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管理意识

2024-09-11

校长的管理意识(精选12篇)

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1

校长在对学校的管理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许多让人头痛的问题。高中学校规模一般都比较大, 被管理的对象多, 所以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校长年复一年面对众多烦琐的问题, 难免会产生惰性思想, 不愿意平时扎进繁杂的细节管理之中, 过程管理就会流于形式。忽视过程管理的学校, 往往成绩一般, 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我们学校在管理上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 是因为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在思路形成并确立奋斗目标后, 重视了常规管理, 而且坚持不懈, 将每一个管理细节都落实到位, 久而久之, 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总结我们的经验是:对学校的管理, 始终坚持把握过程, 做好每一步工作是关键。

想要完成目标, 树立正确的目标是关键。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主观意识的支配, 正确的管理意识源于校长的管理实践, 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成熟、不断升华, 而树立正确的意识, 又是做好实践工作的根本保证。许多的实践证明, 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 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

想要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 以我校的经验看来, 有三个意识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影响至深。

一、校长必须树立学生至上意识

学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个“人”就是指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中, 都应该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为学生而办, 教师为学生而教, 没有学生, 学校就毫无意义。作为一名领导文化学府的校长, 心头应该时刻装着自己的学生。淡忘自己的学生, 不谋育人之政, 便意味着背离了校长的根本职责。校长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把学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服务对象, 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

校长的学生至上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而不只是表面文章。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学生的利益, 一切行为都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 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 既能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 也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来自于各自的家庭, 有不同的社会背景, 更有个人不同的独立个性。应当肯定学生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个性。因为人的个性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尊重是双方的, 相互的。必须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 善用教育的艺术, 令学生感到愉快, 受尊重, 从而愿意接受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诲。给学生理解、信任与宽容, 让学生感受自尊、自爱与自信,

二、校长必须树立教师为本意识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而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教学工作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直接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校长, 既要把教师看做是管理的对象, 更要把教师当做学校管理的主体、学校管理的根本力量, 树立教师为本的意识。

校长不能站在居高临下的角度, 只把教师看做是自己的管理对象, 而是要真正尊重教师, 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校长要意识到教师所肩负的重任, 把教师当做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全面关心。建立健全的机制, 营造一种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氛围, 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生活, 努力创造物质条件, 保障他们的生活, 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而且重视对教职工的精神激励, 激发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校长必须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科学。尊重科学, 学习科学, 运用科学, 是校长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品质。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办学质量的优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科学管理的能力。校长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学习教育科学知识, 大力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实践, 要培养自身科学管理的能力。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评价体系, 是学校落实科学管理的依据和目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制度学校管理就没有标准、没有章法。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范, 对各环节的检查督办要明确责任人, 对质量标准要提出量化体系和奖惩方案。制度建设既要有科学性, 又要有可操作性。制度的健全, 体系的明确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在教师的管理中, 不妨运用竞争与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健康、合理的竞争是教职工工作动力与活力的源泉, 而和谐、友好的协作是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通过评优, 给予各种奖励的方式来开展各种竞争, 激发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 同时, 又重视个人间的团结、协作, 鼓励和提倡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与统一, 既可以为学校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又可以营造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 用现代人的方式来关心、组织和调节人的行为, 实现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 正确的意识是实践的指导者, 校长的科学管理意识又必须在与学校管理实践的进一步结合中证明其正确性, 体现其价值。因此, 树立正确的意识, 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既有正确的科学管理意识, 又勇于实践, 善于实践的教育管理专家, 是今天每一位校长的目标, 也是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2

一、明确教育科研意识

——教不研则浅 研不教则枯

1、什么叫教研

2、教研的功能

(1)、交流功能(2)、传播功能(3)、研究功能(4)、提升功能(5)、管理功能(6)、晋级功能

3、教研的误区

(1)、为难的教研(2)、装门面的教研(3)、异化了的教研(4)、变了味的教研(5)、肤浅的教研(6)、缺乏指导的教研

4、校长的教研能力的提升

(1)、转变观念增意识(2)、勤奋好学存底气(3)、实践研究练真气 ①行动上带头 ②观念上开导 ③政策上鼓励 ④方法上指导

二、高质量地组织教研活动 ——重实际

讲实用

有实效

1、以往教研活动的误区 ①教研主旨不明 ②教研主角的错位

③教研内容不符合教师需要 ④教研计划不周,组织不严 ⑤老调重提没有创新性

⑥水过地皮湿,不注重消化吸收

2、有效性教研活动的策划 ①活动主题与目标的策划 ②话题切入点的策划

③教研形式的策划

3、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①重视活动计划的设计 ②活动计划的设计

4、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

①认真体会方案,逐项落实计划 ②重视过程,抓好试点

③抓住高潮,突出重点,严肃活泼 ④重视教研后的辐射,扩大受益面。

三、有效的组织公开课

——淡化评优意识

强化研究功能

1、理性看待公开课

①上公开课是教师成长之桥

压力就动力 准备就是提高 群言就是智慧 ②公开课的误区

目的不明确 背离教材体系 神秘化 华而不实

电化教具做装潢

2、公开课的组织

①正确导向,保证公开课的真实性。②科学组织

③让大家都来上公开课 ④组织研讨、交流

3、公开课的评估方法 ①专题研究课的评估

明确所研究的问题 创设宽松的研究气氛 概活总结 ②示范课的评估

明确示范内容 执教者发言 听课者评估 总结概括 ③评估课的评估

绝对评优 相对评优

4、怎样指导青年教师上课

①做好教、扶、推、放四项工作 ②怎样和青年教师交换听课意见

充分肯定成绩,让他们树立信心 抓住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重视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研的前沿阵地

1、教研组的诠释

2、抓好组织落实

3、抓好计划落实

4、抓好制度落实

5、抓好评价落实

五、开展校本研修

——让教师专业潜能在校本研修平台上释放

1、校本研修诠释 ①什么是校本研修 ②校本研修的优势

研修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研修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变理论灌输为实践操作 ③校本研修的继承

2、当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①“改革”与“应试”两难 ②“研究”与“琐事”两难 ③“求真”与“造假”两难 ④“实干”与“巧干”两难 ⑤“自主”与“他主”两难

3、校本研修活动的操作

①加强规划,给教师相应自主权 ②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③建立保障措施

④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平台 ⑤为教师成长建章立制

4、校本研修模式举隅 ①“四课”系列化模式

什么是“四课”系列化模式 “四课”系列化教研程序 “四课”系列化模式实施要求 ②理论学习参与式 ③主题研讨式 ④轮流坐庄式 ⑤名师引领式 ⑥专家指导式

找准对象 沟通情况 及时“反刍”

