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2024-09-20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5篇)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1

自古以来,孝顺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送一辆子或是一栋房子,其实这些东西远不如从内心发出最真心的关怀。

每个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小孩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平平安安的,这对父母来说,好过你送他们一栋房子或一辆车子或是更多的东西,因为孩子的快乐将使父母无所烦忧,无所担心,我想这是孝顺最为重要的了;再者,自己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如果孩子不小心受了伤,父母会终日悬着心,好像有块石头压在身上一样的难过,所以不使自己受伤而使父母担心也是孝顺之一;古时常有”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光耀门楣,荣显父母,也是孝顺之一。

孝顺是要从心底发出的真心真意,人要懂得孝道、孝敬和孝悌。这三种是需要慢慢悟透它真正的意义,并且要做得到,这样才算是一个敬老尊贤,尊师重道的孝子。

世界上有多的例子。像我爸爸朋友他的母亲,因为她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瘫痪了,长年在医院,但我爸爸的朋友每天都去照顾他的母亲,且从不间断,非常的有孝心呢!他母亲因不能自己吃东西,所以只好插管喂食,不仅如此,还要常常替她翻身擦拭,但他从不喊累,真是孝顺!在我妈妈上班的地方有一个爷爷,他的媳妇每天都到医院去帮爷爷做复健,而且会带爷爷到外面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爷爷也变得活泼开朗,爷爷以前都不听护士的话,都不做复健呢!之后爷爷的媳妇辞职,全心全意的照顾爷爷,爷爷的身子才会健康起来,由此可知爷爷的媳妇是多么孝顺。

自古以来,孝顺是最重要的,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人而不孝,不知其可。但是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现今社会乱象充斥,居然有那么多的不孝子,手持菜刀砍杀其母或其父,真是丧尽天良;孝道的沦落是社会和教育单位极需注意的事项,希望大家能好好提倡孝道,使孝顺风气能蔚为风气!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与孝道的话题作文 篇3

俗话说:“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虽然我们还是示成年人,还不需要赡养父母,但是决不能对父母大不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我们现在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现在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善事父母日孝。”如果我们现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长大了可能会在遗弃老人的跑道上出现“大名”,走上被告席。

现在,我们虽然不必“香九龄能温席”,但是从小懂得“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的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服其劳,忧其疾”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孝道话题作文800字 篇4

天公不作美,雨从早下到现在,植物都伸展开枝叶,享受着雨水的滋养。几只蜗牛从角落里爬了出来,享受着雨水带来湿润的环境。我一手撑着一把新伞,一手提着一袋书,还挂着另一把伞。街上的人很少,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雨天出门。

这时一位老奶奶从我身边匆匆走过,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菜,没有一把伞在她头顶撑开,雨点落在她的身上、肩上、满头银丝上。这时她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我看着她,夹着另一把伞的那只手剧烈地抖了一下,伞差点掉在地上。此时,我的内心正做着激烈的斗争:一个我说“撑着的这把新雨伞,是刚刚新买的伞,上好尼龙丝做的,价格不菲;骨架是不锈钢的,结实无比,可以为我阻挡这强风暴雨。”而,另一个我说“手上挂着的是一把已经颇有年纪的雨伞了,骨架锈迹斑斑,还偶尔会漏雨,仿佛这强风轻轻一吹就会断。”此刻的我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把破伞留给自己,把新买的好伞留给老奶奶;要么把破伞给老奶奶,把好伞留着自己用。

正当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突然传来了一声:“接着吧。”我闻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纪左右的男人,他把他的伞给了他旁边另一位老人,那位老人撑着伞说了声谢谢后,离开了。而那个人随手拿起手上的公文包往头上一遮,加快了脚步,也匆匆离去。

男人的举动瞬间把我点醒了。是呀,孝敬,本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举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证明了中华美德的高尚。“百善,孝为先”,怎么能犹豫呢?于是,我把手中的两把伞交换了一下位置,用破伞遮住自己,把那袋书挂在肩上,然后快步走到老奶奶的身边,把手中那把新伞打开,遮住了老奶奶,对老奶奶说句:“奶奶,让我来帮您。”……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5

放假,我再次回到这座海边小城,乘9路车。一路晃荡,去了海边。

在细腻温润的沙子上行走。不急,不慢,在沙滩上留下一串脚印。

我去到的时候天微亮,太阳未高过海平面,我眯着眼,看着海水与太阳相接的地方,白得刺目。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

白得刺目,像当年君君家里50w的白炽灯。

小时候脾气不好,与小区四处的女孩合不来。

君君极好的性子,对我施予旁人无异的笑容。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会一直这样。

却忘了,这个世界连孩子也要扭曲。

我与君君还有君君的朋友,小区里另二个女孩子在沙滩上玩。君君从家里带了四个娃娃,三个是一个系列的,挺好看的,剩下一个又破又旧,像一个孤零零的弃子。

我不好意思要那三个,于是静静地等在一边。

我以为君君会像以前一样,善解人意地问我:“你玩这个吧,这个最好看。”

&nb

sp;谁知,但当另一个女生递给我那个像弃子一样的娃娃的时候说:“这个给你玩,蛮像你的。”时,她也附和在一旁笑。

尖酸刻薄,丑陋不堪。

我的心里第一次出现阴暗面,开始蔓延。

太远了,这终究不是我的世界。

她们的世界总一派安宁。

我的,是满目苍夷。

你们,有谁问过我,倾听我的心意?

