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2024-10-08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通用12篇)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篇1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保证我校九年义务教育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及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校辖区内小学的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学、奖惩、毕业等事项,均依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入学和学籍

第三条:凡年满六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的儿童均按规定持户口薄到服务半径内的学校按时就近免试入学。对弱智儿童,可酌情放宽入学年龄。学校不得拒收本区域内学生入学。适龄儿童在规定时限内到服务半径学校办理注册、报到手续后,即取得小学学籍。

第四条:学生入学必须严格遵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区域由县(区)教体局确定,原则上不变,若因故变更时,由教体局根据学校规模和当年生源数量进行适度调整。学生应严格按划定区域报名,严禁择校。对不属于本区域内的学生,学校有权拒收。

第五条:学籍号编排规则:第一、第二位为学生入学年届号(01、02、03……),第三位表示县(区)代号(民乐县为“3”),第四、五位为学校类别代号(城区“00”、农村“01”),第六、七位为乡、校代号(由教体局确定),第八、九、十、十一位为学生序号(由学校按序编排,中间不得空号)。

第六条: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实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学校,在报名前十五天发给适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对达到小学入学年龄,父母或监护人不按期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者,由乡(镇)人民

政府或学区、村民委员会和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共同做动员

工作,动员无效者,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第七条:义务教育阶段应严格禁止学生退学或辍学,任何学校或个人

均不得强迫学生退学。在校学生未经学校准假三日不到校或新生开校一周内不到校,学校应及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督促其到校;经学校督促后

一周内不到校,学校应及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学

区、村民委员会和学校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共同做动员工作,并

发给《义务教育辍学学生返校通知书》,令其返校。动员无效者,强制返

校。否则按《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辍学学生经动员返校后,一律随原年级就读,确需降低一级上学的,必须经县教体局审核后方可进入低一级年级就读。

第八条:适龄儿童因病不能按时入学,确需缓学者,应在接到入学通

知书五日之内,由其父母或监护人向通知书发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出

具县(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或乡(镇)中

心学校和学校批准后,可办理缓学手续。缓学期限为一年,期满后仍无法

就学者,应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第九条:小学农村按45--50人编班,复式教学班每班人数一般不超

过40人,学校提倡开展小班化教学。

第三章转学、借读

第十条: 学生有下列理由之一者,准予转学

1、家庭住址跨省、市、县(区)、乡(镇)迁移。

2、家庭住址迁离原校服务区,且路途远不能在原校学习。

3、由公办学校要求进入民办学校或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学校学习。

第十一条:本区范围内在校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确因家长工作调动

或家庭住址变迁等原因,需要转学的学生,由家长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

请,经学校同意,并出具转学联系函,由家长到转入学校联系,经转入学

校同意盖章后,转学证联系函交转入学校留存, 转学证联系回函交转出学

校留存,在每年秋季开校(九月份)由学校集体办理异动学籍手续,转入或

转出学校一定要认真审核,不得无故接收不符合规定的学生转入或留级。

外地转入或转出的学生必须有外地学校印章。因不符合手续而造成的一切

不良后果,均由接收学校负责。

本区范围内六年级毕业班一律不准转学。

第十二条:外地学生转入本区学校上学,须持原就读学校出具的“转

学联系函”及其它相关学籍证明材料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

盖章,家长持“转学联系函”、原学校学籍卡等相关学籍证明材料及转入地

常住户口薄到县教体局审核。经审核符合转学规定,由县教体局统一编排

我校新的学籍号,学生持经县教体局审核盖章后的转学证联系函到转入学

校免试入学。

第十三条:本校转往外地的学生,由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开具

学区统一的转学联系函,转学联系函经转入学校同意并盖章后寄回联系回

函,由学校依据经转入地学校盖章的转学证联系回函到县教体局办理学籍

消号手续。

没有转学证联系回函的学生,一律按流失学生对待。

第十四条:学校接收转学学生,经学校同意接收后,必须经县教体局

审核,编排民乐县统一学籍号后,学校方可安排学生入学就读。任何学校

或个人不得拒收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也不得接收没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不符合转学规定的学生,县教体局不办理学籍手续,学生必须

回原学校就读。因转出学校手续不健全或不符合转学规定造成失学的,转

出学校应承担责任,并允许学生回校就读。

学校必须保证每位在校学生均拥有民乐县统编学号。否则,造成一切

不良后果,均有学校校长承担。

任何学校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学生转学。

第十五条:在特殊情况下,县教体局有权安排有正常转学手续的学生

入学,学校应无条件接收。

第十六条:借读生是指到非户口所在地就读的学生。学校原则上不接

收借读生。若因特殊情况需借读的学生,其家长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借读学校同意,县教体局审核批准后入学,并依据有关规定收取借读费