六、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有研究才有效率

有研究才能改变

1、引导教师树立研究意识 ①有研究才有效率 ②有研究才能改变 ③有研究才有风格 ④有研究才有快乐

2、指导教师选好研究课题 ①选题要有价值

针对性 新颖性 实用性

②发挥自身优势 ③选题适中

3、指导教师设计研究方案 ①研究课题名称的表述与界定 ②问题的提出 ③理论依据

④研究对象与时间安排 ⑤研究步骤与方法 ⑥成果形式的表述 ⑦课题组成员说明 ⑧保障措施的表述

4、课题研究评介

七、指导教师多开展小课题研究

——让每个教师都能走进教育科研的星光大道

1、小课题研究的诠释 ①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②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小、活、实、快)

2、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小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撰写 ①陈述性报告 ②叙述式报告

4、小课题方案设计指导

5、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八、指导教师撰写研究成果

——读—思—做—写,相得益彰

1、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2、怎样撰写教育经验论文

①撰写教育经验论文常见的毛病

文题偏大,中心不突出 经验不突出,观点不明确

叙事多,堆积材料多,缺乏理性思考 结构不严谨,层次不清楚 ②撰写教育经验论文的基本要求 筛选经验,选好角度

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提炼经验 突出中心,深入开掘 观点鲜明,材料典型 思路清晰,语言规范

③撰写教育经验论文的一般结构 递进式 并列式

总分式(或分总式)

3、怎样撰写教学模式 ①什么是教学模式 ②教学模式的要素

4、怎样撰写教师博客

九、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 ——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怎样交流和发表论文

①在经验总结会或专题研讨会上交流 ②在学术年会上交流 ③在教育刊物上交流

文稿抄清,文字校对准确 选准投稿对象 不要一稿多投 ④论文不被采用怎么办

坚定信念,锲而不舍

克服急于求成心理,注意打好基础 分析原因,在提高文章质量上下功夫 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2、怎样推广运用科研成果 ①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什么是教育科研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 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②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

立足本校,倡导自我推广 先易后难,边研究边推广 因地制宜,吸收借鉴

十、抓好教师专业成长和课题研究中的指导 ——化难为易

保驾护航

1、指导教师搜集积累资料 ①为什么要重视搜集积累资料 ②怎样搜集积累资料

积累资料的策略与方法

教育信息资料的整理与使用

2、怎样指导教师反思

①为什么要重视指导教师反思 ②指导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后记 教学故事

③教学反思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及时 精要 升华 持久

3、怎样指导教师提炼教学经验 ①因果关系的经验总结 ②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 ③证实性经验总结 ④警示性经验总结 ⑤模式性经验总结

4、教师运筹时间智慧的指导 ①把时间化合成金子 ②我的生活我做主

心态要好 公私要分 效率要高

③发展自己的时间从哪里来

时间会飞翔,做好驾驶员 相信学生,解放自己 公私兼顾,一举两得 ④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十一、要有校长的教师教育理念

——怎样在教育科研中抓教师专业化成长

1、关注教师成长过程 ①关注关键期 ②关注高原期 ③关注倦怠期 ④关注失落期

2、发挥两种“力”的作用

3、引导教师树立六种意识 ①我想发展,有成长意识 ②我能成长,有潜能意识 ③我向哪发展,有目标意识 ④我要更新,有学习意识 ⑤我想改变,有研究意识 ⑥我常回头看,有反思意识

4、提倡教师常用八种方法 ①读书法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

教师怎样读书

②经验移植法 ③备课研究法 ④叙事研究法 ⑤网络利用法 ⑥公开课历练法 ⑦结交师友法 ⑧个性提升法

5、鼓励教师闯过六道关

①信念关——追求大目标,不计较眼前小利益(大气)②寂寞关——在专业成长中找到快乐(卧薪尝胆)③困难关——没有超人付出,就没有超人的成绩 ④挫折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⑤非议关——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浅论新时期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3

关键词 教育 管理 自律 以人为本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管领导,要切实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的目标,就要以人为本,严格自律,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有教育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作为一名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一所学校只有在校長正确的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开创办学新局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只讲求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民族的发展。同时还要做到不说套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不说空话。

二、要做该做的事,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什么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就是有的事情本不该复杂,就一定要使之简单化。在学校内部,最复杂的并非是具体的工作,最需要作简单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决定于学校的,尤其是校长的用人取向,使学校教师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给教师们的工作和成长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

所谓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指有的工作由于很难见到近期的功效,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这就应该复杂化处理,花大力气去做。校长要把握好角色,做好职分内事。

(一)校长要敢为人先,勇于负责,善于解决难事要事。

(二)校长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突出工作重心,做校长该做的事。一要构建目标引导机制。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以事业激励人;要明确近期努力方向,以目标引导人。二要构建动力激励机制。校长要真诚关心教师,加大感情投入,以感情来凝聚人心,以信立威、以才立威、以绩立威,调动办学局面。三要构建过程监控机制。

(三)校长要善于抓小事。学校日常事务纷繁复杂,并非要求校长在学校内事必躬亲,成为一个事务主义者,而是要求校长在抓好大事的同时,常抽出时间深入到某一项具体工作中去,以求对学校工作的深入了解。

三、要做好一个学习者,不要成为个人经验无数重复的校长

校长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校长不学习,则学校血脉梗阻,思想僵化。校长又必须是行动者。校长不行动,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那学习再多也只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首先,校长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要有读书学习的渴望。其次,要有自觉学习的习惯。第三,要有敏锐的吸纳新知识、新理念的悟性。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校长的办学实践,应该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校长个人经验的无数重复,否则办学水平便难以不断提升。因此校长要不断地把学习到的新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学校的发展。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办学实践,使之上升为一种新的经验、新的理念。

四、要明白学校的进步是大家共同奋斗所得,不要认为学校是个人的

作为校长,要带头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的荣誉。不仅要把自己的学校当作家来经营,同时还教育行政人员、全体教师也要热爱学校,爱护学校的声誉,为学校荣誉而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德与专业水平。然而,校长要真正明白学校每获得一些成绩,都是全体教职员工同舟共济的结果,干好工作要靠大家,重要决策同样需要大家商讨。校长不能搞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家长制”。

五、要谦虚谨慎,不要自以为是

作为校长要以身作则,在课堂改革、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率先垂范,做学校工作的领头雁,以实际行动为教师树立良好榜样。不要以为自己是校长,就煞有介事。对待教师一定要平易近人,和教职工保持良好关系,保持谦虚谨慎。平时要多向教师学习,从教师身上学到好品质,好精神,获得更多的智慧和能力。古今中外无数杰出校长的经验证明:尽管每个人成功的具体途径千差万别,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向教师学习就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要做了校长后就沾沾自喜,脱离群众,要知道,教师如水,校长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自以为是,既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教益,也能教师搞好关系;自以为是既学不到东西,还得罪了教师,而不被教师喜欢的校长注定是干不好学校工作的。

参考文献:

[1]尤利群.现代管理学[M].2003,8.

