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意识的培育

2024-06-13

责任意识的培育(精选10篇)

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 必须树立相应的“生态责任意识”。

1 “生态责任意识”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 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屡遭破坏, 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被异化为单纯的物质关系, 自然环境被异化为人类的资源库和垃圾场, 人自身也被异化为动物性和物质性的存在, 人之为人的本质只剩下纯粹的物质规定”[1]。这种异化而成的“纯粹的物质规定”, 追溯到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层面思考, 根本上是由人们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所致。 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无视生态环境, 追求生活“质量”而无视碳排放的指数式增长等, 都体现出了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淡漠或缺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坚持用科学的生态责任观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实践中, 将生态责任观内化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积极的生态责任行为, 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条件之一。

生态学阐述的基本思想, 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而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级的生物机体, 也不是独立于自然系统而存在的, 而是通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社会”, “与自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2]。 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责任”, 可以理解为“人是地球上唯一的理性动物”[3], 即人作为行为主体, 在自身与客体 (生态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 是指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 是弘扬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4]。 基于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青少年或青少年团体、组织, 在自身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考察和历史审视所形成的, 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为己任的”[5], 对生态环境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的自觉意识、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2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2.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对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阐释。 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 必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和苏东“生态问题”的老路, 要真正将马克思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 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建设美丽社会主义中国。 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在于全民族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是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要体现, 当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指针。 所以, 青少年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我国青少年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 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商业、教育、旅游等行业及领域中, 青少年都将成为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或领导力量, 他们是否具有生态责任意识, 将决定整个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程度。 青少年只有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生态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才能立足于基本生态国情, 从而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与生态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进而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强烈的时代诉求。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当代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依然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要求, 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3.1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观念缺乏

“作为一种协调性和平等性的意识, 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旨在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 旨在通过实践和教育, 将科学的生态观内化为青少年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生态责任行为。 一项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显示, “34.6%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关系不大, 15.7%的同学认为是国家的事, 与己无关, 只要经济条件好, 将来有份好工作、好住所就可以了”, 这足以显示青少年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上的偏差。

3.2 生态意识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 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的普遍性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明显缺乏。 青少年群体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 一直处于一种自发性的感悟状态。 一是普遍的生态国情教育缺失。 缺乏权威的、主导性的、普遍性的基本生态国情教育资源, 是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瓶颈因素。 二是教育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缺乏重视、力度不够。 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青少年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问题, 是关注整个青少年生态责任问题的重中之重。 目前, 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

3.3 青少年生态意识培育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和研究的问题, 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 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青少年, 因缺乏知识而在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 更倾向于经济利益的获取的意识长期存在。

4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策略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它需要全社会协调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培育, 从而使青少年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生态需求、增强生态责任意识。 青少年承担生态责任, 关键要使青少年形成理性的生态文明的荣誉感和判断力。

4.1 开展基本生态国情教育,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

首先要加强青少年对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了解。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主要体现在相互密切联系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三个方面, 它们共同作用于整个生态系统中, 加剧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广大青少年应对这一基本生态国情有清醒的认识:资源约束趋紧, 其具体表现是,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消费资源量的现实。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5%, 人均森林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3%等。环境污染严重, 突出地表现在:原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次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农村居住环境污染等。 正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等专家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 年年会PM2.5 (细颗粒物) 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 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森林和草原大规模消失、退化等。

其次是要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的教育。 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相对落后, 科技水平还不高,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治理效果差等现实生态问题。 二是我国公民文明化程度还不高, 不能理性地认识生产和消费、生态保护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青少年要从自身做起,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在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中追求幸福生活;此外, 要让青少年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自身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有效地结合起来, 激发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 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将生态保护需要内化为生态责任意识。

4.2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优化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积极开发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动性, 是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关键。

首先, 教育要增加生态责任意识教育资源的投入,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和实践的平台, 培育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途经。 在理论教育方面, 学校要重视发挥学校创新、传播和传承文化功能, 通过编写相关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平台, 以及开展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力争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实践教育方面, 学校要积极实行实践战略, 即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在社会上广泛建立生态责任教育实践基地, 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践行生态责任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 增加社会教育资源投入, 普及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的普遍性而单独开展, “系统的、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是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手段, 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在主流媒体中开辟宣传和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模块。 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 占领新型媒体信息大众化传播的“制高点”。 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绿色网站”, 对保护生态的先进个人和团体进行宣传, 也要对破坏环境的案例进行曝光。 三是要平衡资源投入, 加强对农村等领域青少年的教育力度。 农村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抓住当代农村青少年知识层次高、信息接受快的特征, 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 在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增设专门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内容, 使农业科技有效地运用于农村生态建设之中。

4.3 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当今社会复杂多样、瞬息万变、充满诱惑, 这对广大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自我约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国家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以制度规范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思想和行为, 以“约束”促“觉悟”, 从而达到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目的。

