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2024-07-05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精选3篇)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篇1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作者: Naoto Fukasawa 来源: hi-id 时间: 2008年3月20日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第二场由深泽直人先生为我们带来《意识的核心》的演讲。我讲简单介绍一下深泽直人先生,深泽直人先生是产品设计师、日本武藏艺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设计顾问、PLUS MINUS ZERO品牌创始人。他演讲的概述是这样的,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我们以视觉语言的方式来演绎这种观念的话,核心可以被认为是我们所说的;我们都分享的图形。如果我们以我们的行为来演绎它,核心可以是某种每个人在同一样行为中所采取的路径或次序。这种在我们意识中的核心/中心元素形成了设计本身的中心,也形成了我们在传递中对某事达到共同理解的核心。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深泽直人先生。

深泽直人:

我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慢慢的、静静的和大家谈一下关于设计这个话题。接下来会有图象和文字的说明,请大家慢慢的一起欣赏。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意识的核心》,比如说,你找人家帮你设计这个东西,然后他会问你,你想设计成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往往回答不出来。但是当有一天你走着的时候,突然看到,“我就是想要这样的东西。”这个是矛盾的东西,问你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但是当看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啊,原来我是想要这样的东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有一天世界上不需要设计师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不时的发现一些你想要找的这些东西。

(影片)比如你看这个照片,大家都知道这个是电车的玻璃窗,但是电车上的这个乘客把这个玻璃窗当成镜子来用了。那么在设计之前,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在没有放雨伞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这种情况下,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你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你设计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放雨伞的功能。设计者在设计放雨伞的地方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我要设计一个东西要放雨伞,但是他首先想到人

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片)美国有一个有名的学者吉姆斯基(音译),他提出了环境提供给人的价值的概念。可以用这副照片解释他的话,下面横的是一颗倒着的树,这个女孩想都没有想就坐在了上面。也就是说树提供了这个女孩往上坐的价值。刚才都是无意识的行为,类似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有很多,比如工厂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可以坐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想象到,这个类似于一颗被锯断的一颗树。通过这些可以

说明,人不是说自己想然后行动。而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

(影片)比如说这张照片上是一个铁栏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个牛奶往上放呢?因为这个栏杆的方形和这个牛奶盒的形状一样。还有一个例子,在电车站旁边有给盲人用的有盲文的地方,有一些人很容易把烟头就灭在这里。当然这个行为不好。但是这个盲文刚好是一粒一粒的。把烟头往上面一掐,这个功能刚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大家不要这样做。

比如说这个人在发短信的时候,他会沿着这条给盲人专用的道路走,他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错。也就是说,这条黄色的,平时提供给盲人使用的路,当人在发短信的时候,又体现了它的新的价值。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比如走路、吃东西,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去搜索价值的连续的行为。比如说走路,人走路并不是小时候学会的一种行为,而是你在走路的时候要看你的脚往哪儿踩,就是在寻找你的脚踩的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寻找价值的连续的行为。人与物、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的时候,就是找到了一种意识的核心。

(影片)比如说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个是一个巴士站,总会在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新的价值,这个巴士站的栏杆,大家在等车的时候都会往上坐,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栏杆现在都变成弯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这个牌子移动50厘米的话,可能人们就不会往这个铁栏杆上面坐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栏杆的这个地方就是意识的中心。

设计其实就是去寻找意识的核心。这个是原研哉老师设计的一个红茶的茶包。中间有一个透明的红色的环,红茶作为意识中心的时候可能会体现红色的颜色,比如我现在想喝红茶,我就会想到这个颜色,所以这个茶包的环用的就是红色的。

(影片)以前大家设计都会绞尽脑汁去想怎么样把形状设计好。但是我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不去设计没有意思的外形,这是一个打印机。一般在使用打印机的周围可能有废纸篓。这个设计不去考虑打印机的形,而是注意打印机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比如和废纸篓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搞设计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几张出来,会挑选其中一张,然后把其他的扔掉。

(影片)这个是我很崇拜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一句话就是用现有的东西怎么样都能够生存下去。比如这个是用雨鞋垫这个门的例子。我认为这个是很完美的情况,比如用瓶盖做烟灰缸。这个是用门把门抵住,可能你每天早上开店营业之间的情形。类似的情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里面隐藏了我们大家所共鸣的一种美。