自私自利,嘲笑,肆意谩骂。

这个世界孤独、肮脏又残酷。

我忘了那一天的太阳有没有被遮住。我伸手接过那弃子一样的娃娃。

她眉目依旧精致安宁。只是头发被遮住并散乱不堪。

我去海边接了点水。海浪细白,海水明净。我擦去娃娃的污迹,问她们拿了橡皮,勉强理顺娃娃的头发,扎了一个马尾。

她们的眼神瞬间划过惊艳,我把娃娃递给她们,不理会也不想听她们的话,转身离开。身后浪花起伏,清脆明亮。

这个世界不善良,这个世界像个孩童喜欢恶作剧,这个世间太孤独。

笑道中的孝道 篇6

一、从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看婴宁的孝道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子曰:‘孝子之事亲,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 然后事亲。’” (《孝经·圣治章》)

从儒家的这些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出, 封建道德中孝道最主要的义务就是“事亲”。事亲又包括两个方面:事生和事死。父母在世, 要事以养、敬;父母去世, 要事以葬、祭。下面看《婴宁》中的婴宁对王子服哭泣诉说的一段话:

一夕, 对生涕零。异之。女哽咽曰:“曩以相从日浅, 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 皆过爱无有异心, 直告或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 以妾托鬼母, 相依十余年, 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 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 无人怜而合厝之, 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 使地下人消此怨恫, 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婴宁对着王子服哭泣诉说就是希望王子服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孝道中最主要的义务“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 要事以葬、祭。但是自己内心一直隐藏着这段秘密, 就是担心王家人害怕她们是狐妖, 不肯帮忙。并且对王子服说假如不怕麻烦不惜资费给鬼母改葬, 就会使地下的人消除这怨痛, 也使以后生养女儿的人不忍心溺死或遗弃孩子。最终获得了王子服的同情并答应了她的恳请, 完成了自己“事亲”的义务。

二、婴宁笑道中的孝道

笑本是人的天性, 是人性的纯真体现, 但笑也常是对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婴宁正是通过笑来吸引和迷住王子服的, 或者说婴宁正是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的。下面通过婴宁的笑来分析婴宁是如何通过笑道实现自己的孝道的。

有女郎携婢, 拈梅花一枝, 容华绝代, 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 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 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 笑语自去。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 一女郎由东而西, 执杏花一朵, 俯首自簪;举头见生, 遂不复簪, 含笑拈花而入。

这是王子服第二次看到婴宁, 婴宁“笑容可掬”, 又“遗花地上, 笑语自去”。“举头见生, 遂不复簪, 含笑拈花而入”。这些举动让王子服神魂丧失。王子服被婴宁的美貌和笑容所吸引, 同样婴宁也被文弱尔雅、眉清目秀的王子服折服了, 两人一见钟情。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 才破愁为笑;对王子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 把花遗在地上, 传递情意。其实婴宁知道眼前的这个文弱书生是一个饱读诗书, 通情达理, 完全能够实现自己的孝道“事亲”的人, 只要能主动抓住这次机会, 主动出击, 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穿花小步, 闻树头苏苏有声, 仰视, 则婴宁在上, 见生来, 狂笑欲坠。生曰:“勿尔, 堕矣!”女且下且笑, 不能自止。方将及地, 失手而堕, 笑乃止。生扶之, 阴捘其腕。女笑又作, 倚树不能行, 良久乃罢。生俟其笑歇, 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 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 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 凝思成病, 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 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 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 园中花, 当唤老奴来, 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 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 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 非瓜葛之爱, 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 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语未已, 婢潜至, 生惶恐遁去。少时, 会母所, 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饭熟已久, 有何长言, 周遮乃尔。”女曰:“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已, 生大窘, 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 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 因小语责女。女曰:“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 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 何讳之?”生恨其痴, 无术可悟之。

上面这段文字是王子服第三次见到婴宁笑的情景。婴宁通过笑声引来了王子服后, 对王子服的问话又故作痴呆, 不解共寝, 甚至似知非知, 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 岂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道, 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 婴宁生于深山幽谷, 特定的生活环境使婴宁长成一个“天真无邪”、“笑态如花”、“心似水晶”的女子。在“空翠爽肌”的天地中呼吸的是大自然的灵气。她那心无城府、无拘无束的举止皆出于自然天性。但是她是农民的女儿, 她想以弱女代男行孝道, 但她的孝道不是《孝经》中“以孝事君则忠”中忠高于孝的孝道, 而是“孝, 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 “善事父母”的孝道。“善事父母”, 以弱女代男行孝道, 这样才不会让“庶养女者不忍溺弃”。孟子说:“不顺乎亲, 不可以为子。” (《孟子·离娄上》) “顺亲即孝”, 认为无条件顺从父母意志, 是为子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婴宁虽然通过笑声来获得王子服的痴情, “我所为爱, 非瓜葛之爱, 乃夫妻之爱。”自己却只能在似知非知、似痴非痴中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愿意嫁给王子服, 以征得鬼母的同意。