首先, 国家应对全国各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 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要, 对各地区环境指标进行量化规定, 切实将绿色“GDP”战略落到实处, 并建立对各级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责制度, 出台针对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相应的处罚机制。 另外, 国家还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对青少年创业项目中的环保、节能、治污等项目以及在此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典型, 给予重奖和扶持。

其次,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制定生态法律法规, 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的应然举措。 一方面, 相关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势必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 足以显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另一方面, 在对全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 青少年作为受众群体, 必然会在学习中逐步强化生态法律意识, 而生态法律意识的养成, 又有助于生态责任意识的形成。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 但是我们青少年不怕风雨, 坚持着我们的“中国梦”, 有朝一日必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文明”, 只有全民族上下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在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生态等关系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少年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 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思潮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加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现状,培育

参考文献

[1]杨英姿.“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2) :14-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 190-1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6.

[5]熊礼杭.青少年学生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国青少年研究, 2007 (9) :77.

[6][英]哈维.后现代化的条件[M].剑桥:波利第出版社, 1990:180.

中学生学习责任意识培育摭谈 篇2

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现状,分析造成学生学习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一、中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现状及其成因

本次问卷调查以“中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现状”为主题,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样本198份。问卷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你每天都能快乐主动地完成作业并预习、复习吗?”“你在假期总是能主动、有计划地完成家庭作业或自学吗?”“你会主动积极高兴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吗?”并设计了“能”“基本能”“偶尔能”“不能”四个选项。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32.3%的学生能快乐主动完成作业并预习、复习,有16%的学生表示“偶尔能”,主动性较差,3%的学生明确表示缺乏主动性;对于假期家庭作业,39.6%的学生能主动完成,约15%的学生需要家长督促才能完成,有4%的学生不能主动完成;对于学校组织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过半学生(64.1%)能积极高兴地参加,36%的学生主动性并不高,其中12.5%的学生不乐于参加活动。这说明,学生的一些具有责任心的行为,如完成作业、参加活动等,并非都是自愿的行为。在与学校教师进行访谈时,笔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学困”现象亟待解决。

通过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访谈,笔者发现,一方面,学校注重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忽视“为什么而学习”的思考和引领,并重在以外在的奖励和表扬强化学生的进步;而家长多关注学生的分数、成绩,希望孩子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学习,忽视责任教育。这导致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而缺乏责任意识,他们注重享受成绩、分数和升学带来的所谓成就感,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充实与提升自我,获得幸福而有价值的人生。

二、培养中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策略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创设“提升式”氛围,唤醒学习责任意识

当前,受社会风气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充斥着“超越他人”式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超过他人,而非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这自然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培育。为此,学校要真正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积极创设“提升式”学习氛围,唤醒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针对学校的教育现状,可以两方面作出改进: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目标,而非“表现目标”。例如,在某课堂学习中,当面临不会作答等挫折时,关注学习目标的学生能够很快稳定情绪,将注意力聚焦总结失败原因,寻求解决对策。而关注表现目标的学生则会因为心理落差变得消极、焦虑,不利于学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目标是本节课应掌握的重难点,而不是与他人比较的自我表现。

其次,倡导“增值性评价”,摒弃横向比较。教育增值评价通过追踪并构建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增长曲线,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而非学生成绩的绝对水平。简单来说,即只看学生自己的进步,而不做横向比较。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应当关注学生与过去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这有利于创造“提升式”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我的进步,而非超越他人或成绩排名,由此唤醒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2.制订“阶梯式”目标,体验学习责任意识

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自我提升”,这一目的非常明确,但如何落实需要学校帮助学生量身定制“阶梯式”目标,让学生体验达成目标的喜悦,从而逐渐增强学习责任意识。

存在“学困”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懂得学习责任意识的内涵,难以主动履行学习责任。此时,教师可通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将学习责任行为渗透在教学活动细节中,使学生逐步养成对学习负责的习惯。但是,就算学生具有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责任意识已经形成。他们可能知道需要这样做,但依然缺乏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认识。因此,当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责任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制定阶段学习目标,以此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责任行为。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监督与强化能力,并逐渐取缔物质等外在奖励,而用精神奖励来代替。如此,让学生不断体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提升自我的过程,从而逐渐形成学习责任意识。

3.实施“调节式”激励,强化学习责任意识

榜样教育是学校经常采用的教育方式,通过树立榜样人物,能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形成优良的思想、情感。而源自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榜样,更具说服力和教育价值。在学习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学校可借助榜样教育,实施“调节式”激励,引领学生的努力方向,并矫正不良行为,不断强化学习责任意识。

学校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榜样人物,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责任意识榜样评选标准。据此,定期评选进步学生,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强化学习责任意识。同时,在朝向“阶梯式”目标进发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和反复现象。教师要及时介入,通过适当的惩戒措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强化学习责任意识。