后安排借读。借读学生在借读期间不办理正式学籍手续,由学校单独造册

登记,并报县教体局备案。

第四章休学、复学

第十七条:对因病(住院治疗将达三个月以上)或其它原因无法继续

学习的学生可准予休学。学生休学,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

批准盖章后,持休学申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到县教体局办理休学手

续,经教体局审核,批准后方可视为休学。休学手续学校必须督促学生家

长在一周内办理,不按时办理休学手续的学生,不承认其休学。

第十八条:学生休学期满,家长应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学校应在学

生出院一周内持学生复学申请和休学申请(休学申请必须是原县教体局审

核盖章的)到县教体局办理复学手续,经县教体局审核,根据学生实际情

况编入相应年级并编排新的学号,学校安排插入相应年级就读。

第五章升 级、留级

第十九条:民乐县小学取消留级制度。不允许学校以任何理由安排学

生留级。

第二十条:对学业成绩优异,提前达到更高年级学业程度的学生,经

学校考核,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教导处核实,县教体局审核后可准予

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并由县教体局重新编排学号。

非毕业年级学生因成绩优异需升入初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参加小学毕

业年级考核,方可升入初中就读。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突出,应予奖励。奖励分

三好学生奖和单项奖,高年级还可设优秀学生干部奖。

第二十二条:小学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应坚持以批评教育为主,对极少数错误较严重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小学不得开除学生。

第二十三条:小学生奖、惩情况应记入学籍档案。

第七章毕业

第二十四条:小学生学习期满,参加了学校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均准予毕业,发给《民乐县初等义务教育证书》。

第八章学籍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民乐县小学学籍均实行电子档案动态管理,学籍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学籍电子档案数据表的字段包括学生学籍号、学生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年级,班级,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异动情况记载和备注等栏目。

第二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的学籍档案。

学生学籍档案材料(纸制)主要有:(1)、学生学籍证;(2)学籍卡;

(3)学籍花名册;(4)报到册;(5)学生转、休、复学等异动证明材料;

(6)学生奖惩材料;(7)各科成绩册;(8)学生体质健康卡;(9)其它。

学生学籍档案材料涉及的有关表、册、卡由学校依据县教体局规定统一样式统一印制。

第二十七条:一年级新生办理注册、入学手续后,由学校按照县教体局的统一要求,填写“小学生学籍卡”和“小学学籍管理证”并在开学两周内将新生学籍花名册(并报数据表软盘一份)报县教体局审核、备案。

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有学校教导处负责,学校必须有专人管理,学校应设立档案室,健全规章制度,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遵章守纪。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学校应及时向县教体局报告事因及处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篇2

这一血的教训警示我们, “细节决定成败”, 凡事从小做起。

学生的学籍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这一细节虽然不像航天飞机那样人命关天, 也不像企业那样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但这一细节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受教育权利, 关系到每个学生校园生活的尊严和幸福。因此,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回归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细节管理”理念, 重视学生学籍管理科学化, 探索学籍管理新机制, 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管理质量, 更好地为学生、为家长服务。

基于长期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中小学学籍管理的科学化,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章立制, 让管理有章可循

(一) 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学籍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加强高位引领, 区教育局和各学校要率先成立以局长和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下设监督人员和专干, 并在社区中寻求一位联络员, 在全局上下形成“局—街道 (片) —学校”三级学籍管理网络, 在学校建立“分管校长—学籍专干—班主任”三级学籍管理工作体系, 从而达到学籍管理全覆盖, 以保证各种制度的有效运行。

(二) 完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都要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学籍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根据学生和家长、学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各种学籍管理的制度, 并经领导小组讨论后实施, 如《学生转入学各项规定》、《学籍异动办理 (休学、转学等) 程序指南》、《学籍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等细则, 在组织学籍管理专干学习讨论的同时, 要指导他们建立相应的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制度, 如《班主任培训制度》、《学籍异动办理 (休学、转学等) 程序流程图》, 并在学校建立学籍管理对外接待室, 方便家长和学生办理各种手续。