庭后有木香一架, 故邻西家, 女每攀登其上, 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 女卒不改。一日西人子见之, 凝注倾倒。女不避而笑。西人子谓女意属己, 心益荡。女指墙底笑而下, 西人子谓示约处, 大悦。及昏而往, 女果在焉, 就而淫之, 则阴如锥刺, 痛彻于心, 大号而踣。细视非女, 则一枯木卧墙边, 所接乃水淋窍也。邻父闻声, 急奔研问, 呻而不言;妻来, 始以实告。爇火烛窥, 见中有巨蝎如小蟹然, 翁碎木, 捉杀之。负子至家, 半夜寻卒。邻人讼生, 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 稔知其笃行士, 谓邻翁讼诬, 将杖责之, 生为乞免, 遂释而出。母谓女曰:“憨狂尔尔, 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 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 必逮妇女质公堂, 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 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 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 虽故逗之亦终不笑, 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故事的转折点就是婴宁的这个恶作剧。嫁给王子服后不久, 婴宁就遭到好色之徒西人子的挑逗骚扰, 这在婴宁之前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中是想象不到的。而这次事故, 却是因为她无邪而迷人的笑容引起。虽然婴宁凭借着自己的智慧, 轻施颦笑就严惩了西人子, 但这次遭遇却使婴宁第一次感受到现实社会的污浊和可怕。但是由恶作剧引起了官司, “邑宰素仰生才, 稔知其笃行士, 谓邻翁讼诬, 将杖责之, 生为乞免, 遂释而出。”婴宁知道自己的笑容差点让自己的夫君丢了性命, “由是竟不复笑”。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婴宁的笑虽遭非议, 但不管遇到什么挑战, 婴宁总是“略无骇意”、“亦殊无悲意”, 依然是痴笑不断, 毫无悔意。然而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却让她改变了天性, 矢不复笑。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婴宁对社会礼法的认同, 或者说伦理观念在她身上的苏醒。我认为正是她的笑道差点让她的孝道无法实现, 因而改变自然天性。因为自从嫁到王家后, “昧爽即来省闻”, “操女红精巧绝伦”, 婴宁“笑处嫣然, 狂而不损其媚”, 渐渐地获得了包括王子服母亲、少女、邻女少妇、奴婢等的接纳和喜爱。这次对西人子的恶作剧遭到王母的斥责:“憨狂尔尔, 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 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 必逮妇女质公堂, 我儿何颜见戚里?”因此她只能让自己矢不复笑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保住在王家的地位。一旦自己的夫君被关押或处死, 她将失去王家人的信任, 自己孝道“事亲”中的事死:父母去世, 要事以葬、祭就根本无法实现, 还可能被赶出王家。

当王子服帮她实现了孝道后, “由是岁值寒食, 夫妇登秦墓, 拜扫无缺。”就连作者都认为“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即说笑是她的伪装, 她的本质是合于儒家孝道的伦理价值观和规范下形成的自然天性之美。一方面, 婴宁“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 继而反笑为哭的巨大转变, 正是婴宁通过笑道来实现自己的孝道必然转变。婴宁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除了自己合于这一规范, 别无选择。另一方面, 作者又大书特书婴宁之笑, 对婴宁的不复往日有好梦难再的失落感, 对婴宁的音容笑貌怀念不已———这种感情从文末一句“女逾年, 生一子。在怀抱中, 不畏生人, 见人辄笑, 亦大有母风云。”尤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 反映出作者对笑道和孝道的思考和矛盾, 以及作者思想内部的深刻矛盾。

参考文献

[1]丁睿.《聊斋志异》中的孝道[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4, (4) .

[2]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聊斋志异鉴赏集[M].1983.12.

[3]葛昌璘, 婴宁.从“狐笑”走向“人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9, (1) .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7

生活中有很多人影响着我,爸爸就是其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位,他那浓浓的爱,滋润着我。在以前,不懂事的我,经常被爸爸打,那时我甚至都有些恨爸爸了。一天,我委屈地问妈妈:“妈妈,爸爸老是打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傻孩子,怎么会呢!爸爸非

分享>

点评

100%好评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但那一次,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细致的爱。——题记自从进入初中,就大考小考不断,而

我因为前几次考试名列前茅,就开始有些沾沾自喜,对待学习再无从前的认真了。于是之后的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无尽的深渊里,无法自拔。当时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

分享>

点评

90%好评

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这种爱在世间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因为父母的爱,我们有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花瓣包着花蕊,花梗支撑着花瓣和花蕊,这样就有了一朵一朵美丽又清香的花。在我家,我是那娇贵的花蕊,妈妈是那遮风挡雨的花瓣,爸爸就是花梗,他支撑着整个

分享>

点评

64%好评

父母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这种爱在世间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因为父

母的爱,我们有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花瓣包着花蕊,花梗支撑着花瓣和花蕊,这样就有了一朵一朵美丽又清香的花。在我家,我是那娇贵的花蕊,妈妈是那遮风挡雨的花瓣,爸爸

分享>

点评

60%好评

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而我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父爱,如山一样的父爱。我的父亲--一位人民教师,他在学生眼中是位好老师,在我眼中是个好爸爸。我爱他。他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当我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无知的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我,带着我去认

分享>

点评

80%好评

父爱,一生的财富。父爱是山,呵

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直到初一那天狂风怒

分享>

点评

89%好评

我看见,我的笑脸,总是荡漾在你眼眸的深处。我听见,我的岁月,总有一支歌那在深处流淌。岁月里,送我上学的人是你,接我放学的人也是你,我们并肩走过春路过下送走秋又迎来冬,但我们每天说过的话却不超过十句,过横道时你从不说让我小心,却紧紧的把我拉在身边,像小时