学生的学习责任行为表现在诸多校园生活细节中,无故迟到就要受到相关校纪的处分;课堂听课不认真就要承担成绩落后的后果;不遵守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与同学打架斗殴等,就要承担医药费赔偿、记过处分甚至退学等后果。如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不断反思并调节自身的行为,学会承担责任。此外,学校应注重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和互动,将家长评价纳入学校评价体系,确保学校与家庭教育同步,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作者单位:广东华侨中学

广东广州 51003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略论 篇3

关键词: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已经步入到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此时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尤为关键。当代青年具有高度的创造与革新精神,他们是改革的主力军,是我国实现社会繁荣、民族富强的中流砥柱。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的聪明才智,但同时也要求青年必须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而青年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必须要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青年也只有在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才能够增强对于社会的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培育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目标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航标,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支持。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理论中汲取宝贵的营养,必须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作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有效指导。培育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提升教育的内涵与高度,通过潜移默化地奠定和巩固青年的理想信念,从而提升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此外,还必须要用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青年的使命感,使之自觉肩负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神圣责任。

二、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方法的创新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诸多不足,在当前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教育方法的创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创新成果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和核心。”对于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而言,必须要抓住青年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教育方法的优化和升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使青年无时无刻都可以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同时要依托新媒体积极树立榜样先锋人物,例如为救学生而被汽车撞倒造成高位截瘫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为确保全车乘客生命与财产安全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最美司机”吴斌等等,这些人物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崇高人格,必须要在新媒体平台得到弘扬,从而使青年接受到良好的责任与道德意识的熏陶。

三、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只有深入社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于社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定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仅有理论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要集思广益,开辟社会实践的新平台。可以鼓励青年积极参与支援西部开发活动,加入青年公益社团,赶赴灾区、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去帮扶弱势群体,使青年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建立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实现多方联动的教育体系才能够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家庭是青年心灵的港湾,父母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以及践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对于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必须要从自我做起,用负责的态度做人、做事,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学校针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必须要贯穿日常教学的始终,要通过专题讲座、名人演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周等活动,积极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对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社会团体、企业以及社区等单位也要为青年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使青年能够拥有参与社会的机会。

患方伦理意识培育的路径探究 篇4

关键字:医疗纠纷;伦理意识;患方

在中国,医生似乎也成为了高危行业,公开报道的伤医事件越来越多,把医患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2016年3月21日,淮北市社集区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被疑似精神病患者砍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如此恶性的事件,医生的职业风险成为了焦点。“伤医、刺医、医闹”的发生不仅仅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还会打击医务人员的职业信心,对于患者而言也是不利的。在纠纷的双方主体中,患方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患方自律性差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不良结果的发生。尤其是医患关系上升到暴力与“医闹”的程度后,其涉及的已不仅仅道德问题,而已经演化为法律问题,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道德意识,那么他就很容易触犯到法律边界。患方的道德意识的提升是阻止其触犯法律的第一道防线,而且也只有患方提高道德的认知水平,内化为对医生尊重与对生命的敬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暴力,消除“医闹”。

1、增强患方道德意识的构建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依靠双方共同的努力获得的,仅仅强调医方的道德责任是不够的,患者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时间里,在社会经济、公共行政、自然环境以及个人生命等领域都出现了忽视道德削弱的现象。患者病人角色意识强化了患者无责的心理,在就医过程中,患方往往就会趾高气昂,认为自己不需要再践行自身的道德责任,也不自觉地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在疾病状态下,将自身道德责任给予忽视,忽视每个道德个体都有的道德责任。医患关系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其有着多重性质取向,从道德层面上讲,它是一种信托关系。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就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着社会属性,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都是一个道德个体,当这个道德个体转化为另外一种角色—病人,他仍然是一个社会中的道德个体,是公民角色,个体的道德责任和意识不能削弱。况且,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一些社会角色的削弱并不意味着患者不用承当相应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所以,患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求医过程中并不是一个“自由”人,而仍然是受道德约束和规制的道德个体,对自己要有准确的道德定位,扮演好求医过程中的道德角色。

2、追求健康的道德责任

医学不是万能的,因此,生命的健康需要每一位患者防患于未然。早在 1948 年,WHO 就提出健康的概念,继而在 1989年,又提出了健康的最新定义,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这是目前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客观和完整的概念。人们要努力追求健康,就要全面理性理解健康的概念,认真践行在追求健康过程中的道德责任。即使在患病状态下,也应履行自身的社会角色,保持追求康复过程中的社会健康,应履行角色身份正确,能遵守角色行为规范,正确处理角色冲突,不发生伤害他人的举动。