(影片)这是纽约时报上所刊登的一副作品,题目是《椅子》。这种椅子也会往下坐的行为已经有了。这个设计是用椅子的外形和它

使用的环境和使用的材料结合起来所创作的作品。

(影片)这是一种用立体纱做出的一种沙发。大家会在雕塑的地方坐着等人,所以就做了一个类似雕刻的一样的坐的地方。例如在机场也会设计一些类似箱子似的坐的地方。这些都是一些偏艺术一些的项目,是试图改变人们一种思维的尝试。这个椅子类似于一个金鱼缸,后来由于加工的原因没有坐成。以上都是体现了一些与素材之间的关系。

(影片)这个是计划今年12月份在日本开始销售的手机。它设计的形状的潜台词是想体现一个像溶入你口中的感觉。这个是为了体现人和物体的关系。当然大家不要看到糖果就马上搞一个手机的设计。看过这位大师作品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你的作品好象在哪里看见过。”当然这些作品以前是没有的。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呢?很多是因为人们也许在那里见到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共有的一个信息。

我自己觉得与其说是设计新的东西,倒不如说是找一个实际上已经存在,但是你还没有真正发现的东西。这个是刚才原研哉老师已经介绍过的包装盒。这个果汁盒做得像香蕉皮一样。创作这个作品的作者我一次都没有见过。他有意的做出来的这些包装,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呢?就是因为香蕉、豆浆、人生果等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信息。

(影片)这个是无印良品的一个空气清新机。这个设计就像一般的车间的排气窗的外形一样。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这个是排气口。做成一个形状的话,你一看就知道,你在这里抽烟的话,烟就会被吸进去,然后有新鲜的空气出来。这个是一部碎纸机,无印良品本来就有做垃圾筒,这个时候做碎纸机的时候,就在原来的垃圾桶的功能上再加上一个碎纸的功能。这

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成本。

(影片)这个是把床的靠背部分做得很像椅子。当你往床头边一放的时候呢,可能就会把它当成一个床头柜一样,你会在上面放一些

杂物。

(影片)这个是拿着一根表带和车站的时钟一起拍的照片,虽然两个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你这么一拍的话,好象真的是一个手表似。因为车站的时钟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个创作是根据这个想法创作的。

(影片)这个是CD播放器。这个也是无印良品的藏品,它的外形好象是一个排气扇,排气扇一拉就会排气,这个CD器你一拉的话就

会播放音乐。

(影片)这个是削了皮的土豆,有各种各样的棱角。这个是一个手机的设计,这个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削土豆皮之后,会有一些赃,然后把土豆往水里一放就会有很干净的感觉。那么把手机设计成这样,大家可以都有这种记忆,所以大家觉得

很有感觉。都会去买。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带佳布”。它的形状是非常传统的形状。它是用了一种新的材料。看到这个之后,是不是感觉到曾经在哪儿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往往在无意识的使用一些东西一般功能以外的功能。比如说你坐下来之后,把衣服往椅子上一搭,人们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具有这个功能。当人在使用东西的时候,如果过分地去想他的功能的话,反而很容易出错,比如你在弹钢琴的时候,如果非常紧张哪个键是哪个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会很容易弹错。所以说东西是在无意识当中被使用的。在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引入我们的设计,把我们的设计体现在人们的无意识的行为当中。

(影片)人们往往在生活中有一种领域的意识,比如照片中有三个男人在打电话,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打电话,如果第二个人靠近的话,第一个人就会觉得很奇怪。那么,第三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是根据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类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就像橡皮筋一样是可以伸缩的。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这种在挤车的时候的距离,也就是零距离。大家在这个时候会有与电车保持同样的节拍。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摆动的角度大于电车的摇晃的角度的话,可能就有问题了。这个就是一种秩序。人这个时候的行动和这个环境如果协调的话,秩序就好,如果你的身体的动作大于这个环境的本身的摆动的话,那么秩序

就很乱了。

有一个词语“必然”。也就是说设计要设计已经存在的一种感觉,要体现出恰到好处。有一些设计者会设计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但是另外的设计者就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设计出和这个环境匹配的东西出来。

(图片)比如这个情况下,只要有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一个和这个形状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说,即使你多想体现你的个性,想设计出一个非常酷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东西和周围的环境不匹配的话,那么这个作品就不能说是一个好的作品。我认为,设计应该从自

