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因素

2024-06-13

设备因素(共12篇)

设备因素 篇1

当前, 困惑医院某些高端医疗设备维修因素, 设备不能及时维修交付使用, 影响了病人检查和诊断, 影响了医院医疗正常的秩序, 也影响了医院声誉。经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高端医疗设备迟迟不能修回的一些因素, 今后值得医院重视和改进, 保证某些高端医疗设备处于正常运转周期[1]、较好地为伤病人员诊治服务。

1 维修技术赶不上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速度, 医院难以应对维修

当今, 医院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增加知名度, 吸引更多病人来院诊治, 增加医院医疗收入, 在紧缺经费的情况下医院千方百计引进或更换一些高端医疗设备, 使医院医疗设备种类增多, 功能齐全, 多功能设备取代了单功能设备。使得过去繁重的体力操作被电子计算机管理操作替代, 过去要一天能取报告的, 现在几个小时内可取得结果, 赢得了病人的好评, 医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 某些医疗单位在设备添置方面盲目求新, 没有按着自己业务范围和维修水平理性地配置或购置医疗设备, 过多购置高端医疗设备, 使其种类品种增加, 使得设备维修难度和复杂性加大[2], 医院工程人员和维修技术跟不上设备更新换代速度, 维修人员难以胜任新的或高端的医疗设备的维修, 因为维修人员还是原来的一帮人员、维修环境还是那几间旧房间, 维修工具还是六七十年代的那套工具, 必然有碍于医院高端医疗设备及时维修, 因此, 只能等待厂家工程人员来修理。

2 医疗设备维修时费用高、附加条件多, 医院难以接受维修

现在, 一些医院高端医疗设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即设备出了故障医院不能自主修理, 非要请公司的专业人员维修, 而请来的人员需支付昂贵的维修费用, 如工程师上门维修每小时50元, 不足4小时按4小时计算, 工程师上门一次至少要3200元。有的公司霸王规定, 如一台CT机坏了, 需要换球管, 公司报价需要花费几十万元, 无任何商量余地。医院除了承担高额医疗设备继发费用外, 还承担设备维修以外的许多附加条件, 如有的公司提出可以提供免费医疗维修服务, 但要求医院必须使用本公司的相关耗材或试剂;还有的公司要求医院购买设备后, 同时购买该设备一年的维修保险费, 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修。随着医疗设备使用年限增加, 医院保险费用越来越贵。如今三甲医院的设备总值都在两亿元以上, 按照设备总值的2%比例计算, 每家医院每年维修费用至少400万元, 医疗设备继发费用高, 医院难以接受维修, 医疗设备能工作就不检修, 能小修不大修, 不得已时才送去维修, 错过了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最佳时机, 造成设备严重损坏[3], 甚至不能维修。

3 医疗设备设置级密码, 有碍单位自行维修

在当今的医疗设备市场, 高额维修费用给厂家或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润。为了争夺销售市场, 争取独家维修生意, 厂家和公司制定医疗设备维修的程序, 当科室设备要维修、必须报本院设备科, 由设备科电话通知厂家报修, 厂家工程师根据报来故障大致情况电话指导或派人现场诊断, 诊断后用传真发过来需要更换部件的价格, 无任何商量余地, 如彩超部件高达几十万元, 购买单位同意时, 厂家才登门更换部件修理。有的公司对中高端设备和技术设置几级密码, 购买后仅对设备操作人员培训, 只有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没有维修手册, 给医院技术维修人员带来了难度, 就是医院的工程人员能“解密”也没有办法“下手”修理, 医院的工程人员维修技能逐渐降低, 连小故障都得请公司派人来修理, 当医疗设备购买时, 早期公司经常打电话咨询设备运行情况或派有关人员检修设备功能。但当设备运行时间长, 零件损耗大, 性能不稳定, 维修率高时, 他们则很少关心设备情况。甚至对设备大故障忙不过来时, 就推诿, 对设备小故障公司的维修人员不愿上门服务, 医疗设备只好闲着等待维修。

4 激励政策不到位, 维修人员怠慢工作

目前, 医院因受某些原因困惑, 许多医院管理者未设置临床工程部科室, 设备出了毛病, 都是操作人员自行维修。有的单位对维修人员被当成电工、水暖工, 做一般的后勤工作;还有的单位不注重维修人员待遇, 不设相应技术职称, 不能按时晋级, 家庭中人员入托、上学、就业等问题难以解决, 或不注重对他们的培训, 再有, 某些医疗单位采购过程中暗箱操作, 维修人员只管维修, 不参加合同谈判, 对质量好坏没有决策权和应有发言权, 多为使用设备的科室主任依照某些厂家的产品简单说明书来采购[4], 对售后服务则只信于厂家的简单说法。采购方往往并没有在招标书中明确提出详细又具体的技术性能方面要求, 也没有提出维修说明书或培训维修人员的要求, 更没有征求单位维修人员的意见, 就由采购方几个人拍板敲定, 花钱买不到好的质量产品, 当一些医疗设备买回后在使用期中, 设备性能不稳定, 零件磨损严重, 就要维修, 或到了故障高发期几乎每月都要修理, 设备修理时间比工作时间长, 麻烦事情多, 此时维修人员意见更多、怨气更大, 满腹牢骚, 主动维修积极性不高, 在维修中怠慢工作, 能立即维修的工作, 不及时去维修, 能一天维修好的设备, 也许拖上几天修好。单位激励政策不到位, 就是最多维修单位, 或者最好维修技术, 医疗设备也难得到及时的维修交付使用。

因此, 医疗设备购买、安装、检测、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都要在全程监管下进行;购买医疗设备应有自主知识产权;要配有说明书和维修手册;要给医院培养工程维修人员, 医院要保证维修人员的待遇, 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保障设备处于正常功能状态。

参考文献

[1]曲海燕, 赵东海, 李全岳, 陈卫东, 李晖, 黄伟.医院中电池辐射的存在与应对[J].医疗装备, 2008, 21 (5) .

[2]李全岳, 赵东海, 吴才林, 张祖进, 周刊, 李晖.中心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措施[J].医疗装备, 2008, 21 (4) .

[3]谈静.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危害分析[J].医疗装备, 2007 (11) .

[4]亢丽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 2001 (7) .