3、构建理性平台——实现医患双方共赢

目前,在中国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医务人员某些不作为行为的发生,这样就成为患者追求健康的最大绊脚石。现在的医疗环境,需要的是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患双方的共赢,才能实现“真诚携手,共赢健康”的目标。我们需要一个平台,需要有一种机制从立体的方面去努力,让各方都能心平气和地回到科学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这是我国当前医患关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作为患者有机会能够深刻的理解医疗和医生的本质和无奈,发生某些纠纷与冲突,不能单纯的归责与医院或者医生的技术不高明,医疗有其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需要患者正确看待医学事业的专业性与特殊性,要合理期望,理性求医。只有当患者意识到并做到理性求医,遇到纠纷能心平气和地与医方进行协商解决。同时,在这个平台上,正确理性地处理医疗纠纷,还可以增强医生职业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医生会因为自己的患者而感到骄傲。即使遇到纠纷,基于双方相互的理解,医务人员也会相信患者不会无理取闹,也不会采取极端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报复,而是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医方进行沟通,找出问题、找出不足,共同面对,以便更好地共赢健康。

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5

一、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情况

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范式,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但是, 随着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 雷锋精神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为详细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情况, 笔者在2015 年3 月对辽宁省的三所高校进行了书面形式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总计发放600 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21 份。问卷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随机抽取, 其中一年级学生251 人, 占48. 2% , 二年级学生163 人, 占所有受访者31. 3% ; 三年级学生为90 人, 所占比例为17. 3% ; 四年级学生17 人, 所占比例为3. 2% 。调查结果如下:

在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方面, 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方面, 在雷锋精神是否过时这个问题上, 大部分同学持肯定态度, 认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 且64. 3% 的同学表示“从没质疑”过雷锋精神; 另一方面, 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没有必要学习雷锋, 甚至认为我们今天仍旧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原因是政治的需要。

在关于践行雷锋精神的方式中, 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很认同, 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雷锋的相关活动。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开展的学雷锋相关活动比较少, 且开展活动的方式渠道单一, 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大学生对此比较反感。

二、雷锋精神对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培育的德育价值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 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1]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2], 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价值。

目标引领。雷锋精神既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认同的价值向导。将雷锋精神与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可以发挥雷锋精神的目标引导价值, 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和责任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行为示范。雷锋本身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所做的事也是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事, 并不需要付出流血和牺牲的代价, 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举手之劳”。但在一次次现实和具体的行动中却蕴藏着最高层次的道德标准, 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现实的行为典范, 他的群众性、实践性、开放性、朴素性, 对大学生党员更具示范作用。

道德约束。2013 年, 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审议时, 指出雷锋身上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3], 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他不仅关注人的内省和自励, 有着正确的是非观念, 而且重视道德践履, 具有极强的道德选择能力。雷锋精神所体现的责任意识, 对于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培育具有永恒的德育价值。

三、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培育的对策探析

( 一) 健全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的教育机制

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机制建设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 因而必须尽快建立、逐步完善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的教育机制。

首先,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4]高校要把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到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之中, 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应明确职责, 分工负责, 齐抓共管。其次, 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教育的运行机制。各院系要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大学生党员的成长规律和特点, 制定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规划、细则和方案, 建立起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 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教育成效的评估机制。建立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的评估体系, 制定出具体的量化管理细则和评估指标, 使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长效持续。

( 二) 以雷锋精神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

大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 他们既是学生, 同时又是党员, 而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党员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他们不但要有在各方面做好榜样和示范的自我责任意识, 还要有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身边责任意识。而雷锋精神无论是从人生追求、政治觉悟, 还是在意志品质、工作态度等方面, 都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因此, 以雷锋精神为引领, 可以更好地将责任意识内化为大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和自觉行动。

( 三)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育人效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创新思路、改革内容、拓宽手段, 深入挖掘责任意识教育的题材, 有意识地培育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例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 培养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 从而激发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的责任意识。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和接班者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 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长, 其责任意识淡化的现状日益严重。而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范式, 对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培育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雷锋精神,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http://www.gov.cn/jrzg/2012-03/02/content_2081558.htm.

[3]廖言.为梦想铸魂[N].人民日报, 2013-3-8.

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6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

中职政治教学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正确的思想作为有效的指导, 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 才能确保中职政治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2]因此, 首先必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作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精神指引, 使社会责任意识的有关内容能够有目的、有程序、有方法的贯穿中职政治教育的始终;其次, 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优化和提升中职政治教育的内容高度, 通过不断巩固学生的理想信念, 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最后, 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使其自觉担当起时代发展与民族崛起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最为热门的词汇, 没有创新就无从谈起发展。“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创新成果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和核心。”[3]对于中职政治教育来说, 创新更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不二法门。第一, 要创新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中职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从传统的说教与大道理灌输的错误方法中挣脱出来, 探索中职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可以尝试运用榜样激励、人文关怀、咨询辅导以及榜样示范等方法, 进一步丰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手段;第二, 要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途径的创新。结合社会发展的实情以及时代的变化, 时时调整中职政治教学的内容, 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视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采取理论学习、谈话、管理工作、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多种途径, 同时充分发挥党团的先进作用, 使政治学科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三、转变理念, 重视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