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

这个是可伸缩的人的形状,我们把它叫做“哈利”,好象是大家工作中都有的压力,但是把工作做好的话,就会达到和内外环境和谐的情

况。

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的工作就是“画一条线”,比如说物体和环境之间、空气和物体之间的界限,人与物体中间的一条线,还有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线,画的这条线体现了人的生活态度,比如刚才所说的“哈利”,人可以做到和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和谐。这个是画的一部车,最终就是物体的关系之间画一条能够让他们达到完美的线,这个就叫做“设计的轮廓”。

前面讲的都是一些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想法,希望我介绍一些我自己的作品。

(影片)这个是意大利的一个厂家做的沙发,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美。设计者要尽可能的简单的思考。首先有一个椅子,如果要坐的话,需要一个垫子,然后再有一个靠背,然后坐在上面想喝咖啡,所以又设计了一个放咖啡杯的地方。这些IDEA都是很清楚和简单的。

简单的都是我们就要用简单的设计来体现他。

这个是“正负0”的设计,就是指工差是“0”,和你想象的东西一模一样。这个是当时展览会上的情形。这个是一个空气加湿器,是在中国做的。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是用塑料做得。模具一般都会有合模线,这个大家却看不到合模线。通过加工已经把这条合模线加工

掉了。所以这个加湿器就像一个工艺品。

这是一个液晶电视,但是他的形状就像以前我们最早的电视的形状。液晶就是越作越小,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个液晶做成CRD的外形呢?因为CRD的电视大家用了很多年,都很有感情了。所以我把这个液晶设计成CRD的外形。

这个是21英寸的电视,电视屏幕旁边的框架就做得很细。这个遥控器做得很像刷牙的药膏的管的形状。为什么做成这个形状呢?因为大家往往坐在沙发上的时候就到处找遥控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那么做成这个形状的话,大家不容易乱搁。

这个遥控器外形有点像积木的木块。这是一个CD播放器。

这个是在台灯的下面有一个盘,大家一回家的话,就会把手表、钥匙取下来,有一个放东西的地方。这里面有一个开关,大家把东西往里面放的时候,就把开关打开了。这个就把你专门开关灯和你一回家、或者出门就自然的把灯开/关了。是两种状态的切换。

这个雨伞下面有一个往下凹的凹槽;这个地垫有一点像足球场的草地的感觉。这个是装备调味料的容器,有点像乐器中的沙捶。

这个是一个垃圾筒,有一侧面正好做得很墙角的形状一样,放在墙角很和谐。这个包的形状有点像鞋底的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因为这个包的设计对象是针对日本的学生,他们可以在里面放鞋。在建筑工地大家都可以看到这种围的布,这个就是用这个材料做的袋子。这个材料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用这个材料做成这个袋的话,可以体现出一种大家看不见的一种联系。有几种颜色,有银色、绿色、白色。

这个是一个加热器。表面有点很细的绒毛的感觉,当你触摸它的时候,会感觉很柔软。虽然外形很可爱,但是有一点担心,就是担心

小孩子去抱它。

(影片)这个是“正负0”的一个商店,很漂亮。这个环境就像一些精品的时装店,让你在这个环境下买家电。我们一般的家电商店都是仓储式的。那么在仓储式的销售方式之外是不是有另外一种销售的环境呢?所以他们就创造了这种销售家电的环境。

里面有很多很漂亮、实用的家电,比如这新款的咖啡炉,也可以用来泡红茶,上面有过滤器。

这个是烤面包机,只能烤一张面包。如果有两个人吃的话,你就会先烤给对方,所以使对方感觉很好。设计一个可以烤两张的烤箱,我想很容易。如果设计成这样的话,可以体现出很亲切的感觉。

这个是一个计算器,一般计算器都会放在收银台,一个好的计算器也可以美化你的商店。

这个是一个名牌的手表,手表的玻璃盖是12边形,为什么要做成12边形呢?因为这样就不用在手表上印上1—12了。一看就知道是几点了。上面有三个小圆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比如指着10号,是星期四,那么这个几个指针看上去就像一个悲伤的脸形,很有意

思。

这个吹风筒也没有塑料的合模线,这个是用高新技术成型出来的。会给客人一个很好的外观印象。

这是波副公司生产的一款浴缸,这个是水龙头。这些形状都是很简单的。这个是最新设计的坐便器,全部都是塑料做的、清洁是自动的。

所以说设计要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作为设计者,比不是设计的人知道更多你所不知道的IDEA。

(逐一播放图片……)