分享>

点评

88%好评

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很普通,普通得一走进人群,就再也辨认不出他了。父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他对我的爱。这种爱,既广阔无边,又深刻细腻,我每次想起来就不能不激动。那是我刚考上市内的中学的时候。父亲

分享>

点评

60%好评

我是一匹小马,而爸爸的爱是广阔的大草原,任我驰骋;我是一条小鱼,而爸爸的爱是无边的大海,随我遨游;我是一只小鸟,而爸爸的爱是茫茫的天空,助我飞翔。母爱是细腻而无私的,父爱则伟大而坚强的。我的父亲在我眼中就是世上最伟大的人

分享>

点评

66%好评

一株茉莉也许没有让人沁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

地开放。无论你在何方,父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小时候,总是很喜欢缠着爸爸,爸爸走到哪,我就喜欢跟到哪,爸爸也从来没打过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到舅姥爷家帮忙干活,我一个人跑了出去,想到邻村去找爸爸,结果被邻村一个在地里干活的人抱了回来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直到初三。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

分享>

点评

89%好评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8

在我并不漫长的人生旅途里,我始终忘不了那个承诺,那个对老师的承诺。

上学前班以前,我一直是个规规矩矩、默默无闻的小孩,甘于做一个配角,成为一个隐形人。可以想见,这样的我也没什么朋友。也是,谁会愿意跟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成为朋友呢?

但这一切,在我上学前班的那年发生了改变。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关注我信任我的王老师,她选了我当我们学前班的班长。

一向默默低调的我,对这个安排充满了不安和疑惑。放学后,我独自来到王老师办公室,站在老师面前,吞吞吐吐地问:“王老师,为什么选我当班长?我觉得我胜任不了。”

王老师笑了笑,问我:“为什么不想当呢?”

“我只能做一个配角,做不了班长。”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听说过主角游戏吗?”王老师说着,我却摇摇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可为什么会有_所谓的主配角之分呢?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了当配角。但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奋斗,从不言弃,最终主宰了自己的人生。你年纪还小,一定要逼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到近乎完美,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幼小的我,看着王老师严肃的表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样吧,我教你第一步,上小学后,我要求你做第一批少先队员。”说完王老师冲我鼓励地微笑了一下。

“那您到时候听我的喜讯吧!”我突然有了胆量与勇气。

后来,我真的成了第一批少先队员。

那一刻我是激动的,是欣喜的,但我第一时间还是想亲口告诉我的王老师,当年那个胆小、不敢与人语的学生兑现了她的承诺。

遗憾的是,当我回到以前上学前班的地方,才发现我的王老师已经调走了。

儒家孝道思想的历史渊源 篇9

关键词:孔子,孟子,孝道思想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

《论语》中,孔子以对话、语录的文体详细地阐述了孝道思想。《论语》现存20节,492篇。其中,“孝”字共出现了十六次之多。《论语·学而》的开篇中以孝道观为基础去这样叙述“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为人处世对长者孝敬、平辈友爱,却喜欢顶撞领导的很少,不敢顶撞领导,却敢于推翻君上的人没有。有修养的人,从根本处着手,加强修养,基础牢固后则事业才有可能成功。做到“孝悌”,是成为“仁”的基础。显然,他们开创的以孝道为主导的思想。通过“仁”去体现孝道思想的普遍性与广泛性,使它成为孝道思想的核心,所谓百行孝为先,因此,我们可以将《论语》中的“孝”归为以下两大类。

1、赡养父母是百行孝为先的基础

《论语·学而》篇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是说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考虑自己的本质,即何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物质属性是什么?是父母的养育,父母在养育我的过程中为我付出努力的培养,在成才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报答父母?我们需要去努力地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是基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在衣食住行上保证父母的基本生活状态,从而可以敬到基本的孝道,当然,这仅仅是父母生存的基本,儿女职责的基本。论语中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孝养父母是要养好父母,尊敬父母。通过从日常行为的细节,比如:对待父母,姿态要恭敬,面容要微笑,顺从父母,不让父母烦恼,这就是孝。

2、敬爱父母是“孝”的核心

如何敬爱父母在《论语》中孔子做了大量的叙述。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遍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敬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孔子的话虽然有些逆耳,但是我们不得不称这种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产生的这种代沟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应该体谅的,这就体现了敬爱父母必须要顺从父母。任何时候懂得与父母的沟通,懂得去孝敬他们。然而,孔子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父母在世时敬爱,而且在其死后亦有相关礼仪要求。《论语·为政》篇中,子曰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即葬、祭之礼。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在精神生活上敬爱父母。

二、《孟子》中孝道思想

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三迁其家。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孟子的求知欲望,使他终于成为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代儒学大师。孟子对孔子的孝道观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他也认同早期儒家提出的孝道是成为“仁”的基础,认为只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好其他方面的关系,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孝道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1、孝道思想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所起到的重大意义

孟子将孝道思想进一步发展,在《论语》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关于“家”的重要性,在“家”中“孝”又是如何体现的。然而,在《孟子·梁惠王》卷一,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这是说加强学校文化思想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我们可以看到孝悌是人类特有的亲情,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爱心,长大以后,扩展开来,便会爱他家,爱社会、爱国家。