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发展形式, 中职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转变理念, 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渗透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之中。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使支援西部活动、援助灾区行动以及慰问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 使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帮助社会的过程中, 体验社会责任的情感, 加深对于自身社会角色的体会。

四、建立多方联动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仅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要广泛联合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 建立多方联动是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多角度的渐进式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相比于学校来说, 社会与家庭的教育力量是更为显著的。因此,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岗位训练中, 在真实的工作体验的指引下, 提升对于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社会是一所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大学”, 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过程中, 只有将社会、学校与家庭紧密地结合起来, 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培育网络, 才能真正提高中职政治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实效性。

总之, 中职政治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要积极发挥政治教学的理论与资源优势, 快速适应新课改的全新要求, 转变教学理念, 促进教育方法的创新,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联合家庭与社会的力量,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树立政治人本化思想, 使学生能够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14-05-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02.

[3]李娟琴, 吕世辰.创新思维的结构体系及培养探析[N].光明日报, 2012-08-27 (14) .

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7

关键词:志愿精神,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一、志愿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国内外有关志愿精神的表述很多。在国外,志愿精神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一种社会理念。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志愿精神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秦晖认为:“以 ‘志愿’精神从事公益的行为,无论取怎样的具体方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的慈善(charity)与博爱(phi- lanthropy)行为”[1];张瑾说:“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志愿精神的特质为自愿性、 非营利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自身发展。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二、志愿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从1963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1993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开展。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 最亮丽的风景线就是身穿“白菜装”的世博志愿者们。 他们的志愿精神无处不在。也许有人认为,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源自西方,我国到当代才发展起志愿精神。其实,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或教义当中,如儒、释、道、墨等家。中国历史深受这几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志愿服务自然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从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到佛教文化“普渡众生”,从道家文化“上善若水”到墨家文化“博爱互助” 传统,都包含着仁爱、奉献、慈善、互助的思想,莫不折射出志愿精神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论语》中说: “仁者,人也。”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礼乐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但离开仁,就无意义了:“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由此可见,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同样奉行行善之举。

除了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之外,墨家的“兼爱”思想同样折射出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 “兼相爱”是墨子的根本思想,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就是兼爱主义,也蕴含着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优秀的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对于父母或者更早的一代人,其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认同感更强烈,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西方文化渗透、外语学习、世界经济交融等的影响而不足。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缺乏历史使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院或学校的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20%。以部分学分绩点高的学生为调查对象,4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5%。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身能力方面往往比较优秀, 且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但是在对个人责任,特别是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知行分离特征,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重性。

四、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 “仁、义、礼、智、信”无不蕴含着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使他们融入社会,能丰富他们的阅历,从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启明星”助学计划为例,此计划是该院自2011年暑期发起的一支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由该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项公益支教活动。在完成六个多月的组织筹划之后,“启明星” 助学计划一行于每年暑假期间,分别前往贵州遵义、 甘肃武威、海南儋州等边远山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我院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在之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 陈更同学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的艰苦,特地联系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朋友,从大运会处募捐到100套被褥,从深圳邮寄给每两个人睡一张单人硬板床的孩子们,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住宿条件。每年,支教活动都在当地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支教事迹也得到了新浪、凤凰网、腾讯网、贵州《春晖》、同济大学校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并影响了诸如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多位毕业生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奉献,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我院刘海鹏同学是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在平时他就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曾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只身赴温州做志愿者的事迹被《新闻晚报》报道:一则微博在网上迅速“蹿红”,半天时间就被转发1600多次,被评论200多条。一名“90后”上海大学生,独自一人赶赴温州做志愿者,住40元一晚的小旅馆,每天为医院里的车祸病人服务,他的义举受到众多网友的交口称赞。有人还说,从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年轻人形象”。[5]

这些学生平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强烈的志愿精神,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相对普通学生高,在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能想在他人前,做在他人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暑期,笔者对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做了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4份。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一题中,在多达6个选项的答案中,有19%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了社会责任感”,而选择“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的学生只占16%,可见,虽然学生们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对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作用却是认同的。

五、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对其认识变化中饱经锤炼。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国人对其热捧,而今,国学热正在兴起,一些大学校园将国学作为选修课程,这些正说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回归仅仅停留于形式与数量不是真正的回归,精神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在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的各种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保持教育的生命力。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志愿精神实际上促使了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德育过程,调动了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切身体验将课堂教学获得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客观上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 因此,弘扬志愿精神,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同样有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孔子认为“仁”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天灾人祸而不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先贤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理应更深刻地领悟古之先贤留下的文化精髓,将志愿精神传承下去且发扬光大,胸怀社会责任意识, 展示充满自信、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风采。

参考文献

[1]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3]论语·里仁[M].

[4]论语·八佾[M].