[2]苏水东.管理心理学[M].2002,4.

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4

1 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四种意识

1.1 要树立创业意识

“创业”, 换句话说办职校相似于办企业, 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要不断谋求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工作, 不免要受制于社会和市场的方方面面, 稍有不慎, 就会关校门。因此, 从职校办学兼有教育和经济工作的双重属性上看, 职校校长必须树立创业意识。一方面要立足现有人力资源, 以开发师资队伍为立校之本, 要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改变师资队伍结构, 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同时还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来, 兰州电子工业学校每年都要选派部分一线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班, 学校现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达到整个教师队伍的60%;另一方面要认识职业教育的教学特殊性, 坚持适用和适度超前的原则, 对硬件设施加强投资, 三年来, 我校投入大量资金, 新建了建筑面积达11000 m2的综合教学楼, 配套专业建设了综合布线、电子工艺、电工、单片机、汽车电路、数电模电、钳工、动漫设计等多个实验 (实训) 室, 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 有力地增强了支撑学校长远发展的实力。另外还要有质量观念。德国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强国, 就十分重视强调教学质量, 由此可借鉴, 重视教育过程的常规管理, 让教师的每一节理论知识或实验实践教学课、学生每一个动作的技术技能训练, 都符合将来就业的市场要求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 培养出的学生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才能谈得上追求效益, 依靠人才培养为学校谋出路, 使学校扩大规模和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1.2 要具备现代企业意识

职业学校要立足市场, 围绕市场的实际需求办学, 积极关注市场发展动态, 参与市场竞争。由此, 专业设置和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技术技能教学基地、场所建设, 都要预测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来的需求, 招生、教学组织、学生就业都要与市场接轨。我校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需求, 率先在省内中专学校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电子技术、新型电能等专业, 2012年, 学校又与工信部有关部门合作, 开设的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开班。更重要的是要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学校的专业实训教学或实习环节内置到对口的规模型企业, 和德国一样将教学环境置身于真实企业, “形成学生学徒化、师傅教师化的双重身份环境。”[1]在这样的环境中, 教师的教学不再枯燥, 学生也避免了在模拟的环境中训练技能的虚拟化。

1.3 要树立开放意识

开放是职校区别于传统式普通学校的显著特点。职校校长要有开放意识, 学校工作的决策要开放, 办学方式要开放, 在校际关系上要开放。要有意识与各类学校交朋友, 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一些校际协作及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活动, 建立办学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发展联合办学, 调动社会力量, 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 形成一股合力, 共同承担义务, 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1.4 要树立服务意识

职校校长的工作就是服务, 从校内看, 校长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办学主管部门任命的, 赋予校长的权力是责任和服务的统一。因此, 校长要坚定为职教事业服务的信念,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的职教政策、职教法规和上级的规定, 推动职教发展;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 围绕教学运转学校工作, 尽可能地给教师教好学创造良好条件。同时, “善于搭建参与平台,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在参与中主题认同。”[2]如果没有参与平台, 久而久之就会削弱教师的参与意识。从校外看, 职教的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校长要坚持服务方向, 熟悉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积极寻求服务项目, 抢抓服务机遇, 在服务社会中发展学校。

3 职业学校校长应具备的五大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本领, 五大能力包容了职校校长工作应具备的主要本领, 提高这些能力是当好职校校长的根本保障。

3.1 管理能力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 校长最基本的业务就是管理学校。所以, 不断提高管理能力, 是每位职校校长提高工作能力的核心内容。首先, 要加强宏观层面的学习, 提高对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国家职教法规、政策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战略规划、战略措施的学习, 正确认识学校生存与发展所涉及的校内外客观环境。其次, 要抓住社会快速发展的机遇, 果断决策, 科学运筹, 提高工作效率, 适时导向学校办学和发展。第三, 要提高组织能力。准确地识人、选人和科学用人, 按德才建设好学校班子, 强化中层管理, 按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优化组合好教师队伍,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以校长为核心、以提高办事效率和办学效益为目的的良好校风。校长要领导学校的发展就须团结而不是嫌弃所有教师, “在与教师们的共同生活中, 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大家一起朝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共同努力”[3]。第四, 要提高制度建设能力。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人的行为,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2 教学指导能力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校长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 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和熟练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能力, 以便更准确地掌握教学工作实况、更好地指导和管理教育教学;用超群的专业教学才能、高尚的师德以及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学者、专家的风范作教师之师, 引导教职工专心育人, 带动中青年教师成长, 促使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兰州电子工业学校教师张应成参编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张升教师参编的教材《语文》, 分别荣获第五届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学校教师先后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正式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有4名教师参与了我省中等职业学校4门课程的编写工作。校长管理能力的提高的确对职校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社会活动能力

职校办学是自始至终依赖于市场和社会的系统化工作, 职校校长不能像普通学校的校长那样单纯地去思维、去工作, 要学会或精通应酬之道, 炼就社会活动本领, 擅长与社会各界人士打交道。通过出色的社会活动, 争取政府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全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广开筹资渠道, 拓宽办学和学生就业领域, 营造好发展大环境。但是, 必须把社会活动能力与请吃请喝区别开来, 把诚信诚恳, 为公办事作为上级、企业及合作方对你的基本判断。

3.4 指导产业开发的能力

产业开发不仅是职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职校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用样板产业示范走产业化路子的需要。作为职校校长, 必须加强“学习”, 不断学习提高指导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习经济知识, 提高选择项目的能力。能够看好经济发展走势、选准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也符合学校实际的项目。二是学习产业经营之道, 提高宏观把握产业开发、运行、发展及自我约束的能力。三是学习市场营销方法, 提高指导产品商品化的能力。四是学习企业市场竞争知识, 提高运用竞争策略指导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取胜、壮大、发展的能力。五是学习国家的经济法规, 提高规范产业行为、管理产业合法守法经营的能力。六是学习财会知识, 提高监督产业财务行为的能力。使产业在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学校办学和造福于广大教职工的前提下发展。