《孟子·离娄》卷七中“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撤‘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通过读经典我们可以看到曾子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不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基本的需要而且在精神上满足父母的要求,使父母惬意的生活。“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等,在《孟子》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观点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2、孝道思想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将孝道思想进一步发展,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思想理论。《孟子·离娄》卷七中,“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忠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舜能够把天下人的归顺视若草芥,是因为舜明白只要天下人是幸福快乐的,那么归顺谁都一样。而舜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为天下人做一个榜样。舜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而舜按照侍奉父母的准则去做,最后得到天下人的认同,这就是孝道。所以,只有齐家才能治国,才能体现出所谓的“大孝”。关于治国的思想,在《孟子》中得以充分的显现,孟子对治国的论述还有很大篇章。以孝道思想治国,“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是与中国早期宗法制度有关,即以血亲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与国的社会,使孝道思想成为衡量道德的标准,以此去推进社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孝道思想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切日常行为准则都需要有道德的规范,而一切道德的规范在于孝道思想的体现与传承,孔子和孟子的孝道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现今,我们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过程中,找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充分的发挥孝道思想的作用。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弘扬我国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96.

[3]、刘泽民.孔子以孝释仁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9).

[4]、王文东.孝——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五期.

[5]、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J].史学月刊,2007,第十一期.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10

你仿佛是一首别样的小诗,烟雨中挺立的梅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初次遇见你,是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中。寒意刚至,你便迫不及待地从嫩红的花苞里探出头来,展露出自己不凡的美。可你哪里会想到,一阵微雨惊走了停落在你枝头,称赞你绝世的容颜的燕儿。恰巧我撑着伞路过你的身旁,正想伸手去扶你那被雨滴压弯了的腰,却看到你奋力地直起头来,想要与这微雨抗争。纵使花瓣飘落,你也不曾放弃。我捧着柔软的花瓣,赞叹你的顽强。你仿佛是一首别样的小诗,温婉而刚毅。

你仿佛是一首别样的.小诗,冰雪中傲人的梅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已是严冬,冰天雪地,上下一白。世间万物都沉睡于白茫茫的一片中,唯有你,傲然绽放。人们都痴醉于你的美,不远千里,一赏你的芳颜。有人说你倾国倾城,无花能及;也有人道你尽露艳美,孤傲清高。你却别过头去,看着卧满积雪的山坡,顶着寒风,大笑道:我便是这大千世界里最美的,孰之能及?话语间不是骄傲、更不是清高,是一种谓之叹然的自信。你转过身去,收起俏容,暗自细赏。你仿佛是一首别样的小诗,美丽而自信。

你仿佛是一首别样的小诗,池水边摇曳的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火红的夕阳挂在天边,摇摇欲坠,染红了一切。考场失意的我徘徊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只觉一片火红之后,便是无尽的黑暗,便如我的未来。我从未想过,能与你邂逅。清澈透明的池水里倒映着你的影子,轻风滑过水面,你也随之舞动。火红烧透了你的花瓣,月光却为你点缀上斑驳的银白。你摇曳着,冲我浅浅地笑着,无声地安慰着我,鼓励着我。我会了意,深吸一口气,走入一片火红中,哪怕即将迎来的,是无尽的黑暗。你仿佛是首别样的小诗,温柔而不懦弱。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11

今天,我在书里看到了一幅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的照片。看着这张令人气愤,悲痛的照片,我不由地想起了当年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情景。那天,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小孩子问这问那的,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到处是欢声笑语。大人们提着行李,等候火车的到来。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架画着日本国旗的飞机,它们正在空中盘旋着,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有的还没反应过来,愣在那里,有的四处逃散;有的拉起小孩,就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是园,一切都晚了,炸弹已经投向了火车站。顿时,哭喊声,炸弹声响成一片。房屋、天桥塌了下来,屋瓦,铁片,玻璃塌了下来,火车站成了一片废墟。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从废墟中爬了出来,他满身是伤地坐在快塌的地上哇哇大哭,还一边叫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啊?我害怕......”可他的父母已经埋在了废墟中,停止了呼吸,再也听不见孩子的呼唤了。日本侵略者,你们怎能这样惨无人道地对待我们呢?世界需要和平,虽然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和平的主人,可是走出中国的大门,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全世界的侵略者们,停止战争,维护和平,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吧!

荀子对儒家孝道思想发展的影响 篇12

荀子, 名况, 字卿, 汉族, 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 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 故又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 提倡性恶论,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在荀子游学期间, 他曾经入秦国,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荀子的游学过程中, 结合自身经历感悟在儒家思想的发展方面有着众多贡献。他在继承儒家礼治的基础之上, 同时融合和发展了法家的法治,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法家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与李斯都深受他的影响, 正是因为荀子的这种独特思想, 才成就了他的“隆礼尚法”。荀子所生活的战国末期社会, 诸侯征战, 为了在争霸中获得优势地位, 各国都争先恐后地进行变法改革, 从西周时期确立的原式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不断地受到冲击, 郡县制开始奉行, 传统的世族制度不再占据社会的主流, 选贤任能的风气逐渐风靡, 这种礼制崩坏的局面加剧了最初地缘、血缘政治的崩坏, 随之而来的, 是人们伦理观念的巨大变化[1]16。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荀子, 在对儒学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 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形式对其内容有所增益和改革, 也分别对各派学说有所吸收地扬弃, 使其思想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统治者的需求, 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对于孝道观的新解读和阐释, 与传统儒学相比较, 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下面我们针对荀子对儒家孝道思想发展的影响略作分析。