(三) 实施网络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是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的基本条件。随着学籍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加大, 人工管理存在重复劳动多、准确性低、管理无序、反馈滞后等问题, 实施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学籍网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区教育局和学校将新生入籍、学籍异动、毕业审核等全部信息进行网络录入, 严格按要求保证系统数据及时更新统一, 做到学籍数据完整准确。认真落实学籍电子化网络管理各项要求, 开展学籍网上管理。为了方便专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及时地答疑解难, 还可以建立学籍专干QQ群, 通过QQ群传递文件、发布通知、资源共享、交流经验, 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人为本, 让服务深入人心

(一) 重划学区、就近入学

为进一步规范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 科学、合理地划分辖区内各中小学的招生范围, 促进区域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学校学籍专干要认真走访辖区内的每一个社区, 反复调研和征求意见, 对全区各中小学校学区进行重新划分, 以更好的利用辖区各学校的教学资源。此次划分, 全面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和就近入学, 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推进宜居城区建设,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每一个学生。

(二) 深度访谈、查漏补缺

学生入学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为了更好地服务每一位家长, 切实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 在按照居民区划分学区的基础上, 对学校边缘地区的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区别对待, 因为按照就近入学的学区划分, 有个别地区的家长和学生还是存在实际困难, 比如, 两校之间是交通主干道等,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距离来划分学区, 势必存在个别学生上学需要通过主干道的问题, 这就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 应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调整个别楼院, 解家长之所急。

三、形成机制, 让管理更加透明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多数家长对相关政策和规定比较迷茫, 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也让部分家长感到无助。为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让每一个孩子能幸福地上学, 还应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 走进社区、确保入学率

每年的招生工作开始前, 各区学校都会印发一定数量的招生简章, 宣传学校的办学特点, 学校的学籍专员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和家长亲切交谈, 和社区联络员密切沟通, 了解社区内孩子的动向, 掌握社区内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一览表初步掌握适龄儿童的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及早地做好学前儿童的人数统计, 为家长解答一些入学的问题, 为学校的工作安排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扎实做好学前适龄流动儿童的摸底与建档工作, 除了很好地利用户籍簿外, 还应利用其他一些渠道, 如到辖区内的社区对暂住人口子女进行摸底, 督促其子女按时入学。实践证明, 充分的准备和早期的安排可以确保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率。

(二) 规范转入学工作, 严控辍学率

转入学工作是学籍管理的常规工作, 如果出现漏洞, 极易造成学生的辍学,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各校学籍专干要每月汇总整理学籍变动材料, 做好学籍变动记录, 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定期清查学校各班在校人数, 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配合班主任开展流失学生劝返工作, 并登记造册, 注明流失时间、原因和去向, 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以便共同劝学。这些举措都将严格控制区域外来务工子女的辍学, 促进国家要求标准的达成。

四、电子分班, 让教育实现公平

近几年, 小学、初中新生“择校热”现象愈演愈烈, 甚至发展成“择班热”、“择师热”, 不仅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而且让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地裹挟于其中, 欲罢不能。“堵住择校风, 治理快慢班, 还教育一方公平的天空”, 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回响着。如何分班, 关系到教育公平与否。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区域内各中、小学起始年级要全部实行电脑均衡分班。

为确保电脑分班的公平性, 要聘请专业部门设计制作电脑软件程序, 按照学生年龄分布、男女比例等自然条件, 科学、合理地实施分班程序。在教师的分配上, 也要实行随机抽签分配, 做到均衡分班、均衡配备教师。分班做到“四公开”:分班程序公开、分班时间公开、参加人员公开、分班结果公开。分班时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监督分班全过程, 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化。

总之, 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实施素质教育、稳定教育秩序、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随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 旧校区的改造和新建校区的扩建, 学校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在这种动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下, 如何保障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 消除大班额现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 给学籍管理工作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于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学籍管理 中小学 重要性 问题 困难 改善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98-01

学生的学籍管理,同教学运行管理、教师管理、教学工具与环境管理一样,均属于教学行政管理的范畴,是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工作。建立科学规划、组织健全、标准统一、分布协同的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巩固、提高“普九”和“两基”攻坚的成果,保证每一个儿童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防止辍学,改进学生管理模式,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学籍档案主要记载和反映了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学习经历、学业成绩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与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中小学生学籍档案是每个学生在中学期间学习、生活的主要依据,中学生学籍档案是每个学生学籍档案的基础,也是高一级学校录取、培养学生的第一参考材料,中小学学籍管理是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中学阶段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管理好学生学籍档案至关重要。这不仅与中学生本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还会为以后的升学、转学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强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一问题是小事。各地要高度重视,增强敏感性,妥善处理每一个个案,绝不能因小失大,变小成大。要通过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