大家看了这么多我设计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出来,好象觉得很眼熟,但是实际上真的又没有在哪里看到过。好的设计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表现生活。好的设计是以第三方的立场看这个东西。创作只都会有想表现自己的创作意愿,都是从已经有的现实来寻找空间进

行创作。

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他的作品集上写了一句话,“虽然知道,但是自己总是没有注意到。”没有设计大家也是可以生活下去,但是有

了设计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深泽直人先生,让我们感受了意识之内和意识之外的现象,让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深泽直人先生。

深泽直人:《意识的核心》演讲稿 篇2

一、深泽直人与“无意识设计”的理念

深泽直人是人们最喜欢的产品设计师之一, 他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首创了“无意识设计”理念。这个理念的主旨是“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 就是注重观察人们无意识的行为和潜意识的思维, 挖掘别人没有认识到的细节, 然后把细节放大后注入到产品当中, 增强它的使用感受, 使产品变得更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无意识设计与有意识设计的区别在于:有意识设计是立足于人的显性需求主动进行艺术想象, 强调功能的必然性, 而无意识设计立足于人的隐性需求, 强调功能与契合性[1]。当人的隐性需求被发觉并被扩大之后, 产品的功能性就会表现得更强烈, 使受众在产品中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被实现了, 对于受众来讲这是个莫大的惊喜。

在原研哉先生2004年的项目“触觉展”中收录了一组深泽直人的产品设计作品:《果汁的肌肤》系列 (图1) , 让我们过目不忘。这是一组很深入人心的产品包装设计作品, 其包装十分精简, 让人一目了然。仿生设计“果汁皮”饮料盒, 看起来好像直接使用了香蕉、新西兰果、草莓、豆腐等的外形。它们体现了记忆与现实的微妙差异, 还唤醒了接受者头脑中的记忆, 这正是这组设计的独特魅力所在。同样是果汁的包装设计, 可是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潜意识的设计却很少, 大多数设计都是注重文字包装或是插入图片说明, 而深泽直人的果汁包装给人们以亲切感, 使人们有更强烈的想喝果汁的欲望。

深泽直人作为日本著名杂货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之一, 他也为“无印良品”设计了许多产品,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设计的C D机 (图2) 。

这款CD机是深泽直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CD播放机的外形就是换气扇, 只要将CD放进去, 拉一下垂下来的绳子就可以播放CD, 外形简约, 使用方法简单方便。谁能想象像打开换气扇一样地拉一下下面的绳子, 耳边就会响起美妙的音乐?这样的创意在人们的想象之外, 可一旦这想象之外的创意被转化成现实的产品, 这个产品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无意识地使用一些物品一般功能以外的功能。使想象变为现实,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用这样的方法建立商品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是深泽直人独特的设计风格。

二、深泽直人对待设计的态度

每个成功的设计师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他们都善于观察而且热爱生活, 深泽直人也是一样的。他会认真地探讨生活的妙趣, 注重生活的细节。深泽直人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 思考在不同环境中发生的事物的相互关联, 找到人们的意识核心点和关注点。关注人们所关注的, 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人们潜意识里所联想到的感觉, 然后再去整理自己的设计思路。“无意识设计”理论的产生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在生活的细节处观察到人们潜意识里的行为, 做出让人惊喜又契合人们内心想法的产品。

设计者们做设计一般都是有意而为之, 即想达到某种目的而为, 因为目的明显所以作品也显得刻意而死板。深泽直人面对设计的时候能认清设计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客观地表现生活而不是主观地去表现, 要以第三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在已经存在的现实事物中寻求一种新的思维和视角进行创作。深泽直人在做设计的时候不会过分关注所设计的东西的外形该如何, 而是考虑所设计的东西与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和谐度。只有设计思维与环境相契合了, 才会做出好的设计作品。深泽直人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台灯可以证明这一点。 (图3)

这个台灯的外形看起来很普通, 但是台灯的底座有个盘, 这是台灯的亮点。这个盘里有台灯的开关, 人们把任意一种东西放在盘里的时候台灯就会自动亮起, 东西拿走了台灯就会自动关闭。这是一个调节生活情趣的巧妙设计。仅仅使台灯多了一个托盘, 可是却另有玄机, 可以收纳一些小物件, 又可以控制台灯。这样的设计让人感到温馨而且舒心, 充分表现出了这个台灯的价值即台灯的功能性, 同时也体现了深泽直人独特的第三方视角。