设备因素 篇2

一、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公告栏(板):张贴本区域主要工作内容、本区域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

二、对本企业主要区域主要通道张贴本区域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三、工作场所主要出入口张贴本区域应急疏散线路示意图。

四、厂区内应保障消防、疏散等通道畅通。

五、车间内应在地面划了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

六、主要生产设备和特种设备上张贴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和注意事项。

七、生产场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吉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八、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

九、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膜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定,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十、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流动物件应设置垫块楔牢,任何时候保证安全通道畅通。

十一、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挥发等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使用手续。对购进、装运、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监管,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操作和应急等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十二、相关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并经过有资质机构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十三、凡属危险作业,由下达任务管理人员和执行任务班组共同研究作业方案和具体的安全保护措施细节。

十四、明确现场监督作业指挥责任人。

十五、由作业现场的负责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监督指挥。

十六、凡进入危险作业场所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十七、危险作业应作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重点。

十八、各级管理负责人对危险作业人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危险岗位作业环节和隐患进行分析排查。制订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所有人严格执行。

十九、严肃处理违规违章的危险作业行为,严罚违规作业人员。附:常现的危险作业:

① 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在高处有固定操作室的除外); ② 在有触电危险的环境作业或带电作业; ③ 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明火作业; ④ 进行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 ⑤ 有急性中毒、窒息危险的作业; 6.有塌方、坍塌危险的土石方或拆除工程作业。

7、设备、设施安装、检修作业。

8、起重、吊挂作业。

9、运输、装缷作业。

10、化学品保管、运输、装填料使用作业。

浅析我国锅炉设备改造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锅炉;设备改造

一、环境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环不断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污染和破环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加强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共同的呼声,而我国无论是工业的大型锅炉还是东北地区供暖使用的小型锅炉,其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相对与发达国家锅炉的污染相比较,其排放的污染物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更加的严重。而我国北方的锅炉因地理位置的因素影响,多以使用燃煤为主,加之北方漫长的冬季,仅取暖一项的燃煤消耗就数量惊人,其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随着空气污染物的增多,空气的质量遭到破环,今年来全球变暖等诸多气候反常的现象,人们对增强锅炉设备的改造,减少其污染物的排放,更加的关注,而我过相对于发达国家相比,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是环境污染的客观要求,加强环境的保护,提高设备的性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成为了一种客观的要求。

二、能源因素

因设备因素的影响,不仅会使其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很深的程度,同时,其对能源的浪费也客观的存在,更加优质的设备能够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在以消耗资源来创造物质财富的今天,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的更加的深入人心。我国在锅炉的使用中,会大量的消耗能源,例如对煤炭燃料的需求。锅炉设备的改造可以提高现有锅炉的性能,使之适应现实的条件,满足其节约能源的需求。相对于新建锅炉而言,锅炉的改造对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节约时间与金钱。经过对锅炉设备的改造,能够提高锅炉的热效能,减少烟尘的排放量,扩大燃料的试用范围,锅炉蒸发量也会增大,运行时的操作强度也会减轻。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也是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对锅炉设备改造的目的中,其节约资源的目的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三、管理因素

在锅炉设备改造的因素之中,其管理良性健康的管理制度对于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管理制度设计的内容较广,内部管理、节能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而言,我国的企业存在的对锅炉节能相关的管理不重视的现状,很多企业的领导真并不重视锅炉节能,很多的企业在锅炉内部节能、减排、提高效益等方面缺少关注,没有建立起来专门的管理制度。很多的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的管理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之上,对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做到认真地执行,缺少监管体系,考核评价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存在着锅炉的从业人员普遍的素质水平较低的现状。从业人员的培训体制一直没有能够建立起来,没能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方面的不足,多是企业的管理者对锅炉的管理认识不足,很多的企业明知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但在实际的管理中,对锅炉设备的改造并不重视,制约着锅炉设备改造的进程。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能源的利用率不高,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加剧,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些不良结果的背后,制度因素在潜移默化的起着影响作用,加强制度的管理,从锅炉的使用,到锅炉的管理,建立其规范的系列管理流程,推动其锅炉设备改造工作,在管理的因素上大有提高的空间。

四、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经是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引用的一点共识。我国在推行锅炉的生产和使用的进程中,不断的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在吸收外国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的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来推动锅炉设备改造。在锅炉改造的技术推广方面,应建立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研究的激励政策和相关的举措,加大科技的投入,增大技术攻关的力度,开展有关锅炉设备改造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的研究,为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相对与国内锅炉设备在技术采用,新技术推广等领域,国外的很多优越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建立专门的技术推广单位,管理和推广其技术的使用。技术因素是锅炉设备改造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其合理的利用新技术,是锅炉设备改造的重要因素。

五、政策因素

就锅炉设备改造的影响因素中,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成功因素中,找到政策因素的影子,政策因素设计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如法律法规、财务政策、税收政策等诸多的内容。很多的发达国家用自己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借鉴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日本在财政上大力支持其新技术的使用,设立了专门的利率贷款,企业可以以相应的项目名义向开发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申请相应的贷款。英国在推行冷凝式锅炉使也使用了财政措施,实行专项的补贴,等等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从这样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在锅炉的设备改造中,推行相应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其改造的进程是值得考虑的。在其它的方面,例如采用激励政策和税收政策等,都是非常可行的办法。而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快,有时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合理的利用政策因素引导,能够快速的推动我国锅炉设备的改造。

锅炉的设备改造是系统的工程,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合理综合,共同的促进我国锅炉设备改造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局面,锅炉设备的改造是一种发展中的需求,其合理的改造将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帅益武,段正利,鲁慧文.SHUAI Yi-wu.DUAN Zheng-li.LU Hui-wen 中小型机械炉排层燃锅炉的优化运行[J].工业锅炉,2007(3).

[2] 刘根生.锅炉燃烧设备之浅见[J].山西建筑,2003,29(3).

[3]杨新荣.YANG Xin-rong.锅炉运行的优化调整[J].电力设备, 2007(4).

设备因素 篇4

自动测量设备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恶劣天气、自然环境侵蚀、外界强磁场干扰、人为因素、设备自身性能的下降等) , 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 约有三分之一的自动测量设备采集的数据误差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造成的。笔者基于多年的维修实践, 针对这些外在因素对自动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索。

1 外在因素干扰来源

影响自动测量设备正常运行的外在干扰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部复杂环境的干扰

在自动测量设备的周围环境中, 经常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强电磁场。如焊接作业时的电火花, 设备操作过电压, 大气环境过电压, 无线对讲设备高频电波, 大容量电机和开关设备以及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时工频故障电流流入接地网上不同两点间将呈现较大电位差等, 这些都是产生复杂的强电磁场的源头, 会对自动测量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电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2 恶劣天气的干扰

恶劣天气产生的电磁干扰对自动测量设备的影响最为常见, 其中, 感应雷的影响最为典型, 其破坏作用非常明显。感应雷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电子设备, 它不仅可以通过与电源线或信号线耦合, 由传导的方式产生干扰;还可以直接以电场、磁场耦合或电磁辐射的方式干扰或损坏电子设备。因此, 防范感应雷电磁干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静电放电的干扰

静电可谓时时处处都有, 从举手投足间与服装的摩擦到干燥空气的流动, 以及云层中放电引起线路静电感应, 都会有静电产生。当静电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进而对自动测量设备和信号传输产生较强的影响。

1.4 不合理走线产生的干扰

在自动测量设备工作室, 对电缆线路不合理的安排和布置, 也是比较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导线经过有干扰的环境, 即拾取干扰信号并经导线传导到电路而造成对电路的干扰, 称为传导耦合, 或者叫直接耦合。不合理的走线, 会使得导线与导线之间互相干扰, 产生传导耦合的途径, 继而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自动测量设备。