二、孝道与隆礼

荀子遵循儒家思想核心, 将“礼”定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 无论在探究文学还是法治方面, 都以“礼”为宗, 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另外一种发展。从荀子思想发展脉络来看, 他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主要是外在的规范方面, 比如将“礼”放大到“法治、纲纪”的高度, 在孝道方面也是很典型的以“礼”为尊。

先秦的儒家思想中, 对于孝道的认知和阐释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天经地义。在儒家思想理论中, 尊老敬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情感, 是对于父母亲族恩德的天经地义的回馈, 这种思想在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其他外在的行为则是这种自然属性引导下所展现的情感和行为的外露, 所以, 儒家将孝亲定位发自肺腑的义不容辞的人伦责任[2]84。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赡养亲族, 这些都是必需的道义责任, 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荀子的观念自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核心, 也将其定位为孝道思想的核心。荀子个人认为, 孝敬父母是人有别于野兽的重要原因, 野兽虽然有父子之名但是没有父子之亲, 人的天经地义的遵循人伦的行为是其区别于野兽蒙昧的重要表现, 儒家将那些不懂得孝亲敬老的人看做品行卑劣之人, 甚或猪狗不如。从这个角度来看, 荀子和孟子是较为相同的, 虽然二者分别主张“性善论”和“性恶论”。荀子积极提倡人伦法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凸显其“隆礼”, 将维护等建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法秩序作为关键, 以建立明确的等级秩序[3]78。

在这个基础之上, 荀子从“隆礼”的角度将人伦孝道提升到了较高的地位, 他将国家的礼制与天地秩序和日月星辰并行, 礼成为了天道而存在, 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人伦规范和行为准则, 孝道被拔高到了天地法则的程度, 人伦孝道之亲成为了遵循自然法则、践行礼义的结果[4]69。荀子曾经假托尧舜的口气来表达他自己的礼教观“,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人们之间的情感并不十分美好, 这又何必问呢?人一旦有了妻子儿女, 对于父母的孝顺之心就减弱了, 嗜好欲望得到了满足对于朋友的诚信就减弱了, 功名利禄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对于君主的忠诚就减弱了, 所谓人情, 并不十分美好, 这又何必问呢?”在荀子著作中的这一番自问自答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荀子对于孝道和忠君的认识, 他觉得只有通过礼义限制、教化民众, 才能够贯彻忠君和孝道的行为, 并且需要依靠圣人的教化来实现。从荀子的这种观念来看。历史上许多孝子典型都是礼义教化和限制的结果, 比如东汉时期平丘的孝子程末。据说在程末十四岁的时候, 祖父因而而亡, 他十分悲痛, 抱着祖父的尸体号啕大哭, 以至于气息急促无法呼吸, 他的舅舅嚼碎了枣肉来喂他, 但是他因为过于悲痛气息哽咽而无法下咽, 只能吃一些粗粮喝一些凉水, 在报丧期间, 他不吃美味精致的饭菜, 休息甚少, 只是跪在灵柩旁落泪。陈留的太守有感于其孝心, 将程末推荐为孝义童, 但是他却以祖父不能葬到家里而婉言谢绝, 这种对孝义的贯彻是礼义所带来的约束和圣人教化的作用, 但是同时也不难看到其中不乏儒家所谈论的孝道的自然与天经地义。荀子这种与孔孟截然不同的认为孝道是圣人和礼治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儒家的思想。

三、从义不从父

战国末期, 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极端动荡和变化的时代, 当时, 封建制度已经初步确立, 出现了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荀子的思想很多方面正是迎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为确立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他的孝道思想从核心上来说仍然是服务于能够为国家确立统治服务的礼制。因而, 基于这种认知, 他对于孝道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非常典型的就是像曾子一样对孝道进行了档次划分。他曾说, 顺从长辈, 敬爱兄长, 是为人最基本的品行, 尊崇上级, 对下级真诚, 是为人重要的品行, 遵从道义而不盲目听从君主的命令, 遵从道义不盲目遵从长辈的命令, 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行。从其中递进的关系可以看出荀子对真正“大孝”的理解。对父辈俯首帖耳, 言听计从, 并不是真正的孝道, 只有坚持原则, 服从大义, 以真正的道义为行为标准, 不将亲情陷入不仁不义, 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大孝”[5]17。荀子将国家统治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与秩序定为真正的“大孝和道义”, 可见他与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孔子的思想重在尊重亲孝, 孟子的重在供养亲孝, 但是荀子的思想则将孝道升华到了一个新的等级, 将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中心的工具来应用和提倡, 从根源来看, 正是这三位圣人生活的不同时代决定了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6]33。荀子在游历各国过程中, 看到了各国奋发图强, 积极进行改革的风貌, 接触到了众多为巩固国家统治秩序积极投入的著名学者,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时代是秩序被确立和巩固的时代, 所需要的是能够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思想工具, 因此, 他十分强调孝道服从于“大孝”和“道义”的思想, 提出了从义不从父。

四、君恩大于父恩

在政治观点方面, 荀子与孟子存在较大分歧, 这主要是受二者“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影响, 正因为荀子认定人性本恶, 所以对于个人的品质和性情关注较少, 更多地注重礼治和法制的力量以及圣人的教化影响。在荀子的著作中, 他将天地君亲师并重, 以此来体现忠君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 所长期供奉的天地君亲师文化正是源于此, 从孔子提倡遵守“大义”这个思想取向来看, 他对于君恩大于父恩这个观念的积极提倡也就不难理解。