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可能面临的困难

(1)行政方面。

一是电子学籍系统实行五级应用和两级部署,一些原有系统的省份实行的是多级部署,全国统一后,人员的配置,经费的使用等都会受到冲击,自然使一些地方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二是系统部署后,中央只提供一次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经费,且限于中西部地区,经费差额和未来的大量人员及运维经费需由地方承担,财力不足的地区难免会有惰性心理。三是各地对于学生和学籍管理,从本地利益出发,出现抢夺生源和不愿接收学生等行为。四是行政部门内部业务协调度低,出现部门政策和要求“打架”现象,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

(2)技术方面。

目前,虽然已经全面建立了学生电子学籍档案,但新旧资源对接整合尚不顺畅。由于对接牵涉功能对接、数据对接以及基础环境的对接,程序十分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随着每一次升级,必须有新的对接功能匹配,在技术处理上造成壁垒。目前,辽宁、湖北、陕西已经放弃对接,转用免费提供的中央统一系统。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性十分重要,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平台的使用时段大都比较集中,即在每学期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较为频繁,如果出现类似铁路购票系统的“间歇性瘫痪症状”,那么本来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可能就要变得毁誉参半。

(2)学籍条件造假可能仍然无法完全规避。

虽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屡屡出台政策和文件试图限制高考移民和非法转学等违规行为,但结果还是一如既往地遗憾:学生由高分省份往低分省份“移民”的例子仍十分常见。由于不少地方纷纷将学籍满三年列为报考条件,所以各地学籍弄虚作假现象仍有存在。

三、对于完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各部门加强配合

学籍管理工作一是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尤其是分管学籍工作的校领导要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加强对数据和档案的保密、备份和档案管理,投入相应的资金和人力提高备份和管理的力度,加强技术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基本信息不公开、不扩散。 建立健全学生学籍档案及学籍管理制度,尤其是需要进行网下数据备份和学籍系统定期备份,实现纸质和电子“ 双备份”;三是加强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法制意识、保密意识、政策水平和学籍系统操作水平。电子学籍管理对于中小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是一个新事物。为了保障电子学籍管理的实施,还必须加强中小学校的校长和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通过培训,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另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被安全地使用。

(二)建立统一的运维模式

当前,由于采取的是地方实施,中央奖补的模式,且奖补资金并不是建立在实际工作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因此,虽然奖补资金已经下放,但数据中心建设迟迟未能启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学籍系统的部署实施。在运维队伍建设方面,还须考虑建设统一的推进模式,避免学籍系统联网运行后出现前置机、数据库故障等问题,通过建立统一的运维模式,促进系统顺畅运行。

(三)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问责机制,才能真正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维护学生的利益不受损害。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权限,确保学籍信息的安全。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学籍信息保密制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以严谨的态度。对于违反学籍管理方法的行为,特别是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档案、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等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学籍信息的采集和修改都必须经过家长审核后签字,保留原始数据,一旦有不实情况,可以逐级核查。

四、结束语

总之,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现“控辍保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陆家兰,刘芬. 全面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刻不容缓[J]. 教育现代化,2015,12:162-165.

[2]杨耸立. 学生学籍系统管理问题初探[J]. 北方经贸,2015,07:293.

李园小学儿童按时入学措施 篇4

1、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学招生计划方案,对群众关心和反映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尽力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2、加强与村委会的配合,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3、坚持按学区招收6周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原则,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认真做好学龄前儿童和适龄儿童年龄摸底调查工作。每学年对李尤、里仁两村0-5周岁儿童调查建档一次。儿童到六周岁时应及时给监护人发放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5、新生应持九年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按时到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的,须持有关证明在开学前向学校请假。如开学后一周内不到校办理入学手续,由学校向村委会反映并报请洪水镇人民政府,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入学。

李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 篇5

一、新生入园和新工作人员到岗均要经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不招收患有先天心脏病、癫痫、高烧抽搐等有事故风险疾病的幼儿。

二、幼儿及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每学期测量身高体重一次、测视力一次、验血色素一次、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三、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报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四、制定合理的一日作息时间。每日户外时间不少于3小时。