1.5 其他原因产生的干扰

外在因素干扰有时候也来自设备自身以及工作平台上其他电子设备, 如电压波动、系统多点接地电位差等属于设备自身内部的干扰, 还有的干扰是来自于工作平台上电器开关的闭合、电器插头在电源板上的瞬间拔插等。

2 外在因素的干扰源对自动测量设备造成的影响

如上所述, 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能够导致设备、传输信道和系统性能劣化的电磁骚扰, 其对自动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如下:

2.1 测量数据跳变

静电干扰和不合理的走线所造成的传导耦合干扰, 是造成测量数据跳变的主要外在因素干扰源。如气象部门使用自动测量设备对深层地温数据进行测量, 在干扰影响的时间段内深层地温值在一定范围内跳变, 但是跳变的幅度较小。受静电干扰时测得的地温数据跳变见表1, 其中, 数据加黑部分即为地温数据跳变。

2.2 数据明显失真

当受到恶劣天气产生的感应雷、静电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以及较大功率无线对讲机高频电波干扰时, 自动测量设备所采集回来的某个要素的数据会明显地失真且变化幅度大, 从而造成较大的数据误差。表2为受电磁干扰后自动测量设备测得的气温失真, 其中, 数据加黑部分为气温失真。

2.3 报文误码率

焊接作业时的电火花、大容量电机和开关设备在操作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静电剧烈的放电现象等会导致自动测量设备采集器采集回来的数据报文误码率升高, 如气象部门使用自动测量设备中, 对雨量测出的数据在受到电磁干扰后会出现误码。表3给出了受电磁干扰后自动测量设备测出的雨量出现误码, 其中, 数据加黑部分为误码。

2.4 采集器死机

由于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干扰影响, 自动测量设备的采集器会发生死机现象, 采集器上所有的按键都无法使用, 状态指示灯闪烁不正常, 无法采集数据。而感应雷以电场、磁场耦合或电磁辐射的方式干扰、工作平台上电器开关的闭合、电器插头在电源板上的瞬间拔插等外在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 都有可能造成自动测量设备死机。

3 电磁干扰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 针对以上这些类型的外在干扰, 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 外部复杂电磁环境的防范措施

对于来自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焊接作业、大容量电机和大功率无线对讲设备等, 应避免在自动测量设备场地附近进行任何施工操作, 还要尽量避免与自动测量设备共享同一组供电系统来进行大电流的工程作业。

3.2 雷电感应干扰的防范措施

根据近年来我省受雷电影响的实际情况, 为了防止工频接地电阻因阻值的差异而产生的电位差影响到自动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要求自动测量设备防雷接地必须符合要求, 并保证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同时, 自动站220V交流供电系统, 应保证配备有三级防雷措施。这些措施对预防雷电感应干扰是非常有效的。

3.3 静电干扰的防范措施

静电干扰是造成自动测量设备故障频发及测试数据产生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 无论何种型号的自动测量设备, 设备外壳及信号电缆屏蔽线均应实现可靠接地, 这是预防静电放电干扰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

3.4 不合理走线产生干扰的防范措施

防范不合理走线产生的干扰, 就是要切断导线间的传导耦合途径。为了避免传导耦合造成的干扰, 就要合理布置和安排电缆走线。如220V系统供电电源线及监控电缆不能与自动测量设备信号电缆穿入同一管道。自动测量设备信号线引入室内的走线应尽量远离电源线以及其他高频回路导体, 避免习惯性地将这些同方向的进线捆绑在一起。

3.5 其他原因产生干扰的防范措施

自动测量设备的工作平台上, 尽量不要放置开关、拨盘、防护较差的灯具、按钮、电源插座板等器件, 因为这些器件在操作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电磁干扰而影响到自动测量设备的内部电路, 使得其内部电路的有效性能被降低或限制, 甚至造成电路元器件的失效和损坏。若是工作台上必须放置这些器件, 面板和器件都要可靠接地, 使静电放电电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通道, 避免产生干扰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设备因素 篇5

(一)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转。

(二)企业应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后台设备有人负责。

(三)操作人员应通过岗位训练,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才能单独操作设备。

(四)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机。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做好自查工作。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该注油部位,按规定注油,不能违漏。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

(五)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报告。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机,并及时上报。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机,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在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六)维修工(机、电、仪)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清除,不能立即清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七)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设备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时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

设备因素 篇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也迅速成长起来。而化工设备作为化工行业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安全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现阶段化工设备检修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给企业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化工设备检修安全危险因素和应对建议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化工设备;安全文献;应对路径

化工生产作为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生产工艺,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这就给化工设备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化工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加大了它的维修难度。本文以化工设备检修安全危险因素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提高化工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化工设备检修安全危险因素

化工设备检修工作的安全危险因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工作不够正规、受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备管理工作不够正规

很多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致使设备一直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下。主要体现在:很多设备没有防护罩、安全保险装置,以及报警装置,防护栏等;设备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安全间距过短;机械的强度不够,绝缘强度较低;此外,设备出现问题,不及时修理,超负荷运转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受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

化学设备维修工作受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主要体现在,很多设备本身具有较强的辐射,这种物理性的危害还包括电危害和噪音危害。化学性危害主要有很多设备所生产的原料都是有毒物质,不仅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还易燃易爆。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的缺乏,是化工设备维修工作无法规范化、科学化展开的原因。化工设备检查作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同时,作业人员又非常密集,一旦出现操作不当就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已经是势在必行。

(四)没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危应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现阶段大部分企业认识到了对这些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将相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致使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不利于化工设备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提高化工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改变传统对特种作业培训需要持证上岗的认识偏差。特种作业人员应努力学习行业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从而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要依法作业。企业应把以人文本的生产理念贯穿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杜绝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二)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化工企业应加大对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促进他们专业技能、事故预防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化工设备检修制度,以及检修现场需要遵守的规则。同时,还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在考试成绩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在进行检修之前,领导人应名曲检修人员的责任,推行安全责任机制。通过对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应积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保证维修工作的规范性,让工作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风险评价工作的建立,让维修员工对维修的场所存在风险种类了如指掌,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的管理办法。此外,还应对作业环境建立防护措施,有效降低化工设备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的危害,为设备维修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维修工作高效、顺利地开展。

(四)提高设备安全性

完善化工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避免人员和设备近距离接触,防止危害产生。检修人员应经常检查自己的使用工具,若是发现问题,应及时送到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设备保养制度对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工具能够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企业应为员工配备完善的劳动防护用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时对员工身体的伤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工生产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检修工作具有技术性强、作业复杂的特点。因此,对化工设备检修工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来促进检修工作的质量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只有开展好化工设备的检修工作,才能给企业提供良好、安全的运行环境,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才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夯实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化工设备检修安全危险因素及对策初探[J].化工管理,2015(06).