在《韩诗外传》中有一篇能够很好阐释春秋时期忠与孝矛盾的故事。齐宣王问田过“:我听说, 信奉儒家的人, 当父母亡故的时候, 孝子要守孝三年。那么, (对于信奉儒家的人) 君王和父母, 哪个更为重要呢?”田过回答“:大概君王不如父母重要。”宣王不高兴, 说道:“那为什么你离开亲人而为君王效力呢?”田过回答“: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土地, 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有容身之所。如果没有君王赐予的俸禄, 我就没有办法奉养父母。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爵位, 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地位显赫。我从君王得到的东西, 都鲜于我的父母。所谓为君王效力, 是为了父母而已。”宣王不悦, 却无言以对。这种忠孝无法两全的选择正是春秋时期典型矛盾的一种缩影。在荀子的认知里, 君恩和亲恩既是等同的, 但是同时也有所区别, 在大义面前要忠于君主, 这也明确提出“隆君”思想的首位儒家学者, 他将保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方面, 将君权高于父权, 忠大于孝进行阐述和定义, 与其大一统的时代发展趋势正契合, 可以说是荀子儒法思想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 与孔孟思想也存在着较大分歧, 可以说是对春秋争霸时期社会上众多忠、孝矛盾的解答, 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变革[7]。

从荀子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来看, 孝并非是他关注的主体, 而是由此改造后延伸出来的对于国家忠义、对于礼制的维护效果更为他所重视, 这种迎合现实政治发展需求的思想发展可以说为后世儒家学说地位的奠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荀子在继承孔孟思想核心的基础上, 对于儒家孝道思想融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时代特点, 延伸了孝道中维护礼制和国家忠义的部分, 给儒家思想发展带来了新变革。

关键词:荀子,儒家思想,大义,忠君

参考文献

[1]汪怀君.儒家人伦思想的精神意蕴[J].船山学刊, 2005 (2) .

[2]孙家洲.先秦儒家与法家“忠孝”伦理思想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 1987 (4) .

[3]陈海红, 李长泰.儒家人伦思想的建构与展开[J].人文杂志, 2003 (3) .

[4]杨振华.孟子对孔子“孝”思想的发展[J].陇东学院学报, 2005 (4) .

[5]宋洪兵.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 2003 (6) .

[6]王保国.评荀子的君本论和君民“舟水”关系说[J].史学月刊, 2004 (11) .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篇13

他——我学习上的强劲对手,别看我们平时嘻嘻哈哈地打成一片,但在学习上可是争得你死我活呢。上学期,我俩一起报名参加数学竞赛。为了这个比赛,我特意托人买了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整天捧在手里看,连下课时间也不放过。一次,我正聚精会神地看书,他叫了我好几声我都没有听见,他着急了,跳到我面前,一把抢过我的书,说:“嘿!我说怎么那么认真呢,原来淘到了‘秘籍’,资源要共享嘛。”我慌了神,一把抢回书,很不自然地说:“没没什么,哪是什么秘籍啊!”他耸耸肩,笑着说:“我只是随便说说,你紧张什么嘛。”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找了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便敷衍过去了。

也许是因为复习资料的关系,我在比赛中略胜一筹,以比他高出两分的成绩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那些日子.我脸上时常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心里还暗自庆幸:幸好没有把资料借给他看,不然就失去决赛的机会了。为了备战决赛,我更忙了,几乎每天放学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一天放学后,我又在埋头做题,几声惊天动地的响雷打断了我的思路,抬起头,我才发现天已全部暗了下来,外面电闪雷鸣,紧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最糟糕的是我没带伞!

天越来越黑了,我着急地望着窗外的大雨,一个人呆坐在教室里不知如何是好,我被闪电和雷声吓得紧捂耳朵,拼命把头埋在课桌里。就在我瑟瑟发抖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进来:“嘿,你果然还在。”是他!他拿着一把还在滴水的伞出现在教室门口,憨憨地笑着:“刚才在球馆听到雨声就想你一定还在教室,怕打雷吧?”我不好意思地朝他笑笑。“数学家,我这有几本参考书,你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他走到座位上,掏出几本参考书递给我,“要给我们学校争光啊!”“这”我想起上次的事,有些不好意思。“回家吧,时间不早了,这把伞给你。”“那你呢?”“男子汉淋点雨怕什么?”他拍拍胸口道。“那不行!”我怕他坚持送伞,就急忙拎起书包冲了出去,没跑几步头发就全湿了。“哎!等等——”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很快就追上了我:“雨下得这么大,没雨伞怎么回得去?快决赛了,感冒了怎么办?”我顿时哽咽了,说不出一句话,但心里满满的全是感激。

路上满是积水,耳边还响着隆隆的雷声。我们在伞下愉快地交谈,仿佛伞外已经是晴天。他坚持把我送回家,临走时还像大哥哥一样对我说:“以后下雨没带伞可不能淋雨回家哦,身体最重要。还有,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祝你竞赛取得好成绩!”我看

着他远去的背影,才发现因为尽量把伞往我这边倾斜,他的半边身子已经湿透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为感动为话题的作文300字 篇14