五、建立体弱幼儿档案,定期对体弱儿进行检查和分析,提出保健措施。

六、每天保证供应充足的温度适中的开水,每天课间、运动后提醒幼儿饮水,培养幼儿自觉饮水的习惯。

八、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篇6

关键词:学籍异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意义,途径

一、学籍管理及学籍异动

学籍管理工作包含新生入学资格审核, 学分审核, 学籍异动, 每学期报到注册, 毕业生资格审核,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等环节, 各个环节相辅相成, 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并且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惩戒作用, 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 学籍异动工作就像一个交通枢纽, 是学籍管理工作中最基本, 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它包括退学, 休学, 复学, 退学试读, 恢复学籍, 终止试读, 转专业, 转学等内容。

二、及时处理学籍异动的意义

学籍异动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在校生学籍动态变化的过程。以新生入学电子注册数据为依据, 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上及时处理学籍异动, 保证了在校生数据的准确性, 促进了学籍管理工作的展开。

1. 有利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自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开通以来, 全国各高校在校生数据库均在此平台中保存。这期间各高校陆续会有在校生因各种原因被取消学籍。学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原因, 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在校生—学籍注销”一栏中, 注销这些学生的学籍。若不及时将这些学生的学籍在平台中注销, 短期内也许不会有太大问题, 时间一长必定会占用资源, 造成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2. 有利于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严谨化

学籍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求各部分、各时期的工作都必须毫无差错, 才能确保学籍学历信息的准确无误。如果不及时处理学籍异动, 就会导致毕业生电子注册数据中一部分学生提前毕业, 甚至一部分学生已经被取消学籍不予毕业。因此, 及时处理学籍异动有利于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化, 做到信息与实际数据完全统一。

三、做好学籍异动的管理方法

学籍学历管理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日趋完善, 在校生模块功能一步一步加强, 以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数据结构为基础, 各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准确快捷地进行学籍异动处理。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如果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信学籍工作可以做到集正确性、合理性、时效性于一体。

1. 规范学籍管理工作

各高校应健全自身的学籍管理制度,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 学籍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各高校领导应重视这项工作, 正确采集新生信息, 严格审查异动原因, 准确把握异动流程, 这样才会使异动工作严谨有序地进行。

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特别是学籍异动, 涉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切身利益, 因此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是业务能力、计算机水平, 更要求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思想素质, 这样才能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3. 充分利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

从2004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利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对当年录取的新生进行网上数据审核工作, 2006年启用了在校生管理模块, 说明学籍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逐渐被网络所取代。与此同时, 网络化的管理通过各高校信息联网, 也可以监督各高校依法治校。通过不断的完善, 学籍异动功能在平台上已经有了自身成熟的体系。通过平台处理过的学籍异动, 可以在网络日志管理中随时查询, 有据可依, 便于检索统计学生的异动信息, 做到不出差错。

总之, 学籍异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 平稳的, 准确的, 深入而又细致的工作, 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 一步步探索, 提高管理手段, 工作模式, 加强技术含量, 才能使学籍管理工作锦上添花, 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顾京宇, 唐桂英.学籍管理工作浅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篇7

【摘要】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新形势对学籍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学籍管理必须必须以学生为本,同时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学籍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更好的为学校培养应用型高质量人才服务。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管理手段;管理体制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提升,建立规范、高水平的高校学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学籍信息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加强学籍管理、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伴随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包括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学籍档案建立、升级、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授予学历证书等多项工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籍管理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管理范围扩大,内容更为广泛,如实行“学分制”后提前毕业的学生和延长生的学籍档案;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和专业方向选择的材料;各类试点班的材料;“专升本”的学生材料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依据和凭证作用。无论是对于高校作为参考,还是学生出国深造、就业等都是必须提供的重要材料,所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学籍档案,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体系,是高校学籍管理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以某高校为例,教学人员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让繁重且细致的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且工作重复率高,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学籍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部分功能落后,信息不齐全,时常出现系统中信息更新慢,记录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等问题。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不能同步以至于纸质档案遗失后难以找回数据。

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人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信息量大且具有持续性,高校里都会有校级管理部门,同时二级学院一般由教学秘书负责管理学籍。然而,这些管理人员看似队伍庞大,实则责职不明,素质参差不齐。拿某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人员来说,学籍管理是学院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但教学秘书工作范围较大,又缺乏专业培训,在工作分工时并不考虑是否有经验和能力管理好学籍,而是当做一项简单的工作来分工,有教学秘书换工作岗位也很少交接,导致负责学籍管理的秘书只是简单的了解学院学生情况和掌握办理手续流程,同时简单地把学籍档案存档,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更不会去深入的分析学生学籍情况。另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增多,学籍管理任务量不断增大,学籍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更无法保证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于学籍管理制度,许多在校学生并不十分了解从而也缺乏重视,甚至部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都不是很清楚。例如,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学籍档案的重要性,也不重视自身什么行为违反了学生管理条例,将会受到什么惩处,直到犯了错学校进行了处分,毕业后因处分等影响了就业时才追悔莫及。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校学籍管理缺乏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对于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籍管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是学校对学生学习状况等监测的重要数据,如果学生本人都不了解,在校学习生活中就少了自我约束,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学校突如其来的处理决定,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时就增加了难度,也难以达到执行的效果。同时,如果管理人员本身都不是很清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在管理过程中将无法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也无法合理有效地执行制度。