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培育 篇8

一、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之现状

1. 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失感恩之心。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来自于父母, 其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着父母深沉的亲情之爱。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将父母为其所做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 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坐享其成、追求享乐、崇尚名牌、盲目攀比, 大肆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另一方面还埋怨父母无权无钱, 稍不如意, 就向父母发脾气, 给脸色看, 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可见, 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羊跪乳、鸦反哺”的感恩之心。

2. 学生对老师的教诲缺失感恩之意。

尊师重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反映着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优劣。然而, 在中学校园里, 有些同学见了老师, 视为透明物, 擦肩而过不打招呼, 形同陌路人;课间不擦黑板, 上课玩手机、睡觉屡见不鲜, 对老师的教导也是充耳不闻;对于老师的严格要求还产生敌意, 甚至发生顶撞、打骂老师的恶劣行径等等。殊不知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没有老师的教导, 学生就难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可见学生对老师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意。

3. 学生对社会的给予缺失感恩之情。

有些学生认为社会对待他们不公平, 认为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常常抱怨“学校的伙食不好”、“学校的住宿条件差”、“学校的硬件软件都差”、“城市的交通不顺畅”等, 他们在抱怨的时候根本没有客观比较的标准, 对家长、学校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实事求是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分析, 只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和要求提出质疑和不满, 但却从没有好好审视自己本身的缺点与不足。见学生对社会的给予缺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恩之情。

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偏颇。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这些独根独苗.占据家庭的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自不待言,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养育理念, 使得父母们不论经济有多拮据, 宁可勒紧裤带, 也要让孩子在物质消费上大踏步跨越“初级阶段”而享受“小康生活”;“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成才观, 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 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 很少涉及精神领域, 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2. 学校教育导向的错位。

在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下, 学校教育唯智化倾向严重, 学校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 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正如一首歌谣所描述的:“一张试卷定终身, 只看分数不看人, 党员团员三好生, 不及高考多一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知识性, 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学教育教学范围。使学生对外界人和事的情感越来越淡漠, 情感疏导几乎进入荒漠, 感恩意识的培育缺乏适宜的土壤。

3. 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当代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 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尚缺。不少学生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 依赖意识、享乐思想、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他们认为父母、朋友和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正如卢梭所说:“当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 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关爱成为习惯时, 人也就变得漠然。遇到一点不顺, 就满腹牢骚, 抱怨他人。相反, 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三、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途径

1. 重视“以孝为先”的传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人之常情。“百善孝为先”, 父母给予了儿女身体和生命, 儿女当孝敬终生, 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 从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 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蕴。孝就是要竭尽全力敬爱父母, 它包括养亲、尊亲和荣亲。养亲即赡养扶助父母。养而不敬, 类同犬马, 在孔子看来, 不是孝。荣亲就是自己要建功立业, 给父母带来荣耀, 这才是令父母最为欣慰的事情。养亲、尊亲和荣亲, 三者不可分割, 构成了孝的全部内容, 也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感激与回报。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和宋代的岳飞“精忠报国”的佳话促使着我们要赋予感恩传统文化之时代内涵, 所以学生应首先着眼于感恩自己的父母, 从学会说一声“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你们辛苦了”开始, 到一系列的“孝心作业”, 如给父母端一杯热茶, 洗一次脚, 梳一次头, 做一次家务, 给父母过一次生日等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荒谬之处, 体会为人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时刻关爱照顾父母, “吃水不忘挖井人”, 惠存感恩之心。韩国人的感恩意识之所以强, 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孝行牌”的传统感恩教育。因此, 我们学生也需重视传统感恩教育, 以孝为起点, 培育感恩意识。

2. 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榜样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 其榜样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行为举止犹如一面镜子, 可映射出父母和老师感恩的素质与修养。然而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 作为父母者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 做到尊老爱幼, 与邻里和睦相处, 懂得礼尚往来, 知恩图报, 同情弱者。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平常的生活中发芽、成长,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其次, 作为老师, 要做到言行一致, 平易近人, 公平公正, 真正做到使学生尊其师而信其教。教师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心存感激, 只有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才会更加敬业、甘于奉献。教师“一切均是恩赐”的感激, 是用无声的语言向学生传递了其博大的胸怀和让人向往的人格魅力, 这将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当学生走向社会后, 他就会不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因此, 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父母和老师的感恩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

教育学家鲁洁曾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 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生活的逻辑, 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可见, 作为学校德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也根植于现实生活。感恩教育也只有通过生活, 才能成为真正实效的感恩教育, 它如果离开生活, 就只能是“无土栽培”, 丧失生命力。因此, 学校还应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 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 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 最终在现实生活中, 实践感恩。例如, 搞社会调查, 写报告、体会;参加社区服务和义务劳动及为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写祝贺信、感恩信;每逢重大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 开展扶贫、救灾、捐款、捐物活动;可以在特定日子, 如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 举行大型的感恩活动:教唱感恩歌曲, 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点播感恩主题歌曲等。总之, 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 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 具备感恩之心, 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 养成感恩的习惯, 同时也完善了他们的道德与法纪品质, 奠定了他们一生的精神底子和人格操行。

参考文献

[1]高爱芳, 高卫松.学校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教学与管理, 2005 (12) .