3.5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校要进步和发展, 就要不断推陈出新, 保持勃勃生机, 这就是创新。创新的首要因素是校长本人的创新素质。校长一要有创新的观念, 敢于创新。二要提高创新管理制度的能力。能根据外围形势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变化, 适时制定或调整发展战略, 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 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内容, 使之始终保持对学校发展的导航和保驾护航作用。三要提高创新管理机制的能力。能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包括改革中层管理机构, 调整、补充、 (下转72页) (上接78页) 完善管理职能, 完备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起激励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热爱职教、人心思进、人尽其才、奋发向上的管理机制。四要提高创新学校教育的能力。能领导全体教职工确立创新教育和创新的质量观, 重视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养成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造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开放的教学环境, 构建以突出能力为本位、具有职教特色的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形成以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新秩序。五要把创新和学校实际相结合, 靠特色办学谋求发展。兰州电子工业学校是甘肃省惟一一所培养电子信息类中等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已为国家培养电子、计算机、动漫等专业人才11000多名, 有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或在领导岗位上担当重任。近年来, 学校坚持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创新, 经过26年的发展, 兰州电子工业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即一是可深造, 学校开设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学生在三年技校毕业后, 参加“三校生”普通高考, 实现进入大学的愿望。二是拿驾照, 对“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学生, 针对其特点组织教学, 在校期间就能取得驾照。三是好就业, 学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如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使该专业就读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四是享政策, 在校学生, 只要符合国家助学政策, 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新生可享受省财政补助, 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品学兼优的学生, 均有机会享受每年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不同专业学生还可享受订单培养企业的奖学金鼓励。

4 结束语

当好一名职校校长, 除要具备这些意识和能力之外, 还要能够准确把握自己所从事职业教育的特点, 并运用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法则管理和经营学校。同时, 作为职校校长一定要善于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从中得到对办好职业教育的启迪和警示, 更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彭飞龙.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N].中国教育报, 2011.1.29.

[2]李建军.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 2011.12.20.

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5

—浅谈副校长的服务意识 昭化区清水乡小学

李林枝

在学校体制中,副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是校长与教职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副校长如何找准坐标,演好角色,值得深思和探讨。我觉得,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副校长不仅要能根据岗位要求履行职责并准确就位,而且应树立起服务意识,做一名服务型副校长。

一、为学校服务

在学校行政管理上,副校长是 “兵头将尾”。校长是“主角”,副校长是“配角”,工作中首先给自己准确定位。为当好这种配角,副校长必须为学校校长的工作服好务。

1.参与决策的“参谋作用”

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副校长既没有校长的决策权、指挥权,也不能像党支部书记那样起监督作用。但是,副校长是校级领导,从层次上讲,与校长是平行关系,参与决策是副校长的职责。因此、副校长所起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参谋作用,是同校长一起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以及行政指挥方面的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出主意、想办法,替校长排忧解难上。

2.履行职责的“助手作用”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协助校长工作,所起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但是,这种助手作用并非局限于执行者的助手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的助手作用。在分管的政教、教学、后勤等工作范围内,副校长可以行使校长的职权,代替校长指挥。

3.协调关系的“纽带作用”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副校长的协调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副校长在协调问题上能起到校长所起不到的作用。比如当校长与书记之间的心理流动发生梗阻的时候,当校长与中层干部意见有了分歧的时候,当主任或教师受到校长批评闹情绪的时候,副校长及时沟通,积极疏导,则能起到最佳的调节作用。此外,在处理学校与社会团体、单位、家庭间的关系方面,副校长也能起到积极的纽带作用。

4.落实工作的“干将作用”

做为教学副校长,要贯彻执行校长的决策中要率先垂范,在工作中把校长的决策带头贯彻下去,关注校内各部门的工作状态和相互协作关系,及时对各部门开展工作排除干扰,疏通相关人员的思想,理顺各个方面的关系,督促、检查、指导各部门完成工作。帮助校长排忧解难,摆脱具体事务的纠缠,以便腾出精力和时间,总揽全局,思考和处理重大问题。

二、为教师服务

美国沃辛顿工业公司是一家经营绩效相当出色的大型钢铁公司。该公司惟一的经营秘诀是:“做好顾客和下属各方面工作,市场自然就是你的了。”做好下属的工作,就是为下属服好务;对于学校的副校长和教师来说,无疑就是要为教师服好务。小平同志有一句话:“领导就是服务。”在“以人为本”的时代里,学校管理的最大价值就是怎样为教师服好务,进而全面为学生服好务,可以这样说:服务,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高明的副校长应该是一个特别敏锐并善于把握的服务者。他能在服务中发现教师的个性特长,在服务中发现学校管理的疏漏,在服务中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在服务中为教师完成任务提供和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在服务中赢得教师的拥护和爱戴。

1.生活上,关心和帮助

教育的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管理更要彰显人文关怀。如果副校长站在对教师服务的角度去对待教师,就会发现,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多给予教师关心和问候,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教师会觉得,他是好领导。

2.工作上,带头和指导

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在制度面前率先垂范,一视同仁;对青年教师循循诱导,促其成材,教师会觉得,他是好同事,更是贴心人,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自然生成。

3.思想上,倾听和沟通

教师很辛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占据了他们的大量时间。同时,还会遇到工作上、生活中的各种烦心事,甚至有时会有想不开的感觉。作为副校长,就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事情的起因,产生的缘由,教师的内心真实想法,并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好每件事。既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心灰意冷,又不直接影响到一个班或更多学生的学习状况。

4.能力上,赏识与助推

身在农村学校的教师,信息相对闭塞,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不多,因此在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个人才能等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副校长,力所能及地为教师的发展和业务提高提供便利条件,为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铺就跑道,搭建平台。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育和教学的多种需要;创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满足教师自我成才和发展的需求。

三、为学生服务

学校教育和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诠释了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所以副校长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能围绕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发展而进行。

1.全面了解学生

为学生服务,就要与任课教师一起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进行深刻了解,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便因材施教。为学生服务就是为学生今天的愉悦学习、健康成长负责,为学生的将来学习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2.关怀体贴学生

教学工作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就要信任他们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积极带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理智地引导学生

为学生服务,就是对学生负责,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

四、为社会服务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各类的作业进行活动。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把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因此,副校长要树立牢固的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1.为家长服务 学生的家长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知识分子还有的是个体经商户。家长的构成不同,但家长的目的是相同的,他们都希望孩子学习有效果、成绩能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做好家长的服务呢? 一是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制度,及时反馈学生的成长情况;二是为家长提供指导,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艺术、体育等活动,增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2.为群众服务

