实验室和功能室,既要符合现实规模要求,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科学规划好,实验室一经建设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切忌重复建设。实验室建设选址要科学化,要考虑防火、防潮、防雷电、防盗等因素;建设要高质量,不能粗制滥造,材料要合格、手工要到位。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要特别注意对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物品的管理,绝对不能发生管理、操作中的伤害事故和有毒物品的失管事件。

3.4提高试验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

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水平,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对试验教师的培养问题,定合理的人事政策,给实验教师留出足额的编制,保证管理队伍数量。在质量建设上,要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或集中培训,成绩与技术职称的评定进行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世喜.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一起抓[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08).

北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7

街河市小学具有百年办学历程, 人文底蕴深厚, 现有学生1300名, 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脸上绽放天真的笑容, 让每一个孩子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让每一个孩子提高快乐学习的素养”的育人观, 因此, 在实验教学上, 我们形成五大观念。1) 重视实验教学, 能够有力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提高;2) 重视实验教学, 能够有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3) 重视实验教学, 能够有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 重视实验教学, 能够有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5) 重视实验教学, 能够有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我校正是以这“五大观念”为突破口, 为着力点, 使实验教学在全校教学工作的地位得到突出, 共识得到形成。

二、高标准建设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保证

小学科学课程, 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构的方式, 由简单到复杂分段设计, 即将每一个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体概念, 并对具体概念进行分级。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培养和科学态度教育的载体。新的教学内容对实验室基础硬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全面适应新课程标准, 两年来, 我们投入5.5万元, 彻底改造升级实验室两间, 配齐了24套学生实验桌凳, 全部通电、通水到桌, 铺设了防滑地面, 安装了窗帘, 并配备了一整套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两年来, 又投入6.8万元, 全部配齐了三至六年级科学课所需实验的全部器材 (教学工具箱和学具) 。宽敞、美观、适用的实验环境, 齐备、规范的实验器材, 为科学实验教学的推进与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三、科学化管理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核心

(一) 实验室仪器的科学化管理

实验室存放着上千件仪器和药品, 实验员不权要具备管理这些仪器和药品的相关专业知识, 而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所有实验柜存放的仪器整齐排列, 分别编号, 按编号、种类、购置时间先后摆放、造册。一学期结束, 对库存进行逐一清点, 对下一学期开学购置更新仪器和药品提供可靠的缺货信息。在管理中, 我们发现了塑料仪器制品老化, 金属仪器制品氧化, 毛皮标本虫蛀, 玻璃仪器有损坏, 一些贵重仪器维修不及时等现象, 为此, 我们分项制定了实验室“八防”措施, 即:街河市小学实验室防火制度、防潮制度、防腐制度、防锈制度、防毒制度、防冻制度、防蛀制度、定期维修制度。

(二) 实验教学中仪器操作方法及药品用量的科学化管理

在实验前, 实验教师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 将每次实验所用的仪器按最少用量列出清单, 分发到每个实验小组, 不浪费每一份药品器材, 让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养成精益求精、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素养。每一次实验完成后, 实验教师都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包括参加实验的班级和组数,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用主要仪器和药品的用品及用量。

(三) 实验教学中的目标及文档的科学化管理

每学期初, 实验教师及实验员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设置及学校下达的教学计划在教务室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制定实验计划, 分列出每一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实验员根据各年级的实验总量与教务室协调调整实验课程表, 避免不同年级在同一节课使用实验室。每学期实验课结束后, 实验教师把学生课后记录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 交教务室存档保管, 实验教师也将分组实验记录和演示实验记录统一装订成册交教务室备查, 作为考核工作量及绩效的依据。

四、高效益使用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根本

(一) 以人为本,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2009年, 我校配备了4名科学课专职教师, 一名专职实验员, 组建了科学教研组。这5名专职人员, 有2人原来是自然学科专职教师, 知识功底过硬, 教学基本功扎实, 而其他3人以前从事其他学科教学, 可以说是新手, 我们通过一周一次业务学习、一周一次集体备课、一月一个年级一次的高密度研讨活动, 派出到刘家场小学、市实验小学学习, 再通过上汇报课、说课等形式进行交流, 迅速提升了整支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孟荣老师逐步成为了学校科学学科实验教学的带头人, 学校在考核机制上, 也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 实验员的工作量将准备实验、清洁、保养、维修仪器设备场纳入其中核算, 一堂实验课, 教师往往耗心劳神, 准备时间长, 因此, 学校按2节课时计工作量。学校专门制订了《街河市小学实验员工作考评方案》、《街河市小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案》, 参与学校总体结帐, 让实验教学的队伍不仅有为, 而且有位, 扭转了过去在学校评价上重语文、数学学科权重, 轻科学、品德学科权重的现象, 提高了科学实验教学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 科学引领, 积极开发校本资源

激励机制的健全, 激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校实验室装备的器材毕竟有限, 因此, 我们大力鼓励教师根据所担任学科的年级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特点, 自行设计、制作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器材, 这些资源与器材, 都富有创造性, 更有适用性, 在激发学生兴趣, 攻破知识难点上作用十分明显, 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课时效率。在学校评比中获得自制教具第一名的赵小艳老师根据“月相变化”设计、制作的“月相变化图”, 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深受学生的欢迎。2009年, 学校科学实验教学队伍共有8项制作投入到教学中, 极大地增强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活力。

(三) 积极鼓励, 激发学生个性发挥

食盐、土豆、食醋、碘酒等物体, 是科学实验课中经常用到的低值易耗的材料, 我们积极发动和鼓励在实验前让学生提前准备这些实验材料, 我们认为其显而易见的效果有:1) 学生对这些材料熟悉, 容易准备, 学生自带这些材料, 会倍感自己是实验的主人;2) 减轻教师的课前准备量;3) 让科学课切实贴进了学生的生活。

科学实验教学, 我们才刚刚起步, 通过科学教学, 让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进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一定会去努力的。

摘要:2009年, 我校以成功创建“松滋市示范学校”为契机, 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推进系统工程, 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小学毕业生实验操作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从根本上找到一条充分调动学科教师和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的新途径, 促使了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教育思想, 扎实高效地开展实验教学, 并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 可以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实验教学, 培养其好奇心, 激发其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 重要的是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 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

上一篇:贵州方言歇后语下一篇: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