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9

关键词:公民文化;公民意识;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4-0031-02

收稿日期:2011-12-21

作者简介:陈爱爱(1984-),女,山西中阳人,09级在读研究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凸显了加强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直接带动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由伦理化社会向民主法制化社会转变。因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意义

首先,加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逐步实现农民的民主管理。因此,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加速和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要求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加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内容。只有把传统农民造就成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社会资源缺乏,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的不平衡,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偏低,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绊脚石。因而,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利于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后,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建设进程。公民意识作为与法治相伴而生的概念,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社会转型期,农民公民意识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步伐。因此,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二、农民公民意识培育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困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的影响,第三空间发展缓慢,政府职能划分不清,道德滑坡封建迷信现象屡见不鲜等方面。

1.农村经济落后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影响并制约着政治的发展。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较好满足时,人们才会关注到自己更高层次的需要是否被满足,包括政治参与和政治地位等。但由于多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造成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农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关注更多的是物质生活上的问题,在政治问题上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淡漠。加之市场经济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人们更愿意选择能满足个人利益的经济活动,如外出打工等,可以说,普通村民拥有的经济实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和热情。

2.第三空间发展缓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缺乏“第三空间”的充分发展,即介于政府和个人之间的组织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开始实行村民自治,但政府的介入使得农民并不能成为一种与国家分享政治权力的自主力量,从本质上讲,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供给”的,实际运行中的村民自治是村民自发性的民主要求与国家有意识的推动和介入相结合的产物。村民自治组织的缓慢发展没有给农民利益的诉求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制约了农民公民意识的发展。

3.政府职能划分不清。由于历史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行农民自治,但是村委会更多地承担的是行政管理职能,而不是自治职能。只要村委会承担着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任务,那么它们的关系就非常可能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模式,而很难保持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政府介入并不一定不会带来村民自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在不少地方存在着上级指定候选人、随意调整和撤换村委会成员等违规现象,这些负面的干预不仅使自治有名无实,而且也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重新趋于紧张。因此,乡镇政府太多的时候是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领导着村委会的运行,阻碍了自治组织的发展和独立运行。让农民不能畅通表达利益诉求,不利于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

4.道德滑坡,封建迷信现象屡见不鲜。在有些地区乱倒垃圾,家庭暴力,儿女不孝,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吸毒赌博等现象依然存在,这是我们进行公民教育所面临的很严峻的问题。封建迷信思想依然禁锢着个别农民的头脑,直接阻碍了公民教育工作在农村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地区受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小农经济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多子多福的思想依然存在;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有的父母就把迷信思想传给孩子,严重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规矩繁多,增加农民的负担。农民在封建迷信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使本来就贫困的农民更加贫困化,更不用说关心自身的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管理和监督政府运行了。

三、当前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村民自治组织,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提高农民素质四个方面来培育农民公民意识。

第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农村公民文化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要培育农村公民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转型,首先必须破除自然经济土壤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实现农村的社会化商品化。一是帮助农民去除小农经济思想中残留的保守性、封闭性,鼓励农民走出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寻找适当的商机。二是鼓励农民积極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逐步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将生产经营自主权交还给农民,让农民按照市场的需求自主决定生产经营活动,使农民能够自觉主动地捕捉各种经济信息,参与市场竞争,从中获得最大利益。三是要为农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尤其是市场体系和组织上的条件。须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扩大,造就参与基础的多样化,并导致主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

第二,应大力发展村民自治组织,有学者提出农村社会组织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利用乡村社会内部的逻辑和规则推动社会自律,构造社会共识。二是节省社会运行成本。Larrydiamond、弗朗西斯·福山、罗伯特·帕特南等都认为,社团打破了社会隔离,允许人们相互合作,发现共同利益,获得组织技能,抑制了将个人目的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性情,从而创造公民共同体。在中国这样民主发育不足的国家比较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在各种小规模或基层的自治组织中学会自治、找到平等的感觉,养成公民应有的自尊,才能为公民文化的成熟奠定基础,因此参与地方自治和各种自治性团体,被一些政治家视为公民的normalschool(标准的学校)。村民自治组织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公民教育功能。

第三,政府应该转变角色,引导农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动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时间不长,起点较低,农民的政治参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此刻,乡镇政府就是要转变以往的管理型政府姿态,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迈进。使得农民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可以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真真正正地开始关心自的权利,关心政治,参与政治。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素质低下的公民是无法参与政治的,许多政治思想家都强调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柏拉图在所设想的理想国中就主张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通过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慧,来适应民主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宣扬“内圣外王”,实际上就是把提高个人素质看做是政治的根本和基础,主张大力兴办教育,用统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教化民众。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无知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因此,在我国农村要全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彻底清除文盲半文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运用电视网络传媒,援引真实案例和老百姓身边的实例真实有效具体地引导农民增强他的法治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让他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梁莹.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理论回眸与简要比较[J].国家政治学院学报,2008,(1).