学校与周边的街道、居委会、单位建立了和谐的共建关系,每年不定期向社区居民提供设施场所,支持他们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新加坡校长的“未来意识” 篇6

林靖东先生说,作为职业院校的校长,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着眼学校未来的发展,面对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应对准备;二是为学校的发展培养人才,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培养;三是做好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第一,校长在学校发展方面要有“未来意识”。

林靖东先生的理念是,学校的领导者要把关注学校的未来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有“未来意识”。如果用字母A代表未来,用B代表下一步,用C代表现在,那么,校长的关注指数应该是A为3,B为2,C为1。高度关注未来,就必然会注意现在和未来的差距,就会高度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提升,并由此提出新的思路,带动全体教职工进行新的尝试。在不断总结和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理念,探索新的做法,推动学校发展。

关注学校未来发展,就要为未来做好规划。比如学校的校园建设要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在设计和建设上要考虑学校未来工作的重点,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得到体现。校长、系主任要先到岗到位,发动管理干部、专业教师提前介入,并全程参与。校园建设还需要考虑今后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方便,就像南洋理工学院在每个系的办公楼前都建有大停车场,方便前来洽谈合作的企业。

关注学校未来发展,需要有“超前”理念。发展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明天的技术,培训今天的人才,为未来服务。这就需要以一种超前的眼光,针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去组织一种超前性的专业培训,为引导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南洋理工学院十分注重面向经济、面向产业超前规划学校的发展,在专业规划与调整中,学院董事会和每个专业的专业咨询委员会都是由新加坡知名度很高的企业高管、高校和国家部委代表组成,每3个月定期开会,除讨论一些专业建设方面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倾听他们对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指导学校调整发展方向,为超前培养人才做好规划和准备。

第二,校长的“未来意识”表现在要有“重点意识”。

校长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工作上,要有“重点意识”。校长最重要的职责是栽培人才。林靖东先生告诉我们,栽培人才包括学校的管理人才和教师。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并重,要更加重视应用、开发和创新。职业院校需要专业能力强、有实际企业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有真本事。林靖东先生认为,职业院校人才竞争的对手不是大学,而是企业。如果学生在世界技能竞赛中偶尔获得冠军,可能是学生聪明,但如果每一年都是冠军,就说明教师的实力很强。

南洋理工学院把发展的核心定位于专业教师的培养。林靖东先生介绍,学校发展初期,就把职业教育模式的根本,放在培养一支双元制的教师队伍上,他们认为,把传统的教师培养成为技能型教师,比直接培养技能型教师要难。首先,他们招募了一批有着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员工到德国学习,学习完成后回到南洋理工学院担任专业教师。一直到现在,学校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其次,要留住教师,注重为教师提供好的发展机会。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项目研究,有很多教师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了解了学校的实力,认为这里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学校也给教师更多的关怀,比如有些家庭需要照顾孩子,在某个阶段母亲可以只来上半天班。学校还配备了一个保健团队专门指导教师的健康。第三,在教师的提升上,学院对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岗位学习培训、到企业学习工作和到高校进修。

林靖东先生提到,院长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做好和企业的合作。他将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功概括为,紧盯市场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办学,即紧紧围绕新加坡经济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且始终先于新加坡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以国际化视野开办专业和进行人才培养。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围绕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有针对性培养,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校长的“未来意识”还体现在“放权意识”。

林靖东先生主张,校长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能只盯在学校内部的事务管理上,在学校管理上校长要有“放权意识”,让每一个系主任全权处理系里的事情,这样校长就可以做其他更重要的工作。在学校具体事务管理上,如果校长认为,他的手下都不行,他就会干一些现在很重要而对未来不重要的事情。比如在财务管理权限方面,南洋理工学院的系主任可以签单3万元(约为15万元人民币),院长只负责10万元以上的款项,100万元就需要集体开会研究。

林靖东先生认为,职业院校校长要有办学的梦想,要有创新的思想架构,有国际化的前瞻视野和宽阔胸怀;职业院校校长要有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独特思维,要有教育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能力水平,还要有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

座谈中,当我们问及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原因时,林靖东先生回答是使命感!作为职业院校的校长,这种校长的使命感使得南洋理工学院在22年的办学过程中,创造出多个卓越办学理念,成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品牌和代表,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大影响力。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

校长的管理意识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长,管理意识

本人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已十余载, 在这十多年的风雨历练中, 自己的所想所做经历了一些坎坷和碰撞, 但出于自己的真挚和坦诚也迎来了更多的共鸣和勉励。作为新世纪的校长只有在不断的学习、探究、创新中, 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因此,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学校校长应具备下列三种现代管理意识, 恳求同仁指正。

一、创新意识

1. 增强服务意识, 科学经营教育。

教育既是培养人才的途径, 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服务质量高才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也为学校带来各方面的效益, 因此校长务必树立服务意识, 科学经营教育。在行政管理方面:应注重理顺教职工的情绪, 多渠道、多层面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以“己欲立而立人”的良好品德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 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创建良好人际关系, 让教师有归属感、幸福感, 能安心工作, 不断进取。在财务管理方面:勤俭持家、公开透明,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由一人操心变大家操心。健全监督机制, 民主理财, 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在业务管理方面:德育重修养、智育重启发、体育重健身、美育重陶冶、劳动重体验。制定管理目标, 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体系, 构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和管理目标。校长务必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方略, 牢固树立“创一流管理、建一流队伍、争一流质量、办一流学校”的办学理念, 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 彰显人文管理, 实现“三个转变”。

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当好校长的前提, 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修养是当好校长的基础, 敢于改革实践是当好校长的根本。因此校长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 一个善于学习的校长能带动起一个善于学习的群体, 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 才能把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创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方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只有这样校长的讲话才不至于是陈词滥调, 而是新鲜活泼、富有启迪的智慧之音, 才能实现由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 从而提升自己驾驭管理现代化学校的能力。为师生创建舒适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为学校创造“自由、合作、探究、和谐”的民主氛围, 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科研意识

1. 学校要出人才、出成果、出质量、出经验都离不开科研。

向课堂要质量, 向科研要质量已经成为校长的共识, 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模式、河南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这些学校之所以取得闻名遐迩的科研成果, 其关键是他们都有很强的科研意识、团队意识、为学生终身负责的强烈愿望才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研究, 故此在教育改革中教师需要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子, 而这些新东西的产生必须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自己的探索、总结、升华才能获得, 这个过程就是科研过程。在工作中, 根据本人平时与教师谈话、谈心得知:一些教师缺少科研的紧迫感、自觉性和方向性。这就需要组织安排、引导、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 屏除杂念, 这时校长要积极地投身于科研队伍, 勇当科研先锋, 扛起科研大旗, 为教师引路、为教师呐喊加油、为教师创造一切必要条件, 与教师一道攻难克坚。若不这样就很难改变学校教育科研停滞不前或流于形式的状况, 也很难改变学校教育因循守旧的落后面貌。