4.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学籍档案本就是反映和记录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不仅学生在学籍变动、出国深造、就业时需要,同时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相关数据的需要也日渐频繁,既要求学生学籍数据准确、完整,还要求快速、及时。但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籍管理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反馈滞后,对于细致繁杂的信息难以及时提供,以至于服务与决策功能不足。

5.学籍档案规范困难

学籍档案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而成的,记录了学生入学到毕业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和学生学籍变动等相关手续的签批材料、学生奖惩文件、学生成绩信息等,科学归档和完整保存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学籍档案多个部门管理、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以至于出现调档时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学籍档案管理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档案时常不能同步,纸质档案遗失后导致数据丢失。

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探讨

1.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促进学籍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管理学籍,替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在教学改革和学籍管理工作范围增大的情境下更符合学籍管理需要。第一,使用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增强学籍管理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同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实行电子注册、电子审核,同时组织好在校学生毕业前做好国家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填报,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全称网络化学籍管理。

2.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管理队伍

面对繁杂的学籍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电子信息技术,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籍管理制度,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学籍的专人管理队伍和部门并明确职责,同时针对岗位变动建立完整的选任、交接制度。此外,学校应当多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学习研讨,全面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养和业务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学校各职级部门。

3.加强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

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切身利益,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手册》、校园网站、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对学生积极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增强对自身学习和行为的规划、约束,从而减少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难度。同时,对于教师管理人员比如辅导员、教学秘书也通过开会研讨、学习交流等加大宣传,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引导、规范学生行为,也为自己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学籍管理规范化

在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施行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籍管理体系。这不仅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力求有效,适应新教学体制的发展要求。“学分制”的施行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此实行弹性学制,对学习自主性强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允许提前修完学分提前毕业,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延长学制;开设双学位、主辅修课程、专业方向的选择都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籍管理不仅是对学生学业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也是对整个过程的监测,建立完整科学的学业预警、警示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及时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自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无论是制度制定,还是执行制度的过程,作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都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积极规范自身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锦,刘瀛淜.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3-44.

[2]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10(6):90-92.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篇8

尊敬的幼儿家长: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园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学校肩负着教育的主要责任,但与社会和家庭也是分不开的。本学期我们开办了幼儿日托,我们想通过您们的配合,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和在校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家校合作,使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同时也为了使学校管理工作能更上一层楼,现向各位家长广泛征求家庭教育理念和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我们真诚希望您能如实填写,告诉我们您的真实感受,这对学校、对您的孩子非常重要。请您认真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征求意见内容

综合评价(请在相应栏内打√)

您对幼儿的餐饮、就寝生活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您对您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不了解﹙﹚您多长时间主动与班主任或科 任老师联系一次?

一学期﹙﹚一个月﹙﹚一周﹙﹚没有﹙﹚从来没有﹙﹚您对幼儿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满意吗?

都很满意﹙﹚多数满意﹙﹚多数不满意﹙﹚都不满意﹙﹚

您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 ﹙﹚不满意﹙﹚很不满意﹙﹚ 您对幼儿园的环境、办学条件满意吗? 都很满意﹙﹚多数满意﹙﹚多数不满意﹙﹚都不满意﹙﹚

您对幼儿园的常规、管理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您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您对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满意吗?

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你还有什么建议?