人们都认为深泽直人是个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师。所谓的“极简主义”又称“极少主义”, 是一种“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 是现代设计的一种设计思潮。而深泽直人自己则认为极简主义并不是自己的一种设计风格, 而是自己内心已经潜在存在的一种设计原则。他一直运用这样的原则来指导实践, 观察生活, 形成独特的设计思维。他能用很少的结构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的整体, 既注重诠释设计清新自然的本质, 又注重产品的质量, 所呈现出来的作品简约又和谐。由此可以说深泽直人是特别有原则的设计师, 不循规蹈矩, 而是独树一帜。

深泽直人对待设计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所有领域的设计都是对生活的探讨, 通过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设计师就像是一个创造美好事物的使者一样, 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他的设计在无意识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极简的设计原则传递着产品强大的功能性, 他的创意给产品设计界带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 能使人感觉到生活的乐趣和产品带来的满足感。

深泽直人设计的手表我本人特别喜欢 (图4) 。初看图中左边两款手表, 你会诧异地发现手表表盘上除了时针、分针什么都没有, 仔细一看手表的玻璃盖却是12边形。为什么要做成12边形呢?因为这样就不用在表盘上印1—12的数字了, 只看时针、分针的指向就知道是几点了。后两款手表上面有三个小圆圈。为什么设计成这样?比如指着10号, 是星期四, 这几个指针看上去又很像一个悲伤的脸形, 很有意思。就是一款手表, 它的设计构思都如此细腻而且有趣, 可见深泽直人对待一个设计作品的良苦用心。这些想法处处来源于生活, 服务和便捷我们的生活, 是生活中最好的调剂品, 也使消费者获得了产品带来的满足感。

在设计的形式上, 深泽直人讲究恰到好处。深泽直人设计的伞让我备受启发。 (图5)

这款伞的外形从伞把手到伞面都再简单不过, 和正常的伞没什么大的差别, 可仔细观察会发现, 在伞把手弯曲处有个半圆豁口。我们正常使用雨伞时只是考虑伞可以挡雨, 或是夏天可用来遮阳, 仅此而已。可深泽直人的伞把手上多个豁口就无形间增加了伞的功能性, 如图的左边就是伞附加功能的示范。我们拿伞的时候, 可以把一些手提袋挂在伞把手的豁口处, 让伞帮助我们提物, 我们只要把着伞把手就可以一起把东西提走, 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者。这就是所谓的设计形式, 不是非得设计得新鲜花哨, 只要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给物品本身增加一些新的功能、用途就是恰到好处的新产品, 就是好的设计。

三、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给我们的启示

(一) 注重独立的思考

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视角,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不一般的设计。深泽直人所提出的“无意识设计”理念体现了独立的思考给设计带来的无限能量。他的这一理念是我们以后做设计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好方法, 挖掘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可以激发创作灵感。

(二) 注重情感的共鸣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设计都是为生活服务的, 设计的东西可以五花八门, 但设计的宗旨一定是为生活而存在的。生活的体验者是每一个人, 所以好的设计作品能与人产生共鸣才是最重要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现代社会, 人们对物质的渴求不再那么强烈, 反而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感, 一切事物皆需用心体验方知好坏, 给体验者好的印象和使用感受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作为当代的年轻设计师, 应该具备丰富的设计情感, 敏锐的设计思维。设计不仅是创意的呈现, 同时也是情感的传达。一件作品产生之后, 不仅要让人们看到作品, 也要让人们有所感触。感触的力量是无形的, 设计作品间接带来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三) 注重恰到好处的设计

设计只注重形式感的表现是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的, 做到不多余不复杂才是设计该有的状态。其实在做设计的时候, 恰到好处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现代大多数设计师习惯于用不同的装饰来体现恰当, 可往往装饰了之后又显多余。深泽直人在做设计的时候是细心地观察生活, 抽取其中的一些元素去做适合环境的设计, 他既能体现细节又不拘泥于形式, 这样做出的产品才能得到人们的共鸣, 才能展现出恰好的理念, 传递恰好的功能性。一切只是恰好, 这才是最好的!