[2]林春风.化工企业设备检修安全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

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的相关因素 篇7

设备完好率的保证, 首先依靠正确的操作使用和规范的日常保养。医疗设备必须指定专门的操作人员, 通过规范的操作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使得设备可以运作于最佳状态。严格执行三级保养制度, 使得故障防范于未然, 这时候设备科和其他相关行政科室的行政监管也要严格执行。2010年对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中就从设备的采购审核、开机验收、操作培训、三级保养、定期性能和电气安全检测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评分标准, 这些标准不失为平时对医疗设备保养的规范要求。

要取得较高的设备完好率, 还要完善医院设备维修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 除加强管理外, 由于长期使用的磨损或因元件质量较差, 在使用中会经常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 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如将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送到修理工作去进行修理, 不仅时间长, 而且修理费用昂贵。所以, 医院有必要建立医院器材及医疗设备维修中心, 这样即有利于病人诊断治疗, 又可为医院节省经费开支, 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医院的要求。因此,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 装备一定数量的测试仪器和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修理工具, 储备各种维修材料, 逐步向医学高科技方向发展, 是非常必要的。

1 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措施涉

1.1 设备保养是仪器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 主要做好防尘、防湿、防蚀、专人保管、定期保养、定点存放、定期检验。医院设备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 (1) 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 它的内容是表面清洁, 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 检查运转是否正常, 零部件是否完整。日常保养主要在设备外部。 (2) 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 主要是内部清洁, 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如湿度、声音等) , 局部检查和调整。 (3) 二级保养:一种预防性的修理, 由仪器保养人及修理人员共同进行, 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 成立主要组件, 调整精度, 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

1.2 设备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常与维护保养结合起来进行, 检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 每日检查:一般在下班前或交班时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 由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2) 定期检查:由保管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全面检查, 根据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措施。 (3) 检查内容包括两种:一是功能检查, 二是精度检查。功能检查指测定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的要求。精度检查指测定设备的精度, 特别是计量仪器, 如天平、比色剂等, 还需定时由国家计量部门来检查、鉴定。

2 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说明设备维修和管理方法得当, 设备的技术状态可以用完好率表示, 完好率是衡量仪器设备技术状态的指标, 一般仪器完好率应经常保持在80%以上或90%以上, 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监护仪、血透机、高频电刀、婴儿暖箱等急救设备更是要求100%的设备完好率。在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中, 维修保养是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关键。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 进行科学有序的维修保养, 才能保证设备有高的完好率, 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建立定期保养制度, 减少故障发生; (2) 建立巡回检查制度, 杜绝设备的带病运行; (3) 建立维修配件库, 保证常用维修配件的供给; (4) 加强设备使用环境的检查, 保证设备使用的正常进行。

3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建立高水平的使用维修队伍。医疗设备的维修是提高设备使用率的一个重要保障, 再好的设备也会发生故障, 因此必须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由于现在医疗设备的更新较快, 这就要求对设备的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 在新购设备到货前, 要组织维修和使用人员到生产厂家或已使用该设备的单位进行培训, 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 做到设备到货后就能正确使用, 未培训人员不能随便使用, 以免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

(2) 为提高使用人员的技术, 可经常组织常规医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培训, 提高使用人员技术水平, 扩大使用人员队伍, 提高设备使用率, 减少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由于医疗设备的维修涉及的学科较多, 而我国大部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为非专业学校毕业, 所以医院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 增强地设备的维修能力, 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维修人员之间要进行经常性的技术交流, 取长补短,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维修水平, 使自己成为专业能力较强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

医院领导决策层及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应适应当前信息时代, 认清计算机技术对于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 特别在设备购置决策等方面的加以运用, 使医疗设备的购置引进到投入使用, 及维护保养等一系列工作, 纳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统筹管理之中。更好地解决设备引进的科学性和有效的动态管理等难题, 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改善设备的使用性和技术效益, 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值增值, 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各医院之间, 实行医疗设备管理动态信息的收集和互相交流,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使我国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志毅陈俊英平玉祥, 医疗设备使用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 医疗卫生装备1991, 03

[2]杨海波邹若飞, 浅谈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J], 安徽医药2004, 03

设备因素 篇8

一、影响医用设备安全的环境因素

(一) 灰尘

环境中灰尘过多, 将导致设备染尘, 会造成设备信号传输不良、散热不佳等故障。特别是对于数字化医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 板卡上灰尘过厚不利于元器件散热, 计算机内部长期积存的灰尘会改变线路的阻抗特性, 而主板电池失效漏液也会腐蚀线路。灰尘还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其他一些有腐蚀性的气体, 使得设备生锈、降低绝缘性, 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的现象, 例如, 使用中的双螺旋CT机出现故障, 扫描能够正常进行却建立不出图像, 时好时坏, 常见原因是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不稳定造成的, 而故障常见起因之一就是扫描架里面的数据信号发射器沾染灰尘。

(二) 静电

目前的医疗设备多数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干燥环境下, 如果设备未接地, 设备的内部元器件容易受到静电影响而损坏, 如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等设备就容易受静电冲击发生故障。因此, 电子设备需要接地预防静电, 精密的仪器甚至需要采用防静电地板, 以防静电损坏仪器设备。

(三) 潮湿

大型医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 必须保持在相对稳定湿度下工作, 如CT机房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与大型X光机要求基本相同。医用设备受潮会导致金属氧化锈蚀, 破坏绝缘物的绝缘强度。长期存放的仪器设备, 如果继电器和内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等含电接触点器件受潮, 再次开机通电时即可能发生设备损坏。环境湿度过大, 还会引起发霉, 如手术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发霉。

(四) 温度

大型医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 还要求在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如MRI和CT机房温度一般要求保持在18~22℃。有时忽略了温度因素可能带来危险, 设备部件超温, 会降低材料的绝缘性能, 引起电击、灼伤甚至烧毁设备。由于机房内夜间温度升高加之湿度较大, 过快的制冷速度会导致室内温热气体的水分迅速凝结, 水分凝结成小水珠吸附在设备金属表面、电路板或湿度传感器表面。开机的时候, 对有高压的设备极易导致高压击穿或电路短路, 造成人员伤害。CT机房内温、湿度均正常, 外界的温、湿度相对高, 由于抢救患者等原因, 机房的门没有及时关闭, 其走廊大量的湿热空气涌入低温机房, 在骤然变冷时, 大量潮湿空气迅速在设备的金属表面凝结成“露水”, 这样即使在机房温度没有问题的情况下, 也会带来高压击穿伤人的危险。

(五) 震动

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系统常见的故障是硬盘损坏, 将直接导致医疗设备无法工作和患者数据资料的丢失, 硬盘突然损坏还可能导致接受检查的患者卡在机器里面, 无法拿出等后果。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 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 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 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 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 导致损坏。震动会影响MRI的图像质量, 对MRI场地的震动要求为:稳态震动 (通常由电动机, 泵, 空调压缩机等引起) 在0.5~80Hz频率范围内不得超过0.01lm/s, 瞬态震动 (通常由交通工具、行人、开关门等引起) 不得超过0.01m/s。MRI场地要尽量远离以下震动源, 如停车场、公路、地铁、火车、水泵、大型电机等。