2. 建立机制, 激发教师科研动力是搞好科研的重要举措。

学校务必从实际出发, 结合校情、学情, 以课题专题研究为龙头, 将教研与教改紧密结合起来, 使人人明白教研绝不是脱离教学实践的空中楼阁, 教研是架设在新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 应教有所研、研有所获。多年来我们要求组组有教研目标、人人有教研课题、个个撰写教学心得,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实行激励机制, 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将教研成果与评先晋级挂起钩来, 从而提高全员教研意识。

三、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所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坚持质量意识, 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达到优质高效, 同时也会赢得学生、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肯定,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校长要毫不动摇地借助新课程改革的东风, 站在时代的前沿科学地看待人才观、质量观, 让学生全面发展,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要引导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特长培养, 不求人人成才, 但求人人成功。

1. 狠抓队伍建设, 教育与管理并重, 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团体是学校不懈的追求, 为此我们积极创设比、学、赶、帮, 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氛围, 使教师在学习中提高, 研究中成长。多方位激励全校教师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强烈意识。学校还从考评方案、奖励政策、评职晋级、常规检查、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制定措施、政策来鼓励教师学习, 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充电。每个学期, 学校都要开展多项基本功比武活动 (如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坛等评选活动) , 并给予优秀者适当奖励。除了在校内开展竞赛活动外, 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竞赛活动, 教师通过参加活动, 既获得了成就感, 也丰富了教学经验,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每年的秋季学期开展教学课堂展示评比活动, 从教师的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加以展示和评比。每年的春季学期则开展“教学教研成果汇报”活动, 让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 在教职工学习培训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谈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既使成绩优异的教师获得成功的愉悦, 又为身边的同行树立了榜样, 并要求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管理中来, 通过听、看、评、辅等方式, 能够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少数教师和青年教师、新进教师加以点拨指导, 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各教研组也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新老师上汇报课,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 外出学习教师上移植课的活动, 以充分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为教师搭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平台,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能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2. 狠抓常规管理, 过程与结果并重,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教师的备、教、改、辅、考、评、研等具体的教学各环节工作情况都将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使教师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 是有效实施教学管理的一个保障。我们以制度为准绳, 狠抓常规管理不放松。

新时期中学校长的意识 篇8

1.主流意识。主流意识是一个集体的“魂”。什么是学校的主流意识呢?一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的先进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二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的认同性和实践性, 即能否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能否营造学校的主流意识, 是学校校长及其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的主要体现, 也是一所学校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校长要明确学校的整个办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必须同时发展, 其中学校发展是基础, 教师发展是关键, 学生发展是归宿。从而科学的树立自己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

2.育人意识。有些校长只知道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不知道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 整天组织师生应付考试。其实, 升学教育是应试教育, 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育人。广东出版的《新三字经》中说:“新时代, 育新人, 德智体, 美与劳, 首德育, 倡四有, 沁心田, 新苗秀。”以德育为首, 抓好各科教学的自然渗透, 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 新苗才能茁壮成长。育人既指教育提高学生, 也指培训提高教师。只有全体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全校学生的素质才能高。校长的育人意识增强了, 培训提高教师的措施才能切实可行, 效果才能明显。

3.整体意识。整体性观点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有些校长不懂得这个道理, 他们往往以某一较高水平的教师的教学成绩代表全校的教学成绩, 以某一学生的最好的学习成绩代表全校的学习成绩。我们测用板条拼成的水桶的容量, 不是看其中最高的板条, 而是看其中最低的板条。同样, 看一位校长管理学校的水平, 不只是看你管理得最有成绩的一两项, 还要看管理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 某一学校的教育功能要看该校的整体功能, 而不以个别教师或个别学生的水平论高低;某一国家的教育功能要看该国家的教育整体功能, 而不能只以某些城市或地区的教育情况而论。学校工作只抓一两项不行, 只抓一部分工作也不行, 必须抓好各项工作, 尤其要学会抓好薄弱工作和工作的薄弱环节。校长必须把学校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增强整体意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特色意识。校长应强化个性意识, 追求办学特色, 创办特色学校。办学特色, 就是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 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即在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与众不同。优秀校长总是既具备校长的共同特征而又表现得不同凡响。特色学校其实就是有个性的学校, 学校个性是校长个性的外显。特色学校, 实质上是校长在长时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成长、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是校长办学中高层次的重要特征, 也是学校成熟度达到较高阶段的主要表现。总之, 学校管理应追求鲜明的个性, 校长应增强特色意识, 讲求特色办学, 办成特色学校。

5.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育本身要创新, 学校工作需具有创新。校长, 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核心, 作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对江泽民同志这一指示必须要深刻理解, 身体力行。因循守旧, 得过且过的思想, 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终将被时代所抛弃。要创新就必须虚心学习。要认真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 了解当前教育工作中的若干弊端, 查清本校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讲求实效;不唯书, 不唯上, 不唯风, 不唯我, 不唯心, 要唯科学;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勇于改革陈规陋习, 善于总结发现新经验, 并积极支持师生的教学改革实验。从而努力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伟大目标。

6.权威意识。权威, 由权和威二字组成。所谓权, 指的是职务性权力, 所谓威, 指的是威望性权力。校长职务性权力, 是上级机关任命或聘任校长时就附给校长的权力, 这种权力, 随校长职务的存在而存在, 随校长职务的消失而消失。校长威望性权力, 是校长在工作的实践生活中, 其学识、人品、意识、道德、行为、人际、能力等多方面形成的综合素质, 是被大家长期认可的结果。只靠校长职务性权力实施管理的校长, 一定是无管理效能的校长。当校长只想利用职务性权力产生管理效应的时候, 校长必须意识到, 这是校长威望每况愈下的时候。反之, 当校长一般不采用职务性权力实施管理的时候, 却往往是校长威望高涨的时候。这就是校长管理学上的辩证法。