[2][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马浩杰.公民文化与现代法治[J].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6).

[4]施雪华.公民政治、公民文化与西方代议制政府[J].晋阳学刊,2009,(1).

[5]唐玉.公民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8).

[6]刘义强.构建以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J].东南学术,2009,(1).

[7]赵泉民.乡民社会传统与中国农村的组织化[J].社会科学,2008,(11).

[8]刘洋.公民文化的构建与俄罗斯政治发展[J].西伯利亚研究2010,(4).

高职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原则 篇10

关键词:高职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原则

一文化自觉学说

1. 文化自觉学说概述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 (1) 可以看出, 文化自觉理论坚决反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论是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其表现形式是盲目崇拜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质是盲目拔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 世界文化有三种类型, 欧洲文化是“意欲向前”的路向, 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路向, 印度文化是“意欲向后”的路向。 (2) 他断言欧洲文化的路向已经破绽百出, 只有儒家文化才是人类文化最终的精神归宿, “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 孔家的路”。这些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夸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发展的作用的论调, 所激发的不是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而是民族狭隘主义精神。这既不利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也无益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甚至可能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 再度陷入自我封闭状态。

全盘否定论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其表现形式是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联系, 其实质是文化虚无主义。1929年胡适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指出:“一面学科学, 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 还只是张之洞一辈人说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方案。老实说, 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 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 (3) 全盘否定论者, 鼓吹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这种文化思潮, 一方面是对西方文化无条件的崇拜和接受, 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民族文化持完全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

针对以上两种极端错误思想, 我们应当通过“扬弃”的方法来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只有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 还应注意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2. 文化自觉学说对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让人类恢复理智, 回归自然。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在给人们带来高科技发展享受的同时, 也越来越把人类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恰恰为解决当代社会矛盾冲突提供了文化精神基础。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其次, 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型经济体制, 它在强调竞争和效益的同时, 容易出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享乐主义的错误人生价值观, 导致社会出现价值危机。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恰好可以克服以上负面影响。古往今来, 人们十分重视伦理价值, 重视善恶荣辱的标准。只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评价和社会科学的理性判断的结合, 才能启动人性中利他和自我超越的一面, 从而充分发挥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积极作用。

再次,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强中国和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单独发展或独立存在, 东西方文化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往顺乎世界的潮流。世界文化是一座百花园, 每种文化都是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正是在文化的多样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 世界文明也更加绚烂无比。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在多样性的前提下保护文化的共同发展。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充分证明, 只有包容开放, 才能发展繁荣;凡是闭关锁国, 则将亡国亡民。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促进中国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消除民族隔阂与偏见, 实现中国的繁荣进步与世界的和平稳定。

最后,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消除人们的精神危机。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使得我们的生活和交往变得快捷与方便, 活动的场所和空间趋向于多样化和一体化。但是, 我们在充分享受快餐生活的同时, 我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了困惑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既记录着五千年社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 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美好生活和艺术修养的信息, 展示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品质, 以及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财富。因此, 在充分继承和发展以思想和风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二高职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的原则

1. 遵循批判与摒弃的原则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 我们应当意识到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痕迹几乎随处可见, 例如:宗法观念、等级思想、礼教规范、人治传统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的保守原则等, 这些传统文化糟粕深深遗留于现实社会, 我们应当坚决予以摒弃。同时, 我们应当自信地看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其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 取得过许多卓越成就, 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正如李约瑟说:“从公元前200年到大约公元1400年至1450年这一段时间内, 中国比欧洲总要进步得多。” (4)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高职生才能更好地在继承优秀科技文化的基础上, 在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前提下, 继往开来。

2. 遵循扬弃的原则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变化却依然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又是什么呢?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儿女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正是《易经》中强调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 正是《左传》中提到的“多难兴邦, 多难固邦”的精神, 正是《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到的“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使得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 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面对国外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断影响, 人们的内心难免会失去平衡, 难免会出现困惑和迷茫的思想, 甚至一些人力图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复古。高职生应当在批判与改造的基础上予以继承, 学会分辨和思考。例如, 极端的、单方面绝对服从的旧式“孝道”, 从“礼”的观念中剔除;等级名分的封建成分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文明礼貌的道德风尚;从“耻”的观念中去掉虚伪的、不正常的“面子”意识及落后于时代的“耻言利”思想, 用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义利观等提升自我。

3. 遵循继承和弘扬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 绝大一部分不是封建社会形态所持有的而是与中华民族历史共存的积极成分, 我们必须积极继承并大力弘扬。例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追求和平的历史传统;注重和谐的哲学传统;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抗争与自强精神等。同时,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可追溯至史前时期, 与天文、历法和数学的发展以及四季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密切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发展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极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用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深化高职生价值观教育, 培育高职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实现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下一篇:设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