(六) 电磁干扰

医疗设备不仅本身对外界环境、网电源有一定的干扰, 电子设备之间也相互干扰。维修案例:某型号心电图机的心电信号, 在I、II、III导联段, 信号被严重干扰, 心电图信号无法描记, 甚至标准方波倒置、幅度减半。工程技术人员仔细检查了设备地线, 发现地线完好, 认定另有干扰源存在, 最后发现原因在于隔壁房间的口腔科新增高速牙钻。高速牙钻运行中会产生电磁波, 对相邻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在将高速牙钻搬离到心电图室15m以外的房间后, 心电图机干扰信号明显减少, 同样, 高频和超高频治疗机与胃肠X线机, 放置范围近到一定距离, 也会产生相互干扰。

(七) 屏蔽防护

屏蔽防护是防止放射伤害以及电击的最主要的途径。以电击为例, 面向操作者的屏蔽, 主要指的是网电源与信号输入输出部分以及网电源对外壳之间的屏蔽。面向患者的屏蔽, 主要指的是网电源与应用部分之间的屏蔽。如果屏蔽不当, 由于空气可能被击穿成为良导体, 且印刷电路版表面由于应用环境 (灰尘、粉屑等) 的影响, 也可能成为电气连接的途径, 因此即使是在保证规格声称的电压应力下, 也可能会出现导电或击穿。MRI设备磁场和射频会与周围医疗设备产生影响, 小于5高斯包括ECT、PET显示器、直线线性加速器、CT、回旋加速器、超声、精密测量仪、碎石机、影像增强器、电子显微镜、心脏起搏器、生物刺激器。MRI屏蔽房面积设计应该包括在5高斯外, 而且必须设置明显警示标记。

(八) 噪音

医疗设备产生的噪音污染应该引起注意, 因为噪音会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造成伤害, 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因此, 要从减少噪音源、分类放置设备、防护设备噪音、维护保养设备、来减少医疗设备的污染, 降低医疗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医院噪音在白天平均不高于35dB;夜间不高于30dB。目前医院急诊高于50dB, 手术室平均每年60~65dB, MRI扫描孔洞达400dB, 均超出要求。患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我们应该对噪音的影响越来越重视, 医院建筑设计应高度重视噪音的控制和防污染工作, 以减少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 保护他们的安全。

(九) 配电

1. 大型医疗电气设备供电

在医院电气设计中, 需注意与医院主管部门和设备厂家协商, 要求其详细提供各医疗电气设备的设备容量及其特殊的用电要求。而当有些医院主管部门确实不能提供有关医疗电气设备的数据时, 电气设计人员只能参考相近的医疗电气设备资料, 预留医疗电气设备的用电。同时需注意, 应根据具体情况, 正确选取医疗动力的需用系数值和供电方式。X线诊疗设备可多台共用一台变压器, 各自采用独立回路供电, 因为这类设备容量大, 工作时间极其短暂, 负荷计算需要系数—般在0.2~0.4。但设备对电源的内阻要求高, 电压不稳定或降低会影响拍片的清晰度。大型医疗诊断设备, 如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 由于容量大、设备贵重, 为防止运行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均单独供电。有些观点认为对CT、MRI、直线加速器这些重要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

2. 电气安全措施

使用插入体内接近心脏或直接插入心脏内的医疗电气设备的器械, 应采取防止微电击保护措施。防微电击措施宜采用等电位接地方式, 使用II类电气设备供电。防微电击等电位联结, 应包括室内给水管、金属窗框、病床的金属框架及患者有可能在2.5 m范围以内直接或间接触及到的各部分金属部件。加装接地系统和自动切断电源防电击措施。另外, 建议接入医用IT电源系统的用电设备:呼吸机、恒温培养箱、透析设备、麻醉设备、患者监护设备、高频外科设备、输液泵、注射泵、心肺机、心电记录仪、脉压泵、心律电子脉冲调节器等。

(十) 其他

医院发展快, 医用设备更新快, 环保意识增强。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各种因素, 如医疗器械设备的排污、消毒灭菌、器械危险品的存放等。

二、医用设备与相应建筑空间需求特性及应对措施

(一) 机电系统灵活性

相关机电系统配套应有较佳的灵活性, 以适应医疗设备的变化需求。如地板线槽、设备管沟、设备裙板、设备柱、设备层、设备廊、管道井、维修式管道问等合理布置, 都有利于提供医疗设备的安装或维修更新之需。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二) 结构系统柔软性

为适应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条件, 建筑结构应有较佳的柔软度, 在系统上尽量避免选用墙式结构系统, 而以框架系统较适宜;在结构荷载能力上, 则适宜地提高设计参数, 以有利重型设备的安装需要。

(三) 建筑空间开放性

为便于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或增设, 并整合建筑空间, 空间计划应保持较高的开放性。如相邻部门空间属性的相容性与干扰区分定位, 尽量采用轻构造组装式隔间墙, 及适度加大建筑层高等。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 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强化流程设计, 优化医用设备环境, 方便患者诊疗, 降低医疗风险。

三、结束语

设备因素 篇9

关键词: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对策

0 引言

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电子通讯设备发展,促进电子通讯设备多样化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人们开始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要求更高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对日常最常使用的电子通讯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商不仅要降低产品价格,同时要保证较好的产品质量、发展多样化的产品和完善的功能,增加自身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其中产品的高可靠性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企业提高产品可靠性,不仅要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还要将可靠性技术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实现产品的科学化管理。

1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任务及意义

1.1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任务

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可靠性设计时的基本任务是 :在当前元器件的基础上,采取不同对策,同时考虑产品的性能、体积、重量等提高设备的总体设计、稳定性、耐环境设计、热设计等,实现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指标。

1.2 可靠性设计的意义

(1)在电子通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存在可靠性,从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到维修养护都需要设备可靠性。这就要求从设备设计开始就要严格遵守可靠性定量指标,确保设备具有固有可靠性,提高电子通讯设备质量,促进电子通讯设备发展。

(2)现代的电子通讯设备发展逐渐朝着小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通讯设备功能的增加的同时,对产品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电子通讯设备元器件,采取降温、降额等技术促使元器件的使用功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设备可靠性。

2 影响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1)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通讯设备的基本元素,因此,元器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是提高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的方法之一。对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必须加强控制和监督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采购、检验和存储等过程,切实保证元器件具有可靠的质量。

(2)简化组成单元设计

电子通讯设备与组成单元数目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组成元器件越多,可靠性降低的越明显。因此,必须进行简化组成单元设计,在进行简化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是 :尽量采取高性能的、品种少和规格少的元器件,进行集成化或模块化设计,同时减少电子组成单元之间的连接,增加软件功能,降低硬件功能。

(3)冗余设计

冗余设计是指设备已经具备一套可以完成任务的单元,但为防止该套单元在运行时发生故障而准备的替补单元,从而提高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实现较好的冗余设计,必须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

1)根据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选取冗余设计的等级,也就是选取好抗故障工作的能力 ;

2)根据电子通讯设备类型选取相应的冗余类型 ;