李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 篇9

(2010-2011学年度)

根据学期初计划,一学期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为重点,以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坚持“三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和基地建设,加强德育工作,实现“三个创新”,即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学生评价方法创新,德育信息化建设创新。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德育体系

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是对班主任、辅导员的进行培训,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通过交流、参观、学习,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二是推行了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1)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2)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3)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4)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5)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6)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7)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8)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不定期听一些班主任的班队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四是加大检查力度,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在全校进行公示,并作好记录,结果与班队考核直接挂钩。

二、抓好了德育基础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本学期,学校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审美情操熏陶;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加大了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李园小学一日常规》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学生素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必须顺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突破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与高职教育环境相协调的学籍管理创新模式,从而方便高职院校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把握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形成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保障。本次研究将重点就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学籍和教学管理。

1、建立科学完善学籍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非常的复杂和系统,为了全面推进学籍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就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根据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实施严密具体的学籍管理办法和措施,为各项学籍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章法。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综合考虑到高职教育特征以及学生培养情况,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生发展实际详细明确的将学籍管理的各个方面涵盖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处理各种学籍问题的标准和依据,同时也要不断对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得学籍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必须督促全校学生严格遵守学籍管理制度,确保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学籍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学习学籍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开展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工作实施的规范性;高职院校必须切实保障学籍管理的公平性和严谨性,建立起与学籍管理相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学籍管理工作受到人为干扰或者是学籍管理工作过于随意,并通过监督制约机制的实施进一步保障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2、强化高职全校学籍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全校的大事,为了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必须不断强化全校学籍管理意识,加大对学籍管理的宣传力度。第一,高职院校领导必须提高对学籍管理的重视程度。学籍管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还会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秩序,从而进一步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产生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必须将学籍管理纳入到管理工作的重点项目,并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学籍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入到学籍管理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同时对于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籍管理人员要给予其肯定和一定的激励,最大化地激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保障。第二,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必须要清楚了解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与学生在校表现直接相关,更会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师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宣传,从而让广大师生增强对学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发放学生手册、组织班会活动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进行宣传,使得学生自觉能够遵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学籍管理与育人管理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是育人为本,而学籍管理同样也要深入践行育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籍管理育人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育人功能。通过有效的学籍管理,能够对学生行为表现进行监督和制约,同时也能够将学籍管理作为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将关心、尊重以及激励学生作为学籍管理的重要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逐步改变以管理者为核心的学籍管理观念,为广大学生提供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学籍管理服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提供重要保障。在学籍管理当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维护好学生的切身利益,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和自我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够达到育人管理的目的,有效践行育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宗旨。为了更好的将学籍管理和育人管理结合起来,高职院校需要增强对现代化设备的规范使用,推进学籍管理的网络化和电子化管理,用更加优质的学籍管理服务来实现学籍管理的育人功能。

4、推进学籍二级管理运行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办学体制也在进行深入改革,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面临着繁重的任务,直接影响到学籍管理运行机制的平稳运行,并为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籍管理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推进二级管理,改变传统的由教务处独立完成学籍管理的模式,将教务处与其他系部的责任和权限进行科学划分,逐步建立一个具有明确分工和统一领导的学籍管理体制,发挥系部直接管理在学籍管理中的作用,全面贯彻二级管理。教务处主要代表高职院校行使校级学籍管理职能,重点在学籍管理的宏观策划和战略上进行监督控制和整体服务。系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籍管理职能,并且拥有相应的自主权,能够在学籍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开展学籍管理工作。教务处可以定期对各个系部的学籍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并及时通报学籍处理的相关情况,以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学籍处理的相关尺度进行统一协调。

5、全面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

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必须不断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水平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对于学籍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学籍管理人员是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会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运转产生直接影响。对此,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要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学籍管理工作中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心态,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一方面,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将服务育人的理念融入到学籍管理工作中,并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和外出交流机会,有效锻炼学籍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激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同时学籍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内容,需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进行学籍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学籍管理工作,必须要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强化全校学籍管理意识,努力将学籍管理育人管理结合起来,推进学籍二级管理,有效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卞粉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体会浅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85-86.

[2]陆相萍.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对高等体育院校学籍管理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9(4):89-91.

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和利用 篇11

学籍档案与其它类档案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它作为一种专门档案,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 档案材料的分散性和私密性。

学籍档案的这些材料分散在学校不同的职能部门, 学生学籍册、学籍异动记录, 毕业材料等形成于教务科;学生录取名册、奖惩材料等形成于学生科与招生就业办。因此, 学籍管理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 这就给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籍档案本身的某些内容具有内部保密性, 如考试成绩、学籍变更等, 其掌握和使用都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围, 不宜公开和扩散, 这就使学籍管理材料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完善必要的手续。

2. 档案材料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学籍管理是由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 有特殊的原始性, 如新生录取名册、历年成绩记载、学籍变更情况、奖励惩处材料等, 都必须是原始记录、原件原物。这样才能客观反映学籍管理中的真实情况, 反映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即学籍档案本身固有的属性。