四、结语

深泽直人就是这样一位独具特色的产品设计师, 他能真正做到热爱生活, 在生活中寻求人们无意识中所需求的, 并把无意识设计理念运用到他的产品设计当中。他的作品没有花哨和另类的装饰, 一切皆是恰到好处的表达, 他对生活的探讨和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探析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篇3

关键词:深泽直人;无意识;产品设计;特征

1 引言

在产品设计领域,用户的需求并不都是明确的,有时具有含糊性、内隐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用户通常很难明确地提出甚至感知。这就有赖于设计师采取系统科学的方式(如心理学、行为学、人机工程学等),对用户的潜在心理需求进行觉察和分析[1]。其中,对用户“无意识”思维的研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日本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Naoto Fukasawa)是目前国际上缜密、细致地探索无意识领域并以这个领域为主要设计对象的代表性人物。

2 无意识设计概述

2.1 无意识

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2]。“无意识”是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隨着人们对无意识现象研究的深化,无意识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得到科学的认识和应用。无意识作为人类各种尚未得到满足欲望的信息储存库,通过各种信息的自动组合,与显意识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们认识活动、满足欲望的重要途径。

2.2 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它是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从设计心理学角度,无意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质,它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并可以从少数事例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人们甚至会产生功能之外的隐性需求。“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设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无意识设计”就像人要喝水时顺手拿起杯子那么自然,不会去刻意考虑如何使用这个杯子。

3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是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他的“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关注意识 关注情感

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行为都可能成为设计的源泉,深泽直人的作品总是能够在无意识中发现灵感。他曾说过:“在为一个物品做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都能感受到,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好东西是什么,我的工作是把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东西具化[3]。”他认为,在设计一个产品时,首先应找到一些人的无意识行为,这是设计的开端,接下来才是进一步的思考,要设计什么。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东西,用户无意识地使用了,而且非常协调,才是设计的最大成功,因此,他非常关注人们无意识的行为。

深泽直人曾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见图1),如果要设计一个伞架的话,只要在离玄关墙壁15厘米的水泥地上挖出一条宽8 毫米,深5毫米的小沟就可以了。想放伞的人,肯定会用伞的尖端去寻找这个小沟的位置。当伞的尖端进入这条小沟后,伞就可以很整齐、自然地靠在墙上了。这虽然是人们一个无意识的行为,但却能够起到把所有的伞整齐排列的作用[4]。从这个例子反映了设计师可以从看似无意义的下意识举动中发现新鲜的设计创意,并解决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图1 带槽伞架深泽直人在设计产品时,除了重视产品设计的细节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以外,还非常重视对人们的人文关怀。他在设计雨伞的时候,在伞把的顶端,设计了一个凹槽。这样雨伞既充当拐杖的角色,伞弯钩处的凹槽也就多了一个功能——悬挂塑料袋,使得我们不必手里拎着较多东西,伞不得不夹在腋下。这些充分地体现了设计给人们带来的人性关怀。(见图2)

3.2 重视人机环境

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起,那么真正使得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深泽直人认为设计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凸显设计者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在于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促成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他提倡设计师们“要让自己身上长满触角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深泽直人设计的带有纸篓的打印机,将打印机的底部直接设计成一个纸篓,这样,就能够方便我们把不满意的复印纸张很好地归集,充分考虑了打印机的使用环境。而正是深泽直人的符合生活本质的产品设计观点,而使得他的设计能被更多人所认可和接受。

图2 伞把凹槽

图3 issey miyake twelve手表3.3 简约而不简单

简单是深泽直人的产品传递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简单源于他对设计产品和环境关系的认知,简约消除了人和产品之间的隔阂。深泽直人的设计受到西方“极简主义”的影响,几乎全部以简约的形式、清晰的功能、注重品质、空灵的设计气质为重要特征。最具有“深泽直人风格”的是issey miyake twelve手表(见图3),没有普通数字,取而代之的是十二边形的表盘,正好代表着十二个时刻,表盘留白,只剩下干净利落的时针和分针,在简洁中又不失高雅,是契合了功能的简洁。他认为简洁的更高境界是舍弃说明书,凭直觉便可以实现产品的功能。这也是“无意识设计”追求的更高境界。

4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意识和无意识设计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理论,他以受众的无意识行为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让人们在无意识行为中实现产品的功能,即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深泽直人在生活中“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把握产品自身和产品所处环境的关系,且注重产品的简洁,并把这些要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段鹏.无意思为 至简返真[J].装饰,2010,2:7677.

[2] 丁锋,吴卫.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4(2):138141.

[3] 刘燕.深泽直人:工业设计师是可以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 [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1:35.

上一篇:浅议净明道的道德教育方法下一篇:柳溪江漂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