3)根据选取的额冗余类型,进行冗余配置方案设计 ;

4)根据具体的冗余设计方案,进行冗余管理方案设计。

(4)降额设计

降额设计目的是实现设备故障率的降低,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因此,在设计时,电子通讯设备的额定值要高于其工作承受力。降额设计是电子通讯设备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由于电子设备工作时需要一定的电应力和温度应力,而可靠性又受这两方面影响,必须重视降额设计。

(5)健壮设计

由于在制造期间和使用期间,电子通讯设备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使得整个设备结构出现各种老化现象,出现设备安全问题。采取健壮设计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并且可以保持设备持续工作。

3 提高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选取元器件

(1)根据电路性能和实际工作环境,选取合理的元器件满足设备工作时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性能等要求,并留有一定的裕量 ;

(2)选取的元器件要具备较好的质量保证,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不得使用质量存在问题的元器件 ;

(3)选用的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尽可能少,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元器件生产厂商,提高复用率。对于不同规格的元器件要根据择优选用原则。

(4)电子元器件满足一般性的要求后,还必须进行可靠性筛选环节,只有通过可靠性检测的才能投入到电子通讯设备中 ;

在选取元器件的过程中,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并在之后的电子通讯设备使用中,记录好元器件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数据,为之后的元器件选取提供参考。

3.2 加强电磁防护工作

(1)电磁兼容设计方案。采取接地设计,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设备运行,维护设备稳定工作。进行接地设计时,若要求电位基准之间存在较小的干扰,应采取就近连接方法 ;若要求电位基准之间存在干扰,应采取插座处连接的接地法 ;若要求电位基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干扰,应采取工作地点连接的接地法 ;若要求电位基准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干扰,应采取接地汇集线处连接的接地法。

(2)滤波设计。采取滤波设计方法将不需要的信号滤去,防止设备受到干扰。常采用的滤波器有吸收式和反射式滤波器,吸收式滤波器由有耗器件组成,而反射式滤波器通常由电容和电感等期间组成。

(3)屏蔽设计。屏蔽设计通过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实现对电子通讯设备的抗干扰保护。

3.3 电子通讯设备的整机散热性对策

电子通讯设备外部的机壳通过将内部热量扩散到外部环境中,因此,设计的机壳散热性能要考虑材料可设计问题。首先,选取的机壳材料应该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质的材料,可有效实现设备内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 ;其次,在机壳内部和外部表面涂抹一层黑漆,增强机壳的热辐射能力 ;最后,在机壳上设置一些合理的通风孔,加强内外部的热交换能力。

3.4 设备的耐环境设计对策

设备因素 篇10

1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1.1 风电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 世界能源市场一度受到冲击, 能源投资者由于市场资金紧缩积极性下降, 但风电产业却一枝独秀, 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根据世界风能协会 (WWEA) 统计[1], 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共增长38 312MW, 增长率为42.1%。在区域分布上,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 (占全球2009年风机装机量增长40.4%)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 (占28.4%) 取代欧洲 (占27.3%) 成为风电市场增长的火车头。

2009年, 我国百万、千万级风电基地建设进度加快, 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2], 2009年我国实现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为13803.2MW, 年新增装机量增长率为124.3%, 实现了新增装机量连续4年翻番, 再一次创造了中国风电奇迹。

1.2 市场逐渐成熟, 产业链逐步细分

我国风电市场在实现总量增长的同时, 产业趋于成熟, 风电产业链逐步细分。目前, 已初步形成上游风机制造原材料及部件生产, 中游关键部件加工、整机研发及生产, 下游风场投资开发及管理、设备维护及CDM交易等多个产业环节, 并且每个产业环节上都各自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据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0MW的风电开发商达7家, 分别为国电、大唐、华能、华电、中广核、京能及国华;而在风电设备制造商方面, 新增装机产量超过200MW的达12家。在产业链不断细分的过程中, 整机制造商积极推动纵向整合, 部分整机企业正逐渐由单一的设备生产商转变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一趋势将随着风电产业的成熟进一步加强。

1.3 风机制造呈现较高产业集中度, 国产设备成为主流

根据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统计, 在2009年全国新增13803.2MW风电装机容量中, 华锐新增装机3495MW, 金风新增装机2722MW, 东汽新增装机2036MW, 三家共占据59.8%新增装机市场, 呈现出很高的产业集中度[3]。同时, 国产风机已成主流, 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41.20%, 2007年的55.9%和2008年的73.17%上升至2009年的86.9%。

2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区位布局态势分析

2.1 行业领头整机企业呈现多点布局趋势

在我国风电市场前景较为乐观的大背景下, 整机制造企业争先扩大产能, 进行多点布局, 抢占区位优势。以装机量前七的整机企业来看, 七家企业共建成、在建或拟建39座工厂。其中华锐在8个省市建成、在建或拟建10座总装厂, 金风9座 (8省) , 东汽4座 (4省) , 区位多点布局的态势明显, 见表1。

2.2 整机制造企业布局呈地理集中态势

目前, 整机制造企业区位布局呈现出较高的地理集中度。任以2009年市场排名前七的整机企业为例, 39座工厂分别分布在16个省市自治区的25个地级市。内蒙古、江苏、天津和甘肃分别有3座以上总装厂, 为龙头整机企业产能较为集中的省份。其中包头、天津和酒泉更是各自集中了3家以上总装厂及多家风机配件生产企业,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同时, 从地理区位上来看, 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布局总体偏向内陆城市, 但沿海地区潜力明显增加。

2.3 龙头带配套, 整机带配件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跟随整机制造企业进行区位布局, 形成“龙头带配套, 整机带配件”的态势。其中叶片、塔筒、轮毂和机舱罩等不便于运输的超重、超长配件加工企业基本选择与整机制造企业同步布局[4]。与此同时, 一些关联性强的配件加工企业也存在随整机厂进行布局的势头, 比如铸件、发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等[5]。但由于此类配件较易运输, 所以生产厂商将按照更大的地理辐射范围进行布局。

3 中国风电企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分布因素

风力资源的地理分布是影响风电设备制造商区位布局的最基本因素。这是由风能本质和风电设备运输成本高的特性决定的。风能作为一种无法运输的资源, 必须就地开发转化成可以输出的电能才能实现大规模利用。这不但影响着国家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 而且还从根本上决定着风电开发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的产业布局趋势。风资源的多少将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地区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投资的吸引力的大小。我国的风资源多分布在三北 (西北、华北和东北) 和东部沿海地区[6], 所以从长远来看,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进一步关注这些区域内风力资源储量及可开发量的探查, 结合国家风电场建设总体规划而进行合理产业布局[7]。