二、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学籍档案

1. 对在校学生学籍、成绩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

学籍表是学籍档案的主体。按照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发技工学校学生学籍表中需填报的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发给新生填写, 再按一定规律统一编定学号, 坚持学号的惟一性原则, 不得重号。

2. 对收集来的档案要及时整理,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档案工作分为:收集、整理、统计、保管、利用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籍档案来源比较分散、内容丰富, 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给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因为整理、装订、保管等工作是很辛苦、很繁琐的一项工作。做好学籍档案工作的第一步是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基础。如果档案人员工作不认真、不细致, 在收集整理学籍资料不完整、内容不真实的情况下, 都会给学籍档案的利用带来损失, 因此, 我们要认识到学籍档案收集和管理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并对收集到的档案室材料进行认真的分类整理, 使学籍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学籍档案形成后,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严格遵守档案工作的保管、保密等有关规定, 努力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 自觉地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参加培训, 使自身的素质跟上形势的变化。并按照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避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档案材料的损坏、遗失、泄密, 从而给学籍档案的利用造成损失。

三、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 主动提供服务

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 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学籍档案不仅仅停留在把它保管好, 更重要的是积极加以开发和利用, 使领导和有关部门随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学动态和信息, 以及科研社会活动、学术成果等方面的动态和信息, 以便为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 正确合理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服务, 实现学籍档案的使用价值, 发挥其在学校的特殊作用。要提高档案利用率的关键在于档案管理人员要有更新观念、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 运用计算机网络检索, 管理好学籍档案材料, 积极投身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建立健全一整套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体系, 管理好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档案在收集过程中虽然目标是档案实体, 但是它的工作对象却是各职能部门的办事员。他们的档案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档案收集的质量, 要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就必须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一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具有较强的事业性和工作责任感, 能适应形势, 转变观念, 敬业爱岗, 树立良好的档案意识, 在具体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对资料数据作出敏捷的反映, 以便及时地收集、整理、保管。二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熟练学籍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 还要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奠定基础。三要运用计算机参与学籍档案管理, 运用计算机管理好学籍档案, 是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大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提高管理水平, 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竺筠.加强调职院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国成人教育, 2007.9.

[2]张静.高校学籍档案的收集和利用[J].中国档案, 2004, (1) .

[3]谢忆静.学籍档案管理浅谈[J].浙江档案, 2000, (10) .

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篇12

一、管理权限与职责

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与控辍工作,建立学籍的学期会审制度,及时纠正或解决学籍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了解学籍的变化情况和控辍工作成效,每年10月上旬向市教育局基教处报送会审结果和学生电子学籍档案。

新生入学后,学校应按本规定办理入籍手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或监护人不按本规定办理的有关手续,由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纠正,引起的后果由学生或监护人负责。

二、新生入学

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年满6周岁(当年8月31日前出生)。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报到入学后必须及时办理入籍手续。无故不按时报到的,学校和当地乡镇、村要跟踪调查,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到学校就读为止。

1、农村公办小学新生入学。根据当地适龄儿童名单,在7月底前,向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护人持入学通知书按通知时间带适龄子女到指定学校报到。

2、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可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也可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3、学校招收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入籍,不能作为借读生处理。

三、转学 转学过程不得变更就读年级。休学期间转学的学生待休学期满后,转入学校方可准予复学。

流程一:学生或监护人向转入地学校提出转学申请,同时提交户籍迁移证明、住房证明等原件。

四、休学和复学

学生因伤病或不可抗拒原因连续缺课累计超过210个学时仍不能上学的,可以办理休学手续。

毕业学年原则上不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期限为一年,休学者不得提前复学,也不得中途到其他学校上学。推迟复学或连续休学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休学期满,经批准复学后,应回原级就读。出国、出境休学期满后不能复学的,学校上报教育行政部门注销其学籍。休学和复学操作流程学生因伤病原因连续缺课累计超过210个学时仍不能上学的可提出休学申请。

流程一:本人或监护人向就读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1、市(区)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2、住院病历(原件)

3、药费收据等相关材料(原件)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可按规定送工读学校。

到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学籍留在原校,参照借读办理有关手续。

5、累计已经学满九年义务教育年限并年满十六周岁的,其本人及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不再继续上学的,学校审核,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取消学籍。

6、学生受行政拘留、劳动教养处理期满,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者,可持批准处理单位有关证明,向原校提出书面申请回原级就读,原校应予接收。

五、其他

上一篇:我家古灵精怪的妹妹450字作文下一篇:和谐校园手抄报版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