可是当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快到站时,正好有个老奶奶也站起来准备下车。可是这个时候车子还没有停稳,老太太就走到门边去了,紧接着随着一阵刹车声,老奶奶就倒在了公共汽车的下车门前。车里马上就传来各种声音“怎么啦怎么啦?快点停车看看!”我正向赶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车上许多的叔叔阿姨已经赶在我面前七手八脚的把老奶奶抬回到了坐位上,司机叔叔也热心地把公共汽车开往医院去了。

虽然,我错过了姨婆精心为我准备的午饭,可我的心里却暖暖的,一点都不觉得遗憾。我觉得这些叔叔阿姨太热心了。他们虽然互不相识,可每当身边的人发生困难难,大家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送出爱心。

孝道为话题的作文 篇15

1 孔子的孝道思想

在孔子的《论语》中, 孝道思想占据主要位置。“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强调了对父母和兄长孝顺的重要性。孔子如此强调孝道, 原因在于, 能够遵循孝道的人, 就会时刻将祖先记挂心中, 不会扰乱社会治安, 社会的风气自然会好。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 统治局面就会稳定, 社会就会和谐。孔子孝道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忠君。

1.1 孝亲的关键在于敬亲

维护孝道, 首先需要对父母孝, 这是孝道的基础。在孔子看来,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含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伦, 这是行孝的出发点。人伦中最为核心的是血缘关系, 其中最为密切的是父子关系。因此, 需要凡事都顺着父母。但是, 在孔子看来, 仅仅做到孝顺父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道, “孝”的根本是“敬”。尊敬父母, 孝顺父母, 孝敬合一, 这才是孝亲的根本所在。“孝道”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需要子女做到敬亲、养亲和事亲。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 除了要关心父母的物质需要之外, 更重要的是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 孔子十分反对将孝道仅仅局限在照顾父母的吃喝上, 并且将真正意义上的孝道概括为“敬养”二字。

1.2 孝亲的目的在于忠君

孔子所强调的孝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除了需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忠君爱国, 并且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由此看来,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内部, 而是被上升到了国家的范畴。儒家的这种孝道思想, 在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纳入其中, 则是一大创新, 也是孔子孝道思想的特色之处。“忠”和“孝”结合的孝道思想, 在中国古代, 无论是对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团结, 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孝服务于忠, 忠的前提是孝, 孝是忠在家庭内部的体现, 忠是孝的外部扩展。孔子的孝道思想, 除了在自己的弟子中大力提倡之外, 自己本人更是亲身付诸于行动, 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孝”, 历年来为人们所敬仰。

2 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2.1 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传统孝文化, 促进家庭的稳定融洽

家庭是次于社会的一个小团体, 它的稳定融洽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孝”是保证家庭内部和谐最根本的保证。尊老爱幼、敬老怜贫都是当下社会提倡的。目前, 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形势下, 人的寿命普遍延长,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亟需解决。对此, 我们需要在深刻地理解孔子孝道思想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地将孝道继承和弘扬下去。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的情况下, 养老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就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来说, 坚持孝道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老年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为了让他们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作为子女必须弘扬孝文化, 自觉地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家庭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孔子的孝道思想, 作为子女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在经济上, 子女需要适当地给予父母经济上的扶持;二在生活上, 子女需要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在精神上, 如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慰问一下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一方面履行自身的责任, 另一方面让父母安享晚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就倡导孝道, 并且以亲身的行动践行了孝道, 他是孝文化的创始人。而我们这一代人,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需要毫不动摇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促进家庭的融洽和谐而不断做出努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百善孝为先”、“惟孝顺父母, 可以解忧”等等, 都是孝道思想的体现。“孝”是当代人道德素质的根本体现, 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今天,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 都需要坚持继承和发扬孝文化。

2.2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需要从保障家庭的美满和谐为切入点, 通过家庭的伦理道德、思想规范来端正人们的行为, 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时代在变化, “忠君”思想已经不再符合这个社会的需要了, 因此, 只需要将其中的孝文化发扬广大, 除了家人之间相亲相爱, 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要是也能够做到互相帮助, 那么这个社会便离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远了, 这也是当下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对父母孝敬的人, 是一个内心宽大的人, 他们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从农村的养老问题来说, 这是一个关系着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履行孝道。近年来, 农村的养老问题已逐渐得到改善, 但是总体来说还不容乐观,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子女没有尽职尽责, 其中不乏部分子女有虐待老人的现象, 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是有违孝道的。弘扬孝道, 赡养老人, 是每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养老问题解决了, 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2.3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及增强民族凝聚力

孝文化历史悠久, 经过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 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中, 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孝道思想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它已经发展成为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美好品质。正是由于孝文化的影响, 即使中华儿女散在四方, 但是仍然时时刻刻牢记祖国, 每逢佳节, 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乡看望亲人、祭拜祖先, 这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是孝道思想的强大作用。这对祖国的和平稳固、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使得全中华的儿女都心系一处, 因此其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放眼今天, 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都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然而, 在孝道的践行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各种不孝的行为, 无论是人们所说的道德滑坡、还是人们的冷漠无知, 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践行孝道, 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需要从孝敬父母开始, 若是人人都能做到,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未醉, 万红.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

[2]杜国伟.《论语》中孝道思想之探究[D].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3]李素英.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J].理论学刊, 2014 (01) .

上一篇:淮北召开市领导督查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暨联席会议下一篇:优秀毕业生自荐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