7.形象意识。校长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一班之长”, 好比雁群中的领头雁。他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不仅被人关注, 而且具有榜样和表率作用。作为校长, 必须努力增强榜样意识, 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第一, 演讲形象, 校长面对公共的讲话, 要具有逻辑性、条理性、情感性。第二, 待人接物形象, 一讲热心, 二讲耐心, 三讲诚心。第三, 作风形象, 校长在作风形象问题上要做到三条, 一是正派的作风, 二是公正的作风, 三是谋事的作风。第四, 人际关系形象, 校长和什么人打交道, 有没有直属大队,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第五, 学者形象, 校长工作要由管理型向科研型转变, 要增强科研意识, 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 不要带上官气、官意识, 要有学者气、专家味。

8.授权意识。一是放权的必要性:首先如果校长事无巨细, 大小事物都亲力亲为, 那么校长的生理是无法承受的;另外, 校长的能力不允许工作上个人垄断, 否则必然处处失误, 四面楚歌。二是校长必须具备四种心理品质, 才有资格放权: (1) 虚心听取中层干部和教师意见的心理品质; (2) 允许中层干部和教师犯错误的心理品质; (3) 对中层干部和教师充分信任的心理品质; (4) 勇于承担责任的心理品质。三是放权的原则: (1) 有利于调动中层干部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有利于最大限度使校长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3) 学校整体工作呈现出一个“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局面; (4) 学校指挥系统和反馈系统畅通无阻; (5) 形成心情舒畅、和睦共处的良好校园人际关系。

9.民主意识。校长是一校之长, 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等毛病。学校管理民主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校长要从思想到行动确立起尊重和保障管理对象的主人翁地位, 唤起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并让这种意识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实行民主管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行民主管理, 有利于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校长科学决策, 是实施校长负责制关键一环。校长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必须要走民主路线,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校长要能容人, 团结人, 尤其是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做好工作;做到办事公道, 实行民主, 搞群言堂, 而不搞一言堂。

10.情感意识。情感亦称感情, 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现。情感对认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既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学校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 讲究激励人, 校长要加强情感意识, 运用激励手段管理学校。有些校长, 情感意识不强, 他们动辄批评人, 动辄训斥人, 甚至出口骂人, 不会“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不懂得“感情投资”的重要性, 这必然造成学生厌学, 教师怠工的局面。因此, 校长要增强情感意识, 坚持正面教育。批评要注意方式, 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多开展激励活动, 建立全面的激励制度,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全面激励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11.信息意识。教育的新经验、新理论层出不穷, 如果不掌握这些新的信息, 你就会闭关锁“国”, 一无所知。如果你不经常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你也就不能及时掌握本校的重要信息。作为校长, 应该增强信息意识。因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 要实现良好的控制是不可能的。在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 无论是教学序列管理、教学改革管理、教学研究管理, 还是学生学习管理, 校长除了要定期定时组织调查、座谈、汇报、研讨及总结外, 还应经常深入第一线, 随时了解新信息, 发现新问题, 掌握新情况, 分析新现象, 吸取新经验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对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如果只叮住一处, 所得毕竟有限。从另一种意义上说, 新信息、新经验还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不走弯路, 提高工作效率。

校长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意识 篇9

第一, 保留一定的决策空间。当今时代, 新事物层出不穷, 有时良莠混杂, 有时也真伪难辨, 在没有认清事物本来面目前匆忙决策, 可能会有一定的盲目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都有一个逐步认识、认可的过程, 校长在决策时永远不可能找到最优方案, 最好的方法是以变化应对变化, 要预留一个思考和决策的空间, 多设计几套决策预案, 以便视情势发展随时调整方案。

第二, 保留一定的权力空间。校长要依靠一定的权力来履行职责, 这毋庸置疑。但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因为权力过于集中, 不仅容易滋生腐败, 而且还容易压制下属的聪明才智。校长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些什么, 而在于引领和鼓励学校教职工做什么, 做成功什么。

第三, 保留一定的管理空间。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宏观控制、解放时间、开放空间、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 让教职工跳出“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的圈子, 进入“规范化、个性化、效益化”的境地。同时, 校长要懂得运用方圆兼顾的艺术, 在管理中可预先设定一个“管理阈”, 在没有达到阈值的时候, 要多留给教职工一定的自由空间, 而在达到或将要超过阈值时要断然采取控制措施。这样既不失之于软, 有一定的灵活性;又不失之于硬, 有较强的原则性。

第四, 保留一定的人际空间。校长与教职工之间固然要建立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因为过疏会拉大彼此的距离, 产生感情上的隔膜, 有时还会失去合作和支持。但在管理过程中, 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使校长表现得庄重从容, 处事公平洒脱, 获得教职工的尊敬。

第五, 保留一定的生活空间。有一类校长, 他们放弃了家庭和节假日, 一心扑在工作上, 以加班加点为荣。这种牺牲奉献精神固然可嘉, 但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一名成功的校长, 既应是干事创业的领航者, 也应是健康生活的示范者。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 既是一种领导责任, 也是一种领导智慧。

刍议现代学校校长的质量意识 篇10

一、质量立校是办学思想出发点

学校质量是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所达到的程度,具体表现远期来看在于培养出的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社会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近期则是指学校的升学率等学校综合竞争力。一所学校就象一支军队,校长是指挥官,教师和学生就是官兵,优秀的指挥官,就能指挥打胜仗,否则就要吃败仗。所以,没有优秀的校长,就办不出优质的学校。现代校长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将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形成办学思想,坚守教育追求,具备前瞻意识和品牌意识,把握时代趋势,瞄准教育发展方向,规划学校战略,带领全体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现代校长的质量意识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必须要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日积月累,持续进步。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将办学经验升华为自己的办学思想,成为教育实践家。二是要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对象,研究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方向,确立学校发展战略,制定学校发展策略、措施,成为一名教育战略设计师。三是必须要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和制高点,了解、掌握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成为学校团队的领跑者。也就是说,校长既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引领者,还要把现代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炼、升华,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提高自己作为学者型校长的人格魅力,凝聚管理和教师团队力量,让每一位成员都将学校发展的重担扛在肩上,齐心协力,提高质量,办好学校。

二、人才立校是提升学校质量的坚实基础

首先,校长要把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作为办好学校的突破口。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会教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校长要把支持、引领教师发展与学校、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构建学校文化,建立价值体系,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教师逐步提高学校认同感,打造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颂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备领袖气质,以身作则,一身正气,扬善罚劣,带出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

其次,校长要甘做人梯,善做“二传手”、“助攻手”,帮助教师发展,帮助教师成功。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人文关怀的环境,知人善任,慧眼识才,尊重教师人格,肯定个人成就,虚心接纳教师意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方面, 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培养教师,支持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功创造条件。