3.2 企业成本及市场和战略因素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区位布局受到装备运输成本、产业特性和企业战略的综合影响。首先, 与其他传统能源产业不同的是, 风能本身并无成本, 设备的制造和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风电项目开发的总成本。所以整机企业需要以风电设备合理的供货半径 (通常认为为陆上800km) 为依据进行布局以降低成本, 增加价格优势。其次, 风电产业分为多个环节, 设备制造企业必须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问题, 必须在应用现场进行监测和认证, 也必须考虑就近提供备品和服务, 所以设备制造企业在进行产能布局时, 须将生产基地尽量向终端市场靠近。最后, 设备制造企业的产能布局也是其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就近资源, 多点布局的方式增加将来在风电项目开发特许权招标中的优势。

3.3 国家风电场建设总体规划

我国现在主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产能的区位布局基本以国家风电厂建设总体规划为导向。根据我国现有风电场建设开发规划, 2020年前风电装机容量在可达到1亿kW。其中, 已经规划的七个千万级风电基地[8]分布在的6个省或自治区中。

3.4 地方政府政策能动性及干预因素

地方政府在风电开发项目立项阶段和制造企业投资落户上具有一定的政策能动性和干预能力。地方政府不但可以通过土地、财税政策吸引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安家落户, 而且地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电开发项目的申请、立项以及招标。这一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个别企业的投资, 加速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但却可能忽视国家风电开发的总体规划以及企业战略考量。这一现象应提早受到重视, 以免造成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合理供货半径内重复或过度建设, 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继续多点布局, 分散扩大产能的扩张战略。但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 都应以客观规律为准绳, 以风资源的地理分布为依据, 以国家风电场开发整体规划为引导, 从长计议, 避免在同一区域内由于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 随着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产能的不断集聚, 在不久的将来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实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将促进风电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的整合, 进一步增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WWEA.World Wind Energy Report2009[C].9th WorldWind Energy Conference&Exhibition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Wind Power.Istanbul:2010-06-15-17.

[2]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J].中国风能, 2010 (1) :28-33.

[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CWEA) .2009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业市场格局及发展态势[J].中国风能, 2010 (1) :34-37.

[4]许勤.河南风电装备制造供应链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3 (5) :43-45.

[5]周晓明, 张玉赋.全球视野下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6]廖顺宝, 刘凯, 李泽辉.中国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估算[J].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 (5) :551-556.

[7]叶莲松, 勒新彬.新型工业化与能源工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设备因素 篇11

【关键词】设备;装配精度;影响;措施

一、设备装配精度

机械设备装配就是将一系列全部合格的零部件、设备组装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或生产线系统。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确保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为了使机械设备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设备装配精度包含各独立设备之间所需正确联动的位置精度、单台设备重现的制造精度和整台设备在使用中的运行精度。

二、设备安装配合精度的影响因素

设备在装配时受到的精度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应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和分析。下面重点介绍了八种影响因素。

(一)基础的影响

设备基础存在强度不够、沉降不均匀和抗振性能不足等一些缺陷对安装精度存在严重的影响。设备找平、找正、找标高及安装检验合格后,若基础强度不足、继续下沉,安装会存在偏差,造成设备安装精度降低。因此,设备安装前,应检查和测试基础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观测基础沉降是否稳定,确定都合格后作最终设备调整和固定安装。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动载荷或冲击载荷,若设备基础抗振性能不足,也会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二)灌浆和垫铁的影响

在垫铁和二次灌浆层上安装设备。若垫铁本身的质量(表面不平整、有毛刺,尺寸误差大)、垫铁的接触质量(垫铁不平稳、接触不好,未焊牢)、二次灌浆质量(不密实、强度达不到)存在一些问题,会严重影响设备装配精度。应严格按照垫铁的设置和灌浆要求进行合理的施工和安装,使设备装配误差降到最低限度。

(三)地脚螺栓的影响

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垂直度和紧固力矩直接影响设备安装的质量。有些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程度高的联动设备)对标高、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很严。因此,必须在设备安装前,地脚螺栓埋设后对其进行检查和矫正。当发生偏差时,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地脚螺栓若安装不垂直,在浇灌混凝土时产生偏移,还可能产生局部间隙,造成设备与螺母的接触会倾斜不正,受力不均衡,影响设备的牢固安装固定;螺栓紧固力低于标准要求,装配连接存在松动,设备在工作运行中会产生振动和位移,造成设备安装精度降低。因此,地脚螺栓安装位置、标高偏差、垂直度和预紧力均应按照规范、技术文件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发生偏差时应认真进行纠正和核准,从而保证整套设备的安装质量和精度。

(四)设备制造及装配的影响

1、设备制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加工精度。若设备制造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对安装精度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严重的,且很多问题在现场无法处理和解决,多数需返厂处理,所以设备在未出厂前要严把质量关。

2、散装或解体设备的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装配偏差的大小从各活动部件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配合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精度以及接触质量等多个精度的高低上体现。

3、影响设备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水平度、铅垂度)和相对运动精度的因素还存在于设备基准件的安装精度等,如龙门刨床的直线运动精度制约于床身导轨安装的直线度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等相关因素。

(五)测量的影响

测量误差对设备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测量仪器的检测精度、检测基准的加工精度、安装基准的实际偏差、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和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

1、设备检测测量时,要首先选择正确合理的基准位置,否则会严重影响整套设备安装找正找平和调整的质量。安装时测量基准一般以加工面(底座、壳体、机身、机座、床身、台板、基础板)或中心轴线为基准,当设备加工面和轴线有多个时,应突出主要工作面或主要工作轴线。检测过程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造成较大的积累偏差。检测还应注意周围环境(如温度、风力)的相应影响。

2、所选测量工具和检测仪器的精度必须与被测量对象的精度要求相适应,否则达不到质量标准和要求。

3、测量人员测量时的主观性或视差,以及技能水平不够、压力过大等操作误差,将直接影响安装精度。

(六)应力的影响

在材料内部存在着的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应力称为内应力。这种内应力是不可避免的,设备无论是在制造还是在安装过程中都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会给设备带来一定危害,将使结构材料的刚度和穩定性降低设致使备产生变形而影响构件的装配精度。所以要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设计措施和工艺措施来降低和限制内应力。

(七)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对设备安装精度的影响是环境因素中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因素,对设备基础和设备自身结构的影响比较大,特别对大型、精密机器的安装如精密机床、高精度的大型连轧机组。由于温度变化的原因,设备基础、设备结构会随之变形而影响安装精度,应做出适当的调整。

1、设备基础的温度变形。如大型机床的基础尺寸比较大、长、深,当温度变化时,基础上下会存在温度差,上面温度变化大、下面温度变化小,使设备基础发生两种变形情况。当气温上升时,设备基础由于受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高的原因出现中间上拱的变形;当气温降低时,设备基础由于受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低的缘故产生了中间下陷的现象。

2、设备自身的温度变形。设备在运行时各零部件受到工作状态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产生热变形,影响其安装装配精度。如汽轮机转子的几个支承因受热条件变化,零部件产生的温度场将有所不同,热变形也就不同,造成转子中心位置发生改变。

3、恶劣环境场所,主要是生产与安装工程同时进行,严重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听力、注意力等,可能造成设备安装质量偏差。