其三,校长要甘当“服务员”,具备服务意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这个辉煌的舞台上做主角,达到事业的巅峰,品尝成功的快乐。校长要关心教师,努力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落实福利待遇,为教师排忧解难,消除心理压力。

其四,校长要善做“辅导员”,从心理层面上关怀教师,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做教师的“知心姐姐”。要点燃教师心中创造价值的火苗, 引导教师坚守高尚的理想追求,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帮助教师成名成家,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体会到成功感。陶行知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自己值得崇拜的学生”,同样的道理,校长的成功是创造出自己值得崇拜的教师。

三、文化立校是凝聚学校精神的根本途径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立校是现代校长质量意识的精髓。学校文化是在学校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和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体系,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师生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一个人与一个人,一所学校与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竞争的胜负,关键在文化”,因此,构建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对于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学校文化有内显,有外显,而学校的环境,就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环境这种外显的学校文化来影响人、教育人,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校长,必须持之以恒地构筑一个集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建筑之美的学校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把校园建设成文化公园,使每一处风景都优美迷人,每一个空间都典雅别致,每一片地面都洁净清爽,每一块墙面灯箱都“绘声绘色”,让校园成为社会环境中最美的地方,成为知识的海洋,从而使孩子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高尚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四、科研立校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研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基本途径,科研立校是现代校长质量意识的教育自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必须重视教育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一名优秀的校长,必是一名优秀的教学研究者。现代校长成为教学研究者,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发挥角色作用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学校质量的需要。校长不但要成为研究者,还要成为教学科研的引领者,作教师的榜样,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带动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如何引领教师搞教育科研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带领和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高万祥做校长时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使名不见经传的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闻名全国。二是听名家报告、请名家指导。教育名家是教育科研的巨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深刻,见解独到。听取他们的经验,接受他们的指导,就是站到了巨人肩膀之上,就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阶梯。他们能告诉我们不知道的前沿信息,帮助我们与外界进行交流,可以把我们带到窗外的世界,能使我们缩短摸索的历程,达到与他们对话的境界。三是做课题研究。校长要善于打造“探究式学校”,带领并鼓励教师做课题,尤其是小课题。把学校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课题来研究,既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又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素质教育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强基之石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现代校长质量意识终极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校长需要把握好学校教育几个转变:一是由培养精英的选拔性教育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由以“教”为主、压抑学生主动性的被动教育向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转变;三是由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向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重视开发人的潜能的现代教育转变;四是由基于以封闭的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基于开放的信息化为主流趋势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五是由整齐划一、注重统一性的模式化教育向“以人为本”、重视生命个体的人格化教育转变;六是由立足学生当前的“输送”教育向着眼长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转变;七是由教育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向引导学生完善生命、发展成长的过程转变。

总之,现代校长只有始终秉持质量立校的意识,敢于走前端、立潮头,坚持改革,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才能成就一流、优质的学校。

校长应树立“四重”意识 篇11

“有理行遍天下”,校长要平校之天下,必须以理为基。常言“理直气壮”,校长在开展校务处理时,凡事以理先行,教师才能心服口服,“言听计从”。反之,会直接影响校长的威信,指令效力大打折扣。我认为,校长首先要做到“重理不重亲”。不要因为某些教师背后的“关系户”而在工作上“包庇”或“纵容”。要用“一腔正气”在教师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威信,才能“一统天下”。其次,校长也应该有“重理不避亲”的量度。俗话说“身正不怕影斜”,只要校长在开展校务管理的过程中坚持“重理”,作为教师也定能以“大局为重”,理解并支持校长的决策。所以,校长在开展工作和执行重大决策时,应注重用事实说话,不搞“独裁”,善待合理的建议和可行的措施,切忌“蛮不讲理”。

重才

中国从古到今有很多“重才”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中国乃至世界千古帝王的典范。唐朝的富强与唐太宗李世民任人为贤,知人善用的“重才”策略是分不开的。由此判断人才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作为校长应该知道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才。校长要有伯乐之心,才能有“识别千里马”之能。应大力挖掘学校当中的人才资源,切记不能搞“小圈子”政治,更不能被“裙带关系”左右管理人才的任用;在选择学校管理层时不以“年轻经验浅”等理由埋没青年教师的才能,更不能以“非亲非故”等为条件排斥管理人才。在能人的任用上,不能因人设事,而要因事用人。也就是说,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设立某个职位,然后才去物色适合职位的人。只有知才善用,理智地选任贤才,用心培养人才,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

重情

校长要得到教师的爱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尊重教师,和睦相处,取得教师的信任。在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至高无上的管理者,不应以权压人,而应以情动人,多与教师沟通,达成情感上的交流。多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多亲近教师,多帮助教师解决难题,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建立和谐的“上下”关系,构建和睦的校园氛围。校长如何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呢?我认为最主要是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懂得尊重和关心教师。这是校长与教师形成良好关系的主要方式。

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和交流,一份小小的问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挚和诚意,使人感到温暖。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深谙上下级关系处理技巧,校长在经营上下级关系时,不妨效仿一下她的做法:在下属工作繁忙时,用小卡片送上一句“你辛苦了”的问候;在下属出差时,打个电话送上一句“注意身体”的问候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在日常小事,但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善还是冷漠,也最容易打动人。你对别人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敬重,自然会多一份和谐。校长在与教师交往的时候,要懂得在小事上多关心教师,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

重德

“八种意识”成就好校长好教师 篇12

一、大局意识

只有缩小个体利益、放大集体利益, 才能在关键时候果断摒弃各种干扰, 最大限度地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和取得工作实效。我们围绕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教师加强沟通、团结协作, 保证各项工作相互补充、整体推进。

二、责任意识

责任是压力、动力, 更是一种品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同时积极构建分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完善了一系列责任追究制度。

三、质量意识

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着力健全机制, 修订完善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评价办法, 分学段对各类学校进行科学评价, 搭建了公平竞争平台。

四、安全意识

从学校安保设施和保安配备、师生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建设、校舍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抓长效机制, 确保不留死角。

五、学习意识

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鼓励引导教师参与各种层次的进修学习。同时,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 专门设立教师图书室、阅览室, 通过“推荐一部好书”、撰写读书笔记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六、争先意识

针对教育重点工作, 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 积极搭建平台, 引领全市学校在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普惠性幼儿园、校园安全、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及特色学校创建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

七、自律意识

除了制度约束, 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力倡导自律意识, 开展了“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师德建设活动, 要求每一位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弘扬正气,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校长等领导干部先行一步, 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为广大教职工树榜样、做表率。

八、形象意识

上一篇:小说阅读教学下一篇:快速铁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