(八)操作的影响

操作者从事安装工作应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并按正确的工艺标准进行装配和安装,否则将会产生较大的操作误差。解决操作问题的关键是将操作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三、控制装配精度的措施

提高安装精度的措施应从人员、机具、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着手。特别要重视人的作用,对操作者的工作经验、岗位证书、身体状况、专业技术水平、技能考核、责任心等进行把关和控制,让合格人员去从事相应的安装工作,再结合适当、先进的施工工艺和配备适当的施工机械和检测器具,在施工作业环境和现场自然环境都适宜的条件下操作,设备安装装配精度和质量才能提高和保证。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尽可能排除和避免影响安装精度的许多因素。

2、综合考虑设备的设计精度要求、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装配和调整方法。过大的安装累计误差抵消时采用可补偿件的位置或选择固定补偿件的办法调整。

3、选择合理的检测器具和测量方法,其精度等级符合被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

4、在调整法抵消不了过大的安装累计误差情况下,必要时选用修配法,对补偿件进行加工补充。

5、设备安装允许存在一定的合理偏差,但要确定偏差的方向。设备安装精度偏差方向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一种偏差方向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重点考虑主要因素对安装精度偏差方向的影响。

四、设备安装偏差方向的控制

1、温变偏差的补偿

机械设备通常是在相同环境温度下进行安装的,但许多机器在运行工作中则处在不同温度的状况下。对这类机器的装配安装,要考虑和控制温度变化对安装偏差方向的影响。例如调整两轴心径向位移时,运行中温度高的一端应低于温度低的一端,所以汽轮机、干燥机上部间隙小于发电机、鼓风机下部间隙,得以补偿运行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偏差。

2、受力偏差的补偿

在自重状态下进行设备安装,一旦投入运行承载后,安装精度的偏差有的会发生变化。例如:带悬臂转动机构的设备安装时就应控制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垂直度和悬臂轴水平度的偏差,使其能补偿受力引起的向下和向前倾斜的偏差。

3、磨损偏差的补偿

装配中的许多配合间隙(如齿轮啮合间隙、轴承间隙、键槽间隙)在设备运行时都会因磨损而增大,使设备在运行中产生振动或冲击,因此安装时要选择、调整适当的配合间隙,补偿磨损偏差引起的不良影响。

总之,机械设备在安装装配中要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综合分析影響其安装精度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来严格控制安装精度和偏差,使设备在运行中充分发挥高效率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淑玲,殷长城.机械设备安装的精度控制分析[J].科技传播,2012年24期.

[2]董宝富.机械设备安装浅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8期.

[3]白生强.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年01期.

作者简介

设备因素 篇12

一、化工电气设备的安全特性

电气设备直接关系到化工生产的每一个方面, 还是相关操作人员的直接接触设备, 因而对其安全特性有所了解对实际操作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化工电气设备的安全特性包含以下几方面:绝缘性、屏护性、设备间距以及保护接地性能等。

电气设备以电力作为能源支持,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绝缘保护, 以防出现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良好的绝缘特性还能够为相关电气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为进一步增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效果, 对于某些特定的设备还需要使用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其与运行环境进行隔离或保持不同设备的间距, 以避免带电体接触这些设备产生生产事故等。与此同时, 屏护体还能够防止弧光短路、避免电弧伤人等。其他诸如接地保护性能、安全防护装置部署以及特低压特性等都会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二、设备老化的影响因素

虽然影响电气设备老化的因素很多, 但是对其进行总结与归纳可以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为电气因素。这类因素有外加高压、过电压、局部放电、恶劣环境等。其中, 外加高压和局部放电会形成强电磁场, 这种现象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层造成破坏, 使得绝缘层的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操作不当引起的过电压或恶劣天气如雷电等引起的过电压也会对电气设备的某些电气器件造成破坏, 使其失效;恶劣环境诸如电气设备长期运行于潮湿环境中时会缓慢发生化学变化, 特别是在某些特低电压环境下, 设备周围的水分容易腐蚀绝缘层, 使某些接触点氧化等, 使得设备运行性能恶化。如吊料桁车、掉渣桁车长期运行在水蒸汽和酸雾环境中会使得某些暴露的接触点发生氧化, 绝缘层发生电化学腐蚀等。

第二类为机械因素。电气设备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机械磨损, 无论是内部磨损还是外部机械应力都会使得化工企业的电气设备性能下降。如某些化工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配件旋转、滑动等操作, 经过频繁操作后机械接触部分受机械应力的影响会产生变形、老化等, 这都会降低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 甚至导致设备不可用。

第三类为热因素。化工生产其他行业而言, 环境更为恶劣, 高温即为其生产环境的特点之一。长期高温超负载运行会使得电气设备的相关部件等发生氧化、分解、气化、龟裂、脆化等化学与物理变化, 这些变化进而会降低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 诸如短路、操作失误等产生的高温高压甚至会使得某些材料产生局部熔化。

第四类为环境因素。化工生产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酸性与碱性气体、水蒸汽、粉尘等, 这些物质会加速环境中设备的腐蚀与老化, 还会附着在连接点部位改变设备的电气特性, 加速设备的老化。

最后一类为人为因素。诸如设备施工安装不合理、保养与维护不适当、操作失误、搭配不合理、参数设置不正确等都会加速化工电气设备的老化, 甚至导致设备报废。

三、化工生产电气设备的维护

综合来看, 电气设备老化后会使得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 还会增大生产成本和运行损耗, 老化到一定程度时若不及时进行维护或替换, 还有可能引发运行事故。因此, 为延缓设备的老化, 提升设备的运行性能, 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定期检查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缺陷, 特别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设备的电气特性必然会发生变化, 此时更加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与管理, 以便于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具体来说, 设备检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进行参数采集与性能评价, 以便于更具针对性地指导检查与保养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对测试检查过程中的数据要妥善保管与整理, 以便于根据历史数据来对设备相关性能进行预测。

2、做好设备的防尘清洁与隔离防护

化工生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化学物质浮尘以及气体等, 设备在这类环境中运行非常容易受到侵蚀, 因而对于这类设备应该尽量做好清洁工作, 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隔离防护, 以降低短路现象的发生几率、提升设备的散射性能、延缓绝缘层腐蚀等。

3、提升对故障的重视度, 建立管理储备制度

某些故障的发生可能是由某些设备器件的老化所引起的, 因而当故障发生时应该提高警惕, 在更换元器件的同时对可能造成该元器件损毁的原因进行分析, 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确认是否需要对某些老化设备采取必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某些停运代价较高的设备, 还应该做好其元器件的储备工作, 以降低故障持续时间。

摘要:电气设备老化是化工生产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类重点问题, 其直接关系到化工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本文首先对化工电气设备的安全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 之后对造成设备老化的几类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就防老化保安全的设备保养与维护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气设备,化工生产,老化

参考文献

[1]国瀚文.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6)

[2]秦利群, 康静.田庄水电站电气设备老化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水利, 2011 (04)

[3]祝庆生.化工企业电气设备老化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贵州化工, 1991 (10)

上一篇:责任意识的培育下一篇:罗生门